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长学校讲稿(共8篇)
1.社区家长学校讲稿 篇一
竞选社区主任演讲稿6篇
尊敬的各位居民代表、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XXX,女,现年龄36岁,中共党员,自考大专学历。现任竞聘的职务是XXX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职。我竞选的口号是:“立足社区,实干五年”。
我的竞选社区主任有以下理由:
首先,我有XX年的党龄,在过去的大小事务当中,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带领社区民众践行党、国家、政府的各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20xx年被评为“优秀社区工作者”。
其次,我自XXXX年进入XXX社区、上岗成为一名街道办事员迄今已经有XX年了。在街道城市管理科工作多年的社区工作使我累积了一定的经验,这使得我在处理各方面事务和一些突发事件时有法可循,且极富效率。
再次,由于各位领导和社区群众的信任,我一直兼职办公室副主任,享受副主任的待遇。对于此点,我十分感谢各位给我机会锻炼;同时,这也说明了:我具有能力胜任这个光荣的工作。在我们新社区的建设中,我必能够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组织一切力量将社区工作尽快推上轨道。我也将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以社区群众的呼声摆在第一位,以群众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倾尽全力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另外,我们XX正在创建国家级的卫生城市,我在XX社区一直主管这一方面的工作,对我市这项政策贯彻得法。必将对新社区的工作有较快、较大的质的提升。
最后,如若我竞选社主任竞聘成功,我对新社区工作规划如下,再次我将对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第一:我所竞聘的是社区居委会主任,所以,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建好社区,我将第一步团结好我们社区的一套服务班子,让服务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清楚地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我将以社区文化活动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全家总动员、邻里邻居等等,使新社区居民尽快融为一体,成为一家人;再比如:文明周活动,为群众能生活在一个文明、友善、和谐的社区努力。
第三:我会将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放在联社副主任工作的第一位。协调驻社区单位、家庭之间的关系,开辟多种渠道引入资金完善社区设施、改善社区生活环境。
第四:与相关服务机构和有关部门协调一致,为未来工作中的合作打好基础,比如:医疗保障中心、派出所、搬家公司等等。
各位居民代表、各位领导、各位同僚,我今天站在这
里毛遂自荐,就是因为我有信心去快速适应并胜任这份责任。如果大家相信我,请为我投上一票!
篇一:竞选社区主任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们、评委们:
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社区主任职位的竞选。我生活工作在这个社区,多年来通过耳闻目睹,应当说对社区工作较为熟悉。因此,我满怀热心和信心来参加这次社区主任职位的竞选。
我叫mm,xx岁,x族。高中毕业于职业高中企业管理专业,后大专毕业于省党校企业管理专业。1998年到市政府宾馆工作,十年时间从服务员升职到客房部副经理。尽管因企业买断我下岗了,但复杂的工作却有效地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下岗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团队精神、大局观念,以及对待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的重要价值。
我比较清楚,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老百姓生活的乐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的工作事无巨细,千丝万缕无不联系着党和政府的神经,无不与国家法律和政策密切相关。让居民安居乐业,让老有所养,少有所学,让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每个居民的心,这些都需要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社区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琐碎、零散、细微。短时间难以收到立杆见影的成效,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但无论社区工作多么千头万绪,作为社区主任重要的是要有对社区工作的细心,爱心和耐心。我的亲身感受是,有很多时候,有很多问题不是用钱解决的,也不是非得到上级政府或者法院解决不可的。比如调解社区居民之间或者家庭内部的矛盾,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工作的耐心。社区是广大居民赖以生活,遮蔽风雨的家,拿出我们爱家的心来敬老爱幼,来了解百姓疾苦冷暖,来投入工作,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这需要我们的爱心。文教卫生、环境绿化、防火防盗,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
同时,我也很清楚,搞好社区工作,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尽管我已较好地掌握了电脑办公运用技能,能够为社区服务工作做出贡献。并且我还认真学习了部分法律法规,为调解居民纠纷,秉公办事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这些很不够,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向前辈学习。尤其是在社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上,有必要多倾听群众声音,多请示领导指示。
社区工作天地虽小可大有作为,社区工作收获人生乐趣的同时也必然伴随酸甜苦辣,但我愿意接受这一挑战,请领导和代表们相信我,并恳请各位代表为我投上您庄严的一票。
谢谢!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你们好!现在我向大家作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叫xxxxx岁苗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小学是在xx完小读的,中学是在xxx读的,大学是在xxx读的xx专业。
毕业时在xx法院刑事庭实习了一段时间,毕业后与两个同学合伙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并且学会了电脑办公运用技术。xxxx年在xxx公司打过工,同年10月,参加了原整个xx辖区的第一届社区主任的竞选,并顺利地当选了原xx社区的副主任,由于本人工作塌实,做事认真负责,xxxx年7月转到了小溪桥社区,一直工作至今。在这几年的社区工作中,我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努力工作,充分地运用了电脑办公技能,为社区的各项工作做了力所能及贡献,特别是劳动保障工作我和同事们一起加了不计其数的夜班,取得了一些好成绩,xxxx年我被市劳动保障系统评为先进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居民的一些纠纷调解,我也用所学到的法律法规,秉公办事成功调解了民里纠纷。搞好治安巡逻,与义务巡逻队员们一起,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巡了很多个夜晚,很好地配合了办事处的领导,排除了一些单位的安全隐患。一些改制单位,弱势群体,他们的困难与呼声,我和低保专干一起一一上门走访了解,落实了国家对他们扶助政策,让他们
充分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三年来的社区工作里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想这已成为我人生阅历中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我已深深体会并爱上社区这项工作了,把他作为我的事业来追求,能及时地了解群众冷暖,真正地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我从内心感到光荣、开心。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已积累了大量的对社区工作经验,也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精神,我的工作服务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这次的村居合并,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有利小溪桥社区全面发展,我会尽力去争取当选主任,把这看作是我的一个新的起点,作好充足准备,大胆的去迎接新的挑战。社区地盘面积变大了,人口数量增多了,压力大了,这不要紧,我对自己有信心,一定会用自身的优势,大刀阔斧的去干,把工作干出成绩来。
我个人的爱好有:踢足球、下象棋、还有最爱的就是钓鱼。
如果这次当选,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结合社区的实际,开展好社区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综治、计育、劳动保障、民政低保、这些与广大居民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做群众的代言人。
二、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学习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关心国家大事。
认真完成上级党委布置的任务,配合好社区党支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下去,向群众宣传、解释、教育,同时把群众的心声和合理的要求带上来,多研究,多请示,多汇报。
三、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实体,在原社区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济实体服务平台,提高业务服务水平,把社区的经济实体、服务型企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居民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他们进行学习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起来,这样既解决了社区一部分失业再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社区经济实体的用人问题。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在今天这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我心潮澎湃,社区工作小天地可有大作为,我恳请各位代表为我投上您庄严的一票,我要和社区广大居民群众一起共同谱写社区建设的新篇章!
谢谢!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居民代表,下午好!
在今天这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我心情非常激动,有幸能够站在这里竞聘XX社区副主任一职,这与多年来各位领导的关心培养、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和社区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以及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叫XXX,XX岁,中共党员。XX年10月起在XX社
区委员会工作,2015年11月任XX社区副主任,XX年5月当选为溪林社区党委副书记。今天我竞选的职位是XX社区副主任。九年来,我对社区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深深的体会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社区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家万户,社区工作做好了,才能有社会的团结稳定,才会有国家的**久安,同时社区工作做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有机会能从事这样有意义而又非常实在的工作,为社区内的居民群众做些事情,我将深感荣幸。
此次的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它有利于XX社区的全面发展,我会尽力去争取当选社区副主任,把这看作是我的一个新的起点,作好充足准备,大胆的去迎接新的挑战。我自信能够胜任社区委员会副主任一职。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党员及居民代表、上午好:
今天,我的心情既高兴,又格外激动。高兴是因为今天我们社区要选出一位能够真正代表社区居民利益的当家人;激动是因为我有幸的是一名参加主任竞聘候选人,我叫xx,大专文化,中共党员,xx年生,原供销社主任,XX年底企业改制下岗。在供销社18年里,我从一名普通营业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当过营业员,干过采购员,做过办公室秘书,当过支部副书记.主任。这期间,总是组织的培养
和自己的努力,我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比较深厚的理论知识,也具备了坚实的组织能力。可是正如一首反应下岗工人的歌里唱道的一样:昨天的荣耀已成过去,今夜我们又从走进风雨。但只要心还在,梦就在。行动的脚步依然是那样果敢;奋斗的信念依然是这样坚定。
站在大家面前的我,满怀自信而又谦虚谨慎,性情稳重而不呆板,充满激情不事张扬,待人热情并不乏主见,坚持原则而不乏灵活。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学会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自信我能够胜任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岗位。
我的工作经验培养了我在工作中克难攻坚、争强抢先的敬业精神。我是一个在场镇的孩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格言伴随了我三十多个春秋,踏实肯干是我与生俱来的工作品格,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
我的多年寒窗生涯培养了我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终生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论忙闲,我总能不见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掌握了计算机、经济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
同时,能够虚心地向老同志求教,学习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已所用。不间断的学习使我从书本和老同志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工作提供新动力、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开创性地进行工作打开新局面,在工作中即能立足于现实,又能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我的工作经历,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坚定了我严于律已、善待他人的人格品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父母自儿时教给我的为人处事准则。多年以来,在组织的培养下,在领导同志和朋友的激励下,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信奉诚实待人、严于律己的处世之道,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廉洁自律、勤政廉政,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党性锻炼,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从政,把一个廉洁、务实、高效的社区干部形象展现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面前。
我其实更知道,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婆婆妈妈,它粗中有细,细中见粗。我其实更知道,单凭一个人的能力是成就不了事业的,独木不成林。但我同样更知道,你和我时刻同在,随处同心,组织在我身边,党在我心中,理论在我手上,我就没有理由不能实现我的梦想——我们共同的理想。
静下来好好想想,其实我走过的人生路跟祖国前进的步伐同步。在国家果断进行经济变革的时期我勇敢地下岗了,在国家提倡建立社区文明的时候我大胆地站出来了。我有一颗心,这颗心包容着责任和爱意。我相信你会选择我,就象你相信我会做得更好一样。最后,面对大家真诚注视的目光,我只真诚的说一句:谢谢。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竞争上岗,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希望通过这次竞岗使大家对我的工作能力和追求有全面的了解,并请大家对我竞岗给予支持。
本人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先后从事过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又在街道经济公司担任过业务员、副经理以及社区服务中心领导职务,在市党校参加行政管理大专班学习,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近十年里,一直在经济部门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街道经济经验和综合管理素质。
因此,在本次竞岗中,本人竞争社区中心副主任职位,自信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一对街道的经济工作比较熟悉,经济思路比较清晰,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意识和一定的经济工作经验,并具有真抓实干、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二、能够胜任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综合分析能力,在分管的城市装饰城和街协税办公室中,得以体现。
三、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各方
面的判断,认真分析,目前成立的协税办公室,为保证国家税收和街道税收任务及中心的增收渠道打下一定的基础,并通过协税来扩大工作面和增大社区的影响力。
四、有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思想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态度。
本人从入街道工作以来,一直是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懂得社区范围内哪些可以开启有偿服务,哪此可以提供无偿服务,因而本人深深体会到,要持之以恒,高效优质地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才能使社区服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我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但本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个人所具备的新知识和新形势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这些都是我今后不断努力和自我提升的力向。
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给予我信任和支持,我必以此次竞岗作为新的起点去努力,去奋进。谢谢大家!
2.社区家长学校讲稿 篇二
一、探寻学校与社区合作评价的广泛资源
学校与社区积极开展合作的前提之一是校社资源的深层互动。其中,对双方而言首要的是互信。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学校与社区合作共赢的有效载体,在实际运作中需遵循共同需求、目标一致、志愿参与、信息互通的原则。
二、确定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评价内容
我们在学校、社区、学生三个层面上分别确定了评价的内容,并根据活动和各方的责任义务确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学校层面,罗列了“组织机构、策略制定、规划实施、教育活动”等十项评价项目,通过自评和由社区人士组成的综合测评两个层次开展。在社区层面,主要把居委和街道作为评价对象,通过评价居委和街道的参与度,激发这两类对象在校社互动中的参与度和自觉性,并将评价结果通过学校家长会公示。在学生层面,根据活动开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设计了“行为参与、知识获得、体验心得”等十二项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体现了多元的原则,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社区志愿者评价四个层次的评价,及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及时修正学生不良表现,开展表扬与鼓励,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
三、架构评价开展的长效运行机制
1. 建立学校发展促进委员会,从制度保障层面上激活了社区参与学校评价机制
建立学校发展促进委员会是我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人员包括了社区党工委书记,街道宣传、文明等科室负责人,以及社区人士。基本旨趣在于从制度层面推动社区与学校互动的深化,实现资源的有效积聚与辐射,构建有利于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的社区资源环境。其功能定位:学校决策的民主参与机构,对学校重大活动进行审议、咨询、评价。
2. 成立三原色假期俱乐部,从活动载体上激活了德育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开发社区在学生人格成长中的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实现互动,我们将评价围绕学校教育工作核心,促进教师去思考学校德育如何和社区结合,如何从社区的评价中发现和挖掘更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社区和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合力作用。目前,我们在学校与社区中成立了8个学生活动点,并接受了大量社区志愿者。
3. 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从自我要求入手激活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评价机制
3.社区家长学校讲稿 篇三
一、构建社区德育网络组织
由于机务段是广州铁路集团属下机构,承担着广铁集团进广州的所有火车的检测工作,家长工作大都“三班倒”,留守儿童较多,加上本地区交通紧张,只有一条路与外界接通,导致学生与外界隔离,节假日生活单调。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建设社区文化,学校积极与机务段辖内部门如火车站派出所、火车站团委、机务段居委组成共建单位,聘请派出所干警、团委干部、居委干部、退休老职工为校外辅导员,成立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委员会组织等,建成以学校领导为核心,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导,校外辅导员为协助,家长委员会配合的社区德育网络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开展社区德育活动,共同育人。
二、建立社区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
学校利用社区优势,建立社区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站长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共建单位、家长等志愿协助,开展各种调查参观、访问活动。如:“火车头”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利用靠近火车站的优势,在老师、火车站团委干部的带领下,亲临火车站站台、候车室等开展志愿者活动,及时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小天使”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在辅导员带领下,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亲手制作“爱心”慰问卡,给机务段社区的留守老人送去节日慰问;“植绿护绿”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家长一起为社区植绿护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还与家长一同参加2008年广州市团委“我与小树同成长”大型植树活动;“啃书吧”特色社团学生活动站利用节假日时间定期在社区开展流动书报阅读活动,为社区儿童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既锻炼了能力,又帮助了别人,享受了快乐,更带动了社区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推进活动开展,学校和居委联合起来,把社区内的老人院、退休老职工家庭、孤寡老人、机务段厂区等等分成几个服务网点,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在辅导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
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近年来,学校在社区各部门的支持下,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分别建立了225路公共汽车清洁基地、机务段护绿环保基地、老人院实践基地、火车站志愿者服务基地等等,定期组织学生赴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参观、访问、调查、劳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胆量,而且培养了合作、关心、参与等优秀品质。如:“知路、爱路、护路”实践基地的队员们深入机务段厂区,了解铁路受损程度,写出护路建议书,提交给广铁集团,广铁集团充分重视,加大投入,对二十多条铁路进行整治、维修。现在,机务段铁路整洁一新。
实践表明,构建社区德育体系,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的教育工程。社区德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促进学校德育社区化,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作者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
4.社区矫讲稿正 篇四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的“三大任务”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经中央批准,我国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中央政法委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南平市及我市在2010年内试行社区矫正工作,我市在2011年正式启动全面社区矫正工作。
一、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我市于2010年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周邵福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龚建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泽俊、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连新民、市司法局局长黄长全为副组长,市直15个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市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业务科室的骨干组成。
(二)拟定《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南平市社区矫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市司法局以《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委办[2010]76号)为依据,结合我市实际,拟定了《中共邵武市委政法委员会、邵武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已于2010年12月底报送我市市委办、政府办。
(三)开展排查摸底工作。市司法局于去年年底对本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且正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进行了排查摸底,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于今年3月以来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截止2011年6月底,我市有社区矫正对象318名,其中:管制1名、剥夺政治权利7名、假释16名、暂予监外执行1名、缓刑293名。
二、当前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省委政法委、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和司法厅于2010年9月7日下发的《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11年底实现全省覆盖”;南平市委办、市政府办于2010年11月26日转发市委政法委等五部门《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确保在2010年内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延平区、建阳市、政和县已正式启动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但我市至今尚未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邵武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也未出台。我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 决的问题:
(一)机构设臵不够到位。目前我市已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但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没有办公场所、没有配备人员、没有工作经费;乡(镇)街道都未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工作机构有待建立。
(二)保障措施不够落实。一是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和启动经费都未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二是市社区矫正办没有配备专人,司法助理员缺编4人,也没有按编制配齐;三是部分司法所无业务用房或场所狭小,无法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经费、人员和工作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试行。
(三)舆论宣传不够到位。社区矫正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社区矫正的社会知晓率低。有些群众认为,罪犯就应当被投入监狱服刑,否则,就等于没有给罪犯施以处罚,对社区矫正工作产生误解;有些群众不愿意或不敢和社区矫正对象接触;社区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四)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社区矫正工作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例如监管对象被决定监(所)外监管时,往往只是司法文书在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之间传递,监管对象移交缺乏强制性,大多数监管对象不会自觉到公安司法机关报到备案,致使监督改造难以真正落实;二是社区矫正对象底子不清,登记造册不完整,社区服刑人员没有按照见人建档的要求进行无缝衔接,没有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教育,对社区矫正对象在就业、生活、心 理和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不够;三是流动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现象较为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流动频繁,许多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就业、探亲、上学或经常更换居住地等,出现人户分离的现象,以致对他们脱管、漏管。
三、做好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把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矫正,促进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对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罪犯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按照省委政法委等五部门《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南平市委政法委等五部门《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我市尽快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市委政法委要做好社区矫正的牵头协调工作;市司法局要切实履行实施、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青妇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要协助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帮困扶助工作。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委组织协调、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 作机构。建议在市司法局新设社区矫正股,与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管理;乡(镇)街道要尽快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社区矫正办公室;有社区矫正对象的社区和行政村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在基层司法所指导下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二是建立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要配齐配强司法助理员,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作为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辅助力量,建议在有社区矫正对象的社区(行政村)配备1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吸收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党员、农村“六大员”、离退休人员、律师等为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补充力量;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三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社区矫正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落实经费保障措施。落实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试行的当务之急。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社区矫正工作者工资和社会志愿者补贴)、行政运行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等。要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由市司法局负责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社区矫正工作年度经费可按上年底本市社区矫正对象人数测算核定(据了解,福州市的县级社区矫正工作年度经费是按人均不低于1500元标准核定);建议今年先期安排社区矫正启动经费(据了解,建阳市政府已安排社区矫正启动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市社区矫正办场所、装备、人员培训和社区矫正试点经费。
(四)着力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广大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知识,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事迹和矫正对象典型事例。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程度,让社会各界知晓、认同、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工作社会舆论氛围。
5.社区主任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吴曼曼,是振华街社区主任。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社区干部,我的工作虽然繁琐、虽然平凡,但在我看来,却别具另一番滋味,因为它承载着我刚出校门迈入社会的所有梦想和人生抱负。
回想刚到社区时,我对社区工作基本没有头绪,但好在组织上很重视、街道的领导也很关心,经常组织我们进行工作业务培训,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也经过社区主任的引领和帮教,我对社区工作基本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区工作包罗万象,需要心到、眼到、手到,更需要嘴勤、手勤、腿勤。
记得第一天上班,一位老人来社区帮助子女办理医疗保险,当时看着她步履蹒跚地向社区办公室走来,一股心疼在内心涌动,不假思索地我冲出办公室,扶着她并热心询问办事事宜,几经讲解、填表、登记,终于办理完毕,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和欣慰。这一小小的开端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原来,平凡中也能蕴育伟大。原来,扎根于社区,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表面,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地为居民服务、为民众办实事。
扎根于社区,不应该单单只是为了一份工作,更深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深入体会那种帮助别人、帮助弱势群体的喜悦和兴奋。
扎根于社区,更不应该只是为了响应组织的号召,而应该怀抱一颗平静、踏实、乐于奉献的心,亲近居民,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
两年来,我们先后参与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在道路拆迁改造中,我们挨家挨户动员走访、宣讲政策,腿困了歇一歇、口渴了喝点水,力拨钉子户、做好全搬迁,终于圆满完成拆迁任务。在去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们更是加班加点地走在普查的第一线,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形下,经过排摸、统计、填写底表、反复校正等多个环节,终于顺利完结。在推行“门前五包”工作中,为了城市的更美化、更净化、更亮化,我们竭力与辖区责任单位勾通协调、耐心解说,终使签约率达到100%。当然,这两年多,也有不平顺、不痛快,甚至在面对少数居民的不理解、无理谩骂时,也曾迷惘、也曾想过放弃,但每当再次看到居民亲切的笑脸,听到他们真诚的道谢和热情的问候,我的内心又在趋
于平静。道路虽然不平坦,但比起我市社区建设起步之初那些工作人员的奉献和付出,我们已经幸福了很多,也已经轻松了很多,而且还相差甚远。在大力提倡社区建设的今天,我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大同的社区建设添砖加瓦,更愿意以老居委主任为榜样、以他们的忘我精神为标尺来检验自己今后的工作和行为。
因为我们有朝气,所以应该更有激情地在社区这一平台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因为我们有知识,所以应该在不断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知识的同时,将贴近居民生活的知识撒播于社区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有活力,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活力带动社区工作人员,并应用于社区工作的每个角落。我相信随着政策的越来越宽松、上级的越来越关注,经过我们社区工作者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我们社区的明天会更美好、前景会更广阔。
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她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盏指路明灯;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她不只是一个形象的代表,更是我们整个群体塑造自身素质的代名词;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她不单单能给予我工作的喜悦,更深层次的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讲稿 篇六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它的英文原文是Community correction,直译过来就是社区矫正。它的含义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概述
今年1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察、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是带有司法解释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广义的法律的一种,《实施办法》共四十条,比较全面地规范了社区矫正从适用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到解除矫正整个工作流程,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背景
1、法律背景: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社区矫正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2)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并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2、实践背景:从2003年在全国六个省、市、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到全面试行近9年来,各地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3.2万人,累计解除矫正51.2万人,已解除矫正人员中,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21%,由于它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促使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出台。
3、国际刑法执行背景
2010年底,美国70%的成年犯获得了缓刑和假释,处于社区监督中,其余30%处于当地的看守所或者州和联邦监狱的监禁中。
澳大利亚从1999年以来社区矫正的人数是监禁人数的2倍,近年有稳定下降的趋势。
4、大量节省了社会资源
(1)社区矫正节省了大量刑事司法资源
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年矫正经费仅为监狱刑服罪犯监管经费的1/10 自2003年以来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77万多人,节省刑事司法经费192.5亿元人民币
(2)社区矫正节省了大量的其它资源 避免了社会劳动力浪费 亲属探监的费用 社会救济费用……
5、社区刑罚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1.监禁刑罚执行的成本昂贵 2.监禁的改造效果不佳
3.罪犯刑事责任的变化(犯罪社会学理论的发展)4.人权保护观念的深化
5.刑罚结构的调整(轻缓与扩大的结合)
三、主要内容解读
(一)社区矫正的目的(NO1):
《实施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矫正,使罪犯适应并顺利融入社会。
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依据(NO1):
《实施办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三)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NO2):
1、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2、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3、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4、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1、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未明确级别的,共5项)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NO2-1)
对违反监管规定或禁止令的,派员调查情况、收集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NO22)
对剥夺政治权利犯配合公安机关监管(NO32)
协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落实社会保障措施(NO18)建立相关制度(档案管理、执法考评、监督检查),完善机制(突发事件处臵),建立信息交换平台(NO35)
(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共19项)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N03-1)适用社区矫正前的受托调查评估(NO4)登记接收(NO6-1)指定司法所(NO6-1)
组织查找并报决定机关(NO6-1)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NO6-2)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NO10-1)特定区域、场所进入的审批(NO12)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县(市、旗)的审批(NO13)变更居住县(市、旗)的审批及征求意见、移送法律文书、档案(NO14)
脱管后的组织追查(NO19-2)违反规定的警告(NO23)治安管理处罚的提请(NO24)撤销缓刑、假释的提请(NO25)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建议(NO26)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 执行(NO27)减刑建议(NO28)
发放解除矫正证明书(NO30-4)死亡通知、通报(NO31-2)(2)司法所主要职责(共14项)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NO3-1)接收后的宣告(NO7)
确定矫正小组并签订责任书(NO8)制定和调整矫正方案(NO9)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NO10-2)
离开居住的县(市、旗)七日内的审批(NO13-2)变更居住的县(市、旗)的签署意见(NO14-2)
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到场说明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情况及脱管报告(NO19)
定期走访(NO20)
记录矫正情况、进行考核、分类管理(NO21)矫正期满前的鉴定、安臵帮教建议(NO29)组织解除矫正宣告(NO30-1、2、3)与安臵帮教部门衔接(NO34)
2、人民法院主要职责 委托社会调查(NO4-1)
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判决、裁定或者决定(NO2-2)
交付义务(核实其居住地并书面告知其相关事项及后果、法律文书移交等)(NO5、6-2、25、26、28)
裁定撤销缓刑、假释(NO25)
决定暂予监狱执行罪犯收监执行(NO26)裁定减刑(NO28)
3、检察机关主要职责
对交付矫正活动的合法性实行监督 变更矫正和终止矫正的合法性实行监督 日常监管、矫正教育进行监督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实行监督
受理申诉、控告、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社区矫正活动中的职务犯罪立案侦察,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案件的批捕、起诉 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监督职责
4、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
交付(核实其居住地并书面告知其相关事项及后果、法律文书移交等)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禁止令和再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对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协助司法行机关对法院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执行
(四)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后送达法律文书材料:
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以及社会调查材料、审判过程中的表现等。
裁定假释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假释裁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监所鉴定等。
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疾病证明书或病残鉴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等。
(五)关于居住地问题(NO4-
2、5-
1、6-2)
《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实践中还有,在外多年,但在一地连续居住不超过一年的,应以原户籍地为准;但如是举家流动,应以其有生活基础的暂住地为居住地。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省级监狱、公安机关协调指定居住地接收监狱和公安机关负责办理相关事项。
(六)宣告(NO7)
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主要内容。明确社区矫正期限;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七)矫正小组(NO8)组长:司法所工作人员
成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 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签订矫正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
(八)矫正方案(NO9)
综合评估(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
针对性的矫正方案(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适时调整(实施效果)
(九)矫正档案(NO10)
执行档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工作档案(司法所负责;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十)社区服刑人员应遵守的规定(NO11-16)
1、报告(监管)
报告事项(向司法所):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 应当及时报告。
报告时限:“周闻其声、月见其人”;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个月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提交病情复查情况(书面、有证明力);居住地变更提前一个月(书面)
2、学习教育(NO15)
内容: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民族宗教理论等教育学习活动。目的: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时间: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
3、社区服务(NO16)
条件: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目的: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时间:每月不少于8小时。
(十一)帮扶(NO17-18)
1、心理辅导(根据心理状态、行为特点, 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2、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根据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
3、帮助落实社保措施
(十二)司法所的监管措施(NO19-21)
1、监管: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到场说明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
2、走访:定期到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医院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及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必要时向有关机关反馈。
3、考核:记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 实施分类管理。
(十三)调查权的设定(NO22)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十四)惩处和奖励(NO23-28)
1、警告(NO23):(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4)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5)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6)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2、治安处罚(NO24)
(1)情形:违反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条件: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2)提请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3)执行机关:同级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3、撤销缓刑和假释(NO25)(1)情形:
①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②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③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④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⑤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2)提请机关: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受理机关:原裁判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4)抄送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各自)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4、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NO26)
(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草案》第257条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1)情形(NO26)
①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②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③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④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⑤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⑦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⑧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2)建议机关: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受理机关: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4)抄送机关: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有两点不同:
一是提出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的机关是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不论决定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级别;提请撤销缓刑、假释的机关为原裁判人民法院的同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是人民法院收到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书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在十五日之内作出决定;而对于缓刑、假释的撤销,人民法院收到材料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十五)裁定、决定收监与执行的衔接(NO27)
1、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2、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3、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十六)与需有关部门协调事项
1、与公安机关:
(1)脱、漏管社区服刑人员的侦查(2)治安处罚(3)协助送交
(4)提请(建议)到执行期间的监管(羁押)(5)看守所的收监
(6)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移交
2、与人民法院的协调
(1)适用社区矫正前的社会调查(2)判决、裁定、宣告后的衔接(3)刑事奖惩的衔接
3、与监狱的衔接(1)保外就医的衔接(2)收监执行的衔接(十七)减刑(NO28)
1、可以减刑: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对象:管制犯
2、应当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对象:缓刑、管制、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 “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1)认罪悔罪;
(2)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3)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4)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完成社会服务任务。“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2)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5)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6)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6)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3、相关机关
减刑的建议机关: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审核提请机关:地(州、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受理机关: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抄送机关: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
4、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材料包括下列内容:
(1)减刑建议书;
(2)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3)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4)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5)社区矫正机构意见书;
(6)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经审查,如果前款规定的材料齐备的,应当收案;材料不齐备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的执行机关补送。
检察机关对提请减刑的案件出具检察监督意见的,应当将该意见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5、关于减刑六类案件的公开审判
(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提请减刑的;
(2)提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规定的;
(3)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4)公示期间收到投诉意见的;(5)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
(6)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
6、关于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公示 公示的内容包括:(1)罪犯的姓名;
(2)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3)罪犯历次减刑情况;
(4)执行机关的减刑建议和依据;(5)公示期限;(6)意见反馈方式等。
(十八)矫正解除和终止(NO29-31)
1、总结鉴定(NO29)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臵帮教提出建议。
2、解除宣告和手续办理(NO30)(1)解除宣告:
参加人员: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
宣告事项: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2)手续办理:缓刑、假释期满,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决定机关,抄送县级检察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3、社区矫正终止(NO31):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十九)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管(NO32)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移交问题:一是新的一律不接收; 二是已接收的尽快前移交;
三是未移交前确保监管安全;
四是配合公安机关监督执行。(二十)对未成年人罪犯的矫正(NO33)
1、方针:教育、感化、挽救
2、规定:
(1)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2)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3)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4)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5)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6)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7)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8)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二十一)保障措施(NO34-39)
1、与安臵帮教工作衔接(有关材料按安臵帮教工作要求办)
2、制度建设: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臵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
3、权益保护和法律监督(NO36-37)
(1)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2)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法律监督。(二十二)责任追究(NO38)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几个典型案例:
2011年,某街道司法所长周某某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被起诉(出假社会调查报告,使罪犯蒋某被两次缓期执行:2007〃1非法经营罪,判三缓五。2010〃4再犯罪,检察院执法检察时发现)
2011年,某街道司法助理员万某涉嫌徇私舞弊减刑罪(编造立功、考核等材料,使缓刑犯被减刑一个月,缩短考验期六个月,群众举报)
2011年,某派出所所长李恩明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立案侦查(假释罪犯3个月未报到,不积极追查,并发现是冒用他人姓名,不向上级报告不提出撤销假释意见,致使罪犯再犯罪)
(二十三)组织领导(NO39)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7.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行动研究 篇七
关键词: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研究
1学校体育进入社区是使社区体育教育和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里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的基础。由于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学校体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教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完善、科研成果丰富等多方面。与社区体育相比较,学校体育具有明显的优势。
社区体育是指社区成员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主要包括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与研究两大内容。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对全面落实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国民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文明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尚处于发展初期,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与研究两个方面都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与研究方面更显得薄弱。一方面是体育师资和指导人员少、体育教育与研究的水平低、教育条件差;另一方面是居民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还很贫乏,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解决这对矛盾,国家采取了在体育院校中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以培养社会体育师资和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等措施。我们认为,将学校的体育师资引入社区,通过强化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并予以指导、举办专题讲座、利用互联网或电话交流沟通等多种方式参与社区体育教育,对提高社区体育水平会起到快速和高效的作用。
学校体育进入社区不仅加快了社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体育进入社区是使社区体育教育和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行动研究是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科研的好方法
为了使社区体育快速发展并提高水平,社区体育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体育在科学研究方面有许多优势和成果,把这些优势和成果推向社区,借助学校的体育科研资源来推动社区体育水平的提高大有可为。学校体育科研如何进入社区,我们认为行动研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行动研究是指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
行动研究法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始见于二战时期的美国。那时,在一般科研工作者眼中,“行动”与“研究”是两个用以说明由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活动的概念。“行动”主要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研究工作者和其他学者专家所从事的专业探索活动。然而,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科特·勒温和社会工作者约翰·考尔在各自工作中发现: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仅仅为了“出书”作研究,那么社会科学研究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实际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只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无法做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这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行动研究法。
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人员也有两部分: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者。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实际工作者主要是一些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管理和经验性的指导方面,很少参与体育科学研究。我国社区体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很少,主要是体育科研机构的一部分科研人员。如果学校的体育科研力量能够加入到这支研究队伍中来,对迅速提高社区体育水平大有裨益,问题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行动研究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例如,目前社区居民迫切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而他们的老师(有的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有的没有)则往往不能给予满意的解决,学校体育教师就可以作为社区体育科研人员与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共同合作,以学生运动处方为基础,开发出面向社区的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开展实验,取得成果后共同推广,实现体育实践和体育科研的双丰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行动研究。
3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行动研究的要点
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行动研究是一件新事物,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经过实践后,认为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行动研究的要点主要有:
1.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如体育运动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等)或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一是因为现在的社区居民对骗子的警惕性很高,对陌生的体育教师不容易接纳;二是因为许多社区体育运动场所是有人管理的(如公园、健身中心等),管理者对陌生的体育教师的介入也很警觉;三是因为有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信息是多样化的,不了解具体情况就不好开展工作;这都需要有组织或可信赖的人介绍并且在出现较大问题时协助解决。这种中介和协调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2.最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队完成行动研究。社区体育科研需要大量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而完成这种实验不通过有组织的有足够人数的活动队是很难实现的。
3.学校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研人员和社区体育活动队队长很好合作。虽然学校体育教师与体育科研人员和社区体育活动队队长都很熟悉体育工作,但他们的工作对象、目的、方法、习惯等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要想在一起共事,则需要这三种人找到共同的基础,加强沟通和协调,适当各自调整自身。特别是学校体育教师,人家十分尊重你但你自己千万不要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而应当以服务人员和自愿者的身份出现,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的合作,这样才能搞好行动研究,达到预期目标。
4.参加行动研究的体育教师要尽量深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人员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最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参加他们的活动。这对于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全部真实情况和具体的研究对象,深入开展研究尤为重要,同时也能够对社区体育锻炼人员给予现场指导,解决他们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提高学校教师本身的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大有好处。
5.实验研究与个案研究并重。社区体育科研固然需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研究,但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情况比学校学生要复杂,年龄跨度大,身体条件差别较大,各个家庭影响锻炼的因素又较多,每个人的体育需求和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加强个案研究,积累个案资料也很重要。这对于指导千差万别的社区体育锻炼会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6.注意研究的动态性,适当调整研究计划。由于社区体育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事先制定的研究计划往往不能十分周全,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研究计划是很正常的,要有一定的准备。
7.加强与卫生工作的协调配合。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只不过各有侧重。现在,社区卫生工作越来越强调预防为主、面向每一个人;预防和解决困扰社区当代居民的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问题也是卫生部门的重要科研课题。从卫生部门来看,体育锻炼是预防富贵病和干预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他们制定的健康教育处方中往往包含体育锻炼的内容,只不过这部分内容还不够详细、具体,缺乏个性化。从我们研究开发制定的面向社区居民的运动处方来看,富贵病运动处方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对于社区居民来说,体育锻炼的安全性更为重要,往往需要较强的医务监护或检测。因此,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加强与卫生工作的协调配合十分重要,必要时可以联合设立科研项目开展研究。
8.加强与文娱活动协同发展。在社区里,体育的娱乐化和文艺化比较突出,许多体育活动队往往也参加一些文娱或文化活动,而且现代体育锻炼提倡的小运动量长时间有氧练习与文娱活动的运动量也比较一致。因此,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教育与研究时,加强与文娱活动协同发展也十分重要,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提高体育和文化素养,加快社区文明、和谐建设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素平,等.北京市社区体育人口健身现状与需求[J].体育科研2008,(6):74-89.
[2]周宏,等.学校教育科研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304-309.
[3]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社区家长学校讲稿 篇八
[关键词] 非洲;社区学校;基础教育;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 G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9-0039-04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达成教育卓越,这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当前,社区学校(Community Schools)成为非洲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学龄儿童提供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一、非洲社区学校的兴起与发展
非洲的学校教育系统主要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随着现代教育发展,学校的主管和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学校教育性质也呈现出多样化,社区学校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社区学校是指由社区自身创建、投资和管理的学校。①衍生而言,社区学校一般是指不论是在农村或城镇,由地方组织(非政府部门)、宗教团体或非营利性教育组织,创建、管理和支持的学校教育机构。人们主要是从社区提供监管服务职能的角度来进行定性,有的社区学校主要由教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投资兴建,一些社区学校则主要是由地方社区行使管理职能。社区学校意味着社区对于学校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具有专门的角色定位。社区对于学校的规划、建设、投入和管理,以及教师的招聘与工资支付、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的责任。社区学校与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在资金投入、学校管理、组织结构与课程设置方面明显不同。在赞比亚,社区学校主要是指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并由社区拥有和管理的学习型机构,主要是为那些不能进入政府举办的公立教育机构的学生服务,满足其接受基础教育的需要”②。
非洲殖民地时期,基础学校由社区与教会举办和管理。独立之后,政府接管这些学校并将之纳入公立学校系统。因此,社区学校在非洲部分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社区学校收费低廉,以社区为基础,有助于改善非洲基础教育。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校选择运动的兴盛,在非洲的农村区域,社区学校成为公立学校的一种选择。目前,社区学校让无数的农村孩子具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声称,要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的视野,号召公民社会组织、地方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结成伙伴关系,对基础教育提供支持。社区学校逐渐成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方式。塞内加尔将社区学校作为达成“全民进入学习”、“拓展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促成社区与学校的伙伴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非洲亚撒哈拉沙漠地区,社区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非洲社区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动因:第一,增加入学机会。非洲社区学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扩大儿童受教育机会,特别是对于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问题,如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由于政府资金缺乏,社区学校的兴起为这些儿童接受教育,获得“普遍性基础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满足地方社区的需要。非洲各国社区学校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宗旨是相似的,如社区学校比政府举办的学校更能够满足社区的需要和需求;能够与当地的社区环境融为一体(特别是农村地区);课程与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家长能够有力地参与学校。第三,教育成本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资主体追求用有限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学校具有三大优势:具有让更多的儿童就学的潜力;满足当地的教育需求;教育成本最小化。第四,提升教育质量。社区参与教育是提升教育机会均等与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在发展中国家,教育规划者与决策者往往将社区视为提高学生教育成就的潜在力量。
二、非洲社区学校的实践运作与特点
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相比较,非洲社区学校能够立足于本国特点,缓解基础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总体而言,非洲社区学校在经费投入、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以及在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1.经费投入
非洲社区学校的经费与资源来源多样化,一般包括地方社区、捐赠和政府支持。地方社区支持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赞比亚的地方社区从社区学校的兴办之初就对社区学校进行财政支持。社区学校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于社区,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社区甚至为社区学校提供代课教师。社区还成立家长协会管理学校,帮助学校筹集款项,为教师提供住宿和伙食,修缮教室和学校建筑,为学校提供建设材料,监控师生教育绩效,保护学校安全问题。一些社区还根据社区学校的进步提供进一步的经费支持。研究表明,社会捐赠支持也是社区学校重要的经济来源,这些捐赠机构包括国际援助组织、慈善机构、基金会、教会组织、政治领导人以及个人。在社区学校的投入中,社会捐赠一般是最为直接的来源,政府其次。如埃塞俄比亚加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3.8%上升到2002年的4.6%,大力推进私立教育和社区学校教育的发展。相对而言,政府对社区学校的投资往往不够,有时还比较拖延,不能充分确保社区学校所需要的办学设施,影响了社区学校的发展。
2.管理体制
非洲社区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一般是成立社区学校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代表、学校的校长和一名教师代表组成。例如,埃塞俄比亚的社区学校主要是由联合国儿童中心提供援助而兴办,目前全国有720所社区学校,成立管理委员会,提高基础学校的办学质量。社区学校纳入公立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社区在社区学校管理中的角色:(1)成立学校委员会;(2)制定学校发展规划;(3)确立服务学校的专门社区机构;(4)为学校建设和其他计划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5)建立学校教室、图书馆、桌椅、教学中心、教师住房;(6)制定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专业行为规范;(7)为低年级学生制定教育目标;(8)购买书籍、黑板、学习材料;(9)为教师在职培训寻求支持和提供经费;(10)从家长那里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学校办学;(11)管理学校经费运作;(12)监控师生的出席率;(13)成立女生顾问委员会,对退学的女生提供追踪服务;(14)监护学校的安全问题;(15)为教师提供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课程服务等。
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学校管理中的角色:(1)为社区学校的举办和发展提供指导建议;(2)为学校管理委员会提供培训和支持;(3)为学校管理委员会提供资金;(4)为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服务;(5)解决学校管理委员会的经费预算问题;(6)为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参观其他社区学校提供机会;(7)向地方行政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宣传;(8)为社区学校发展提供手册。
政府在社区学校管理中的角色:(1)核定社区学校的建立;(2)学区教育主管部门选择学校参与有关教育方案;(3)区域教育主管部门评价社区学校的发展水平;(4)为学校提供建设资源和行政支持;(5)见证学校的兴办与取缔,但不进行视导和监督;(6)提供关键性服务,如课程、教师培训与支持、教科书与教学资源的供给。④
3.课程与教学
非洲各国社区学校课程与教学情况差异较大。社区学校的课程设置取诀于举办单位的指导方针。比如,在多哥,社区学校由社区主导变革,课程设置与公立学校基本相同,各年级教科书也和公立学校相同。在马拉维和赞比亚,社区学校由非营利性组织主导,社区学校将公立学校六年制课程浓缩为三年。在乌干达,社区学校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助,其课程门类由公立学校的13门减少为5门,保留了核心课程,学习年限为3年,随后可以与一般的公立学校接轨。塞内加尔、马里等国家对社区学校的课程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例如,马里的社区学校将社区生活、健康、农业和手工制作融入课程与教学之中,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能力。在社区学校,不论课程设置是否重建,教学过程中都能够融入生活技能,比如关注决策、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这种课程的适应性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工作动机、学校教学资源和设备、学校管理水准、社区和其他支持者的态度。
4.学生成就
与公立学校相比,社区学校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在职培训机会较少。但是,有研究表明,在社区学校,家长能够对教师提供良好的支持,教师对于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马拉维的研究表明,社区学校的教师没有达到公立学校的学历要求,但是能够得到社区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能够努力实现家校合作,融入社区家庭,能够和公立学校的教师做得一样好。社区学校教师的社区融合度较高,这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师对于学校的职业承诺。在加纳,社区学校联盟的研究报告指出,社区学校的教学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里得到了教师的良好的指导,提高了学习技能。乌干达的社区学校将游戏教学和讨论方式融入传统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社区学校在改进学生成就表现为三个方面:⑤为教育改革增加资源;拓展接受教育的人口或增加地方优质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实施程度。
三、评价与思考
非洲国家兴起社区学校运动,这种改革与非洲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非洲国家经济普遍落后,例如马拉维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42%以上人口人均每天生活水准不到1美元,仅有44%学龄人口小学毕业,10%的学生能够就读中学。教育面临巨大障碍,缺乏师资、教科书和教学设备,女童入学面临着更大的困难。非洲兴办社区学校,与当地居民合作,引入了灵活的学校作息时间和学校教育制度;在教学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生动活泼。社区学校在管理与建设方面实现了社区的高度参与;教师对社区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社区对于学校广为支持,包括管理责任、学校设备和经费投入。因此,社区学校为非洲国家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入学率水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与此同时,非洲的社区学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资金不足、师资薄弱、设施简陋、政府支持不够等。例如,在赞比亚社区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于:政府不能为社区学校的教师提供足够的工资支持;社区学校的赞助单位与教育主管部门关系紧张;社区学校不能为一些社会机构所认可;设备不足、教师住房有限;教师未接受培训;教学资源缺乏;教师因为报酬低下而工作动力不强;等等。⑦对此,非洲国家政府、一些国际性组织等对于改进社区学校提出一系列建议。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研究了肯尼亚社区学校教师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1)政府应该聘用教师,因为许多社区学校教师符合聘用条件;(2)政府应该为社区学校提供教学材料;(3)政府应该培训那些没有接受培训的社区学校教师,然后让他们上岗;(4)政府在没有征求社区学校意见之前不能直接向社区学校委派校长;(5)教师服务委员会应该认可教师的贡献;(6)社区学校教师应该像公立学校教师一样能够接受所有的培训服务;(7)社区学校教师获得很少的薪水,但是他们帮助了贫困的社区,但是他们应获得维持生计的报酬;(8)社区学校教师的工作应该得到政府的认可并能够在政府的教师工资册中。⑧
在我国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限,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手段落后,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水准任重道远。因此,借鉴非洲国家社区学校兴办的有益经验,社区参与兴办、管理、投资和评价基础学校,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则不失为一条可以参考的途径。
注释
①⑥⑧Eldah Nyamoita Onsomu, John Njoroge Mungai. Community schools in Kenya:Case study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funding and managing schools. UNESCO. 2004.15,23,49.
② Zambia Community Schools Secretariat. Community Schools in Zambia:Provincial Statistics 1999 and 2000. Zambia. 2000.1.
③Wim Hoppers. Community Schools as an Educational Alternative in Africa:A Critiqu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2005,51(2-3):115-137.
④⑤Miller-Grandvaux, Y.;Yoder,K.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munity schools in Africa community schools in Sub-Saharan Africa. Development Experience Clearinghouse,USAID. 2002.19,6.
⑦P. N. CHAKUFYALI UNZA,EAPS. Performance of Community Schools in Zambia. Republic of Za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22.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社区家长学校讲稿】推荐阅读:
1社区家长学校简介07-12
2016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09-18
社区书记演讲稿06-23
社区换届演讲稿08-04
竞聘社区护士演讲稿07-01
社区矫正十周年演讲稿06-23
xxx社区市民学校章程06-24
社区市民学校规章制度09-18
XX社区主任就职演讲稿09-02
学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总结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