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通用7篇)
1.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一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 参考分:每空格1分,共28分
1.资源配置 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5.反,同 6.替代,收入 7.供给量,供给 8.同 9.价格 10.富有,缺乏 11.互补 12.富有13.消费者 14.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剩余 17.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 18.机会主义行为 19.边际产量递减 20.平均产量 21.收益递增 22.扩张
二、选择题 参考分:每题1分,共15分
1.D 2.D 3.A 4.C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判断题 参考分:每题1分,共15分
1.√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参考分:每题5分,共15分
1.因为均衡价格是D=S时的价格,故由 350-3P=-250+5P 解得均衡价格 P0=75(元)
并得均衡数量 Q 0=D=350-3×75=125(单位)
所以,该商品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E d=(△Q/Q)/(△P/P)
得销售增长率 △Q/Q=E d×△P/P=2.4×25 %=60 %
降价前总收益为 1.20×800=960元
降价后总收益为 1.20×(1-25 %)×800×(1+60 %)=1152(元)
因此,该商品价格下降25 %之后,总收益增加了1152-960=192(元)
3.根据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公式和己知数据,从边际效用表可知: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这是因为:
10×4+20×3=100,符合消费者均衡限制条件:P x•X+P y•Y=M
70/10=140/20=7,符合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 x=MU y/P y
五、问答题 参考分:第1题7分,第2、3题10分,共27分
1.提示:放开火车票价虽可遏制票贩子活动,但会使很多返乡民工和学生无支付能力购票,将会影响春运秩序,故支持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具体理由参见教材P52—P53阐述)
注:此题应各抒己见,但必须言之有理,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加以阐述。
答:春节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大于供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由市场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故而只能满足少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工薪阶层尤其是返乡民工的利益,这样社会福利损失过大,容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在影响经济的发展。
如果严格限制票价,由于需求过大,票贩子为利所趋,黑市交易防不胜防,管理成本太大,也有可能导致社会收益为负的结果。4 b)J1 T+ h3 })F1 w
为切实管好铁路春节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努力缓解铁路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开、改乘汽车等其它替代性交通工具等。
(2)努力增加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供给,如增开班次、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的运力等等。
(3)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可适当调整价格。
(4)加强票贩子的打击。2 n+ c0 y4 _1 G/ O
总之,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密切配合下,可以大大降低市场管理的成本。1
2.提示:从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出发,因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故应采取提价办法增加生产者收入;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需求富有弹性,故应采取降价扩大销量以增加生产者收入。(具体原因参见教材P73—P75阐述)
答: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
2)数码摄像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3.提示:需求定理是指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价格,并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所能带来的效用大小,故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与所获得的效用同方向变化。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故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随物品数量的增加
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经济成本2 成本总量3收支相抵 停止营业4小于、大于5 MR=MC6 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等于、大于8决定者、接受者9产品差别10博弈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 向右下方倾斜、反方向13 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15 其数额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16税收、社会福利政策 17非排他性、非竞争性18主体19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20 道德危险21政府失灵
二、单选题 CBCACCBCCDDCCAA
三、判断:√ √ × × × × × × √ × × √ × ××
四、计算:1假定每单位劳动为2000元,固定总成本为2000元。填写所有的空格。劳动量 产量 短期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
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
00200002000- - - -
******
***00066713332000
***6733310001333
*********400118588706
***00667100600700
***00100091636727
823200016000***696783(1)四家集中率:R=15%+12%+10%+9%=46%(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749当家教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保证有500元。当推销员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3000元×0.1+2000元×0.4+1000元×0.4+0×0.1=1500元
五、问答:
1用博弈论矩形图分析广告行为:最后结果会是:A、B均作广告,每年各获利润100万元。
A作广告A 不广告
B广告A、B每年各获利润100万元A每年损失100万元
B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
B不作广告A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
B每年损失100万元A、B每年各获利润500万元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答案见自测练习P155 问答题1
答:(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定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3、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答: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与垄断。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例如,你不必为使用路灯而花钱。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当有外部性存在时,市场调节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时,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无论是正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如果是购买者垄断,就称为买方垄断。这两种垄断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支出法、收入法2. 国内生产净值NDP3.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4. 通货膨胀5. 自然、周期性6.资源、技术进步7. 资本—产量比率
8.技术进步9. 货币量增加 10. 正常的劳动力流动11. 高于市场均衡工资12. 右下方、右上方13. 利率14. 同方向15. 减少、降低16. 1、1 17. 收入与消费相等、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18. 收入的现值19. 产量变动率
20. 减少、减少21. 越小22. 总支出
二、选择题
1、A
2、C
3、A
4、B
5、B
6、D
7、D
8、C9、B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1. GDP=C+I+G+NX=(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3200+1500+2500+500=7700亿元
2. 通胀率=136%/128%-1=6.25%
3. MPS=ΔS/ΔY=(500-400)/(2500-2000)=0.2
MPC=1-MPS=1-0.2=0.8a=1/(1-c)=1/(1-0.8)=5国内生产总值增加ΔGDP=ΔAE*a=200*5=1000亿元
五、问答题1. 制度、资源(劳动和资本)、技术进步2.技术进步使LAS曲线右移,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物价水平不变。(具体参考教材第299页)
3.教材第313页第三节总需求决定原理内容。
(1)作总支出(总需求)曲线:AD=AE+cY;(2)从原点作450射线;
(3)总需求曲线与450线相交点,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4)增加内需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上移→国民收入增加
作业4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0.2、50002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3 公开市场活动 4向右上方5自然、周期性7 15%8 周期性、需求拉上9利润推动
10失业与通货膨胀 11 繁荣、萧条 12 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13政府支出与税收 14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15 货币供给量16 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出口小于进口18 国内支出19左下方、减少、改善20 自由浮动、管理浮动 21 溢出效应、回波效应
二、单选
DCDCCCCACABBBCA
三、判断判断 √ × × × × √ √ √ √ √ × × × √×
四、计算:
1解:(1)已知货币供给量M=5000亿元,基础货币H=2000亿元,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得
(2)已知存款R=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则现金-存款率=现金 / 存款=1000/5000=0.2 ,法定准备率=准备金/ 存款=500/5000=0.1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得
2.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
解:债券价格=债券收益 /利率,利率 =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100%债券价格为900元,利率 =100/900×100% = 11.1%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 =100/1000×100% = 10%
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 =100/1100×100% =9.1%
3.解: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倾向=0.2,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则对外贸易乘数 = 1/(1-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进口倾向)=1/(1-0.6+0.2)= 1.67 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对外贸易乘数×国内总需求= 1.67×100=167亿元.五、问答题:
1.用IS一LM模型说明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的影响。见自测练习P247 6 答:(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变动。即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2.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见自测练习P277 2
答:(1)财政政策就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财政政策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本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献策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的变动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答:(1)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和出口的变动。(2)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就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也会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减少)。
(3)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出口的变动引起的,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动与国内总需求引起的变动有所不同。这就在于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1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2.电大调剂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二
一、名词解释
1.调剂学(狭义)
调剂学是研究如何依据医师处方(包括医嘱)调配药品,或制成外观适宜、方便投药、能发挥预期疗效的剂型发给患者,并进行用药交代、回答患者咨询的学科。
2.药品通用名
药品通用名,是指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是中国法定药物名称,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
3.药品分类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以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将药品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并进行不同的管理。
4.国家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就是那些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应当能够以充足的数量和合适的剂型提供应用。
1.医嘱 医嘱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指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间内,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师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的配置。
3.处方审核
“处方审核”是特指药师在日常处方调配前履行对处方进行实时审核和安全用药检查把关的专业技术服务职责的工作过程。
4.疑义处方 是指处方存有缺陷或不清楚之处,且这些凝问使得药师无法理解处方者治疗方案而无法判断和调剂药品,或者是处方中存在严重用药安要隐患或不合理性等问题,药师必须联络处方医师进行再次确认或修改的处方。
1.并开药名
即一名多药,是将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写在一起而构成的药名。
2.电子处方系统
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电子处方系统按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收费、配药四部分。
3.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可以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物、药用原植物或者物质,包括天然、半合成、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类等。
4.用药差错
当医务人员、患者或消费者在使用药物时,所发生的任何可造成或导致药物不合适使用或患者伤害的可预防的事件,统称为用药差错。
1.调剂伦理
所谓调剂伦理,就是从事调剂工作的药师的道德,是“医德”的组成部分。
2.处方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3.电子处方电子处方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
4.药物相互作用(狭义)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受到另一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三、问答题
1.简述药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答:熟悉药房所销售药品的情况及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办法;
审核处方;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用药咨询与患者教育;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掌握药品调剂工作;
其他,临床药师还要参与危重、中毒患者的抢救工作及疑难病的会诊工作等。
2.简述《药品管理法》对调剂工作的要求。
①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②药学人员进行处方调配、发药、为患者进行了用药交代、用药指导以及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及时、正确的合理用药信息等。
③非药学人技术人员在经过药学专业知识培训后,可以从事工经济实力辅助工作,如药品的统计、划价、消毒、蒸馏等,但不能直接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④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⑤医疗机构药学技术工作包括药品的储存与供应、处方与医嘱调配、制剂配制、药品质量检验、临床药学业务、药物经济学与药物评价以及及药品情报等。
3.《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对社会药房人员的要求。
①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必须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②药品零售中处方审核人员应是执业药师或有药师以上(含药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 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OTC的零售药店须配备驻店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
④零售乙类OTC的商业企业须配备专职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业培训后,由省级药监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监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
⑤执业药师应佩戴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执业药师证书应悬挂在醒目、易见的地方;
三、问答题
1.简述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优点: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
缺点:
①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水溶性等造成其吸收有限;②由于药物口服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性而引起呕吐; ③有些药物被消化酶或胃酸破坏;④有食物或其他药物存在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不规则;
⑤对某些患者需予以合作等;⑥胃肠道的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可被黏膜中的酶、肠内菌丛或肝脏所代谢。
2.简述调剂服务沟通技巧。
①尊重理解,平等信任;②热情自信,态度真诚;③语言通俗,保护隐私;④认真倾听,微笑服务; ⑤非语言沟通。
3.简述调剂的基本要素。
答:处方审核、药品调配、核对发药、用药指导、药品管理、沟通与服务。
4.简述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方法。
①首先应了解药品的名称。清楚药品的通用名。②要明确适应症。
③用法用量。④注意事项与特殊人群用药安全。⑤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⑥查看药品的有效期、贮藏、性状、批准文号等。
1.简述门诊药房调剂业务一般工作流程。
①接收处方②审核处方③处方药品调配④核对处方和发药⑤药师发药交代
2.简述5种药品陈列方法。
①按药理作用陈列②按给药途径陈列③按剂型陈列④按管理要求陈列⑤按药品来源陈列
3.有些药物需要特定时间服用,简述这四个特定时间并各举1个药物解释说明为什么。
①早晨用药 为避免夜间多次起床,利尿药如螺内酯需早晨用药。
②餐前用药 胃黏膜保护药如复方氢氧化铝餐前服用可充分附着于胃壁,形成保护屏障。
③餐后用药 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应餐后服用,目的是减少对胃的刺激。
④睡前用药 抗过敏氯苯那敏等服用后易出现困乏、嗜睡的现象,睡前服用较为安全。
4.简述小儿用药的调剂原则。
1、认真审核处方
不但要做到“四查十对”,还要重视小儿的日龄、月龄及体重等,对小儿的用药剂型和用药剂量要特别关注。
2、注明药品服用方法
小儿的用药剂量因月龄、年龄、体重不同而不同,在调配处方时一定要将药品服用方法的标签贴在药品包装盒上,方便患儿服用,避免用药剂量错误。
3、对患儿家长的发药交代
告知药品使用方法,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药品的贮存等内容,不要自作主张增加小儿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抵抗力,给予良好的护理。将药品放在小儿不能取到的地方,尤其不能与零食放在一起,避免误服,造成意外。
4、注意小儿禁用药品。
1.药学信息服务的范围。
在药学服务的基本任务中,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功能相当广泛,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①以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以及患者因素为科学依据,建立医院基本药物和协定处方集,参加制定和修订与药物有关的方针政策。
②向患者、家属、医疗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药学信息服务。
③参与药品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④建立和维护药学信息检索系统。
⑤出版《药讯》,就药品的使用等对医生、护士、药师进行合理用药宣传。
⑥对各类药学专业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⑦对药品的使用进行评价。
2.说明用药差错五个方面的涵义。
用药差错通常包括五个方面涵义。
①用错患者②用错药物:指给患者用了与其治疗无关的或对于患者不适宜的药物。③用错剂量:指用药剂量过大造成中毒或剂量过小延误治疗时机。
④用错给药途径:指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部位或方法错误。
⑤用错时间:指错误的用药时间、间隔和疗程。
3.简述调剂安全的主要控制环节。
①药房管理②药品贮存管理③审核处方④药品调配⑤核对发药
4.简述用药咨询的工作流程。
①接待咨询②把握咨询过程③解答咨询④完成咨询⑤咨询记录的基本内容⑥建立咨询档案
⑦咨询结果分析与反馈
选择填空(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每空2分,共38分)
A用法 B2 C患者利益第一 D尊重患者 E公正 F用药医嘱单 G绿 H黄I滴注装置 J输液泵 K20~25 L药剂 M药动 N药效 O单人调配-核发 P书面 Q口头 R内标签 S外标签
1.医学伦理学中三个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是(C)、(D)和(E)。
2.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F)。
3.儿科用药处方一般为(G)色;急诊处方一般为(H)色。
4.大容量的注射液可以用(I)和(J)两种类型的轮流装置给药。
5.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指导通常要求以(P)和(Q)两种方式。
6.调剂室室温应该保持在(K)℃之间。
7.药物在体内要产生特有的效应,必须经历药物溶出等(L)学过程,经历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M)学过程而到达作用靶部位,再经历与受体结合等(N)学过程发生效应。
8.一些小型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或大型医疗机构药房夜间值班时往往采用(O)调剂模式。
9.零售药房对处方必须留存(B)年以上备查。
10.处方术语Sig./S.表示(A)。
11.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分为(R)和(S)。
A用法 B2 C患者利益第一 D尊重患者 E公正 F用药医嘱单 G绿 H黄I滴注装置 J输液泵 K20~25 L药剂 M药动 N药效 O单人调配-核发 P书面 Q口头 R内标签 S外标签
A医院药学 B企业 C用药咨询 D患者教育 E单体/独立 F连锁 G定点零售H非定点零售 I法定 J企业 K有效性 L安全性 M稳定性 N均一性 O自然 P社会
1.调剂学既涉及到药品的(O)属性又涉及到药品的(P)属性。
2.调剂学是(A)的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医院药房的调剂工作有处方审核、处方调配、药品核发、用药交代、(C)、(D)。
4.社会药房具有(B)性质。
5.社会药房按照经营形式分为(E)社会药房和(F)社会药房。
6.社会药房按照医保制度分为(G)社会药房和(H)社会药房。
7.药品的质量标准分为(I)标准和(J)标准。
3.电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三
1.以目前对企业集团的认识,“产权”应成为维系企业集团的纽带。(√)
2.1990年以后,行政的“联合”方式成为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的主要方式。(×)
3.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相同并可相互替代或互补的机制。( ×)
4.从母公司的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之一是具有高杠杆性。( ×)
5.产业型企业集团在选择成员企业时,主要依据母公司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等因素。(×)
6.企业集团U型结构也称“一元结构”,产生于现代企业的早期阶段,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 √)
7.在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
8.企业集团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 ×)
9.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集中在公司总部。(√)
10.“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也就是说,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二、理论要点题
1.请对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进行优劣分析
答:从母公司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 资本控制资源能力的放大
(2) 收益相对较高
(3) 风险分散 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 税负较重(2) 高杠杆性(3) “金字塔”风险
2.企业集团组建所需有的优势有哪些?
答:
(1)资本及融资优势
(2)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3)管理能力与管理优势
3.企业集团组织结构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一、U型结构
优点:
(1)总部管理所有业务
(2)简化控制机构
(3)明确的责任分工
(4)职能部门垂直管理
缺点:
(1)总部管理层负担重
(2)容易忽视战略问题
(3)难以处理多元化业务
(4)职能部门的协作比较困难
二、M型结构
优点:
(1)产品或业务领域明确
(2)便于衡量各分部绩效
(3)利于集团总部关注战略
(4)总部强化集中服务
缺点:
(1)各分部间存在利益冲突
(2)管理成本,协调成本高
(3)分部规模可能太大而不利于控制
三、H型结构
优点:
(1)总部管理费用较低(2)可弥补亏损子公司损失
(3)总部风险分散
(4)总部可自由运营子公司
(5)便于实施的分权管理
缺点:
(1)不能有效地利用总部资源和技能帮助各成员企业
(2)业务缺乏协同性
(3)难以集中控制
4.分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及优缺点
答: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优点:
(1)集团总部统一决策
(2)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优势
(3)有利于发挥总公司管理 缺点:
(1)决策风险
(2)不利于发挥下属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3)降低应变能力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
优点:
(1)有利于调动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积极性
(2)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和管理弹性
(3)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
缺点:
(1)不能有效的集中资源进行集团内部整合
(2)职能失调
(3)管理弱化
三、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
优点:调和“集权”与“分权”两极分化 缺点:很难把握“权力划分”的度。
4.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篇四
(第7—9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
1.自我实现需要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
答: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权力动机
答: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
答: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一种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爱情、支持、合作与赞赏。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6.情境智力
答: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7.智商
答: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8.人格
答: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
答: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0.气质与性格
答: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3.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4.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3)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6.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7.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万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9.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10.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2)投射法。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情境测验多用于测查人的实际能力,以及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信性。
三、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9分)
答:工作动机理论主要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及安全的需要,同时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动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动机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单靠物质手段,应当物质与精神手段相结合,惩罚与奖励相结合,既要改善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人事关系等保健因素,又要改善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乐趣、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激励因素。
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8分)
答:(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儿童早期环境能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自身努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许多名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非常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在个体努力过程中,诸如动机、勤奋、谦虚和坚强的毅力等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8分)
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生理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等都对人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言之,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却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在个体发展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环境因素。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比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人格品质。
(3)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也因人而异。
(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也具有巨大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5)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5.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五
2、编辑个人信息的网页,可适当插入图片,以使网页美观。
3、上传网页。可下载上传网页的专门软件,通过其上传。
4、以网上用户的身份访问这个网站。记录以下操作的过程或将相关的网页打印出来。
5、总结一下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1. 进入到lingd.net 后, 输入要注册的域名 ――填写好注册信息后――用注册的用户名登录 ――左
侧出现 CMS系统首页/CMS系统管理 (用户名: 密码: )
2.一、入网站后台管理
二、点击基本设置选项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三、找到 CMS系统Banner: 选项
四、加入要添加的顶部图片(banner)和链接地址。 格式如下:
3.首先下载Flash FXP ,并将该软件装在计算机上。 启动Flash FXP程序
在主页面中点击 菜单“站点”选择“站点管理器”后弹出窗口,选择“新建站点”;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其中的设置如下: 站点名称:(随便起个名字) 在右侧的输入IP地址,用户名称和密码
4.设置完毕后,点击下面的“应用” “连接”按钮,设置窗口将会关闭,FlashFXP工作窗口会打开,并开始连接服务器。选择要上传的文件直接上传即可。最后,在浏览器上输入你的网址,检验文件是否已正确上载。
电大电子商务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网络广告的个性要素)
网络广告 (Web Advertisement),主要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发布的盈利性商业广告。,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到60亿元,较增长75.9%;据权威机构预测,网络广告规模将达到75亿元,中国网络广告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爆发期。 一、网络广告的优势
凭借互联网具有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交互、多媒体和高效的独有特性,网络广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1、互动性:网络广告是一种交互式的与受众进行双向沟通的“活”广告。
2、快捷性:网络广告由于有自动化的软件工具进行创作和管理,能以低廉费用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
3、丰富性:网络广告可以做得内容十分详尽,形式丰富多彩。
4、广泛性:网络广告的特色即它的时间的连续性和地域的广泛性。
5、可控性。广告主和广告商可以实时评估网络广告效果,调整广告策略,以及按效果付费。 二、互动性是网络广告的本质特征
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回归,它既具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的特点,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直接交往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游戏参与型。在网络广告中加入游戏接口,使终端用户可以在观看广告的同时享受一次游戏体验。需要强调的是:游戏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网络广告的附属品,而应该被当做网络广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潜移默化的形式突出广告主题。
2、情境体验型。这种手法主要应用于动画短片广告,通过情境中的互动环节使观看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鼠标配合型。以简单的鼠标接触来决定Banner尺寸的大小、音乐的播放或关闭,或者以鼠标的点击、拖动等方式来配合2D或3D画面的演示。 三、个性化设计是网络广告的核心
鉴于网络时代消费者的独特审美倾向,网络广告的个性化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视觉表现形式:
1、时尚性:针对我国网络受众年轻化、追求时髦的特点和张扬个性、乐于显示自己及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网络广告在视觉表现上要有冲击力,创意力求新颖。
2、超时空性:这类风格的网络广告给人一种超现实、超时空的感觉。要求色彩明快,在造型上富于空间想象,视觉冲击力强,表现时代人文精神,追求美学意义上的升华。
3、卡通性:根据当代年轻人超前、酷爱卡通漫画的性格特点,广告在全卡通式的表现形式中传达商品的各种信息,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而且完美展现了网络广告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情感传播最理想的点击对象。
电大电子商务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网上操作)
1、在网上申请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
2、进行根数字证书的导出备份。
3、个人数字证书的导出与导入。写出上述的基本操作步骤,并将申请的个人数字证书记录(或打印)下来。
4、结合上述操作,阐述数字证书的功能与作用。
答案:
1. 申请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
(一)登录到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其网址为 testca.netca.net。在窗口中选择“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CA证书链下载”链接。
(二)点击后,出现下安全提示页面;
(三)选择“是”后,系统提示“试用型个人证书链下载完毕”,只有安装了根证书链的计算机,才能完成网上申请的步骤和证书的正常使用。
(四)会弹出“申请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的页面
(五)填写基本申请信息,包括名称、公司、部门、城市、省份、国家地区、电子邮箱、证书期限、证书用途、密钥选项、密钥用法、密钥大小等,其他项目默认。
系统受理后将用户的“证书业务受理号”和“密码”信息,发到注册的邮箱。
(六)记住“证书业务受理号”和“密码”信息,单击“安装证书”按钮打开新窗口,在相应栏目填入上述信息,单击“确定”按钮提交申请
(七)此时新窗口再次出现个人提示信息,如确定正确无误后即可单击“安装证书”按钮进行证书的安装。
(八)新页面提示证书已经成功安装到应用程序中如图8所示。要察看已安装证书,请打开IE浏览器“属性”页,在“内容”选项卡中打开“证书”项察看。
2.根数字证书的导出备份
(一)打开IE浏览器“属性”页,在“内容”选项卡中打开“证书”项。
(二)在“证书”窗口中选择“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选项卡,在其中选择刚才安装的个人数字证书的根证书,注意其“颁发者”为“NETCA Test Root”。
(三)单击“导出”按钮,在弹出的“证书导出向导”窗口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导出文件格式”窗口可按默认选项保存格式,如图12所示,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 (四)在新向导窗口为导出文件命名并确定保存位置。
(五)单击“下一步”按钮,在“证书导出向导”窗口单击“完成”按钮。
3.个人证书导出与导入
个人数字证书一般安装在客户浏览器上,可以为某个用户提供凭证,帮助其个人在网上进行交易。当需要在不同的计算机中使用同一张数字证书或者重新安装计算机,应当将根证书导出后,再将个人证书导出。而在需要使用该证书时,再依次导入根证书和个人数字证书。 (一)个人数字证书的导出
1.打开IE浏览器“属性”页,在“内容”选项卡中打开“证书”项。在“证书”窗口之中选择“个人”选项卡,在其中选择刚才安装的个人数字证书。单击“导出”按钮。
2.在新向导窗口中选择“是,导出私钥(Y)”,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弹出的“导出文件格式”窗口可按默认选项保存格式,为安全起见可选择“如果导出成功,删除密钥”,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证书导出向导”之“密码”窗口中为私钥设置密码以保护私钥,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其后在新的向导窗口中为导出文件命名并确定保存位置,直至导出证书。导出后可在证书“个人”选项卡中查看,以确定证书已经导出。
(二)个人证书的导入
1.在IE浏览器“属性”页“内容”选项卡中打开“证书”项。在“证书”窗口中选择“个人”选项卡,单击“导入”按钮,打开“证书导入向导”窗口,选定刚才导出的个人数字证书。 2.在私钥保护窗口中输入刚才设置的密码,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证书存储”窗口中依照默认设置,让Windows自动选择保存区域,单击“下一步”按钮,最后确定导入成功。
6.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六
1、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2、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4、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问题二行政管理仅仅存在于政府部门中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根本不存在行政管理。1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错了所有单位都有行政管理 说白了就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都是作为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就是后勤的管理、协调、服务是领导的直接“助手”是各个业务科室之间沟通的纽带。
7.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七
论述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三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规定: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特别稀少地区的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三个以上的孩子;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农牧民夫妇可以不受限制地生育子女。(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受到了普遍重视、尊重,并得到广泛的应用。(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五、论述题
1.国家公务员有哪些义务与权利?
答: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权要求公务员履行其法定的应尽职责,同时也有义务保障公务员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公务员有忠实履行其职责的义务,同时也有权依法要求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权益保障。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定的权利,就无法执行公务;没有一定的义务,就不能防止公务员滥用职权。只有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公务员依法行政。(1)公务员的义务;
公务员必须履行九项义务:一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是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六是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是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是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九是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卓越人社区-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交流社区公务员未能履行应尽义务的,即视为违纪行为,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给与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有八项:一是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二是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四是参加培训;五是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是提出申诉和控告;七是申请辞职;八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公务员享有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
六、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尤其是以下几个内容的学习,触动很深:
一、关于校本课程的认识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正在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管理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关于校本培训的误解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硬性任务,也是建国后首次提出的重大教育举措。它彻底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几十年的局面,使站在课堂第一线的小学教师开始享有课程开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提升课程意识,进一步加强实施国家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形成趋势和规模,为了避免走弯路、碰钉子,我们必须理清若干误解。
误解一:校本课程开发技术含量很高
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错误地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技术含量很高,难度很大,甚至非常神秘。其实并非如此。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手段通常包括选择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课程。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采用选择已有课程或改编已有课程,极少开发全新的课程。譬如,北京石油学院附小英语教学质量很高,国家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该校英语教师选择万洲编写的《英语随堂阅读》作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教材,获得成功。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含量不一定很高,否则它在中小学就没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能。其实,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误解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编写教材
有些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编写教材,某些行政部门领导到基层学校检查工作时,首先要求校方出示相关教材。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不等于编写教材,其教材、教师用书、辅导材料、练习册等未必一应俱全。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编写教材,也可以不编写教材,但是必须制定完整的课程方案,包括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前一时期,一些学校为了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他们并没有编写教材,而是制定完整的课程方案,邀请专家和劳模作报告,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电影,同样取得了很好效果。
误解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由本校独自完成
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片面的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校门,充分利用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如上海可以充分利用黄浦江、苏州河、南京路、淮海路、外滩、浦东开发、第一次和第二次党代会会址等资源,浙江绍兴可以充分利用鲁迅先生的资源,井冈山和延安地区可以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的资源。各地还有许多具有共性的教育资源,如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厂矿企业、政府机构、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营地、学者、专家、劳模、家长等。
校际之间也可以共同开发校本课程。香港大学课程学系副教授欧阳汝颖博士曾经介绍过香港地区“同类地区、同类学校共同开发和共同享用”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同类地区要求学校外部环境基本一致,同类学校要求学校内部环境基本一致,共同开发比较经济,共同享用则扩大了受益面。
误解四:校本课程开发会增加课程总量
几十年来,国家课程一统天下,近乎占了课程总量的百分之百。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在百分之百上做加法,而是课程总量的重新分配,校本课程开始占有相应的比例。据统计,世界各国校本课程的比例大都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目前我国还没有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校本课程开发的比例还有扩大的可能。
误解五:校本课程只能是选修课或活动课
有人说,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是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言下之意是,校本课程不能列为必修课程。这是一种误解。课程分类方法很多,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A等于B、B等于C的关系,而是彼此交叉的关系。校本课程可以列为选修课程或活动课程,也可以列为必修课程。云南边远地区毗邻“金三角”,那里一些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禁毒》就被列为必修课程;青海一些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开发校本课程《了解青海,热爱青海》,也被列为高中毕业班的必修课程。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学校特色化、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抓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展望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一)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校本课程开发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学校的开发思路定位不准,大部分学校把开发思路确定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创办学校特色的抓手;二是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考虑学校该开什么样的课程。这样做,也无可非议,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有问题了,即我们把学生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开发的校本课程学生喜欢吗?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吗?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大人们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就值得反思了。
(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校本开发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互动体,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批具备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参与和支持,目前正是由于缺乏教师的支持,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在调查中发现,百
分之四十四的教师因为自己在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上的欠缺,拒绝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也是教师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建立有效的机制,使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同步十分重要。从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案例来看,那些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的确在开发中得到了较好发展,他们的成长除了得益于学校矢志不移的培训外,更大的原因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任何校本课程开发,都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促成两者的互动、同步发展是我们要探索的重点问题之一。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作业1
“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一、个人的讨论提纲
“城市病”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各种人为因素导致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城市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治理城市病是实现中国梦,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2、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
3、统筹兼顾,既要保证当前的民生,又要立足长远搞建设。
4、加强污染治理,实施增绿扩绿工程,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切合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本地的城市经济。
(二)联系实际例子
据了解,自2010年,季建业上任南京市长以来,就一直主推全城雨污分流工程。根据当时的计划,从2010年至2014年底投资
人民币180亿元,在南京市全部城区实施这项常见的城市排污排涝工程。其原本目的是让城市污水和雨水,进入不同的管道,最后分流进入污水处理场所。
然而由于着急“上马”,该项工程在没有大面积征集民意的情况下,几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城动工。
“花了上百亿财政资金的全市工程,市长说上马就上马,既没有开市民听证会讨论,也不听专家学者的意见,到处开挖,处处都是工地、条条道路都堵车。”几年来,南京市到处都听得到市民对雨污分流工程的抱怨和意见。
据该市住建部门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介绍,目前实施的工程其实并不科学,“城市污水厂和主管道这些‘大动脉’没建好,小街小巷的‘毛细血管’就全面铺开,就算建好了也没法立刻投入使用。”
该市住建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叫停后,将深入研究雨污分流的部署,保证先建成一片,使用一片。“周围污水管网条件不成熟的不急于上马;项目开工前必须通过市民议事会来研究方案,不仅要让百姓知道,还要公示出去,不仅前期布局要公示,具体到某地今后要有一套制度规范,凡是没有召开市民议事会的、没有聘请市民监督员的,就不得开工。
(三)小组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城市不断变高、变大、变新、变洋,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开膛破肚”、“马路拉链” 的现象随处可见,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一些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盲目攀比。城市病的主要原因在于:
1、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
瞻性,随意性大。缺乏权威性,长官意识重,来一个新领导,改一次规划。
2、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3、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
4、城市管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策划。为根治“城市病”,我们应该:
1、由专业人士和机构制定城市规划,要经过多方论证,要充分征求民意。
2、城市规划一旦制订,不能随意更改。如果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也要进行充分论证,不能因为领导的一句话而随意变更。
3、城市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必须顾及百姓当前的民生问题。
4、要用规划来统一协调城市建设各个部门的各项建设工作,防止“开膛破肚”、“马路拉链” 的现象大量、重复发生。
作业2 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准确定位城市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一方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依法管理与亲民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城市经济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经济管理要具备科学发展的理念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城市要科学发展,城市经济管理必须要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一)城市经济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城市经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的发展和定位要兼顾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不能超过当
地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要防止大城市病的产生和恶化,城市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为市民服务,而不是为了领导的政绩需要。
(二)城市经济管理必须坚持以城市发展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一座城市要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城市经济管理要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支柱。但发展不是盲目的扩张,城市经济管理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经济目标,也要防止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城市经济管理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人口情况等因素不同,城市管理绝不能照抄照搬,搞一个模式,必须要立足实际,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山清水秀的城镇,应该朝着风景旅游城市发展,而不是为了一时的领导政绩,去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一个劳动力人口大省,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基础,逐步向高新技术发展,而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连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都没弄清楚,就盲目建设规模宏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二、要正确理解现代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
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为中心,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上层建筑问题。
(一)要合理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
各地城市的政府部门应该在国家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性质、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战略和规划既要关注当前社会,又要放眼长远。战略和规划一经制订,必须坚持执行,要用类似地方法规的形式进行保障,杜绝出现换一任领导换一个发展方向的怪象。
(二)要不断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改革,要以能否促进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为评价标准。要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合理改善城市生产力布局,合理调整和完善城市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建设布局,要改善就业结构,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率。
(三)要有效地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速度和规模。
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超出现实条件的发展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要根据当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和调节城市生产力发展速度和规模,保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
城市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要为企业提供公平、有序、合理的竞争环境,要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政府部门能够提供的服务职能。要依法监督各类企业的经营活动,取缔非法经营,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
(五)要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生活、生产正常运行的保证,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城市政府要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三、要合理运用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
(一)城市经济管理要突出以法治市。要完善在城市经济管理方面的法规 政策,做到凡事有法可依。要强调法治观念,做到有法必依。要杜绝长官意识,减少城市经济管理中的人情关系网。
(二)城市经济管理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城市政府要通过金融、财税等 经济杠杆,来调整城市经济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要尽可能减少直接干预,要利用市场的自身来进行自我纠偏。
(三)城市经济管理要灵活运用行政手段。在一些关系民生的重要经济领域以及市场失灵时,城市政府要及时、有效地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以防止出现严重的经济比例失调,保证国民经济全局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作业3
循环经济理论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收获很多。教材中循环经济的内容对我的启发很大。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属于末端治理,是针对后果的对策,只是治标;循环经济属于治本治理,是针对原因的对策,着眼于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行为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购买的东西,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的处理量,减少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将废弃物制造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当前城市环境问题突出,PM2.5、酸雨、雾霾、沙尘暴等日益严重。一些治标不治本的环境治理手段,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一般。循环经济提出针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采取对策,是治本性的,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用新的“循环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的城市环境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善。
下面结合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以本人工作的火力发电厂为例,谈一下自己的体会。火力发电厂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碳资源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灰渣等废弃物,对大气、土地造成极大的污染。国家已经开始对火电厂进行限制,停批、拆除小火电,提高火电厂的排放标准。各家电厂也已经开始进行积极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减量化——降低煤耗。供电标准煤耗是衡量一个火电厂发电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更是一个环保指标。煤耗率说明发一度电所需要消耗煤的数量。现在各个电厂都在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流程优化、设备改造等各种手段,降低煤耗。对煤耗率的计算甚至精确到了零点几克。为了减少电厂自身的厂用电消耗,对厂房内的照明设施实行隔行开,在保证亮度的前提下,降低单个电源瓦数,原来灯火通明的厂房一下子暗了许多。为降低电厂煤场里燃煤的自然损耗,各个电厂根据日消耗量、煤运输周期等因素科学确定煤的库存数量,搭建大型的盖煤棚,建设喷淋装置,以减少风吹日晒带来的损耗。
再使用——城市供热。一些大型电厂原来都是将作功完毕的蒸汽通过冷却后再送到锅炉加热,白白浪费了热能,在冷却过程中还要浪费水资源和动力。现在许多大型电厂也开始参与城市供热,将高热高压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印染厂、造纸厂以及居民家中,降低了城市的整体能耗。
资源化——石膏、粉煤灰。煤碳燃烧后,会产生许多废渣,原来电厂产生的废渣都是就近排放到海边,附近的海边倒不下了,再建造长距离的大型管道排放到更远的海边、湿地,严重的污染了环境,排放了废渣的海涂地里原先的小海鲜踪迹全无。现在许多电厂都已经开始了粉煤灰综合利用,将粉煤灰磨细后用于水泥制造,用于加气混凝土砖的制造,原先的废弃物成了抢手货,减少了原来征地排放及管道建设的费用,减少了排放时的动力费用,减少了征地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国家推动电厂烟气脱硫后,火电厂的废弃物里又增加了大量的工业石膏,最早石膏全部都是通过管道排放到堆场,后来许多电厂建设了石膏板生产线,利用原先的废弃物制造出高品质的建筑材料。
循环经济是对末端治理的历史性超越,但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只是一种超前性的理念,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人们的思想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的变革和升华。我们应该认清末端治理的危害,综合运用循环经济3R原则,在生产、生活中高度重视资源的利用,减慢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减少因线性经济引起的环境退化
五、论述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城市战略管理的重点。P121
答: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
所谓“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将“经济GDP”、“人文GDP”和“绿色GDP”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
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赢得发展机会。也就是要创建“敏捷城市”,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信息敏捷。依托快捷、准确、畅通的信息来源和上传下达渠道,并在大量的信息中进行及时高效的筛选,保证决策者在第一时间获取精练实用的信息。
人员敏捷。有灵活、干练、反应迅速的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要做到能上能下,人尽其才,能够准确快速应对环境变化。
制度敏捷。在一定原则框架内,保留政策的适度弹性,以便在实施中能够因地因时制宜;必要时要及时调整修订现行政策制度,确保城市发展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的经济系统。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能源和原料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推荐阅读:
电大经济法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29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08-10
电大专科市场营销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8-22
2018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电大09-30
中央电大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册10-14
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10-16
电大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08-14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07-17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网上作业06任务0006-26
电大西方经济学试卷小抄计算题汇总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