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照片故事作文

2024-07-07

童年的照片故事作文(共16篇)

1.童年的照片故事作文 篇一

翻开我那本有着童年记忆的相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我,有抱着小熊甜甜笑着的我,有装作圣诞老人的我,还有伤心哭泣的我……看着照片,不同年纪不同样子的我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勾起了我对童年故事的回忆。

我那时大概是一年级的模样,还是天真可爱的样子。那天是过年,我去了外婆家,和我的哥哥一起去公园玩。我们手拉着手,一边走着,一边唱着歌儿,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草地上。这时,我突然有个奇特的想法,于是,我对我的哥哥说:“哥哥,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谁找到一朵五颜六色的花谁就会有一辈子的好运。要不我们来比赛一下,看看谁先在茫茫的公园中找到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吧!”“太好了,一定是我先找到。”哥哥开心地回答道。

我们开始分头行动了。我越过树丛,跳过“小河”,走过草地,这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家玩具店。我太累了,想到玩具店里休息一下。当我走进这家玩具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花,在店里的角落处,我看到了我心心念念的五彩花朵,它是那样鲜艳,那样逼真。我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地说:“我找到啦!我找到啦!”爸妈在不远的地方听到我的声音,还以为我找到什么稀世珍宝呢,急急忙忙跑过来,看到玩具店里的花儿,一下子全明白了。我举着五彩花儿哈哈大笑,妈妈看到我开心的样子,掏出了手机,咔嚓一下,记录下了这个美好的瞬间。

这就是我那美好的童年故事,记录了我的可爱天真,留下了我一生都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

2.童年的照片故事作文 篇二

2011年10月中旬的一天, 邯钢焦化厂维修车间电工一班休息室电脑新更换了一张干熄焦夜景的桌面图片, 在夜幕衬托下, 干熄焦各个楼层的照明灯璀璨夺目, 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班中休息的老党员侯东朝看到照片后, 脑子里却生出了降耗、挖潜增效的“路子”。侯东朝想:“夜景是漂亮, 可有些地方不需要照明, 有些地方可以改成光控灯, 要是改造一下, 肯定能节约不少电!”随后, 侯东朝立即着手节电改造的相关事宜, 包括勘查现场、绘制图低、编写策划书……在车间的支持下, 侯东朝和工友们用1个多星期时间完成了干熄焦照明优化改造, 去年了多余的20盏照明灯, 每天可降本22元。该项改造建议作为“金点子”上报后被焦化厂采纳实施, 焦化厂对厂区所有照明进行系统优化, 每天节约用电3000余千瓦时, 减少电费支出近2000元。

由一张片“挖”出日降电费近2000元, 是偶然, 也是必然。内涵挖潜、降本增效贯穿邯钢发展历程, 成本基因随之深入到每一个邯钢人心中。在成本意识的驱使下, 邯钢涌现出一大批侯东朝式的挖潜典型、降本先锋:炼铁部职工王卫峰修旧利废, 使旧、坏阀门“重新上岗”, 3个月减少备费用4万元;冷轧厂职工李玉冰开展技术攻关, 使精密仪器检修由“外委”变“自修”, 节省检修费用40余万元……

3.《剪纸的故事》之照片故事 篇三

通常一本书在完成设计环节后,要想让创意图通过印刷体现出来,设计者对材料和装订的熟悉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张《剪纸的故事》装订与材料分配图。我们甚至很难将这张像设计师办公桌一样凌乱的分布图和整洁的成书联系起来。吕敬人先生和他的设计师团队首先排除了市场上常销的高质量特种纸张。因为赵希岗先生的剪纸作品已经在设计时被归纳为6种各分3个梯度的元色,这样相对可以把图片层次还原需求放在第二位。于是,在从纸商手中扩大了选材范围,确定了包括食品包装纸在内的10余款不适宜常规印刷但价格相对便宜的纸张。设计师再将纸张样品分布在不同的章节,反复比较才最终确定了其中的5至6种。非常遗憾的是质地奇特的食品包装纸终因原纸开度问题而未能和读者见面。材料分布完成后,设计上则需要根据五颜六色的纸张第一次调整设计方案,如读者看到的第金色、银色均分配给了容易变色的绿色和红色纸张,白色则印刷于文后明度较暗的灰色纸张上。

对设计的第二次大调整是在考虑装订的环节。分配好的材料如何落实到工业生产中,装订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为了减少生产环节的手工量,相信很多书籍设计师都会有同样的烦恼。吕敬人先生让他的助手手工缝制了迷你版的《剪纸的故事》,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尽可能兑现此前按章节分配好的材料组合方式。所以在制作了不只一本采用了各种套插方法的迷你版小书并修改了设计文件后,最终协调好了装订的问题。用材分配和装订方法得到印刷厂的确认后,让通过打样对材料进行淘汰也变得轻松许多,甚至可以和出版社的校对工作同步进行。虽然在进入印厂后还是根据印刷专业人员的建议对配页做了微调以至于增加了一定的制作成本,但无论是设计还是承印方都获得了同类书的制作经验。更大的收获是,看到工厂的工人难以剔除干净样书中的下脚料后,吕敬人先生当即决定把它们保留到塑封带中,这个平添的细节和赵老师的剪纸作品形成了良好的呼应。

4.童年的照片作文 篇四

轻轻打开相册,看到了许多老照片,都是小时候出去玩时父母亲帮我拍的单人照。

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我们第一次去厦门时拍的。依稀记得那天,我缠着母亲让她帮我拍照,我对着镜头比划着剪刀手,在身后繁华都市的一片欣欣向荣里展现那种专属于孩子的天真。

长大一些后,开始喜欢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出现。有一次赢了一场长跑比赛,在台上领奖留了影还不过瘾,回去后又硬是让父亲再给我照一次,这张举着奖牌的照片,很长一段时间被我拿着跟人炫耀。想到这里,我不禁微微一笑。

长大以后,不再热衷拍照了,更别说自拍了。渐渐地,不再用照片记录生活,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看着岁月的流逝——我开始写日记。而照片什么的,自然是让它们沉睡在角落里了。

那天晚上,我问母亲:“妈,你上次给我拍照是什么时候?”

母亲停下了正在切菜的手,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大概……五年级的时候吧。”

渐渐少去的仅仅只是照片吗?不应该吧,我的整个童年,也早就随着那些尘封的照片缓缓沉没在了时间的暗影里了。

我不禁有些失落又有几分欣慰,定格时间的影像虽然渐渐少了,但是却多了青春的美丽与成长的韶华。

5.童年的照片作文 篇五

放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我们来到北京,爸爸带我去看鸟巢。一出地铁站口,我就了看见那银光闪闪的鸟巢,看着这巨大、雄伟、壮观的鸟巢,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些体育项目,有足球、跳高、跑步等等。

鸟巢是一座椭圆形建筑物,它的建筑非常复杂,是有许多大跨度曲线箱组成的大型体育场馆,能容纳十万左右的观众,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我听爸爸讲,建鸟巢用的钢材,还是我们河南人研制开发的特种钢材。我听了以后,为我们河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天不知不觉地黑了下来,鸟巢在彩灯的照射下,光芒四射,闪烁着五彩缤纷的灯光,把鸟巢的夜晚变的五光十色,让人留连忘返,我正看得入迷的时候,爸爸拿起相机给我拍下了这令人难忘的美丽瞬间。

6.童年的照片作文 篇六

我有很多照片,但是我特别喜欢的那张是在照相馆拍的。为什么给我软肋?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我和哥哥是“敌人”,他很讨厌我,我觉得很难过。记得有一次我在洗手的时候,哥哥对我喊:你一天洗几次手?浪费所有的水”。我听了很不高兴。我只是想告诉弟弟,洗手不是浪费水资源,是害怕病毒传播。我想,算了吧。他是我爷爷的掌上明珠,甜心。我对他说这是白费口舌,只好向哥哥道歉。

然而,过了几天,父亲想让我和哥哥拍张照片,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好了,但我没想到会成功。到了照相馆,我们坐在假老虎身上,然后我抱着他。我们开心地笑了笑,永远离开了照片中的场景。想着过去的不开心,今天很开心。不知为什么,弟弟笑着对我说:“姐姐,我今天很开心”。“姐姐”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啊!我以前的不快和烦恼似乎都消失了。我兴奋地对弟弟说:“你叫我姐姐,我就没什么不开心的了。”。哥哥接着说:“姐姐以前是我的错。你不知道我对你做了什么。而今天我拍照的时候,你又抱住了我。我的心温暖,温暖,快乐。姐姐,我错了,请原谅我的错,原谅我给你造成的伤害。我赶紧说:“没事,姐姐原谅你了,我可爱的小哥哥。“。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特别喜欢那张照片了吧。

7.照片里的故事 篇七

你瞧,照片上的我才刚刚一周岁,头发被理成了“板寸”,活脱脱成了一个“小男孩”!听妈妈说,那年的夏天特别热,我的头上都长了痱子,妈妈为了让我享受“清凉一夏”,顾不得我的女孩子形象,就把我的头发理得特别短,原来“板寸头”里藏着妈妈无尽的爱。你看,我的头又圆又大,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前方,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像熟透的水蜜桃。一张微微张开的小嘴,好像正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话呢!口水沿着嘴角缓缓而下,这幅可爱的模样时常让长大后的我忍俊不禁!

照片中的我穿着一件红白相间的短袖汗衫,白色的裤子和一双白色的小皮鞋,妈妈对我的精心打扮让我特别漂亮!原来漂亮衣服中也藏着妈妈深情的爱!看我正坐在棕色的摇摇木马上,仿佛骑士一样神气!原来幸福的神情中也藏着妈妈甜甜的爱!妈妈就是抓住这一刻,咔嚓一声,留下了这精彩的瞬间。

这一张照片记载着妈妈的关爱,记载着我的欢乐时光。我将永久地珍藏心间!

点评:

这篇作文以生活中常见的照片为主题,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珍藏在照片中的母爱,字里行间透露出儿童情趣,读来令人神清气爽!

(指导老师:李萍)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8.童年的照片作文 篇八

照片里人分五排,共五十名同学,八位教师,个子有高有矮,第二排坐着的是我们的小学老师,我蹲在第一排,身后坐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姓方,是个和蔼可亲的女老师,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坐在她右边的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的脸上长满胡子,显得很苍老的样子。因为他向来对我们很来厉,所以相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他没有这么受欢迎。他的性子很急,记得在放假前的几个星期,我的自行车和钱被人偷了,为此,他没少费心,头上增添了许多白发,也为那伙调皮鬼倾注了无限的关爱。

我的眼睛又转向了另一个人,他也是一位数学老师,戴着一副老花镜,前脑勺的头发都没有了,一脸严肃的表情,一看便知道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正可谓严师出高徒,他只教了我们几个星期,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就提高了许多。他一到我们班就给我们来个下马威,为此,我们班的同学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等我们毕业了,他又开始接手下一个班,我们走时,他竟流下了晶莹的泪水,至今想来我还感动不已。

蹲在我旁边的是我的好朋友王秋伊,她那漂亮的脸蛋上总是微微带着甜甜的笑容,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成绩好,为人也热情大方,乐于助人,记得那时学校条件很差,供应不了学生开水,她就叫我去她姑姑家提开水,我不好拒绝也就去了,而她自己却没提,我叫她用我提的,她硬是不肯,说她身体硬棒不用开水,现在我们分开了,但我们那纯真的友谊又怎能分开呢?有句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不是终止,而是开始。

9.我的童年照片作文 篇九

我的床头桌上有一个小巧精致的水晶镜框。镜框里有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蓝色的大海,一个宝宝坐在中间,手里拿着一朵花,她的头发短短的,一双黑亮亮的眼睛,侧着小脑袋,好象在听大海的声音。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哈哈!你们猜对了,那就是我。这是我九个月的时候照的。

对于这件事,我可一点也不记得了,因为当时太小,拍这一套照片还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呢,把大人们累得够戗,我也累得够戗,所以拍完照片后就睡着了。

这张照片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我要好好收藏它。

10.海尔照片里的故事 篇十

德国人两竖大拇指

1986年是中国家电市场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很多工厂拼命上规模。张瑞敏却提出了“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不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这一年,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谊先生专程来到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当他看到从原西德利勃海尔引进的电冰箱生产线时,佩服地向张瑞敏竖起了大拇指。

2009年4月29日,德国前总理哈特·施罗德来到海尔,参观了海尔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的展厅。张瑞敏介绍说:“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客户和用户资源的超常能力。”施罗德对海尔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他高兴地向张瑞敏竖起了大拇指,说:“海尔非常有竞争力,希望海尔在德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相信海尔会赶上德国的米勒!”

海尔叫响海外

2002年3月4日,纽约曼哈顿繁华的商业区内的标志性建筑——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大楼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TheHaier Build”(海尔大厦)。这座建筑就是海尔在美国的总部大楼。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王英凡高兴地说:“祝贺海尔!海尔为祖国争了光!”

2009年,海尔的四款产品因为曾经获得欧洲红点至尊奖、美国最佳产品设计奖、德国IF奖等国际顶尖级设计大奖,而被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提名,入围201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计奖。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入围该奖项,标志着中国制造的设计水平已经获得了欧洲设计界的高度认可。

两张签约照片

上世纪80年代:打开国门“引进来”

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数十家企业都从国外引进了电冰箱生产技术和设备,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其中之一。张瑞敏那一年去了德国,与利勃海尔公司签约引进技术。

在德国的一天晚上,恰好是当地的一个节日,天空中燃放着绚丽的焰火。陪同张瑞敏的德国人指着焰火说:“这是从中国进口的烟花。中国的工业落后,但你们祖先的四大发明非常棒。”当时张瑞敏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回国后,他向全厂干部员工表明了决心,提出了“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引进了当时亚洲第一条四星级电冰箱生产线,开启了海尔创名牌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海外创牌“走出去”

经过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的发展,海尔在国内迅速成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时,张瑞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国门之内无名牌,要走出国门创名牌!”

1997年2月,在世界著名的家电博览会——德国科隆博览会上,爆出了重大新闻:“海尔向来自欧洲的十二位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专营证书,洋人开始为海尔创国际名牌服务了!这在中国家电企业中是第一家!”当年海尔引进设备签约合影时,中国A站在后排,而这一次,是中国入坐在前排。有人看了这张照片后说:“中国人坐着才意味着真正站起来了!”

从无序到有序

“日清管理法”赢得金马奖

上个世纪80年代,张瑞敏开始在海尔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狠抓基础管理,创立了“日清管理法”,全方位地对每个员工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1990年3月,海尔荣获全国企业管理最高奖——金马奖。

管理案例走进哈佛讲坛

11.照片里的童年作文 篇十一

别看我现在不怎么胖,小时候那可是重量级的人物。不信?喏,有好几张照片可以证明:我坐在我的婴儿床上,好像一尊小佛坐在那儿,我的小手小脚都推挤出印来了!瞧瞧这张,胖乎乎的小样那么快乐,那么无忧无虑,乐得有些“缺心眼儿”,小嘴咧大了,小手张开了。

还有张照片是我稍大一点儿的时候在饭桌上,两眼直直地盯着……盯着什么呢?看看紧接着它的下一张照片,你就会恍然大悟:我的目标终于到手啦!我啃着一只大鸡腿,吃得是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几乎拼尽全身力气来掑咬它,而且我的两只小手还紧握着,生怕不赶快把它“消灭”完,它就会消失掉,全然不顾及淑女形象。

据说,我小时候脾气挺大。我大大说,我小时候爱咬人,要是我一动不动地盯上谁了,谁马上就会挨我的咬了。可我没有小时候咬人的印象呀!我只有一张照片说明我小时候爱打人。看,这张照片里的我撅着小嘴,右手举起来,还皱着眉头,正要冲着镜头打呢!

爷爷说我小时候会摆臭相。这张照片是我在玩气垫时摆的“臭相”。我撇着嘴,“硬”摆出了一个跌倒的POSS。别说,做得还挺自然,也许是有着当巨星的天赋吧?嘻嘻。

12.老照片的童年趣事作文 篇十二

一张已经微微泛黄的老照片夹在我的《童年记忆》系列相册中。上面有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坐在床上傻笑,床尾还有两个破鸡蛋。它让我忍俊不禁……

“春天到啦!我已经五岁了!”我骄傲地宣布。“今天又该干点什么事呢?”我暗暗盘算着,“五岁到了,该干点母亲的`事了吧!”可是到底干什么呢?我想不出来了。突然我看到我们家的母鸡——她正在趴在几个鸡蛋上,孵得好不乐呵!我灵光一现,我也可以孵呀!我搬了两把椅子,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屁颠屁颠地跑回房间。

到了房间,我把厚一点的春装全部翻出来,“二十,二十一,……二十五件!”我兴奋地喃喃自语,“够了,够了!孵蛋,孵蛋!”我先把已经用台灯烤暖的鸡蛋放进我用衣服做的一个“露天巢”,再在下面垫上几件外婆的薄羽绒服,又把被子盖上。“已经够热了吧!”我扰扰脑袋,思索着。突然,我又闪出一个主意,“鸡妈妈既然亲自上阵,我也得亲自孵!”我一把掀开被子,钻进去,整个人扑在“巢”上,身上再盖上被子,我骄傲地说:“肯定可以孵出小鸡来!”在黑黑的被窝里,我想着以后怎么养小鸡,不知不觉地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

后来是一阵冰凉的触感弄醒了我。我一个激灵坐起来,发现蛋都不在“巢”里了,在我脚后面!蛋其实破了,蛋白蛋黄全漏了出来。蛋黄嫩黄嫩黄的,有点像小鸡的毛色,睡眼朦胧的我以为小鸡孵出来了,没有欢呼只是一愣,傻笑起来,这一幕,被外公拍了下来。

13.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篇十三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同学到首都体育馆攀岩。我在其他地方也攀过岩,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岩壁。这里既有凹凸不平的岩壁,也有平整的岩壁。我们爬的是一面平整的岩壁,高12米。我和同学来到岩壁底下排队,同学经常来这里,技术很娴熟,动作灵活,像一只猴子,没过多久他就爬到了顶上。我看他爬得很轻松,心想:没什么好怕的,不就是攀岩吗?轮到我了,我手脚并用,努力地往上爬。爬到第三块板子的时候,我感到腿脚无力,手掌开始打滑,就让教练将我放了下来。

这时,妈妈过来鼓励我再试一次,同学也帮我绑上涩粉袋,还教了我一些技巧和要领。我做好准备,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开始第二次攀岩。我放慢速度,爬到了正中间。这时,我体力不支,手指被磨得通红,一摸石头就会钻心地痛,脚下打滑,双腿发软。同学和妈妈看见我停了下来,便大声鼓励我说:“坚持住,加油啊!胜利就在前方!”我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岩壁顶部,心想:“马上就能爬到顶了,加油!”我休息了一会儿,鼓足了劲儿往上爬,终于爬到了顶上。我高兴地朝妈妈望去,这时,媽妈为我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要坚持到底。

14.一张童年的照片作文300字 篇十四

原来,照片上有我与两只虎皮鹦鹉,是在我五岁时拍的,那时是我第一次养虎皮鹦鹉,爸爸妈妈看我和鹦鹉在一起玩耍,挺开心的,忍不住就拍下这一难忘的时刻,留作纪念。

这张照片原来是放在客厅,客人们很容易就看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忘了它,就被遗忘了。现在,我一看见这张照片,就想起来了鹦鹉。

这两只鹦鹉在我家养了一年,陪我一年,是我的好伙伴,给了我许多乐趣。春天时,陪我去放风筝;夏天时,帮我把远处的东西捡来;秋天时,陪我去田野收割;冬天时,陪我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

15.童年的照片作文 篇十五

那是我6岁是拍的照片。那一天是六一儿童节,放学后,爸爸带我去公园玩。

滑梯

我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滑滑梯,慢极了。谁上滑梯太高了呢!爸爸怕我摔跤了,牵着我的手上滑梯。我登上了滑梯口,滑了下去。爸爸见我“平安降落”,松了一口气,看手机去了。我一个人玩呀玩,不亦乐乎。

荡秋千

爸爸接到“紧急情报”,又赶来了。原来是我玩厌了滑梯,又改玩荡秋千了。爸爸先扶我上了秋千,系好安全带,在后面慢慢推。我像一只小鸟一样,在秋千上“飞”呀“飞”。这时我提出:“爸爸,如果一直转圈可以吗?”爸爸和蔼地说:“不行。会摔下去的。”我不干了,又哭又闹的,爸爸只好加大了力气,我才心满意足。

牛奶洗面包

玩了一下午,该吃晚饭了。我从书包掏出了面包和牛奶,吃了起来。

走着走着,我被一块石头拌倒了,被爸爸抓着了,牛奶没洒,面包倒是掉了。

我捡起来,面包已经脏了。黄灿烂的外衣上,像穿了件灰马甲似的,脏兮兮的。我看了看面包,想出了个好点子:“把面包用牛奶洗一洗,不就成了吗?”说干就干,我二话不说,拿起牛奶往面包上泼,爸爸吓到了,说:“干什么呢?面包脏了,别吃了。”我天真地说:“用牛奶洗面包,我聪明不?”我得意洋洋,真有点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后来,不用说,牛奶和面包全破费。

没有吃的了,只好去外面吃饭。我们去了卤面店,点了两碗卤面。我唏里呼啦地吃着面,突然提出了一个怪问题,毛衣可以用面条织吗?爸爸笑得趴在了桌上,不能回答我。我急得团团转:“别笑了。”爸爸还是回答了问题(等他笑够了)才说:“不行,太软了!哈哈哈……”

吃完面为了纪念这一天,爸爸带我去的地方拍下了快乐的照片。起名为“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16.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篇十六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我在农村插队。那会儿特别缺老师,高中毕业的我算是“人才”,教育局派车把我从村子直接拉到师范学校培训了一个月,听了几堂老教师的课,就分配到学校教初二语文。

因为刚从农村抽调上来,学校不让我参加高考,我也不好意思提。一直拖到1978年来了新老师,学校终于同意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虽说是高中毕业,但真正在教室里听课的时间并不多,不断地被拉出去学工、学农、学军。那两年,学会了编草袋子、打靶射击、看图纸车零件。因为学校经常搞文艺汇演,我顺便学了唱京戏、说快板,什么都学了,就是没学文化。

1979年冬天,我每天下班后在路边小店买个面包直接去补习班上课,晚上7点~9点。补习班少,人多,记得在借用的大学阶梯教室里,好几百人一起上课,老老小小一起念“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场面蔚为壮观。我同桌是个上高三的小男生,他不爱学习,上课偷偷看小人书。他妈妈站在门外盯着他,透过玻璃不时用手指着他,那意思是“好好听课”。我们上几个小时,她就站几个小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学校高三有个文科班,我很想去听课,但没时间。因为我不但是管着50个学生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语文。作业、作文、测验压得我抬不起头来,广播操评比、歌咏比赛、卫生大检查弄得我团团转。同事小王老师的孩子才一岁,身体很弱老生病,我还得帮她代课。那些日子经常连着上6节课,下午嗓子充血说不了话。

一次全区高考模拟考试,我偷偷得空儿去文科班听试卷分析。教数学的吴老师已经退休了,因为经验丰富被请回来带高考班。

对高考,其实我没信心。从小就是个智力平平的女孩儿,脑子不灵活,学习成绩从没进过班里前10名。吴老师看我态度挺诚恳,每次练习题都多印一份给我。不好意思总麻烦吴老师,偶尔拿做好的卷子让他看看,总是红××一片。他安慰我说:“数学要多做题,题型看多了,怎么变化都没关系。”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做20道题,背10页书,记50个英语单词。为了完成任务,上班骑车背历史,晚上安静的时候做题,差不多要熬到后半夜。咬着牙坚持着,究竟做了多少题,实在数不清了。上大学后我才知道,我的数学成绩居然是全系第一名,这得感谢吴老师。

高考在7月,最热的时候。考场在另一所学校,早上我骑自行车去。上午11点考完,找个树阴靠着吃块面包,喝点水,静静心,背下午的科目。晚上找个小饭馆随便吃点,然后找间教室看书,就这么连考三天。

高考后的日子真难受。每天晚上做同一个“估算成绩”的梦,总是很差,吓醒,一身冷汗。分数公布了,与估的差不多,不太好。再接着“热锅上煎”般的等待录取分数线,谢天谢地,高出3 分。

等待的日子茶饭不思,出门走路溜边儿,“怕熟人问”。发榜那天,我不敢去上班,躲在家里。下午,同事小梅在楼下大声叫我的名字,听她的兴奋劲儿知道是“好事”。我冲到阳台上,她手里挥着一张白纸——录取通知书。

一想起高考就想起小梅那天的样子、衣服、声音、表情。可惜,她刚30岁就得重病走了,今天不能与她分享回忆。

报上说,那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是4%,同桌男孩没考上,我校文科班20个学生全落榜了。

大学毕业后我依然教书,后调到大学至今。有时候想:人生很长,紧要的地方其实只有几步,只有咬紧牙拼命,才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上一篇:也是课堂下一篇:缘分早安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