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学案

2024-10-22

香菱学诗学案(精选9篇)

1.香菱学诗学案 篇一

香菱学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分析把握主人公香菱的性格特点,复习、巩固人物的描写方法。;(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4)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5)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2.过程与方法:

(1)课前熟读,收集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采用小说五步阅读法:泛读,整体感知;精读,理解文章内容;赏读,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延读,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予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

1.从香菱学诗的经历中,联系实际获得深切的启示。2.人物的描写方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

1.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并能自主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2.能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到写作实践中。

四、教学准备: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提问:耳边响起的曲子熟悉吗?(曹雪芹的《红楼梦》)。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看屏幕(屏幕展示:《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完成前八十回,在穷困潦倒、唯一的爱子病死的那年除夕病逝,后四十回由高鹗完成。)至今为止,众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

毛泽东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著名的作家王蒙:《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鲁迅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提问:你知道书中哪些人物呢?(生回答)师:很好,《红楼梦》中很多人物栩栩如生,更妙的是,曹雪芹在书中第五回里对许多人物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请看(屏幕显示:叹香菱诗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写的内容。你知道这是写谁的吗?她是《红楼梦》中一个次要人物,又是《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悲剧人物形象。她天资聪明,命运坎坷,却又出污泥而不染,真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荷花。她就是香菱(展示照片)。今天我们共同赏析《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的节选《香菱学诗》,感受一个平凡却又令人敬佩的女子形象。(出示课题)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课前咱们同学按习惯都进行了预习工作,我要检查一下。希望同学们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展示。香菱的身世你了解多少?(生回答,之后屏幕展示香菱身世。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凌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2.大家预习的不错,这篇小说是用明清时的白话文书写的,在阅读上可能还有些障碍,在字词方面已经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了吗?检查一下重点字词:

仄(zâ)声

应玚(yáng)

庾(yú)信

蘅(hãng)芜苑

暧暧(ài)

请柬(jiăn)

胡诌(zhōu)

颦(pín)

嘟哝(nong)

画缯(zēng)

鳏鳏(guān))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暂且不论环境,先来看情节,课题《香菱学诗》,那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屏幕展示: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学生思考回答后,屏幕总结出示: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经历两次失败最终成功)(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经历两次失败最终成功;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学生答对即可,不必局限于一个答案,多给予鼓励)

(三)探究赏析,品读交流

1.知道了小说的情节,我们看人物。人物是小说的重点,是作者传达心声的必需,关注人物,你就会与作者贴得更近。赶紧看书,你能在文章的结尾找出两个词,对香菱学诗行为给予评价吗?(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2.很好,那请你们细细看文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具体看出她的“苦志”“精血”呢?在文中画下来。(与学生一起品读对香菱学诗的刻画,也一同分析香菱的性格。)一路读来,现在你感受到香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

师:香菱聪明、悟性好,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善良,可爱等等(此处把学生说的板书于黑板上,说得合理即鼓励)

3.师:同学们回答的真精彩,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香菱学诗的经历,她说的话、她的动作、她的神态,你看见一个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地学诗的香菱了吗?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睁开你们的眼睛,开启你们的大脑:如果删去文中诸多描写,只告诉你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你会感受到一个仿佛立于眼前的香菱吗?(做《评价手册》第5题)请你总结一下:这些正、侧面描写对人物刻画有何作用?(互相交流1分钟)

(生动、细致地刻画出香菱这一女子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4.大家发挥一下合作精神吧:请小组讨论,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个人的刻苦,黛玉的教导,大观园的环境)

(四)积累迁移,拓展提升

1.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错,可以和可敬的香菱相媲了。香菱真不错,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作出佳作。(屏幕出示香菱第三首诗。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赏析一下。精华所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该诗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知道下文吗?(屏幕出示: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天道酬勤!学到这,老师有一问了:从香菱的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语文学习呢?

(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意对即可)第一,学语文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虽不幸沦为下贱,但禀性高洁,向往吟咏诗歌这类雅事,时时留心,苦志研习,终有所获。第二,学语文要专注执着。香菱在不长的时间里有如许长进,与她学习时的痴迷忘我状态有关,宝钗称之为“疯子”“诗魔”。第三,要有尽可能质高量大的阅读。语言学习,继承借鉴多于创造,故应像黛玉要求香菱的那样,多读别人的作品“作底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时,还要取法乎上,尽可能阅读高雅精美的阅读材料,而不能沉溺在浅近通俗的“文化快餐”之中,“一入了这个格局,是再学不出来的”,自然,更不能接触那些歌德称之为“马桶文学”的有害读物。第四,要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准备语言形式,写作反过来促进阅读的理解和深入。第五,写作上既要有格调规矩,又要不受格调规矩的拘束,而以立意为主,讲究意趣真实。第六,要老老实实向老师学习。黛玉那些高屋建瓴的诗论,是经过多少阅读和写作实践才总结出来的,初学者如香菱是无法获得的,因此,从师学习可以避免盲目实践,少走乃至不走弯路,甚至在前人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高度。

2.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通过这节课,也通过香菱,让大家在学习中,特别是语文学习中获益匪浅。从现在起也能领悟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对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的概括:第一境——悬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苦索“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课堂小结,设置作业

1.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书中也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我们的课文中并没见到这样的黛玉,你觉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按照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写一篇《香菱学诗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练习本上。2.《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各个栩栩如生。学习这篇课文后,希望大家有兴趣,也能钻进去,瞧瞧更精彩的内容。

2.香菱学诗教案 篇二

主备:贺金兰审核:初三语文组时间:2013-11-17

【教学目标】

1、掌握《红楼梦》的有关文学常识。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苦学乐学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枉凝眉》)

听着这首凄美婉转的歌曲,打开我们的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走近红楼女子。

二、了解《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

学生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师大屏幕出示有关内容介绍,学生集体朗读。

三、品析香菱人物形象

(过渡语)红楼女子个个美的让人心醉,今天让我们走进《香菱学诗》。首先我们来分享大家阅读《香菱学诗》后的初步感受。

学生畅谈读后感受。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只是从面上来了解一个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有个人给我们很好的提示,那就是曹雪芹。他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写道(出示大屏幕):列为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回。阅读他的红楼梦要“细按”。从很细的地方解读文章,或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这样才能深得其中的趣味。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依次提问:

1、香菱说她是为了什么而学诗的?(要求找出文中的话作为依据)

学生找出香菱的原话,概括“抱着玩玩的态度”来学诗。

2、香菱学诗真的只是玩玩吗?

学生找出描写香菱学诗的细节,引导学生领会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的精神品质。(注意朗读指导和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苦)

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呆)

③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疯)

④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魔)

⑤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痴)

3、香菱自己觉得学诗苦吗?

学生品读香菱的 “笑”“笑吟吟”“兴兴头头”,领会香菱学诗是“乐在其中”。

4、香菱学诗,苦学,乐学,而且非常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把香菱学诗的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概括讨论,明确:读诗——悟诗——论诗——写诗

四、感悟

师:经过了一番“细按”之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什么了吗? 学生畅谈感悟。

五、介绍香菱的身世和悲惨命运(过渡语)从“香菱学诗”中我们有这么多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要感谢香菱,我们也衷心的希望这位美丽、聪慧、善良、纯真的女子过上幸福的日子。但实际上香菱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对香菱的判词。从这几句词中,你看出香菱的命运了吗?

(大屏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朗读)

(大屏幕)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出身乡宦之家。三岁被拐,十一二岁卖于冯渊。后被薛蟠抢至潘府为侍妾,改名香菱(谐音相怜)。最后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改名秋菱(谐音求怜),百般折磨,终至干血之症,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师: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大约只有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她得以住在大观园中,和姑娘们相处的日子。

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也对“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观园中时时含笑的女子,命运又是如此的悲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而又凄凉的妇女形象,充分反映作者反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不能不是我们读者感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楼梦》插曲“叹香菱”。

六、课时小结(大屏幕)

(在“叹香菱”歌曲声中)出示:香菱走了——香菱们走了——这些《红楼梦》中诗样的女子都走了——都以凄婉的方式走了——?(留给我们读者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红楼梦》。

2、从香菱学诗或黛玉教诗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要求不少于300字。

八、板书

香菱学诗

苦乐

志玩在学其

3.香菱学诗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二、简介香菱身世。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的情节。

1.概括的过程。

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分析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第三首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四、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五、总结: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4.20《香菱学诗》导学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学习重点】

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

2.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3.相关资料

(1)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2)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摩诘()应玚()墟()里 胡诌()暧暧()

颦()儿

抠()土

辋()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香菱听了,()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3、辨析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2)、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3)、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4)、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合作探究】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3、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

4、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5、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知识建构】

1、按照提示写古诗词。有关秋花的: 有关秋雨的: 有关秋风的:

2、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灯泡: 短尺:

【达标反馈】

1、《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2、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推荐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并根据提示结合作品内容写出推荐理由。《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导学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的历史,增进对货币文化的了解,理性地认识金钱。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调查报告。

2、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激发对货币文化的热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养成观察、思考生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3、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养成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

活动过程

一、金钱史话

1、搜集资料:弄清我国钱币起源及发展历史,做好文字图片记录。

2、整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集中整理。

3、探索发现。思考:在我国漫长的钱币发展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4、各组交流,展示成果:

展示一:文字介绍配图片,演示“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史”。

展示二:关于货币的故事、传奇。

展示三:未来的货币设想。

展示四:与金钱有关的文学作品。

二、世说金钱

1、设计思辩的话题

如:你是怎样看待“金钱是万能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孩子在家做家务,向长辈收取报酬”“金钱道德两难全”的?

2、组织辩论会。

设计辩论提纲,搜集有关资料与数据,拟写辩论文稿。

辩题是: “金钱是万能的”与“金钱不是万能的”。

三、金钱消费面面观

1、各小组从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有关“名人与金钱”、“另类金钱观”“我的金钱观”等文章阅读,并展开讨论。

2、利用双休日参与家庭的理财,感悟“勤俭持家”的道理,培养节约理财能力。

3、发放调查问卷表,以本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

中学生消费调查表可设计如下题目:

①、你一个月大概花费多少零用钱?

②、你觉得够不够用?

③、如果不够用你是否向别人借?

④、你的零钱大多花费在什么地方?

⑤、在节假日期间你是否消费很多钱?

⑥、你生日或同学生日(或其他事宜)有没有一起庆祝?

⑦、你会追求名牌的服饰、手机或其他用品吗?

⑧、新年期间你收到多少压岁钱?

⑨、你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

⑩、你认为自己是否懂得理财?

4、统计研究。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有什么特点?

5、拟写调查报告。

展示一:“我来当家”通过家庭消费清单与本人消费清单的比较,宣读自己所写的感想。

展示二:宣读“中学生消费面面观”调查报告。

四、范文点评

我爱钱

朋友,不要吃惊,不要以为我说这样的话有伤大雅,我的确很爱钱。

早在小时,那金光闪闪的小硬币在我眼里就特有魅力,因为它就等于是一支新铅笔,一个笔记本,或者一根甜甜的冰棍儿。我呢?也常因从妈妈那得到一个小小的硬币而乐得一蹦三尺高。

渐渐的长大了,我依然很爱钱——特爱。爱闻新钞票喷香的油墨味,爱听小银币清脆的音响——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更乐意的是拿它到小书亭换本作文选或者故事回。

后来啊,我的书多了,于是有关钱的故事也积累了几串。有人说,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说金钱万岁,“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在那诱人的大团结后面隐藏着一面面守财如命的丑恶嘴脸,一双双亮亮的手铐……都在我脑海中映了出来。于是,爱钱的人便也不是好人,爱钱,思想便不高尚,惟利是图,由此我对钱再也不那样亲热了---虽然内心依然如故。

改革的巨浪冲击着开放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也在转变着人们的思想。于是,社会上掀起一场经济热,经济潮。什么股票了,文人下海了,等等.一些似懂非懂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诞生了。

我,于是便又想入非非了,何必总是把钱与堕落与手拷联系在一起呢?只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正当的去赚钱,又有何妨呢?

一颗颗星星在滑落,一个个希望在破灭,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失学率正在不断上升.听着这希望工程的报告,我的心在痛,在流血。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前程,之未来的大事啊!可自己,囊中羞涩,要是我有了钱……我暗暗的想。于是我说我爱钱,因为我爱祖国,爱千万个象我一样的朋友。

2000年的奥运五环旗究竟会飘扬在哪方圣土?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只梦能圆吗?于是我又盼望自己能有钱,去支持北京的申办工作,圆北京之梦。于是,我又说,我爱钱。我有一颗民族自尊心,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于是乎,我又幻想自己长大成为一个所谓的大款,一个腰缠万贯的财神---不怕大家笑话。幻想把大批救援物资运去援助正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国家,为社会声张正义:幻想中国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红色社会主义更加牢固,幻想有朝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屹立与世界东方:幻想……

于是,大白天,我做了不少象小银币一样圆圆的梦。也许有人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我说,我不会财迷心窍。因为我有一颗纯真的心,怕啥?

于是我说,爱钱,要看你怎么个爱法。挥霍浪费,那是不懂生活:一辈子硬不去摸钱,那是自命不凡,臭清高;做个守财奴,那是神经病,何必用不爱钱去证明你人格的高尚,灵魂的纯洁呢?

于是,我说,只要心灵纯净,思想高尚,钱,爱又何妨,又何罪之有呢?

于是,我爱钱!我高声说。我依然喜欢钻到钱眼里去做小银币似的白日梦。

五、习作展示

5.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根据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2、探究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寄寓其中的悲剧内涵。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描写人物相关语言、行为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文中香菱所写的三首诗作的优劣之处。教学过程:

导入:昨天课上,我们通过比较分析香菱创作的三首咏月诗,对其中第三首诗作的新奇而有意趣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领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循着香菱写诗的过程,看看她是如何写出令人击节称赏的好诗的。具体过程:

一、比较原作的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编者所加的课文题目,找出文中体现香菱苦吟之处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认为她是在苦吟。

1、让学生至少找出三处有关的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性的语句。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香菱周围人对她学诗状态的看法的描写。

明确:黛玉:主动为师、热心指导、不断鼓励;宝钗:呆、疯、魔;李纨:醒一醒

师小结:如上的正、侧面描写都写出了香菱学诗的苦,到了废寝忘食、近乎疯魔的地步。

二、揣摩香菱学诗、写诗时的心理。(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1、旁人看香菱写诗的过程颇为辛苦,她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联系文中具体语句说明。

明确:乐此不疲(兴兴头头、不肯丢开手)

如果有学生认为“香菱以写诗为苦”的话不妨追问:既然认为学诗是件苦差事,那么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一写再写?

3、香菱怎么会对写诗乐此不疲?(教学主要环节)明确:(1)通过读诗有了自己的体会,因而也想模仿着写一首。(2)喜欢诗歌(此处可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她好学的语句)(3)良师指点

(4)见贤思齐(仰慕雅女决心写诗,看到黛玉等才女吟诗而生仰慕之意,由仰慕而读诗,由读诗而学写诗,在读写过程中找到精神寄托)(5)希望获得他人肯定

三、深入探讨香菱痴迷于写诗的深层原因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在诗歌中香菱可以抒发内心的真情,倾诉内心的苦闷(凄苦的身世),对阖家团圆的向往,希望自己的才华被众人肯定,在诗歌中找到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不为功名利禄,完成自我的提升是学诗最根本的动力。

四、拓展联想:体会香菱在写诗过程中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联想类似的苦学之例。

五、总结:生命因为有了追求而美丽,灵魂因为有了向往而充实。曹雪芹将香菱称为“美香菱”,不仅仅在于她姣好的面貌,更在于她执着的诗性追求,一篇《香菱学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好学、谦虚、聪颖、温柔、善良的香菱,让我们感叹她命运多舛的同时,也油然而生几分敬意,可谓“身似飘蓬气若兰,生于浊世自堪怜。慕雅何辞形容瘦,咏涵才觉天地宽。满腹诗情托明月,一缕芳魂伴颟顸。啼血吟成断肠句,长教后人和泪看。”

六、作业:思考文中反复写到香菱的笑的意图。

6.《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把握主人公香菱的性格特点,复习、巩固人物的描写方法。2.研读香菱学诗的经历,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启示。3.激发阅读兴趣,能自主赏析名著《红楼梦》。

教学重点

1.从香菱学诗的经历中,联系实际获得深切的启示。2.人物的描写方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1.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并能自主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2.能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准备:阅读《红楼梦》中相关内容,教师制作课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音乐导入)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提问:耳边响起的曲子熟悉吗?(曹雪芹的《红楼梦》)。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看屏幕(屏幕展示:《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完成前八十回,在穷困潦倒、唯一的爱子病死的那年除夕病逝,后四十回由高鹗完成。)

至今为止,众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 毛泽东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著名的作家王蒙:《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鲁迅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提问:你知道书中哪些人物呢?(生回答)

师:很好,《红楼梦》中很多人物栩栩如生,更妙的是,曹雪芹在书中第五回里对许多人物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请看(屏幕显示:叹香菱诗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写的内容。你知道这是写谁的吗?她是《红楼梦》中一个次要人物,又是《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悲剧人物形象。她天资聪明,命运坎坷,却又出污泥而不染,真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荷花。她就是香菱(展示照片)。今天我们共同赏析《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的节选《香菱学诗》,感受一个平凡却又令人敬佩的女子形象。(屏幕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咱们同学按习惯都进行了预习工作,我要检查一下。希望同学们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展示。香菱的身世你了解多少?(生回答,之后屏幕展示香菱身世。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凌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2.大家预习的不错,这篇小说是用明清时的白话文书写的,在阅读上可能还有些障碍,在字词方面已经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了吗?检查一下(屏幕展示重点字词。

仄(zè)声 应玚(yáng)庾(yú)信 蘅(héng)芜苑 三昧(mèi)

暧暧(ài)

请柬(jiăn)

胡诌(zhōu)颦(pín)

嘟哝(nong)姊(zǐ)妹 怔怔(zhèng)暖香坞(wù)画缯(zēng)鳏鳏(guān))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暂且不论环境,先来看情节,课题《香菱学诗》,那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屏幕展示: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学生思考回答后,屏幕总结出示: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经历两次失败最终成功)(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经历两次失败最终成功;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学生答对即可,不必局限于一个答案,多给予鼓励)

三、研读课文

1.知道了小说的情节,我们看人物。人物是小说的重点,是作者传达心声的必需,关注人物,你就会与作者贴得更近。赶紧看书,你能在文章的结尾找出两个词,对香菱学诗行为给予评价吗?(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2.很好,那请你们细细看文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具体看出她的“苦志”“精血”呢?在文中画下来。(与学生一起品读对香菱学诗的刻画,也一同分析香菱的性格。)

一路读来,现在你感受到香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

师:香菱聪明、悟性好,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善良,可爱等等(此处把学生说的板书于黑板上,说得合理即鼓励)

3.师:同学们回答的真精彩,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香菱学诗的经历,她说的话、她的动作、她的神态,你看见一个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地学诗的香菱了吗?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睁开你们的眼睛,开启你们的大脑:如果删去文中诸多描写,只告诉你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你会感受到一个仿佛立于眼前的香菱吗?(做《评价手册》第5题)请你总结一下:这些正、侧面描写对人物刻画有何作用?(互相交流1分钟)

(生动、细致地刻画出香菱这一女子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4.大家发挥一下合作精神吧:请小组讨论,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个人的刻苦,黛玉的教导,大观园的环境)

四、拓展提升

1.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错,可以和可敬的香菱相媲了。香菱真不错,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作出佳作。(屏幕出示香菱第三首诗。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赏析一下。精华所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该诗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知道下文吗?(屏幕出示: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天道酬勤!学到这,老师有一问了:从香菱的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语文学习呢?

(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意对即可)

第一,学语文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虽不幸沦为下贱,但禀性高洁,向往吟咏诗歌这类雅事,时时留心,苦志研习,终有所获。

第二,学语文要专注执着。香菱在不长的时间里有如许长进,与她学习时的痴迷忘我状态有关,宝钗称之为“疯子”“诗魔”。

第三,要有尽可能质高量大的阅读。语言学习,继承借鉴多于创造,故应像黛玉要求香菱的那样,多读别人的作品“作底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时,还要取法乎上,尽可能阅读高雅精美的阅读材料,而不能沉溺在浅近通俗的“文化快餐”之中,“一入了这个格局,是再学不出来的”,自然,更不能接触那些歌德称之为“马桶文学”的有害读物。

第四,要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准备语言形式,写作反过来促进阅读的理解和深入。

第五,写作上既要有格调规矩,又要不受格调规矩的拘束,而以立意为主,讲究意趣真实。

第六,要老老实实向老师学习。黛玉那些高屋建瓴的诗论,是经过多少阅读和写作实践才总结出来的,初学者如香菱是无法获得的,因此,从师学习可以避免盲目实践,少走乃至不走弯路,甚至在前人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高度。

2.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通过这节课,也通过香菱,让大家在学习中,特别是语文学习中获益匪浅。从现在起也能领悟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对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的概括:第一境——悬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苦索“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布置作业

1.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书中也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我们的课文中并没见到这样的黛玉,你觉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按照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写一篇《香菱学诗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练习本上。

2.《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各个栩栩如生。(屏幕展示人物),学习这篇课文后,希望大家有兴趣,也能钻进去,瞧瞧更精彩的内容。

7.香菱学诗----王德贵 篇七

香菱学诗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一七**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红楼梦》塑造了一群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曲折而不幸的遭遇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有情趣并蕴含深意的一个片段。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金陵十二钗正册

1、林黛玉

2、薛宝钗

3、贾元春

4、贾迎春

5、贾探春

6、贾惜春

7、王熙凤

8、史湘云

9、秦可卿

10、妙玉

11、巧姐

12、李纨

金陵十二钗副册

1、香菱

2、薛宝琴

3、尤二姐

4、尤三姐

5、邢岫烟

6、李纹

7、李绮

8、夏金桂

9、秋桐

10、小红

11、龄官

12、娇杏

香菱身世简介

香菱是《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悲剧女子。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枫芸民族初级中学九年级(3)班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 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和本文相关联的故事情节:

香菱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日里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概述香菱学诗的三个过程:

一、拜师: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读诗。

二、论诗:香菱读诗后,与众人谈读诗体会。

三、写诗: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作诗。

香菱为什么要学诗

•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被人贩子卖给薛蟠为妾,受尽凌辱和折磨,精神无所依托,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既有对艺术的崇拜,也是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于是拜黛玉为师学诗。

大观园的环境激起香菱学诗的愿望

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社会有着天壤 之别,这里有诗社,有众多才华横溢的姐妹,还有宝玉、黛玉、探春等对香菱的关爱和指导,让她感到了人间的温暖.香菱学诗的态度能从她作诗三次,前两次失败,不气馁,终于成功的经历中感受到。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她的态度 乐学

善学

苦学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香菱学诗的态度?

1、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2、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3、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4、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5、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6、每次说话都是带着“笑”的:笑吟吟、兴兴头头、从梦中笑道……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黛玉教诗,香菱学诗

1、通读全文,概述香菱学诗的过程。拜师

读诗

论诗

写诗

2、浏览全文,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并评点。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枫芸民族初级中学九年级(3)班

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3.跳读课文,筛选侧面描写香菱的语句。

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玉:“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作用: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1.朗读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比较其高下优劣。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第二首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评点: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说说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

一、资质好,领悟力高

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里“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理解很快,这说明她的领悟力是很高的。之后论诗,更显示了她非同一般的理解能力 侧面烘托

黛玉: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宝玉: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探春: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二、香菱自身的勤奋、努力

枫芸民族初级中学九年级(3)班

三、得到黛玉指点。

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学诗的,有哪些思想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帮助?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

• 首先,要多读。

• 其次,学一流的诗。

•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思考: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

提示1:黛玉的“教”有什么特点?

提示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有哪些?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 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延伸体验

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质疑:课文中的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这与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体性格的差异? 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特征,但在本文中她指导香菱学诗是那样热心和不厌其烦。请分析一下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黛玉为人的主流是实在、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这里既有他个人资质好,领悟力高的原因和大观园环境的激发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 “乐学、善学、苦学”的执着精神以及得到名师黛玉的指导才使他取得了成功。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学到很多啊!

根据本文内容完成对联。

8.《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八

香菱是一个苦命的女子,3岁被人贩子抢走,自此,一个本该幸福享乐的女孩沦为奴隶,后又被迫成了侍妾。身为一名女子,香菱对于自身的命运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学写诗。生活的悲惨使香菱无处诉苦,委屈、伤心压在心里,为了发泄,香菱只好选择以诗抒情。

香菱好学乐学,虽然身份不高,受人压迫欺辱,却依然怀有一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在学诗的过程中,她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认真对待。读诗之后,黛玉叫她说说体会,而她的一番侃侃而谈,让人不得不赞叹她的才思敏捷、悟性高,同时又让人叹息――怎样聪明的女子,却又这样的不幸。

后来,黛玉又鼓励香菱大胆的作诗一首。这个傻傻的女孩,为了能作出一首好诗来,竟然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以至于由“呆”到“疯”,又由“疯”到“魔”,最后竟似“通了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终于写出了一首好诗,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一抹色彩。

香菱一生命运坎坷,但因为这件事,总算让她有了些美好的回忆。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幸福很简单,可对于香菱来说,幸福也不过就是那珍贵的一瞬了。

9.读《香菱学诗》有感 篇九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看勤奋来取得成功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香菱那种主动求知的精神。

不难发现周围的许多同学整天埋头写作业,可是成绩却没有什么起色,亦或是没有取得持久的进步,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丧失了求知的精神,遇到难题就放弃不做,又或者是做一道算一道,不去探究本质,这一点是最为致命的。

第二点。是香菱学诗得到了良师黛玉的指点。才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换个说法便是技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事实上。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我不喜欢玩弄什么技巧,看出本质就是我最大的追求。然而,事实显然很残酷,征引老师的话说就是“一就是一,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我自己也深感到这一点能够探寻到本质。当然是最好,然而在其他时候,的确应该用一些技巧,这些技巧一般来自他人,尤其是老师的指点。也可以从书中,在网上学习,这些都是极好的。

在我眼里,那些在我们这种教育制度下取得成功学生,一是天才,二者则是将勤奋与技巧推上极致的人。

【香菱学诗学案】推荐阅读:

送别诗学案06-25

诗学读书笔记08-31

上一篇:坚持自己的作文下一篇:教研组长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