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2024-07-15

初中美术论文格式(精选8篇)

1.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一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教案格式

素描----罗辑

人像素描:讨论对象与头部骨骼结构得普遍关系。

人象素描:讨论如何克服被动消极的描摹并变为主动的积极的观察、分析、理解和表现要求尽可能以线面结合的形式表现,线的运用将使以往画面形象散落僵硬的现象得以改观,将使形象的整体凝聚力大大加强,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统一。形状、比例、方向、运动等关系一目了然。

而且这样线面结合的素描样式的长处在于这样的训练在眼睛观察——手的描绘之间找到了有机结合的契机。

防止无休止的切割分面而破坏感受的直观性和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人像素描;整体地观测并体会头部的体量。

指导学生以精细的画法来定点或画出反映长宽比例的矩形。

仅定点的方式要求同学保持更高的注意力。因为两点之间的线并未画出,但都已然实在了。

将头部视为立方体。

观察和描绘头部基本结构。这是个建模过程:

a.额头基本型梯形或矩形体块b.眼的基本型球形

c.鼻的基本型长方形

d.嘴的基本型复合型体e.耳的基本型长方体

f.下额基本型梯形体块

g.颈部基本型圆柱体

h.头颅基本型球体人像素描 对点线面的理解;借视觉与触摸分析具体结构与运用;

抓住重点结构确定面部特征和其它标志的指导方法;

真人写生时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色调对确立头部的三维立体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仔细观察色调结构,注意寻找以下几点:

明暗色调的形状是怎样的?在大小和位置方面这此形状与周围五官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形状的边缘的还是逐渐变化,有过渡层次的?

同一形状内是否有细微的色调变化?深色区域内是否包含有一

些较浅色区?

或者浅色区内是否包含有较深色区?光和影必须明确分开,关于这一点请仔细观察。

人像素描;形与型:形、形状它是二维的语言现象,它是三条以上的线组成的封闭图形。型、型体这是统摄三维感受的概念。具体情况是:

我们认为事物自身的结构带给我们立体的感受。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将这种感受还原为某种具体的“解剖结构”。

形与型的关系:以一个立方体为例。

我们绘制它通常有三个面,这三个面分别是三种形状,这三种形状契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在二维上制造三维假象的立方体。

这种契合便是所谓的结构。这一结构表达了我们对立方体的观察结果。人像素描;结构与空间:

结构是空间的结构,空间是结构的空间,形状是平面的,只有上下左右的空间区别。

形状契合带来的空间面的感受,使形的各边具有的间属性,于是上下左右的平面现象表达的却是前后深度。

不能正确结合的形状,如装饰性图形,会扭曲空间或否定空间。形状的契合带来的结构线之结构是空间线。

结构是空间的结构;空间是结构的空间。我们通过观测形状可以获得结构性的描述方式,通过对结构的理解可以获得正确绘制的形状,应考虑对比的形状描绘缘于不考虑空间的结构观察与理解。

结构的结果是反映了物体对空间的占据。因而我们可以试想的存在任何情节事物的空间形态。

树林的再是树木干的排列,其结构不需要是树木,而是有了另处的整体结构方式。

理解结构与空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理解视觉的整体性。

教学注意:我们研究的是视觉意义,而行动依然是普通的行为。

往往我们能控制或实现的总是线的轻重缓急而已。因此,只要同学们勇于尝试,努力不缀,一定可以得到引起共鸣的画面结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着眼于艺术发展中素描功能与意义的关系,突出理解,理论,理性。帮助学员理解并掌握素描这一科学的观察方法—对象性的整体的主动的观察,分析,理解表现,以及初步掌握表现和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空间的技能,增强学生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1培养学生对事物特征的分析、洞察、理解的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3培养学生对造型技能的熟练掌握,对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通过对构图、造型技巧、画面的把握和意义传达等方面的充分的训练,从而理解素描其功能与意义的关系

重点:1 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正确的科学观察我们才能从对象提供的诸多因素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要避免在无观察理解认识的状态下急于下笔的习惯)强调形的意识—摈弃不良的拼接形的现象以及机械的分时段式把握形的习惯,要求以线为主,从起止、穿插、套叠、连接的存在方式去梳理对象直观呈现的基本状态,使形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相互联系、制约、环环相扣的统一之中。强调对形的注意力不仅局限于起步画形的阶段,而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对形的注意力亦将是不断观察判断和不断调整接近的过程。强调立体空间的意识——对立体空间的现象要主动观察并主动的表现。深入概念的正确认识——深入刻画的过程并不仅仅细节的描摹与机械的堆砌,深入塑造的概念应该是有目的的有方向的主动追求,它应是形的更准确接近和体的前后起伏更准确的显现,以及那些令人激动的神韵与耐人寻味的细节的把握。

应避免机械盲目被动消极的描摹,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新鲜的感受主动积极的心态,细节的把握应是由主动的有选择的重点深入塑造。要求尽可能以线面结合的形式表现,线的运用将使以往画面形象散落僵硬的现象得以改观,将使形象的整体凝聚力大大加强,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统一。

形状、比例、方向、运动等关系一目了然。而且这样线面结合的素描样式的长处在于这样的训练在眼睛观察——手的描绘之间找到了有机结合的契机。

防止无休止的切割分面而破坏感受的直观性和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视觉对象的内在气质和鲜明感受的突出显现——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对对象的新鲜感受,不要因对细节的深入刻画而对对象的精神、气质、运动趋势等感受采取漠视、麻木、无动于衷的态度,一幅优秀的作品的要素必须有对象内在精神的显现及个体对对象的独特感受与体悟的主动注入。

难点:1 队结构的认识问题;2 二维语言与三维对象的关系;3 语言的表现力与深入的实在性。

2.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二

经过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学校外因素, 在孩子入学前, 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 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 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 兴趣爱好是次要的, 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 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 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 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 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 上美术课时, 因缺乏资料, 或图省事, 只教学生临摹作品, 课堂气氛低沉, 讲课呆板, 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育是不能忽略的,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 我们很难改变, 但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 改变内因, 转变教学观念, 从课堂抓起, 培养其兴趣。

首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 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 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 激发其热情。比如要大家用速写形式描绘自己的同桌, 总会有些同学会提出异议, 想画动物或其他, 如果这时教师大怒, 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 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 正确的引导, 才能培养其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

其次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审美意识。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 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 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 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 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 只有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的积累, 技巧的提高, 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 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 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 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 渗透各学科, 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再次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以前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书非常“认真”, 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 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 教师讲, 学生听, 墨守常规, 老一套, 不变样, 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 以至学生失去兴趣,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 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 形象生动, 鲜明直观, 在对学生进行美育, 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 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 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勇于创新,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 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享受, 一种娱乐。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 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 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 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 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雕塑课, 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 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 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泥, 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 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 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 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 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 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上美术课时, 总不能天天“游戏”, 长了也呆板, 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 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 培养学生兴趣, 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被动地学习,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通过自己找些资料, 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 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 教学示范, 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 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 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 多方面, 提供大量直观, 形象的感性材料, 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 少临摹, 要分层次训练, 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 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 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 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 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 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 要循序渐进, 逐步加深。

3.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三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方法。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有时会因评价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散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我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允许学生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教师对其作业应给予新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除了通过开展游戏倾向的活动增强课堂趣味外,还要发挥好评价的促进作用,及时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法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对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激励赞扬为主的方法,因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容易赞同老师的做法。而对九年级的学生,则应该慎用激励性的评价,应倾向于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不要采用模棱两可的评语,因为他们已基本具备辨别优劣、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评价不良,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同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目标要小,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感情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等行为出现时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而定,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不能量化的部分,可采用描述性评价、课堂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审美观为评判标准,评价结果中教师的偏爱起决定作用。新的美术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活动评价中只起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画得好吗?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学生互评,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评价双方关注到了对方的优点与长处,加强了自我反思。

这种多主题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价结论也较为科学、宽松、现实。

4.构建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師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根据《大纲》和《新课准》的要求,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的评价方法,按基础知识(20%)、欣赏评述(20%)、平时作业(40%)、学习态度(10%)、课堂纪律(10%)、的累计分综合评价整体美术素质。

基础知识和欣赏评述可以用试卷测试的方式,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美术的种类、色彩知识、书法常识、基本技法和作品赏析等,可以作为考察的内容。基础知识的难度应适当降低,使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欣赏能力的考察以提高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否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初中美术教育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美术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探索一种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3]《美术教学的评价》 尹少淳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四

美术与设计学院

考察课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它是集艺术理论知识、艺术技能和个人经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考察过程就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来分析艺术的构造原理、规律以及各地自然地理和风俗文化,综合运用摄影、临摹、写生、笔记等考察手段记录、整理考察内容,梳理、了解和认识东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去。

一、考察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考核,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性论文搜集材料和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有:

1、了解中华民族、民间美术及传统艺术的发展沿袭;

2、针对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艺术考察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3、体验、感悟不同地区的生态气候、生活环境、生存状况与其文化艺术的因果关系;

4、考察当代艺术发展状况。

二、可根据线路和自己对专业的兴趣爱好选择考察研究的具体对象,再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沟通、交流,加强理解。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相对广些,涉及的知识面可相对丰富些,但在考察内容的选择上不能超出所学的专业,如果仅凭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课题,就达不到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考察就显得毫无意义。艺术专业是一个大的知识领域,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因而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适合自己的考察方向是合乎科学原则的,结合专业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可以促进思考,把问题向深度、广度拓展,可以提升所研究对象的研究价值,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三、在考察内容确定之后,便是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如果不科学的进行计划,就会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出现盲目。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内容确立前,对其要有初步的调查研究,要考虑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可性行,如果资料不易收集,那也只得放弃,选择那些符合要求的考察内容。

学生的考察报告写作要避免流之于游记性散文或考察点介绍说明。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再运用材料解决问 1

题,最后得出客观的结论、观点。这个结论、观点原则上要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科学性,既不是复述别人的现成结论,更不是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是要结合自已考察后的思考而提出具有新意的结论,哪怕它还是稚嫩的、不很成熟的,只要能写出或通过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在叙述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表现自己的思想就可。

综上所述,艺术考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现,是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表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资料查询、搜索收集、研究运用的一个实践过程。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考察报告写作内容要求

(一)正文

1、正文:不少于3000字。正文是报告的主体,包括考察的内容与方法、实证材料、得出结论等。

2、结论:结论是考察报告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3、参考文献:在考察报告末尾要列出在正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文中序号用数字加中括号的上角标标注,如:[1]、[2]„„

4、注释:主要用于对文中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列于正文本页下面(称“脚注”)。文中序号用数字加圆圈的上角标标注,如①、②„„

5、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五、考察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1、考察报告的正文

统一采用宋体小四号字。各级标题应编号整齐、层次清晰,相同的层次的标题采用的字体要统一。题序和一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采用四号黑

体字,三级及以下标题的字体字号都与二级标题相同。建议人文社科类论文标题采用汉字编号,如下:第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第二级标题序号为“

(一)”“

(二)”“

(三)”,第三级标题序号为“1”“2”“3”。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放在谢辞的后面。“参考文献”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各字之间要求空一格。参考文献的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其中所有标点一律用英文标点符号。

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文献类型标识:专著 [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论曹操的军事思想[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 358-361.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

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43、图、表、公式

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加粗。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c.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一律采用五号宋体字,表名和表头加粗。

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

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4、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5、页码

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三、打印及装订存档要求

考察报告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单面打印),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

5.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五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课时: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家居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1

总课次:第 课时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 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三.学生作业: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总课次:第 课时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获: 不足: 改进措施:

第1课我的小天地 功能特点

内容、比例、层次

总课次:第 课时

第2课 民间面塑

课时: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

总课次:第 课时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板书设计、民间面塑

技法:碾、压、剪、拧、捻 装饰

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三课冰棒棍玩具

课时: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的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部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应会: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三)学习材料

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提问:谁能说说冰棒经过组合之后有什么特点?

2、新授课: 研究教材第7页。提问:

(1)说说你熟悉的人物、动物的运动方式。

(2)想想开合的冰棒棍像什么动物的嘴? 学生分组观察冰棒棍的组合。结合手中材料,学生分析、研究,了解用冰棒棍设计人物、动物的一般规律。小组同学互相启发谈话。力。)

布置学生研究教材第6页:说一说冰棒棍玩具制作的步骤。教师小结

3、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创作一个冰棒棍玩具 小组中进一步交流创意和设计。

(了解冰棒棍组合后的活动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总课次:第 课时

4、创作实践活动

5、展示与评价

6、小结。

7、课后拓展 教师巡视辅导。

提问:说说制作冰棒棍的体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获: 不足:

改进措施:

第三课冰棒棍玩具

活动规律

形象相似 装

总课次:第 课时

第四课

植物籽粒拼图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学难点: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趣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孩子们观察与思考,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现“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思考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主要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出示课题)

二、感知探索

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⒈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⒉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⒊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总课次:第 课时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板书设计

第四课植物籽粒拼图

稿 粘胶拼图 范

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五课

面具

课时: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练习)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五官的粘贴。

课前准备:教师:不同形象的面积眼范作若干。

学生:对开的报纸或其他纸一张(开张不可太小,否则作出的面具无法戴),16开纸一张(白芷或彩色纸均可,作五官装饰用),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课题——《面具》,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教师根据准备好的面具编一个小故事;或准备好一段音乐,挑选几个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沿活报剧或舞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简单些,可让学生戴好面具依次走进教师,以其新奇、好玩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制作欲望。

(二)介绍制作步骤

1、制作面具底坯。

用途对开大小的报纸或挂历纸,按下图所示步骤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样的面具。

3、通过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备用。

4、粘贴。粘贴时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别是眼睛。可线戴在头上做个眼睛部位的记号,然后再剪个圆洞洞,这样就不会妨碍视线;二是先后顺序,应先主后次。如人物面具,应先贴眼、眉、嘴,再贴胡子、装饰、花纹等。

(三)教师示范做一个面具,同时学生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做。

总课次:第 课时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求胜意识,制作出自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面具来。

(四)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评。

1、让一半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观摩评判,然后呼唤位置评判。

2、请制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来,给大家讲讲他制作的面具叫什么?怎么绘想到制作这种面具的。

3、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五)下课,清洁教室。

(六)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第五课面具

剪、折、卷、粘

五官

人物面具:应先贴眼、眉、嘴,再贴胡子、装饰、花纹等。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六课

红色的画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示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出示课件)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喜欢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课件出示课题)

总课次:第 课时

三、新授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课件出示)

平时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欣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生:(自由说)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为什么?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示(实物投影)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

四、学生实践(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总课次:第 课时

五、评价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第六课红色的画

表现——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 不同的红色——画面层次更丰富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七课

黄色和蓝色的画

课时:2课时课型: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它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

应会: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蓝色,分别画出蓝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感知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听一个故事吧!(看录像)提问:这个世界上要是真的没有颜色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接着把这个故事说一说.生:

1、小鸟找不到家了。

2、不能画带颜色的画了。

3、分不清早上和晚上了。

师:既然没有颜色世界会变得如此的糟糕,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

1、把世界涂上颜色。

2、让小魔法代把颜色还给世界。

造型·表现备课教师:art 15

总课次:第 课时

师:我们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看录像)师:刚才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颜色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颜色。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颜色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提问: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 生:红、黄??„„

师: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吗?几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红、黄、蓝)。今天老师就用这三种颜色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师:老师刚才是用红色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下面请同学们用红色和蓝色、黄色和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

生:红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绿色。

师: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变出橙、绿、紫。

师: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颜色是橙、绿、紫色的。师:我们来回忆一下橙、绿、紫色是怎么来的?(课件出示)绿色是怎么来的?紫色是怎么来的?橙色是怎么来的?

原色:不能用别的颜色合成的基本色,但它们却能调出其它的颜色。间色:由两种原色调成的颜色。

师: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看你们学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想不想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完成一幅漂亮的画

(2)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蓝色和黄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生:(自由说)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以蓝色、黄色和色为主。总结

总课次:第 课时

(3)学生自由调色练习、展示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四、学生实践

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蓝色或黄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色彩?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七课

黄色和蓝色的画

表现——幽静清爽的场面

不同的黄色(蓝色)——画面层次更丰富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八课

机器人

时: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课前准备: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老师示范一幅《机器人》。

(1)想(首先,我要动脑筋想:我要画一个怎样的机器人?——我要画一个本领高强,神气的机器人。并且它是我自己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2)画机器人(直接用黑色水彩笔钩边,先画大体基本形,后画细节。)(3)添背景(这个机器人在哪做菜?——厨房。所以我们还要添画出机器人所处的环境。)

(4)上色(最后涂上鲜艳的颜色,一幅《厨师机器人》就画好了。5引导欣赏儿童画:

总课次:第 课时

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画的——“机器人”。看的时候可以互相讨论:这幅画里的机器人长什么模样?它有什么本领?(请两位小朋友评点最喜欢的画。)6.欣赏了这么多小朋友画的《机器人》,每幅画都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在座的各位“小科学家”你想发明怎样的机器人呢? 7.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学生创作(合作也可),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小结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发明出真正的机器人!板书设计

第八课

机器人

点 功

能 材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九课 捏泥巴

时: 课时

课型: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3、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做一件有使用价值和雕饰、粘贴装饰的泥塑作品。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总课次:第 课时

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六、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捏泥巴 捏泥巴的方法: 压、揉、搓、捏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10课

童年

时:1课时

课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应会: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

童年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调节学生的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

(2)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品,给同桌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3)请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教师小结:我们的童年是美好、幸福的。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童年》。

3、讲授新课: 课件出示图片:

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1)提出初步欣赏的问题: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组进行交流)(2)教师讲解:

《端阳婴戏图》画的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面中人物有几个?他们在做什么?你猜得出它们的对话吗?

欣赏·评述

备课教师:art

总课次:第 课时

《欢天喜地》观察《欢天喜地》画面上的一群孩子在做什么?与《端阳婴戏图》相比,人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创作的时代哪个离我们更近? 《翻身奴隶的女儿》画面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对比《欢天喜地》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构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民族?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播放电影《农奴》片段。(让学生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当时的苦难生活,使学生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看到了这些后能感受到作者的创作主题是什么吗?前面我们欣赏了三幅作品,大家看看这几幅画象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呢?

我们前面欣赏的几幅画都是用中国的传统技法表现的国画作品。下面我们再看看下面欣赏的作品是什么?

《冬天的阳光》这幅作品使用木雕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从这幅画中你能感受到阳光了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觉得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哪里人?为什么? 《战争中成长》请你猜猜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衣着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心理在想什么?你看过反映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吗?

播放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视资料《小兵张嘎》片段。

4、学生练习:为自己的童年纪念品或照片进行装饰和文字的解说,使他们成为完整的作品便于收藏和展示。

五、小结:

刚才我们欣赏到了同学们的童年的“收藏”——一些同学们的课堂作品,就像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多彩的童年画卷,了解了孩子的童年生活,你的童年还有没有最难忘的事情?回去可以自己画画自己的童年生活

板书设计

第10课 童年

美好、幸福、多彩、难忘

(欣赏课无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第十一课

《怪兽》

时: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备课教师:art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她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能力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难点: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三、教学准备:

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的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中有怪兽的片段,提问:动画片里的主要形象叫什么?导入本课内容,课件出示课题;《怪兽》。

3、讲授新课:

(1)提问:动画片里的怪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怪兽?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怪兽图片: 小组讨论:这些怪兽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它有什么作用?你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些艺术品有什么感受?

(3)分小组研究:

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如何巧用材料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教师组织交流几种制作方法。(绘画法、手工制作)

(4)找学生讲故事:

谁能编一个简短的怪兽故事?怎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呢?需要什么道具?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集体编一个怪兽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准备表演。指导要点:

(1)注意安全。

(2)注意怪兽的形象。

总课次:第 课时

(3)绘画的同学注意构图,及色彩的搭配。

六、小结:

找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道具,表演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七、拓展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表现。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第11课 怪兽 怪兽特点 构图 色彩搭配 绘画法 手工制作

总课次:第 课时

第12课

连环画

时: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备课教师:art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目标与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你知道这样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件:《连环画》。

3、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共同讨论)

欣赏《老鼠的梦想》,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

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连续展开,阐述一个故事过程的画叫“连环画”。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

c.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

4、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

你能根据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学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别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指导要点: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一定要简单概括、完整。

总课次:第 课时

六、小结:

展示各组同学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教师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引导学生课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供大家欣赏。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第12课 连环画

故事情节。人的动作 简单概括、完整

总课次:第 课时

第13课

对印版画

时: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备课教师:art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应会: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对印版画使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地表达。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

水粉颜料(或广告色)、印制纸张、调色盘、毛笔或水粉笔。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小游戏:“找不同”。

这是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一分钟内找出他们哪里不同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有点像。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对印版画》。

3、讲授新课:

A、课件出示对印版画,让学生欣赏。提出问题,小组研究:

(1)这些画面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2)仔细观察,这些画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3)是先画相同的,还是画不相同的呢?

(4)这样“大同”而“小异”的画面与完全相同的两幅相比,好在哪里? B、教师讲解对印版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教师做简单地示范,做到讲练结合)C、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新的创造。(1)对自己印好的的作品再创造。

(2)对好朋友的作品进行别出心裁的再创造。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利用两张纸对印或一张纸对折后再对印的方法印制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

总课次:第 课时

指导要点:

(1)用色要稍微多一点。(2)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3)画面构图合理,画面内容要大胆创新。(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造。

六、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找同学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你认为这种表现方法有哪些优点?自己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13课 对印版画(1)用色稍多

(2)色彩搭配和谐、美观。(3)画面构图合理,内容大胆创新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第14课

爬升玩具

总课次:第 课时

时: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在创作和设计的同时懂得材料的选择与搭配。

充分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同时建立自信心。

在利用废旧物品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节约意识和动手能力爬升玩具。教学重点

利用废旧包装纸等材料,用已知的方法设计、装饰爬升玩具。教学难点

设计新颖、装饰美观。爬升玩具 教学手段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例等。

学具:废旧硬纸卷、塑料瓶、光盘、广告纸、小食品袋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激趣导入

有两个同学做了一个爬升玩具,可好玩呢,你想看吗?(通过课件儿展示:两位同学手拿爬升玩具边唱边玩的录像)

怎么样,你喜欢爬升玩具吗? 你知道它怎么玩吗?

(教师出示几个爬升玩具,请每组的代表到前面找玩法。并说一说完后的体验)我们学着做一个吧!

三、探究方法

小组讨论:研究课文的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小结。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怎么样的玩具? 还可以有什么方法来做玩具?

总课次:第 课时

四、学生制作

五、课堂小结 作品展评

板书设计

第14课

爬升玩具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爬升筒的处理 ——安全 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设计新颖

装饰美观。

15、彩墨游戏

总课次:第 课时

时:

课时

课型:造型与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宣纸的特性,懂得墨和水能够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的特点;

2、能够在生宣纸上随意扩散的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在有趣的水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欣赏作品;想象演示图;数码相机、电视机

作业要求:将水墨泼在生宣纸上,让其任意渗透、扩散,形成墨迹。再根据想象添画成人物、动物等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在上节课里,我们通过有趣的水墨游戏,发现了水墨„„

2、从水墨在生宣纸上具有渗透、扩散的特性导入,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水墨渗透、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3、设疑:水墨的这个特性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用来画“大怪兽”。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体验:

1、只要把墨倒到生宣纸上,让它自己散开,真的就可以变出一只大怪兽吗?是的,可以。因为在国画当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泼墨画。(板书)说起泼墨画,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 “误笔成蝇”

2、回顾刚才的故事,提炼出泼墨画的作画步骤:

泼(把墨倒在纸上)——形(形成一定形状的墨迹)——添(根据形状想象添画)——成(成为一个具体或者抽象的形状)

3、名家作品欣赏。看看大师和小朋友们如何通过泼墨的方法,形成各种有趣的形象的。

三、表现:

同学们看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泼墨画作品,肯定也想自己亲自试试。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好的泼墨画作品;

1、泼:让学生自己先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泼。然后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谈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泼墨的方法和窍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空间的限制,不赞成学生直接把墨倒到纸上。建议可以用滴、用白云笔画、用纸拓印等方式泼墨。同时也需要让学生知道,不一定要泼浓墨,中墨、淡墨都可以泼。甚至可以通过泼不同深浅的墨,使画面更富于变化。

2、形:水墨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会形成各种有趣的墨迹。这是要注意用废纸把多余的墨吸掉。

总课次:第 课时

3、添:这里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一般我们选择了在墨迹完全干透之后在添画,以防添加的墨线扩散。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会结合添画步骤图,看看大师们是怎样把墨迹的基础上添画的。我们也可以玩“猜一猜”游戏,猜猜大师们可以把这些墨迹变成什么玩意。时间容许的话甚至可以请学生上台尝试一下添画。如果墨迹干了,学生就可以尝试着在自己的作品上添画了。添画之前,不妨把画纸转换一下角度,看看会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4、成:添画完成后,同学们的墨迹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怪兽。给你的怪兽起一个名字,写在它的身边吧。教师在这个步骤要抓紧时间给学生的作品拍照,准备下一环节的欣赏展示用。

四、回顾:

1、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大怪兽。(包括它是怎样画出来的)

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这节课里,你发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3、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搞卫生,收拾学习用品 板书设计

第15课 彩墨游戏(1)浓破淡

(2)泼 形 添 成

(3)画面构图合理,内容大胆创新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16身边的设计艺术

时:2课时

课型: 综合·探索

备课教师:art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一种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倍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⑴、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了解艺术设计的“适用美观”的特色,感受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

⑵、在欣赏设计艺术作品、讨论评价、尝试创作、作品互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中体验到设计艺术的乐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⑴、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设计艺术特色,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运用艺术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创作。

难点: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发现美

1、小朋友喜欢逛超市吗?

2、超市里有什么?

3、小朋友对超市真熟悉!今天老师也开了个小小超市,想不想看?(师揭布)喜欢吗?

(1)、请你来挑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4、奖励糖果,请生自选:

(1)、你选的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啥样的?

总课次:第 课时

(3)、你怎么会选这颗?

看来,小朋友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

[ 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无疑会引起孩子们观察及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形象去感人,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了解美术的基本因素——形状、花纹、色彩等等,培养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可以说,设置形象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二、感受美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杯子、闹钟,还有好多既能用,又很美的东西呢!你们发现了吗?

2、书上的小朋友也找到了好多东西,请大家把书打开,p34-35,我们来欣赏一下。

这些东西,你们都熟悉吧?请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物品介绍给你的同桌听。(生互相介绍)

师表扬:小朋友介绍得真细致,象个小小推销员。

[ 以真挚强烈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投入、主动参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及时进行鼓励、表扬,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

(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1)、点击汽车(花朵形)

这是一辆汽车,你们觉得他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来设计,想怎样打扮?

还有精彩的地方吗?你会怎么变? 点击汽车(汉堡型)

你们看,这就是改变了形状、花纹和颜色后的新款汉堡车,坐在里面可舒服了,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真丰富啊!继续点汽车(各款汽车)

这儿还有更多款式新颖的汽车呢!(2)、点击床(月牙型)猜:这是什么?

总课次:第 课时

告诉你们吧,这是一张——床!

意想不到吧!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我们的想象可以更奇特,更大胆,甚至可以来个超级变——变——变呢!你还可以把床变成什么样子? 点击床(各种床)

小朋友真聪明,设计师也想到了!看,这些都是!

4、小结:设计师们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来当回小小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环境,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经验发散思维,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四、创造美

1、小朋友想的物品真多啊!你们知道吗,大家最喜欢的米老鼠公司正在举办一个“创意设计”大赛,只要我们把身边的物品变一变,画一画,变得既实用又美观,你就可以得到最佳创意奖,(师出示奖章)想不想得到?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比赛时间只有十分钟,大家可要抓紧哦!

2、学生作业,师适时点拨

(播放图片音乐)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所要欣赏的内容,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这样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思维。]

3、作业展评(1)、指名评

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说说原因。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老师这儿有好多智慧星,请摘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2)、集体评

其他小朋友也可以选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3)、师生互评

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了,得的星最多,我们请这些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把最佳创意奖颁给他们。

[作品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评价,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请他们多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并以肯定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的快乐。]

4、总结:

小朋友,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因此,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开动脑子,动起灵巧的双手,发挥聪明才智,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

总课次:第 课时

造美,你就会觉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可爱,世界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

[作为审美教育,美术教学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积极投入、动手参与,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第16课 身边的设计艺术

形状

花纹 “创意设计”大赛

色彩

总课次:第 课时

17、电脑美术

有趣的人像

时: 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操作。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操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操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总课次:第 课时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操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板书设计:

17、电脑美术

有趣的人像

创作方法:图案绘制,复制,粘贴

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

范画:

电脑美术无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总课次:第 课时

18、《各种各样的鞋》

时:2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备课教师:art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综合探索”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鞋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告诉我们许多鞋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教学中以学生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尝试应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胆进行创造的动机。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体验综合探索活动的乐趣,感受鞋的美,领域鞋的文化。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习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通过体验各种材料的造型表现活动,掌握制作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寻找鞋子,激发兴趣。

师预先在每组周围藏好各种鞋。板书:“鞋”

你能说出鞋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哪些是中国鞋,哪些是外国鞋吗?分一分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 学生找鞋。观察汇报、了解鞋的一些知识。

学生找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认识一般意义上鞋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各国的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对鞋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探索实践,应用创新。

1、要求学生画出一只自己喜欢的鞋子。

2、媒体出示各种材料各种样式的鞋。板书:“各种各样的”

3、教师在每组预设一盒各种材料的盒子,并问学生盒子里有些什么?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与单独做的效果。)(准备用哪些材料做怎样的鞋?)

6、比赛(音乐悠扬)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学生自己上台介绍画的鞋。学生欣赏。

学生汇报每组的学习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展评添趣,促进提高。

1、学生作品展示。

总课次:第 课时

2、学生自评。

3、学生互评作品。

4、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鞋子。

学生间互评,提高了他评能力,由课堂上的鞋。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鞋,主题得到了升华。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鞋的结构 造型设计 装饰设计

18、《各种各样的鞋》总课次:第 课时

19、科学幻想画

时:

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力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二、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独立完成一幅科学幻想画。

教学重点:学生完成科学幻想画的构图。教学难点:学生的想象力及构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中学课堂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导入新课

(二)科学幻想画的构思:

1、想象现实生活中涵待解决的问题入手:

2、想象未来世界的情景。可能现实不可及的问题。

3、大胆想象别人不敢想的东西。敢于与别人不同。

(三)科学幻想画的创作:

1、主题突出:

2、画面简洁,表达的主体及内容不可过多。

3、将主体物安排在画面中心点。

4、合理运用美术语言,恰当的表现主题思想。

(1)美术的绘画语言: A、线条。B、色彩。C、形状。D、形体。E、明暗。

(2)主题突出的方法: A、衬托:明衬暗、颜色对比、形状对比等。B、构图中心位置的安排。

(3)美术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更好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中心思想,尽可能少的使用文字,甚至不使用文字。

(四)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重点:

1、想象力的肯定。

2、构图:

3、色彩:

总课次:第 课时

三、课后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不足点请学生课后改正。板书设计:

19、科学幻想画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想象力 构图 色彩:

总课次:第 课时

20、活力乒乓

时:

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学习制作乒乓球或蛋壳玩具。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乒乓球或蛋壳玩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乒乓球或蛋壳玩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创造的思想品质和认真耐心的工作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材料性能与基本制作方法。2、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

教学准备: 制作形式新颖的乒乓球或蛋壳玩具范品、轻音乐。教学过程:

-、检查工具,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作好了充分的上课准备,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运用乒乓球或蛋壳制作有趣的玩具。(板书课题)也就是说,在乒乓球或蛋壳上绘出多彩的图案,并且适当地予以添加,做成有趣而精美的玩具。这也是我国别具一格的传统手工技艺之

一、指导欣赏,观察特点。.打开教材,大家看看这里介绍的乒乓球或蛋壳玩具表现的是些什么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性的板书:内容:人物、动物。

2、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制作独特的乒乓球或蛋壳玩具(乒乓球或蛋壳插花、彩蛋纹样、乒乓球或蛋壳小花篮等)。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或蛋壳玩具除了可以做成有趣的人物、动物形象外,也可以做成其他形式。(接上板书:其他)、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些乒乓球或蛋壳玩具的制作运用了彩绘、剪贴、添加的方法,有的综合运用了三种方法。板书:彩绘、剪贴、添加的综合运用。

三、讲解方法,演示制作。

教师最好选用比乒乓球或蛋壳稍大的椭圆形物代替乒乓球或蛋壳,以便让学生看得更清楚。、设计:(板书: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新颖别致。、制作:(板书:制作)可以彩绘、剪贴、添加,如果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效果更佳。制作时要胆大心细。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播放音乐,渲染想象与创造的气氛;、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审美特性,大胆创新,认真制作。并随时发现典型,44

总课次:第 课时

予以肯定。

五、展示作品,小结全课。

教师当场展示学生的乒乓球或蛋壳玩具制作,并让小作者简述自己的构思,然后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足: 改进措施:

20、活力乒乓

彩绘 剪贴 添加

总课次:第 课时

21、走进社区

时:

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备课教师:art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总课次:第 课时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板书设计:

1、走进社区

(1)社区全貌:繁华与热闹。

(2)健身、下棋: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3)线描与色彩

范画:

教学反思 收

获: 不

6.初中日记格式作文 篇六

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不能等!

第一是“贫穷”!

贫穷不能等!一旦时间久了,你就习惯于贫穷,久而久之,不但无法突破自我,甚至会抹杀自己的梦想,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

第二是“梦想”!

梦想不能等!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经历和想法,试想一下:如果你20岁的梦想,在你60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那是什么情况?

第三是“家人”!

家人不能等!或许我们还年轻,未来有很多时间,可以让我们摸索、打拼!可我们的家人呢?他们还有时间等我们成功吗?还有时间等我们赚到钱,让他们过好日子,让他们以我们为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痛,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

7.初中美术色彩教学初探 篇七

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色彩

(一 )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

色彩是不同的光谱反射于人眼形成的不同结果, 人们生活的世界中处处有色彩,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会以不同色彩形式让我们感知到。对色彩的感知,要用到眼睛这个感觉器官,所以,对色彩的把握,需要健康的眼睛作支撑。如果是色盲,对色彩的理解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有的色盲分不清红色与绿色。所有颜色可归结为三原色:红、黄、绿,也就是说,这三种颜色相互按不同比例搭配,即可生成其他种种颜色。理解这一点,便可为将来调色打好基础。

(二 )理解色彩的社会属性

色彩被人感知到,而人在感知色彩的时候,会伴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于是色彩就有了社会属性。比如红色、黄色给人温暖的感觉;黑色、蓝色给人冰冷的感觉,所以红色、黄色等往往构成暖色调;黑色、蓝色等构成冷色调。基于这类色彩感觉,画家可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心情愉快的就用暖色调表示;热情似火的就用红色类色彩表示;冷酷的就用冷色调表示,等等。在绘画过程中,要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搭配好色彩的风格。

二、巩固色彩构图基础

构图是绘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构图好坏,直接影响整幅画作的最终质量高低。总体上看,构图要求比例协调、位置恰当、主次分明、虚实交错、疏密有度等。就色彩构图而言,主要考虑画面中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及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是否一致等。面对一个对象,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比较,注意看看哪个角度的色彩效果最好,然后选择最好效果的角度切入。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光源照射下色彩的变化与过渡。长期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色彩构图能力和艺术修养。

色彩构图训练方法有二:一是中心图构训练,即把要表现的对象置于中心,其他作为衬景放于周围或左右两边。二是黄金分割点构图法, 即把要表现的物体重心置于画面黄金分割点上。两种构图方式最终表现效果有所差别,要根据所要表现对象的性质来确定。为达到快速构图的目的,平时引导学生看到有美感的事物时,就要有意识地用两种构图方式去比照,看看哪一种效果更好。

三、引导学生抓住色彩核心关系

色彩画中,色彩之间的协调是很关键的,一般要求色调统一平衡。为此,学生需要掌握色彩之间的核心关系,清楚三原色及其他颜色的生成机制。调色时,学会运用对比法,通过对比法确定各部位在色彩上的细微差异, 从而准确把握对象明度、冷暖色调、色彩纯度等。同时,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动态物体与静态物体在颜色上的差异, 在不同光源下这两类物体各自有什么表现等, 让学生对不同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提升色彩感知力。特别对于过渡性色带,尤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如明暗过渡,让学生注意由最暗到最明之间的颜色自然过渡状态和冷暖衔接状态。总之,色彩绘画必须把握色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过渡性颜色之间,需要有敏锐的色彩感知力,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训练。

四、引导学生学会整体着色

在前面相关知识均掌握的情况下, 可以引导学生学着整体着色。整体着色要求学生具备整体视野,即观察一个物体,既要看到整体的色彩色调,又要看到局部的色彩色调变化,同时要看到主题色和辅助色、前景与背景等,即要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为达到这样的目的, 教师要带学生多观察、多写生、多读图、多模仿。多观察指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色彩静物,掌握整体色彩与局部变化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静态或动态事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多写生指在引导学生观察之后, 努力将观察到的事物描摹下来,在描摹过程中更进一步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色彩色调。多读图是多看名家画作,看名家是如何用画笔表现色彩的,从中学习表现色彩的方法技巧。多模仿是指在看名家画作后,进行摹仿画, 在模仿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着色技巧。为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进行画作交流,相互欣赏、批评画作,指出别人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此,可定期举办习作画展,在画展中寻找各自的优缺点。

8.初中美术论文格式 篇八

关键词:初中美术;非遗;民间美术;制作

当初中美术老师几年来,已经教过两轮课,通过备课、讲课、研究教材,我发现课本中的实践制作的内容在逐渐增加,课本知识的娱乐化加重了,更适合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工艺中的民间美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说:“中国的文化有两类。一种我称为‘父亲文化’,是庙堂文化,是孔子,是能给我们力量的文化。另一种我称为‘母亲文化’,也就是流传于民间、动态的、生长于每个人心里的文化。”民间美术的种类很多,基本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近年来,“非遗”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县市级保护项目,受到每一级政府的保护和重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民间美术已经在城市中逐渐减少甚至消亡,使学生变得十分陌生。有人说:一旦列入到遗产里说明这个项目就快消亡了!“非遗”的项目亟待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传承应该从学生开始抓起,学生是“非遗”传承的生力军,在美术课本中增加“非遗”民间美术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中美术课本中虽然已经有民间美术的内容,但重视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强学习的力度和在课本中占有的比例。初中美术课本中对民间美术的设立,应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欣赏内容,一部分为手工制作。更应该侧重手工制作的实践性,小学美术课手工实践课居多,高中美术欣赏为主,初中美术是介于小学与高中的过渡阶段,既有欣赏课,又有手工制作,对手工制作应该多一些。初中学生有好动的特性,喜欢动手制作更多一些。

民间美术的种类项目很多,适合中学生制作的有剪纸、雕刻、拓印、面具、皮影、泥塑、风筝、编结,等等,这些项目比较容易学习很适合中学生手工制作。通过手工表现出来的,如剪纸窗花,把纸片折叠三次来剪图案,无论学生剪出什么样的图形,只要不剪破,打开纸能出现很美的图案形状,这就是剪纸魅力。通过几次折叠和剪裁,出现美丽的图案,会使学生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吸引学生继续学下去。再如泥塑,用泥捏、团、搓些水果、小动物、人物等,在泥塑的制作过程中也会使用些辅助材料,做些进一步的加工和装饰会成为一件作品,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会更加信心百倍地学习,这样学生在“玩”中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在民间美术的手工制作中,学生还能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如通过色彩的搭配、部件的组合,便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同时,手工制作令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促进了手脑并用的协调性。现在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民间美术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充分“玩”出花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一种工艺,也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适度放松心情。希望在学生成长的每一步中老师能够给予他们以帮助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美育、智育方面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中增加民间美术的分量,增加手工制作的比重,不仅使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也使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得到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冯骥才.中国文化每分钟都在消失,2010-07.

(作者单位 景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四中学 张延东: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周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孩子开学家长心情说说朋友圈下一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