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2024-10-16

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共11篇)

1.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篇一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小学就此宗旨实施了以下方案:

一、完善校园设施

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车棚等完整、美观;校牌、科室牌、班牌、宿舍牌、卫生包干区标志、上下楼梯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

1.校园卫生整治。对教学楼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2.校园绿化美化。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提高文化品位 1.学校的办学理念:用爱缔造健康,用爱缔造成长,用爱缔造快乐。办学特色是“大爱有根”。这些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在校园的适当位置有: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

2.读书长廊。在学校二楼走廊位置设计了读书长廊,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3.走廊文化。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展示或学生个性展示走廊。

4.围墙展示。可以开展涂鸦活动,也可以书画中小学必背的诗词作品、还可以作为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校友风采展等。

5.办公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卫生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格言”、师德师风标语、主要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书画作品等。

6.温馨提示牌。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要设计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人性化标语,包括激励类、提醒类、环保类、安全类,甚至小到一句“走路轻轻、说话悄悄”的文明标语。或者由学生设计创作的富有个性、文明高雅的警示牌。树木悬挂介绍标志。同时也征集学生们的话语,把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有代表性的放在墙上。民主化设计也是特色之一。

我校校容校貌建设统一规划、设计,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力争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书香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2.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篇二

据了解,在推进美育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各地实验县实行有机融入,丰富艺术教育内涵。融入地域文化。各实验县充分利用当地艺术资源,如浙江龙泉市的龙泉青瓷,河北乐亭县的乐亭大鼓,四川双流县的川剧,西藏林周县的锅庄舞、藏戏,云南景洪市的傣族歌舞、腾冲县的腾越文化,贵州三都县的水族文化艺术,海南儋州市的儋州声调,新疆和静县的东归文化等,构建校本课程,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北京延庆县、天津津南区、江苏扬中市、江西进贤县等坚持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之中全面推进。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山东临朐县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爱好开展体育项目、音乐技能、美术技法“三个一”学习活动。福建厦门市海沧区每年举办域内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组织千余名师生参加演出,促进艺术体验交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同时,实验县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师资配置。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开启“绿色通道”,在艺术教师招聘中免笔试重专业技能;在街道社区建立退休艺术人才库,从中挑选部分专业人士辅导学生艺术活动。四川宜宾市翠屏区为提高艺术教师待遇,明确提出“六同”硬性规定:岗位设置同地位、职称聘任同比例、进修学习同条件、工作量计算同标准、考核奖励同机会、评优选先同对待。多元整合补充。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建立乡镇中心学校办学模式,实施艺术教师“专职专任、多校兼课”制度。重庆云阳县建立最低服务年限制度、艺术人才奖励机制、效益留人机制。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外聘民间艺人、传统工艺传承人和本土艺术家担任学校艺术社团指导教师,构建长效机制。北京顺义区、福建龙海市等与高校、街道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借助高校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陕西洛南县等建立区域内统一调配的管理机制,实行艺术教师“走教”“支教”“巡教”“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办法,解决偏远农村学校缺乏艺术教师的困难。

此外,各地通过统筹协调,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协作机制。山西新绛县、辽宁辽中县、青海祁连县,四川双流县、海南儋州市、贵州三都县、新疆巩留县和莎车县等成立由县(市)委县(市)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福建松溪县建立由教育、文化、体育、财政、编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共同研究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江苏将改善中小学艺术教育器材纳入全省中小学配套工程,惠及8553所中小学,累计投入达26.3亿元。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在正常办学经费之外,按生均100元的标准增设学生艺体活动专项经费。宁夏隆德县近年来投入经费800万元,保证艺术活动有经费、设备器材和场地。探索资源共享。安徽繁昌县在全县17个教学点建立了艺术教育“在线课堂”,将优质音乐、美术等课程实时传输到农村教学点,促进城乡艺术教学的优质资源共享。

来自16个省(区、市)的57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的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推进交流。与会人员参观了宜宾市翠屏区的几所学校,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重庆市铜梁区、云南省景洪市等单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通知》,目前实验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整个实验工作将于2016年10月结束。(宗河)

3.城西小学少先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篇三

——城西小学少先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城西小学是全县唯一一所陶行知实验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为指导思想,招生的对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的孩子。这些孩子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生活习惯、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和个性差异等诸多方面都截然不同。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好的提高思想、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寻求适合学校的发展之路,集思广益,最后一致表示,城西将向民族特色方面发展。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故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舞狮龙来祈祷狮子的保佑。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舞龙舞狮是中华优秀的民间艺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龙狮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我校决定成立一支“少年龙狮团。”

为了活动能顺利开展,学校了成立领导小组,德育处策划方案‘安排训练,后勤处负责购买道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分管德育处的黄副校长负责联系教练,少先队总辅导员负责招生有兴趣的孩子参加训练。选择对象是四、五年级的学生,舞龙舞狮均有男女两队,训练时间是每周二至周四下午16:30--17:20。2017年11月中旬,训练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每到这个时间,整个校园锣鼓震天,龙腾狮跃。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场内激情四射,生龙活虎,场外跃跃欲试。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在学校的第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正式登场。只见在两只狮子抓掌擦拳,挠耳之时,一条金龙,一条火龙腾云而至。只见它们先拜龙,而后,追随着龙珠,时而翻滚,时而飞串,时而叠龙……时而双龙抢珠,时而双龙交错……各种姿态,姿势精彩纷呈,让嘉宾、家长和全体师生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效应,自那以后,在龙州教育届及学校附近居民,大家都知道,城西有一个少年舞龙舞狮团。

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少年宫再次把训练少年舞龙舞狮队提上日程之际,正值龙州宣传部举办“龙狮舞动龙州,决胜脱贫攻坚”“二月二”龙元节传统风俗活动。为了传承国粹文化,弘扬龙狮精神,也为给学生一次锻炼及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决定参加本次活动,经过一周时间的再次集中训练。3月18日早上阳光明媚,犹如我们激动的心情。上午10时,六十几名师生与一条金龙、一条火龙和两头狮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城西小学向龙州红八军部旧址游去,短短的路程就引来了无数的目光。11时,随着振奋的锣鼓声群龙游街开始了,我们城西一行浩浩荡荡的由城西小学向红八军军部旧址游去,在中心花园往独山路去的路上,城西龙狮队走在队伍的前头,惊奇的赞叹声和赞赏的目光,闪亮的拍摄镜头从未间断过。他们纷纷说:“这是腾飞的少年龙,为龙州县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期待你们的腾飞。” 比赛现场,城西少年龙更是生龙活虎,充满生机,观众们感叹道:“小小少年龙也敢和大人龙相比拼,而且能舞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当城西的舞狮队舞出经典的“醉狮”时,观众的眼睛都直了,也把比赛推向了高潮。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孩子们,凭着城西的“韧”劲,丝毫不比大人们逊色,甚至舞出了本年龄的特色—活泼、轻快、生机勃勃、坚韧、坚强不屈。最后赛出了舞狮队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只与冠军相差0.06分。

4.中小学美育节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重在提高,不断推进我乡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活动主题:七彩人生,放飞理想。

三、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本届中小学美育节期间有关活动的顺利进行,乡中心学校组织成立“杉木乡第十六届中小学美育节组委会”,统一领导布置活动期间的各项工作。

任:朱亚炬

副主任:黄爱平

张妹牛 委

员:

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

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组织成立“杉木乡第十六届中小学美育节评审委员会”,负责“三优一先进”的评审。

四、参加对象

全乡中小学、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师。

五、活动内容

1、本届中小学美育节评选以“三优一先进”为主要内容,即评选优秀音乐、美术课、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及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学生(幼儿)参加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的评选,教师参加优秀音乐、美术课、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的评选,学校(幼儿园)参加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评选。

2、为了突出美育节“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按照教育局《黄梅县第十六届中小学美育节活动方案》的要求,在合唱项目中,推荐了76首歌曲作为指定曲目,供各校在开展“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中参考。

六、活动时间安排

本届美育节自方案发布之日起即为开幕,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期间美育节组委会将组织评选小组分上下两个片区进行优质课比赛和优秀文艺节目评选。

第一阶段(开幕至3月底):优秀音乐、美术课评选并推荐上报。

第二阶段(4月至9月):优质音乐课、美术课比赛,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及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的评选及推荐上报。

3月下旬中小学优质音乐课、美术课比赛(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5月底前:各学校向乡中心学校报送优秀美术作品及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材料、评选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6月份:评审小组到各学校观摩评选优秀文艺节目、挑选优秀美术作品。9月份:推荐优秀美术作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参加全县评选; 第三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举行闭幕式。10月中下旬:组织参加县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10月中下旬:组织参加县闭幕式文艺会演。

七、参评要求

(一)优秀音乐、美术课评选。

1、优秀音乐、美术课评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节完整现场展示课(40分钟)的形式进行,提前一天抽所担任教学年级下册教材为竞赛内容。

2、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评选以现行的教育教学规定和要求为依据,以艺术教育现场活动(15至30分钟)的形式进行评选。

3、作课教师必须是从事音乐、美术课教育教学的专任教师。

4、参评课的设计要体现教学改革思想,鼓励教师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倡因地制宜,自制教具,使用现行教材和学具。

(二)优秀文艺节目评选。

1、优秀文艺节目的评选内容主要包括声乐、器乐、舞蹈、黄梅戏等类别。(1)声乐:包括合唱(不超过40人、钢琴伴奏)、小合唱和表演唱(含伴奏不超过15人)、重唱、独唱等表演形式。

(2)器乐(西洋管弦乐、民乐):包括合奏(不超过65人)、小合奏(不超过8人)、重奏、独奏等表演形式。

(3)舞蹈:包括群舞(不超过36人)、三人舞、双人舞、独舞等形式。(4)有特色的音乐剧、课本剧等亦可参评。(5)新创少儿歌曲。

2、所有文艺节目在“庆六·一”活动中采取现场比赛评比的方式进行。

3、文艺节目需反映新世纪、新校园、新生活,内容健康向上,突出表现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时代性,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4、节目参加者必须是同一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幼儿)。

5、节目的演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黄梅戏、音乐剧、课本剧时间可延长到12分钟)。

6、合唱节目自选曲目一首。

7、合唱、小合唱和表演唱节目的伴奏以及合唱、合奏的指挥由学生或教师担。

(三)优秀美术作品评选。

l、参评作品包括绘画(国画59×69cm或69×50cm;水彩和水粉55×80cm或55×55cm,版画55×55cm);书法(字体不限,40×69cm或35×138cm)、摄影(尺寸不超过60×60cm)、篆刻、工艺、雕塑(含陶艺)美术设计等。

2、作品内容健康向上,热情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讴歌祖国发展的巨大变化,具有时代特征,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3、参评美术作品均要求装裱,在作品背面贴上统一标签。(四)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个人评选。

1、先进单位主要评选自2009年以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小学(含幼儿园)。

2、先进个人主要评选自2009年以来在艺术教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校长等。

3、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把艺术教育列入工作日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成绩显著。

(2)指导思想端正,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定期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在做好艺术教育普及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组建了艺术兴趣小组,学校艺术团(队)常年开展活动,有成果。

(4)重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有以专为主,专兼结合适应艺术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4、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热爱艺术教育事业。

(2)事业心强,有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效突出。

(3)在艺术教育教学、文艺活动和比赛、教学研究等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或贡献。

(4)从事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等工作一年以上者。

八、奖项设定

1、优秀组织奖:设优秀组织奖4名,根据各单位美育节开展情况进行评选。

2、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优秀音乐美术课分别按总参赛数的2:3:5的比例分别设一、二、三等奖。

3、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一等奖的节目和作品的指导教师获此奖项。

4、优秀创作奖:专门为本届美育节创作的文艺节目(含少儿歌曲创作)的作者获此奖项。

九、评选办法

本届美育节优秀音乐和美术课、优秀文艺节目、优秀美术作品的评选,首先在各校初评的基础上按照中心学校分配的名额推荐参加乡评;优秀文艺节目的评选采取现场挑选和集中展演评选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各中心小学限报一个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考查确定。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中学和各中心小学推荐一个名额,由中心学校组织人员评选。

十、有关要求

1、各校要在举办美育节活动的同时,结合《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通知》(鄂教体艺[2009]16号)精神,把普及和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创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在全乡中小学校形成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努力让每一个中小学生享受均等的艺术教育机会,逐步在全乡中小学校形成“人人会唱歌,个个能跳舞”的局面。促进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在举办有关活动过程中,要做到“舞台”与“讲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同时,体现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2、各校在开展美育节(艺术节)活动中的有关文件及材料须报乡中心学校美育节组委会办公室备案。

3、各校须在9月10日前将开展美育节(艺术节)的情况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录制不少于15分钟“活动集锦”录像资料上报乡中心学校组委会办公室。

5.《小学教育学》美育 篇五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梁启超先生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生趣味与境界的追求与会听曲子、会作诗或会一套美学理论、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等显然都不是一回事。称之为实质教育的原因就在这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定义的变化意味着美育概念本质的拓展,从而也意味着美育功能认识的拓展。

二、美育的功能

(一)美育的直接功能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二)美育的间接功能

6.谈小学数学美育 篇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美 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35-02

美是使人心情愉悦的,而美又是难以捉摸,瞬息即逝的;美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数学美便是如此。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她那冷峻而又高雅的艺术之美令人神往。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说:“美就是和谐,整个天体是一种和谐,宇宙的和谐是由数组成的,因而数构成了整个宇宙的美。”数学家罗素认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

什么是小学数学美育呢?第一,就是将美学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中,用以更好地优化深化小学数学教育。第二,就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美的教育。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前者更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之所以能够接纳美育,就是因为美育中蕴含着我们当前数学教育所缺乏的、却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们数学教育的有益成份。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结合数学内容充分地展示数学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一、数学美的特征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所谓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1.对称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采取圆周运动的形式,否则就降低了其“至高无上”的完美性。这种对称美在小学数学里比比皆是。毕达哥拉斯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而圆和球形正是几何中对称美的杰出体现,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也是关于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对称的。球形既是点对称,又是线对称,还是面对称的。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数学中数与式子也具有对称性。比如,以最小的正整数1为例,将它略作运算,就会出现一些对称的结果: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2.统一美

希尔伯特指出:“数学科学是统一的整体,其组织的活力依赖于各部分之间的广泛联系。”数学对象各要素之间,由于质或量的不同,会处于对比、对立地位,然而各要素又会按照一定的美的法则组合在一起,转化为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数学结构的统一性。如:整数的四则运算中,加法与减法的互相转化,乘法与除法的互相转化,就体现了数学和谐美,即统一美。

3.简洁美

华罗庚教授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不可用数学表述。”简洁本身就是一种美,而数学的首要特点在于它的简洁。数学家莫德尔说:“在数学里美的各个属性中,首先要推崇的大概是简单性了。”

数学语言是最精炼的语言,“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何等的精确、严谨、凝练!数学简洁美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思维和方法的灵活、变通、巧妙上。例如: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行政区的运动队参加全运会的足球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最后产生冠军队,问一共要赛多少场?

解法1:第一轮赛16场;第二轮8场;第三轮4场;第四轮2场;第五轮1场产生冠军队。这样共赛16+8+4+2+1=31场。

解法2:因为只产生一名冠军队,即32队中要淘汰32-1=31队,而每淘汰一个队就要赛31场。可见第二种解法无疑要简洁地多,呈现出智慧的闪光。

4.奇异美

培根说过:“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匀称中有着某种奇异。”数学之美还表现在数学的奇异性上。奇异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奇妙,二是变异。

如上图:如果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再不断进行如下变换:在每边正中的1/3边上再造一个凸出来的正三角形,使原三角形变成六角星形;在这个六角星形的12条边的每条边中间的1/3上,再凸出一个正三角形,就变成了一个48边的雪花形多边形。如此重复此步骤作下去,可得到一系列边数越来越多的多边形,它们包围的面积虽然有限,但是其周长却以4∶3的比例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本里处处充满着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从而构成了完整的数学美。充分展示这些数学美,进而引导小学生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是小学数学教师崇高而神圣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美育

新课程以其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为小学数学美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数学教师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施数学美育。

1.教师要树立全面的美育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因此,审美教育不只是专门学科的任务,它在不同程度上蕴涵于各学科之中,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数学也不例外。

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师认为数学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美,很多人虽然没有否认数学美的存在,但对它的理解仅限于表层。而对美育怎样与数学结合或者持怀疑态度,或者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对美育的片面认识,树立数学学科教育也是实施美育途径之一的观念,进而明确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将自己纳入美育施教者的行列。

2.课前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

数学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各地对小学数学教材都进行了重新修订。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书博古通今,形式新颖,色彩艳丽,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美是数学教材中固有的,数学教师应当善于用美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去挖掘、整理、显示出教材中的数学美,并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处处创设美的氛围,寓美学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事实证明,凡对自然美与艺术美有追求的学生,一旦剖析了数学中的美,往往令他们在对数学美的赞叹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领悟到数学如同诗一般的简洁、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

3.課堂上善于把握美的创造

美育必须是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感受、鉴赏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学会自主地学习。课堂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达到数学美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首先,教师要树立美的形象。教师往往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朴素整洁而不呆板,活泼开朗而不轻浮,热情大方而不做作,善良和蔼而不怯懦,谦逊文雅而不庸俗,给学生一种慈爱与热爱生活的健康美。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手段来传授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审美心理的巨大潜力,让学生在一种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

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史料、数学广角等素材追溯、开拓数学美。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家,虽然所处年代不同,国籍不同,各人经历也不同,但他们都充分体现出为探寻科学真理而不懈追求的美德。他们生平的事迹,尤其是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相互协作的精神,都是极好的美育教材,能激起学生的震撼。

最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实验,体会数学创造之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鉴于此,在学具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美育,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或操作来体验美。一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并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的精神。数学的精神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而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创造过程,数学美的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去体验美,欣赏美,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

4.课后在生活中自由延伸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充分强调了数学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认识美、发现美。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就是运用数学中几何图形与代数公式设计建造而成的,许多自然景观无不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相联系。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的激情,令学生在感知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引起情感反应,产生积极联想,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数学学科是一门奇妙而高深的学问,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当,就能使孩子们尽可能地发现数学中蕴含的美,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谢广田.略谈小学数学美[J].小学教学研究,1993(4)

2 陈朝栋、苏 涛.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3 张丽杰.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的思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2

4 李 苗.论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8(6)

5 李桂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美育[J].宁夏教育,2001(6)

7.马庄小学美育指导意见 篇七

登封市 少林 街道 办事处 马庄 小学

2017.11

美育课程体系 指导意见 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以审美化教学、学科美育功能开发为抓手,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在大美育环境下建构起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指导下,升华道德课堂品质形态,建立系统的美育课程体系,提高整体美育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学习基本美学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其方法及规律表达情感和思想,影响或改善环境与生活。

(二)发展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能力,了解美育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三)在多样化美育活动中,丰富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和审美体验,获得对美育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育素养。

(四)使学生认可和喜欢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三、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学校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篆刻、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以及剪纸、地方舞、手工制作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试点增设舞蹈、戏剧、戏曲、书法、篆刻等课程。

四、加强名师工程建设 确保设施配备

鼓励美育教师自主业务学习,积极为美育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条件。将审美和人文素养纳入学校教师全员培训。重视艺术学科名师的培养,提高学校美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学校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齐、配好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教室,以及艺术教育器材设施,保障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学方式,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的网络平台,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8.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篇八

摘要:艺术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要在阳光下成长,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春天阳光的温暖。现在的学校艺术教育我感到是:新的形势、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呈现了新的面貌。新的形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教育最好的时期,党和政府最为重视的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拥有对美的识别、欣赏能力,建立起追求美、传播美直至创造美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不仅有助于个体成就幸福人生,也与营造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密不可分。

关键词:中小学;美育;现状;改进措施

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忽视艺术教育的现象严重。

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的开设不正常,即使在课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敷衍了事,换成唱歌课、涂画课,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音乐课、美术课上什么内容,教师是否按教材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还远没有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足够的重视,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

(二)艺术教育的师资不平衡。艺术教育的师资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的地区比欠发达地区的艺术教育师资要好,同一地区中,城市中的学校又比农村的艺术教育师资好。

(三)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虽然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臵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个别学校甚至既没有师资又没有设备,艺术教育无从谈起。

(四)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认为无关紧要,有的甚至一味追求学科成绩,扼杀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兴趣。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智、体、美必须全面发展,但“美育”为何总是扎不了根或实施不力,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我们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不能离开美育,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改进措施

(一)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是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二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再其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三)把艺术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以前的艺术学科,在课程整体设计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的程式化倾向也较明显,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鼓励教师把艺术教学从狭窄的教室转移到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树立“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宏大的艺术教学观,让学生从身边、从生活经验中寻找艺术教学内容,强调艺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艺术的独特价值。

(四)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

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为了扫清艺术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学校有责任提高他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

1.利用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艺术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家长了解“美育不只是美学知识的教育,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技法的教育,而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基础上完善其人格,提高基本素质的教育’’。孩子们学习的所有课程都息息相通,它们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2.创造各种机会,让社会各届朋友和家长了解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如每学期不定时地向家长开放艺术教学课堂,让他们走进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参加,展示孩子们的最新艺术成果,让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与孩子们一道分享艺术教育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3.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在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许多有天赋的艺术教育人才隐没其中。学校可以学生为桥梁,通过学生广泛发现在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才,请他们到学校来,走进课堂;把身边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他们参与艺术教育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等工作,使他们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共同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9.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篇九

随着美育教育的概念提出,美育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特别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科生的国学素养涵盖面了各类经典,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形成了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专业教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工科生 国学素养 美育课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实施美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用技术大学,既要重视知识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而美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人文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其任务就是塑造审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研究工科生的国学素养,探究美育课程的内容,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工科生国学素养培养的意义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更好地培养人才。

工科,属于理工类,和文史类相对。理工类又分为理科和工科,其中理科偏重理论,而工科则偏重技术。工科生主要包括机械类、计算机类、建筑类、电气类等专业的学生。在全国高校,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尤其是在应用技术大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从应用技术大学的美育教育现状和趋势来看,提升工科生的国学素养,有利于凸显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当代价值,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合。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国学入校已经成为趋势,依托于传统语文课程出现的多种版本的国学经典,将国学思想价值的挖掘与国学经典的传授能力,作为美育教育的重点,开设各种美育教育的课程,具有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工科生国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针对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看出目前理科生的国学素养的培养不容乐观,工科生的国学素养与常规课程结合性研究势在必行。

工科生的国學素养与常规课程结合性研究,还需要认真探讨。目前我省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国学素养,总体走向是“高端”路线。例如,开设国学班,旨在培养一批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文学、小学的基本知识、基础典籍和治学门径有深刻理解,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和外文,且熟悉当今人文科学走向,并且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的复合人才。还有,集中道教与佛教、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文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以及国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再有开设国学教学技能培训班课程、国学与行政能力培训班。最后一点就是围绕我省公务员队伍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各行业面临的特性问题的行政培训。可见,相关实践的定位目标与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常规培养存在一定距离。

三、应用技术大学美育教育课程培养工科生国学素养的途径

美育课程目标要科学定位,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国学素养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丰富的国学资源融入美育教育的常规课程教学环节,以专题形式实践探究工科生“国学思想价值的挖掘与国学经典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首先,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主要解决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问题,包括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

利用本校人艺学院的资源优势,组织进行国学素养经典讲座,与教师素质、训练中心、学生社团联合,以“国学经典”为媒介,充分利用网络电子以及图书馆现有的国学经典,初步拟定若干专题。

其次,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主要解决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抓手的问题,包括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

三是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主要解决美育师资和资源整合问题,明确提出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四是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主要解决进一步完善美育管理机制的问题,包括加强组织领导。

这里特别要注意到MOOC化教学,变教师“坐而论道”为学生“互相参与”,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让师生互动会话的基础更接近,培养国学思想价值的挖掘能力。

二世纪以来国外兴起了一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美育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输入了新的理念、新的资源、新的操作空间与手段。

2013年MOOC登陆中国大陆,2011年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两类,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同时,教育部计划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精品课视频公开课,2012--2015年建设900门。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美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认真分析、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学素养的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美育教学的效果!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JG15DB18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宏(1965---)女,河北许宁人 ,辽宁科技学院人艺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200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10.中小学美育改革案例 篇十

本土美术资源是经过漫长的沉淀和发展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发不仅能起到塑造学生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地域文化发展受到了阻碍。本土美术资源也逐渐失去了其应发挥的效果。美术教育作为青少年接受地域文化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教学失去了创新,也导致本土美术流失严重。因此,需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本土美术资源,更好的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本土美术资源的概述

(一)内涵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是一种美术文化资源,其成长和成熟的环境与地域往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美术资源。这种美术资源是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结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其自身能够体现出一种文化固有的特征以及精神面貌。

(二)特点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美术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美术资源的显现方式以及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由于本土美术资源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因此,美术资源的存在和构成也会不相同,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其次是资源的潜在性特点,它不能直接被应用到教学中,需要通过挖掘其主要教学价值来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是资源的间接性特点,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及加工使其变为真正的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美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美术教育作为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促进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并丰富对知识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资源的开发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美术教学中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本土美术传承以及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将本土美术教育根植于学校教育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传承。

三、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实践

(一)传统节日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春节和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就会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在大门上粘贴新年祈愿,在室内张贴各种寓意吉祥的年画,还会在玻璃上贴窗花,窗花是中国剪纸文化中最为传统的美术作品。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窗花作为开发对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采用欣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剪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欣赏剪纸的美,从中感受剪纸的艺术,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态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民间艺术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雕塑艺术是我国本土美术资源的一种形式,最先的雕刻艺术是以各种石窟的构造存在着。例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潜在的美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深层开发。对于这种美术资源的开发,其主要教学形式是采取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石窟的概况以及艺术成就,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石刻工艺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独具美感的石窟作品。例如,龙门石窟的装饰性特点是什么?怎样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石窟?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这样古老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四、结束语

11.深究小学生文明礼仪美育教育 篇十一

摘要: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当前,由于家长爱子之心,本无可指责,但当这种爱心一旦缺乏正确的导向乃至泛滥成为“溺爱”的时候,事物往往就走向了反面。从而使孩子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因此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中心小学 文明礼仪 培养 提高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然而,我校是一所中心小学,外来人口、本地人口混杂,家长多数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修养也不尽人意。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课堂上,总有学生会插嘴;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课间常有学盛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江泽民同志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儿童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人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 “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二)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而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要求和依据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我们教育的这一代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入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体现在平时的交往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因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例如:放学回家见到父母主动问好,帮助父母做做家务等,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二)要求学生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开始。

在学校,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尊重老师;引导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奉献力量的种子。

(三)要依据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

大多数小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还是知道的,整体较好,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应训练和提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很多习惯都没有养成,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的,什么是不文明的;同时,男同学相对女同学而言,礼仪行为又普遍不及。男同学一般比较顽皮好动,女同学比较文静,说明男同学的礼仪教育要难于女同学。所以应针对高低年级和男女同学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如:在上下楼梯处张贴“轻声慢步靠右走”、走廊上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草坪花圃旁张贴“请勿践踏”等提示语,让学生时时受到提醒,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多种渠道,普及知识

(一)制订规范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订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评比条件,让全校同学都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低年级以基础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从使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让学生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狠抓养成教育。

(二)舆论宣传

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队角、红领巾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学校广播站增设“礼仪教育”的广播专栏,大力宣传礼仪知识。此外,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弘扬学生中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风貌,表扬礼仪先进分子和先进班级,评议不良典型事例,在全校师生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学科融合,渗透教育

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如:在《说话要注意姿势》这一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说说图上不正确的说话姿势及原因,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做一做、演一演正确的姿势,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4.树立典范,引导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

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对于学生的问好,教师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教师首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都亲切地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也勇敢地向学生道歉。着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

5.多种活动,实践行为

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搞活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召开“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使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深化。开展每日礼仪常规检查,检查内容是学生上课、课间、放学时的文明礼仪情况;发动学生编写礼仪儿歌等,使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脏话;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并会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真诚、和谐、温馨的精神文明世界,促进整个人类的道德进步而努力!

参考资料:

[1]张英伟、刘妍,《高校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2]张静岩,《大学生礼仪失范之我见》,《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1期.[3]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纪出版社

[4]《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三期

[5]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

上一篇:合同备案须知下一篇:11月拓展工作计划及考核奖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