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28

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精选4篇)

1.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一

一、直接利用面积计算公式, 将图形分割成几个部分, 利用面积和差关系直接予以求解或证明

例1如图, 在Rt△ABC中, ∠C=90°, AC=6, BC=8, 半圆O的圆心O在AB上, 且分别与AC, BC切于点D, E, 求半圆O的半径r.

分析此题当然可以使用相似或用勾股定理建立二元二次方程组来解决.不过相似知识在初中课本第二十七章, 相对偏后, 不利于学生在学第二十四章时解决, 而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初中已作删减, 因此, 要想在第二十四章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用到面积法.过程如下:

解连接OD, OC, OE.

∵D, E为切点, ∴OD⊥AC, OE⊥BC,

这种解法既在所学范围内, 又大大降低了解题难度, 解题方便快捷, 甚至口算都可以.

例2已知:如图, 在Rt△ABC中, ∠A, ∠B, ∠C所对边分别为a, b, c, 求证:a2+b2=c2.

分析本题实际上就是证明勾股定理, 虽然勾股定理有很多证法, 但都显得过于繁琐, 笔者认为, 总统证法是一个比较经典而又便于理解的一种证法.

证明取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DEF, 按图中方式放在直线l上, 并使D点与B点重合, 连接AE, 则四边形ACFE为直角梯形, 且AC=b, DF=a, CF=a+b, 则

这种证法构思巧妙, 简单易懂.

二、利用同 (等) 底, 同 (等) 高的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求解

例3已知:如图, ⊙O的半径为2, 弦, A为B姨D的中点, E为弦AC的中点, 且在BD上,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此题易于知道S△ABD, 但对于S△BCD较为难求, 况且E为AC的中点且在BD上, 不易找到使用场所, 若把四边形ABCD看成是四块三角形面积之和, 然后根据△ABE与△BCE, △ADE与△CDE都是等底同高的三角形, 则面积相等, 可顺利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接OA交BD于F, 连接OB, 则OF⊥BD, 且

过B作BG⊥AC于G.

同理S△ADE=S△CDE即S△ABD=S△BCD

∴S四边形ABCD=

本题正是使用面积法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顺利地解决了.

例4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 AD∥BC, 对角线AC, BD交于点E, △ADE, △BCE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求

分析此题若用全等求证, 则行不通, 若根据面积计算公式, 作出BE边上的高, 再求面积, 简直无法下手, 事实上AD∥BC, 则S△ABD=S△ACD (同底等高) , 则S△ABE=S△DCE, 再由AD∥BC得△ADE∽△CBE, 则再次利用△ABE与△BCE同高, 则面积比等于底AE与CE之比, 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证明过B作BF⊥AC于F.

∵△ADE∽△CBE,

2.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二

一、框图法解题的作用

1.框图法可以简化问题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导师,学生总是对与自己兴趣有关的知识印象深刻,对其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初中生,尤其是马上要面临中考的学生,感到化学的学习中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尤其是综合性较大的推断题,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情况下不允许做实验,只允许抽象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无法学好化学。而引进了框图法以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化学,转化成了学习图形学,化学的成绩提升了。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来加深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这里可以通过一个例题讲解来说明。

单纯的文字给学生很难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但通过图形能让学生很感兴趣,根据图形,学生能一步一步推导出答案,直观明了,学习效果自然达到了。不仅达到了学化学的效果,也使得学生对化学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

2.框图法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形成缜密思维

框图法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在化学学习时,面对一大串的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的觉得很不好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做固然可以,但是不利于提高效果。化学的本质仍然是研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果仅仅用上述方法,很难找到各种物质的关系,难以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到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因此,死记硬背既不符合化学学科的规律,也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框图法则将所有化学物质全部包括在框图中,通过箭头表示转化关系,让学生掌握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3.框图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框图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解答化学难题(推断题等),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出转化关系图,在框图推断的过程中,眼、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将复杂的化学问题变成看图问题,不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也同时将数学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复习,达到了多学科相通的目的。

二、框图法解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像虽然对解化学题有很多帮助,但是在使用框图法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图形制作问题

化学是一门要求比较严格的学科,通过框图推断,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忽略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故而要十分重视图形的制作,具体要求如下:

(1)准确表达原则。到底是单向箭头,还是双向箭头,如单向箭头表示只可以发生单向转化,而双向箭头则说明可以相互转化,还要注意转化条件,这一条件很容易和我们平时接触的化学反应结合起来。

(2)符合美观原则。在图形制作时要使用字符统一的结构式,使图形比例协调,平衡曲线起点、拐弯点、平衡点等都必须清晰可见,准确表达,让人一目了然。

2.思维定势问题

相同的图形有的题目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只考虑用图形的知识来解决是不够的。比如有的题目仅仅只是将图形当做一个摆设,其实图形在解题中并不会发挥任何作用,或者图形虽然有,但是还要借助其他化学知识的分析。总之,不要用思维定势解题,要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争取做到以不变应不变,以变应变。

学生注意框图法解题中的这些问题,并遵循做题解题原则,定能够达到很好的解体效果。

三、框图法的应用

框图法在化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析化学反应量的变化及其走势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析的是走势,而不是具体的数值。下面将用一个实例来体会图形在化学题中的妙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初中化学中,框图法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考生必须掌握并应用到化学解题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右脑的开发,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化学中,要大力推广该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学得更加轻松而有趣。

(收稿日期:2013-11-15)

3.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一、用模式新颖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地图以及相关资料, 注重教材知识点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不可能脱离过去学过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就是纵向迁移。如在讲述印刷术时,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印刷术的革命·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教师:谁能简单地解释一下上面四幅图片?图一、图二、图三是什么关系呢?

问题1:雕版印刷兴起于何时?雕版印刷的工艺是什么?它是怎样发明的?

问题2: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到了宋代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印刷品也非常精美。那么毕昇为什么还要发明活字印刷术呢?

问题3: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说明了什么?

在唐朝时, 学生已掌握了雕版印刷术, 教师提出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进行思考、探究和感悟。

学生从而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 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泥活字发明以后, 又经过不断的改进, 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 印刷业发展到今天, 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 而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因此, 创新是无止境的, 创造发明不是科学家的专利, 人人都可以创造;创造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这样学生既懂得科技创造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开拓与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二、充分运用情景教学, 利用学科间的知识借鉴和整合, 利用语文学科的文学知识进行了引导教学, 既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 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 各门知识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的。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其他学科, 尤其是语文、地理、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 这些学科不仅使历史学科多了几种记忆知识的途径, 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表达训练十分有利于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作品, 使知识互相迁移, 适当渗透,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因此, 在讲述指南针和火药时,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背景资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 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 制出了“司南”。《鬼谷子·谋》记载, 郑人外出采玉, 带了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韩非子·有度》记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材料二:从司南到指南针

材料三:“舟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问题1:材料一, 战国时期, “司南”是用来干什么的? (确定方位。)

问题2:材料二, 从司南应用到指南针的发明说明了什么?

问题3:材料三给我们传达了怎样是信息?为什么指南针的创造会在宋代?结合宋代的情况你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宋代没有罗盘针情况会怎样?

【背景资料】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的精辟论述:“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字方面,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问题1:培根说的这三种东西分别指什么?培根说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2: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向世界贡献了三项伟大的科技发明,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什么宋元时期的科技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理解材料的同时, 也运用了政治知识来回答一些问题。

科技创造是无止境的。明白科技的发明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从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 把历史问题情境化, 把历史现象生活化, 学生把学科内知识和学科外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把历史知识活化为自己一种能力。

三、在教学中, 不仅注意学科内的知识联系、比较, 还要注意促进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问题,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趣味和作用, 再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 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迁移到社会热点中去。在这一课中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社会热点中去。

1. 探究中国第五大文明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为了弘扬中华文明, 我校九年级的一个历史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课题:探究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文明) , 结果下列发明得票相近:

请问你选择什么?你选择该项的理由是什么?

2.【背景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这样谈到中国人发明的文化:“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为什么科技成果在中外的用途不一样?你怎样看待鲁迅的这段话?

在这一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感悟, 在探究中学会反思。通过运用课本知识的扩充、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等知识迁移教学法, 充实了课堂内容, 丰富了学生知识储备, 多维呈现历史魅力。

4.例谈6W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故事法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10

初中文言文如《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等,都是经典美文,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多少年来,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篇血肉丰满的美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认为,要激活文言文教学这潭死水,兴趣就是源头活水,故事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将故事融于文言文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写故事的语文活动中,尽可能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文言文教学又该如何借故事之力扬兴趣之帆呢?下面笔者以《伤仲永》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初中生从下课到上课,精神很不容易集中,教师更加需要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采用故事导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迅速地把学生带领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为后面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时,首先让学生聆听《程门立雪》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南宋理学家杨时能够学有所成,被奉为“程氏正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依靠的绝不仅是神童的聪明伶俐——四岁入书塾,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赋,而是他平生求学的专诚——他在四十岁时,还专程跑到湖南向程颐求教,留下了“程门立雪”这样尊

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借此引出另一故事,即所学课文《伤仲永》中另一神童方仲永的故事,从而在比较中引起学生对方仲永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思考。

这样,上课伊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指引到一个美妙的故事世界里,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学习中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说故事——复述课文,体验情感

进入课文的正式学习后,故事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文言文学习不仅是理解课文,掌握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文学情感的体验。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复述故事的方式来理解课文,正是抛开文言文表层的语法、理论知识,直接深入课文情感的最具实效性的方式之一。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一文时,就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复述课文故事。

学生通过复述从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神童”之称的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却因被父亲当做造钱工具,“不使学”,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到二十岁左右,竟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接受后天教育。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有目的地品味和审视课文的每一个细节,对于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意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学生就能处在“高屋建瓴”的位置,要突破教学的难点就显得容易多了。

三、读故事——拓展延伸,美丽心灵

学生对故事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妨配合课文补充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强化印象,加深体会。这些故事或许当时只在学生心中激起了一层小浪花,但日积月累,就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塑造一颗美丽的心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可以启迪学生今后的人生。

在执教《伤仲永》时,笔者就让学生品读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事——《江郎才尽》。学生品读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江淹在浦城期间能够“梦笔生花”,主要是在当时“蛮荒”僻远的浦城吸收了营养,激起了才思,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诗文题材新颖别致,文辞绚丽多彩,音韵铿锵优美,笔下自然生花。江淹离开浦城,结束放逐生涯,其后宦途得意,行文运笔大不如前,人们叹息“江郎才尽”。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官位显赫,政务缠身,应酬繁多,疏于动笔。

“江郎才尽”与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有个共同点,都是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绝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忽视后天的教育。

补充这样的故事,讲述人世的是非、人性的善恶、人事的曲直、人生的悲喜,给学生带来了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美的善的,什么是丑的恶的,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善待自然,怎样面对人生,怎样看待世界等。可以这么说,故事是最美的精神之花,能够美丽学生的心灵。

四、写故事——贴近生活,提升素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要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语文也不例外。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升学生素养的责任。故事的编写,是情感的迁移,更是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临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候,故事能再度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让学生在故事中巩固新知,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笔者在执教《伤仲永》的课末,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不改变原文情节,续写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之后的故事。有学生就这样写道:

方仲永沦为普通人后,机缘巧合,竟穿越到三国,遇见了吕蒙。吕蒙告诉仲永:自己原本只是吴下阿蒙,后在吴王孙权的几番劝说下,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开始博览群书,学习知识,经过努力,终于学有所成,让同僚刮目相看。仲永大受触动,幡然悔悟,回到自己的时代后,从此脱胎换骨,每天都认真地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最终成为一个不但精通文学,而且上懂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的人。

这样的续写,保留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了方仲永的言行特点,并运用了现代意识进行改造、生发,使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文章的咀嚼、形象的理解、主题的领会的基础上,抓住空白,进行细节补充,让故事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移个视角,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贴近生活实际,巧妙地进行故事新编。

总之,故事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到调动学生体验情感,以及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将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每当学生听故事时,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学生说故事的过程,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语言;学生品读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综合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

当然,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搞活课堂气氛,猎奇探秘是必要的,但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防止哗众取宠、以讹传讹、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傅智红.让小故事“点靓”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上一篇:银行信用监管下一篇:地理教师自我评价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