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金属

2024-09-08

建筑装饰材料金属(共7篇)

1.建筑装饰材料金属 篇一

2、《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3、《建筑特种构造》

铁是建筑史上首次出现的人造建筑材料。在19世纪,它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1851年,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为世界博览会建造了伦敦水晶宫,是由工程的角度,由玻璃暖房的建造原理发展出来的钢骨架建筑(图1)。1889年桥梁工程师埃菲尔成功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大获成功,其类型是对来自风、重力、水和材料抗力的综合考虑。人们对知名建筑工程在内的钢铁建筑的接受度提高了。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兴起,建筑师利用钢铁的可锻性经常会把铁处理成一种有机的线条,蜿蜒扭转,运用在楼梯扶手,阳台栏杆,立柱的柱头或者地铁入口上。虽然也不乏结构理性主义的作品,如吉马尔的红堡特·德·罗曼斯音乐厅,新艺术运动,也许并非有意识的,促进了铁艺在建筑中非结构的运用。

金属表皮成为当下十分流行的趋势。各种合金幕墙或屋面板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合金、钛锌合金、铜等金属材料在建筑屋面和幕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属能够被弯曲、扭转、以及变形,却不影响本身的性能,并易于加工,正因为金属的这种延展性与柔韧性而被建筑师所欣赏和采用。近十年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种金属冲孔板、板网、格栅和编织网,在当代建筑表皮中找到了新的用途。

1. 半透明的表皮情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表达了材料的透明与不透明之后,建筑师转而关注介于两者之间的半透明物质视觉特性的表达。半透明的建筑表皮避免了室内强烈的光影对比,使自然光更加柔和的进入室内。

近年来,建筑中的支撑结构与表皮的分离使表皮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膜,并且分解成由多种功能层构成的界面。这种分层构造,为表皮材料和构造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广的设计范围。例如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美国旧金山de Young Museum中铜穿孔板的使用。穿孔板的纹理重现了阳光下斑驳树影的意向。铜表皮会因氧化而产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鲜亮的铜绿色会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建筑师运用材料的特性创造出诗意的建筑。(图2、图3)

半透明金属表皮可以分为编织网和孔板。编制金属网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各种金属丝或缆线编制形成。孔板又可分为穿孔板、板网和格栅板等。穿孔板是利用数字控制机床加工出的带有各种孔洞的金属板材;板网通过切拉金属板材而成;金属格栅板的制作工艺中包括压制和压焊两种。金属孔板网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能,耐久且具有自洁性能,维护费用低;另一方面,金属孔板网的拆卸或重新安装也比较方便,能回收循环再利用起到生态节能的作用。

2. 承重的金属表皮

OMA为PRADA旧金山店设计的建筑表皮,不仅是一件美丽的“外衣”,同时也具有结构作用。旧金山属于地震频发地区,建筑师采用横隔板结构,将钢骨架装在与基础同标高的支撑结构上,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不锈钢的厚度为25mm,使之满足结构要求,并且在295mm宽交错栅格上打圆孔从而减轻自重并扩大建筑内外的视野。这些圆孔由水柱切成,尺寸有11种,直径范围从63mm至138mm不等。从栅格、孔的分布和大小中,反应出不锈钢板可以承受的来自侧向力的压力,在压力较小的区域可以只留下满足结构需求的材料,从而节省一部分材料。在与内部框架连接的区域,金属板不能被打孔,这里的不锈钢栓塞被固定在栅格的表面,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栅孔的连续性又加强了结构。上部结构是可以独立的移动,在地震时就大大减弱了上部结构的摇摆幅度。(图4、图5)

使用低铁玻璃将每个超过15000个孔洞的区域填充起来,用黑色氯丁橡胶固定在不锈钢的凹槽里,低铁玻璃与内部饰面及外部面层均是平齐的。用水柱切割的、直径小于10mm的空洞被填充起来,玻璃用黑色氯丁橡胶固定在不锈钢的凹槽里,玻璃和金属的交汇处在外部处理完毕,并且圆孔用不锈钢百叶填充,作为通风和空调的出入口。

不锈钢的夹心板经过打孔并进行喷珠处理,工作间柔和的光可以散发到外面。水平节点反映了建筑内部的规划层次,保证了板的完整,只在区域的转角处断开镶边。不锈钢经过喷珠处理与周边环境的色彩协调,天空的颜色和周边建筑的色彩经过圆孔产生渲染的效果。透过表皮可以看到钢骨构架,其结构旋律与周边历史建筑形成了对比。在视觉上,从外面大街上看,不锈钢网片是不透明的,但是在里面向外面看是透明的;在公共平台和卡发吧透过不锈钢网片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全景。

3. 旧建筑保护中金属表皮的应用

Peripheriques建筑事务设计改造了巴黎历史中心附近的Jussieu校园的一栋建筑。这座新建筑的改造策略是在原有建筑框架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将原来的一个庭院改造成现在的两个,其中一个用ETEE膜加以覆盖。建筑的庭院交通流线的汇集点,同时在庭院内部的改造形成的丰富空间使之本身成为一个焦点的空间,自动扶梯和天桥在大厅中交叉,绕着庭院空间一圈的回廊联系这各个房间。改造后的建筑色彩很丰富,不同区域的颜色中有助于空间方向感的定位。

十几种不同图案的穿孔铝板构成了外部表皮,增加了立面的深度并引来变化,悬挂在外立面的前方,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用一个“z”形的斜面引导着人流和视线到达入口。整面嵌板格子的轻盈与走廊楼梯护杆的大块的预制水泥在重量和质地上形成对比,产生了强烈的空间形象。他们的重量和质地与正面嵌板格子的轻盈形成对比。(图6、图7)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人们日益关注对城市更新和改造,对旧建筑的大量拆除不是城市更新的唯一途径。如何寻找轻质、易安装且对原有建筑损坏较小的材料来改造旧建筑是一种可行的方向。轻质的金属孔板网可以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而且还可以创造新颖的外部形象起到既保护又创新的双重作用。透过半透明的金属孔板网,原有建筑透过金属表皮传达出历史的信息,视线又会被金属板网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所吸引,传统与现代在轻薄的表皮上得到同时呈现。

4. 金属表皮与建筑节能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是广州新城市轴线上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南段。建筑外表泛着金属的光泽的表皮体现出未来感,令人联想起液态金属和计算机芯片。建筑表皮的安装很精密,采用德国的一种钢网挂板系统在表面形成了复杂的双曲线弧形整体体量,并且消除了可见缝,使少年宫建筑形式实现了流畅的外立面造型,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都产生了美妙的光影反射效果。(图8、图9)

在工业生产中过滤是半透明金属孔板网应用的最基本的性能,建筑表皮的使用上,金属孔板网则能对太阳光线、风和雨等自然要素进行过滤,同时也能保证室内实现向外渗透的最大可能性,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由于金属孔板网缺少密闭的隔绝性能,因此一般不单独做建筑表皮,而常与其他表皮结合形成多层的建筑表皮。金属孔板网既能使室内向外的视线不被太多遮挡,又能有效地过滤太阳辐射,如编织表皮在遮光50%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在室内看清室外环境的情况,而在同样条件下的传统百叶则几乎是完全阻隔了室内外视线的联系。金属孔板网在作为遮阳构件时,在遮挡阳光的同时会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由于金属是低热质的材料,在晚上能够迅速冷却从而避免白天吸收的热量过多的导入室内,同时由于金属孔板网的渗透性,利于自然通风不会引起热空气的聚集。同时,重叠于玻璃幕墙外的金属孔板网与玻璃之间形成的空腔在热压作用下使空气会自下而上的运动,带走堆积在金属孔板网附近的热量,这也起到了自然降温的作用,这都适宜广州的气候特征。

结语

当今金属表皮的应用和发展应该引起思考。金属表皮可以满足大跨度建筑和曲面形体的需要,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但在具体使用的可行性中还需推敲:1、金属的反光性能较玻璃更强,大量使用可能会引发光污染;2、当冬季,被固定的金属幕墙过滤掉了珍贵的光线,在不同的气候区需要具体设计。目前来看,金属表皮还在发展阶段,还需要在结构合理性、理性节能以及变化发展的美学要求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4、《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

5、《可感知的建筑——旧金山Prada建筑表皮技术解读》

6、《一个发现的场所——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8、《表皮或骨架?铁质骨架与钢制外维护结构》

7、《巴黎:某大学建筑》

参考文献

[1]、《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美)弗兰姆普著;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

[3]、《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4]、《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孙超法著《华中建筑》第25卷2007年9月

[5]、《可感知的建筑——旧金山Prada建筑表皮技术解读》杜晓辉著《华中建筑》第25卷2007年2月

[6]、《一个发现的场所——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世界建筑》2007年6月/204期

[7]、《巴黎:某大学建筑》《建筑细部》2008年3/4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篇二

【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在机械加工领域,常研究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强度与塑性、材料硬度、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通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在满足零部件加工性能的同时,更好更合理的选材。

一、强度与强度指标

金属材料在机械加工时,承受静载荷的作用,其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之为强度。载荷就是金属材料在使用及加工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外力,其中载荷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顾名思义静载荷就是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的载荷,而冲击载荷就是冲击力比较大,作用在工件上的时间比较短、速度比较快,交变载荷与静载荷相反,力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我们所研究的强度指标就是在静载荷作用下研究的。

屈服强度是用来表示金属材料强度指标最有效的形式。当金属材料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屈服现象时,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变形能力不随力增加而改变,此时所对应的应力称之为屈服强度。

在机械加工领域,常用到的材料一般不允许存在塑性变形,这就决定了屈服强度是我们设计零部件和选材的最主要依据。

二、塑性与塑性指标

金属材料在机械加工时承受载荷作用时发生变形,当载荷增加一定程度时发生断裂,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材料塑性。拉伸试验是我们获得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最有效的试验。首先把被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通过缓慢施加拉伸载荷,获得拉伸载荷与式样伸长量的关系,即拉伸曲线。

三、硬度和硬度试验

金属材料的硬度就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硬度。与拉伸试验相比,硬度试验相对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在零部件表面进行试验,比较直观,应用比较广泛。硬度试验方法种类比较多,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试验方法。

1、布氏硬度试验法

(1)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布氏试验就是先使用硬质合金球做压头压入金属表面,在施加一定的压力,在规定时间后消除试验力,最后测量压痕表面直径,根据试验压力,作用时间,压痕直径,带入公式,通过计算公式得出其硬度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布氏硬度值与压痕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2)布氏硬度特点及适用范围

由于在布氏硬度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试验力和压头直径都比较大,所以压痕也比较大,测量起来比较直观准确,故能准确反映出硬度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壓痕比较大,对金属表面的损伤程度也比较大,对于测量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或薄壁零部件不适用布氏硬度试验。

2、洛氏硬度试验法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洛氏硬度实验原理与布氏硬度试验相比,不同点在于把硬质合金球形压头改为金刚石圆锥压头,不是通过压痕直径来测量,而是通过压痕深度来测量硬度值。对于不同标尺下的硬度值必须转化为同一标尺才能进行比较。

(2)洛氏硬度特点及适用范围

由于洛氏硬度试验压头采用金刚石锥头,压痕较小,对零部件的损坏程度比较小,适用于测量一些薄壁及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的零部件,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测量的硬度值不够准确。

3、维氏硬度试验法

维氏硬度试验压头区别于布氏和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四棱锥体,维氏硬度试验压痕比较不明显,故可以测量薄壁零部件,但在实验过程中,对压痕对角线的测量比较复杂,增加试验难度。

四、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

由于金属材料在实际使用加工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是多样的,也可能是多种载荷的叠加,常见的的载荷有静载荷,动载荷和交变载荷,只对静载荷研究远不够,对于冲击和疲劳载荷的研究意义重大。

1、冲击韧性

冲击载荷的研究只要通过冲击韧性来获得,冲击韧性主要通过弯曲试验获得。冲击抗力是通过冲击韧度来衡量,主要由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决定。

2、疲劳强度

实际生产中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材料承受力远低于屈服极限,但较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就是金属疲劳。金属材料出现疲劳破坏时会出现以下特征:(1)疲劳断裂前不出现明显征兆,突然破坏。(2)引起疲劳破坏的应力并不是很大,往往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3)疲劳破坏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裂纹形成、裂纹扩展、整体断裂。

五、结论

3.《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学反思 篇三

2011年3月2日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初中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学,深感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金属,了解身边的金属,熟习身边的金属对学好这节课十分重要,为了在整个教学中真正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教材中已有的预设方案改为学生自己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设计

从学生角色扮演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系统,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探究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和金属活动顺序。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最后,通过课堂延伸,强化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三、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一是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金属,让他们分析为什么铜比铁更稳定;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是灵活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四、不足之处

4.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1 篇四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草木灰

B.生铁

C.氧化铁

D.石灰水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铁

B.氧

C.硅

D.铝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氯化镁

B.氯化锌

C.氯化铁

D.氯化铝 4.盐酸与生铁反应,当生铁反应完毕后,烧杯里留有少量黑色物质,其主要物质为()

A.氧化铁

B.四氧化三铁

C.碳

D.铁粉 5.不锈钢中除了铁之外,其余的两种主要的金属元素是()

A.镍、铬

B.锰、铬

C.铬、钨

D.锰、钨 6.铁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生锈,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生锈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本质就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 7.将铁片插入下列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盐酸

B.硫酸铜

C.稀硫酸

D.硫酸亚铁 8.某不纯的铁块5.6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全部溶解,放出氢气为0.21g,则铁块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铜

B.锌

C.碳

D.镁 9.还原铁的某氧化物2.16g,可以得到1.68g。则该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

3C.Fe3O

4D.FeCO3 10.将燃着的镁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高温===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二、填空题

11.日常生活中,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大多是金属______________;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薄片__________;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色金属是__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灯泡里做灯丝的金属是____________;青铜是一种合金,除含有铜外还含有的一种金属是_______________;铝表面有一层致密而结实的薄膜,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赤铜矿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填对应的化学式)12.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Cu(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aCl2(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H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铝很难从矿物中提取出来,因此利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得到金属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2)古代湿法炼铜,“曾青的铁则化为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3)法医常用锌和盐酸混合在一起,检验是否砒霜中毒,砒霜的主要成分为As2O3,若试样中有砒霜,则反应生成砷化氢(AsH3),氯化锌和水。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潮湿的空气中,铜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水等发生反应生成铜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14.填写出下列铁制品防锈的方法

(1)钢锯条___________;(2)自行车车架__________;(3)自行车车把____________;(4)脸盆___________;(5)不锈钢楼梯扶手______________(6)铁制自来水管______________。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15.某同学做了如下家庭小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了大半杯白醋,并将一只洗净后的小鸡蛋轻放入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慢慢沉到杯底,慢慢又浮起来,马上又沉下,„„这样反复运动。请你通过化学和物理等知识来解释该实验现象。

△ 16.浓硫酸和铜再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u+2H2SO4===CuSO4+2H2O+SO2↑。有人设计了两种用铜屑制取硫酸铜的方案;①CuO2稀H2SO4CuOCuSO4

浓H2SO4CuSO4;②Cu这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那种方案较好?为什么?

17.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试管编号)。(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取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

18.某炼铁厂每天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400t,每天需要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多少吨?如果改用含有杂质为25%的磁铁矿则需要多少吨这样的磁铁矿?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19.有一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份为Fe2O3)质量为16g,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4gH2。试计算未生锈前铁片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C

7、B

8、D

9、A

10、B 11.Al Al Ag Hg W Sn Al2O3 Cu2(OH)2CO3 FeS2 Cu2O 12.(1)Fe+2HCl==FeCl2+H2↑;(2)Fe+CuSO4== FeSO4+Cu;(3)CaCO3+2HCl==CaCl2+H2O+CO2↑(4)Ca(OH)2+CO2==CaCO3↓+ H2O 13.(1)2Al2O3=4Al+3O2↑

分解;(2)Fe+CuSO4== FeSO4+Cu 置换;(3)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4)2Cu+CO2+H2O+O2= Cu2(OH)2CO3

化合反应

14.烤蓝

喷漆

镀铬

镀搪瓷

形成不锈钢

镀锌

15.答:鸡蛋壳中的碳酸钙跟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气泡附着在蛋壳表面,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16.(2)

环保,节约能源

17.Fe+2HCl==FeCl2+H2↑ A Fe反应速率适中 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等 18. 19.14.56g

亿库教育网

5.无机非金属材料 篇五

1.在晶体结构上,某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键混合离子。由于这些化学键的特点,例如高的键能和强大的键极性等,赋予了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的基本属性和宽广的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特殊性能,高温超导性也是新近在这类材料上发现的。

2.在化学组成上,随着无机新材料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已不局限于硅酸盐还包括其他含氧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与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Ⅲ-V族及Ⅱ-VI族化合物等,其形态和形状也趋于多样化,复合材料,薄膜,纤维,单晶和非晶材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 玻璃的结构 和性质 玻璃的结构

晶态:周期性,对称性,几何形态,质点排列,自限性,均一性,异向性,稳定性,远程有序。非晶态:进程有序,远程无序。玻璃的通性

1)各向同性

2)介稳性:

玻璃是由熔体急剧冷却而得,由于在冷却过程中粘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形成晶体的有规则排列,系统的内能尚未处于最低值,从而处于介稳态,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它们仍具有 自发转化为内能较低的晶体的趋势。

3)无固定熔点

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无规则网络学说

1)玻璃结构与晶体一样,具有三位方向发展的连续无序网架形式,硅氧四面体为最小结构单位,但不象晶体那样,对称均匀地联结成空间网络(有序),而是相互不规则地联结在一起(无序),配位数小的结构团构成无限伸展的无序空间网络。)玻璃中的质点虽然不具有规则的格子 排列,但在大致固定的平衡位置上震动的玻璃网络中的正常离子数与晶体中的配位数 也应该近似。)网络外体的离子填充在网络结构空隙中,对于整体来说 是统计分布的,为了使网络结构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阳离子必须是半径大而电荷小的。

4)形成氧化物玻璃必须满足的四条规则: A 每个氧离子应该与不超过两个阳离子相联。

B 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 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C 氧多面体相互共角而不共棱或共面。

D 每个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共用的。

形成的氧多面体为三角体或四面体

RO2,R2O2,R2O5类型氧化物能满足这一条件,并以玻璃形式出现

简答题: 石英玻璃-碱硅玻璃-钠钙硅玻璃结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分析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在其中的作用:

1)熔融石英玻璃其硅氧比值1:2与SiO2分子式相同,可以把它近似的看成是由硅氧网络形成的独立‘大分子’

2)如果在熔融石英玻璃中形成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如Na2O).就使原来的大分子发生解聚 作用,由于氧的比值增大,玻璃中每个氧已不可能都为两个硅原子所共用,开始出现非桥氧,使硅氧网络产生断裂,非桥氧的存在,使【SiO4

】四面体失去原有 完整性和对称性,结果使玻璃结构减弱,疏松,并导致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坏,而且碱金属含量越高,性能变差越 严重,因此,二元碱硅玻璃一般无使用价值

3)当在碱性二元玻璃中加入CaO时,性能变差情况大为改观,使玻璃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 为使结构加强,从而表现为一系列物化性质的加强,从而使钠钙硅玻璃性能优良,CaO的这种作用,是由钙离子和钠离子半径相似,但电荷比钠离子大一倍,因此场强比钠离子大得多,具有强化玻璃结构和限制钠离子活动的作用

补网作用:使中间体氧化物全部或部分由6 配位变成4 配位的作用,主要是铝离子取代硅离子。硼氧反常性: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加入B203玻璃中,将产生硼氧四面体[B04],而形成硼酸盐玻璃。在一定范围内,碱金属氧化物提供的氧使硼氧三角体[B03]转变为完全由桥氧组成的硅氧四面体,导致B203玻璃从原来的两度空间的层状结构部分转变为三度空间的架状结构,从而加强了网络,使玻璃的各种物理性质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相应地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玻璃结构中的阳离子的分类

1)按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即化合物分解能与配位数之商)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成:网络生成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和中间体氧化物。2)网络生成体氧化物应满足以下的条件:

A 每个氧化物应与不超过两个阳离子相连;

B 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 氧离子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C氧多面体相互共角而不共棱或共面;

D 每个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共用。3)这类氧化物主要有SiO2,B2O3,BO5,GeO2,As2O5等。网络外体或网络修饰体:某些氧化物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不参加网络而使其阳离子分布在四面体之间的空隙中,以保持网络中局部地区的电中性,因为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额外的氧离子,从而改变网络,故称为网络外体或网络修饰体。如Li2O,Na2O,K2O,CaO,SrO,BaO等。

1)中间体氧化物: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价高而配位数小的阳离子,可以部分地参加网络结构,如BeO,MgO,ZnO, Al2O3等。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1)碱金属氧化物

A 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熔融石英玻璃何总,促使硅氧四面体间连接断裂,出现非桥氧,使玻璃结构疏松,导致一系列性能变化,但由于碱金属离子的断网作用使它具有了高温助熔,加速玻璃融化的性能。

B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碱金属氧化物的总量不变,用 一种碱金属 氧化物取代另一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的,而出现明显的极值。2)二价金属氧化物:

CaO是网络外体氧化物,Ca2+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6,有极化桥氧和减弱硅氧键的作用,CaO的引入可以降低玻璃的高温粘度,玻璃中CaO含量过多,一般会使玻璃的料性变短,脆性增大。

MgO在硅酸盐矿物中存在着两种配位状态(4或6),但多数位于八面体中,属于网络外体,在钠钙硅玻璃中,若以MgO取代CaO,将使玻璃结构疏松,导致玻璃的 密度,硬度下降,但却可以降低玻璃的析晶能力和调节玻璃的料性,含镁玻璃在水和碱液的作用下,易在表面形成硅酸盐薄膜,在一定条件下剥落进入溶液,产生脱片现象。

PbO 铅离子位八个氧离子所包围,其中四个氧离子与铅离子距离较远(0.429nm),另外四个较近(0.23nm).形成不对称配位铅离子外层的 惰性电子对,受较近的四个氧的排斥,推向另外四个氧离子的一边,因此在晶态 PbO中组成一种四方锥体[PbO4]的结构单元,一般 认为,在高铅玻璃中均存在这种四方锥体,它形成一种螺旋形的网络,这种网络使PbO-SiO2系统

具有很大的 玻璃形成区,同时也决定了PbO在硅酸盐熔体中的高度助熔性。2)其他金属氧化物:

玻璃中Al3+离子与在硅酸盐矿物中一样,有两种配位状态,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当Na2O/Al2O3大于1 时,Al3+均位于四面体中,小于1时,则作用为网络外体位于八面体中,当Al3+位于铝氧四面体[AlO4]中时,则与硅氧四面体组成了统一的网络,在一般的钠钙硅玻璃中,引入少量的Al2O3,Al3+就可以夺取非桥氧形成铝氧四面体,进入硅氧网络中,把由于Na+的引入而产生的断裂网络通过[AlO4]重新连接起来,使玻璃结 构趋向紧密,并使玻璃的许多性能得以改善,但它对玻璃的电学性能有不良影响,在硅酸样玻璃中,当以Al2O3取代SiO2时,介电损耗和导电率升高,故在真空玻璃中,一般不含或少含Al2O3.B2O3是玻璃形成氧化物,有良好的助熔性,可降低玻璃的高温粘度和提高玻璃的低温粘度,但使用B2O3时要注意硼反常现象。玻璃的生成规律及其相变

简答题: 怎样避免在降温过程中玻璃析晶?

为了避免玻璃析晶,关键是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以多快速度冷却给定熔体,以避免出现可探测的晶体,卡曼认为:A 晶核生成速率。B 晶体生长速度起主要作用。随着典型玻璃熔体过冷度增加,粘度迅速增大,而成核速率和过冷度关系曲线,晶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关系曲线都是具有限量最大值,对典型玻璃熔体,其两个极大值所在的过冷度,分开越大时,越容易冷却成玻璃,因此成速率出现极大值时,熔体在此温度设有适宜的结晶条件,当 两个极大值重合在一个过冷度时,熔体即具有最大的成核速率,又具有最大的生长速率,熔体较易析出晶体而不形成玻璃。影响玻璃生成的因素:

1)热力学条件 2)动力学条件 3)结晶化学条件:

①键强---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强度,负离子团[SiO4] 4-,[Si2O7] 6-

A 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大于334.9。

B中间体251.2~334.9。

C 网络外体(修饰体)小于251.2。

②键型---A 离子键化合物----离子,如NaCl.B 金属键物质—电子,正离子状态,无方向性。C 共价键化合物---分子结构---分子间范德华力。

D 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过度时或极性过渡键具有离子共价的双重性质,形成玻璃的概率越大.极性共价键成分促使生成具有固定结构的配位多面体,构成进程有序性而离子成分促使配位多面体不按一定方向连接,造成不对称变形,构成远程无序的网络结构,形成玻璃的倾向大。

③熔体结构----[SiO4] 4-,[Si2O7] 6,[Si6O8]12-,[SiO3]2n-n,[Si4O14]6n-n。O/Si从2到4,聚合程度降低,粘度变小,结晶易,形成玻璃难。O/Si决定着负离子团的大小和聚合度。负离子团结构越大,越易形成玻璃。熔体和玻璃体的成核过程

1)均匀成核

定义:指在宏观均匀的玻璃中,在没有外来物质参与下相界、结构缺陷等无关的成核过程,又称为本征成核或自发成核。

当玻璃熔体处于过冷态时,由于热运动引起组成和结构上的起伏,一部分变成晶相。晶相内质点的有规则排列导致体积自由能减小。然而在新相产生的同时,又将在新生相和液相之间形成新的界面,引起界面自由能的增加,对成核造成势垒。当新相颗粒太小时,界面对体积的比例增大,整个体系自由能增大。当新相达到一定大小(临界值)时,界面对体积的比例就减小,系统的自由能减小,这时新生相就可能稳定成长。这种可能稳定成长的新相区域成为晶核。那些较小的不能稳定成长的新相区域成为晶胚。

2)非均匀成核

定义:依靠相界、晶界或基质的结构缺陷等不均匀部位而成核的过程,又称为非本征成核。晶体生长

晶体的生长速度随着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

影响结晶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

当熔体从Tm冷却时,ΔT增大,成核和晶体生长的驱动力增大;与此同时,粘度上升,成核和晶体生长的阻力也增大。

2)粘度 当温度降低时(远在Tm点以下),粘度对质点扩散的阻碍作用限制着结晶速度,尤其是限制晶核长大的速度。

3)杂质 杂质的引入会促进结晶,杂质起成核作用,同时增加界面处的流动度,使晶核更快的长大。杂志往往富集在分相玻璃的一相中,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促使这些微相由非晶相转变为晶相。4)界面能 固体的界面能越小,核的生长所需的能量越低,结晶速度越大。11 玻璃的分相

定义:玻璃在高温下为均匀的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时,由于内部质点迁移,某些组分分别浓集(偏聚),从而形成化学组成不同的两个相,此过程称为分相。玻璃的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

1)实际玻璃的抗折强度比理论强度小2~3个数量级,是由于实际玻璃的脆性和玻璃中存在有微裂纹及不均匀区所致。

2)提高玻璃机械强度的方法: 退火,钢化,表面处理与涂层,微晶化与其他材料成复合材料等。

钢化:均热后自然冷却,形成温度梯度内应力由粘滞流动而松弛;冷却到最后,温度梯度消失,松弛的应力保留为永久应力。

表面处理:膨胀系数小的涂层。

微晶化:析出细小晶体,分散应力,阻止裂纹扩散。

第二、三章 玻璃原料及配合料制备

玻璃辅助原料: 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乳浊剂和其他原料。

玻璃熔制的综合结果是使隔着原料的化合物形成透明的玻璃液。玻璃熔制的五个阶段:

硅酸盐形成的阶段:玻璃形成的阶段;玻璃液的澄清阶段; 玻璃液的均化阶段;玻璃液的冷却阶段。硅酸盐形成阶段的七点变化:

多晶转变; 盐类分解; 生成低共融混合物; 形成复盐; 生成硅酸盐; 排出结晶水和吸附水; 固相熔融向液相转变。玻璃的形成

玻璃形成过程的速度实际上取决于石英砂粒的溶解扩散速度。

石英砂的分解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砂粒表面发生溶解,而后溶解的SiO2向外扩散 玻璃液中气体的三种状态:(1)可见气泡,(2)物理溶解的气体,(3)化学结合的气体。5 玻璃液的均化

玻璃液的均化包括对其化学均化和热均化两个方面的要求

1)定义:在玻璃形成阶段结束后,在玻璃液中,仍带有与主体玻璃化学成分不同的不均体,消除这种不均体的过程成为玻璃液的均化。

玻璃液的均化过程:

2)不均体的溶解与扩散的均化过程;玻璃液的对流均化过程;因气泡上升而引起的搅拌均化作用。玻璃液的冷却

产生二次气泡的原因:(1)硫酸盐的热分解;(2)物理溶解的气体析出;(3)玻璃中某些组分易产生二次气泡。玻璃的熔制制度:

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 坩埚窑中玻璃熔制的温度制度五个阶段:

加热熔窑;熔化;澄清与均化;冷却;成型 玻璃的浮法成型

定义:指熔窑熔融的玻璃液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型平板玻璃的方法。

金属锡液的优缺点: 1)锡中所含各种杂质都是组成玻璃的元素;

2)锡的密度大大高于玻璃的密度,有利于对玻璃托浮;

3)锡熔点远低于玻璃出锡槽口的温度,有利于保持玻璃的抛光面; 4)锡的导热率为玻璃的60~70倍,有利于玻璃版面温度的均匀等; 5)锡液的表面张力高于玻璃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玻璃的拉薄;

6)锡液有极低的粘度,这表明有良好的热对流的运动性能,这对均匀浮法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7)使用锡液作浮抛介质的主要缺点是Sn极易氧化为SnO和SnO2,它不利于玻璃的抛光,同时又是产生虹彩、沾锡、光畸变等玻璃缺陷的主要原因,为此采用保护气体。

第四章 玻璃的退火与淬火

玻璃的应力:

热应力、结构应力和机械应力

1)热应力:玻璃中由于 存在温差而产生的应力。

按其存在特点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 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内(即脆性状态)的玻璃在经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随着温度梯度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这种应力成为暂时应力。

永久应力: 当玻璃内外温度 相等所残留的热应力

将一玻璃板加热到高于玻璃应变点以上的某一温度,待均热后板两面均匀自然冷却,经一定时间后玻璃中的温度场呈抛物线分布。玻璃外层为张应力而内层为压应力,由于应变点以上的玻璃具有粘弹性,即此时的玻璃为可塑状态,在受力后会产生位移和变形,使由温度梯度 所产生的内应力消失。这个过程成为应力松弛过程,这时的玻璃内外层虽存在着温度梯度但不存在应力。当玻璃冷却到应变点以下,玻璃已成为弹性体,以后的降温与应力变化与前述的产生暂时应力情况相同,待冷却到室温时,虽然消除了应变点以下产生的应力,但不能消除应变点以上所产生的应力,此时,应力方向恰好相反,即表面为压应力,内部为张应力,这种应力为永久应力。

结构应力:玻璃因化学组成不均导致结构上的不均而产生的应力。

机械应力: 由外力作用在玻璃上引起的应力,当外力除去时应力随之消失,此应力为机械应力。玻璃的退火

定义:为了消除玻璃中的永久应力,必须将玻璃加热到低于玻璃转变温度Tg附近的某一温度进行保温均热,以消除玻璃各部分的温度梯度,使应力松弛。

这个选定的温度成为退火温度。玻璃的淬火

定义:将玻璃制品家人到转变温度Tg以上50~60度,然后在冷却介质中(淬火介质)急速均匀冷却,在这一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面将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由此引起的应力由于玻璃的粘滞流动,所以造成了有温度梯度而无应力的状态。

玻璃淬火后所产生的应力大小与淬火温度,冷却速度,玻璃的化学组成以及厚度等有直接关系。

第五章 玻璃的缺陷

通常所谓玻璃缺陷是指 玻璃体内存在的、引起玻璃体均匀性破坏的各种夹杂物,如 气泡、结石、条纹、节瘤等。

结石:是出现在玻璃中的结晶夹杂物。结石是玻璃制品中最严重的缺陷,它不仅 破坏了玻璃制品的外观和光学均一性,而且降低了制品的使用价值。

玻璃夹杂物(条纹和节瘤):玻璃主体内存在的异类玻璃夹杂物

第六章 建筑玻璃及其深加工

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

微晶玻璃:把加工晶核剂(或不加晶核剂)的特定组成的玻璃在有控条件下进行晶化处理,使原单一的玻 璃形成了有微晶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称之为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与传统玻璃不同,它是利用晶核剂或紫外辐射等方法使玻璃内形成晶核,再经过 热处理使晶核长大,成为一种受控结晶过程,形成玻璃与某些晶体共存的材料,能制成零膨胀,高强度及特定的电性质和机械性质的微晶玻璃。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用合成树脂胶片(是聚乙烯丁醛薄膜)粘结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安全玻璃。

为什么又叫安全玻璃? 由于透明树脂胶片的粘结作用使得玻璃保持良好的透明性外,玻璃体的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七章 陶瓷原料

陶瓷原料的分类:粘土,石英和长石。

可塑性:指粘土与适量的水混炼以后形成的泥团,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并在外力除去后,仍能保持原有形状的性质。

触变性:指粘土泥浆或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粘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渐恢复原状或泥料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在水分不变时泥料变稠和固化的性质。

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是瘠性料,可降低可塑性,减少收缩变形,加快干燥;

2)在高温时可部分 溶于长石玻璃中,增加液相粘度,减小高温时的坯体变形; 3)未熔石英与莫来石一起可构成坯体骨架,增加强度;

4)在釉料中增加石英含量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提高釉的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长石类原料对陶瓷的作用: 1)高温下熔融在乳白色玻璃,溶解石英颗粒和部分高岭土,分解物促进成瓷反应的进行--助熔作用。2)高温形成的玻璃具较大粘度,起到高温热塑作用和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

3)高温形成的玻璃在冷却时,不析晶,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增加瓷的透明度,提高光泽度,改善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4)极性物料可提高坯的疏水性和干燥速度。硅灰石 Ca[SiO3]或CaO.SiO2 无水

因本身不含有机物和结构水,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都很小,作为陶瓷原料有特殊的优良性能,故用途很广。其热膨胀系数小,适于快速烧成。烧成后,瓷坯中的针状硅灰石晶体交叉排列成网状,使制品的强度提高,并有抗热冲击性能高、介电损失小等优点。

第八章 配料计算及坯料制备

传统陶瓷的坯料组成:瓷器、炻器、精陶

区别: 瓷器有良好的色泽,一定的透明度和热稳定性,机械强度

炻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于陶的区别是气孔率较低,是致密烧结;于瓷器的区别是坯体带色且无半透明性。如铺地砖,缸器,茶具。多孔性坯体结构,机械强度不高,且有吸湿膨胀性。如建筑釉面瓷砖和卫生器皿

其中瓷器分为三种:长石质瓷、骨灰质瓷、日用滑石质瓷。

第九章 成型

坯料在加入(或含有)液体(一般是水)后,可形成一种特殊状态,具有了锁需要的工艺性能。加入大量的 水(28%~~35%)可使 坯料颗粒形成稠厚的悬浮液、为注浆坯料;少量的水时,则形成能捏成团的粉料,在8%~15%时为水量干压坯料;3%~~7%之间为 干压坯料;水量适中时(18%~~25%)则形成可塑坯料。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1)液相含量与性质; 2)颗粒尺寸和形状; 3)矿物种类; 4)吸附阳离子 可塑成型工艺:

1)雕塑与拉坯; 2)旋压成型; 3)滚压成型; 4)挤压与车坯成型; 5)塑压成型; 6)注塑成型; 7)轧模成型 注浆成型工艺:

1)空心注浆; 2)实心注浆; 3)真空注浆; 4)离心注浆; 5)压力注浆 压制成型工艺:

1)干压或半干压成型 2)等静压成型

第十章 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的分类:习惯以主要溶剂的名称命名如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等。

长石釉----釉式中的K2O+Na2O的摩尔数等于或少大于RO的摩尔数,长石釉的高温粘度大,烧成范围宽,硬度较大。各成分在釉料中的作用:

1)玻璃形成剂; 2)助溶剂; 3)乳浊剂; 4)着色剂; 5)其他辅助剂 釉料配方的总原则是--釉料必须适应于坯料。釉料配方的经验规律:

1)(SiO2+B2O3):(R2O+RO)=(1:1)~(3:1),这样不致使熔块温度太高而引起PbO,B22O3和碱性氧化物大量挥发; 2)在熔块中碱性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物之比应小于1;

3)含硼熔块中,SiO2/B2O3应在2以上; 4)熔块中Al2O3的摩尔数应小于0.2.4 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与作用

由于坯釉化学组成上的差异,烧釉时釉的某些成分渗透到坯体的表层中,坯体的某些成分也会扩散到釉中,熔解到釉中。通过熔解与扩散的作用,使接触带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介于坯体与釉层之间,结果形成中间层。具体地说,该层吸收了坯体中的Al2O3,SiO2等成分,又吸收了釉料中的碱性氧化物及B2O3等。它对调整坯釉之间的差别、缓和釉层中应力、改善 坯釉的结合性能起一定的作用。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化学组成对熔制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釉式中的Al2O3, SiO2含量的增加,釉的成熟温度相应提高,而Al2O3的贡献大于SiO2..碱金属和金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熔剂 可降低釉的熔融温度。Li2O,Na2O,K2O,PbO和B2O3都是强助溶剂,又称软熔剂,在低温下起助熔作用。而CaO,MgO,ZnO 等,主要在较高温度下发挥熔剂作用而成硬熔剂。坯和釉的适应性

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不剥落的能力。

影响坯、釉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热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因釉和坯是紧密联系着的,对釉的要求是釉熔体在冷却后能与坯体很好的结合,既不开裂也不剥落,为此要求坯和釉的热膨胀性系数相适应。一般要求釉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坯。2)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中间层可促使坯釉间的热应力均匀。发育良好的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隙缝,减弱坯釉间的应力,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3)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具有较高弹性(即弹性模量较小)的釉能补偿坯、釉接触层中形变差所产生的应力和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应 变,即使坯、釉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釉层也不一定开裂、剥落。釉的抗张强度高,抗釉裂的能力就强,坯釉适应性就好。化学组成与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抗张强度三者间的关系较复杂,难以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应在考虑热膨胀系数的前提下使釉的抗张强度较高,弹性较好为佳。4)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薄釉层在煅烧时组分的改变比厚釉层大,釉的热膨胀系数降低得多,而且中间层相对 厚度增加,有利于提高釉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釉适应性。对于厚釉层,坯、釉中间层厚度相对降低,因而不足以缓和两者之间因热膨胀 系数差异而出现的有害应力,不利于坯釉适应性。

釉层厚度对于釉面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釉层厚会加重中间层的负担,易造成釉面开裂及其它缺陷,而釉层过薄则易发生于釉想象,一般釉层通常小于0.3mm或通过实验来确定。7 基本施釉的方法有浸釉、烧釉和喷釉。

发展中的施釉方法:流化床施釉、热喷施釉、干压施釉。

第十一章 干燥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随干燥时间的延长,坯体温度升高,含水率降低,体积收缩;气孔率提高,强度增加。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

1)坯料的性质 粘土的可塑性越强,加入量越多,颗粒越细,干燥速度就越难提高;瘠性物料越多,颗粒越粗,越有利于提高干燥速度。

2)坯体形状、大小和厚度 形状复杂,体大壁厚的坯体在干燥时易产生收缩应力,故其干燥速度应加以控制,不宜太快。

3)坯体温度 坯体温度高,水的粘度小,有利于水分表面移动。

4)干燥介质的性质 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则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大。增大干燥介质速度,减小边界层的厚度,增大对流传质系数,则可加快干燥速度。

5)使热扩散与湿扩散的方向一致 坯体中水分的内扩散包括湿扩散和热扩散。湿扩散是坯体内部由于存在湿度梯度引起的水分移动,其方向由坯体内部指向坯体外部;热扩散是坯体内部由于存在温度梯度而使水分移动,其方向由坯体表面指向坯体中心。当温度梯度与湿度梯度方向一致时会显著加快内扩散速度。

第十二章 烧成 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1)低温阶段(室温~300度)

低温阶段也成坯体水分蒸发期。主要是排除在干燥过程中没有除掉的残余水分。随水分的 排除,组成坯体的固体颗粒逐渐靠拢,坯体发生少量收缩哦,气孔率增加。2)中温阶段(300~950度)

坯体内部发生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瓷坯中所含有机物、碳酸盐、硫酸盐及铁的化学物等,大多要在此阶段发生氧化与分解,此外还伴随有晶型转变,结构水排除和一些物理变化。

坯体中存在的碳素及有机物在600度以上开始氧化分解,这类反应一直要进行到高温。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必须在本阶段氧化,产生的气体必须完全排除掉,不然会引起坯体起泡。3)高温阶段(950度~~最高烧成温度)

高温阶段也称为玻化成瓷期,是烧成过程中温度最高的阶段。在本阶段坯体开始烧结,釉层开始融化。由于各地陶瓷制品晶胚、釉组成和性能的不同,对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的要求也不相同。

弱还原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熔融长石和其他低共融物形成的液相大量增加液相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坯体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颗粒相互胶结并填充空隙,颗粒间距缩小,坯体逐渐致密。同时促进莫来石的生成和发育,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莫来石晶体长大并 形成‘骨架’,坯体强度增大。2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气氛的作用:

1)气氛对陶瓷坯体过烧膨胀的影响

瓷石-高岭土瓷坯在还原气氛中过烧,产生的膨胀比在氧化气氛小得多;高岭土-长石-石英-膨润土瓷坯却在还原气氛下的过烧膨胀较大。2)气氛对坯体的收缩和烧结的影响

二者在还原气氛中的烧结温度都比在氧化气氛中低,随含铁量的减少而减小。瓷石质坯体在还原气氛中的收缩大,长石和膨润土坯则相反。

3)气氛对坯的颜色和透光性以及釉层质量的影响 A 影响铁、钛的价数

氧化焰烧成产生胶态Fe2O3而显黄色,还原焰则形成FeO显淡青色。含钛坯料应避免还原焰,因为其会使坯体颜色加深,而失去增白作用。

B 使SiO2和CO还原 SiO2经还原分解作用,生成单质硅,产生黑斑;CO则会分解出C而产生烟熏,也可产生釉泡。瓷器的烧成缺陷: 记五个

开裂;变形;气泡; 毛孔和桔釉; 色黄、火刺、落渣、斑点、烟熏; 生烧和过烧; 釉裂(惊釉); 釉缕与缺釉。

第十四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石膏的脱水转变图 P170-图14-2 2 石膏浆体的硬化

石膏哦浆体硬化并形成具有强度的人造石,一般认为其结构变化经历两个阶段,即凝聚结构形成阶段和结晶结构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在凝聚结构形成阶段,石膏浆体中的微粒彼此之间存在一个薄膜,粒子之间通过水膜以范德华分子引力互相作用,仅具有低的强度,这种结构具有触变复原的特性。在结晶结构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水化物晶粒已大量形成,结晶不断长大,且晶粒之间相互接触和连生,使整个石膏浆体形成一个结晶结构网,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不再具有触变复原的特点。

尤为指出的是,石膏浆体在其自身硬化过程中,存在着结构的形成和结构的破坏这一对矛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本质的因素是与过饱和度有关。过饱和度较高时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量多,晶粒细小,因而产生的结晶接触点多,容易形成结构网,反之,过饱和度较低则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量少,晶粒粗大,因而结晶接触点也较少,形成同等结晶结构网所消耗的水化物较多。在初始结构形成以后,水化物继续生成,有利于结晶结构网的密实强化。但是,当达到某一限度值后,若过饱和度仍然过大,水化物势必会继续增加,就会对已形成的结晶结构网产生一种内应力(成为结晶应力),当结晶应力大于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结构破坏。此外,在结晶接触点的区段,晶格不可避免地发生歪曲和变形,因此,它与规则晶体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所以,在潮湿条件下,产生接触点的溶解和较大晶体的再结晶,也会明显地影响石膏硬化浆体的结构强度。实际生产中,应注意控制石膏的质量和细度、养护温度、水灰比以及外加剂的 种类和掺量,从而保证石膏制品的质量。

3石灰浆体的硬化: 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

第十五章 硅酸盐水泥 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1)干燥和脱水; 2)碳酸盐分解; 3)固相反应; 4)孰料烧结; 5)孰料冷却。水泥孰料中各种氧化物的作用;1)CaO.CaO是水泥孰料的主要成分。作用:与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C2S,C3S,C3A,C4AF等孰料矿物,其中C3S是由CaO与C2S作用后形成的,因此CaO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C3S的含量。CaO含量过少,生成的C3S就少; 若CaO过量,会产生游离CaO,使水泥的安定性不良。一般含量在62~68%。

2)SiO2.SiO2也是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决定水泥孰料中CaSiO3矿物的数量。当CaO含量一定时,SiO2的含量影响C3S和C2S的相对含量。SiO2含量较高时,C3S的生成量减少,其含量一般在20~24%。

3)Al2O3,Fe2O3.与CaO作用,生成C3A,C4AF.在CaO-Al2O3-Fe2O3组成中,首先是CaO+ Al2O3形成C3A,随后C3A+ Fe2O3生成C4AF.只有Fe2O3及时作用完了,才有C3A的存在,所以配比应考虑Al2O3/ Fe2O3比。4)MgO.MgO超过一定含量时,会以方镁石的形式存在,使水泥安定性不良。水泥孰料的组成:

1)硅酸三钙

A矿:硅酸三钙并不以纯的形式存在,而是含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铝等形成的固溶体。

硅酸三钙加水调和后,凝结时间正常。它水化较快,粒径为40μm~45μm的硅酸三钙颗粒,加水后28D其水化程度可达到70%左右。所以硅酸三钙强度发展比较快,早期强度较高,且强度增进率较大,28D强度可以达到其一年强度的70%~80%。但硅酸三钙水化热较高,抗水性较差,且孰料中硅酸三钙含量过高时,会给煅烧带来困难,往往使孰料中游离氧化钙增高,从而降低水泥强度,甚至影响水泥安定性。2)硅酸二钙

B矿:以固熔有少量氧化物的β-C2S的形式存在的硅酸二钙。

贝利特水化较慢,至28D 龄期仅水化20%左右,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较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在一年后,可以赶上阿里特。贝利特水化热较小,抗水性较好,因而对大体积工程或处于一定侵蚀环境下的工程用水泥,适量提高贝利特含量,降低阿里特含量是有利的。3)中间相

填充在阿里特,贝利特之间的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的玻璃体和含碱化合物等成为中间相。

A.铝酸钙:铝酸三钙水化迅速,放热多,凝结很快,如不加石膏等缓凝剂,易使水泥急凝。铝酸三钙硬化也很快,它的强度3天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故其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以后几乎不再增大,甚至倒缩。铝酸三钙的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

B.铁铝酸四钙的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铝酸三钙与硅酸三钙之间,但随后的发展不如硅酸三钙。它的强度早期发展较快,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才利特(C矿)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较好,但有一定的水硬性。

4)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 4 孰料的率值

率值作为生产控制的一种指标,可以比较方便地表示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明确地表示对水泥孰料的性能和煅烧的影响。

1)硅率:表示孰料中SiO2与Al2O3,Fe2O3之和的质量比值,以SM或n表示。

硅率表达了水泥孰料矿物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性矿物C3A+C4AF)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硅率越大,则硅酸盐矿物含量越高,熔剂性矿物含量越少,煅烧过程中出现的液相含量越小,所要求的烧成温度越高;但硅率过小,则煅烧过程中容易形成孰料大块甚至结圈。通常硅率控制在1.7~2.7之间。

2)铝率:又称铁率,表示孰料中Al2O3和Fe2O3含量的质量比,以IM或P表示。

若孰料中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已确定,那么铝率表示C3A和C4AF的相对含量。3)石灰饱和系数

在水泥孰料中,氧化钙总是与酸性氧化物Al2O3,Fe2O3饱和生成C3A,C4AF,在生成上述矿物后,所余下的CaO与使SiO2饱和形成C3S所需的CaO的比值成为石灰饱和系数,以KH表示。它表示SiO2与CaO 饱和形成C3S的程度。C3S的水化

C3S的水化作用、产物以及所形成的结构对硬化水泥浆体的性能起主导作用。P198-图15-4说明C3S的水化过程五个阶段。表15-10.6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三个阶段):

1)钙矾石形成期 C3A率先水化,在石膏存在条件下,迅速形成钙矾石,是导致第一放热峰的主要因素。2)C3S水化期 C3S开始迅速水化,大量放热,形成第二放热峰。有时会有第三放热峰或在第二放热峰上,出现一个‘峰肩’,一般认为是由于钙矾石转化成单硫型水化硫铝(铁)酸钙而引起的,当然,C2S与铁相亦以不同程度参与了这两个阶段的反应,生成相应的 水化产物。

3)结构形成和发展期 放热速率很低,趋于稳定。随着各种水化产物的增多,填入原先由水所占据的空间,再逐渐连接,相互交织,发展成硬化的浆体结构。水化速度 :常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来表示。8 水泥浆体的水化硬化:

水泥的水化反应在开始主要为化学反应所控制;当水泥颗粒四周形成较为完整的水化物膜层后,反应历程又受到离子通过水化产物层时扩散速率的影响。随着水化产物层的不断增厚,离子扩散速率即成水化历程动力学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在所生成的水化产物中,有许多是属于胶体尺寸的晶体。随着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各种水化产物逐渐填满原来由水所占据的空间,固体粒子 逐渐接近。由于钙矾石针、棒状晶体的相互搭接穿插,特别是大量箔片 状、纤维状C-S-H的交叉攀附,从而使原先分散的水泥颗粒以及水化产物连结起来,够长一个三维空间牢固结合、密实的整体。孔分布及总孔隙率

在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的体积要大于孰料矿物的体积。据计算,每1cm³的水泥水化后约需占据2.2cm³的空间。即约45%的水化产物处于水泥颗粒原来的周界之内,成为内部水化产物;另有55% 则为外部水化产物,占据着原来冲水的空间。这样,随着水化过程的进展,原来冲水的空间减少,而没有被水化产物填充的空间,则逐渐被分割成形状极不规则的毛细孔。另外,在C-S-H凝胶所占据的空间内还存在着孔,尺寸极为细小,用扫描电镜也难以分辨。

一般在水化24h以后,硬化浆体中绝大部分(70~80%)的孔已经在100nm以下。随着水化过长的进展,孔径小于10nm,即凝胶孔的数量由于水化产物的增多而增加,毛细孔则逐渐填充减小,总的孔隙率则相应降低。凝结速度

从矿物组成后,铝酸三钙水化最为迅速,硅酸三钙水化也快,数量也多,因而这两种矿物与凝结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强度及影响因素: 1)浆体组成和强度的关系; 2)密实度和强度的关系; 3)温度和压力对强度的影响 环境介质的侵蚀

对水泥侵蚀的环境介质主要有:淡水、酸和酸性水、硫酸盐溶液和碱溶液等。其侵蚀作用可以概括为:溶解浸析、离子交换以及膨胀性产物等三种形式。

第十六章 掺混合材料的水泥 水泥混合材料

常用的激发剂有两类:碱性激发剂(石灰或水化时能析出Ca(OH)2的 硅酸盐水泥孰料)和硫酸盐激发剂(二水石膏、半水石膏、无水石膏或以CaSO4为主要成分的化工废渣,如磷石膏、氟石膏等),起作用机理如下: 碱性激发剂的Ca(OH)2与活性混合材料中所含呈活性状态的SiO2和Al2O3发生化学反应,发生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在同时有硫酸盐激发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膏与活性Al2O3化合,生成水化硫铝酸钙。矿渣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

矿渣水泥调水后,首先是 孰料矿物与水作用,生成水化硅酸盐,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水化硫(铁)铝酸钙等。还可能生成水化铝硅酸钙(C2ASH3)等水化产物。因此,矿渣水泥早期硬化速度就较慢。矿渣水泥的性质和用途:矿渣水泥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可赶上甚至超过硅酸盐水泥。

第十七章 其他品种水泥

高铝水泥的水化,主要是铝酸一钙的水化,其水化产物与温度关系极大。2 膨胀水泥:是指在水化过程中,由于生成膨胀性水泥产物,使水泥在硬化后体积不收缩或膨胀的水泥。由强度组分和膨胀组分组成。

铝酸盐自应力水泥

铝酸盐自应力水泥加水拌和后,高铝水泥中的CA和CA2等铝酸盐矿物与石膏进行水化。

在水化形成钙矾石的同时,会析出相当数量的氢氧化铝(AH3)凝胶,不但有效地增进了水泥石的密实性,而且在钙矾石晶体生长、膨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塑性衬垫作用,使水泥石在不断增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又由于钙矾石析晶时的过饱和度较小,生成的钙矾石就比较分散,而且分布均匀,结晶压力不会过分集中,对水泥石结构的破坏就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任务钙矾石和氢氧化铝凝胶共同构成了强度因素和膨胀因素。

第十八章 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耐火材料

定义: 是由多种不同化学成分及不同结构矿物组成的非均质体。

耐火材料的若干性质取决于其中的物相组成、分布和各相的特性。

1)化学组成: 是耐火材料的基本特征。为了抵抗高温作用,必须选择高熔点化合物。2)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一般是多相组成体,其矿物相可分为结晶相和玻璃相两类,又可分为主晶相和基质。主晶相是构成耐火材料的主题,一般来说,主晶相是熔点较高的晶体,其性质、数量及结合状态决定制品性质。基质又称为结合相,是填充在主晶相之间的结晶矿物和玻璃相。其含量不多,但对制品的某些性质影响极大,是制品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薄弱环节。耐火材料中气孔可分为三类:(1)封闭气孔;(2)开口气孔;(3)贯通气孔 高温蠕变性: 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应力作用的耐火制品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等温变形 4 抗热震性

耐火材料对于急热急冷式的温度变动的抵抗能力较抗热震性,又称为抗温度急变性、耐火热崩裂性、耐热冲击性、热震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急冷急热性等。

第十九章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陶瓷结合:主晶相间低熔点的硅酸盐非晶质和晶质联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结合较陶瓷结合 2 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指耐火材料制品中由化学结合剂形成的结合,即加入少量结合物质,在低于烧结温度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制品硬化而形成的结合。直接结合

6.《金属和金属材料》学习点拨 篇六

1. 金属的分类、特性和用途

( 1) 金属的分类。金属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材料分为黑色和有色两类。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如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铁粉呈黑色等;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并不是所有的合金都是金属的组合,也有金属与非金属的组合,如工业上常用的生铁和钢就是铁碳合金。

( 2) 金属的物理特性和用途。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易导电和导热、有延展性、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等。由于合金的各项性能一般较优于纯金属,如合金的硬度比相应的金属要大,而熔点比相应的要低等,因此在工业上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确定金属的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质,还应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便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例1 ( 2014. 揭阳)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是银白色的固体

C.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 能够导电、能够导热

解析: A、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 故A错误; B、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 故B错误; C、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故C错误; D、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故D正确。

故选: D

2. 金属的氧化与防护

( 1)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其难易和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动顺序有关,金属越活泼越易与氧气反应。需要强调的是常温下钾、 钙、钠直接能被氧化成相应的氧化物,点燃时则成过氧化物( 如4Na + O2=2Na2O,2Na + O2=Na2O2) ,镁、铝常温时发生缓慢氧化,点燃时加快,铁、铜需要点燃或加热( 铁在空气里不燃烧,只是发红。铁在纯氧里燃烧生成的Fe3O4) 。

( 2) 铁、铜在潮湿的空气( 氧气) 里易生锈,防锈措施是针对生锈的条件提出来的,隔绝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达到目的。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防腐、减少损耗、回收利用、合理开采新资源、新的金属替代品等。

例2( 2014. 重庆) “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对比12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对比23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 对比13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 对比123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123

解析: A. 对比12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故A正确; B. 23都与水接触,所不同的是有没有氧气,不能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故B错误; C. 对比13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故C正确; D. 对比123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水和氧气同时参与,故D正确。

故选: B.

3.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 1) 金属的活动顺序。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不是氢气) ; 这里的酸常用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 氧化性太强, 得不到氢气而是水,不属于置换反应) 。注意金属铁与酸反应得到的是亚铁盐( Fe2 +的颜色为浅绿色) 。

( 2) 金属( 多数含杂质) 与酸的有关计算。注意解题格式。

例3 ( 2014. 茂名)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 A,B,C在生成物中均为 + 2价) ()

A. 放出H2的质量是A > B > C

B. 金属活动性顺序A > B > C

C. 相对原子质量是A > B > C

D.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解析: 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 > B > C; 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大于C,可判断三种金属中B的活动性最强; 故B不正确; C、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 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 > B > C; 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C > B > A; 故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等质量的三种金属B最先完全反应, 因此反应速度最大的是B而不是A; 故D不正确。

故选: A。

4.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条件———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需强调的是,这里的盐必须溶于水,即盐溶液; 金属不包括K、Ca、Na、Ba[如将K放入Cu SO4溶液中,得到的是Cu( OH)2蓝色沉淀而不是金属Cu: 2K + 2H2O = 2KOH +

例4 ( 2014. 济南) 向一定质量的Fe SO4和Cu 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

B. 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 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 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 > 铁 > 铜. 所以向Fe SO4和Cu 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能发生锌与硫酸铜的反应,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还能发生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生成的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加入的锌反应,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正确; B、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铁,或是铁和锌,说明锌已经把硫酸铜完全反应,错误; C、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铁,或是铁和锌,说明锌已经把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正确。

故选: B.

5. 考查金属的冶炼

( 1) 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像钠、镁、铝等采用电解熔融法, 像铁、铜等采用置换法,像银、金等可直接从自然界采用等等。金属的使用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在自然界的存在( 游离态单质、化合态) 有关,如最早使用的是铜器,其次是铁器,然后是铝器等。

( 2) 铁冶炼的主要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先通气再加热, 停止加热后停气,袋装点燃掉尾气) 、连接顺序等。

( 3) 冶炼中的保护气,如氩气、氢气等。

例5 ( 2014. 葫芦岛) 如图所示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 2) A处的现象是___; B处的现象是_____ 。

( 3)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铁冶炼的主要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

( 1) 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将氧化铁还原成铁,反应的方程式是:( 2) A处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 3) C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7.非金属材料在油田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耐腐蚀;连续性

前言

管道与输送介质相对流动,这就要求管道内部尽可能光滑,减少磨阻;另外考虑介质的腐蚀性。随着油田后期的开发与建设,埋地金属管道腐蚀日趋严重。根据调查统计,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自投产至今,已建成各类埋地金属管道4150Km,其中超过十年使用年限的有1970Km,占埋地管道总数的47.5%,存在腐蚀程度比较严重的管道有1100Km,占埋地管道总数的26.5%。为了解决埋地管道的腐蚀问题,非金属管道开始广泛应用,先后在注水、污水、输气以及聚合物母液输送上得到应用。

如今在油气集输管道选材上主要应用的非金属材料有玻璃钢管及塑料复合管。现对两种材质做如下对比:

一、玻璃钢管线的性能分析

1.1玻璃钢管道是由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固化而成的,与金属管道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耐蚀性能优异,对水质无影响。玻璃钢管道能抵抗酸、碱、盐、海水、未经处理的污水、腐蚀性土壤或地下水及众多化学流体的侵蚀。比传统管材的使用寿命长,其设计使用寿命一般在50年以上。(2)内壁光滑,水力摩擦阻力小,能显著减少沿程的流体压力损失提高输送能力。因此,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

①在输送能力相同时工程可选用内径较小的玻璃管道,从而降低一次性的工程投入。

②采用同等内径的管道,玻璃钢管道可比其他材质管道减少压头损失,节省泵送费用。

③可缩短泵送时间,减少长期运行费用。

(3)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耐热性、抗冻性好。在一30℃状态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极高的强度,可在一50℃-80℃的范围内长期使用。

(4)自重轻、强度高、运输安装方便。采用纤维缠绕生严的夹砂玻璃钢管道,其比重在1.65-2.0,只有钢的1/4,但玻璃钢管的环向拉伸强度为180-300MPa轴向拉伸强度为60-15OMPa,近似合金钢。因此,其比强度(强度/比重),是合金钢的2一3倍。它的承插连接方式,安装快捷简便,同时降低了吊装费用,提高了安装速度。

(5)用于聚合物母液输送管道,对聚合物母液粘度无降解作用。

1.2玻璃钢管线在施工过程中暴漏了诸多问题:

(1)低压玻璃钢管道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易破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极易被机械碰漏,一旦碰漏维修的难度及成本很高。

(2)材质脆性大,施工要求条件高。在玻璃钢管道施工过程中,要求底部必须铺有200mm厚的细土来垫平、铺实,不能出现悬空段,同时回填土也要求粒度小于50mm,不能夹杂石块或砖头等。对施工造成难度,机械化降低,效率降低。

(3)在施工或维修时,粘接条件环境温度必须在6℃以上进行,同時固化时间一般需要4h以上,冬季施工或维修时,质量很难保证。

二、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的性能分析

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是一种以钢丝编织增强的塑料管材,大部分是三层结构,内层是耐腐蚀、耐磨损的聚乙烯管,中层是增强的缠绕层(缠绕的材料有高强度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细金属丝多种),外层塑料管保护管子不受外界损害。热绝缘层加到管子外侧,起到保温作用。

2.1技术特性

(1)使用温度范围宽,在规定的长期连续工作压力下,使用温度为-40—90℃。

(2)耐腐蚀、不结垢,特别是在输送含油污水等杂质较多的液体时,可免除管道腐蚀、结垢堵塞之忧。

(3)保温节能,导热系数约为金属管的二百分之一,在冬季气温较低地区,用于输油、输水管道保温节能效果明显。

(4)连续性,免去大量焊接作业并减少因连接不佳造成的管道渗漏,减少施工费用。

(5)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由于管线的耐腐蚀性较好,因此工程不需要进行防锈、防污、绝缘、保温等措施和检修。对地埋管无需作阻极保护,可节约工程维护费用70%以上。

(6)施工便捷,铺设速度快。该管材最突出的优点是柔韧性好,可盘卷供应。可以免除大量的连接工作,灵活适应地形,实现非常迅速和经济的铺设并很容易拆迁移地再应用。穿越比金属管方便,特别是大庆地区地下管线繁多比金属管有明显的优势。

(7)管道可加热,发生凝管时,管道可通电加热解堵,不影响管道使用寿命。

(8)工程综合效益好。综合效益是指由建设投资、安装维修费用、使用寿命、节能节钢等多种因素形成的长期性效益。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的综合效益是可取的。特别是管径越大,其成本越低。当进一步考虑埋入地下的管道可使用好几代,又无需年年检修,更可以发挥它优越的综合效益。

2.2主要性能指标:

(1)使用压力MPa≤16

(2)管道内壁相对当量粗糙度△/mm0.0015~0.015

(3)使用温度℃-40-90

(4)使用寿命Year≥50

(5)可电加热温度范围℃40-65

(6)保温层初始导热系数W/m.K0.028

(7)连续长度Meter(米)200-1200

在不符合安全距离的油气水管道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的应用,不但解决了钢制管道的质量重,运输施工困难,焊接量大有安全隐患,易腐蚀等缺点,还解决了玻璃钢管线易破损、脆性大,冬季施工困难的难题。

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除了性能优越外,施工也极其方便。其质量轻,能盘绕,在拉运时相对其他管材更容易。铺设过程中能弯曲,方便穿越。而且其连续长度达到200-1200米。减少了焊接的工作量,节约了成本。脆性小,不易损坏,对施工的精度要求不高。其连接方式为机械压紧方式。连接时把管头插入一个金属管件的插口端,用机械方法把管件插口端压紧成为可以保证密封并承受轴向负载的接头。可以与金属管道进行焊接,不受温度影响。但注意的是在截管时应采用钢锯,不能用砂轮机、电气焊等方法,避免切割过程中温度过高引起材料的损坏。对此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切管和扣压接头的技术。

然而,连续增强塑料复合管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它的输送介质温度不能超过90℃,系统工作压力小于16MPa,只适应压力比较低的污水、输气等管道,不适用埋设较深、压力较高的注水管道。所以应用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还缺少相应的、完善的技术规范。

上一篇:2009秋江中小学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下一篇:正能量之青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