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教学反思

2024-08-04

马嵬教学反思(精选3篇)

1.马嵬教学反思 篇一

篇一:马嵬教案

《马嵬》教案

大旺中学 聂红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对比)。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情深意浓的特点。

(2)进一步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透过表层语言感受李诗中强烈的讽刺意味。

3、情感目标 :(1)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2)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探讨李诗中的幸福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方法

(1)以诵读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充分交流。

(2)学案导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播放《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杨贵妃有倾国倾城之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正因如此,在偶然的一次惊鸿一瞥后,唐玄宗就再没有忘掉她,才有了后来的李杨乱伦之恋,才有了马嵬坡上的生死诀别。

二、整体把握

1、学生诵读。

2、解决字词,疏通大意。

1.重点字词: 徒闻 未卜 宵柝 晓筹 鸡人

三、探究阅读,揣摩情感

1、学生讨论问题:导学案上的练习。

2、教师总结:(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字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马嵬之变:(2、3联)

1.“空闻” “无复”,昔乐今苦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2.“此日” “当时”,当恩爱邂逅生死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恩爱邂逅生死之时,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二)、玄宗之感:(第1联)

3.“徒”然有梦,未卜先休

(三)、诗人之意(第4联)

4、富贵莫如贫寒,贵妃不及莫愁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5、齐读课文。教师总结:理解咏史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要从关键字入手,结合表现手法,综合分析,揣摩情感。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边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写? 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鉴赏方法:

1、找准对比点。

2、体会对比作用。答题步骤

五、合作探究:(思考)

1、一个女人把自己所有的幸福都系在一个男人的身上,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2、有人觉得杨贵妃是唐玄宗亡国的替罪羊,你觉得呢?把一个男人的成败都归究到一个女人的身上,这样是否恰当?

3、在你们的眼里,什么是幸福?我们如何才能获取真正的幸福?

5、作业:背诵课文并完成《赢在课堂》的练习。

六、教学反思:

运用学案导学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将“学案”发给每个学生,指导学生预习使用,并收集反馈意见,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之一。学生要依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明了学习目标,熟悉上

课内容,找出疑点难点,查找相关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

马嵬

“徒”然有梦 未卜先休

“空闻” “无复” 昔乐今苦 “此日” “当时” 当恩爱邂逅生死

富贵莫如贫寒 贵妃不及莫愁 篇二:马嵬教案

《马嵬》教案

【教学目标】

1. 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 学习本诗叙事、表现手法。

3. 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 教学重难点】 1.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 诗歌蕴涵的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虽然说“一篇锦瑟解人难”,本身就决定了但是诗歌的朦胧性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多义性,所以同学们多样化的解读也很精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在学习新诗之前,我们首先将《锦瑟》齐背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话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反映了很多人共同的情感体会。回顾往事,不堪回首的不仅仅只有李商隐,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马嵬》,感悟另一个惘然伤怀的灵魂。

二. 解密诗题

同学们,我们反复强调诗歌鉴赏中首先应该看的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很多有用的信息。

这首诗的题目是《马嵬》,你从题目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明确】①马嵬之变(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背景)

②马嵬是一个地名——咏史诗

③诗文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有关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是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被杀时,唐玄宗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诵读进入文本,看看李商隐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的。

三.诵读文本

老师范读。ppt展示字音。

学生自读。个别学生读。

思考: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讽刺批判

四. 鉴赏领悟

既然诗歌的题目是马嵬,那么诗中对马嵬之变有描写吗?哪几句写的是马嵬之变这一事件?

【明确】颔联和颈联

颔联写的其实就是两种声音,是哪两种声音?

【明确】禁卫军夜间巡逻用的梆子声

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点?

【明确】一个是警戒之声,紧张危急,一个是报晓之声,宁静安详。——昔安今危

一个事逃难生活的惶然无措,一个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纵情欢乐。——昔乐今苦

两种声音进行对比,将唐玄宗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处境表现的淋漓尽致。颔联中还有两个词也是互相呼应的:空闻和无复。

【明确】无复——再也没有,表现玄宗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怀念,渴望重享昔日的欢乐。

空闻——虎旅传宵柝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护玄宗和贵妃的安全,但现在这一声声梆子声却让玄宗心惊胆战,因为他们要发动兵变啊。

空闻虎旅传宵柝对应的是颔联中的——此日六军同驻马。此日和当时都指的是时间,此日指的是杨贵妃的死日,当时又怎样呢?

【明确】“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人发誓要生生世世做夫妻,永不分离。而且嘲笑牵牛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

但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怎样?玄宗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吗?

【明确】没有,杨被赐死。表现手法:对比

没有当时七夕笑牵牛的荒淫无道,哪有六军同驻马的痛心疾首?所以杨贵妃的悲剧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明确】悲剧的承受者恰恰是悲剧的制造者。

那句话写出了玄宗之悲?

对此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感叹?

【明确】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从内容上看:对比手法。贵为天子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带给莫愁幸福。

语气上:反问。问的有力、深刻,讽刺之意愈明。

五. 总结概括

回顾板书,从时间上看,应该是先有马嵬之变,再有玄宗之悲,最后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并不是这样。想想《马嵬》在叙事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倒叙。作用:使诗歌在尺幅之间,一波三折。突出因果。

小结:李商隐用对比、倒叙、反问等多种手法,通过优美、深刻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他们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态度:悲剧的承受者是悲剧的制造者,没有当时的沉迷声色,不务朝政,就没有此日的生死离散。

六.

七. 集体诵读,尝试背诵。板书

马嵬之变 昔安今危

玄宗之悲 昔乐今苦

义山之叹

【教学反思】

虽然是从题目直接切到颔联和颈联,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逐句翻译的套路; 解释诗文过细,应该放手交给学生;

过于注重个人见解。篇三:马嵬教学设计

重谈李杨事 揣摩隐然意

——《马嵬》教学设计

吴桥中学 王明辉 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3第二单元是的内容是唐代诗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选取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学习。按照新课标的有关要求,确定以下单元教学目标.:

1.揣摩诗歌语言,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2.进入情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3.联系不同的创作背景,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创作风格。

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他们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如何让他们深入了解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进一步走进古代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提高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

《马嵬》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进一步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透过表层语言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1)以诵读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充分交流。

(2)学案导学法。(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农村学校班额大,学生差距也大,很多学生不善表达,也不愿意去表达。一方面遇到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去讨论,另一方面每堂课制作学案,让学生自己提前按照设计流程学习,课堂被用来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过程我设计以下 六个教学环节。

(一)导语(幻灯片2)

马嵬在唐代是“西出都门百余里”的一个普通驿站,是秦川蜀道上一个平常乡野,可谓名不见经传。但由于后来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兵变,致使“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葬身马嵬坡下,马嵬坡由此而驰名中外。马嵬贵妃墓大约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位于一高坡小院。墓门口书写对联两幅,一幅是:妃子魂消犹痛梨花春带雨,马嵬玉陨幸留古韵冢携香。另一幅为毕沅所题: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李杨事;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这哀婉绮丽的文字,给贵妃墓罩上了一层伤感凄艳的迷离色彩。我们今天来看一看李商隐是如何来看待这件历史事件的。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3)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三)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幻灯片4)

按照以下诵读节奏缓慢深沉地朗读。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四)解决字词,疏通大意。

1.重点字词: 徒闻 未卜 宵柝 晓筹

2.学生讨论疏通文意,教师提供下面参考:(幻灯片5)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五)探究阅读,揣摩情感(幻灯片6)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学生讨论问题:本诗是如何“隐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教师总结:(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字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1.“徒”然有梦,未卜先休

婉讽意味渐露。2.“空闻” “无复”,昔乐今苦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讽刺意味渐浓。

3.“此日” “当时”,当恩爱邂逅生死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恩爱邂逅生死之时,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行文至此,讽刺意味已至酽厚。

4、富贵莫如贫寒,贵妃不及莫愁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教师总结:理解咏史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要从关键字入手,结合表现手法,综

合分析,揣摩情感。

(六)拓展练习。

学生自主分析下面两首诗,说明所表达的情感。

1. 马嵬坡 晚唐 郑畋(幻灯片7)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简要分析:

(1)一处对比。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

(2)二处对比。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3)一处反问。“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

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于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2. 四块玉·马嵬坡 元代 马致远(幻灯片8)

简要分析:此曲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有人认为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此类话题的传统论见,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祸首是谁,“恨不得”一句已经透尽个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罢了。教学反思:运用学案导学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将“学案”发给每个学生,指导学生预习使用,并收集反馈意见,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之一。学生要依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明了学习目标,熟悉上课内容,找出疑点难点,查找相关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附:板书设计

马嵬

“徒”然有梦,未卜先休 ———— 婉讽意味渐露。

“空闻”“无复”,昔乐今苦———— 讽刺意味渐浓

“此日”“当时”,当恩爱邂逅生死————讽刺意味酽厚

富贵莫如贫寒,贵妃不及莫愁————深刻地批判

篇四:马嵬小学学校工作总结2014-2015(上)马嵬办中心小学学校期末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韶华乍转,又是半年!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校在市局和办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沿着开学初制订的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务实进取。这学期学校继续遵循“以学生为根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在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管理、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上狠下功夫。一学期来,我们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天班,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各项工作扎扎实实、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小结。

一、以市局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端正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素质。我校狠抓纪律作风整顿,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十项禁令》等文件精神。开展向呼秀珍、张丽莉等师德典范学习,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从根本上净化教师心灵,教师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得到大幅度提高。九月份我校召开“提质量、促发展”教师座谈会,认真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找差距,找问题,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设计和校本研修方案和细则。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机会,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老师理直气壮抓教学。本学期,我们继续一丝不苟抓常规,千方百计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学校对任课教师从这几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严格的检查。这一点,多次得到办教委检查组领导的肯定。

2.坚持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的优劣是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依靠教师的业务素质。这学期我们的公开课活动要求每个教师认真做好“四个一”——写一篇教案,说一课设计,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开诚布公地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讲课教师作自我反思和总结。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教师遵循教育规律,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此外,我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按照《兴平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我们在12月初,将全体教师的校本研修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完成,并在学校层面上给与了学分评定。初评结果是各位教师的校本研修档案资料齐全,详实,符合要求,全部合格。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年来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是扎实的,成绩是良好的。开展校本研修,引导教师走专业成长道路。由于措施得力,学校教研气氛浓厚,在空堂和下课期间,教师探讨的、大都是“如何教书,怎样提高教学成绩”的问题,还经常出现互相争论的现象。本学期,年轻教师都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兴平市教育科技之春优秀教研论文成果评选中田阿娟、赵雪妮等同志获奖。

3.抓好单元测验和课外辅导,重视培优和转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各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这对期末考试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教师坚持“只讲主观,不谈客观”的原则,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努力做好作业设计和批改,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一手抓差生转化,一手抓优生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由于措施得力,我校在本学期各种质量检测中总体成绩稳中有升。

三、抓班级管理,强化安全卫生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小的一级管理单位,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单位。按照学校的要求,从这学期开始,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

1.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

班主任从进校、出操、课间、离校、纪律、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班级检查、记录,使学校呈现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举止言行规范文明的大好局面。

以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2.利用班会、晨会,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和管理。

本学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效果比较显著,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干净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本学期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这学期我们根据实际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安全教育”活动。采用观看电影、展板、通过演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安全知识,形成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2.师生书画展活动。根据上级的安排,我们学校制订了书画展活动方案,并踏实做好书画展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并组合书画特长教师何先锋、任鲜鱼等同志为学生创作优秀作品进行辅导。由于组织得力,措施得当,任子君等同学的书画作品在本学期举行的各种比赛中获奖。为下学期的书画竞赛打下

良好的基础。

3.结合节庆和其他重要时日,因地制宜地开展庆祝或教育活动,例如,各班都出了“教师节黑板报”,有班级举行了“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活动;学校开展了法制宣传日教育活动,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4.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我们在元月中下旬成功举办了全校师生拔河比赛。此项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师生身体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了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

五、其它方面的工作

1.“双高双普”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首先召开全校教师动员大会,并成立了“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专门组织“双高双普”工作小组人员学习省颁标准,并在学校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切合实际的制定了马嵬办中心小学“双高双普”实施方案,做到长远计划,把任务分解落实,分步阶段性实施。

(2)学校投资5千余元全面完成整个教学楼线路老化等问题的改造,投资1.2万元重新翻修扩建厕所,修缮围墙,投资3.1万元在大门口处安装电动门,确保学生校园安全。

(3)学校合理使用经费,已初步完成对综合楼和宿办楼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在学校中院安装了4架太阳能灯,安装了校园智能音乐广播系统,此外,还给六年级毕业班教室安装了3套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学校面貌,提升了学校硬件设施。

(4)目前,学校双高双普档案资料建设2012—2013学年度和2013—2014学年度基本整理完成,已分类装盒。2014—2015学年度的档案资料正处于整

理中。学校部室建设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布局,已设立了23室。学校合理使用经费,投入资金补充了少队部、美术室、卫生保健室、音乐舞蹈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的设备设施,初步达到要求的只有少队部和卫生保健室。其它部室硬件设施离省标还有较大距离,音乐室现只有12台电子琴,计算机室只有20台电脑,还差30多台。劳动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等部室硬件设施基本没有,就此现状,部室的硬件建设大约还需资金126万余元。

2.“营养午餐”工作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午学校食堂供餐。暑假期间,学校改造了学生灶,投资数万余元购买了1台压面机、和面机,安装了3个换气扇、2个抽油烟机和6盏灭蝇灯,添置了2个消毒柜、1个冰柜、2个留言板、13个保温桶、4套厨具、足量的餐具。

本学期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切实做好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营养餐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定期对学生用餐情况进行询问和督查。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供餐模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行食品原料的采购、检验、储存、加工、留样和发放。使用了“电子营养师软件”,进一步规范合理制定更加营养的食谱。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本学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与新课标理念上有较大差距,少数教师至今难弃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

2.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校园文化氛围不浓,还需加强;学校部室硬件设施更需补充完善;现 篇五:教学反思

关于高三复习的几点思考

开远一中语文组 唐勇金

作为一名刚到一中的经验极少的高中语文新老师,很有幸能够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共事,同在一个团队中,接受他们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让我能够胜任工作,同样有幸的是能够和9班与13班的同学从高一到高三共同学习和进步,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辛酸与甜蜜。是老教师帮助我成长,是同学们逼迫着我成熟。然而,等到快要高考的时候,却发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首先,怎样很好地利用教材利用教材的问题。在未参加高三复习之前,上课时很少提到表达技巧,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小说鉴赏,往往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情感或者故事情节,此种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缺少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把握,就只能在高三复习中诗歌鉴赏时来补充,若在高一、二的时候将这一关把握好,则会省很多事情。

其次,怎样对待记叙文的问题。怎么教学生写作的问题,高一的时候,备课组长文老师虽然多次明确提到写作记叙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反复写,掌握记叙文的相关文体知识和基本的写作手法,当时我们很多年轻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写,认为写作记叙文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更多地是鼓励他们写随笔,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怎么写记叙文等都一问三不知,考试作文中很多同学的文体不明,无论是什么样的题目,都一律写议论文,而很多作文的题目是可以写成记叙文的,并且很好写,例如13年的新课标卷的“同学关系”,要写出好的议论文需要相当的功底,如果写成继续问的话,不但容易写,还容易写出好的记叙文。

第三,会考复习的问题。在高二下学期,会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效果收效甚微,从后来的考试结果来看,这样的复习是最辛苦的,也是最无效的,更是浪费时间。这表现在得a的同学所占比例不高,还是有不过的同学。会考合格率,我个人认为片面地追求会考合格率,努力让每一位同学都过,定位就不符合实际,要允许少部分同学不过,为了让这些不过的少部分同学,很多同学陪着练,尤其是快班的同学,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设想这样的一种情形:我们如果不是将会考的过关率看得不是那么重要,像对待一般的考试那样平常心对待,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拿来作为一轮复习,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第四,背诵默写的问题。如果说会考复习只是浪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那么背诵默写却浪费了两年。为何这样说?因为我们背了很多高考不考的篇目,漏掉了高考考的很多篇目。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烛之武退秦师》中所有内容,《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记念刘和珍君》部分内容,高考不考,我们让学生拼命背诵;必修二:《荷塘月色》《孔雀东南飞》《游褒禅山记》的部分内容,建议:加强年级与年级间的交流,资源共享。

2.《马嵬》教学设计30 篇二

《马嵬》教学设计

绩溪中学 冯卫仁 教学目标:

1. 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 学习本诗叙事、表现等手法 3. 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难点:

1.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 诗歌蕴涵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亦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李商隐《马嵬》诗在叙事立意都极具特色。

二、写作背景介绍

参见课文注解,但要明确马嵬事变内容

三、疏通诗意

1.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2. 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笑:嘲笑; 如何:为什么

四、诗歌欣赏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问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问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为您服务教育网 ——对比

3. 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问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问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4. 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5.小结上面讲内容的过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五、对比、倒叙和讥讽都是本诗的特点,请同学们当堂诵读并背诵全诗,领会其特点

板书:

马嵬(其二)

玄宗之悲(荒诞)

3.陈源源马嵬教学设计 篇三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其而千古流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其而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其而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言借其而发扬光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

近几年来,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新课标改革的日益推进,古诗词的学习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而古诗词的鉴赏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形式从客观选择题已经变成了主观题阐释。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古诗词的重视度。

(二)教材分析

《马嵬(其二)》:咏史诗,以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为抒情对象。诗开首即说“海外”,指传说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有方式说在海外仙山找到了她,并带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的故事。

(三)教学目标

1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首先要让学生对古诗的分类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让学生了解咏史诗、咏怀诗的概念。2)提高学生的诵读诗歌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3)再次让学生了解天宝遗失李杨爱情,了解历代文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最后让学生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掌握咏史诗的鉴赏步骤,并且能够做到触类旁通,通过这一首诗,掌握这一类诗的答题技巧。

2)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表达效果。难点

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诗人的观点。

(四)教学策略

1)朗诵法 在课前就让学生预习,熟读,并且能够背诵

2)教授法 在课堂开始补充古诗的分类,以及咏史诗、咏怀诗的概念,以及做咏史诗的技巧

3)讨论法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五)教学用具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通过对《马嵬》学案的预习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板书

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时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予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二)新课导入部分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要求学生回忆李商隐的诗句 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

(三)学生朗诵《马嵬》,纠正字音。

教师范读,让学生划停顿。

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读。

(四)关于唐诗的分类以及咏史诗与咏怀诗 唐诗可以分为1)离别、怀念、重逢 2)感怀与咏史 3)日常生活的诗化

咏怀诗直接脱胎于中国古代“诗言志”的传说源远流长。“诗缘情而绮糜”,咏史诗中,所咏对象或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历史遗物。班固的《咏史》述历史中的小人物,左思的《咏史诗》为咏怀,是咏史诗的变格。

(五)历史知识的补充

补充关于李杨爱情的常识,以及历代文人对李杨爱情的不同看法,并让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李杨爱情的看法。最后带着这些看法来一起分析《马嵬》,看看李商隐是如何看待马嵬事变的,看待李杨爱情的。

(六)诗歌赏析

学生再次朗诵《马嵬》,然后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在由学生代表上台给大家讲解每联的含义,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体现了什么样的主旨

(七)课堂总结部分

咏史诗鉴赏步骤1)了解创作背景及历史事件 2)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运用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八)课堂思考:(小组讨论)

思考李杨爱情以及李杨爱情的悲剧对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一只流浪猫作文700字下一篇:社区换届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