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2024-07-10

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通用12篇)

1.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篇一

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4--2015学第二学期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整体教科研水平,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大幅度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朝着“有特色、有品位、有创新、有活力”的方向不断迈进,立足学校,服务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开展教育大讲堂及理论学习,凝练高尚师德,提高理论水平。

2、全面深化高效课堂,由实验转变为全面实施,再到形成特色。

3、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开课和观课议课活动。

4、做好四个区级小课题和四个市级小课题研究,争取高质量结题。

5、继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活动,普及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

6、积极参与大学区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实效。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开展教育大讲堂及理论学习,凝练高尚师德,提高理论水平。

虽然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教改已多年,但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意识不强。本学期,我校计划加强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的思路,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师开展新改版教材及中考动向培训与交流,再次学习《宝鸡市陈仓区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办法》、《宝鸡市高效课堂“342”校本研修模式操作流程》、《2014年中小学小本研修管理办法》、《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并对《教师行动手册》的使用及管理进行一次专门培训。结合每周常态化的公开课活动,每周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材料主要以《陕西教育》、《教师报》、《陈仓教研》为主。通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大多中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理论指导实践作用也在日常教育教学显现出来。并计划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教育大讲堂活动,主要以市区级教学能手、新秀、上学期评选的标兵及先进为主讲人,以高效课堂理论、课堂反思及操作策略、学生教育与管理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凝练高尚师德,提高理论水平。

(二)、借创建高效课堂星际实验校东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高效课堂全覆盖和深化阶段,我们借此机遇,大力推动我校课改工作。计划开展中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导学案自主开发研讨、高效课堂班级文化建设比赛、高效课堂课改标兵赛教活动及高效课堂论文大赛等活动。推选优秀校级课改标兵。组织教师每月撰写课改反思1篇,学校评选高效课堂优秀论文,推荐参加上级评选,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多有所提升。

(三)、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开课和观课议课活动。

我们相信,教学能手绝对是练出来的,同时也为了避免以往的教研活动内容空洞,活动不能很好地延续而导致青教培养效率不高的弊病。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开课和观课议课活动。教导处将所有科任教师划分为文理两大组,各组在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第三节课安排两节示范展示课,并组织本组教师听课,第四节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本组全体教师评课。教研组长课前负责审查讲课教师的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以便评课。评课时重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要求采用高效课堂模式上课,并在上课、评课中要体现本组教研专题。要求每位教师全学期听课在20节以上。在长期的听评活动中获得进步,促进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

(四)、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修能力。

延续上一学期我校四个小课题成功获得区级结题,并成功申报为市级小课题,我校再次安排参研教师继续深入研究。本学期我校又申报四个区级小课题,现已全部立项。我校已在去年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细化分工,展开扎实的研究工作。同时,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所带学科、班级确立本人日常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适应时代要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为了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先进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延续上学期的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本学期我们再开展先后四次专题培训,并利用四周时间在45岁以下教师中开展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点燃中青年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热情。通过教研组组内赛教、校级大赛,评选出我校电子白板教学应用能手。借助“人人通”平台,评选我校优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成果。

(六)、积极参与大学区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训的实效。

(1)继续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助”活动。每位青年教师都必须与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教师结为互帮互助小组,虚心向他们学习,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和学生教育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成长当档案,记录收存教师成长点滴。对表现突出的在职评、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照顾。学校出台《提质振兴奖励方案》,对在高效课堂、小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电子白板教学方面做得突出的教师进行单项奖励。

(3)积极参与大学区教研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计划本学期除学区统一安排的活动之外,组织两批次中青年教师去千渭初中参加高效课堂和校本研修方面的体验式培训。

(4)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和投入。

通过多方争取安排教师参加校本研修、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培训,并争取机会选派教师参加专人培训和面授培训。学校多方争取,为参训教师报销全部培训费用。

四、问题与设想

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基本上已步入良性发展之路,但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外出培训机会不多,教师一人多岗多责,身心竟处于疲惫状态,缺乏主动性等。我们将分步骤、多渠道,积极探索,全力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5年3月20日

2.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篇二

一、以人为本,构建研修管理模式

1.深入理解精细化管理。

校本研修精细化管理就是用精心的态度对研修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管理结果。

校本研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每一名教师都获得最大化最优化发展”。

2.强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1)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实施研修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清楚研修的目的是什么,践行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实现理想助力”的办学理念。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管理,追求的是有序、有效。有规可依是首要问题,有规必依是关键。建立健全符合法律、政策的研修制度、实施方案、研修手册,使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研修的方方面面,确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3)建设有力的管理团队。有力的管理团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学校重新选聘研修组长,充分利用例会、政治学习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建设团结、向既定目标奋进的、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重新设计管理流程。校长对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均垂直领导,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主管副校长凸显考核、监督作用。主任垂直领导组长、教师,组长突出日常管理。重新制定岗位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是确保履行职责、实现目标的动力与压力。考核重点是德、能、目标达成。学校管理者重新建立考核程序,改革考核办法,调整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确保了研修管理的精细高效。

二、注重过程,凸显研修活动实效

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的研修模式:自主研修—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展示提高—总结评价。

1.自主研修。

依据学校确定的研修专题——小学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师自主学习学校推荐书籍《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每学期完成自主研修读书笔记15篇,每篇不少于300字,50周岁(不含50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在本人的博客上上传不少于10篇的学习体会,每篇不少于500字。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分为两个层次:“人人亮课”和“三师同研”。

(1)人人亮课。学校要求教师全员参加,自主申报亮课时间,亮课进度表制定后教师要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年级组负责组织,校长全程参与,确保质量。以每周的周二(上午第一、三节课,下午第五、七节课)为活动日。

(2)三师同研。三位教师共同研究同一节课,即同一学科组的三位教师共同选定一个教学课题,共同研究课标、教参、教材、参考资料,共同备课,共同完成说课稿、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评价等预设工作,然后先由一位教师说课,再由第二位教师上课并课后反思,最后由第三位教师评课。每周三、四活动,学科研修组组织,两位副校长全程参与。

3.专家引领。

学校适时聘请我县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校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讲座、专业引领,及时解决教师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找到最近发展区和新的发展点,为教师指明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研修的层次与品位。

4.展示提高。

依照县教研室小学组工作部署,以各级赛课、评奖、开放日为载体,展示教师研修的各种成果: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等,适时编印成册,促进教师再提高。

5.总结评价。

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按照校本研修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考勤、上交材料、研修质量等都将纳入评优、职称、绩效等各种考核中。学年末教师根据自我发展中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学科组进行同伴互评。学校进行综合评价。

三、讲究方法,助推研修高效开展

1.坚持课题引领,统领研修。

以学校承担的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为统领,在各学科实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研修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可以打破学科,科学分组,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共同研修。

2.坚持校际联谊,实施研修。

运河湾小学规模小,班数量少,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因此,学校积极与芦台四小、赵庄小学、大北小学,武清区下伍旗小学建立手拉手学校,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同时,通过开展送课下乡、同课异构、学术论坛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坚持科学评价,确保研修。

学校坚持定期多层面检查,适时汇报总结,主管领导随时督导促进。

实施中要抓典型,树先进,引领师生尽快投入到精细化管理的建设中。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开展考核评比,对精细化管理“先进教师和先进管理者”进行表彰。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以活动促管理。

四、评价展示,凸显研修实践成果

通过几年的校本研修活动,我校良好的研修氛围已经形成,教师们爱研修了,会研修了,在县镇优秀课评比中获奖的教师多了,每年在市县各类成果评比中,每人至少有一项获奖。我校的数学研修组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组,我校被评为宁河县优秀教研单位。我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也由三类校提高到二类校前列。

五、总结思考,开创研修新局面

3.学校如何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篇三

一、校本研修的内容

目前,有些学校在实施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仍然是“涛声依旧”,茫然无措,不知该研些什么。我认为应从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手:1.加强理论学习。2.加强教材培训。3.落实集体备课。4.狠抓课例研究。5.开展沙龙研讨。6.勤写教学反思。7.认真总结提炼。

二、校本研修的实施

1.教研与师训相结合。

①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和汇报会。每学期由两位校领导作专题讲座和报告,青年教师作学习汇报,以扩大学习的辐射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积极创设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举办的“研讨会”、“名师精品课展示”,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走近名师”等主题研究活动。通过阅读名人专著、观看名家视频、聆听名师讲座、进行教育实践、写学习体会等途径,让青年教师领略名家的风采,走名家发展之路。

③挖掘校内资源,举办业务培训。由教导处牵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业务培训。中青年教师学会教案的制作,青年教师学会幻灯片、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使用。举行幻灯片、课件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④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杂志的传媒作用,加强了教师业务学习。学校每年支出达一万三千余元,为每两位教师订1份教育教学杂志,由年级组长管理,期末将杂志交回图书室,扩充学校共享资源。实行借阅制度,在教师中开展了业务学习笔记展览和业务学习汇报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的材料,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2.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①充分发挥市、县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由省、市教学能手就语文、数学分别为全体教师上高质量的示范课,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②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赛教”活动,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教导处成立评委组,采取青年教师报名、自选课题、统一安排、现场打分的办法,评出校级教学能手,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教研活动分四个层次,即行政领导检查督促,教导处指导推广,教研组研究总结,骨干教师领衔研究。

①加强课题研究,注重措施的落实。学校教科研室要确立课题,制订长期有效的研究措施,落实具体工作。如在师生中开展了“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工工整整的字”活动,坚持常年加强训练。每学期教导处都要举行“师生书画大赛”,予以奖励,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办好了“书画长廊”,展示于楼道墙壁上,掀起全校师生学画练字的热潮。

②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由教导处牵头健全教研组组织机构、制订教研组学期目标任务、教研工作落实措施,统一印发活动记录。并以表格的形式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中心发言人,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进行。充分发挥教师业务成长的主渠道作用。

③定期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分别举行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搭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④学校教科研室设计印发校刊,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每学期,学校教科研室承办五期《东风小学校刊》,设有教师论坛、学生作文、艺术天地等栏目,印发各班各办公室,极大地调动师生踊跃投稿的积极性,促进校园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基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购置资料,印发材料,奖励先进,形成激励机制,构建学习型校园,研究型校园,专家型校园。

校本研修是一条新课程推动教师成长之路,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是創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校文化。在此,谨以我校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谋求共同发展之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东风小学

4.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篇四

为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内涵发展,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作用,进一步落实《大连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教育实施意见》(大教[2006]140号),确保“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目标的如期完成,学院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教师进修院校,对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进行第四次视导。为确保视导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工作要求

本次视导的基本思想是“主体明确、内涵推进、典型引领、均衡发展”。即以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实施第四次校本研修视导;通过视导全面推进基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内涵发展;通过视导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实现校本研修内涵发展的整体推进。

二、视导范围

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农村包括村小)。

三、视导方式及时间

2009年10月30日前,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实施自检;2009年11月中下旬,教育学院组织抽检。

四、视导内容

依据《大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评估标准》(修订稿),主要视导内容如下:

(一)校本研修组织情况

1、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

2、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3、保障机制建立情况;

4、硬件配置状况。

(二)校本研修的过程实施状况

1、自主学习状况:教师个人研修状况,参加集中培训的情况;

2、同伴互助状况:教研组或学年组内研修状况;

3、专业引领状况:校级研修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状况;

4、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建设和实施状况;

5、网络运用状况。

(三)校本研修的成效

1、学校管理方面的成效;

2、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成效——教师的发展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状况;

3、学生发展方面的成效——学生的主要变化;

4、学校发展方面的成效——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变化。

(四)校本研修的特色成果 校本研修的个性特色和突出业绩。

五、视导方法

1、阅档和现场查看:根据《大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评估标准》(修订稿)及相关量表,逐项视导检查,查看校本研修的过程资料及相关成果类材料。

2、教师问卷:针对校本研修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3、观看校本研修现场:现场包括四部分,一是听1节课;二是听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三是听同伴的评课情况;四是研训教师简要点评。

4、校长访谈:了解校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发挥情况,重点是组织管理和专业引领情况。

5、教师访谈:学校活动组织情况、自我提高情况、发展需求情况等。

六、工作安排

1、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本次视导工作。

2、学院制定总体视导方案和《大连市中小学校本研修评估标准》(修订稿)。

3、各教师进修学校要成立校本研修自检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视导方案,做好研训教师及基层学校的动员和培训工作。

4、初中、小学校本研修自检的的责任主体是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各进修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普通高中学校校本研修视导的责任主体是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

5、自检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典型和典型经验的提炼,推选出第三批市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和优秀教师教育专干(比例同上年度)。

七、工作总结

1、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要在11月初前将视导总结上报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

2、视导总结主要包括:一是校本研修内涵建设推进;二是区域校本研修内涵建设典型经验;三是校本研修内涵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推进校本研修的对策和建议。

3、学院将于12月中旬召开第四次校本研修视导总结大会,表彰第三批校本研修示范校和优秀教师教育专干,部署下一阶段教师教育工作要求。

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5.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新课改为重点,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以务本求实,开拓创新为根本,以新课程研修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主要目标,遵循“研修一体、层级推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和富有实效的发展。

二、研修的具体目标

根据教师不同的年龄结构和能力层次以及不同的研修需求,划定35岁以下、35--45岁和45岁以上三个年龄层次。35岁以下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干在今天,准备明天,想着后天,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学的基本范式,接受新理论、开展新探索,争取高质量,争取早日成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35--45岁教师是学校的中坚骨干,对他们提出“工作高起点,业务高水平,成果高标准”的“三高”目标,鼓励他们向“教学名师”目标努力。给骨干教师压担子,每学期要“上好一节研究课”、“带好一名教师”、“做好一次理论辅导”“写好一篇经验文章”、“承担好一个小课题研究”等,以骨干教师的先进性带动全体教师的进步。其主要任务是总结、反思、分析、提高,努力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45岁以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率先垂范,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年龄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根据教师群体的结构和个体的特点,让每个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三、校本研修的内容:

“四标”课堂实施中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方式。

四、研修形式

1、自主学习。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个人开展“四个一工程”,即每月读一本书,每周写一篇自我反思,每月写一篇案例评析、每学期写一篇论文。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必须”,即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星期检查一次。

2、自主教研。变革教研活动运作机制与方式,尝试自己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每人每学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爱好或问题需要,申报上一次“实践课”、“研究课”或“展示课”,并且自主选择课题、时间和场所,通过内网公告形式对外发出邀请。

3、网上学习。充分利用“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远程培训,开展教师论坛,就教学法进行研讨、探究,开阔教师视野,增长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

4、专题教学观摩活动。教研组实行的“每天一碰头,每课一交流,每周一集中,每月一反思”的教研制度,让老师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在教师中开展引路课、入门课、达标课、展示课、优质课、观摩课、汇报课、研究课和说课活动,通过名优教师“说”、“上”、“议”、“析”课,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对新课程通透理解,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5、专题讲座。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利用本校骨干教师的有利资源,挖掘校本培训的师资潜力,结合研修内容,针对学校共性“问题”,开展问题式讲座。

6、多层结对。经验、能力、特长互补或有相同需要的教师,在教学研修实践中结成伙伴,并互为师徒、取长补短。就存在的问题,互相商讨、交流、不断研究,共同解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7、依托重点课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切实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倡教育叙事研究和课例研究。

8、案例研究。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一是自己编写教案,二是从文章中选择他人编写的案例。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本研修主要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修过程要围绕上课、评课、案例、论文、课题五点进行。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课程改革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

五、管理与措施

1、建立以校长是史振泰为组长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对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和检查考核。

2、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1)教师听课、评课记录;

(2)教师学习及听课评课后的反思;(3)学生或学科组对教师的评价表;

(4)教师获各级各类奖励证书复印件(包括优秀教师、教学比赛、论文、指导竞赛等);

(5)教师论文发表刊物或复印件;(6)计划、总结,量化表、优秀教案或竞赛辅导教案;(7)课题研究立项及进展情况;

(8)教师书写的教学案例、优秀教学设计。

3、常规管理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自学、研修氛围,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各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教师成就感,发展校本培训的动力,保证工作的实效。深入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的岗位练功活动,具体做法是开展“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一堂课、一份教学设计、一份PPT课件制作、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评优活动。期末上交读书心得或一篇“优秀案例”。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历史材料。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或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校本研修实行学分管理,本周期内必须完成学分的培训任务,教师个人档案应详细记载。

4、成绩注册与认定

校本培训的注册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注册流程:(1)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教师个人档案(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2)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分学学期审查个人档案,并统计学时;(3)接受县教师培训中心的审查并认定学分。

5、奖惩

(1)校本研修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

(2)校本研修的学分(继续教育的学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

6、教研组校本研修专题档案

(1)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典型案例。

(一年结束时各教研组提交不少于2例)(2)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典型个案报告。

(一年结束时各教研组提交优秀个人成长案例不少于1个)

6.校本研修方案 篇六

一、校本研修的目地和内容

以学到的知识为指导,以学校、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地为: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

2、提高备课能力,特别是针对教学实际课后反思与重构的能力。

3、提升学科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修内容:

1、强化师德修养,加强理论学习,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2、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熟练地运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进行备课、教学和交流。

3、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创新性地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4、选择一课时实践探究活动,深入探索,写出方案并在QQ群中交流。

5、及时与校本研修指导老师联系,探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

二、校本研修考核方式

1、考核学员运用培训成果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2、网络交流平台参与度。

3、提供一学时创新性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并于2014年1月5号前上传到“2012淮师大国培短期班”QQ群中。

7.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方案 篇七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一个地球。”怎样立足校本, 找到撬动校本研修的支点呢?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

现状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是我们自己起的名称。我们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分学科、分年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学习型团队。在分单元充分研读教材、教参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建立备课家园,上传教学设计,进行互动反思。

语文备课家园我们选择的是凤凰语文网,在凤凰语文论坛各年级备课室中建立备课主题帖;数学我们选择的是小学数学网,在小学数学网论坛各年级备课室中建立备课主题帖; 英语我们选择的是中小学牛津英语网。我们每个备课主题帖名称中都注明了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缘起

作为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在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瓶颈。

1. 自我反思:怀揣着一张“旧船票”

人需要反思,可“樱桃好吃树难栽”。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的是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问题。 有些教师认为,反思是领导要求做的事,因此应付了事式的、总结式的、旧货翻新式的反思比比皆是。

2.同伴互助:演绎着昨天的故事

对于传统校本教研中的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来说,我觉得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主讲的传统模式一直演绎着昨天的故事。这种以行政命令干预的集体备课,使得集体备课成了主讲人一言堂,同组其他教师不能很好地行使其话语权。

3.专业引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校本研修、教师发展需要各层次专业力量的介入,农村小学的师资缺少差异性。区域共同体、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总是感觉到不解渴。

4. 备课质量:久治不能痊愈的 “顽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备课质量,但实事求是地讲,备课与上课两张皮,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或多或少地存在,我们想了许多的检查方式、用了许多的督察办法,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但收效往往甚微。

寻路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我们酝酿了一个暑期,在学校行政团队达成共识后便将它作为新学期提高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的重大举措,一开学就正式启动。作为一项重大变革,我们也充分估计到了它的冲击力及可能遇到的阻力。回顾我校的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运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观望期——给予教师选择权

为了开好动员会议,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会议的效果很好,大家听得心潮澎湃,大多数教师都很激动,但就是没有行动。怎么办?急了效果也不一定好。

我们提出给教师以自由选择权, 传统的手写备课、网络备课两者任选其一。一些年轻教师因对手写备课耗时耗力的抵触而开始尝试网络备课。其他教师沿用传统的备课方式, 但建议他们去网上多看看,养成亲近网络的习惯。刚开学,各办公室电脑只有一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进行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的积极性。(当然现在因区域现代化的推进, 条件得到改善,教师人手一台电脑。) 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差异、能力差异、习惯差异等因素,在第一个月,大家还处在观望期。

2. 摸索期 ——典型引路,骨干示范

我们把已经起步的主题帖作为典型,每次集体学习都大张旗鼓地给予展示,给予肯定。对于片、市级骨干教师采取“赶鸭子上架”的办法,要求必须率先做好建帖工作。慢慢地采用网络备课的教师超过了采用书写备课的教师,最终其余教师都加入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列。

3.适应期——肯定每一点进步

任何改革带来的必然是阵痛,嘴巴上牢骚不断,行动上不甘落后这可能是所有教师的共同特性。我们的教师付出了许多,浏览我们的帖子, 晚上十点、十一点上传教学设计、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备课不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收获着点滴进步,享受着基于网络教研的幸福。

每天浏览各个教研组的主题帖, 适时进行互动交流是我们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我的网名是逆水行舟者,在主题帖上与教师互动交流,已成了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收获

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

我们的尝试已进行了一个多学期,时间不长,但它带给我们的变化却是巨大的。

1.彻底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

教师完全在开放的、合作共享的氛围中进行着教学,进行着研究;慢慢地反思、研究、合作已成为或正在成为教师每天的习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团队研修的智慧多了、真实有效的反思多了、 自觉学习的教学理论多了……

2.有效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环境的制约, 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了一种以封闭、 孤独、孤军作战、关注眼前利益、静态思维、习惯性防卫等为核心内容的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系统思考和组织学习,成为学校教育改革难以绕开的暗礁。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有效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逐步构建起创造性的、开放的、合作的心智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泉。

3. 学习型研修团队正在悄然形成

这个学习型团队不仅包括我们校内的教师,版主、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教育同仁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进来。

4.转变了学校教学管理理念

传统的教学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检查者、督促者, 现在我觉得我们的角色是参与者、欣赏者、呵护者、服务者。

5.提高了课堂效率,推进了“学程导航”

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是反思质量、备课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们的网络团队研修式备课借助了全国一流的专业网站建立主题帖,它超越了时空,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程导航”,我们在网络团队研修中与他人一同接受“学程导航” 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反思

1.构建网络对话文化

简单地将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进行叠加,只能说是初级阶段。如何构建问题参与式的、问题解决式的对话文化是我们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我校已有一半以上的教研组在构建网络对话文化方面颇有起色。

2.如何科学评价、引领

对学校而言,我们除了激励、服务、参与外,该如何正确、科学地评价它是学校应该直面的一个课题。

行走在网络团队研修式备课的路上,不只是欣赏到鲜花与掌声,快乐与幸福,应该也有忐忑、孤独、迷茫、疲惫。如何正确引领也是个难题。

3.期待合作共赢

期待兄弟学校,共同参与团队研修式网络备课,网络资源应该既是我的,也是你的,应让它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经营的家园。

4.传统教研、网络教研怎样相得益彰

传统教研有网络教研无可替代的优势,面对面的真实而鲜活的交流所形成的思维和智慧的碰撞,激情演绎的场面所形成的震撼力都是网络教研所无法具备的。传统教研、网络教研怎样相得益彰,带动教研真实而深入地进行,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8.校本研修重在“研究” 篇八

教学研究应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任何科研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科研的冲动;没有科研的冲动,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行动;没有真正的行动,就不可能解决实践问题。课堂是教师的生命舞台,也是教师生成体验与困惑的地方。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学做有心人,从实践中反思理念、言论与行动,聚焦和研究自己的课堂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教学研究应以实际需要为导向。一线教师应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校实际出发,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避免“跟风应景,重复他人”。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出发点从根本上来说应当是改进实践而非构建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着眼于学校文化建设、改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突破专业发展的局限等方面,探索出符合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路径。

教学研究应以“小、短、平、实”为原则。在科研的选题上,要把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特别要围绕课程标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发展性评价、教育信息与教学资源整合等热点,从“小处”入手,选小题目,做深、做透,研究实实在在的问题,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真正做到“以小见大”。

教学研究应以多种形式为载体。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具有草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育科研应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入手,提出自己的草根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限于时间和精力,一线教师的科研形式除立项课题外,可以多选择如撰写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论文,举行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举办学术论坛和教育沙龙,进行教学模式推介和公开课展示等形式。

9.校本研修方案 篇九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继续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通知。制定我校研修方案如下:

一、参加校本研修的对象

全体老师。

二、研修内容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课堂教学素养五项修炼》,《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及教育部、国务院颁发的有关文件。

三、研修形式

校本研修采取以学校为主阵地,教师自修——反思为主要模式,教师在职自学自练、互评交流指导。

1.自修反思。参训教师要认真自修教材,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分专题(章、节)分阶段写出小结(自评报告)。

2.互帮互评。统一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心得。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进行定期学习,统一进度,在学习方法、心得、疑难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开展互帮、互学、互评,共同提高。

3.导评评审。校长对教师的学习小结(自评报告)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4.教师参加研修实行《报告册》制度。认真填写由市教育局编制的《报告册》。

四、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制订好本校的研修方案,组织建立指导组,互评交流小组,对校本研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抽查、指导、组织全校性的交流。校长又是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在抓好组织管理的同时,又要带头学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建立培训档案。各中小学校或乡(镇)要建立教师个人学习档案,内容包括:培训管理——有关文件、方案、计划总结等;培训过程一一专题培训、记录、统计、评价;培训效果-一培训规模、培训效果(数量的统计,定性的分析)、典型案例、总结论文、典型经验、实验报告和优秀教案等。

3.按照省政府“将中小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的规定,要管好、用好经费,发挥最大效益,使每位教师从中受益。

4.考核工作按学年分专题进行。一学年完成一个专题,专题结束后达到及格以上者记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

六、时间安排

2014年2月——2014年6月完成研修教材《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

10.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篇十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 2014.8

为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开展校本研修的各项工作,继续加大研修的力度,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我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现拟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倡导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倡导学习,把教师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举行学科沙龙活动,每位教师围绕主题进行3分钟左右的发言,讲述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做法,体现理论学习的成果,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行为上升到理论进行认识和概括。同时积极鼓励和安排教师外出学习,给教师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二、立足教研组,加强组内建设

继续对教研组实施有效的管理,在教研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两支队伍的作用,确保组长认真组织,学科带头人的表率作用,组员全力参与。同时要认真组织好教学研讨课的开设,组织好评课活动,及时总结、反馈,努力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实施班子人员全员落实到教研组活动,力求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监督制度。

三、完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注重课程教学的研讨和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加强常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工作采取跟踪检查制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实施教师互听互评制度,开学初,各教研组确定一学期互听互评的对象与具体评课的老师,安排具体的公开课的时间和组织形式。上课的老师要把教案、课件等资料上传到学校服务器,以达到最佳的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优化研修形式,争创研修特色

特色是校本研修的生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特色的校本研修之路。本学期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跟踪诊断。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1、自我反思。教师总结提炼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重视案例的积累。

2、同伴互助。积极参加组内的研讨课、互听互评活动,倡导教师对教学中的存在的共性问题研讨交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探讨解决办法,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实现经验共享。基本形成教师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共享和专题研讨搭设平台。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积极参加备课、上课磨课等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1.教师校本研修的探索 篇十一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土法上马”的校本研修方式:

1、写《教学后记》。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工作尤需反思。教师应一课一反思,课课回头看。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课写简要的“教学后记”,通过后记形式强化教学反思。在“后记”的写作上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客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中成功或失误的原由简要写出来。从成功和失误中悟出规律或找出原因,只要是有价值的。

(2)及时——教学后记及时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反思就非常的有利于于下一节课的教学。

(3)简明——写后记提倡言语简约。因为写后记主要是自己看,无须太详细,否则会无形中增加老师们的负担。

写后记首先是基于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深刻思考和感悟。初写后记可以是零散的、无主题的,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主题写专题性的后记。如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写多篇后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总结,写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总结;最后,还可以在自己总结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论文。

2、抄写《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这两所学校还要求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统一安排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在学习中注意对名言警句的抄录,一般还要求熟读成诵40句段以上,并要求能学以致用。现在,每位老师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超过五六十段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说课评课以及论文的撰写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相关的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辑录《教法集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精彩教学片断和环节记录下来,并适当地进行点、划、批、注,每个月一般要求要有3例以上。过去,老师上公开课前,学校领导要组织很多老师来出谋献策,现在由于融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例,并经过自己内化后设计出来的教学设计就非同一般了,近三年来,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在县、市和自治区级的教学赛课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同伴合作——助我学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职业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

1、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后记式,由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资源共享。“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2、加强互动性的课堂研究,主要做法是:预约课—— 领导向教师提前预约所听的课;邀请课——教师自己主动向领导和同事邀请听的课;同形课——大家都上同一节课,从中探究相同或相异的教学方法;二次课——在大家评议基础上再用不同的方法上一次甚至多次,以求切实的提升; 开放课—— 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校观摩课堂教学,在更大的层面进行“合作探究”和“同伴互助”。在多种形式的上课和听课中,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对话, 在相互的说课、评课和反思中,丰富了教研的内质,生成了新的培训机制。

3、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上课、 说课、评课、教案设计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展示者;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最后由学校 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组内教师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4、在课题研究中合作探究。科研兴校就要有科研课题,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探究的活动,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学校科研室的统领下,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人都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自学、讲座、研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课改以来的几年中,这两所学校各自都有8——10个县、市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从目前结题的情况看,老师们的确是从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关系,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开辟主题论坛。学校为教师开辟教育教学论坛,曾先后举行过“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好课标准”等主题的沙龙式座谈研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使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晰事理、提升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逐渐地能教会评、能说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学习和研修的习惯。

专家引领——带我学

专家能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给予行动上的诊断,“专家引领”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显性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员、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讲座、现场指导或咨询座谈等。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就分别请了县、市、区的多位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还聘请了一些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兼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专家除亲临学校指导外,还通过电话、邮件、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指导。

2、隐性的专家引领。就是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学习吸纳专家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隐性的专家引领方式是主要的和大量的。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都有计划的统一购买了不少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一个学期着重学习一本,而且还要求做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摘录《教法集锦》、举办沙龙式的理论学习座谈会等。

3、上“移植课”和“移植报告会”。除“请进来”外,还采取“走出去 ”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回到学校后再举行“移植报告会”;外出观摩特级教师和名师的优质课后,回到学校就上“移植课”; 派出优秀教师参加脱产学习和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后,回到学校后就让他们做“学习体会报告”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专家引领。

12.加强校本研修提升办学质量 篇十二

一、校本研修的主要策略

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早在2004年9月, 我校就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教科室具体负责制订研修计划, 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管理与考评, 各学科组长和年级组组长为组员, 职责分明。并于2004年12月校教代会通过了校本研修的津贴补助办法,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为校本研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同时还加强宣传引导, 使教师们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 并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 明确目标、内容与策略。2006年1月特邀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来校作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 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 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 是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2. 总体规划, 明确内容

学校在分析了“校本研修”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情况下, 进行了深入研究, 制订了宏观规划, 即培训、教研、科研有机结合, 并构建了学校研修网络, 分工负责:学校主要抓专业培训、重点项目;教研组主要抓学科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评价、课题研究;备课组主要抓课堂教学

筅江苏湟里高级中学沈建南

改革, 重在教材教法革新。学校还明确了研究内容与主要形式。要求老师研究, 突出重点、作出亮点、创出特色, 并指出校本教研的三个主要途径, 即:自我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 、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合作研究) 、专业引领 (专家诊断评价、对话指导、协作研究) 。

3. 扎实活动, 提升水平

(1) 开展教学反思、学术论坛活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们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每月看一本教育理论杂志, 每天看一篇教育理论文章, 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 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撰写的教学反思由校长亲手批阅;围绕一个主题, 选择若干篇目, 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35位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 把教师会议的讲台还给教师。同时, 学校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和教师沙龙活动。本学期, 我们选择了“教育细节与学校管理”、“谈教学中的浪费现象”、“08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与管理”等主题开展教师论坛。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强调突出某个问题开展学习、研究, 强调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 强调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相结合。我们还倡导叙事研究: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 可以是全过程, 也可以是一个片断;谈深刻的感受, 归纳出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发现、揭示、分析存在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依据。

(2) 实现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的有机结合。我们以教研组为基础成立了各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组织教研组成员根据新课标着手制定各学科发展规划, 以指导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在教研组的统一组织下, 各备课组自主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采用集中和分散相集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二所有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中备课,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科目分别利用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分管校长蹲点年级组、教研组, 引领指导, 全过程参与。备课组就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为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广泛开展课堂观察、校长访谈调研活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校长亲自抓至关重要。我们建立了行政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公开课集体听课、师徒相互听课等制度, 始终把课堂观察作为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校级领导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通过开座谈会、约请师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全面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召开碰头会、现场会, 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

(4) 注重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 把它作为提升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中心目标, 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际, 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学校重新修订了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奖励方案, 并进行及时登记, 及时兑现奖金。最近三年, 我校教师参与了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11项, 并多次举办大型课题研讨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 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5) 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教师素质要提高, 校本培训要先行。我们高度重视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我校确立了“一年合格, 三年成才, 五年骨干, 十年名师”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着力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教学骨干队伍和科研队伍, 造就一支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学校制定了《湟里高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旨在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师徒结对”制度的同时, 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出台了《湟里高中优秀师徒评选办法》和《湟里高中“六级”优秀教师考评及奖励办法》, 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并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

学校根据不同的目标层次, 分级分层实施培训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 扎实有效地为学校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吕达等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学校每年的培训做到了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举办了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 通过校本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 转变了教师观念, 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形成。要求每位教师自我设立目标, 制订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举办班主任研讨会、高三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师论坛、校际研讨交流、全体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各级各类论文大赛等活动, 采取个人自学提高与学校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逐步形成了学校目标导向、活动辅助、教科研促进和奖惩激励的培训制度, 为教师发展铺设了成长、成功之路。

二、校本研修的绩效分析

1. 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较大发展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 教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很多老师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 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近三年来, 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教学课件、案例评比和专业技能竞赛中, 我校有30多人次获奖。同时, 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水平不断提升, 仅2006年, 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15篇, 论文获省级二等奖以上25篇。三年来, 我校有8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区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或受政府嘉奖。其中钱文良老师被评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常州市十佳爱生标兵”、“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学校现有区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名, 学校领导班子被市、区教育局评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

2. 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

校本研修带来的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学习能力更强了, 学习自主性也增强了,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 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 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06年我校高三年级678名学生高考成绩显著, 完成指标率133.3%, 名列武进之首, 本科达线率50.28%, 专科录取率达93.67%。2007年高二年级626名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喜人, 合格率99.3%, 有27名学生获4A, 居同类学校之首。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 完成指标175%, 本科达线53%, 专科录取94.32%, 荣获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4. 学校办学品位连年提升

上一篇:优秀作文月亮下一篇:关于开业大吉祝福8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