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11

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8篇)

1.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一

人才优先发展的当代意义与使命

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人才规划提出的要求,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优先发展人才,这是我国未来人才建设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一、为什么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人才优先发展是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的战略需要

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主要表现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人才资源是先进生产力,人才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二是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在工业化后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战略资源。三是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居于能动和统领地位。四是人才资源在社会财富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银行专家提出的“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全世界人才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构成约为64∶20∶

16。我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本在财富构成中的比重还会不断增大。五是人才资本素质的能力导向已成为一种潮流。总之,人才优先发展是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

(二)人才优先发展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选择

首先,在人才战略上,必须真正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必须看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体系,而人才强国战略又是三大战略中的支撑和关键。其次,在人才改革上,必须优先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体制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放弃原有的以行政手段配置人才资源的单一方式,采用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多元配置方式,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向市场配置的战略转型。再次,在人才开放上,必须优先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第四,在人才发展上,必须优先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要统筹规划,确立人才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一定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还要把它和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相互衔接。

二、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人才优先发展

(一)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

从人才发展长远考虑,当前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人才发展的国际化程度:首先,重点培养党政领导人才,这是推进我国人才国际化的一个战略重点。通过一系列高水平、针对性强的国际化培训,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提供坚实的党政人才保证。其次,借助世界智慧为我国发展积聚力量,这是推进我国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要引进国际化人才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和管理。加强公务员国际培训和实习,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管理人员的素质。第三,赴海外招聘人才,这是推进我国人才国际化、提高国际化人才构成的重要内容。第四,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这是推进我国人才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应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努力:一要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二要真正构筑“本土人才国际化”高地。

(二)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化

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配置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设计:第一,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主要有两大市场体系:国内人才市场体系和国际人才市场体系,真正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第二,构建市场化的调控机制。主要有三大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第三,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促进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独立规范发展,逐步实现与国际人才社会中介机构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接轨。

(三)加快推进人才服务的社会化

在我国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起码还要十几年的努力。这一体系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发挥我国培训资源优势,最大化地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势,形成一个高层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第二,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动态开放的人才信息网络。依托人才信息服务网络,融促进就业、创业指导、公共培训、人事档案管理、人才诚信等人才服务为一体,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发展和规范各类人才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第四,提升我国人才资源管理研发水平。应尽快整合我国人才资源研究力量,加大对人才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管理的研发水平,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不断缩小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四)加快推进人才管理的人性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我国人性化的人才资源创业体系,是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政策法规中注重张扬人性化内涵,在刚性制度中贯彻人本精神,提供人才自由选择成才的机遇和条件,破除各种不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性弊端,体现组织人事工作对个人价值创造和人的发展的关注,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二

关键词:用工调查,统计分析,人才特点,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一、调查情况概要

近年来, 成都市XX区 (1) 经济建设连年取得新成效。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5亿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18%,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十强前列。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从人力资源上支撑产业功能区建设, 以促进全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决定开展全区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主要依靠和督促企业自填调查表。调查样本覆盖该区全部规模 (资质、限额) 以上企业393个;规模 (资质、限额) 以下企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抽样比按企业总数的5%抽取, 共抽样本数100个;在建、签约项目企业47个, 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各行业和各层次。调查的对象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源和技能型人力资源。有效调查样本共525个, 调查表有效回收率达97%。

调查表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编程。调查表数据分析采用spss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与excel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企业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分析

全区企业人员总量127133人。从人员类型来看, 技能人员最多, 共计76188人, 占59.93%;专业技术人员28213人, 占22.19%;经营管理人员较少, 有22732人, 仅占17.88%。从企业规模来看, 规模以上企业聚集了大部分人员, 有84084人, 占66.14%;规模以下企业40776人, 占32.07%;在建企业2273人, 占1.79%。另外, 汽车、工程机械企业人员总量为27470人, 且以技能人员为主, 九成以上分布在规模以上企业。

全区企业人员结构情况:从户籍看, 本地户籍占六成。从性别看, 男性占69.32%, 女性占30.68%。从学历看, 高中 (中专) 及以下的人员偏多, 占六成以上。从年龄看, 中青年是企业的主力军。28岁至50岁人员占65.33%, 28岁以下占28.17%, 50岁及以上仅占6.50%。从城乡来源看, 农民工占全区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56.36%。在这部分人力资源中, 技能型人员最多, 占全区企业技能型人员总量的67.18%。农民工学历层次集中在高中 (中专) 及以下, 占这一学历层次总量的86.46%。

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的关系分析

1. 从本区看, 全区人员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匹配, 与产业结构不相符合。

本次全区人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 第一产业人员总量为30583人, 第二产业人员总量为32694人, 第三产业人员总量为41736人, 三次产业人员结构为29.12∶31.13∶39.74, 与三次产业结构8.91∶63.38∶27.71相比不相符合。全区2005-2009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略有所增, 但增幅不大, 第二产业增加值则逐年递增, 涨幅快于人员增长幅度。一方面说明全区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高, 生产效率高, 技术进步快;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员短缺现象。全区2005-200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全区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符。

2. 从全国看, 全区第三产业效益提升空间大,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区较全国和四川省而言,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 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 高于四川10个百分点。比较该区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也可以看出, 全区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均高于全国、四川和成都市, 而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只高于四川全省的平均水平。因此, 该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提升空间大, 发展潜力足。生产效益的提高与人才素质提高密不可分, 故全区第三产业人员素质有待整体提升。

四、企业人员队伍的特点

1. 企业人员总量与目前企业规模相适应。

全区企业人员总量为127133人。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人员总量为84084人, 占66.14%;规模以下企业人员40776人, 占32.07%;在建企业人员2273人, 占1.79%。可见, 全区现有企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 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也与该类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相匹配。

2. 企业人员类型结构符合全区战略发展定位。

调查结果显示, 全区现有企业人员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17.88∶22.19∶59.93, 技能人员占了近六成。这与该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是相符合的, 与该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中国现代汽车产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也相匹配。

3. 企业人力资源类型与学历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2010年上半年企业引进人才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12.06∶20.19∶67.75, 技能人员占了近七成, 合乎全区人才战略与总体发展战略匹配的要求。2010年上半年企业流出人员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8.72∶26.76∶64.52, “三类人才”流入总量均大于流出总量。从企业流动人才学历来看, 主要呈现低学历、低职称流动率高的特点, 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相对稳定, 人员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4. 职高学历人力资源在技能型岗位上作用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现有职高生11056名。其中技能人员中职高学历最多, 占80.80%, 专业技术型人员占12.80%, 经营管理型人员队伍中职高学历较少, 仅占6.39%。技术技能型人员在以工业发展尤其是以汽车、机械工程业发展为主的该区, 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5. 规模以上企业显示人力资源集聚的强劲实力。

调查显示, 规模以上企业人员总量占全区企业人员总量的66.14%, 规模效应明显。从2010年上半年企业人员流动情况来看, 该类企业人员引进量大于流出量, 且人员引进和流出量占全区引进和流出量的比重都在六成以上, 其企业人员引进对全区人才引进产生了较大影响。

6. 规模以下企业显示对各类人力资源的旺盛需求。

从全区企业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三类人员需求来看, 规模以下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分别为:经营管理人员1524人/740人;专业技术人员3540人/2981人, 这两类人员均是规模以下企业需求大于规模以上企业需求;技能人员规模以下企业需求7464人, 规模以上企业需求11103人, 前者需求虽小于后者, 但从企业规模与人员需求的对比看, 规模以下企业人员需求并不小。

7. 汽车、工程机械产业技能人才占比高于全区企业平均水平。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中, 技能人员占59.93%, 而汽车、工程机械产业中技能人员占汽车产业人员总量的72.92%, 高出全区水平近1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 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等汽车产业对高级技师、高级技工、低级工等 (如电焊工、钳工) 技能人员需求更大, 必要的技能人员保有量, 是打造汽车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石。

五、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 企业人员总量与未来全区产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尤其技能人员缺口较大

调查发现,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127133人, 2010年上半年全区企业引进人员总量为16948人, 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企业对人员的需求总量为28862人, 企业人员需求旺盛, 也显示出区内企业人员总量不足。2010年上半年引进的人员中技能人员最多, 占67.75%。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拟引进技能人员占68.31%。该区作为四川省千亿汽车产业基地, 对技能人员的需求更大, 因此, 技能人员应是目前企业人才引进的重点。

2. 汽车、工程机械企业技能人员引进跟不上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技能型人员总量76188人, 其中汽车、工程机械技能型人员占26.29%。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技能人员需求总量19717人, 其中汽车、工程机械技能人员需求总量7716人, 占比为39.13%, 可见现在汽车企业对技能人员的需求较大, 人员引进步伐还应加快。

3. 企业人才学历偏低, 层次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 全区企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只占13.58%, 博士和硕士总计不到一成, 其中研究生占0.67%, 博士仅占0.04%, 而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占63.47%。分析发现所属管理层高低与学历高低有正相关关系, 博士、硕士主要集中在高层和中层, 本科和专科在所有管理层中分布较均匀, 而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的最多。

从人员引进来看, 2010年上半年引进博士不足一成;硕士有256人, 占1.51%;本专科人才5329人, 占31.44%;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的人员11360人, 占67.03%, 其中, 职高生1894人, 占16.67%。高学历人才引进仍显不足, 技能型人才远不能满足需要。

4. 职业技术人员匮乏, 职业技术资源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中, 职高在人才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小, 仅占8.70%。职高人员主要分布在规模以上企业。

目前全区驻区高职院校和职业高中 (职业培训学校) 共计13所, 区内公办职高仅两所。这些学校的专业定位与全区发展战略定位并不匹配, 毕业生就业主要指向并非本区;而是面向四川、甚至西南或全国, 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布点散、规模小、专业单一的不足, 难以满足区内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5. 企业高端人才缺乏, 性别结构失衡。

在调查的525个企业中, 企业高端人才总量为40人, 占企业总人员比重仅为0.031%。在企业人员总量中, 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25.96∶100, 而2009年成都市男女性别比为101.02∶100, 可以看出该区人才男女比例失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企业未列入本次调查范围, 而这部分企业的绝大部分岗位的就业者是女性;二是受全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二产业, 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业的许多岗位不太适合女性就业, 使得全区企业人员中男女结构失衡的矛盾较突出。

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结合区情, 对优化全区企业人力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提升, 提出“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政府促进”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和建设思路。

1. 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完善人才发展规划, 充实人才管理队伍。

建立企业调研制度、企业人才报表制度, 使全区人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联合, 制定适合全区企业人才, 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 使特殊人才引进标准化。建立定期人才分析制度, 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协调的角度, 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 明确目标, 完善全区人才引进与发展规划, 敦促相关部门并协调相关企业制定与全区人才引进与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专项配套规划。充实人才管理队伍力量, 在政策和条件许可下, 适当增加人才管理部门编制职数, 遴选出合适岗位的人才, 为全区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尽职尽责。

2. 转变职业技术教育观念, 为全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氛围。

技能人才是该区实现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 全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对外引进, 很难满足需求, 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造血机制”。要转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观念。要结合战略发展的定位, 树立职业教育新观念, 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增强全区人才力量,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思想, 鼓励职业成才、技能成才和技术成才, 将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与普通高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3.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加大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改制一批普高为职高。在资金投入、师资引进、学生报考等方面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政策倾斜;在校园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经费配套上给予职业技术教育以资金上的支持。着力建设好区内现有的职高、驻区职业培训院校、高职院校, 为全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多作贡献。

4. 改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借鸡下蛋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强与区外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合作, 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特殊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 借鉴高校导师制和企业师徒制的人才培训经验, 在企业里建立起广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习基地, 政府给予企业一定支持, 企业给予人才培养以技术支持, 实现政企联合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在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培养和促进中青年农民工技术成才。

5. 加快人才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

尽快建设起全区人才管理数据库, 在企业人才报表制度、人才使用评估制度, 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的基础上, 对人才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了解和公示全区人才供给与需求情况, 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库。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市场人才供给的无缝链接。

6. 转变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的观念, 提高人才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管理上, 应当发挥企业的主动性, 改变原来企业对人才的“等”、“靠”、“要”的做法, 强化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企业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岗位要求去诊断培训需求, 成立内部培训机构或者建立职工大学,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建立毕业生实践基地, 通过车间实习、名师带徒等方式加强人才的前期实战经验训练, 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 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元素, 从单纯的“管好人”, 逐步过渡到“用好人”、“留好人”, 提高人才管理水平。

7. 从长计议, 强化人才引进和储备的战略思维。

企业要改变人才使用的短视做法:需要时招聘, 不需要时则辞退, 一遇市场回暖则人才饥荒, 找政府、找部门叫苦。一方面, 要加强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做好储备人才的培养, 以保证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需求和临时性、季节性和突发性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维政, 余凯成, 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加里.德勒斯, 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 (英) 史蒂芬.皮尔比姆, 马乔里.科布纳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蒋志华.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5]李福海, 揭筱纹, 张黎明.战略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6]邹永红.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 2007, (11) :206-208.

[7]王屹, 曾茂林.分层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职教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7) .

[8]李美长, 花传国.职业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协调发展的对策[J].教育实践研究2010, (11) :271-273.

3.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三

回顾历史,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北海,曾经有过人才开发的成功经验,也有过留不住人才、没用好人才的失败教训。

正视现实,北海“欠发达”归根到底是人才“欠发达”。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北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

展望未来,把北海建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

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风生水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北海既有东部地区投资环境,又有西部地区政策优势,未来十年,是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北海市人才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北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强市,以人才发展的“黄金期”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是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并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以抓第一要务的力度抓第一资源

当前的北海,资金和项目无疑是重要的,但人才更为重要。输掉了项目、输掉了资金,可能会输掉一时一事;但是输掉了人才,却会输掉根本、输掉希望、输掉未来。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深刻地认识到,惟有人才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才是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优势。增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增强人才的综合实力;构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仅需要大项目大投入,更要开发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要通过人才这个核心,把各种发展要素整合起来、调动起来、发挥作用。为此,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反复强调,抓好了人才,就抓住了发展的根本,要把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要像跑项目、筹资金那样,引人才、聚人才。要以莫大的决心、莫大的责任抓好人才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紧抓在手。切实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优势作为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理解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二、以人才的竞争优势构筑发展的比较优势

现在的北海有着很大的政策优势,国务院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配套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国家还启动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能否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期和机遇期,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为了突出抓好人才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北海市把人才优先投入摆在重要位置,将人才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北海市在财政收入不宽裕、增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拿出10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并随财政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专门用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选拔高层次人才,这一投入数是过去5年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总和的2倍。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只增长26.8%,而科技人才经费却“涨”了48.2%。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为北海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聚集的平台上,北海市突出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领域,构建凝聚人才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平台。特别是围绕 “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 主要任务,重点引进一批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产业、林浆纸、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等全市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产业聚集人才,以高层次人才资本的优先集聚,提升全市科学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注重发挥以北海各大园区为人才创业载体的作用,依托园区引项目,通过项目吸引人才到园区创业,并著手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畅通信息联络,努力将园区建成“外地优秀人才引进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集融孵化、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优秀人才创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承载能力,努力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以人才优势化解发展劣势,以人才赶超实现发展赶超。

三、以非常力度开发培养好人才第一资源

北海,作为一个资源优势无法和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媲美的沿海城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市情,对北海引进人才而言是一种现实的劣势。人才从哪来?选怎样的人才?怎么激励人才?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经常拷问自己的问题。

坚持五湖四海引进人才。开发现有人才潜能固然重要,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北海没有,短期内也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从外面引进。北海市把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人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出台了加快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唯地位、不唯学历,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仅今年以来,北海市就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了9个批次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选拔和选聘的职位达263个。选拔范围、选拔密度、选拔力度等方面均创历史之最。

注重唯才是用激励人才。在对待人才上,北海市始终坚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坚持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爱才之心,把人才当作最重要、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坚持“高级人才、高度支持,特殊人才、特别对待”,在制度设计上向人才倾斜,在效益分配上向人才倾斜,在培养使用上向人才倾斜,坚持用事业聚才,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专家、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结对子,以及“人才服务110热线”等制度。还制定了涵盖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奖励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北海优秀专家、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对获得者给予重奖,并每年定期走访慰问专家、组织专家疗养和体检,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急需紧缺人才住房补贴制度和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机制,注重遵循人才的成长和工作规律,提供各类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社会风尚。

突出引育并重培养人才。作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北海,短时间内引进大量的人才不现实。北海市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既突出解决好眼前用人的问题,又注重用长远战略眼光储备人才;既有引才的“招数”,又有育才的“套路”。在大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积极盘活本地人才,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开发培养新机制。每年都制定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和专项计划,坚持开展各类素质提升、知识更新和能力拓展工程,形成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全市产业发展趋势,提早谋划、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使大批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统筹抓好各支队伍建设,安排好知识持续更新、能力持续培养,通过建立“充电”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充分利用国家外国专家局、自治区外专局以及自治区、中央培训项目,每年选送专业水平高、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到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进行学习培训,以及选派优秀人才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全市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人才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的北海,正紧紧抓住全区创建北部湾经济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按照中央、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制定《北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特区”,以更加开放的人才理念、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更加优越的人才环境,努力把北海建设成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人才高地,广泛聚集八方英才,推动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4.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四

南溪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学焦

2009年,是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按照市委“逆水行舟、加快发展、突破工作、确保增长”的工作基调,南溪县必须迎难而上,创新突破,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进程,以工业发展引领南溪经济率先崛起。

一、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坚定工业强县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财税、就业的重要来源,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首要任务。

(一)促进加快发展,必须坚定工业强县。纵观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例外靠工业化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县发展工业的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工业企业群体日益扩大,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还存在着结构不优、链条不长、层次不高、品牌不响、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目前看,工业经济发展不足是我县最大的县情,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要求去抓好工业发展。

(二)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坚定工业强县。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工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工业,离开了工业化来谈科学发展、富民强县都是空谈。我县的资源禀赋决定必须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动力和引擎不放松,走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工业,可以有效地培植税源与财源,极大地增加就业岗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富民强县创造条件,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财力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因此,推进工

业强县就是推进科学发展,工业化道路就是富民强县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强县之路。

(三)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定工业强县。凡是经济实力强、发展快的地方,都有强大的工业经济作支撑,都是靠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来拉动。从东部地区发展的历程来看,他们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就在于他们有发展工业的强烈意识,敢抓、会抓、真抓工业的气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无法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南溪经济欠发达的根源在于工业基础薄弱,推动南溪经济腾飞必须靠工业突破,靠工业支撑。

二、迎难而上,超常举措,加速工业强县

实现后发赶超、建设工业强县,必须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着力打造发展载体,壮大工业支撑,努力在谋划工业上有大气魄、大手笔,发展工业上有大视野、大思路,建设工业上有大作为、大突破。

(一)建园区,铸平台,强化工业支撑。工业园区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关键所在、希望所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已建成宜宾罗龙产业园区,成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点、项目资金的集聚区和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罗龙产业园区“市县共建”的体制优势,不断创新建设与管理机制,努力建成功能完善、土地供给充足、服务环境优良、生产条件最优的工业项目承接区,整体推进园区规划实施,成为四川省重点产业园区。市场化推进园区道路、配气站、自来水厂、变电站、码头等配套建设。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进程,完善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加大土地供给力度,全力保障入驻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园区产业发展鼓励政策,不断健全“一站式服务”和“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项目入驻和产业聚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抢机遇,上项目,增强工业后劲。项目是扩大投资的第一抓手,工业发展快慢,重大项目是关键。有没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败。一是要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新进展。要对照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年重大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完成。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与有关方面的沟通衔接,确保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建项目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建设工期,有些项目甚至要“倒排工期”,千方百计加快进度,尽快掀起施工高潮;计划投产的,要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要在重大项目管理上有新提高。要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把握标准、严要求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严格落实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国家技术规范,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全面提高工程的综合质量,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三是要在重大项目服务上有新成效。要坚持把搞好服务作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为重大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营造环境。

(三)拉链条,强产业,打造工业集群。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当前,要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强扩能技改和科技创新,加快做强做大一批新型工业化的领军型优势骨干企业,促进产业、企业和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逐步形成以蓝天纸业为龙头,长信实业、恒旭铝塑、浩宇皮革、恒达纸业等企业为支撑的轻工产业链;以五粮液制药为龙

头,红光医药、文龙药业、仁和中药等企业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以北方红光化工和天蓝化工为龙头,海宏化工、天力化工等企业为支撑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南山机械为龙头的机械装备工业产业链;以徽记食品、天成酒业为龙头,富民白鹅、庶人坊食品、国砫豆制品、玉林食品、金南福酒业、叙南酒业、长兴酒业、三江榨菜、建昌食品等企业为支撑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以达业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链。

(四)重开放,抓招商,激发工业活力。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在坚持和完善组团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上门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思路,积极探索网上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产权招商的新方法,努力拓宽招商渠道,增强招商实效。要实现招商引资的区域突破,抓住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向西部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区域定向招商引资活动,有针对性地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南溪,投资兴业。要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制度措施,完善招商引资推进责任制。继续实施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领导者、引资者、服务者、投资者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

三、强化保障,营造氛围,推动工业强县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必须强化保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把县委、县政府发展工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

(一)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工业的合力。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一方面,要想企业之所需,急企业之所急,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竭力主动为企业多办实事、好事,对企业正常经营生产不干预,对自己该办的事不失职,对企业希望办的事不推诿、不扯皮,对政策法规不明确的事善于灵活变通,为外业投资者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理、并联审批”的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服务、全天候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行政问责、绩效评估制度,突出解决信息反馈慢、工作协调慢、解决问题慢等问题,广大干部努力做到“主动、快动、联动”,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模式、全新的作风投入到服务工业发展之中。

(二)破解难题,减少发展工业的阻力。要发展就会有阻力。当前,要着力破解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资金问题。要广辟投资渠道,增加工业投入,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的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银企协调,广泛开展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土地问题。要广开地源,搞好运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要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用地上要优先保证。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增加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人才问题。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主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其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5.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五

驱动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清华书记就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创新深刻改变着区域经济版图,重塑区域竞争格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速发动创新引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构建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一)唯有创新,才能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创新是新常态下打开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主要表现为增速换档、方式转变、动力转换,最直接的表现首先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而要保持中高速并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全国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保持合理区间并不容易,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通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才能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从我区来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比较吃力,原因多种多样,最根本的就是创新不足、经济转型慢。我们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顶住下行压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鼓励创新、实现创新。

(二)唯有创新,才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传统动能由强变弱,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下转第二版)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陈 武

(上接第一版)过去要素成本比较低,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不需要太多创新也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现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低端领域产能过剩,高端领域却供给不足,原来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产业和技术升级出现“高原反应”,每攀升一步,都觉得吃力,迫切需要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破解困局。这两年我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创新催生了一些新动能,如汽车产业新车型、新款式不断涌现,实现稳定较快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长超过两位数。可见,创新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提供了核心动力,抓创新就抓住了促发展、谋未来的“牛鼻子”,就能释放更强劲的增长新动能。

(三)唯有创新,才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创新对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谁能掌握创新主动权,就能更快地确立新优势。柳州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加快推进“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在汽车、机械、钢铁等产业领域强化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北海这几年通过创新,电子信息、石化和新材料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经济增速保持全区前列。贺州加强科研合作与产品研发,碳酸钙等新产业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排全区第一。实践证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千方百计激活创新潜力、增强创新能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环境优势,把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创造出更多体现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为加快我区创新发展,我们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系列配套文件,提出了创新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吃透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二、努力打造我区产业创新发展名片

我区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但经过多年发展,一些领域的创新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只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完全有可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领域,全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名片。

(一)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名片。铝、糖等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家底。我们推进“二次创业”,核心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铝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支持南南铝、平果铝、银海铝等企业提升技术条件和研发能力,攻克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加快推进铝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争取电解铝80%在区内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集聚,提升铝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中高端铝产品,瞄准汽车、高铁、航空航天、轮船、电子信息、城建等领域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全面提升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种植环节重点开展蔗种资源创新、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等研发,降低种植成本;制糖环节要加强生产工艺新技术攻关,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精深加工环节重点在专用糖、功能性糖、生物化工、食品等相关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带动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延伸制糖产业链;支持制糖企业集团开展战略重组,培育大型糖业集团。此外,钢铁、建材、食品等其他传统优势产业也要加强创新,开发中高端产品,重塑市场竞争优势。

(二)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名片。要通过推动核心制造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突出抓好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及智能制造。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研发基地。要大力开发汽车新款式,提升质量品质,积极发展中型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多功能乘用车等新车型,不断推出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打造过硬产品,树立良好品牌;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应用;抓好配套和市场销售创新,加快建设面向全球供应的高端零部件产业体系;加大节能环保、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着力突破整车智能控制技术、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等技术难题,争取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指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壮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要以柳工、玉柴等企业为龙头,抓好技术研发,以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高档数控机床、大功率内燃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力装备等为重点,实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突破工程。开发机器人和3D打印新领域。要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3D打印,抓好先进高端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传感系统、驱动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引进培育一批机器人主机、系统集成企业,形成3-5家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区和制造基地建设。

(三)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名片。要抓住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宽带广西”战略,加强相关技术研发,着力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IT核心产业和高端软件、高端新兴信息服务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面向东盟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要大力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北部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继续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富士康南宁信息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加大科技精准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华为、浪潮、中兴等龙头领军电子信息企业进驻我区。要加强军民融合创新。积极搭建“军转民”产学研平台,重点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北斗导航、网络安全、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板块开展务实合作,推进中国电科的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和桂林英才科技园等建设。要完善区域发展布局。重点构建南钦北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带,在柳州、桂林、梧州等沿江地区和防城港、崇左等沿边地区布局一批特色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形成以南宁核心基地为龙头的“一区多园”产业布局。要强化核心技术支撑。积极开发信息技术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攻克大容量存储设备、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核心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四)打造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名片。要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落实好与阿里巴巴等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确保相关项目尽快落地。一是发展以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集聚区;进一步规范、培育和聚集更多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力争2017年农村电商覆盖率达80%以上,争取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建设工业云。积极利用工业云助推产业升级。选择一批好的工业企业推进工业云建设。三是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智慧景区,逐步实现智慧旅游覆盖全区。四是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善支付市场体系,推进普惠金融,为更多小微企业、创业者和个人提供在线融资服务及创新创业支持。

(五)打造高性能新材料创新发展名片。我区发展新材料的资源型产业基础很好,下一步要通过技术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优势。有色金属方面,首先要巩固提高冶炼技术优势,针对原料纯度不够的关键问题,强化科技攻关,力争所有高端材料生产都能就地取材。其次要强化高科技材料研发,在有色金属下游的线缆、电力电气设备、光电材料、人工晶体等领域,组织力量攻关,推进锡、锑、锌、铟等合金材料技术研发,发展高品质、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稀土方面,要重点提升稀土分离冶炼性能和制备技术水平,发展高性能稀土产品,开发为汽车工业配套的新型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提高产品档次。石墨烯方面,要超前发展,开展石墨烯粉体批量化制备及大规模下游应用的研发,重点开发储能、高密度多孔碳、导电、导热等新材料,加快形成集产品研发、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此外,还要加强新能源材料、纳米碳酸钙材料、生物质材料等领域的研发。

(六)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名片。要依托10家自治区级以上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博世科、水性科天等代表性环保企业,强化4个方面的技术研发。第一,节能技术装备。重点发展节能汽车、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以及半导体照明等,大力研发先进内燃机、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电耦合装备、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压变频控制系统、换热与冷却等关键核心技术。第二,环境保护与治理。大力研发再生资源化脱硫、污染土壤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环卫机械、新型水处理、大气治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等高附加值环保装备。第三,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发展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装备,大力研发废弃资源再制造、清洁化利用、综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第四,环保新材料。重点开发建筑结构、新型墙体等材料,积极推进特种工程与功能材料、海工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及添加剂等方面的研发。此外,新能源、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环保综合服务等方面也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争取更多新突破。

(七)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创新发展名片。要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提升特色优势农业。围绕甘蔗、水稻、玉米、水果、桑蚕、油茶、林业等产业,重点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重大新品种,提升标准化栽培、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水平,形成发展新优势。比如,开展甘蔗优良基因挖掘、优良亲本引进利用、适合机收的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和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技术示范;借鉴葡萄、火龙果等栽培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优质水果;加快把富硒农业培育成新的特色产业和增长点。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加强农产品保鲜、贮运等流通支撑技术研发,突破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开展水果、桑蚕、油茶、林产、水产等精深加工,开发罐头、饮料等精细化、系列化产品,延伸产业链。打响生态农业品牌。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机循环农业、新型肥料农药、农业废弃物处理开发利用等技术研发。大力发展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打造全国养殖业发展的示范品牌。

(八)打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创新发展名片。一要开发海洋生物制品。实施海洋天然药物研发、海洋生物医用新材料开发、海洋生物酶示范工程,开发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海洋创新药物和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医用生物材料,以及食品、化工、医药、材料等行业用特效酶制品。二要提升海洋渔业水平。加强深海鱼类规模化育苗及养殖、网箱养殖、外海远洋渔业等技术研究,将一批北部湾海域特色海水养殖品种发展为地区重大产业,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三要加快能源和矿产开发。重点研发风能、潮汐能发电技术和装备,以及油气、石英砂矿、陶土矿等滨海矿产的开采和加工利用技术。四要加强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海洋环境、地震、海啸、气象等监测技术,重点研发海洋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污染修复、入海污染物处置等技术,建立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物种资源信息系统、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标准体系。五要增强海洋资源技术研发能力。大力引进培养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建设好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海洋研究所等研发平台,争取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尽快获得批准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实力。

(九)打造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名片。开发特色医药和治疗技术。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以及中恒、慧宝源等有实力的企业,开发一批疗效确切、具有较好前景的民族药新产品,重点研制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地贫等区域性高发疾病和疑难病症具有显著疗效的生物药物,培育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药产品和企业品牌,建设南方中药材种植基地、民族药二次创新基地和国家基本药物重大疾病原料药基地。开发特色医疗器械。提高智能健康产品、中医功能状态检测与养生保健设备器械的生产制造水平,重点研发与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打印技术、医用机器人、口腔医疗器械、大型医疗设备、便携式家庭医疗器械等,推进壮医、瑶医等传统医疗器械数字化、高端化。开发健康饮品。大力开发功能型保健品、健康饮用水、健康农产品;加快推进“广西天然优质饮用水”国家地理标志和国家标准建设,建成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长寿天然饮用水产业基地。开发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发展居住、游乐、滨海、壮瑶医、温泉等特色旅游养生产品,打造健康养生旅游胜地。开发养老产品。发展保健护理、康复疗养、医养结合、异地养老等技术与模式,建设国家养老产业基地和国际休闲养老基地。开发体育养生产品。支持开发大众运动养生项目,适度开发高端运动养生,不断壮大健身休闲、竞技表演、体育用品等体育健身产业。

打造广西创新发展名片,其要义就是形成有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的产业,形成本行业本领域的标杆和龙头,跻身国内乃至国际行业前列。要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要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重点研发中心;要通过培育、引进等多种方式,建设专家团队和人才队伍;要培育龙头、领军企业;要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和金融支持;要深化体制机制管理改革创新和政策创新,推动更多优质创新资源向九张名片领域聚集,形成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

三、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支撑能力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要强化前瞻部署,加快培育一批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引领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力量。

(一)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要围绕九张创新名片及教育、卫生等领域,大力优化整合和发展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提升和创建重点实验室。着力提升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非粮生物质酶解、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地中海贫血、鼻咽癌、肝癌等高发地方性疾病和新材料构效关系、岩溶动力学等优势研究领域培育创建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强化建设特种矿物材料、土方机械、非粮生物质能源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糖业、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内燃机、碳酸钙、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及新兴产业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构建“双创”平台。支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园区,以及新型众创空间、众创社区。加快广西众创示范基地、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等建设。扶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土地、场所、重大设备及运转维护等以政府投入为主,资助建设一批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高端智库创新研发平台。此外,要大力推进创新型市县镇、智慧社区等建设。

(二)推动高新区转型提升。要按照国家对高新区的部署要求,加快推动我区高新区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与全球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高新区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促进科技、人才、金融和高新技术企业向高新区集聚,推进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推动高新区升格发展。支持各市按照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要求创建一批自治区级高新区,推动梧州、钦州等自治区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鼓励现有国家级高新区适当扩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学习先进经验,在高新区管理运行、人才激励、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土地管理、创新评价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高新区的财税扶持力度,实行土地出让收益、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等上缴所在市部分资金返还政策。

(三)培育创新型企业。要把更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更多的研发机构建设到企业、更多的科研项目配置到企业、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更多的创新人才引进到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企业创新政策扶持,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推行科技创新券、政府采购支持等制度,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奖励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

(四)培育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完善高校布局。按照“两极带动,多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强化南宁、桂林两市作为高水平大学聚集区的引领作用,建设好南宁教育园区,完善桂林高校集中区配套设施,构建其他设区市不少于一所本科和一所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格局,增设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工科类、农林类本科高校。要打造高水平大学。重点支持广西大学等2-3所高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支持若干高校建设地方特色和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加快建设北部湾大学。要建设一流学科。支持30个左右面向我区重大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到2020年,力争在材料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土木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学等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肩负着重要责任,要着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更好地支持企业、民间和社会力量等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激发人才活力,促进资源集聚,为推动创新营造良好的生态。

(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改革放权,瞄准创新的方向、领域和特色,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有机整合,提升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创新发展。

深化科研院所和高校改革。要积极主动给科研院所和高校赋权松绑,削减和规范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优化自治区级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赋予自治区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直接费用预算调剂、间接费用使用管理、劳务费分配管理等自主权。要分类推进科研院所改革。鼓励中直驻桂科研院所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要积极稳妥推进高校改革,加大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持力度,依法落实好高校办学自主权。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破除科技成果转化障碍,重点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先一公里”,就是要探索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转化收益分配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在年底前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办法。“最后一公里”,就是要完善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30个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为重点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行动,创新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激励机制与政策。

健全人才制度体系。要更加注重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引、培、用、激、服”。“引”就是加强人才引进,到2020年引进50名以上创新型尖端人才、200名以上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00名以上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就是强化人才培养举措,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用”就是完善人才使用和流动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激”就是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服”就是健全人才服务与保障措施,为科技创新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推进全方位的开放式创新,通过开放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开放搭建创新平台,通过开放引进创新领军企业,通过开放引进和集聚各种创新资源。深化同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国家创新交流合作,加强与欧美、日韩、以色列等国家的创新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创新合作,争取更多国家重大创新项目、重要创新资源汇聚我区。

(二)加大创新投入。要想方设法增加投入,确保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在保持现有科技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自治区新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至2020年安排50亿元,主要支持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等建设。要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由一次性拨款向更加注重滚动支持转变,由前期投入向更加注重后期补助转变,由零散投入向更加注重集中扶持转变,切实提高投入效益。要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综合采用贴息、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科创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业务;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行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三)提升创新服务水平。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围绕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全链条,主动提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各项服务。继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监管清单制度,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建立落实创新优惠政策的督查机制,切实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创新政策。要培育创新文化,加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崇尚创造的宽松环境,让各种创新基因在阳光政务下孕育生长,让各类创新要素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创新成为引领我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6.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六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了我们是外贸大国,未来也将继续成为外贸强国。不同于过去依靠人口依靠成本的传统外贸发展,未来将走出一条依靠产品、依靠技术、依靠创新的新型外贸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充实了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境界;“一带一路”建设以沿边地区为前沿,以内陆重点经济区为腹地,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引领,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接,为东中西部协同开放、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相关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国通过与相关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促进世界各国互利发展、共同繁荣,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这样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报告精神,不忘初心,立足于本职岗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互利合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我们也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服务外贸企业,鼓励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优势,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静下心思学,构筑商务工作新引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入细致地学习党报党刊上专家对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解读、触及心灵地进行学习体会交流研讨,去深刻领悟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市场经济以及涉商务工作的理论。用习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对党忠诚、维护核心的坚定信念,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找准工作“新引擎”。清醒认识十九大报告中事关商务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细致研究报告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贸易、“引进来”“走出去”等战略进行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切实将其视为指引商务领域未来建设、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我市商务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沉下身子干,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一)瞄准“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实施外贸发展的“提质工程”。一是以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授牌仪式契机,召开了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同时拟申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市;与武汉网来云商签定跨境电商大区服务中心协议,目前已完成对企业进行前期调研评估,力争尽快上线;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逐步将跨境电商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吸纳到电商产业孵化园。二是大力发展仓储经济。依托中鼎集团获得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契机,积极争创省级工业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培育竞争优势,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通过获批的中鼎公用型保税仓库、耐磨铸件出口基地和网来云商跨境电商大区服务中心,建立中小贸易型外贸企业集聚区。

(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路子,实施外向型经济的“提速工程”。一是抓好外贸回转,落实挖潜增效。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机制,切实做好包保服务,尽可能的将企业出口回转至我市。二是抓好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主体。根据xx市目标管理考核要求,对我市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学下达目标考核任务,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和责任时限,强化调度督办。三是抓好外资摸排,落实跟踪服务。通过做好XX年外资企业联合年报工作,对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及时了解外资企业动态。根据全年外资任务,对拟投资外商进行重点跟踪服务,力争将外资项目落户我市。

(三)围绕“放、管、服”的工作要求,实施商务服务的“提能工程”。一是加大“放”的力度。对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下放至市县的行政审批事项,我们将严格做好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简化流程、提升效率。二是强化“管”的能力。切实做好“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简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理流程,事后对新办企业进行电话回访及外贸政策宣讲。三是提升“服”的水平。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继续推进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让群众、企业得到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

三、坚定跟党走,树立商务工作新形象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一)严于修身。一是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增强学习本领,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二是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严于用权。一是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狠抓落实的本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实行党廉政建设全程纪实。四是增强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局党组领导班子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带头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为商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三)严于律己。一是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二是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是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制度》等8项内部管理制度,杜绝违纪问题出现。

7.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七

由于广东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广东的文化企业数量、户均实现增加值和户均营业收入均排在全国第一位, 而且产业门类也较为齐全, 总体规模和进出口总量均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2 0 0 8年广东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 2 7 0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过1/4, 在全省G D P比重中达到6.4%, 是广东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产业主体存在“小、弱、散”等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广东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 广东只有认真解决好文化产业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才能进一步繁荣广东的文化经济, 促进广东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从文化产业的特征来看, 它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受益时间长等特点, 完全符合新时期建设低碳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繁荣广东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 广东应当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从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入手, 下大力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抢占文化经济的制高点。

第一, 大力发展原创文化, 增强广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吸引力。由于广东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 加之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投入不足, 导致群众的文化消费愿望不强, 与北京、上海、江浙等地相比, 广东的文化产业处于一种“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因此, 广东必须坚持传承和创新, 大力发展广东的原创文化, 运用高新科技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手段, 积极向外输出文化产品, 以创新的理念推动文化经济的大发展。

第二, 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优化配置文化产业资源。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和引导, 为文化产业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则和产品标准, 协调文化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政府要站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全面统筹文化产业资源, 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引导来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把优秀的文化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最终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 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引领文化经济发展新潮流。品牌是质量效益和企业形象的代表, 意味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例如, 广东动漫公司通过打造《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知名品牌, 不仅在2 0 0 9年电影市场上创造了过亿元的票房, 而且漫画书发行量更突破2 0 0万册, 销售额超过2 0 0 0万元, 相应的电影图书、玩具产品等衍生品也陆续跟进, 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文化旋风, 引领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可见, 大力发展广东的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知名品牌, 是广东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通过品牌效应, 不但能够延伸和扩展经济产业链条, 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入水平, 切实提高广东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8.以人才优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篇八

为此,新安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河南省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紧紧围绕洛阳市委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和加快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县各项工作,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科教育人”三大战略,做实“1233工程”,全面建设文明新安,全力发展洛阳“西组团”,力争在全市率先形成GDP五百亿级的县域经济增长极,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为“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贡献新安力量。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优势共享、错位发展”,围绕“2+2+2”产业体系上下游、左右链,做强产业链,做优价值链,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四支撑”。做大做强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推动铝钛产业向飞机、船舶、高铁装备制造等高端领域配置转变,加快建设“中原钛谷”;加快发展超细超白超纯氢氧化铝、氧化铝系列以及锂离子电池用铝箔等新型合金材料;积极培育核石墨、纳米钙等新材料,打造“中原钙谷”;推动装备制造集群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着力打造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五百亿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积极培育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兴产业。抢抓河南打造“三条丝绸之路”的机遇,加快“智慧新安”建设,扩大电子商务覆盖面,打造网络经济强县;实施物流业“333工程”,即用3年时间培育3个百亿级的物流企业,打造陆地丝绸之路重要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高效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三个阶段、四个原则、五个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400平方公里的黄河黛眉山旅游休闲度假区。深入发掘“关文化”,叫响“丝路第一关,新安函谷关”品牌,塑造“丝路汉关、山水新安”形象。扎实推进种养一体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三线五业十亮点”格局。

(二)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激发市场新活力。抢抓河南省打造“三大高地”的机遇,着力推动创新创业。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快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将新安打造成创新创业之城。着力提升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省自贸区等战略,打造丝绸之路节点城市。强力推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走出国门,推动新安旅游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三)坚持以基础能力建设为支撑,厚植发展新优势。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强力推进长江大道、S246改线等工程,推进洛新产业集聚区纬一路至汉宫路连接线、铁磁路东延等道路工程,实现与中心城区的高效连接。抓好“引畛济涧”“引故入新”等优质河湖连通工程,高标准建设涧河生态河谷、谷山水库等水源涵养工程,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海绵城市。高强度抓好生态治理,强化法纪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快速治理、举一反三治理,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勇气、最大的干劲和最细致的工作,铁腕治污,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力打赢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推动环万山湖绿道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新安”。

(四)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构建城乡新格局。着力抓好五个统筹,强化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打造“北方山水城、宜居宜业地”。坚持“三城共建”(三城即山城、水城、汉关遗址城)。推动城关、铁门、磁涧与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有机融合、一体发展,建设以县城为主城区、洛新产业集聚区为副中心的“一河两城”的“大县城”。强力推进“三水同治”(雨水、污水、自来水),持续推进“公厕革命”,着力建设“河湖联通,城中有水,水中有城、亲山近水”有特色、有文化、有灵魂的现代化山城。坚持镇村联动。深化小城镇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八配套”建设,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学校、卫生院建设和镇镇通燃气工程。谋划建设铁门、磁涧、曹村、石寺、石井、五头等小水城。加快开发道路沿线村、景区周边村及传统村落三类村,推进农村改厕、改电、改水,建设美丽乡村。

(五)坚持以全民共享为根本,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着力形成各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推动脱贫与农村电商、旅游、工业、教育等有机结合,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文化传承。抢抓河南省打造华夏文化传承高地的机遇,大力实施千唐志斋新馆等文化重点工程,深入挖掘王祥卧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实施奎星楼、川上书院、明城墙等文物活化工程,推进铁门古镇和甘泉、寺坡山等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程,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突出公共服务均等。探索实行公立医院理事会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健康新安”。重点抓好农村教学点“合点并镇”,全面实施“三保”职业教育,加快组建职教集团,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坚持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狠抓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切实守好底线。

(六)坚持以从严治党为统揽,凝聚强大合力。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全县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打造有激情、有灵感、有方法、有功力的“四有”干部队伍。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打造农村基层组织“双平台”。坚持纪在法前,履行好“一岗双责”“两个责任”,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上一篇:荷兰留学高中生申请下一篇:团支部书记竞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