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2024-08-28

大班数学教案参考(共16篇)

1.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一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土壤的乐趣,养成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尝试利用各种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利用各种工具分离土壤中的不同颗粒,寻找土壤中的水与空气等成分。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通过游戏、操作、实验等掌握了分离不同物质的方法及感受空气存在的经验。

2、教师准备: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纸杯制成的筛子(洞眼大小不同)、搅拌棍、纸碟(标明大、中、小)、量杯、卫生纸、透明水杯。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我见过的土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曾经在各种不同的地方采集过各种土壤,你们都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干燥的土壤,发现土壤中颗粒大小不同

(1)教师提问: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分离开?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做一做: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分成三组,分别用小勺、筛子和水来分离土壤的大小颗粒。

(4)说一说: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5)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操作完成速度及质量方面进行比较。.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4、 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见的东西。

(1)引导幼儿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看不见的秘密?

(2)想一想:怎样让土壤里的这些秘密都显示在我们的面前?

(3)试一试:提供水和纸巾,鼓励幼儿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5、 师幼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秘密?怎样发现这些秘密?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 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区——蚕豆小火车;各种自然测量工具 (火柴棍、回形针、积木、油画棒……) ;可供制作刻度尺的卡纸;记录本等。

活动过程

1.量一量豆苗有多高。

(1) 师:小朋友们种的蚕豆苗都发芽了。现在, 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种的豆苗长得高, 你们有什么办法? (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 说出测量的多种方法:叠拳头、虎口码、木棍量……)

(2) 幼儿自由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选择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豆苗)

(3) 展示、交流测量结果:你选用了什么测量工具, 你的豆苗有多高? (用手指头量, 有一个手指节高;用拳头量, 比一个拳头矮一点;用积木叠, 有四块积木高……)

2.比一比谁的豆苗高。

(1) 师:你们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 现在你能说出谁的豆苗最高?为什么? (如“亲亲的豆苗高, 因为有四块积木高, 果果的豆苗矮, 只有一个拳头高, 四当然比一大了”。“不对, 虽然四比一大, 可是, 积木很小的, 四个叠在一起还是很矮”……)

(2) 师:到底谁的豆苗高?用你们的方法能比出来吗? (引导幼儿将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演示比对)

3.讨论测量豆苗的最好方法。

(1)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并比较豆苗的高度? (引导幼儿说出“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量”。)

(2) 介绍刻度尺。

(3) 为每棵蚕豆苗制作一把刻度尺 (指导幼儿裁剪卡纸条, 用统一的方形积木块作刻度) , 布置测量环境:火车新干线。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每日进行观察, 每一个星期将观察结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标记, 并记录时间。引发幼儿观察思考:第几天的时候谁种的蚕豆苗长得超过了谁种的?同样是蚕豆, 为什么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

活动二:时间测量——有趣的滴漏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滴漏速度与滴孔大小、装量多少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2.对滴漏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小 (容积、小孔) 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计时器各一个;标记条;亲子制作的各种滴漏瓶若干。 (漏孔、容积、时间的设定按教学需要确定)

经验准备:对古代计时工具有初步认识;已认识过时钟。

活动过程

1.夹珠比赛导入。

(1) 出示水漏: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夹珠比赛, 用水漏来计时, 当水漏里的水全部漏完, 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2) 交流:小朋友数一数夹了多少颗珠子? (提醒幼儿简单记录)

(3) 出示沙漏、油漏: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夹珠比赛, 这一次用同样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时计时, 当其中一个滴漏里的东西全部漏完, 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4) 交流:哪个滴漏先滴完?这一次, 你夹了多少颗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还是少了?

2.讨论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流动速度不一样。

(1) 师:你发现沙、水、油在大小一样、漏孔一样的滴漏瓶里流动的速度一样吗?谁最快?谁最慢?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启发幼儿通过比较夹珠的数量发现:第一次夹珠少, 说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夹珠多, 说明沙流得慢, 油流得最慢。)

总结:珠子夹得越多, 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慢;珠子夹得越少, 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快。

3.玩一玩, 进一步发现滴漏计时的有趣现象。

(1) 师:请两个小朋友一组, 分别选择时间一样、材料不一样和滴孔大小不一样、装量一样的计时器玩一玩, 看一看, 这一次又是什么东西流动快?什么东西流动慢?

(2) 请你们将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

4.活动拓展。

这些有趣的计时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吗?你想用在什么地方?

活动延伸

3.大班数学活动:跳远 篇三

1.幼儿基础。

孩子们尝试过利用自然物,一根接一根地进行测量,并作简单的记录;能够在操作中发现如何提高测量精度注意点,如:测量物需要首尾紧密相连、自然物需要与起点、终点对齐;幼儿对于操作类的活动十分感兴趣,而测量就是在操作基础上的。这个活动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对于大班的幼儿,本节活动仅让幼儿利用一个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既能激发其兴趣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幼儿理解测量的意义。在此要求下结合测量的难点:自然测量物的选择以及如何提高测量精度,以发现问题的形式让孩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可行的,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乐于探索。

目标预设

1.能够用自然物进行正确测量(如:确定起点、终点,首尾相连,学会做标记),并尝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清晰表述自己的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

2.理解自然测量物长短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3.在积累测量经验的同时,养成统计的习惯,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教具:展示两段跳远路线的ppt。

2.学具:操作纸(包括路线、记录表格)、足量短树枝、长树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赛一赛,引起对测量的兴趣

1.师:上课之前,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来了个跳远比赛,谁是赢家?

2.师:刚刚的比赛,我给两个小朋友的结果做了个记录(如图),他们谁跳得远?

幼儿A:小红,因为小红看起来比较长。

幼儿B:小明,因为……

设计意图:引发出孩子分歧,引发话题:用测量的方法来精确地比一比。

二、测量比较,积累精确测量的方法

(一)关键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有没有方法可以检验?

幼儿:可以量一量(测量)。

激发幼儿测量的欲望,只有在幼儿兴趣唤起之后,才能让孩子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二)一次测量

1.师:在刚刚的操场上我们还一起准备了长树枝,就用这个作为测量工具,给两位小朋友量一量谁跳得远?

2.创设竞争的情境:支持小红的孩子量小明的成绩,支持小明的孩子量小红的成绩,要量精确。

3.幼儿操作:分头测量、记录过程、记录数据、学会正确的数学表达方式(如:小明跳的距离有5跟小树枝长)。

引导幼儿从起点出发、做标记、点数、最后记录用自己的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结果。

幼儿分享他们的操作过程。本次操作中幼儿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测量的精度上面,部分孩子的标记就是直接用手按住从手指另外一段开始测量的,这里我们可以抓取差异资源来让测量提高精度

4.多次测量提高测量精确度。

5.比较谁跳得比较远。

设计意图:在一次操作中,培养幼儿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学会准确点数、尝试统计、最后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三、巩固测量,并发现自然测量物长短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1.选择短树枝再次进行测量。

巩固一次操作中的测量方法。

2.提出疑问:为什么方法都一样,可是我们测量的结果却发生了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自然测量物长短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自然测量物的长短跟测量次数成反比。

设计意图:掌握了测量方法之后,通过换一个稍短的测量物,既对新经验进行巩固,又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规律:自然测量物长短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自然测量物的长短跟测量次数成反比。

四、拓展延伸

师:如果我们再换一个更加短的树枝,会测出怎样的结果呢?我们会不会发现新的现象呢?课后我们自己去尝试一下!

4.大班美术教育教案参考 篇四

1、用重叠法画出人和物的前后关系。

2、体验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例、纸、记号笔。

2、相关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幼儿观察图,

1、在这张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谁在最前面?为什么?

3、你们说的很对,花和小朋友重叠在一起了,这样摆放的方法就叫重叠法。

还有哪些东西用了重叠法的?

二、师生探讨绘画方法。

1、这幅画应该先画什么呢?为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

2、师生一起说说这位幼儿演示的情况。

3、老师讲解、演示这幅画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是否会用重叠法进行画画。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幼儿作品展示

5.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参考 篇五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3、复习认读词组: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活动准备

1、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们看起来怎样?

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

(1)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

(3)出示歌词图谱。

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按节奏朗诵歌词。

(4)整体跟唱。

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

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6.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设计参考 篇六

1、尝试制作镂空的楼房。

2、激发幼儿的创作性、想像力。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纸盒、胶水、大纸、彩色纸、建筑图片、彩笔、小木棍、剪刀。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现在盖起了许多漂亮的高楼、小区、小朋友愿不愿意当建筑师,设计出漂亮的楼房模型呢?

2、讨论:如何用纸盒制作楼房

(1)(出于范例)楼房与平房有什麽不同?这个模型是用什麽做的?剪窗户、阳台的方法?

(2)你觉得这个楼房还需要做些什麽?如果你在剪盒子,因为纸盒比较硬,剪不动,怎麽办?

(3)楼房作好后摆放在大纸上,许多的楼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麽?你看小区里缺点什麽?可以添上。

3、介绍材料及建筑图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儿制作: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5、各组互相欣赏,评价幼儿的制作特点。

活动反思:

1、幼儿在活动制作楼房的时候非常的感兴趣。

2、在刚开始编排门牌号时少数的小朋友会把楼数和号数弄混。

3、在最后找地址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能真确的找到地址。

7.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七

活动重点:掌握二等分的方法,知道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活动难点:探索几种常见图形的不同分法并记录。

活动准备: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图片若干。②幼儿人手一份记录卡、记号笔。③课件《狗熊分饼》。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宝贝们,告诉你,今天我们这还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他们是熊妈妈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 一个叫小黑。他们兄弟俩今儿可遇到了难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原来他们早晨在草地上玩耍,捡到了一块圆圆的饼,啊呀, 可真香呀!可是只有一块饼,他俩都想吃,大黑怕小黑多吃,小黑也怕大黑多吃,这可不好办了!这哥俩正闹着,狐狸来了,他看到了圆圆的饼,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瞧,他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说:“你们是怕分的不公平吗?没事没事,让我来帮你们分吧!”说完,狐狸接过饼,一下子掰成了两半,结果一半大,一半小……分得怎么样?大黑和小黑会满意吗?他们当然不会满意啦!“别急,别急!”狐狸说完,张开了大嘴巴咬了一口,又是一半大,一半小!他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最后饼只剩下了小手指那么一点大了。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2)学习用二等分。①尝试将圆形二等分。1)幼儿操作,帮小熊分圆形的饼。师:狐狸分的饼他俩满意吗?那怎么样分他们才会满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圆形来代替圆圆的饼,自己动手试试看,看看怎么样才能把圆分成相等的两份呢?2)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师:分好的小朋友眼睛看着老师,有没有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3)教师小结:把一个圆对折可以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份,这就是二等分。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分出来的这份, 比原来的怎么样?那原来的这份比分出来的这份怎么样呢?②探索长方形的不同分法,学习记录。1)幼儿操作,将长方形二等份。师:这怎么分呢?你们会吗?记住,分出来两份可要一样大,这一次,还要看看谁会动脑筋,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分。2)教师记录幼儿二等分的结果。师:你们都分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老师来帮你把你分的这种方法记录下来。师总结:我们的宝贝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的分法,其实长方形还有好多分法,以后可以再去试试。大黑小黑,我们的小朋友分得怎么样?③幼儿尝试将不同的图形二等分并记录。1)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二等分并记录。师: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那我们来看都有些什么形状?待会每人都有一个篮子,里面都有3种图形,拿到以后自己动手折一折,看看怎么样才能分出相等的两份,每折出一种,还要像王老师那样把它记录下来。记住,每种图形要想出不一样的方法? 2)评价。师:记录好的宝贝把记号笔和图形还送进原来的篮子里,把记录卡送到我们的黑板上来。好了,我们现在来看看,大家都分得怎么样,有没有都分成二等分呢,都分对了吗?师:这个小朋友真不简单,正方形竟然分出了4种呢!师总结:宝贝们,咱们又帮助他俩分了这么多形状的饼干,他俩满意吗?

(3)游戏。师:让我们来帮他俩看看吧!看看哪些不是二等分,把它找出来。

(4)小结,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学会了二等分, 也帮助了大黑和小黑,你们真了不起!如果他俩家又来了客人, 这块饼又会怎么分呢?以后有时间我再带着大家去学习四等分、六等分。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借助“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等分现象,体现了数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1)情境创设突出趣味性。在本次活动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课件,以“狗熊分饼”的故事情境贯穿始终,从而使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萌发学习与探究的愿望。如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导入活动:“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他们是狗熊,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他们兄弟俩今儿可遇到了难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画外音:故事狗熊分饼)“狐狸分的饼他俩满意吗?那怎么样分他们才会满意?”(第一环节:学习二等分)“我们刚刚帮助狗熊分了圆形的饼,听听他们想说什么?”(点课件)“这可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第二环节:实践探索二等分)“咱们又帮他俩分了这么多形状的饼干,他俩满意吗?”(点课件)“让我们来帮他俩看看吧!看看哪些不是二等分,把它找出来。”(第三环节:游戏生活中的二等分) 就这样,以有趣的故事情节营造愉悦的教学互动情境,吸引了幼儿主动去探求新知识。

(2)内容设计体现层次性。第一个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圆形的饼,了解二等分的概念。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提供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让幼儿自主探索用多种方法将这些图形进行二等分,记录并找出不同的分法。第三环节是游戏活动,通过帮狗熊找错让幼儿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二等分。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循序渐进。

8.大班数学活动:自助餐厅 篇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目标2中指出:“5~6岁幼儿能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本活动设计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到了游戏情景中,以幼儿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10以内数的分合为目的,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0元、5元、1元,会使用钱币。

2.通过配营养餐的方式,学习10以内数的分合。

3.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主食、菜、汤类及水果图片(用数字标上价格),托盘、数字挂牌、记录纸、笔和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带幼儿参观过超市并且每个幼儿有购买过一种商品的生活体验(商品价格不超过10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去过自助餐厅吃饭吗?到餐厅吃饭需要什么?(钱),你们认识钱吗?好,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10元、5元、1元。

二、认识人民币(10、5、1)

1.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想知道是多少钱就看钱币上的数字。数字是2就是2元,是5就是5元……

2.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钱,请大家打开看看你的钱袋都有几元钱的纸币?(5、2、1)算一算你一共有多少钱。

大家都有10元钱,等会我们就可以到餐厅吃饭了,先请大家把自己的钱放在钱袋里装好。

三、介绍菜单及玩法

(一)介绍自助餐厅的玩法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哇,餐厅里有好多的美食啊,有菜类的、汤类的、还有主食和水果,请小朋友们看看每个菜上都有什么?(价钱)对了,我们一起看看玉米是多少元?(5元)青菜汤呢?(1元)……

2.教师示范就餐。

(1)一次不超过三种食物,这样搭配起来会更有营养,三种食物的价钱加在一起不能超过10元。

教师操作,和幼儿一起验证。

(2)选好食物后,到收银台付款,把剩下的钱装好就可以享受美食了。

3.幼儿自由选购“就餐”。

师:现在请小朋友去选喜欢的美食,选好后去付款,剩的钱可要装在袋子里收好哦。“吃饱”的小朋友请把用好的东西按顺序放好(可以请一个幼儿上来展示自己挑选的美食,并算出价格)

(二)自配套餐进行二次游戏

1.提出配餐要求。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都吃饱了吗?餐厅经理想请我们帮个忙,为餐厅制作一个食物套餐表,这样客人来餐厅吃饭,可以根据自己想吃几元套餐,一看套餐表就清楚了。你们愿意帮忙吗?

小朋友要根据不同的价格配制不同的套餐,可以有主食、菜、水果搭配这样会更有营养的,所配的食物价格加在一起要和你的牌子上数字相等。教师戴上牌子示范。请小朋友挂上牌子,每个牌子上的数字代表是几元套餐(7、8、9元)。老师的牌子是7元,我就要配7元套餐。

2.幼儿配餐,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并和幼儿一起验证。

四、小结、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们真棒,配的套餐既营养价格算的又对。小朋友们都辛苦了吧,我们出去玩会吧。

9.大班保育员随笔参考 篇九

在这两个月中,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甚至有时候疲惫的提不起任何力气来,到此刻的游刃有余,能把每件事都做到位,这就是一种习惯。虽然对于我来说当作一名保育员,有些累,但这也是一种领悟的好办法,并不是说当了保育员我就学不到知识了,我在作保育员中就学到了如何在忙碌的状况下还能学到专业知识,手里的事情也丝毫不落。这就是一种收获。

我认为“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的前提,在爱的行动中同时也能感受到幼儿们的天真可爱。一份份小兄弟姐妹用自我绘制的画做贺卡送给我,在这些至真至纯的工作环境里,让我也分享到幼儿们的愉悦。加深了我和孩子们的感情,更增强了工作职责心,同时也把他们像自己的孩儿一样对待,用诚心、耐心、热心关心着咱们班每一个孩子。透过这段时刻的工作,我认为:自我所干的事情,只有钟爱了,才会有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幼儿的信任。

要做好保育工作,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我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善,不断进步。(帮会名字大全)

在家园共建方面,咱们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必须要家长的配合。平时,我和老师们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状况,家长都感觉十分温暖。透过与家长的交流,耐心认真听取家长推荐。让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方面的资料,并向家长带给一些正确的保育方式信息,一齐探讨一些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家园关联。

10.幼儿园大班家长毕业留言参考 篇十

最近留言很少,不是因为孩子快毕业了,没了留言的热情,而是想到孩子可能很快离开幼儿园,离开他喜欢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心里很是难过,想说的话总感觉一言难尽!

马国荃XX年2月入园,至今在幼儿园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从一个不会自己穿衣服的小孩,到今天能识字、会算术、和人交流顺畅、各种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的孩子,其中老师的爱和付出不言自明,我们作为家长一直感激在心,但也感觉仅仅说一声“谢谢”很难表达内心的情感!

应该很公道的说,马国荃和大二班其他孩子一样,都是非常幸运的孩子,在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遇见了最有爱心、最优秀的三位老师,教育他做人、教会他知识、培养他自信,克服他的缺点,帮助他养成奠定一生的好习惯、好品质!我相信,在孩子接下来的人生中,虽然身上还有问题不及修正,学到的知识可能会忘却,但老师们给予的爱和教育,在幼儿园的美好经历和愉悦体会都会成为他一生的财富,伴随他成长!

我作为家长,一直感谢于老师们和我们家长之间的交流,正是这样的交流,让我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另一面,看到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观察和理解,也促使我有针对性的及时修正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解方式。应该说,相较于老师们的细致,我时常感到汗颜,感慨自己作为母亲真是很大意,做的不够好。所以看到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在欣喜于孩子的进步的同时,总会由衷的感激老师对孩子每一步成长的付出!从内心也更加敬重三位老师!

11.大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大班;数学教育;思维发展

大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

一、大班数学活动的重要作用

幼儿期是发散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习和教育对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简单的数学知识,还要教给幼儿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为其以后系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当前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创

新思维

(二)在大班数学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

二、大班数学活动的实践展开

(一)环境的创设是数学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

环境具有教育功能,环境对幼儿可以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富有启发性、教育性、开放性的环境;一个引人入胜,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能激发幼儿好奇、深思和想象的环境。

(二)用多种方法激励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是数学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求知兴趣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萌发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强大动力。

1.提供多种材料,在操作中培养创新思维

2.在问题情景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3.通过多解的方法,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4.大班数学活动中的讨论能够活跃幼儿思维

数学游戏是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这种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班数学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帮助幼儿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帮助幼儿获得某项专门技能,例如等分、比较物体的重量等等,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自发的活动逐渐掌握。

(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活动

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数、量、形、时、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鼓励幼儿进行探索

当幼儿操作物体时,教师通过提问孩子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干什么,你准备怎么做,这类问题能够扩展幼儿已有的探索活动。

总之,在大班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抓住数学的本质,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放手让幼儿大胆尝试,开阔幼儿的知识视野,这样才能将幼儿的思维活动插上翅膀,将其智力带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艳.让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0(06):139.

[2]柠檬杨.一日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EB/OL].2013-04-22.

12.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考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里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大面积的普及,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环节“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其中学生合作意识淡漠,合作学习技能缺失,不会合作学习,是造成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1.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严重缺失。调查发现,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小学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这种传统课堂学习方式中,根本无法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技能。在学生之间严重缺乏合作意识和交流欲望的情况下,教师强行推广合作学习方式,其结果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被动应付式“讨论”,机械地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合作的程序和步骤,按部就班地开展合作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没有好奇心的驱使,没有批判性的质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既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更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完全成为一个装饰性的却没有实效性的学习过程。

2.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因而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争论、不相互倾听、不懂得分享现象,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讨论的声音,表面上看,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得很热烈,事实上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汇报讨论交流结果时,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合作的心理倾向,谈出来的意见,还只是个人的想法,没有形成小组意见,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徒具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

3.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严重不均衡。调查发现,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参与度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学优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更多,在小组合作中一般处于支配地位;学困生往往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习惯于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中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如此合作学习,与“让学生学会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合作目的背道而驰。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有效策略的思考

1.以合理组建为抓手,着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证明,培育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教师除了加强对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构建合作小组,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此,一要合理确定小组人数。一般以5-6人一组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二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确定小组成员。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要对小组成员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让小组间某些成员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以创设适宜合作环境为抓手,着力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交流合作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会合作学习。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创设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通过悉心个别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合作学习基本技能。一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进行合作的基础。因此,在小组讨论时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要听出其重点。教师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那些听得认真和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二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善于表达是进行合作的保证。为此,在合作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我来补充第一位同学说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我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发言……”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放手”,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并及时鼓励和表扬;三要让学生学会协作。协作是合作的核心。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动手能力较强,有的计算准确,有的分析严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自觉培养学生学会取长补短、相互启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信心,能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获得各自的成功。

13.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设计参考 篇十三

7:30——8:10 区域活动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区域角进行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互相谦让,玩好之后能做好整理工作。

8:15——8:35 晨间活动:玩球

组织幼儿玩球,并能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8:35——8;50 分组游戏

1、老狼老狼几点了 2、切西瓜

8:55——9:10 幼儿体操

组织幼儿有精神的跟着老师做操

9:15——9:30 朗诵古诗,复习歌曲

小朋友,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你们的爷爷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们上学,买好吃的东西给你,爷爷奶奶辛苦吗?你们爱他们吗?今天,我们把你们的爷爷奶奶也请到了幼儿园,你们高兴吗?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并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健康长寿!

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念念幼儿园里学的儿歌、歌曲。

9:30——9:40 做好包饺子前的准备

9:45——10:15 祖孙一起包饺子

今天很开心请到各位爷爷奶奶的.到来,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我们特组织了这次祖孙包饺子活动,想必对于包饺子各位奶奶一定很在行,或许在坐的爷爷对于包饺子有些手忙脚乱,那现在就请**小朋友的奶奶先来示范一下包饺子。10:25——10:50 游戏:运球

14.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十四

在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老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是观察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所谓观察者,就是老师在活动中要准确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和表现,并能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予孩子适宜的帮助,提出合理的有效建议。例如:我班的于子庭是位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老师交流的孩子,但做起事情是个特别认真的孩子。在一次数学探索的过程中,她没有选择老师提供的材料,而是自己默默的坐在那儿动脑筋思考。当我看到她思考不出时,就告诉她可以试试盒子里的一些材料来帮忙。等我说完后,于子庭就拿出材料很认真的探索起来,最后把正确的结果做了出来,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出成功的喜悦。

所谓指导者,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老师的主导式指导的。由于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对游戏的重点和感兴趣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在活动中老师不仅要了解本班孩子游戏的总体情况,还要对个别孩子进行观察,了解他的想法、能力、特点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例如:在美工区的折纸活动中,我们班提供了图文说明的折纸方式,开始的时候,徐子淇小朋友对一些简单的图示很容易看懂,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一些老师没教过的东西,每次的区域活动她最喜欢去折纸了。但是有一次,我却看到徐子淇坐在折纸区的地垫上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当我走过去发现她手里的帽子折到一半,放着不动了。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看着图示内容,告诉她一些箭头和阴影表示的意思后,她又开开心心的折起来了。在区域活动中老师指导得当,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孩子提高原有水平。

所谓的参与者,就是老师真正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去,让孩子、教师和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整体。老师不但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更是孩子活动时的参与者。老师和孩子间不应有“师道尊严”,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比如:在“我来当警-察”活动中,我扮演司机,邢添茗则扮演警-察,他很认真地依据图示做一些简单的指挥动作,我与张博凯按指令走路线,虽然交通位置不大,但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大家还可以商量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二、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活动前的指导策略

我园区域活动的开设都是紧紧围绕着主题活动来开展的。各个区域活动的内容是紧密结合的,环环相扣的。我们将主题背景下的各区域内容都进行了整合,打破了各区域原来所设定的固有的名称和彼此孤立的内容,使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更科学、更合理。

活动前的指导我认为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教师显性的指导,一类是环境材料的隐性指导。教师的显性指导指活动开始前,老师要对区域进行简单介绍,先提示孩子了解活动室中有哪些区域及各个区域都有哪些活动材料,这样孩子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知道活动中有哪些材料可以为其所用,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环境材料的隐性指导是暗含于材料中的,不同层次的材料能给孩子提供着充分探索、质疑的空间。在选区、进区过程中,我们通过环境暗示的手段,发挥其特殊、潜在的引导功能。比如:我们利用摆放椅子的个数,桌牌上的符号(标记),还有地上的小脚丫印等,来控制进区的人数。针对个体差异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的不同,还在各区域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图文说明,暗示着游戏的玩法和活动的流程。并在区域的四周展示老师与孩子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不仅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作用,而且增强了孩子活动的目的性,同时也使区域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大大增强。

(二)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在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善于利用与捕捉教育机会来调整孩子的行为,促进全体孩子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在整个活动中,老师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活动。随时环顾活动室,看谁在开始时就需要帮助。当孩子确定了自己的活动方式后,老师要依据孩子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孩子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我在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是这样指导的:

1、规范孩子活动行为

老师对孩子行为的理解不仅要观察孩子的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孩子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孩子某一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应包括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即使是“违规”的行为,教师也应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加以对待,做出合适的反馈。比如:在一次建筑活动中,就有两名小朋友都争着要进区搭房子,可是进区人数已经满了,经过询问才知道是明明先进的区,“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说:“这样吧!明明和莹莹你们两个人分一下工,看看谁搭房子,谁来设计花园?”经过协商后,明明在区域里搭建房子,莹莹在手工区里设计花园。一会儿,她就把自己设计好的花园送到建筑区里。两人都很高兴的各自玩了起来。

2、影响孩子活动内容

影响孩子活动的因素有很多,有在材料的提供上,还有的就是个体本身发展的局限上。比如:在“喂娃娃”这个活动中,昊昊曾多次试着把豆豆喂到娃娃嘴里,可就是没有成功,没有掌握住技巧,这时他好像有些烦躁了,坐在那里很长时间没有动,而是羡慕地看莹莹玩,我走到他身边让他慢慢地把小勺端到娃娃嘴边,这时他又停了下来,我在一旁提示他:“昊昊,别着急,想一想我们有时拿大勺子吃东西时是怎么吃的?”正说着,有一颗花生米已经迫不及待地滚进了娃娃的嘴里,于是,昊昊顺势将手一抬,花生米都乖乖地滚进了娃娃的嘴里。“进去嘞!嘿嘿嘿!”这个胖胖的小男孩兴奋得笑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3、提高孩子活动质量

老师在活动中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提高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比如:一次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涂小丑鱼,只见浩浩小朋友很快地画好了鱼的外轮廓线,和鱼身上的格子图案,可是到涂两种颜色时他有些坐不住了,就东张西望,玩玩蜡笔。有些坚持不下去了。于是,我就引导他先用一种颜色,涂一格空一格不要两种颜色不停地换,这样可以画得快,我请他去试一试,结果,由于格子太小画起来要很仔细,他就有些不耐烦了,我就鼓励他说:“你画了这么好的一条鱼,等你涂上鲜艳的花纹就更漂亮了。他终于坚持下来画出了一条美丽的小丑鱼,他很高兴地拿给我和同伴看,我也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做法。

(三)活动后的指导策略

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1、师幼相互交流。全班围成一个半圆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在此活动中,孩子可以说说自己活动的内容,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还培养其他孩子的倾听习惯。

2、表扬积极行为。也就是孩子在整个活动中,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幅作品或做起事情来有始有终,老师就要加以表扬,来肯定孩子的劳动,同时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小的建议。

3、活动作品展示。我们将制作好的作品,摆放在作品展示区里,大家一起来欣赏。

4、做好观察记录。比如:定人观察、定点观察。观察记录中的“分析”“询问”“反思”都要一一记清楚。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对以往孩子活动时间和情况做记录,有针对性地分析、总结,进一步合理地组织下一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对活动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自己积累经验。

除了这些指导方式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指导方法的不同;不同年龄的孩子所采取的指导方法不同;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指导方法也不同。

15.大班数学活动:数字的秘密 篇十五

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都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语言,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本次活动我让孩子们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享每个人的看法,交流对数学的思考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独立思考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因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将数学活动生活化,鼓励孩子们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身边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和合作,创设可供选择的有意义的数学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动”和“做”。

活动目标:

1.理解数字和箭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表达。

2.学会看数字牌,能按其中的规律进行游戏。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牌、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选数牌、听口令排序

1.请每个孩子选一个数字牌坐到座位上,看看自己拿到的是数字几,说一说。

师:请你从小到大依次轮流来报名,第一个是几(教师提醒)。师问: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谁能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你们能从大到小轮流来报数吗?

二、看箭头来排序

师:接下来还有更难的任务呢,数字排排队。不过这一次不是老师告诉你们,而是要用你们的眼睛看看数字牌上有什么?

2.箭头是什么意思?

3.总结:原来这个箭头表示的意思是从9开始,比9大的数字。

三、看标记玩排序游戏

1.幼儿第一次游戏。

交代游戏规则一:把小椅子固定,请符合条件的数字牌坐到对面的椅子上,强调第一个数字坐在固定的第一张椅子上。

规则二:大屏幕滚动停止后的数字牌才是我们游戏的数字牌。

规则三:音乐开始,游戏开始;音乐结束,游戏结束。

玩法:老师滚动大屏幕,停止后,音乐开始,幼儿开始游戏。根据数字牌的提示(从几开始,比几大或小),幼儿判断自己胸前的数字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根据数字牌的箭头方向判断是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提示第一张做好标记的小椅子是开始的数字。音乐结束,幼儿停止找椅子。

集体交流:你为什么上来?这个数字牌是什么意思?看,大屏幕会告诉我们到底是哪些数字上来。怎么坐就能让我们检查时又方便又快。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按照顺序坐好会让我们一眼就能发现谁对谁错。

2.幼儿第二次游戏。

游戏时提出新的要求:数字一定要按顺序排才算赢。

师:大屏幕滚起来。

幼儿游戏,师幼共同验证

师:你为什么上来?你为什么不上来?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总结:找位子时可以看看自己旁边小朋友的数字;也从第一张椅子数数,找到自己的位子。

3.幼儿第三次游戏。用刚才的方法又快又对地找到自己的位子。

4.交换数字牌,第四次游戏。

四、提升难度,结束活动

1.变换箭头方向游戏。

师:还想玩吗?接下来大屏幕不转动了,仔细看一看下面的数字牌有什么不一样的信息(5箭头向左)。

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评价,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次玩箭头向左的游戏。

2.同时出示两个数字,鼓励幼儿活动后继续挑战。出示箭头向右的数字牌6和箭头向左的数字牌10。

孩子们说一说,这是什么意思?还想挑战更复杂的数字牌吗?我们下次再来玩。

16.大班数学教案参考 篇十六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看图口边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有数字的篮子2个没数字的篮子1个

2、情景图4张

3、图卡动物(小老虎小松鼠小猴)图卡水果若干

4、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快乐数学栏目的主持人—Sky姐姐,今天,快乐数学大本营有一个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那请小朋友们悄悄地走到线上来,我们一起出发吧!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我们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吧: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到了,请你们各就各位。

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方队,我这儿有三只小动物:老虎松鼠猴子这边的小朋友就是老虎队,这儿的小朋友就是松鼠队,这边的小朋友就是猴子队。老虎,松鼠,猴子都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想要得到水果还得闯关胜利了才能得到水果,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几个篮子,有什么区别?有请老虎队的答题,我把算式卡发老虎队的每一位小朋友,将算出算式卡的答案,在将算式卡送到相应的篮子里(老虎队放好之后教师将进行点评,在进行下一队,胜利队奖励一个水果)

小结:第一关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了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机表示(表扬水果个数多的队伍,鼓励水果个数少的队伍)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关——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来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来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五只蝴蝶,后来飞走了2只,请问花园里还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说出一道算术题

2、师:我这儿还有几张图片,每个队一张,请各队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把图片编成一段话。

3、挑战开始:老虎队选择另两队的其中一队接受挑战

师:你们选哪一队?(老虎队选出一个代表编一段话,接受挑战的选出一个代表答题。

小结:第二关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了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机表示(表扬水果个数多的队伍,鼓励水果个数少的队伍)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关——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师:抢答题:我出示算术卡,每队抢答,看哪队答得又快又准,将获得一个水果。

师:第三关结束,我们来看看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的水果最多胜利了,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刚才每个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在用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五、结束活动

播放音乐《兔子舞》

师: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你们玩得开心吗?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悄悄地走到线上来,我们一起回家吧!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两颗针。

2、幼儿人手一个钟。

3、幼儿睡觉时间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活动。

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二)观察钟面师:出示一些钟,请小朋友仔细看。

幼:形状不同(圆形、方形),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红色,黄色)。

师: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的呢?

幼:都有两颗针,钟面上都有数字。

教师跟幼儿一起读出1、2、3、4、5、6、7、8、9、10、11、12。原来钟是由从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幼:按顺序排列的一个圆圈。

师:这两颗针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长、一根短。

师: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今天我们先认识分针何时针,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请你们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师拨动钟)幼:1至12的方向。师:对了,这样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针兄弟就是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的转动的。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操作钟表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开展游戏。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五)快乐时钟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钟面,认识了时钟,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快乐时钟游戏好不好?

幼:好师:说明要求,这是什么针?

幼:时针。

师:这是什么针?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两颗针。

师:我们一起玩,左手拿时针,右手拿分针,开始了,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1点呐。

师: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2点呐。

师:师幼一起玩到12点整。

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让其他小朋友猜几点。

师:好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今天我们轻松地认识了整点,(六)、幼儿操作、巩固整点: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拿一个你喜欢的时钟,我说时间,你来拨。6点整,我来看看你们拨对了没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拨对了没有。

师:好,小朋友都对了,早晨6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起床。

师:下面8点整,8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上幼儿园。

师:再拨11点整,11点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幼:洗手吃饭。

师:请小朋友把钟放上来,原来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规律的,都知道几点该干什么。可是前几天,有个幼儿园组织去春游,老师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点钟睡觉,明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到幼儿园。可是在出发时却发现少了聪聪小朋友,是什么原因呢?

幼:生病了,睡懒觉。

师:他没有生病,对了,原来聪聪昨晚10才睡觉,8点钟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游啊?

幼:不能。

师:所以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小朋友都会认识整点,老师再拨一个时间,9点半,小朋友认识吗?

幼:不认识。

师:这是9点半钟,等下节课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半点好不好。

师:好请小朋友去休息。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游戏以及操作练习活动,复习6以内的组成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以及正确性。

活动准备:

教具:6以内的数卡以及5以内的加减算式。

学具:幼儿用书第一页,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6以内的组成。

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是哪几种分法?

2、师生共同玩“碰数”游戏,巩固复习6以内的组成。

游戏2—3遍后,可更换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包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3、复习5以内的加减。

4、游戏:开快乐火车。

鼓励幼儿快速报出算术卡片上的得数。

二、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

三、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整洁、正确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活动刚开始,幼儿注意力有点分散,这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吧,不过后来在玩“碰球”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上来。

操作活动时,幼儿做的很认真,不过坐姿有点不好,有部分幼儿的头太低,另外有一个小朋友尽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很多幼儿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改正过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算一算、找一找等方法练习了6以内的组成,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了6以内的组成,以及复习、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另外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表现的很认真,能积极参与活动,情绪愉快,连平时能力较弱的孩子,如蒋锦泺、沈嘉翮等幼儿也主动参与了活动。

操作练习时,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有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小朋友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作业。同时,也出现个别孩子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有待以后的引导。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4等分的含义,乐于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多种四等分的方法。

2、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组成,在观察和比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教师:PPT课件、圆形卡片两张

幼儿操作材料: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卡片若干,剪刀、模板

三、活动过程

1、小熊分引题

师:今天是小熊圆圆和花花的身体,小伙伴们给它俩送来了一个蛋糕,它们真开心。圆圆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个要吃样多。小朋友两只小熊怎样才能吃到一样多的蛋糕呢?你们来帮它们分一下吧。

请个别幼儿介绍方法。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小熊觉得很公平,像这样把一个物体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分,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分法叫二等分。

如果有4只小熊一起吃一个蛋糕,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出示圆形图片,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谢谢你,刚才老师看到你用对折再对折的方法把一个蛋糕分成了一样大的四块,这样的分法叫四等分。

2、探索尝试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多种分法

刚才我们用四等分的方法帮小熊把一个蛋糕分成了一样大的四分,现在我们再来用这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图形也进行4等分,出示PPT,老师给你们在箩筐里准备了一些图形,请你轻轻地走到桌子旁边去试一试,看看有几种分法,等下请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么分的?

3、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用不同的方法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了四等分,现在我请小朋友用剪刀把它们剪开来(幼儿操作)

你们看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分出来的正方形比原来的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以正方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老师在桌上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的模板,请小朋友把四等分拼变成原来的整体。

4、交流讨论

刚才你是怎么分的?请几个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进行讲述,并把自己的操作卡演示给同伴看。

小结:小朋友都很棒,我们不但学会了给图形进行四等分的方法,还知道了分开后它们比原来的图形小了。我们等下回到教室再去找找看,还有那些东西可以进行四等分。

(幼儿演示后,教师PPT展示

5、延伸活动

量的四等分。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知许多物体(或图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2、尝试运用等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3、喜欢等分物体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学习二等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难点:

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各一、实物

学具准备:

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人手一份;长方形、心形、十字形、五边纸形片人手一份;剪刀、小碟子;桔子、饼干、四季豆、荷兰豆若干;红枣、花生仁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出课题

今天爸爸妈妈们来了,我们请他们吃西瓜好不好?(玩“切西瓜”,老师请双数的几位幼儿围圆圈)。教师扮演切西瓜的人,从圆圈的正中间穿过,一边走一边说:“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二。”我把西瓜分成了多少?

二、学习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1.感知二等分

(1)教师出示教具“红、绿圆片”,把两个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两个圆片一样大”。

(2)教师将红色圆片沿中线分开,并与幼儿一起比较分成的两份的大小。得出结论:一个圆片可以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儿操作学具“黄、蓝圆片”感知二等分,将其中一个圆片进行二等分。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1)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进行比较,区别大小。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2):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而且正好是原来那一份的一半。

3.图形二等分

(1)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等分?(幼儿讨论),请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轻声讨论。

(3)在展示板上展示出幼儿能等分的图形。

(4)和幼儿一起检查、反馈幼儿操作结果。

4.生活中等分的.运用

师:“我们知道了有的图形能等分,有的不能等分。生活中用过等分吗?”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三、家园互动,运用二等分迁移经验,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师:“为了招待爸爸妈妈们,今天食堂里准备了好多菜,请大家帮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给爸爸妈妈检查一下。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剥桔子、分饼干,进一步感知物体的二等分现象

第二组:把豇豆、荷兰豆剪成一样长的2段,感受长度的二等分。

第三组:把红枣、花生仁分成数量一样多的两份,感受数量的二等分。

3、交流,收拾学具。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二等分的,什么东西可以二等分,并动手尝试一下。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6以内数的分合形式。

2、练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算式报出答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6的组成和5的加减。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我们学过了6以内的组成,还记得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吗?是哪几种分发呢?

——鼓励幼儿前一已有经验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

——师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看数字卡片,要求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是“5”。

2、游戏2—3遍后,可更换出示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要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二)游戏:开快乐火车

——师友共同玩游戏,鼓励幼儿快速地报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数,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对: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几点开?教师出示算式:你们猜?幼儿:点开。

(三)幼儿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导幼儿观察圆点和数字分合式。”来;自。屈;老师;教。案;启发幼儿在空格中填写相应数量的圆点或数字,并说一说分合式。

——看算式进行5以内加减运算。

——看图列算式

——算式与答案连线。

(四)活动评价。

——鼓励个别幼儿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活动与记录,其他幼儿对照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画面整洁、正确的幼儿。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快乐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2—8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理解“邻居”

1、师:看,来了一辆快乐大巴,快乐大巴邀请各位小乘客去参观房子,快乐大巴,快乐出发吧!

2、理解“邻居”: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动物住的房子,里面住着谁?什么叫邻居?小狗的邻居是谁?小狗有几个邻居?

3、你现在的位置旁边的邻居是谁和谁?

二、比一比:

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数比中间数小1,后面数比中间数大1的关系。

1、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把一样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从少到多排队该怎么住?(摆放完毕后提问)水果宝宝是怎么住的?

2、为什么要把2个放在3个的前面,4个放在3个的后面(2个比3个少1个,排在3个的前面,4个比3个多1个,排在4个的后面)。

3、谁来用数字来表示水果的数量?看看3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诉大家2比3怎么样?4比3又怎么样?

4、小结:3的邻居朋友是几和几,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邻数,通过刚才比大小,我们知道相邻数的一个特点:就是前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小1,后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大1。

三、找一找:

数字找朋友

1、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字住的房子,你们看一群数字来了,他们是几?(出示数卡2——8)

2、数字国王为他们买了新房子,数字宝宝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国王出示一个标记图:小——>大,数字要按标记排队该怎么排?请你们送他们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数字宝宝3和5的中间数字朋友捉迷藏躲起来,我们找一找应该是几?为什么?

4、数字宝宝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来了,应该是几?后面呢?(引导幼儿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错误:6哭了,她说我的邻居住错了,谁来帮我找出我的邻居朋友哪里错了,应该是几?为什么?

四、幼儿操作:

1、填空格:哪些邻居躲起来了,帮它画出来,并在正方形里写上数字

2、圆点找朋友:圆点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邻居,请你帮相应的圆点相邻数画出来。

上一篇:徐渭的名言名句警句下一篇:优秀作文:读笑猫日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