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礼仪

2024-06-21

会议的礼仪(精选13篇)

1.会议的礼仪 篇一

准备

开会前应及时准备好充分的开水并放好茶叶,如果能掌握准确的开会的时候可以提前几分钟倒好茶水,如果开会时间无法确定,则要等与会人员到场再倒水并双手端上,并礼貌的小声说:请喝水,一是提醒他人避免没注意碰到杯子,造成烫伤,二是表示礼貌。杯子把手要朝向客人,放在容易且方便拿的地方。

续水

一般在活动进行15-20分钟后进行,要随时观察会场用水情况,遇到天热时就要随时加倒续水时瓶口要对准杯口,不要把瓶口提得过高,以免溅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或茶几上,要及时擦去。不端下茶杯,而直接在桌上或茶几上往杯中倒水、续水,是不符合操作规范的。

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端放茶杯动作不要过高,更不要从他人肩部和头上越过。

续水时不要把壶提得过高,以免开水溅出。注意不要把手指搭在茶杯边上,不要不端茶杯直接倒水或把杯盖扣放桌上。

倒过水后,要逐杯加以检查。检查时,可用于触摸一下杯子的外壁,如果是热的,表明已倒过水;如果是凉的,说明漏倒水了,要及时补倒。

会议途中倒水

会议途中倒水时要注意首先是进会议室的时候一定要轻,避免发生大的声音;在倒水的时候要稍微提醒一下在座的人,因为有可能别人没看见你在倒水,身体动一下,或者突然站起来的时候会把水洒到别人身上,这是很忌讳的!然后你要看开会的人座位的方向,比如说是一个圆形的会议桌,大家都在听领导在讲话,那么不要挡住别人的视线,从另一个方向把水倒上!另外水不要加的太满以杯的七八分满为宜。

关于倒水的顺序

开会倒水,从右边开始(领导先,顺时针顺序进行)倒水后,壶嘴不要对客人,要从客人右边倒。主席台一定要从客人背后加水。最后一点就是倒水的时候要多注意观察,是否烟灰缸已满,是否茶杯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喝水快的话就要加快倒水的频率,喝水慢的话可是减慢倒水的速度,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切忌心急,一定要轻、稳。这样才能做好会务的服务工作,保证会议的圆满召开。

2.会议的礼仪 篇二

关键词:礼仪,容貌服饰礼仪,体姿礼仪,工作礼仪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凡是有人类生存繁衍地方, 就有伴随人们社会生活礼仪。礼仪不仅是个人在文明社会的主流文化通行证, 社会生活润滑剂, 也是人们和谐相处的保证。礼仪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 人们言语文化反映一定社会文化。口译员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一定礼仪。一个有良好礼仪口译员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礼仪不仅影响着口译员在工作时的形象, 也成为口译员评估标准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 礼仪已经成为口译员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 在以往口译研究中, 口译员礼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众多口译培训教材中, 也不见有关口译礼仪具体介绍, 而这正是口译员在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因此, 我想初步探讨一下口译员礼仪问题, 将重点谈论会议同声传译员礼仪。

会议同传礼仪概念和原则

礼仪构成主要包括礼仪主体, 客体, 媒体, 环境等因素。礼仪主体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操作者和实施者。礼仪客体, 又称礼仪对象, 指礼仪活动指向者和承受者。礼仪媒体是指礼仪活动依托媒介。礼仪环境指礼仪活动进行特定时空条件。在会议同声传译中, 口译员是礼仪主体。口译员工作搭档, 会议组织者, 会场工作人员, 听众是礼仪客体。口译员服饰, 体姿, 口头言语构成了礼仪媒体。口译员主要在工作厢 (booth) 工作, 工作厢为礼仪环境。

译员必须遵守礼仪原则为: (1) 平等和尊重原则。译员必须尊重和礼遇任何的交往对象。 (2) 真诚原则。译员在运用礼仪时, 必须待人以诚,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3) 宽容原则。译员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多容忍, 体谅他人。 (4) 自律原则。译员应该能自觉按照礼仪约束自我, 控制自我, 反省自我。

容貌服饰礼仪

(鴳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同声传译员礼仪, 首先是容貌礼仪。这是个人仪表美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际交往中作用举足轻重。同声传译员如果容貌修饰得当, 看上去神采奕奕, 会给会议组织者和会议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具体来说, 译员需要注意头部清洗和修复, 发型要适应联系自己脸型, 体型和年龄。男译员不要留长发, 女译员最好不要染发, 保持自然。译员还要注意面部清洗和修复,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工作前不喝酒, 绝对不要吃大蒜、韭菜、大葱等刺激性异味食物。定时修剪体毛和须眉。男士要每天彻底修面刮胡须, 女士修剪眉毛尽可能修出眉型, 不可有太浓的描画痕迹。手和腿上体毛如果厚密, 需要经常剃褪, 不可外露。女士应该化淡妆, 不能浓妆艳抹。可使用清香型香水, 不能使用浓香型香水。不允许戴能发出响声的手镯。

服饰不仅体现了一个人个性、身份和地位, 也反映了一个人审美能力, 道德修养和礼仪水平。同声传译员应该穿职业装。男士装束就是西装, 面料应该挺括, 高档, 以全毛或含毛料较高混纺面料为好;颜色和谐, 款式得体, 适合自己体型, 做工需要精细。一定要系领带, 领带色彩要和西装和衬衫颜色协调。鞋子应该是美观大方深色皮鞋, 鞋面光亮明净。袜子以深色中长袜为好。女士最理想服装应该是西装或套裙, 色彩以深色, 中性色为佳, 给人以权威感, 可信任感。所配包和鞋应该在风格和比例上与整套服装相配。

体姿礼仪

体姿指一个人身体姿态, 包括站、行、坐、手势及面部表情等, 体姿反映出一个人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 也能表现出对交往诚意。同声传译员大多数时都是在工作厢里坐着工作, 良好坐姿非常重要。上身应保持正直, 两肩放松, 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 不能上身左右晃动, 或者脚跷着, 不仅显得没教养, 也影响同伴工作。如果能保持正确身体姿势, 口译员会大大减少工作疲劳感。如果懒懒散散坐着, 口译员声音也会听上去无精打采, 甚至不能让人信赖。如果半途休息应该轻轻离开座位, 静静走开, 而不是猛一下站起, 弄得桌椅乱响。译员在工作时应该显得从容, 镇静, 不能把紧张情h顟绪写在脸上, 因为会议听众能够透过工作厢玻璃清楚看见译�员表情。

工作礼仪

1.守时。

同声传译员不仅需要准时而且还要提前到达。通常他必须在会议开始15分钟之前就必须坐在工作厢里, 利用这段时间他可以检查箱子里设备, 了解会议进程有何改变, 有没有新发会议文件等。如万一会议安排或地点有何改变, 就可及时应对。

2. 富有团队精神。

有人说过, 一个不能成为好同事的译员也不会成为一个好译员。这种说法是对的。如果译员之间能够相处融洽, 整个团队工作将大为出色。通常一次同传任务由两名译员轮流承担。所以对口译工作评价是评价整个团队而不是个人, 因此团队精神很重要。译员之间应该互相帮 (助, 彼此支持。当其中一位遇到翻译困难时, 另一位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如果是一位有经验译员和一位生手搭档, 前者应该设法让后者感到轻松不紧张, 后者应该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 不要心里想着要给对方留个好印象而分心。当译员休息时, 不要离开箱子过长时间, 也不要在接管话筒前最后一分钟走进箱子, 译员休息时, 如果有外人走进箱子想聊天时应该坚定而有礼貌拒绝。如果你的搭档离开箱子后刚回来时, 不要立刻把话筒交给他, 而应该给他一些时间来了解正在谈的内容。你可以在纸上写下话题进度以及发言者所用一些特殊术语, 供他参考。如果是另外有一个小组来接管你工作, 你应该在箱子里留下字条告诉他们讨论进度以及下一步必须要用的文件等。

3. 尊重发言者。

如果发言者必须要使用某种语言而不是他通常工作语言来更清晰传达信息, 译员不能改变发言重点, 不能在语调上显露自己对这个话题看法。译员工作是传达发言者想要表达意思。因此要尽可能忠实准确, 流利自然。如果发言者使用是简单平实的词, 译员就不能用深奥、晦涩的词。

4. 尊重听众。

译员和听众要形成伙伴关系。译员在引述数字时一定要说得清晰, 如果可能的话, 说两次。如果听众看上去仍然迷惑不解, 那就再把那个数字说一遍。分发文件时或者话筒发生故障时都可以向听众寻求帮助。译员要对听众反应密切注意, 如果发言人语速太快, 译员想让他语速慢下来时, 可以向听众求助。译员可以说:“我们很遗憾不能准确地翻译因为说话人语速这么快, 为了让您能够听清, 请您叫主席先生让说话人放慢语速”。这样沉着地通过话筒来寻求帮助十分有效。当发言人话筒发生故障时, 译员应该通过自己话筒告知听众所发生的事, 听众就可以理解口译中断并不是译员责任。如果发言人离开话筒太远, 译员无法听清, 这时译员不应该翻译, 因为译员负责传达准确信息, 如果传达了不准确信息, 那就是译员责任, 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

5. 尊重会议组织者和工作人员。

译员首先要保持文件整齐有序。在会议结束时, 译员应该花时间把文件重新按次序理好, 如果会议主办者要求会后把文件归还, 一定要及时归还。在会议开始前应先向技师介绍自己。如果译员对设备有意见, 可以通过团队领导有礼貌提出。会议结束后, 也不要忘了向会议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和道别。

6. 正确使用话筒。

在会议第一阶段开始之前译员应该检查话筒是否正常, 怎样转换频道, 耳机是否舒适, 声音是否合适。在会议中间阶段走进箱子时, 译员要确保话筒关着, 否则听众就会听见译员间私下谈话。一个职业译员应在开口翻译时才打开话筒而不是事先开着。当结束翻译时应把话筒关掉。如果两个译员音量有较大差异, 音箱师会调节音量。译员要做的是和话筒保持同样距离, 不要在口译时头晃来晃去, 也不要沙沙地翻纸、倒水、敲桌子。

7. 禁忌。

在工作箱里禁止吸烟。同时译员也不要洒很浓的香水, 因为在狭小箱子里, 烟雾和香味会让人头昏脑胀。也不要众目睽睽之下在箱子里修指甲, 读报纸, 吃点心, 这样会干扰听众注意力。手机必须关机。在要打喷嚏和咳嗽时别忘了把话筒关掉。

一个合格会议同声传译员必定是一个能掌握和正确运用礼仪的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 有着丰富礼仪文化资源可以汲取。本文主要从译员容貌服饰礼仪, 体姿礼仪和工作礼仪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会议同声传译员的礼仪。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 肯定有挂一漏万之处。衷心希望这篇文章能作为引玉之砖, 引起口译研究同行们兴趣, 对口译员 (不仅是同声传译员, 还有其他种类的口译员) 的礼仪问题作更深入具体的探讨。

参考文献

[1]Tayor-Bouladon, Valerie.Conference Interpret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Crawford House Adelaide, 2001.

3.会议的礼仪 篇三

This will help your concentration. It also helps the otherparticipants in the conference. They will not be disturbed bybackground noise from your location.This is important whensecond-language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are involved. Background noise can really interfere with our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2.Avoid rustling papers

You will probably have a pile of papers in front of youduring the call. Try not to shuffle them noisily as you look forthe right document. The sound will seem to be magnified overthe phone.

3.Use quality headsets

Avoid using mobile or cordless phones.They can create a background buzzing or tinnynoise that can also be disturbing.

4.Don't multitask

It's very tempting to answer e-mail on your laptop during a telephone conference—after all, no one can see you, and you can stilllisten. But don't do this! First, you might misssomething important, and second, it's rude.If the others hear the tapping of your laptopkeys, they will resent it enormously.

5.Announce when you leave or return

Make sure the other participants knowwhen you enteter, leave or return to theconference. You need to tell them, because theycan't see when you come and go.

6.Ask for breaks

In long telephone conferences, ask for bio breaks or for "quickstretches". We are not just ears. The rest of our body needssome attention, too. Short breaks help concentration and giveeveryone time to reflect on how the call is going.

7.Speak slowly

Speak at the speed you want to be spoken to.Give a goodexample to native speakers, who may then try to mirror thespeed of the other participants. This is less tiring than having to ask people to slow down.

8.Speak clearly

Everyone has an accent. Your accent may be difficultto understand if the others are not used to it. Accents areexaggerated over the phone, so speak clearly. Get some feedbackon how you sound on the phone. If you have a strong accent,slow down and articulate your words.

9.Be enthusiastic

4.参加会议的就座礼仪 篇四

如果会议中有很特殊的规定,例如,如果有从其他国家的其他公司来的代表,座位总是包括那个公司的高级代表,坐在长会议桌的中间,您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坐在他们的对面,都在自己的身边坐着自己公司的职员,而会议桌的两端则空着。

通常客人坐在面对门口的座位上。

5.会议礼仪—会议之前 篇五

1.会议的筹备。举行任何会议,皆须先行确定其主题(包括会议名称)。这是会前有关领导集体已经确定了的。负责筹备会

议的工作人员,则应围绕会议主题,将领导议定的会议的规模、时间、议程等组织落实。通常要组成专门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通知的拟发。按常规,举行正式会议均应提前向与会者下发会议通知。它是指由会议的主办单位发给所有与会单位或全体与会者的书面文件,同时还包括向有关单位或嘉宾发的邀请函件。基层公务员在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两件事。

其一,拟好通知。会议通知一般应由标题、主题、会期、出席对象、报到时间、报到地点以及与会要求等七项要点组成。拟写通知时,应保证其完整而规范。

其二,及时送达。下发会议通知,应设法保证其及时送达,不得耽搁延误。

3.文件的起草。会议上所用的各种文件材料,一般应在会前准备妥当。需要认真准备的会议文件,主要有会议的议程、开幕词、闭幕词、主题报告、大会决议、典型材料、背景介绍等。有的文件应在与会者报到时就要下发。

4.常规性准备。负责会务工作时,往往有必要对一些会议所涉及的具体细节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一,做好会场的布置。对于会议举行的场地要有所选择,对于会场的桌椅要根据需要作好安排,对于开会时所需的各种音响、照明、投影、摄像、摄影、录音、空调、通风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应提前进行调试检查。

其二,根据会议的规定,与外界搞好沟通。比如向有关新闻部门、公安保卫部门进行通报。

6.国际会议的礼仪介绍 篇六

对出席会议的代表,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东道主均应事先确定接待规格,按照国际惯例,派遣同来宾身份相当的人士前往机场或车站迎接。通常迎接人员应陪来宾一同前往下榻处或办理报到手续。客人抵达后,也应抽空先同东道主方面的代表相互见面和介绍。

良好的国际会议组织工作表现在会议代表到达后,能很快地得到有关会议的文件、论文、报告与会议日程安排的时间表。对于在会议上安排发言的代表,应事先有明确的通知。

会议的主会场应挂会议的标记,如会徽或其他文字标记,有些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主办者在张挂会议横额时,只有中文文字,却没有英文或其他有关国家的文字,这是对与会外国来宾的失礼。

在国际会议上,除会场悬挂与会国国旗外,各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也按会议组织有关规定,在一些场所或车辆上悬挂本国国旗,但国际学术会议无挂国旗的要求。

国际学术会议等大规模会议的开幕典礼和闭幕典礼,往往具有十分重大的国际意义。虽然依国情而会有所差异,但大体上、主办国的政府官员、王室贵族、主办地的首长、市长等知名人士都会以来宾身份到场,而会议主办机构的会长、名誉会长、前任会长、下任会长及其他要员等也都会到场,这时候会场应设主席台。主席台的座位排列应是,主要贵宾坐在居中位置,以下人员按照地位或职务高低顺序左右交叉依次排列。主席台一般应摆放用英文书写的名签,到会要人按名签标示就位。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在平时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无论是全体

会议还是小组会议,主席台上通常只有会议主持人及报告人和评论人就座。

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没有严格的会议纪律,又由于会议期间往往有很多个分会场同时举行报告和讨论,与会者有自由选择会场的权利,但与会者只要进入会场,就应在听报告时,对报告人和会议主持人表示尊重,过分的交头接耳、打瞌睡、看其他东西、甚至大声喧哗,都是不礼貌的。报告完了,应报以热烈掌声,这实际上对报告人的一种回报。

参加小型国际学术会议或双边学术会议,由于与会者人数通常不多,且与会者之间多数都相互认识或留有印象,所以与会者应按时到会场,不要漫不经心的样子,经常在会场进进出出,是失礼的。

国际会议常在会议休息期间,在会场外的休息厅内设有一排桌子,摆放茶具和饮料、点心等食品,供与会者自由取用,同时有接待人员在场服务。这时,与会者可大大方方地选用。一手托着茶盘,一手拿着点心,大家站着,边吃边聊,在这种场合是很正常的。

7.会议的礼仪 篇七

可以看出, 武术和跆拳道, 它们都是民族文化和竞技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都是一项技击术, 又把民族文化中的处事态度、人生价值紧紧的和运动项目联系在一起, 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练习者通过不断的吸取营养和智慧, 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将两者的礼仪教育联系在一起, 毫无疑问, 这种形式的礼仪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跆拳道礼仪与中国武术礼仪。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有关跆拳道和中国武术礼仪的文献资料。分析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武术礼仪之间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礼仪的来源与体现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 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 是朝鲜半岛流行的一项技击运动, 是利用手和脚进行格斗的具有鲜明朝鲜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运动, 说其古老, 是因为跆拳道是以流传千年的民族传统体育跆跟为基础的, 历史比较悠久。说其新颖, 是指在1955年, 韩国的传统武技跆跟、手搏技术和空手道相结合, 才形成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跆拳道。

伴随着跆拳道项目的产生, 跆拳道的礼仪和精神也逐渐形成和丰满。要求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技术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的养成, 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 而“礼仪”是跆拳道精神的外在体现。表现为以“行礼”的方式的外在形式, 比如“握手礼”和“敬礼”, 都是对对方的尊重的表现。也有发自内心的内在表现形式, 表现了习练者的自身修养和个人素质。

跆拳道运动把礼仪作为思想教育的载体, 礼仪教育时刻融会贯通到跆拳道中, 可以积极的引导人们的行为规范, 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 它的礼节和礼仪包括握手、敬礼、举手礼、跪姿、坐姿, 其中最常用的礼节表示方式是向教练和同伴敬礼。虽然跆拳道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 但是其目的是提高技艺和磨练品质, 要求练习中不是以好勇斗狠为宗旨, 而是要保持向对方学习的敬意和学习。礼仪贯通在习练和比赛的全过程, “以礼始, 以礼终”是跆拳道始终强调的精神。

2.2 我国武术礼仪来源与体现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时, 野兽横行, 物质匮乏, 人们的安全和生存没有保障, 祖先们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 斗争的成败决定了是否能保存自己, 获得食物和生活资料, 在这种环境下, 先人们逐渐总结各种动作, 并且经常演练和交流, 逐渐形成了武术的雏形。后来, 人类为了争夺财富, 创造了各类的武器, 并且形成了军队, 人们在斗争中, 不断的总结和积累, 形成了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在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各种专项技能和派别。但是, 无论地域或派别的差异, 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习武之风, 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 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 武术礼仪是习武者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目前武术行礼方式可分为:徒手礼、持器械礼、递器礼、接器礼。徒手礼中的抱拳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 并赋予了新的涵义, 这是在国内外一直本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

2.3 跆拳道礼仪与我国武术文化的比较及差异

2.3.1 跆拳道礼仪与我国武术文化的相同点

跆拳道和中国武术, 都是具有地域特色格斗对抗性项目, 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在形成过程中, 具有着相似之处。从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形成看, 它受中国儒家文化及中国武术的影响最大, 跆拳道的“道”从字面上讲, 是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把人生道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统一到“道”里, 和中国儒家所提倡的“仁”、“礼”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

韩国把跆拳道礼仪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 在精神锻炼环节中进行教育和熏陶, 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不仅要求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时刻讲究礼仪, 并且要求习练者在生活中也要以礼待人、以德服人, 这是跆拳道精神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中华武术的流派众多, 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完全相同, 但是武德的发展植根于社会的发展当中, 始终把武德作为习武练武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尚武崇德”、“尊师重道”、“师承严格”等一系列的准则, 并且这些准则不断的发展和充实, 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传统, 更加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所以说, 无论跆拳道还是武术礼仪都是以崇尚健全精神, 完善人格、服务社会为其的最终目的。

2.3.2 跆拳道与中国武术礼仪之间的差异

习武之人首要的要求就是武德修养。跆拳道和武术表现方式不同,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华武术的抱拳礼, 跆拳道上的鞠躬礼。虽然抱拳礼与鞠躬二者在动作上都较简单, 但是体现出来的礼仪味道则大不相同。

抱拳礼的动作内涵是:左掌象征高尚情操, 德、智、体、美齐备, 屈大拇指表示不以老大自居, 不自大, 不骄傲, 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表示, 表示不以武力至上, 为人处事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武术抱拳礼内涵丰富, 但是他涵盖的精神没有推广, 不为人所知。据调查, 大多数人不知道抱拳礼的含义, 认为其是一个简单的习惯动作, 忽视了抱拳礼所蕴涵的精神, 不利于武术礼仪的推广。

跆拳道礼仪体现则在鞠躬上, 鞠躬礼贯穿跆拳道运动的始终, 单个动作时的鞠躬, 对练开始、结束时的鞠躬, 对观众、教练的鞠躬,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鞠躬是国际通用的礼仪, 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无形当中, 对运动员、对观众都进行了礼仪教育。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知, 中国的礼仪是内敛含蓄的, 还有待加强人们对礼仪的认识, 而跆拳道的礼仪是直观有效的, 对人们教育方面, 跆拳道的武德教育是占用优势的。

武术 (套路) 练习虽也是一种群体性活动, 但动作完成本身是个人单独完成, 相互协作的动作有限。而跆拳道练习是两名或多名队员之间协同完成, 用各种合理打击方法彼此对抗、练习, 同时配合动作发出呐喊。相比而言, 跆拳道更能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呐喊中还能克服练习者腼腆性格、培养练习者的胆量。

3 结论

3.1 跆拳道与中华武术礼仪存在着差异

跆拳道与中华武术礼仪代表着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 而是从实战中区训练, 培养人的优秀品质。武术是“重礼精神”要求“未曾学艺先识礼, 未曾习武先明德”这一传统“尚武崇德”的精神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的原因所在, 结合武术自身的情况作出对应的推广、普及策略, 只有如此, 才能使中华武术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2 跆拳道与中华武术礼仪共性

跆拳道与中华武术礼仪都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及国粹,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完美的讲处事态度、人生价值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应将跆拳道“内外兼修”的宗旨和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工作及社会道德规范之中, 把他们都作为手段和方法, 来促进体育发展, 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此过程中注重技术学习和礼仪规范的并重, 一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罗远东, 李海英.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06, 22.

[2]黄腊梅, 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1) :32-33.

[3]孟俏龙.跆拳道入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7.

8.职场人士参加会议的聆听礼仪 篇八

入场时应该进出有序,根据会议安排落座。自然主动地坐到前排。座位的远近在心理学上反映了自信心的大小和地位权力的微妙差距。不论你的专业知识有多硬,坐在后面就显示出自己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在公司中作用也较不重要。

体语:小动作不宜太多

开会时坐姿端庄,身体挺直,表现出精神饱满的状态,切忌挠头、抖腿等不雅举止。

聆听时要专心致志,与发言人保持目光接触,仔细听清对方所说的话。

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不要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这些都会影响听讲的效果,也会影响发言人的心情。

聆听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要边听边想,敏锐把握发言人话语里的深层含意。而只有准确地把握了他人的真实想法后,才能使自己做正确的判断。

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退场应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

小贴士:

1.会议参加者通常应该准时入场是路人皆知的。对于这种隆重场合,如果能比预定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更能体现效率原则。

2.在大型会议场合,多数女性会表现出非常认真严肃,缺乏幽默感。若过于严肃,可能会在某些时刻影响发言人营造气氛,让人尴尬。因此女性在听到笑话时,应尽量及时展现你的笑容,表示你享受幽默的乐趣和接受较幽默的表达方式。有时,即使你已听过同样的笑话,仍然可以展开笑容,营造幽默的气氛,表示赞同与鼓励。

9.浅谈国际会议的礼仪 篇九

国际会议可以说是一种临时性议事组织。从会议类型看,它可分为双边会议和单边会议,单一议题会议和多种议题会议,专题会议和定期会议,有常设秘书处的会议和无常设秘书处的会议。从与会级别看,可分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部长会议,专家会议和一般代表会议。从与会者所属地区看可分为世界性国际会议和区域性国际会议。从会议的目的来看,可分为作讨论问题的讲坛的会议,对政府和国际组织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议或不具有约束力的建议的会议,谈判起草条约或国际文件的会议,认定对国际计划的自愿捐助会议等等。无论哪种会议,一般说来,平等原则是组织国际会议的最基本的原则,每个参加会议的国家,无论国家大小,都享有同等的代表与投票权。国际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和议程等,由会议的召开国和被邀请参加国共同协商解决。会议进行时,或者由专门指定的一位主席或数位主席主持,或者由各代表团团长轮流主持。国际会议的筹备和召开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10.会议的礼仪 篇十

笔者曾进行一项课题, 调查各方对当前医患关系的一些看法。课题选取了某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作为业内人员样本。其中有一项, “您最不能接受患者哪些行为”, 结果超过半数的医务人员选择了“把自己当作上帝, 态度傲慢, 动不动就扬言投诉。”在针对社会民众的调查中也有相对应的内容, 民众选择最不能接受的是医务人员“神态冷漠或傲慢, 显得漠不关心或高高在上。”这个结果很有意思, 双方都对彼此不尊重人, 没有礼貌的行为最为反感。而这种行为恰恰也是人际交往礼仪的大忌。换言之, 当前的医患沟通中, 缺乏为医患双方所认可的礼仪规范, 而加剧了目前医患沟通的不畅和医患矛盾的积聚。

一、医患沟通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人家交往中有两条著名的法则, 即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黄金法则强调“你想人家怎样待你, 你也要怎样待人。”又称为“为人法则”, 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而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 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 然后调整自己行为, 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 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 必须要尊重人, 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 就像我们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一样。尊重是什么?尊重就是“尊敬或重视 (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 如意见、权利等) ”。其外在表现就是让被尊重者觉得舒适。

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同样适用这一原则。医患双方彼此互相尊重, 大家都觉得舒适, 那么医患沟通更加顺畅, 医患矛盾就少多了。遗憾的是, 从前面的调查看, 医患之间恰恰是因为缺乏彼此尊重而造成互相不满, 进而造成沟通障碍。

现在, 有种现象, 有的患者把就医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 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 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为核心,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就愤愤不平。在这种人际沟通中, 医务人员完全处在被动服从之中, 医务人员的尊严和人格被漠视, 这是医务人员觉得最屈辱和不能接受的行为。患者到医院是因为需要医生的帮助, 那么, 患者如果不去满足医生被尊重的需要, 他又怎么可能获得医生的尊重呢?

白金法则同样适用于医务人员的行为。因为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医生往往“见病不见人”, 重视患者生理的疾病, 而对患者被尊重的需要重视不够。同时, 在专业医疗知识上, 医务人员可说居于垄断地位, 患者主要处在接纳、服从的位置上, 这客观上增长了医务人员的优势心理。但是, 本质上, 医务人员还是处在服务的位置上, 只是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方法比较特别, 是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身体和心灵受到损害的患者服务。患者不仅是医院的生存根本, 他们还是医务人员的老师, 正是从患者身上, 医务人员逐步积累和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因此, 医务人员也应认清自身的位置。既然是服务, 自然应该遵从服务的法则, 以让对方满意为主要标准。这其中, 尊重患者是基本含义。那么, 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就不能漠不关心或者高高在上, 就不能不尊重患者。

二、医患沟通中医者的礼仪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一个人际交往的三A法则, 即Acce pt、Appre ciate、Adm ire。翻译成中文就是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美对方的意思。其基本含义是要实现顺畅的人际沟通, 就必须注意善于向对方表达我们的善良、尊重、友善之意。医患沟通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 这一法则同样适用。

医务人员是没有权利选择患者的, 什么样的病人都必须得到应有的医疗。这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但是, 接待病人和接受病人还是有着质的区别。接受对方, 意味着除非大是大非的问题, 一般应包容患者, 包括患者的个性、习惯、修养等, 能够接受患者对自己说“不”。比如, 有的患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对自己的疾病做出很多理解, 甚至会要求医生按他说的进行治疗, 这个时候, 我们会听到有的医生这样说, “你是医生, 还是我是医生?”往往堵得患者哑口无言, 但心里并不满意。或许患者说得不正确, 但是医生的这句话却直接拒绝了患者对自己疾病治疗的参与, 否定了患者为了解自身疾病而做出的努力, 本质上是对患者的排斥。假如医生能够这样说, “看来你对这个疾病了解的挺多, 但是,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我们还应该注意……”既肯定了患者的参与, 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信患者会更主动更乐意服从医生的意见。还有的患者,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当患者拒绝做某项检查时, 当患者拒绝手术时, 假如医生不是采取否定和排斥的态度, 而是包容患者的不当之处, 真心为患者考虑, 相信能够更好地得到患者的配合和支持。

调查显示, 民众对医务人员最不能接受的行为是“漠不关心或高高在上”。这一行为根本上还是没有足够重视病人。或许医务人员不认可这个观点, 他们对诊断慎之又慎, 对手术精益求精, 怎么说他们不重视病人呢?但是, 尊重是必须通过让对方可感知的行为来表达的。适当的礼仪规范是表达尊重的最有效的方式。比如, 当患者进到诊室时, 他有没有抬头注视患者, 并给以温和接纳的表情;他有没有邀请患者在就诊椅上坐下来;当患者诉说病情时, 他是忙着低头写病史么, 他有没有与之进行过眼神的交流?而这些, 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是最普通的礼节。医患沟通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 尤其在医患见面之初, 假如医生没有做到, 在病人面前, 他已经严重失礼了。有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一套可操作的医疗礼仪规范, 向飞机乘务员礼仪一样, 包括接诊礼仪、查房礼仪、护理礼仪等。相信这套礼仪规范一旦执行, 医患矛盾肯定会大大减少。

三A法则的第三条, 赞美对方, 实际上应该是用欣赏的态度去肯定对方。这条法则运用在儿童身上效果最直接、最明显。经常看到护士小姐鼓励怕打针的孩子, “某某小朋友最勇敢了!”结果孩子哪怕眼泪已经在眼眶转了, 硬是忍着不哭, 乖乖让护士给打针。其实, 成人也是一样, 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被欣赏, 只要医务人员真诚地去赞美, 一定能够得到对方积极的回应。

总之, 医务人员的礼仪规范, 并不是非常高难度、难以执行的, 只要我们把患者当作普通来访者对待, 多一份包容、多一些重视, 多一份真诚的理解, 就一定能为医患间顺畅有效沟通打好基础。

三、医患沟通中患者的礼仪

有不少的文章来论述医务人员应该怎样运用礼仪服务患者, 而关于社会民众就医时的礼仪则鲜有人触及。事实上, 医患有效沟通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 不仅医务人员要讲究礼仪规范, 患者也需要知礼、守礼, 双方共同努力, 才能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当然, 这里的患者指的是具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患者, 危重症患者以及行动障碍或者神智不清等已无法进行人际正常交往的病患, 不在此列。

三A法则同样适用于病患礼仪。接受对方, 意味着认可, 认可面前为你诊病的医生。他或许很年轻, 或许职称不高, 但是, 他能够坐到你面前, 那一定是获得了相应的资质的, 相信他能够为你提供帮助。你可以不选择这位医生为你诊病, 但请不要当面告诉他, “请换一位医生”。

重视对方, 实际上就是让医生觉得被尊重, 让医生受到鼓舞, 认真、慎重地对待病患。这也是每一个患者所希望的。那么, 个别患者用摄像机摄录就诊过程的行为显然是对医务人员的不尊重, 看似重视对方了, 实际上是对医务人员尊严的践踏, 当然引起医务人员的反感。这是极端的例子, 还有一些时候, 患者在不经意中阻塞了沟通之路。比如, 患者对身患疾病可能多方求医, 他一般会拿别的医生的诊疗意见与正在求诊的医生说, 如果是简单陈述过往就医经历, 这是正常的, 大多数医生都能认真倾听, 可是, 反复地拿别的医生的意见与正在求诊的医生分析, 甚至是辩驳, 就有些不合适了。疾病诊断正确与否不论, 患者的行为让医生觉得不被信任、不够尊重。有的医生就会说, “你相信他, 就找他去看吧!”于是, 进一步的沟通之路就阻断了。还有的患者, 多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自认对自己的疾病很了解, 见到医生就说, 我要配某某药, 根本不向医生诉说症状。很多时候, 医生就不愿意多问。在这里, 医生的作用被漠视了, 当然心理不会很舒服, 回应自是趋于消极。而实际上, 患者的主诉和医生的细心问诊, 往往是捕捉疾病变化的很重要因素。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 根本上是患者过分强调自我中心, 强调自身的经验和感觉, 而致使对医务人员的重视不够。当然, 医务人员应该恪守职业道德, 认真敬业, 但是, 即使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做了, 他在心理上也不舒服, 他也不会主动与患者进行更积极地沟通。

赞美对方, 在医患沟通上主要表现为对医务人员真诚的感谢。医务人员为患者治疗疾病, 帮助恢复健康, 应该得到患者的肯定和赞美。事实上, 很多患者也会通过表扬信、锦旗等方式对医务人员表达赞美之意。但是, 这些往往发生在医患沟通的过程结束之后, 它是医患顺畅沟通的结果。如果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 适当适时赞美对方, 那么沟通会更加充分而有效。

总之, 在整个医患沟通的过程中, 患者能够在重视自身疾患的同时, 更多考虑医务人员的感受, 多一些尊重, 多一份礼仪, 医患沟通就会更顺畅一些。

医患沟通是一种基于患者健康和疾病基础上的融合了医学科学、社会规范、心理学等多种要素的人际沟通。礼仪是医患沟通的一个却不是核心的要素。它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患沟通的和谐, 但是, 它可以成为医患沟通的润滑剂, 让沟通更顺畅一些。只要医患双方自觉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 对对方多一些接受, 多一些重视, 多一些赞美, 就会让双方的沟通更加轻松、舒畅。

摘要:礼仪的缺乏是当前医患沟通不畅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重建医患礼仪规范。医患礼仪规范的核心是尊重, 以让被尊重者感觉舒适为标准。人际交往的三A法则同样适用于医患沟通。

关键词:医患沟通,礼仪,尊重,三A法则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1.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礼仪 篇十一

(1)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2)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

(3)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12.从会议座次看礼仪的重要性 篇十二

09农林经济管理1班

万鹏20093002

在生活中,会议是不可取少的。我们经常会遇到会议座次的问题,众所周知,会议座次分两种情况: 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有些人会搞错,网上的说法也有很多是不正确的。具体应该是: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居中座位的左边,2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为什么我们要讲究礼仪,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礼仪可以规范行为。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在商务交往中,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范,双方就缺乏协作的基础。在众多的商务规范中,礼仪规范可以使人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利于确定自我形象,尊重他人,赢得友谊。

第二.礼仪可以传递信息。礼仪是一种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可以表达出尊敬、友善、真诚等感情,使别人感到温暖。在商务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第三.礼仪可以增进感情。在商务活动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双方可能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它表现为两种情感状态:一是感情共鸣,另一种是情感排斥。礼仪容易使双方互相吸引,增进感情,导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反之.如果不讲礼仪,粗俗不堪,那么就容易产生感情排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印象。

第四礼仪可以树立形象。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省。现代市场竞争除了产品竞争外,更体现在形象竞争。一个具有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公司或企业,就容易获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支持,就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重礼仪,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

13.会议的礼仪 篇十三

一、看似平常的一节集体活动, 却触发无限的思考

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乘公交车》时, 有这样一幕情境:孩子们站在“站台上”准备有序的上车了, 依依突然从后面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依依, 你为什么插队?”“恩。我想先上车。”“你这样做对吗?”依依低低的咕哝着:“我看到人家也这样的。”“那你告诉老师, 你看到什么了?”“老师, 有一次我和妈妈在站台乘公交的时候, 人特别多, 我就和妈妈排队等车, 当车来了我们准备上车的时候一位阿姨突然冲到了我们的前面就一个人先上了车。”孩子的回答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孩子们在幼儿园习得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但是社会大环境给孩子们带来的困惑是我们所不能够很好的解决的。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将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坚持到底。为了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得更绚烂, 也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树文明讲礼仪, 我们围绕“让我们这些从小学习礼仪的孩子用自身的礼仪规范触动成年人的内心, 让文明礼仪成为做人的根本, 成为社会的奠基石”的课程宗旨, 通过让我们的孩子在社会实践中担当礼仪宣传员, 体会文明礼仪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也让我们成人感受到来自于孩子们的真诚。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幼儿乐在其中, 学在其中, 快乐成长

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文明行为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孩子们感受到的社区环境、氛围中我们的文明行为是什么样的?在孩子们的心里我们应该有着什么样的文明行为?从这些角度去发现、去认识、去改变。

1. 感受礼仪——亲子探寻总动员。

通过发放邀请函, 真诚的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小小宣传, 礼仪进社区”活动。通过亲子聚焦“礼仪进社区,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亲子调查“礼仪知识知多少”等活动, 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一学, 找一找, 填一填完成礼仪知识调查表, 看, 详细的礼仪知识让孩子和家长都沉浸在文明礼仪知识的长河里。

2. 走进礼仪——文明礼仪靠大家。

我们精彩的礼仪知识竞赛在经过海选题征集, 班级初赛, 班级复赛等层层选拨, 我们选拨出最终进入决赛的家庭。他们充满自信的走上了我们的舞台, 听他们斗志满满的参赛宣言, 看他们认真专注的答题, 看各班为礼仪知识竞赛准备的各种班级特色礼仪表演, 看台下小观众的精彩互动以及台上选手对一个答案热烈争论, 我们知道礼仪已经在我们小朋友的心中扎根成长, 正在开出最美丽的文明之花。

3. 宣传礼仪——我是小小礼仪宣传员。

让孩子在宣传礼仪中成长, 让文明前进一小步, 让社会前进一大步。家长在活动中感动, 孩子在宣传中收获, 人们在礼仪中成长。*礼仪宣传员街头宣传。瞧, 阳光明媚的早晨积极参与的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饰, 带上了“小小礼仪宣传员的”绶带, 扛上幼儿园的园旗排着整齐的队伍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商圈的购物广场前向路过的行人们真诚的宣传礼仪知识。*礼仪宣传员街头采访。“阿姨, 打扰您一下, 您在结账的时候会和顾客说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呢?”“叔叔, 您现在有时间吗?请问您知道哪些文明礼仪行为吗?”“叔叔你好, 请问你在生活中会用到哪些文明礼仪呢?”小朋友采访时的一句句提问简洁明确, 文明礼貌用语恰到好处。*家长寄语。“礼仪要一直做下去, 这些学过礼仪孩子真好, 我们的国家也曾是礼仪之邦, 可是几千年的变化与动荡, 让我们的名族不小心弄丢了礼仪, 现在我们正要从新捡回礼仪这张重要的名片, 让我们在世界的舞台上抬头挺胸, 让中华名族这个名字变得更加响亮。”这是一位家长在我们的课程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的一位家长真诚的感慨。

三、水面趋于平静, 涟漪不断散开, 只因礼仪是做人的根本要素

1. 全员参与, 佳作评出。优秀的作品难分伯仲, 我们大班幼儿相互评选出了许多优秀的礼仪手抄报。礼仪知识人人熟知, 在我们的礼仪知识竞赛中涌现了许多礼仪知识达人。2.换年级研究, 资源共享。在课程实施中,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 好的课程年级之间可以根据年龄稍作调整并互换交流, 资源共享, 更能拓展孩子的视野, 让更多的孩子感受礼仪的力量, 也让课程的魅力发挥得淋漓精致。

结语

艺术的天赋、超群的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 但是好的文明道德品质却是可以从小培养, 并可以一生拥有。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做起。

参考文献

[1]姚宁.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甘肃教育, 2015 (11) .

上一篇:物业服务收费下一篇:上海语文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