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2024-11-03

护理情景式教学法(8篇)

1.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一

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导语:情景式,就是场景描写,描写场面或景物。在文章的开篇对环境进行基调式的描绘,为抒发感情渲染气氛、设定情景。以下是有关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回顾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a、重“理”轻“情”。

指的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偏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运行着一套固定的模式,怎样审题,怎样选材,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于是学生的作文就是: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定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也湮没了!

b、重“文”轻“境”。

不少老师还沿袭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方法,重视范文“文字”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失去了真实情境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最后还有甚者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c、重“计划”轻“故事”。

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把那些篇目一一落实,似乎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已经到位。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篇目”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单调乏味的。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教材规定的篇目,又要关注儿童本身,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整合。而这些往往被教师忽视,在教师眼中,作文是任务;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d、重“形式”轻“真实”。

我们经常可以在优秀作文中,看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文中多处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显得更生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语句老到,思想深刻,点明题意!”,还有什么“环境衬托法”、“前后照应法” 教师在指导或讲评作文时,不知不觉就讲到了方法,殊不知这会扼杀孩子真实的天性,套上固定的枷锁,让我们看到一张张带着成人面具的稚嫩的脸。

那么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不妨在这里初谈一点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验就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

体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强调人对事物、生活的亲身经历,强调感受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亲历体验”。所谓“亲历体验”,就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件事、人物、事物、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学生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写出具有独到感受的文章来的。那么如何在作文时诱发学生的体验呢?

梅子涵先生认为:“儿童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以善为美,劝人为善,喜欢读童话的孩子通常不会变坏,从小看童话长大的孩子与从没看过童话的孩子有很大不同。”阅读无疑是最直接、最便利诱发体验的方式了,将习作有机地融入孩子的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习作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

“续”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期待。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让我们满心欢喜;有的故事催人泪下,甚至不愿接受。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乘着童话的文字继续飞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结尾。如看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觉得小姑娘太可怜,学生就开始续写。

“新”写,使故事中有“我”的创造。如在阅读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改写成导游词,尽量用上文中优美的语言,将文本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曾祥芹先生提出一个“表达性阅读”的概念,即要关注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也就是将习作与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读写协调发展。

“后”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情感。往往在读完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一段文字,一个字句,甚至一个词,在心里泛起旁人体察不到的涟漪时,写下的感触、读后感。在看完《爱的教育》中《痊愈》这个故事时,学生写道:“有过生与死的较量,才懂得珍惜和可贵。幸好,《痊愈》这篇日记让我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旅行,使我深深地明白:珍惜生命,珍惜我们健康生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吧!”通过写读后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与作者对话,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树立人生价值。

将习作融入孩子的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使孩子对文学作品有了对话,有了内化,又升华了感悟,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势必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此时安排“写”恰到好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住、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接触人与社会,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真正“生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

【案例1】 《秋天的雨》

开学前几天,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的,坐在办公室里的我,望着窗外,微风拂面,夹杂着雨丝,独自享受着雨带来的清凉。望着望着,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们淋一淋雨呢?于是就布置了“淋雨”、“写雨”的回家作业。

淋一淋“雨”

可以走到窗边,阳台上,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雨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

如果雨小了,可以走进雨中,用手和身体与雨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

写一写“雨”

让雨也在我们的稿纸上“下一下”吧,比比谁的雨下得更美,更大,更欢!

附学生片断:

学生甲:我又将手伸出窗外,雨滴在我的手上,轻轻的,凉丝丝的。我静静地听着雨声,这声音让我感到喜悦,刚刚无精打采的我,现在像听到命令似的,马上振作起来。我闭上眼睛,细细地听,慢慢的,慢慢的,我觉得这就是一首欢快的曲子,那轻快的旋律真像音乐家在演奏

学生乙:我昂起头,仔细看着小雨点儿,它有着苗条的身材,穿着一件透明的衣裳,是那么轻盈,是那么飘逸。雨儿如同银丝般飘下来,密密的,斜斜的,朦朦胧胧的一片

学生丙:这几天,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风,一直轻轻地吹着,没有夏天的狂暴,没有冬天的寒冷。雨还是下着。我跑到楼下,张开双臂,雨点儿落在我的手臂上,凉凉的,冰冰的,十分舒服。调皮的雨点儿一会儿躲在头发里,一会儿坐在手臂上,一会儿躺在手心里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富于个性的语言,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怎不令人欢喜?

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从而拓宽习作的视野,积累习作的素材。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案例2】《陀螺大战》

上学期,陀螺成为孩子们最时尚的玩具,风靡一时。课间有围在一起聊陀螺的,什么“银爪白虎S”、什么“旋翼飞凤”、什么“震山狮神”、什么“怒江灵豚”说得头头是道;回到家,有赛陀螺的,三个一群,五个一撮地围在一起,随处可见。陀螺占据了他们的思想,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与其这么发展下去,不如来个陀螺大战,一比高下。

陀螺知识大比拼

向同学们介绍陀螺,说说自己的陀螺的零件,以及这些配件的功能。

别开生面的陀螺大战

陀螺大赛分四局,第一局预演赛,参赛选手在指定地点先热热身;第二局预赛,共分为6轮,每轮6位选手,坚持旋转到最后的陀螺获胜;第三局复活赛,在第二局中表现不错的陀螺还可以进入复活赛;最后一局是总决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陀螺大赛的筹备工作:

1)战场的布置:5名男生。用小方凳围成四四方方的战场。

2)摄影1名、裁判4名和通讯员1名。

“陀螺”飞进了作文本

比赛结束了,大家仍沉醉在比赛的火热气氛中,连平时不爱玩陀螺的女生,平时样样不出众的学困生也获得了第二名,大家为之高兴和兴奋。教师趁热打铁,将写作的活动引入正题。经过交流和指导,学生愉快地写作,不多时,一篇篇佳作“新鲜出炉”。

刘铁芳博士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缺少幸福体验的童年是暗淡的。”一堂好的作文课应当与学生游戏一起发生,只要孩子心中有游戏的诉求,作文课就可以拉开“序幕”,搭好“舞台”,让孩子们的言语自由“舞蹈”。

【案例3】《点鼻子》小游戏

为了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我决定在语文课上玩个小游戏。看到我在语文课上又发白纸,又滴墨水,学生一脸疑惑,带着好奇又是看,又是问,谁也猜不出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准备工作就绪,我终于发话了:“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耶!”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的游戏开始了:要求同学们跟着我的指令做。左手拿纸,右手食指蘸墨水,点鼻子。真点鼻子?学生开始矛盾,真点!无奈,学生跟着我点了鼻子。

结果出来了:墨水印全在同学们的鼻子上安了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人仰马翻。突然有同学发现我同样点了鼻子,但鼻子上没有墨水印。经过一番争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老师用食指蘸墨水,中指点鼻子,我们缺少了观察!”,“都是不仔细观察惹得祸,害得鼻子受苦受累!”,“原来老师这般“狡猾”!”

后记

事后,一篇篇文章《点出了道理》、《“狡猾”的老师》、《“小”鼻子中的“大”秘密》、《与众不同的语文课》、《那一刻》跃然纸上,看得我欣喜若狂,不禁为学生的精彩而喝彩。不需要传统的说教,不需要作前的指导,那灵动的语言,那深刻的道理,都在那一次迸发,这都缘于“体验”!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 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案例4】《找试题》

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就是用大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

“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何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孩子们的创作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得以正常的发挥,只有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让他们有所想,有所感,而后文思涌动,写出一篇篇佳作来。让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一方自由的天空,荡涤所有灰色的尘埃,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作文走进真实,让孩子们在“作文”这片领域里自由驰骋,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作文,想说爱你并不难!”

2.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二

PBL教学法其教学过程基本采用“问题—自学—讨论—教师总结”四个阶段, 教室为主要教学场地, 护理问题主要在理论上得以解决, 未实施到患者身上以观察解决方案是否有效。仅采用PBL教学法不符合外科护理学实践性极强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是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小品或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书本上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情景, 把死板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且能给护生提供一个安全、没有威胁性、高效和现实的仿真环境, 能让护生在真实的病例和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促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2]。

情景式PBL教学是将PBL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结合起来, 既可以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又可以克服PBL教学的缺点, 不仅利于护生掌握外科护理学专科知识和技能, 又利于护生体验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时的躯体及心理感受, 并对护理角色产生认同和内化, 同时注重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等。现将实施过程、教学体会等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级高中起点、学制3年的护理专科学生205名,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5人, 其中女生95人, 男生20人;对照组90人, 其中女生81人, 男生9人。两组学生前期课程、使用教材、教学总时数均相同。本次课程由同一名教师讲授, 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病例分析、分组讨论、观看电教及示教室示教等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加用情景式PBL教学法, 即教师将一个系统疾病讲完后编写出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且提出问题留给学生, 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根据病例内容进行准备 (约2周时间进行查资料、写剧本、排练等) , 然后各组统一汇报演出 (每病例汇演时间2学时) 。

1.2 实施过程

1.2.1 采用PBL教学法, 恰当设计问题

恰当设计问题,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某一系统疾病或某一章节讲完后, 教师以病例的形式留给学生, 且提出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最新的资料, 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1.2.2 采用情景教学法, 模拟演练

(1) 分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性格特点、艺术素养、个人能力等情况, 有选择、有计划地按每组5~6人分成若干组。 (2) 编写剧本:组内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根据病例内容, 依照护理程序, 模拟设置比较真实的医疗护理情景, 拟订剧本大纲并编写剧本。 (3) 确定角色:组内学生根据剧本内容、自己特点确定扮演的角色如护士、医生、病人、病友、家属等。 (4) 排练:组织学生观看学校历年来“5.12”护士节录制的优秀剧目, 使学生对剧目的表现手法、情景设置、服装道具等有进一步了解, 然后进行排练。 (5) 汇演: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排练后, 选择合适的时间, 在教师的主持下, 各组统一汇报演出。 (6) 点评:每组演出结束, 各组对剧目进行讨论、发表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指出每组学生成功与欠缺之处, 让学生明白自己成功在何处, 对于不成功者应指出何处演出不到位, 应该怎么演。

1.3 评价方法与统计学处理

课程全部结束后给学生发放“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进行评价, 内容包括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综合利用能力、组织能力、学习兴趣、表现能力、合作精神、课堂气氛、查阅资料能力九个方面。评价表统一发放, 当场全部收回, 有效回收率为100%。

调查数据以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 将数据分组输入计算机进行显著性分析, 若P<0.01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差异性为99%) , 若P<0.05说明有差异性 (差异性为95%) 。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与体会

3.1 情景式PBL教学法的优点

情景式PBL教学法是在病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虽然在病例中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是一定的, 但剧目是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 学生演练时其表现形式是开放的, 要想将一个剧目演得惟妙惟肖, 特别贴近临床实际, 学生除必须吃透书本知识、并对知识点反复琢磨、深刻领会外, 他们会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收集资料、还需要到临床实验室、实习医院进一步熟悉一些操作技术, 然后写出剧本、确定演员、进行排练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而且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 并且学生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 使业余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同时在演练过程中许多知识点需要以巧妙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对锤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地促进作用[3]。

3.2 应用情景式PBL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情景式PBL教学法虽部分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时相对不足及医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较重,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均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准备, 因此不可能用于所有教学内容, 应和其他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另外, 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要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驾驭演示的方向, 因此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地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咏梅, 钟建华.角色扮演法在手术体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58.

[2]张云, 乔敏, 赵海平.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27 (2) :7.

3.情景式教学与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课;情景;主人公;教学反思

进入高中,学生们往往压力大,学习紧张,而语文课是学生最可以放松心情去学的一门课了。情景教学就能很好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利用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情景来反映所讲文章。

情景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课堂呈现,而课后就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例如《离骚》这篇需要背诵的文章,首先要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去了解这首词的背景,然后让他们以这个背景体会诗人心情,拿出一个情景剧的剧本。在课上让每个小组做简短的情景演出。当然这篇课文可以引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以要重点介绍这个节日。

课上老师先来一段导入语: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叫“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那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传说人们是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这个节日的。那么,为什么他如此受人爱戴呢?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请各小组上台通过情景表演来演绎一下《离骚》所产生的背景。在演绎情景剧的同时,让大家了解其作者以及本诗的意思。

情景剧的中心内容为:屈原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知道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争相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后来就演变成划龙舟的习俗。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à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这样就发展成粽子了。另有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就发展为在这一天要喝雄黄酒。从这里可以看出,屈原被楚国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敬仰了2000多年。然后通过演绎情景剧和文章结合来了解屈原,理解文章。

1.屈原的生平和基本情况

屈原,名平,字原,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曾受到怀王的信任,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参加过起草宪令和从事外交活动。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他常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馋害。……屈原悲痛欲绝,于这一年阴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2.背诵诗词,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屈原的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统治和民本思想。但是,他的“美政”思想却并不能得以实现,因为他不愿意与腐朽贵族同流合污。然而,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楚国人民,坚强不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充分表现了屈原执著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绝大多数人对屈原而言,是“只会敬仰,而不会效仿”。

教学反思:通过对《离骚》的学习,这首诗词中表现的屈原的理想和高尚情操有没有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节奏的把握是否合理?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不高?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句的掌握情况如何?有没有落实到位?

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和教学反思,我相信学生们可以得到最完善的知识和积累更多的素材。

参考文献:

张敏琴.学习情景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4.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四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由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评价逐渐由一般的生理性指标(如心率或脉搏)和练习密度等评价向较粗线条(如出汗、笑、会、能以及学生自身心感受等方面)的评价方向转变。体育主体式情景教学法顺应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一般体育情境教学法比较,它主题鲜明、情境创设一脉贯通,同时又忽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它更具有突出以人为本,并将基础教育知识综合化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育人、育智、育体和谐发展的功能得以更完美地体现。

一、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1、主题性。主题性情境教学以确定主题为先决条件,以往的体育情境教学,虽然也有标题设计,但在教学内容编排中并不注重内容与主题的关联。而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突出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一切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和操作都是围绕着中心主题展开。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童趣型。这种类型的主题是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创编故事等,突出趣味性。如《我们的团队最优秀》(苏州市常熟外国语学校谢黎生执教);

(2)知识型。这种主题一般选自科技或文学知识性课文、课外读物或某种器材,突出知识性和对知识的发展性运用。如《韵律舞蹈》(南通中学魏俊执教);

(3)时事、教育性。这类主题选择于时事新闻、思想教育等方面。如《击标游戏》(连云港海宁中学冯焱奇执教)。

2、创意性。体育教学主题式情境教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创意设境。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情境和体育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编成紧扣主题的情境教学内容,赋予体育教材内容更深、更新的教育寓意和练习情趣。南京人民中学程智执教的足球《头顶球》创造比赛进球时的氛围,让学生欢呼雀跃,使整个兴奋点贯通练习之中。

3、激“情”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正是触及了长期以来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情绪领域。我国体育心理学教授马启伟指出:“动机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情境教学法正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意“境”用背景音乐、生动语言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求知心向、学习动机和情感,使这种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碰撞”、“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的多边互动形式“共振”,和谐地去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需要。

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激“情”作用的过程:

语言

(主题)激发、创设情境――引发师生共鸣――产生互动――形成共振――和谐实现目标

情景

4、主动性。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在设计和教学操作过程中充分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主体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中情境发展方向的引导、启发、把握和调控以及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充分拓展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和积极练习,努力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周全,而且在操作中要审时度势、灵活把握。

5、实效性。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情境教学心理情感特性、日常生活知识和体育教学技术技能个性教学特点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在设计中,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由于教师在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运用中,过于追求架势,以至于公开课教学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使听课教师反感,失去公开教学的实际意义;二是要考虑技术技能掌握和锻炼效果目标实现程度,又不失体育教学的个性特征。

二、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设计步骤

1、确立主题。创设符合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要求和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特点的主题。

2、筛选教材内容。在多个教材内容中选出符合教学主题、体育教学规律、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教学素材,分析其与主题的关系进行有目的.地选择。

3、教学顺序。教学顺序分成三段式:情境导入、情境展开和情境结束。

4、教案格式。

课次内容

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

顺序教学内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组织要求多媒体情感次数

情境导入

情境展开

情境结束

场地器材课的预计负荷心率曲线

三、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的设计运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体育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丰富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将其他学科知识、日常生活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通过教师教学艺术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学习的科学学习能力。

2、真情实感去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驾驭教学情境发展走向、调控教学进程的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把握好主题与学生情感产生的贴近点,找出重要的情境适合于相应年龄学生情感的最近阈,这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调控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由于体育教学空间范围大、学生的兴奋程序较高,因此准确地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对于控制好主题式情境教学有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既能激发学生情感的产生,又能在公正、公平、赋有激励性的评价下,鼓动学生积极锻炼。

3、具备改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主题情境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创意性,它要求教师要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框框的束缚,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索。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办法,通过自己的认识――创造实践――再认识――再创造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体育教学特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按照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观点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方向的能力;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

(5)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

参考书目

1、《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实施方案2002.11

2、李建刚《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新体育新课标新设计》新世纪出版社

5.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五

常金兰 王颖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内外科护理教研室

宁波

315000)

【摘要】目的 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级810名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护生以学习成绩和情景模拟教学效果问卷进行跟踪调查,比较2组护生在学校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和临床实习的适应能力.结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外科护理教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内外科护理;病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 A

以临床病案为引导的情景模拟教学是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可根据临床病例进行双向的有情感的角色扮演,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同时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导,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沟通技巧,改变护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我校在2006级护理专业在内外科教学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06级1-16班护理专业学生810名,其中男生共9名,为女生801名。年龄19~22岁。随机分为实验组(420名)和对照组(390名)。对实验组护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仍按原教学方法,未开展模拟情景训练。1.2方法

1.2.1 理论授课

以每章为单位回顾和预习有关基础知识,再进行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制定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护理程序,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然后把所学内容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全方位的临床模拟演示,并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结合在情景剧中。

1.2.2情景模拟教学前准备 根据所学内容和所需掌握的操作技能选出典型病例,初定拟演内容,教师进行预演,经护生小组讨论后确定。课前准备好演示所需教具,在护生中选出角色扮演者,教师指导护生布置模拟病房。

1.2.3情景模拟教学实施方法 ①教师根据角色和护理操作要求作模拟演示。②护生参与部分角色,教师交待演示要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护生酝酿气氛,启发护生对所虚拟的环境及情景产生联想和心理认同,以便护生能尽快地进入角色。③护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作情景模拟拟演,教师进行指导,④护生成立演示小组,根据角色和护理操作要求作模拟演示。护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使每个护生都能独立操作,直至完全熟练,最后由教师讲评、归纳总结,评估护生达标程度,个别未达标的护生再进行辅导和练习,直到考核达标。

1.2.4结果评价

情景模拟训练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评价情景教学的教学效果。1.3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的资料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进行比较。2 结果

2.1 2组护生内外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情景模拟训练后学习成绩比较(XS,分)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人数 420 390

理论成绩 86.501.05 81.201.03

2.42

操作成绩 92.200.95 86.501.24

2.15 t P <0.05 <0.05

2.2 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表2 420名实验组护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效果评价 人数(%)调查项目

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 感受到了临床气氛 激发了学习兴趣

能够调动主动学习积极性 增强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能够培养护士的职业情感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了非语言沟通技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促进了同学间合作交流能力 促进了护理知识理解与运用 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强化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认可 407(96.7)376(89.3)365(86.7)371(88.1)381(90.5)368(87.4)392(93.1)380(90.3)379(90.0)401(95.2)389(92.4)370(87.9)394(93.6)394(93.6)

不认可 13(3.1)44(10.5)55(13.1)49(11.6)39(9.3)52(12.4)28(6.7)40(9.5)41(9.7)19(4.5)31(7.4)50(11.9)26(6.2)26(6.2)讨论

3.1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成绩 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

【1】运用,提高护生临床综合处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带教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护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护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情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综合处理能力。同时,通过主动性学习,知识掌握更牢固,对知识的运用也有促进。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论考试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3.2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填鸭式”教学方法。护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不仅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而且久而久之,护生依赖性显著增强,不利于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调查显示,96.7%的护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3.3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教学,其可为护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护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

【2】来,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人物、情节和造型的模拟,让护生理解、体验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让护生扮演各种角色,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的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

3.4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充分挖掘每个护生的潜力,调动每个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仅为护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而且还让护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调查显示,有93.1%的护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95.2%认为促进了同学间合作交流能力,93.6%的护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强化了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并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护生为主体的开放教学模式,护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本结果提示,内外科护理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56-57.[2] 叶志香,周四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 26(5):94-95.[作者简介] 常金兰(1963),女.山西长治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内外科护理教学、医学生教育研究

6.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六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PBL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不良事件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和2016年5月新入职护士38名,将2015年4月新入职的18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6年5月新入职的20名护士作为实验组,进而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培训工作。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通过基于PBL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在处理护理不良事件期间问题解决质量的提升,从而避免患者受到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PBL;情景模拟;护理不良事件;新入职护士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患者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了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发严重,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则表明在护理期间出现了护理不良事件。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黄云和熊明慧[1]等人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医疗机构之所以会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期间,存在着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欠缺,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以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为主,这一群体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主体。因此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临床上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进而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我国逐渐提高了对护理人员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视程度,从而逐渐将基于PBL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的培训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方面的培训,有利于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促进护理人员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发挥出问题对于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2]。而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情景模拟演练,通过为护理人员设置相应的工作场景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教学指导,让护理人员能够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进行护理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促进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护理质量的提升[3]。因此我院从2016年5月开始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了护理培训方面的工作,并且将基于PBL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其中,以促进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出现护理不良事件之后能够从容应对,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和2016年5月新入职护士38名,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15年4月新入职护士1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5月新入职护士20人设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女性17人,男性1人,学历:中专2人,大专10人,本科6人,年龄18岁到23岁;实验组20人均为女性,学历:中专3人,大专13人,本科4人,年龄18岁到22岁。两组性别、学历结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培训方法

2.1 对照组 培训时采用 PPT 讲解的模式,向新入职护士讲授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近两年频发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2.2 实验组

2.2.1 将20名新入职护士随机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人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

2.2.2 理论培训 培训老师课前围绕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处理等设置相关问题,发送至微信群,让新入职护士课前先自行了解并进行资料查阅。理论授课时,将所有的培训人员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期间能够自由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从而将问题讨论的结果由组代表进行阐述,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质量的提升。进而培训老师可以使用PBL教学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对护理人员所提出的结论给予指导,并对其中所涵盖的医学知识点、概念和术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促进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进而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护理工作之中,以促进自身护理质量的提高。

2.2.3 操作技能培训

2.2.3.1 问题引领,创设情景 选定近2年医院频发的护理不良事件:治疗查对事件、意外事件、职业安全事件、导管操作事件等4类事件为教学资料脚本,设置相关问题,创设情景,情景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经过、当事人处理等。

2.2.3.2 合作探究,情景演练 学习小组根据创设情景,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角色分配,在课下进行排练。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护士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经过及当事人的处理等一一呈现。

2.2.3.3 总结分析,不断深化 演练结束,参与演练的护士先进行自我评价,本小组其她成员补充,然后其它小组进行评价。而在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时,为了促进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期间能够学会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护理人员将自己所需要阐述的观点阐述完毕之后,培训人员就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观点进行详细的指导。进而在最后的讨论过程中,能够让护理人员发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之处。进而学会总结分析,不断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护理人员的持续提升。

2.3 效果评价 根据填写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收集观察组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和实验组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新入职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培训后一年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较(见下表)讨论

4.1 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于实际护理工作中,现场感较强,如果按照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法进行知识点的灌输,效果可能不理想。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形式,将近两年频发的护理不良事件,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新入职护士在观看后更容易接受,乐于学习,促使了低年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再次遇见这类事件之后,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警惕,有利于避免以后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根据昌子艳等人[4]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根据自身所犯的错误进行学习,有利于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是一种安全教育的正确体现。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期间,必须做好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5]。

4.2 培训人员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期间,要想促使护理人员在以后的护理工作过程中面临相关问题时,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对其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教学指导的工作,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促进自身护理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通过自主思考、角色扮演、身临其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提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判性,增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7.浅议小学语文情景式教学 篇七

情景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将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转化到一个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并且乐意接受的情境之中, 让学生身临其境, 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 能够将教材文章的情感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情景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创设多种多样与教学相关联的场景, 将其与基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通过场景的建设展示教学素材。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生动, 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 加深了学生对教学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 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设置一些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

一、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处于儿童阶段, 儿童有其鲜明的特点:活泼好动,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情绪变化快、不稳定等, 而且注意力不会长时间的集中, 只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特别是能够引起他们惊奇的东西。情景式教学以此为基本出发点, 创设情景, 通过将教学课堂情景化, 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 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就能达到教学情景创设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有很大的自主权利,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具有明显的帮助。小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多种多样, 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

二、完善小学语文情景式教学的策略

1. 与实际相结合, 采取多样化手段实现小学语文的情景式教学

教材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题材和基本载体, 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缺陷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 使得小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所给出的内容, 也不能很好地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小学语文情景式教学, 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根据引入课堂教学, 将教材中描述的场景直观化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不同的情境之中,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要义。另外,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只有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 享受获得知识的过程,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情景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参与热情, 这样就很容易在课堂上产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结果。情景式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在设置教学情景的时候, 要切实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开展与小学生的生活情景相联系的情景式教学,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 选择一定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 小学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 离开了实践, 语文学习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

2. 转变教师观念, 开放语文课堂, 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开放语文学习课堂, 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与学生一起参与语文情景式教学的全过程,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对其加以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往往是教师讲解教材上的知识,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死记硬背, 教师的分析、结论被强加到学生身上, 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育学习的过程之中,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是不可能得到相应的训练。情景式的教学将学生从原本落后的教育模式中解救出来, 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探究机会,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 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在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中,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积极主动地思考, 深刻体会教材的深层含义, 并受到积极正面思想的熏陶, 实现各学科的综合发展。教师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传统思想也必须要有相应的转变, 对于情景式学习效果的评价关注的不应该是成果以及学生成绩水平的高低, 学生的实际表现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学生在情景式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才应该是情景式教学的评判指标。教师重视的应该是学生参与情景式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对学生要综合全面评价, 兼顾学生的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 进行科学的评价。另外, 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 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师一定要掌握情境教育的模式, 熟练地应用各种情境教学的方法,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明.《小学语文的情景式教学》.科技信息.2012 (3)

[2].俞静.《谈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教程 (小学版) 2010 (10) .

8.护理情景式教学法 篇八

【关键词】初中地理 情景式教学 参与性和积极性

初中地理的情景式教学,就是为学生还原和创造一个与知识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增强体验感和代入感,从而获得较为形象的认知,并逐步转化为理性的科学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充分适应了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为地理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感。

一、初中地理开展情景式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并不是人们传统上认为的那样简单,它本身是极为抽象的,学生通常陷入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的尴尬境地。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和地理学科本身的属性有关,学生的生活感知与课本内容存在一定距离也是主要原因。情景式教学法的提出便很好地契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诉求,它通过营造与实际生活情况较为接近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逐步探寻出某种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地理教学的成效。情景式教学走进初中地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得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成为师生联动的互动教学,对启迪教学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二、师生如何践行初中地理情景式教学法

初中地理课堂采用情景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协调配合,对师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应积极转变旧的教学模式,破除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努力进行创新。学生则应为自身的学习任务制定更高目标,并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目标。首先,地理教师要关注教材的变化,研究新增内容的特点,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和推敲,努力确保该方案适应班级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师还应对教学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单独讲解,将问题抛给学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营造热烈活泼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和新特点,引导学生适应情景式教学的氛围。主要方面在于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尝试合作性质的学习活动,开展小组讨论,创新思维,突破不必要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其综合能力。

三、开展初中地理情景式教学的要求

1.引导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理学科具有深刻的实用性,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交通规划、地理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将地理学科的知识应用到调研中。例如在讲述地理学中的“乡村与城市”时,教师可安排两个活动小组分别开展针对乡村和城市的调研,采取学生实地探访的形式,分别考察乡村和城市的人口、经济、交通、文化等情况。前期要制定调研计划,对影响调研工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预测,明确调研目的。后期形成调研报告,既可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证明,也可提交有关部门,体现青少年关注城镇化建设的新思维。

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情景教学。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学手段,引发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地理学科本身极富抽象性,如果依靠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像同步的形式,带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大脑冲击。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时,教师一般会借助地球仪为学生讲解,然而实体地球仪无法360度直观呈现公转、自转的变化,而多媒体技术弥补了这一缺憾。它通过自动模拟地球运动形态,并赋予操作者随时操控的功能,从而实现教师实时教学、学生同步理解吸收的效果。又例如教学“世界水域分布”内容时,多媒体技术可快速地从互联网资源中调取世界水域分布详图,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快速、牢固地记忆所学内容。

3.引入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高科技信息软件。情景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并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强化体验效果,也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与时俱进。“谷歌地图”软件的发明充分实现了传统静态地图的革新,利用卫星技术实现世界各地地理信息的整合。例如在讲解世界各地山川风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这类软件进行搜索,通过形象逼真的视觉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发现各地区之间地理景观的异同,为以后的研究建立感性基础。

4.丰富课堂活动环节,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地理学科由于和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一方面需要教学者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也为设置课堂趣味活动提供了可能性。课堂教学最忌生搬硬套、氛围沉闷,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通过设置诸多活动及游戏环节来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讲解“气候地带”内容时,教师事先让学生们复习全球气候地带分布情况和各种气候地带的特点等内容,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时抢答的游戏,具体形式可参照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通过这种课堂设计,学生将把知识记忆当成一件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事情来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提高。

综上所述,情景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一项全新挑战。教师应将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则需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邢艺.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鲁东大学,2013.03.18.

[2]张欣劲.初中地理教学中体验学习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05.01.

[3]明晓丽.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0.06.01.

[4]刘丹.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施.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09.

上一篇:社会学概论简答和论述题下一篇:清明节线上祭拜已故亲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