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政策

2024-08-31

会计职称考试政策(精选8篇)

1.会计职称考试政策 篇一

一、会计职业判断

1. 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1) 交易或事项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交易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直观的辨别出交易事项的实质性问题, 就非常容易造成交易或事项的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和不确定会给会计工作的开展埋下隐患, 为此就要借助会计职业判断来做好这些模糊因素的确认。

(2) 会计准则的运用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 会计准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实际的会计环境复杂多变这就使得会计准则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会计准则在实际的运用中, 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运用, 为此相关单位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以此来达到会计准则的科学运用。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因素

(1)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因素。 (1) 会计法律法规。在会计职业判断中, 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是主要的判断依据, 这些法律依据能够有效的限定会计人员的判断。在实践中可以运用惩罚等措施来促进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判断。在会计职业判断中会计技术规范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判断标准。

(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人员的会计判断中, 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有效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有效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 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

(3) 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会计职业判断中, 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范围以及产品结构都会给会计职业判断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管理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因素。 (1) 知识和经验。会计人员要想做出科学的会计职业判断,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这种职业判断能力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广泛的知识, 还要具有科学的知识基础和构架。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必须对本单位的具体业务情况有所把握, 还要了解相关的周边工作内容, 不断的积累相关经验, 通过现实情况的有机结合实现会计人员会职能的不断提升。

(2) 需要和动机。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 会计人员在做出会计职业判断的时候会受到单位相关管理部门的制约, 从而会为了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而在职业判断中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愿, 这就使得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不能保持客观中立。在会计职业判断中, 动机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如果没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就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能有效的排除利益干扰, 造成会计职业判断的不规范性。

二、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区别

在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中, 二者的主体是不同的, 一般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地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其次二者的客体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会计政策的客体是会计准则及制度中的各种会计原则、程序及方法, 而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与此不同, 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原则及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估计, 还包括了会计确认、计量及记录等环节。除此之外, 二者的立足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中, 会更多的强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经济和管理问题。而会计职业判断则更多的是从技术角度来强调会计人员知识和经验的运用。

三、规范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1. 完善准则制度的形成机制。

在会计职业的判断中, 详细完善的会计规范及原则能够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有效的指导。为此在会计的实践中, 要尽可能细致的制定相关的规范及具体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 这就要求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 要通过征求意见来实现不同利益成员的有效参加, 防止不同利益集团间极端会计处理行为的发生。

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中,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的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 是一种内部监督机制。独立董事会在监督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时, 要将相关的监督结果向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具体披露, 这样非常利于各利益相关方对相关会计政策的及时调整。

3. 完善法律约束。

在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展中, 完善的法律机制能够很好的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在会计法律法规中, 都会制定相关的规范条款来处罚会计领域中的不规范行为。对于那些虚假的, 具有一定误导性的会计信息, 可以通过行政、民事以及刑事处罚来进行规范。

4.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建议。

会计人员要想提高其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道德素质, 要不断的加强对会计道德相关的会计制度及准则的学习, 避免违背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会计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的完善会计相关的知识结构, 实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技能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会计人员要想做出科学的会计职业判断及会计政策选择, 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及职业素养, 通过观念的更新及知识经验的积累, 不断促进自身职业判断能力的不断提升。

摘要:在会计工作事务的开展中,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会计行为。会计人员只有熟悉掌握这两个会计概念的含义及区别, 才能做好具体的会计工作, 最终做出科学的会计政策选择及职业判断, 为此本文就会计职业判断及会计政策选择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具体措施, 以实现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会计行为,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措施

参考文献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 2003, (4)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 2003, (4)

[2]葛家澍, 刘峰.《会计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2]葛家澍, 刘峰.《会计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3]陈立军, 许道文.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6, (2) [3]陈立军, 许道文.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6, (2)

[4]范中艳.浅谈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政策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3) [4]范中艳.浅谈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政策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3)

2.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 篇二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政策选择 建议

1.会计职业判断

1.1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

判断的意思就是要给没有明确的事情一个归纳的结论,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具有不明确性就是需要判断的。会计的判断是要有一定的会计行业基础之上的一种判断,只要是表示当工作人员看到不明确的状况的时候,按照规则、规范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经验,对整个企业经济方面业务的会计和最后的财务方面的处理进行的判断和抉择的一个过程。

1.2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因为本身的会计信息体系就有着不确定性和其对于信息实际效用的要求,现存的会计体制必然是需要不同程度的跟准确的判断。

1.2.1交易或事项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交易或事项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交易或事项实质内容的难以辨认性。在客观生活中,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就是体现在量的不同上,科学的道理说明量变最终产生质变,而质变就是实质的改变,这也就从而改变了会计在这样的过程中的定位。

交易或事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一种状况或处境的最终结果是利得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确认。事项的不确定性主要由企业事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所导致,对未来不同估计将导致不同的判断结果,

1.2.2会计准则的运用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当今的经济变化迅速,会计的准则自然就是不可能包含全面的情况,它就只能对一些比较普遍的状况给出一些具体的规定。所以会计准则就会给实际的会计的单位和个人一定的会计选择和判断的机会。不过这样的选择和判断是要在一定的准则和制度允许规范内的。在这样的范圍内会计的人员按照自己的经验,给一些比较特别的事项提出判断,这样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方式反映不同的事项。

1.3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分析

1.3.1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因素

(1)会计法律、法规。会计法律、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定了会计人员运用判断的程度,并通过惩罚等措施促使其更客观地进行判断。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每个行业的人都该遵循的,会计行业也一样有着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会计的规范要求他们在素质、品格、纪律等等方面都符合需要,而按照这些规范来做才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才能做到公正、客观的处理各种事物和利益的关系,更何况在现有会计信息不准确的现状下更是需要这样的规范要求。

1.3.2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因素

(1)知识和经验。会计教好的职业判断是需要其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的,所掌握的知识既要有宽度又要有广度,还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的结合。

(2)需要和动机。会计的工作很大方面是要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的,那么这也就使会计在面临一些利益冲突的时候,在职业判断的时候偏向当局的方面,这样对于公正就很难做到。而会计的动机很大受到自身的价值观影响的,而他也会被外界的因素影响,所以合理规范和制约其动机是有利于会计判断的公正性的。

2.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区别

会计政策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会计政策选择通常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它与会计职业判断有着一样的地方,他们都是要想到本身企业的状况,透过研究和探讨总结问题,况且他们内容之间还有相互叠加的部分,但是而这之间又存在着很不一样的区别和不同。

2.1主体不同

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即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厂长等;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适度独立地从事工作的会计人员。

2.2客体不同

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准则、制度提供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内的各种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如各种允许的折旧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不仅仅局限于通常提到的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方面。从会计流程看,从识别会计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再到合理地设置账簿并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其范围要比会计政策选择广泛。

2.3立足点不同

会计政策选择强调所选会计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程度,认为它是相关利益者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进行斗争的博弈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这是涉及到很多的经济问题的,这就要求会计职业判断更加的强调技术的部分,注重会计人员实际的能力和经验的使用,在其判断时,更要尊重应有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从而做出正确的公正的判断。

3.规范会计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及建议

3.1对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撑环境的建议

3.1.1完善准则制度的形成机制

对于整体的规范和详细的原则的管理和加强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会计职业判断实际的空间是要由准则的实际的空间来作用的。当前的经济下,不同的筹资方式不同的运营方式导致整个企业的利益分化越来越多,那么准则的形成就需要不同利益团体的建议,只有征求最广泛的建议,使不一样的利益团体有不同的会计方式来组合,从而找到有利于本身的效果,这是会使极端会计处理的方式有所减少的。

3.1.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对于一个公司的结构的治理很能够很好的管制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的,这是有利于完善会计职业判断实行制度的。在完善的企业的治理的形式下,实行的会计判断和它产生的作用,都是要受到独立监管的,并且要向利益各方进行介绍,其中利益的各方和独立董事对管理当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有权要求其做出解释或予以调整。

3.2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建议

3.2.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前文已经提到会计的职业道德很重要,那么就要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改变到的环境,不断的加强道德整体的切实素质,这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心。要不断的加强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加强相关的环境建设,这样会计的道德建设才会有支点,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的素质,以便减少违背道德行为的出现,从而净化会计行业的道德环境。

3.2.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提高会计的职业素质就是需要会计人员不断的自身的学习,提高修养,把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作为基点,虚心的学习,改变自身的结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从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会计的管理和相关部门更要做好新准则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对难以理解和分析的地方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培训。

参考文献: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葛家澍,刘峰.会计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陈立军,许道文.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2).

3.会计职称考试政策 篇三

下面就中级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变化的内容、题型及复习技巧简单作一介绍,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中级会计实务

1.教材变化

由于财政部颁布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的内容按照上述准则的内容进行了大量修改。

其中新增加的内容有:(1)投资性房地产,(2)或有事项,(3)所得税,(4)合并会计报表,(5)外币核算。

2.教材内容

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共计20章,按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①会计基本理论(第一章)。这部分是全书的框架,是会计理论部分,较容易掌握,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

②会计要素及特殊事项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第二章到第十八章)。这部分内容较多又是全书的重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考生在复习时需要特别注意理解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③财务报告(第十九章)。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很大。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掌握好财务报告内容的前提就是需要熟练掌握第二部分的内容。

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二十章)。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小。

3.命题特点

①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每年试题中大纲要求的重点掌握部分所在分值很高,所以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与考试大纲对照,做到有的放矢。

②重点突出。虽然每年试题涵盖了教材各章的内容,但是重点内容在考题中所占分数还是相当大。

③及时掌握知识新内容。今年教材中的新知识新内容无疑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④综合性强。历年试题中跨章节的内容占的比重较高,其中综合题所占分值就有30%,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各章重点,多做练习,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总结。

中级财务管理

1.教材变化

2007年教材增加和修改的地方大约达到10%,主要变化在于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并增加了大量的例题。

2.教材内容

2007年《中级财务管理》教材共计12章,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①财务管理的基础(第一、二、三章)主要概述财务管理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计算基础。这部分难度不大,比较容易理解,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分值占20%左右。

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第四章到第九章),该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是重点考核的内容,从历年考题情况来看,分值均在50%以上,在客观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上均有题型出现。而且本部分是综合题重点命题的部分,所以考生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地这部分内容,要多做练习题,做到融会贯通。

③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这部分内容涉及五个方面,其中财务规划、预测和财务决策两个环节穿插在第二部分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第十、十一、十二章分别介绍了后三个工作环节: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业绩评价。从历年考题情况来看,这部分分值在25%左右,题型包括了客观题、计算题甚至综合题。考生应该着重理解这五个工作环节的内容、种类、特点以及方法,并针对计算题和综合题做一些必要的练习。

3.命题特点

①题量较大,覆盖面广。在3个小时内完成50多道题,而且几乎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有考题,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按照大纲规定范围全面复习准备,不要有猜题、押题的侥幸心理。

②客观题和主观题比重各占一半。主观题的分值在50分左右,就要求考生在掌握教材内容同时,还要加强练习,对计算题和综合题有所准备,能够快捷正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

4.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考试大纲 篇四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2.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

(1)一次凭证。一次凭证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一次有效的凭证。

(2)累计凭证。累计凭证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其特点是在一张凭证内可以连续登记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随时结出累计数及结余数,并按照费用限额进行费用控制,期末按实际发生额记账。累计凭证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

(3)汇总凭证。汇总凭证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3.按照格式不同分类

(1)通用凭证。通用凭证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2)专用凭证。专用凭证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

(6)有关人员签章;

(7)凭证附件。

(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记录要真实。原始凭证所填列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情况。

(2)内容要完整。原始凭证所要求填列的项目必须逐项填列齐全,不得遗漏和省略。

5.谈会计政策的变更及其会计处理 篇五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合并政策、外币政策、收入确认原则和方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坏帐损失核算方法、借款费用处理方法等等。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两个及以上期间的会计报表时,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每期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应也不能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发生困难。

但是,也不能认为会计政策不能变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改变采用的原会计政策:(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政策变更的认定直接影响着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因此企业应当注意分清以下两种情形并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1)企业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国家发布了相关的会汁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如果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为可靠、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3)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属于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还是经济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均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除了进行上述会计处理外,还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金额。

2.1 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会计政策变更,应当调整比较期间各期的净损益和有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作相应调整。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例如,A公司在95年1月1日对甲公司投资100万元,占甲公司30%的股份,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98年1月1日起根据新的会计制度,A公司对甲公司的长期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两公司的所得税率均为33%,A公司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甲公司95年、96年、97年的税后净利分别为20万元、10万元、30万元。A公司按成本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万元、1万元、4万元。

以上是由于会计制度发生变化而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因而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第一步,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进行相关的帐务处理:

(1)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11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0000

(2)调整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6500。贷:盈余公积(110000x15%)16500

第三步,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第四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甲公司的股权投资原按成本法核算。

2.2 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

例如,B公司原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企业从2001年1月1日起改用后进先出法。2001年1月1日存货的价值为200万元,公司购入存货实际成本为1800万元,2001年12月31日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存货价值为250万元,所得税率为3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的2001年12月31日存货价值为450万元。

由于采用后进先出法对以前年度的存货成本不能进行合理调整,因此B公司对上述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的销售成本为:200+1800-250=1750(万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销售成本为:200+1800-450=1550(万元)

两者销售成本的差额为200万元,B公司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利润总额减少了200万元,扣除所得税的影响,使当期净利润减少200×(1-33%)=134万元。

附注说明: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公司本年度对存货计价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该项会计政策变更,无法合理确定其累积影响数,因而采用未来适用法,由于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当期净利润减少134万元。

摘要:本文介绍了会计政策的含义,条件及变更,以及其处理方法。

6.论会计政策变迁对会计角色的影响 篇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角色越来越重要。会计政策对会计角色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我国会计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其对会计角色的影响,探讨当前我国会计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解决这些冲突的政策途径。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角色;变迁

1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政策的变迁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政策

建国后至1957年,我国借鉴原苏联会计工作模式,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其政策特点:一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统一会计制度;二是实行统一的行业和所有制形式的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管理的会计机关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1958年至1960年间,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我国会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1961年至1965年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先后颁发了一些会计规章制度,使我国的会计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会计工作陷入混乱和瘫痪状态,会计政策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政策

1978年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1980年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在1985年和1989年先后进行了修订完善。1985年颁布了《会计法》。1986年制定了《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颁发了《注册会计师条例》、1990年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从政策上对会计角色进行了规范化要求。199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基本告别了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会计核算的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995年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法制化。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宗旨,使会计工作法制化进入新的阶段。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颁发了《小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相关法规、

相关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会计政策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2 我国会计角色的演变

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角色

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的角色被定位为对生产和分配的核算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仅仅被视为计算收入、成本、确定应上交利润的工具,会计任务主要集中在反映上,即通过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情况,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形成一种核算型(报帐型)会计模式;在会计实务上,主要是做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在会计组织上,主要是设置集中型的会计机构;在会计理论上,主要是建立适应产品经济、以会计核算为基本内容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一会计模式使得会计角色的扮演存在许多问题:重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管理;按国家统一计划组织财务活动,厉行节约,忽视扩大聚财之道;重视对生产过程的核算,忽视对流通过程的核算;强调集中统一核算,为外送报表服务,忽视会计核算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而监督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产品的价值及其创造过程;二是计划执行者、工作负责人和财产负责人的活动。

2.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角色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法人,会计角色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我国《会计法》的几度修订,深刻反映着我国会计角色的变迁。1985年和1993年制订和修改的《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对本单位的会计违法行为负有责任。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规定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承担最终责任的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虽然也对此承担责任,但已退居第二位。同时,会计人员不再承担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这成为我国会计角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表明政府放弃了对传统监督观的依赖,转向按充分披露原则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实施社会化监管。

例如,1999年《会计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它着重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严格禁止虚假信息。它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要求各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同时,对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对直接责任人增加了经济处罚办法。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可见,以1999年《会计法》等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为标志,我国会计角色开始逐步向现代企业会计角色趋近;但要真正实现现代会计角色的要求,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3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会计角色的矛盾和冲突

3.1 政府期待和市场期待的矛盾和冲突

政府对会计的角色期待,依然是传统的核算观和监督观,依然把会计视为一种经济核算工具,把提高国有企业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的期望寄托于更加强有力的经济核算制度之上。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实施成本最小原理或者最大效益原理成为企业理性活动的根本目标。随着企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它必然要求企业会计通过科学的信息计量、记录和报告为实现企业理性活动目标提供公度化作用,从而使会计角色从传统的核算和管理的角色转向信息生产和报告的角色。由此可见,会计角色的政府期待和市场期待存在着显然的矛盾和冲突。

3.2 新旧会计政策的转变对会计角色的影响

当政府的会计政策有了破绽或漏洞,某些市场主体就可能利用机会钻营牟利,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发展。政府一旦发现这一违法违规现象,一方面要对它们进行惩处,另一方面也会完善旧政策或制订新政策加以防范和堵塞。这实际上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博弈状况。这种博弈对于会计来说,则彰显着角色选择的矛盾和冲突:市场主体通过钻会计政策的空子或漏洞以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而政府则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打击市场主体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使得会计人员处于与前者同流合污还是站在后者立场的两难境地。

3.3 利益各方的利益博弈对会计角色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既是会计规范的制订者,又是市场的投资者。虽然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但国企的代理人却不时超越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随意干涉企业决策,当家又理财;要理财,就必然涉及到会计政策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以会计准则为主体的宏观会计政策的制订过程其实质上就是与会计政策相关的各个利害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方利益妥协均衡的产物。至于企业,微观会计政策的选择更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因为选择何种微观会计政策,对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利益博弈过程,往往使会计角色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会计人员的角色在这里显得更具有冲突性:要么执行领导授意做假账,要么维护会计规范的尊严。

3.4 信息不对称对会计角色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形成一种委托关系。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会计(会计组织)是企业的一个职能机构,它直接受雇于企业管理者并为其服务——记录、计量、报告企业的经营等。由于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会计也间接地受托于企业外部的委托者(即所有者),如股东、债权人、国家有关机构等。会计与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密度是不一样的:企业管理者能够观察到会计的各种行为,甚至可以操纵会计行为,使会计按他们的意图进行会计选择。而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会计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代表,有责任如实向所有者反映受托责任(即企业运行)的履行和完成状况,提供有效的可供决策的会计信息。这种状况往往造成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管理者的操控,企业会计信息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会计角色在这里被扭曲了。

3.5 企业会计事务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在现代企业中,“两权分离”使得投资者由于远离经营实体,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反之,企业管理当局因处于内部人位置,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客观上为其操纵会计行为创造了外部条件;处于主动地位的经理人员,受各种动机驱动,容易采取一些不良的会计行为,对利润进行操控,搞盈余管理,使得外部集团所得到的只是有关企业的虚假信息,形成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现象,从而造成会计角色的扭曲。

4 解决会计角色冲突的政策途径和机制

4.1 完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政策

一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预防可能出现的会计问题;二是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三是对企业会计政策在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四是建立科学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培育会计诚信氛围,建立完善有效的监测评价机制,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及可能的行为效果进行有效监督。

4.2 完善会计管理政策

强化外部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如会计委派制、稽查特派员制和监事会、财务总监等。建议财政部门设立专职机构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统一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企业和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监督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工作。专职机构会计人员的相关费用由财政预算统一安排,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按国家会计政策进行会计行为而不受企业和单位领导的制约,更有效地维护所有者的利益。

4.3 建构合适的制度安排

对于会计角色冲突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建议设计一个合理的制度结构,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人因其违规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其可以获得的收益,从而改变会计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决策。例如,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大对会计造假所有参与者的处罚力度,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者可以提起诉讼,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大于造假收益。

显然,通过相应的政策安排和规范,会计角色冲突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会计角色的发展和演变也将走向真正的现代会计角色。

参考文献

[1]娄尔行.主编.基础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

[2]蒋国发.浅谈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J].财会研究,1994,156.

[3]王开田.现代会计角色论——从企业的性质看会计地位与扮演的角色[J].会计研究.1998.2.

7.会计职称考试政策 篇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900(11500×60%)

贷:预计负债6900

借:递延税款2277(6900×3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277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62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623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623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231.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93.45

(3)甲公司×5年发生的或有事项对净利润的影响全额(减少净利润)

=(16+570+6900)×67%=5115.45(万元)

(4)产品保修费用年末余额

=(60+150)+10000×1%+500×50×1.8%+800×(2%+3%)/2-(50+250)

=210+100+450+20-300

=480(万元)

(5)除上述事项(2)外,其他或有事项均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上述(6)应披露的内容:

本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的某项银行借款于×5年5月到期,该借款系由乙公司于×2年5月从银行借入,本公司为乙公司此项银行借款的本息11500万元提供60%的担保。债权银行于本年7月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乙公司及为其担保的本公司偿还借款本息,并支付罚息140万元。×6年3月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本公司需为乙公司偿还借款本息的60%,乙公司和本公司对该判决不服,于3月15日上诉至二审法院。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二审法院尚未作出终审判决。

理由如下:在未决诉讼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其形成的原因。由于甲公司的该项诉讼尚在上诉中,如披露预期会对公司的诉讼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可不披露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只需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依据:《会计》第388―395页。

2.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1月1日以货币资金投资万元,取得B公司60%的股权;有关资料如下:

(1)191月1日,B公司的股东权益为3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B公司于年1月1日成立并从当日起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根据投资合同的规定,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期限为5年。

(2)A公司与B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1998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3000 2000

应收账款净额4000 2000

存货 3000 2000

减:存货跌价准备 300200

存货净额 2700 1800

流动资产合计 9700 5800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2560

长期债权投资 2050

长期投资合计 2560 2050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5000 3000

减:累计折旧 1000 800

固定资产净值 4000 2200

在建工程 3125 1800

固定资产合计 7125 4000

资产总计 19385 11850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2000 5000

应付账款 1000 2000

其他流动负债 500850

流动负债合计 3500 7850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5125

负债合计 8625 7850

股东权益

股本6000 2000

资本公积 1000 1000

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2760 1000

股东权益合计 10760 4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19385 11850

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简表)

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一、主营业务收入 25000 1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6000 6000

二、主营业务利润 9000 4000

减:存货跌价损失 300

营业费用 1700 1000

管理费用 2000 600

财务费用 2000 850

三、营业利润3000 1550

加:投资收益56050

四、利润总额3560 1600

减:所得税 800600

五、净利润 2760 1000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 2760 1000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七、未分配利润 2760 1000

(3)A公司与B公司19发生的内部交易如下:

①B公司出售库存商品给A公司,售价(不含增值税)为3000万元,成本为2000万元,相关账款已结清。A公司从B公司购入的上述库存商品至1998年12月31日尚有50%未出售给集团外部单位。

②A公司1998年6月30日以2000万元的价格出售一台管理设备给B公司,账款已结清。该台管理设备账面原价为4000万元,至出售日的累计折旧为24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4年。A公司采用直线法对这台管理设备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预计净残值为零。B公司购入这台管理设备后,以200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③A公司1998年7月1日接面值发行两年期债券5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出售给B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A公司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建工程。

(4)1998年12月31日,A公司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998年12月31日,A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为向B公司购入库存商品的未出售部分,其可变现净值为1200万元。

要求:

(1)编制A公司1998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抵销分录。

(2)假设A公司向B公司购入的上述库存商品的剩余部分至12月31日尚未出售给集团外部单位,A公司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可变现净值为1000万元。编制A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对此项业务的抵销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一:

(1)A公司在编制1998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以下抵销分录:

①借:股本2000

资本公积1000

未分配利润1000

合并价差160

贷:长期股权投资2560

少数股东权益1600

②借:投资收益600

少数股东损益400

贷:未分配利润1000

③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

贷:存货500

主营业务成本2500

④借:固定资产原价2000

营业外收入400

贷:累计折旧2400

或:

借:营业外收入400

贷:固定资产原价400

③借:累计折旧50

贷:管理费用50

⑥借:应付债券2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2000

⑦借:应付债券50

贷:长期债权投资50

⑧借:投资收益50

贷:在建工程50

⑨借:存货跌价准备300

贷:存货跌价损失300

(2)A公司在编制19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对此项业务作以下抵销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500

贷:存货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存货跌价损失200

答案二:

(1)A公司在编制1998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以下抵销分录:

(A)抵销长期股权投资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

借:股本2000

资本公积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800

少数股东权益1200

(B)抵销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600

(C)抵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40

贷:投资收益40

(D)确认少数股东应享有的净利润:

借:少数股东损益400

贷:少数股东权益400

(E)确认合并价差:*

借:合并价差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00

(F)摊销合并价差:*

借:投资收益(或管理费用)40

贷:合并价差40

或者将分录(E)和(F)合并为:*

借:合并价差160

投资收益(或管理费用)40

贷:长期股权投资200

(G)抵销集团内公司间存货交易及其未实现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

贷:存货500

主营业务成本2500

(H)抵销集团内固定资产交易及其未实现利润:

借:固定资产原价2000

营业外收入400

贷:累计折旧2400

(I)抵销因集团内固定资产交易多提的折旧:

借:累计折旧50

贷:管理费用50

(J)抵销集团内相互持有的债券:

借:应付债券2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2000

(K)抵销集团内相互持有的应付债券利息:

借:应付债券50

贷:长期债权投资50

(L)抵销债券投资收益和在建工程:

借:投资收益50

贷:在建工程50

(M)抵销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300

贷:存货跌价损失300

(2)A公司在编制19度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对此项业务作以下抵销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500

贷:存货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存货跌价损失200

注:*若不编制分录(C),且将分录(E)和(F)改为下列分录,也视同正确。

借:合并价差160

贷:长期股权投资160

8.会计职称考试政策 篇八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分别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这对于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会计实务中,有时很难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因此有必要对于二者作一番比较分析。鉴于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分别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一)会计政策。第一个层次为“原则”层,是指会计确认的原则,即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正式录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借款费用资本化原则,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原则等。第二个层次为“基础”层。是指会计计量基础,它是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事项所采用的基础,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第三个层次为“方法”层,是指依据会计确认原则,按照一定的计量基础,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法,它是企业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存货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等。

(二)会计政策变更。(1)会计确认原则的变更。会计确认是将交易和事项列人财务报表的过程,因此确认原则的改变必然导致会计要素改变,应当认定为会计政策变更。(2)会计计量基础的变更。会计计量基础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量化的价值属性,对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如果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也就意味着会计政策发生了变更。(3)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方法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对会计要素进行的量化过程。会计方法变更必然导致会计要素数量的变化,因此会计方法的变更也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以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正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财务报表中有的项目是不能精确计量的,只能进行估计。会计估计有三个特征:一是会计估计源于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二是会计估计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的;三是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可见,会计估计变更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或前提;二是上述前提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后果。

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辨析

(一)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会计确认原则的变更必然会引起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变化,反过来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化作为判断会计政策变更的依据。如商品流通企业原来的商品采购费用要求列入营业费用,但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要求,应当列入存货成本。列报项目的变化必然是由会计政策变更而引起。

会计估计变更只会引起列报项目金额发生变动,而不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化,因此据此可以推断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以会计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计量基础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会计判断,因此涉及计量基础的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而不是会计估计变更。

(三)以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是否涉及不确定性因素为判断基础。如果对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受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那么该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四)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的判断基础。当一项会计变更既涉及会计政策变更又涉及会计估计变更时,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例如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某项机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快速折旧法,这项变更既涉及到会计估计数额的改变,同时也涉及到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应当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

四、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案例分析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究竟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是颇具争议的。折旧方法本身是会计政策,但是由于涉到了对固定资产使用方式变化以及预期经济收益变化的判断,所以既可以认定为会计政策变更,也可以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而按照我国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准则的规定,当一项会计变更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当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而对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的判断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做出的,这符合会计估计的定义。另外,即使在确认原则、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都确定了的情况下也仍然无法确定固定资产在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金额,因为每期折旧金额的计算是建立在对固定资产未来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估计的基础之上,即如果不借助于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估计,就无法估计固定资产折旧金额。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认定法,准则对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往往都出于减轻工作量的需要,而不涉及任何会计估计,因而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的存在是会计内在不确定性的产物,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而不得不进行估计。而发出存货的计价是能够得到发出存货的入账价值的准确数字的,可以不进行估计,会计方法的变化纯粹是为了减轻会计核算工作量的需要而进行的会计选择。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不符合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

五、结束语

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变更的属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固定资产折旧分摊方法的选择和资产使用寿命的预计,属于判断事项,折旧方法应该定期地加以复核。如果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应当改变折旧方法,这种改变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变更的属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为: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如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或者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是会汁政策变更。可见,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属性的认识,我国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将固定资产折旧变更认定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都有依据。事实上,有时候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并不是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因为企业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发生了什么变化而需要利用现有的信息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变更或者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进行估计,而纯粹是调节利润的需要,这样的会计变更不能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因为只有在会计变更能够提供更多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允许变更。换言之,没有会计估计变更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是不允许的。

参考文献:

[1] 刘莹,黄胜.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辨析[J].商业会计,2011(18).

上一篇:艰难的反义词下一篇:初一英语上册课本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