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寻找课程(精选2篇)
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寻找课程 篇一
从审美教育出发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
兴趣的研究
黄鸿勋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不但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从“审美教育”出发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论述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审美教育 音乐兴趣 高中生 正 文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采纳。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由此可见美育的重要地位,“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他们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是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因此,从“审美教育”出发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唱游,达到以美塑形。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唱游方式,唱游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形体艺术的表现。泰戈尔说:韵律起着河岸的作用,赋予诗以形式美和特征。其实,何止是文学,其它姊妹艺术的美又有哪一种能够摆脱节奏和韵律的约束呢?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让你获得美的享受。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丰富了情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思维与创造,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进而在唱游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高尚品格,启发创新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唱游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以美塑形。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 “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 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在《国歌》的学唱和欣赏中,学生知道它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可以说出许多:中国的今天、明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今天对祖国说话的是澳门,三百年长久的呼唤,“祖**亲我要回来”。包含着酸甜苦辣。喜泪挂在笑脸上,奋斗抗争、渴望,随着音符的跳动从心底里流淌出来。香港的呼唤,让祖**亲看到《东方明珠》今天更加美丽。但是,还有一个子女日夜牵挂着母亲的心。“海龙王”你能架起彩桥,把鼓浪屿和基隆港连起来吗?郑成功的子孙们面对台湾,遥想当年“雄风”。“快快见到”的急切心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谁不受到感染,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音乐与文学艺术的整合在这里发挥到了及至。丰富的歌词和优美激进的歌曲旋律大量蕴藏着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辨别美、感知美、认识美、发现美、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以美扬善的氛围,启迪领悟学会做人的真谛。
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然而,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他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如器乐曲欣赏教材中大独奏曲《天鹅》,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 剔透的琶音伴奏又似清澈明丽,波光摇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鹅在湖面漫游的优雅形象,富有诗一般的境意。当学生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乐曲时,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其次,另一曲选听教材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把月落前江面甜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细致入微。从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洄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处、渔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联翩,犹如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墨丹清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令人陶醉,仿佛把你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见机而行,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要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直体美、和谐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四、音乐活动中体验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自我创作音乐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功能,“凡乐于欣赏音乐,就能够倾心赏美,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焕发出异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激起了创作的欲望,鼓励学生自我创作音乐,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则是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提验和深化。既优化了课堂,提高了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产生了相应的效果。
五、音乐实践中表现美,以美打动学生
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相互渗透。如在课外合唱中,因合唱队由多人组成。相互间协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要整齐,而且要求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 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美打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音乐的风气,“以美导行”在这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事实。由此不难看出,集体主义意识在班级音乐活动中是何等的重要,要以音乐美去打动学生,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
综上所述, 中小学音乐教育同时也是审美教育,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审美教育”出发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可行的,以美育为出发点,以美打动学生,以美育人,以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但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使他们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2.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寻找课程 篇二
一、从实践活动中生成
绘本的内容首先可从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随着人类科技的日益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完善与推进,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地球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污染随之而来,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及程度已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种危机。为了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对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应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们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经常带领幼儿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地球公民应尽的一份责任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幼儿园处于生态园区内,幼儿对于生态园内的青枫公园里的怡人环境和优美景致充满兴趣,经常凑在一起讲讲爸爸妈妈又带自己去青枫公园哪里玩了,那里又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发生了等。于是我们决定以青枫公园内的环境教育资源为基础,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了名为“美在青枫——青枫保卫战”的主题活动。
我们的活动是从身边的垃圾、废物的分类和利用开始的。首先在社会实践活动前,让幼儿和父母一起去青枫公园做实地调查,针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的行为进行仔细调查。接下来,在幼儿园共同讨论、发现共性的问题之后搜集环保警示语,如“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扰”等;利用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向大家传送爱护校园的信息。然后,用绘画配上标语制作宣传口号,组织幼儿成立“公园环保志愿小分队”,把公园的绿化带和易被人忽视的卫生死角,分块承包。通过这一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广阔天地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自然,考察了解严峻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幼儿在社会环保实践中受到教育,更是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寓教于乐的绘本创编内容来源。
二、从游戏活动中生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活动自然是幼儿绘本的一个主要内容来源。不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以游戏方式展开,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参与和学习。我们常带着幼儿在青枫公园踏青,让幼儿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通过引领幼儿走进生态园区,感受生态园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让幼儿在玩耍和游戏过程中积累素材、激发兴趣。我们抓住孩子们喜欢公园里的沙滩及许多在挖沙时发生的趣事,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玩在青枫——沙趣”的主题活动。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幼儿充分体验到了玩沙的乐趣,并对“沙”这一事物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感受。在此期间,我们使用照片和录像方式记录下孩子玩耍的天真、快乐模样,记录下活动中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为绘本创编积累了丰富的内容素材。
三、从亲子活动中生成
家庭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活动就在于有了爸爸妈妈的参与,孩子增添了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也提高了活动后进行绘画的积极性。在“玩在青枫——沙趣”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开展了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板块,组织家长带孩子去青枫公园参加“我的城堡”艺术挖沙活动。活动中,亲子间甚至几个家庭之间互相合作,用沙子在沙滩上堆砌了好多漂亮的城堡。于是,我们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用自己童稚的语言把这些好玩的事情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把挖沙过程中的趣事画下来,或是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绘本。
而在“美在青枫——青枫保卫战”活动中,我们也发动家长,让家长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废旧物品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环保服装。之后,我们同家长一起举办了一个时装秀,孩子们将这些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环保服装展示出来,环保服装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最后,幼儿将整个活动中发生的那些趣事及令他们感触最深的环保意识用绘画并配上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幼儿自身参与的创编绘本,这些绘本在最后的宣传活动中起良好的作用。
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游戏活动及亲子活动,是幼儿绘本内容生成的三个最主要的来源,我们在对绘本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选择时,本着将孩子当做重要主体参与的原则,内容选择上是孩子感兴趣的、呵护生活经验的,也是我们容易准备的、孩子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充分体现、发挥和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及创作能力,使孩子自身的经验及思想能够得以自主地表达,充分给予孩子发展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维群.幼师学生图画书创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史教资料,2014,(22).
[2]冯雅静.运用提问,提高幼儿绘本阅读质量[J].教育探索,2014,(10).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寻找课程】推荐阅读:
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09-21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培养幼儿学习兴趣07-18
幼儿兴趣培训班07-23
幼儿识字兴趣培养工作总结06-17
幼儿园舞蹈兴趣班奖状09-06
幼儿园兴趣班汇报演出主持词07-09
厨艺兴趣班课程08-10
培养兴趣关于孩子兴趣的培养07-28
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