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爱情观

2024-07-10

鲁迅的爱情观(共8篇)

1.鲁迅的爱情观 篇一

论鲁迅的婚姻与爱情

文学院09级3班

王娟

2009012888 【摘要】鲁迅一生中有过两个妻子——朱安和许广平。在世人眼中,朱安代表的是封建婚姻的结果,许广平代表的则是自由追求爱情的升华。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鲁迅的婚姻与爱情越来越得到公正的评价,朱安被从禁区中解放出来,为人所同情,而许广平做的也不尽然都是正确的。【关键词】朱安 许广平婚姻与爱情

鲁迅作为五四时期摇旗呐喊着反抗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深刻思想影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鲁迅除了作品和思想被世人推崇之外,他的婚姻和爱情也受到了广泛的注目。因为了解一个作家的经历——尤其是对感情上产生强大波动的经历——有利于研究在其作品中的体现。而鲁迅的爱情之路又是坎坷的,值得人深思的。

鲁迅一生中有两个妻子,一个是背后的朱安,一个身边的许广平。一.背后的女人朱安

朱安是鲁迅的第一任妻子,她和鲁迅的关系很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在25岁的鲁迅还在日本求学时,被母亲以重病为借口骗回家中,逼迫他和一个名叫朱安的女人为婚。朱安和旧中国大多数被封建礼教培育出来的女子一样:脾气和顺,会做针线,会做饭,不识字,小脚。这些特点在当时封建思想的人们看来,应该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妻子的人。但是鲁迅是个受解放个性的新思想影响很深的人,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忍受这样一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呢?但鲁迅是孝子,他不愿违背母亲的心愿,所以只能只能牺牲掉个人的意志,娶了这个年长鲁迅三岁,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女人。在完婚的第二天,鲁迅没有按老规矩去祠堂,晚上,他也没有和朱安同床,而是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就抛下新婚的妻子去日本了。41年的婚姻荒漠的悲剧就此展开。

1925年春天,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领袖之一许广平开始频繁来访于鲁迅家中。后来她和鲁迅的通信和交往愈来愈热切。1928年,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1930年,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海婴出生。1947年,她病危临终前,身边无一人陪伴。死后,许广平未能遵循她葬在鲁迅身边的遗愿,将她下葬在婆婆鲁瑞的墓旁,没有墓碑,坟上没有任何标记。在这个世界上度过的69个春秋的女人,这个站在鲁迅背后、被鲁迅的耀眼光芒所掩盖的黯淡星光,就这样被众人忽视了。

朱安是可怜的。“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就像鲁迅所说,他和她只有夫妻之名,而不行夫妻之实。两人在婚后形同陌路,她不是在丈夫身边,而是在婆婆身边孤寂地度过了13 个年头。

朱安又是可悲的。她十分关心许广平和周海婴,尤其是对海婴有着慈母一般的关怀,让海婴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也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的善良和柔顺的性格,不争风吃醋而是息事宁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对于自身命运的不反抗和逆来顺受,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也许在她心中,鲁迅和许广平的关系并不是该受到谴责的,因为在那个社会,三妻四妾也是一件较为平常的事情。她曾写信给鲁迅建议他纳妾,虽然遭到了鲁迅的反感和反对,但从中看出了她确实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旧时代没有文化的女人,在这场婚姻中,她一开始就处于最被动的地位。二.身边的女人许广平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兼课的时候,他的品德和学识深受同学景仰。而许广平也是其中之一。在许广平和刘和珍等因学生运动受到校方迫害,鲁迅的全力支持使许广平对其更为崇敬,而联系也就更加密切。据统计,从1925年3月到7月之间,鲁迅与许广平通信四十余封。在这四十余封信中,两人探讨着人生和社会的意义,探讨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这使得志同道合的他们最终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鲁迅为了能和许广平在一起,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他于1926年8月离开北京,分别到厦门和广州任教。两人分处两地,饱尝相思之苦,于是信件成为寄托他们情谊的承载物,这也就是《两地书》的来源。从《两地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和许广平对于真爱的执着追求和热烈回应,纪念着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

许广平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鲁迅的生活起居,尽着一个妻子的责任。更可贵的是,她不仅是鲁迅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工作上、精神上的伴侣。作为一个受新

文化影响颇深的进步青年,她帮鲁迅查找资料,整理鲁迅手稿,对鲁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都是朱安无法相比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感情是从师生开始的,而且结婚许广平也常问鲁迅“我为什么总觉得你还是我的先生,你有没有这种感觉”。鲁迅的光辉思想和高尚的品格吸引了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学生许广平,但是抛开这种 崇敬之情,两人之间的属于真正普通夫妻之间平等的关爱却是较一般人来说要少的。

和鲁迅有关的两个妻子,一个“旧”,一个“新”;一个终生受到了冷落,一个赢得了鲁迅的爱。

站在朱安的角度,会同情朱安,认为鲁迅和许广平只顾自己的愉悦,没有顾忌到朱安的痛苦。站在许广平的角度,会觉得鲁迅和许广平敢于忍受世俗的讽刺和反对,是勇于冲破樊笼追求真爱的体现。或许,所有的人都没有过错,错的是那个时代。

【参考文献】

王吉鹏,柏朝霞,《从<两地书>看鲁迅许广平对真爱的呼唤》,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30卷第1期。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 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孔慧怡,《字里行间:朱安的一生》,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01期。段国超,《鲁迅与朱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3月

张义奇,《沉郁畅达的心灵之浴——<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试析》,当代文坛,1992年06期

2.鲁迅的爱情观 篇二

鲁迅在他去世前一个月, 曾在《死》这篇文章里做过几条遗嘱, 其中一条是:“忘记我, 管自己的生活。 ———倘不, 那就真是糊涂虫。 ”1可现今, 纪念鲁迅已然成为了“专业”, 不仅有众多的全集、 单行本, 还有成千上万的研究书籍和文章;“博物馆和陈列室;儿童读物、画册、照片、画像、速写、漫画、幻灯片、雕塑、电影、音乐 (包括戏曲和舞蹈) 、话剧、招贴画、书签、纪念章, 不一而足”。2

但即便是这样浩如烟海的资料, 仍然让我觉得无从下笔, 似乎无话可说。 提起笔写起鲁迅来是让我这样学识浅薄的人十分汗颜和心虚的。 我无意去揣摩鲁迅先生的个性心理和生命哲学, 因为这是我能力所不及的, 极有本末倒置, 南辕北辙的可能。 但这并不妨碍我去走进鲁迅, 感受他的思想魅力, 从中有所收获, 有所启发。 也希望自己能够走完对鲁迅从无知到神化最终祛魅还原的过程, 并将从鲁迅处获得的启发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力量。

谈起鲁迅, 便会感受到一股冷峻的寒气拂过脊背, 让人猛然打一个激灵, 然后脑海中便浮现一个黑发黑须, 黑色的眼睛中放射着具有穿透性的幽冷的光的人来。 这个人一生保持着站立与思索的姿态, 无论面对什么, 都不曾退走、逃避, 哪怕前面是深渊。 这种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态度让他有着近乎绝望的清醒姿态:“假如一件铁屋子, 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就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3

初次见到这句话的震撼感觉依然记忆犹新, 在日后逐渐阅读鲁迅的过程中, 我常常能够感觉到类似的寒气。 他总是以这样冷峭而决绝如利剑般的眼光穿透事物看到它们的另一面。

一、沉重的爱

过客曾对老翁这样表白:“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 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 在四近徘徊, 祝愿她的灭亡, 给我亲自看见。 ”4这句话咋一看是不合情理的。 对于爱我们的人, 我们怎么会用诅咒去回应他们呢? 同样让人费解的是, 他既因小女孩给他裹伤的布“太小一点”, 要还了她去, 又为何会在小女孩不肯拿回, 让他装着, “去玩玩”时, 觉得为难, 觉得因其太过沉重而无法背着上路呢? 我们不妨先来细细品味这样一句话:爱就如同一根手杖, 当我们拿起了手杖的一头同时也就拿起了另一头。 我们在享受爱给予我们的慰藉和温暖的同时, 也必要受其牵绊和阻碍。 我们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拥有去追求我们自身价值的需求和渴望, 但我们又能分明地感受到背后亲人、朋友、爱人因挂念和不舍而愈加灼灼的目光。 这时, 自我实现的热望和周遭人施于我身的爱之间就充满了紧张的张力。 因其身上背负的沉重的爱而让难以迈开前行的脚步者大有人在, 如吕纬甫。 他选择了躬行自己先前所反对的, 而遂了母亲的心愿。 当年 “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吕纬甫, 如今做着帮“三岁上死掉”的小兄弟迁坟的“无聊”事。 这些事足以让母亲心安些了, 但于他自己呢? 只觉着自己“可笑”, 成了一个“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的“敷敷衍衍, 模模胡胡”的人了。这是吕纬甫对于他的亲情所做的让步和妥协, 但其代价是巨大的, 他成为了一只“蜂子”、“蝇子”, 失掉了从“原地处”飞向别处的能力。

吕纬甫其实是另一个“我”, 也是另一个鲁迅。

鲁迅正是像吕纬甫那般孝顺自己的母亲, 他也曾因对母亲的孝顺违拗了自己的意愿, 遵照母亲的意思, 娶朱安为妻, 这对于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 对封建道德嗤之以鼻的人来说怕是万难做到的。 不仅如此, 在他人生的近二十年中, 鲁迅与朱安一直过着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 这是鲁迅为他对母亲的爱做出的牺牲。 这样的妥协和牺牲足见鲁迅和他母亲之间的爱之深厚, 也足见他和母亲的亲情对他的牵制力之大。 “据鲁迅晚年的挚交和学生、日本学者增田涉说:鲁迅曾告诉过他, 自己在晚清参加会党活动时, 上级命令他去行刺。 临行, 鲁迅想到自己大概将要被捕或被杀, ‘如果自己死了, 剩下母亲怎样生活呢? ’他向上级提出了这个问题。 结果上级认为他如此记挂身后的事, 于暗杀活动不利, 便终于免去了鲁迅的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可算得上是极端的冒险行动”。5一方面, 或许鲁迅对于这些极端的暴力行动并不热心, 但另一方面, 也足以证明鲁迅在自己生死攸关的局面下, 想到的是他的母亲, 也由于他对母亲的牵挂终止了他的这次革命行动。 他和母亲的亲情影响了鲁迅一生中许多重要抉择, 如果不是他和母亲鲁氏的感情如此深厚的话, 或者更极端一点地假设鲁迅是一个无父无母, 无牵无挂的孤儿的话, 他的一生恐怕要进行重大改写了吧。

不仅仅是亲情, 朋友之爱、 夫妻之爱都有可能成为牵绊, 让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踯躅再三。 哪怕是来自遥远的读者的爱, 也让鲁迅心怀敬畏和忐忑。 “还记得三四年前, 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 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 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 至今要写文字时, 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 迟疑不敢下笔。 我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 恐怕要未必有了罢”。6来自一个青年读者的敬仰和信任如此, 这样的爱比之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夫妻之爱, 总算是微茫了吧? 这就是这样微弱的爱, 也让鲁迅时刻挂念着自己的文字在这些青年中所起的影响而感到些微无所适从, 竟无法畅所欲言了。

那么卸去所有的爱给予我们的光环如何呢?

这恐怕我们又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即使是对爱所可能带来的阻力有着如此深刻认识的鲁迅, 也大声呼唤着“枭蛇鬼怪”爱。

那么, 这便成了我们无法突出重围的困境, 一个鲁迅式的命题了。 我们只有在其中忍受着爱带给我们的甜蜜和痛苦, 却无法跳脱其中。

所以, 鲁迅才会说出这番看似偏激的话来。 在这股寒气背后, 是对于人们关于爱的生存困境的揭示。

二、革命的真相

早在日本留学时, 鲁迅就参加了光复会, 此后, 他或见证或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到破灭, 最后加入到左翼的阵营中, 革命是贯穿鲁迅一生的一个重要主题。 鲁迅对于革命有一个从希望到失望到客观清醒的过程。 经历过这个过程以后, 他比当时热心革命的年轻人能看到更多革命真相。 更冷静和深刻的眼光让他更多地扮演了“泼冷水”的角色。

1930年3月2日,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 鲁迅在大会上发言, 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这站上台的第一句话就如一把利剑, 发出冷森森的寒气, 让人猛的直起胸背。他进而指出:“革命是痛苦, 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 决不是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有趣, 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 需要各种卑贱的, 麻烦的工作, 决不如诗人所想像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 然而更需要建设, 破坏是痛快的, 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 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 一和革命接近, 一到革命进行, 便容易失望。 ”7这对于那些对革命抱有浪漫幻想的人无疑是当头棒喝。 而事实上, 当时对革命抱有的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并不在少数。 从当时文坛中“革命+恋爱”小说的风行就可见一斑。 每一个革命者都有着对于革命胜利的渴望, 对于“好社会”的梦想。 “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 梦‘无阶级社会’者有人, 梦‘大同世界’者有人”, 但是“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 白色恐怖, 轰炸, 虐杀, 鼻子里灌辣椒水, 电刑……倘不梦见这些, 好社会是不会来的”。8

不论是在成立大会上, 还是在大年初一, 鲁迅总是“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泼冷水”。 因为他知道梦做得再好再美, “梦醒了”依然“无路可走”。 他关注的是如何修筑从此到彼的路, 如何让梦变为现实。 他“相信有将来, 不过将来究竟如何美丽, 光明, 却还没有怎样去想过。 倘说是怎么样才能到达那将来”, “更要着重现在;无论现在怎么黑暗, 却不想离开”。9

除了击碎人们对于革命过程的浪漫幻想, 鲁迅还对革命后的世界加以剖示。 他对于文艺家们所幻想的“将来革命成功”, “劳动阶级”“请他坐特等车, 吃特等饭, 或者劳动者捧着牛油面包来献他”的美梦也给予了足够清醒的打击。 “实际上绝不会有这种事, 恐怕那时比现在还要苦, 不但没有牛油面包, 连黑面包都没有也说不定”。10鲁迅甚至对文艺家有过一语成谶的预言:

从前文艺家的话, 政治革命家原是赞同过;直到革命成功, 政治家把从前所反对那些人用过的老法子重新采用起来, 在文艺家仍不免于不满意, 又非被排轧出去不可, 或是割掉他的头。 11

文学家的命运并不因自己参加过革命而有一样改变, 还是处处碰钉子”。“在革命的时候, 文学家都在做一个梦, 以为革命成功将有怎样怎样一个世界;革命以后, 他看看现实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于是他又要吃苦了。 照他们这样叫, 啼, 哭都不成功;向前不成功, 向后也不成功, 理想和现实不一致, 这是注定的运命。 12

革命成功以后, 革命家就成为了政治家, 一心要去维护革命的成果, 而文艺家们又会发现新的不满, 曾暂时合为统一战线的革命家和文艺家们势必又要产生分歧, 重演政治家对付文艺家的老一套。

他也彻底消解了我们的想象中的“黄金世界”。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 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 未曾阔气的要革命。 ”13世界永没有一个自在完满的状态。

鲁迅让人们看清楚革命过程, 革命的将来, 似乎就将我们推入了一个非常黑暗的境地,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革命呢?因为革命当中有“创造”, 有“婴孩”。他并没有消解革命的意义。 将来的黑暗留到将来去说, 现在唯有改革。 但我们必须看清革命的真面目:有血, 有污秽, 也有“婴孩”, 我们才可能坚毅而沉着地将革命坚持下来。 那些软弱的空谈家自然被吓退了回去, 而那些依旧选择前行的勇士却可以明明白白地革命, 就算是赴死也能从从容容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死, 而不是像阿Q那样临死依然朦朦胧胧糊糊涂涂。

如果将鲁迅的这般思想放在当下来思考也有着其深刻的警示意义。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做梦的人, 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梦做得无限大无限好无限美, 可是, 在实现梦想的这条道路, 却是长满荆棘, 充满诱惑的。 我们如果不在做梦的同时, 去预想可能的困难和阻力, 那么即使碰到一枚小小的钉子都有可能让我们一蹶不振, 退回到狭小的个人天地里。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也正是鲁迅要告诉我们的。

三、“中间物”的担当

鲁迅曾剖析过自己“中间物”的处境, 认为自己是处于 “旧积习”向 “新气象”过渡的产物, 并进而拓展开去, 提出: “一切事物, 在转变中, 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 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 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 在进化的链子上, 一切都是中间物。 ”13“中间物”的概念在鲁迅观念世界中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鲁迅研究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汪辉“把鲁迅小说看作是一座建筑在‘中间物’意识基础上的完整的放射性体系”。14王乾坤更加重视“中间物” 这一概念在鲁迅世界中的地位, 将其作为“鲁迅世界的原点来肯定, 来规定”。15“中间物”蕴含着鲁迅深刻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观, 并在此意识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行动准则。

一方面他肯定了“中间物”的历史作用。 他以“桥梁”自喻, 让以后的年轻人踩着他走向光明, 而不沾上旧社会的污泥。 但另一方面, 他又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旧社会的无可分割的联系, 一头连着觉醒的现代意识, 另一头则浸染在旧社会的泥浆当中。譬如, 他曾说:“思想上, 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 时而很随便, 时而很峻急。 ”16在这一点上汪晖先生曾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由于鲁迅不仅把自我 (知识者) 看作是社会传统的异己力量, 而且同时也注意到这种异己力量与社会传统的悲剧性联系, 因此觉醒的知识者的‘孤独本能’并没有产生浪漫主义文学中超越整个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的‘孤独英雄’及其反社会倾向, 相反, 倒产生了挣扎在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中的、具有改革者和普通人双重身份的寂寞的知识分子, 以及他们对社会传统的细致观察和理性审视。 17

鲁迅对自己“中间物”透彻和理性的分析让他看到了自己与社会传统的无法分割的血肉联系, 才使他不至于发展成为一个脱离开社会, 孤芳自赏的个人主义者, 不做无谓的浪漫幻想。 同时也让他看清他自己并不是 “什么前途的目标, 范本”, 而自觉承担起“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18的责任;自觉承担起对“旧垒”“反戈一击”的任务。 在《影的告白》中, 鲁迅有着近乎悲壮的自白:“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 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19

他们的命运是与“光阴偕逝, 逐渐消亡”, 未来的光明是不属于他们的, 他们与黑暗反抗, 但如其黑暗消亡, 他们也将随着黑暗的消散而消失。 可是鲁迅正是将自己的意义建立在对黑暗的反抗之上, 在这看似消极的背后正是是鲁迅对于这个社会的担当。

四、结语

3.鲁迅遇“鲁迅”的启示 篇三

原来冒名顶替“鲁迅”的人是一位小学教师,真名“周初仁”。当许、章两人找到他时,他眉飞色舞地介绍:“我就是鲁迅。敝人小作《彷徨》已经印发八万份了。全国书局已经上架售罄,请二位看后不吝指教。”两人听后哑然失笑。拱手告辞。

回去后,许、章两人将“鲁迅”所见所闻如实写了一封长信,邮寄给了鲁迅。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鲁迅在1928年4月的《雨丝》杂志回应了这件事,标题是《在上海的鲁迅与杭州的鲁迅启事》,文中幽默风趣: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中国另一个姓周。名鲁迅的先生和我同时代不期相遇了,应该值得庆贺。中国同名同姓之多。这是没有办法更改的。但让我很感兴趣的是,通过他的自叙,有一大半和我一样的经历,就像影子和人体重叠般的默契。这让我很为难,到底我是人体,他是影子;还是我是影子,他是人体,至今我自己都糊涂了,分不清。那位杭州的‘鲁迅’,曾经给一位大学生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飘萍山林迹,待到他年随公去。’署名竟然是‘鲁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这首诗歌细细品味,有失高明之处一二,硬是替着曼殊说‘待到他年随公去’,也未免太专制了。‘去’呢?自然一天要‘去’的,然而去‘随’曼殊去,我这個上海的鲁迅做梦都没有想过。另外我再次强调:我之外,今年至少还有一位叫‘鲁迅’的和我对视中,但那个‘鲁迅’的言语和行动,和我曾经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售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关……

事后,许、章两人特地赶到上海,问询鲁迅如何处置那个冒牌货,是否告官把他抓起来。鲁迅哈哈大笑:“随它去吧。不必追究,到此为止!”

一场冒名顶替的风波就这样云淡风轻,一笑泯江湖。鲁迅靠宽厚仁慈的姿态,用幽默的方式撰文化解了这场意外,让世界回归祥和安静之中,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精彩妙笔,也是一个人涵养滋润的人生风采。

4.鲁迅话题作文:与鲁迅的对话 篇四

我们相约百草园。我原本想我比鲁迅先生早到,可我到时,鲁迅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了。他正在泥墙根一带找油蛉、捉蟋蟀,时而翻开断砖来看有没有蜈蚣或者斑蝥,时而拔起何首乌根,每当他摘到覆盆子时,总是笑得跟个孩子一样。想不到鲁迅人到中年,居然还这么调皮!

我紧走两步,上前打个招呼:“先生早上好!”鲁迅回过头来,微笑着说:“很好很好,小朋友早。”我十分歉意地说:“本来晚辈请先生指点迷津,却让先生早到,真是失敬失敬!”鲁迅仍旧微笑着说:“我也是刚到,天气有些寒冷,进屋喝杯热茶吧!”

几口热茶下肚,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开门见山,说起正题:“晚生不才,作文老写不好,深闻先生大名,恳请前辈赐教几招。”鲁迅先生说:“依照我的经验,写人要抓住特征,写事要写好细节,写景宜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要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要以所写对象为圆心,引发许多‘辐条’一样的材料,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略加金爪、翎毛以创新,如此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了。作为中学生嘛,把字写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咦,这些话,好像语文老师也讲过的呀!

5.鲁迅的爱情观 篇五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其中充满了自贬、俗化、讽刺、仿词等万紫千红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深刻的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民族魂‛人物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今天我们给它的解释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所以说讽刺它是一种手法,而不是文学。它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鲁迅擅长的就是笔墨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一、修辞技巧(一)夸张

夸张是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事,用于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如《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单从标题看,这已经是一种逻辑上的夸张,如何会由这样的前提得出那样奇怪的结论呢?鲁迅自有解释,他说中国女人的脚‚不小则已,小则必求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摇摇摆摆。‛可见,中国人并非中庸,‚其实颇不免于过激的‛。这样的推论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却确有夸张的成分,尤其后面得出的‚孔夫子有胃病‛的推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文中还写道:看他的语气是赞成缠足的,事情愈古愈好,所以他一定要考出一味溯古求源的有考据癖的人疯狂运用考据来为复古的程度。如果连‚孟子的母亲是小脚女人‛这样的‚古迹‛也能考出来,那中国的历史不知要被这帮人糟蹋到什么地步了。鲁迅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考据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翻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莫须有的证据的行径。

夸张也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又如《偶》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而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是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提牢/只剩下一把馄饨担。骆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剩下一担

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二)反语

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辣‛应该缓行》里,‚《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外,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杀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呜得意,以创建‚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再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子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那些卖国贼‘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指航明灯;而‚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那些卖国贼喊捉贼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奴仆‛的丑恶面目。

(三)比喻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往往比抽象的说理更生动、更鲜明、更深刻。鲁迅善于把握住对象的内在精神,扼其要而传其神。如《看书琐记(三)》中将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比喻成厨师与食客关系: ‚厨师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厨师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经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挟夙嫌,是否想赖帐"。批评家们摆出专家的架势,对作家的作品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说不定他们自身的监赏水平和道德水平就有问题,也许‚挟夙嫌‛,也许‚神经病‛,鲁迅借此取笑了某些批评家吹毛求疵不懂装懂。

类似这样精彩的比喻在他的杂文里俯拾即是,如他把投机文人比喻成‚革命小贩,翻筋斗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把谄媚的汉奸比喻成‚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二丑‛;把利用愚民政策害人民于无形的专制统治者说成‚细腰蜂‛,‚蚊子‛,‚青蝇‛。这些比喻准确深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典型的意义,并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某类人某种现象的代名词。

《拿来主义》一文深刻地论述了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应该采取的态度,既是评论精当的文艺论文,又是文辞精彩的议论散文。文章所论述的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能在于余字的杂文中进行清楚、准确、深刻的论述,主要就得益于比喻的精彩运用。比如,巧妙的将外来事物以及本国的文化遗产比喻成一座旧宅子,然后通过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形象的说

明了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深刻道理,又比如,以‚鱼翅‛和‚鸦片‛为例,说明了对待外来事物的正确方法;‚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档的吃掉,只不过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会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的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一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些方法既加强了文章对道理的表述,也显示了作者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的杂文随有政治特点,但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

(四)仿词

仿词指比照现成的词语,更换其中个别的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格式。在鲁迅的杂文中,这类辞格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例如:《望勿‚纠正‛》中鲁迅说热衷于标点和校正小说的‚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来听胡适说汪还健在,只好改成‚汪原放君未经成了古人了‛。由‚已经‛到‚未经‛的仿造,颇见鲁迅调侃的功力,让人不禁想起马克吐温著名的黑色幽默来。又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臵之不议不论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今天看见北京教育部禁止白话的消息,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衷。我觉得连思想文字。也到处都将窒息几句白话黑话已经没有什么大关系了。‚婆理‛由‚公理‛仿造而来,鲁迅不明说绅士们如何自以为是,损人不利已而是以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将他们卑鄙可笑的丑态揭露出来。‚黑话‛是由‚白话‛仿造而来,鲁迅笼统地说白话黑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巧妙地表达了鲁迅对文言的反感以及对那些反对白话的复古倒退人的批判和讽刺。此外黑话即是指文言文。黑话词又让人联想到‚流氓盗贼帮会等所使用的秘密的语言‛。文言文原来是和‚黑话‛一样,恐怕那样死钻文章纸堆的人了解这一点后会要瞠目结舌了。

鲁迅杂文中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遗老‛就有‚遗少‛由‚老头子‛就是‚小头子‛,有‚喜形于色‛还有‚义形于色‛,有‚憨态可掬‛,还有‚平正之状可掬‛,这些仿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二、词汇的选择

鲁迅曾谈到他的小说语言时说:‚采说书而去致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事实上,不仅小说如此他的杂文也常常采用这样的‚博取‛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暴君的臣民》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死的话‚哎呀‛活的高兴着。‚哎呀‛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口头语,表示惊愕、叹息、忏悔、伤心等情绪也可表示惊喜、庆幸放心安然等等。此处的‚哎呀‛可指死者死到临头的惊愕,继而叹息,虽包含了大尽的懊丧和怨恨,却已经不明白地死去,呜呼哀哉!活的呢,也许也会对死者来一句‚哎呀‛,但他却是幸灾乐祸的‚高兴着‛。因为事不关已,所以暗暗庆幸。一句‚哎呀‛的口头语的运用,狠狠批判了麻木不仁的民众,他们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却从未想过要联合起来 推翻它,结果不知何时暴政就暴到自己头上来了。

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固定的词或短语,其形成比口头语更凝练也更丰富,极富表现力。如在从《新的‚女将‛》他写道: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

副对……做起戏来……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

‚玩把戏‛和‚女将‛都是惯用语。‚玩把戏‛原指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词用在俗语里一般含有故弄玄虚,耍伎俩坑蒙拐骗的意思。如‚这个小瘪三最喜欢玩把戏了‛。而‚女将‛通常用来形容很有能耐的女子,有时则含有贬义,暗指女人不像女人。古时‚玩把戏‛时有了所谓的‚女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女将‛,他们是上海滩的某些太太小姐们。这些太太小姐们穿着戎装护士服,将他们的图片刊登在上海的一些画刊上,一副保家卫国的打扮。她们虽然看起来像要精忠报国,其实只是装装门面,‚做戏‛罢了。正如旧戏里的‚女将‛一样,‚玩把戏‛而已。鲁迅借此讽刺了上海滩太太小姐们的矫情和做作。

在广泛运用俗语的基础上,鲁迅还善于运用古语词。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极为广泛的涉猎和透彻的认识,古代的经史子集逸闻趣事及至诗词典赋、民谣俚语、在他是招之即来,挥洒自如。他在以白话为主的杂文里常常适时插上几句文绉绉的‚子曰诗云‛,往往增强文章的讽刺力量。如《我们现在这样做父亲》里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好了。这才是完成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是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溪‛为业,行辈自豪,那便是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勃溪‛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原始婆婆和媳妇吵架。用‚专以‘勃溪’为业‛描述爱打鸡骂狗的不称职的父母,既显得新奇又很幽默。鲁迅在文中声讨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指出族权父权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不是‚专以‘勃溪 ’为业‛,限制他们的自由,束缚他们的发展。

此外,鲁迅还善于拿来外国文学的养料,‚别求新声于异邦‛,取材异域。如谈所谓‚大内档案‛写道:所以他被弄成夹广告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蒋先生是例外,我看并非遗老,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了。

‚Sandwich‛和火腿是西方流行的食物。Sandwich是用两块面包一夹,中间添一些蔬菜黄油之类的佐料,看上去又鲜艳丰富。火腿则是一根一根面粉加肉的‚直肠子‛,没有什么花样。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到像火腿一般,‛即指他的秉性像火腿一样耿直而纯粹,王国维对‚国家‛的崇敬和爱护正好抬高了‚大内档案‛的身价,罗振后来把它们卖给日本人时自然可以多赚一笔。这样一来,王国维不就成了夹广告的Sandwich了么?蒋彝潜先生是个例外,对古典文化教育的维护还没有到那种偏执的程度,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罗振玉要把‚大内档案‛卖给日本,当然说它们是宝贝了。

三、语法的活用

鲁迅不仅能将平淡简单的词和语素用讽刺效果来对于有些词语则并不变更词的构成语素,而是将它的语法功能变换移位,或是将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调度一下,产生讽刺的效果。如当时外国文学被广泛地引入中国,可是有些译者不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中文表达的习惯,只是单纯地根据字面进行翻译,甚至闹出将‚银河(milky road)译成‚牛奶路‛的笑话,鲁迅因此写道:中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无关紧要,但究竟马是厅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不好,不多‚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

文中将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影射了这件事,讥笑赵景深译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来。在句

式上,鲁迅善于借鉴西方。他常使用‚欧化语体‛,采用语意和语调的转折,使行文起伏跌宕,盘枝错节,逻辑层次清晰,论辩的讽刺性大大的加强。有时鲁迅喜欢带上‚狗尾巴‛,在将道理和自己的态度阐述之后。如:和尚本应该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其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说法海‚怀着嫉妒‛,先是用‚大约‛,在后面加上‚那简直是一定的‛,加重了对法海的多管闲事的诅咒,又让人读来峰回路转,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鲁迅杂文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记录了从新文化运动到1936年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史、心灵变化史、一部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是鲁迅思想的直接表现,包含着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他在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常常比他的小说更直接、更尖锐、更透彻。因此,鲁迅杂文是了解鲁迅思想、鲁迅小说等其他作品最好的参考资料。总而言之,鲁迅的杂在对敌人或有害事物揭露、批评、抨击时常常采用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讽刺手法,从而使他的杂文更具有了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1—7卷).北京.第5版.北京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黄伯荣等.现代汉语.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张学军等.鲁迅的讽刺艺术.第2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蒋绥之.鲁迅杂文辞典.第4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使之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夸张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例如《偶成》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向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馄饨担。群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担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

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鸣得意,以创建了‚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他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生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巨大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再天上,一个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掸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只航明灯;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托派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的丑恶面目。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虽然是狗,有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耸身一摇,将水点撒得人们一身一脸‛的落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饿得精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发通议论的蚊子‛、‚嗡嗡地闹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又总喜欢一律扯上一点蝇头‛的苍蝇,‚脖子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知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用这些动物来比喻那些‚坏种‛、‚屠杀者‛、洋奴买办、正人郡子、帮闲文人、自由人、文坛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务、社会渣子、小资产阶级等,比喻生动、恰当、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讽刺意味,加强了理论的说明能力。在《一点比喻》指出一伙买办资产阶层的人所谓的‚指导‛‚青年‛,不过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代表知识阶级微章的小铃铎,力图将青年引向死路。还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上统社会的‚风习‛,好象豪猪一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人民则总是进攻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如:《逃的辩护》中说道学生请愿时,‚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鲁迅把反动派的造谣污篾之词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发挥了极为强烈的效果。再如,《学生和玉佛》摘引了《申报》的两则电讯:一则是北平玉佛南运,一则是不准北平学生逃难,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所

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这就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既要趁国难之机打发横财,还要保持骗人的面子。由于敌人的虚伪的尊严被撕破,假装的正经被揭穿,所以发挥了巨大得力量。还如‚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她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她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却居然都断定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们武断地认为历史上一些文学消灭了,是因为没有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抓住了他们的信口开河,追问:‚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针见血,揭穿了其理论的荒唐可笑。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五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过这两位,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不知怎麽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表现在其语言上面。他的杂文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分析问题透彻,容量很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尖锐泼辣、准确优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比喻生动,语言辛辣精炼,深刻有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章中寻找专题小论文写作的角度。2.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3.指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会作者博大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

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民族魂‛的代表人物,我们需要阅读他的诗文,走近他,感受一代伟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的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1.阅读教材提供的精读课文,感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等等问题的冷静思考,感知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深沉大爱,领悟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所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结合以前学生学过的鲁迅其他作品,体会鲁迅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的犀利风格,以及鲁迅的讽刺艺术。

3.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鲁迅先生对历史、对传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6.鲁迅的爱情观 篇六

至今为止,我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许多著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我对鲁迅先生很佩服。

夜色朦胧,雾气氤氲,濡湿了我躁动的灵魂。听不见白天的吆喝,闻不见夹杂在空气中的汽油味,物欲横流的世界在夜色中沉淀,我找不到灵魂的净土,谁能以投枪、匕首刺破这张大网?谁能在这沉重的夜晚呐喊?夜色渐浓,孤月凄然,鲁迅先生兀然出现在我面前。

先生喃喃自语:“夜正长,路正长。”我不懂先生的话,茫然地望着他。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又说道: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路。”看来先生是在给我指点迷津,我要好好向先生讨教讨教。

“周先生,在您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国青年起来了,您就如坚实的臂膀让人想要依靠,但是当年国民党想悬赏刺杀你,你难道不怕吗?”

先生放下手中的烟嘴,转过身坚定的说:“怕,我怕这个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无助的眼神,怕刘和珍们白白牺牲,怕世间黑白颠倒,怕恶人淆乱乾坤,我怕刀剑不够锋利,无法刺穿敌人的喉咙……”先生的眼中充满怒火,字字铿锵,句句肺腑,渗透者以血寄轩辕的悲情,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的铮铮如铁。

虽与鲁迅先生短短交谈了数十分钟,但是我好像明白了鲁迅先生他成功的“捷径”,也对我有了受益匪浅的影响。

7.鲁迅的幽默信 篇七

一九三四年, 《人间世》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专栏, 并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照片。杂志编辑写信给鲁迅, 要求鲁迅接受采访, 并准备刊出两张照片, 一张为以书房为背景, 一张为鲁迅与许广平、周海婴的合照。鲁迅写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绝。信中说:

作家之名颇美, 昔不自重, 曾以为不妨滥竽其列。近来悄悄醒悟, 已羞言之。头脑里并无细想, 寓中亦无书斋, “夫人及公子”更与文坛无涉, 雅命三种, 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伪作家小传”时, 当罗列图书, 摆起架子, 扫地欢迎也。

8.鲁迅的爱情观 篇八

一、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初中语文课本选取了鲁迅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让初中生从不同的方面阅读鲁迅、感受鲁迅,从中获取成长的营养。下面就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一)《社戏》

童年,对每个经历过的人们来说,它已经无法重现地消逝了。《社戏》中每个人物都是美丽的,文章以儿时自己在外祖母家的生活为蓝本,塑造了一个个美的人物形象。

由于家庭的变故,鲁迅少年时候在外祖母家有过一段难忘的生活。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只有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社戏》中,鲁迅塑造了聪明能干的孩子王双喜、无私的阿发、淳朴的六一公公,以及平桥村的大人孩子的形象。农村人的真诚单纯被作者深情地讴歌着。而在当今商品文化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太需要这种美、这种善的教育和熏陶,这种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性是任何单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无法替代的。

(二)《故乡》

此中最令人难忘的两个人物形象是闰土和杨二嫂。中年闰土被苦难的生活摧残的像一尊石头,更令人悲哀的是他与“我”少年时候的亲密无间已荡然无存,二人之间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高墙就立在闰土的心中,立在那病态的社会上。闰土形象的塑造,显然是作者用犀利的目光审视社会、考量人生的结果。

再看那个杨二嫂,她的人格也被无情地扭曲了。她也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了生存,她已抛开了人的廉耻,变得泼悍、尖酸、刻薄,为了生活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她这一形象,我们抛开社会的原因不谈,不正是做人的反面教材吗?

尽管闰土和杨二嫂生活的年代已远离了我们,但他们的形象在今天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我们要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努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多么深刻而又形象的哲理,它曾经激励又将继续激励多少后来人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去追寻、去奋斗。《故乡》在引导孩子们认识那个社会、阅读鲁迅的时候,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

(三)《孔乙己》

一个“笑”字贯穿全文始终,但是我们读到的却是冷到灵魂的寒冷。孔乙己偷书吊打被“笑”,没有进学被“笑”,被打断腿还被“笑”,而拿他取乐的人恰恰是同样穷困潦倒的短衣帮。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就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最后下场不明。先生把民族的丑恶和悲剧赤裸裸地展示给我们,其实正是出于一颗对民族滚热的赤诚之心!它使青少年在成长中对抗喧扰的镇静剂,它能使青少年更清醒地认识自身、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这个民族,减少了多少的狂热、愚昧和麻木,减少了多少被扭曲的可能啊!同时,鲁迅先生对民族的大爱,勇于反思和解剖民族精神文化的勇气和做法,也将教给青少年如何去反思自身、将来如何去反思社会,如何去爱别人、爱我们这个民族、爱我们这个国家。

二、中学生心目中的鲁迅

和很多孩子一样,学到鲁迅的文章都有点怕,因为学习的时间是最长的,内容是最多的,文中蕴含的深意也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但是不学它吧,又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每每听到老师慷慨激昂地讲解,心中的云雾好像被层层拨开,同时对鲁迅先生产生一种崇敬之情,那是一条小河对高山的仰望和崇敬。下面是几个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一)爱

我最先接触到的鲁迅作品,是选在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不仅仅在儿时的鲁迅眼中,就是在我的眼中也确是乐园。光滑的石井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直穿云霄的云雀、人形的何首乌根……这里哪一样事物不是我们童年的最爱呀?哪一样事物不能引发我们天真的想象和浪漫的神思?鲁迅也有一颗无邪的童心。先生写作此文,是希望有适应我们身心发展的好教育。他批判的矛头并没有指向老师,而是封建文化,因为这才是束缚我们身心发展的罪魁祸首。鲁迅先生是最爱我们孩子的。

(二)孤愤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初读《故乡》,就被这荒村压得难受,再细抠“萧索”、“横”、“苍黄”、“几个”等词语,慢慢读来,心中仿佛透不过气来。这是怎样一个叫人揪心的故乡啊!再看看故乡的人:那个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的少年朋友不见了,只有苦难、麻木、对“我”恭敬有加的中年闰土,人与人之间有了一层厚障壁;“豆腐西施”没有一点西施风范,而是十足的刁民泼妇。面对苦难,一个逆来顺受,一个损人利己;对于闰土,鲁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对于杨二嫂,我们又恨又同情。鲁迅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年代,内心该是多么的孤独和愤恨呀!

(三)真

读了《“友帮惊诧”论》,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多么勇敢的鲁迅!在爱国学生遭受诬蔑和拘捕杀戮的时候,是鲁迅先生面对血腥的白色恐怖,揭露事情的真相,痛斥反动派的卑鄙和丑恶。是什么使鲁迅先生勇敢直言?是正义,是先生的正直,是挽救我们民族于危难的大责,是对谎言和卑鄙的憎恨。《“友帮惊诧”论》真的似匕首,似投枪,敌人读到它一定是一边恨得咬牙,一边又慌得发抖吧。而要投出这样的武器又需要何等的勇、何等的真。一个真的灵魂就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四)战士

心中有鲁迅这样的形象:浓密的胡须像大写的隶书“一”字,清瘦且黑黄的脸庞很有精神,密密的短发像钢针一样竖在头上。他就是一个战士,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总是冲在战斗行列的最前沿,撕破黑暗,直面鲜血,他就是我们的朋友、老师、父亲。

显然,鲁迅的精神犹如一口大钟,撞响了孩子们的心灵,应该教会学生用生命的灵魂去体察鲁迅。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下一篇:中学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