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2024-09-13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精选8篇)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篇一

【文明城市创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文明城市,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代表着每一个市民的文明形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幸福和美义乌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件造福市民、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作为义乌的市民,我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我们要积极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参与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赤岸镇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阵地,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为此,我们向各位市民发出倡议:

一、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者

请大家要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强化秩序观念和公德意识,树文明礼让、文明出行的良好风气,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

请广大市民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助人为乐,遵守交通秩序、公共秩序和网络秩序。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努力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

三、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监督者

请广大市民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并做到以身作则,摒弃乱丢乱扔,不乱丢乱倒垃圾,不向河道池塘倒垃圾,不随意焚烧垃圾,落实门前责任制,自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庭院整洁、周边通畅,做好垃圾分类,对各种陋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决予以劝诫和制止。

四、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

请广大市民朋友热心公益,积极积极组建或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踊跃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家人一起积极参加学雷锋、讲道德、守秩序、文明劝导等各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志愿者活动。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让我们携起手来,“积小德为大德”,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赤岸镇人民政府宣

5月15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贴士

01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02

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造福广大市民群众。

03

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04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是不是终身制的?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的,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办对该城市公共文明程度(包括城市的公共环境、人际交往、公益行为等)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和明查暗访,并且通过三年后中央文明办的文明城市复查考核才能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05

“全国文明城市”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0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打造哪八大环境?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07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上)。

08

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有什么要求

1)无违章搭建现象,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

2)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卫生状况良好;

3)无盯人拉客、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

4)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广告牌和单位名牌现象。

09

对市场环境有什么要求?

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

2)柜台、摊位摆放整齐有序,无占道经营;

3)无乱张贴、无乱涂写、无乱设广告牌;

4)亮证经营,证照齐全,无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无强买强卖;

5)公共消防设施功能完好,消防通道无被占用、无堵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

10

对村庄环境有什么要求?

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

2)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3)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垃圾箱房(桶)完好、整洁;

4)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干净无破损,照明灯完好、无缺失;

5)住宅楼有符合标准的防盗、消防设施;

6)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

11

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

1)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在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保持安静、良好的秩序。

12

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2)车辆、行人不乱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3)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严重交通阻塞;

4)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13

公共设施维护方面,市民应该怎样做?

要爱护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雕塑、窨井等公共设施,不能人为弄脏、损坏。

14

市民应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助关系

1)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地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3)家庭关系和睦、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4)孤、老、残、弱者得到志愿服务。

15

卫生环境方面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

1)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张贴、吸烟;

2)破坏城市公共设施、损坏花草树木;乱倒乱排污水;

3)违章搭建、乱拉乱挂;建筑工地、生产经营场所噪音扰民;

4)占用和侵占城市道路乱摆卖;

5)乱设广告牌和单位铭牌;

6)宠物扰民或任由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等。

16

公共秩序方面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

1)不遵守交通秩序,车辆乱停放、闯红灯、不礼让在斑马线上通行的行人,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摩托车、出租车随意调头,机动车随意进入河源文化广场、沿江步行道、绿地等;

2)不遵守市场秩序,违规违章占道经营、乱摆卖,销售一些不卫生食品、不健康书籍和玩具,一些行业存在的宰客现象等;

3)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在公共场所吵架、斗殴,办事不自觉排队随意插队,出租车、摩托车争抢客源现象等。

17

如何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公民?

1)语言美,心灵美;

2)谦虚礼让,虚心进取;

3)谈吐文雅,自然大方;

4)衣着得体,举止端庄;

5)作客文雅,遵纪守时;

6)讲究卫生,注重健康;

7)文明通话,提高修养;

8)公共场所,文明礼貌。

18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涵是?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篇二

在当前五花八门的城市荣誉中, “全国文明城市”几乎是被所有城市一致视为含金量最高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块“金匾”引发的, 是中国城市之间最大规模、最全方位的竞赛。

从去年1 0月开始, 全国近百个城市都在忙着准备这项三年一次的漫长“赛跑”——从申报、备战到迎检, 这些城市一路紧张。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舆论指出, 这一系列非常规举动, 渐使“争创”工作发生异化。

(一)

“文明城市评选”的诞生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牵头、每三年一届的评选表彰活动, 已举办三届, 迄今共有53个城市 (区) 荣膺该称号。

其实, 与此相关的活动, 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1997年5月26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1999年和2002年, 中央文明委分两批共表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区) 121个。

这一时期的表彰, 更多类似传统的、常规性的表彰, 而不是真正竞争性的评选。根本的原因在于, 缺乏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因为“文明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许多定性指标难以量化, 许多主观指标难以测量。

为了使“文明城市”的评选能够更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2002年起, 中央文明委组织专家开始研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和当时的上海市文明办接下了这个任务, 鲍宗豪成为了这套“测评体系”的主要研究者和首席专家。

“在此之前, 我主要做文明社区的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我给当时的上海市文明办主任许德明写了一封信, 说‘文明社区评选表彰不能仅凭领导感觉’。”鲍宗豪提出, 要引进类似企业的“ISO900”标准。

由此研制出的上海市“文明社区”测评体系, 成为全国第一个量化的文明测评标准, 也引起了中央文明办的关注, “据说当时也找了北京的研究机构, 但拿出的方案操作性不强。”

鲍宗豪和上海市文明办在2002年接受了研制任务的委托, 项目在当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当时以为做起来很快, 但我们整整做了2年零8个月。”

如何衡量文明与否?

研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 “文明城市”到底从理论上如何界定?应该如何制定“文明城市”的标准?

为了更广泛听取意见, 鲍宗豪和其他研究者进行了几轮调研, 走了几十个城市, “中国太大, 东中西部的差异太大, 甚至东北地区情况也不一样, 因此刚开始我们也走过弯路, 设计了1 6套测评体系。”

繁琐的测评体系设计引起一些省份的不满, 认为这种评选太麻烦了, “他们提出, 既然评选是全国范围的, 那标准也应该是一样的。”鲍宗豪说, 东中西部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GDP、文化设施投入等硬件上, 在后来的设计中, 这些硬件只作为调节指标, 而更能体现城市文明的软环境改善和软实力提升, 成为设计中的主要指标。

2004年9月, 测评体系正式颁布试行, 共119项指标, 在2005年第一次将“测评体系”投入实战, 应用于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

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开始于2003年, 2005年公布了首批获奖城市和城区。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深圳、包头、中山、烟台、张家港等9个城市和天津和平区、上海浦东新区、北京西城区等3个城区, 首次领回“金匾”。因为获奖城市数量极少, 这次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从2008年开始, 测评体系开始进行第二轮修订, 不少中央领导和几十个中央部委都提出了修改意见。在鲍宗豪看来, 这套测评体系为了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特别突出了对各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引导。例如, 《测评体系》中设置了“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节能减排”等降低碳排放的指标, 目的是引导各城市减少发展的代价, 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可持续城市化。

另外, 测评体系还注意到了“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例如, 《测评体系》中在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加坡等公共空间政策的经验的基础上, 设置了“人均公共绿地”“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场所道德”等指标, 希望以此提升城市宜居、可持续城市化的品质。

除“硬件”须达标外, 市民的言行举止、文明意识等“软件”也将成为得分的关键。电影院是否有手机铃声、市民能否热情为陌生人指路、公共设施的维护程度等都是评价的标准。按规定, 主干道上每5公里违章停车超过2辆、交通路口行人闯红灯现象超过比率, 即被评为不达标。

这条测评体系在当时收获了不少赞誉, 已故的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 “测评体系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予以量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与社会化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而在鲍宗豪看来, 测评体系不仅是评选表彰的一套标准, 实际上建立了一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导思路, “很多地方政府一把手对这套体系非常欢迎, 这实际上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指导和抓手, 他只要认真按照这套体系去进行任务分解和落实, 城市的文明管理水平一定会显著提高。”

(二)

确实能使市民受益

2012年, 国务院曾清理了100多项评选表彰, 但“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得以保留。在鲍宗豪看来, 保留的原因, 一方面是文明城市建设能给市民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 即使得不到称号, 政府也树立了“公共政府”的良好形象。

不少城市和市民确实从评选中受益。例如, 为评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 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中的一项——城市污水处理率的达标, 广州市就投入数十亿元的建设资金, 使珠江广州段的水质得到提升。

第二轮修订后的体系里还硬性规定了必须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 必须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优良条件、必须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诸多指标, 如果未达到要求, 则实行“一票否决”。这些规定, 毫无疑问也能够使市民享受到更好的公众服务。

但“走过场”由来已久

不过, 关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批评声音也一直存在。

“创建的时候城市面貌确实有所改观, 但好像检查组一走, 原来的不文明现象马上就恢复原状”, 在很多城市的网络社区里, 都可以看到对这种“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抱怨。

每年的8月至9月, 中央文明办都会委托国家统计局, 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 进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并公布排名。不少城市1到8月份, 就开始了各项临时性的准备工作。

去年7月初, 不少济南市民发现身边的早餐摊、水果摊、修自行车、修鞋以及废品收购站等等便民摊点, 都暂时停业或不见了。原来, 它们都被有关部门叫停了。然而, 街道倒是干净了, 却也给广大市民造成了诸多不便。

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城市都极为普遍, 那些不符合标准的, 容易被检查组人员认为有失“文明”或“卫生”的小吃店, 统统被关门, 等到检查组走了, 才会允许开门迎业。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假”“繁”“急”。

假, 就是在评选前临时抱佛脚, 搞会战式创建, 搞人海战术, 搞突击迎检, 许多问题在评选结束后“涛声依旧”。有的活动号称上百万人参加, 数字掺水, 质量掺假。

繁, 就是任务压得重、上报材料多、工作程序繁, 基层工作疲于应付检查。一些测评项目要求提供台账资料, 卷帙浩繁, 耗时费力。一些地方为了迎检, 沿街关门锁店, 驱赶商贩, 弄得鸡飞狗跳。

急, 就是短期行为、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有的地方提出两三年就要创成文明城市;有的地方只重拿牌子、讲面子, 搞形象工程。

暗访组反被“布控”

“假”“繁”“急”之外,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暗访组反遭“局中局”。

第一届的评选, 国家统计局选派了180多位调查队员分成12个组赴30多个候选城市 (区) , 进行实地考察。

“为避免数据失真, 我们不得不像地下工作者一样, 悄悄潜入一个城市。”时任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处长的程学斌曾经回忆, 他带领14个来自不同省份的调查队员, 前往3个参评城市进行测评。他们以普通旅游者身份准时进入一个城市, 抵达当地后, 打开一个保密大信封, 里面罗列着在这个城市要实地考察的汽车站、建制村、文明社区、医院、集贸市场、主要商业大街等20个电脑随机指定的申报地点, 以及出租车、饭店、街巷、交通路口等50个随机选取的非申报地点。

为确保“不泄密”, 中央文明办和国家统计局也做了专门设计, 在临出发的前一晚, 团长才拿到第二天要去哪里的通知。而其他人员, 则要临登机前拿到登机牌, 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为反映一个城市的常态, 不对真实状况产生干扰, 调查队员们要想各种办法:有的冒充夫妻俩租房子, 进入老城区, 察看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无露天排水沟渠”, 街巷路面是否“硬化, 无明显坑洼积水”;有的以消费者身份进入美发店, 察看从业人员是否“持证 (健康证) 上岗”, 公共用具是否“严格消毒”。

然而, 各地很快就学会了对暗访组加以“布控”。本次评选中, 多个城市都被爆料, 暗访组一下飞机, 就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盯梢”。

1月4日, 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微信公号推送通知一则, 内容为抵达哈尔滨检查工作的13人团队相片, 图中每个人被以编号标识。该通知要求执法队员一旦发现“目标”, 需第一时间向各中队长汇报。

对此, 有网友直呼“好似谍战大片”。

(三)

“创城”何以异化?

搞盯防战术、追踪定位、预先“设计”, 这一套并非新鲜产物, 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有评论指出, 之所以会出现“关起门来创文”怪象, 根子就在于“文明城市”被异化了。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名片, 也是官员政绩。”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 在取消GDP与官员政绩的挂钩后, “文明城市”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利于官员升迁, 所以有的城市才不遗余力地搞‘花架子’工程。”

竹立家认为, “文明城市”本身对城市的环境、秩序、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但同时, 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否, 公众舆论自有评价, “花香蜂自来, 好的城市自会得到媒体的宣传, 老百姓也会为之树立口碑。”

每个城市都会往好的方向走, 但走的步伐不一样, 各个城市还需量力而行。如果城市本身就财力紧张, 那么搞标志工程就容易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突击式的“创建”, 导致“创建”目的的单一;目的的单一, 又导致短期行为, 大量“创建”成果在炫目一时之后往往经不起考验, 美化工程纷纷褪色、脱落、开裂已不算大问题;霓虹灯从“欢迎您”变成“欠迎尔”的幽默早已叫人笑不出来;最叫人心疼的是, 建了拆、拆了建的折腾, 说来说去, 都是速成式创建思维的杰作。

此外, 速成式创建中还有一个共性的败笔, 是城市的“千城一面”, 攀比与模仿的习惯, 地方官员严重的趋同化思维, 带来的是城市与城市面孔的严重趋同。比如,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个城市都在“集体”进行沿街楼体“洁化”、“净化”, 不管风格、颜色, 乃至材料与工艺, 都差不多, 并都由公共财政出钱。或许是“城市创建”目的的单一, 往往会令城市主政者们忽略掉城市所应承载的更多功能, 比如, 低收入群体的安居乐业。如果因为“创建文明城市”, 某些群体的生计问题便可以忽略, “文明”的内涵又该如何解释呢?

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权力者看来, 那些小吃店, 是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的, 是不会称作“文明”的, 恐怕是要被扣分的, 因此, 唯有先将其关闭, 等到检查过关了才允许重新营业。这么做, 相比于赶尽杀绝, 还算是有点仁慈的意味。

对此,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表示, 地方搞发展应多一些实惠的服务与管理, “一定要政策到位, 该监督的要监督, 该引导的要引导”, 否则会出现变调变味。他同时指出, 现在讲依法治国, 如果城市有问题, 就按照法律法规做, 而不是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创城”需要民众说了算

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这一紧要关头时的表现:平时不认真, “评时”很纠结;纠结到何等程度呢?不仅“临时抱佛脚”, 甚至对测评小组采取盯防战术。这样的迎检, 早已背离了“文明”二字。

大诗人陆游告诫: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这一番告诫, 用于城市的文明创建特别是文明测评, 也是很有些借鉴意义的。冰冻三尽, 非一日之寒, 而文明创建与文明测评, 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道理如此明显,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 我们的创建组织者与迎检者, 为什么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呢?显然, 他们的方向与力量都用错了, 他们盯防的, 不应该是测评小组, 而应该是自己的创建工作;而且, 这种盯防, 必须时时在意, 处处留心。

值得深思的是, 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等现象的发生, 也存在着明显的弄虚作假的因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是真抓实干的文明创建还是纯粹的应付与突击, 民众看在眼中, 明在心里。“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的古训早已经敲响了警钟, 而中外的历史长河中, 上行下效的闹剧都是时有发生。

其实, 一个地方的政务环境是否优良, 一个地方的法治环境是否安定, 一个地方的市场环境是否诚信, 一个地方的雾霾是否严重, 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广大市民。一个检查组即使在一个城市“潜伏”一个月, 也只能看出点皮毛, 而非了解到实质。

从这个意义上看, 文明城市的评选体系不妨改“官评”为“民评”, 充分吸收当地市民代表参与评选, 这样也会倒逼各地政府收起欺骗考评组的“鬼把戏”, 真正俯下身子, 抓一抓可以提升城市文明的实事、好事, 倒比铺张浪费地搞一些令群众厌恶的形式主义来得更实惠一些。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篇三

关键词: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创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09-02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三年磨一剑”,创建无止境。一个城市要想真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并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哈尔滨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全市干部群众多年的艰苦奋斗,2012年哈尔滨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排名在公布的前7名省会和副省级提名资格城市中位列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排名在公布的前26名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八,成功实现了市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争取位次前移”的目标,为2014年哈尔滨市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奠定了良好基础。回顾多年来的创建工作,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启示:

(一)领导重视、目标坚定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哈尔滨市提出要在2012-2014三年中扎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争在2014年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作为营造哈尔滨安居乐业、良好投资创业环境的重要举措。成立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下设两个办公室和十个工作推进组,在《哈尔滨市2012-201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规划》的指导下,明确三年的任务、目标及责任分解,为全面做好创建工作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提供组织保证。

(二)部门合力、市区联动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每年制定《测评体系责任分解表》,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市创城办负责面上的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等,各专项组、各成员单位、各区之间则既分工负责,又紧密联系、协同配合,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

(三)正能量引领,志愿者活动扎实开展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截至2012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达75万余人,分布在青年、巾帼、老年、科普、红十字等18个志愿服务类别中,全市已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体系。广大志愿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积极进行创建工作宣传,并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掀起志愿服务热潮,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

(四)全面宣传、全民参与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群众性实践活动。创建中,市级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活动宣传、环境宣传等迅速走向街头、走入家庭,调动起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创建工作的知晓率,逐步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筑幸福美好家园”的全民参与创建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哈尔滨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看到了变化,工作获得了肯定。但是参照国家测评标准,通过实地考察,哈尔滨市距离文明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呈现出的不足和问题亟待改进。

(一)城市环境易出现“反弹”,在精细化管理上有待加强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首先要看它的市容环境。如果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靠大搞“突击战”来解决,那么它就没有找到科学的治理环境的方法。在某些城市,还在宣扬“奋战1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诸如此类的工作方式,哈尔滨市某些主要城管工作也在继续采用着突击战的形式。市容环境在综合整治后很容易出现“反弹”,城市发展“重建轻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社区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社区建设水平良莠不齐

一是社区负担加重。社区居委会承担了许多党政部门下派的工作,仅是创城需要,就要设立四、五块牌子,且都要求设立场所、建立档案、制度上墙、检查考核;二是社区硬件水平良莠不齐,社区建设投入缺口较大。条件好的办公区域是几层楼的新建办公区,条件差的是五六个工作人员挤在十平方米左右狭长形阴暗的房间里办公,更谈不上有条件设立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三是社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每个社区居委会一般只有三五个人的工作队伍,而要负责两千余户、万人左右的社区管理工作。

(三)市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常态化的市民参与机制有待建立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是主体。某些创建活动和实际工作一边组织得热火朝天,一边是市民的不屑、不知晓甚至是反感。招募的市民志愿者,在组织开展活动上也多以阶段性活动为主,管理松散,激励不足,影响了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如何建立常态化的市民参与机制,如何提高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是有关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创建工作中品牌意识欠缺,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不多

林铎同志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今年的创建工作“着力在形成品牌、打造亮点、扩大影响上下功夫”。 目前,品牌化的创建意识还没有延伸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领域。哈尔滨市的创建活动总体上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全力推进,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品牌意识不强,总结推广不够,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不多。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也是文明创建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科学管理强化创建。

(一)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度,以制度保障规范创建

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必须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各级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制,定期定点联系制、督导制;完善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来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以持续推进。督导监察组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效与各级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体系挂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制度、政绩公示制度、综合考核制度。

(二)创建以惠民为目的,着手构建实事惠民长效机制

针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暴露出来的城市建设管理等硬件、软件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惠民实事项目的形式,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治安、绿化、出行、帮扶救助、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民生项目。遵循“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提高市民对创建的满意率,使为民创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完善创建投入机制,为常态化的创建活动提供切实保障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有必要对创建投入保障机制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常态化的创建活动提供切实保障。为此,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各级财政投入要适当向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倾斜,特别要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管长效化机制建设

把日常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搞大会战、突击战,从“小”入手、以“实”求进。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法制化、网络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完善群众监督方式;进一步探讨城管工作考评机制,深入细化考评标准,并有效进行跟踪、督办。

(五)以全社会支持为追求,着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应紧紧围绕“三优”文明城市建设,精心设计载体,着手建立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做谦恭有礼的哈尔滨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让群众充当创建的主角,使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进一步利用各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选择长效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新闻追踪报道、专家评论和深度调查,市民参与曝光、监督和评议环节,问题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做客演播室、网上论坛,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六)创建要突出城市文化,实行品牌战略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蕴涵的深刻要义。哈尔滨有特色的冰雪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等等,特色我们不缺,关键是如何打造。当前,哈尔滨正抢抓机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工作可以将“创城”容纳进来,在创城中,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创建活动中突出文化品牌,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宣传、引导,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的同时,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质。

(七)创建要善于做好“结合”文章,把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篇四

--给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倡议书

市工商系统机关广大干部职工:

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最有含金量的城市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塑造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来的扎实工作,南京的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许多有益的经验。目前,南京的创建工作正在进入冲刺阶段,全体市民热情高涨。市全系统各单位是创建活动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创建活动,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形象、一流的业绩营造南京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广大市民做好行为规范的表率、文明举止的榜样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标兵,切实树立南京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要深刻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创建文明城市,营造美好家园,是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在内的每一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全体干部职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带头参与,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多做贡献。

二、要牢固树立“服务民生,服务百姓”的创建理念。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为依据,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少做扰民之举,始终贯彻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各项规划和举措,将创建理念带入全力以赴服务发展、尽心竭力服务基层、满腔热情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中。

三、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佳绩。广大干部职工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要放眼大局,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人人都以“争先进位”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要求,投身南京的全面建设中去,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要创新思维,创新驱动,多谋发展之路,多思开拓之举,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要弘扬正气,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坚持执政为民、用权为民,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办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带头讲文明、促和谐,强化干部职工的公德意识,积极营造全系统机关清风正的良好风尚,以单位的和谐、文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

同志们,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扎实苦干,顽强拼搏,为构建更加文明和谐的南京而努力奋斗!

市局机关党委

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 篇五

门诊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根据党委的工作部署严格按照文明城市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良服务“三优”工程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到我院就医需求,积极改善门诊就医不方便环节,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尽全力为病人提供诚信医疗服务。

一、门诊营造浓厚的创建气氛。阳光大厅悬挂宣传标语横幅,LED屏设滚动宣传栏,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创建。

二、门诊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点。人人都是学雷锋志愿服务者,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预约诊疗、咨询、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投诉等服务。

三、改善服务流程。实行就诊“一卡通”,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增设挂号、收费窗口,杜绝了排长队现象。门诊挂号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提前上班、推迟下班、延长服务时间;导诊护士每天提前上班做好分诊工作;检验窗口全体工作人员(除值班休息外)积极跟进,灵活调整上岗人员;药剂科中药、西药各窗口针对每日上午取药高峰期合理安排人员参与处方调配、发药工作。同时门诊部做好应急预案,遇突发事件或系统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疏导病人,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四、落实文明优质服务。全员实行挂牌服务、佩卡上岗,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微笑服务、礼貌接诊;落实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首位接待人员要负责到底,不推诿病人;在门诊导诊台设有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开通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和现场预约系统,设立便民服务中心;预检分诊;设立“65周岁以上老人专用”窗口;实行挂号收费同柜服务;细化门诊静点分区,提供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采取多项便民利民措施,如合理安排专家专病门诊;在门诊大厅设导诊服务台;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急诊病人导医一条龙服务;急危重症先诊病后挂号、先抢救后收费、先用药后结算等,方便群众就医。

五、改善服务设施。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实行分科候诊,各医疗区域力求安静、舒适;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板报等公开服务承诺、就诊流程、专家简介、专家出诊时间、服务价格、信访流程等服务信息,做到全面公开,方便群众寻医问诊。

6.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篇六

邗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战役打响以来,邗上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对照测评体系,坚持为民惠民,营造创建氛围,兴办惠民实事,努力提高市民满意度。在全市组织的两次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满意度分别由65.7%提高到85.9%,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对照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以及横比周边,我们感到还存在差距,将瞄准夏季战役,加大力度,多错并举,全力提升市民满意度。

高度重视,明确工作重点。对照《江苏省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操作手册》的要求,市民满意度得分占总分的一半,涉及8大项、13小项、29个内容,是对公共场所道德、交通行为、人际互助、窗口行业、社区环境等各方面的反映,直接体现文明程度、创建水平。相对实地查看而言,测评方法相对简单,得分相对容易,通过提高组织水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目前满意度横比周边不高的情况,我们感到主要原因在于失地农民经过征地拆迁等利益调整,各类利益诉求不满;新市民对文明的期望值较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这两类人群,明确工作重点,提高组织水平,提升市民满意度。

全民发动,突出关键环节。提高市民满意度,关键是分层次提高知晓度、参与度和文明度。一是提高知晓度。巩固氛围宣传,在横幅、戗牌、宣传栏等基础上,采用楼栋宣传车,巡回宣传。开辟专题网页,全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要求和工作进展。适时 入户宣传,每半月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发送文明创建的知识内容。7月底,再组织一次全覆盖、一户不漏的入户宣传。强化活动宣传,7月份再次启动“邗上大舞台”社区巡演、电影进社区、纳凉晚会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结合端午、“七一”建党等重大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爱国歌曲大家唱”、“迎世博、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二是提高参与度。巩固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干部志愿者、特色团队志愿者和共驻共建志愿者等,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服务进小区、关爱空巢老人、邻里互助、安全巡查、爱绿护绿等公益活动。特别是在重点小区,建立楼栋长制度,将创建的臂膀延伸到小区、楼栋。三是提高文明度。创新形式,广泛开展“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等活动,设立曝光台,开辟市民课堂,将学科辅导、亲子教育、心理疏导、自护教育等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大力宣传“邗上好人”,通过事迹报告会,社区巡展,媒体报道等,倡导好人精神,提升文明素养。

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篇七

一、环境卫生现状

1.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较差、死角多。

一是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人口密度大、流量多的地方, 水果皮、饮料瓶、宣传单、烟头、痰迹等污物随处可见, 即便有环卫工人进行清扫保洁, 但保持情况非常不好。二是公厕卫生质量参差不齐。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的公厕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但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厕却经常脏乱不堪, 气味刺鼻。三是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 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

2.早市、夜市卫生情况差, 成为污染环境卫生的重灾区。

每当市场散去, 菜叶、果皮、塑料袋、包装箱等垃圾到处都是, 整个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一片狼藉, 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卫生环境, 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给他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因基建施工、修路筑桥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虽然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垃圾处理问题做出过很多规定, 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因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

4.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 长期滞留;主要路段和背街小巷乱摆、乱设摊点现象较多, 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情况尤为突出;因乱倒污水、乱倒垃圾以及未能及时清理残雪等原因而形成的卫生死角, 成为老鼠、苍蝇、蚊虫等滋生和繁衍的温床。

5.城市“牛皮癣”现象仍然是污染城市环境卫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法广告、招贴等经常出现在居民楼道、小区院内以及电线杆、汽车站, 甚至是行人过街天桥、行车路面上。尤其是假证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 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乃至精神文明建设。

二、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1.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难以适应人口增长需求。

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而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与城市规模的扩大相适应。其中, 卫生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例如公厕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便溺现象;由于垃圾箱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因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 造成垃圾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等, 都是因环卫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建设。

2.市容管理水平不高, 亟待改善。

首先, 对市容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够, 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其次, 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意识, 不善于用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决策和实施城市管理工作。再次, 监管不严格、不到位, 没有实行严管。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没有形成长效管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 经常没人管;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没有受到处罚;很多“脏乱差”现象经常发生在下班后或晚上, 而我们的巡查监管却未能打破常规, 没有实行全天候监管。

3.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最高荣誉, 而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就直接反映出整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水平。可以说, 在公共文明习惯养成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市民的公共道德、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还很淡漠, 没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在公共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陋习仍没有得到有效根治。种种不文明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公共卫生公德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差,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城市的文明素质教育的滞后, 法律意识薄弱, 文明观念淡薄, 而且自律意识差, 从而造成卫生环境治理难、难治理的困境。

三、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环境卫生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从思想上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从行动上把这项工作落实下来,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同时,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 充分认识争创文明城市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抓好这项工作, 从而使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 为创建适宜人居城市创造必要条件。

2.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否则就会回潮、反弹。为了确保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并长期保持下去, 必须大胆积极探索, 建立一整套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将管理项目细化, 并把管理标准作为“硬指标”纳入各地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中,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以取得实实在在的管理效果。二是要按照全面高水平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 并将有关工作标准与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 使保洁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三是加强日常检查, 提高暗查、明查、数字城管等检查频率, 强化监管手段。

3.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与坏, 因此, 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公用设施, 都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要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 组织人力、筹措财力, 从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入手, 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当中。市、区两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除政府投资外, 还可以采取贷款、引资、受益者集资和其他方式筹措。

4.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全社会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环卫意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市民的素质是城市的灵魂和最大品牌, 只有提高全民素质, 提升市民的环卫意识, 才能更好地杜绝和防范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因此, 政府要大力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监督的作用, 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 以人为本,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 对居民进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和城市管理意识, 营造“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和“人人参与管理、共建和谐城市”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 开辟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专栏、专题、热线等, 广泛宣传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重要意义, 反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有益成果, 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市民参加城市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性志愿活动, 引导居民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规范, 敢于制止不文明行为, 形成“人民的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风尚。 (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市民投诉、曝光等方式, 加强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的监督, 形成一种人人唾弃和斥责不文明行为的氛围。

5.向新加坡、香港等先进城市学习, 严格管理, 从重处罚。

严管重罚是搞好环境卫生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如新加坡对破坏城市环境卫生的人, 一是进行现场教育, 二是当场填写传票, 三是自觉接受处罚, 四是法院判决。如乱吐乱扔者, 先由环发部执法人员送传票, 被传唤者即到处罚中心先看电视录相带教育片, 再处罚1 000元新币, 如不接受法院处罚的就穿劳改服劳动。通过这些严管重罚措施,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也同样如此。依照香港法律规定, 吐痰和乱扔垃圾一次, 分别罚款1 500元。在香港的街上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乱抛的现象, 连内地去的游客也能“入乡随俗”, 自觉遵守公共卫生。 可见,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恶习并非不治之症, 关键是管理要到位, 处罚要动真格的。

摘要: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市民居住和生存的质量,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的高低。因此, 抓住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有利时机, 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提高卫生质量, 这是建设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心得 篇八

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魂

全国文明城市营造的是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其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一种创建为民、群众创建的民本精神,一种注重民生、惠及百姓的执政原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既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过程。从文明城市建设内容与考核体系来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涵盖的内容,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富强文明和谐城市建设的总抓手。可以说,文明城市建设影响着青岛发展的总目标的实现,没有“文明青岛”也就无法实现青岛的真正富强与和谐。

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和最新修订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青岛市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立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一个物质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强大的城市,如果没有高度的城市文明、先进的城市文化、科学的城市管理等“软实力”作支撑,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繁荣和富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败,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竞争的最终选择。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可以引领一个城市的前进方向,是一个城市发展不竭的动力,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因为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决定着其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最终决定着城市核心竞争力。同样,一个文明水平低下的城市,也难以真正建设和谐城市。

人人参与 全民创城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为文明城市创建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大家对这一称号的取得既感到欣慰,也倍感珍惜。取得文明城市称号不容易,保持这一称号更不容易。目前,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认识到了,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对青岛发展和青岛形象的重要性;保持文明城市称号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一目标,对全市上下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全市干部和群众推动青岛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实现青岛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在创建工作中,有关部门通过《创建文明城市目标责任分解》,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完成情况纳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四位一体”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党政部门各负其责,人大、政协视察指导,群团组织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引导推动,条块结合,城乡联动,军警民共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青岛市61个街道办事处、950个社区居委会、4700多名社区工作者在创城第一线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全民创城、全民受益”的原则。

文明成果全民受益

目前,无偿献血在青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居全国前列,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扶危济困成为青岛人的光荣传统,乐善好施蔚然成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植绿、兴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人人参与、美化家园”、“革除陋习,走向文明”、“文明巡访团进社区”、文明交通“三让”活动等,引领岛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各部门、各区市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青岛城市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进一步改进,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显现,城市环境显著改善。文明城市创建从整体上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品位,也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加强,这无疑有利于青岛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两轮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青岛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积极出台惠民便民措施,免费开放中山公园、植物园、收费公厕等公共设施。实现了文明城市建设依靠人民、文明城市建设为了人民、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创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正是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才使得青岛的文明城市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由此,形成了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青岛是公认的“品牌之都”,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牌化的创建意识已经从服务行业逐步延伸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各个领域。“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正在成为青岛城市的文化品牌,提升了青岛的文化品位。“微尘”公益品牌名扬海内外。青岛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组织城市”、“中国人居奖”、“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城市品牌就像城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塑造着青岛品牌城市的形象,汇聚成“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全国文明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中的重要软环境,成为吸引国内外人士前来旅游、考察、创业、投资的重要砝码。

(作者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is an honorary title that can display the overall civilization level of a city, which is the most valuable intangible asset and city brand of any city.

What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creates is a clean and high-efficiency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 a just and fair legal environment, a standard and promise-keeping market environment, a healthy and upwar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inhabitation and startup, and an environ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urse of building up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is one of doing practical things for the people, of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ing their happiness index and satisfaction level.

上一篇:讲究个人卫生下一篇:拟任职发言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