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扶贫工作总结

2024-07-05

乡扶贫工作总结(通用7篇)

1.乡扶贫工作总结 篇一

乡扶贫工作汇报

乡扶贫工作情况如何?以下是聘才网小编收集的关于《乡扶贫工作汇报》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XX年-20XX年,****乡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解决农村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及自治区党委五届八次(扩大)会议精神,按照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国家补助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全年的不懈努力,使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市北部,有***个行政村。1万多户,多人,耕地面积**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亩。林果面积***万多亩,年底牲畜存栏**万头。XX年粮食总产***万公斤,人均**公斤。XX年底全乡有特困户**户,**人;低收入贫困户**户,**人。

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

为做好扶贫工作,首先,我乡成立了以党政 “一把手”为领导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计划的制定、扶贫措施的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上下协调,认真组织实施扶贫项目。

三、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一)我乡XX年-XX年的扶贫任务是:解决***户特困户的温饱问题,使**户贫困户脱贫。为做好这项工作,采取每名干部承包1户特困户的做法,引导、帮助他们脱贫。通过层层签定扶贫目标责任书,下设办公室,加大了工作力度。市上扶贫对口单位、我乡的各个单位和群众对我乡的贫困户捐款、捐物**万多元,使贫困户受益。

(二)为解决特困户温饱问题,加快脱贫致富,我乡**户特困户和低收入户的各项农业三项税减免**万元。

(三)通过开展 “捐款、捐物送温暖”活动,三年内我乡干部自觉捐款**万元。全乡***户捐赠**只鸡给扶贫作基础。

(四)按照州、市扶贫办的安排,我乡**个村的扶贫规划,编制上报了。写各种可行性报告**多项上报各级有关部门,批准了***个。

(五)开展贫困户科技培训,掌握农业实用科技技能,这三年根据州、市扶贫办、科技局和乡政府的安排,举办了贫困户培训班****多次,培训农民**万人次,其中贫困户**多人次,干部**多人次。使他们掌握3-4门实用技术,促进脱贫致富。在这个培训的引导下,我乡农民从事科学养殖、科学种田、科学园艺、初步建设暖棚搞种植,增加人均收入。

(六)为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加快脱贫致富,解决***万元扶贫开发贷款,扶持***户贫困户脱贫或者给贫困户结转贷款期限三年,为贫困户发展家庭经济增加收入创造了资金条件。

(七)***市扶贫办按***市XX年-XX扶贫规划,乡***、***、**、**、**、等村安排财扶资金***1万元,主要用于防渗渠、引水渠等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特困户,即给我乡的****户贫困户购买“架子羊”进行脱贫,购买发放“架子羊”时,选择建青贮窖贮存饲料的,按时交纳各项税费的,维护国家行政机关形象的贫困户,首先发放。领取“架子羊”的贫困户签约了“架子羊”管理合同,一式四份,加强责任感。至今对我乡的**户贫困户发放了“架子羊”***只 “架子牛”****头,这项工作正在继续进行当中。

在我乡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下,这三年扶贫资金收益户达****户,基本解决****户特困户温饱问题,****户低收入贫困户基本脱贫走向致富。

(八)我乡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增加农牧民收入。XX年-XX年的三年内在我乡外出劳力达****人次。其中XX年在我乡外出劳力达**人次,创收**万元,全乡人均增收***元。劳动力结构有交通运输业**人、经营者**人、服务业***人,其他行业**人,共创收***万元,人均增收***元。

总之,我乡已圆满完成了三年的扶贫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倍做出努力。

(四)贫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乡有低收入贫困户***户,***人,脱贫任务是十分艰巨。贫困的原因、扶贫脱贫的难点在于人口素质底下,贫困人们缺乏进取心,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依赖性、惰性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等等,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了产业本文由网络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创新、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稀缺,产业结构以粮食为主,只能自给。资金形成能力不够,乡镇企业落后,财政收入不敷出,集体积累空虚,政府扶贫投资不足,扶贫资金人均占有量低,扶贫资金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社会服务不足。

(五)今后的脱贫措施、想法

今后我们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产高效高质量优良品种,多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贫困人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推进扶贫脱贫致富工作。具体想法是:

1.将在我乡****建设草场,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

2.为解决我乡缺水问题。

3.在河两岸将修建5万米防洪坝,防治洪涝。

4.发展和创办牛奶加工、饲料加工等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5.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嫁接优良品种,增强竞争力,增加经济收入。

8.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加收入。今年我乡专门委派一名副职干部于劳务外出工作,计划外出的劳动力达**人次,收入努力达到***万元。

9.加大对贫困户的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实用劳动技能,增加经济收入。

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扶贫开发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扶贫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引进推广新项目、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引进优良品种。为实现贫困户脱贫、农牧民增加收入、我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基本情况:堰塘乡位于万源市东南部,东与蜂桶乡相邻,西南与旧院镇接壤,北与八台乡、城口县的双河相连。距万源城40公里,地处八台山地质公园腹心地带,森林覆盖率达70%。全乡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600米,平均海拨900米。政府所在地海拔840米,年平均气温℃,全年降雨量1584毫米,无霜期240--265天,全年平均日照时间8小时左右,境内有风景秀丽的棋盘山是八台山景区的核心景点之

一、有香火旺胜的古佛洞。元邦将打造的崩口、一碗水、两扇门都在我乡境内。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全乡总共886户3328人,XX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278万元,人均收入3971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8010亩,耕地面积5493亩,粮食总产量4286吨。全乡5个村都通公路,其中3个村村道公路已硬化,其他2个村村道公路均为碎石路面,路面情况较差,车辆难行。

产业发展情况:XX年,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2个旧院黑鸡专业合作社、1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个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发展黑鸡养殖大户30户,黑鸡养殖量增加1XX只;发展和巩固中药材种植面积300亩;发展和巩固马铃薯种植面积2300亩,其中马铃薯基地面积XX亩,马铃薯原原种面积300亩。同时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方法,在铜铃冠村、虾叭口村组织开展以群众出土地入股参与800亩核桃和椿芽树种植发展项目,直接受益群众达230余户1100余人。

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场镇饮水工程建设,已规划XX立方米水池1个;整治了铜铃冠村山坪塘1口500立方米;硬化了虾叭口村道路4公里,并于9月初通过了市交通局验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加快基础设建设,完成了向家坝村(小坝子-王家坪)村道公路改建路面和添置安堡设施;积极筹划铜铃冠村村道公路硬化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一事一议”评估;完成了2个村4个社的农网改造工作(虾叭口村孙家岩组,铜铃冠村铜铃冠组、椒子坪组、黑水池组)。二是进一步实施民居风貌打造。截止12月底,场镇新区已完成场地平整、排水沟、挡土墙等基础设施建设,正积极规划建设房屋及配套基础设施;同时,为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新村建设完成了农房风貌打造80户、“五改三建”30户,建成公厕1所;建房66户。

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一是及时解决群众饮水、行路、用电、教育等难题。积极联系水务局规划场镇饮水池1个,整治了铜铃冠村山坪塘1口;投入资金230余万元硬化了村道公路4公里;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完成2个村99户农网改造,其中改造线路13公里,更换变压器2台,迁改线路5公里;投入资金10万余元改进了村小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万余元建成乡全民健身广场1个,积极联系文广局完善了5个村级图书室功能建设。二是努力做好社会服务事业,XX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狠抓计生工作,计生率达85%。全年发放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城镇低保户和因灾、因病、缺粮造成家庭生产生活困难的人员春荒救济资金共计65余万元,对上级要求打卡直发的全部做到了资金到户。规范村级城乡低保程序,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共发放林业补贴33万余元,粮种补贴万余元,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58万余元;组织农民参加“三农”保险,全乡马铃薯参保3760亩、油菜参保240亩、玉米参保3448亩、水稻参保40亩、公益林参保30421亩、商品林参保XX9亩,母猪参保1290头,生猪参保350头,参保率均为100%。

开展帮扶群众工作:积极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先后安排了四批干部共20余人直接联系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技术服务等。帮扶堰塘乡群众的有:达州市政府办公室、达州市商业银行(帮扶堰塘乡虾叭口村);万源市政府办公室(帮扶堰塘乡布袋溪村);万源市人民银行、万源市旅游局(帮扶堰塘乡铜岭冠村)。

2.乡扶贫工作总结 篇二

本刊讯“黎城供电公司在扶贫工作上雷厉风行, 攻坚克难, 率先完成‘三通一平’通电任务, 让我们看到国网系统同志们的好作风, 其他部门要向供电企业看齐。”2016年9月12日, 在山西省黎城县召开的扶贫攻坚推进会上, 县委书记郜双庆对供电企业服务全县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根据上级对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 国网山西黎城供电公司从接到任务开始, 就积极深入基层了解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群众经济收入情况、农民家庭困难, 倾听群众对生活的打算, 主动深入全县3乡9村扶贫村特困户和贫困户进行帮扶对接, 为北坡、后贾岭、东骆驼、孔家峧、长畛背、东下庄6个贫困村养殖项目和南村、南信2个贫困村种植项目及元南贫困村搬迁项目解决用电难问题。

在大量走访调研摸底基础上, 黎城供电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根据扶贫村实施新的较大型扶贫项目实际用电需求, 确定电力配套方案, 积极开展国家电网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活动, 全力为扶贫用电项目解决用电问题, 先后完成3乡8村电力扶贫工程, 新建10 k V线路2.8 km, 低压线路1.2 km, 配电变压器8台700 k VA, 改造配电变压器1台100 k VA, 低压线路0.4 km, 解决供电“卡脖子”“低电压”、设备安全隐患、计量表残旧失准等突出问题, 有效提高了农村低压电网线路设备供电能力, 降低了低压电网线损率和故障跳闸率, 直接受益贫困人口达到946户2 734人, 为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3.乡扶贫工作总结 篇三

庆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了让残疾人、贫困户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甘肃省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机关30多名干部职工共捐现金1500元、衣物100件,送到了庆城镇7个行政村的36户困难群众家中。(贾静元王彦国)

徽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矿山安全法执行情况甘肃省徽县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矿山安全法的执行情况。针对矿点密集、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重效益轻安全等问题,建议安全管理工作要逐步由突击性整治向经常化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源头管理转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逐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形成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此前,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矿点对矿山安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张朝阳)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双向交流渠道畅通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支持下,先后有7名机关干部被提拔任用,有5名党政机关干部交流到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有4名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交流到政府部门和乡镇任职,并从乡镇干部中选调工作人员5名,改变了以往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流动渠道不畅的状况。(冉添龙)

华亭县委组织部从三个方面支持人大工作甘肃省华亭县委组织部把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作为履行组织工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三个方面支持人大工作:一是大力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人大组织设置、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配备和人大干部培养,全县10个乡镇均设置了专职人大主席,配备了人大秘书;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将优秀中青年干部补充到人大常委会机关;对有专业特长的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交流到合适的岗位使用,近两年先后调整交流县乡人大干部27人(次)。二是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监督等各项职权。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坚持聘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支持人大组织开展干部述职评议活动,并把评议意见作为领导干部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开展干部学法用法活动,在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中,将宪法和人大工作有关制度的学习列入培训内容。(王旭东)

武胜驿镇人大组织代表视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人大组织34名人大代表对镇政府2005年“打硬仗”计划、项目建设、劳务输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视察。参与视察的代表听取了镇政府的汇报,并实地察看了18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永登县人大常委会)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奖励优秀信息员甘肃省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工作总结会,对两名在人大宣传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信息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发放奖金1800元。在过去的一年里,常委会机关干部共为省市报刊、电视台发送各类稿件250多篇,其中被采用129篇,有力地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石峰)

礼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活动甘肃省礼县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视察小组,就全县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区服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业企业改革等工作进行了视察。为了使视察活动取得实效,视察前县人大常委会对参与视察的30余名代表进行了培训。(赵金龙)

金塔县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问计人大代表为了及早着手安排2006年的工作,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甘肃省金塔县人大常委会向全县的147名人大代表发了2006年监督工作征求意见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李世军)

秦州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大常委会以贯彻落实中央九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组织召开了全区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会议回顾总结交流了代表工作,并对今后的代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同时,还对11个作用发挥充分的代表小组和18名认真履行代表职务的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秦州区人大常委会)

高台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让制度升级换代为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甘肃省高台县人大常委会除及时修订完善原有的11项制度外,又适时出台了工作评议办法、述职评议办法、垂直管理部门工作监督办法、代表履职办法、乡镇人大主席工作规则等5项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体现了时代特色。(昝俊喜)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六年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甘肃省永昌县人大常委会自2000年开始,连续六年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将其作为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六年来,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都要根据会议议题,确定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为列席会议的代表提供坐车、食宿等方便。截至目前,先后有一百多名人大代表列席了常委会会议。(李武)

碌曲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牧民定居点建设情况甘肃省碌曲县人大常委会组织32名人大代表,到郎木寺镇、尕海乡尕秀村和城郊的玛艾镇华格村3处休牧禁牧易地搬迁牧民定居点建设工地进行了视察。(沈江平)

正宁县人大常委会十年坚持为代表订阅“一报一刊”甘肃省正宁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基层代表居住分散、集中组织学习难度大的状况,每年都挤出大量经费,坚持为市县人大代表、基层人大工作者、县上领导及有关部门订阅《人大研究》和《人民之声报》等报刊160份,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师正伟)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从小事做起创建节约型机关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开展节约型人大机关创建活动的安排意见》。该意见要求每位机关干部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减少文稿的打印数量,推行双面印刷,提高纸张的利用率等,努力创建节约型人大常委会机关。(古德文·斯纳)

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安监局局长进行述职评议甘肃省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安监局局长进行了述职评议。此次述职评议分为制订方案、评议动员、评议调查、撰写个人述职报告和评议调查报告、常委会会议述职评议等阶段。(程建中)

宁县县长再次在人代会上承诺办好十件利民实事在甘肃省宁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长再次郑重承诺,2006年继续办好十件利民实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解决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改建乡村道路150公里,铺砂100公里;实施叶王、九园小水电营业区农网改造与扩建项目;完成25所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建维修校舍18000m2;全面完成4个乡镇、7个行政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完成城北河大桥建设,实施县城亮化工程;实施1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基本解决温饱2500人,稳定解决温饱1万人;完成13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实施18处小康农宅示范工程,新建居民点30处,建成10个小康村;实施庙咀东路、农贸路和车队巷拓建改造工程。(石亚玲)

合水县人大作出决议批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甘肃省合水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决议,批准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郭晓奇)

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视察灾民建房情况甘肃省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全县灾民建房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县民政局关于灾民建房工作情况的汇报,重点深入茶埠、西江、维新、中寨、梅川等5个重灾乡镇的12个村进行了实地察看,详细了解了灾民建房政策与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工程进展和质量情况以及灾民的意见与建议。(杨虎)

4.乡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自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严格按照市、县扶贫办的安排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通过5年来的努力,乡的面貌大有改观。现将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新平县西南面,哀牢山脉中断东麓,西北同思茅地区的镇沅县接壤,东面同墨江县和新平县建兴乡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新平县城

150公里,离玉溪市政府所在地260公里。全乡共有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800米,相对高差1800米。乡内山高、坡陡、箐深,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全乡共有耕地面积21657亩,其中:田5109亩,地1654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亩,土地较为贫脊,“广种薄收”现象较为突出。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16个村民小组,147个自然村,末全乡总人口14782人,其中农业人口3488户14130人。乡内居住着彝、哈尼、拉祜、傣等多种少数民族,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50%,哈尼族占总人口的15%,拉祜族占总人口的12%。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元,粮食总产553万公斤,人均产粮392公斤,地方财政收入37.3万元。

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缓慢,广大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目前尚有70%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实施整组推进扶贫项目,帮助特困民族实行生产自救,解决温饱,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势在必行。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自以来,我乡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农户之间行路难的问题。二是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我乡首先在瓦寺村和仓房村实施了“千村扶贫”和“百村送温暖”扶贫项目。,完成仓房“重点村”项目建设,总投资89.8万元,其中:省级配套资金4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2万元,乡自筹(含投工投劳)37.8万元。具体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1)安居工程:新建安居房10户800平方米,投资7.5万元,其中:市级资金3万元,乡自筹(含投工投劳)4.5万元。

(2)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村人行道建设9649米,14474平方米;投资70.9万元,其中:省市级资金43.3万元,乡自筹(含投工投劳)27.6万元。

(3)科技文化室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种植茶叶、科技培训投入资金11.4万元,其中:省市级资金5.7万元,乡自筹(含投工投劳)5.7万元。,投资76.1万元对梭山村榨子下寨、山神庙上寨、土锅寨和联合村坝塘街四个村民小组以村容村貌整治、农业科枝培训和产业发展为重点进行整村(自然村)推进建设。,共投入资金150.3万元,完成柏枝村及瓦寺村8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建设工程。其中:省级资金120万元,乡自筹30.3万元.,完成库独木下寨、仓房班卡等7个小组整组推进项目建设,财政总投资105万元。

五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47.9万元。投资155万元,完成集贸市场道路硬化、坝塘街牲畜市场和五个文明村建设;11月启动民族特困乡综合扶贫建设项目,7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整个项目总投资461.82万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总投入资金244.92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0万元,市级资金60万元,乡自筹资金8.4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6.51万元,一期工程于10月完成并通过验收。第二期工程总投入资金216.9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0万元,市级资金50万元,乡自筹财政资金1.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65.8万元;五年共计完成联合村坝塘街、梭山村榨子下寨、土锅寨等35个村民小组整组推进项目建设。

(二)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我乡紧紧围绕“一保三种”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茶叶、核桃、竹子种植,大力培育以茶叶、核桃、竹子为主的林果业。五年来,全乡累计新植茶树7021亩,总面积达11491亩;新植核桃13735亩,总面积达23045亩;新植竹子7915亩,总面积达12753亩。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年来,我乡认真搞好乡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是发展基础教育,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资助贫困儿童入学,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在100%。二是搞好科技培训,自以来共举办科技培训84期,参训村民7224人次。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实施扶贫项目,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的做法和措施:

(一)领导有力,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为了使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乡成立了以分管副乡长为组长的整组推进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工作领导和组织实施。不断建立

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了资金使用及有关项目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根据实施扶贫开发的贫困村大都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文化科技落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在项目规划编制过程中,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入手,重点在水、电、路等基础条件改善、群众增收和科技扶贫上突破,综合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主导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结合。项目选择与乡情民情结合,我们针对不同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和农户的实际情况选定项目,使所有项目利于实施,利于农民增收,利于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三)严格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制度。为了防止非正常的工程招投标以及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全面加强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管,确保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我乡按照建设部《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市、县政府对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进行工程招投标。20万元以上的工程都由乡政府以邀标方式决定。因此,乡项目工程没有出现违反有关工程管理规定。为从源头上遏制“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我乡在与工程建设方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工程廉政合同》,对建设工程进行双合同管理,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坚决杜绝工程建设中各种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中,项目实施严格按设计要求,落实工程技术负责制,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县乡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原材料、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

(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扶贫资金账务设在乡财政所,资金支付采用报账制,以合同为依据,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由乡长认可签字后到财政所审核办理取款手续。由于管理严格,未出现乱批乱支的现象。

(六)资金到位及时,不延不误。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项目资金还是帮扶资金,县、乡各单位都及时拨付,为整村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取得的效果

(一)全乡完成生产总值2209万元,比增455万元,年均递增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3万元,年均递增8.7%,第二产业增加值71万元,年均递增15.2%,第三产业增加值535万元,年均递增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7.3万元,比8.4万元增28.9万元,年均递增3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元,比901元增259元,年均递增5.2%;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07万元,比76万元增1331万元,年均递增79.2%。各项存款余额达2011万元,比增160.8%;各项贷款余额1213.5万元,比增42.2%。

(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使其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家家通路,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现象,环境建设已逐步向绿化、亮化、美化发展。科技文化室的建成,使村民有了开会、议事、聊天、学习、娱乐的固定场所,丰富和充实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使群众不同程度地撑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因工程项目实施,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得以缓解,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通过种植核桃、茶叶、竹子,即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为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全乡各项扶贫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肯定,群众较为满意,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扶贫工作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2)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灾抗灾任务艰巨。

(3)劳动者素质低,科技意识和观念落后,我乡贫困山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现代科技的能力弱,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突出,有的科技措施虽然取得成绩,一旦取消补助后就无法推广。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我乡贫困面大,基础差,起步慢,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在今后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项目,建设尚未进行整组推进的贫困村。

2、进一步加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项目建成验收后,移交乡村进行后续管理,巩固和扩大综合扶贫开发的成果。

3、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养水平,逐步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

5.乡扶贫工作总结 篇五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大力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指示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抢抓国家新一轮扶贫政策,真抓实干,与全乡各村其他部门通力协作,使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扶贫攻坚仍然很艰巨,扶贫工作的力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大。现将2011年的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软件资料不断完善。整理了编制了历年来各种扶贫项目软件资料,协助县扶贫办开展项目督促检查工作,使所有涉及的扶贫项目顺利通过县扶贫办的上级部门的验收。组织完成了2012年全年的脱贫计划软件资料,并且完善各种有关表册卡,顺利报交县扶贫办。完成了2011-2015年扶贫调查摸底情况统计,并国家县扶贫软件。进村入户、深入项目区、等基地与一线采集了大批的扶贫开发工作的图片资料,并不断完善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软件资料。

二、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扶贫开发与攻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通过苦干实干巧干,危改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较大的成效。2011年我乡计划实施农农危房改造20户,竣工20户,竣工率达到100%;完成了银杏、山青、崖湾三村小巷道硬化工程;编制完成了“西和县太石河乡十二五规划”的表册卡纸质软件资料和微机录入信息资料,对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农户进行房屋改、扩、建的技术指导及督促检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大大改善了广大贫困农户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也改善了民生。

三、扶贫开发工作初现成效。通过整村推进、科技下乡扶贫、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干部帮扶、社会扶贫等扶贫开发工作措施的努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民居改造农户住房、乡村公路修建等基础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全乡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民的不断增收。三是整脏治理、村庄整治等工程使村容村貌改观,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农危改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贫困农村的和谐稳定。一年来,通过乡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是乡贫困人口多,全镇人均纯收入底,贫困面大,涉及到全乡13个个村。贫困程度深,很多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极差,经济条件更差,文化素质落后,自然条件贫瘠等,帮扶渠道极少,扶贫开发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部分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发展思路不明确,脱贫致富盲目行动。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强大。四是帮扶脱贫成果的巩固及扩大有待加强。

五、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部门的扶贫工作政策与精神,吃透政策领会精神,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善于总结经验,推广技术与经验,扩大各类脱贫成果的影响与效应。

(二)认真做好协助规划、选址、立项、实施等扶贫项目各个环节中的业务工作,完善好有关的数据收集上报、信息采集整理、信息反馈处理等软件工作,规范扶贫开发工作的档案资料。

(三)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措施得当、树立典型,结合乡情、村情进行深入摸底调查,认真分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扶贫项目,整合各种扶贫资金,实施措施要得当,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作用,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树立一批典型的项目带动示范作用,将不断的壮大各种扶贫产业项目。同时不断探索新型的扶贫开发之路,勇于去实践,在实践中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迈大步子,在工作中探索路子,真正将扶贫开发这一民生工程做好!

6.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总结 篇六

一、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成效

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三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围绕特色做文章,迁移下山找出路,走出县域求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的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工作,贫困乡镇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效益农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不断涌现。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发展了一批加工营销型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使效益农业开始成为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三年来,贫困乡镇在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共发展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效益农业项目535个,发展各类种植业面积34.34万亩、养殖鸡、鸭、兔、羊、猪等173万余只(头、羽),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79家,其中龙头企业60多家。在省里的带动下,各乡镇共发展效益农业面积87万亩,养殖1300多万只,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344家。青田县仁庄乡的田鱼、永嘉县下寮乡的三黄鸡、西岙乡的菜牛、苍南县腾洋乡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磐安县贫困乡镇的中药材、食用菌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都成了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许多乡镇还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富余、水力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电业和旅游观光业。景宁县英川镇、沙湾镇的小水电,文成县岭后乡的山水风光旅游,永嘉县溪口乡的古村落文化游,使许多农民走上发展第三产业致富的路子。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转产转业走出新路。各地按照“搬得下、稳得注富得起”的要求,大范围、多形式推进高山深山贫困农民下山脱贫,同时把下山移民与中心镇、中心村、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农民转变观念和转产转业,加快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进程。三年来,100个贫困乡镇共建设下山脱贫小区161个,下山迁移农户15118户,53800人。武义县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采取县城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另星安置等多种形式,累计已有3.3万人搬迁下山,其中近60%的农民转而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近年来,这个县下山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去年达到2400元。

——劳务输出快速增长,产业转移取得突破。我省人多地少,贫困乡镇资源贫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拓宽增收渠道,各地因地制宜,掀起了“走出去”的热潮,积极引导欠发达乡镇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一批又一批贫困乡镇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脱贫之路。据统计,今年百乡农民外出经商、打工达28.3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比1999年增长40.35%。仙居县溪港乡由近2000农民组成的油漆经销队伍遍布全国各省市,开设油漆经销店600多家,年创收2000多万元。同时,各地抓住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苍南县五凤乡在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温州天马电子加工厂,生产打火机另配件,每年可解决本乡及周边地区3000多人就业,仅此一项可使本乡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今年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农民致富能力增强。各地在扶贫攻坚中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把引进科技和技术培训作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武义县宣武乡在浙江大学的科技扶持下,去年该乡发展高山蔬菜3000余亩,平均亩产值1500-2000元,特别是该乡大莱村生产的四季豆,由于品种优良,早季价格在2.5—3.0元/斤,比一般四季豆价格每斤高出1元以上,仅高山蔬菜一项就使该村农民人均增收575元。各地还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活动,三年来,百乡和所在县共举办了4416期培训班,受训人数299400多人,发放各类教材900多种、44万份。青田县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培训中心的作用,举办培训班718期,培训3.4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13个贫困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3%。

——挂钩扶贫成效显著,社会帮扶蓬勃开展。这几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纷纷深入贫困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理清思路,选好扶贫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扶持项目935个,对当地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承担挂钩扶贫任务的发达县(市)和盛市企业(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扶贫项目在资金上加以保证。三年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向贫困乡镇提供帮扶资金2.42亿元,其中省里确定的145家挂钩扶贫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56亿元,完成计划的104%。许多厅局(单位)和发达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赴贫困乡镇调研考察,落实项目。省纪委原副秘书长方芳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走遍了泰顺县万排乡的每一个村落,带领当地干部农民引

科技、跑项目、促销路,被尊称为“扶贫外婆”。挂钩单位的行动极大力地激发和带动了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热情,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挂钩扶贫单位为挂钩乡镇捐赠旧家具4000多件,旧电脑396台,慰问金48.55万元,其它扶贫物资不计其数,为贫困地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爱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地把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结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通电、通水、通路、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和相继竣工,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三年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山区机耕路和欠发达乡镇道路建设的就达1.12亿元,结对帮扶单位用于百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亿多元,共修建乡村道路1638公里,新通公路村数292个,硬化道路63条;新建中小学校舍51幢。各地还十分重视对特困户的扶持,全面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安置工作,改善贫困农户的生存条件,每年投入800万元,已使4538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修缮和改造,16000多人得到安居。

据初步统计,今年100个贫困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将超过了1500元,预计平均达到1922元,比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前的1999年增长32.6%,年均递增9.87%,增幅高于近年来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18万人下降到3万7千人,减少14万3千人,减幅79%。100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从3900万元增加到5900多万元,增长52.5%。至此,为期三年的全拾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已全面完成!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全面完成,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经验

在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三年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并在今后扶贫开发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一)把加大扶持力度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为了实施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筹集上亿元资金,加强对百乡发展效益农业、下山脱贫、兴办工商企业、科技培训、交通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有关市和欠发达县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镇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各地在用好扶持政策的同时,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的基础上,把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作为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加强对贫困乡镇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信息扶贫,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二)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客观要求。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折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当地和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乡镇无论在产业发展中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把贫困乡镇建设成为生态屏障、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光旅游胜地和当地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下山移民工作,按照“搬得下、稳得注富得起”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地引导更多的山区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在促进人口集聚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依城建区、依镇设点,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内聚外迁,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7.乡扶贫工作总结 篇七

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 研究背景

2001年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 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专家完成了“村级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研究”课题。研究明确提出了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 受助群体全面参与项目规划实施全过程的模式, “开发式扶贫”主要是通过提供经济技术项目, 利用当地资源, 实现农村的自我发展。因此, 有人形象地将 “开发式扶贫”比喻为“造血”, “造血”式扶贫比“输血”式的救助扶贫更具扶贫意义。截止目前, 全国已有8万个贫困村采用、制定了3~5年的“参与式”扶贫规划。“参与式”扶贫模式日渐成为保证“开发式扶贫”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研究缘起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迅速脱贫实现小康, 保障广大农民身心健康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行该项制度的情况下, 积极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度的法制化研究, 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增强农民自我致富理念, 进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在一种法律供给不足、法制保障尚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度稳妥有序健康运行, 应积极运用法治方式,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办法推动扶贫项目开展。当前,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度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是保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度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2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概况及项目概况

Z村位于X县南部干旱山区, Y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东南部, 距离乡政府5km, 气候干燥, 年降雨量400mm, 全村现有耕地346.21hm2, 均为旱地, 人口1312人, 项目实施前全村人均纯收入949.8元。2008年经全体群众会议申请, Y乡研究决定Z村为整村推进群众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村, 项目共投115.2万元, 其中群众自筹44.7万元, 政府配套70.5万元。具体项目实施参加见表1。

2.2 项目实施存在的政策性问题分析

首先, 项目覆盖不足与政策的随意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较低,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以此为标准, 将许多本应扶贫开发的村排斥在政策之外。项目村村民“恩惠”意识的残存也证明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政策的随意性较大。其次, 政策执行中的制度不稳。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 虽制定了较多的管理制度, 但缺乏更高层次的规范性制度制定, 使得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彰显不稳定性。其次, 项目缺乏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的主动参与。20多年的扶贫之路, 在肯定政府资源动员的能力时, 却忽视了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的价值。另外, 反贫困互助组织的缺失, 使项目的选择、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贫困农户主动有效参与。最后, 监督与后续管理的缺失与不足。政府喜好短期眼前效益, 忽视了长期效益, 导致后续管理的缺失与不足又成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一个政策败笔。

3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的基本思考

3.1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意义分析

目前, 我国农村扶贫成效“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要解决效率问题, 扶贫政策的法制化成为了关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 提升了扶贫政策的法律效力。政策法治化将党的意志在、政府的意志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其次, 提升了基层扶贫政策执行者的重视程度。政策一旦上升到法治程度, 既有原则性规定也有规则性规定。再次, 整村推进法治化后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最后, 稳定性程度和程序化程度不同。法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其调整的每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法定程序。

3.2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的原则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如果要实现法制化, 在立法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 严格遵循立法程序。既然要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上升为法律, 那么在制定时就应该严格遵循立法程序。应该明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的主体机关, 在经过相关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步骤上升为法律时, 制定机关要对相关的内容说明清楚, 要有明确的生效时间等, 这样才能体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其次, 坚持民主的原则。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涉及的范围广、人数多, 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应发扬民主的作风, 积极听取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 形成民主参政议政的氛围。最后, 坚持科学立法的原则。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作为一项扶贫政策, 可以借鉴扶贫制度方面相关理论, 确定其基本原则和立法意义。明确相关的概念和范围, 确保法律之间协调统一,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3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路径选择

构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的法制化, 需要做好以下路径选择。首先法制化要树立扶贫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在法制化的进程中要明确扶贫是手段, 发展是目标。只要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推进我国的扶贫事业。其次, 要树立法治一体化的观念。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 法制建设的路径就需要全面的、宏观的看待扶贫开发项目, 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法制, 从而实现法治化的一体化依据。最后, 要树立“边实践边建章立制”的理念。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是一个长期性的扶贫事业, 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在实践中学习经验, 完善思想, 建立客观合理的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制制度。

4 结束语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离不开扶贫政策的指导, 离不开扶贫法规规范和保障, 现代扶贫方式的转变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政策法治化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虽然我国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为农业的法治化道路打下了基础, 但与国外农业大国和强国相比, 我国扶贫政策法治化才刚刚起步。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扶贫制度法制化进程, 为我国三农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丁关良.中国农村法治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 2007.

[4]楚永生.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分析——以甘肃省麻安村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20 (11) :19-20.

[5]马玉玲, 张艳荣.浅析甘肃省扶贫开发历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27) :17-18.

[6]李祖鹏, 张永科.陕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与认识[J].陕西农业科学, 2007, 20 (1) :15-16.

[7]刘娟, 赵玉.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和扶贫机制创新[J].探索, 2008, 20 (1) :20-22.

上一篇:煤矿采煤采煤合同下一篇:配电室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和维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