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精选15篇)
1.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 篇一
文明礼仪备课(总第五课时)
设计人 :朱月萍
中学生课堂礼仪常规
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在课堂规则中,有许多是属于礼仪方面的常规。(一)学生进入课堂,要注意衣着整洁,夏天不应穿无领无袖的背心,不能打赤脚;冬天不应戴帽子、围巾。
(二)学生应在课前预备钤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上课必须用的书籍、抄本和文具。端坐于座位恭候老师到来。班长(学习委员或值日生)应维持好秩序,同时清点好班里人数,等待老师上课时向老师报告(或填写教学日志)。
(三)上课铃声响,老师进入教室时,班长或值日生应喊:“起立!”听到口令后.全体同学起立站直,用目光注视老师,以示欢迎,待老师还礼后,班长或值日生发出“坐下”口令.同学们才能坐下。起立或坐下时尽量不要碰撞桌椅,以免发出大的声响。
(四)迟到的学生应在教室门口先停下步,喊“报告”,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老师若询问迟到原因,应正面给予明确回答,不便当众回答时.可请求下课后单独向老师解释。迟到的同学入座时要迅速、轻捷,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发出响声。把由于自己迟到而对课堂秩序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迟到的同学入座后,应立即将注意力集中起来,端坐静听老师讲课。
(五)老师讲课时.学生要精神集中,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不得随便讲话和做与本课无关的事,也不要发出声响影响别人听讲。在夏天,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要喝水,扇扇子;在冬天,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要搓手、跺脚。
(六)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应及时作出反应,无论“听懂了”还是“还有疑问”,都可以借助体态语予以回复,切记不要中途打断老师的讲话。要求发言要先举手,侍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要强求老师立即明确的答复,特别是个别人的问题,可以在下课后单独向老师请教。
(七)对老师的提问,能回答的,应及时举手示意,得到老师允许后,应立即起立,大声回答。如果老师没有请你回答,则应认真听取同学的答问;待其回答完毕后,若还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可再举手争取发言机会,不能在座位上大嚷大叫或小声嘀咕。同学回答问题若有不当,不能挖苦哄笑。如果老师请你回答问题,你还没弄清题意或没想出答案,可先道歉,再坦率地申明自己不能回答,不能坐着不动或起立后默不言声。
(八)老师讲课时也会出现错误.属于明显的笔误或口误而且并不影响大家理解的、一般不必计较和纠缠。老师确实出现了差错,但不影响授课继续进行的,一般应等下课后找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等老师在上下节课时自行更正。如果老师出现的差错会影响课程正常进行,则可及时举手予以提醒,这时态度要谦和,要以商量的口气,不应带有丝毫的炫耀和嘲讽,更不能故意出老师的“洋相”。
(九)下课时,全体同学在班长或值日生的指挥下.起立,向老师致谢.待老师离开讲台后.方可自由活动;若有老师听课,应待听课老师离开教室后,方可自由活动。老师离开教室时,同学们应主动礼让,不能和老师争先。
(十)值口生应在下课后及时擦拭黑板,清洁讲台,准备迎接下一堂课的老师到来。老师如带有教具等,科代表应帮老师将它们送回办公室。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应照顾老师休息,一般不宜长时间围住任课老师提问题。
(十一)、学生在课间或上自习课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嬉闹。常规礼仪要求:
一、打预备铃,学生要有秩序地迅速进课室,准备好课本及学习用具,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等待老师上课。教师准时站在教室门口候课,一要提醒室内学生准备学习用具,另要督促没有进教室学生行动要迅速。
二、老师进教室前,班长(学习委员或值日生)应维持好秩序,同时清点好班里人数,等待老师上课时向老师报告(或填写教学日志)。
三、打上课铃,老师走进教室在讲台上站好后说:“上课!”,班长(或值日生)喊:“起立!”口令,同学们立即起立站直站稳后,学生齐声喊:“老师好!” 声音要整齐洪亮,老师问好:“同学们好!”老师鞠躬或点头回礼,喊:“请坐下!”学生坐下。
四、打下课铃,老师喊:“下课!”班长(学习委员或值日生)在座位上喊:“起立!”口令,学生整齐地起立,齐声喊:“老师辛苦了”或“老师再见!”并鞠躬致礼,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并鞠躬或点头回礼。待老师走出课室门后,学生才准离位。
五、遇到早自习、第二节、第四节、第六节、第九节、晚自习下课,老师喊完“同学们再见”后,要站在讲台上组织学生排队出班,并提醒学生排队下楼。值日生(间操、大课间2人,晚自习下课最多4人)自动留下,其它学生都要排队出楼。班长(或其它班委)在出楼过程中组织和提醒同学要保持队伍整齐,并慢步轻声。(音乐、体育、美术课除按上述要求外,结合本学科要求自行安排)
六、遇到音乐、美术课时,学生小预备准时到教室坐好,老师准时候课,组织学生排队出班下楼,到专用教室上课。如遇间操或大课间时,可直按要求学生在操场排队到专用教室上课。体育课,学生听到预备铃声直接到操场指定地点整队集合,教师要准时候课。
七、学生如遇特殊情况迟到或早退,应向老师说:“报告”,待老师问明情况允许后,方可进入或离开教室。
八、如遇特殊情况教师未按时到岗,班长(学习委员或科代表)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年级领导汇报,以便调整授课内容。
九、遇值班或本校其它领导到班级检查,主管班委要主动起立汇报。教师在班委不明情况下要帮助其进行汇报。如遇外校或上级领导来校参观或指导检查,进入班级,教师要喊:“起立”,学生迅速起立站直后齐声喊:“老师好!”
十、学生在课间或上自习课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嬉闹。不准穿拖鞋、背心或打赤膊进入教室上课。
2.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 篇二
一、巧妙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行为训练
1.开展情境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具体的情境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请你相信我》时,教师给大家播放201 4年春晚沈腾、马丽主演的小品《扶不扶》,在幽默诙谐的故事中,学生兴趣高涨,同时对小品中蕴含的诚信、互助、良知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2.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知识来源于实践,又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师就必须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将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生活天地,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融合。比如,在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的《我生活的社区》这一知识章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父母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让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帮助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文明礼仪宣传画,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在周末去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搞卫生、聊天,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内化知识,培养高尚的文明礼仪素养。
3.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礼仪教育资源。教材就是个例子,教材中很多的经验例子蕴含着良好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典型性的例子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师生共同探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教材中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扩展,可引入与教材类似的生活场景,可以使礼仪教育进一步具象化。例如《中秋与重阳》这课,可给孩子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并结合学校组织到敬老院送温暖的活动,对孩子进行学会尊重长辈,与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不嫌弃老人等传统孝道教育。
二、教师注重言谈举止,突显教师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低年级的孩子因为年纪特点,不是对所有的行为都能分辨细致,老师在孩子们心里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是老师所说、所做的,他们都认为是对的,教师是孩子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学生都耳濡目染。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仪表形象、语言素养、交往礼仪等对学生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例如,我发现有的班级老师喜欢用教鞭在讲台上使劲地敲打,试图控制班级纪律,下课后,很多孩子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拿着笔或者也拿教鞭在桌子上拼命拍打,这样不但不文明,而且很容易敲到其他同学,非常的危险。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树立自己在学生面前文明礼仪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在有意识地模仿自己的待人处世的方法,我平时表现出的文明礼仪素养逐渐内化为学生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学生良好的个性行为正在逐渐形成,文明礼仪在班级蔚然成风。
三、家校联手共话文明,回归生活内化于形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父母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十分重视自己良好标榜的树立,为子女的为人处事进行积极引导和正确示范。在生活中,家长要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诚实劳动,爱国敬业,乐善好施,讲诚信,讲文明,讲道德,讲礼仪,子女在父母文明行为的影响下也会成为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上进、热爱生活的优秀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回到家与在学校的表现会存在偏差,孩子在学校好不容易改掉的坏习惯,在周末或假期结束返校后,似乎一切又回到起点,坏习惯又得重新强调。所以要想彻底改掉不文明行为和坏习惯,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学生营造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使得课堂、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场所,形成教育合力。
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他将礼仪提升到了立身做人的高度。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其实,教育与教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以上几个环节也是相互关联,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就像文明与礼仪一样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渗透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
摘要: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堂作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有着重要责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法,深入有效地推进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3.在班会课中渗透课堂礼仪教育 篇三
一、班会课要让学生熟悉文化课课堂礼仪内容
只有懂礼仪,才能践行礼仪。班会课上,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化课课堂礼仪内容:预备铃敲响,学生要马上做好上课准备工作;老师进教室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要起立、敬礼,齐声说“老师好”;学生迟到,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学生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出教室,要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老师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课时,全体学生要起立和老师互相道别。这些平凡的课堂礼仪蕴含着对老师劳动及其人格的尊重,也是课堂礼仪的基础。
二、班会课要让学生明白体育课课堂礼仪形式
同文化课程相比,体育课有它独到的课堂礼仪形式。体育课开始,体育委员要快速整队,清点人数,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等老师面对全体学生时,全体学生要立正站好,向老师行注目礼。接着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要大声回礼“老师好!”此时此刻全体学生应做到队伍整齐、声音洪亮,让老师感到振奋。体育课课前礼仪既为上好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又体现了对老师人格的尊
重。课中,在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要认真听讲,不随意说笑,不乱走动。在学练过程中,学生有问题要先举手,经老师许可后方可发言。学生发言声音要洪亮、清晰,要勇于展现自我。教师宣布“下课”后,师生要相互致敬道别。实践证明,建立和严格执行室外教学常规礼仪,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文明礼仪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有责任弘扬民族传统礼仪。只要在学生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他们精神世界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校园将更和谐,我们的社会将更美好!
4.小学生课堂礼仪 篇四
二、学生因特殊状况,上课迟到了,就要注意举止的礼貌和礼仪的周到。
1、在教室门口先喊“报告”。如教室门关着,那就应是轻轻叩门;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2、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入座。
3、走向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更不要有任何滑稽可笑的举止。坐下后,应立即集中注意力听讲。
三、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遵守纪律的表现。
1、学生如要回答问题,应先举手,并要在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答题。
2、回答问题时,站姿、表情要大方,不要搔首弄姿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声音要响亮、清晰。
3、对提的问题答不出,也应先站起来,再用抱歉的语调实事求是地向老师说清楚,不要不站起来。
4、在别人回答时,不应随便插嘴,别人答错了,也不应讥讽嘲笑,自己能答,可举手。
5.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 篇五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一、产生背景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作为礼仪教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找到渊源,获得源泉,从而使小学生在这一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得到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奠定做人的基础。在此,为了更好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要求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创新研究。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校园阵地,强化礼仪训练。
1、抓好校园建设。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的环境中,为广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及文明礼仪的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普及礼仪知识。
我校德育室根据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编制了《小学生礼仪知识手册》《南山路小学文明礼仪常规》,利用班会、晨会和思想品德课组织学生逐条学习,加强操练,强化学生对《常规》要求的认识和实施。同时,我们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场合或媒体,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好集体,通报存在的问题。在训练中,注重抓重点、抓弱点,并不断提出努力方向及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搞好检查评价。
组织各班学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成立文明礼仪督导队,定时检查文明礼仪行为表现;制作文明礼仪卡,逐条评价学生的文明行为;定期评选“文明标兵”、“礼仪少年”等优秀队员,在橱窗中张榜公布。由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联合检查组、评议各班规范实施情况,期终评选“文明班级”,并给予颁奖。
(二)狠抓师风建设,树立文明典型。我校以教师文明礼仪教育为主抓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讲礼仪、有能力的文明教师队伍,以教师的文明行为作表率,培育学生的文明行为,以学生的文明行为带动家庭的文明,以家庭的文明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1、规范教师行为
为了使全体教师能够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树立文明的教师形象,我校定期进行师德培训,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师文明礼仪常规》,制定了《文明教师文评比条件》《文明教师评比一票否决制》《教师文明用语》等制度,在提高认识中培养高尚的师德,在严格要求中规范文明的言行,以高素质的教师形象给学生们树立文明的榜样。
2、加强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八个一”教育实践活动:(1)召开一次“今天怎样当教师”主题研讨会;(2)举办一次“文明礼仪”专题知识讲座;(3)建立一支教师“文明礼仪”督查员队伍;(4)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主题征文活动;(5)开展一次“争做诚信教师”演讲比赛活动;(6)组织教师撰写一篇爱生德育案例;(7)评选表彰一批校级“文明教师”;(8)编写一本《文明教师优秀论文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广大教师的文明素质。
3、及时进行反思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三个争创活动、一个争做”活动,即:争创文明校园,争创文明办公室,争创文明班级,人人争做文明教师。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及时进行反思。我们通过教师问卷、学生申诉日活动,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校的管理,修正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不断完善人格、提升境界,使广大教师用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教育学生。
(三)创建礼仪阵地,建立立体化教育网络。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首先上好德育的主课--思想品德课。结合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知识手册》《南山路小学礼仪常规》,利用思品课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对各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在社会与生活中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中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深化文明行为的养成。
2、以活动为载体,寓礼仪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我们利用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每一个有利契机,育文明礼仪教育与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我校先后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1)举行了千名少年“争做文明学生”的大型签名仪式;(2)成立了班、校级文明礼仪队,自编自创大型文明莉以团体操;(3)编辑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队报;(4)举行了“争做文明好少年”主题班会;(5)评选表彰班级、校级的“文明之星”;(6)每班下发一本《文明礼仪知识手册》;(7)开展文明礼仪名言警句大征集活动,“文明行为与安全教育伴我行”活动,“我是文明绿色小天使”活动;(8)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贺词大征集活动;(9)开展“学雷锋,我奉献我快乐”文明行为进社区活动;(10)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风俗文化大搜集活动等等,使学生们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体验中,感悟文明行为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们进一步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并在无形当中对孩子们进行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以常规教育为基础,开展课外专题教育。
我们在搞好经常性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又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学生实际,抓住时机,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如我们经常邀请交警大队的校外辅导员、人民警察,到校讲安全法律法规;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挂钩开展军事训练;与二马路派出所挂钩,开展法制教育等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程度,也强化了学生的法制观念、道德品质观念。
4、以多元化评价为激励,完善评价机制。
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先后创建了如下多元化评价体系:(1)建立学生文明行为成长档案袋。
(2)成立每周文明行为反馈卡,加强家校联系。(3)建立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月评表和“校园文明行为储蓄卡”。(4)召开“文明行为进家庭”的主题家长会,让家长畅谈孩子在家中的文明行为表现,激励促进孩子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5)把评价手册变成有纪念意义的成长手册,教师、家长、学生全面参与评价。
(四)、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努力探索文明礼仪教育家校合作的途径。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访、召开开放式家长会等形式,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我们在家长中开展了“如何教育文明好孩子”的家教论文征集活动,编汇出《教子心得论文集》;我们在家庭中开展了“三说三做”活动。“三说”即说三句话:“您好、您辛苦了、节日快乐”。“三做”就是做三件事即:“鞠躬、让食、做一件家务”,并建立家庭文明礼仪反馈表,及时反馈记录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我们还开展了以“文明行动在家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孩子们作为一个文明的小使者把文明行为带到家中,孩子和家长互相监督,共同改进,实现了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通过一个社区影响社会的教育目的,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
2、走进社区,实践体验。我校适时与设区、居委会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走进福利院敬老扶幼献爱心;走上社区清理野广告,走上街头打扫街道,争做“环保小卫士”;走进共建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送苹果献真情、、、、、、孩子们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在体验中感悟人生。
三、基本成效
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思想认识到行为习惯,从常规教育到系列教育,我校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使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得以扎实有效的开展。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校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编汇了《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手册》《教师文明评语集锦》《教子心得文集》以及《南山路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汇编》等文集。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树文明校风”的良好风气已经在南山路小学扎根、开花、结果。
四、推广普及和社会反响
2006年3月和2007年5月,我校两次成功地承办了芝罘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我校精心积累的各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材料和看板以及400名学生表演的大型文明礼仪团体操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我们在长期的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于2007年3月编创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本课本《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并且开设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小本课程。同时在2007年的区政府有关领导的德育工作调研会议上我校做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经验交流,其他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经常到我校来学习文明礼仪的经验的做法。
6.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 篇六
我是一个工作在层峦叠嶂、山清水秀的秭归县郭家坝镇杨东坪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余年的教师,随着学校图书室的日益丰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教学,由小到大,由窄到宽。我今年认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担任语文教学。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学校的大门,文明礼仪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新奇的事情。怎么让他们走进文明礼仪的大门呢?这是困扰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文明礼仪教育,是育人的关键,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方面:
①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②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局面,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抓得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一是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文明礼仪教育。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组”评比。通过评比,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礼仪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
迹的感染、熏陶、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学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德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首先,学校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其次,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实施家校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通信等。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大大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同时促进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7.浅论学生的礼仪教育 篇七
关键词:礼仪教育,教育形式,教育方法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说明古人以“礼”为立身之本。孔子讲“非礼无视,非礼无听,非礼无言,非礼无动”,说明“礼”应该在人们心中有明确的意义。讲究礼仪并非个人生活小事,它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而且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是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理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目前,中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只是表象的,要让他们真正领会礼仪的实质,需从普及礼仪知识、研究礼仪知识入手。把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训练。实施礼仪教育,让学生由表象的礼仪入手,深入研究礼仪的内涵,真正理解为什么要以礼相待,为什么要诚实守信,为什么要衣帽整洁,穿着得体、大方? 认真研究原因,做合格的中学生。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新学期开始,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礼仪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实际操作步骤是: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其次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做。例如让学生扮演来校视察工作的领导站在讲台上,教师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并面带微笑地向他问好致意:“领导好,欢迎您来我们学校指导工作。”展示礼仪教育的形式与内涵,教室就热闹起来,有的要出来当领导,有的要当学生,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训练角色,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要加强。老师认真示范,加大训练力度,学生引起重视。每位学生都非常认真地练习,形成了良好的礼仪氛围,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了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采取多种形式,渗透礼仪教育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 学校教育, 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我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的做法如下: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 充分发挥现有的一些教学设施的作用。例如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作用。
(2)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辅导内容。如:我校利用上午或下午自习课时间对学生开展法律法规、中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让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 ,实行全员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养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理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在家庭生活中,要学会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对外交往中,要学会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3.教 师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着教己”箴言,始终严于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须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树立良好榜样,如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会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如提醒他们见到老师或熟人要主动问好、要排队有秩序进出教室、课间文明休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素质。
8.浅谈中学生礼仪教育 篇八
一、点滴做起,深入研究,提高认识
首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
对别人表示尊敬时,用尊称您。对老年人,可称老爷爷、老奶奶、老大娘、老师傅等;对中年人,可称伯伯、叔叔、婶婶、阿姨等;对比自己少长些,可称大哥、大嫂、大姐;与海外交往时,可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称谓;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其次,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
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语言;待人大方,双手接物;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 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特殊情况说明;进入别人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门,待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别人家做客,不应乱翻、乱动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平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赤脯,不穿小裤衩等。
再次,学生研究礼仪,教师指导,得出结论。
将我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研究的礼仪分别是:朋友之间的礼仪研究、师生之间的礼仪研究、家庭礼仪研究、服饰搭配礼仪研究、行走礼仪研究。各组成员自己找资料,自己研究,教师指导,最后得出结论: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之长讥笑他人之短,不讽刺挖苦他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不给他人起绰号,不以别人的生理缺陷而贬低人。
(2)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要从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做起。
最后,各小组编排节目(小品、朗诵、唱歌等)进行表演展示,使他们真正理解有关礼仪的含义,并学以致用。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着教己”箴言,始终严于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两而在世上树立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他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我们要强加对自我的要求,并公开向全班学生宣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其次,抓典型示范。在班级里“争当礼仪示范员,争创礼仪示范班”的口号。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坐、行、立、礼的常规,以此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经过一阶段培养,我班在礼仪行为规范方面收效较好。
三、整合德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的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的教育学生。
(2)抓家长,优化礼仪教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把抓家长工作也作为重头戏来唱。首先是抓育人意识。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愿望,大的趋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重智轻德。我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并将家长的反映编成册。其次,抓礼仪教育指导,家庭中如何进行礼仪教育,不少家长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普遍认为,家长的示范十分重要,家庭礼仪教育要“从生活入手,从交往中引导,从习惯中落实”。我把家长的经验集中起来,以问答的方式,为家长在家庭进行礼仪教育提供咨询。
四、在实践活动中强化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练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在礼仪行为规范中运用礼仪法,将其行为进行分解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其技能的目的。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做客”练习时,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文明用语。并不断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落落大方。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孩子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2)开展活动竞赛,强化训练。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礼仪规范表演比赛。在大家的注视下,同学们会全身心投入,从中体验着讲礼仪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问答式比赛,教师出示问题:如,怎样尊敬老师?与长辈说话时注意什么礼节?怎样打电话?父母的同事亲友来访时你怎样做?等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赛,看谁懂得多,回答的得体,请组内同学实际操作一遍,最后,根据实际表现,评出“优胜小队”“最佳礼仪少年”。
9.中学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篇九
根据怀教通(xx)xx号文件,《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通知》,本校于XX年春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做文明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为了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并使学生真正形成文明习惯,让文明之花开遍xx,并永远保持,我校特制定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计划,并于3月份正式开展,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学校班主任及全体老师支持下,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圆满结束,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1、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在3月15日至3月27日,分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宣讲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网络礼仪、涉外礼仪四个方面,班主任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给予补充,并要求学生在认真学习之后写好心得体会,学校将会结合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认真考察我,了解学习结果。2、3月植树节活动:在3月12日植树节时,开展我为xx增绿色、我为树木施肥、除草活动,对全校空旷、裸露的土壤进行绿色覆盖树木进行松土、施肥、修剪,3、敬老院献爱心:3月17日到镇敬老院进行“我为老人献爱心”活动,去敬老院为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4、3月26日举办敬挽先烈,去芷江受降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5、4月5日为烈士扫墓 6、4月9日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我们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让学生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培养一个成绩理想,思想全格的人才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校多年来一直将学生的思想、行为作为重点来抓,明确提出不培养有知识无道德的不健全的人才,努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培养思想、学习双合格的人才。本学期,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我样学生在日常行为与思想上有了很大改变,尊师之风在校园刮起,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美丽的校园处处透出和谐、文明之风。
10.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篇十
一、文明礼仪的内涵及实质:
内涵:
1、礼仪是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意,以令人愉快的方式通过美好的仪表形式、规范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就是礼仪。
2、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体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实质:一种尊重。礼貌: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节:在人际交往中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饰、气质。仪式: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升旗仪式、颁奖仪式等。
三、为什么要学礼仪?
(一)、对个体
1、不学礼,无以立。
2、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
3、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二)、对社会
1、塑造组织形象,提高办事效率。
2、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四、文明礼仪你知多少?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五、请同学们谨记:
当你走出家门,肩上就扛着家庭的荣辱!
当你走出校门,肩上就扛着学校的荣辱!
当你走出国门,肩上就扛着国家的荣辱!
11.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生 文明礼仪 教育策略
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很有必要,不仅是帮助学生从思想层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认知体系的过程,也能够很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礼仪,让中学生具备更好的风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教育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还应当有意识的转变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模式,加强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文明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并且帮助打造形象素质更好的中学生的风貌。
一、学生文明礼仪缺乏的原因
在很多中学,都能够看到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素养较为缺乏,很多学校也会忽略对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这种状况十分普遍,是很需要改善的一个问题。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始独立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候形成的价值观与是非判断标准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且会决定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与气质。这个时期正是应当深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文明礼仪都十分缺乏,尤其是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遍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也没有精力展开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家长们也最关注学生的学业,疏忽对学生这方面素养的培养与引导。这些都是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将会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的找到完善策略。
进一步剖析当下很多中学生在文明礼仪素养上缺乏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点。一方面,不少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偏低,在学生最初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营造上都没有较好的基础。不少家庭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后,家中子女较少,负担不重,孩子们吃穿方面越来越优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我行我素,不具备一些基本礼仪。另一方面,几乎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学都会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往往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学的成败和评定学生的好坏,而忽略了或者不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极大的造成了当下很多中学生在文明礼仪以及个人素养上的缺乏。想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很有必要从这两个方面上做出完善。
二、确立合适的文明礼仪教育素材
在展开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时,首先要确立合适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合理地选择教育素材才能够让教育取得良好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已经较为成熟,对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因此,这个时期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要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这些内容,这样才能够让这些素材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与个人素养。教育素材可以是针对学生在家里和父母相处方式的引导,学生在社会上和人相处的一些基本礼仪以及学生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一些方法。这些应当成为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内容确立后才能够让教育过程更好的得以展开。
进一步剖析可以得出,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按照适应的范围可以分为学校礼仪、亲情礼仪、餐饮礼仪、通讯礼仪等。每个部分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明晰具体的要求,整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如学校的礼仪可包括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仪表礼仪、仪典礼仪等。在确立教学内容时,应当积极吸取中华民族礼仪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汲取他人之长,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适合于当代中学生学习的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三、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有效途径
教育内容确立后,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也很重要。传统的文明礼仪教育很容易留给学生说教的感觉,这也是很多学生抵触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因。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在于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模式的僵化使得教学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相应的教学策略,要深化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才能收获好的成效。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生认识、情感、意志三方面入手,更好的促使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又可以概括为礼仪规范认识的培养、礼仪道德情感的培养、礼仪行为意志的培养。要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去做,才能够将学生学到的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进而让学生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慢慢将这些习惯形成自身良好的个人品质。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培养学生内在的优秀素质,外在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孟赐将. 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J]. 文教资料,2014年07期.
[2] 王道乾. 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 学周刊,2014年07期.
12.中职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小议 篇十二
一、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
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4~18岁, 进入中职学校前, 都对学习存在厌倦思想, 对未来茫然不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玩手机、随意说话、睡觉、吃喝东西;在食堂就餐不排队;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有的学生目无尊长, 说话不文明、出口就是脏话, 与老师及家长说话不分场合、不论大小, 等等。各类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二、文明礼仪规范教育的具体措施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文明礼仪规范教育要从行为习惯养成抓起, 要注重与校园文化、与课堂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采取有力的措施。我校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 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强化礼仪教育。
1. 多措并举, 造就文明好学生
俗话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良好的环境氛围对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形成至关重要。我校在文明环境建设中, 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 创造整洁、清新的校园环境, 并在校园内、教室中, 精心设计并张贴了多种标语及图文资料, 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明礼仪的提示教育。在常规教学中, 开设德育课、礼仪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 强化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管理中, 建立了一系列遵守文明公约的评价体系, 按照《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开展星级学员评选工作, 通过评比活动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各专业班级还坚持举行主题班会, 内容涉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感恩母亲、用好文明用语等。并在班级周小结上表扬先进学生, 倡导文明精神, 以榜样鼓励学生讲究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2. 紧抓课堂教育, 规范文明行为
我校每年在新生入校时, 就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 对每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使每个学生对文明礼仪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学校的每个教学班级都开设了礼仪课,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普及、传授立足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礼仪行为。注重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3. 注重实践,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文明习惯
学校重视实践类活动的开展, 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开展了“一日常规”检查活动, 就是在每天早读前、午休后和晚自习前三个时段, 检查督导学生们的卫生区打扫情况、个人卫生情况等, 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以同事之间面带微笑、主动问好、弯腰捡碎纸等小事要求, 给学生做榜样。教师应放下师长的架子, 主动跟学生问好, 以许多的小事去感染学生, 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4. 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教育学生
对孩子的教育要由学校延伸到家庭, 由学校带动家长, 进而家校形成合力。学校通过认真落实家访制度,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等方式, 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礼仪知识, 服务社会, 接受锻炼, 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摘要:文明礼仪是当代中职学生的必修课, 针对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以下简称“我校”) 的礼仪教育现状, 积极采取礼仪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强化礼仪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1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篇十三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9、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12、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照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不背后说人坏话,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4、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5、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7、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28、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30、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41、不准擅自下河洗澡、汛期淌水、乘坐无证渡船;
42、不准玩水、玩电、玩烟花爆竹、化学药品等危险品;
43、不准在电线上晾晒衣物或在有潜在危险的施工场所附近玩耍;
44、不准骑飞车、骑英雄车;
45、不准乘坐超载车、船,尾追车辆或上高速公路;
46、不准饮用不卫生的食品、饮料或陌生人提供的食物;
47、不准攀爬门窗、篮球架、围墙、护栏等设施;
48、不准在寝室内点蜡烛、蚊香等,不准进入异性宿舍;
49、不准购买并携带凶器进校园;
50、不准在课间(余)舞棍弄棒、打架相骂;
51、不准在楼道内推搡、拥挤;
52、不准在放学后逗留、玩耍、不及时回家;
53、不准擅自组织野炊及各种形式的春游或秋游;
54、不准纠集校外人员来校园滋事、扰乱秩序;
55、不准进入营业性网吧、游戏机房、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56、不准破坏公共设施、公共秩序和公共场所卫生;
57、不准酗酒、赌博、抽烟、吸食毒品;
58、不准购买、观看黄色或低级下流的书刊、影视光碟;
59、不准成立或参与非法组织、封建迷信、伪气功活动;
14.学生的礼仪教育论文 篇十四
1举止缺乏修养。如一些学生把国骂挂在嘴边,动辄脱口而出,并不以为耻,反而觉得是一种酷的表现。上课时,不会自觉、主动地将手机调成静音,以尊重老师。
2缺乏基本的礼貌。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为他人考虑较少。因此,在与同学相处中,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自我,与周围环境很难融洽相处,也难以和同学、朋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不遵守公共秩序。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乱穿马路、闯红灯、抢着上公交车,食堂打饭时插队、在图书馆霸占位子等等,表现出较差的公共意识。
二、开展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不仅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道德风尚。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1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培养的关键之地,培养出的应该是知书达理、具有知识和文化、道德水平高的人才。如果,学生在校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但道德水平却连基本都达不到,这样的人才不可能称之为人才,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按照文明礼仪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当代大学生。
2加强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成长、与外界和谐相处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独木难成林、单打独斗难成事,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这对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像戴尔.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上指出的,个人的成功有85%来自于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走向成功。
三、开展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礼节、仪表、仪式三个层次。礼节是交际中互相致意、表示友好的惯用形式。如,两人互相见面时会打招呼。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等。
1在课堂中开展礼仪教育
目前,高校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课程主要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那么,可以把文明礼仪修养这部分的内容加入到课程中,或者重新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程。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这门课程。
2拓展教育载体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礼仪教育带来了更加鲜明的特征,拓宽了礼仪教育的载体和范围。所以,当下的礼仪教育应当具有时代性,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微电影演出,宣传效果好,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当然,高校也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赛、宣传展板、标语等各种常规的表现形式,来开展礼仪教育宣传。
3营造高校校园良好的文明氛围
有句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还处在个性发展阶段,需要一个有助于个性完善的良好环境。无论是道德水平高尚的老师,还是有教育意义的教材,都是高校校园文明氛围的体现。尤其应当注重发挥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所以,文明礼仪课程,可以在高校教师中首先进行,让师生共同来重视文明礼仪的教育和传播。说到底,文明礼仪是一种自觉遵守的内化行为,它需要外界的伦理规范,更需要自身的重视和觉醒。
四、结尾
15.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礼仪教育 篇十五
我们今天提倡的礼仪,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礼仪传统, 吸取了国外礼仪的精华, 摒弃和革除了显示尊卑身份的跪拜等礼仪, 并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政治思想, 建立了平等的、互敬式的新型的礼仪体系。学习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们以礼相待, 男女平等, 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用良好的礼仪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日常生活中, 读书求学、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礼仪。礼仪如同春风与美酒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沟通人们的感情。懂礼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一句热情的问候, 一个亲切的微笑, 都可以使你得到一个朋友, 一份友情;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能够使人彼此尊重, 化解矛盾。遵循礼仪规范的人, 客观上对其他的人还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 使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耳濡目染, 见贤思齐。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
1.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如利用课文《晏子故事两篇》中晏子使楚, 楚人不讲礼仪, 狗眼看人低, 企图以其身材矮小, 对晏子进行侮辱, 晏子凭着自己的智勇进行回击, 结果驳得楚人理屈词穷, 自讨没趣的故事, 教育学生不要以貌取人, 学会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待人的礼仪。如果不讲礼仪, 不尊重他人人格, 其结果是出言不逊, 反必自伤。利用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叔叔于勒前热后冷以及课文《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其女婿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 教育学生要真诚待人, 不要趋炎附势, 阿谀奉承, 嫌贫爱富, 做到“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否则, 就成了“势利眼”, 为人所不齿。
中学语文课本申蕴藏着丰富的礼仪教育内容,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2. 利用历史、文学故事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的例子就令人深思。刘邦在文治武功方面并不是有杰出才能的人, 而项羽却是一员战将, 但是他们一个能以礼待人, 知人善任:一个缺乏谦恭礼让团结他人的才能, 最终还是当初并不强大的刘邦获得了胜利。利用“孔融让梨”、“张良纳履”、“负荆请罪”、“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生动感人的历史文学故事教育学生学会礼让谦恭、豁达宽厚、礼贤下士、敬老尊长、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的礼仪。
3. 教育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礼仪用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增进理解、加深友谊的桥梁。”学习和实践言谈中的礼仪是提高交往能力和效应的有效手段。要教育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等正确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请人帮忙说“劳驾”;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指教说“赐教”;请人改文说“斧正”;别人文章称“华章”;老人年龄称“富寿”;他人父亲称“令尊”等等。
此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还应适时对学生进行有关学校礼仪 (如升降国旗、奏国歌、课堂常规、师生交往) 、家庭礼仪 (如尊重邻里、互助互谅) 、公共礼仪 (如交通、图书馆、体育赛场) 等礼仪教盲。
【中学生礼仪教育—礼仪课堂】推荐阅读: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10-26
郭村中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总结11-05
阳春市实验中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09-16
学生礼仪教育案例08-31
最新16年礼仪演讲稿:讲文明懂礼仪与最新2018中学校长演讲稿11-06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儿歌09-02
2015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材料07-21
国旗下讲话 礼仪教育,做文明小学生09-23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讨教育论文06-26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