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共9篇)
1.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一
请根据本班的实际,针对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三个不同阶段,选择一个阶段设计一项活动。
标 题: 开学初的家长会架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在开学初的一周内召开一次家长会,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1、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他把孩子交给你放心,家长非常信任你!
2、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3、寻求家长的配合,使我们的教育不再孤军奋战。
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让他们理解孩子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同时也请家长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这样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有了进步父母会看到,同时当他们有了问题时也会及时得到解决。
总而言之,开学初,班主任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架起学生和家长的桥梁
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儿童与家长之间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沟通的障碍。让学生懂得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促进家庭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当“架桥工程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了解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关系协 调情况,帮助双方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促使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和谐共处。就是说教师要充当“桥梁工程师”,不仅为人师,也要做学生、家长的朋友,经常联系,适时家访,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三位一体,他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仔细观察,找出学生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 响。由于诸多原因,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常会存在种种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沟通才能顺利进行。经初步归纳,我发 现存在以下问题:
1、独生子生经常被称为“小太阳”,在家中长辈娇惯、父母宠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傲慢、“娇、骄”二气,狂妄自大。在很多问题上家长无法与孩子沟通。
2、家中习惯于用成人的经验去判断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孩子对 家长的教育口服心不服,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有心事不乐意对家长讲;而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疏远自己,弄不懂原因,成为双方的沟通 障碍。
3、家长较难把握好沟通的尺度。父母与子女由于年龄差异大,看问题的方式各异,难免在认识上产生代沟,家长如果不能用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间长,必然形成沟通中的新障碍。
4、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对子女关怀备至,期望值过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人为地造成新的沟通障碍。
三、耐心细致,帮助学生和家长及时克服沟通障碍。
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反映出其心理的变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人际关系矛盾,尤其是不易觉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矛盾。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致使学生与家长不能顺利、及时地沟通,学生心理障碍得不到疏导,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尊重、关爱、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及时疏导,就能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促进其健康发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注,特殊的学生更需要教师与家长采取独特的教育技巧,共同付出特别的爱心和耐心。
四、以诚相待,做学生、家长的知心朋友
教师要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首先要以诚相待,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业成绩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与家长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如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敢说话的习惯、能力方面,我建议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的讨论,特别是涉及孩子自身的问题,更应多听孩子的意见,多采纳孩子的有益建议,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培养他的角色意识。这时家长与孩子的沟边往往是轻松而具有亲情的。其次,教师要解剖自己,主动与学生和家长交心,使自己逐步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时,要虚心向家长请教,使得彼此增进友谊。这样,学生和家长容易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总之,“师教之力,贵在主导,要在转化,妙在开启”,教师只要有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怀着对学生无限的爱心,定能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坚固桥梁,从而形成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博客架起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巨化一小教师积极创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平台
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是一种非常好的立体化培养孩子的方式。现在,巨化一小的很多家长都通过“教师博客”这一网络平台,展开家校联系。
教师以创建博客的形式,将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和家长联系、沟通的问题及时地发表在博客上。家长通过登陆教师的博客就能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有些有心的家长也建立博客,他的很多问题或者要和教师单独交流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博客展开交流与沟通。在这里,没有简单的说教与告状,家长和教师会对某一教育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众多的家长的参与,使有些家长的好的做法在得到了交流。
这一方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关注上来,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有电脑,晚上也有很多的家长要用电脑,在这个时候点击教师的博客,和孩子一起来了解他在校的情况,对孩子也是一种互动。可以说,这是一种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
移动飞信助力教育信息化 架起老师家长沟通桥梁
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学校的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而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是与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分不开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也很难把握。
传统家访遭淘汰,家校沟通困难多
黄老师是一位小学教师,作为班主任,黄老师很多时侯都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如: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学生上学迟到或无故旷课等等,很多事情沟通得好了,可以起到很好得教育效果,可如沟通不好,家长会非常不满意,到时班主任的工作就不能正常地开展。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有效沟通。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的改变,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比如约谈,家访并不一定那么合适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又亮起了红灯。
博客、飞信架起教师家长无缝沟通的桥梁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上写“博客”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如今,大部分一线城市的中小学教师都纷纷开通了网络博客,在博客上发布教学及学生的各类信息,将其作为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的一种新方式。
博客成为教师家长互相了解的地方,但是,网络博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沟通”“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飞信发短信,则有效改进了教师家长间的沟通困难。
邓老师是某中学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高三.二班的语文课教师。升学班学习压力重而且班级事务繁琐,尤其还得时常关注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这需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我将班级还有校务工作安全不同类别进行群组划分。”邓老师介绍到,“比如,在“班级家长群”中,每次单元测验完之后我都会向群组发送消息,通知家长近期学校进行了一次学习测验,希望家长与学生共同找找原因,同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不骄不躁。”
学校、家庭和谐施教才能培养出良才
邓老师介绍说,有的学生考得不好不向家里说,老师就以为家长不重视,而家长又以为学校没有举行考试。这就出现了沟通的障碍,其实都只是为了孩子好,青少年在成长期,需要我们的监督和引导。随即邓老师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飞信客户端,班级事务、校务工作分门别类,一目了然,邓老师说道,“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有电脑,而飞信衔接的是手机和电脑,无需什么使用说明,简单方便。而且这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家长一百个放心。”
让家访架起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访便于因材施教。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有的放矢,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家访便于形成教育合力。家访过程中教师向家长介绍学
校的情况和工作安排,宣传学校的纪律要求和相关规定,让家长全面了解,赢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家访便于改进教育方式。家访能激励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单亲学生、家庭教育偏差的学生,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心灵会受到触动,会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同时家长也会正确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职责,而不会因只忙于工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或者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保证学生教育的良好效果。
2.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二
上学期开学初的一天晚上, 已经9点了, 家里的电话铃声突然急促响起, 是值日领导打来的。 原来, 他巡视校园时, 发现了一个小男孩在学校大堂闲逛。 值日领导询问了半天, 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值日领导从男孩身上佩戴的校卡得知, 这是我班的学生, 所以他便打电话给我。
我接了电话, 二话不说, 匆忙赶到学校处理这件事。 我看到了恐惧中的小男孩, 他蜷缩着身体, 语无伦次, 直打哆嗦, 像一只受伤的、可怜的小鹿。 为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拨通了小男孩妈妈的电话。 从电话中我了解到原来小男孩在家中与妈妈发生了争执, 情急之下, 淘气的小男孩对妈妈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也不想见到你! ”这句话把男孩的妈妈激怒了。 妈妈为了惩罚男孩, 在男孩上完补习班后, 让补习班的老师将男孩送到了学校。 但是, 小男孩是半寄宿生, 他不能在宿舍过夜。此时的校园一片寂静, 全寄宿的孩子已回到宿舍睡觉了, 上晚修的老师已下班回家了, 小男孩想回家, 又不敢回, 一个人在校园里徘徊、游荡。
我尝试着做男孩妈妈的工作, 让这位母亲慎重考虑孩子安全问题, 先将孩子接回家。 但这位母亲很固执, 她认为在这个时候将孩子接回家便是向孩子妥协, 那她之前的所做工作将会前功尽弃, 她认为这次对小男孩的惩罚就是一种家校合作的行为, 没有不妥, 还执意要求我们配合。
我突然意识到我遇到了一个顽固的家长, 我告诉自己要冷静、要理智。 我运用本学期学到的一些关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向这位家长灌输, 可是, 我讲的道理对她不起作用, 她并不想将孩子接回家。 无奈之下, 我只好先将孩子带到学校宿舍, 让他在宿舍过一宿。
那一夜, 因为总惦记着那个小男孩的事, 我睡得并不踏实。 第二天, 我拨通了男孩父亲的电话。 原以为男孩的父亲, 身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男士, 应该是比较通情达理的, 原以为他会配合我的工作, 到学校来一趟, 将孩子接回家, 但他一直没出现。
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 要真正让家长理解你, 信任你, 并支持你的工作,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反思了班主任工作, 如何取得男孩家长的信任, 如何让她敞开心扉, 接受我的建议, 以便更好地合作呢? 最重要的是“以诚相待”, 只要我用一颗真诚的心, 架设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就一定会取得男孩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首先, 以诚挚的“师爱”帮助小男孩, 改变小男孩。 每当男孩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我便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小男孩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不会叠被子, 不懂得怎样将棉被捆好带回家, 我便发动班里的同学帮助他, 给他找来绳子, 教他怎样将被子叠好、捆好, 让与他顺路的同学一起帮他把被子抬回家;当他取得点滴进步时, 我及时给予鼓励;当他与爸爸、妈妈再次发生冲突时, 教他学会换位思考, 多体谅父母难处, 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其次, 真诚对待家长。 当男孩取得一点点成绩或进步时, 我会充分利用校信通或电话聊天的形式主动向家长报喜。 当男孩再次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时, 我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 耐心倾听家长的想法, 虚心接受家长一些合理的建议, 指导他们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我竭力与她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关系, 让她感觉到我是全身心为孩子着想的。
不知不觉, 大半年过去了。 一天, 我收到了男孩妈妈给我发来的一条短信。 在短信中, 男孩的妈妈这样写道:“老师, 您对孩子的关爱, 让我倍感温暖, 谢谢您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关注、照顾。 ”听着家长的真心话, 我心里暖暖的, 充满成就感。
3.有效沟通,架起教师与家长的桥梁 篇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有效沟通 家园互动
教师与家庭的互动、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家的关系,才能共同把教育工作做好。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呢?
调查表明:现在的家长,由于个性、职业、背景不同,在家园配合方面出现了许多不理想状况。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班级里变换各种策略、对惩下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家长,是多么蛮横无理的家长,该出手时就出手,与家庭进行良好的沟通。
一、目光对视策略
要使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幼儿园工作,首先就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很关注他们和孩子,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在工作中,我们和无数的家长目光对视过,但在对视的时候是否想过这种对视给予对方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每天早上,当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幼儿园,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时,他们多么希望能够看到我们对视的眼神,因为他们能从教师的眼神中看出:你喜欢我的孩子吗?你对我的孩子关心吗?今天我的孩子在你手中会度过愉快的一天吗?所有的问题都在这种对视中闪现。和家长的对视真的很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难。
1.招数一:放下手中活,用亲切的眼神对视。
早上入园时,不管手头多么忙,看见家长带着孩子进教室,我总是面带微笑和他们的眼神对视一下。遇到比较害羞、不好意思和我们攀谈的爸爸或爷爷时,只要一个微笑就足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而对许多妈妈来说,看见我们亲切的眼神,她们回到单位,基本上可以安心上班了。
2.招数二:主动迎上前,用关切的眼神对视。
现在,很多孩子来园时都由老人送,因为隔代亲的缘故,所以特别关注我们的态度。老师对这类家长更应该主动迎上前,对他们点点头,用关切的眼神与他们对视,并且摸摸孩子的头,问问他们今天早上吃的什么?心情怎么样?我想这是对老人最好的安慰,他们会放心地离开。
二、糖衣炮弹策略
平时,只要发现哪位家长配合特别好,我就采用糖衣炮弹式策略“轰炸”他们。如:幼儿园举行“爱心义卖”活动前,晨晨妈妈通过家校录录通的信息看到了我们的通知,特地抱了满满一大箱玩具送到幼儿园,当时晨晨还生病在家,这种积极配合的精神大大感动了我们。于是我在班级门口,用极具夸张性的话语写了一封表扬信,并在班级网页、家校录录通等一切家长可以看到的地方大大表扬了他。第二天当晨晨来园时,我又在全体小朋友面前把他连环“轰炸”了一番:除了奖糖果、奖书本、贴五角星以外,还让他做了一天的小老师。这种行为简直太灵了,不仅对他们一家人是一种鼓励、回报,而且激励其他小朋友。结果,不用我花力气,第二天,孩子们都带来好几样玩具,从而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然,工作做得细,才能使家长感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我们的尊重,由此会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情。因此,我在家长工作中专门建立一个文档:“家长配合情况”,每次只要有家长参与的事情,就及时记录清楚地张贴出来,以便让家長互相学习、检查。
三、蜻蜓点水策略
因为我园在农村,附近工厂较多,所以班里大部分家长都是普通的工人,大家工作都很忙,一忙就忘记教育孩子的事情。但是他们很求上进,针对这些家长,我给他们台阶下。我常常利用早上送孩子时间,送出几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提醒,他们就主动地配合。经过这种蜻蜓点水式的点拨,类似这样的家长就会很自觉地挤时间做。
四、不留情面策略
在我们班,大部分家长通过我们的沟通与宣传,都能积极配合,认真陪好孩子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可是也有一些不求上进的家长表示出无所谓的样子,这种消极的想法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多么大。我班有一位孩子名叫欣欣,非常胆小、文静,但是这小女孩非常要强,每当其他小朋友带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玩具来幼儿园时,她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而当我问她为什么没有时,她一句话也不说,一个尽地流眼泪。记得开学初,要订成长档案,欣欣也吵着要订,谁知他爸冲着我说:“幼儿园的小孩子能学到什么呀,还不是玩玩?什么成长档案?不订!”后来,我批评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并对他说明,做成长档案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一些努力等。看到我真的生气了,她爸爸觉得自己不对,第二天就拿来钱,并且当面向我道歉。对于有些蛮横无理、难对付的家长,老师应该拿出威严,在不影响他们面子的情况下,不留一丝情面,狠狠地帮他们“洗”一下脑子,使他们知道教育并不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职责。
4.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四
有人曾说:“家长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启蒙老师”,可以说是教师的隐形合作伙伴。因此,重视与家长对话,主动交流沟通,与家长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非常重要,也是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与家长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尤为重要。
今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了五(1)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班有一位学生,叫付双,平时沉默寡言,对待学习漠不关心,尽管我怎么询问和激励,他总是一言不发,照常我行我素,真拿他没有办法。于是,我并常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可每次谈到该生的学习与表现是,家长总是说:“我也没有办法,在家说他又不听,希望老师严格管教……”等等话语,搞得沟通总是不欢而散,还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和目的,为此,我很苦恼,直到今天,我用心读了李源田老师的《派往明天的教师》一书中“在对话中选择路径,追随教育梦想”一章时,其中真实的事列让我豁然开朗,也深深影响着我。于是,我结合学生实际试用了以下方法,试着用心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果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共同“爱”生建沟通
在后进生眼中,能得到家长和教师们的爱,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一因为家长与教师最关心的是学习和表现,可后进生是多么需要爱和鼓励来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啊,因此,作为培育祖国未来的的我们,要与家长共同把爱毫不吝啬地给他们。(班主任工作)也让家长明白: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爱他们的孩子的,也让他们不要放弃孩子,不要也“恨铁不成钢”的方式爱孩子。这样,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一切为了孩子,自然就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其次、共同“信”生促沟通
在以往的沟通中,作为教师而我们,总是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是报“忧”不报“喜”。常常是学生犯错了,作业没有完成我们才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导致家长总以为教师一打电话或者家访,就以为孩子在学校又闯祸了或者作业没有完成。因此在家长的心目中,对学生已经没有“信”度可言,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对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并能有所进步,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孩子是要给他充分的信任和适时的激励,才能有所进步,达到家长的愿望。在共同相信学生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最后、共同“管”生畅沟通
在共同爱生,共同信生的基础上,在与后进生的家长共同谈论如何管理该生,家长会很感兴趣,并且会打开心扉,畅所欲言,提出很多切实的建议,帮助共同管理该生,这样家长与老师之间就变成了合作伙伴,沟通也变得畅所欲言。
5.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五
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一、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同事或朋友抱怨: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以前问到家里,跟我们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都听烦了他还要说。但是慢慢长人了就像变了个人,回来不愿说话,把家当成了旅馆。有些父母更为孩子经常对自己顶撞、叛逆而头痛不已。北京市曾对3000多名小学生做过一项关于亲子关系情况的调查: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憎恨父母,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我市一项调查也显示,当孩子心中有事,最愿意向谁倾诉时,父亲在7类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只占5%。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在警示我们: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二、授课目的
1、让家长了解亲子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并引以为戒。
2、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三、授课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讨论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亲子关系不融洽
父母亲与孩子本来是最亲密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但事实却不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本来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甚至是剑拔弩张呢?我们觉得,可能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有些父母总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在与孩了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从自己的方面考虑,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管教他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他就得听我的。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而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我 们产生畏惧或抵触,怎么可能愿与我们亲近沟通?二是我们总是以工作忙,家务多为借口,不愿与孩子进行交流。每当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身心疲累,孩子兴趣勃勃的对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时,你不由自主的很不耐烦的拒绝。一次。两次,孩子也就渐渐没了与我们交流的欲望。三是我们总一厢情愿的表达自己的爱意。有 时下一点小雨,非要逼着孩子带雨伞,孩子饭后不愿意吃水果,非吃不可,而且还要讲一大堆的道理。我们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好意,孩了会认为爸爸妈妈一点不体谅自己的感受。亲子之间形成隔膜,而且越来越深。
第二方面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细心观察下会发现,大部分孩子上学前对父母特别崇拜依赖。上小学以后,就开始崇拜老师了,到了上高年级后,就既不崇拜父母,也不崇拜老师,却对朋友无比亲近。面对这样的变化,父母会感到困惑和失落。其实,父母对此不要焦急,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就进入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之为家长与了女最艰苦、最难相处的阶段。这时,孩子自信甚至自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根本不把父母的意 见放在心上。许多情况下,做父母的不了解这些,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便想多管教,结果常常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第二方面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对话时方便快捷,但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说起来也就不注意场合,不注意方式,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唠叨的感觉,引起孩子的反感。有关专家曾对不同来源的沟通效果来做过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是:文字效果占7%,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可见,语言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起作用。的确,孩子对來自父母的唠叨是极为厌烦和排斥的。但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你还不做作业?”“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要大人管。”“你 真是无药医的了!”“你不快做作业我就告诉你老师。”“你不好好学习,别想我给你 买东西。”„„对父母这些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在某所小学六年级一篇题为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作文中,摘录出下面的孩子的心声:“餐桌上有鱼有肉,肚子里又饥又渴,爸妈又开始了餐桌训话”。“妈妈总怨我不重视考试,骂我写字姿势不对,训我计算马虎。在她眼中,我是一无是处的。”“愿爸妈脸上能有微笑,愿吃饭时大家都有个好心情。儿子我纵有千错万错,但也不想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责骂。”
刚才,我们分析了亲子关系紧张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很关键的是父母对子女不理解,缺乏沟通或不善于沟通。这些是我们当父母的要引以为戒的。
(二)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融洽,可以使家庭和谐,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接受父母的教导,更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产生家庭悲剧。所以我们作父母的,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融 洽的亲子关系。那么,父母子女沟通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可以遵循四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先说说四个原则。一是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父母应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平时要枳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他说得不正确,也不要急于打断、纠正,最好是等他说完,然后才加以引导。第二个原则是给孩子 一定的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平时误以为爱就是亲密无间,恨不得一天24 小时将孩子的一言一行掌握在自己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这样就会使孩子失去行为的空间和心理的空间,逆反心理会增强。因此,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山活动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笫三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时,要采用艺术的表达方式。有这样一位妈妈,看见女儿在愁眉苦脸地读英语,知道她刚刚开始学,对英语还没有兴趣。于是便拿起一本书对女儿说:“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听听。”接着正经的朗读道:“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吋忽然出现了一只猫。猫叫‘喵呜,喵呜’,老鼠妈妈也 回叫‘喵呜,喵呜’。猫被弄糊涂了,便转身走了。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孩子看,我说得没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种语言总是有用的。’”女儿开始没反应,等听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试想,如果妈妈直接对女儿说:“你要克服困难学好英语.不要愁眉苦脸的学。”效果会怎样呢?第四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要明白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孩在学校常被同学嘲笑,感到十分痛苦。当他向妈妈哭诉时,妈妈便安慰他说:“长青春痘算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就没有人敢瞧不起你。”然而,这句被我们家长以为是鼓励和安慰的话,不仅没有解除孩子的痛苦,反而让他心里上又增添了新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要好,不然別人会更看不起我。其实,孩子这时更需要的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一句“没事的.青春痘很快会过去的”安慰。而这位妈妈不理解这一点,产生的效果当然就会适得其反了。
要和孩子很好地沟通,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还要掌握几种技巧。一是别把饭桌当成训子的课堂。目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调査。调杏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挨过父母的批评。父母的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唠叨”,孩子坐在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 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习、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另一种是“批评指责”,孩子一反驳,马上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摔碗筷拍桌了。对此,很多学生都说很烦,吃饭也没了情绪。对于餐桌教子,家长一味单方面训斥和教导孩子,容易令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但由于不敢反驳,便将不满、厌烦情绪压抑起来,也会导致个性封闭,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同时,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对孩 子的消化造成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得胃病,甚至造成孩子厌食。那么,在饭桌上亲子间该谈些什么呢?首先,父母要真诚地与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平等地 去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谈谈国家大事、空气污染、河流排污整治、公 交线路调整、体育赛事、各地趣闻等。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多知识和想法,你可能会感到孩子很有兴趣与你沟通,吃饭的情绪很好。另外,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在单位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让孩子学习理解成人在工作时所付出的心血,这有助他 增长社会经验。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别把饭桌当成第二课堂。吃饭就是吃饭,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吃饭才能有益健康。
二是要勇于向孩子道歉。有许多家长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只对孩了轻描淡写地说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了好了,这事就过去了。”根本就放不下面子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种现象是极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了事要道歉,那么大人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如果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就要向父母或被伤害的人道歉。那么应该怎样道歉呢?要注意年龄不同,方法也不同。对 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只要用手势、表情等,但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向他们讲明白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地教育的方法。同时要注意道歉的态度,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轻描淡写。因为大一点的孩子都能感觉到父母的 态度是诚恳还是敷衍。比如父亲撞到女儿,父亲与其对女儿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真诚地道歉比不真诚地辩解更能得到女儿的尊重。如果父母有错能真诚地向子女道歉,孩子会觉得父母尊贯自己,从而愿意与父母交流,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三是要掌握与孩子谈心的技巧。和孩子谈心是一门学问,生硬的说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太温和的劝导又会让孩子不当回事,甚至“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还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任性和生气时,父母与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场“战争”。当然,这“战争”往往以父母的“武力镇压”而告结束。这样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往往两代人之间会难以沟通,以至于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要么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是“井水不犯河水”,本应亨受的天伦之乐却被伤心、烦恼和愤怒所代替。那么怎样的谈心才能让亲子之间亲密无间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五方面去尝试,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一,要调整好谈话的心态。父母首先要把和孩子谈心当作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去做,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跟朋友谈心。只有这样,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情、态度才能平和,才能让子女感到轻松,没有压力,使孩了畅所欲言。谈心时,还要容忍孩子的口没遮拦,有冒犯家长的地方,家长切不可表现出不满或进行指责,可以委婉地加以提醒。要知道,童言无忌,为人父母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孩子能敞开心扉和你谈心。如果父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就会不但敢报喜,也敢报忧,甚至愿意把自己最秘密的内心活动告诉你。其二,要掌握谈心的火候。孩了毕竞是孩子,闹一些情绪是难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适时把话题岔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事或有兴趣的事)等孩子的脾气发完了,再与其谈心.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要知道孩子虽小,但心理愿望和成人大致相同,兴致勃勃时,需要有人 谈心以分享快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有人谈心以帮助他克服。其三,要找准谈心 的话题。谈心的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为主,比如今天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选择这些作为谈心的话题,既能让孩子有话可说,有心想谈,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其四,要选择好谈心的场所和时间。要尽可能选择较固定的、安静的场所与孩子谈心,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孩子谈话时的注意力,并让孩子有安全感,放开胆子多说心里话。此外,要尽可能地利 用孩子休闲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谈心。但孩子认真学习或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时,不要与他谈心,因为这时孩子对谈心往往会心不在焉,效果不好。其五,要注意谈心后 的跟踪观察。有的家长与孩子谈心后就放任不管,不注意谈心后的跟踪观察,就大人地降低了谈心的效果。我们与孩子谈心,人多数惜况下都是做了准备的,或是赞扬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效仿,或是批评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引以为戒,或是对某些人进行评价,让孩子了解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要知道,孩子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认识、分析、鉴别、判断等诸方面能力都很有限,而且不同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经过谈心之后,孩子的表现会有不同,家长很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更好引导、规范孩子今后的言行,使谈心产生效果。父母和孩子的谈心不是一时一次的任务,而是家长一生一世的事情。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谈心的话题,谈心的方式、方法也会做调整。但家长有一种心理永远不要变,那就是永远要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这样,两代人的谈心才会更亲和、融洽。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使亲子间的关系更融洽的问题。我们讲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三种原因,提出建立融洽亲子关系的四个原则,三个技巧。希望各位家长努力实践,祝愿所有父母都与子女和睦相处,所有家庭都充满欢乐。
四、思考与实践
1、你与子女是亲密的朋友吗?有什么经验与教训?
6.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篇六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当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丰富的。正确认识他们,理解他们,平等的对待他们,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会使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年时间,在教育实践中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与学生交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而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呢?
一、用爱贯穿学生整个身心。
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学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自己的忧虑。一旦当学生感悟到老师真诚地热爱他时,就会激起他们心灵的火花,把教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在他幼小的内心深处的秘密。
首先,教师热爱学生,关心是起点,也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的及时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慈母般的劝慰。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心又灵犀一点通”的艺术效果。
微笑的教育往往比批评效果更好。微笑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常微笑,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赞美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其次,必须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其中,关键的工作是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每一处优点,缤纷给予及时而恰当的鼓励,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每一处错误,决不能“上纲上线”,态度生硬,而更应注意批评的技巧,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对学生保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应充分体现出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较之慈祥、和蔼可亲、关心更为深刻的爱,它将为我们合格地、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奠定基础。如果缺乏严格要求,学生就会像一株树苗生出杈枝,不会成材。当然一味的“严”,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我们应根据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及特殊的环境特点宽严并进,宽容待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创造条件与他们达到心理相容。
二、做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法。倾听能够让对方倾诉自己的心声,能够把心里的郁闷、压力等不良情绪都发泄出来,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抖擞。在多年的工作中,每当有学生向我倾诉,我都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难调教的学生,在我耐心的倾听后,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可见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和冲动的学生在自由地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被老师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这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作具体的分析,掌握学生思想“疙瘩”的来龙去脉,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所谓的心灵感化就是真心实意在进行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可敬、可信、可亲,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同他们交谈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不仅是我教,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有老师会听,有老师会理解。这样,在良好的心态下,在心灵的感化下,学生的成绩会平稳的走上去。
三、心灵的感化剂
所谓的心灵感剂就是真心实意在进行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可敬、可信、可亲,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同他们交谈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不仅是我教,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有老师会听,有老师会理解。这样,在良好的心态下,在心灵的感化下,学生的成绩会平稳的走上去。
当然,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中的交往与接触远远不止这些。如果老师们真的放下了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得更近,我们的情感会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我们与学生之间就不会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们就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好处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要俯下身看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交流的方法很多,我们只有使用合理的沟通方法,与学生的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7.短信架起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七
一、开学提醒短信
每当新学期即将开学时, 及时用短信给家长提个醒儿。如, 亲爱的家长朋友:新的学期即将来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请您提醒孩子整理假期作业, 调整作息时间, 为开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活动通知短信
针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 精心编辑短信, 随时通知家长。如, 亲爱的家长朋友:本周日上午9∶00, 请您准时来到四年级六班教室, 参加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 期待您的光临!
三、节日祝福短信
节假日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及时给家长发个短信, 让孩子们的节日过得愉快而有意义。如, 家长同志您好:每年1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 快乐生活!
四、温情提示短信
根据学生管理的情况, 就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识随时给家长发短信, 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如, 亲爱的家长朋友: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件, 全社会对孩子的安全高度重视, 请您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接送孩子, 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学校联系!
五、学校喜报短信
将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家长, 与家长一起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 让家长在欣喜之余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 有利于获得他们的支持。如,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孩子在英语风采展示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特此报喜!“军功章里也有你的一半”, 让我们家校协力, 一起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六、假期倡议短信
8.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篇八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应捧出一颗爱心”,对学生真诚关心、热情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不讽刺挖苦,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同样,对待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家长是会感受到的,只要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传统的家长会,老师就像家长的家长,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学生的家长,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学生则形容家长会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风雪”。“谁是家长会的主人?”没做过家长的人会回答:“顾名思义,当然是家长。”而这些年经常参加家长会的人会回答:“老师是主人。”
什么时候开会、讲什么内容全由老师说了算,家长会上老师就像家长的家长,学生家长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如果有幸自己的孩子表现尚可,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名也不太落后,老师在家长会上没有点名批评,那家长会大大地松一口气,只是会后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仍旧一无所知。如果孩子成绩不太好或是比较淘气,家长会上做父母的只能落个灰头土脸,回家自然也难给孩子好脸色,于是有学生形容家长会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风雪”!
据调查,许多学生和家长们都反映,家长会的问题太多了。家长会原本是为促使家长与教师、家庭和学校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但是,现今的家长会多数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据北京市育英学校2000年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36.3%的学生听说要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感觉压力大,11.3%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学生认为37.2%的家长在会上只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7.6%的家长想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18.3%的家长想了解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甚至有学生在问卷中回答:“希望永远不开家长会。”
那么,什么样的家长会才是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环境需要的新模式?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实践,试图找出一个适合的模式。 2000年4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了“家长会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他们开题的理由是:教育的发展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校合作已经成了近30年来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主题。刘秀英解释说,学校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注,但是有20%的家庭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需要有人指导。
例如,在我们召开的家长会中,有的班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有的班家长围成一个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真经;有的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做游戏,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有的家长会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游览,孩子平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新时期家长会模式好是好,但是,要让习惯了旧模式的老师接纳和使用新形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时期的家长会改变了,学生对家长会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了。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网络家长会正悄然流行。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在网上打字、聊天,“网络家长会”完全可行,而且可以避免家长会变成“告状会”、“埋怨会”。有些家长也认为,网络家长会是一种新的模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比以前的家长会更吸引人、更有成效。教育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长会的模式也应适当地改变一下,注入新的元素。在传统的家长会模式下,教师只能把班中共性的问题进行说明,许多个性问题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在会上说。家长也主要是听老师讲,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和教师畅快地沟通,家长大都草草了解一些孩子的情况就散会了。但网络家长会开完后,可利用网络多沟通或是提建议。这样一来,家长也能知道班主任特别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感受,也利于今后家长会开得更好。
9.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篇九
区、县:昌吉州昌吉市
学校:六工镇中心学校
姓名: 王倩
学段:小学
浅谈如何与家长沟通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谊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善于做好家长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明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与家长有着亲缘、衣食、生活等多方面的亲密关系。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而做好家长的工作的关键是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对学生素质、家长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与家长沟通应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初次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来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
生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谈话的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怀有一颗真诚的心,为学生成长中的过失而忧,为学生的进步而乐,为学生学习的退步而急。在谈话中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亲可近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初次与家长见面时,家长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是怎样的班主任,以便确信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认为第一次家长会非常重要,要精心准备。在家长会上,要真诚的对家长说:“首先向所有能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家长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这说明各位家长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也相信各位家长能和我很好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我也希望你们能把我当成你们的朋友,对我工作中的失误及时的指出,有什么好的建议能给我提出。我将以教师的职责教育学生,以朋友的真诚与你们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做好铺垫。”同时提出,对班级管理的设想,增强透明度,以求得家长最初的配合和理解。
如果是中途接班的班主任第一次家长会时,除上述之外,还应再多加一句,“请家长给我一段时间,也给你们一个了解我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们随时随地,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可以给我提建议,我想有了在坐的各位家长的支持,这个班一定会是最优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家长已熟悉了前一个班主任的管理风格,谈话方式。换一个班主任,新班主任和家长可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和沟通,因此,要求家长给新班主任留一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新班主任可以向老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家长情况,寻找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这样家长对你有了足够的信任,他们就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配合老师,这种信任也会对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因此,第一次与学生家长见面和沟通,一定要注意讲话的艺术。
二、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
相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感觉出来,有的能积极配合,支持班主任工作,有的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有的脾气暴躁等等。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讲求方法:
<一>、对知识型的家长:一般采用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他们的想法的方式,这些家长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通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该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听取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的思考、分析,最终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到五、六年级时,女生就喜欢与自己欣赏的男生在一起,而男生则喜欢传纸条给他喜欢的女生。这个时候,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爱你”之类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爱,班主任在处理这样的事的时候会比较棘手。我们班有个女生特别欣赏我班一名体育很好的男生,她常约那个男生在某个地方坐一坐,聊一聊,有时回家很晚,我觉得需要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到校后,我将孩子的具体情况如实的告诉家长,并说明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认为这只是孩子的好奇心。我也请家长谈谈他的看法和想法,他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给孩子们上青春期教育课,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让他们明白电视上演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是有很大差距的。听了家长的建议,我给我们班的男生、女生分别上了青春期的生理健康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心理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爱”的理解,正确区别“欣赏”与“爱”,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初期的误区,这样就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对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时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最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在语言上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这样一位同学,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深得家人的喜爱,但该学生在班里表现出自私、霸道、事事喜欢占上风,若吃点亏,就会大打出手,常有学生告状,找他谈话作用不大。在与家长沟通时,家长第一句话就是:“孩子聪明,在家嘴甜,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他,我们也欣慰。在家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这个孩子就属于溺爱型家长的孩子,这时班主任不能直述这孩子的缺点,这样家长不能接受,就会产生误会,起不到沟通的目的。首先老师要肯定该生的优点,对家长这样说:“这个学生很聪明,喜欢动脑,成绩优秀,作为老师我也很喜欢他,但在学校上学,就是从一个小家进入了一个大家,在这个大家中,他们年龄相近,孩子就要学会与小伙伴们相互交往,初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我觉得您的孩子在这方面稍有欠缺,不知你有没有察觉到?”有了这样开场,家长的自尊没有受到伤害,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就能很高兴的与老师探讨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改正他身上的毛病,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三>、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的问题,不加分说就是拳脚相加,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带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他尽快的认识和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在与家长交谈时,要先向家长声明,不能打孩子,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犯错,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先审视自己,再教育孩子。有这样一位同学常常不完成回家作业,老师一问,学生就说忘带了,为此打电话给家长,家长很生气,学生挨了打。第二天到校,老师发现学生的脸上有青印,忙问原因,孩子哭着说是爸爸打的。听完后老师觉得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于是,就约家长来校,问他为什么打孩子,他说:“作业没做,天天回来撒谎,说没作业。”我说:“孩子回家不写作业,做家长的难道没有责任吗?您翻开他的作业本看了没有?有没有对照记作业的本子检查一下他是否各项功课的作业都已完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他还会撒谎吗?这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监督孩子才造成的错误。希望从今天起,您能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以你的真诚换起孩子的信任,这样他就不会撒谎了。”家长在交谈中,明白了孩子的错,与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四>、对后进生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头疼的是面对学生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分数这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可能的发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在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语气要充满热情,说到缺点时要委婉舒缓。这样家长会感到你对他的孩子有信心,自然家长也就有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他才会主动的和老师交流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家长,有种自卑感,不好意思见老师。为了打开他们的心结,在家长会上应该对所有的家长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家长,我很希望你们能多与我们沟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对孩子的教育你们也是很尽心的,但还是方法的问题,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我想他们的成绩会有所提高的。”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学习很认真,但是脑子的灵活性较差,对当天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但学到后面的知识的时候,前面学的几乎全忘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就比较差,在与家长交谈时,家长说:“我也和你们很配合,每天检查他的作业,不会的我就告诉他。”通过交流,我发现该家长在给孩子的辅导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就与家长共同协商,并建议家长有时间到学校听课,看老师是怎么讲的,用同样的方法再去辅导孩子。家长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就会更加有信心。总之,在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办法,鼓励家长长期不懈的去努力,对学生的每个进步,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在不同的时间段,提出不同的努力方向。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与袒护孩子的家长沟通:态度要明朗,诚恳,方式明确,不卑不亢。曾有这样一名学生:平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常常上课铃敲响之后,才慢慢悠悠的走向座位。他的同桌是班长,经常要起身给他让座,稍慢一些,他张口就骂,老师多次和他谈话,效果都不大。有一次上副课的时候,他上座位晚了,班长让的稍慢了些,他张口就骂,班长就顶了他两句,就吵了起来,老师处理了这事。快放学时,这位学生的家长怒气冲冲的找到学校来了,说是要找班长算账,老师见了,不明白为了什么事,就问了一句:“某某某家长,你有什么事吗?”这位家长怒气冲冲的说:“班长有什么权力不让我的孩子上学,我倒要问问是谁给他的权力。作为老师你到底管不管?”老师听后耐心的说:“某某某家长,请你先别生气,先坐下来。”当老师把事情原原本本讲给家长后。这位家长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些过分,觉得挺不好意思,立即转换了语气,并与老师交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用明朗的态度,诚恳的语言,不卑不亢的语气,说服家长,达到了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与家长沟通的具体方式。
实际有效的指导是家长迫切需要的,因为现在家长都有着“望
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可是由于工作忙,加上自身的条件,使他们对学生教育出现了两个误区,一个是期望值过高,超越了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所能承受的界限。另一个是只进行教育投资,报各种小班,请家教,缺乏正确的教育和监督。因此需要教师多与家长沟通使他们走出误区,正确的对到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用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可定时进行书信交流。把学生的近期状况和要求告知家长,请家长协助,若家长有疑惑,也可写信询问。
<二>、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教师把学生当日或近日情况与孩子的父母交流,这样也能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的近况就更及时,以这种“短、平、快”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方式很有效,但千万不可带着情绪和家长交流。
<三>、现代通讯工具交流:有些家长很忙,一学期也可能与老师见不上一面,这时可采用电话、短信、电脑网络等联系方式联系。如孩子有好成绩,发短信报喜,孩子身体不舒服,及时打电话告知,这样家长会觉得老师始终关注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四>、开家长会的方式:分层次召开;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向家长展示孩子优秀的一面;采取讲座的形式,以家长为主体相互交流。
【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推荐阅读: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11-06
桥梁施工控制的内容及监测系统的建立06-28
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08-11
首先建议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08-17
与家长沟通范文07-21
学会与家长沟通10-07
作文老师与家长沟通10-06
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10-17
初中生如何与家长沟通11-03
任课教师与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沟通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