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精选7篇)
1.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 篇一
如何写数学日记的教学反思
新城小学朱辉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的范畴很广,可以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可以是记录实践能力的“创新”日记,甚至是记录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日记等等。下面是学生写的几则数学日记。
[案例一]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苏果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7角,又买了2元钱的铅笔1枝,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1元5角。我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花了12元2角钱。
[案例二]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放学后,爸爸带我去大统华超市买东西。我们买了3包饼干,每包1元5角7分;买了3包薯条,每包1元4角3分;买了色拉油1瓶,49元8角。我是这样算的,l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3元再乘以数量3共9元,再加上1瓶色拉油的钱总共是58元8角,与发票上的钱数一模一样。
[反思]这两个案例都是学生记述有关购物的日记,但写出来的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日记。案例一描述的是一个购物计算的过程,而案例二却运用了简便运算知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不仅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与体验生活。
2.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 篇二
一、当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教师对于探究教学的理解走入误区
对于什么是“探究教学”这一问题, 大多数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就是问题教学, 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只知道向学生提出问题, 不知道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还有些教师将探究教学程序化, 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广西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验证假设———分析与交流”这样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缺乏对探究教学的灵活运用.这些教师认为, 在探究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专家提出的步骤, 好像缺少了任何环节就不是探究教学, 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教无定法, 把探究教学程序化、模式化, 这是探究教学中最大的一个误区.
2. 教师一味地追求探究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转变目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而探究教学正好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于是, 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采取探究教学, 忽视了传统教学等方法.但是, 学生学习的知识基本都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探索的结晶, 有些知识仅仅需要学生去接受和继承前人的成果, 而如果所有知识都要求学生去重复一遍科学家获得知识的过程, 那纯粹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也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
3. 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错误的现象:一种是教师成为探究教学中的旁观者.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 不能及时介入学生的合作探究, 当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时, 教师不能驾驭课堂.另一种是教师忽视了现实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 没有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 对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予以重点强调.例如, 有位教师在教“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时, 从复习、导课、新知探究到方法形成、课后小结及练习讲解都是在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问答中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固然很好, 但由于学生对讲解的重点、难点把握不住, 只介绍自己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而对怎样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什么情况下直接设未知数, 什么情况下间接设未知数, 利用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列出来又怎么解等问题都未涉及, 教师若不做必要的梳理、总结, 将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教师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考
在进行探究教学中, 有些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本应该由学生进行探索研究, 但是教师却将思考的步骤告诉给学生, 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 学生不需花多大的努力, 只要沿着教师框定的“道路”前进就可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 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首先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准备了数量各不相同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拼好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再数一数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体积是多少.学生汇报后问:“你是怎样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按照排、列、层进行板书, 问:“你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这些排、列、层有什么关系?” (长、宽、高相当于排、列、层) 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大长方体的个数 (体积) 的? (排×列×层) 那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怎样计算? (长×宽×高) 知识看似是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的, 其实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和思考的.这样的“探究”, 无视学生的原创思维和探究思路, 导致学生失去了个性和创造精神.
5. 教师忽视了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探究教学中, 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将一些定理、公式、方法等归纳出来, 注重学生的探究的结果, 所以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而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点评, 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有效进行探究教学的对策
1. 教师要提高对探究教学的认识
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对探究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 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探究学习, 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 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而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 还要学习一些成功的探究教学案例.在借鉴成功案例时, 教师不能局限于数学科目内, 应该多参考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 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鉴科学课的成功案例, 也可以借鉴初中数学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学习, 不仅仅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中提供参考的模型,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
2. 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实施探究教学
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不同的知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不一样, 所以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适合用探究教学方法的, 有些知识适合用探究教学法, 但有些知识适合用讲授法或者其他教学方法.教师不应该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 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为探究的问题, 尽量还原知识发展过程,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教师只有把教材中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知识比如结论性知识拓展为有利于学生质疑探索、自主学习的知识, 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 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探究、质疑能力也得到提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中, 先让学生把化成小数.学生计算后, 发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先让学生猜猜看, 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与什么有关呢?有的学生猜与分数的分子有关, 有的猜与分数的分母有关这时教师问:用什么方法验证同学们的猜测呢?学生有的把的分子变换为1, 3, 5, 7, 9后都还能化成有限小数, 说明与分子无关;有的把的分母都变换成3, 5, 10后, 发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了, 说明与分母有关.在确定与分母有关后教师追问:到底与分母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有的说与分母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 有的说与分母是质数还是合数有关……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你们试试把分母分解质因数看看?学生分解质因数后有的说分母中含有质因数2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有的说分母中有质因数5的也行, 还有的不同意他们的意见并举出反例, 像, 它的分母里也含有质因数5, 但这个分数并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大家普遍赞成的结论.又有一名同学举出了使这一结论无法成立的例子, 如的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3, 但它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啊.学生又陷入困境.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请看, 的分母与分子有什么关系? (是倍数关系) 学生立即顿悟: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从而归纳得出了完整的结论.
3.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虽然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相反, 在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作用.在探究教学中,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以后, 要对学生进行关注, 要及时给予引导, 但是又不能完全给学生树立思考的“路标”,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在探究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对于一些不太正确的猜想,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 这样才能使学生建立探究的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转化,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 同样用转化的思想, 将一种图形转化成另一种图形, 让同学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4.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评价是探究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评价方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探究教学中, 对学生的评价要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间相互的评价结合.对于评价内容, 不仅仅要注重结果的评价, 更要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因此,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使学生明白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正确的知识和结论,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了肯定, 感受到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 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培养探究的兴趣.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说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探究教学法.但是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小学数学有效进行探究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何宝群, 陈文胜.小学探究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8) .
[2]何宝群, 陈文胜.小学探究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8) .
[3]徐学福.探究教学的模拟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4) .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 篇三
一、培智生的智力水平不一
在一个培智班里,学生的智力程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常常会出现提出一个新知,程度好的学生学一遍就会了,程度差的学生反复多次强调,却不一定能理解。另外,教材内容多适合中度偏上的学生,出现对轻度的学生过于简单、对重度学生太难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好尺度,容易顾此失彼,在帮助中重度学生理解知识点时,轻度学生便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这些都是我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而遇到的困难。
在经过观察与尝试后,本人找出适合本班的解决方法。即适度的调整教材,调整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将目标实现的时段客观的延长或缩短。例如,数字“6”的教学,轻度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数字的方法,可以轻松掌握6的序数意义、个数意义以及读法与写法,而中重度学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学习这些内容。因此,我缩短了轻度学生学习目标的时段,延长了中重度学生的学习时段:轻度学生学习6的所有内容用一节课,再利用三节课来巩固训练、拓展练习,学会更多关于6的知识;中重度的学生则将四节课都用于缓慢的学习6这一节课上。这样,在反复多次的帮助中重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轻度生可独立完成巩固拓展练习,使课堂不至于顾此失彼,学生也很有兴趣。
二、思维多停留在直观的形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能力差,并且语言表达与理解薄弱
培智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并且主要停留于形象思维上,缺乏空间想象力,语言理解能力差。常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老师说的一句长句,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给出正确反映,有时还会理解错误。第二,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跟读。第三,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很具体的图片或物品才能理解。
针对以上几点,本人探索了一些改善的方法。首先是语言表达训练,比如每次上课前,本人都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数字儿歌”,并且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对话,“1像什么1 1 1,2像什么2 2 2 ”等等,学生有了明显的表达意愿。其次在一个知识的教学中,在利用大量图片的基础上,应该由简单的问题入手,适当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转为抽象,遵循“图片——实物——想象”的教学原则,不能让学生停留于眼前画面的初级思维。例如“1+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借助图片,形成一个加一个是两个的初级印象,接着利用实物“摆小棒”加深理解,等到对1+1=2由较深刻的认识以后,便可上升到语言的回答“1加1等于几?”“1加几等于2?”“加1等于2?”来巩固这一知识。
三、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差,容易遗忘
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培智生的记忆力差,多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越显困难,记的内容单一片面,容易错记也容易遗忘。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会将错误的知识记住,并且固定成型,很难纠正。如在点数上,有的学生从小形成的数数习惯就是会漏数,多数,错数,像1235689……,123546789……等,又如有的学生无法纠正“8”、“9”的书写,常将8写成∞,把9写成P等等。
针对培智学生记忆力差的特点,除了教学要多次强调,反复练习的传统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记忆游戏帮助学生激发记忆的兴趣与能力。例如“记忆牌”游戏,将写有数字1~9的9张牌顺序打乱,按3行3竖的顺序牌背朝外贴于黑板上,当老师从另一牌堆中抽出一张牌比如5,便请一位学生从这9张牌中抽取3次,要求抽到5,翻开的牌如果不是5就盖回,多玩几次后不论老师要求的数字有没有被抽到,黑板上9张牌的顺序也基本被学生浏览过了,学生就可以凭借记忆找出要找的那个数字的牌了。还可以结合其他简单的记忆游戏加以训练。针对一些学生从小养成的错误记忆,如数数错误,便可以借助一些数字儿歌加以训练,学生通过多唱多听,自然能够纠正。
四、学习的兴趣较低,不愿意学相对较难的知识
培智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刚开始总是表现出一些兴趣,但当遇到困难学部下去的时候,兴趣则会锐减。尤其是多动症、多语的学生就会开始讲话,做小动作甚至影响他人。
在课堂中,本人常常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三种,首先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觉这些知识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而是生活中常见的,甚至很有趣的很亲切的事物。其次,多做游戏,让中重度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最后,可选择一些简单的奖励或者表扬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生活中的数学日记如何写 篇四
在生活中,数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天,我巧用数学知识,做了一回精明的买家。我和爸爸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商场正在进行优惠活动。我们在一家服装店里看见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对爸爸说:“爸爸,这件衣服真好看,妈妈穿一定好看!”爸爸笑着对我说:“吊牌上是1400,这家店在进行8折优惠活动,那这件衣服打折后是多少钱呢?”我想了想:“1400打8折,那是1400乘以8还是除以8呢?折后的价格一定比原价少,如果1400乘以8,那结果说11200,结果比原价贵,肯定是错的。如果1400除以8,结果是等于175,这与原价相差太多,肯定也是错的。”爸爸解释道:“你看,打8折,就像是你们学过的分数、小数一样,就是把原价平均地分成十分之十,商品打几折,就是取这其中的几份。比如打9折,就是这个价格的十分之九,也就是原价乘以0.9,以此类推。那么1400打8折,就是把1400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也就是1400乘以0.8,结果是1120,这下明白了吗?”我茅塞顿开,高兴极了!我们把衣服买下来送给妈妈。爸爸又考了考我:“一件外套2500,先打8折,满再打9折,那折完是多少钱?”“那就是2500乘以0。8等于2000,刚好满2000,再继续折上9折,也就是2000乘以0.9,最终是1800。”我回答道,爸爸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学会了巧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商品折扣的最终价格。
我们又来到超市买牛奶。A牌的牛奶原价125,买四送一,那买5箱只需要花125乘以4等于500,500除以5箱每箱等于100,一箱有20瓶,每瓶单价就是100除以20等于5。而B牌牛奶原价也是125,买三送一,也是买4箱牛奶的总价是125乘以3等于375,375除以4箱每箱就是93.75,同样每箱20瓶,价格A的100大于B的93.75,若A大于B,两个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A仍然大于B。所以B的单价比A便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原价相同、数量相同,买三送一比买四送一更划算。以此类推,原价相同、数量相同,二分之一比三分之一更划算。最后,我们买了B牌的牛奶。我又巧用数学知识做了一回精明的消费者。
5.学写数学日记 篇五
七里河区秀川小学 赵翠玲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它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解,许多人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大部分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认为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一、统畴学科应用,梳理解题思路。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数学日记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充分的认识,使他们增强了数学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写数学日记还有如下的优点:
1、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曾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写数学日记一直是我心头难以放得下的一件事。经过反复的考虑,我想让她们尝试一番。于是在上数学课之前,我向学生布置了写数学日记的任务,写日记本来是语文教学的事,数学也写日记,我刚在班上宣布了这一想法后,学生们写便开了锅似的吵了起来,怎么写呀?于是,我教给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方法和语文方面的联系,她们都觉得很新奇。结果一下课就有不少学生来问写什么,第二天收上来的数学日记差距很大,有的学生仅写两句话:“今天数学课老师教了梯形,我学会了面积的计算。我学得很好。”他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起,写到下课。只有极个别学生写得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写数学日记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第二天我在课堂上把写得好的几篇日记读给全班学生听,告诉他们可以写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的情况、自己所想到的不同解法,就像给一个好朋友写信,讲自己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在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从学习的方式、知识的掌握、存在的困惑、不同的想法和合作的过程这几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数学日记的格式,规定了一些需要写的内容。
数学日记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语文教学和其他课程的教学都有益处,使课程之间加强了联系。
2、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学了新的知识之后,让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会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因为在她们写日记的时候,要梳理和整理知识的脉络和结构以及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数学日记。如刘博凯的数学日记(学了平均数之后):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既简单又方便非常好掌握,但是你要不好好学也很难掌握。
在这节课上,给我留下印象是深刻的是“移多补少”的解题方法。“移多补少”是把多的部分移到少的那边去,最后变成一样多为止,从而就知道平均数了,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方便,也很好用,但如果学有图的话就不好用了。这时就需要用计算的方法,那就是先求出所有量的总数,再看一共统计了多少量,我们把这个叫“总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能求出平均数了。这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方法。有一次,我和我的二个伙伴要求出我们的平均体重,我是40千克,我的同伴分别是38千克和36千克,我求出了总数一共是114千克,114除以3等于38千克。这样就算出来了。通过学习这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平均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我想念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任何知识都很好掌握。
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通过一个月的尝试,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能力大有提高,而且学生在上课时也特别留意听老师和同学的对话,特别关注用什么方法学习好,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把自己对问题的困惑或不同见解都写在数学日记上。我在写评语时就和学生一起交流,对学生的困惑能在日记上面解释的就直接写在日记上,不能三言两语就解决的就在课外一起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我总在旁边注上几颗星,表示赞赏。由于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评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不但上课专注,注重学习的方法,而且能和同学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够及时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正确地给自己评价,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不断激励着学习。同时,教师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自己的教学。如:一篇关于统计的数学日记:今天,我和爸爸去交水费,我发现这几个月里,我们家用水量很多,回到家我统计了一下,一到三月的用水量,一月用了3吨,三月用了2吨,三月用了4吨,然后我把统计结果做成统计图给爸爸妈妈看,妈和爸爸看完后制定了节约用水计划。
我觉得统计在生活中很实用。
我给了他评语:请当好家里的小管家吧!
家长在和我沟通时,非常高兴,说孩子在家里变得非常懂事了。
三、通过数学日记,可以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一次,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到:“老师,我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特别会忘记除以2,怎样才能记住它呢?”学生的困惑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的教学在哪里出了问题?我回忆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教学中虽然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实际上却用一条无形的线牢牢地捆住了学生,我让学生用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学生却不明白老师的用心,老师预先设置了一个“坑”,让学生往下跳,这怎么还叫探究呢?我为什么不放开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案!第二天,我在数学活动课上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操作找出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四个同学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要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汇报。当天的数学日记效果很好,学生不但写出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理清了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大胆地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一个很内向的女生在“不同见解”一栏中提出:“我觉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表示,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用底乘高再除以2来表示,因为梯形的底就包括了上底和下底。”我在评语中写到:“你真是太棒了,有没有勇气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你的想法?”第二天我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她的想法,支持率达90%,自信的笑容出现在她的脸上,通过数学日记让我们对这位害羞的小姑娘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学生在数学日记中提出了在课堂上没有想到的问题,如:数字与字母相乘,为啥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方程的检验为啥要写上一大段话,不这样写行不行?
总之,数学日记关键是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数学日记里关键要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当然,学写数学日记是有一个过程的,开始写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如果长期写这样的很少思考价值的日记,就不如不写了。要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老师首先应该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输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脉络。然后叫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我想他们一定会更多的从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方面写出数学日记,记录下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让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的烙印,一定会让他们终身享受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益处。
数学日记让我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从数学日记中得到的信息促使我一步步地改进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数学日记的影响下,更注重学习的方法,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并在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快乐和信心。
让写数学日记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6.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 篇六
昨天晚上,爸爸教我玩了一个数学游戏。用一副扑克牌,挑出10以上的牌,只用剩下的扑克玩。玩的时候轮流摸牌,每人一半。每局一人任意出两张,一共4张,把4张牌上的数字任意用加减乘除计算得出24,每个数字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谁先计算出来,4张牌就归谁。要是都算不出来,那就是平局,拿回自己的牌。最后,谁把所有的牌都赢走,谁就胜利了。
我们开始玩了。第一局,我出的1和7,爸爸出的8和9。我正使劲想,爸爸教给我一个方法,把四个数字分一下组,凑成3、8或4、6或2、12,然后再相乘。我们一起把8放到一边,剩下1、7、9,于是9-7+1=3,3×8=24。还有一局的4张牌是5、5、6、8,爸爸想的复杂了,我一看,直接加起来就是24啊,这一局我赢了。
这个游戏太有趣了,下次我要教班里的同学一起玩。
7.学写数学日记 篇七
河北青县大杜庄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陈会彦写的《数学日记领我走进孩子的世界》一文,在《人民教育》2004年20期上全文刊发。陈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真正地认识到,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对数学教育的价值。”作者结合部分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为实例,从他个人的视角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断与剖析:
一、数学日记——生成数学素养的一条绝妙途径。二、展读数学日记,让兴趣和理解共享。三、数学日记成为教学相长的媒介。四、利用数学日记传播数学文化。《人民教育》编辑部认为,“随同陈会彦老师的这篇文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您将会领略到数学日记带来的精彩,受到意味深长的启迪。”与此同时,该刊记者余慧娟还写了一篇编后访谈《数学日记与一个教师的教学生活》和编辑漫笔《让人性的光辉照亮所有学科的教学》,表明对本期话题数学日记的高度重视,对陈会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编者对一个平凡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能够靠自己的摸索,寻求教育的真谛,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惊喜!
无独有偶(用作褒义)。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陈会彦老师及其教学论文虽然罕见,但也不止他一个。据我所知,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第四学校的数学教师叶翠娉,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所取得的成效可与之媲美。叶翠娉老师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她写有《领略数学日记的魅力》一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三、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有助于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陈、叶两位老师所写的两篇有关数学日记的教学论文,是他们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经验总结。这两篇文章的理论均从实践中来,切要中肯,胆识皆具,可信可行,可谓严谨难得之佳作。通过两位数学老师让学生写数学的日记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共同结论:1.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老师数学课堂的补充与延伸。2.学生写数学日记,既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又让学生理解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其价值,进而增进了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提高了应用数学的兴趣与信心。3.学生学写数学日记,有利于自主探索数学内容的奥妙以及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总之,写数学日记有利于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日记研究专家、江苏特级语文教师程绍荣写有《由数学日记说开去》一文。他认为,“陈会彦老师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就某一学科学习而言,我们一方面可以写关于这门课在生活中应用的日记,也可以写学习这门课程的反思,总结与存疑。这对接受、理解所学的知识进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写数学日记遇到的问题】推荐阅读:
二年级写数学日记08-25
数学的300字日记07-02
对小学数学日记的探讨08-23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数学史上的明珠08-26
三年级上册关于生活的数学日记500字08-01
数学小日记四年级06-20
数学系实习日记09-12
数学日记五年级范文09-16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10-15
写好数学日记策略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