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精选6篇)
1.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 篇一
盛唐的浪子李白诗歌
你,苦酒过愁肠
醉气朦胧了月光
“仰天大笑出门去”拎着宝剑,走在长安城的路上
知章言你是谪仙,你便越发越狂
你写尽了天下美景,却做侠客,云游四方
在明日的.扁舟里,直挂云帆,长风破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梦里
你骂出了半个盛唐
你因酒而生,因酒而死,也许一醉,才能回到故乡
手中杯,杯中月,月下影,三百杯后,你是否还在痴痴仰望
埋怨这世界太小
只希望在酒里看那地久天长
你醉了,醉倒在水中的月亮上
你的一切
就像是一闪的流光
你横眉冷对这世间,却又惊慌的逃亡
空有一腔热血,时代又给你深深的伤
因此,你游遍三山五岳,谈笑老庄
冷淡了沧桑
就像水中的月亮
宛如
梦一场
2.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 篇二
李白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最为鼎盛的时代。一方面, 开元、天宝的40多年间, 是唐王朝,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富强的顶峰。在经济方面, 唐玄宗即位后, 戒奢侈、轻徭役、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国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在军事方面, 由于初唐时期取得对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军事上的胜利, 到开元时期, 边患已基本解除, 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封建帝国, 民族自豪感空前提高, 由此形成所谓的盛大、饱满、丰盈、充实、浑涵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最早是由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他认为盛唐诗歌的气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浑厚, 二是雄壮。“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折光。盛唐气象的出现, 蕴含着饱满、充实、健康、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 而另一方面, 由于天宝年间唐玄宗的逐渐昏庸, 即使在“开元盛世”, 也同样存在着黑暗和丑恶的现象, 由此形成了批判与反抗的时代精神。
综上所述, 盛唐时代精神如何在李白的山水诗中得以体现?我们将在四个方面对此作一粗略探讨。
一、积极进取的政治及人生态度
盛唐时期, 经济的繁荣昌盛, 政治的安定统一, 人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激发了时人出仕的愿望, “建功立业”是盛唐的时代大潮, 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理想, 李白也不例外。现存李白的山水诗作中有大量干谒求仕的作品。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中, 李白将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意气和建功立业的理想精神, 艺术化为富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大鹏, 用“簸却沧溟水”这一自然现象表达自己入仕做官的豪气;《蜀道难》中对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回旋, 实质上咏叹了诗人敢于攀登蜀道的壮志豪情, 由此体现了其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壮阔雄放的胸襟情怀
生活在盛唐这一蓬勃向上的时代, 诗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因而心地开朗、胸襟宽阔, 极易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从另一方面说, 壮美的山水也是诗人们表现宽阔胸襟的一个极佳途径。李白的山水诗中也不乏此作。李白选材多名山大川, 雄山奇水, 他笔下的江河山岳, 日月星辰富有力度与动感、灵性与激情, 由此形成他山水诗独特的意象群, 气势磅礴, 形象壮观, 显示出特有的壮美与崇高, 诗人的壮阔雄放的胸襟也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赠裴十四》“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一句, 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胸襟, 气势非凡;《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流射东海”中黄河之水冲决昆仑, 触动山岳, 咆哮万里, 这一气势唯有胸襟宽阔的诗人才能做到。
三、坚执明朗的生活信念
虽然生活在盛唐, 天宝年间唐玄宗的逐渐昏庸, 也使李白在政治上多次碰壁。然而生性开朗达观的他仍旧对前途充满信心。《将进酒》中他反复地呼喊:“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行路难》中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些都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自信;诗作《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攀登,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针对这首诗, 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 读之则神驰八极, 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 真非世间语者, 有李太白。”
四、敢于抗争的独立人格
在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盛唐时代, 诗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 自然地便会渴求精神方面的满足。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敢于抗争不公的社会现实。在人生追求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人格理想等诸方面, 李白坚持以独立人格为人生最高理想, 对自我价值认识十分强烈, 毕生追求一种不受拘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 其山水诗充分表现了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人格特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表达了自己不愿阿谀奉承权贵, 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总之, 徜徉于名山大川, 跄踉于坎坷世路的李白, 以他的山水诗反映了盛唐积极进取、壮阔雄放、坚执明朗、敢于抗争的时代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浪漫自由的主体精神, 是盛唐诗的本质之一, 也是唐音的特质之一。李白在感受自然的阔大与运动时, 体会到了人心与自然的同一状态, 具有“以气为主, 以自然为宗”的特色, 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成为盛唐之音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滄浪詩話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曾子鲁.盛唐时代与李杜诗歌.丹东师专学报.1998-71.
3.盛唐诗歌鉴赏 篇三
(中文)摘要:盛唐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孕育了繁荣的盛唐诗歌和诗歌中独特的盛唐气象。这种气象,不仅从边塞诗歌作品豪迈、雄浑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也从山水诗歌作品清新、优美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不仅从天真、浪漫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也从现实、沉潜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不仅以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也以诗人的情怀、理想、精神风貌来表现;不只是某个诗人的创作表现出这种气象,而是该时期诗人群体创作共同形成的时代气象。
唐朝的兴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益繁荣的唐代诗歌,逐步形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时代风貌。这种诗歌风貌,尤以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盛唐时期表现得特别充分。盛唐时期的诗歌,不仅表现在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林,更为特别和重要之处在于,在越来越多的诗歌中体现出一种激越昂扬、自信奋发的独有时代气质。盛唐的诗歌在其多姿多彩的外形包装下,深藏了一股扑面而来、为后人所心仪神往的盛唐人精神气息。
关键词:盛唐;边塞诗;田园山水诗
一、盛唐边塞诗(中)的时代精神(文化融合性)
以军旅、征战等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边塞诗,肇始于《诗经》。至开疆拓上的汉代,战争频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无论在质上或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降及唐代,边塞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普遍题材。特别是自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大历五年(770)这一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是以其充沛的感情,刚健的笔触,描写了寥廓壮丽的边塞风光,豪迈慷慨的军戍生活以及幽怨悲凉的征夫之恨、思妇之悲,题材多样,意境雄浑,为历代边塞诗之冠。诚如南宋严羽所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滴、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1】为什么边塞诗不兴盛于汉代,不成就于元代、清代,而在唐代结出硕果呢?笔者以为,这既有唐代社会经济政治进步的原因,又有诗歌内在发展的必然。概言之,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与占典诗歌高度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一)、强盛的唐朝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承隋起,重建大一统封建王朝,并且在开元、天宝时期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唐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空前开放,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流动、变易的趋势,给人以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氛围,必然有助于打开人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澜,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盛唐边塞诗正是在唐帝国所开创的空前强盛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肥沃上壤里迅速成长繁荣的。
处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经济是十分繁荣的。由于唐初均田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由于隋末农民起义对豪强地主势力的打击,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身依附,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解放。至贞观年间,唐朝的经济不仅得到全面恢复,还有了很大发展。到玄宗时代,唐朝的经济更是达到了最高峰,己是“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凛俱丰实”【2】。元结也说:“开元天宝之中,耕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量”。【3】
唐帝国更是一个气度恢宏的大国,言路开通,思想活跃,政治文化氛围较为宽松自由。像元镇的《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采诗官》等,虽然批评了皇帝,也并没有犯忌讳。正因为这样,所以朝野上下,有一股比较自由的空气,诗人可以“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立风前”,可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4】。宋洪迈对唐代君王的气度颇为感慨,认为“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对触及宫廷禁忌之事的诗歌作者,“而上之人亦不为罪【5】。
唐代的变革带来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兴盛局面,形成了屹立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欣羡赞美的“盛唐气象”;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以强大帝国蒸蒸日上的国势及其所展示的“盛唐气象”为其现实依凭的。
(二)、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 唐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进取的时代,“万马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麒麟’,【6】;唐代又是一个人们普遍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士大夫们多具有为国出力、青史留名的抱负,希望有所作为,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是广阔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卜何人不识君”【8】。由士风而及民风,这一昂扬向上的精神成为盛唐的时代气象和普遍的社会风气,这就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
首先,盛唐之时,整个社会弥漫着英雄主义的气氛。与前代相比,唐人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特别是边塞诗人,更是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如王勃常“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9】;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候”,“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10】
其次,唐人又有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从而使得文人士大夫能够亲历边塞,接触边塞生活。唐代制度规定,边帅可以自辟幕僚。唐代文人入幕往往可迅速升迁,故吸引了大批读书士子,而军幕中如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参谋等,常由士子担任,这对士人踊跃赴幕,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如杨炯高呼“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1】;王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12】
第三,唐代军幕之主中有不少文武兼擅,好文学,喜延揽文学之士,从而为边塞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环境。
第四,唐代君王对边塞诗的特殊爱好对士风民气的导向也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唐诗的繁荣,发韧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唐太宗李世民堪称这一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慢之音”【13】“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14】唐玄宗李降基所作边塞诗也很可观,其《平胡》歌颂大唐军威:“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武功今己立,文德愧前王”,显示了盛唐气势。此外,另有应制送张说的诗人数十名,应制诗总共多达70余首,可谓由玄宗一诗而引出近百篇边塞诗。可见,唐代皇帝的创作与提侣对边塞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文化融合性)
唐朝国力强盛、社会政治文化全而繁荣,这为唐诗的兴盛和繁荣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气象万千的山水景致和名胜古迹是诗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加之统治阶级提倡佛教思想以及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社会上隐逸思想的盛行,为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理论依据。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等艺术的全而发展,提高了山水田园诗的表现技巧。
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时期繁荣昌盛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等,他们的诗不是一般意义的模山范水,而是能情景交融,物我混一,在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关方而别开生而,独具特色。他们以较为空静虚灵的心态来体晤山水、田园等审美对象,从而创造出意象玲珑、颇富神韵的诗美境界。下文几位田园诗人为例进行探析。
(一)、孟浩然的田园诗
文学史上的孟浩然是被以隐士诗人定位的。但综观孟浩然一生行迹及其诗文,可以说孟浩然只是一个不甘在野的在野文人而己。隐逸诗人与他的行迹与心态不合。陶渊明归田之后,身心俱隐,所以他的田园诗中流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欣悦,尽管他也用诗文自鸣于青史,而不甘作一粒沉默的流沙,算不上真正的隐士,但比起孟浩然绰绰有余。孟浩然四十岁之前,“隐鹿门山,以诗自适”【15】,但据他诗中流露的意思,写诗并未能使他完全自适,他在游山玩水饮酒赋诗之余,更在为出仕作准备,“昼夜颇自强,词翰颇亦工”,“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均见《书怀贻京邑同好》)这足以说明“以诗自适”以及隐居鹿门山云云,都不过是用以邀名而己。
孟浩然一生仕途不达,大半生的田园生活使他的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诗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而场圃,把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晚年隐居在景色优关的终南山,整日参禅悟道,以谈玄为乐,他的诗因而也寓于佛理。如《过香积寺》:“不知积香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整首诗禅理与诗情结合,禅理不觉其玄,而是以美的形式出现。
(二)、王维的田园诗
王维一生居官,从21岁考取进士,到终尚书右垂,王维一生都在食君之禄。而且王维不但食君之禄,还因为乡愿而摸索着应运食过安禄山之禄,不过从此“终于因为自己的软弱和世故付出了道德上自我否定的代价,这样的否定在封建的道德立场上,足以毁灭一个士大夫所有的尊严和存在理由”【16】。衣食无忧的王维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边塞、游侠以及田园诗。王维既在政治上限于复杂的人事而难以驰骋,就只有退回精神领域,在自由的文字世界里随心所欲。因此,如果单从娱心这一角度说,王维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要单一许多。
王维的诗反映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两类:1.表现对农村田园的纯粹欣赏和真诚向往。例如:《渭川田家》【17】
抖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锥雄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看到斜阳残照,穷巷牛羊,野老倚杖,牧童晚归,再加上野雄春蚕,麦田桑叶,还有背着锄头的农夫们相见时的温馨唠磕,这一切不但使诗人情不自禁地羡慕闲适隐逸,而且更使诗人忘情地赋诗言志。
2.表现遗世逸身的保和思想。王维的思想历程,不外乎几乎所有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轨迹:青年时期以儒为名,积极进取,以最大限度地得君之禄并得己之名,这就叫兼济天下;中年之后,洞穿世事,儒家靠边,释道抬头,遗世逸身,理有所据,这叫独善其身。庄周魏网江湖之论,在盛唐两大田园诗人身上都得到了有趣的体现:孟浩然是一边歌颂田园,一边窥探魏网,王维却是一边食着君禄,一边站在魏网之上眺望田园,两位诗人都怀着赤子之心在向往着自家领地之外的风物,情怀那样赤诚可感。
(三)、储光羲的田园诗
储光羲诗歌淡古直朴,与王维诗的高华精丽有别,有孟浩然诗的疏淡却不及其深远。祖咏虽诗风近王维,而其玄却远不及;常建则另辟蹊径,风格与王维、孟浩然迥异,开中晚唐冷静、幽僻、萧瑟的格调。
例如:“浅诸荷花繁,深塘菱叶疏。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相和歌辞采莲归》)【18】寥寥几句就描摹出了江南农村美轮美奂的田园风情:陂塘或浅或深,荷花菱叶或繁或疏,陂塘之中,小舟之侧,春燕翻飞。瓷器此情此景,甚至让诗人浮想联翩:浪中海童能语,流下鲛人可居。又如:“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笛。为惜鸳鸯鸟,舟童轻轻动画挠。”正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总体而言,储光羲田园诗在后世文坛上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如前述沈德潜所 谓“储太祝有其朴实”,孙映违的“闲婉直至,农家者流,往往出王、孟上。”【19】 明代钟惺、谭元春则认为:“储诗清骨灵心,不减王、孟上。一片深淳之气,装裹不觉,人不得只以清灵之品目之。所谓诗文妙用,有隐有秀,储盖兼之矣。” 【20】储光羲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地位由此可见。
三、(李杜诗歌的文化融合性)杜甫的山水田园诗
由于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和特殊地位,他“诗圣”的形象早己深入人心,提及他的诗歌,人们往往注意它诗史的一面,以及他“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棋语)的巨大艺术成就,而对他大量的田园诗却重视不够。
尽管按照学界对唐代的四分法,杜甫被划入盛唐,但从杜甫的人生遭遇和复杂心态来看,盛唐的杜甫身上己经明显露出了中晚唐寒士诗人们落魄的影子 事实上从初唐到晚唐,文人们在当时的遭遇不过是大同小异。因为天赋诗才不等于天赋吏才,这从之前的王绩、王维、孟浩然以及李白等人身上己得到佐证。但天真的诗人们不这样认为,他们一出道就对自己期许过高,自恃诗才,以为王侯之位唾手可得,殊料一番较量下来,个个垂头丧气。杜甫也同样,他窃比程契,自视甚高,半生追随王朝政权,希翼一展宏图大略,好致君尧舜,导化风俗。结果,追来追去,只追到肃宗一个左拾遗的小官,还没有坐稳即被肃宗疏远,贬为地方官,其实地方官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导化不了一国就导化一方嘛,至少也不违背大济苍生的宏愿,无非苍生人众少些而己。可奇怪的是官吏们一离开权力中心,离开皇帝,竟无一例外地感到绝望沮丧,好像济苍生只能凑到皇帝身边济去,济一方民众就不能算“济”。
杜甫既在盛唐政坛上走得口渐窘迫,除了落得“到处潜悲辛”(《奉赠韦 左垂二十二韵》)的结局外,似乎别无所获,而且看来又毫无柳暗花明的希望,身心俱疲的杜甫不得不把目光从政坛转向田园。
(一)、大庇天下的胸襟和情怀
尽管杜甫忧国忧民、大庇天下的抱负最终迫于客观时势和个人命运,也不得不成为纸上豪情,但至少他对黎民苍生有这份情肠在。即便是在田园诗这种纯粹怡情娱心的诗歌领域里,杜甫也没忘记对自己之外的苍生的关爱,种水稻他能想到“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21】,稻谷只要够吃即可,仓不必满也不必漫,遗留下的稻穗就散与众人。种药也如此:“药许邻人剧,书从稚子擎。”(《正月三口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作为一家之主,除了天赋诗才外,诗人还能种地以糊口,种药以挣钱,而诗人却允许邻人来掘自己辛苦种下的用以养家的药材。此外,还有枣子之类:“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秋野五首》其一),不但如此,诗人的情肠还要惠及昆虫:“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暂往白帝复还东屯》)。稻子成熟了,诗人得筑场打稻,但他在筑场时竟不忍心毁掉蚂蚁的窝穴,这份善心虽多少有些迂,却实在也迂得可爱。
(二)、对田园风物的喜爱和沉醉
尽管杜甫的转身入田园是迫于无奈,但不可否认,同其他田园诗人一样,杜甫对田园风物的喜爱和沉醉也是出于文人天性。只是由于诗人七岁时即能“开口咏凤凰”(《壮游》),长大之后文才又颇似班扬,所以诗人自然升腾起无穷的功业之望。但诗人意气风发的在江湖上行走一圈之后,却沮丧地发现功名杳如天上的寒月,而拖家带口的生计之愁早己消磨尽昔口的年少轻狂。似班扬的文章之才除了带给他半世浮名之外,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实际帮助,继之而起的滚滚狼烟又彻底粉碎了诗人的从政幻想,诗人不得不无奈地同政坛分手“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送樊侍御》)。
(三)、隐而难安的郁闷和不甘
徜徉田园的杜甫,虽然在田园诗中极力表现了归隐田园的诸多乐事以及自己的出世心境,但诗人隐而难安的郁闷和不甘还是很明显地从诗中传达了出来: 诗人在《秋尽》一诗中直抒胸臆:“不辞万里常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但诗人怀抱不能“得好开”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万里长为客”吧,诗人青年时的政治抱负并未实现,如今又己转入田园消遣岁月,此情此景怎不让诗人伤感?尽管诗人也在诗中表露出“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屏迹三首》其一)和“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独酌》)的清高,但诗人随后又说“寒应见鸳鹭,回首忆朝班”(《自壤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四),见乡野鸳鹭陈列之状而能忆起“朝班”,说明诗人的恋网之心未退。不但如此,诗人还在((晴二首》其二尾联说:“回首周南客,驱驰魏网心。”两句在诗尾显得如此突兀,诗中并不见作者对心存魏网的周南客的责备之意,相反,倒是表现出了诗人自己欲罢不能的恋网之心。诗人一方面说“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自壤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好像退守田园是诗人意欲洁身自好的主观选择,但诗人在《秋野五首》其二中又说:“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此山薇。”很明显,诗人之所以甘守贫病,只是因为荣华易生是非,若荣华无是非,恐怕诗人仍然想要追求荣华了,致君尧舜倒在其次。诗人自谓志大才高,不料颠簸半生竟一无所获,因此,诗人的心情是沮丧而矛盾的,集中表明这种矛盾心态的诗作,当属《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中说: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药许邻人剧,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诗的前六句写的是美丽诱人的田园之境,似乎诗人己沉醉其中,乐不思身外了,但结尾诗人忽然又写道:“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这两句乍一看,颇似前 六句的升华,即面对如此优美宁静的田园之景,诗人很后悔将大半生时间都耗在惨淡的仕途之上而没有徜徉其中,致使结果既辜负了美景又辜负了自己。但若结合诗人生平行迹,结尾两句自当别论。诗人一生关心国计民生,青年时的抱负虽然像李白的一样过高,而且由于性格时势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但它却是诗人一生的热望。不料半生下来,诗人只能辗转幕府以谋生计,这不能不使诗人觉得委屈:既没有饱享素昔喜爱的田园之美,又没有实现平生理想,实在是“深觉负平生”呵,但如果诗人白头之后趋的是相府而不是幕府,那么诗人所写的田园诗内容肯定要高雅、单一多了。
总之,作为一个半生漂泊的诗人,杜甫田园诗的思想内容要更丰富一些,其特征也较鲜明,即善写繁密之景,善叙琐屑之事,善抒恬淡之情。杜甫很多时候只将注意力放在田园风物本身上,写景即入眼所见,小大无遗;叙事即从头至尾,不厌其烦,抒情却似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杜甫诗中不是没有诗人自我,只是诗人将自我缩小再缩小,小到几乎退出画面,而这一点,正是唐人写作田园诗的初衷。
结
语
盛唐于历史长河虽上不到五十年,然而实为中国封建时代一最高峰也。社会高度繁盛,诗歌极度辉煌。经准备和酝酿达百余年,始形成盛唐诗歌“风骨与声律始备”之特征。清人吴乔《围炉诗话》谓盛唐诗歌:“变汉魏之古体为唐体而能复其高雅,变六朝之绮丽为浑然而能复其挺秀。”中国诗歌至此终于达到中国诗歌之颠峰。
参 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2】杜甫.忆昔 【3】元结.间进士第三 【4】杜甫.饮中八仙歌 【5】洪迈.容斋随笔·续笔 【6】高适.九曲词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高适.别董大 【9】新唐书·王勃传 【10】李白.与韩荆州书 【11】杨炯.从军行 【12】王维.少年行 【13】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序 【14】李世民.执契静三边
【15】刘响等撰,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一,文苑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5050页。【16】许憬漩,论土维的仕隐精神,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4期。【17】王维著,陈铁民校著,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18】储光羲著,储光羲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9】孙映连,全唐诗流派品汇,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20】钟惺,谭元春著,张国光、张业茂、曾大庆,校点,唐诗归(下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21】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北京:中华书局,1962.张鑫同学: 你好!
论文初稿粗览,问题很多,请按照我的批注认真修改。
因为是论文指导,所有的一切都跟你们做毕业论文是一样的。所以,除了修改,还有两点请务必注意:
第一,注意格式,我已经用“文档结构图”把论文格式略微修改了一下,但是请再粘贴网路上的东西时,把格式改过来。
4.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 篇四
1、从内容上讲
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他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2、从文采和意境上来讲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才学甚高。他的诗歌有的语言一眼看去十分平易,但是由于发诸真情,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如果他诗兴遄飞,使用激情洋溢的词句,那就更加意境开阔,加上想象雄奇,能够带领读者上天入地,引人入胜。他另外一部分诗的特点是疏旷潇洒、清新飘逸,哪怕随意挥洒都可成诗。杜甫家学渊源,七岁学诗,十五岁扬名,也是少年天才。其诗歌讲求遣词用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的精炼严整,非常人所能及。这样的语言使得杜甫的诗以浑厚而鲜明的意境为主。总的来说,两人的文采实在是伯仲难分、不相上下。
3、从风格上来讲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诗歌,其个人的风格特点明显,有的雄浑虬劲,有的清新飘逸,有的豪放不羁,有的汪洋恣肆,总之是纵横飘逸,发兴无端;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沉郁顿挫,凝重精美著称,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崛的文字。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明代田艺蘅《香宇诗谈》说道:“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诗沉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同写友谊,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杜甫的“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比较,一个飘逸,一个沉郁,体现出两种风格。
5、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
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一方面源于李诗意象范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李白诗歌意象的奇幻色彩还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木暮成雪。”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语)要强烈得多;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另外,李白似乎特别喜欢以巨额的数量词来作量的夸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类句子在李白诗中真是俯拾皆是。同时,出身豪富,素喜挥霍的李白还特别喜欢物质珍奇的铺张夸耀。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欢谑”,“烹羊宰牛且为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他所饰用驱使的器物也莫不是人间珍品:“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盖非此不足以显示其人身份品格之高贵,非此不足以渲染其人气概之壮伟超迈。世间万物尽可任他纵情驱使享用,却没有任何外物可以驱使高贵的诗人。这就是天才的李白,自由浪漫的李白。相形之下,杜甫的诗歌虽也多有高妙的想象,然其意象还是显得比较质实,这与他始终关怀现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相对来说,杜甫不象李白那样使气豪纵,他更注重精神上的自娱自适,自我满足。而对于物质方面的享受则视之甚淡。这在他的《江村》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甚至在宴请好友时,面对粗陋的酒蔬,他也只是报以歉然的一笑:“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在至交好友面前,他并不讳言自己的慵怠与清贫。实际上更主要的是诗人更看重人与人之间那一份相知相得的融融情味,而非表面上的殷勤与物质的铺张。这显然与诗人恬淡的心境直接有关。
6、从体裁上讲,李白更擅长乐府古诗、绝句,而且写得极精彩,其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七言绝句更是冠绝唐人。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相对来讲他不太喜欢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其律诗数量比较少,但是也有精品。同时,李白也留下了若干词作和散文。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的作品各体兼工,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以律诗、绝句为主,加上一部分排律古诗,他的近体律诗,特别是七律写的尤其出色。此外,杜甫的叙事诗歌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一.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非)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脱)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畔)
岁亦莫止(暮)维常之华(花)玁狁孔棘(急)
偭规矩而改 错(措)何方圜之能周兮(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罹)
芳菲菲其弥章(彰)延伫乎吾将反(返)
终老不复取(娶)
箱帘六七十(奁)虽与府吏要(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晤)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取)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
山川相缪(缭)
杯盘狼籍(藉)长乐王回深父。(甫)二.多义词
《离 骚》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孔雀东南飞》
为 1.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2.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3.为诗云尔(作,写,动词。)4.非为织作迟(是,动词。或作“因为”,“由于”,介词。)5.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6.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7.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相 1.相见常日稀(互相)3.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4.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5.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6.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7.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8.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9.蹑履相逢迎(指代仲卿,可译为“他”。)10.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11.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遣 1.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动词。〉
2.县令遣媒来(派,动词。)施 1.徒留无所施(用,动词)2.留待作遣施(施舍,赠送,动词)取 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2.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复 1.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2.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3.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会 1.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2.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动词。)何 1.何意致不厚(怎么,哪里,疑问代词。)2.隐隐何甸甸(无义,句中语气助词,补足音节)3.汝今何罪过(什么,疑问代词)4.作计何不量(为什么,疑问副词)便 1.便可白公姥(就,副词。)2.便言多令才(很会讲,形容词)登 1.登即相许和(立即,立刻,副词)2.郁郁登郡门(来到,或聚集,动词)应 1.汝可去应之(答应,动词)2.六合正相应(合适,动词).
3.零泪应声落(应和,随着,动词)4.以我应他人(许配,动词)举 1.举动自专由(行动,名词)2.莫令事不举(办成功,·动词)3.举言谓新妇(拿,动词。)
4.举手长劳劳(举起。抬起。动词词)言 1.举言谓新妇(话,名词。)2.谓言无罪过(以为,动词。)3.何言复来还(说,动词。)故 1.大人故嫌迟(故意,副词。)2.知是故人来(旧,形容词)3.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止 1.进止敢自专(停止,动词)2.母听去不止(挽留,阻止,动词)意 1.何意致不厚(料,意料,动词)2.吾意久怀念(心,心意,名词。)3.处分适兄意(主意,名词)断 1.三日断五匹(截下来,动词)2.自可断来信(回绝,动词)适 1.始适还家门(出嫁,动词)2.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动词)3.适得府君书(刚才,刚刚,副词)尔 1.为诗云尔(不译,语气助词。)2.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始 1.小姑始扶床(才,刚刚,副词。)2.始尔未为久(开始,动词)若 1.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2.君既若见录(此,这样,指示代词)书 1.十六诵诗书(尚书,名词)2.适得府君书(信,书信,名词)令 1.县令遣媒来(官名,即县长,名词)2.便言多令才(美好,形容词。)3.莫令事不举(使,让,动词。〉
见 1.相见常日稀(看见,动词。下文“黄泉下相见”中“见”同此)2.君既若见录(我,指兰芝,代词。下文“府吏见叮咛,中“见”同此)3.渐见愁煎迫(被,介词)谢 1.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下文“谢家事夫婿”中“谢”同此)2.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3.阿母谢媒人(谢绝,推脱)
《兰亭集序》
所以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的)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取消主谓独立性)③及其所之既倦,(往 到达)一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 相同)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做一样)③一觞一咏(一些)④而或长烟一空(全)
《赤壁赋》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游褒禅山记》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李白诗歌与道家思想的情缘 篇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由此可见,“道”以生万物,以载覆万物,却无形于名。“道”,植根中土,源远流长,犹如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滋润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千百年来,不同阶层的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在道家思想中吸吮着营养,其中不乏历代文人墨客,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李白的诗歌,深深地刻着道家思想的印迹。他的诗里总是有大气、豪气、骨气、灵气和仙气。
资料图
道家“天地大美”在李白诗中的体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诗句描写了李白对自然的美产生的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以奔放的情感抒写出大自然的磅礴之气。“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则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大自然的清新明丽与似水柔情。“飞流”、“猿声”、“孤帆”、“长江”、“绿水”、“明月”、“燕草”、“秦桑”、“山花”、“流萤”等等,这些美景,不就是道家中的“天地大美”么?
道家“天人合一”在李白诗中的体现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道家认为天是大自然,而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即“天人合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以水来比喻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桃李如旧时,倾花向我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些诗句里的各种景物对诗里的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将自然的美与人的心灵美紧密结合,人就是景,景就是人,这正是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道家的“朴”在李白诗中的体现
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朴”,“敦兮,其若朴”、“见素抱朴”、“复归于朴”等等。这里的朴有质朴,敦朴,纯朴之意。这些“朴”在李白的诗句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简洁中见率真,质朴中现意境,脱口而出,浑然天成,正是“朴”的美学境界。
道家“民本”思想在李白诗中的体现
老子提出“以道治国”,这是道家民本思想的灵魂。在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下,李白拜笔触伸向劳动人民,创作出大量反映百姓生活的诗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些诗句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表现出李白对尘世的深刻体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这句诗里不仅饱含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流露出李白对人生与社会的无比眷恋,这是生命的礼赞,更是他济世救民意愿的绝唱。
6.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 篇六
摘要:诗人韦应物能够在大历时期卓然而出,自成特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濡染盛唐风韵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韦应物诗歌所体现出的诗人的精神面貌、诗风的延续以及诗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寻找韦应物诗歌和盛唐气象的某些契合点。
关键词:韦应物 盛唐余韵诗歌
韦应物作为大历时期的一个特殊存在,他的诗歌迥异于当时的风气而形成自身的特色,濡染盛唐风韵不能不说是其中原因之一。古人胡应麟称:“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诗数》)贺贻孙认为:“中唐如韦应物、柳子厚诸人,有绝类盛唐者。”(《诗筏》)王士祺称:“张曲江开盛唐之始,韦苏州殿盛唐之终。”①从前人的评论中已见端倪,今人也有同感认为韦诗可视为盛唐之音的延续②。但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本文将进行深入分析,以对韦应物诗歌有更好的把握。
一般而言,盛唐的昌盛景象是由其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艺术乃至时风习尚、人们的心态风貌等共同表现出来的,而其包含甚广,韦应物诗歌表现出的只是其中的某些方面或类似的韵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的诗歌再现了盛世的辉煌,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昂扬的精神风貌。韦应物的生活经历在大历诗人中是比较特殊的,他出身名门望族,从小生活于太平盛世,一十五岁时不似其他诗人奔波于科举求仕之途,而是因门荫进入皇宫,成为玄宗的侍卫郎。他处于社会的最顶端,不仅享受荣华富贵,也浸染了盛世的.恢弘自信与激情。虽然安史之乱的狂粼把他抛到仕宦的险径上,但从县尉到大州刺史,作官虽不算显达,然官运尚可,总是逐步升迁的,自无迁滴之怨,一生中既无科举失意落第的悲伤不平,也无干渴权贵的卑颜耻辱。正因如此,注定其精神风貌异于时人,而靠近盛唐士人。
韦应物对盛唐感受很深,他的青春、希望和理想都孕育于盛世当中,所以在其诗中不可避免的有许多盛世的回忆。晚年的《逢杨开府》追述了自己年轻时飞扬跋息、不可一世的形象:“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稽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捍”,《白沙亭逢吴雯歌》、《燕李录事》、《与村老对饮》中都在不停的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在其歌行《温泉行》、《骊山行》、《酬郑户曹骊山感怀》中描绘了与先皇出游时壮大威武的气势,诗人意寓讽刺,却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盛世的气象:
主圣臣贤,万国来朝,国泰民安,的确呈现出一幅太平盛世图,诗人难忘盛世,更向往盛世,希望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也能如往昔一样。“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间”(《寄冯著》)、“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谢栋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始除尚书郎别善福寺精舍》)、“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闹”(《答令狐侍郎》)、甚至晚年时还写诗“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一向刚直廉洁的诗人竟把唐德宗时短暂的安宁当作开元盛世,也正是这样的梦想才使他从一次次闲居中出仕,而没有象陶渊明那样彻底归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鼓励别人(亲属、朋友)也做一个循吏。他的一些优秀作品还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慷慨激昂之情。《始建射侯》“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则是直接抒发自己愿投笔从戎,为国除难的壮怀,还有《广陵行》、《古剑行》等作品表现出来的雄放豪勇气概在其他中唐诗人身上也少有,而这种志向与自信,是盛唐人所秉有的。
其次,韦应物的诗歌也是开元天宝诗风的延续。罗宗强先生曾指出:“在社会历史的重大转变时期,文风转变常比政治、经济上的变化要漫得多,大历贞元年的盛唐余韵便是一例。从这一点来讲,大历诗人或多或少有一些诗、句虽呈现出盛唐余韵,但在这些人中,那种昂扬风貌,那种风骨和那种浑融一体的兴象韵味,韦应物无疑是表现的特别明显的一个。”③从开元末到天宝年间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明显趋势:“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④这三种趋势一度在大历十才子那里中断,而在韦诗中却得到了延续。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创而为王维所承袭推进的超脱现实、清高隐逸的诗风实际上也就是诗人不苟污浊、洁身自好,在清高超脱中显露出的冰清玉洁、光明磊落的本色。大历十才子纵有些“称道隐逸的的诗歌,能沿袭王孟清新诗风的余绪,但终不可能得其高洁脱俗的格调。”。相反韦应物创作的大量山水田园诗,却深得此派精髓,他的诗传达的是寂寞幽独与恬淡冲和的意绪,是清幽淡远的气韵,是诗人古雅高洁的自我形象的外化。韦应物立性高洁,淡于利禄。在其诗中一再申明决不会为外物所惑而改变节操。他所采取的人生态度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退亦可,进亦可,顺其自然。
由李杜高岑为代表的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诗风在韦应物的社会政治诗中得到继承,他的一些诗篇具有用新乐府新题写时事和富于社会内容的特点,继承了杜甫开创的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即事明篇的新题乐府的写作方式,成为盛唐杜甫和中唐白居易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在当时、在同时代诗人中是比较突出的。
天宝诗风中由萧颖士、李华、元结为代表的崇儒复古、愤世嫉俗的创作趋势在韦诗中也有延续。其诗《广陵遇孟九云卿》高度称赞了孟繁的诗歌“高文击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可见他对当时低沉柔靡诗风的不满,这与李白倡导的“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击颓波,开流荡无垠”,(《古风》其一)孟浩然的。
“文章推后辈,风雅击颓波”(《陪卢明府泛舟回》)的精神是一致的。且他自身也是追求古雅,倡导风雅精神的,评论一些诗人的诗也以此为标准,“环文溢众宾,雅正得吾师”(《答长宁令杨辙》)、“对塌遇清夜,献诗合雅音”(《淬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别人对其评价中也可看出,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孟郊评韦诗“章句作雅正,江山益分明”(《答苏州韦郎中使君》)。
天宝的三个创作趋势在韦诗中得到了自然的延续,使其诗在不自觉中濡染了盛唐风韵。
再次韦应物的诗在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上,也从一些层面延续了盛唐风韵。严羽《沧浪诗话》中对盛唐诗歌有一段著名论断: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胡应麟亦云:“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现,无迹可寻。”并称“中唐逮减风神”。(《诗蔽》)合此二者可知。盛唐诗主要在兴趣风神,句意深婉,言有尽而意无穷。韦应物有很大一部分诗具有此特色,许学夷指出:韦柳虽由工入微,然韦应物入微而不见其工。(《诗源辩体》)翁方刚“独至苏州,则起妙处全在淡处,实无迹可寻。”(《石洲诗话》)
韦应物诗不见其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感受方式和创作动机的独特。本无意于诗,而触景生情,其入目所见之景信手拈来,皆为诗料。正如王昌龄《诗格》中所云:“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炼,发言以当,应物便是。”韦诗很少见刻削雕琢之痕,如“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沦海”、“归掉洛阳人,残钟广陵树”被誉为“唐人兴趣天然之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一为风摊,但见山被形容为“正如祛叔夜土木形骸,不加修饰,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特秀。”这些诗句正体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
与此相连的是所产生的一种清淡空远的韵味,苏东坡称韦柳诗既有“才”又有“韵”,发纤侬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⑧。以著名的《寄全椒山道士》为例全诗用笔空灵,写诗人情思的转换,由郡斋之冷想到山中之客,推己及人,想象山中之客涧底采薪柴、归来煮白石两个情节,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接着写风雨之夕欲持酒相慰而难寻踪迹角度着想,将诗境开扩到风雨飘萧、落叶纷飞的空山,结尾怜然一问,竟使道士化为虚无,变更觉飘渺空灵,无迹可寻,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这类诗在韦诗集中比比皆是,如《登楼寄王卿》、《幽居》、《宿永阳寄璨律师》等。
【李白诗歌与盛唐音乐】推荐阅读:
李白得诗与盛唐气象07-20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07-06
李白诗歌语言08-21
李白诗歌专题阅读08-30
白居易诗歌中的盛唐音乐描写10-12
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07-12
浅谈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成因.doc新08-13
古代诗歌与现代音乐06-26
杨玉环与李白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