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典故分析

2024-06-17

滕王阁序典故分析(10篇)

1.滕王阁序典故分析 篇一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 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意:杨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 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 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 “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 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 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 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下面一 句是说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么羞愧呢?这两句的 重点在后一句,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这次自己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所以愿意在宴 会上赋诗作文。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 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列子·汤问》“伯牙善 : 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 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然遇到阎都督这 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西南。晋朝王羲之曾和群贤宴集于 此,赋诗作文,作有《兰亭集序》,文坛上传为佳话。梓泽: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又名梓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亦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句是说,当年兰 亭宴集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 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潘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这两 句是说,敬请在座的诸位嘉宾,就象陆机、潘岳那样,各尽其才,写出精彩的诗 篇吧。陆机(261-303 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 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 称陆平原。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世 说新语·周处》“乃入吴寻二陆。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史)不在,正见清河(陆 : 云曾任清河内史)”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 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

2.滕王阁序典故分析 篇二

一、《滕王阁序》的辞采美、含蓄美

在《滕王阁序》中,作者选用了大量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使文章色泽斑斓,表现出强烈的辞采美。洪都 “人杰地灵”,洪都府是“雄州”,洪都人是“俊采”,洪都景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飞阁流丹”“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颜色对比鲜明,极尽修饰渲染,辞采华美,令人赏心悦目。

《滕王阁序》同时具有骈文含蓄委婉、精练典雅的蕴藉美。《滕王阁序》全文147句,计605字,但其用典之多,用典之巧,堪称用典之典范。且读来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典故来源途径多,上起《左传》,下讫《宋书》,涉及史书十余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天文地理、文学评论、文坛掌故等。用典几乎涵盖了骈文用典的种种方式。有正用,如“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表达自己虽与终军的年龄相若,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有反用,如“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表达自己不会像阮籍一样沉沦,力求振作自强的精神;有明用,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有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表现自己要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决心。此外,王勃还善于融化和锤炼前人文章中的语言,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是根据六朝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的语言锻炼而成。可谓是恰到好处,既符合当时宴饮的情状,又符合作者自身的境况,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典故的运用还使文章读来空阔、旷远、壮美,极大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审美空间。

二、《滕王阁序》的人物美

在品读《滕王阁序》的时候,读者可以欣赏到诸多滕王阁中的俊美人物。

在这“人杰地灵”之地,这次聚会的发起人是谁呢?是有雅望的都督阎公。阎公此人如何?据《唐摭言》卷五中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笔纸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 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遂亟请宴所,欢极而罢。” 这一记载流传甚广,叙写了阎公由怒而欢,由不信而矍然而起的过程。可以想见都督阎公识人、容人的雅量和赏文、识文的慧眼。也只有这样才学渊博,宽广豁达的主人,才能够邀请到江南众多名士、 才子一起登高饮酒,舞文弄墨。滕王阁中此时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有懿范的新州刺史宇文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 勇武过人的王将军……可谓“俊采”齐聚,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心生向往。

三、《滕王阁序》的情感美、哲理美

王勃6岁能文,9岁就作《指瑕》十卷,10岁通六经,14岁就应举及第,“未及冠,授朝散郎”,可谓“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然而这位少年天才,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据《新唐书》 载“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1]因此,即使王勃在滕王阁重建的盛宴之中,却咏出了“兴尽悲来” 的深沉之叹。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表达了作者已远离京城,内心的失意流落之情。“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抒发了作者不得志的感伤之情。接着作者一连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这四个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了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但作者虽然身陷困境,却不甘沉沦,作者用“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可以说作者的内心交织着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在抒发作者复杂真挚的情感之余,文章还透露出深邃的哲理, 闪耀着一种哲理之美。其一,美好事物的易逝,进而慨叹宇宙无穷而人生须臾短促。作者在滕王阁,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满座,美酒诗赋的赏心乐事,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不平与悲凉。可当他想到“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时,自然想到了美好事物的易逝,进而想到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易逝,慨叹宇宙无穷而人生须臾短促。人生于世犹如白驹过隙,尤其是在仕途受阻、壮志不展之时,这种人生况世的感叹更为深刻。作者想到了品德高洁,却空有一身报国热情的孟尝君;想到了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恸哭不已的阮籍;想到了自己这一辈子也许再无出仕之机,而只能“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失望、痛苦和失落。其二, 在逆境中仍坚守。值得称道的是,面对多舛的命运,王勃并没有走向绝望与堕落。而是由悲转乐,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向上的精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一篇《滕王阁序》令人咀嚼不尽,品味无穷,真乃一曲悲壮的千古美学绝唱。

摘要: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天才之不朽之作”,文章通篇一气呵成,文辞整齐华美,音韵和谐,既是规范的骈体文,又有充实的内容,真切的情感,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山川形胜、宴会盛况、风土人情,抒发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都美不胜收,可谓一篇千古美文。

3.诗意《滕王阁序》 篇三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滕王阁所在地南昌城的悠久历史(“豫章故郡”)、重要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台隍枕夷夏之交”),让我们感受到了物产丰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俊采星驰”)、人烟繁盛(“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南昌城。作者还由衷地赞美了聚会宾主的尊贵和风雅,以主人都督阎公比作“杨得意”“钟子期”,嘉宾更是“东南之美”,是“胜友”“高朋”,他们文武兼备(“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超过了陶渊明和谢灵运(“气凌彭泽之樽”“光照临川之笔”),是“孟氏之芳邻”。另外,宴会中演奏的音乐也特别美,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这次盛会也特别难得,是“盛宴难再,兰亭已矣”……诗意盎然,诗情涌动,让我们沉浸在诗意的滕王阁中。

《滕王阁序》的诗意,还在于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之美。作者倾尽全力,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我们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让我们也随作者“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让我们感受到了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上句淡雅,下句浓重,在色彩浓淡对比之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尽九月之景”。接着,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远近错落之美。“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淼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上有层台碧瓦高耸入云,下有飞架的阁道丹彩欲滴,视角俯仰变化,上下相映成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的千古名句,碧水蓝天,天水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浑然天成的秋色图。“渔舟唱晚”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像,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给读者创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空间。

4.《滕王阁序》典故诠释 篇四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总共约有四五十个),用得恰当,而且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通过用典,在这篇序文中,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感和不甘于失败的上进心理就表现得非常充分,同时由于用典,又表达得非常委婉曲折。

前人诗文喜欢用典,骈体文更是用典的极端。骈体文用典是一个特殊的传统。其主要好处是:借前人故事或诗文成句,用极少的笔墨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用典的方法有正用、反用、明用、暗用……,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比较丰厚,在语法修辞上又有倒装、节缩、对仗、借代等不同的方法,加上古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与今天又有很大差别,所以,要理解这些典故,这对读者的要求就比较高,如果读者的知识面不够,就会觉得文章看不懂。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如果不知道陆荀之辩,就会觉得作家只是在写登高望远,其实这句是用典故来形容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

下面按照课文中出现典故的顺序,对文中的主要典故尽可能作出详细解释。

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不同。曹植与谢灵运分处魏晋时代的首尾两端,植是出汉音,启魏响,灵运是出东晋,启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诗歌承继亦有渊源。钟嵘在《诗品》中说:“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吴会,课本无注,当指吴郡的都会,即江苏省苏州市。一说“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而从对仗角度看,不如前解工整(“长安”对“吴会”,单个地名对单个地名)。但它同时又是用典,还应有深层含义。教参书认为“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王勃的身世、心境是一致的,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说明下句,即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张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时的“脱口秀”是一副艺术性颇高的人名对,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联的滥觞。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如果知道有关背景知识,就还知道作者在此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此意可和下文“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等句相呼应。这样理解,完全符合王勃的性格和遭遇,也能更好地贯通上下文。王勃原本年少气盛,再加上自己才华横溢,很容易产生心高气傲的心理。后来,果然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得罪了高宗皇帝,被逐出京城,还连累老父也被贬官受罚。一时间,使王勃有一种从云端里跌落下来的感觉。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怎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呢?用典的好处之一是言简意丰,以少胜多,能“寓万于一”,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5.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篇五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睢园:(见《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园囿名。汉梁孝王刘武营建的游赏廷宾之所,即梁园,又名兔园、修竹园,故址在今河南商邱县(古为睢阳县)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当时的司马相如、枚乘都曾为竹荫蔽日的睢园宾客,并为之吟咏。枚乘《梁王兔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自睢阳东南流,历于竹圃(即睢园),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实望。”小说所写潇湘馆与这些描绘可相映照:“后院墙下怱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清客们从翠竹景物,联想及潇湘馆主人如梁园主人般好客风雅,故用了“睢园”之典。《滕王阁序》中“睢园绿竹”一句,亦用此典。

邺水朱华:“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后来,北方的匈奴族又来入侵汉朝,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将军。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将帅之事交谈起来,没想到,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能。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职的冤案,并恳求汉文帝把魏尚官复原职,而且让魏尚率兵攻打匈奴。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对于李广难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

走运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前一个典故出自《晋书·吴隐之传》。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后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篇》。大意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抒发了古代文人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因之以自励的胸怀。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事见《后汉书·孟尝传》。关于孟尝,有著名的成语“合浦珠还”,说的是合浦不产谷物,沿海出产珍珠,由于前任太守贪污受贿,珍珠纷纷运往相邻的交阯郡内。孟尝到任,革除敝端,迁离的珍珠又回到合浦。后遂用“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还或物失而复得,对其人或其物有称美之意。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 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们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去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阮籍见一般的凡夫俗子,以白眼对之;他喜欢和佩服的人来了,就用青眼相对。是真名士自风流,阮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超凡脱俗。

请缨: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请您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会把南越王绑来送到您的殿下。”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

投笔:《东观汉记·班超传》:“(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人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O指弃文就武。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投笔从军”、文明部·文具“班笔”。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宝树原指指谢玄是谢家的人才栋梁,可以光耀门楣。“谢家宝树”的典故来自谢安与侄子谢玄的对话,早年谢安问谢玄等子侄,为什么子女对人自己的事情并没什么影响,但是大家却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出息呢。别的子侄都不能回答。只有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有出息的后代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既高洁又辉煌,长在自己家中能使门楣光辉。现在一般指很有出息。谢家子弟确实是这样一次次安定与挽救了东晋王朝,忠诚高洁,勇敢睿智,可称为谢家之宝树,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有有其“非谢家之宝树”自谦之句。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第一次他家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小时候专门学埋死人,哭死人,孟母觉得这不是我的孩子所住的地方,就搬到城里去了,谁知这是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专心读书,再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芳邻:好邻居。下句是说,自己年幼时父亲也曾经择邻而居,使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一层意思是说,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

叨陪鲤对:有接受教诲之意。?孔鲤是孔子的独根苗,生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因为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候”,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孔伋继承孔子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故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尊为“三世祖”。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龙门:据《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象登龙门一般令人高兴。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里含有对阎公的奉承。

6.滕王阁序用典分析 篇六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此“帝”亦指天帝。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表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扬雄《蜀都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杜甫《塞芦子》:“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袁崇焕《浣衣里》:“精诚叩帝阍,愿化一寸铁。”“帝阍”在王勃文中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就像借“陛下”称天子一样。因为前为“怀”而不是“叫”“叩”,后又接“不见”;且与下句“宣室”相对称,都是暗指当朝皇上。教参译“怀帝阍而不见”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不如译作“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两句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中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冯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后来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种种看法。有人说是他命不好,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有人说他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头脑和治军才能。更有人说是汉武帝重用外戚,宠信卫青、霍去病,而并不真正器重李广,甚至故意排挤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后世多把李广作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用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7.滕王阁序典故分析 篇七

一种说法是王勃作此文时年龄为十三岁或十四岁。《太平广记》和《唐摭言》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 时年十四。”因文中有“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恭逢胜饯”之句, 后人多怀疑十三、十四岁之说是民间文人对“童子”一词的臆造。如高步瀛在《唐宋文举要》中说:“疑十四岁之说乃由序中‘童子何知’一句附会而出。”从这篇序文内容之博大, 构思之精巧, 辞采之富丽来看, 不应该是少儿之作, 更像是成人作品。而后文流露出的对于人生悲欢的感慨和对于宦海沉浮的体味, 情之真, 意之切, 言之痛, 非饱尝人世沧桑和仕途艰辛之人, 不会有此“真切之文”。

另一种说法是王勃作此文时年龄为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按岑仲勉《王勃疑年》推算, 王勃生于公元649年, 卒于公元675年 (上元二年) ;而上元二年, 王勃作有《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 所记之事与《滕王阁序》相似, 故许多人认定王勃作《滕王阁序》也是在上元二年, 即二十六岁。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便采用了这种说法。然不论是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 均与文意不合。一是无法对“童子何知”中的“童子”一词作出合理解释, 一个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的成年男子对客自称“童子”, 终觉别扭。二是不太吻合“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中“弱冠”之自称。若说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约等于二十岁, 实在牵强。同样对客, 一会儿称“童子”, 一会儿称“弱冠”, 为何前恭而后倨?总之, 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之说虽较为通行, 但笔者仍觉此说疑点重重, 难以服众。

近重新将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与《滕王阁序》两文作一对比, 忽有所悟。《秋》文曰:“上元二载, 高风八月, 人多汴北, 地实淮南。……昌亭旅食, 悲下走之穷愁;山曲淹留, 属群公之宴喜。……此欢难再, 殷勤北海之筵;相见何时, 惆怅南溟之路。”若按某些同志的理解, 王勃在往交趾省父途中, 八月作《秋》文, 九月作《滕》文, 从而认定王勃作《滕》文是在上元二年, 即他二十六岁时。然比照两文, 便发现两文虽为同往交趾途中所写, 但《秋》文是记省父之事, 而《滕》文并无省父之意;《秋》文中笼罩穷愁悲戚怅惘之情, 而《滕》文则流露出豪迈、激扬、慷慨之意;《秋》文中作者贱称自己为“下走”, 而《滕》文中则自称“童子”“弱冠”这些较为自尊文雅的用语。显然, 短期内在同一旅途中写出情感反差如此鲜明的两文, 似不可能。笔者以为, 作《秋》文时其父王福峙被贬交趾已久, 王勃思父心切, 前往探视;而《滕》文并非与《秋》文同时期的省父之作, 而是早于《秋》文, 在王福峙刚遭贬谪, 王勃侍奉父亲同往交趾途中所作。王福峙远谪交趾完全是受王勃牵累, 王勃恰遇恩赦, 侍父远行, 自在情理之中;且此说在原文中可得到充分印证。原文中“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是言家父前往交趾为令, 路过洪州这个胜地;自己年幼无知, 有幸随父参加盛宴。前句言父, 后句言子, 自然顺畅;严父面前, 自称“童子”, 恰当得体。“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言自己愿舍弃一生功名, 在万里迢迢的旅途中早晚侍奉父亲。父亲因已受累, 王勃深感歉疚, 唯一能做的就是侍亲尽孝。下文“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是言年老更应壮心不已, 哪能在白发苍苍之年改变心志;身处困境中更应坚忍不拔, 不丧失远大的志向。前句奉劝父亲要振奋精神, 不因贬谪而颓丧;后句激励自己不畏艰难, 志存高远。“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今兹捧袂, 喜托龙门”引用《论语》中“……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的典故, 言自己因从前受到父亲的教诲, 今天才得以喜登龙门。把今日登龙门之荣耀归功于昔日父亲之教诲, 立言得体。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他日”并非某些注家所说的“将来有一天”之意, 而是指与“今”相对的“过去”, 在古文中“他日”常常作“过去”讲, 如“他日我如此, 必尝异味。” (《左传》) , “他日不败绩, 而今败绩。” (《礼记》) 唐杜甫诗“今日江南老, 他时渭北童。”也可把“他日趋庭”理解为是对“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借用。原文中这些父子对应而称的语句可见, 王勃待奉父亲同往交趾之说并非臆断, 而是通过寻绎全文而得。再由“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一句可知, 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应与终军相等, 即二十岁。一个刚行“加冠”之礼的年轻人在父亲面前自称“童子”, 这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是很正常的称谓。“童子”侧重于对父而言, “弱冠”侧重于对客而言。这样便于理解作者为何于一文之中前称“童子”而后称“弱冠”。偶观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二《王勃滕王阁序书后》一文, 正好佐证笔者之管见:“盖乾封、总章时, 宇文节往新州, 勃随父福峙往趾, 俱过洪州, 阎饯之阁上。孟学士, 王将军皆在坐。”

8.《滕王阁序》“四美两难”新解 篇八

对于以上诸说这当中的逻辑问题,笔者倒不妨套用恩格斯责问杜林的话做比较:“在世界模式中,纯数学是某种完全经验的东西,是来自外部世界、然后又脱离外部世界的东西。”(《马恩选集》第三卷第79页 ) 对于两个相矛盾的判断, 不能同真亦不能同假, 必须明确肯定其中之一为真, 这是逻辑思维应遵循的排中律原则。因此, 对学者的诸说不能讲都不错。

再说,“四美” 之谓的“音乐、饮食、文章、言语”所说的理由也不充分:一是王勃序文没有自诩为美文, 而是谦称“敢竭鄙诚, 恭疏短引”, 饶有抛砖引玉之意;二是“一言均赋”, 也“是所望于群公”未来之作的, 这从文末“请洒潘江, 各倾陆海云尔”可得结论。至于言语美, 未见当时“议论风生”“妙语连珠”的谈话记录, 也就无所依凭, 溢美、过誉都无根据, 不过是想当然而已。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黎宁老先生曾在《文史天地》撰文认为,“良辰、美景可以是四美之二, 而赏心、乐事无论如何与四美挂不上钩”,诚哉斯言。

如2005年9月5日“21世纪论坛”开幕式上, 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演讲时, 他引用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晚月》中很有特色的“暑退九霄净, 秋澄万景清” 两句对与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对此的解释竟然是:“意在说明论坛的召开在时间、地点上都很适宜, 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四美具、两难并, 此次‘21世纪论坛的召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样将“四美具、两难并”到处套用, 那就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不错, 八月十五中秋夜确实真是良辰, 皓月当空碧如洗当然也是美景, 但论坛是在北京西城区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有何美景可言? 至于赏心、乐事, 要讨论发展大计, 用心劳神不说, 哪有闲情逸致去赏心? 那乐事也就只有从论坛的主旨上去揣摩臆度了。

由此鄙人不揣浅陋, 针对《语文》课本的注释,斗胆试作新解以为参考, 并求教于大家。

从《滕王阁序》的前后文联系看, 是并不难找到“四美”所指为何人何物何景何事的。让我们细细看来:“纤歌凝而白云遏”,指的就是歌伎美女;“气凌彭泽之樽”,指的就是甘醇美酒;“穷睇眄于中天”, 指的就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槛外美景;而“躬逢胜饯, 盛筵难再”自然指的是佳肴美味了。笔者猜想, 王勃走笔至此, 不由得想起睢园西汉梁孝王刘武饮酒赋诗的情景, 继而联想到《国策》中鲁国君共公择言的典故:有一回鲁共公参加魏国君梁惠王举行的宴会,他劝诫梁王不要贪图“仪狄之酒(美酒)、易牙之调(美味)、南威之色(美女)、 强台之乐(美景)”这“四美” 以免招致亡国的后果。而“两难并”就蕴含于鲁共公所言之中:“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又要穷奢极欲地纵情享乐,又要避免灭顶之灾的亡国祸害,这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吗?其言下之意就是,必须戒勉奢靡之风,不要纵情享乐。否则就难保万里江山金瓯无缺!“四美具、两难并”, 这是王勃的慨叹,也是他的自警,更是与人共勉的策言!王勃从两个梁王想到滕王的盈虚有数,故而在诗中再次发出了“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叩问。看来他是对此有所思考的。

笔者常做读书笔记,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读写诸君不妨一试“天地”。(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激场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刘伟林

9.滕王阁序 篇九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进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如下陈番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斌住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洲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梦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而上路,访风景与崇阿。临弟帝之长州,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蒲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灵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与日下,指吴会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呜呼,时运不济,命途短传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与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罚明时?所烂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河辄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接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城,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请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滑动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0.滕王阁序 篇十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为防止女儿入虎口,酒醉是逃避最好的方式)“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为躲避是非,酒醉是对抗的手段)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1、2句: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3、4句:“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薄帷”、“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明月相伴、清风相慰,形影相吊,高洁而落寞幽独视觉、感觉5、6句:“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听觉7、8句: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

艺术特色:

1、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2、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即是此诗显著特点。因为这里所描摹的并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的事件,而只是借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这种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提出 1的孤独感是过去诗歌中从未有过的。这样写,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愁闷的心情。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如此忧思?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与乱世亲密接触的文人,宛如风中之落叶残花,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更没有能力拯救世界。面对微笑着的带着血痕的雪亮刀锋,他们只能选择躲,躲,躲。世上并没有钢筋铁骨的碉堡可以供他们防身,他们,只能躲在香醇的酒浆里,躲在悠远的琴声里,躲在落寞的幻想里,最后醉死、心碎死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死。

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欣赏

(一)诵读感知

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悲戚。

2、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

3、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5、主题把握

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

(二)朗读赏析

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二. 解题: 这首绝句是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三. 关于怀古咏史诗

(一)什么是怀古咏史诗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二)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想史实时触景生情,感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古之幽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如: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古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关照自我,畅诉衷肠。在鉴赏这类诗词时就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刘禹锡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分析技巧,体察诗心。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四. 研究鉴赏

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2.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

理?

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

五.比较阅读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明确: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过宋词的集大成者李清照的一首作品叫《如梦令》。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板书课题)。在上课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为伟大的女词人。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4岁时的李清照能写出让其饱读诗书的父亲定言到,“我现在已没有能力来评论你的词,需要大家。”,从其词做的成就中来看还是令人置信的。而张15岁时候,写就的《霸王别姬》有人已呼叫可与郭沫若论长短,不可不令人扼腕。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三:具体研习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香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红藕香残”——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玉簟秋”——从主观感受表达秋的到来。景、情;主观、客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

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1、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联想: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课文小结

本问的写作特点: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

上一篇:2019企业采购部人员月工作总结下一篇:消防安全记在心安全征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