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发言人诗歌

2024-10-05

海的发言人诗歌(11篇)

1.海的发言人诗歌 篇一

很大很深的一片水

老人们在讲

——

风和柳梢也已经驻足

于是浪花和涛声

在夏夜的星空中成为梦

深远的内陆

海是传奇是传说

爷爷说陆上有甚海里就有甚

可他的足迹都没有看到过省城

生命戛然而止时

海也就失去了证明

正像回游鱼的本能

对一片水域的向往

成为生命的全部冲动

当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

隔着肌肤在冲撞时

而另一种液体却在

模糊的视线中盈盈欲出

弟弟死了

淹没于内陆污黑的矿坑

而透明蓝色的进入

曾是一种誓言的相邀

而今却只能凝视海风

长在海边的诗人说:

孕育和戕害都在这里发生

绝望和失望都在这里升腾

水,一种苦咸的水

自然和生命是巧合

还是传承?

如果生命终止在希冀的海中

眼泪还会不会痛?

2.海的少年,海的过客 篇二

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海。那是一种无法描摹的通透的蓝,阳光很好,空气微凉,有银白沙滩,七彩贝壳,还有横着爬的一丁点大的小蟹。

我光着脚,把鞋往后一扔,听见哎哟一声,砸到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海生了。海生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17岁,一双眼睛亮得像机警的小兽。他拎着一个桶,里面有叫不上名字的贝类,还有一只紫色的活着的海星。

他咧嘴冲我友善地一笑,把海星捞出来递给我说,送你。我害怕,不敢接,海星就掉在沙子上。我说,把它放回海里去吧,你看它都卷起来了,它肯定渴了。海生愣了下,有些羞赧,低低地答,好。

海生是住在附近渔家的男孩,已经不上学了。小城里近年来做大规模旅游开发,一拨一拨的游客来了又去,忙着照相,买纪念品,吃渔家饭,留下一地的垃圾。

海边已不复最初的宁静,这附近的人们就动起了生意念头,兴建家庭旅馆,开设海鲜饭店。我总见海生在饭店门口刷贝壳,刷洗干净了就下锅炒六七分熟,贝壳肉微成,鲜嫩多汁。他不忙的时候,会陪我在海边捡垃圾。他依旧提着一个小桶,虔诚地跟在我后面。我拿着一个他做的小钩子,把游客留在海滩上的垃圾收集起来,送到远处的垃圾处理站。

风把我的头发吹得乱了,他从兜里掏出一个海螺发饰让我扎上头发。我不要,他说那是他妹妹的,妹妹在北京上学,成绩很好,很爱笑。妹妹每到假期都会过来看他,给他带新奇的小玩意儿。

他还说,你真是个奇怪的女孩,不说话也不笑的时候,就像雕塑。我说,雕塑也挺好的呀,就像妈祖,落地生根,

站千年,总好过浮萍无根,随波逐流。海生摇摇头,说你脑子里怎么那么多奇怪的想法,你在说什么,我完全听不懂。

我跟海生说,我一点也不快乐。

我记不清自己换了多少学校,每一次,刚和同学们熟悉起来,就又要转学。离别对我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友情的亲昵距离我太过遥远。父母总是不停地调动,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产生归属感,从来没有。

我的父母都是聪明严谨的人,我们之间连拥抱都少有。他们有没完没了的项目,有大堆需要精确测算的数据,从没有时间关注我。每到饭点,我拎着小瓷缸一步一挪地蹭到食堂,和一群高智商的叔叔阿姨们坐在一起。这么多年,我甚至很少吃到父母亲手做的饭菜。

有段时间我正做着作业,会突然忍不住尖叫起来,引得大家都跑来看我,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周围太安静了,我需要弄出点声音,来确认下周围还有人。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一个被孤单折磨着并且无力再抗拒的少女。

那之后,我就得了怪病。皮肤失水,苍白忧郁,害怕得想哭,却总也哭不出眼泪。

我和海生并肩坐在沙滩上,看远处的人做沙雕,有城堡,公主,小美人鱼。我说,海生,给我讲个有关海的传说吧。

海生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默娘的女子,她从来不会哭,心地善良,水性极好,识天象,懂医药,会占卜,总是帮助他人,被尊称为神女。后来,默娘为了救人,跳进海里再也没有出来。人们不愿相信她就这么死了,就为她立像建庙,庇佑一方,她就是海神林默了。

我说,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海生不好意思起来,说我也是那天听你讲到妈祖,回去问了好多人才知道,妈祖就是海神林默。最后,他有些害羞地补充道,我讲得好不好?我说,这个传说我知道,可我喜欢听你讲,你讲得很好。然后,我问海生,你为什么不上学?他说,妹妹书读得好,奖状贴满一屋子。我笨些,出来打小工供妹妹上学。

我给他念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生听得出了神,他说,真美。

我没有告诉海生,他有着诗一样的名字。这个名字,和他的心地一样,也很美。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太匆匆。后来,父母调回了北京,准备再过一阵子要接我回去。海生不知怎么就知道了,估计是渔家旅馆的大人和我外婆聊天时说的。他找到我,问,你的皮肤干裂症好了吗?我说,好些了。他羞涩地说,我知道一个药方,大概可以彻底治好你,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复发,你回去教教你的父母吧。

我看见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眼睛里有认真的光。

他郑重地说,我握握手好吗?我重重地点头,海生细瘦的手伸了出来。他说,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也一定很爱他们。他还说,出来了这么久,我也很想念我的父母,等我攒够五千块钱,我就会回去了…

我突然就有些动情起来,也没管现实不现实,带着哭腔说,海生,跟我一起去上学好不好?我让父母资助你?海生说,我会上学,但我会靠自己的,我很强壮,不用担心我。

我离开的那天,海生没有出现,后来我听人说,他又去别的地方打小工了。

那天的风浪声格外大,我想,是大海哭了。

编辑/梁字清

3.海的心事经典诗歌 篇三

分分秒秒都在盼望夜幕降临

告别喧哗

我就可以入睡

那忽明忽暗的是什么呢

我想再望一眼

这时候 忽然记起一些事来

于是 睡不着了

没有什么事可想

可以想的就只有你

渡囗的灯光忽明忽暗

我预留出一片叫做沙滩的空地

借着灯光趁着夜色

你会来吗

黑暗中 我手里矜持地握着

握着几叶浮萍良久

良久不见你来

我觉得我很象它们

而只要远方的你快乐

我可以就此继续漂泊,或沉睡

满天的`繁星

晃来荡去印入我的胸膛

偶尔还有几只海鸟掠抚

一直盼望的夜幕降临了

我却又难以入睡

人说海潮澎湃

并非是我有意招摇

活在多情里

心中总会长出许多故事

4.我和海的故事的诗歌 篇四

天道是梦的边

牵一线水与天的.撩绕

多情的浪花

一层一层的盛开着漂流瓶的潇洒

诡谲,是海的另一个版本

海天璧合的瞬间

那些碧血黄花

还有那胼手胝足的曾经

任由海魔魇般的牵引

由近而远从浅到深

呼啸隐身浪涛不骇

玫瑰与绿草

被笃定在某个位置

视线,在深蓝而遥不可及里触礁

与那些凹凸不平的訇然和静谥缠绵悱恻

海,依然动情的笑

母亲般的温柔如水

守望和无法自拔

并非同出一辙

孤岛,那一席之陆

海的饱经风霜

而诱惑的劫持

宛若母亲般的用心良苦

幻化出来

彼岸犹然清晰

5.海的女儿(下) 篇五

大家都在传说王子快要结婚了,对象是邻国的公主。王子对小人鱼说:“我得去看一位公主,这是父母的命令,但我不会娶她。你像神庙里的那个姑娘,而她肯定不像。如果我要选择新娘的话,我就要先选你——我亲爱的、有一双能讲话的眼睛的哑巴孤女。”他抚摸着她的长头发,把头贴到她的心口上,弄得这颗心又梦想起人间的幸福和不灭的灵魂来了。第二天早晨,船开进了邻国皇城壮丽的港口。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公主的到来。

At last she came. Then the little mermaid, who was very anxious to see whether she was really beautiful, was obliged1 to acknowledge2 that she had never seen a more perfect vision of beauty. Her skin was delicately3 fair, and beneath her long dark eye-lashes her laughing blue eyes shone with truth and purity.

“It was you,”said the prince,“who saved my life when I lay dead on the beach,” and he folded his blushing4 bride in his arms.“Oh, I am too happy,”said he to the little mermaid;“my fondest hopes are all fulfilled. You will rejoice5 at my happiness; for your devotion to me is great and sincere.”

The little mermaid kissed his hand, and felt as if her heart were already broken. His wedding morning would bring death to her, and she would change into the foam6 of the sea.

All the church bells rung and the heralds7 rode about the town proclaiming the betrothal8. Perfumed oil was burning in costly silver lamps on every altar9. The priests waved the censers10, while the bride and bridegroom joined their hands and received the blessing of the bishop. The little mermaid, dressed in silk and gold, held up the bride's train; but her ears heard nothing of the festive music, and her eyes saw not the holy ceremony; she thought of the night of death which was coming to her, and of all she had lost in the world.

晚上,宴会开始。小人鱼跳着舞,大家都在喝彩,她从没跳得这么美丽。锋利的刀子似乎在砍着她的脚,但是她并不感觉疼痛,因为她的心更痛。她知道这是看到他的最后一晚——为了他,她离开家,失去美丽的声音,每天忍受着无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却什么都不知道。半夜以后,大家都睡了,小人鱼倚在船舷,突然看见她的姐姐们出现在海面上。她们用头发跟巫婆换取了一把刀子。只要小人鱼在日出前把刀刺进王子的心里,她就可以重新变成人鱼。

The little mermaid drew back the crimson11 curtain of the tent, and beheld12 the fair bride with her head resting on the prince's breast. She bent down and kissed his fair brow, then looked at the sky on which the rosy dawn grew brighter and brighter; then she glanced at the sharp knife, and again fixed her eyes on the prince, who whispered the name of his bride in his dreams. She was in his thoughts, and the knife trembled13 in the hand of the little mermaid: then she flung14 it far away from her into the waves; the water turned red where it fell, and the drops that spurted up looked like blood. She cast15 one more lingering16, half-fainting glance at the prince, and then threw herself from the ship into the sea, and thought her body was dissolving into foam. The sun rose above the waves, and his warm rays fell on the cold foam of the little mermaid, who did not feel as if she were dying. She saw the bright sun, and all around her floated hundreds of transparent17 beautiful beings; she could see through them the white sails of the ship, and the red clouds in the sky; their speech was melodious18, but too ethereal19 to be heard by mortal20 ears, as they were also unseen by mortal eyes. The little mermaid perceived21 that she had a body like theirs, and that she continued to rise higher and higher out of the foam.

“我将去往哪里呢?”小人鱼问。其他同她一样虚无缥缈的生物告诉她,他们将到天空的女儿那儿去。天空的女儿同人鱼一样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创造出一个灵魂。而小人鱼因为曾经全心全意地为那个目标奋斗,因此已经到了精灵的世界。通过善良的工作,在300年以后,她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

The little mermaid lifted her glorified22 eyes towards the sun, and felt them, for the first time, filling with tears. On the ship, in which she had left the prince, there was life and noise; she saw him and his beautiful bride searching for her; sorrowfully they gazed at the pearly23 foam, as if they knew she had thrown herself into the waves. Unseen she kissed the forehead of her bride, and fanned the prince, and then mounted24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of the air to a rosy cloud that floated through the aether25.

6.诗歌进校园发言稿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欢聚在儒溪中学,共商“诗词进校园”大计。我很感动,因为能够在溪中这样高的学府里,有这样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更感激,能够亲自聆听各位诗词界前辈的现场讲解。根据会议要求,我向大家简单介绍我校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诗词是文化精髓,我校高度重视“诗词进校园”活动

中国是诗的国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迄今已将近三千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诗家词人,产生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汗牛充栋的作品。从一腔爱国情,上下求索的屈原到“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土俱欢颜”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给我留下了太多回味。同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营养。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先进的诗词文化力量,陶冶、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加强“诗词进校园”的组织建设,加大“诗词进校园”的宣传力度,营造诗词学习和创作的氛围

2009年,学校根据上级“诗词进校园”的有关精神,认真思考诗词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工作。认为要抓好这项工作:一要重视抓诗词进校园的常规工作,二要在管理中不断地创新思路,不断吸收成功他人经验。学校特别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诗歌进校园”的组织建设,成立了“诗词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辅导员、语文任课教师组成),明确分工职责;

二是抓宣传发动,动员师生全员参与诗词的学习和创作。把师生的优秀作品用喷绘形式张贴在校园内,把师生优秀作品发表在校刊上,把师生好的作品推荐到县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

三是将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校园有诗画,教室有名句。把教诗读诗与校园广播相结合,建立浓郁的诗教气氛。

三、充分体现诗词教育的力量,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学习活动和诗词教育活动,促进全校师生学诗写诗的积极心态

为了充分发挥诗词对青少年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的功能,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强劲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我校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具体的做法有:

1、学校规定:每周二为全校读书日,每天学校支委成员轮流在上课前到各班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其中,就规定了每班诗词的诵读,其次是课前3分钟要求背育名言警名,名诗名作,国粹经典;

2、诗词的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以语文教师为主。学校诗词辅导教师每月开展集中辅导为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和背诵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要做到“六有”,即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

3、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诗词诵读竞赛活动,并且每期考试题中要有诗词内容;

4、开展“诗词进校园”师资培训。聘请县诗词楹联协会的老师进学习讲课。通过专家的讲解,师生们从春秋时期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唐代白居易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到宋代晏殊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从孔子、屈原到李白、杜甫,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了解我国古今诗词,为教学好诗词提供了平台。

5、发扬传统诗词的吟诵、歌唱传统,成立诗词创作兴趣小组和诗词吟唱小组,组织主题班会、座谈讨论会等研讨诗词创作。让学生倘佯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去品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寂;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无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狂歌;追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悲壮磅礴。这无不显示了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全校涌现出了读诗、写诗、赛诗的热潮。

6、组织中华诗词文艺展演。学校利用“六一”“一 二九”“艺术节”等组织诗词进校园文艺节目展演,把博大精彩的中华诗词改编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进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拓宽了诗词进校园的渠道。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情,2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是智者的妙手点化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是先辈的辛勤浇灌催绿了一片贫瘠的荒滩,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学习和管理。一是进一步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二是搞好诗词诵读和创作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要细化不同年段的学诗任务等。总之,是要让我们诗乡后继有人。

7.诗歌大赛颁奖典礼评委代表发言 篇七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诗歌大赛颁奖典礼评委代表发言

初次来到xx,和众多的诗人朋友们欢聚一堂,我要说的首先就是感谢。

感谢xx县人民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感谢xx县长以及各位领导。由于你们的大力支持,这次比赛和诗会才能顺利的举办。同样感谢重庆地方上的各位老师,各位诗友,感谢热情好客的xx人。

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你们几位大家百忙之中来xx出席这场诗歌盛会,体现了对诗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xx老师和xx老师,可谓是不远千里,你们的到来是众诗友之幸,也是xx之福。

感谢我的这些兄长,x兄,x兄,x兄,x兄,x兄,还有x兄,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才能取得这次诗会的圆满。

感谢评委会各位评委,xx、xx、xx、xx,以及复选、终选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坚持原则,认真评选,为本次诗歌奖选出好的作品。

感谢组委会的各位同事以及xx管理团队,可以说是你们的默默付出和大力的宣传,才让更多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积极的投稿,参与到这次xx诗歌奖评选中来。你们在这次比赛中的作用很重要,你们是这次比赛和诗会里的英雄。重点表扬下徐佃龙的宣传和杨超的协助。

今天要特别感谢的,就是参与这次比赛的所有作者,无论你是否获奖,或者是获奖高低,都请接受我们的谢意。就是因为你们的参与,才成就了这次诗歌的盛会。

下面我对评选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汇报:

xx诗歌奖的稿件征集历时近两个月,本次征稿依然采用了以往大赛的模式,分为xx论坛板块和邮箱投递两种方式,共计收到xx余诗人作品xx余首。经过严格审查把关,对于不符合启事投稿要求,信箱板块重复投稿,或多次投稿的(含变化信箱恶意多次投稿)的稿件,不予整理。对于不符合启事内容要求,信箱投稿没有制作WORD文档,诗歌内容与xx或xxxx无关,不予整理。期间并对所有参赛稿件,做了进一步的筛选。我们承认,个别好作品因投稿不符合要求而落选,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但是在致力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办赛思路上,我们虽不能尽如人意,也做到了无愧诗歌的良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也是让更多的人觉得公平。虽然老早就定好3月1号晚8点截稿,对时间截止后到0点的稿件,我们同样做了整理。我们还是那句话,诗歌需要良心。我们所有组委会,评委会人员都有工作、家庭和孩子。我们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比赛上,不少工作人员和评委还为此生病感冒,但仍然坚持,并认真负责地做好评选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本次诗歌比赛的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负责的。我们不图名利,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xx

复选是双向匿名打分评选,然后得出总分,前119成为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复选前30名进入终选,重新编号。加上一个得分相同的,共xx名经过终评委打分,按照得分高低,前xx名为等级奖,其中大奖即xx诗歌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后12名归纳进优秀奖,优秀奖100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国人传统美德。我也一再给各位评委讲。xx县人民政府把xx诗歌奖的评选交给我们,如果我们选不出好的作品来,就是愧对xx人民。无非同志的严谨的态度,周密的方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也让我深受感动。我相信,我们本着良心为本,质量第一的评选态度。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打分。所以xx诗歌奖的评选,是一次公正的,成功的比赛。组委会和评委会不负xx县人民政府的重托,认真履行了职责,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依然以娱乐文化为主的当前,能静下心谈诗歌,本身就是难得的。而今天老中青三代诗人齐聚xx。我相信这次诗会,无论在中国诗坛或者社会影响力上都会发挥长久的效应。以后我们在生活中或者网络上都会自然而然的提起xx诗会,提起xxxx。所以我也希望xx诗歌奖和xx诗会能同样成为xx的品牌,让更多的诗人了解xx,关注xx,向往xx。

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蕴含和融合,三毛爱上了周庄,沈从文带飞了凤凰。徽州同样以徽文化作为旅游宣传的重点,当然我们xx也有顾恺之,范成大。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xx也会成为诗歌的圣地。我也希望xx诗歌奖能作为xxxx文化节的一个组成部分,继续办下去。吸取本次比赛不足之处,将下届办的更完美,更具有影响力。并期待和大家的再次合作和相逢。由于这次花期已过,很多来宾和获奖作者都表示遗憾。所以我也有一个建议。希望下届诗歌比赛,能在8月份启动,年底截稿,并及时的评选出结果。这样可以根据花期来设定xxxx诗会的时间。同样在时间上,<莲山课~件 >也增加了宣传的力度。

在当今诗坛还有人在恶搞,出尽了洋相,导致了诗坛很多负面的影响。作为一个诗人或者一个诗歌爱好者,不但要提高本身的诗歌修养,也要提高本人的个人素养。也许你已经出名,也许你将要出名,也许你还没有出名,无论将来你在诗歌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你都应该做一个正派的人。诗歌从小的角度上说,可以修身养性,大的角度上讲可以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核心部分,所以中国诗坛必然会复兴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坚守着诗人的底线和诗歌的底线。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大的城市诗会,已经成了一些城市的名片。对当地的文化以及旅游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力量。我以前预计过20年后,中国诗人将会被重新认识和推崇。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现在我可以说10年后,10年后中国诗坛就会迎来一个盛世。

诗人xx在《xx》里写到: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而潮汛已经到来……

最后,我想用xx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感谢邓小平,感谢改革开放!

谢谢大家!

文 章来源

8.海的梦 船的梦 篇八

我应浙江宁波宁海县县委邀请,去参观访问,猜不透宁海宣传部为什么要带我到大佳何镇去?为什么要参观一个制造开关和金属零件的工厂?此厂的门面并不气派,厂房的规模不大,设备也不现代化,甚至还有手工制作的痕迹。那么,难道是这个厂生产的开关和金属制品出类拔萃?也不是,很一般,很平常,成品就在道旁,包装简单,堆放得也不整齐划一。

这个厂用什么来饱我的眼福呢?

一个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儿来迎接我们,笑眯眯地陪我们走着看着介绍着。我想,他也许就是这个厂的厂长了,他也许是从东北到南方来创业的,这对宁海来说就是个典型了……

我们一行人慢慢往车间的深处走去,突然发现有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大仓库,里面搁放着20多只大型船模,它们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叫我眼睛一亮。 每一个船模起码有1米多长,每一个都精雕细琢、玲珑剔透;每一个造型都是独特的,没有重复。

我立刻在船模前驻足,弯下腰细细欣赏这活龙活现的“船”,它们太逼真了,每一个部件都做得一丝不苟,船帆、铁锚、绳索、舷窗、船桨、船舵……真船上能看见的,它都有。

突然,我在心里诧异道:这些船模和开关产品、金属零件有何相连?难道把生产的零件配在船模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这时,宁海的宣传部长赶来了,他为我们介绍那位一直为我们引路的大高个儿,他果然是这个厂的厂长,或者说他是宁波宝德金属制品公司的总经理,他叫尤飞君,不是北方人,地地道道的宁海人。

尤飞君用带着浓重宁波口音的普通话介绍说:“我出身在东海之滨,祖祖辈辈都是靠航海谋生的,我父亲就是船上的‘宁波铜匠’,所以,我从小就喜欢海,喜欢船,简直入了迷。”

他指着他的船模说:“我们浙江宁波是中国舟船的重要发祥地,宁波余姚有个河姆渡遗址,大家都知道的,你也许去参观过,那是7 000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那里出土了一支雕花木桨,7 000岁的木桨啊,竟然没有烂掉!这证明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宁波人就行船航海了。古船中,有一种船就叫宁波船,这就是宁波船的船模,你们看看。

“你大概也听说过,离我们很近的浙江萧山还有个跨湖桥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那里出土了8 000年前的一条比较完整的独木舟,比宁波出土的雕花木桨还要早1 000年!这个独木舟在亚洲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少见的。

“我们宁波古时候叫明州,宁波是我国交通海外的重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港之一。从古代开始,宁波的舟船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这样的评价可不是信口开河:车轮舟、船尾舵、水密舱壁和指南浮针,就四样是我们中国古代造船术的四大发明……”

这样的介绍叫我振聋发聩,我以前知道得隐隐约约。

二、花费巨资收藏了一只古代木锚

上个世纪初,有位南通的渔民在长江吴淞口九段沙附近起锚的时候,连带着捞起了一只木头锚,很重,很大,有七八米长。于是,他就把它带回家,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这玩意儿太大了,很占地方,似乎也没什么用,有一次搬家时,这位渔民甚至想把它劈了当柴烧,但他发现木质很坚硬。

后来,江苏金湖县有个村民叫朱宝勇,他不知从哪儿打听到这件事,就说他非常喜欢这个庞大的木头锚。渔民很爽快,把木头锚送给了朱宝勇。

应该说这个叫朱宝勇的农民对航海和造船方面是熟悉的,至少他对老东西的价值是精明的,他立刻放出消息去,待价而沽。

尤飞君听说后,就到金湖县找到了朱宝勇,出了高价把这只木头锚买了下来。

这只木锚长7.45米,重量达到500公斤,原来有些部分用铁器包裹,现在已经遗失了,残存的一点锈蚀得非常厉害。

我国的宋代和元代,船上使用的是木石相结合的锚物,到了元代和明代的初期,才开始用木锚,一直到了明代中期才用上了更坚固的铁锚,木头锚不时兴了。这样推算下来,尤飞君收藏到的木锚应该是元代的,起码也是明代初期的。

查一查古书记载,《瀛涯胜揽》上说,郑和宝船的长度大约在125米,总宽达到50米,型深16米。只有这样的大船才能用这样的大锚,换句话说,这只巨大的木头锚只有像郑和宝船这样的大船才能和它相匹配,否则鱼大水小。再说,吴淞口九段沙,正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如此说来,这个木头家伙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遗失的了?

有专家建议尤飞君,是不是对你的这个古代木锚进行碳14检测,这样比较科学,有根有据。于是,尤飞君把木锚上的木片拿到北京大学实验室去检测。结果,实验室的专家告诉他说:这个木锚已经有900年历史了。

按900年推算,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3年,距今只有600年左右,时间还相差300年,木锚的诞生时间还应该往前推,它似乎不是郑和宝船上的。

有专家分析,这个木锚应该是北宋神舟出使高丽的船队遗物……

尤飞君感到非常欣慰,无论如何,他花了高价收藏没有“吃药”。第一,这个木锚,填补了我国古代船舶史部分实物的一个空白;第二,这件文物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实物,很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木锚呢!

三、他的“造船”生涯开始了

十年前的某一天,尤飞君突然意识到,中国的航海传统需要有人接力,中国几千年的各类古船古舟的原形需要有人来“复原”,再不做这些事,我们的下一代就只知道集装箱船、航空母舰和潜水艇了。他觉得他出身在航海世家,他虽然是从事金属制品生产的,但他有这个责任,他要圆一个海的梦,一个船的梦—— 制作中国古船的船模。

要制作船模,首先要有图纸。谁有中国古代船舶的图纸?古代书籍有人保存有人珍藏,古代船舶图纸有人收藏吗?几百年之前的造船图纸到哪里去找?如果没有图纸怎么能按图按比例制作船模?总不见得像船模商店那样,自己随意设计一个图纸,然后叫人去加工。

尤飞君到民间去寻访,他寻觅到一些古船船身的雕花图形,于是立刻就把它们描了下来;他搭飞机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中国军事博物馆,拜访中国历史博物馆……结果,只搞到很少的几份古船图纸;他飞到日本去寻根究底,追踪中国古船。日本江户时代,竟然有画家绘下了来日本长崎港的中国船舶,名字叫《唐船之图》,这些画非常精美非常详实,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尤飞君在日本如饥似渴;他从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到了汴梁客船和货船,非常精细和生动;他从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找到了漕舫船的模样……

终于,图纸在握。

从1998年开始,尤飞君把马世民等一批老造船工匠组织起来,开始制作中国帆船模型。一边制作一边摸索,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船模需要300到400个工时,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完成。

他和工匠们一边制作还一边请教专家,包括武汉理工大学的席龙飞教授、国家博物馆的王冠倬研究员等等。

一路走来,尤飞君觉得自己很辛苦,很孤独,不要说支援和帮助,就是理解他的人都很少很少,有时候真是山穷水尽!“你好好开你的工厂,赚你的钱,你倒腾什么船模呀?”可是,他出身航海世家,他有一股劈风斩浪的不服输的韧劲,他咬着牙坚持着,只要他的仓库里又有一艘新的船模诞生,所有的烦恼和困惑立刻被他遗忘殆尽。

有一个做法非常特殊:只要船模一问世,尤飞君就把图纸和模板全部销毁,他想让他的船模成为中国的唯一!

他一头扑在他的“造船业”上,一扑就是整整10年。10年里他一共造出120只大型船模。古船的三大类他都有了:沙船、福船和广船。具体的各种船模有太湖的七桅沙船、绿眉毛船、出使琉球的封船、广东漕船、康熙南巡船、乾隆下江南船、其他的大黄船小黄船、麻阳子船、菱湖船、青蛙船、卤蛋船、三不像船、杭州湾商船、盐船……林林总总,看得人眼花缭乱。

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这么多江河湖海,有这么多船民,要把所有的古船制作成模型,是很难穷尽的。然而,尤飞君继续着,不折不挠。

他告诉我:“这里展出的只是我船模的一小部分,有的还是半成品,正在加工制作中,我的大部分帆船船模已经运到宁波市里去了,博物馆在那边,你有机会到宁波市去看……”

原先,尤飞君制作出古船模之后,都把它们放在自己的仓库里,图纸也销毁掉。有一次,席龙飞教授一针见血地批评他说:“你太自私了,120条船足够写一部中国古船历史,但是,你只有把它们展示出来才有价值啊!藏品最终要走向公众,这样才有意义。”

尤飞君琢磨:对呀,中国的航海传统只有靠众人才能得到传承,更多的人来关心甚至制作中国古船模,才能让后人了解船舶的演变过程,这一条线才不会断。他当即决定,把自己的古船模拿到宁波庆安会馆去展览,不收门票,让大家尽情看。

庆安会馆(即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的馆长黄浙苏在开幕式上说:这里展示的是尤飞君先生制作的古船模,其实展示了中国古船活历史!

这些年来,尤飞君为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制作了5米长的明代漕舫船,为淮北市博物馆制作了5米长的北宋汴河客船,为威海定远舰展室制作了3米长的郑和宝船……不是小打小闹,不是小船小模,可谓巨制了。

他制作的古船模严格按比例缩小,常常精细到帆可以升,窗可以开,舵可以转,如果装上微型轮机,它们真的可以开航了。以“宝顺轮"为例,这正是庆安会馆的主人在1852年和好朋友一起集资买下的,当时就停在三江口。“宝顺轮”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当尤飞君按五比一的比例制作出一条“宝顺轮”的古船模,安庆会馆的工作人员怎么不欣喜万分?怎么不把它当作最有意义的镇馆之宝呢?它是宁波航海人的骄傲!

四、海员后代的梦想

尤飞君问我:“你们上海不是要开世博会了吗?”

我回答:“快了,2010年,现在已经进入倒计时。”

尤飞君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请你帮我联系联系,我愿意为世博会制作一个特大型的船模,赠送给世博会,表达我一个航海后代的心意,也表达我们宁海人的一份心意。”

我暗暗琢磨:这个简直到了“船痴”地步的尤飞君这10年来拿什么经费来制作船模?他已经花费掉一千万元!他创作的一百余艘古船模虽然价值连城,但是他一般不出售,还把大部分船模都送到宁波市庆安会馆去展出,建立古船博物馆。他还建立了一个“宁波中国古船研究所”,招贤纳才,正儿八经地研究中国的古船。他已经主编出版了一部《中国古船图鉴》,非常精美和权威,出版费用很高。他还花巨资收藏了一个长7.45米的古代木锚……干这些事都需要经费,都要自掏腰包,只出不进怎么行?

再说得实际一点,找人设计图纸、请人来搞古船研究、让专家来鉴定、买上等的木料、寻找最好的油漆、编制牢固的绳索、指导工人师傅制作船模、长途运送船模……只要动一动,就有资金发生。尤飞君可以把制作好的大型船模赠送于人,分文不取,可是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专家付出了智慧和劳动,他们难道……

我终于明悟:这个尤飞君原来是用他公司的盈利来养船模,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圆自己一个海的梦,他的梦也是宁海的一个蓝色的梦。

9.海的发言人诗歌 篇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我们今天的“红色热土,德润闸北”的诗歌朗诵会开的很成功,这次活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今天所有参加比赛的同学,群情高昂,精神振奋,勇争第一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提议:让我们大家用掌声对所有参加朗诵的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语文老师、音乐指导、艺术指导老师,他们收集资料,创作诗歌,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大家一遍遍的排练,让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用诗歌朗诵会的行式,回忆历史,缅怀先烈,对大家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了解了闸北的过去,闸北的历史。闸北,是一块浸润着革命传统的神奇土地,1922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闸北青云路合办上海大学,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李大钊等都曾在该校教书,培养了大批共产主义优秀战士,在五卅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宝山路上被烈士的鲜血染红。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及其东方图书馆被焚毁。1937年八一三抗战时,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曾坚守在闸北四行仓库与日军浴血奋战。中共三大后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等先后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革命运动。这里,也留下了无数闸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无私支援抗战和革命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10.《海的女儿》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以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学生感受、欣赏惠安女的生活环境和服饰美,进而认识家乡民俗风情和惠安女勤劳、纯朴的美德;

2、通过对惠安女生活、服饰的介绍,学生认识到服饰造型、色彩与环境的协调美;

3、初步了解色彩画、水墨画、雕塑、舞蹈不同艺术样式。尝试用速写的技法简单画出自己眼中的惠安女。

教学准备:

师:电子课件、电子琴、大张图画纸一张(示范用)

生: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艺术课堂。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师:嘘,同学们请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海鸥的声音)

师:我们仿佛看见蔚蓝的天空下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海面上一群海鸥在自由的翱翔。多美的画面,让我们和着海浪的声音一起来哼唱一首大海的歌。(电子琴弹奏《大海啊故乡》)

师:音乐家把对大海的深情,通过这首歌表现出来。在我们泉州惠安县崇武镇有许多人祖祖辈辈依海为生。她们是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题:海的女儿

2、生活中的惠安女

(出示惠安女的生活图片,了解惠安女的生活和服饰)

师:同学们,这服饰有什么特点?它的颜色是什么样的?(生讨论回答)

师:惠安女的服饰是很有节奏感的。她们的衣服特别的短、窄。而裤子则特别的长、宽。黄色斗笠象征着金黄色的海滩,蓝色的头巾和上衣象征我们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黑色的裤子是礁石的颜色。这么鲜艳、明亮的色彩是和她们生活环境的颜色紧紧相关的。所以是和谐的,是美的。

(从惠安女劳动、生活场景的图片中让学生体会惠安女勤劳、纯朴、坚强的美德)

师:惠安女把头包得紧紧的是为了不让海风吹乱头发,短小的上衣和紧包的袖子便于她劳作,宽大的裤脚可以快速卷起,自由地在海浪与海滩之间行走。劳动和生活创造了这样有特色的服饰,从而吸引了无数艺术家的目光。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艺术家是用怎样的艺术方式来赞颂我们美丽勤劳的惠安女。

3、艺术家眼中的惠安女

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欣赏,感受惠安女的生活美与服饰美。

(1)、依次出示色彩画《交易》、水墨画《闽南姑娘》。

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两幅画在色彩和画法上有什么不同?

师:《交易》这幅色彩画是我们福建画家翁诞宪先生的作品,画家紧紧抓住了蓝和金黄色两大色调,使这幅画的色彩很浓烈,人物形象也很逼真。

《闽南姑娘》这幅水墨画则相对画的很自由、轻松。它是中国特有的画种,是用毛笔、墨在宣纸上完成的。画家用墨的浓淡和线条的粗细有节奏的来表现小女孩休息时瞬间的状态。

(2)、出示一尊汉白玉雕塑作品

师:看她笑的多甜美,这样甜美的表情用很光滑透明的石头来雕刻是最合适不过的。是不是很温馨?边旁边观赏的小女孩都情不自禁的模仿她的动作。

师:我们欣赏完画家、雕刻家眼中的惠安女,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舞蹈家、戏剧家在舞台上如何展示惠安女的美。

(简单介绍歌舞剧《惠安女人》、师生共同模仿惠安女的舞蹈动作)

4、老师眼中的惠安女

(教师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出惠安女的形象,为学生下一环节作画起引导示范作用。)

5、学生眼中的惠安女

师:老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带来一套惠安女的服饰,哪个同学愿意上来试穿?面对这样好的机会,你们就不想动动手吗?不过动手画之前,大家要考虑一下构图的饱满问题。

三、学生作画(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

重点辅导构图要素中饱满问题,要让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惠安女。

四、点评学生作品(以辅导的要求来评价学生作品)

五、结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中以律动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优点:

1、作为福建省五年制专科培养的第一届综合性艺术课程师资,在学校我接受了较为全面的艺术教师专业化培养,其中,一、二年级为艺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综合学习,三、四年级我主修了美术专业,第五年级又是整合的提高学习。由于学校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课程,使得我们有机会学习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教学方法,而《艺术概论》、《美学原理》、《艺术欣赏》等理论课程又为我们成为艺术教师奠定了如何看待艺术、谈论艺术的理论基础,《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引领我们以最新的理念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进行综合艺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因此,在学校得到的艺术综合能力在小学艺术课堂中能自然地展示,比如用电子琴给学生伴奏唱歌,用笛子吹奏曲子给学生听,根据课堂的需要画惠安女简笔画等;

2、从教材切入,又走出教材,体现地方特色。因在泉州地区的南安市实习,上到《江河 湖水 大海》这个单元时,联系当地周围的惠安县惠安女,依海而生活的民俗服饰特点,进行课程的拓展,进行艺术活动与学习;

3、和学生互动自然、朴素,对课堂的生成点有所关注与引导。

不足:

1、课堂上自己话还是偏多了,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11.失海的渔村 篇十一

海在哪里?

由翔安新店过来,我们开着车一路尾随在703路公交车的后面。澳头和欧厝两个相邻的村子位于703路的倒数两站,翔安区的最南边。去年年底,滨海东大道翔安隧道至澳头路段通车,比以前好走了很多,但和翔安其他地方比,这里还是有点远。

一路上尘土飞扬,车窗两边不停掠过在建的、新建的楼房,几十层的水泥楼一栋栋围成个月牙形,就像从地表钻出来的蘑菇群。靠近村口的地方也在铺路,翔安区报道组的人告诉我们从岛内直接走的话过收费站,从右边的辅道拐进去,沿着欧厝的指示牌,就可以到达欧厝和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澳头。

这有点诡异,和五缘湾直接对望的澳头曾经是福州到达厦门的中转站,在陆上搭汽车抵达澳头后,再由此坐客轮渡到对面的五通码头,转陆路公交车抵达岛内。可翔安隧道开通了,这个靠南的村庄成了交通“腹地”。

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澳头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厦门岛内岛外时常可见的沃头蚝干粥。“沃头”是“澳头”以前的写法,村里有些老房子,门外的牌子写着“澳头”,里面还是以前那个“沃”字。还是有不少人过来澳头这边,为的是吃海鲜。渔民们出海捕鱼,海产新鲜,再加上旅游方面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价钱也比岛内和大嶝一带便宜,有些泉州人周末开车特意南下到此。

村里名气最大的一家海鲜餐馆开在“苏氏小宗”的古厝里面,苏是当地两大姓之一。沃头蚝干粥的老板蒋才建先生也是澳头人,蒋是另一大姓。和隔壁的欧厝相比,澳头的餐馆开得比较有规模,有七八家,而欧厝村的海鲜馆子总是开开倒倒不成气候。澳头人提起欧厝,总说他们是移民过来,似乎算不上渔民。不管怎样,无论两个村子离得多近,客流还是都汇集到了澳头。

跟平常所见的渔村不一样,因为通往澳头的路并非沿海公路,所以一路上都看不到海。下车之后,我们急着找海的影子,甚至动用起了鼻子,可没有风哪来海水的腥味和潮气。苏氏小宗沿着路往下走倒是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水域,看起来很像入海口,不过村里人说那是池塘,引入海水后经过处理,用来灌溉的。

这里怎么看都像是个内陆的村子,想看海还要往南走。确切地说,村子的历史都集中在了南边的临海处。

渔村的伤心事

在村里一栋小楼里,正在和其他老人商量去五缘湾湿地公园游玩的老人会会长苏敦厚,热情地送给我们每人一本《澳头今昔》,相当于一本村志,这样正式的历史书写在我们此行中还是头一遭碰到。老人拿着书,跟我们讲这本书是旅居新加坡的澳头华侨和村里人一起筹钱出版的,言语中满是底气。“他们出了很多钱。”“在新加坡的澳头人比村里还多。”提起那些远在新加坡的乡亲们,苏敦厚的口气一点也不陌生,全然不像其他一些村庄中人去楼空的样子。他们之间来往得很热闹,除了这本书以外,改革开放以来的二三十年间,华侨们参与捐款的还有修建广应宫、苏氏家庙、蒋氏家庙、校舍,其实这样的海内外往来一早就开始了。

这要从澳头村的历史讲起。闽南人尤其是渔村的人下南洋不是什么稀罕事,泉州往南,个个华侨村都快连成片了,但像澳头这样华侨比村里人还多的不常见。历史上澳头村最多时曾达到3000多户,现在只有1000多人,跟隔壁3000多人的欧厝相比,少了不少。这里去新加坡的人最多,据说最早在1821年,就有澳头人驾驶的帆船,经厦门港直抵新加坡,并有可能是中国第一艘直通新加坡的帆船。旅居新加坡的澳头人以经营橡胶业和驳船业为主,村里男女老少尽人皆知的蒋骥甫(1862-1944)先生早年还曾经和陈嘉庚先生一起合办过橡胶园。发迹后回馈家乡,先后捐资创办了觉民学校,修建蒋氏家庙、祖屋“蒋氏小宗”(向东厝)、广应宫。他自建了一座“我素庐”准备养老,几年前还很漂亮,但近来抵不过时光摧残衰败下来,门面被一片铁皮棚子挡住。

蒋骥甫算是清末民初源于家境贫困、出外谋生的那一批华侨。他们对澳头村的人口数量形不成大的影响。让村里人口锐减的主要还是抗日战争以及其后的内战,在那之前是澳头最繁华的一段光阴。“当今要在同安翔安的任何一个村庄寻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恐怕只有澳头这个村庄才有了。80多年前的码头栈桥熙熙攘攘、妈祖神庙香火鼎盛、龙舟赛事热火朝天以及在树阴下停放的道奇汽车,这些被历史定格的鲜活的场景诉说澳头村当时这个水陆通衢之地曾经有过的繁荣。”正因为地处水陆通衢,澳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村里修建的码头,为了不让日军登岸,村里人自己亲手炸掉了。但是日军的大炮和飞机还是把炸弹扔到了村里来。村民们提起当年轰炸之后的瘟疫依然感到辛酸,老人们回忆说在此之前村里有3000多人,欧厝有几百人,瘟疫之后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了300多人。“炸弹专往澳头扔。”他们说起来又气又恨。据统计,至1940年间,全村500多户人家,房屋被炸塌的有282家,小学校舍、汽车站车房、码头仓库、祖厝、宫殿都被炸成了平地。

信仰与支柱

重建对于澳头来说几乎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由解放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一千多人,澳头费了不少力气,以至于今时今日走到村里,依然让人生出一种一切尚在恢复中的感觉。1992年澳头百吨客货轮码头竣工,2006年村口的水泥路铺到了村子里,连接上了客货轮码头,这是村里二三十年来除了修祠建庙以外为数不多的大事。但澳头似乎再也达不到一个世纪前的辉煌,村子的交通地位不复存在。1000多的常住人口,让人们看着隔壁的欧厝村感叹,真是时代不同了。

海边的广应宫看起来可以用“簇新”二字形容,苏敦厚对此并不满意,他更喜欢老东西的历史感。他给我们指出庙里的柱子哪些是旧的,对那些新的不以为然,为了突出这种对比,也给后面的人看看老东西的样子,入门左手边的碑文在做了一半之后,决定留下另一边的旧物,正是半旧半新。一直向海讨生活的村民,无论是否会因为滚装货运码头的迁入而真的停止出海打渔的生活,他们始终都是信奉妈祖的。村民会自豪地告诉你,澳头的华侨已经把妈祖宫修到了新加坡,这是对妈祖信仰的虔诚,也好像是在说明澳头人给妈祖争了光。不管人多人少,每年三月十三村里人还是会按以往的规矩给妈祖提前庆生,并在三月十九到二十一之间,挑个好日子去参加湄州岛的妈祖大祭。

nlc202309031324

闽南的村落中个个都有座家庙,不管大小,屹立在那里,香火不断。香火越盛寓意着人丁越兴旺,澳头村虽然人不多,但历史上出过位至四川总督的清代名宦苏廷玉,后世人才层出不穷,在维护家庙方面自然不可怠慢,一直尽心尽力。1988年底,澳头村村民在旅新华侨的帮助下,筹资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完成了苏氏上苏、海墘、后山三座宗祠和蒋氏宗祠的修建。而且,新的苏氏家庙就盖在旧的蒋氏家庙后面,蔚为奇观。村里人都说:“蒋苏同条龙”。据说早年蒋姓某一闺女出嫁为苏媳时,将蒋氏家庙后的一片面积约三分的空地,也作为嫁妆送给闺女。后来其女家庭渐富,为报先父之恩,在这块地皮建起单落家庙,座向一致,只是围墙内留一宅,向南开大门出入。奇妙的布局显示出蒋苏两姓人的团结,它们也支撑着澳头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变迁。

新一轮港口建设

渔人码头、广应宫相离不远,面海而居,码头附近停泊了十几艘渔船,苏敦厚说以前大概有四十艘,在退渔退养政策下少了近三分之二。广应宫前面的海域上已经修建了一段港口工程。这两年,澳头和邻村欧厝一同加入到港口开发的进程中来,欧厝将要成为一处集船舶靠泊、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避风港,澳头则成为一处滚轮码头。几十年后,在公路延伸的尽头,这两个村庄要再次振作起来了。不同的是,这次从上到下的开发并不是村民自己主导的。惶恐在所难免,靠海吃海地生活了大半辈子,那些年过中年的人很难想象不再出海打渔之后,到了这把年纪还能做什么。年轻人比较没有这种担忧,他们中少有人过着打渔为生的日子,出去打工创业做什么的都有,都不像渔民这么艰苦,收入也更好一些。相比之下,中老年人的使命在这两个渔村里显得就更重一些,好像他们需要维持住渔村最后的传统。

欧厝的退渔退养比澳头还要更明显,新闻里早已传出欧厝“4050”退养渔民在辖区政府的帮助下转业的消息,翔安区选出20名渔民到五缘湾培训游艇驾驶技能,这些渔民有望留在游艇上就业。不过,这毕竟是少数,澳头的千余人口相比之下还好解决一些,人数更多的欧厝面临的转型危机更难。根据项目规划,欧厝村的避风港总面积60公顷,同时招商建设水产批发市场,建成闽南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加工厂及游艇会所、休闲餐饮、宾馆等经营性设施,带动海洋捕捞业、冷冻仓储、物流业等产业链的发展。这份规划书为村民描绘了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图景,熙来攘往的船只和人群都是繁荣的象征,影射着村民未来就业的方向,他们对此抱有期待。

海边的市镇命运总是变化得特别快,惶不论这两个小渔村,扼守着通往厦门岛和金门的交通线路,一起一浮总由不得村里人决定,渔民的性格和观念也自然更容易变通。只是,在一个渔村走不到沙滩上去,走不到退潮之后的滩涂上去,总让人有些亲近不了的遗憾,而正是这种与海的肌肤之亲让渔民们存活了很多代。沃头蚝干粥因为个小却鲜美而闻名,但我总是不禁担忧,它的故乡是否还能产出如此鲜美的生蚝。

上一篇:中国留学生概况下一篇:排球感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