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

2024-07-29

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共11篇)

1.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 篇一

我的校园里有一个小天井,那里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堂。

小天井的四周有一圈小叶黄杨织成的绿色镶边,小天井的西南边有一个蘑菇亭,从上往下看蘑菇亭的上面有一些五颜六色的小圆点,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在亭子里玩,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玩猫捉老鼠。蘑菇亭的旁边有一株桂花,桂花的香味使人陶醉,小天井的东南便有一棵孝顺竹,一阵阵微风吹过,孝顺竹的叶子“沙沙”的响,好像竹子在唱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池塘了,那里有两个用石头做成的仙鹤,它的翅膀展开、嘴巴张着,像是要准备起飞了,又像是在引吭高歌,小池塘旁还有一些假山,有的像驼峰,有的像影子,真有趣!还有几棵芭蕉树,每当下雨天,雨水打在芭蕉树叶上,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像是在奏响了美妙的乐曲!

校园的小天井真漂亮啊!

2.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 篇二

关键词:景物描写,点缀,语言表达

如果把语言表达比作文章的外衣, 那么恰当的景物描写就是衣服上别致的点缀, 不仅可以将衣服装点得更美, 也可以表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气质。行文中的景物描写, 尽管也许只有几句话, 写得好却可能妙笔生辉, 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 如何进行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就没有了灵魂, 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 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首先要赋予人物的情感, 做到情因景生, 景因情美。因此, 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如八下语文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 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 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 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 走近大树……”海伦·凯勒的眼睛是看不见的, 她却能描绘出如仙境一般的画面, 含羞树的花朵的美是她是用心感到的, 而这样触动内心的美更能激起读者美丽的联想。可见, 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感动, 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景物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是和整篇文章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 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而且对突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七下语文中鲁迅的《风筝》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 是春二月, 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 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没有风轮, 又放得很低, 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 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在这一段中, 鲁迅选取了风筝、杨柳和山桃来表现故乡的春天。而这篇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 由风筝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细写“寂寞的瓦片风筝”, 和下文中弟弟做的风筝相照应。发芽的杨柳和吐蕾的山桃是故乡早春特有的景物, 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温和”互相映衬, 增添了往事回忆哀伤动人的力量。

九上语文中鲁迅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当作者终于回到了二十多年未归的家乡后, 首先描述的是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丝活气, 可以看出故乡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种悲凉之感隐隐而出。下文作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温馨瑰丽的故乡风景画, 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更加突出“我”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心理上的故乡是值得缱绻留恋的, 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而温情, 作者尽情徜徉其间, 几乎流连忘返;而他构筑的现实中的故乡则是写满苦难。所以, 从开头对故乡环境的刻画就可以知道, 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哀阴灰的。

同时, 行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景衬情。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挚的情感, 中规中矩地去写一个人一件事, 情感不充分, 自然不能打动人。那么怎样使情感表现得更充沛呢?在关键处以景衬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 写了女主人公在不同景物的不同感受:“那第一次, 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 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我敢在院中走了, 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 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 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月牙下边, 柳梢上面, 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 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 开满了白花, 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 一半儿略带点灰影, 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 我心里说。”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以景衬情, 其实就是暗示着女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下的心境, 既含蓄, 又富有感染力, 这就是借助景物描写去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 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

七下语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 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 如菜畦、皂荚树, 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 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 如石井栏, 再写动态的, 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 围绕一个“乐”字, 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 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 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 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 有声有味。

情因景生, 景因情美;渲染气氛, 推波助澜;既有听觉, 又有视觉, 真是绘声绘色;有远有近, 有高有低, 真是疏密有致;既有动景, 又有静景, 真是动静相生。一个接一个精巧的比喻, 美不胜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春意盎然。这就是恰当的景物描写给语言化妆的效果。

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篇三

一.要仔细观察所写景物,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通过不同视角来表现景物。

如《竹林深处人家》采取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视角描写茂密的竹林;又如朱自清描写的《春》这课中的“春花图”和“春风图”中,作者仔细观察,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相结合的感觉角度,以及虚实相结合,自上而下,正面侧面、动静相结合,抓住了景物“春花”和“春风”的特征:春花是繁多的,春风是和煦、轻柔、芳香、悦耳的;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小山雪霁图”,通过视角自上而下,由点到面观察,抓住景物——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特征暖和舒适,进行描绘。因此,“观察”不同于“观看”,观察是有意识、有计划进行的。它要求观察者仔细观察景物的特征,并有所分析。如果漫无目,走马观花,任一时兴趣去看,往往观察得不全不深不细,因而收效甚微。观察要确定观察点和观察范围。描写景物要选取一定角度,或仰视,或平视,或府视,或正看,或侧观。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景物特征不一样,作者的心情也会不一样。此外,还要讲究一定的顺序。

二.描写景物要有顺序,做到井然有序。

《树林和草原》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而《巴东三峡》以空间为序,《周庄水韵》是空间、时间顺序相结合。

三.描写景物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生动逼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春》中的春花图运用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作者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而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通过几个恰当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春风图,作者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四.描写景物的同时要融入自已感情,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济南的冬天》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有时直接抒发感情。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真算得上个宝地”“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等,这些句子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喜爱、赞美之情。

五.写景时要明确写景作用,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

《坟》有一段景物描写: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段景物的描写的作用渲染了坟场凄凉的气氛,更衬托出华老栓夫妇失去宝贝儿子华小栓那种悲凉的心情。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月下编蓆”那段景物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花香。这段景物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为下文话别提供背景,起烘托、渲染的作用。又如在《记一次救灾活动》中也有一段景物描写。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照得大地全亮了。到了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大约下了三个多小时,雨停了,天气也凉快了许多,河水暴涨……这段景物描写就不恰当,从题目中看,这段景物的作用只需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直接或间接地为文章主题服务,渲染气氛,为文章情节发展作辅垫就行,而一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如开头划线那一句不如不要。

每篇文章的景物描写须根据文章中心来写,是否起到服务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的作用来定。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殊不知成了画蛇添足。

自然界景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描写景物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总之,平时只要让学生多观察,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融入自己情感,运用各种写景方法和技巧,反复修改,终会写出生动形象,优美感人的写景文章。

4.描写景物的作文:校园一角 篇四

春天来啦!整个小花园都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瞧,那羞涩的桃花妹妹露出了粉嫩的笑脸;那大方的迎春花姑娘随着微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那紫色的喇叭花也来凑热闹,“滴滴滴”地吹着它那小喇叭,好像在为迎春花伴奏。还有许多花朵也正在开放,散发着迷人的花香,引来了许多的小蝴蝶,小蜜蜂,整个校园也都浸在这迷人的花香中。

夏天的小花园是那么的茂盛。花儿争鲜夺艳的开着,小花园东边有一排长廊,长廊那洁白的柱子,米黄色的梁上都爬满啦茂密的粉藤,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阵微风吹过,所有的叶子随风舞动,发出“唦唦”的响声,像在奏乐似的,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好看极了!同学们在用漂亮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玩耍,追逐,在凉快的长廊下看书,休息,聊天儿,好不自在。

秋天的小花园是菊花的世界,也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地方。小花园里的菊花种类可多啦!有”嫦娥带“,”金狮子“,”含笑“,”鱼鳞片“,”白雪塔“,”粉莲“等。这些菊花都色泽鲜艳,千姿百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别具一格的”嫦娥带“了,它是驰名中外的名菊,它那紫红色的花瓣,就像嫦娥在空中共飞舞的`飘带,非常漂亮别致;还有那小巧美妙的”小香球“,有着浓郁的芳香,和绣球似的花心,金钩似的花瓣,十分好看。”哇!多么浓郁的花香啊!里面还掺杂着淡淡的果香!“这是每一个人来到这里说过的最多的话。随着这句话,随着那淡淡的果香,向四周的树上望去,那一棵棵柿子树上挂满啦一盏盏小灯笼;那一棵棵梨树上结满啦一个个又大又黄的鸭梨;让人看了就流口水那一棵棵石榴树上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石榴,还有一些石榴娃娃露出了顽皮的笑脸,可爱极了!!

冬天来了!下雪了!雪飘到了地上,地上白了;雪飘到长廊上,长廊白了;雪飘到石凳上,石凳白了。整个小花园都是雪白色的。从远处望去,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树木都是光秃秃的,只有松柏,依然是绿油油的,依然是的那么的挺拔,在风雪中坚强不屈;再瞧瞧那以前开的争鲜夺艳的花朵,全都枯萎了,可在这风雪中还有花儿在唱独角戏,那就是腊梅,它是那么的有骨气,有品格。下课了,同学们在花园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儿的快活极了!

5.描写校园景物的作文300字 篇五

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穿过长廊,靠右边有一颗很大梧的梧桐树。春天,梧桐树上冒出了一个个嫩绿的小嫩芽儿,就像是枝头上长出了一个个小春笋。过了一段时间,小春笋一点一点的变大、变肥。最后终于变成一片片小手掌一样的小叶子了!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婴儿,鲜嫩、可爱。无论是春夏秋冬,梧桐树都挺立在校园之中,它就像是一位保镖,忠实地守卫着我们的校园。

在梧桐树的右边种着一排红枫,这些红枫叶子鲜红鲜红的,就像刚用红颜料染过一样。它们就像一个个矮小的同学,梧桐树就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正在无私地教导着学生。

梧桐树左边种着一颗海棠树,满树都长着含苞待放粉红色的海棠花。海棠花就像一个个的小铃铛。一阵春风吹来,它们似乎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海棠花旁边的花坛中种着不少杜鹃花,杜鹃花从热闹了一阵的海棠花谢了之后,杜鹃花就闪亮登场了。五角星形的杜鹃花有红色的、有白色,又娇嫩又美丽。一阵阵微风吹来,杜鹃花随风摇摆着,就像是一个个小喇叭在奏响春天的乐曲。

6.描写校园景物作文600字 篇六

繁重的学业占据了校园生活的大部分,但是在校园中走走停停,成为了我在课余时间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当夏日的阳光早早地洒进校园时,揉揉惺忪睡眼,洗漱过后,便走向操场,晨跑时的空气是最好的,看到的人和物也是最多的。看着茵茵绿草,似乎温暖的阳光并没有让它们挺直身子,反是团在一起,美美地睡着懒觉。有些人边谈边跑,有些则在认真的训练。忽然,一阵风吹了过来,人动了,草也动了,阳光、小草、人儿,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色。

结束一天的学业,走向山顶平台,可以静静在那儿走两圈。秀气的小树上开满了不知名的花朵,花儿开得十分鲜艳,有粉的、白的、紫的`,仿佛风一吹,就会羞答答地落下来。阳光照射在绿叶上,显得更加青翠,更加多彩,像是叶子上的一个个跳舞的可爱小精灵,又像贝壳里的一颗颗发光的珍珠。太阳渐渐的落下,映着余晖的树知道我要走了,借着夕阳泛起微微的不舍之情。

到了秋冬交替的时候,我最喜欢去的是前往操场的路上的那一段陡坡。地上已铺满了落叶,似乎在等候我的经过,风一吹,他们又似金黄的蝴蝶翩翩起舞。站在它们中间,抬头仰望学校的后山,这时真像处在仙境一般。

继续走,便看到小花坛里的桂花树上,挂满了一处处米粒大小的花朵,像洒在绿叶上的小星星,有淡黄的,桔红的,都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连旁边娇艳欲滴的玫瑰都要略逊一筹。深深地吸一口气,五脏六腑中顿时充满了桂花的香味。

徜徉在校园风景中,每一处都是最美的角落,走过春夏秋冬,这里留有我的喜怒哀乐。行走在校园中,我总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

7.谈谈提高小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 篇七

一、要注意观察, 把握景物的特征

一般说来, 我们先要确定观察的对象, 否则会无的放矢。一旦选择了观察的对象, 我们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全面的、仔细的、深入的观察。我们不仅要观察它的整体 (大致轮廓) , 还要聚焦它的局部 (特写镜头) ;不仅要观察它的动态 (生长过程、四季变化、风吹雨打) , 还要注目它的静态 (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结构) 。我们还要善于将自己观察的对象, 与别的景物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寻找出与其他景物的区别之处,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二、要确定位置, 选好观察的角度

要想达到观察的目的, 我们要选择好观察的角度并确立观察的最佳位置——观察点。所谓观察点, 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的角度选好了, 观察点确定了, 才能搞清方位, 清楚的叙述, 正确的描写。有时为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地观察描写对象, 我们不仅需要固定的立足点, 还需要变换立足点, 并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从观察的顺序看, 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或从外到内、从内到外, 或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 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观察的角度看, 可以远眺, 可以近瞧, 可以平视, 可以仰视, 可以扫视, 可以环视, 可以透视, 可以腑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对景物做出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观察角, 看到的景物也不一样。

三、要描写有序, 避免杂乱无章

文无定法, 但也要有序可循。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 其一是空间顺序, 其二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通常是选取一固定的最佳的观察位置, 随着视线的移动顺序, 依次地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 是不选取固定的观察位置, 而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移动来描写景物, 如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 (正面) →东→北 (背面) →西”, 这叫瞻仰顺序, 也叫游览顺序。而时间顺序是指同一景物, 在不同的时间里也是有所变化的, 如柳树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里, 是有变化的, 即使在同一个下午的“暴风雨前→暴风雨中→暴风雨后”也会全然不同。我们将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时间段来写, 也能描绘得多姿多彩, 给人以美的感受。实践证明, 按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描写出来的景物, 才会井然有序, 而避免杂乱无章。

四、多感官并用, 让文章更加出彩

观察的立足点确定了, 角度选好了, 描写的景物就会条理有序、层次分明, 但不一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它说明了文章的语言, 如果没有文采, 写得不生动形象, 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更谈不上流传很远。小学生在自己的写景作文中, 最好的方法就是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感官, 大开“五觉”, 以视觉绘其形, 以听觉摹其声, 以嗅觉闻其息, 以味觉尝其味, 以肤觉体其感。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再辅之以诸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这样流淌在学生笔下的景物就会栩栩如生, 就会使人触手可及, 就会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学生的文章就会更加出彩, 行之远矣!

五、要动静结合, 让画面更具动感

在一篇写景的文章中, 如果一味地写静景, 文章就难免显得呆板;如果一味地写动景, 文章又难免失去稳定, 正确的做法是动和静交织。静态描写擅于表现景物形态特征, 动态描写利于景物生动传神, 两种描写各有所长, 只有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 所写景物才能各具情态。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有时在人们的感觉中常常难以割裂, 如果你的联想和想象足够丰富, 即使静态的景物在你的笔下也会变为动态景物。如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就是把蜿蜒的雪中群山比作了飞舞的银蛇, 将莽莽的雪域高原比作了奔驰的蜡象。“巍峨的高山”和“起伏的丘陵”这些本来静止不动的景物, 在诗人想象的笔下却成了飞舞灵动的景物。所以, 在景物描写中, 坚决不能流于一般化, 一定要体物入微, 给自己的思维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既写静, 也写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动静交织, 以动写静。如此, 方能绘形、绘声、绘色, 使人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但还应注意不要堆砌词藻。

六、要融情于景, 表达主观感受

纵观古今中外写景之佳作, 没有一篇是纯粹写景的, 或者说为了写景而写景的。我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 没有感情, 可是写景的人对自己笔下的任何景物总是会倾注自己满腔的感情, 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一种主观感受——情感。我们知道, 如果景物失去了感情的色彩, 充其量也只能算一具苍白而美丽的“躯壳”, 是难以感动人的, 写景贵在有情。所以, 在写景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倾注到作品的字里行间, 做到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物我一体, 进而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8.如何描写静态景物 篇八

静态景物是指处于稳定静止状态的事物。如:高耸入云的山峰、优雅别致的盆景、雄伟高大的建筑物等。怎样才能写好静态事物呢?

一、抓住特点

首先要从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等方面去观察,找出它的特点。比如写盆景时,它那别致的形态和娇艳的花朵特别吸引人,那么在描写时就应该紧紧抓住它的形态和色彩来写。

二、展开想像

我们既要对静态景物本身作细致的描写,又要根据它的特点去展开想像,在真实的基础上把它写活。比如《九寨沟》一文中,作者介绍湖泊时是这样写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这句话不但形象地把湖泊比作颗颗宝石,还把九寨沟的沟谷比作美丽的彩带。这样形象的比喻不仅抓住了九寨沟湖泊和沟谷的特点,还非常成功地把九寨沟和沟谷的神奇写了出来。

三、生动表达

9.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 篇九

肖形融情巧状物

——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杨道科

[教学设想]

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起烘托和渲染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往往能增加作文亮点,甚至妙笔生辉。但初二学生记叙文习作中几乎很少涉足景物描写,大多只是平铺直叙,或粗略勾勒景物轮廓,语言平淡,读来味同嚼蜡。针对初二学生的写作实际,设想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让学生明白在记叙文中添加适当的景物描写,可使文章增添文采,更加生动形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只选择景物描写中的几个点,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力求达到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有意识地选用拟人、比喻等描写景物的方法,并通过课堂中的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写景增添文采”的自觉意识。[教学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住特点,捕捉特定季节、时间中所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灵活写景,有意识地选用拟人、比喻等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器物本是无情物,情由心生。你的情会令景更美,美景会令你的情更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审视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学习用景物描写去酿造你记叙文中的浓情美意吧。

二、合作交流,归纳作用

用喜欢的方式阅读语段,你觉得文中那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附语段)讨论交流后师明确并小结:刚才同学们所找的都是一些景物描写的语句,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增添了美感,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交待故事背景。

2、渲染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品质等。

师过渡:根据刚才的探讨可见景物描写在文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交待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品质等。要想作文出彩,写好景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

三、方法探究

1、运用修辞,紧扣特点。

第一步:确定季节,罗列景物。

比如,我们要写夏天的开头,我们可以选择“大树、知了、太阳、池塘、荷花……”等具有夏天特点的词语。

第二步,运用修辞,逐一描写。在选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予以创新,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由于时间的原因,请每位学生针对某一景物写一句含修辞手法的句子。)如: A、大树犹如撑开伞的巨人。

B、知了趴在树上,扯着嗓子在喊:“热死了!热死了!” C、大火球无情地向大地射下无数火箭。D、美丽的荷花像仙女亭亭玉立在水中。

第三步,连串成段,整体优化。例如:(我们将上面的修辞句连串起来,便成了个优美的写景开头:夏哥哥带着阵旋风来到人间,只见大树犹如撑开绿伞的巨人站在路边,而知了却趴在树上,拼命地扯着嗓子在喊:“热死了!热死了!”天上的太阳像轮大火球高悬在天空,向大地射下无数火箭。不远处,美丽的荷花像仙女亭亭玉立地在池塘中。)

2、动用感官,绘出层次。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味、触、视、听、嗅等)。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趣味盎然的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触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视觉)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听觉)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觉),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3、选物筛词,融情于景。

阅读选段五、六,思考两个语段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可以看出?

小结融情于景方法:①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②恰当运用修辞和想象③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

过渡语:回顾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了景物描写的一些常用的方法,下面我们运用方法来大展我们的伸手,为自己的文章创造一些诗情画意吧!

四、实战演练,分组巩固

为避免写作内容的重叠,也免去时间紧张的现象,老师安排大家分成三组,各大组分别演练以下三个内容。

1、练习:利用“星星、风儿、萤火虫……”,写一个描写夏天夜晚的片段,渲染夏夜宁静的气氛。

2、在你觉得需要的地方插入两三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成绩公布了。哈,92 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

轰!我头脑一炸,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 90 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友情提示:情与景是否和谐统一)

3、请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片段。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反衬人物品格等作用。并且还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在今后多加训练,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景物来。[板书设计]

1、交待故事背景

作用

2、渲染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心心情、性格、品质

物 描

1、运用修辞

紧扣特点

2、动用感官

绘出层次

3、选物筛词

融情于景

附: 文段一: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芦花荡》 文段二:

姥姥家在农村,那里的新鲜事可多了。就说看电影吧,那里放电影不在电影院,而是在晚上找个大空场,支个大白幕就开演了。我很想去看,可姥姥、姥爷总说我还小,人生地不熟的,不让我去。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文段三: 舌战了一个多小时,我和爸爸各不相让。爸爸就来硬的:“好哇,你的理由比我还多,我苦口婆心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的将来!今后不准再摆弄那玩意儿,否则我就‥‥‥”下半句他哽咽了回去。“我就要做航模!”他那架势、口气,把我的倔脾气招了上来。“你敢!”他暴怒了,粗壮的手抓起航模,我急忙去挡。晚了,“啪”,航模被摔在地上,我犹如当头挨了一棍子。咣当,爸爸狠狠地关上了门。这时,我没有扑过去打门,也没有号啕大哭,只是尽情的让眼泪往下淌……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如泣如诉。我心里喊:“爸爸,你还是个知识分子呢?难道你真的不知道我没有错误吗?” 文段四:

一个风雪之夜,我感冒发了高烧。妈妈焦急地给在单位值班的爸爸打电话,可怎么也打不通。她想找街坊帮忙,可到了门口又回来了,她是怕打扰人家休息。昏迷中,我看见妈妈在屋里转了一会儿,就毅然的背起我,奔向医院,狂风卷着雪片,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摇鬃甩尾,张牙舞爪地向妈妈扑来,不停地用它那尖利冷酷的利爪,撕扯着妈妈的头巾和衣服,抓挠妈妈的脸。我身上,又费力地将我背起,在刺骨的寒风中,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背着我,艰难地跑向医院。文段五: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细的雨丝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行走在风雨中》 文段六:

10.如何描写校园的景物 篇十

此情此景, 想到自己被贬谪的身世, 不禁更感凄凉无助。接着作者的视线由下往上, 望向山顶, 描写顶部天然奇观。接着, 从外往里, 深入洞中。作者没有直接赞叹洞有多深, 也没有列举数字来体现其深度, 而是用了最直接, 也是大家测深度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投石子。“其响之激越, 良久乃已。”说明洞深不可测。这一描写更是突出了本文游记的特征, 贴近生活。接着, 作者的视野又放大到小石城山以外, 总观小山。但作者自身却又是时刻在画中的。他以一个游览者的姿态, 从游山的角度来写山。之前写的是顶部, 接下来作者又描写了山顶, 由面到点。“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写出了小石山的又一奇特之处。“土壤”象征着人才成长的环境, “嘉树美箭”象征象征人才, 这里暗喻虽然朝廷里充斥着各种政权争夺, 但真正的有才之人必将出污泥而不染, 在浑浊之世保持独立清高之姿态。“其疏数偃仰, 类智者所施设也。”竹子疏密不齐, 好像人工布置似的。柳宗元被贬荒地, 本想在大自然中释放自我, 可却走进了这“不自然”的林子中。不知此时作者是在为这山顶奇景感到惊喜呢, 还是为连竹林都显出人为痕迹而显得无奈。

下面一段作者大发感慨。这里的美景让作者确定了上天的存在, 却好奇为何这美景不在中原地区。这里暗示的是像柳宗元这样的人才为什么难以在中原报效朝廷, 却偏偏被贬到如此荒凉之地。这里的奇景即使经过一千年也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这简直是白费力气。若作者将自己比作这里的奇景, 那么他也认为自己是白耗气力吗?显然不是, 这只是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抱怨, 对自己不公遭遇的挖苦。为什么奇景只会在这偏僻之地出现?作者列举了所流传的两种说法。一是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美景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 二是这地方不孕伟人, 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但作者对这两种看法都表示了怀疑。那么作者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对作者来说, 奇山异景在哪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是否被人发现。若这石山被天下人所关注, 即使身处荒僻之地, 也必会招来大批爱景惜山之人。缺的并不是好的环境, 而是发现的眼睛。作者并不怨叹自己身处的社会, 而是叹息没有伯乐。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对山水游记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此前南朝的山水游记多用骈文书信体表现, 而且是以表现声色之美为主。初盛唐的亭阁山水记多用于刻石记功, 缺乏作者的真情实感, 真正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作品并不多。柳宗元山水游记多作于被贬永州时期。他观察细微, 描绘精确, 而且字里行间寄托了他遭贬被弃的悲愤。《永州八记》是其代表作。一方面, 他用准确的语言、细腻的描写, 展示了形神兼备的景物图画;另一方面, 又通过主观感受的强烈介入和鲜明表现, 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把山水散文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而确立了山水散文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 于唐宪宗元和元年 (806) 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 柳母因病去世, 而王叔文又被处死, 他自己也是一再受到统治者及其鹰犬的诽谤和攻击, 心情自然倍感压抑。永州的山水雄伟险峻, 而又幽静, 还有好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柳宗元这戴罪期间, 时间“充足”, 便到处游历, 四处览胜, 以此开阔胸襟, 寻求心灵上的抚慰。《永州八记》就是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的“有感而发”, 《小石城山记》是其中的最后一篇。

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写到写作山水游记的目的时说:“余虽不合于俗, 亦颇以文墨自慰, 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 而无所避之。”这就告诉世人, 柳宗元虽因永贞革新遭挫, 但作者仍出淤泥而不染, 在乱世中保持高洁品质与斗争精神。

《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的最后一篇, 短小精致, 却体现了《永州八记》的总体风格。首先, 在语言上, 词敛语节, 简峭洗练。作者在叙述人物活动、刻画自然景物时, 不用华丽的词汇, 而是用最平实, 最贴近生活的语言组织文章。整段文字全用白描手法, 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博学的典故, 没有璀璨的比喻, 有的只是作者的所见, 流露的只是作者的心声, 简洁自然, 平中带奇。在选词上, 少用虚词, 多用实词, 尤其是信息量丰富、概括性大、表现力强的名词和动词。在第一段中, “北”、“下”、“西”、“东”、“旁”、“上”等方位名词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小石城山的布局。在句子方面, 作者在行文中充分发挥短句结构单纯, 短小精悍, 表意明快的长处, 连续运用, 使文章读来抑扬顿挫, 显得活泼生动。第一段里, 两句, 三句, 四句偏多, 最长也不过九字, 简净干脆, 轻松活泼, 字字精峭洗练, 毫不拖泥带水。读来朗朗上口。全文虽只有两百多字, 内容却极其丰富:有路, 有洞, 有水, 有林, 有疑问, 有传言, 可谓景情相宜。

自从我国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以山消愁、以水解怨以来, 山水景物就一直是所谓失意文人排解心中愁怨和不平之气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媒体”和介质。柳宗元是山水解愁怨的高手, 其《永州八记》无处不写景, 无处不露情,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文中所描写的所有景物, 皆是作者眼之所触、心之所及, 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予以“过滤”, 创造出“性格化”了的新的艺术形象。而每一种形象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憎与好恶,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托物言志。

在《永州八记》中, 山石都是柳宗元信手拈来, 毫不吝啬笔墨, 甚至浓彩重墨, 比如《钴潭西小丘记》:“梁之上有丘焉, 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负土而出, 争为奇状者, 殆不可数”, 再譬如《袁家渴记》:“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等等, 不胜枚举。

在上述例子中, 其山其石, 有的突兀坚硬, 有的棱角分明, 有的奇形怪状, 与众不同, 有的与香草杂枝相依。柳宗元, 不愧是模范山水的高手, 奇异的山石在他的笔下, 有了灵魂附体, 有了人格魅力, 有了独特精神, 真的变得“奇异”起来。《小石城山记》外绘小石城山布局、形状, 以及旖旎的风光, 内吐壮志难酬、屡蒙贬谪的无奈与悲愤。《小石城山记》有这样一段:“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益而坚。其疏数偃仰, 类智者所施设也”, 没有一点土壤诉石队山上竟然能够长出密疏相间、俯仰成趣、坚实葱郁的美竹嘉树, 实在是大自然的造化与奇迹, 非人力可为也!生长在那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多么坚韧!多么潇洒!而柳宗元对这竹、这树激情洋溢的赞美与讴歌, 正是体现了作者自己铮铮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德与绝世的才华。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时所遭受的打击, 是常人难以想象, 更是难以接受的。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 他到永州不到半年, 其母就由于不适应南方潮热的生活而辞世, 他内心是怎样的内疚与不安?不过数年时间, 他已经不堪折磨, 正如《寄许京兆孟容书》所说“百病所集, 痞结伏积, 不食自饱。或时寒热, 水火互至, 内消肌骨”;亦如《与杨京兆凭书》所言“每闻人大言, 则蹶气震怖, 抚心按胆, 不能自止。”难行柳宗元坚强信念与意志要被摧毁了吗?难道他要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么?不, 绝不!他在《与韩愈论史官书》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道苟直, 虽死不可回也”。这铮铮誓言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政治改革家的柳宗元身上所具有的刚正不阿与傲岸不屈。

此文在交代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绚丽景物后, 作者借景抒情, 利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先巧妙地否定天有意志, 后表示不相信两种唯心主义的说法。乍看, 他这样好像是在探究为什么奇山异水为什么总是生在荒凉生僻地带, 其实是以山川之美不在“中原”, 而在“夷狄”, 来比喻自己不受朝廷重用的愤恨。文章跌宕开合, 尺幅千里, 笔笔眼前小景, 笔笔天外奇情。

柳宗元寄情于山水, 是对内心的一种救赎。对于向来主张“入世”的柳宗元来说, 自我拯救最重要的目标是要重回朝廷。他相信, 只有回到了朝堂, 其政治理想才能实现。于是, 他急切地向当权者和身处朝廷中亲友陈情, 不断地写信, 反复申诉:“仕于世, 有劳而见罪, 凡人处事, 鲜不怨慰忿愤, 列于上, 想于下, 此恒状也” (《送薛判官量移序》。其中既有亲朋故旧, 如杨凭、孟容、裴埙、李建、杜佑、李绛等, 也有当权的朝中大臣, 如赵宗儒、李夷简、李吉甫诸人等, 甚至还有一些革新派的反对者的, 如武元衡、严缓之流等。在给这些人的信函里, 呼救之急迫, 言辞之痛切, 令人潸然泪下。然而其所抱的希望越大, 失望民就越大。果然, 失望接踵而来至。当其得知其他被贬官员相继被赦起用、而自己毫无音信时, 这种失望就愈加沉重。现实的不如意, 让他寻觅另一个可以寄养心灵的地方。永州的山水就这样走进了他的世界。可是与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不同, 柳笔下的山水是幽怨的、寂寞的, 处处隐藏着柳宗元的影子。他笔下的景物, 已被他主观情绪所异化。但柳宗元的情景相融绝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在现有景物上略加点染, 是抓住每一个景点之中最与心之所契合处, 以写意的笔法, 勾勒出其独特的最动人心扉的细节, 再寥寥数笔效出周围景致, 这样自然笔到神会, 别有一番境界。

摘要:《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的最后一篇, 短小精致, 却体现了《永州八记》的总体风格。文章写作于柳宗元被贬于永州之时, 其母病故, 他自己又不锻造受到排挤和抨击, 心情低落, 于是寄情于山水, 寻觅永州隐秘的山水美景, 借以开拓胸襟, 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成就了《永州八记》。作者由小石城山的形状和布局, 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 借以批判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不难发现, 柳宗元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景物的描写之中, 融情入景, 借景抒情。

11.景物的描写手法 篇十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

2、使学生领会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3、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景物的描写手法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范文赏析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员,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绝招。春

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了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锦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她笑着,轻轻地退下台去。

翠绿的大幕拉拢了。

台上翠绿的大幕,慢慢变成了深绿,然后缓缓拉开了。啊,夏出场了。夏似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那里,那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夏施展过自己的绝技,满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台来。深绿的大幕也随之闭拢了。秋

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

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冬看着大地上的变化,高兴地笑了,胖胖的小脸上出现两个小小的酒窝。她蹦着、跳着、拍着小手,如一个快活的小绒球,滚下台去。

白色的干净的大幕也随着冬的退场而闭拢了。

就在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演员表演各自的绝招时,时间老人的步子也飞快地迈动着。当冬表演结束后,一年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大地上的景物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而不断地变化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节目,表演着……

祝愿他们的节目能越演越好,使人们更加热爱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简评】作者别出心裁地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和神韵,比喻成四幕剧来描写。于是,描述了新的画面:大自然是一座宏伟的舞台,大地是一张神奇的幕布,季节,则是高明的魔术师演员了。每个季节都表演出自己的绝招,春姑娘散花的轻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热,秋少女掷果的羞涩,冬孩子胖手的指挥,令读者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感。文章构思新颖,写得很有些诗情画意。

课后作业:

描写你的家乡的一处有特色的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要求描写细致、生动,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样是山,黄山与庐山不同,泰山又与华山不同;同样是水,江、河、湖、海,各有不同。因此要写出景色的特点,千万不能写成千篇一律、千景一色。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的色彩。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同是一棵枫树,春天嫩绿,夏天深绿,秋天火红,冬天在雪地里又变得一树雪白晶莹。

三、写景要写出景物的动与静的特点。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潮涨潮息自不必说,就是山峦、建筑,随着我们观察位置的不同、角度的变化,也是千变万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不可分的,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四、写景要写出感情,情景交融。景色描写和情感描述是写景文章的两大支柱。描写景物要注入感情色彩,要把主观感情投射到景物上,要写出特定心境下看到的景色,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

七年级作文教学教案设计:这就是我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这就是我》

作文目的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2、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3、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训练要求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

3、文体不限,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表现自我。

指导过程

一、思路提示

文题1:这就是我提示一: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可以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可以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可以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提示二: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采用反向构思的方式,写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我不是我”,这样不仅构思新颖,也有创新的意识。

二、【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有哪些性格特征?

2、小组交流各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

3、代表发言,我的性格特征,老师必要指点,为写作做准备。

三、【范文引路】

在介绍范文时,并请同学们讨论、介绍范文的结构安排,写作顺序,你可以学习、模仿的地方。力争让范文起到引路作用。

【例文1】典型式范文

我就是我田梦青

我,一个普通的女孩儿,扎着独小辫,“四只眼”(戴眼镜)。我认为个人的外表要整洁,而不是艳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所以我不要别人夸我漂亮,而是希望别人说纯洁、大方。

(开头,介绍自己,总写。)

我,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爱去乡村,躺在长满绿草的土坡上,十分惬意。我任小草轻轻刺着我脸,痒痒的;我任芳香的泥土悄悄沾在衣服的一角,软软的。我聆听着草丛中的声音:“沙沙沙”是风儿在用小草吹口哨,“唧唧唧”是一只小虫在用小草弹琴。我幻想:这里曾有一位小女孩种下她最喜爱的花儿;这里曾有一只小狗四处嗅着主人丢失的钥匙;这里曾有过一家人在这野炊,欢笑洒满草地;这里曾有一只青虫圆了它的蝴蝶梦;这里曾有一群儿童春游;这里曾有一位画家用画笔描绘下田园风光……我还幻想,一些小生灵,也曾在这编织过它们的故事……我幻想我自己,插上翅膀,去与鸟儿比飞,去摘天上那闪闪的星星,去乘那弯弯的月亮船。

我,一个爱绘画的女孩。我愿时时刻刻背着画夹,带着画笔。田园里,沉甸甸的麦穗,白里透红的水果,绿油油的小草,五彩缤纷的野花儿;蔚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鸟儿飞翔;黄昏时,火烧云的绚丽景象;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长城的古老壮观,九寨沟的神秘迷人,长江的波涛汹涌,西湖的浓妆淡抹,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青藏高原的广阔无垠,莫高窟壁画的天工巧夺……我要把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画下来,让外国朋友欣赏,这就是中国!

我,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对万物充满好奇,草丛中开了一朵纯白的小花,我惊叹;布满云朵的天空透过一缕阳光,我快乐;鸟儿唱了一曲动听的歌儿,我羡慕。我常常为看一部感人的电影,而泪流不止;常常为一首优美的诗,而赞叹不已……

(分写,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我,一个充满个性,爱幻想,爱绘画,爱大自然的女孩儿。我不愿改变自己,我喜欢属于我自己的天空。我,依然是我。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简评

本文有以下特点:

1、语言亲切自然,优美生动,讲究整齐的和谐美,对称美。如:“我任小草轻轻刺着我脸,痒痒的;我任芳香的泥土悄悄沾在衣服的一角,软软的。我聆听着草丛中的声音:“沙沙沙”是风儿在用小草吹口哨,“唧唧唧”是一只小虫在用小草弹琴。”这样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优雅的意境,感受到了少年作者的美丽、纯洁的心灵。

2、结构精巧严谨,和谐统一。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体部分运用片断组合的并列方式,每段的第一句成为中心句,构成排比段,具有整齐的和谐美。

【例文2】升华式范文

这就是我俞文婷

在沧海中,我是一粒沙。

我,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写,概括自己的精神面貌)

我,不愿随波逐流。在《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曾写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只融于大众的我便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平凡人。我不愿去走别人庸俗的老路,去过跟别人同样庸俗的生活。在偷觑他人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

我,幽默宽容。我向来不喜欢看别人满面怒容的样子,我认为他人的笑才是天下最美的风景。所以每天,我都会变成一颗开心果,尽可能地给他们带去欢乐。“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使狭隘的胸怀容纳百川,所以对待别人的过失,我都付笑谈中。

我,要做自己。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泡沫小说时,我感觉那时在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在虚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实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诉自己:“我就是我,凭什么跟他一样?!”抛掉那些人为的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我自己,最好!

我,积极进取。小小的我是一粒沙,但不甘于落后,一生庸碌无为。我愿做生命的酋长,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渴望朝向艺术之塔,文

化之巅,事业之厦,庆功之缘,不负这繁花似锦的时代,留一行扎实稳健的足迹,把美和爱洒向人间……

(分写,从四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我,风华正茂的我,意气风发的我。

这就是我,幽默宽容的我,不甘落后的我。

我就是我---天下无双!

(总结)

【简评】

文章具有三美:

1、醒豁隽永的诗意美:本文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气息,巧妙的引用弗罗斯特、雨果、齐白石、屈原等名人诗句和言论,并与自己的思想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2、慧眼独具的理性美:作者能客观的认识自我,正确的剖析自己,处处充满理性。在内容上,写“我”独特个性的时候,既突出了自己的平凡——一粒沙,又给人们呈现出品性中的闪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愿随波逐流”、“幽默宽容”等个性的东西,一个才华横溢又积极进取的女孩子跃然纸上。

上一篇:《只因单身在一起》的经典台词下一篇:农业银行强化内控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