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财第3章习题 存货

2024-09-26

2015中财第3章习题 存货(共3篇)

1.2015中财第3章习题 存货 篇一

2015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3)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第一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概述

一、单选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正确答案:(C)

A、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B、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 C、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

D、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中的“三乱”?正确答案:(D)A、乱处罚B、乱收费C、乱摊派D、乱没收 3、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正确答案:(B)A、《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C、《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体制。正确答案:(C)

A、廉洁高效B、权责法定C、权威高效D、公开公正

5、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以行政许可、()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为重点,依法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正确答案:(A)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C、行政征收D、行政救助

6、()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正确答案:(B)A、宪法B、法律C、道德D、社会公德

二、多选

1、坚持()共同推进。正确答案:(A,B,D)

A、依法行政B、依法治国C、依法治党D、依法执政

2、坚持()一体建设。正确答案:(A,B,C)

A、法治政府B、法治社会C、法治国家D、法治企业

三、判断

1、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保证宪法法律严格实施。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法治。正确答案:(2)

1、否

2、是

6、法律是协调不同利益的唯一调节器。正确答案:(1)

1、否

2、是

7、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二节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单选 1、2008年2月,福建省平和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严控初中辍学的通知》。这份“红头文件” 明确规定:所有乡镇、村和教育、劳动、工商、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对未取得初中毕业证的青少年不得开具劳务证、结婚证、驾驶证等。该文件违反了()的要求。正确答案:(B)

A、职能法定B、权限法定C、程序法定D、责任法定

2、邓州市三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公然宣布将邓州市人民政府予以撤销,自己组建了第二个“邓州市人民政府”,下辖三个乡(镇)人民政府并分别兼任市长、乡(镇)长。这种行为违反了()的要求。正确答案:(D)

A、职能法定B、权限法定C、程序法定D、机构法定

3、湖北省汉川市政府办公室发出了一份红头文件,《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神)”系列酒》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在公务接待中要使用这种酒,而且还定出了目标,2006 年要完成 200 万元的销售额。这份通知属于()。正确答案:(B)A、不作为B、乱作为C、失职D、渎职

4、通过制定和公布(),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权力将得以明晰。正确答案:(B)A、三定方案B、权力清单C、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

5、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重大事务不包括()。正确答案:(D)A、国防B、外交C、国家安全D、市场监管

6、构建规范政府职能履行法律体系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正确答案:(A)

A、行政组织B、行政机构C、行政责任D、权力来源

7、个体经营户李某受到一精神病患者的严重威胁,多次向某派出所求助,但派出所未予理睬。李某为了求生,被迫从二楼跳下致重伤,遂起诉派出所。派出所的行为属于()。正确答案:(A)

A、不作为B、乱作为C、失职D、渎职

二、多选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包括()。正确答案:(A,B,C,D)

A、坚持职权法定B、坚持全面履职C、坚持权责统一D、坚持各级政府履行好各自职责

2、合理、清晰界定政府间事权,要求()。正确答案:(A,B,C,D)A、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 B、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

C、强化市县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执行职责 D、充分发挥市县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

3、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正确答案:(A,B,C,D)

A、规划制定B、制度机制设计C、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D、体制改革统筹协调

4、主要由市县政府解决的问题包括()。正确答案:(A,B,C)A、食品安全B、市政管理C、环境污染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正确答案:(A,B,C)A、全面梳理政府权力事项,明确政府权力边界 B、编制政府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C、完善制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过程

D、把各类行政行为运行的全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

6、保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主要任务包括()。正确答案:(A,B,C)A、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B、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C、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D、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过程

7、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主要放在()上。正确答案:(A,C,D)

A、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B、干预微观事务

C、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8、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行政主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法治政府要求政府()。正确答案:(A,B,C,D)

A、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行政权力 B、做到不越权、不滥权 C、全面履行法定职能 D、做到不缺位、不失职

三、判断

1、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政府全面履行法定职能,意味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都要履行到位。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法治政府应当是“全能政府”。正确答案:(1)

1、否

2、是

5、市县政府的优势在于贴近基层、就近管理。正确答案:(2)

1、否

2、是

6、允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正确答案:(1)

1、否

2、是

7、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三节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一、单选

1、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更可靠的还是健全()机制。正确答案:(C)A、科学决策B、民主决策C、依法决策D、决策程序

2、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正确答案:(D)

A、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B、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C、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D、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3、行政决策的专家论证在遴选专家时应当注重()。正确答案:(B)A、代表性B、专业性C、均衡性D、利益披露

4、对重大民生决策或者决策中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应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特别是()的意见。正确答案:(B)

A、行政相对人B、利害关系人C、专家D、相关社会组织

5、在决策的公众参与中,对公众的()要切实解决。正确答案:(B)A、合理问题B、合法诉求C、重大分歧D、重大问题

二、多选

1、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B,C)A、决策事项是否于法有据B、决策程序是否依法履行 C、决策内容是否依法合规D、决策者是否具有法定职权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要求()。正确答案:(A,B,C)A、严格遵循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

B、积极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 C、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D、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和能力

3、政府法律顾问队伍的组成人员应包括()。正确答案:(A,B,D)A、政府法制机构人员B、专家C、法官D、律师

4、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A,C,D)

A、行政首长B、直接责任人员C、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D、相关责任人员

5、在决策的公众参与工作中,要把握好社会公众“我要参与”的诉求和行政机关“我能做到”的限度,坚持()。正确答案:(A,B,C,D)A、有限事项B、多种方式C、有据采纳D、积极推进

6、搞好专家论证,必须()。正确答案:(A,B,C)A、选好专家B、用好专家C、待好专家D、对专家问责

7、建立决策论证咨询专家库,遴选专家的主要标准是()。正确答案:(A,B,C,D)A、专业能力B、资质C、经验D、诚信

8、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由()讨论决定。正确答案:(A,B,D)

A、政府常务会议B、全体会议C、党政联席会议D、部门领导班子会议

三、判断

1、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应当进行风险评估而未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实践表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四节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单选

1、行政执法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依法及时移送(),并抄送同级检察机关。正确答案:(A)

A、公安机关B、立法机关C、审判机关D、司法机关

2、黄女士出差前将车辆停放在温州某商厦前,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因违停被城管部门连续抄牌7次。城管部门的这种行为属于()。正确答案:(A)A、重复执法B、多头执法C、多层执法D、依法执法

3、所有行政监管事项都必须以()为依据。正确答案:(B)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法律规定的授权 C、行政裁量基准 D、相对人的具体情况

4、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政府管理从以事前审批为主,逐步转到以()为主。正确答案:(C)

A、事中监管B、事后救济C、事中事后监管D、市场监管

二、多选

1、除()等特殊领域外,省、自治区政府原则上不宜设置行政执法队伍。正确答案:(A,B,C,D)A、高速公路B、航运C、海洋D、重大工程

2、行政执法决定的执行机关可能是()。正确答案:(A,B)A、行政执法机关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司法机关

3、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正确答案:(A,B,C)A、信息共享B、案情通报C、案件移送D、强制执行

4、根据不同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正确答案:(B,C,D)A、明确责任B、减少层次C、整合队伍D、提高效率

5、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加强()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正确答案:(A,B,C,D)A、食品药品B、安全生产C、环境保护D、劳动保障

6、行政执法方式的适用规则包括()。正确答案:(A,B,C)A、技术标准B、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C、备案报告D、裁量基准

三、判断

1、应由政府行使的监管职责可以全部转移给社会组织。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应当取消资质证书。正确答案:(1)

1、否

2、是

3、应当按照职责清晰、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要求,理顺执法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关系,减少职责交叉,形成监管合力。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消费和民商事行为,任何机关都不得加以干预和限制。正确答案:(1)

1、否

2、是

5、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包括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培训和新法专题培训等。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五节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单选

1、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内,根据()原则,结合经济发展、行政案件发案等情况,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正确答案:(B)A、宽严相济B、过罚相当C、公平D、公正

2、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完善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正确答案:(C)

A、暗访B、突击检查C、随机抽查D、定期督查

3、完善执法程序,要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制度。正确答案:(C)A、合法性审查B、听证C、法制审核D、陈述申辩

4、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将是否遵守法律、能否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正确答案:(B)A、道德修养B、法律知识C、执法水平D、资质资格

二、多选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围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坚持出重拳、下重手。正确答案:(A,B,C,D)A、安全生产B、环境保护C、劳动保障D、医疗卫生

2、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针对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案件种类和执法环节,加强分类指导,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正确答案:(A,C,D)A、处罚公平B、过罚相当C、裁量公正D、执法规范

3、推进网上行政服务工作,大力推行()。正确答案:(B,C,D)A、网上申报B、网上受理C、网上审批D、网上办公

4、执法人员应当创新执法理念,进一步强化()。正确答案:(A,B,C,D)A、证据意识B、程序意识C、权限意识D、自觉接受监督意识

5、行政执法工作可能依据()。正确答案:(A,B,C,D)A、法律B、法规C、规章D、规范性文件

6、能不能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有赖于执法人员的()。正确答案:(C,D)A、执法水平B、执法素养C、执法素质D、执法能力

7、要准确把握适用裁量标准,按照依法、公正、合理原则,综合考虑()等情形,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正确答案:(A,B,C,D)

A、违法行为的性质 B、违法行为的情节

C、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D、执法相对人的悔过态度

8、加强执法考评,按照()的原则,建立健全执法评议考核指标体系。正确答案:(A,B,C,D)A、依法行政B、科学C、有效D、统一

9、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正确答案:(A,B,C)

A、实施者B、推进者C、捍卫者D、支撑者

10、在执法实践中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正确答案:(A,B,C,D)A、创新执法理念B、完善执法制度C、改进执法方式D、提高执法素养

11、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裁量()。正确答案:(A,B,D)A、范围B、种类C、标准D、幅度

12、需要重点规范的执法行为包括()。正确答案:(A,B,C)A、行政许可、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行政征收 C、行政收费、行政检查D、行政给付、行政救济

三、判断

1、适用裁量基准,应遵循依法、公正、合理的原则。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行政执法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所在。正确答案:(2)

1、否

2、是

4、重大执法决定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正确答案:(2)

1、否

2、是

第六节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单选

1、审计机关实行()领导体制。正确答案:(A)A、双重B、垂直C、集体D、上级

2、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推动国家审计机关与()形成合力。正确答案:(C)

A、审计师事务所B、会计师事务所C、专业化社会组织D、注册会计师协会

二、多选

1、监督体系包括()。正确答案:(A,B,C,D)A、党内监督、人大监督B、民主监督、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审计监督D、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2、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要对权力集中地部门和岗位实行(),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正确答案:(A,B,C,D)

A、分事行权B、分岗设权C、分级授权D、定期轮岗

3、政府专门监督,一般是指()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政府行政命令,对有关事项和人员进行的专门性监督检查。正确答案:(A,B,C)A、财政B、监察C、审计D、纪检

4、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样才能推动政府职能向()转变。正确答案:(A,B,C)

A、创造良好发展环境B、提供优质公共服务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促进发展保障民生

三、判断

1、行政权力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正确答案:(2)

1、否

2、是

2、行政问责的方式包括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依法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指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正确答案:(1)

1、否

2、是

第七节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单选

1、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正确答案:(D)A、信息公开、理由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 B、理由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 C、信息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结果公开 D、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对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发现的问题,要用纠风、()的手段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C)A、惩戒B、处分C、惩处D、惩罚

3、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正确答案:(D)A、国家秘密B、商业秘密C、个人隐私D、职责权限

二、多选

1、人民群众依靠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的渠道行使自己的()。正确答案:(A,B,C,D)A、参与权B、监督权C、知情权D、表达权

2、重点推进()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正确答案:(A,B,C,D)

A、财政预算B、公共资源配置C、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D、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3、行政机关应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依法公开行使职权的(),使行政权力公平透明运行。正确答案:(A,B,C,D)A、依据B、条件C、要求D、过程和结果

三、判断

1、所有政府信息都要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让公民通过事前了解、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等多种手段来规制行政权力。正确答案:(2)

1、否

2、是

3、就政府部门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正确答案:(1)

1、否

2、是

4、应当将政务公开的要求融入权力运行全过程。正确答案:(2)

1、否

2、是

5、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公开。正确答案:(1)

1、否

2、是

2.第1-3章 国际贸易术语练习题 篇二

一、填空题

1.目前常用的国际惯例包括(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2000年国际贸易解释通则)。

2.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及费用最小的是(Ex works),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及费用最大的是(DDP)。

3.在FCA条件下,如果交货地是卖方所在地,则由(卖方)负责装货;如果交货地不是卖方所在地,则由(买方)负责卸货及装货到运输工具上。

4.在《1941美国对外贸易修订本》中,FAS是(Free along side)的简写,含义是(交货到货运工具旁边)。5.根据现行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属于到货合同,有(DAT)、(DAP)、(DDP)三种贸易术语。6.《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通则》)中,货物在装运前的检验费用由(买方)负担,因为是为了(买方)利益进行的,但是如果出口国有关当局强行进行检验,则由(卖方)负担费用。7.属于装运合同的贸易术语有(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

8.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

(三)种,其中使用最广的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9.《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所解释的贸易术语共有

(六)种。

10.《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11.主要在北美国家采用的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美国对外贸易协定)。12.由(国际商会)为解释各种贸易术语而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最早产生于(1936)年,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和(2000)年进行过

(六)次部分修改和补充。13.《2010通则》包括

(二)组

(十一)种贸易术语。

14.FCA、FAS、FOB三种术语,其共同特点是:主要的(运费)由买方负担。15.适合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包括(EXW)、(FCA)、(CPT)、(CIP)、(DAT)、(DAP)、(DDP)七种术语。16.适合于水运方式的贸易术语包括(FAS)、(FOB)、(CFR)、(CIF)四种术语。

17.根据《2010通则》的解释,按EXW术语成交时,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费用都是(最小)的,因此,商品的价格(最低)。

18.CIF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付)贸易术语。19.CIP被译为(保险费、运费付至),其全称是(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20.DDP是《2010通则》中(卖)方承担风险、责任和费用最大的一种术语。21.《2010通则》中,交货地点在装运港的贸易术语有(FAS)、(FOB)、(CFR)和(CIF);货交承运人的贸易术语有(FCA)、(CPT)、(CIP)。22.根据《2010通则》的解释,进出口手续及费用均由卖方承担的术语是(DDP),均由买方承担的属于是(EXW).23.DAT和DAP是在进口国的(目的地)交货的贸易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24.单价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计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和(贸易术语)。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规定,下列哪种贸易须由卖方办理进口手续?(C)A FAS ;B DAT ; C DDP ; D DAP。

2、下列哪一种价格术语规定应由买方履行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义务?(D)A FOB ; B CIF ; C CFR ;D EXW。

3、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某一贸易术语卖方承担下列责任、风险和费用:①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②自负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交纳出口捐、税、费;③依约定的时间、地点、依港口惯例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给予买方以充分的通知;④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装上船以前的风险和费用。该术语应为下列哪项国际贸易术语?(A)A FOB ;B CIF ; C CFR ;D DDU。

4、我山东渤海公司与日本东洋株式会社在万国博览会上签定一份由日方向中方提供BX2-Q船用设备的买卖合同。其中价格条款USD832000/DAT。运输途中由于不可抗力导致船舶起火,虽经及时抢救,仍有部分设备烧坏。之后双方就设备损失赔偿发生争议并申请仲裁。你认为应由谁来承担烧坏设备的损失?(A)A 东洋株式会社; B 山东渤海公司; C 船公司; D 保险公司。

5、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贸易术语适用于哪类合同?(A)A 买卖合同; B 运输合同; C 保险合同;D 租船合同。

6、<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有关FCA贸易术语下交货与装货义务的规定包括下列哪些内容?(BC)A 当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时,应由买方负责装货; A 当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时,应由卖方负责装货;

A 当卖方在其他地点交货时,则货物在卖方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即完成交货; D、当卖方在其他地点交货时,则卖方应负责将货物运至交货地并卸货完成交货

7、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哪些国际贸易术语规定货物的风险自装运港货物装上船舶时从卖方转移给买方?(A)

A FOB(纽约);B FOB Vessel(天津); C FCA(纽约); D FAS(天津)

8、DAP术语适用于(ABCD)。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上运输及内河运输; D、多式联运

9、CIP和CPT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A)。A.卖方/卖方 B.卖方/买方 C.买方/买方 D.买方/卖方

10、FOB与FCA相比较,其主要区别有(ABCE)。

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B、风险划分界限不同 C、交货地点不同 D、出口清关手续及其费用的承担方不同 E、提交的单据种类不同

11、CIP与CFR 的异同点比较(AB)

A.两者是装运合同,运费都由卖方负担 B.CFR 水上运输,CIP各种运输方式 C.CFR、CIP风险都是货装上船舶 D.CFR、CIP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

12、《INCOTERMS2010》CIP/CPT/CFR/CIF 贸易术语与其他贸易术语的中主要区别是(C)A 交货地不同 B 风险划分不同 C 风险费用的划分地点分离 D 运输形式不同

13、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为火灾被焚烧,应该由(C)A 卖方负担货损 B 卖方负责向保险公司赔偿 C 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14、在按FOB吊钩下交货的术语成交时,其货物风险转移视(C)A 以装运港船舷为界 B以装运港吊钩下为界 C 以装运港船上为界

15、国际贸易中用以表示交易双方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及商品构成的专门用语称为(B)。A.贸易惯例 B 贸易术语 C 文字概念 D 外文缩写

1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规定的卖方的基本义务是(C)。

A提供运输 B风险界限问题 C 提交合格的货物和单据 D 提交官方批准文件 17.国际贸易货物交付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A)。

A交货地点问题 B 风险界限问题 C责任划分问题 D费用负担问题

18.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中,影响最大的、使用范围最广的是(C)。

A《华沙—牛津规则》B《美国对外贸易定义》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9.国际上最早制定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A)。

A《华沙—牛津规则》B《美国对外贸易定义》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20.专门解释CIF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A)。

A《华沙—牛津规则》B《美国对外贸易定义》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21.《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修订本》解释的贸易术语有(C)。A1种 B 4种 C 6种 D12种

22.《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共有(C)。A20条 B 21条 C 22条 D 23条

23.制定《华沙—牛津规则》的国际组织是(A)。A国际法协会 B 国际商会 C联合国贸易署 D商业协会

24.制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国际组织是(B)。A国际法协会 B国际商会 C 联合国贸易署 D 商业协会 25.《2000年通则》解释的贸易术语有(C)。A6种 B 9种 C13种 D 14种

26.《2010年通则》将所解释的贸易术语分成(A)。A二组 B三组 C 四组 D五组

27.《2010年通则》中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D)。A.EXW B.CIF C.DES D.DDP 28.《2010年通则》中买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A)。A.EXW B.CIF C.DES D.DDP 29.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属主要运费未付的是(B)。A . DAT B.FAS C.CPT D.DDP 30.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由卖方订立运输契约但不承担货物启运后的风险,这类贸易术语不包括(B)。A.CPT B.FAS C.CFR D.CIF 31.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CA术语下,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由(B)。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保险公司负担

32.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CFR术语下,货物启运后的风险由(B)。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保险公司负担

33.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DAP术语下,货物运抵指定进口国交货地的一切责任由(A)。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保险公司负担

34.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EXW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C)。A.货物存放仓库 B.出口国工厂 C.货交买方处置 D.出口国交货地点 35.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AS/FOB/FCA术语的共同点是(D)。A.卖方办理货运保险手续 B.卖方订立运输契约 C.买方办理出口手续 D.买方订立运输契约

36.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时,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是(C)。A.货交买方处置 B.出口国交货地点 C.货交承运人 D.将货物装上承运人运输工具 37.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成交,不属于卖方责任的是(C)。A.按时交货 B.提交交货凭证 C.办理进口手续 D.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

38.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FAS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A)。A.装运港的船边 B.装运港的船上 C.目的港船边 D.目的港船上 39.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FAS条件下驳运费用由(A)。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船方负担 D.买方和船方共同负担

40.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AS术语时由船方提出停止装货引起的风险和损失由(B)。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船方负担 D.买方和船方共同负担

41.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OB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D)。A.运输工具上 B.装运港船边 C.装运港船舷 D.装运港船上

42.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OB与FAS的主要区别在于(A)。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口手续的责任放不同

43.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OB和FCA的主要区别是(A)。A.适合的运输方式不同 B.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C.负责订立运输合同的责任方不同 D.风险和费用是否同时转移不同 44.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CFR术语成交,卖方无义务(C)。A提交货运单据 B.租船订舱 C.办理货运保险 D.取得出口许可证 45.FOB与CRF术语的主要区别在于(B)。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办理运输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货运保险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的责任放不同 46.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卖方无义务(D).A.租船订舱 B.办理货运保险 C.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47.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还里造成的损失由(A).A.卖方负担 B.买方承担 C.承运方负担 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48.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 CFR的主要区别在于(B).A.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B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C 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D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49.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CPT条件下未及时订立运输契约的损失由(A).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运输代理负担

50.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D).A.CFR B.CIF C.CPT D.CIP 51.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DAT成交时,交货地点在(CD).A.出口国内陆地点 B.出口国港口 C.进口国指定地点 D.进口国港口集散站

52.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T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在(D).A.装运港船上 B.目的港船舷 C.目的港船上 D.目的港码头

53.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DAT成交,其合同性质属于(D).A.启运合同 B.装运合同 C.转运合同 D.到达合同

54.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卖方负责办理进口通关手续的是(D).A.EXW B.DAP C.DAT D.DDP 55.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T条件下买方负责(C).A.租船订舱 B.办理货运保险 C.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56.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P条件下买方负责(D).A.订立运输契约 B.办理货运保险 C.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57.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DP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转移地点是(D).A.出口国装运港 B.进口国目的港 C.出口国指定交货地点 D.进口国指定交货地点

58.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C).A.CIP B.FCA C.EXW D.DDP 59.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由卖方办理货运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海轮触礁沉没全部灭失,此损失应由(B).A.卖方向保险公司索赔 B.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 C.船方负担赔偿 D.卖方负担赔偿 60、贸易术语的含义表现为(BD)。

A.说明商品的生产成本 B.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 C.说明商品的成交条件 D.说明商品的交货条件

61、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作用是(ABCD)。

A.简化交易手续 B.明确交易双方责任 C.缩短磋商时间 D.节省费用开支 6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定买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是(BD)。A.订立运输契约 B.接收货物 C.检验货物 D.支付货款

63.《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与《2010年通则》的都包括的贸易术语是(ABC)。A.CIF B.FOB C.FAS D.CIP 64.《2000年通则》的特点是(ABC)。

A.内容最多 B.影响最大 C.使用范围最广 D.对买卖双方的约束力最强 65.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ABC)。

A.《 2010年通则》 B《1932华沙—牛津规则》 C《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D《跟单信用证一惯例》

66.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签订的合同中,属于到达合同的术语有(BCD)。A.CIP B.DAT C.DAP D.DDP 67.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属于主要运费未付 的是(AB)。A.FAS B.FCA C.EXW D.CPT 68.”成本加保险费,运费付至„„.”是(BD).A.FOB B.CIF C.主要运费未付类术语 D.主要运费已付类术语 69.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EXW项下卖方的基本义务是(AC).A.按期交货 B.订立运输契约

C.承担货交买方处置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D.办理出口手续

70.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条件成交时,卖方应负的责任是(BCD).A.订立运输契约 B.按时交货 C.办理出口手续 D.提交交货凭证

71.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AS时卖方需提交单据包括(AD).A.商业发票 B.海运提单 C.保险单据 D.交货凭证

72.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FR术语时卖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包括(AD).A.租舱订舱,将货物装船并支付正常运费 B.办理货运保险

C.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之前的风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73.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术语时买方无义务(ABD).A.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 B.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C.办理进口手续 D.办理出口手续

74.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OB条件和CFR条件下卖方均应负担(ACD).A.提交商业发票及海运提单 B.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 C.货物于装运以前的一切风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75.根据《2010年通港越过船舷则》的解释,CIF与CFR术语的相同之处有(ABD).A.交货地点相同 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相同 D.术语后均注明目的港

76.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CPT 与CFR的相同之处表现在(ABCD).A 两者均由卖方负责订立自装运地至目的地的运输契约并负担正常运费 B 两者均由买方承担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

C 风险转移的界限均为交货地随交货义务的完成而转移 D 按两者订立的合同均属装运合同

77.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CIP 与CIF的相同点表现在(CD).A 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 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 价格构成相同 D成交合同的性质相同

78.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FOB﹑CFR与 CIF的共同之处表现在(ABD).A.均适合水上运输方式 B 风险转移均为装运港船上 C 买卖双方责任划分基本相同 D交货地点均为装运港

79.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CFR,CIF,CIP,CPT组术语的共同特点是(ABCD).A 均为风险转移在前,费用﹑责任转移在后 B 均由卖方订立运输契约并承担运费 C 均由买方承担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 D 成交的合同性质均为装运合同

80.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DAT条件下买方不负责(ABC).A.货物至目的港之前的风险 B将货物卸到码头 C 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D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

81.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合同性质为装运合同的术语有(ABC).A.FAS B.CFR C.FCA D.DDP 82.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P条件下卖方负责(AB).A 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地点 B 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C 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 D 办理货物出口手续

83.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DAT 与 CIF的主要区别在于(ABCD).A 交货地点不同 B 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不同

C 成交的合同性质不同 D 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费用不同

84.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P条件下卖方负责(ABD).A 将货物运抵指定目的地 B 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C 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并支付进口关税 D 承担货物在目的地交买方前的一切风险

85.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DDP条件下卖方负责(ABCD).A.将货物运抵指定目的地 B 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C.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并支付进口关税 D.承担货物在目的地交买方前的一切风险

87.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中交货地点在装运港的是(AC).A.FAS B.FCA C.CIF D.DAT 88.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中交货地点在指定目的地的有(AB).A.DDP B.DAP C.CIF D.CFR 89.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中风险划分以货交承运人为界的有(AB).A.CPT B.FCA C.DAT D.DDP 90.按照《201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术语中仅适合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有(BC).A.FCA B.FOB C.CFR D.DAT

三、判断对错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解释了Ex(point of origin)、FOB、FAS、C&F、CIF和Ex Dock 六种贸易术语。(×)

2、如果买方想采用铁路运输,愿意办理清关手续并承担其中的费用,买方可以采用FCA贸易术语。(√)

3、根据贸易术语的作用,我们称FOB为离岸价,CIF为到岸价。(×)

4、按DAT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投保。(√)

5、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与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6、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必须与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相符 ,否则,仲裁机构或法院有权根据有关惯例的规定解释合同条款.(×)7.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EXW术语成交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负担.(√)8.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正比.(√)9.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FR/CIF/CIP组术语成交时,卖方订立运输契约﹑自负风险和费用将货物运抵指定目的地.(×).10.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EXW条件成交,如果卖方代办出口手续,货物被禁止出口的风险由卖方承担.(×)11.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买方无法办理货物出境手续时不宜采用 EXW.(√)12.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时,当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装上承运人的运输工具才算完成交货义务.(√)13.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FAS条件下,驳运费用由买方负担.(×)14.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 ,FAS条件下,卖方需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出口通关手续.(√)15.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 ,FAS条件下,买卖双方是以装运港船舷作为风险划分界限(×).16.某合同CFR条件成交,卖方装船后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货物在海运途中遭火灾灭失.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由于风险已在装运港船上转移,因此,该损失应由买方负担(×).17.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CIF是真正的”到岸价”.(×)18.CIF条件下的交货方式是典型的实际交货.(×)19.根据《2010通则》解释,CIF条件下,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一般不负责投保战争险.(√)20.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只负责凭单交货,但不保证到货.(√)21.因为是象征性交货,所以在CIF条件下,买方在目的港无权对货物提出异议.(×)22.CPT与CFR的区别仅在于二者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23.按照CIF术语成交时,卖方承担的风险转移在先,而责任和费用转移在后.(√)24.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照CIP成交时,卖方有义务办理从起运地至目的地的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因此,货物运抵目的地之前的所有风险及费用均应由卖方负担.(×)25.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在DAT条件下,卖方办理保险是为自己的利益.(√)

五、简答题

1、《INCOTERMS2010》是如何将贸易术语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FOB,CIF,CFR三种术语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FOB,CFR,CIF与FCA,CPT,CIP有何区别?

4、有人认为FOB贸易术语对出口商的风险小,而CIF的风险较大,而进口则相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5、为什么把CIF称作“到岸价”是错误的?

6、在进出口业务中选用具体贸易术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FAS与FCA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8、《2010通则》对FCA条件下卖方交货的地点、风险划分的界限及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费用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9、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有何联系与区别?如合同内容与惯例有冲突以什么为准?

10、什么是到达合同?它与装运合同有何区别?

11、简述什么是象征性交货,为什么说CIF是象征性交货?

12、在CFR术语下,装船通知的重要作用?

1、答:11贸易术语二组,根据适用运输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2、答:三者都是装运合同,卖方都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任务,风险都是货过船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FOB,买方办理运输保险,CIF卖方办理运输保险,CFR买方办理运输,保险由卖方办理。

3、FOB,CFR,CIF与FCA,CPT,CIP有何区别?(略)

4、答:不对,对于FOB,CIF而言两者对买方和卖方的风险是一样的,都是货过船舷为风险转移点。

5、答:CIF是象征性交货,针对实际交货而言。指卖方只要按期在预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6、答:注意各种贸易术语的买卖双方各自的责任、风险和各种贸易术语的注意事项。

7、答:都是F租贸易术语都是装运合同;但交货地点不同,买卖双方责任风险的划分不同,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8、答:卖方义务:(1)、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规定的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控制下,并及时通知买方。(2)、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3)、自负费用和风险,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4)、提交商业发票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并自费提供通常的交货凭证。

买方义务:(1)、签订从指定地点承运货物的合同,支付有关的运费,并将承运人名称及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卖方。(2)、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3)、承担受领货物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4)、自负费用和风险,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

9、答: 交易国家不同,法律不同,规定不同。解决争端或合同履行中常遵循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相关条约、协定。比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和约》等;同时还有工人的国际贸易惯例(长期使用形成的)如:《 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但是,惯例没有强制性,只有双方同意采用该惯例则有强制性。一切要看合同的规定。

10、答:卖方则人将货物送达目的地,承担运输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和费用,而装运合同只是由卖方完成货物的装运。

11、答:所谓象征性交货是针对实际交货而言。指卖方只要按期在云顶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可见,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是 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名称、内容和份数相符的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孙会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的义务。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即使货物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买方仍有权拒绝付款。

12、答:按照 CFR 条件达成的交易,卖方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货物装船后必须即使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失或灭失,由于卖方未发出通知而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就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八、案例分析 我国某出口公司与外商按 CIF成交一批出口货物,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装船。受载船只在航运途中触礁沉没。当该公司凭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据要求国外进口商支付货款时,进口方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不能得到货物为由,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请分析出口方有无权利凭规定的单据要求进口方付款。

答:出口方有权凭规定的单据要求进口方付款。只要是单据合格,因为,CIF是单据、象征性的交货,而且风险的转移,是在货过船舷就转移给买方了。有一份 CFR合同,买卖一批蜡烛,货物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合格,符合合同的规定。或到目的港,买方发现有20%的蜡烛油弯曲现象,因而向卖方索赔。但卖方拒绝,其理由是:货物装船时,品质是符合合同规定的。事后又查明,起因是货物交给承运人后,承运人把该批货物装在靠近机房的船舱内,由于舱内温度过高而造成的。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拒赔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不成立。因为提单在装箱时为清洁提单,之后的责任由承运人承担。

3、我某进出口公司同德国某进口公司预达成一笔核桃仁交易,经过磋商,各项交易条件基本确定,其中使用的价格条件为CIFHAMBURG,由于该货季节性强,主要在12月份的圣尼古拉节上销售,对方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卖方须于10月份在中国上海装运,并保证货物于11月底之前到达汉堡,否则,买方有权撤销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试问我方能否满足对方的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3.2015中财第3章习题 存货 篇三

一、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存在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概括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社会实践

5.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A.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

B.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A.细胞学说

B.生物进化论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D.三者都包括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惟一特性。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D

二、辨析题

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2.答:错误。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而不是惟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除了实践性这一最显著的特征以外,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也是它的重要特征。阶级性是指它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至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局部为对象,揭示其特殊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断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产生以后,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不能互相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离开哲学指导的“取消论”和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都是错误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实物性

B.运动性

C.客观实在性

D.可知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实物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什么观点()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二、辨析题

1.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三、简答题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四、论述题

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B

二、辨析题

1.(1)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2.正确。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人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三、简答题

1.(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人的思维。

(2)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没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做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运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而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四、论述题

(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严厉惩罚。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映人人的意识,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吸取和借鉴,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我们又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新事业,就不敢在实践中探索和试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懦夫懒汉、消极无力的思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系统论科学的出现()

A.否定了辩证法

B.扬弃了辩证法

12.代替了辩证法

D.丰富了辩证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3.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5.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二、辨析题

1.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2.假象是一种错觉。

三、简答题

1.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

2.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B

5.C

二、辨析题

1.(1)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2.答:错误。

(1)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无论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事物本质的表现,属于客观范畴。

(2)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感觉和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

(3)假象与错觉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当然,假象容易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觉,这是二者的联系。

三、简答题

1.(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2.(1)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但不能取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把其他规律和范畴与其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四、论述题

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两者相互联结。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第三,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该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幻想一朝一夕就实现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一、选择题

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2.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绝对性的优点

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D.相对性的优点

3.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由认识的实践

B.由实践到认识

C.由认识到真理

D.由真理到认识

4.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C.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D.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5.真理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由绝对走向相对

B.由相对走向绝对

C.由绝对走向绝对

D.由相对走向相对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5.B

二、辨析题

1.答:错误。

(1)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2.正确。

(1)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者不可能完全认识。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中国有庄子。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科学的实践观对不可知论作了最令人信服的驳斥:①实践能使主体认识的正确性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②实践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扩大和加强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范围,证明客观世界的可知性。③实践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能力,使人们能永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三、简答题

1.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实践具有预见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2.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人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拓展了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3.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客体的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问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一、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优劣有关”,这种关于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见解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

D.过分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

B.法学

C.伦理学

D.语言学

3.社会存在是指()

A.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B.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D.自然与社会各种条件的总和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即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A.宇宙神灵

B.劳动

C.人民群众

D.英雄人物

6.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艺术

B.国家政权

C.政党

D.哲学

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物与物的关系

C.人和物的关系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8.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

A.环境问题

B.自然条件问题

C.发展问题

D.生育问题

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生产过程中()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二、辨析题

1.劳动创造了人。

2.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没有制约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2.简述国家的实质。

四、论述题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B

6.B

7.D

8.C

9.D

10.C

二、辨析题

1.正确。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实践活动,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人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类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全部社会生活。

2.答:错误。

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有重要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一般来说,当物质生产以手工工具和体力劳动为主时,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增加,以适应物质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当物质生产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降低,而对人口质量的要求提高。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家庭形式。一般来说,在个体小生产时代,家庭一般同时又是生产单位;而在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以后,家庭的生产职能则逐渐减弱以致消失。

三、简答题

1.(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2)生产力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构成的一切物质、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三个要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

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这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是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是人创造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要素,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其二,劳动对象的不同情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的情况不同,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大一样。其三,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能源、各种合成材料的特殊性能已成为制造先进生产工具、机器系统和采用新工艺的前提,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首先,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必须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体。正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或化学的性能,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然后才能按照人们的目的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以便创造适合人类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劳动资料就不能有人类的生产。其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状况。

③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在劳动生产中不仅需要一定体力的支出,也需要人的智力的支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的支出越来越重要。所以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工具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

总之,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在“人”和“物”的要素中,人的要素起主导作用,而物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表面看来,国家是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上的整个社会的代表,但从实质来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1)国家是阶级的工具。国家产生以后,它总是属于某一阶级,掌握它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如果国家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那么国家就去存在的条件,就不成为国家。

(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既然在阶级社会中,国家不属于全社会所有,而属于某一个阶级,那么,是不是任何阶级都可以占有国家呢?不是的。只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是国家的占有者。

(3)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有一套特殊的公共权力机构。其主体部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统治阶级凭借这些机关来实行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正是国家本质的最鲜明的体现。

(4)由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着各阶级的根本利益,历来的剥削阶级思想家都力图掩盖国家的本质,宣扬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全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四、论述题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存在,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见未来并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因而在它的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大体一致的,但也会出现某些不一致的情况。历史上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国家。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虽然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映,而且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或多或少的继承关系。

④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⑤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上一篇:员工绩效考核方案1下一篇:物资工作总结物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