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2024-09-07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共9篇)

1.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篇一

人类应对地震灾害的机制

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与自然灾害的斗争,21世纪以来,人类为寻求永久的安全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全球性的探索与合作。因此,世界范围的防灾减灾和资源、环境的保护行动蓬勃兴起,灾害教育受到各国前所未有的教育。但是近些年来各国的灾害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灾难。例如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难以预报和不可控的地震我们一次次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一次次的为丢失的家园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难以衡量的损失,那么面对地震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轻灾害的危害呢?本文主要讲人们应该形成完善的地震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灾后救助途径来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

地震

响应机制

预报预警

灾后救助

回顾本世纪历程,世界范围的多种自然灾害连续不断,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发展中国家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失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受灾人口、灾难死亡人口远远超出发达国家。中国亦如此,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发生频率高,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近40年来,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另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生态,粗放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破坏,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它对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已构成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形成完善的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以及灾后救助措施是减轻自然灾害非常有效的途径。下面我将从近些年发生较为频繁、破坏巨大的地震灾害谈谈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以及灾后救助途径。地

(一)概述

地震是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壳作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近两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由于地震灾害表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使人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二)响应机制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是我国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分级响应是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的判定实际就是对地震灾害事件级别的判定,其判断标准是死亡人数、震级、震区人口是否稠密、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立即估计灾情规模,按照经验依据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对应急响应等级做初步判断,按预案内容立即行动、尽早救援。地震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送和处理、通信、指挥与协调、紧急处置、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次生灾害防御、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内容。在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下,地震应急工作的组织、各部门职责、救援任务等指挥协调工作内容也是不同的。初判后的响应等级并不是不可更改的,随灾情的不断收集人员伤亡逐渐明朗化,可视情况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对响应等级做出正式判定,并相应的调整应急内容。

(三)预报预警措施(1)预 报

地震预报方法主要有地震统计法、地震地质法、地震前兆法。但三者必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地震预报分类 :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震后地震趋势预报、将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合称为中长期预报,将短期预报与临震预报合称为短临预报。

(2)预 警

地震预警有三种基本技术途径:一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二是利用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三是利用致灾地震动强度阈值。

虽然地震预警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如此短的时间仍然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减少很多损失。在目前地震预测、预报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行地震预警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四)灾后救助途径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自救方法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快速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从而使得掉落物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机和充足电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6)利用手头的哨子、音乐设备或敲暖气管等发出信号

(五)地震灾害的减轻

虽然地震的准确预测还是非常困难,甚至许多国家已经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减轻地震灾害还是可以采取许多措施的。在减轻灾害地工程建设方面要注意三点:

工程建设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抗灾能力,要因地制,使工程建设具有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工程建设尽量避开地震危险区;房屋等建筑物根据基本烈度,今后一个时期,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来采取加固等措施。房屋布置要增设安全角,一旦发生地震快速躲进安全角。制定救灾预案,普及地震知识,学习救灾技术,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结论:人类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是显的多么的弱小,一场场灾害给我们国家以及人民都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和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形成完善的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以及灾后救助途径就会使我们在大灾面前不会显得那么被动无助,同时也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

2.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篇二

地震发生后, 绵阳和宜宾部分地区通信网络一度堵塞, 特别是C网通信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快速响应,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绵阳、宜宾长传局一方面及时向绵阳、宜宾两地了解所辖干线设备运行情况, 指派受灾地区电信公司派员测试查看通信情况;另一方面, 2月19日地震后, 立即派出四川机动通信局5名应急通信队员及两辆C网应急通信车紧急赶赴绵阳;同时, 迅速安排四川长传局绵阳分局、三台分局、盐亭分局、梓潼分局, 宜宾局长宁分局、高县分局组织抢险保障小组, 分别对三台、盐亭、梓潼、长宁、兴文、珙县地震区域的线路以及“内-自-宜-泸环线”开展巡查, 分等级排查线路隐患, 积极做好通信保障, 全力保障地震灾区电信覆盖点的通信畅通。

由于在春节前四川电信对各地市州通信线路开展了多项整治工作, 对吊线锈蚀、线路老化的线路进行了整改, 特别是加强了对二干线路的维护工作, 经过紧张检测和巡查排险发现此次地震未造成通信线路中断与损坏, 本地网线路也因前期整治提高了线路强度, 未发现异常, 空纤测试均正常。

3.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篇三

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里氏8.1级地震,由于震中距离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仅50公里,日喀则樟木县通讯中断,聂拉木县、吉隆县受灾相对严重。据中国人保财险初步排查,公司承保了西藏自治区全区政策性农房保险,扩展了地震责任。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保财险第一时间启动大灾理赔应急预案,西藏自治区分公司在4月25日当天派出两个查勘小组,立即赶赴樟木县和基隆县查勘损失情况。为做好后续地震理赔工作,中国人保财险推出十项服务举措:一是主动联系客户,排查出险情况,做好出险客户的施救和救助工作;二是在西藏受灾现场设立报案受理点,出险客户和其他险企客户可在受理点报案;三是取消地震48小时报案限制,客户可24小时通过95518报案;四是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协助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五是简化索赔程序。对地震赔案取消事故证明材料,实施小额赔案一站式处理机制;六是做好大灾理赔资金调拨,对已经确定部分先行赔付;七是安排应急服务车赴灾区组织应急救援和理赔服务;八是协调相关救援机构,做好境外出险的客户紧急国际救援准备;九是对受伤客户住院治疗提供医疗担保服务;十是启动系统理赔应急救援装各工作。

中国人寿

据西藏自治区官方统计,地震发生后,截至记者发稿,查明17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4人失踪,55人受伤,1191户房屋和1座寺庙倒塌,5828户房屋和54座寺庙出现不同程度受损,58座通讯基站受损,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中国人寿第一时间成立灾情应急工作小组奔赴西藏自治区灾区,提前部署本次地震涉及的理赔事宜,全面排查当地员工和营销员安全情况。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客户、员工、营销员受灾情况。中国人寿承诺,将充分利用在西藏地区服务网点齐全的独有优势,为大陆、港澳台所有保险公司提供协助。

据悉,中国人寿正式承诺八项服务举措:一是24小时报案服务;二是提供预付赔款服务;三是授权现场理赔审核:四是取消定点医院限制;五是延长保险责任期限;六是客户申请伤残给付的,取消伤残观察期,根据客户伤残情况进行评估,给付对应伤残保险金;七是简化身故证明资料;八是承担国外医疗费用赔付责任。

平安保险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迅速作出响应。平安产险截至目前接到两笔农业银行财产险报案,房屋墙体开裂,损失情况还在进一步核实中,无人员伤亡,因地震区域通讯中断其他报案情况目前还在联系中。

据悉,平安人寿已启动5项急难援助服务,包括协助安排、就医住院、医疗转运回居住地、紧急口讯传递、紧急医疗转运、遗体转运回居住地等。此外,平安产险针对尼泊尔地震推出七项理赔服务举措,包括尽快收集客户出险信息,快速响应,做好客户及车辆救援工作,启动一站式定损等理赔服务;开通大灾绿色通道,案件优先派工、查勘、定损、核赔和支付赔款;赔款预付,快速到账;无需提供事故证明资料;5万元以下案件无需提供财务、库存账册;5万元以下案件无需提供采购、维修凭证;使理赔资料提供方式更灵活。

合众人寿

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后,合众人寿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工作组并及时排查公司客户。截至记者发稿,合众人寿已排查出共有客户30余人滞留在尼泊尔,并对这些客户作出了相关安排。

合众人寿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理赔人员已全部就位,随时可开展理赔与咨询服务,99515电话中心已启动紧急应对程序,优先接听相关咨询及报案电话,同时开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申请手续,提供24小时受理。合众人寿将提供派遣直升飞机转运回国、亲属探病、儿童住院陪护、遗体或骨灰转运回国或安葬、亲属处理后事等境外紧急救援服务,而且对境外意外伤害身故、致残只要身份确认即可赔付。

太平洋保险

获悉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太平洋保险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并推出四项应急援助服务。

一是24小时全方位受理客户报案、咨询;二是针对所有此次地震中出险的客户,提供无保单理赔服务;三是对由此次地震导致身故、残疾、重大疾病的客户简化理赔手续;四是启动sos紧急救援服务,包括紧急口讯传递及文件传达、紧急法律援助、安排紧急医疗转送、安排医疗转运回国、安排亲属探病、安排遗体运送回国、安排未成年子女回国等服务。

泰康人寿

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发生后,泰康人寿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开通95522绿色报案通道,专项工作人员及名单排查小组已全部到岗,随时受理报案和理赔咨询服务。

目前,泰康人寿24小时受理客户报案咨询,并提供安排就医、转院治疗、转运回国、遗体或骨灰运送回国和安葬等海外救援服务。针对此次地震中出险的客户,泰康人寿提供无保单理赔;对因此次地震导致残疾、重大疾病的客户,简化理赔手续;对于医院明确诊断符合残疾重大疾病标准的,直接赔付;对于尼泊尔政府机关已公布的死亡名单,在得到我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或当地领事馆确认后先行赔付,后续补充相关火化证明、户籍注销证明等资料。

人保寿险

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人保寿险第一时间组成了由总裁傅安平担任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组,指导部署相关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已全部到位,随时受理出险报案以及理赔咨询服务。据负责人介绍,人保寿险紧急启动4大应急服务举措:一是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咨询热线4008895518;二是无保单理赔,即事故中的出险客户均可无需提供保单进行理赔;三是针对国外出险提供特别服务;四是针对国内出险提供简化理赔手续、因事故导致残疾、重疾的情况将依据医院诊断直接赔付,对于政府机关已公布的死亡名单将直接赔付并送赔款上门,医疗就诊方面取消定点医院限制,治疗费用全部按照医保范围内费用予以报销。

太平人寿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太平人寿第一时间启动重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积极开展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的同时,中国太平共享服务中心人员也已全部就位,随时可开展理赔与咨询服务。

据了解,太平人寿紧急启动五大应急服务举措为保险理赔提供便利。一是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咨询热线95589。二是实行无保单理赔,即针对所有事故中出险的客户免提供保单理赔。三是简化理赔手续,只要是因事故导致身故、残疾、重大疾病的客户均可简化理赔手续,对于医院明确诊断符合残疾重大疾病标准的将直接赔付,对于尼泊尔政府机关已公布的死亡名单并得到我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或当地领事馆确认后先行赔付后再补充相关火化证明、户籍注销证明等资料。四是在医院治疗方面,尼泊尔的医院治疗将参照中国大陆地区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标准执行。五是医院治疗费用根据当日的尼泊尔卢比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算。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后,农业银行西藏分行紧急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农行安排部署了抗震救灾及金融服务工作,提出12条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抗震救灾及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抗震救灾及金融服务具体事宜。全力做好灾区金融服务工作,对于救灾资金汇划等方面,实施特事特办,必要时采取边汇报、边操作的方式处理业务。加强受灾地区及临近各个机构的协同作用,确保充足供应现金需求。

4.冰冻灾害应对措施 篇四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减少和控制灾害损失,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措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1.3适用范围及定义。

本措施适用于全市范围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措施所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指由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现象并发引起的自然灾害。1.4管理体制。

(1)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本措施,编制本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措施,并报市政府备案。(3)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负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体系和职责 2.1组织体系。2.1.1领导机构。

成立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设在市政府。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副指挥长:各位副市长。成员: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农办、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商业总公司、市卫生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局、市物价局、市安监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局分管负责人。2.1.2办事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市发改局副局长担任,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或办公室主任为成员。2.2职责

2.2.1指挥部职责。

(1)统一领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2)决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和救灾重大事项;(3)协调相关乡镇、有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4)决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启动与终止。2.2.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落实指挥部的各项任务;(2)执行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

(3)组织协调制定具体应急措施并监督执行;(4)组织开展灾害损失及影响评估;(5)负责信息收集与发布;(6)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2.2.3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承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根据本措施建立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应急措施或工作流程,并负责组织实施。2.3咨询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专家组,由部分成员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决策咨询、提出建议,必要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3.预防和应急准备 3.1灾害防御规划。

市政府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防御规划,统筹安排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3.2避难场所准备。

市政府确定避难场所,设立标志,制订完善紧急疏散办法和程序,确保受到灾害威胁的群众安全、有序、及时转移到避难场所。3.3队伍准备。

市政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承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任务。各有关部门应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3.4培训与演练。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处置、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3.5宣传。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村)委会应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应急、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教育。教育部门应指导学校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应急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应急能力。4.预测与预警 4.1预测及信息报送。

(1)市气象局负责在每年月份组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测会商,将会商结论报送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并定期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报送一次监测预报信息。当预报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应每天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报送监测预报信息。

(2)民政、交通、供电、通信、商业、粮食、农办、建设等部门应于月份对本系统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及时将检查分析报告报送指挥部办公室。(3)当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民政、公安、建设、交通、供电、农办、国土、卫生等部门,应每天向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灾情信息和应对措施建议;当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引发重大灾情时,应随时提供信息。4.2预警分级。

按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危害程度,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警分为四级: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预警分级参考《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中的暴雪、寒潮、霜冻、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确定。5.应急响应 5.1应急启动。

达到预警级别时,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讨论。当专家组建议启动应急时,由指挥部办公室报指挥部研究决定。Ⅳ级、Ⅲ级由副指挥长宣布启动;Ⅱ级、Ⅰ级由指挥长宣布启动。5.2应急响应行动。5.2.1Ⅳ级应急响应。

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1小时内主持会议,制订Ⅳ级应急响应行动方案;每24小时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市委、市政府提供一次灾害天气监测预报信息、灾情信息及应急处置情况。

(1)市气象局应组织天气加密观测,增加天气预报会商次数和预报时次,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2)市交通部门应启动交通事故易发区域交通状况的加密监测,按交通应急措施采取措施,保证道路畅通;协调抗灾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组织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

(3)市建设局应督导各有关部门组织清扫积雪、融冰化雪工作;组织抢修队伍,及时排除故障,防止停水停气事故发生;帮助和指导居民落实防冻保暖、安全用水用电用气的各项措施;组织检查建筑施工场所,责成建设单位在灾害期间停止室外施工,协助对建筑民工的妥善安置;负责保障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等市政设施正常运行;保障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通畅;会同工商部门对危房、临时建筑物、农贸大厅等场所以及广告牌匾、工地塔吊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疏散人员,防止倒塌伤人。

(4)供电部门应加强电网系统和电力设施运行监测,电力设施抢修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必要时应组织局部除冰,及时将影响和受灾情况向市政府报告。(5)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检查,做好应急准备,传播预警信息,启动相关应急措施。5.2.2Ⅲ级应急响应。

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制订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方案;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及时收集有关信息,每12小时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市委、市政府报送一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灾情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

参加Ⅳ级应急响应的部门应在1小时内提升响应级别,分管领导应到岗指挥,增加应对措施。以下部门应在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分管领导到岗指挥:(1)市公安局应监控治安秩序状况,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疏导交通,适时采取交通管制;协助有关部门在灾区开展抢险救灾;严厉打击各类趁灾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

(2)市民政局应组织灾情核查和综合上报;根据灾害损失情况派出工作组指导救灾工作,协助受灾乡镇政府组织转移安置倒房和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根据灾区需要及时下拨救灾应急款物,督促受灾乡镇政府做好灾民生活救助工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负责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适时组织、指导开展救灾捐赠活动;负责组织协调灾后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3)市农办负责种植业和养殖业冻害监测,指导做好防冻防压准备工作,指导做好大棚、养殖场畜禽房舍的加固工作;随时准备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作物防冻救灾;负责掌握和核实农业受灾情况,分析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措施建议;制定灾后补救措施,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4)市卫生局应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救灾防病应急队伍,随时准备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救灾防病和卫生防疫工作。

(5)市商业总公司应组织灾区各类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组织粮、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及时报告监测情况;会同物价局做好市场监管和平抑物价工作,维护市场稳定。

(6)市教育局应组织全市教育系统抗灾救灾工作,指导学校抗灾救灾;根据灾情调整教学时间,确保师生安全;动员组织学校开展除雪除冰工作,组织开展校舍教室安全检查,确保师生安全。

(7)市粮食局应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和供应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供应。

(8)市工商局应依法打击囤积货物、欺行霸市等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以及灾后重建所需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生活生产必需品的市场管理;协助政府做好因灾受损市场内经营户临时经营场地安置工作。

(9)市物价局应监测市场基本生活物品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查处相互串通、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物价等违法行为。

(10)市安监局应组织开展预防性检查、督查,组织专业救护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安全工作的检查与监管。

(11)市旅游局应协调组织实施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滞留在景区内的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及时向本行业传递低温雨雪冰冻预警信息。

(12)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应及时对受损通信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信。

(13)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检查,做好应急准备,传播预警信息,启动相关应急措施。5.2.3Ⅱ级应急响应。

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根据需要向受灾乡镇派出工作组,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参加Ⅳ级、Ⅲ级应急响应的所有部门应在1小时内提升级别,主要领导应到岗指挥,增加应对措施。以下部门应在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主要领导到岗指挥:

(1)市财政局应配合有关部门了解核实灾情,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灾情,申请上级财政救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救灾资金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及时下达;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2)市国土资源局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区(点)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市水利局应组织、协调、指导水利设施、工程的抗灾抢险工作,加强安全检查,配合做好防冻除雪,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4)市环保局应对灾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提出处置方案。(5)市林业局应按时统计上报有关林业受灾信息;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赴受灾乡镇核实灾情,协助指导受灾乡镇政府和林业站制订防灾应急对策,协调有关部门调拨林业救灾物资和资金。5.2.4Ⅰ级应急响应。启动Ⅰ级应急后,指挥部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随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向受灾乡镇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组织指挥重大灾情的抢险救灾工作。

所有成员单位进入Ⅰ级响应状态,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本部门应急响应工作,确保与指挥部的联络畅通;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奔赴救灾现场开展救援;随时调用各种应急物资、装备、技术人员,及时补充应急物资、装备。市政府及各成员单位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及咸宁市对我市应急工作的支持。5.3社会动员与参与。

(1)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街道、社区、村组和其他区域应当按照应急指挥机构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2)企事业单位应服从应急指挥机构发布的决定、命令,根据需要,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5.4应急终止。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结束,灾害已得到有效控制,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讨论后提出终止建议,报指挥部研究决定,由应急启动人发布终止令。6.灾后恢复与重建 6.1善后处置。

(1)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善后处置工作,修复损坏的公共设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灾害损失核定工作,制定并实施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对征用的民用场所、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资予以恢复或适当补偿。保险机构应及时做好灾害损失的理赔工作。6.2社会援助。

市政府依据有关社会援助制度,鼓励和动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市总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应组织开展捐赠、心理疏导等社会援助活动。6.3调查与评估。

应急响应解除后15日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核实、评估,形成灾害评估报告并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灾害损失评估、预测预报情况、救灾情况和经验教训、对应急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等。各部门应将监测资料、灾情资料、工作技术总结、服务材料等进行收集并整理归档。6.4恢复重建。

应急响应结束后,市政府立即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工作。7.保障措施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措施规定,切实做好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安全保卫、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通信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的需要,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7.1人力保障。

有关部门应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充分发挥武警和民兵在灾害应急中的骨干和突击作用。

有关部门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7.2财力保障。

市财政应安排应急工作预备费和一定数量的日常工作经费,保障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的需要。7.3物资保障。

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7.4基本生活保障。

民政部门应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7.5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公安等部门应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和畅通。交通设施受损时,有关部门应当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7.6通信保障。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应急通信和广播电视保障工作,负责重大应急信息的传播。8.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抗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5.汶川地震与地震灾害 篇五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震级(Ms)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内部地区的灾害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作 者:王宝善 陈J 王伟涛 作者单位:王宝善,陈J(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王伟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6.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篇六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按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方庄矿学校防灾信号

防地震:警报声防火灾:哨声

防山洪:音乐声防恐怖袭击:锣声 信号由李秀民专人负责。

方庄矿学校

7.矿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应对措施 篇七

矿山资源的开发在我国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开采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 容易诱发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而这些地质灾害会破坏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而且会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矿山资源的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矿区开采活动都比较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矿山勘探手段、开采设备和工艺都相对落后, 在这种设备和技术条件下进行开采活动, 势必会导致矿山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由于我国的一些中小型矿区发展迅猛, 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造成了矿山开采的过度, 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再次, 由于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落后, 使得矿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变得较为困难。

以上这些因素是我国矿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而且较难预防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并对其灾害类型进行分析, 寻找行之有效地方法防治这些灾害的发生。

2 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几种类型

引发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原因是复杂的, 这些使得我国矿区地质灾害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 若以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大致可以突发性和缓发性两类。突发性的矿区地质灾害由于其发生时间的瞬间性, 很难进行预防, 比如矿区瓦斯爆炸等。而缓发性的矿区灾害多是在长久的开采活动中逐渐累积起来的, 这种灾害在发生的初期很难被发现, 往往发现时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如矿区的水污染和长期开采造成的地面下沉等。还有就是以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分布空间为代表矿区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由于有据可循, 便于我们深层次地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

2.1 矿区开采活动使得地表或者地下的岩土圈发生变形引发的地质灾害

一是矿区地面或采空区崩坍造成的灾害。

矿区开采多是井下作业, 在矿山开采中, 矿体埋藏较浅的矿区往往会因为矿柱受到损害, 导致其支撑承载力下降, 甚至无法承重而使得地面发生塌陷。这多是因为在矿区的开采活动中, 对矿体埋藏较深或者远离地表的矿区进行开采时, 没有及时地对采空区进行回填, 那么当开采活动达到一定深度和规模时, 就会使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的崩塌。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无论是地面塌陷还是采空区塌陷都会造成路面的毁坏, 并且会破坏矿区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及耕地等, 甚至造成淹井等事故。这些会影响矿区的日常的生产, 影响一些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矿区的经济效益。

二是矿区开采致使边坡岩土圈发生运动造成的滑坡等灾害。

在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时, 往往需要剥离大量的岩土, 如果开采行为不当或者不投入一定数额的费用开展剥离工作, 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过度开采会使得矿区的边坡角度越来越陡, 这样就会破坏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使其发生剧烈运动, 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矿区发生崩塌或者滑坡的危害是极大的, 会造成意想不到不可挽回严重后果。它严重威胁着矿区职工和矿区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甚至会造成整个矿区的毁灭。

三是矿区开采造成的矿坑灾害。

我国矿区的开采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 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开采, 因为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必要机械设备的支撑, 会使得开采活动不够科学, 有可能造成矿井内的岩土圈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这种应力变化一旦发生释放, 会使得矿井周围的岩石碎裂并大量地涌入矿井, 导致矿井和矿坑事故的发生。

矿坑和矿井事故的发生, 往往会造成岩石的冰裂和爆散, 会直接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而且会给整个矿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四是矿区开采使得岩土圈结构失衡而诱发地震灾害。

矿区的开采活动, 会使得矿山岩土圈的结构发生变化, 甚至失衡, 这种失衡会造成其内部剧烈的断层错位运动, 从而诱发地震的发生。而这种由于人为开采活动造成的地震离地面在三十公里之内, 多为浅源性地震。

由岩土圈结构失衡诱发的浅源性地震, 深度小, 危害力却极大。它会导致井下及地表岩土圈的强烈运动, 造成矿井及地表建筑物的破坏。

2.2 矿区开采活动破坏了地下水层结构的稳定性引发的水体灾害

一是地下水大量地涌入矿坑造成的灾害。

在矿区的开采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采掘设备和技术的落后, 以及一些只顾经济利益盲目的开采行为, 会不小心打穿矿坑内的了透水层, 或者是开采时遇到暗流等, 就会使得大量的地下水高速地涌入矿井, 而且由于前期对矿坑承水量的严重估计不足, 会使得矿坑被淹。

地下水大量涌入矿井, 不但让矿井有被淹没的危险, 而且会危及到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 造成人员伤亡等后果。

二是矿山开采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和断流等灾害。

矿区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有些矿区对废水并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就直接将其排放出去, 这就会使得矿坑水把一些污染物带到矿区外的水体中, 造成矿区外水体的污染。

另外, 矿山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大量地抽取地下水, 这会造成局部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 严重破坏地下水的平衡, 甚至使得矿区周围的河道发生断流等现象, 影响矿区周围居民的正常用水。

2.3 矿区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引发的灾害

一是矿区火灾。矿区火灾的发生, 多是由一些硫化物氧化生热引起的, 当这些硫化物生热产生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引发矿体的自燃, 而这种矿山火灾会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 也会污染环境。

二是矿区瓦斯爆炸。矿区的瓦斯爆炸多是由于矿坑内的通风不好造成的, 当矿坑通风条件不够良好时, 会使得瓦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积聚, 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引发爆炸。瓦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会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矿区的地质环境等进行监测, 可以及时掌握矿区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可以收集一定的数据, 便于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可能分布的区域和可能发生的时间。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还可以提前预防某些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是利用物理勘查手段定期对矿区进行勘查。

物理勘探手段主要有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法等。用这些方法进行勘测可以及时观察到矿区岩层及地质环境的变化, 对一些异常现象可以及早做出反应, 对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参考作用。

4 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矿区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很多时候, 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有先兆的, 如果矿区开采人员对这些知识足够了解, 就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提前做出判断。另外提高开采人员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的开采活动中安全生产, 避免无节制的开采行为。

二是要加大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支持。矿区要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机构, 要用专人进行管理。保证这些资金能够全部投入到矿区自然灾害的防治中。利用这些资金矿区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 投入到开采的实践中去;另外可以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监测手段, 投入到矿区地质环境的监测中, 对矿区地质灾害作出及早预防。

三是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体系。要成立风险小组, 这个小组的作用就是做好地质灾害前的预防, 而当风险发生时, 风险小组要尽快地投入到灾后的矿区重建中。

四是要加强对矿区矿坑、边坡的监测。对边坡的设计要符合相关要求, 而当开采中遇到边坡有滑坡倾向, 或者发现边坡地质改造发生变形时, 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地质勘查工作, 并迅速地采取预防措施。

5 结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力度的加大, 矿区地质灾害频发。我们必须加大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分析, 并采用各种先进手段及早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 保证我国矿区的安全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摘要: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地质灾害的破坏力极大, 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 矿区地质灾害因其特殊性, 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国是一个开采大国, 矿区开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客观的, 而随着我国经济和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重视矿区的开采活动, 要有节制地利用先进的开采设备进行矿区的开发, 避免过度或不当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灾害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对有效地预防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矿区,地质灾害,类型

参考文献

[1]徐增亮.环境地质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2.

[2]罗元华, 张梁, 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地质出版社, 1998.

8.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篇八

二、注意防止畜禽场对环境的污染。转移的畜禽由于场地所限,往往离住民较近,而且养殖密度加大。这就需要加强对畜禽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消毒,严防各类畜禽传染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疫情的发生。

三、严防洪涝灾后动物疫病的流行。这是因为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灾害造成畜禽舍大量毁损,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病原易大量扩散,大量畜禽因灾死亡,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同时,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因此,容易造成一些传染病,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意义的动物疾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炭疽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四、强化消毒意识,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洪涝灾区连续大雨,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卫生大消毒。

五、病死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诊断,如发现重大动物疫病,更要加大消毒和防控力度,并将情况及时上报。无害化处理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深埋,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焚烧处理,或直接投入无害化处理池。

六、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水灾发生后,要对畜禽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防疫补针,进行应急性预防接种,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免疫程序进行。

七、加强疫情监测和检疫工作。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切实履行检疫职责,严格执法,实行“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9.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机构设置

预防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吕xx(法人、校长)

副组长:甘xx(副校长)左xx(教导主任)

组员:徐xx、刘xx、罗xx、杨xx、杨xx、王xx、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在学校副校长办公室设办公室,由甘xx负责。

三、防灾领导小组职责

1、在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预防和处置地震的各项工作;根据上级各个时期的工作形势,提出预防和处置地震的措施;完善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安全隐患;发生地震灾害时,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并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做好应急疏散、受灾情况统计、排危自救等工作。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通过从网上下载、图片宣传、班队会等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识别地震灾害险情,掌握避险技能。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震指示,传递防震信息。

3、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地震灾害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

4、及时通知地震信息,并公布最新的处理办法。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排水管道、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四、防灾应急安全措施

1、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接到上级指令或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3、预防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地震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并及时通报学生家长,要求学生家长接送学生。

4、在发生地震灾害时,王帮炜负责迅速切断电源,甘xx、周春良、罗廷文负责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

5、各室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6、发生地震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7、如上课期间发生地震,上课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下课时,该班上课教师须滞留在该班5-6分钟,下一节上课教师须提前5-6分钟赶到上课班级对学生进行监管、组织,确保学生安全有序撤离),班主任迅速赶到各班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其他教师迅速前往幼儿园帮助幼儿撤离。课间休息时发生地震灾害,所有教师迅速组织自己附近的学生有序撤离,班主任教师迅速赶到各班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撤离秩序:二楼:一、1班、一2班左楼道;三年级右楼道;三楼:二1班左楼道;二2班、四1班右楼道;四楼:四2班、右楼道;五1班、五2班左楼道。各楼层学生均按两路纵队有序下楼。一楼各年级迅速从教室前后门撤离教室,楼道值班教师迅速到各自值班楼道执勤。学校行政人员到各自值班地点执勤。教师楼道值班安排见各楼层楼道值班安排。

8、室外上课期间发生地震,在上课教师指挥组织下,师生迅速从建筑物、树木等高大物撤离到空旷处。

9、班主任负责在安全地点组织学生集合,清点学生人数,统计并上报学生受伤情况,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活动,消除学生恐慌。

10、由学校后勤刘xx负责组织门卫、保安和其他后勤人员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11、由学校教导处左xx负责组织科学安排灾后学习科目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五、实施办法

1、发生地震灾害后,必须立即向“110”或“119”、“120”求救,并及时报告县教育局预防特大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

2、发生地震灾害时,在向上述部门报告的同时,必须迅速疏散人员,配合抢险救灾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

3、发生地震灾害时,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发生次生灾害。

上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日志:浓浓的乡情下一篇:幼儿园安全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