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读后感(精选6篇)
1.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篇一
祖国,我愿意为您奉献自己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李鸿宇
当我读完《小英雄雨来》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心潮是多么澎湃。书中主要写的是在抗日时期一个名叫雨来的孩子,为了掩护革命人员而陷入了日本军阀的魔掌,他在糖和纯金戒指的诱惑下,在无情的绳索和凶狠木棒的痛打下„„他一声不吭,默默地忍受着。在他那幼小的心中,他想到的又是那句—他在上夜校时学的第一句话“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最终,他依靠自己的机智和赤诚的爱国之情逃了出来。
现在的我们和他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但我们都应该拥有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不需要战斗在沙场,但却赶上了为祖国更加富强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个人出生的时代不能由自己选择,但走什么样的道路却可以由自己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昔日,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用自己对祖**亲深沉的爱,也一定会使母亲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看着书封面上那飘扬的五星红旗,小雨来的形象已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他面对敌人的勇气,而对于我们来说,对祖国的热爱应该是我们建设祖国的巨大动力。每一个人都应该怀着这样一份赤诚去建设祖国,去创建祖国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向雨来看齐,为祖国的未来好好学习,将来奉献自己。
2.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篇二
“三不教”不教什么
一、建立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不教”
课文虽长, 但故事性强, 情节生动, 通俗易懂。学生在上课之前收到老师分发的一张预习工作纸。内容如下:
预习工作纸
淫《小英雄雨来》我自己读了________遍。
淫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
淫我最大的疑问是______
淫通过阅读, 我觉得雨来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文中第_____章节最能体现他这方面的性格特点。
教学中, 一定要坚守以学生为主。学生的学习不是零起点, 他们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且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 就是要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知识, 进行独立阅读、理解。工作纸中的学习要求设计简单, 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
二、建立在生生互动基础上的“不教”
接下来, 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通过合作学习, 让学生充分交流, 完成以下的“课堂工作纸”:
《小英雄雨来》工作纸
我们是第________小组, 组长:________
一、通过讨论, 我们最有价值的发现是: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通过讨论, 我们互相解答问题。但这个问题我们不懂:___________________?请给予指点, 谢谢! (如果都解答了, 可以不填。)
三、通过讨论,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 雨来是个__________的人, 文中第____章节最能体现。
我们组今天表现最棒的是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生互动是最为平等的合作模式, 也是本节课实现短教高效的主要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既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 也是课程实施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 有学生发现“我们中国孩子在敌人面前很勇敢”;“文中有很多象声词、动词”;“文章中三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是个特别机智、勇敢的孩子, 他是中国孩子的典型”等。可见学生是能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甚至在一些表达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教师就不必赘述了, 只要稍加点拨、激励, 升华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 此处虽然为“不教”, 但花了十二分钟, 我认为这时间花得值, 这正是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表现, 体现着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让路的本质。为了避免学生在互动中想当然, 等待别人的思考结果, 我给每个学生都发了工作纸, 把“写”纳入学习活动中, 把题目设计得灵活、宽泛、个性化, 最大限度规避合作中的群体依赖。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全体学生都充分调动思维参与在学习活动中, 实现同伴的互助, 自我的提升, 切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建立在合理取舍基础上的“不教”
我们不得不承认, 一节课能教的东西很多, 但不是都要“填鸭”给学生。管桦先生笔下的小英雄雨来是那样生动鲜明, 且用了“以景衬情”的写法和鲜活的方言土语,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 我们不必讲解得面面俱到。就“以景衬情”的写法而言, 教了学生也未必能学会, 因此在学生没有提出此类问题的前提下, 我们就可不教, 不必在学生面前卖弄学问, 故作高深。如果学生自学过程中有涉及,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对比, 想象景色、画面, 体会景物描写给我们的感觉, 体会这种写法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之, 没有停靠点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 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贴近学生的心理,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教”教什么
一、有准确目标指向的“教”:服务于言语习得
言语习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并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给学生营造语言的学习场, 让学生感知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本案中的语言文字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课文篇幅长、学生较难一下子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情况, 设计了一道“填写序号”的题目。请看以下部分实录:
师: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什么?课件出示:按课文叙述的顺序编号
() 掩护李大叔
() 智斗鬼子
() 游泳技术高
() 机智逃生
() 上夜校读书
() 乡亲牵挂
生:第一个是上夜校读书。
师:同意吗?
全体生:不同意。应该是游泳技术高。
师:没关系, 别紧张啊, 继续说, 英雄不怕失败, 我们不怕失败。
(生顺利完成)
师:掌声送给他。不要因为人家犯了一点点错误就揪着不放, 给他点鼓励。你看他后面全对了。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这些小短语其实是老师帮助大家概括的——
生:小标题。
师:其实小标题不一定就是这几句话, 也可以是关键的一两个词。比如说:游泳本领高, 我就能概括成两个字——游泳。再比如说:智斗鬼子, 我们可以概括成——智斗。当然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比如说用文中的——
生:句子。
师:对, 方法很多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顺序, 我们一起按顺序读一读。
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齐读: (1) 游泳技术高 (2) 上夜校读书 (3) 掩护李大叔 (4) 智斗鬼子 (5) 乡亲牵挂 (6) 机智逃生
师:有了这几个章节的关键词, 再让你把它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吗?
生:不难。
师:一点都不难啊。但是也要注意句子之间要通顺连贯。回去把这个故事主要内容讲给父母听。悄悄告诉你们, 这篇文章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学过, 你得准备好了再说, 别把顺序弄错了。
此部分教学, 将文章内容概括成小标题, 打散顺序呈现, 之后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序号。此举意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线索, 并随机教给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学生在个性化表达的同时, 不知不觉又学会了几种概括文章内容的妙招。
2.聚焦于文章的重点段落“智斗鬼子”一段, 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 让学生围绕描写雨来的句子来读、编、导、演、议、评, 在体会人物语言、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 又学会了注意文中的“提示语”, 学会语言表达的方法。
(出示描写雨来的四个句子)
师:谁愿意来演小英雄雨来?
(学生踊跃参与, 教师让七八位学生上台。)
师:请大家注意第二句和第三句, 这两句话写的时候前面有什么?
生1:动作。
生2:神态的描写。
师:这些描写就是说的提示语, 请你读原文, 提示词是什么, 你就知道该怎么读怎么演。
哪个导演执导一下?贵姓?
生3:姓何。
师:何导。你觉得该怎么导就怎么说。
生3:表演应该有动作。
师:接受吗?那应该有什么动作?
生4:应该有手上的动作。因为有明确的提示语:“抹了一下鼻子”, 所以我们得把动作演好。
师:何导, 除了手上的动作, 还有什么呢?
生3:表情和眼神。
师:哪里可以看出来?导演你来示范一句吧。
(生3示范“嘟嘟囔囔”地说雨来的话)
师:这位导演给你们示范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5:读得不错。可是动作忘了演出来。
师:导演导演既要导又要演, 再来。
(生3再试)
师:前面的提示语都演出来了, 真好!告诉演员们雨来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么说?
生3:雨来这时候想迷惑敌人, 让敌人相信自己。
师:雨来们, 大家可以看看文章, 联系上下文, 酝酿一下情绪, 再演一演。来, 大家试着再来一次。
众学生试再演雨来。 (表演越演越好)
课本剧表演的目的不在于表演本身, 而在于搭建一个平台, 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排演, 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精妙所在, 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 不断习得语言, 学得真, 学得实。
二、有清晰的引导过程的“教”:服务于学生个体的吸收与内化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获得良好体验的过程。“长文短教”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体验,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感受、体会、理解语文, 积极探索, 大胆发现, 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在指导学生浏览课文时, 就要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一边读一边想, 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 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动笔, 可以画出重点词句, 或标出段中的层次, 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提高读书的效果”;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纠正学生的口误, 让学生注意用语的规范;在学生交流汇报的时候, 肯定学生会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学习, 激发其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关注;创设学生喜欢的戏剧情境, 让学生自导自演, 重点辅导雨来说的那几句话, 提醒他们注意要联系上下文, 关注文中的“提示语”等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让课堂更显张力。将学习方法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 促进学生“方法”的意识养成,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体的吸收与内化。
三、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教”:促进认识的形成与升华
在最后一个环节, 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今天我们学到这里, 大家一定对英雄有了更新的认识, 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
生1:英雄不会屈服。
生2:英雄是很爱国的。
生3:英雄武艺高强。
师:说得真好!是啊, 英雄不分年龄, 不问出处。战争时期有英雄, 和平年代也有英雄。雨来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 但正是因为有无数的雨来, 有无数的像雨来那样从小爱祖国, 对祖国忠诚的中国人, 坚强不屈、机智勇敢的中国人, 所以虽然我们民族屡遭劫难, 却依然巍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再次深情呼唤今天这节课的主人公——“小英雄雨来”! (指课题)
生 (齐) :小英雄雨来。
师:让我们和雨来一样庄严地说出—— (课件出示)
生 (齐)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让我们对自己坚定地说——
生 (齐)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让我们自豪地对世界说——
生 (齐)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英雄”是全文的题眼, 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学习, 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但学生的理解毕竟还是片面的、肤浅的, 我们教师有责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 并强化、固化应有的情感。最后的三遍朗读, 让师生都激情澎湃, 与教学开始的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更重要的是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使“英雄”的内涵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3.《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三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人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作者管桦曾说过,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这篇课文,通过雨来上夜校、掩护交通员、与鬼子斗智、脱险等几件事,表现了他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等优秀品质。
小说一开头,描绘了芦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文中多次写景,为的是烘托主题,引发人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容敌人践踏,坚决赶走帝国主义”的共同感受。接下去,文章刻画了一个机智、灵活、勇敢的小英雄形象——12岁的雨来。文章不是一下进入高潮的,而是有一个过渡,这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上夜校。小说在这里为人物奠定了一个思想基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接着文章笔锋一转,点出“引线”——交通员李大叔。雨来临危不惧,沉着地将李大叔藏好,并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当他被敌人捉住后与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小说在这里。又一次写“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行字的上面却染上了小雨来的鲜血。敌人施尽了软硬手段毫无收获,便恼羞成怒,想把雨来推出去枪毙。但是,雨来却凭着他那高超的游泳技术趁敌人不备,从水底潜游走了。
小说在结尾部分以明快的笔调告诉人们:“雨来没有死!”并自然地结束全文。这篇文章还运用了大量比喻句、象声词,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给课文的各部分加小标题。
五、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
2.板书:“雨来”。随机提问: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3.板书:“英雄”,提问: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4.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科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如此破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初步感知文题在文章起到的重要作用。)
点评:这才是充满语文味道的语文课。教师从上课伊始就已从课题入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课题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看似平淡无奇的5个字被教师精心重构之后,不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显现出了汉语言精确、简练的独特魅力。这是赵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化平淡为神奇”的神来之笔,设计、构思之巧妙令人惊奇!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选准学习方法
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
执教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昭
评析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刘颖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篇幅很长,约3300字。)
2.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读与例话”教给我们什么知识吗?(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了我们哪些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要眼睛看得快,尽可能扩大视觉的范围,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二要由眼入脑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的看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的文字说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课文的篇幅“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信服。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点评:此处,是对“授之以渔”这一教育理念的最好例证。学习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突出单元训练点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方法毫无疑问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更是检验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的最有效途径,正所谓“听来的忘得快,看见的记得住,用过的才能会”。这不仅是在发现问题、学习方法,更是在激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
三、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实践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防止学生走进片面地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文章内容的误区。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点评:教师在40分钟的公开教学中,用11分钟让学生充分默读课文,是需要些勇气与自信的。这种所谓的“冷场”,正是对当下“繁华”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批判。语文学习,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与环境,更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检验学习成果
1.课文一共分为6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即结束一部分时,就指一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录像的运用,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叫暂停”的方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观看录像的目的性,每一次叫暂停,都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与眼前影像进行融合、分析、整理的过程,对于篇幅如此长的课文,这个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还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点评:看似随意的“叫停”,却融入了教师刻意的指导。利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把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是把多媒体课件用在了“刀刃儿”上,这不是语文课上令人眼花缭乱却无实效的“媒体秀”,而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上恰当运用的“典范秀”!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多元拟定标题
1.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6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6个小标题呢?
3.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摘桃子”的梯子,缩短了学生从地面上“起跳”的高度。能如此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正体现了教师对于充满变教的复杂微妙的教学过程把握的艺术水准。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揭示人物特点
1.通过这6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高潮?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2.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它有着自己特有的构成要素。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把印象深刻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加以说明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点评:由感知文章脉络到引导学生体悟雨来的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思如泉涌,奔腾流淌的恰恰是对雨来无限的崇敬,这是理解文本的训练吗?不全是,这更是学生个性情感体验的升华!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学习融入生话
1.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阅读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2.给文章各部分内容加小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搜集其他的加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文章加小标题,然后发到班级信箱里与大家交流。
点评:学习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形成阅读能力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总评:如何在短短的4n分钟之内学完3 300多字的中篇小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赵昭的教学设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训练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语文课,首先要考虑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一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巧妙地运用看录像“叫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解题、默读、浏览、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拟定小标题,并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这种努力,在教学论、教学法以及课程标准各个层次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语文课应该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文化的引领。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引领学生去审视文章,去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时,我们的学生定会从狭隘走向广阔,内心必然一片清澈,视野必定特别敞亮!
4.《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篇四
学校组织最近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后,心里的感想有很多。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无论日本鬼子怎样诱供,雨来都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鬼子看软的不行又开始对雨来实行暴打,把雨来的脸扭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还用刺刀对着雨来的头作出要劈死雨来的状态,以次来吓唬雨来,妄想着雨来能供出李大叔,可是雨来就是坚决地回答“不知道”“没看见”。气急败坏的鬼子就把雨来拉到河边准备枪毙。雨来趁鬼子不注意的当儿,一头扎进河里游走了„„
我非常钦佩勇敢、机智的雨来。是啊,作为中国人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当家作主并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因为抗战时期有千千万万个雨来这样的少年以及无数的革命先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浴血混战,同日本鬼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可雨来那种面对凶残的敌人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上的每一个困难,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今天我们和雨来一样,同样都是十来岁的孩子,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而雨来是生活在战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里;虽然时代不同了读完《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我为雨来感到自豪与骄傲。因为,雨来这么小的年纪就那么勇敢,他为了保护革命同志宁死不屈。我一定要向雨来学习,长大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报效国家。
5.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篇五
雨来出生在抗战时期,爸爸是一位抗战民兵,妈妈则照顾这个家。雨来是一个调皮可爱、机智勇敢的孩子。雨来小时候非常喜欢玩水。妈妈每次害怕他出意外,都会对他说:“你不要去河里游泳,水里面有水鬼,很危险,你会被水鬼抓去的。”可是雨来很调皮,还是会偷偷去玩水!有一次雨来身上一丝不挂,妈妈知道他又去玩水了,就拿起扫帚要打他。可是雨来直接跑到水边,跳进水里咕噜咕噜就不见人影了。妈妈又气又急!
雨来生活的年代是抗战时期,鬼子经常会进村到处扫荡。有一次雨来在家里背书,交通员李大叔跑了进来,把一口大缸移到一旁,里面有一个大洞,李大叔边钻边说:“把缸移好,去后院!”雨来刚到后院,鬼子就来了,他想逃,可是却没门,只好爬树了。还没有爬上去,就被抓了起来,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雨来咬紧牙关坚决不松口!
雨来小时候只能上夜校,妈妈给了他一本书,他用一块红布包着,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想想现在的我们,天天都挑吃挑喝,不珍惜美好的时光。而雨来在那恶劣的环境下,依旧刻苦的学习。
6.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篇六
书中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芦花村的村子里住着雨来和他的小伙伴们,他们一起对抗鬼子。雨来几次被敌人抓住,但他不害怕,每次都敢跟敌人斗智斗勇,不仅全身而退,而且依靠智慧当上了游击队员!
读到这里,我非常的感动,雨来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敢做这么危险的事,他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甘愿付出一切。看到这,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平时总是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放弃,再想想雨来,我非常地愧疚,雨来的身上有一种不放弃,敢于拼搏的精神。一次打仗,他一个不留心跑到了敌人的地盘,被捕之后,敌人审问他,他坚决不透露一丁点儿信息,敌人要打死他,他也不怕,一下子咬到敌人的手,最后他靠着自己的英勇和智慧离开了那里。其实,雨来只是万千抗日战士的缩影,他们无谓牺牲,奋勇杀敌,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必胜之心,他们比爱自己的生命更爱这个祖国!
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自己,我平时不爱学习,不愿意动脑子,跟雨来完全不一样,我佩服他的智慧,他是我学习的榜样,让我知道了很多的东西。在战争中他用生命来爱国,在和平年代,我却连好好读书,报效国家都做不到,我十分愧疚。
读了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人一定要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报效自己的祖国。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推荐阅读: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800字08-04
观《小英雄雨来》有感11-01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600字07-26
雨来了_写景作文500字06-25
抗战小英雄王二小随笔06-20
写雨的心情散文随笔:等雨来07-22
英雄事迹读后感08-09
当代英雄读后感09-13
《抗倭英雄戚继光》读后感07-10
电影《厕所英雄》观后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