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共9篇)
1.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一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聚英学校 王艳
通过这次省级培训可以说使我茅塞顿开,面对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多元化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养:
一、教学态度:敬业爱岗,责任感强,具有学习研究的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于教学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取决于他的态度。敬业爱岗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音乐教师的工作特点往往直接成为教育对象的表率和楷模,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会因为他的失败,将会扼杀许多儿童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感,具有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是一辈子都要重视和修炼的课题。
二、教学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1.关于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一定是有所设计的,正如我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所感受的那样:有对比,有起伏,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听者赏心悦目,欣然接受。2.关于组织教学: 教师能否有效、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这不仅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素养既有无责任心的体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条件。
3.关于自弹自唱:自弹自唱是音乐教师的专项基本功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手段。作为音乐教师歌唱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拥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水平是其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教师只有懂得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歌唱要素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学生向着正确的艺术方向发展。歌声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的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拨动学生的情思。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器乐演奏方面,音乐课堂中教师准确恰当的运用乐器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钢琴是音乐教师必会的乐器之一,当然音乐教师出来钢琴之王对其他乐器也应该有所了解,甚至可以要掌握其中一两种乐器那就更好,这样有时会给你的课堂锦上添花。乐器的范奏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学生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会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范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的气质,演奏的风格,提供学习的“模仿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所以教师富有激情的自弹自唱,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教学,音乐作品的关注和兴趣,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启迪、激励、感染、熏陶等作用。
4.关于正确使用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了音乐教育的传统模式。先进的视听技术、音响、声像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学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也为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服务。音乐教师在享受并运用这些高科技便捷方式的同时,不要丢掉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音乐性。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适时、恰到好处,起到“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
5.关于教学调控与应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动态的教学过程,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调控。如何保证音乐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决于音乐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过程张弛有致、兴趣盎然,充满活力,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效果。
6.关于教学调控与应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动态的教学过程,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调控。如何保证音乐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决于音乐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过程张弛有致、兴趣盎然,充满活力,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效果。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我们正处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我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结构;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又能开展科研工作,并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努力做到教学情感饱满,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语言生动简明,范唱以声带情;板书清晰,设计合理,体现为教学服务。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2.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二
教师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者,也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心理品质、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并能够在教学当中理论联系实际,巧妙自如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思维的升华和创造力的发展,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民族的振兴。
一、培养高尚的心理品质,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长期扮演的角色,使其逐渐形成特有的心理品质。在教育过程中,这种特有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其它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具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品。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能陶冶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 树立高尚的心理品质,是促进自身修养的重要前提。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有高尚的心理品质。高尚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教师修养的自我体现,也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一个人既然选择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就要锻炼自己的爱生之心,使它成为自己性格的组成部分。
1. 师爱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爱,但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师爱相比较。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教师在履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爱学生是所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所拥有的共同情感。离开了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就像正在生长的幼苗,离不开阳光和雨露一样。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师爱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进而转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内部动力。
2. 师爱是促进学习的源泉。
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共鸣,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情。学生将其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积极参加他组织的各种活动,从而引起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3. 师爱可以产生模仿的意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趋向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而不去模仿他们所厌恶的人,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爱可以产生模仿的意向,尤其是学生所热爱的教师,对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爱是塑造一个人灵魂的巨大精神力量,它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教师,单单爱学生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去爱。爱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放任学生,更不能溺爱学生,而是应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着眼,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严格要求的出发点必须是善意的,是爱护学生,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严格要求的内容是合理的,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再次,充分尊重和信任是师生沟通情感的桥梁。严格的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
(二)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完善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细微而繁重的劳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是难以胜任的。教师的意志品质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的坚定、果断、沉着、冷静、自制、耐心等意志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1. 培养教师意志品质的自觉性。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高度的工作自觉性。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伟大使命。也应明确意识到人民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从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主动地坚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坚守岗位、矢志不移。
2. 培养教师意志品质的坚毅性。
由于教育周期长,教育教学的效果长时间才能见效,每个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有时表现为拒绝或排斥教师的教育,使教育产生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教育的成功经验,往往归结到教师的百折不挠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上来。
3. 培养教师意志品质的果断性。
教师的果断性是指教师善于及时地采取决断的能力,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现象。教师的果断性表现为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要敢作敢为,但不是草率和冒失,而是以事实为根据,自觉地做出决定。如果教师缺乏果断的精神,那么学生的行为将无所遵循,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行为的引导。
4. 意志品质的自制性,是支配教师行为能力的前提。
一位有很强自制能力的教师,能强制自己去做应该做而又不想去做的事情,强制自己不做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能坚持不懈地了解与耐心地教育学生。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还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意志,使自己意志品质同一定的外部表现恰当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如果教师能针对具体教育情境,恰当地运用面部表情、语调、手势往往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意志力量,强烈地感染学生,这也是教师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自身修养的发展。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不仅是教师完善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教师工作提出的要求,教师兴趣爱好越广泛,与学生交往沟通的渠道就越多,教育的主动性就越大。实践证明,“多才多艺”的教师,与学生联系广泛,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教学效果都是比较显著的。
同时,锻炼性格,也能提高自身的修养。集中反映教师性格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认识和观察事物时,教师灵感丰富、思维清楚,对学生和蔼可亲,情绪稳定。在行为方式上,不急躁、不发火,落落大方,彬彬有理,不失风度而富有教育感染力。
由此可见,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也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影响感染着学生。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它不仅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直接证明着教师教育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培养人才的教师要求也随之提高。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具备高尚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还应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不负于历史的神圣使命。
二、加强基本素质建设,提高教师道德文化修养
教师的素质是指对从事教师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的要求。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条件,它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而且还应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能坚持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承认和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勇于克服;作风正派、平易近人、处事公正等。
(二) 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能力,形成优良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胜任教学工作。
首先是对所教学科的知识应有更高深的造诣,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全部系统化的掌握,并了解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体系。对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比较了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科学的解答。
其次,教师应具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特别是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还应经常翻阅报刊、杂志,吸收有关教育工作的新信息、新思想,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
再次是文化程度的高低一定要符合国家教委的有关学历的规定。虽然文化程度本身不能完全代表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它能直接制约人的文化素养,它是个人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三)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心理基础。
首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满腔热忱,刻苦努力,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情况,能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思想言行上为学生作出表率。
第二,工作应认真负责。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工作中应任劳任怨,要有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敢于牺牲一切的精神,并尽职尽责、勇挑重担。
第三,教书育人应统一起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而且也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教育。
(四) 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教育理论水平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理论保证。
1. 要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指导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
(五) 具有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做好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智力和能力的完整组合。单纯具备某个方面的知识而缺乏教育教学应有智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智能结构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智能结构尤为重要。
1.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合理组织和使用教材,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协调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有效地实现最佳传递。
2. 要有精确的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工具。一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语言清晰、准确明了、简洁易懂、逻辑性强,对学生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要有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即板书文字修养好并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文字材料。三是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富有情感的语言能“以声传情,以音动心”,从而使学生的性格和情操受到陶冶。
3. 要有敏锐、准确的观察能力。
敏锐、准确的观察力是教师了解学生,借以获得教育依据的重要能力,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敏感性的前提。
4. 要具备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创造性的工作能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求教师应具有开拓型的思维能力,能经常根据教学的特点,用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解决问题。
5. 要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在理论上熟悉实验仪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掌握操作的基本程序。其次是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能随时排除出现的故障,并能对仪器设备进行简单维修和较好地保养。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
3.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篇三
关键词:教师 素养 职责
教师的素养问题,是教育学领域中永恒的话题。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的素养是做好提高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情意、教育教学技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方向的作用,没有教育理念指导的行为是盲目的,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意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健全的教育情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一种情感境界。教师的教育情意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对教育对象的热爱以及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体现,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结合。
二、师德素养
师德是每一位合格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养,师德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占有统领地位,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导引和动力因素,又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目标和检验标准,教师的师德素养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首先,教师要热爱、忠于教育事业,这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积极地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师要博学。现代社会是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学生对知识全方位的追求。最后,要精于教育手段。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教育工作,高超独特的讲课艺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宜的教育手段,都是师德的具体表现。
三、科研素养
教师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教育科研必备的素质和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都赋予了教师“研究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
四、教育技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不仅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综合的教育技术素养更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必要保障。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有效地利用技术,学生就有机会掌握重要的技术能力,而帮助学生做到这点的关键人物是教室中的教师。教师要负责在教室创设环境,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能力与教学、课程及学校管理的各种理念相结合,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运用信息与计算机技术能力来改进教学效果、加强合作。
五、勇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要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这需要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主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坚信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必须坚持个性化的教育;坚信在人的创新素质的发展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引路人。
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道德素质和学术水平,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气质风度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有高尚的情趣、出众的才艺、文明的举止、敏捷的思维和火热的激情,才能承担起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光荣任务。
参考文献:
[1]曾俏.浅谈教师个性与师德素养的有机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2]冯青来.试析师范教育中教育技术素养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师教育,2009,(2).
4.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技能 篇四
3广播的文化修养,学科之间的知识日益渗透,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教师要掌握其中的知识并与用到事件中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教师要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
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反思教育的能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遽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三是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21世纪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四是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如同“芝麻开门”的暗语能打开宝库一样,人的创造潜力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造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五是心理辅导的能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是先育己后育人的真正楷模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是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老先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让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
包括我们暑期培训的辅导老师(游老师),他是多么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尽管我们不是面对面的学习,但我们能感受到游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同学的爱戴,有耐心,有韧性,明知打电话、发信息等来的是‘失望’,但他还是尽量做到当老师的责任与所付出的爱心。怕学员们做作业有困难,特制作了视频教学;担心学员们完成任务时绕弯路,用各种方式张贴公告;考虑学员们学得紧张,提供了‘开心一刻’;为了给学员们鼓励加油,精心制作了单元总结,美观实在,内容丰富等。我一方面为有这样自觉认真的辅导老师而感到自豪骄傲,同时也为能做游老师的学生而感到有福气,让我学到了方方面面的成人成才的秘诀;另一方面,我也为没来或迟来的伙伴们遗憾痛惜,他们既没有体会到成为游老师的学生的真正感受,也耽误了很多写作、操作、完善等技能与技巧性的东西。
甭说未来所需,就是现在都极力要求我们当教师的深深地教育一下自己了。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做不完善呢?可想而知,打着教师称号而不去正己的人是怎么还社会、还老百姓、还伟大的党和政府的一个公道,怎么去完成上天给我们布置的这份答卷呢?不管学校对我们的照顾如何?也不管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如何?学生对我们的认可程度如何?……我们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表率——好好教育一下自己。
二、教师是拥有“长流水”式的终身学习的榜样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然后知不足。何况我们处于信息发达的社会呢?所以,非常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学习的平台与学习机会,让我们不断地通过写帖、回帖,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不断地通过做作业,让我们去完善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设计的不足,同时提高了我们网络操作的技能与技巧之类的东西。由一个纯粹的网盲变成比较可以的新技术人员。再说,我们的游老师本身就给我们起了榜样的作用。每次在阅读完材料后,再琢磨如何书写讨论内容,一不小心就落后了,想到游老师那么地认真期待,我都有点惭愧不已,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督促自己要好好向游老师学习,然后再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在此,我会很感激游老师的,能有缘有幸成为游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收获的事情。之前的理论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一桶水,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情况下,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拥有长流水。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是近在咫尺的大事。所以,我真诚地建议我们当教师的不要再耽误了,醒一醒,擦亮眼睛,奋起直追吧!学生在等我们焕然一新,家长在期待我们的榜样作用,社会在监督我们的神圣职责尽到了没有?党和国家在督促我们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了没有?让我们携起手来、堂堂正正地共创美好的明天。
三、教师是由教书匠上升为真正的教育家的强力前身
5.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五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一定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语文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1、文化底蕴是前提
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虽然小学语文简单,可是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教师文化的再生产。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其实,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那么,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怎么说也不会把语文教好。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精妙的语言是基础
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一个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一个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
3、专业的知识技能是关键
对于教师来说呢,有的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六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在课程理念、结构、评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一次重要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素养,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 教师 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各种因素的出现和新课程环境的形成,使得教师要面对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素质,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我认为政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
一、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要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也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核心就是人的思想素质。学生的思想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政治教师的责任任重道远。第一,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是从事“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高低,是一个人能否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一任务决
定了我们在教学和教研中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政治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把党的方针政策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兴国在教,兴教在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为:热爱教育、不断进取、完善自我、严以律己、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表里如一,核心是爱岗敬业。素质表现为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宽厚、真诚、热情,对工作的勤奋、积极。越优秀的教师才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品质,要有责任感,有热情,有爱心。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是用自己的执着与献身精神感染学生、培养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的神圣感和崇敬感;二是用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三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这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二、应具备渊博丰厚的科学文化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门选修课。开设的这些课程,按我们国家的中学实际发展水平,不可能专设专业老师,一般由政治老师自己开设这些课程。而这些对我们政治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必须掌握上述课程的相关内容。第一,政治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从一般意义上讲,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透彻理解任教学科的知识、方法,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得心应手;不仅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应当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因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否则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政治教师来讲,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第二,政治教师还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作为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那就成了井底之蛙,在教学活动中难以做到触类旁通,也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复合型,且呈开放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掌握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教育技术,这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础,促使我们由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既是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其二,知识构成既专深又宽广。首先是准确而又广泛地理解中学政治所包容的基础知识,所体现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其次要尽可能地与相关学科教学配合协调,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其三,应具有较高的教育学科理论修养,特别是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管理策略、方法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使教师不仅仅是教员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形成自己的风格,能为中学政治教育教学做出贡献。其四,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总结成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应具备富有智慧的教育教学技能素质
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幽默。幽默表现为教师的语言和动作,要恰到好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
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学生的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二是要富有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投入的一种表露。热爱才有激情,情才能专注,专注才可能产生灵感。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每节课都是一次表演。优秀教师因为对事业和学生充满爱,当他被学生渴望知识的目光点燃激情的火焰时,情感澎湃了,灵感产生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三是欣赏——寻求完美人生的艺术追求。作为教师,只有学会了欣赏,他才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人和事,才有利于发现人材,培养人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的个性,形成独立的人格。四是要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率。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亲的教态、个人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是要技巧。优秀教师不仅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还擅长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何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都早巳进入了设计程序。教学的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优秀教师能很好把握教学节奏,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并很巧妙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因而课堂上他们显得非常轻松,会给学生留有充分 的思考空间。
四、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的关系的建立与性质,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是他们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的工作中。
教师的身体素质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教育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扎扎实实,不能有半点虚假。教师应在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不良嗜好,不参与社会上的各种不良活动,以欢乐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在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需要更多的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政治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自我提高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7.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七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作一般的阅读表达, 引导激励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培育学生的较深厚的语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更具有这种明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汉语言文字的工具性, 深刻地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发展演变规律和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语文教师的自豪感;从汉语言文字的文学性思想性, 理解语文所承载的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具有语文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从社会需要、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观照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 具有语文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从近年的汉语文教学现状, 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向、效率, 具备忧患意识以及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该对汉语言具备天赋的或后天养成的敏感, 从心底热爱汉语言文字, 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形体、结构、内涵、声韵、语气、节奏等有敏锐的感受, 对文学、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 具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和人文情怀;对文章表现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艺术魅力具有较强的发现、概括和探究能力。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要成为“杂家”, 要有较深远的知识背景, 不只学业素养丰厚, 还要关注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尤其要对中学语文教材有较透彻的理解把握, 能熟练灵活地使用教材, 有针对性地运用教材, 能创造性地补充自编教材。对课本内容的选择、编排、知识能力点的设置等, 有居高临下的、清晰的认识;对每一篇课文, 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喜剧, 都能从内容到形式有全面、透彻和创意性的理解, 说起来如数家珍, 用到时信手拈来, 讲解阐发有声有色, 拆解组合灵活自如, 而不是一般的按部就班, 中规中矩, 更不是一知半解, 生吞活剥。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要具备科学高效的教学技能。知识素养丰厚, 是做好教师的前提条件。教师之所以为教师, 关键是能把知识化成甘甜的泉水来滋润学生的心田, 培育出学生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师所以能为“特级”, 是能更准确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知识结构, 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更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调动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备自己独特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技能。传授知识, 能化繁为简;训练能力, 能化难为易;积淀素养, 能润物无声。三言两语能调动学生情绪, 把学生带入意境;点拨评价, 切中肯綮;分析批评, 鞭辟入里, 富有启发性;总结概括, 深化升华, 如拨云见日;把握教学节奏, 如行云流水。指导阅读, 能引领学生走进字里行间, 由浅入深, 由课文到作者再到自己, 由内容到形式, 感受语文的“味”, 体悟语文的“道”。在一遍遍、一篇篇高质量的阅读过程中, 吸收思想情感营养, 积淀语言素养, 获得语感, 养成习惯。指导写作, 给方法, 给步骤, 做示范, 打开学生思路, 激励个性和创意, 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 写出既合乎规范, 又情文并茂的文字。评价习作, 能切中要害, 如拨茅塞。
8.政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篇八
一、较强的观察能力
时政性强是政治课教学的突出特点,政治教师要多看报刊、杂志、新闻,要善于观察和把握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时代感,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言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和谐发展。
二、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政治课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多注意收集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
(一)在课堂上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建议要求等,通过倾听学生反馈出的信息,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措施予以解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教师要经常到学生中间去,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建议和要求,对学生给教师的肯定和赞扬要继续发扬;对于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改进。这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促使教师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融洽师生关系。
三、提高问的技巧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对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提高问的技巧和能力。
(一)上课多问、巧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我讲你听”唱独角戏的做法,要依据教材提出一些提法新颖、内容实在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二)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理解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友爱的良好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教与学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四、提高把握教材、时政热点和学生思想脉搏的能力
政治课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教材知识、时政热点和学生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全面把握教材。教师要通过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等做到了然于胸,以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二)准确把握社会热点。中学生兴趣广泛,喜欢了解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但由于学生受到知识水平、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认识问题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教师要加以引导、分析,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和这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号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政治课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政治教师要摸清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取得学生的共鸣与支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9.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九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本人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宋代学者李觏也曾经提出:“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见,有德且德高方能为师。
当今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要为祖国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如何成为一名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师。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人们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德”是师之本,德高方有严教。反之,教育者的德行若非优于受教育者,又岂能为师!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包括: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能够正确看待义与利。教师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牢固的法纪意识。作为教师应知法、懂法,认真学习贯彻各项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并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带头遵纪守法,严格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当权利。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一项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还是在参与社会人际交往活动中,都应该有着端正的社会义务观、良心观,倡导健康的幸福观和爱情观,热心支持社会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所应注重培养的良好品格之一。
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则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应包括:
1、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这是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所追求的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教师敬业、爱业,乐于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素材。
2、爱生亲徒,乐教不倦。孔子曾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育门生的座佑铭。教师对学生崇高的教育爱和耐心引导、循循善诱之道,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3、勤于管理,宽严适度。“玉不琢,不成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教师既要不适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规劝,又要坚持对学生实施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管理。爱而不纵,严而有格,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重要标志。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可以说是师德的价值的升华。
5、乐于合作,善于协调。竞争激烈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协作精神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本人不仅要重视并善于与他人合作,而且要引导学生重视集体合力,学会合作,并善于协调。
三、知识与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正步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自身必须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1、尊重教育科学,勇于创造。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以行为科学为基础,还要以认知科学和质量研究为基础。教师不单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该是一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2、加强教师的美育意识。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渗透美学思想,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并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鉴别美,提高审美能力。
3、提高教师的活动素质。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本身除要能胜任本学科教学外,还应具有较好的活动素质,以利于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还要求教师本人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人格,教师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1、端庄优雅的举止、儒雅的风度、礼貌博学的谈吐、大方得体的着装和整洁的仪容仪表等,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部表现。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媒体,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具有直观、真实的教育作用,也将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仪表修养产生直接的影响。
2、高尚的情操、谦虚的品质,是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高尚的情操包括教师的操守、道德感、理智和美感等方面,谦虚的品质是教师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的虚心、不自满、不骄傲,乐于接受批评与建议,取长补短。正如孔子所倡导“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话说:“十年树林,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是艰巨繁重的脑力、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分八小时内外,全凭教师的良心、觉悟和意志去完成,有时为了解决某个教学问题、班级问题或某个学生的问题,会耗费教师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内容。
4、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酷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表现在满腔热情指导一切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要求教师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并应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学习新知识与新方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教以德为先,我们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知识与活动素质以及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并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多层次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素养 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的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请你就自己做教师的经验,具体谈谈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素养.请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具体论述
答: 一.学科专业素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能否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顺利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地注意学习,使自己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化学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只有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作为特殊的专业人员,还必须掌握相当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现代教育的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发展;认识现代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明确现代的师生观: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了解现代的人才观:学校培养的是创新型、智能型人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在准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学原理。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其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心理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自己在接受师范时获得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追踪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了解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例如,现在的学生从小已习惯于从电视和电脑画面上获取信息 , 视觉信息占据了学生所获取信息的最大份额。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含有丰富信息的幻灯和动画画面是使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此外,感知觉、观察、识记、保持、遗忘、回忆、再认、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言语、技能、能力、气质与性格这些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无一不与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率相关。在制作和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时,在实施多媒体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应用心理学原理,以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自身应具备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技能其重要性就更不可取代了。
二、人文综合素养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就能实现的平面结构的简单模式了。而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与批改、学生实验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网络 BBS 论坛、在线测试评价系统、E-mail、手机短信等面对面的、书面的、电子的、网络的等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不再是简单的化学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中还应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一个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个教师能否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和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
首先、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除化学外还应具备相当程度的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和贯通,虽然现在高考的理科综合仍然是拼盘式的综合,但在高考中采用真正意义上的理科综合是迟早的事。能够了解相近学科、应用相近学科的方法和思路解决学科的问题是教师发展的一个方向。
其次、作为理科教师也要具有相当的文科知识素养。在向学生介绍物质的用途以及化学发展史时,丰富的相关文史知识脱口而出,立即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化,也增强了学生的向师性。
再次、在实施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情感、有感染力的语言,如何应用熟练的对话艺术去驾驭课堂进程,左右课堂气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等对教师要具备的交往艺术和交流艺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如何构建既传递知识信息又传递美感的多媒体画面,如何在课件中穿插既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又富有人文气息的解说词、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等都要求教师要有相当的美学和艺术素养。三.信息技术素养
教育是对人们学习的支援,是促进人们学习所创造的一系列学习状态。这一系列的学习状态是通过教育媒体具体化的。教育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媒体技术,这些新的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又为教育信息的呈现、传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手段,它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用于完善信息的呈现、传递,它还为教学过程的分析、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它使人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形态上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它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想跟上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中学教师要想顺利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合理方便地实施多媒体教学,至少要具备以下信息素养和能力:
(一)、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常见的 ICT 资源:能成功地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麦克风等)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能熟练使用投影仪;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多媒体采集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等);熟悉 Windows 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方式;能熟练地进行磁盘、目录、文件的管理,包括剪切、复制、删除等;能安装、启动应用软件(如从光盘上或软盘上安装软件);能在同一应用软件之间和不同应用软件之间进行数据的剪切、复制和粘贴;能借助软件的“帮助”或用户手册来学习使用某种软件,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进行故障检测,解决教室中常规性的软硬件问题。
(二)、能够使用常规的应用软件: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和文字录入方法(智能全拼即可);能够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能够使用数据库软件的基本功能;能熟练使用演示文稿软件;能够利用著作工具制作基本的多面体教学软件。
(三)、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能进行基本的网络应用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性知识;能熟练使用浏览器软件上网、检索、保存、下载信息;能使用 BBS 和网上聊天室;能熟练地发送、接受、管理电子邮件;能利用创造工具软件制作和发布简单的网页。
(四)、理解信息的特性,包括:信息的存储与压缩:信息必须保存在某一个地方,信息会占用存储空间,必要时能够进行文件压缩;信息加工:计算机能够处理、呈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信息评价:必须根据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可信度、合理性、倾向性对信息进行评价;动态链接: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建立动态链接;信息共享:可以和他人远程共享应用程序和信息。
(五)、能够寻找、获取、生成能够满足需要的教学资源:明确学校中可利用的技术资源及其使用机会的限制;了解所在社区(电教馆、信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可利用的 ICT 资源;能够通过网络搜索、下载所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如相关法规文件、课件、素材、案例、论文等),并判断其可靠性和适用性;能够通过检索多媒体光盘(如电子百科全书等)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使用工具软件(Word、Powerpoint 等)或专门的备课软件进行备课;在必要时能够独立或与技术人员合作、选择利用有关资源合成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软件。
(六)、能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 ICT 整合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利用 ICT 进行有效的信息呈现,能够利用 ICT 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利用 ICT 促进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够组织学生利用 ICT 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前者是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短期的培训实现的,而后者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更需要教师自我加压自我更新和提高,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能使自己成为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能实现自我提高的新型教师。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4、研究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 5 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推荐阅读:
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10-24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07-13
浅谈职教教师应具备的素质08-03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10-17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10-24
未来教师的形象期待08-05
“未来教师”之我见10-12
教师未来十年职业规划09-24
优秀的美术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