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

2024-09-30

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共10篇)

1.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 篇一

关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关于《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现在,我就《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为此,今年8月初,省委成立了由赵克志同志任组长,张庆伟、赵勇同志任副组长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赵勇、杨崇勇、范照兵、吴显国同志牵头的文件起草组。起草工作始终在常委会的领导下进行,赵克志同志对建议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主持召开3次领导小组会议、3次常委会议,对建议稿进行研究讨论,亲自组织研究“十三五”发展的重大问题,亲自到市县听取意见建议,多次对起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直接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央给河北确定的“三区一基地”建设等21个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起草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起草工作历时3个多月。起草组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反复领会克志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多次与省直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论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并经省委常委会审议,形成了提交今天会议的这份稿子。

建议稿形成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起草过程中,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了意见,包括征求省级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还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从反馈的意见看,各方面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符合河北改革发展实际,

建议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举措,对于引领和推动我省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十三五”发展目标既要积极主动、鼓舞人心,能够引领河北人民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又要切合实际、留有余地,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二是建议进一步突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将其贯穿于“十三五”发展全过程。三是建议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四是建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居民收入、扶贫、就业、生态环境等问题。对这些意见建议,省委责成起草组认真研究吸纳,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还有一些意见,下一步将吸收到规划纲要或专项规划中。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重大机遇、严峻挑战和发展趋势。起草过程中,突出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到重大举措的提出,都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并逐项对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作出的重要指示,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成为我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指南。

二是充分体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为起草工作的基本依据,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同时,充分吸收了省委中心组学习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专题研讨班的重要成果。

三是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将对我省“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建议稿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条主线,在指导思想中充分体现,在基本原则中单写一条,在发展目标中单列一项,在主体内容每一部分中都贯彻了协同发展的要求。

四是注重在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上用力。“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建议稿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来展开。目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城镇化水平、脱贫减贫、居民收入等方面差距比较明显。建议稿聚焦短板,突出在薄弱环节上加劲发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努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

2.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 篇二

食品企业标准是对食品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企业标准一般以“Q”作为企业标准的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制定食品企业标准的原则:(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保证原材料和相关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3)有利于食品企业技术创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4)积极参照和引用相关的国内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有利于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6)有利于企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7)如果本企业有多个食品企业标准则这些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食品企业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食品的多样性和食品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食品企业标准制定的难度。了解食品企业标准的相关知识,解决食品企业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食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根据食品企业产品实际确定起草企业标准。食品企业在确定企业标准指标或准备开发新产品项目前,应首先做好市场调研,对产品项目作可行性分析,并尽可能收集相关法规文献和技术资料,应了解国内是否有该产品的技术标准,再确定是否需要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已有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如饮料类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GB/T10792-1995《碳酸饮料》;饼干GBT 20980-2007《饼干》适用于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饼干、压缩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蛋卷及煎饼、装饰饼干、水泡饼干以及相关指标的试验方法。对这类已有上级标准的产品,应按标准规定直接执行组织生产。有的食品企业标准在国家标准发布之前,已按程序备案并在实施,这些企业标准在不与上级标准抵触的原则下,在标准的有效期内仍可执行。但应注意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作比较,如果企业标准未能满足国家标准的条文,应参照国家标准对本企业标准进行修订;重要指标与上级标准不相符的,应废止该企业标准,直接执行国家标准。总之,企业在生产或开发新产品之前,应首先做好市场分析和信息处理,然后再确定是否制定企业标准。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经得起市场对该产品标准的考验。第二,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制定企业标准。我国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标准,有相当一部分为推荐性标准,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产品的实际参照执行或根据本企业产品特点制定企业标准。如软材料,已有GB/T 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等不同类型汽水的一般性要求。而某企业只生产可乐型饮料或者还有其他别于国家标准的同类产品,就可以根据其产品特点起草本企业标准。再如乳粉,已有GB 5410-1999《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GB 10765-1997《婴儿配方乳粉I)等国家标准。一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无糖、补锌、加钙等特色的乳粉产品,并根据该产品的特点制定了产品的企业标准。很多产品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这些产品,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有可依据的上级标准,企业就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起草产品的企业标准。在企业标准起草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参考与其产品类似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当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选取其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这些企业标准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后,就作为指导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依据,也可作为产品质量仲裁的依据。第三,根据企业产品实际准确表述企业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很多企业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此,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都考虑自身产品选取可以达到的、较高的技术指标。国家也鼓励企业制定严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如已发布的SB/T10289-1997《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其蛋白质指标要求是:肉类产品≥6.0%、含肉类产品32.5%。某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对该指标进行了调整,起草其速冻水饺的企业标准时将该指标定为≥8.0%;同类产品的熟制品菌落总数行业标准为≤100000cfu/g,某企业将该指标确定为(出厂时)≤50000 cfu/g。不同种类的产品,其技术指标项目不同,对不同等级产品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产品的技术指标订得越高越好。不同产品都有该产品应具备的科学合理的指标,如酒饮料,我国将白酒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根据酒的香型又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除了根据饮料酒中酒精含量的多少确定酒的度数外,主要还根据酒的香气、口味和风格确定酒的香型。决定饮料酒香型和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是其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一定度数的酒中总酸、总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任意提高或降低某项指标,其产品的香气、口味和风格就会随之改变。有些国家标准是对同类产品作的一般性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不是特指某种单一产品,但其中有些标准或标准条文规定是强制性的,主要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制定产品的企业标准时必须遵照执行。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已有强制性标准,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限量作了明确规定,企业标准中就不能随意对这些项目和指标加以改动。

3.美国拟制定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 篇三

邓肯谈到,“当我们的学生被告知达到了州的教育标准时,学生和其家长会很自然认为他们正沿着通往成功的路径前进,这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因为各州的标准不一,而且很多州的教育标准因为政治因素在不断降低,这就导致孩子们虽然达到了州的标准,但仅仅意味着他们能够高中毕业,而在充满竞争的大学校园里却表现不佳,也很难顺利毕业”。有数据显示,在密西西比州,2007年有90%的四年级学生通过了州阅读测试,但是只有51%的学生在全国性的考试中获得基本通过和部分通过的评级。

弗吉尼亚州州长凯恩(Timothy Kaine)说:“用国际标准衡量我们的学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和其他州的学生竞争,更要与世界各国的学生竞争。”

邓肯表示,要使相关数据更加透明,让学生和家长们了解现状,同时必须提高教育标准,以保证所有学生明确地迈出自己通向成功目标的每一步。

美国前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琳斯表示支持这一计划,但也存在担忧。比如新计划有可能分散学习较差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共和党人反对采用全国性的标准,认为学校教学不应受到政府制约。邓肯表示,这是美国教育新时代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艰巨任务要逐步完成,出台统一标准尚需时日。

(资料来源:美国教育部、全美各州学校教育长官理事会网站)

4.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篇四

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要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还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

三、制定基础教育三个学段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原则分别是:

1. 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园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 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3. 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水平上应有层次性,在科目种类上应多样化,具有选择性,以保证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5.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 篇五

关于制定《班组预算管理方案》的情况汇报

公司领导:

为进一步深化“降本增效”活动,从源头上加强成本;按照公司“把预算指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做到班班有预算、事事要预算、人人会预算”的方针,我队召开了“班组预算管理”专题会议,按照区队实际,讨论制定了《班组预算管理方案》,现将方案内容汇报如下:

班组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企业搞好降本增效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的落脚点。为深入推进我队班组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区队成本费用控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把学习贯彻公司“6.30”工作会议精神和开展降本竞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班组管理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班组职工的节约意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二、组织机构建设

(一)区队指定技术员郑海建全面负责各班组预算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组织班组预算的编制、汇总、上报、下达、分解等工作。

2、跟踪监督班组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分析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情况提出考评意见。

3、协调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预算调整意见。

(二)每个班组设置一名材料员,负责班组材料的领取、管理、交回工作。材料员由班组职工选举产生,每季度根据工作情况适时调整,对于无法胜任工作,造成材料浪费流失的,予以更换。

三、内容及参考方法:

(一)材料领取、发放制度:

合理制定月度物资计划,降低物资库存。在施工过程中,每月初根据工作任务制定所需材料计划。严禁单方面的满足作业计划需要,不根据现场所需及盘查库存量,盲目计划,造成物资材料堆积浪费。

1、支护材料的计划;

月初依据作业计划由区队指定专人定期对井下支护材料库存进行盘点,根据迎头进尺速度结合料场库容,上井后开据支护材料计划单交运搬队,有运搬队从供应科领取装运到施工现场,由区队跟班队长清点后交接。

2、易耗材料的计划;

月初由工具员依据作业计划计划领取。易耗材料包括:金刚石钻头、风钻钻头、风钻钎子、锚索钎子、钻车钎子、接箍等。

3、支护材料的使用与管理;

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措施打设,对不按措施施工造成材料浪费的,按浪费材料单价进行加倍处罚。对材料乱扔乱放发现一次扣本班200-500分;

4、易耗材料领用制度;

(1)实行内部领料单管理制度,有班长填写当班需要的易耗易损材料,由队长或书记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核对后签字,方可到工具房领取。

(2)严格执行易耗材料交旧领新制度,避免材料浪费流失。易耗材料价值高,物件小,易丢失和损坏。因此班组领取易耗材料时,必须以旧换新,并将交旧领新的数量及领取人姓名,统计在班组领料统计表中,对于未提供旧材料的,一律不予发放。此项工作由值班人员负责日常监督,每月底根据材料消耗情况,实行节奖超罚。

(3)对钻头打入岩石中不能退出需领取新钻头时必须由跟班队长给予证明并签字,制定使用周期(每循环进尺消耗金刚钻头0.8个、风钻头1个、锚索钎子0.3米、钻车钻头0.3个、钻车钎子0.3米),凡是不到期领用的,将按比例对其进行处罚。

5、加强设备配件使用的跟踪管理,杜绝消耗漏洞。

(1)严格审核设备配件的使用情况,根据现场设备需要,有计划的下井备用,严禁井下配件积压浪费,发现一次扣除责任者当月安全奖励。

(2)设备所需配件由维修人员携带,到达现场及时更换,如果未能更换必须放置在指定的配件架,做好交接班工作。

(3)建立健全配件管理台帐,技术员每旬对配件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并找出配件使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反馈给区队,为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二)物料回收标准:

1、在撤头搬家时,做好各种设备设施及原材料的转运工作,对随意丢失、损坏材料和设备设施,致使不能正常使用的,按照所损坏设备设施的原价,对责任者进行处罚,并连带跟班队长及班组长责任。

2、建立设备可利用台帐,按照能用则用、可用则留的原则,实行完好材料、待修的材料和报废材料分类、分项进行管理,并做到帐、物相符。

3、建立材料回收奖励制度,对回收后能修复利用的材料,按材料原价的20%,折算成工程分,奖励给回收者。

(三)设备使用、维修及养护制度:

1、从日常保养入手“防微杜渐”。对每台设备实行包机管理,及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消除设备隐患,防止因设备损坏进行大修,减少维修费用的投入。

2、加强南轨岩石作业线设备液压油消耗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定期对设备液压油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减少设备空载运转时间,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检修、交接班及空闲时间,凿岩钻车、扒渣机要及时停机,梭式矿车、电机车要根据生产情况,集中运输,减少空载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每发现一次设备空运转超过10分钟,扣当班司机100

元、当班班长100元。

4、加大处罚力度,杜绝设备操作失误。严细机械设备操作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设备包机制度。对因误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压坏电缆等现象,必须召开分析会,找出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其他方面:

1、各作业地点供、排水系统必须保证管路、阀门、截止阀完好,出现跑冒滴漏每次罚责任人100元。

2、必须使用喷浆落地灰打水沟、打台阶,严禁使用喷浆料。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杜绝返工浪费现象。对出现的返工工作量不予支资,扣罚到班组和责任人,并连带跟班队长责任。

***队

6.玻璃碗质量标准制定 篇六

1、产品材质: 高白料钠钙玻璃;

2、产品规格: 上口径168±2mm,底径直径86±2mm,高度84±2mm,克重480g±20g;

3、制作工艺:甩制工艺+烤花,产品底部雕刻logo,具体画面最终由申购部门确认制作;

4、成品要求:成品平滑柔顺,底部平稳,无毒无味,大货检验感官方面时对比市场部签字的标准样判断瑕疵可接受度;

5、执行标准:《GB/T21170-2007玻璃容器铅镉溶出量的测试》,如出现标准更新,执行最新国家标准,符合国家及和行业标准制作,规格公差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出厂必须携带国家承认机构的检测报告;

6、内包装:独立彩盒包装,彩盒材质:250gA级白板+100g施胶E瓦+140克黄牛皮纸,单面彩色印刷、彩盒表面覆膜处理,自动勾底,加防护,具体尺寸以装入一只活力碗为准,盒中需配有合格标签,标签为80g胶版纸:长60mm*宽40mm,标签上注明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免责条款等相关信息;

7、外包装:24个/箱;外箱为五层瓦楞纸箱,面纸200g,里纸175g,芯纸175g,瓦楞140gB瓦,以达到充分防护产品及支持后续中转流通的目的;

8、特别提醒: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次品、其他未尽事宜以标准样为准;

9、不得出现以下安全风险:该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可接触的部位不应有伤害人体的锐角、快口、毛刺等质量缺陷,针对第三方检验力度,包括国标或其他行业标准的引用及衍生指标,视同物料自身的质量标准一样进行管理和检测;

7.制定我国农业标准的问题与对策 篇七

1 我国在农业标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是WTO的成员国, 根据WTO协议, 已经许诺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放宽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给予农产品进口商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这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 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标准的优势将农产品出口到我国,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技术标准落后农产品出口逐渐减少[1]。要想改变这一局面, 必须先分析一下我国农业标准化落后的原因。

1.1 观念落后使农业标准建设得不到足够重视

以前在短缺经济环境下, 制定的农产品标准, 主要追求的是解决温饱问题, 重数量不重质量, 标准滞后,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混乱甚至相互矛盾[2];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者也缺乏动力去执行标准;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思想仍停留在单纯低价位竞争的经营观念上, 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少能满足国际标准, 企业对WTO形势下新的标准不清楚, 合法利用例外条款进行自我保护的思想淡薄, 对出口的农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却遭受反倾销等不公正待遇缺乏应诉的动机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重视农产品的质量, 面向市场, 跳出短缺经济条件下, 一味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圈子, 转向重视执行高标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同时要加大对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先进标准的研究, 当面临国际贸易争端时做到有理有据。

1.2 标准落后, 没有与国际接轨

在制定标准时偏重国内市场, 由于对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和ISO14000国际环境系列标准论证缺乏了解和研究, 对引用或者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考虑不多, 现有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中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更是空白[3]。这方面教训很多, 例如我国大米因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 而不能出口, 只得积压国库数年;我国出口的瓜果蔬菜也由于各项指标没有达到国际标准而出口受阻。

1.3 农业标准化体系尚未确定, 缺乏法制化管理

农业标准化工作没有纳入《标准化法》中, 对农业标准化的管理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作为依据。同时, 农业标准化体系也没有真正确立, 目前我国农业仍在实行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 使每年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规程和产品加工都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

2 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建设的对策

标准是农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要使更多的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 必须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同时, 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要根据自身特点, 积极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 这是保护本国农业生产, 阻止外国农产品疯狂进口的一种有效途径。

2.1 提高农产品标准和环境标准, 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主要是农药和兽药的残留限制标准, 有毒物质污染的限制标准。提高农产品标准不仅是把我国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同时也是我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要按国际市场标准要求, 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制定发布一系列的标准和规程, 使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确保与国际标准相配套。要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 首先要必须使本国的农产品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标准, 因而我们应加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意识, 推广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生产使用农药的限制标准, 加强环境治理。同时发挥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职能, 使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再上一个台阶[4]。

2.2 加大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 制定有利的国际标准

要想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绿色技术壁垒, 首先要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ISO14000标准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环保标准。同时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 力争实现双边和多边环境标志的相互认可。对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要制定领先的国内标准, 并且争取将国内标准上升为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3]。

2.3 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产品, 制定不同的标准策略

对于粮、棉、油、肉、蛋等大宗产品要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的大宗农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附加值低, 缺乏国际竞争力, 同时由于强调低价位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无法达到国际标准, 出口量很少。对于这类农产品,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安全生产, 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类产品的深加工,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 提高科技含量, 提高出口质量和深加工程度。

对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小宗名优特产品, 在加大生产的同时, 要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标准。应加大一些适应我国地区特色气候, 在其他国家难以生产的产品和有中国文化特色、深受国外居民喜爱的产品的开发力度, 加大有机食品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的生产[5]。对于优势产品, 要加快制定产品标准, 并尽可能将国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保护。由于发达国家可以对动植物品种、遗传资源和基因甚至基因片段等生命物质授予专利, 抢注基因专利意味着可以通过WTO中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协议来影响相关国家农业和产品生产和贸易。因而, 我们要制定标准, 加大对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 防止我国独特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成果流失。

参考文献

[1]陈俊钦.我国农业标准落后原因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 2006 (1) :13-15.

[2]于维军.农产品出口遭遇“标准之痛”[J].中国标准化, 2005 (1) :15-16.

[3]杨辉.试析农产品竟争与我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J].农业质量标准, 2006 (1) :34-37.

[4]陶运来.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J].中国标准化, 2004 (7) :10-11.

8.标准制定的汇报说明 篇八

摘要:

作为美国国家级的非强制性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从1981年到2011年历经了3次修订。《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在严谨的程序下制定,其对美国教育项目评价起着规范、导向、调节以及质量控制的作用。最新版标准呈现母标准整合子标准、子标准紧密联系、注重元评价等特征。中国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借鉴与实际调研基础上,制定过程要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标准内容应妥善处理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关键词: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教育项目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6014005

在历经了19世纪30年代以拉尔夫·泰勒(Ralph W Tyler)为代表的教育目标达成教育评价论[1],19世纪60年代以克龙巴赫(Cronbach)为代表的决策提供教育评价论[2],以及19世纪70年代以斯克里文(Scriven M)为代表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论[3]后,美国的教育评价由萌芽走向了发展和成熟。在美国教育评价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教育评价标准功不可没。一方面,教育评价标准具有规范、导向、调节、反馈教育评价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评价标准也具有监控、提高教育评价和教育质量的作用。那么,美国国家级的教育评价标准由谁来制定?制定的程序怎样?制定后有无修订和变化?修订版标准呈现什么特征?其对中国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有何启示?这些将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的制定

(一)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的制定机构

美国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社会和教育评价标准多达十几种[4]。就教育领域而言,影响最大的是1975 年由12 个专业组织任命的 17 人组成的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JCSEE)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评价标准。在美国只有获得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批准的标准才会上升为美国国家标准,而JCSEE是经过ANSI认证的组织,其发布的教育评价标准是唯一获得ANSI认证的国家级教育评价标准[5]。JCSEE自成立以来,1981年研制了《教育项目、工程和材料评价标准》(Standards for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projects and materials);1994年修订发布第二版更名为《教育项目评价标准》[6](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为与第三版区别,以下简称《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2011年发布第三版,名称仍为《教育项目评价标准》[7]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为与第二版区别,以下简称《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此外,JCSSE还在《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第一版的基础上,于1988年研制了《人事评价标准》,2008年发行了其修订版;2003年研制并发布《学生评价标准》。这两个标准是《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的补充。因此,本研究选取JCSEE最早研制、发布后又修订的2011版《项目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

(二)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制定的程序

从2004年到2011年,JCSSE召开多次研究会议,用8年时间,通过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专家讨论,并借鉴了其他国家或组织已实施的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研究成果,最终确定了2011版《教育项目评价标准》,并获得ANSI批准,上升为国家级教育评价标准。JCSSE制定2011版《教育项目评价标准》时遵循以下程序:(1)标准评审的正式启动;(2)需求评估;(3)标准草案的研发;(4)外部评审委员会的监测和监督;(5)定期报告,程序监控和JCSEE批准;(6)国家及国际审查;(7)国家听证会;(8)根据利益相关者和JCSEE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订标准草案;(9)利益相关者实地检验修订的标准草案;(10)ANSI程序监控和评论阶段;(11)JCSEE投票表决是否批准标准的终稿;(12)进行标准用途和质量的宣传和研究。此外,2002年JCSEE规定每一个具体标准的修订过程由标准修订专案组领导。

(三)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制定的内容

JCSEE《教育项目评估标准》(2011)包括效用性、可行性、适切性、 精确性以及评价问责制(evaluation accountability) 5个母标准、30个子标准和300个观测点(限于篇幅,观测点未列),如表1所示。

JCSEE《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5个母标准分别代表了教育评价质量的一个属性。其中效用性母标准由8个子标准构成,它描述了《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用途、影响和误用情况,例如效用性母标准描述了何时以及如何创造评价价值、评价何时促成利益相关者的学习、通知评价决定、增进理解、促进改善以及为评价问责判断提供信息等;可行性母标准由4个子标准构成,其呈现了影响评价可行性的因素,讨论了环境、文化、成本、政治、权力、可用资源以及其他因素对评价的影响;适切性母标准由7个子标准构成,它规定了与评价质量相关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条款,考虑了利益相关者以及其他人的权利,详细规定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精确性母标准由8个子标准构成,它讨论了如何提高评价结论的精确性、评价信度、效度、减少误差和偏差,其解决的是数据收集、分析、逻辑、归纳和交流的质量问题;第五个评价问责制母标准由3个子标准构成,它是一种平衡效用性、可行性、适切性和精确性四大评价质量属性的综合规定,评价问责制母标准大量讨论的内外部元评价为提高和保障评价质量提供了方法论。

(四)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用途及特点

1.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用途

《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对评价质量的5个维度,即效用性、可行性、适切性、精确性和评价问责制作出了规定,为判断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套综合标准。此标准提供了200种策略和197种在评价过程和结果中有可能出现的障碍(hazards)。尽管此标准未定义“障碍”,但是标准给出的案例包括了有可能阻碍或破坏评价进程或损害评价结果的不当信任、不良决策以及危险行动。

《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在评价过程中和评价结束后都可以使用。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和评价者可以使用此标准来讨论项目评价的价值观、评价规划、过程以及结果[8];对于《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使用,有几点需要指出:第一,此标准是在双方(即标准制定—JCSEE和标准使用人—各级各类学校)同意和自愿情况下使用的,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第二,此标准的使用应贯穿整个评价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实施、报告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第三,此标准是“一般性”标准,因为评价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特定评价中有不同的标准应用方法。这些应用应该是“能适应和回应本地环境而非遵循简单的处方,肤浅地应用”[8];第四,JCSEE旨在为评价者在所有的质量维度融合多条标准,而不是只深入关注一两条标准不顾其他[9]。

2. 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特点

尽管《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与之前1981年版的《教育项目、工程和材料评价标准》和1994年版的《教育项目评价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例如《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也从评价质量的4个相同维度(效益性、可行性、适切性和精确性)对教育项目评价作了一般性规定,它也包含了常见且有用的“标准函数表”、术语表、详尽的文档、有关如何使用标准的信息以及大量的案例应用,但是它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具体包括:(1)单个标准之间联系紧密;(2)单个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综合解释;(3)解释了环境和文化在所有评价质量维度中的作用;(4)新增了一章,即《评价问责制》,它由3个强调总结性元评价和形成性元评价的子标准构成;(5)每个质量维度均要求全面更新的综合文档目录;(6)更新的术语;(7)包含了前两版标准(1981版和1994版)说明的附录,便于学者对新旧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此外,作为经过ANSI认证的评价标准研发组织,JCSEE要求其制定的规则、原则和操作程序均有广泛的参与和持续的质量控制。毋容置疑,《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的制定也有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持续的质量控制。

二、美国教育评价标准的修订与变化

在《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被各州广泛采用20余年的基础上,JCSEE 又针对 《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来自各方的反馈,从2003年开始用8年时间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 2011年发表了 《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 同 《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母标准及其相应子标准的修订上,具体见图1。

由图1可知,相比《教育项目评价标准》(1994),《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增加了3条子标准,即U3协商评价目的、U6有意义的评价流程和结果以及F1项目管理。《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相比旧标准有3大显著变化。其一,2011版新标准更注重对项目评价标准的管理,因为其在可行性标准的子标准中增加了“项目管理”,规定项目评价应该使用有效的管理战略。其二,2011版新标准更关注评价质量的提高,例如新标准将“评价问责制”单独列为一个母标准,其子标准“E1评价文档”规定建立评价文档,记录评价目的、实施的评价设计方案、程序、数据以及评价结果等;“E2内部元评价”规定评价者应使用可行的标准对评价设计、实施程序、信息采集和评价结果进行问责;“E3外部元评价”规定项目评价资助人、顾客、评价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应使用可行性标准进行外部元评价。其三,新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将旧标准进行了融合。例如其将旧标准“A8定量信息分析”和“A9定性信息分析”融合到了新标准“A6可靠的设计和分析”中;旧标准“P3人的权利”和“P4人际互动”融合到了新标准“P3被评者的权利”中。

三、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对中国教育评价标准制定的启示

(一)中国教育评价标准制定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借鉴与实际调研基础上

虽然教育评价实践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国的教育评价思想和方法也影响过世界,但是这种历史态势在近现代时期却呈倒转趋势[10]。尤其是中国教育项目评价以及教育元评价的研究在近现代时期极大落后于西方的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因此,中国在制定教育评价标准时,要充分借鉴国外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就非常夯实,例如拉尔夫·泰勒对课程评价的8年研究、斯克里文根据评价对象对不同评价模式的研究以及美国各种教育评价和认证组织对教育评价标准的研究等。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从1981年版到2011年版的修订正是建立在这些夯实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在制定中国教育评价标准时,除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前中国教育评价体制与评价实践的特殊性,对中国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因此,中国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在充分借鉴与吸收基础上,立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中国教育评价实践的教育评价标准。

(二)中国教育评价标准制定过程要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

之所以强调制定过程要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而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广泛的调查分析,是因为“调查”与“参与”两个概念的转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反映的是标准制定主体的不同以及其所代表的利益分布[11]。 JCSEE《教育项目评价标准》之所以能成为美国国家级标准,被各州普遍接受与使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每一个标准研发阶段均鼓励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制定2011版《教育项目评价标准》时就包括如下多样化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7]:(1)项目评审员;(2)项目资助人;(3)项目委托人;(4)项目评价人;(5)项目设计人;(6)项目实施人;(7)评价参与人;(8)其他回应者;(9)预期使用者;(10)其他用户;(11)评价教育工作者;(12)元评价者。在一个评价项目中,单个评价利益相关者可有一个或多个角色。在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不仅各方的意愿、建议得以充分反映,体现了《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制定的民主性,而且通过各方共同讨论、交流与分析的过程,教育评价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也暴露出来,由此为系统地实施教育评价标准,促进教育评价的发展提供改革的基础。

(三)中国教育评价标准制定要妥善处理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教育评价标准作为制定与指导教育评价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处理其指导性与操作性、统一性与具体性的关系,是中国教育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的内容框架从1981年版到 2011年版的变迁,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反映。 详细具体的指标项目有利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与运用,但容易限制教育评价的灵活性,而且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全面充分的指标列表,这样就容易导致对教育评价其他指标的忽略。实际上,现实中的教育评价实践是非常复杂、多变的,评价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及时的适当的处理与应对。参考文献:

[1]GEORGE F M,DANIEL L S.Educational evaluation: Classic works of ralph W.Tyler[M].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239-241.

[2]NAFTALY S G,NEVO D.Evalu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The cas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M].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33.

[3]GEORGE F M,MICHAEL S S,DANIEL L S.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M].Dordrecht: Kluwer-Njhoff Publishing,1983:105-117.

[4]李少华,李汉邦.美国教育评估的元评估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54-57.

[5]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About JCSEE[EB/OL].[2015-4-29].http://www.jcsee.org/.

[6]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R].2rd ed.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Thousand Oaks,CA: Sage,1994.

[7]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R].3rd ed.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Thousand Oaks,CA: Sage,2011.

[8]YARBROUGH D B,SHULHA L M,HOPSON R K,et al.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evaluators and evaluation users [M].3rd ed.Thousand Oaks,CA: Sage,2011 .

[9] RUHE V J.BOUDREAUR D.The 2011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A framework for quality in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evaluations[J].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13,19(5):925-932.

[10]翟天山.教育评价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6.

9.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六大要点 篇九

一、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

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所谓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质量,而非数量。很多人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的。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二、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

很多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个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知识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三、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

在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时,常有出现这样的字样:“完善制度”“及时传达”。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况下算是及时?作为一个办公室主任,考核标准应该是: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四、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

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

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本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同行数据就是根据同行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

五、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

任何的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可以根据数量、质量、成本、时间期限、客户(上级)的评价五个部分组成。例如你要制定一份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从数量上来说,可以是一份,也可以规定多少字,也可以规定有多少分册等。从质量上来说,可以是,某某办公会议通过,或是上级签字,或是上级修改几次。从成本上来说,可以说控制在多少钱以内。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说是在年前,月底前。从客户(上级)的评价来说,可以是员工对方案的认同率达到多高,上级对方案的满意度是怎么样等。然后最后从中挑选一些重要的考核指标,向时间和成本相对来说较轻的指标就可以没必要写上去。

六、上级一定要和员工达成一致

我们强调,上级在与下级沟通填写绩效考核表时一定要与员工达成一致。首先要概述认为完成的目的和期望。然后鼓励员工参与并提出建议,上级要试着倾听员工的意见、鼓励他们说出他们的顾虑、对于员工的抱怨进行正面引导、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对方的感受。

10.企业管理如何制定管理标准 篇十

关键词:企业管理 制定标准 提高效率

戴明环又称为PDCA循环,PDCA循环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顺利经过的四个阶段:计划阶段,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或方法;执行阶段,贯彻落实计划阶段提出的措施和方法;检查阶段,对照计划方案,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处理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PDCA循环既适用于解决企业整体的问题,又适用于解决企业各部门的问题,也适用解决班组或个人的问题。

它的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在PDCA的每一个阶段中又包含着一个PDCA的过程。

在PDCA循环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待续运转,推动上一循环直至整个循环持续运转起来,从而把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就上升一个台阶,犹如“爬楼梯”。

每经过一次循环。

一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管理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在新的基础上继续PDCA循环,如此循环往复,管理问题不断解决,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员推动的结果。

一、首先分析现状,发现主要问题

1.收集、归纳问题点

对当前一段时间内管理上所有的存在问题进行普查,收集汇总,建立台帐;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对收集汇总的管理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制成直观图,分析找出其中出现最多,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管理问题类型,确立为我们研究和针对的对象。

也可通过归纳统计,找出产生问题最多的职能部门,确立为管理改进的对象。

但不宜将问题的责任追溯到员工个人,以免将改进工作变相为对员工的惩罚,制造不利于改进的气氛。

2.进行调查

对管理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必须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对当前管理问题的.收集必须真实、客观,否则,归纳统计和分析就会不准确,所确立的研究和针对性也就不准确,使紧接下来的改进工作失去有效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改进目的。

二、分析造成企业管理问题的末端原因

1.人的因素 从员工的管理技能、心理行为、组织能力、和领导者的素质几个方面,分析这些原因是否产生影响.因此,人员是否符合上岗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现场文明的好坏。

因此,强化对所有人员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技术素质,是抓好管理的关键。

培训中,我们注意抓好三点:一是全员培训,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无一例外都必须参加培训学习。

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熟悉掌握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

二是方法灵活,不拘一格。

我们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组织学习相结合;岗位培训和操作演示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口试、笔试相结合。

三是形式多样,寓教寓乐。

我们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质量、安全知识和各种施工工法,将有关学习内容制作成竞猜题,进行竞猜比赛。

即使是技术交底,我们也采取实物交底,书面交底等多种形式。

对各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我们都积极派员参加,通过培训,所有人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各级管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提高了管理水平,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提高了技术素质,工人经过岗前培训提高了基本技能,做到人人持证上岗,个个胜任岗位工作。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资源因素 资源是企业管理的物质条件,没有资源就无法进行管理,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不充分,管理就不可能充分开展.因此,应针对企业管理的需求,分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否得到综合考虑,是否充分.其中,管理设施是否符合需求,状态是否良好予以考虑和确认。

3.管理方面因素 管理理念是否正确,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管理组织机构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管理方法是否经济合理等.这此都应该进行综合分析。

4.环境因素 一类物化环境,包括各项设施、硬件环境;另一类是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的、心理的人文环境,如,适宜的企业文化,管理环境工作方法,合理的管理制度将更有利于发挥人员潜能.应分析这两类环境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因素分析,对导致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一般应至少问三到五个为什么,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找出末端原因,确立为我们控制的对象。

三、针对主要末端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要达到什么目标、要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么执行?

制定的控制措施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有时间限制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每一项末端原因,一般应有一个以上的控制措施。

第二,措施应针对末端原因本身,针对管理问题现象措施是必要的,但不是关键;第三,措施应该对事不对人,措施的重点应该落在对如何消除末端原因上,仅仅有对管理问题责任追究的惩罚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提倡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制度进行更新、改进的措施,不鼓励对管理问题责任进行追究的惩罚措施。

第四,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具体详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措施必须实实在在,真正落到实处.多提倡一些细微的日常改进措施,第五,制定措施有的同时必须同时落实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实施限期和监督责任人。

1.实施控制措施

制定了措施,落实了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实施限期和监督人,相关人员各司其责实施措施,按所制定措施的要求去做.对措施实施中所在发现的存在问题.实施人员工必须及时如实反馈.并由相关人员及时调整措施,再实施;维护既定实施限期的严肃性,措施必须在限期内完成,有合理理由延期的,必须经正式的审批;实施过程中,监督责任人员的责任必须到位,履行好监督职责,及时指正实施过程中的不良偏差。

2.验证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如果管理问题出现的频次和所造成损失明显比措施实施前降低,则说明措施是有效的.相反,如果管理问题出现的频次和所造成损失比措施实施前降低不明显甚至持平或反而上升,说明措施有效,需要重新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对各步骤进行修正,制定措施和实施措施。

3.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对经过实施验证,对那些能够有效地减少管理问题再次出现的频次和损失的措施,我们应该加以系统总结,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使这些有效的措施文件化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帮助我们在今后类似的施工中对管理问题进行管理时少走弯路,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并使管理问题得到有效预防。

四、结论

上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如何获得考官的第一好感范文下一篇:读战争与和平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