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文章

2024-07-13

安全生产文章(通用12篇)

1.安全生产文章 篇一

警惕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

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

以“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为主题的第六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就会隐患四伏,事故频发,人们没有任何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还谈得上什么发展,还谈得上什么和谐?所以,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们的安居乐业,就没有家庭的安康幸福,也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

第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不断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安监机构安全生产执法主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责任。首先,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责任,政府要承担。各级政府要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职责。其次,安监机构在监督、管理、执法过程中,负有监管责任,因监管责任不到位、监管不力而造成事故的,要负责任。再之,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的成败关键在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主体责任特别是法人代表的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要“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和“照章办事”,真正做到“讲安全”、“抓安全”和“实现安全”。

第二,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规范。我们分析每次事故原因、教训几乎都是一样的,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等。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去操作,事故就不会发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是根,规范要求是本,一要抓意识,二要抓规范。因此,我们要规范劳动纪律,规范岗位责任,规范行业标准,规范安全监管等等,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这就是治本。

第三,安全生产重在消除隐患。隐患险于明火。隐患不除,永无宁日。我们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上来,加强安全监管检查力度和频度,大力推进隐患查处及整改、事前监察、现场巡查等工作,建章立制,推动故事隐患整治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因为事故伤亡的减少,企业安全基础条件的改善,都要靠扎实工作、点滴积累。消除一个隐患,才有可能消灭一起事故;落实一条措施,才有可能多一份平安。

安全是最大的幸福

假如有人问什么是幸福,可能会得到一百种、一千种甚至更多的答案:有人认为吃穿不愁是幸福;有人认为金榜题名时是幸福;有人则认为花前月下是幸福.......,当然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其实幸福很简单,而所有的幸福都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安全。

那么,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态度。安全,是我们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经常讲“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原则。安全是保证我们事业顺利完成的法宝,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千里长堤,溃之蚁穴!警惕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当侥幸心理闪现时,麻痹思想抬头时,请想一想:父母双鬓的白发,妻子牵挂的眼神,孩子睡梦中那甜甜的微笑,难道这一切还不能打动那浮燥的心吗?难道这一切还不能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吗?难道这一切还不能让我们自觉地把安全放在首位吗?生命,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还有什么比幸福地活着更可贵呢?珍惜生活,爱护自我,把生命握在自己手中,去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去感受人间的至爱与温情,这该有多好„„

春天走了会再来,花儿谢了会再开。然而,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啊!朋友们!幸福寄希望于安全,安全又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幸福。让我们抓住安全这根生命线,时刻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之中,享受幸

福的乐趣,演绎生命的精彩!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爱护双手—危险作业应当心

模具公司是生产车间,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例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是因为不把危险当回事,用手代替应该用工具完成的工作,而导致的不幸事件。

1999年8月17日上午,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塑料粉碎机的人料口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人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江某在用了一会儿木棒后,嫌麻烦,就用手去塞料。以前他也多次用手操作,也没出什么事,所以他觉得用不用木棒无所谓。但这次,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右手突然被卷入粉碎机的入料口,手指就给削掉了。

模具公司年轻职工多,涉及机械作业的工种车、铣、磨、镗样样皆有。手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很多安全生产操作的条文,都是用曾经流过血的手写成的。我们千万不要再冒失用手的危险去验证它的正确性。爱护自己的双手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习惯不能成自然—休息也得想安全

我们在模具制造生产现场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有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和习惯做出的,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有时会造成终生‘的后悔,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下面这些行为你有过吗?

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

忽视安全标志的提示而我行我素;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上压机试模未戴安全帽或未放安全棒;

模具零件车加工或其它旋转加工时戴手套作业。

如果你有,就赶快改正吧!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麻痹大意只会招来伤害。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都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惕性,不论是操作的时候,还是在暂时空闲,想休息的时候,都要牢记安全第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千万不能习惯成自然地去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环境狭小藏凶险,没有措施惹祸端

在机械作业中,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机械设备之间安置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在一台机械工作时,其危险的工件等物会对临近的机械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1998年5月19日,江苏省一个体机械加工厂,车工郑某和钻工张某两人在一个仅9平米的车间内作业,他们的两台机床的间距仅0.6米,当郑某在加工一件长度为1.85米的六角钢棒时,因为该棒伸出车床长度较大,在高速旋转下,该钢棒被甩弯,打在了正在旁边作业的张某的头上,等郑某发现立即停车后,张某的头部已被连击数次,头骨碎裂,当场死亡。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因为作业环境狭小,进行特殊工件加工时,没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在工作中,我们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有关的要求,不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造成惨剧的发生。

旋转作业戴手套,违反规定手指掉

不同的工种都有不同的工作服装。在生产工作场所,我们不能像在平时休息那样,穿自己喜欢穿的服装。工作服装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它还有保护你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作用。忽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忽视了你自己的生命。有时我们的操作人员习惯了戴手套作业,即使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也不会想到这样不对,但是操作旋转机械最忌戴手套。因为戴手套而引发的伤害事故是非常多的,下面就是一例。

2002年4月23日,陕西一煤机厂职工小吴正在摇臂钻床上进行钻孔作业。测量零件时,小吴没有关停钻床,只是把摇臂推到一边,就用戴手套的手去搬动工件,这时,飞速旋转的钻头猛地绞住了小吴的手套,强大的力量拽着小吴的手臂往钻头上缠绕。小吴一边喊叫,一边拼命挣扎,等其他工友听到喊声关掉钻床,小吴的手套、工作服已被撕烂,右手小拇指也被绞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懂得,劳保用品也不能随便使用,并且在旋转机械附近,我们身上的衣服等物一定要收拾利索。如要扣紧袖口,不要戴围巾等,上海某纺织厂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故。一名挡车女工没有遵守厂里的规定,把头巾围到领子里上岗作业,当她接线时,纱巾的末端嵌人平时没有注意的梳毛机轴承细缝里,纱巾被绞,该女工的脖子被猛地勒在纺纱机上,虽立即停机,但该女工还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在操作旋转机械时一定要做到工作服的“三紧”,即: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不要戴手套、围巾;女工的发辫更要盘在工作帽内,不能露出帽外。

2.安全生产文章 篇二

1 评估方法步骤

鸡群的评估以栋或群为单位,一般每群随机抽测30只鸡以上。评估的方法主要有称重、目测、触摸等。评估的步骤包括确定评估项目,制定评估标准,确定各项目分值,形成评估记录表,现场评估,统计换算,分析应用等。评估时要利用电脑Excel中的统计函数形成自动计算表,以方便进行统计分析。种鸡的评估可结合周末称重进行,体重、增重、均匀度等指标可引用本栋鸡群的统计数据。

2 评估时间安排

作为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鸡群的评估应该每周进行。母鸡在早期体重达标期(4周)、骨架重点培育期(8周)、重新调整体重目标期(12周)、增重达标期(15周)、加光前(22周)、产蛋率5%(25周)、产蛋高峰(30周)等阶段要重点进行评估。

除了正常的阶段性评估外,在鸡群异常期(体重达标率低、增重不达标、胸肌大小异常、均匀度过低、高峰产蛋率低、受精率低、产蛋下降过快等)要对鸡群进行评估,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指导后续种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 种母鸡育成前期(1~14周)评估

3.1 评估重点

育雏育成期主要根据鸡群的体重与骨骼发育(骨架大小与胫长)评估鸡群的体况。不同周龄培育重点是:1~4周7d、14d、21d、28d体重应达标或略超标准20~40g,努力提高体重均匀度,控制骨架发育达标;5~10周体重沿着标准曲线走,控制在标准体重加5%至减10%的范围内,分群后调整体重生长曲线,使其在10周前达标;11~14周体重沿着标准体重生长曲线走,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周增重和增重率要达标,体重调整在15周前尽量完成。生产中一般掌握4~12周每周增重95g,每周加料2~3g,13~14周每周增重110g,每周加料3~4g。

3.2 评估项目与标准

体重:1-4周标准体重减5%至加10%为达标;5~14周标准体重减10%至加5%为达标。

胸肌丰满度:Ⅴ型和窄Ⅴ型为达标。Ⅴ型为胸肌全面覆盖龙骨,窄Ⅴ型为比Ⅴ型稍瘦。

胫骨长:1~8周达到标准为达标;9~14周达到标准胫骨长±10%范围内为达标。

龙骨长:同胫骨长。

累积料量:1~4周达到标准累积料量为达标;5~14周达到标准累积料量±10%为达标。要求育雏料含蛋白质19%,代谢能2800kcal/kg,4周末累积料量达750g,摄入蛋白质142.5g。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1~4周达到标准为达标;5~12周达到标准增重±10%为达标,13~14周达到标准增重减5%至加10%为达标。

4 种母鸡育成后期(15~24周)评估

4.1 评估重点

育成后期体重控制在标准的上限或略超标准,超标准控制在5%以内。培育群内和栏内均衡足够的周增重、总增重和增重率达标,体型体况发育良好。良好的鸡群均匀度和必要的脂肪沉积是产蛋率冲高峰的关键,生产中要特别给予关注。通过评估及时掌握种鸡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正确的加光刺激时间。15周到光照刺激期间是生长期最关键的时期,16~20周体重涨幅33~35%,一般15~20周周增重135g,21~24周周增重160g,无论鸡群体重大小都要以增重达标来增加料量。此阶段适宜的周增重可确保种鸡性成熟发育一致,但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体重超标、死淘率高、高峰后产蛋下降快。22周到开产前饲料增加可适当减慢,避免过度刺激母鸡。此阶段体重不再进行调整,未达标鸡群体重可沿平行于标准曲线走。

4.2 评估项目与标准

体重:标准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

胸肌丰满度:宽V型和U型为达标。宽V型为龙骨突出,比较丰满的V型;U型为龙骨比较突出,标准的U型。

耻骨间隙:根据各周标准达到标准以上。加光前耻骨间隙2指以上达到80%以上,耻骨端有一定的脂肪沉积为达标。

残留主翼羽根数:根据各周标准达到标准为达标。

累积料量:15~20周达到标准+10%为达标,21~24周达到标准为达标。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达到标准增重减5%至加10%为达标。

5 种母鸡产蛋期(25~66周)评估

5.1 评估重点

产蛋期要定期对鸡群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包括体重、胸肌发育、耻骨间隙、羽毛覆盖以及腹部脂肪沉积等情况。产蛋期要保持体重不断稳步增长,确保正确的周增重和总增重,24~31周总增重应达到715~800g,高峰后周增重应保持20~15g,实际体重越接近标准体重,生产性能越高。整个产蛋期要防止过度超重,始终控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在10%以下,以维持最高的产蛋性能。

5.2 评估项目

体重:标准体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

胸部丰满度:分为U1~3级。U1为窄U型,胸骨比较突出,得1分;U2为U型,胸骨不突出,得2分;U3为宽U型,胸骨脊与胸肌间有凹槽,得3分。介于各级别之间打分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2≤得分<3分的为达标鸡。

蛋重:标准蛋重±1g范围内为达标。

羽毛脱落:按0~5级区分,从0到5级羽毛脱落状况分别为:0级为无脱落,1级背部脱落(约1成),2级背部及肩部(翅部)脱落(约2成),3级背部、肩部及尾部脱落(约3成),4级背部、肩部、尾部及腹部脱落(约4成),5级全身脱落(约5成)。1~4级为达标鸡(约4成以下)。

腹部脂肪:腹部脂肪占活重的1.5~2.5%为达标,约50~90g。腹部脂肪沉积的评估以生产经验为主,一般掌握常人一只手能全部握住腹部为正常。腹部较窄、硬脂肪沉积明显较少为不达标;腹部下坠明显,颜色发红,一只手握不过来(脂肪沉积超过100g)为超标。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达到标准增重±10%为达标。

双黄蛋率:周双黄蛋率达到3%以内,日双黄蛋率4%以内为达标。

累积料量:达到标准累积料量±10%以内为达标。

6 评估结果在生产中应用

评估单项指标达标率低于60%为不达标,不达标的鸡包括低于评估标准的和超过评估标准的;综合得分低于70分为不达标。评估单项不达标及综合不达标时,对相应的鸡群都要重新制定下一周的目标,并及时采取不同料量、分群、调鸡等办法,调整鸡群指标沿着重新制定的目标发展。生产中对评估结果的具体应用见附表。

种母鸡的生产评估是一项细致而又辛苦的工作,要根据

不同的岗位明确分工,场长要掌握到群,技术员要掌握到栋,班长要掌握到栏,做到评估全方位,无死角,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附表种母鸡评估结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表

3.文章之外的文章 篇三

演员文章事本是几个人和家庭私事,何以成为娱乐界甚至全民之狂欢?

不能怨媒体。在腾讯读到《窥文章隐私 媒体做错了吗》一文,其中说:合理地将明星隐私公开不仅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也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题中应有之意。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认为,坏事比好事对人的影响要大,这也是正面消息没有负面消息传得快、传得广、受关注度高的原因所在。而新闻媒体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提供给受众真实且有卖点的新闻,只要不触碰法律底线,是工作的应有之意,也无可厚非。

怨就怨演员文章自己的人生文章没有写好,怨就怨全民的人生文章还有待写得更好。

演员喜秀人所共知,但如文章事发前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各种作秀可谓登峰造极。比如高调为女儿摆百日宴,夫妻二人为电视剧《小爸爸》造势,尤其是2013年9月做客《非常静距离》时,文章对婚姻的描述达到了极致,“我唯一觉得最牛的事儿,就是我的女人叫马伊琍。”文章和马伊琍一方面用大量篇幅炫耀自己爱情和家庭美满;一方面借此吸金,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事发后,文章的所为同样“秀”迹斑斑:无论是那篇告饶微博还是“文章贱命一条,要与记者玩儿到底”的再次发声,无不充满表演之痕。

值得一提的是,以自己家庭隐私或爱情炫到极处的绝非文章一人。网友“谈笑古今”微博中这样说:鲁豫是个奇女子,她采访过薄瓜瓜的幸福家庭之后,他的家庭就破裂了;采访过李双江的育儿经验之后,他的儿子就出事了……采访过文章这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之后,文章就出轨了。这虽有些调侃,却蕴含人生文章之道。

这人生之道就是:1、少谈私。生活在当今浮华躁世,无论名人、演员及至普通百姓,应少谈、慎谈家私、情私和隐私,更不应炫,尤其是艺人和青年人,生活的变数还多呢,什么话都不要说死说绝。

2、来回想。请想一想,炫私炫至你名利双收,然后又指责媒体和公众有窥私癖;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又不允许大家质询反问,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自娱自乐尚可,娱人娱他不行。

3、不说谎。我们不否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结尾之悲不代表开始之悲,但开始的夸大其词和肆意渲染,与谎言至少十分接近了。

至于演员文章引发的这场全民狂欢,可以理解但应该引导。可以理解的是当下整个舆论环境接近娱乐至死的生态了,不主张、不倡导、不推广思想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全民以演员文章当乐子当是必然。应该引导的是,演员文章这点事儿,根本不值得人们街谈巷议。一个铺天盖地都是这些的国度,一个整版整刊都充斥这些的媒体,肯定是不负责任的。在这类事情上,高素质的文明之举应该是:公民少谈隐私,社会保护隐私,尊重个体选择,搭建和谐群体。

文章事件发生后,我写过这样一条微博:近几天事事非非,深感娱乐文章、应景文章、违心文章好写,思想文章、深刻文章、真诚文章难就。

人生苦短,该怎么写好人生这苦短的文章?!

责任编辑 张惠清

4.安全生产相关文章 篇四

安全是我们海利尔生产正常的基础和前提,公司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稳定的头等大事,所以我们要“以安全为栀,扬安全风帆!”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旨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到生产及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这样我们海利尔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安全重于泰山,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若不能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带来无穷的隐患。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怀着侥幸心理去工作,所以很容易造成让我们始料不及的事故。如果有一天,事故不幸发生在你我身上,我们又当如何?悲剧的发生往往只在一瞬间,在那一瞬间,一切美好都将化为乌有,幸福的家庭破碎了!大好的前程断送了!亲爱的朋友,您想过吗?家人整天以泪洗面,谁又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海利尔的安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对我们的持续和谐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关联着每一位员工家庭的幸福.因此,多年来安全生产是人们不断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也许你会说:不就是那本规程嘛,我们早已掌握到位了.但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真爱生命”这几句话是否真正植入我们的心中?这是每位海利尔员工都应自省和沉思的话题。多少年来我们周围听到的、看见的、经历过的,那些由于主观上不重视安全而酿成的悲剧依然在不断的发生,在延续......那血淋淋的场面和亲人撕心的叫喊,哪一幕不叫人触目惊心?也许这只是一时的疏忽,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却给、社会、企业、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让原本幸福和睦的生活失去了欢声笑语,让充满生机的家庭顿感悲惨和凄凉。因为出现疏漏,发生事故,不是安全不到位,而是我们的员工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心中。我们不能小看小小的一本安全操作规程,它的每一条每一章都凝结着前辈们的鲜血和教训。不能小看一顶安全帽,一根安全带,它就是呵护我们生命的守护神。生命是宝贵的,血的教训是惨痛的。大量的事实证明,每一起事故的背后几乎都存在着严重的违章问题。人的主观因素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的发生都源自疏忽大意,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留下许许多多的懊悔与哀伤,我们要在哀思中反思,在反思中牢记,牢记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只要人人心中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真正提高安全思想意识,永远不忘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平安之花才会在海利尔的每个角落盛开的更加长久鲜艳!

5.车间安全生产文章 篇五

③对特殊工种员工的教育更应重视。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与周围设施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如电气,起重,高温,易燃易爆,厂内机动车辆,登高作业等接触不安全因素较多的工种,用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专门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发给安全操作许可证,才准许上岗作业。安全的本质是万无一失。例如,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而操作台操作人员没有停车或未与检查人员及时协调就开车,那么这个环节是很不安全的,一个按钮的轻易按下,就会造成人身、设备安全事故。安全是很特殊的领域,一个很微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一场大的灾难。例如,美国“挑战者”号因为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出现了问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爆炸,这个不起眼的密封圈实际上就是那个百分之一的不安全隐患。

另外,有些员工自认为对设备非常熟悉或者说操作非常有经验,往往不注意细节而造成悲剧。因此,要求操作员工一定要时时、事事注意安全,做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会包装行业大都是连续化生产,进行倒班作业,把车间安全思想贯彻到各个班组、每位员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车间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是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因此,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车间与班组开展才有效。

在生产中,人往往同机器设备密切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人机统一体。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的设备、工具和原材料等,都要由车间、班组掌握使用;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也要通过车间、班组的活动来实现。尤其是班组,是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取得安全、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工伤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每个班组在每日工作的开始实施阶段和结束总结阶段,应自始至终地认真贯彻“五同时”,即班组长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把安全指标与生产指标一起进行检查考核。因此,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做到一日安全工作程序化,即班前布置安全、班后检查安全,将安全工作列为班前、班后会的重点内容。可以说,班前、班后会成功与否,是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做好安全检查、整改工作车间安全检查除了按企业要求进行检查外,还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组织检查,如结合周末清扫组织大检查。要求工人在生产前对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安全用具以及其它安全措施进行认真检查。车间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和克服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本人和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总之,车间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在现场。

①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无脏乱差死角,安全卫生设施完善。

②机器、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③班组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各种原始记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书写工整。

④原料、半成品、产品摆放整齐,各种工具器材实行定置化,使物流有序,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⑤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班组和岗位有安全规章制度。

⑥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

6.关于安全生产的文章 篇六

关于安全生产的文章

“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浅析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

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很喜欢安全格言,如果遇到新鲜的就要记下来,比如“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严是爱,松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这些安全顺口溜,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说的都是大实话。

“严是爱,松是害”,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有道理,未必人人能接受。严格管理,管理行为很严厉,避免了事故,也可能会招来反对埋怨牢骚甚至是咒骂;松是害,管理松松垮垮,领导不敢得罪人,没出事故“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故造成伤亡,受害者流血又流泪,被处罚人也会受到很大的挫折。所以,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宁愿听骂声,不愿听哭声。”这哭声和骂声里面有学问,往深里说:哭声和骂声密切关联,互为前提。有骂声可能就没哭声。如果管理不严格,没有骂声,出了事故哭过之后,还会有更大的埋怨。对哭声和骂声的关系,有不少人整天研究,就是没人公布研究成果。曾经有人说过忽视安全生产就是对职工犯罪。对安全要严加管理,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生产都表现在具体小事上。大事故都是有小违章引起的,没发生事故前的事是小事,发生了就是大事。要坚决从小事抓,抓小事,成大事;抓小事,防大事。找事的目的是为了不出事。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肯定是违章。对习惯性违章,不能习惯性不管。人们的每次违章并不肯定导致事故发生,100次违章可能也不会发生一次事故,但也可能一次违章你就连感到遗憾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能把握违章发生事故的随机性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你愿意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幸运”的基础上吗?肯定不会!说到底最最关键的还是控制不安全的行为及潜在的危险,靠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骂声中委屈的是安全管理人员;哭声中受伤害的是员工。无论是哭声,还是骂声,我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去听。心情本来好好的,突然挨顿骂,那感觉可远远超过一盆脏水泼在身上;净听到些哭声,也不会好受到哪儿去。“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只是在二难条件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安全生产领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这一法则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范文网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我们把“海因里希”的300:29:1安全法则,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就能更好做好安全生产了。即培养一个良好习惯,必须经过29次重大改进或纠正,每次改进和纠正就要做300次的重复动作。也就是说,为了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习惯,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改进和完善,而每一次改进和完善之后,又要经过无数重复动作和严格认真地落实,最终达到实现员工养成一个良好习惯的目的。从以上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勇于做“黑脸包公”,要从查找人的不安全行为抓起,不搞下不为例。美国著名的杜邦公司曾经作过事故统计,安全生产事故归根到底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把他们放置在中产阶级社区和杂乱街区。他把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摆了一个星期却仍旧完好无损。而把这辆车也打了一个洞,结果仅过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如果有人打坏一栋楼的窗玻璃却不被制止,受这块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千万不能做过头,为了听骂声而听骂声;不要成为偏执狂,就是要听骂声,爱听骂声。这就走向了安全管理的反面。有的媒体的褒奖宣传,塑造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安全管理者形象。我们把这个宣传的形象描绘下来,是什么样的呢?“铁青的面孔,铁石的心肠,铁打的手腕”,说话掷地有声,吐口吐沫都能把地板砸几瓣儿。这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机器人。如果这样的机器人是最好的安全管理者,那我们这些人做的工作,还不如交给机器去做。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安全管理者不能是机器人。为了不听到哭声,宁可听骂声,前提是同情心,是责任感,是人的感情存在,是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如果管理者没有人性,没有脸皮,没有自尊心,任什么人骂都不怕,反而有意去找骂,这实际上变现出一种不好的管理心态。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见到最多的是批评、严肃批评甚至是勃然大怒。依我看,只要管理者主观上没有恶意,作为员工都应该接受。“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严是爱,松是害”,严格是为了员工不受伤害,是为了员工自己好。员工应该理解严格管理的出发点。如果别人为他好,他还要骂别人,那实在是不知好歹了,是素质问题。管理上按制度去办,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什么身份,安全面前,安全管理面前,安全管理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受到处罚,员工有什么理由去骂管理者?要骂只能骂制度,而制度不是针对员工每一个人制定的,骂制度也毫无道理可言。

7.安全生产文章 篇七

文章是在真实社会中产生的。它的发生发展结局必定会受到社会现实的约束。其中的道理一定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 逻辑关系一定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 情感的抒发一定要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感受, 不管是赞赏拥护, 还是批判反对都是如此。

某些文章缺乏真实性。文章高谈阔论生搬硬套, 常说的老话喋喋不休, 毫无新意。漂亮的空话连篇累牍, 把希望与未来寄托于梦想。正确的废话无懈可击, 却没有现实存在意义。严谨的套话富有哲理, 却言之无物。违心的假话自己都觉得脸红, 可是已经习以为常。这些文章搞形式唱高调耍花架子毫无诚意, 既没有理论价值, 又没有实践可操作意义。随心所欲的东拼西凑一些权势论断, 把伦理教条当成真理来用。用一些大话吓唬人, 什么口号大就喊什么, 似乎是有不同见解就犯了大忌, 要不就扣帽子。

某些文章缺乏逻辑性。文章的整体没有逻辑关系, 缺少判断推理论证, 或判断无据、推理无序、论证无理。这些文章缺少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推理, 从他们的原因中推理不出论证的结论, 反之从结论中也分析不出他们认定的原因。他们往往是先下了结论, 然后再去拼凑“论据”。两件事之间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 却是生拉硬扯的把它们捏合在一起, 不伦不类。而真正有内在联系的事物又避而不谈, 使整个事件不清不楚。他们或思维混乱判断有误, 或另有目的一味的附和着舆论的音调跟着高音走。

真实性决定文章存在的意义。有些会议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因为其内容具有信息性知识性可信性, 传达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科技知识, 能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有些会议上面大讲下面小讲, 因为其内容空洞枯燥竟是口号和高调, 在用假话教育别人,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都没做到。

逻辑性决定文章的条理。有些影视作品投了巨资却没有收视率, 是因为这些作品没有逻辑性。一部作品一定有一条主线, 就如同树干。树干再长出树枝, 枝上再生树叶繁茂昌盛, 树枝就好比“逻辑”把树叶和树干联系在一起。某些作品胡乱编凑, 随便就蹦出个情节与前后情节没有联系, 就像一堆树叶没有树枝, 不知和树干有何关系混乱在一起, 读者尽是猜疑和疑惑。

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篇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谐”

□张 扬

人们都在谈“和谐”,媒体天天谈“和谐”。我也常谈,而且很喜欢这个字眼。回过头来一想,这不奇怪,我们这些经历过漫长的极“左”时期,经历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经历过“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人,当然会更喜爱这个字眼。经历过那一切,更能珍惜今天这看似平淡的一切,领会“和谐”的可贵,深刻感受“和谐”对全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想考察一下这个字眼的“本义”。最新版本即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摆在案头。翻了翻,“和”字头各词目排在第4936至4941页,数量不少呢。

但是,以“和”开头的词条尽管很多,却无过去和今天都很常见的“和谐”。为什么?看来只有一种解释,即这个字眼太常见了,像数学上的“公理”,如“两点连接一直线并且只能连接一直线”,无法证明也无须证明,只能直接采用。

“和谐”要义寓于“和”字。《辞海》“和”字的主要释义:一、温和;和缓。如:和风细雨;和颜悦色。二、和谐;协调。如:和睦;调和;和衷共济。

前不久参加会议,听一位官员讲话。老实说,今天的个别官员多套话废话,不知所云,当时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事后也不记得说了些什么。只是既然到会,就得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倾听讲话,起码得装作认真倾听讲话。

这一次,我照例“开头认真倾听讲话”,不料听得饶有兴味,便认真听下去。这位官员谈的是“和谐”。这个话题很容易落入“老生常谈”。“和谐”好不好,是否应该构建“和谐社会”,在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成问题。

我听得饶有兴味,是因为他谈“什么是和谐”和“怎样才能实现和谐”。这样谈,就不是“公理”,不是某种无法证明也无须证明、只能“直接采用”的东西了,而是一个命题,一道需要证明的题目。

他说:“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宽容,就要容纳不同意见。”

我往下听。他打比方说:人的牙齿有上下两排,共32颗,依其形态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所有这些牙齿形态彼此不同,功能互有差别;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和差别,它们才得以巧妙地互相配合,共同工作,使人很好地完成咀嚼功能,保证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试想,如果这32颗牙齿都一模一样,人还能咀嚼吗?

我真的“试想”了一下。确实,如果“32颗牙齿都一模一样”,人不仅没法“咀嚼”,连人的模样恐怕也会变得像怪物的!如果任何一颗牙齿都不“宽容”,都不能容忍别的牙齿跟自己不同,其后果不难想见。

我因此想起了蔡元培。他有着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宽容心。他主持北京大学的宗旨是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当时的北大容纳了政治主张、意识形态、学术观点、道德观念以及生活行为完全不同乃至截然对立的各类学人,其中有些人被视为“怪物”。凡此种种没有形成四分五裂和“窝里斗”,相反,它铸造了北大的黄金时代。蔡元培以宽容造就了和谐,以和谐造就了北大精神,以北大精神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

是的,和谐就是宽容,就要容纳不同意见。

(选自《今晚报》2008年9月22日,有删改)

有人说,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纯属闲话,没什么意义,应该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该语段在全文结构方面和内容方面的作用。要想认清语段的作用,需要对全文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本文从时下热词“和谐”引发思考,进而探求“和谐”一词的词典含义,旨在告诉人们,这个词朴素得深入我们的生活。然后,借一个官员的口,提出本文的最终见解:“和谐就是宽容,就要容纳不同意见”。作者插入的那些看似闲话的内容,实际上是批判了现实。而现实中这些官员的“套话废话”“游戏规则”等,就是不和谐的表现,也是阻碍和谐的大敌。

答案:这些内容看似闲话,实则饱含深意,不应该删去:①批判了现实中的官僚主义现象,体现了杂文针砭时弊的功能。②紧扣主题。现实中这些官员的“套话废话”“游戏规则”等,就是不和谐的表现,也是阻碍和谐的大敌。③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技法指津】

杂文是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含文艺色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的形式多样,决定了它的结构比较灵活,所以,欣赏杂文要注意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体现在结构方面,就是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

作品结构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重点是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首先,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然后,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论拍马

□聂绀弩

有一种会做官的人,到上司那里去的时候,常常是准备好了上、中、下三种书面的对策的。

忘记了是商鞅还是范雎说秦王,曾先说尧舜之道,再说汤武之道,两者都说不进去,才改说桓文之道。如今的老爷们可不这么麻烦,先窥探一下上司的口气,完全不谈那隔得较远的两策,只献出和上司意见相近的一策,使上司以为你只有一策,这一策又和自己的如此地“英雄所见略同”,而大加激赏。西装,中山装,都口袋多,很便于策士;记好:上策放在左边上面口袋里,中策放在右边下面口袋里,下策常常是被采纳的,尤其要记清楚,里面左边的口袋!这样才不会临时手忙脚乱,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西装,中山装的样式,都是来路货,莫非外国的老爷们也这样办;发明这种衣服式样的莫非就是策士自己?

9.2014年安全生产月文章 篇九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今年六月是全国统一开展的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为切实做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乡成立了乡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由乡长XXX任组长,乡党委委员XXX和副乡长XXX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六月月初,我乡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前组织各个生产企业代表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会上乡长强调,安全生产无小事,要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线路的检修。一旦排查出问题,如果能解决的话,乡政府将尽最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将认真的对存在隐患进行梳理,形成文字材料,向县里的相关职能部门反映,请求解决。总之,我们会竭尽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性政府

六月月中,书记、乡长带队安全生产大检查小组对乡里的各个企业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各个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情况,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及使用情况等,要求各个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设立安全生产标识牌,制定完备的安全预案,并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

10.文章安全生产-安全第一位 篇十

“小心点,注意安全!”

这短短的六个字,是师傅给我下达操作令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藏着太多太多的意义:这是一种关爱,这是一种警告,这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效益,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爱。

领导说“一切管理为了爱”,那么能在生产中保证“安全”就是最大的爱,我们有了安全,才能付出爱,去爱企业,爱工作,爱家庭,爱生活„„

在汽轮机三班工作这么久,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了很多操作知识,更把“安全第一”意识印在了脑海中。师傅说:作为一名汽轮机的员工,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岗位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安全制度。每一条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是一起起残酷的经验教训中积累而来,它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我们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在保护自己。

在汽轮机运行中,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是运行人员的首要任务。汽轮机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票三制”、严格按照工作规程操作。认真监盘及时操作,随时注意各种仪表的指示变化,并采取正确措施保证机组在安全、经济条件下运行。认真、及时、准确填写运行日志。每1小时进行一次抄表记录,做到字迹清晰、及时填报、内容真实;并对仪表读数进行分析,发现和正常值有差别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定期对机组进行巡视时应特别注意推力轴承温度和各轴承的油温、油流及振动情况;汽、水、油系统的严密情况,严防漏油着火等。工作时穿戴好防护用具,它们是自我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全是工作中每次操作的认真执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做到懂安全、会安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认识转变。因为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11.安全生产文章 篇十一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根据《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科技期刊论文应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通过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第4 版)确定。文献标识码有5 种: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的结构为XXXX - XXXX(YYYY) NN - PPPP - CC,其中“XXXX - XXXX”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YYYY”表示出版年份,“NN”表示出版期数,“PPPP”表示该文所在的页码,“CC”表示该文所占据的页数( 转页不计)。由此可知,一般期刊文章其编号的前12 位数字已为既定数( 即标准刊号和出版年份) 只有后8 位数字须待上刊时方能确定(即出版期数和所在页码、占据页数)。据此,希望有条件的作者给本刊投稿前查阅和准确标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2.十分文章七分修改 篇十二

关键词:主体性,修改能力,指导性

古往今来, 凡有成就的作家, 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才写成巨著《红楼梦》, 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巴金先生说:“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由此可见,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 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程序, 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下面, 我就个人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心得、做法与同行们共讨。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虽然“生本教育”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这并没不排斥教师在作文修改中的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 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的观点就肯定了教师在作文修改中的指导作用。

修改作文是一项语言文字加工润色的系统工程, 修改作文需要从字、词、句、标点, 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很多方面来思考, 再加上学生智力发展和环境影响的差异, 以及生活体验、兴趣爱好的不同, 写作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作文修改就如同演员学艺须先练好基本功后再练综合表演一样, 也是一个由易到难, 逐步训练到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 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 教师要严密组织修改过程,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情况, 以及每次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训练重点, 由易到难, 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首先, 教给学生修改的知识和方法。

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作文前, 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修改的基本知识, 教会学生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 如添加、删除、换位等符号。

其次要从修改语段开始, 指导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 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 考虑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的是否妥帖。具体地说, 就是先看中心是否明确, 选材料是否符合题意, 内容是否充实, 事例详略是否得当, 对于空洞的内容, 应加以充实。二要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 情感色彩是否合适, 对于修饰雕琢的语句, 力求符合平时说话的习惯, 尽量的把复杂的长句改为短句, 使作品达到文从字顺, 简洁明了。三要看结构是否紧凑, 布局详略是否合理, 过渡是否自然, 对于偏离中心以及啰嗦的段落和句子, 应毫不犹豫地割舍。四要看标点格式是否正确, 每行开头的第一格不能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 省略号、破折号等应占两格, 更不能一“逗”到底。

其次, 范文启发, 引导互改。

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修改技法, 但在初学修改时, 往往出现较多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甚至会有无从下手感。因此, 在前几次修改练习时,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很具体的指导。教师要在修改练习前总体品读学生习作, 了解本次习作的情况, 然后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目的要求, 从习作中选取切合学生实际, 具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习作印发给学生, 选文不能一味求深求高求多。在作文修改课上, 根据本次习作的共性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讨论, 激发学生打开思路, 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 使其发现作文的优缺点, 自行修改。

在学生“互改”和“自改”时, 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以便恰当地引导学生讨论、评改。

其三, 重视回批评价,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信心是最强的动力。对于学生的修改, 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应重视评价, 评价应到位及时, 恰当的评价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更利于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感受到修改的乐趣, 教师就不能把学生“互改”后的作文, 简单地返还到学生手中, 而是由教师收回再批改。对于学生修改中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于学生修改的精妙的地方, 应用肯定的符号给予表扬, 并将教师批改发还到批改学生手中进行再批改。这样可以让批改的学生知道自己批改的是否得当, 提高学生的修改水平, 激发学生的批改兴趣。

习作经过同学之间的互评及教师的批改后才可发到学生手中, 老师要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同学、老师的修改和批语, 把作文再改一改, 并在习作后写上文后小记。最后教师还要把学生自改的习作再次收上来, 不单是检查学生文后小记, 更是要仔细检查学生自改的情况, 把修改非常成功的作文影印发给学生作为范例评讲, 再进行一次作文讲评, 使学生明确修改的作用,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断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 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了教师在作文修改中的主导作用, 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作文才会越改越好, 越写越好, 习作也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作文作为一种独创性的精神产品, 它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 独到的感受和见解。因此, 教师修改的作文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是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中,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师改文, 业至辛勤, 苟学生弗晓其意, 即功夫同与虚掷。养成自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 作文修改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初步准备

一篇作文完成后, 不要急于收上来, 而是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 先逐字逐句地认真自读几遍, 引导学生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一次简单的自改。由于认识局限, 或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 往往不能完全发现习作中的写作错误, 也不能很好地做出评价, 所以修改重点应放在错字、标点、不恰当的词句上。然后教师再收上来, 认真品读学生自改后的习作, 为指导学生互批互改做好准备。

2.互改取长补短

由于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新课程课标》 (以下简称《课标》) 强调:“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情况, 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通过阶梯式的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首先, 教师选出符合教学目标并且切合学生实际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作品, 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示范修改。这个教师示范评改、师生共改的过程, 是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学习修改作文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 当好学生的向导, 调动他们积极的思维, 根据作文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 做好启发引导, 使学生能各抒己见。教师对正确或精妙的修改, 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不正确的修改要给予鼓励, 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修改。

其次, 分组评改。分组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小组长组织大家交流、讨论组内成员的习作, 让评改者充分与作者交流, 当面交换意见, 共同磋商, 共同修改, 最后达成共识, 并对文章中的优缺点加以评注和修改, 写出评语。

小组评改完成后选出一位“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修改成果, 在最大范围内进行合作式地交流学习, 为学生进一步独立精改做好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一是交流习作中优美的词句或精妙的构思等;二是交流文章中的问题及修改的方法;三是交流修改不好的地方, 集体来修改。最后还要评出最佳“修改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互评作文, 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 同时又能通过合作发挥学生的整体能力, 形成优势互补。学生不仅在相互沟通中激活了思维, 开阔了思路, 共同提高分析、判断、评价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在讨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他人好的写作技巧。同时, 学生在友好、平等、融洽的气氛中, 自由地进行着相互间的信息交流, 避免了教师的单项灌输, 增强了学生写作自信和修改兴趣。

3.体会自改

作文修改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独立的、高质量地修改习作。《课标》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因此在互改后, 教师应抓住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修改技巧, 并对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有一定认识的时机, 着力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其他同学给予习作的批注和评语, 独立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一次修改。修改后还要求学生给自己写一段公正的自我评价, 并写出修改体会, 以此引导学生增强认真修改的意识。一旦学生养成修改作文习惯后, 便会在写作之前认真构思, 写作时精心落笔, 长此以往, 写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

在语文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要改变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导作用, 通过开展作文自改、互改的实践活动, 把课堂交换给学生, 把写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充分淋漓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达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清欠办工作总结下一篇:描写草原的词语句子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