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2024-08-18

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精选13篇)

1.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一

一年级数学《小括号》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小括号》评课稿

这节课贯彻了新课标精神,能根据教学新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主要突出几点:

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钟老师创设了一个儿童喜爱的喜洋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经验;使乏味的计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情境图的影响下,会提出问题、会列式计算,复习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的计算方法

2、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知识,老师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钟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说一说,感悟出10-(3+2)的列式方法,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意义,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列式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3、善于组织教学。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与课堂的教学组织有关,课堂纪律越好课堂效率越高。天真活泼的孩子当然好动,钟老师一开始先进行了了一个常规的课堂组织,把学生精神集中于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与学生早已统一的训练口语提醒学生注意,老师念1。2。3。学生就会手、脑、口都醒悟过来。好像看出老师一念经就把学生的灵魂收回来课堂。老师把这些学生早已训练得心中有数。老师那种从容娴熟,功底深厚是值得赞叹的老师。

4、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课堂评价方面,老师力图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引导他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发挥了其引导激励的功能。

建议:老师在课堂上作了有效性的启发后,不要再讲得太多了;最后写带有小括号式子的比赛活动,老师把学生作品收上来后,应该面全面学生展示以及从中继续选一些题目让学生一起计算,加深提高学生对带有小括号算式的计算能力。

2.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二

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感到很明白, 但课后做习题或日后考试时却忘了知识点和做法, 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比较弱.“学习金字塔 (Cone of Learning) ”理论认为, “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 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陶行知先生也认为, 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小孩子能做先生, 做先生不限定师范毕业, 他创立了“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让小孩教小孩, 小孩教成人, 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即知即传”是小先生制的一个重要原则, 即用自己读的书教人, 一面温习, 一面把学问传给他人.在数学教学中介入“小助手”实际上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小先生制”的一种实践方式, 它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小助手”的内涵

“小助手”是笔者在教学上的化身, 是同学们的小老师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小助手”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外的“小助手”, 包干负责制, 他们是固定的, 负责检查督促包干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 并每天出一条题目给包干的同学练习 (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另一类是课堂上的“小助手”, 此类“小助手”每名学生均有机会.当笔者发现某名学生在该节课上有亮点, 他就会成为这节课里的“小助手”, 或者该节课上, 某同学的练习做得比较快, 他也可以成为这节课里的“小助手”, 去辅导其他的同学, 带有随机性.

三、“小助手”在数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 彼此丰收, 皆大欢喜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个教室里坐着几十个人, 虽然课堂上老师会因材施教, 但要满足每名学生的需要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小助手就能发挥优势, 随时随地地辅导.通过小助手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教计算题的时候, 往往有的同学做的快而准, 而有的同学就接受的慢一点, 或者在某个地方出现了纠结, 这时候做的快而准的同学就适时给予帮助, 让他们茅塞顿开, 帮助别人的同学不但教会了同学, 而且自己也可以把内容重温一遍.

(二) 学会分享, 学会感恩

现在的家庭里, 独生子女比较多, 长辈们把他们捧在手里怕摔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 导致他们养成了霸道、自私, 不懂得体谅别人等不良的道德品质.笔者在数学课堂中介入“小助手”后,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让他们学会了倾听,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了表达, 有秩序地组织语言, 表达过程有条理;学会了质疑, 听不懂时, 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分享, 学会了感恩.他们在课堂内外学会了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小助手”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也让被帮助的同学学习上不断进步, 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彼此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四、“小助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 “小助手”的培养

1.“小助手”的任命

对于课堂外的“小助手”, 因为他是固定的, 并且每天还要负责出一条题目给成员练习, 因此课堂外的“小助手”应该选取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且有责任心的同学来担任.对于课堂内的“小助手”, 则由老师根据该节课学生的表现而定, 看老师能否做一个好伯乐.

2.“小助手”的训练

得力的“小助手”并不是自动生成的, 他需要我们老师的精心培养.教师要指导“小助手”如何找题目, 如何协调与组员的关系, 要引导“小助手”如何对一条题目进行分析,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表达出来.例如, 有一位课外“小助手”叫谭星, 组员们向我投诉, 说谭星同学在背书的时候要一字不漏, 就连少了一个“的”字都被评为不及格, 不想到谭星同学那里去背书了.这个时候我就要进行协调.先与谭星同学聊天, 让他明白他做得很尽责, 但数学概念重要的是理解, 只要组员能把意思说清楚就行, 甚至组员通过举例也可以达到对概念的理解, 它与我们语文的背古诗词不一样.

(二) 教师的角色定位

介入“小助手”之后, 我们的课堂上可以让“小助手”来做“小老师”, 我们的课堂外也有“小助手”来对同学们进行辅导那么教师做什么?教师要当好指挥员角色.课前教师要把握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好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练习题, 教师要跳进题海找题, 学生要跳出题海做题, 增加作业的有效性.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角色.当学生们在互教之时, 教师要学会放手, 让学生们演戏, 只有在学生们演错的时候, 教师才从后台走上前台, 但此时教师的工作不是满堂教, 不是告知, 而是引导、帮助、服务.教师要扮演好“教练”的角色.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 监督、落实

“小助手”的介入促进了班级的学习风气.教师在“放手”的时候亦非一概不问, 把一切全交给“小助手”.教师要督促“小助手”落实各项任务, 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不断地帮助“小助手”学会做人.

总之, 在数学教学里介入“小助手”,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广州86中的徐爱慧老师说得好, 不要把苹果咬碎了, 再喂给学生吃, 放手让学生学, 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让他们自己朝前走, 教育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中国教育思想史专题[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

[2]怎样做小先生.陶行知全集 (第二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对“添括号法则”的认识 篇三

一、从去括号知识点理解添括号

去括号相对很多同学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添括号与去括号有必然的联系点。所以我们在知识讲解时可以从去括号入手。如:

a+(b+c)去括号得多少?很容易得到结果为a+b+c,反过来怎样把a+b+c用添括号的方法得到a+(b+c)的?

同理,如果有当a-(b+c)去括号得多少?很容易得到结果为a-b-c,反过来怎样把a-b-c用添括号的方法得到a-(b+c)的?

通过我们观察总结归纳得出: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如果括号前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二、正确理解乘法公式

如:怎样化简(a+b-c)(a-b+c)式子的?当我们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后就不难发现,把(a+b-c)(a-b+c)式子在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后得到平方差公式:[a+(b-c)][a-(b-c)],这样我们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

再如:化简(1+y+x)(1-x-y)、(x+2y-1)(x-2y+1)、(a+b-2c)(a-b-2c)等都可添括号组合成平方差公式来化简。

同时,在完全平方公式中也经常会用到添括号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x+y=8,xy=12,求x2+y2的值。

这是我们常见的题型,怎样解决此类问题得认真仔细观察所求的结论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添上括号得出(x+y)=8,在方程的兩边分别平方得:x2+2xy+y2=64变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公式,再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就可得到x2+y2=40。

所以在很多题目中我们不光知道单一的添括号问题,同时要掌握透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对添括号这个知识点更好地去理解。

三、要灵活应用添括号方法

如:已知2x+3y-1=0,求3-6x-9y的值。这就是添括号的灵活应用了。首先把2x+3y-1=0化为2x+3y=1,利用添括号的方法把3-6x-9y化为3-(6x+9y),仔细观察与2x+3y=1之间的关系,再把3-(6x+9y)化为3-3(2x+3y),所以可得到值为0。

再如:当代数式x2+3x+5的值为7时,代数式3x2+9x-2的值为多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类似的问题还很多,都是对添括号的灵活应用。

总之,添括号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为了简便计算,我们可以根据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把一些特殊的项括到括号里先计算,变成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从而使整个式子的计算大为简便。另外,可以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找出其中规律,按照某些特殊的项重新排列或分组,达到题目要求的目的。

4.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四

一、课题: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小括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2.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到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教学难点:掌握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星星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口算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这是我们我们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同学们知道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⑴出示情境图

师:看图你能知道什么? 生1:同学在剪五角星。

生2: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个五角星?

⑵同学们拿出小棒,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2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③ 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巩固练习

1.13-4+5=

7+7-6= 13-(4+5)=

7+(7-6)=

⑴师:.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上下两道题的数和运算符号一样,上面的题没有小括号,下面的题有小括号。(3)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小动物应该上哪一节车厢?连一连。(说说这些题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五)课堂作业

74页做一做,75页第1题.(六)板书设计

10-2-3=5

10-(2+3)=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五

混合运算及小括号练习题

21-3+8=21-(3+8)=24+8-4=24+(8-4)=

77+9+6=53-7+20=53+(20-7)=83+7-30=83-(30-7)=83-30-7)=23+9-8=23+

47+7-10=37-9-26=37-

68-58+6=68-(58+6)=4+76+8=30+32-8=60-55+7=85-(55+7)=3+75+5=82-42-6=77-77+7=60-43-7=50-25+8=80-34+6=78+6-10=88-(42-6)=55-

0+82-60=52+2-7=53-20+6=58-

47+(10+8)=53-50+47=64+30-30=29-20+9=29-(20+9)=20+55-20=20+

54+8-30=6+20+30=68-34-30=68-(34-30)= 9+28+20=50-39+50=65-(33+20)=9+51-40=95-65-30=8+77+20=41-41+10=50-43+30=40-(2+8)=27-(9+4)=32

38-9+8=30-2+7=72

66-(4+6)=39-2+7=20

35+2-8=39-4-5=39

20-1+6=40-6-7=62-7+3

89-(7-5)=63+(3+7)=

6.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六

教学内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书上 想想做做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

(2)集体订正;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7.“小蝌蚪”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认识 篇七

我们小时候上音乐课,顶多是学个简谱,能把哆来咪唱准,就算是很有音乐天分了。但我们送4岁半的女儿去上钢琴课,第一课老师就直接教五线谱,那么复杂,我们看着都头晕,这么点小孩能学会吗?什么五条线、四个间的位置以及各种时值的音符,音乐符号和音乐标记一大堆,翻开孩子的课本,连我们大人都犯晕,何况三四岁的孩子。会不会还没有开始弹琴,就把女儿学琴的热情全搞没了?

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这个五线谱的教学也没有多大兴趣。下课后,我问女儿上课感觉怎么样,她的回答是:“不是学钢琴吗?我就想去弹一下试试,可一节课都没摸到琴。妈妈,我们能换一个真正弹钢琴的学校吗?”说真的,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她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正规的基础教学是该从五线谱开始的,但我也看到网上有不懂五线谱照样弹钢琴的说法。我觉得这些比较理论的内容,应该等孩子再大点,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时候再开始学岂不更合适些。实在不行,先学简谱,再慢慢向五线谱过渡不是更好吗。

对那些觉得五线谱太难学的家长,我有四句诀窍告诉你,总共才十二个字,只要记清这个,学五线谱最重要的东西就尽在掌握了。

线和间

线很好理解,就是五线谱的五条线,中间的间隔便是四个间。线和间的空间距离,决定着音和音的关系。相邻的两条线上的音之间、相邻的两个间上的音之间、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的关系,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

Step到Skip

把音符想象成一个活泼的小朋友在玩跳格子游戏,如从“Do”到“Re”,就是从这格跳到相邻的一格,这就是Step。在五线谱上就是从间到相邻的线,或从线到相邻的间。从“Do”到“Mi”,就是越过一格,这就是Skip。在五线谱上就是从间到相邻的间,或是从线到相邻的线。

上和下

“五线谱,像楼梯,向上高,向下低。”这是一首为初学五线谱的孩子创作的儿歌,它能够让小朋友直观地把上下位置在脑海中演换出不同的音符。

高和低

主要是分清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在五线谱中,不同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常用的是两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共同拥有中央“C”,高音谱号由此往上,低音谱号由此往下。

五线谱初看复杂,其实它是最直观、最容易记记的。而且五线谱在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体制中,是必修的基础课,对学音乐的人来说,它就是无国界语言。在国内,简谱较为普遍,是因为它和我们的传统乐谱较为接近。日本也对五线谱不是那么重视,他们的观点是让小孩依靠听,靠耳朵记谱,这其实是有弊端的。其实,80%~90%的曲子都要靠看谱认识。可以说,如果一个钢琴学生会弹琴但不认谱,他的钢琴学习就是空中楼阁,非常不牢靠。

当然,小孩子四五岁就开始学五线谱,若只是刻板地讲解,孩子很难记得住。在长期培训钢琴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一些不错的办法,对提高孩子学习五线谱的效率很有帮助。

刚开始学五线谱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家里放一块大白板,画上五根线,用彩色的扣子当音符,贴在上面。孩子每天走过来走过去都能看到,对五线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是小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每天抽一些时间来游戏似的学习五线谱。最开始,可以逐个排列认识,允许他数一数、想一想。就像小时候教孩子做数学题,3+2等于几,刚接触算术的孩子有可能要掰手指头数一数,1、2、3、4、5,喔,答案是5。但后来,就可以直接报出答案来了。在孩子对五线谱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后,就可以直接问他,放在这里的音符是什么音?放在那里的音符又是什么?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音乐学习能力。而且,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实际教学都证明,小孩子四五岁开始学习图画形式的五线谱,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学了就终身受用。要是先学简谱,以后随着钢琴水平的提升再不得不学五线谱,那才真的会乱套。

8.《小括号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名称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小括号的认识》 李素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基本信息

课时 1课时

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同时,小括号的出现教材分析

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学生从一年级学习开始就学习了数学上各式各样的符号,学过+> < =等等数学符号,每一个符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说非常困难的事情,所谓符号虽小,但却包含着无尽的含义与智慧。就比如+号,学生会在头脑中想起把两样东西合在一起;比如-号,学生就会想到从总体中去掉,或者两样东西在比较多少。而今天学习小括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朋友,学生需要去适应它,去了解它。

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认识小括号,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学习,我在本节课中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我就创设了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学充分利用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反思

(三)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简洁性。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惊喜的是,让学生尝试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方法:有的划线,有的画三角,有的画圈,有的画心形等,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潜能。

(四)对比练习的设计

通过1)独立计算,指名回答2)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一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下面就本节课我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收获:

在本节课中我精神饱满,整节课的状态都非常好,对学生的引导点拨、评价都比较到位;学生的状态也很好:认真思考,发言积极。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学生在“创造小括号”时,出现了多种方法:有的划线,有的画三角,有的画圈,有的画心形等,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潜能。

因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参与力强,因此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很好,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真的很厉害。

但是本节课也有让我遗憾的地方,就是在引发认知冲突的环节中,学生出现两种算法:第一种方法:10-2-3=5(个)就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这种方法很好理解;但第二种方法:10-5=5(个)

9.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九

一、回顾旧知

1.脱式计算

5×24÷6100-10×625×(65-54)

2.在一个综合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再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

3.机智小游戏

(1)请计算出结果

18÷2×3+6=

(2)还是这道算式,能让得数等于81吗?

18÷2×3+6=81

(3)还是这道算式,能让得数等于1吗?

18÷2×3+6=1你会算吗?请脱式计算。

比较一下,刚刚完成的机智小游戏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课内练习

1、根据前面的混合运算计算,你能完整地总结一下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2、及时练

200÷[(172-162)÷2][900-(250+50)]÷3

3、淘气特别喜欢刚刚学习的中括号,他在自己列的所有的算式里都加上了小括号、中括号。请你好好观察,看看哪些括号是可以去掉不要的,也不影响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小声交流。

[(66+24)÷15]-18

24×[19-(2×6)]

15×[4×(12+22)]

320÷[5×(26-18)]

3、练一练

[196-(96+4)]÷6288-[8×(26-14)]

10.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

课前准备:

1、将《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微视频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练习题。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对微练习第一题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已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内容。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改变运算顺序,需要用到什么符号?(小括号),如果用到了小括号,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运算顺序的话,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那就是中括号“[ ] ”。今天我们在大家已自学了《括号》微视频的基础上来深入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利用微练习第二题,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小组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3、教师小结

4、总结计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深入学习,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1、计算上述算式

2、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学生小组讨论,计算

4、学生展示

5、师生共同总结

(三)提升训练

根据微练习题第三、四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列出文字题的算式,能根据分部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通过反复的计算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好的热身过程,方便后面的学习。

11.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数,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教 具:自制课件

学 具:每人一个学具钟。

三、教学重点:会看钟面的整时和半时数

四、教学难点:会看半时数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

1、出示电子表3:00、5:30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电子表)

指着3:00,这表示什么意思?(3点)

师: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3时;指着5:30,这表示什么意思?(5点半),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5时半。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整时和半时,但是需要一位好朋友的帮助,看!(课件出示谜语)(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猜猜它是谁?(钟表)

3、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

4、师: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来认识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谜语作为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各种各样的钟表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1、认识钟表

师:看,这是钟表的面,现在仔细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得以下答案):

①有1~12个数字。课件出示残缺的钟面

师:现在老师这有一个钟面,上面的数字不完整,你能帮老师补充完整吗? ②有2根指针,时针和分针。细细长长是分针,粗粗短短是时针。

2、依托经验,自主探究,认读整时、半时。①整时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请同学们看图: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第一幅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请你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学生汇报:①从图上的说明文字“7时”、“8时”知道的;②从钟表上看出的 师:请你当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认钟面上的时间的?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多叫几位学生重复说说)

师:再来看看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依次出示8时、6时、12时的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4幅图一起出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指着12)还有吗?(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像这样的时间我们称它为整时。②半时

先出示9时,再出示9时半的PPT。(在黑板上贴9时半的钟面)

师:那我们来看看9时的钟面和9时半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在黑板上贴有关9时半的内容)

出示12时半和6时半的图片,让学生摆一摆 再出示3幅图,让学生发现半时的特点。

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设计意图:有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针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较优秀的学生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4、拨一拨 师:坐了这么久,现在我们来活动活动。听清老师的要求:同桌之间一人拨时间,一人读时间;一人说时间,另一人拨。(老师示范一个)

(三)巩固练习

1、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尽管钟面上显示的时间都是10时,但是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所以我们可以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晚上、上午、下午等词来区分在钟面上所显示的相同时间。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12.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篇十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整时

二、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册才出现,在新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上册。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知识接触早了。

从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看,在农村学校里,并没有像有的杂志上写的那么高。在一个50多位的班级里,有少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认识的也相当模糊,比如拨得时候把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5认为是5时。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听了一些《钟表的认识》,总体的感觉是,照顾学生个性多了,但学习效果却差了。囫囵吞枣式的只怕学生掌握的不够多,只怕听课老师说学生的起点不够高,就让几个好生撑撑台面。基于以上几点,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认识整时上,半时的认识作机动处理。为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会读、写时间(整时),认识钟面结构(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交流,学会分类。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教学设计基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2、教学素材生活化。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创设情境,读写电子表:

(1)在班级学生中找一个电子表,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是9:00)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闹钟、电视、手表、手机、太阳等。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像闹钟、手表这样的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课前在教室周围粘贴4--6个不同的钟面)学生离开座位进

行钟表文化欣赏活动。(配以音乐)

2、学生汇报。你们刚才发现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

3、钟表认读活动。在这么多漂亮的钟面(刚才粘贴在周围的)中

哪个你会读?(学生有选择地读)

4、再次观察钟面--闭眼想--回忆(出示,你能在上面添

上什么,就是一个钟面了)--划一划(你知道时、分针是往哪

个方向走的吗?)

5、学生制作钟面。(活动要求: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来。)

6、展示交流、评价。在这些钟面中,哪些钟面认识起来最方便?并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整时以外的时间,待结课时或当场解决,视学生情况而定)

7、找规律。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三、应用发展:(设了四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我是小判官(对吗?还缺什么)

4时11时2时

第三关: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动作,如刷牙等,其余学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时间)

第四关:认识“大千世界”

1、你平时做哪件事情用的时间长?

与与

2、出示:(这是为什么?)

3、想想画画:

你能按规律画出第4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电子表引入,能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从简单表示时间引入,也能体现从易到难的原则。

为学生设计钟表欣赏环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

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这道题的设计在于学生能对钟面结构有深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这两组题中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时间的长短。

本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能根据钟面间的联系,合理解决问题。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

另一生理直气壮地说:太阳。

师为之一怔:你来说一说怎么一回事?

生: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买给我的书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能从课外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不过,你能根据太阳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

片断二:

师:你觉得这些钟面(整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有时针。

生:都有分针。

生:还有12个数字。

师: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针指的是一样的,都指12。

(在一个试教的班级中,学生更是瞪大眼睛观察,无言以“对”。此时,师: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终于学生发现了......)

六、教学反思:

1、体现传授与启发的统一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电子表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如电视、手机、电子表等,就选择直接从电子表上的时间引入,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这种简便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当问到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时,学生说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这样知道时间的吗,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做为现代的人,怎样知道准确的时间呢?因此认识钟面显得尤有必要,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2、体现教学的开放度与数学学习有效性的统一

从学生的特点去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如果我们不加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可能无所体验,无所收获;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很难将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不断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接着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钟面,如何让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合作,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做法是让学生分三步走: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来。接着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时的规律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每个钟面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二是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三是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结果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第一层次的问题无从下手,第二层次刚好够得着,第三层次的问题(片断二中的试教情况)对一些班级的学生有明显的效果。

3、体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

现在的学生会说的多了,会做的少了。说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却不近人意。如何在练习中体现双基,又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一课中,设了四关。主要让学生学会认读整点时刻,再通过判断,运用钟面上的知识;在“大千世界”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比较,体验到时间的长短;通过早、晚9时的比较,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习得主动,思维始终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体验。

执教:梁孝科(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五小)

13.认识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十三

刘湾小学

潘明秀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74页(认识小括号例3)教材分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分以下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连续减五角星的情境引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素材。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列式计算。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层次是归纳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这些层次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括号的意义,及引出小括号的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对于主题图的观察和理解学生会很轻松,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因而对于例题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小括号是本课的新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掌握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难点: 经历小括号的创造过程,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4+3+3=

5+0+3=

3+4+9=

10+5-2= 3+2+1=

9-3-4=

10-3+7=

7-0-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的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再思考怎样计算)(1)可以从10个五角星里去掉先剪掉的2个,再去掉又剪掉的3个,就是剩下的五角星。

先算10-2=8 再算8-3=5 合起来:10-2-3=5(2)还可以先算一共减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先算2+3=5

再算10-5=5 合起来:10-(2+3)=5(3)认识小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小括号可以改变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计算两步式题,同学们应该些注意什么?

计算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知识应用

1、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出上下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3-4+5= 7+7-6=

13-(4+5)= 7+(7-6)= 相同点:上下两道题的数和运算符号一样。不同点:上面的题没有小括号,下面的题有小括号。

2、找朋友,连一连。(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3=5 9-5=4)(9-3=6 10-6=4)(5+3=8 15-8=7)

10-(9-3)=4 15-(5+3)=7 9-(2+3)=4(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再进行计算)

3、解决问题(观察这幅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

第(1)问有多余的条件,这道题意在提高学生根据问题选择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小括号可以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在含有小括号的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计算两步式题时,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

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布置作业 作业:

1、第74页“做一做”。

2、第76页练习十七第8题。

六、板书设计

认识小括号

例3: 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10-2-3=5

(连减)

10-(2+3)=5

(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小括号的作用:

上一篇:《吴德基传》阅读答案下一篇:愉快的六一儿童节中心公园游玩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