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2024-07-2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共8篇)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一

一、活动目的:

建设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贴近专业文化。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因此开展以“在快乐中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儿童话剧

二、活动时间:

暂定:初赛、五月中下旬;

决赛、六月初

三、活动地点:

多媒体、大礼堂

四、参赛对象:

学前教育学院全体学生

五、活动要求:

1、为了提高比赛质量,比赛分为初赛与决赛。初赛在多媒体,决赛在大礼堂举行。

2、各班级所需材料准备好。如:服装、表演道具、背景音乐

3、参加的主题应该健康积极向上六、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

最佳演员奖:2名

七、评分标准: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得分

剧本创作

主题鲜明,故事情节完整

2有创造性

1语言

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清晰,语调符合人物性格。

服装

符合剧情

姿态

落落大方,自然能面对观众,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情节衔接得当。

情感

感情基调与故事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

效果

有感染力,观众反映好。

时间

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详略得当

合计

10分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二

一、师生共同探讨, 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1. 教师梳理教材内容, 突出实用性。

目前,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分领域撰写) 。就学科体系而言, 是较为完备的。以《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与指导》为例, 包括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目标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学, 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 因而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取舍。首先, 突出重点教学部分, 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 我们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重点讲授和实践的内容。其次, 设定自学内容。例如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论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改为课后自学, 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容较简单易理解;二是诸如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前导课程中已经学习;三是补充课外知识。再次, 适当补充。现用教材列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但未能按年龄阶段有效分队, 可操作性不强, 不利于在校生理解, 因而, 我们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版) 作了一定的补充。

2. 学生评估学习内容, 体现主体性。

开学初, 教师便将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初稿提供给各班, 并告知在第一次课堂面谈, 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派代表发言。讨论后, 学生提出了许多意见, 如删去集体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概念”中的“空间概念”而补充“时间概念”的学时, 因为大家对“年”、“时钟”、“一分钟有多长?”等对幼儿来说较抽象概念的教学感到更为棘手。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整理幼儿发展年龄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 是组织好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也是学前师范生应具备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基本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研人员认识到,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幼儿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鉴于此, 我们专门给出6课时研读幼儿发展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我们将此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和典型性表现。尽管《指南》给出了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条发展目标和若干个典型性表现, 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及自身的教学经验, 结合相关幼儿教师参考书, 以《指南》为蓝本, 作了一定的补充, 使每一个目标在各年龄段的表现更具体, 更有操作性, 也算是“本土化”的处理。

能牢记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及典型性表现必将为专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已经梳理好的幼儿发展阶段特征。也就是说,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 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收集整理, 归纳一般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对于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学前师范生而言, 基本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然而, 时间和空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吸收前人经验, 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当是重要途径。目前, 五大领域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 归结起来都会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因而, 我们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领域或是领域内的某个子领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 重点对导入环节、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在下一次课堂上, 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况。这样保证了人人都参与, 课堂互动环节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识生成。下表是师生共同总结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基本方法。

四、层层递进, 模仿中积累教学智慧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目前幼儿园教学多以现成教材为参考的实际情况, 我们将学生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拟定为“模仿教学”, 在模仿中体会教学的意味, 积累教学的智慧。整个模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 由视频到教案;参与人员, 由个体到小组;教学形式, 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教学场所, 由学校到幼儿园。

1. 教学内容, 由模仿教学视频到模仿教案。

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模仿教学的状态, 我们选择从模仿同一教学视频着手, 待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之后, 再进入模仿同一教案。之所以强调“同一视频、同一教案”, 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积累, 我们发现这种“同一性”能有效增强实训效果, 只有大家熟悉了, 都认真准备了, 才会用心看别人试教, 才会在研讨环节有更多想法和认识。在2010年修订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 《学前儿童活动设计》共144课时, 分三个学期完成。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前半段, 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模仿, 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为主。

优质的教学案例好比一架扶梯,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 探索和收获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智慧。教学视频, 如中班的歌唱活动《快乐小乐队》、社会活动《找路》, 教案科学探索活动《笔宝宝站起来》、综合活动《一分钟有多长》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实训学生, 由个人参与到三人小组。

在共同分析视频、教案, 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后, 紧接着就应实际操练。我们把参加模仿教学的学生由“个体”逐步过渡到“三人小组”。在此过程中, “个体参与”是关键。在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所谓“个体参与”特指在模仿视频教学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从准备到试教都由个体独自完成。因为模仿现成的教学视频相对简单, 引导学生“背”课、“记”课的过程体会原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智慧。

经历七八周的个体视频模仿之后, 便开始“三人小组”模仿学习, 其主要学习任务是“教案模仿”, 共同完成选择、修改教案, 撰写说课稿, 教学准备, 执教, 课后反思等工作。相较于“视频模仿”, 这项学习任务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 更能体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外, 此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在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3. 教学形式, 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

“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都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常用形式。“一课多研”, 即不论是模仿视频还是模仿教案, 我们都坚持每一次课后, 先反思, 再集体点评 (此时, 前期人人准备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 , 提出应修改和完善之处, 并要求执教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 未执教学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标记做教研笔记。下一次课前再抽一两名已试教的学生展示, 以评价改进意见是否得当。为防止疲劳效应, 同一活动一般进行两次课的试教。每次课上记录表现较好的学生留待实习、见习期间再组织学生执教、观摩。

“同课异构”也是幼儿园主要教研活动形式, 比“一课多研”高一层次。在课堂中, 主要是指对同一份教案, 提出不同的改编意见, 可以改动部分, 也允许全部改编。学生对于“一课多研”之后的教学案例改编较少, 而对于新案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主要集中于改变导入方式、活动延伸等较容易把握的环节。也有个别案例, 学生在实际执教之后, 提出了大胆的想法, 即“改教学目标”, 这就意味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全部改编。

4. 教学场所, 由学校走向幼儿园。

幼儿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我们利用见习、实习、国培顶岗置换项目等机会, 引导学生带着在学校里“磨”好的教学活动到幼儿园“试水”。例如, 利用担任2011年顶岗置换进贤县片区指导教师的机会, 组织学生将在课内模仿的《快乐小乐队》、《毛毛虫和蝴蝶》、《中国功夫》、分享阅读《我爸爸》在幼儿园中试教, 同样采取现场点评、平行班执教, 在“一次教学—发现问题—二次执教—发现问题—三次执教”行动研究式的“一课多研”中, 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也逐渐领悟到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的, 为其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尝试自主设计教案, 组织教学

在学生经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改编、仿编教案之后,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便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教案。即教师给定、学生自选一个题或一个案例, 从设计教案→说课→组织教学→反思→由学生个人或三人小组完成。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创造力及机智的环节。由于教育价值观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理解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案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 同样强调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现的案例, 应是全班同学都做过充分准备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自评与他评。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五步教学”, 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之间的无缝对接, 学生不仅基本掌握了幼儿园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 而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的智慧, 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为了让学生对《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并“愿意学”、“学得好”, 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作者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求, 从内容、幼儿发展阶段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 改进教学, 探索出一套“实用”、“管用”的方法, 简称“五步教学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五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赵寄石, 虞永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三

关键词:双语儿童教育;语言学习;表达能力

一、双语学习对幼儿语言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1.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经过对幼教企业的走访,发现了早期获得双语教育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理解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透彻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通过到幼儿园听课、学生到企业实习反馈的信息和幼儿教师的英语教学反思,还发现双语教育儿童模仿能力特别强,尤其是语音、语调、情感表达方面,学习幼儿英语歌曲、儿歌等时模仿力更明显。

例如,儿歌TIGER,TIGER,GO,GO,GO:

Tiger,tiger,go,go,go.

Wolf,wolf,go,go,go.

Cat,cat,go,go,go.

Dog,dog,go,go,go.

教授这首儿歌时,通过TPR教学方法教会幼儿,通过做动作使幼儿在有意和无意中学会英语儿歌,这也是双语教育的一个方法。

2.幼儿思维能力会得到发展

双语教育儿童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单语儿童,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会给儿童提供更多联想的机会。掌握双语教育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处理、分析问题会强些。例如,教授儿歌:

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knees and toes.

幼儿会边做动作,边说着英语,面带微笑,有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情绪。

二、英语学习对幼儿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1.幼儿善于交往,自信心强

和不同群体的人交往,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增强儿童认识世界和大自然的能力,双语实验班的儿童大部分都性格活泼、开朗、聪明、自信。

2.幼儿是外语学习的最佳期

幼儿具有对第二语言语音语调学习的敏感性。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在发音、听觉方面都有优势。例如,儿歌FOLLOW ME,HANDS UP:

Follow me,hands up,hands down,follow me,walk,walk.

Follow me stop,stop.

在学习这首儿歌时,中班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教师的动作,只听了两遍,就能背下来,可见在6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的。

3.幼儿具有学习英语的心理优势

由于幼儿不担心考试,也没有分数的压力,他们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力,听着音乐,学习幼儿英语歌曲,学唱幼儿英语儿歌,不怕羞,不怕错,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4.幼儿学习英语不会干扰母语的掌握,反而会促进

英语学习会影响母语的掌握吗?我在走访幼儿企业时,据有的幼儿园所开展的双语课活动效果显示:双语课程的第二语言教育并不影响儿童母语能力的发展,实验班儿童在母语倾听、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确实令人可喜。

三、反对者的观点

1.幼儿学习外语会增加学习负担

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都远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再加上一门外语,不仅会加重幼儿的负担,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而且又会分散幼儿学习母语的精力,有碍母语的获得。

2.幼儿学习外语应慎之以慎

语言学家、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赵世开认为,幼儿时和小学时学的外语对他语言能力的开发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对于双语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人员安排中都要经过科学论证。

四、关于实践活动方面的探讨

1.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的建设

目前市场流通的教材有“幼儿英语”“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活动”“剑桥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维克多英语”“TPR英语教材”等。每一种教材都有自己的理论支撑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2.组织英语活动

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模拟环境,选择活动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强调幼儿主动去参与活动,适当放宽对幼儿的要求,把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作为评价幼儿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对如何客观地评价英语教育成效,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强.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J].早期教育,2003(5).

[2]欧阳前春.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5.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篇四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活动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

2.掌握0-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3.增强专业认识,提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1.语言形式的获得(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

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

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②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

(1)对词义的获得:

发展趋势:

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 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2)对句义的获得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学前儿童是如何理解一个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子的?一些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经验中总结概括出一些“规则”去理解和解释听到的新句子。结果,他们有时会较快地理解,当出现理解错误时他们又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原有的“规则”,从而产生新的理解策略。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①语义策略是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儿童只注意句子中的几个实词,将句子中的几个实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以组合来理解句子,全然不顾句法结构。例如:相当多的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因为他们觉得“小狗打皮球”更符合常理。

②词序策略就是根据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意思。由于在儿童的经验中,句子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词序,表示动作者——动作——承受者,因此,他们也会习惯于用这种策略去理解被动句。如把“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

解为“小明碰了小华”。研究发现,词序策略产生于3岁左右,4岁表现最为强烈,5岁以后逐渐减弱。

③非语言策略是指儿童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常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例如:认为“张老师被小华背着去教室,他的脚跌伤了”中的“他”指的是小华,因为“张老师跌伤了腿”与他们已有的经验不相符。

3.语用技能的获得

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还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以及交际当时的语境和具体情境。同样语法结构的句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含有不同的含义,而有些语法结构的非常简单的句子不在一定的情境中就无法理解其意义。语言运用可以用来对具体情境中的交际语言进行分析和解释。语用技能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用技能是指运用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方式去适应不同的情境,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与人交谈,与周围的语言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1.特殊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 2.目的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使儿童获得语言经验 3.整合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整合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1.谈话活动(以后的课程详细讲解)2.讲述活动 3.听说活动 4.文学活动 5.早期阅读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点(重要内容)1.确定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目标一般应包括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三个维度。

(3)表述目标是要简洁明了,角度一致,最好从幼儿的角度提出发展性目标,不要再出现“让幼儿……”“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等,应用“理解……”“懂得……”“正确使用……”等术语。

2.选择活动内容

选择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适宜性、情趣性、整合性。3.策划活动过程

(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2)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3)讲究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4)合理地安排活动环节 4.拟定活动方案(1)活动名称

(2)活动目标(3)活动准备(4)活动过程(5)活动反思及评价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1.幼儿是活动主体的原则 2.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 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解读

(一)《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 1.《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2.解读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的总目标(1)将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首位(2)养成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积极交谈,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4)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增进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5)培养早期阅读的兴趣,提高对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二)解读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1.注重真实语言交往环境的创设

2.注重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3.注重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4.回归文学作品学习的本意 5.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6.注重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解读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 1.关注语言运用及语言学习环境 2.关注语言发展的多元途径 3.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化特点 4.关注语言障碍幼儿的教育

四、课后作业

设计一个语言活动的教案

第二章

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 活动目标

1.理解0-3岁婴幼儿听话活动、说话活动和早期阅读的目标。

2.掌握0-3岁婴幼儿语言指导的方法和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3.培养和提高设计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初步具有指导0-3岁婴幼儿家长语言教育的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0-3岁婴幼儿听话活动的指导

研究表明,婴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理解先于表达,即听话比说话要早得多。所以,培养0-3岁婴幼儿的良好听话习惯,提高其语音听觉能力,是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

(一)0-3岁婴幼儿听话活动的目标

1.喜欢听优美、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的声音。

2.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用声音、手势、表情或者单词做出反应。3.能安静地倾听并参与成人念儿歌、讲简短故事的活动。4.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的指令。

(二)0-3岁婴幼儿听话活动的内容和指导方法 A.0—1岁婴儿听话活动的内容和指导方法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婴儿学说话的关键期。此时,婴儿反复地自我发音,其特点是听得多、说的少,理解多、表达少。因此,听话活动是0—1岁婴儿最重要的语言教育活动和内容。1. 感知声音的指导方法

(1)创设有声的环境,让婴儿感知声音。

(2)播放优美悦耳的轻音乐,适应婴儿产生最初的节奏感和乐感。

(3)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种类的声音刺激。(自然界的声音、人类活动的声音)(4)寻找声源。2. 辨别语音的指导方法

(1)区分语调训练(不同情景,不同表情,不同语调与婴儿对话进行训练。)(2)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音的识别能力训练。

(3)坚持每天与婴儿交谈。(大大的苹果,甜甜的苹果,红红的苹果。)(4)给婴儿长儿歌或念顺口溜。3. 听懂词义的指导方法

(1)训练婴儿把一些词与常用物体联系起来。

a.动作配合法:父母说,“站起来”的时候,扶婴儿起来。b.实物配合法:“这是勺子,妈妈拿勺子喂宝宝吃饭。” c.游戏法:“把小兔拿过来。”

(2)增加语言交流的机会。

(3)给婴儿讲故事、念儿歌、唱童谣。B.1—3岁婴幼儿听话活动的指导方法 1.激发倾听兴趣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3.提供婴幼儿倾听文学作品的机会

4.开展语言游戏(小小录音机、猜猜我是谁、小宝宝听仔细、传声筒游戏)

二、0-3岁婴幼儿说话活动的指导

(一)0-3岁婴幼儿说话活动的目标 1.有“说”的兴趣。2.能正确发出基本语音。

3.学说普通话,会与别人对话或表达自己的愿望。4.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交流,培养口语表达能力。5.学说简单的语句,愿意用语言与人交往。6.学会简短的儿歌。

(二)0-3岁婴幼儿说话活动的内容和指导方法 1.0—1岁语言准备阶段的指导(1)用儿语和婴儿说话(2)让婴儿看着成人的嘴形说话(3)给婴儿念故事、唱儿歌(4)指物命名

(5)玩一些口腔动作游戏或者发音游戏(6)重复婴儿的语音

2.1—1岁半理解语言阶段的指导

(1)鼓励婴幼儿发音。(三四月起,发“a”等音节。)

(2)尽可能多地告诉婴幼儿有而自己的身体部位和物品名称及特征。(3)鼓励婴幼儿学习人的称呼并说一些日常礼貌用语。(4)看图说话。

(5)鼓励婴幼儿用语言和首饰表达需要。3.1岁半—3岁语言表达阶段的指导

概念: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口语学习敏感期(1)让婴幼儿表达自己的需求。

(2)给婴幼儿看图书说故事而不是念故事。(3)教婴幼儿学念儿歌。

(4)鼓励婴幼儿自由地复述所见所闻。

(5)用不同的话表达相同的内容。(宝宝是妈妈的儿子;我是宝宝的妈妈。)

三、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

阅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婴幼儿如果能及早开始阅读,将有助其脑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虽然婴幼儿还不认字,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读书。婴幼儿通过咬、翻、抓等对图书的探索行动,也可以开展他的阅读之旅。

(一)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 1.提高对图书、符号、标志和文字的兴趣。2.有摆弄图书的意识,能在成人的指导下翻阅图书。3.手指点读图书及周围事物等。4.喜欢看图,听故事。

(二)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 1.选择适合的早期阅读材料

一岁特点:选择单幅、不连贯的图片,形象要大,色彩鲜艳,内容简单等等。两岁特点:喜欢问“这是什么”,心理学称为“命名期”,扩展大生活范围。两至三岁:婴幼儿读物分为图片和图书两大类。

2.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补充家庭教育、早教、胎教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1)0—1岁婴儿的亲子共读

0—6个月:每天为婴儿阅读,目的是让婴儿熟悉父母的声音,习惯看到书、抚摸书,产生对书的兴趣,形成阅读的自然习惯。

6个月—1岁:教婴幼儿认识画面中的物体和名称。婴儿的认读方式是整体认读。(2)1—2岁婴幼儿的亲子共读 a.从身边小事入手。b.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c.声情并茂地朗读图书的内容。d.发挥婴幼儿的想象。(3)2—3岁婴幼儿的亲子共读 a.安排好合适的阅读时间。b.培养阅读兴趣。

c.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四、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方式是当前中国0—3岁婴幼儿最合适的、最主要的指导形式。

实施个别化教学就是根据婴幼儿的个别特点而进行的有的放失的教育培养。1.游戏活动在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2.设计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1)活动性、游戏性原则

(2)整体教育思想(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生长发育中的人)(3)差异性原则

(4)环境育人的原则

(5)反复性原则(反复操作同一种玩具,反复倾听一个故事)3.编制个别化语言教育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1)了解0—3岁应有语言发展的基本状况(2)确定教学计划的起点和游戏活动的内容(3)制定适宜的游戏目标(4)实施游戏活动的相关服务设施(5)实施游戏活动中的观察和评估(6)实施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游戏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格式(1)游戏名称(2)游戏准备(3)游戏玩法(4)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说话游戏活动

第三章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指导 活动目标

1.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明确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学习制定谈话活动的目标,掌握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的基本思路和结构。

3.提高设计和组织实施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能力,了解评价谈话活动成的能力。活动准备 案例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内涵及教育价值(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内涵(2)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教育价值

a.有利于幼儿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人际交往 b.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c.丰富幼儿知识,促进信息交流 d.促进幼儿养成礼貌的语言习惯 2.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征

(1)谈话活动具有一个明确的话题(2)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3)谈话活动是多方互动交流的过程(4)谈话活动的语境宽松自由(5)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 3.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类型

(1)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日常个别谈话、日常集体谈话)(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二、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教育目标

1.充分发挥幼儿在谈话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强调幼儿在谈话中的全面发展 3.突出谈话活动的实践性

4.注重谈话活动中基本交谈规则的学习

三、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1)选定谈话活动的话题

(2)确定明确适宜的谈话活动目标(3)做好谈话活动的准备工作(4)安排科学有序的谈话活动流程 2.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引出幼儿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3)围绕中心话题扩展谈话内容 3.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评析 第四章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指导 活动准备

1.理解幼儿园讲述活动的内涵及特征,明确讲述活动的类型、教育总目标与各年龄班的目标。

2.初步掌握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评析要点。3.锻炼和提高讲述活动撰写,组织以及评析的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园讲述活动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讲述活动的内涵及教育价值(1)幼儿园讲述活动的内涵(2)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教育价值

a.使幼儿的讲述能力得到提升,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b.使幼儿的独白语言能力得到锻炼,逐渐增强幼儿讲述的连贯性。c.使幼儿学习认识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d.使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得以发展,逐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特征 a.讲述活动具有一定的凭借物 b.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c.讲述活动要运用独白语言 d.讲述活动需要幼儿多种能力的参与 3.幼儿园讲述活动与谈话活动的比较 a.目标不同 b.内容不同

c.语言运用方式不同 d.语境不同

4.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类型 A.按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分类 a.叙事性讲述 b.说明性讲述 c.描述性分类 d.议论性分类 B.按凭借物特点分类 a.图片讲述 b.实物讲述 c.情景(境)讲述 d.音响讲述 e.动画片讲述

对点案例:户外情景讲述“热闹的农场”

二、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总目标

1.幼儿园讲述活动总目标的内容 2.幼儿园讲述活动总目标的内涵分析 a.培养幼儿的感知理解能力

b.培养幼儿在集体场合自然大方讲话的态度 c.培养幼儿运用规范语言进行讲述的能力 d.培养幼儿应对场合的语言调节技能

(二)幼儿园讲述活动各年龄班的目标 小班(略)中班(略)大班(略)

(三)幼儿园讲述活动目标的制定 1.根据《纲要》精神整合讲述目标 2.根据“三维目标”制定讲述目标 3.根据幼儿的已有讲述经验制定目标

4.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讲述能力发展制定讲述目标

三、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 1.确立具体明确的讲述活动目标 2.选择合适的讲述活动

3.做好讲述活动前的准备,恰当的活动方式 a.物质准备即教具 b.经验准备

4.设计科学合理的讲述活动流程 a.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b.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c.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d.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二)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组织 1.图片讲述活动的组织 a.观察图片 b.启发提问 c.组织个别讲述 d.组织完整讲述 e.扩展讲述经验 2.情境表演讲述的组织 a.创设情境,观看表演 b.讨论交流 c.完整交流 d.集中倾听

(三)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评析 1.讲述的目标制定是否切实可行 2.讲述活动中选取的凭借物是否恰当

3.讲述活动过程中是否创设了相对正式的语言运用环境 4.讲述活动的组织是否促进幼儿独白语言的发展 第五章

幼儿园听说活动的指导 活动目标:

1.理解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内涵及特征,明确幼儿园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

2.初步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设计、组织指导与评价的要点。

3.锻炼听说游戏计划的撰写能力、组织听说游戏的能力和评价听说游戏成效的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园听说游戏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听说游戏的内涵 见课本116页

2.幼儿园听说游戏的特征

(1)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2)游戏规则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3)活动过程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3.幼儿园听说游戏的类型 a.语音练习的游戏 b.词汇练习的游戏 c.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d.表述能力练习的游戏

二、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 1.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总目标

(1)幼儿园听说游戏总目标的内容(略)(2)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总目标的内涵分析 a.注重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b.注重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c.注重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语言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2.幼儿园听说游戏各年龄班的目标(略)3.幼儿园听说游戏目标的制定

a.所确立的目标要准确 b.所确立的目标要重点突出 c.所确立的目标要全面

三、幼儿园听说游戏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听说游戏的设计 1.游戏内容的选择 a.游戏要有趣味性 b.游戏规则要明确 c.游戏内容要难易适度 2.游戏目标的制定 3.游戏材料的准备

a.要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b.要考虑材料的数量。c.要考虑材料的典型特征。4.游戏过程的安排 a.设置游戏情境。b.交代游戏规则。c.教师引导游戏。d.幼儿自主游戏。

(二)幼儿园听说游戏的组织

1.创设游戏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3.教师带领幼儿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理解游戏的程序。4.幼儿自主游戏,完成游戏任务。

(三)幼儿园听说游戏的评析

1.评析内容的选择情况 2.评析游戏目标的确定情况 3.评析游戏的准备情况 4.评析过程的指导情况 布置作业:

设计一篇听说游戏活动方案 第六章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指导 活动目标:

1.理解文学活动的内涵、教育价值及活动特征,明确幼儿园开展文学活动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

2.初步掌握各类文学活动设计、组织指导与评价的要点。

3.锻炼和提高撰写文学活动计划的能力、组织文学活动的能力以及评析文学活动成效的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1.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内涵 见课本138页

2.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育价值(1)导思(2)染情(3)益智(4)添趣

案例:《猪八戒吃西瓜》《胆小先生》《卖火柴的小姑娘》《拔萝卜》

(二)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特征及类型 1.幼儿文学活动的节本特征(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2)蕴涵着审美感染的学习过程(3)呈现出多层次的学习环节 故事《野猫的城市》

(4)提供多种交互作用的学习途径 2.幼儿园文学活动的主要类型(1)作品欣赏活动(2)作品表现活动(3)作品创编活动

(三)幼儿园文学活动的选材要求及作品赏析 1.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材要求

(1)形象要具体鲜明,语言浅显易懂(2)情节要有趣,结构条理清楚(3)主题要健康明朗,内容丰富多样 2.幼儿园文学活动的作品赏析 对点案例:

(1)幼儿诗歌:《小老鼠上灯台》(2)幼儿散文:《春雨沙沙》

(3)幼儿故事:《金黄色的马车》《蓝色的树叶》

二、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总目标 1.幼儿园文学活动目标的内容

(1)情感、态度方面(2)认知、习惯方面(3)技能、能力方面

2.幼儿园文学活动总目标的内涵分析(1)让幼儿享受参与文学活动的乐趣(2)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

案例:《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小弟和小猫》(3)使幼儿掌握倾听和艺术发生的技能 a.倾听 b.朗诵 c.讲述

案例:《猜猜我有多爱你》

(4)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幼儿园文学活动各年龄班的目标 小班(见课本151页)中班(见课本152页)大班(见课本152页)

(三)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制定

1.全面性(认知、能力、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2.针对性

a.针对文学作品类型 b.针对具体文学体裁 c.针对不同的年龄班 3.一致性

a.要求上应与上级目标保持一致

b.描述上应做到主体一致

三、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 1.初步感知作品 2.理解体验作品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表现作品 对点案例:

《借你一把伞》(中班)

(二)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组织 1.故事活动 a.欣赏故事

对点案例:讲故事《曹冲称象》;

讲故事《陶罐和铁罐》; 讲故事《聪明的乌龟》

b.表现故事 复述故事 故事表演游戏 c.编构故事 三种类型: 一是扩编和续编; 二是转换编构; 三是独立完整编构。2.诗歌、散文活动 a.欣赏诗歌、散文

b.朗诵、表演诗歌、散文 c.仿编诗歌、散文

(三)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评析

1.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审美需要和年龄特征 2.活动方式是否利于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第七章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指导 活动目标

1.理解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内涵、教育价值及活动特征,明确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

2.初步掌握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设计、组织指导与评价的要点。

3.锻炼撰写早期阅读活动设计的能力、组织早期阅读活动的能理解评价早期阅读活动成效的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基本认识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思考:当前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的误区

引导:早期阅读简单等同认字、识字和写字活动,将图画书阅读与看图讲述、看图讲故事、故事教学等活动混淆在一起。

原因:根源在于没有全面理解早期阅读的内涵,不明确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解决策略:有效指导阅读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对早期阅读的内涵和教育价值的分析、理解。1.早期阅读的内涵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

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含义(课本173页)2.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

(1)愉悦身心,增加幼儿的生活情趣。(2)开阔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3)增进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4)刺激大脑,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5)学习阅读,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

(二)图画书的选择与赏析 1.图画书的选择

考虑的原则:情趣性、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原则。观看《亲爱的小鱼》绘本 2.图画书的赏析

赏析《颜色》绘本的封面、扉页、内页的插画 赏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故事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特征 1.良好的阅读环境 观看环境创设的图片

思考幼儿园与家庭阅读区域的环境创设 2.丰富的阅读材料

特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材料:图书、画报、杂志、光盘等。

题材:生活、科学、环境、生命教育、亲情、克服困难、奇险经历等。文体:童谣、儿童诗、故事、传记、散文、剧本等。3.多样的阅读形式

(1)引导幼儿阅读不同类型的图画书

(2)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阅读广告招牌、街上的标志、餐馆的菜单、家中的电话簿、玩具的说明书等。4.整合的阅读活动

(1)幼儿认知的综合整体。(2)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整体。

(3)语言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相互联系的整体。(4)幼儿学习、教育与生活融合一起的整体。

图画书《月亮的味道》的封面与内页 5.鲜明的文化背景

引导幼儿理解母语的特性与文化背景(认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规律、汉字的书写工具、尝试运用毛笔写字、作画等)观看图片:有趣的象形文字、文房四宝

(四)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类型 1.专门性的阅读活动(1)阅读教学活动(2)阅读区活动 2.渗透性的阅读环境(1)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阅读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包括晨间接待、早谈、早操、早点、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午餐、午间活动、午点、户外活动等各环节之中和各环节之间自然结合、随机开展的阅读活动。(2)游戏活动中的阅读活动

指在各类游戏中渗透阅读的内容,或利用阅读的手段,结合阅读的要素,强化阅读教育功能的活动。

如角色游戏中玩“书店”“书吧”的游戏。表演游戏中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的表演。(3)领域教育中的阅读活动

五大领域:幼儿园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和语言领域 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记录观察; 美术活动:《好看的色彩》(4)家庭生活中的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一种有效形式。

亲子之间亲密地共同进行有关阅读活动,如一起阅读图画书、一起讲述图书的内容、一起看图书玩游戏等,既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又能有效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总目标 1.幼儿园早期阅读总目标的内容 目标的三大维度:(1)情感、态度方面(2)认知、习惯方面(3)技能、能力方面

2.幼儿园早期阅读总目标的内涵分析(1)注重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2)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3)注重锻炼幼儿基本的阅读能力(4)注重促进幼儿语言的综合发展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各年龄班的目标 小班(见课本187页)

中班(见课本189页)大班(见课本189页)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目标的制定 1.体现《纲要》精神 2.做好细化分解 3.突出情感目标 4.讲究表述方式

对点案例:(见课本192页)1.小班图书阅读:《爱吃水果的牛》活动目标 2.中班图书阅读:《小蓝和小黄》活动目标 3.大班图书阅读:《白羊村的美容院》活动目标

三、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设计与组织(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设计 1.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2.引导幼儿接触阅读材料 3.幼儿自主阅读 4.师幼共同阅读

5.围绕阅读主题扩展延伸(二)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组织 1.图书阅读活动的组织

(1)以有趣的形式导入,引出阅读内容(2)观察猜测封面,认识图书的名称(3)自主阅读图书,了解阅读的内容(4)集体分享共读,谈论阅读的主题(5)运用多种形式,迁移阅读经验

对点案例:(见课本196页)图书阅读:国王生病了(大班)2.阅读区活动的组织

1.创设安静、温馨和舒适的阅读区域 2.有计划地投放阅读材料,并定期更新

3.随时开放阅读区,建立阅读常规,加强活动指导 4.开展图书自制、图书内容创编讲述和表演活动 对点案例:中班民间故事《天乌乌》阅读活动(三)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评析

1.评析的内容(教师方面、幼儿方面)2.评析的注意点(1)明确评析的目的(2)综合评析的要素(3)运用多种方法 3.阅读教学活动的评析指标(1)阅读内容选择的适宜程度(2)阅读目标制定的恰当程度(3)阅读活动准备的充分程度(4)活动过程指导的有效程度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五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掌握幼儿园各种英语教学活动类型的特点、作用以及设计与组织技巧等,是从事幼儿园英语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学前儿童英语儿歌教学活动

一、英语儿歌的特点(二)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三)简单易记,易于说唱

(四)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

(五)历史悠久,传承异国文化

二、英语儿歌在学前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践证明,用儿歌来进行英语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叩开幼儿英语入门教学的有效形式。

(三)帮助幼儿深刻持久记忆词汇、句型 学习回答助动词“Be,Do,Can”等引起的一般疑问句:

(四)帮助幼儿训练口语,克服害羞心理 成段的说出英语让儿童体会到成就感,孩子感到心理放松,从而敢于表现和表达。

三、英语歌谣的分类

(一)游戏歌

(二)数数歌

(三)问答歌

(四)猜谜歌

四、英语儿歌教学设计与组织技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3.听辨操作法 如,在歌曲“Vegetable Song”中,幼儿通过先听辨歌词中蔬菜的名称,然后在教师提供的商场背景纸上贴上“carrot,bean,pea,tomato,cabbage,corn,turnip,French bean”,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听辨操作法不仅培养了幼儿听的习惯,提高了听力,而且手脑并用,促进了幼儿大脑的发展。

5.创作表现法 如:幼儿在掌握歌曲“Good Morning”后,在这首歌的曲调下,把“Good Morning”改成“Good Night”就成了一首新歌:“Good night to you”。同样,在幼儿掌握了“One two three, play with me, four five six, pick up sticks„”的节奏之后,填入新的词,就成了一首新的儿歌。创作表现法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6.情景表演法 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如儿歌《Traffic?lights》:“

Red, yellow?and?green,The?traffic?lights?are?seen.Red?means?stop.Green?means?go.? Yellow?means?wait,It?shines?in?between.”7.多通道活动法 8.全身反应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英语儿歌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2.辅助进行词汇教学 如幼儿要学习数字1―10,可以通过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或是小诗“One, Two, Tie Your Shoe”; 3.辅助进行语法、句型教学

(五)英语儿歌在学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示例 I.英语词汇II.主

要活动形式 III.活动与建议 ★情景表演A New Friend In Our Class 活动内容:复习用英语与同伴打招呼、介绍自己,学习句子“We are good friends”.活动过程建议:教师可以请班里新来的或外班的小朋友站到前面来。★儿 歌Friends, Friends, Friends ★歌表演Hand In Hand 活动内容:复习单词we cat dog bird rabbit monkey horse tiger lion 活动准备:小动物的图片或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建议:1.教师出示图片, 复习学过的小动物的单词。2.在复习单词的基础上,边指图片边学说儿歌。3.在学会儿歌后,可以佩戴头饰进行表演。4.教师尽可能将环保意识和关心动物的情感渗透在活动中。教唱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户外游戏We Are Good Friends 单元建议: 1.利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欣赏学唱歌曲Hand In Hand 2.在各项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英语互致问候。3.要求幼儿理解人称代词的用法,不强求一定能正确使用。

五、英语儿歌的改写与创编

(二)问答式

(三)猜谜式

六、英语儿歌30例(点击下载)第二节 学前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活动

一、英语故事的特点1.重点词语的重复A duck is coming.“Will you play with me, Mr.Quack?” He asks, ”Will you be my friend?” “I’m sorry.I can’t play with you.” The duck replies.The kitty is sad.He says to himself, “Will no one play with me?” A girl is coming.““Will you play with me, little kitty?” She asks, ”Will you be my friend?” “Yes, I will play with you.” The kitty answers happily.“I will be your friend.” 2.词语的替换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程度和要求,对故事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替换。如上面故事中的动物可以根据需要换成马、鸡、袋鼠等。如故事 Zebra And His Friend.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转换成一个戏剧表演。还可以转换成这样一个对话: A: Can you guess what fruit is red, round, sweet and juicy? B: I think it’s a litchi.A: No.It’s bigger than a litchi.B: I think it’s an apple.A: No.It’s smaller than an apple.B: I think it’s a plum.A: Yes, you’re right.4.内容的伸缩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幼儿的英语水平进行内容的伸缩。如我们熟知的故事“小熊请客”,它的开头部分可以是这样的: 5.英语故事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个故事,无论童话还是生活故事,对于幼儿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6.提供多种途径发展幼儿的语言及其他

能力

二、英语故事的作用

三、英语故事的分类

(二)故事活动前的准备This brush is for you etc.2.语音准备 注意所有词语的发音及意义、语速、语调及节奏。教师可通过反复朗读、跟磁带读、读给他人听等方法,保证自己的语音语调的准确及规范。

(三)故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5.如果在故事中有对话或独白,每个角色的声音要不同,教师本身的声音要和故事中人物的声音有区别。

6.教师讲故事时要给自己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使自己给幼儿一个舒服、放松而又自信的感觉。老师和幼儿之间也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老师可以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孩子也会感到放松。7.故事讲述的节奏要有张有弛,使幼儿始终能够注意力集中。(连接示范

(四)幼儿园英语故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2.组织步骤 第三步骤,讲述故事 如: ?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浮现出故事中的某一画面,然后进行相互交流。?在讲述过程中时不时停下来问幼儿有何感受,或问在同样的情形下他们怎么做。?停下来请幼儿为故事添加一些内容,从而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3)让幼儿用某种行为来表示理解和参与的活动(4)口头作出反应表示参与的活动 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还要注意处理生词,并决定是先教词语还是边讲故事边教词语。在介绍生词时,教师可通过如下方法:(1)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或当场勾出的简笔画来帮助理解。(2)用实物来加强效果

(3)用动作表演来介绍或解释生词。(4)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来解释词语。(5)直截了当地借助母语翻译来解释词语。第四步骤,学习故事?展示有关故事的一组图片,要求幼儿看图回忆故事的内容。然后取走其中一张图片,请幼儿讲出该图所画内容。随着图片一一被取走,幼儿遂能复述出整个故事。?将有关故事的一组图片放到地上,幼儿站在图的周围,依次跳到一张张图片上,同时讲出故事的内容。或将图片成直线铺在地上,幼儿一步步走过去,复述故事的全部内容。?帮助幼儿分析故事中的场景、人物、问题、事件和结果。幼儿可试着变换其中的某些细节和顺序,构成新的故事。?抛纸球,让幼儿接力复述故事。?传图复述故事中相关的句子。?用简图来表示故事中人物的关系。?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故事中人物的特性。(3)帮助幼儿表示理解并表达自己意见的活动(4)帮助幼儿表示理解并进行创造的活动

五、英语故事的改编和创作 4.小班和中班前期所用的故事情节不要复杂,人物不要太多;教师讲述稿的文字不超过100个,对幼儿只要求听懂故事能说出主要词语即可。并要有图片、玩偶、挂图、实物等视觉辅助材料。5.中班后期和大班所用的故事情节可适当复杂,人物也可适当增加,有些故事可有开放性的结尾供幼儿自由想象表达。教师的讲述稿的文字可增加到200字左右。可用挂图、大幅图书、真实或模拟场景等作辅助。并可以和戏剧表演、美工活动等相结合。

一、英语歌曲的作用

二、英语歌曲的应用

(二)用于导入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引入过程可以这样: 1.老师先演奏旋律两遍; 2.老师拿出小鸟画,贴在黑板上,边谈边唱两遍;3.老师戴上小鸟的头饰边唱边舞,表演给学生看。分析:语言未启, 音乐先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 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三)用于展示语言材料的内涵,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语言材料的过程:1.老师边弹边唱,让儿童通过听,熟悉旋律和歌词; 2.老师手拿木偶,边唱边表演双方见面后,互致问候的情景。3.请幼儿模仿表演,老师配唱。4.请幼儿说出自己所猜到的歌词含义

(四)应用中注意

三、英语歌曲的运用实例 活动过程: 1.让我们到小兔家去。(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兔家做客)T:Boys and girls, today is Rabbit’

s birthday.Now let’s go to the Rabbit’s home.Are you ready?老师带领孩子们歌表演。Song: 《Traffic Lights》and 《Riding in my car》

2.见面互相问候 孩子们与小兔对唱 Who is it 兔打开门,合唱问候歌Nice to see youR:Come in ,please.Welcome!Welcome!(孩子们入座)T: Today is Rabbit’s birthday.Who can say” Happy birthday to you!” He willgive you a kind of fruit.(老师示范表演)T:Happy birthday to you!R:Thank you!What do you like? T:I like apple.R:Here you are.(教师鼓励孩子们一起练习讲“Here you are.”T与R继续表演:Here you are.――Thank you.)

3.孩子们向小兔祝贺生日 小兔与孩子们对话练习。请个别幼儿帮小兔一起发水果。巩固句型:I like..Here you are.Thank you.齐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4.和小兔道别 T:Now it’s time to go home.Let’s say Goodbye to the Rabbit.Song: Bye,Rabit.The bus is coming.四、学前儿童英语歌曲(点击下载)

一、游戏的特点 1.游戏具有自主性: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2.游戏具有趣味性: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3.游戏具有重复性:由于幼儿受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游戏常常是重复性的练习。

4.游戏具有假想性:如表演游戏“Spring is coming.”(春天来了。),创设现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六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成为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有利于促进学前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简要分析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地促进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中职 幼师专业 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 活动指导 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工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这门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有效的满足为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理论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时,导致学生缺少一定的岗位实践操作机会,对于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的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以任务为载体,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是学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根据幼儿教育对培养幼儿教师的要求,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职业能力为培养导向,以任务为载体,积极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凸显教学中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应重视以任务为载体,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这一有效的方式。

二、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

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结合实际的教学状况,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需要在案例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探究思考、模拟训练、汇报展示以及互评小结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问题,构建合理的项目模块、任务驱动最终达到能力训练的发展目的。其次,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方面,我们还应在模块教学中,注意构建模式的合理性,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提高专业技能。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是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只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促进技能训练与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力争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重视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加强教育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中,加强教育实习,提高专业技能非常重要,这也是关系着学生在进入社会是否能胜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中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在见习阶段、实习阶段以及定岗实训阶段的学习状况。在见习阶段,学校应在每学期安排一次为期一周的见习,并在见习活动之前,邀请优秀的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见习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在顶岗实训的阶段,组织学生到指定的或者自己联系的幼儿园进行实习,引导学生独立带班和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结合实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探究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成为中职幼师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并结合社会实践发展的变化,增加学生参与实践岗位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7.论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 篇七

一、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所以针对学前儿童的早期语言教育,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不影响身体发育的前提下进行语言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 易于激动, 活泼好动,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首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有了兴趣学什么都简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处于心智发育的阶段, 他们很难规规矩矩坐下来, 听老师讲课学习。这个时期的很多小孩, 在学习时, 注意力往往不在老师的课堂上, 要么关注身边的物体, 要么想象脑海里的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学习,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融入游戏的规则中, 让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这里更重要的是, 早期语言教育的学习不能影响小孩心智的发育, 没有兴趣的灌输会造成儿童心理上的厌学, 对儿童今后的学习极其不利。其次, 进行早期语言教育同时, 积极对学前儿童进行赏识鼓励。学前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要尊重孩子, 关注孩子的各种行为,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当然爱要有度, 不能盲目无原则的溺爱, 对孩子出现的缺点要予以指出, 引导孩子进行改变。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 让孩子感到优越性。总之早期语言教育, 不能不切实际, 不能违背孩子心理生理的特点, 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在玩中学习。

二、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教育的基础, 这也关系其以后书面表达能力的学习。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后再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很多学前儿童在进行交流时, 沉默寡言无话可说, 有点喜欢说, 但是由于词汇少, 表达不清晰。那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家长, 在学习和生活中, 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启发诱导, 让孩子多讲话, 如孩子看到小狗,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这个小狗怎么叫啊, 小狗爱吃什么啊, 小狗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啊等等, 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孩就知道该如何进行表达, 该如何向别人进行介绍, 也就是有话可说。平时进行教学时, 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如亲近大自然, 走进科技馆等。当孩子遇到一些新鲜事物, 他们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通过提问获取了知识, 有了知识就有话可说。口头表达作为一种能力, 只能从持之以恒地训练中得到掌握说话的基本方法后, 提供说话实践机会是必要的, 例如在校外孩子们介绍家庭成员, 回忆最愉快的事情, 推荐一种最好吃的水果等, 有利于掌握说话技巧, 锻炼胆量, 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听话习惯, 提高口头表达言语的准确性, 条理性和敏捷性。

三、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终身行为, 孩子天生就喜爱书本, 我们说阅读不一定就是看字, 看图也是阅读。我们把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 都称之为阅读, 这里有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等等。进行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时, 首先要给儿童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氛围。如提供可供阅读的空间、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环境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环境中的读物的选择, 不能将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让孩子自己选择想阅读的图书, 这样孩子就有一种自主意识, 一种自己做主的意识, 从而激发阅读的内在动机。其次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早期阅读行为, 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 如果父母乐于阅读, 小孩自然耳濡目染, 并可从亲子共读的亲密过程中, 感受到温暖与爱。阅读对于学前的儿童而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 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的第一需要是父母的爱, 如果得不到满足, 那么在孩子眼中, 这次阅读就是一次没有意思的失败游戏。

在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 父母和老师可以参加阅读, 陪伴孩子阅读, 可以进行朗读。给孩子朗读书籍文字时, 要避免语言平平淡淡, 要声情并茂, 带着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来朗读, 模仿阅读教材中各种角色的语气, 适当地加些拟声词、形容词等, 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儿童阅读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集中, 在阅读之后, 父母和老师要针对阅读的内容, 帮助孩子进行理解, 引导孩子学习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在与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或结束后, 父母可以与孩子就阅读内容展开讨论, 交流疑问、想法, 以此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空间, 从而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探析 篇八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及特点

人类心理发展历史看来,劳动以及和劳动一起发生的语言是产生人类意识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个体心理发展史看来,儿童活动的发展以及在活动中由于和人们交际的需要而掌握成人语言的,也就是儿童意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儿童不断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

现在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迅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重视起来,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引起了大家们的重视。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人都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在学前期,如果一个幼儿学前期的语言水平很好的话,这还可以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可以为书面语打好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成败与语言表达都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做大事、小事的人首先要会说话,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原因以及分析

学前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表现为儿童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学习和获得的发展过程

在近年的研究中,儿童语言界开始注重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将儿童语言发展与儿童语音、语法和语义的发展并列,成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四个重要范畴。有关的研究甚至将儿童语言的发展称之为“儿童语言发展的源泉”,因为儿童在早期与成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的语言倾向,给他们创造了语言学习的机会。学前儿童如何学习与人交谈,我们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儿童如何学习寻找话题、轮流谈话以及延长谈话的修补能力等等;重视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过程,是探讨儿童在语言发展中如何获得必要的知識技能的基础。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跟成人进行交际的需要。为了从小发展儿童的言语,成人在跟儿童接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跟儿童说些什么,虽然儿童这时还不懂得这些言语的意思,但是这在发展儿童心理的积极性上是大有益的。

(二)儿童语言运用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儿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建立起与他人的交流情境,产生社会性交往和互动过程,也就因此学到了更多的真正有用的语言。从质的角度评量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有三个基本的评价指标:语言交流行为表达的清晰度,新的语言交流行为类型的生成和儿童合作交流的行为水平。第一个指标是说,孩子将需要表达的交往倾向说得越清楚,他们的交往目的就越容易达到,因而语用水平就越高;第二个指标与儿童学会并使用新的交往倾向类型和言语交往行为类型有关。比如刚开始孩子只会与成人讨论交流当时出现在眼前的东西,后来逐步学会讨论想象情境中的内容,或是过去、将来发生的事情。这时候,因为新的类型出现在儿童语言中,他们的语言交流行为就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灵活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和交流;第三个指标可以考察儿童对交往情境的敏感和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程度。例如,最早的时候孩子只会自顾自玩并发出模仿的声音,或者用招呼成人的方式来唤起对方的注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通过讨论和协商来建立延续一些共同关注的话题,使得交流在实质内容上有共同关心点。儿童在使用语言时的合作交流程度越高,他们的语言所产生的功能作用和对交流对方的影响就越强。研究还发现了汉语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特征与成人语言交流行为的关系,从而反映出儿童语用的发展受到来自于周围环境中成人所携带的行为特点的影响,呈现出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特征。

三、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措施

(一)为学前儿童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

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的特点就是情境性,这种特点是由儿童的言语交际水平决定的。这时儿童跟成人的言语交际,还只限于向成人提出问题或要求,或者对成人所提问题的简单回答,主要属于对话言语,很少有表达式的独白言语。情境性言语不反映整个思想内容,听者必须考虑讲者通过手势,表情所表示的情境才能理解连贯性言语则是前后一贯的表述,听者不必去考虑情境就能领会。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幼儿语言的运用,是指幼儿在学习和获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现象。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在幼儿园里,教师要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用情境,即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习不同的语用情境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应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幼儿园语言教育决不能忽视这些日常的和渗透的环节。

(二)提供有利于学前儿童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环境

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儿童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幼儿教育实际中去,许多人简单地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寄希望于艺术教育,或者是流于一点贫乏的创造思维训练材料的使用。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过程当然也不例外。从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反映出,我们的孩子提问和质疑类言语行动的不足,有可能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造成影响。因为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社会性能力是整合一体发展的。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由教师发起的提问很多,往往有教师在一次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一问到底的现象。这样的师幼互动交往过程就不大可能给幼儿留下提问质疑的空间。此外,在我们的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时,注意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幼儿在大胆地创编故事表达自己想象时,教师却因为过于注意内容的逻辑性而给予幼儿消极或者否定的反馈,这样做在实际上就影响了幼儿的创造性语言运用。创造性的语言运用环境,应当是幼儿可以随时大胆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鼓励幼儿表达对学习内容预期和假设的场合。

上一篇:美容院销售方案策划下一篇:小学毕业考试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