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2024-06-19

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精选8篇)

1.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篇一

孙城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我校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根据县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不断的努力,全面完成孙城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

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小学教师。

(一)非学历培训

(1)全员培训:组织实施全校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校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2)骨干培训:实施名师培训工程,组织优秀参加市、县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创建继续教育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二)学历教育

重视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我校教师通过函授、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等学习形式,提升学历层次。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三)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及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集中培训

时间为80学时。

四、培训类别和内容

根据学区培训目标和任务,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我校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我校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重点开展以下7项培训:

1、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为(1)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2)现代教育理论;(3)教育教学技能训练;(4)知识更新与扩展;(5)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6)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训教材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培训主要形式有:自主式学习;以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载体的在岗培训;利用教育电视台和电脑互联网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

2、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为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

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重点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网络与教学,文字处理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培训采用远程教学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相结合。

五、基础项目建设

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期间,关系到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基础项目需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省、市、县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课程和教材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开展培训的最主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定,结合我校教师培训的实际状况,高度重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依据国家和省、地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培训运作信息化,继续教育资源信息化。加快建设与全国和全省全地区继续教育信息网络互通互联的培训站点。形成优质高效、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放、资源共享的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构筑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为特点,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继续教育的新平台,从而带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的改革。

4、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广泛开放性,既熟悉学校教学又了解学科前沿,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扩展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深入中小学参与和指导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成为精于继续教育的培训者。

中小学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六、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明确各级职责,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各项工作。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负责人。学校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搞好校本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2、制度建设

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时。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建立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训、管理、使用制度。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带头作用。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结束,所有在职的教师都必须通过周期验证,否则该年度的考核为不合格。在继续教育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继续教育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的教师职务。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评选、评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我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状态。2014年06月05日

2.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篇二

在当前我国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各学科课程改革过程中,建设一只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将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学校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问题。尤其在国家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颁布实施之后,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继续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职教师开展的一种教师职业性再培训教育形式。这一教育形式对于现职中学教师非常必要和重要,是培养、提高广大在职中学教师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教育继续教育属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国家教委于1986年2月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措施、途径等提出了建议。1999年9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一次以开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而努力奋斗为主题非常重要的会议。以这次会议召开为起点,伴随着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正式启动了。张细谦在《试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以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体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就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经过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继续教育的酝酿时期或准备时期、学历培训与继续教育的交织时期、继续教育全面实施时期。许红峰、许月云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一文中指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根据共和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及教师教育与继续教育自身的主要特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可分为初建阶段探索阶段停滞阶段、恢复阶段、发展阶段、规范化阶段。他们还总结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转变的五个特征,即继续教育机制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继续教育目标由提高学历层次向提升质量转变继续教育内容由纵向学科性向横向综合性转变继续教育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继续教育机构由进修学校、教育学院为主向更高层次转变。

3 国内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们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概述。

3.1 国内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内容

3.1.1 继续教育的思想观念

近几年来,从政府部门和学者都注重以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树立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思想和观念。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更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观念要做到理解政策精神,解放思想,坚持面向实践,确立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全面建构,促进课程“理解”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3.1.2 继续教育的内容

继续教育的对象一般已经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对他们实施教育旨在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能力。这类特殊的对象、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其教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先进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不少地区结合当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制订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在规划中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安排,一方面选择反映国际国内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选择能切实增进中小学体育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1.3 继续教育的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是知识和技能传授型,而当前的研究发现还有多种更为有效的新模式。如教师研修模式、校本培训模式、互动参与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体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实践反思模式、观察借鉴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等。这些不断涌现的新的继续教育模式,有利于继续教育从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向提高能力,重视求知过程、求知方法与实践反思转变。

3.1.4 继续教育的教育手段

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的教育手段应体现时代特点。从成人教育特点和终身教育的前提出发,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探索、研究和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立继续教育网络平台。为扩大办学途径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近年来在如何通过网络教育手段方面有不同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本文对继续教育手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3.1.5 继续教育的执教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执教师资队伍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保证。开展继续教育,必须有一支熟悉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际,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较高的体育师资队伍。而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继续教育机构主要采取集中师范类院校师资力量的做法来建设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执教师资队伍。

3.2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不足

通过本文获得的资料信息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 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和法制建设研究不够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与法规是政府部门研究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们研究的问题,两方面研究才能达到优势互补,提升政策与法规建设水平。政策和法规是保障。有了政策和法规的约束和监督,继续教育才能得以更好地落实和实施。近年来,对于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从教师本位或职业特点出发去研究,较少关注政策与法规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2.2 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不够

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科学研究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手段,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内,在具有较强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和专家们的指导下,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2.3 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估的研究欠缺

继续教育虽说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但如何使评估工作科学有效地发展,许多研究都表明对继续教育进行研究,摸索出科学、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评估机制是保证继续教育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还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求。

3.2.4 关于继续教育执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力度不够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执教师资队伍的结构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应该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级别的体育教师、教研员以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但是目前的研究较多关注授课教师的角色定位,而对授课教师的层次、结构研究还不够。

3.3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面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新形势,需要培训一支适应世纪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但是,正如刘传进在《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一文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与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发展极不相称。因此,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就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冯晓丽、郑旗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文中,通过对继续教育概念的内涵、理论起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简况等方面的总结与思考,探讨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们认为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个人发展的办法来促进基础体育教育的发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由此引出对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既可弥补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研究的不足,丰富其研究理论,跟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步伐,又可为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意见。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又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 小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把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作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小学继续教育已走向经常化的轨道。而基础体育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所创新和突破,必将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必须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不断补充、更新、拓展、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不断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当务之急是大力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尽快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适应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摘要:本文就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研究,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减连明,李建军.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1,(5).

[2]丰国富.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5).

[3]许红峰,许月云.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J].体育科学研究,2004,(3).

3.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继续教育探究 篇三

关键词 中小学 继续教育 培训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98-02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弊端

继续教育的功能既应该包括内部功能同时又包括外部功能。内部功能是指对人才成长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外部功能则是指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外部功能的有效发挥是以内部功能的充分实现为前提的。

一般来说,教师继续教育有以下三方面的内部功能:一是弥补智能结构的缺陷,加强智能结构的薄弱环节。二是智能增新和改组,改变线性状的知识序列结构,提高教师的智能素质。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教师培养成“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人。其中,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己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少地方的教师培训则仍然主要定位于“按需施教”“缺什么补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也许是永远不错的,但是所“教”、所“学”的大都是知识性的结论,缺少发展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意知识量的积累,而对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不够;至于培养能力,也仅仅停留在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答相关的问题和学习新知识这个层面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培训的价值定位在知识本位上,把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仓库型教师”上,因而也就只能满足于教师的全面达标。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观念己经成为导致一些在职教师缺乏发展动力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注重可测可评的知识的教育,而对于不易衡量的素质的培养,如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思维限制在书本知识和教师设定的框框内,创造性思维相对缺乏。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个成熟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一个人适应社会变动的能力,也包括人的开拓能力、创造能力。可在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对教师的能力结构的研究和培养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虽然在目前,教师培训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愿望和努力,但是从面对知识经济的新的高度和角度上来审视,当前教师培训中的弊端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二、继续教育中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各级中小学党组织按照“教书育人、巩固阵地、抵御渗透、为人师表”的要求,强化了“三化措施”的落实,并把马克思主义五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高度认同、革命传统民族团结和无神论教育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坚定教师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走向趋利性,而且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容易导致人们关注个人利益,强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甚至产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通过专家讲学或讨论的方式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教师们确立为人民服务、教书育人的价值观,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本职与兼职的关系。

(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法律素质。在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中学校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师德的宣传和教育,建立符合实际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和守则,使教师的思想行为真正符合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中应加强有关法律方面内容的培训,特别是有关教育、教师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使教师尊重教育规律,维护法律权威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总之,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体系,但在继续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篇四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培 训 方 案

二0一一年六月 定新小学 “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培训方案

根据教育部《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教师〔2011〕1号)和《黔西县“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教师实际,制定《定新小学 “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育的可持续战略,根据《毕节试验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总体目标,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学校资源网站建设为动力,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达到教师队伍建设终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目的。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定新小学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提高本科生学历(学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三)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与体制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校师资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补充:一是靠上级分配一些优秀的往、应届大学生进行补充。二是靠上级选调一些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我校支教;三是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我校实际,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五)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地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80%的教师接受省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六)加大骨干培养力度

加大省、地、县级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训,建设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尝试建立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上级要求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幻灯片制作课件,而学校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为使教师们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建立一个网站就势在必行了。这样,老师们上学校网站,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学校新闻,还可以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上学校网站,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利用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的机会,进一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校教学技能大赛由教导处牵头,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设计奖项,在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评定中加分。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国培计划”、师德师风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优特钢教师培训、名优教师培训等及各种暑寒假期培训。

4、学历达标培训

2015年我校新任教师全部达到合格学历,通过培训努力提高我校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

5、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工资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性工作。因此学校把班主任培训,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在本周期内,班主任接受班主任培训人均不得少于40学时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学时,校本培训10学时)。尽力协调班主任走出去,与名校名师结合起来,拓宽视野,开阔眼界。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罗 华 副组长:龙 勇

成员:李成举

王忠祥

莫云祥

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事务由龙勇牵头,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

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每五年须按规定接受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地区教育局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安排

“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不低于360学时,学校安排每一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低于72学时,每期不少于36学时,五年内按要求学完规定内容(一德四新)

1、时间:2011年-2012年

任务:按规定学习师德教育72学时

2、时间:2012年-2013年

任务:按规定学习新理念应72学时

3、时间:2013年-2014年

任务:按规定学习新知识应72学时

4、时间:2014年-2015年

任务:按规定学习新方法应72学时

5、时间:2015年-2016年

任务:按规定学习新技能应72学时

学校定于每周三下午课后集中教师进行学习,由辅导教师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八、补充培训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实际,学校在进行师德培训的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和《教师培训手册》,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抓好教师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将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切实完成相关任务。

定新小学

5.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篇五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骨干教师覆盖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组

长:

韦帮忠

副组长:

成员: 陈才贵

郭志华

王国超

王兴国

陶仕文

杨胜兵

杨建云

杨昌荣

唐光忠

龙应刚

喻学勇

韦堂明

谢官成 黄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大营乡中心小学

6.小学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篇六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培训校长、打造教师、评估学校”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我校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五好工程”(即每学年每一位教师必须上好一节主题鲜明的研讨课,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做一个好课题,做一个好的专题报告)为载体,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十二五”“继教工程”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得少于60学时,“四新”的培训学时分配,在上级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后执行。

我校“继教工程”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专项培训要以“打造骨干”为主导,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构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4、新方法

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及议课的能力,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专项培训

1、积极实施上级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积极选拔教师进行参培参训。促使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骨干教师覆盖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实施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对我校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3、实施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结合“国培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对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施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5、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90%以上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6、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三)学历提高培训

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学校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长:陈 华 副组长:马厚燕

成 员:施红娜 李桂飞 杨蕾 桂宝翠 贾丽 秦艳君

唐秀华 桂宝瑞 吴佳敏

(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文件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不支持的、态度不端正的、不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四)加大投入,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6月底前为启动阶段。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省评估验收结束后,学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盘县普田乡中心小学

7.浅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篇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意义,问题,建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观念的大量涌现, 过去那种学习一次, 受用一生的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需要不断更新。1999年1月13日, 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并制定了“跨世纪园丁工程”。目前, 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形成了国家、省、地、县、校五级培训网络, 对我国中小学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教师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学习缺乏主动性。

当前相当比例的教师还没能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认为过去在师范院校学过的知识完全能应付目前的常规教学, 满足于“一张文凭吃到老”, 特别是一些教龄长、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 对学习培训的效果持怀疑态度, 甚至把继续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 常常以各种借口拖延报到时间, 培训的态度不够认真, 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教师把继续教育当作职称评定的“点缀”, 为评职称而学;有的教师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把继续教育当作课时记载的“摆设”。一些基层学校也存在认识上的模糊, 认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影响教学, 不派教师参加。这些认识和消极态度, 导致被动应付, 敷衍了事, 把难得的继续教育时间白白浪费, 直接影响着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

本世纪初, 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在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教师面临新的课程因素、课程环境和教学方式方法。面对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要求, 如何全面提升在职教师专业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这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在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原有的继续教育内容已远远不适应课改的需要, 更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3、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单一

很多地区都是利用教师的双休日与节假日进行培训, 但由于中小学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 因此占用教师休息日引起了大多数教师的抱怨。另外, 有些继续教育培训方法缺乏开放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以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为主, 缺乏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 不顾参加培训教师的个性与要求, 流于形式, 挫伤教师积极性。

4、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待于提高

继续教育内容的特点是个“新”字, 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实施继续教育的是一支高层次的、掌握前沿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前瞻性思想观念的教师队伍。但目前直接实施继续教育的教师, 虽然有着丰富的学历教育经验, 从理论上说, 他们的知识占有量是可以满足培训工作需求的, 但从近两年的培训教育实践看, 教师的总体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有的最新成果掌握不足, 缺乏教改动态及信息;有的教非所用, 教学内容不切合中小学的实际。讲课时内容“纯理论化”, 理论脱离实际, 空洞无物, 难以达到学以致用。

5、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

虽然有关法规规定, 实行“继续教育考核与成绩登记制度, 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 同时也规定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内容, 没有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者, 不能参评优秀。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教师全员参加培训, 有些科目每个教师只要参加均有学分, 加之有时对考试科目疏于管理, 除个别教师外,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造成了证书的泛滥与贬值。另外培训的证书与成绩并未受到任职学校的很好重视, 相关的待遇也常常得不到兑现,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至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只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去“应付”。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1、首先要加强宣传, 创设激励机制

针对受培训教师缺少积极性的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 更新教师观念, 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同时, 把有关的法规、政策, 如《中国教育法》、《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及市政府、市教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传达, 使中小学教师明确继续教育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工程, 每一位教师必须参加学习;此外, 创设激励机制, 对于那些开展好的学校领导和学习成绩优异的教师应采取物质激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又一个要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组织全国一流的师资进行讲授, 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在年龄、经验、职称、知识、能力以及教学的态度、情感、理念等各方面差异较大, 因此培训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体现出层次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组织形式上, 可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 各类形式的观摩课, 让学员介绍各自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互相学习借鉴, 进一步丰富教学知识, 拓宽教学渠道;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 组织教育教学理论专题讲座或报告, 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资料信息交流等。

3、在课程设置上需进一步合理化

新世纪教师培训的目标, 必须着眼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坚持实用性的基础上, 突出鲜明的时代性。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不单纯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应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即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及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 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 发展个性, 开阔视野, 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类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教育科研方法类课程、教育教学专题研究类课程和知识更新与扩展类课程。

4、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对学员学习成绩的评价, 对施培者及培训机构工作的评价, 对教育行政部门推进继续教育的力度以及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的评价。这三个方面的评价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对学员评价包括对所学理论知识掌握, 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教育技术操作水平, 参加培训学习的态度 (出勤、作业、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性) 等, 其中侧重点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评价, 包括所教学员学习成绩整体水平, 研究改进培训教学情况, 职业道德表现 (工作态度、师生关系) 等;对培训机构的评价包括所培训学员成绩整体水平、研究改进培训管理、组织推进教育科研, 为教学教研和师生生活的服务工作;对教育行政及地方继续教育发展水平评价包括所辖区内培训学员学习成绩整体水平, 继续教育周期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制定实施, 落实有关政策法规的措施, 管理制度及力度, 办学队伍建设, 基地建设, 经费保障等。

5、加强培训者的培训。

作为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者, 应长期深入中小学校, 熟悉并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教研能力,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积极参加到教改实践中, 从而使继续教育的计划制定、授课内容、研究课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郝福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研究.琼州大学学报.2002,

[2]季平.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

[3]李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8, 7

的为学生干部举行培训班、经验交流会,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交流与沟通, 互相学习、补长取短, 培养锻炼学生干部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参与各种学生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并及时给予指导, 使他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

3、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学生干部不仅要选拔好、培养好, 而且要管理好。因此必须提出要求: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增强骨干意识和模范带头作用、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干部、大胆放手、但这不代表不管不问、放权不等于放任、对好的工作思路和设想要予以支持和鼓励, 对工作中的疏漏要及时指点和纠正, 使学生干部提高工作效率, 逐渐走向成熟。对学生干部队伍建立考核制度, 废除“干部终身制”,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进行奖励, 比如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 这样能够对学生干部起到激励作用, 对普通同学也起到促进作用。

4、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 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但作为学生, 学习仍是他们最主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在兼顾工作的同时重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学好专业是搞好工作的前提, 良好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特长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起到带头作用, 并将成绩作为每学期干部的考核。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学生干部的特点, 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发挥其应有的特殊作用, 推动学生管理的水平全方位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金标, 黄娟.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10月增刊

[2]林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8月第4期

参考文献

[1]郝福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研究.琼州大学学报.2002, 6

[2]季平.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 8

8.浅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篇八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现状 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4年以教材教法的培训为重点;1984-1996年以学历补偿为重点;1996年以后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转入了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事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使得教师学历普遍有了提高。但教师的总体素质还不高,“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合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统相比,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受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了教师的心态尽管从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自觉的,但其中一小部分教师的心态还是消极被动的;办学模式的单一、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学方式的枯燥等因素使得无法调动教师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二、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要全面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从科技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教师在学生时代里学到的知识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作为现代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就不得不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扩大和深入,社会要求教师必然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更加广博的知识和学科的互通能力等等。总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能否实现素质教育,也关系到整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局。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弊端及改进的对策

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函待解决。

(一)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心态分析

根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心态大致可分为三种:主动自觉型、被动消极型和中间型。第一种类型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他们主动报名,学习中也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饱满,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第二种类型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是为了履行上级下达的任务,获取文凭,为以后的评职称作好准备。他们虽然也主动报名,但大多数都是出于从众心理和他人的劝说,学习态度散漫,经常以各种借口逃避学习任务。这类教师尽管数量不多,但是其言行举止对其他教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种类型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机可以说是既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也为了能获取文凭,为晋升职称做准备。这类教师与主动自觉型教师相比,缺少了一份对学习的热情和知识的渴望,但与被动消极型的教师相比,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较强,能坚持下去。

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机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既有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内部动力,又有为了服从上级有关规定或为了以后申报职称的外部动力。从总体上说,他们的主导心态是积极向上、主动自觉的,但是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未能真正认识到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致使一部分教师白白浪费了难得的继续教育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和学校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认识的错误,没有理解教师继续教育的真正含义。因此,我们必须端正认识,摆正教师继续教育的地位。

(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以传达、解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而根据调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缺乏的并不是与所教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而是缺乏整和学科知识的能力,缺乏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等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一方面要重视教师专业的深化,另一方面也要扩展教师的知识面,处理好深与博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要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实验的动态与成果、学术研究的新发展新领域等列入继续教育的课程中,使他们有所启发、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三)培训者教学方法的单一及改进策略

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的培训机构所采用的基本方法还局限于集中学习、大讲座、大报告、大课堂的比较传统的讲课方式。在培训时主要以培训人讲,教师听为主。同时继续教育的师资水平较低,影响了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如今,教师继续教育已经逐步走上了高科技的道路,已由单向传递式的电化教育转向师生互动式的电脑教学,网络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除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以外,更多的是开发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如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等。

(四)相关宣传与法律机制的缺失及改进提议

继续教育也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对继续教育的概念和实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各类相关事物层出不穷,更需要以宣传为先导,传播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促进人们形成以终身教育思想指导的正确的继续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实践观和质量观,在继续教育实际运行中创造出比较有利的环境。因此,我们应当广泛地对继续教育加以宣传,并逐步深入,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宣传机制,使继续教育广为人知、深得人心。

继续教育有一个从不合理的不理想的状况向相对合理的相对理想的状况逐步发展的过程,为继续教育立法,是大势所趋,为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如法国在教师继续教育立法中规定:第一,教师在职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第二,继续教育是政府政策的一部分;第三,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第四,一定服务年限之后,教师享受一定时间的进修假,每个教师每年都应该有权享受学习进修假二周,教师一生总计有学习进修假两年;第五,以教师工资总额的5%用于教师的进修上。

四、小结

作为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己全面启动和实施,其积极影响和效果己显而易见。然而,落后的观念、单一的模式、松懈的管理、陈旧的内容、低效的方法以及教师沉重的负担,却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降低了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研究我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当积极借鉴国外许多优秀的经验,真正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尤登星. 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趋势简述[J]. 继续教育, 2004, (11): 25

上一篇:2017年上半年普法工作小结下一篇:小学生名言警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