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2024-11-16

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精选8篇)

1.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篇一

王秀梅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全面阐释了他的悲剧观,从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到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再到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 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十分全面、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悲剧观。

《诗学》谈到了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和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并且较全面地探讨了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就是模仿,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目的是引起人的恐惧或怜悯,净化人的思想。实际上,“悲剧”之“悲”在希腊语中是“严肃”的意思,与“喜剧”的诙谐、滑稽相对。“摹仿”说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其悲剧观的理论基础。

“完整”和“有一定长度”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他认为美应具有整一性,既不单一也不多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美的事物应有一定体积,体积又有一定的大小。所以,悲剧,作为一种能给人带来“特殊的快感和愉悦”即美的享受的文学样式,也应该是完整的,有一定体积的。这“一定体积”表现在悲剧上就是“一定长度”(“一定”指易于记忆为限,一般是太阳运行一周,即一天,一个白天,7-15个小时)。这里所谓的“完整”就是指事件要有头、有尾、有身。这里“有头”的“头”指的是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有尾”的“尾”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有身”的“身”,指悲剧之承前启后者。“摹仿”要再现生活,离不开媒介。悲剧从史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每出现一个新的成分,诗人们就加以促进,经过许多演变,悲剧才具有了它自身的性质”,因此,悲剧还有许多史诗没有的独特东西。这媒介包括“节奏”、“歌曲”和“韵文”。“节奏”主要指“六音步长短短格(即扬抑抑格,又名英雄格)”,“节奏”和“韵文”合称“言词”——已然是悲剧成分之一了。

悲剧模仿对象不似史诗那样是“已发生的”、“个别的事”,而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虚构出来的“可能发生的”、“带有普遍性”的事。更进一步,亚里士多德还说:“如果是意外的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这样的事件比自然发生,即偶然发生的事件,更为惊人”。亚里士多德顺道承认了文学的虚构性,还夸荷马把谎话说得圆,并推荐似是而非的判断法则,这些说法跟后来人的“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提法类似。摹仿的主要人物要“既不太好,也不太坏”,——太好的人有好结局和太坏的人罪有应得同样会引起人们的快感;太好的人进入逆境和太坏的人获得好结局一样令人厌恶,所以“悲剧的主角乃是一个有很值得重视的地位和高尚性格的人,偶然遭受某种失误而不得为他的行动承担无奈何的后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有六个——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具体来说,“性格”和“思想”使人物具有某种道德品质,道德决定人物的行动,行动决定人物事业的成败;“情节”指主要情节,也称“布局”,有简单、复杂之分,简单即按照规定的限度连续进行,整一不变,复杂指通过“发现”或“突转”来抵达结局。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幸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所以,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性格、思想、言词、歌曲和形象依次位居其下。

很显然,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情节的作用,这一点和他的形而上的哲学观点不无关系,形式的地位竟高于内容。但他对“形象”的理解是很单薄的;“形象”在他眼中只是一些面具和服饰,而非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行动的人!不仅如此,为了突出悲剧的戏剧效果,他还对取材范围做了规定——“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为数不多的家族的故事”,因为那些家族的不幸最足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而这正是悲剧的目的)。具体来说,“只有当亲戚之间发生苦难事件时才行。例如弟兄对弟兄、儿子对父亲、母亲对儿子或儿子对母亲施行杀害或者企图杀害,或作这类的事”,这些行动才是可怕的或可怜的。可怕是因“遭到厄运的人是一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可怜是因为看到别人遭受了厄运。关于情节,亚里士多德还谈了很多。他认为:每出悲剧应分“结”与“解”两部分;所谓“结”,指故事的开头至情势转入顺境(或逆境)之前的最后一幕之间的部分;所谓“解”指转变的开头至剧尾之间的部分。结与解的技巧可作评判悲剧优劣的重要标准。根据情节的特点,悲剧可分为四种:即复杂剧(完全靠“突转”与“发现”构成)、苦难剧、“性格”剧和简单剧等。

最后,亚里士多德就悲剧的“疑难和反驳”谈到,悲剧的错误有两种:艺术本身的错误和偶然的错误。

尽管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已走得很远,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虽不完美,但仍被尊为“欧洲美学思想的法典”。

2.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篇二

关键词:王家卫,无根性,情感

文丨付林

音乐电视的摄影风格, 重复晃动的镜头, 跳跃拼接的画面, 偏执冷酷的独白, 还有现代人内心情感的复杂都成了独特而绚丽的春光映幻。标属着艺术和奖项的商标, 将商业与艺术、东方与西方的精华完美融合;没有完整的故事和起承转合, 以波动的人物情绪和跳动的思维代替固有的情节, 寥寥数笔却勾勒出情感世界的千沟万壑, 轻而易举的把世间百态影射到人们心中, 这就是王家卫电影。

1 为什么是王家卫

王家卫出身上海, 五岁移民香港。他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经过少许的编导培训之后, 他决意向电影

制应该是6—8人。每版手机报均由两个配合编发, 至少组稿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另外, 还可以在需要时抽出人手采写一些本报独家、原创新闻。

阅读习惯。很多读者习惯于纸质的宽面的阅读, 对于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看新闻, 接受资讯不习惯。与传统阅读习惯相比, 手机报屏幕小、多页码、字图小, 浏览起来比较费神, 这也是订户少的原因之一。

受众狭窄。手机报的受众属于小众群体, 而手机报的内容却是从最大众的一些都市报上复制和改编过来的。这有可能就满足不了这个小众的群体的特殊需求, 从而影响他们订阅的积极性。目前, 《哈密手机报》的订户大多是干部行业发展。30岁他拍出处女作《旺角卡门》, 之后十年, 他的独特开始蔓延到全部香港影坛:《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 他与摄影杜可风, 美工张叔平, 在商业到发愁的香港创出奇迹。

王家卫是自我特立的。他在剪辑《重庆森林》时候说:“我不是在build, 不是在建设, 而是在破坏。”;他费尽心思把立誓不拍同性恋题材的梁朝伟骗到阿根廷, 然后梁考虑三天三夜, 终于接拍《春光乍泄》;关淑怡陪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立斯枯燥漫长了无数日夜, 结果却被剥夺女主角名分,

职工, 农民、学生订阅的很少。如今, 大学生几乎人人用手机上网, 手机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所以, 学生群体应该是重点开拓的人群。此外, 如果能够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加强手机报的三农报道, 增加农村报道板块, 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订阅手机报, 让手机报成为这个群体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民知情权不足造成的话语权缺失。

互动性不够。由于种种原因, 《哈密手机报》开通以来, 极少策划热点话题跟读者开展互动, 也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所以, 手机报虽然由于自身的各种优势, 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 但在运作《春光乍泄》里她一个镜头也没有;《东邪西毒》演员每天都是拿到剧本立即拍摄, 全剧组苦不堪言……

然而他又魅力非凡, 光彩照人。所有的当红明星都肯为他降低片酬出演。金城武在《堕落天使》里整天在街上晃, 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演什么, 却无比卖力;林青霞在《东邪西毒》愿意献声在镜头前独白三分钟;粱朝伟在异域的日子无绝期, 但他申明决不离开。他得的奖项可等身而计, 他每部影片都可以在香港电影的颁奖礼上出尽风头, 同时他又是戛纳的最佳导演……

有人说王家卫是潮湿的, 他的光影艺术里渗透着潮湿仲夏或是寂寥暖冬的

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困难。要想得到长足和健康的发展, 必须要沉着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 努力克服困难, 找到出路。

下一步可以考虑将掌握的热点、焦点新闻多策划些互动话题, 并通过纸质报纸、新闻网和手机报等多种发布平台联动, 建立跨平台发布的体系和机制, 形成互补, 联合发布, 全方位地满足读者需求, 让读者不但可看新闻, 还可随时评新闻。同时, 多参与本地的一些重要活动, 多策划一些能让读者参与的活动, 提高读者的参与性, 使更多的人了解手机报。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 新疆哈密839000)

味道。闷热狭窄的巷道和昏黄暧昧的光晕, 烦躁中梦寐的点点唏嘘—男人的淡漠与感伤, 女人的无奈和痴狂, 只是片断和各种风式的荡漾音乐一起, 转换着一种或正或反的心情。

也有的人说王家卫像一个优雅的刀客, 他用非常温柔, 唯美的姿势, 在你的心口上面划下一个又深又细的口子, 然后还不忘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这把刀就是他的电影。

2 王家卫电影中的美学元素

2.1 元素:音乐

你轻轻的吟唱, 我慢慢的飘荡, 那些岁月的风起, 散漫青春的回忆, 那些热烈的曾经, 一如你轻盈的心。《春光乍泄》中的南美风格的音乐, 每每让人听到, 不由自主想起《橄榄树》, 似是没有方向的流浪, 于是尽头是回头的起头。黎耀辉没有行李, 行李只有所谓的爱情, 他忘我的享受着南美最后的狂欢, 没有人能阻止他的爱情和追寻, 他的理想纠缠着情欲的纷繁, 他太多次满身倦意的回来, 重复地说着那句让我们重新开始, 然后又一遍遍的迷失自己, 他的理想在别人身上, 在那只没有脚的鸟儿脚上, 在阿根廷永远不会消失的桑巴节奏里。于是另一个太过离奇深爱的男人为着这个男人一遍遍的牺牲, 没有什么誓言, 更没有什么背叛, 当一个男人真正爱上一种信仰的时候, 自己就不是自己了。错位音色和不协调的颤音, 似是爱情错位的发生和纠缠, 凄迷的朦胧环境, 不伦的欲望和痴迷都幻化为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些不大却极具情调的酒吧音乐, 两个东方男人的的爱情在冰冻的卡布琪诺泡沫中回旋。当影片高潮, Iguana瀑布上两个男人, 细蚊般的声音在瀑布的壮观声效下显得忽隐忽现浅吟低唱, 偶尔在段落末尾唱一个高弱音, 不急不慢的庸懒提琴, 没有节奏鼓点, 没有吉他扫弦, 更没有华丽的背景弦乐, 只有灰色的歌词, 天蓝色的忧伤—爱情的苍老往往比年华的苍老更加痛彻心扉, 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是这样, 男人和男人的爱情更是这样。

2.2 元素:时间

花样年华片末的字幕写到: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 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王家卫的时间常常是过去式。因为过去, 所以定格。像是在《阿飞正传》中, 旭仔对苏丽珍说的“一分钟”朋友理论。“十六号, 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 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 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 这是事实, 你改变不了, 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因为那一分钟已经过去, 所以无法改变, 于是永恒。还有在《重庆森林》中的凤梨罐头理论, 何志武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每样东西都有了一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 肉罐头会过期, 甚至连保鲜膜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 究竟有什么是不会过期的?”还有一个习惯, 就是字母或者独白中的日期介绍。为什么在他的电影里, 时间是这样表达的?时间一直在走, 从不为任何人停留。“一分钟”朋友, 是他对于社会上开始盛行的快餐文化的隐藏的批驳和抵触。情感快餐化, 文化快餐化, 于是习惯了一种程式“点单—吃—走”情感由此变得有些消遣, 有些淡漠。

2.3 元素:恍惚与抽离

看王家卫电影决不只是盯着银幕看看就能满足, 其镜头画面的恍惚新奇也仅仅只是王家卫电影的表象。看王家卫电影常常会产生不知此地何地今夕何夕之感。固然有人欣欣然在此新鲜刺激的翩翩视觉芭蕾之中浑然沉醉, 但仍有不少观众在为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深深苦恼。在恍惚镜头和奇异画面之中, 总是伴随着某种明显的灼痛或焦虑, 而看罢影片却又总是积淀起淡而不逝的莫名沉重和悲哀。王家卫电影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香港, 而彼时的香港正面临着九七回归大限和世纪千年转换这样的双重末世, 所以《阿飞正传》一出就有人以世纪末的遗憾为之点题, 而在《重庆森林》之后更多的人从中读出了九七的焦虑, 甚至王家卫自己也说《阿飞正传》的重心在关于离开或留在香港的各种感受, 在这些影片中也确实有大量关于时间意识大限寓言及其过期焦虑的确证。

而另一方面,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 你可以看到60年代和90年代的并置, 当然也可以视为在90年代回望60年代。独特时间感觉令所有历史感都被抽掉了, 他的人物和故事仿佛在一个没有时代实感的时空出现和发生, 所谓“60年代”的人与事, 只不过成为某种风格某种型号放置在等待观赏呼唤观赏的位置。《花样年华》中“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某种意义上, 不也就是我们的电影镜头吗?“看得到, 抓不着”, 正是王家卫电影中人与事的朦胧氛围愈是这样, 花非花, 雾非雾, 60年代仿佛成为了某种欲望对象, 它不再, 也不必带有实质的社会性, 它只不过成了一个符号, 载着其特定内容而贯串在王家卫的作品中。

2.4 元素:台词

《旺角卡门》:厨房里有煮好的饭, 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 我知道, 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 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 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 就打一个电话给我, 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我想告诉你, 我找到那只杯子了。《重庆森林》:我们最接近的时候, 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 57个小时之后, 我爱上了这个女人。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 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 我对她一无所知, 六个钟头之后, 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在1994年的5月1号, 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 因为这一句话, 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 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 我希望她是一万年。

《东邪西毒》:很多年之后, 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 只要你尝试过甚么叫“忌妒”。我不会介意他人怎样看我, 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虽然我很喜欢她, 但是我不想让她知道, 因为我明白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每次她凝望着那小孩子, 我知道她心里其实在想另一个人。我很妒忌欧阳峰, 我很想知道被人喜欢的感觉是怎样的, 结果我伤害了很多人。

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 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 你反而记得更清楚。我曾经听人说过,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 你唯一可以做的, 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花样年华》:如果有多一张船票, 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樱花只开一季, 真爱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 请不要爱我。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婚姻是这么复杂, 还以为一个人做的好就行了, 可是两个人在一起, 单是自己做的好是不够的。

《春光乍泄》:何宝荣将“不如, 我们重头来过”挂在口边, 这话对我很有杀伤力, 我和他一起很久了, 中间也分开过, 可每次听见他这么说, 我总会跟他再走在一起。有时候, 耳朵比眼睛还重要, 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 一个人假装开心, 但声音就装不了。细心一听就知道了。《堕落天使》:好多人以为做我们这行没什么朋友, 其实杀手都会有小学同学。我听人讲过, 任何东西都会过期的。我不知她和JOHNNY的感情什么时候过期, 不过我想, 应该很快吧。《2046》:其实爱情是有时间性的, 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是不行的, 如果我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认识她, 这个结局也许会不一样。细细读来, 句句触动心弦, 发人深思。

3 王家卫的电影美学

3.1 都市人无根性的表白

对于当下的都市生活, 王家卫的电影无疑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有人将王家卫的电影概括为“疏离、拒避、对话、热情、自由、寻找、错失、绝望、迷乱、虚浮”, 而这些词语折射的正是当下都市人日益突出的群体心理状态。现代社会信息的膨胀, 冲击着都市人的现实生活, 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 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人的对比中, 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他们是通过媒介去体验生活, 认识生活, 使得人与社会都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时空的强调中, 王家卫扫描了后现代语境下都市人群的情感世界, 时空的流动建构主观心灵化的时空体验。都市边缘人物的特质被放大。杀手、毒枭、同性恋、失恋的警察, 他们都漂浮、徘徊、喧嚣、杂乱的都市中。这种与生俱来的无根性使得他们在城市之中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位子, 所以找寻与拒绝成为他们人生里无奈的宿命, 影片人物的背景、社会关系都变为远景, 模糊与弱化, 主观化的心灵空间被呈现为近景, 加上独白, 把心灵空间外向化。

如果说流浪是人类尤其是都市人难以割舍的状态和质素, 那么对于香港人就更甚了。香港, 在中国有点尴尬的字眼, 本身就充满了无法定位的流离与无根, 苍凉的华丽和空洞的喧哗是世纪之交香港留在影片的身影, 而作为外来人的王家卫似乎更是抓住了这点, 在他的电影中, 人物几乎没有具体的社会背景和身份内容, 甚至有些直接用编号和呼叫器号码代替。《重庆森林》里, 何志武的编号是223, 梁朝伟干脆没了名字, 只有编号633。2046号列车, 2047号房间。在酒店休息时, 何志武看了2套粤语长片, 吃了4分厨师沙拉……数字成为这些电影里是一个鲜明亮丽的符号。在都市生活中, 太多的东西被数字化, 被量化。许多东西都已经用数字来衡量。冰冷的数字, 却又张牙舞爪。人们似乎也习惯用数字来判断事物。人的身价是数字, 身份证号是数字, 列车编号是数字, 房间号是数字, 电话号码是数字, 人有时也会被编为一个个数字, 每天干的事可用数字来记载, 甚至连时间这样强悍的是也要用数字来计算。一切似乎都变得简单, 但世界开始变得冷漠。因为理性, 所以冷漠。因为冷漠, 所以无所附着。剧中无论是阿飞、警察或杀手, 行动的片段都是被轻描淡写带过, 没有具体的剧情实质, 让观众似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无限飘泊的活生生的原型。电影的视点是投向这些没有名字、和正常人不一样的边缘人。他们似乎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 每个人都像在梦中一样虚浮着, 他们没有根。或者这就是真正的现代人——深入到社会的每个部分, 但是又游走在社会之外。亦如《阿飞正传》中那句“没有脚的鸟”的譬喻:有种鸟没有脚, 于是它只能一直飞, 累了就在空中睡觉;这种鸟一生只会落地一次, 那就是它死的时候。其实, 每个都市人又何尝不是那只“没有脚的鸟”。

3.2 排演、重复与孤寂的情感

电影《花样年华》中关于“那段消逝的岁月”的那段独白, 正是是王家卫所有电影作品中主人公情感的写照。影片中处处透漏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和淡淡的忧伤, 似乎都在指示着两位主人公最终的遗憾。在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的烘托下, 张曼玉扭动着曼妙的身姿, 穿行在狭窄的楼道。光和影的变幻扑朔迷离, 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若即若离。“樱花只开一季, 真爱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 请不要爱我。”一段阴差阳错的感情。最后得到的, 是苏丽珍的眼泪。那些岁月, 一去, 就不复返。过往的感情, 过往的云烟。承载了多少相思的树洞, 也只不过在倾听, 无能为力。世界辗转, 最后只能无奈地分离。又如《春光乍泄》中的何宝荣和黎耀辉, 两个人的恋情始终处在动荡的状态, 那种无根的寂寞, 那种渴望、期盼和害怕面对的挣扎, 因为不确定, 两人走入了异国他乡, 来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离, 却发现越想逃离, 现实越发如影随形。有人说这是王家卫对九七香港回归的叩问, 其实, 香港人又何常不是如此, 渴望、挣扎交织, 既有对感情的不确定, 又有对自身归宿的怀疑。在无数次的重新来过之后, 何宝荣和黎耀辉最终还是选择分开, 排演、重复之后, 还是寂寞难解, 《春光乍泄》的英文名字叫happy together, 但何黎二人, 最终没有在一起。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那只无脚鸟, 又或许, 在年华中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何宝荣或黎耀辉, 在渴望与挣扎交织之后却没有在一起。

英国著名的《声与画》杂志将王家卫选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电影革新者, 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赞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尔, 该杂志在对他的评价中说:“王家卫也许不是未来电影的全部, 但他确实地指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

有人说王家卫的片子需要反复看, 也有人说看王家卫的电影的人都有点小资, 但的确, 王家卫的电影于笔者而言更像一座迷宫, 里面到处布满奇形怪状的镜子。笔者看得到自己, 更看得到另一个内心的自己, 或许在镜子中有些扭曲, 有些放大, 但却是在其他电影中不曾找到过。下一部《一代宗师》, 已经拍了三年, 不知何时会上映, 也许, 这是王家卫带给我们下一个经典。但不得不说, 以上的那些已经不知不觉的在某一刻、某段光影中触动我们的某根心弦。王家卫的电影有些东西在不停的变化, 有些东西却恒久不变。

3.从美学角度分析审美 篇三

关键词:审美;美学;诗;悲剧

一、审美的定义

(一)美学角度的审美

“Taste”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指事物的“味道,滋味”,从美学角度看就成了“鉴赏力,欣赏力”,即一种“审美”的能力。“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理解和评价美的事物或现象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力。它不仅直接间接地与复杂的观念相联系,而且本身也具有复杂的结构”(吴斧平 35)。“审美”在一般历史、艺术史,特别是美学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尽管古希腊哲学家没有提出“taste”一词,但是他们已经探讨了美学方面的审美。17世纪末,很多评论家认为:从一定意义上看,审美受到个人喜好和感觉力的影响。在文章“An Essay on Criticism”中,亚历山大·蒲柏首次使用“taste”一词意指“审美”,并且文中反复出现了五次。“直到18世纪,英文词汇‘taste如法语词汇‘go?t和意大利语‘gusto开始被用于阐释后天养成的美学感觉力。在我们现在看来,艺术和审美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流行词汇”(Brown 66)。

大卫·休谟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阐释了美的本质和审美趣味的标准,提高或改善审美趣味的方法。他认为审美具有相对性,在《论怀疑派》中就提及“美与价值都只是相对的,都是一个特别的对象按照一个特别的人的心理构造和性情,在那个人心上所造成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与此同时,他又提出审美趣味存在普遍性标准。然而,对标准和分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休谟并未阐明。他关于审美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不清的。尽管他提供了审美的标准,却没有分类出真正的审美是什么。

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审美“是通过不带任何兴趣的愉悦或者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者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李秋零译 40)。这种审美无功利性,无目的性,是纯粹主观的快感。毋庸置疑,《判断力批判》是18世纪审美理论的巅峰之作。康德认为,尽管美学鉴赏有着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主观而非客观的。休谟将审美权威性置于尤其资深的鉴赏家手中,他们资质难以证明。然而,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和兴趣,概念及目的无关,审美权威性的话语权被掌握在个人手中。

早休谟一年出生的哲学家托马斯·里德,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苏格兰常识学派的创始人。和休谟及康德持不同观点,里德认为审美和道德及艺术无关。“通过将审美鉴定为不需辩护的第一原则,里德毫无疑问地将审美和道德判断分割开来。这种道德判断有着不一样的原则,是思维运作的不同结果”(Townsend 342)。审美是基于自身第一原则的一种感知形式,不需要外在的辩护。里德关于审美的分析是很有趣的,因为它告诉了我们“18世纪晚期哲学家是如何将审美从严格的道德判断中分离出来”,我们该“如何将审美并入到后康德美学判断理论中”(Townsend 351)。

(二)审美趣味的不同

正如不同的哲学家对“审美”有着不同的定义,不同的人审美趣味也是不同的。事实上,审美趣味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甚至是审美评论家的影响。经历和教育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因此,每人对待同一事物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关于诗歌,哲学家意见不一。就文艺和现实的关系来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因为现实美和‘理式的绝对美只隔一层,而艺术美和它就要隔‘两层”(朱光潜 50)。于他而言,床有三种:自然中存在即神创造的,木匠制造的,和画家制造的。和美学对应,床就产生了三种审美:理念美,现实美,艺术美。第三种最低级,因为和真理隔着两层。诗歌是艺术品,因此它成为最低级的审美趣味。柏拉图不喜欢和真理两步之遥的诗歌,认为创造故事的人有着道德方面的瑕疵。然而,亚里士多德将诗歌抬高于历史之上。在他看来,诗歌比历史更具哲学性和严肃性,诗歌描述“普遍”而历史描述“特殊”。和亚里士多德赞扬诗歌一样,菲利普·锡德尼认为诗歌优于历史和哲学,有着教导和愉悦的功能。无独有偶,威廉·华兹华斯褒扬诗歌,认为它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显而易见,他们对于诗歌的态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审美趣味自然而然产生。

关于悲剧,哲学家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它积极,有的认为消极。柏拉图排斥荷马史诗,因为它描绘假而不实的催人泪下的悲剧性故事。于他而言,人类不应过度哀悼或悲痛,而喜剧或悲剧都触犯了这个原则。然而,亚里士多德把悲剧放在了最高的地位,探讨了悲剧主角的“过失说”,及哀怜和恐惧的“净化(catharsis)”说。除了亚里士多德,锡德尼同样抬高悲剧的重要性。随后,黑格尔、叔本华和尼采将悲剧提到了新的高度。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宣传“永恒的正义”的胜利;叔本华把悲剧当作解脱人生痛苦的手段。而“尼采所谓希腊悲剧的精神,就是把叔本华所说的苦痛的人生塑造成为欢悦的形象,以发挥强力的悲剧代替叔本华否定人生的悲剧”(伍蠡甫主编 354)。对于他们三人,悲剧和自己的人生紧密相连,成为他们哲学的精华之处。不同的人对于悲剧有着不同的看法,就如诗歌。

二、审美的标准

人们对审美存在的差别争辩不休,在审美正确与否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那么人们是如何解决关于审美的矛盾呢?自然而然,人类想到了设立标准。尽管休谟提供了关于审美的标准,但康德否认有这样一个标准去调节美丽与畸形的定论。认为审美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之处,这种说法是薄弱的。“某种程度上,审美的逻辑性允许人们将一些审美从其他部分脱离出来,前者为好的审美,剩下的为差的审美”(Jessup 59)。好的审美和差的审美区分开来。在文章《美学经验的审美判断》里,伯特伦·杰瑟普把“好的审美”定义为非天生或现成的。它是“明智的,熟练的,养成的”(Jessup 56)。与此相反,“差的审美”因为感官的损坏或思维情绪的迟钝而变得麻木,是无知,非明智,非熟练,狭小,无包容性,混乱的。

好的审美本身具有美的价值。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方面分析审美判断:就质来说,美的特点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和欲念纠葛;就量而言,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从关系方面看,康德提出了 “纯粹美”与“依存美”;而从模态来看,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好的审美应是符合这四个原则的,因此包含了美。

好的审美还要和道德联系在一起。“18世纪早期关于审美的所有理论,基本是道德理论”(Townsend 341)。1886年庆祝哈佛大学成立250周年的庆典上,詹姆士·拉塞尔·洛厄尔提出“高雅之人拥有好的审美,那审美是道德心,灵魂的好的审美”(Howard 496)。当看到一个人或一行为,道德判断随即产生。一个人好的审美可以表现他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行。“不可否认,行为举止败坏之处,审美也遭到破坏,这是正常的……奢侈、懦弱、奴役,和贪欲让灵魂失去了崇高的目标和途径”(Herder 314)。审美和道德息息相关,“如果好的审美是种美德,那么好的审美的价值被融入道德层面或认识层面美德的价值里”(Lopes 197)。某种程度上,好的审美象征了人类好的本性。而“好的审美”的作品有利于人类思维的养成。我们把梅兰竹菊看出花中四君子,把荷花看成纯洁不受污染的高雅之士,“把建筑或者树木称做雄伟的和壮丽的,或者把原野称做欢笑的和快乐的;甚至颜色也被称做贞洁的、谦虚的、温柔的,因为它们所激起的那些感觉包含着某种与一种由道德判断造成的心灵状态的意识相类似的东西”(李秋零译 175)。

毫无疑问,展示着美和道德的悲剧是种好的审美。悲剧的净化作用使得它自身比喜剧更能教会人类道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如说,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苔丝的人生因失贞而凄凄惨惨戚戚。通过她的悲剧,读者认识到苔丝在爱情上的纯洁和人生上的纯真,也认识到人性的丑陋。因此,读者经历了净化的过程。可见,净化和美有着促进人和社会变化的强大力量。

三、审美的养成

对于审美标准的确立,众口难调;但是对于审美的养成,普遍接受。休谟认为,审美可通过“练习、比较,避免偏见”而得到确立。在我看来,“练习”意味着足够的完全的相关的感知;“比较”帮助发现对象的特别之处或原创性;“避免成见”是审美正确的重要保证。其次,教育加速审美养成的进程。“培养审美不是布道般喋喋不休,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证明审美,让审美围绕心性,从童年开始给人旋律般地教授审美”(Herder 331)。在书中,比如诗歌或小说,我们欣赏文字的优美和角色的道德性。当然,关于审美最美好的最伟大的和最灵活的学校是生活本身。“奴性压抑了灵魂,钱权欲望毒害了审美,饥饿把所有高尚之物践踏并压碎成为尘土”(Herder 333)。生活影响了人的性格、审美趣味和道德性。当上层阶级无需担忧柴米油盐时,他们有精力和机会去养成欣赏戏剧或阅读经典的审美趣味。然而,底层人士因生活所迫而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养成这般审美。人生阅历明显影响审美的养成。

四、结论

哲学家对“审美”的定义各不相同。休谟为之提供了标准,而康德则提出了审美判断。前者集中于原则分析,后者集中于美和崇高分析。在我看来,审美有好坏之分。好的审美展示了自身的美性和道德性。值得注意的是,含有“净化”作用的悲剧,毫无疑问是好的审美。

和哲学及美德相结合的审美成为了人性中永恒的一部分。既然审美能为外界影响,那么它是可以后天养成的。练习和比较在理解审美过程中尤为重要,而避免偏见则保证了审美判断的质量。为了获得好的审美,正确的教育必不可少;人生经历在审美养成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角色。好的审美帮助人们过上充满信念和希望的生活;没有审美的人生是麻木愚笨的。因此,审美对于人类而言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Brown,Frank Burch. “Sin and Bad Taste: Aesthetic Criteria in the Realm of Religion”[J]. Sounding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 70, No. 1/2 (Spring - Summer, 1987):65-80.

[2]Herder,Johann Gottfried. “The Causes of Sunken Taste among the Different Peoples in Whom It Once Blossomed” [A]. Selected Writings on Aesthetics [C]. Eds. Gregory Moo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308-334.

[3]Howard,William Guild.“Good Taste and Conscience”[J]. PMLA, Vol. 25, No. 3 (1910):486-497.

[4]Jessup,Bertram. “Taste and Judgment in Aesthetic Experience”[J].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19, No. 1 (Autumn, 1960):53-59.

[5]Lopes,Dominic McIver. “Virtues of Art: Good Taste” [J].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Supplementary Volumes, Vol. 82 (2008):197-211.

[6]Townsend,Dabney. “Thomas Reid and the Theory of Taste”[J].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61, No. 4 (Autumn, 2003):341-351.

[7]康德.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吴斧平.评休谟审美趣味的标准[J].福建电大学报,1999(4).

[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篇四

【摘要】战争诗是指《诗经》中以战争的士卒将领(包括君王)为表现主体,歌咏、抒写他们在战争生涯中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的诗。战争诗是《诗经》中的重要题材,如吴培德就认为:“《诗经》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篇是直接或间接描写战争的。”①作为一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战争诗表现出与世界他民族古代战争诗不同的风格,它不注重对战争场面、战争进程和战争情节的描写,不囿于以战争来写战争,而是选取不同的视角全面地展示了这场席卷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的惊涛骇浪。将士的行役之苦、家园之思,思妇的空闺哀怨,“局外旁观者”的正面歌颂,不同身份地位和角色的人用不同的笔触,不同的情感基调勾勒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战争。

【关键词】诗经 战争诗 人物形象 美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至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正阐明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歌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先秦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及其理想愿望。而先秦时期又是中国社会最为分化动荡和斗争激烈的历史阶段,各邦国之间剧烈而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原地区与周边“四夷”的长期军事冲突,并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社会生活状况,作为这一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也在《诗经》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记录。②这类诗歌,就是《诗经》中战争诗。《诗经》中的战争诗,散布于风、雅、颂中,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综观整部作品,战争诗的叙写不是囿于以战争来写战争,全面地展示了战争以及它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多种视角的叙述下我们可以从抒情诗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战争但不拘泥于这一字眼来欣赏《诗经》中的战争诗,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题材的诗歌与众不同的魅力和所传达给我们的文化内涵。

一、人物形象

征人

对战争及由其引发的远行、戍边诸事,亲身参与其中的将士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以征人视角切人的战争诗在《诗经》战争诗中篇幅最多,也最真实感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将士同忾、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同时更多的是体会他们的行役之苦以及对家园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秦风·无衣》就洋溢着这种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豪情: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③这是《无衣》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全诗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在激战前夕,兵士们聚在一起紧张地修整武器。这时,有人顾虑自己没有衣裳。他的战友就充满友情地劝慰他:“谁说没有衣裳,我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又用大义来激励同伴: “国家出兵打仗,我们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兵士之间的友爱,也可以看到战士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心甘情愿地承担起重大牺牲的爱国精神。诗歌音节短促,声调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诗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战争诗篇的主题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灾难和精神创伤,诗歌笼罩着思念亲人、渴望回乡的情绪。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凡五章,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转到夫妻别时信誓,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上下紧扣,词情激烈,更是哭声干霄了。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思妇视角

《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秦风·小戎》、《小雅·杖杜》等诗篇,通常被划归为思妇诗。④毫无疑问,它们是《诗经》中的思妇诗,但她们思念的对象为出征在外,常年不归的丈夫。如同硬币的两面,这些诗歌和征人叙事视角下的战争诗共同完成了间接表现战争主题的任务,实现了对相同主题多重叙述的可能性。因此为全面考察《诗经)中的战争诗,本文在这里还是把它们作为战争诗来看待。亲人的心都是相通的,当出征的将士思念家乡时,家中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在外的人。同样是怀人,与征战在外、伤于行役之苦的将士的形象不同,独守空闺的思妇是一副焦灼不安的形象:晨起梳妆之时,夜幕降临之际,外出采摘的间隙,思念都会没来由地袭来:我的丈夫他是否在忍饥挨饿呢?我的丈夫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战事频繁他是不是无暇休息呢?于是思妇唱出了一首首语言质朴,但却感人至深的心曲。以思妇视角切入的战争诗从叙述者的身份上来看既不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远离战场,但它们的感情却是那么的真实。我们可以从思妇伫立眺望的视野中,无边无际的思绪里感受到战场的寒光、剑气和边塞的荒凉、清冷。

他人视角

周代的战争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周天子为抵抗外族侵略而发起的保家卫国的战争,另一类是诸侯国的对外战争。⑤对于第一类战争,《诗经》选取了正面歌颂的角度来抒写,所谓:“天子劳之而赐以诗,僚庶颂之而献以句,且有局外旁观发为咏歌以记其事”(方玉润语),亦即它们的叙述者大多不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作为旁观者来记录战争,描述周天子军队的威严,歌颂天子和诸侯。因此,我在这里将这类诗歌定位于有别于征人和思妇的他人视角下的战争诗。以这一视角切入的战争诗包括小雅中的《六月》、《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它们记录了周宣王时代讨伐四方夷狄的战争,体现了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愿望和热情,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⑥即便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战争的诗歌,它们也不致力于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而是集中笔力记叙出征前的准备、将士的决心、军队元可比拟的声威以及凯旋归来后天子的嘉奖。《小雅·六月》是赞美尹吉甫奉命北伐猃狁获得胜利的诗歌,首二章叙写出征前的准备。四牡骙骙,载是常服⋯⋯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即成我服”,军队装备一新,待命出征。第三章借尹吉甫之口唱出众将士的共同心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而第四第五两章叙写出征及班师凯旋则不着浓墨。末一章记叙宣王设宴嘉奖尹吉甫。饮御诸友,煞鳖脍鲤”。全诗不见征战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是清晰有条理地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小雅·采芑》写大臣方叔伐荆蛮之事,突出写方叔所率队伍车马之威,军容之盛。号令严明,赏罚有信。荆蛮闻风丧胆,皆来请服。《大雅·常武》则写宣王平定徐国叛乱,集中歌颂了王师的威力,尤其第五章用一连串的比喻,将王师的声威、气概形象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二、美学风格——崇高与净化

关于战争诗总体的美学风格很难一言以蔽之,但净化之美、崇高之美、阳刚之美为其美学风格上的重要特点。⑦从整体格调而言,《诗经》中的多数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乐观精神,它虽没有直面血腥的战争场面,但通过对士气车马器械的描写,对整个宏大战争的写意勾勒,使战争诗呈现出了高亢壮烈的阳刚之美与庄严肃穆的净化之美。另外,秦风中的《小戎》、《元衣》等诗歌,也是对共御外侮的崇高精神的礼赞。

崇高之美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博大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之花在战火的洗礼中会绽放的格外鲜艳、美丽。《诗经》之战争诗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最崇高的精神之美。《小雅·六月》记述尹吉甫奉周宣王之命,北伐猃狁取得胜利之事。“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骥骥,载是常服。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全篇虽然大段篇幅用于叙事,但都是围绕将士团结一致保卫家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展开的,故全诗处处流露出高亢壮烈的艺术特点。朱熹评此诗说:“《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猃狁孔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⑧周民族是一个崇尚德义,安土重迁的民族,他们在六月农时出征显然完全是出自无奈的自卫。《小雅·采薇》是首著名的战争诗,诗中倾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清醒地认识到,痛苦的根源在于猃狁的入侵,并积极地投身到反侵扰的战争中去。“岂不日戒,狨狁孔棘”,在个体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危出现冲突时,周人则毫不犹豫地舍弃小家而为大家。

诚然,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建功立业思想是战争诗的主旋德,但并不是说这是战争诗的唯一音符,在许多诗篇中,慷慨激昂之情与思乡怀归之念相交织,在保家卫国的主旋律中回响着淡淡的优伤,所谓“少妇城南思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相思怀念,共同形成了战争诗阴柔之美学特征。《豳风·东山》中路上归途的诗人并没有表现出生还的喜悦,而是重在抒发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不胜凄婉与温柔之美。⑨《小雅·采薇》末章情景交融,清丽的语言外含有无尽的哀伤与惘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种引起读者无限情思的神韵在其中。《击鼓》中潜藏着浓浓的悲伤,使人低回万千。“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则成了诗人心中永远的企望与忧伤,而《伯兮》与《小戎》因其忧伤思念而成为千古闺怨之祖。⑩

净化之美

《诗经》战争诗在反映战争事件时,却极少去刻意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也不去有意地渲染战争的悲惨和可怜。《诗经》战争诗不同于其他民族描写战争的诗篇,把描写战斗场面作为重点,而是轻描淡写战场惨景,把诗歌的叙述中心和重点放在其他方面,比如总是站在爱国主义思想的角度,来描写武器装备的精良,将士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渲染战争波澜壮阔的气势,凸显王室的声威。11○作品中,只让人感到紧张的气氛,却断不到厮杀和呻吟,只有凯旋的欢乐,却看不到死亡的流血。即便是在《采薇》这样充满思乡情感的诗篇中。诗人一写到战场就会变得情绪饱满,激动不已。“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人赞美武器装备的精良,歌颂士气的高涨,而不是以悲观的眼光去审视战争的残酷。如《小雅·出车》写南仲奉命北抗獯狁之事,诗篇描述了整个战争的始末,尤其写将军觊旋之盛况,诗篇至始至终不见一丝血腥和残酷。“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獯狁于夷。”战争胜利了,王师凯旋而归,诗人本可以正面抒写南仲班师的欢乐场面,以及追亿疆场的威风与残酷,然两诗人却借其妻子的所见所闻,以及见到南仲凯旋时的欢乐,淡化战争应该具有的残酷性。这种曲尽人情之妙的手法描写的手法,不仅曲折成趣,形象地传达出周朝全国人民获得战争胜利时的喜悦心情,而且给读者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回昧,也使诗歌韵味更加深长悠远。”这种所谓取影之法最能使诗歌婉曲却饱满,北宋诗人梅尧臣在言及诗歌创作是曾说:“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经》战争诗为了使诗歌达到净化之美,妙用此法,令人感叹不已。

战争是残酷的,是具有破坏性的,同时它又具有壮阔性和激励性,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史实之中都包含着或主动或被动地投入战争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不例外。有战争就有战争文学。《诗经》的战争诗以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独到的美学风格,为我国的战争文学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①赵沛霖 《诗经研究反思》1989 ②柯庆明 《中国文学的美感》 2001 ③王博文 论《诗经》战争诗的多视角书写[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0(13)④纳秀艳 《诗经》战争诗的美学特质

⑤周纯 《诗经》中士兵形象分析 [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09,(11)⑥王硕民 论《诗经》战争诗的情感特征与军事战略思想倾向[期刊论文]-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18(6)

5.从修辞的角度解读电影台词 篇五

摘要:电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台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会经过精心的选择、调整和修饰,会使用多种修辞格,从而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传情达意,给人们提供审美享受。但是,电影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性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当我们把电影视为一种语言时,主要是指电影中的台词部分(对话、独白、旁白、字幕等)。台词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表达思想、塑造人物,台词中往往运用大量的修辞格。这些修辞格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富于文化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为剧情服务。电影中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修辞格:

一、比喻

比喻是很常见的修辞格,运用比喻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电影中的很多经典台词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有明喻也有暗喻。如: 1.明喻

(1)幸福就像是玻璃球,跌在地上会变成很多碎片,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捡不完,但只要你努力了,怎么都会捡到一点。——《游龙戏凤》

(2)其实爱情就像等巴士一样,有时候你觉得这巴士好旧,不肯上;有时候你又会觉得这巴士怎么没有空调啊?又不肯上了;有时候你又觉得,哇,这么多人!于是又不上了。等啊,等啊,天又黑了,心也急了,一见到巴士来了,就跳上去了!糟了,搭错车了!——《每天爱你八小时》

例(1)中用“跌碎在地的玻璃球”比喻“幸福”,说明一个人虽然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幸福,但是只要努力争取,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如此比喻令原本抽象的幸福一下子变得具体了。例(2)中把“爱情”比喻成“等巴士”,形象地说明了寻找爱情的人们那种复杂矛盾心理及爱情的可遇不可求。2.暗喻

(3)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GTO》

(4)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例(3)中用“没有彩排”和“现场直播”来暗指人生的不可重来,告诫人们必须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小步。例(4)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属于红玫瑰类型的女人比作“蚊子血”和“朱砂痣”,白玫瑰类型的女人比作“饭渣子”和“床前明月光”。婚姻中“蚊子血”和“饭渣子”是平淡乏味甚至可厌的;爱情中的“朱砂痣”和“床前明月光”却是唯美的,如梦似幻的。两个简单的比喻把婚姻与爱情之间抽象的差别变得具体可感。

二、排比

排比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其目的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现效果。在电影台词中常用排比来突出主题,提高表现力。如:

(5)其实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和她一辈子的,我喜欢花,难道我摘下来让我闻闻,我喜欢风,难道你让风停下来,我喜欢云,难道我去跳海!——《纵横四海》

(6):“挂居,我一直喜欢着你,一直无法忘记你;即使物转星移,口红改变了;即使明日会四分五裂,我的心一直不变,即使说一定要忘记你,还是办不到,还是那么喜欢你”——《爱情白皮书》

例(5)连用四个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凸显了观点;喜欢不等于自私,不等于要

拥有,要给对方自由的空间。例(6)是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表达了主人公对挂居的深深喜爱之情,情真意切。

三、对比

运用对比,可使两个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给人深刻启示。电影中常用对比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如:

(7)一个人杀了一个人,他是杀人犯,是坏人,当他杀了成千上万的人后,他是大英雄,是好人。——《和平饭店》

(8)人们过去是扒开裤子找屁股,现在成了扒开屁股找裤子。——《王贵与安娜》 例(7)用“杀了一个人的人”同“杀了成千上万人的人”做对比,阐释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例(8)将“过去”和“现在”的短裤做对比,过去人们穿的很保守,所以只能“扒开裤子找屁股”,而如今有些人穿起了丁字内裤,用“扒开屁股找裤子”来形容丁字裤面积小,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之幽默诙谐。

四、反问

反问是明知故问,又叫“激问”,基本特点是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电影台词中常用反问来加强语气。如:

(9)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嘛?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简爱》

(10)做人要是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呀?——《少林足球》

例(9)运用反问的修辞方式,其实是说“我”也是有感情的,强调感情跟美貌和地位没有任何关系。例(10)的意思是说做人若没有理想,没有雄心壮志,将永远只会任人宰割,跟咸鱼没有任何区别,这里用反问来加强语气,显得更有震撼力。

五、反复

反复,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字词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反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抒情方法,电影台词中常使用反复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情感。如:(11)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快十年了,老大!——《无间道》

(1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这么认真呢,需要吗?——《大话西游》 例(11)反复提及“三年”,强烈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感情,表现了一种忍无可忍的不满情绪,也是对对方不守信用的一种质问。例(12)可以说是周星驰电影语言的代表,幽默中带着调侃,反复里闪着机智。“需要”与“不需要”的反复运用,逼真地体现了说话者内心的复杂心情。

六、顶真

顶真,即用前一句最后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上递下接地把话说下去,一些电影台词就是借助邻近词语的头尾蝉联,不断顶接出新的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如:(13)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宾馆,她却走进了我的。——《卡萨布兰卡》

(14)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活着》 例(13)表明了二人的相遇乃命中之必然,“她”来到了这个城镇,踏进了“我”的酒店,看似偶然,但是从此也就走入了“我”的生活,踏进了“我”的心里。例(14)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单纯而片面乐观的愿望。幻想鸡变成鹅,鹅再变成羊,羊再变成牛,有了牛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令人心酸。

七、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词格叫回环。回环在视觉和语感上都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电影台词中经常有这样的句子,如:(15)我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非你不可》(16)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无间道》

(17)这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戏就是把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直截了当地给演出来,不过戏演完了还不是人生拖拖拉拉的痛苦?——《胭脂扣》

例(15)中将“寂寞”与“想你”回环往复,突出了“我”非常想你,不是在寂寞的时候想你,而是时时都在想你,想你却不在身边,才会更加寂寞。例(16)中台词借助回环揭示了人和事之间的关系,人只能去顺应社会,适应环境。例(17)中将“戏”和人生回环,将人生的飘渺、痛苦与无奈无情地展现在眼前,同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八、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具体事物的词语巧妙的用于抽象事物,就是拈连。这种修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如:

(18)抛出的篮球可以巧妙的躲开,那样就不会被打倒。那抛出去的感情呢?——《情定大饭店》

例(18)中的“抛”,本来是用来形容具体事物“篮球”的,这里顺势“拈”来“连”在抽象事物“感情”上,在超语言常规的用法下,巧妙自然地拈连起来,生动别致。

九、移就

把原本属于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于乙事物,就是移就。移就修辞格的运用,会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在电影台词中这类句子俯拾皆是。如:(19)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2046》(20)“我知道爱情会褪色,就像老照片。而你却会在我的心中永远美丽,谢谢你,再会。”——《8月照相馆》 例(19)中,“潮湿”本是属于触觉的性状,在这里移用于不可触摸的“记忆”;例(20)中,将本属于视觉性状的“褪色”移用于看不见的“爱情”,以上两词的移用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文艺美感。

6.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篇六

32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电影”

——以《失恋33天》为例

——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

摘要:

2011年11月8日,为“光棍节”量身定做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在几天内就创造了上亿的票房,打破了中国国产电影惨淡的局面。《失恋33天》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成,没有大明星、没有时尚品牌也没有绚丽的特效,作为一部中小投资的电影如此爆红离不开对大众传播的研究。而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娱乐性传播,都具有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和麻醉精神三种功能。

关键字:大众传播传播社会学正功能负功能

正文:

在2011年的光棍节,一部名为《失恋33天》的都市爱情喜剧爆红,创下了中国国产中小投资电影中票房过亿最快的记录。击败了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惊天战神》和《铁甲钢拳》。这部电影走红跌破了众人的眼镜。让我们了解一下电影大致内容:

女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姿色平平、家境一般、从事高端婚庆策划的大龄白领。他有一个相恋7年的男友,剧情一开始以黄小仙在商场中看的男友与自己的闺蜜走在一起。他的工作伙伴王小贱是一个表面冷酷刻薄,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在他的帮助下黄小仙走出了失恋后的伤心、迷惘和无助等负面情绪。在这失恋后的日子里的经历,使黄小仙对生活、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众传播具体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著名导演谢晋认为,研究受众最终是为了受众。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商品,只有有顾客愿意消费才有电影电视的市场。而受众消费影视艺术的同时,电影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众的心理、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方面面。

下面从大众传播的正功能方面分析这部电影:

一、具有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一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因为其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影响着受众的情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电影本身具有声音和画面要比单纯的说理性教育更具说服力。从而更容易树立一种舆论导向。《失恋33天》是一部爱情“治愈系”电影,本部电影以“失恋”为主题。失恋是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每一个人对失恋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以失恋为主题更能引起大对数人思想上的共鸣。而电影本身是以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一定的读者群。电影中的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没心没肺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在王小贱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出了失恋的情感困境中。这无形之中树立了一种舆论导向,告诉着人们失恋其实并不可怕,没有人能够真正的离不开谁,生活依旧要继续。感情较为脆弱的受众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二、具有娱乐功能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可以给受众提供一种休闲、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受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暂时脱离现实社会进入到导演安排的世界中为受众重新建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在电影《失恋33天》中,不乏一些经典的台词和幽默的剧情,使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慢慢的品味。幽默的剧情使受众在欢笑声中放松心情,享受电影内容带给他们的快乐。

三、对国产电影的发展有所启迪

电影作为一种较为广泛的大众传播方式,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而从我国的电影发展情景来看,我国的国产电影的发展不容乐观。而《失恋33天》的影片发行商以微博为首发媒体。这一“微博营销策略”正是准确的掌握了微博在受众中的影响力,而影片本身的受众就是年轻人,又选择了“光棍节”上映,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在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成为了微博中的热门话题。而电影的内容、情节较为简单,贴切生活,风格也较为清新。总之,《失恋33天》的成功为中国国产电影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国产电影日后的发展有所启迪。

大众传播对我们的社会起到了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舆论引导及监督等积极作用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的突出,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的社会学家墨顿提出了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并具有“麻醉精神”的负功能的观点。电影《失恋33天》的爆红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下就以传播学角度分析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一、以爱情为题材会起到反面示范作用

以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在电影的剧情中有许多黄小仙回忆与前男友在一起时幸福快乐的镜头。如,他们一起去年楼顶看喷泉、一起手牵着手去赏花等等。以及最后王小贱在广告牌下向黄小仙告白的的情景。在一些青少年们观看之后,使得青少年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易引起青少年对爱情的好奇心与模仿心理。从而引发青少年“早恋”等社会问题。

电影中主人公黄小仙在失恋后,其中的悲伤、无助的情绪在无形之中为受众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案例。容易使感情脆弱的受众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二、使人们易满足于现状,起到麻醉作用

电影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剪辑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相对完美的世界。主人公黄小仙在遭遇失恋后遇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一个陪在他身边、为她出气、让她快乐的王小贱。有一个如慈父般照顾他的大老王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才使得他很快地从失恋感情低谷中走出来。这样的情节会被受众当做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种虚拟环境会影响大众的判断能力。

而往往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失恋后都会遇到王小贱这样的陪在他身边的人。容易使爱幻想的受众在经历失恋后,并没有遇到王小贱、大老王这样的人帮助他。内心的伤痛与冰冷的现实会使内心脆弱的他们崩溃,对现实绝望。

三、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电影的一开始就以黄小仙在商场撞到男友与闺蜜嬉笑颜开的走在一起。也就是说黄小仙的失恋是“小三”造成的。后来在黄小仙要策划的一对金婚夫妇的婚礼时,老太太在向小仙讲当述当年丈夫背叛他的时候,自己当年是怎样用计谋击败了“小三”,重新赢得了自己的丈夫,拯救了他们的婚姻。电影中的这些内容,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安定。

当黄小仙与男友分手之后,她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去追男友坐的出租车。她甚至放下一切极力的挽回她与男友的感情。以及金婚的老太太当年挺着大肚子用计谋去与“小三”做斗争等情节中,体现了“男权”思想。也就是说男人们影响了女人的行动和思维。她们的这些行为与以前封建时代的后宫争宠、男人至上的思想无异。这种“男权”思想与男女平等的思想相违背。不利于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

7.从美学角度评价电影 篇七

尽管如今《绿山墙的安妮》已被广泛承认为加拿大经典小说之一,然而对该小说的评价并不总是居于此至高点上,评论家与读者对该小说的接受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1908年当该小说初次出版时,由于加拿大人对于加拿大本国文学空前的追寻热潮,以加拿大为背景、反映加拿大人民生活状况的《绿山墙的安妮》成为人们褒奖的对象,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加拿大小说”(Grammel, 18);但总的来说,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该小说在加拿大一直处于被贬低、被忽视的境地。1949年颁发的“加拿大图书杰出贡献奖”中就没有蒙哥玛利的名字,有人认为蒙哥玛利的出名纯属偶然,而她的作品则是“加拿大最低水平的小说之一”,更有人因其感性泛溢、通俗性及女性特质,意图将其排除在加拿大经典文学之外;到1966年,继这些贬低性评论之后,伊丽莎白·华特斯顿(Elizabeth Waterston)在《纯粹的精神—20位加拿大女性及其时代》(The Clear Spirit.Twenty Canadian Women and their Times)中,首次正式发表评论文章,重新对蒙哥玛利及其作品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肯定性评价;到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很多人开始从女性主义、教育、宗教等角度对之进行评论;1985年对于蒙哥玛利及其作品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随着牛津大学出版社对蒙哥玛利书信、日记的整理出版,以及莎利文(Sullivan)根据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所改编的电影的上演,人们重新对蒙哥玛利及其作品产生极大的热情,她的作品被一再地被改编,很多电视、电影、音乐剧、动画片等也均以之为题材。因为“安妮”,人们掀起了一股去爱德华太子岛旅游的狂潮,乃至太子岛的车牌上都印有安妮的名字与头像;安妮俱乐部及主题公园也相继成立;大量有关于“安妮”家乡爱德华太子岛的诸如玩偶、香料、草药、被褥图案、缝纫、烹饪法、园艺、风光影集等出现在市场上,尤其是在日本市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中,该小说都有着魅力。无论读者具有怎样的文化、教育背景,他们都从该小说中得到共鸣,并赋予小说以不同的阐释。女性主义者在小说中看到了父权思想对阿冯利村的影响,以及安妮对权威的反抗和企图把握自己命运的渴望;教育者从安妮的学习旅程中窥探到加拿大当时的教育状况;信奉宗教者从中看到关于宗教的讨论;而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普通读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爱开朗的女孩形象,得到的是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虽然不同类型的读者面对的是相同的文本,但是他们却从中挖掘出不同的涵义。

从时间角度上看,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是在女性主义兴起之时才重新得到重视的;从地域角度上看,该小说在日本尤为受欢迎。因而,本文在此即以二者为例,探讨《绿山墙的安妮》在不同读者中的接受。

女性主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女性生活在一个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生物本质主义(biological essentialism)传统中。这一传统认定女性的基本职能在于传宗接代。这一‘无可改变’的生物学事实,决定了她屈从、被动、缺乏探索精神、只能局限在家庭生活空间之内等本质特征,因而是天然‘卑下’的。”(杨莉馨,5)然而,男女两性社会结构上的不平等,其实并非生物性的必然结果,“而是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造成的”。(同上,6)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男女两性间的确存在生理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没有高下之分。是父权意识形态依据自身性别群体的需要,对两性的社会性别地位与内涵进行了有高下之分的、人为的二元对立的限定———男性被认为是积极的、占主导控制地位的一方,女性则被认为是被动的、处边缘、附属地位的一方。这种父权制的思想对过去的文学批评与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纵观文学批评史,绝大多数伟大的作家为男性,且“大部分被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主要都描写了男性角色,比如俄狄浦斯、尤利西斯、哈姆莱特、浮士德等”。(Abram, 89)针对这种现象,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重新挖掘出女性作家,并对她们的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因而,作者与主人公均为女性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便成为她们很好的研究对象。女性主义批评家从小说中既看到了父权思想对阿冯利村的影响,也看到了安妮等女性角色对它的反抗。起初,安妮因为其性别而被歧视,不被玛丽拉所接受,因为在后者看来“女孩子对‘他们’毫无用处”。(蒙哥玛利,28)而后,由于马修的去世,安妮放弃了女王专科学校的奖学金,回到绿山墙农舍,照顾年老的玛丽拉。她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父权思想的影响———对女性来说,家庭是首要的,事业其次。当然,作为深受女性主义者青睐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并不只反映了父权思想的统治地位,该小说也包含诸多对其地位进行质疑与反抗的描写。读过该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安妮的那头红发,它们曾使她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安妮不愿屈服于这种现状,寄希望于染发剂使其变成“美丽的乌黑色”,尽管结果使人忍俊不禁,一头红发变成绿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至少安妮具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女性主义批评家朱丽叶·玛克玛斯特(Juliet McMaster)认为“女性改变头发的行为常常是争取独立的宣言”,(Gammel, 59)安妮的染发举动至少也反映了她不屈服于命运、企图改变命运的渴望。除安妮外,受父权思想一定影响的玛丽拉也有对抗权威的举动。尽管在阿冯利村,大多数人和邻居雷切尔夫人一样,认为女性接受太多教育不是一件好事,玛丽拉依然决定将安妮送入女王专科学校深造。在她看来,女性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不依附于他人、独立生活。如果没有女性主义者独特的“期待视野”,人们或许就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无法作出以上阐释。

而该小说在日本的流行,主要并非体现在诸如女性主义这样的学术领域中,而是在广大普通读者中。1952年,《绿山墙的安妮》首次被译成日文,传入日本,并迅速打动众多日本读者的心。小说“在日本持续热销,经久不衰,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地重印,市场上也从未脱销过。”(傅俊,434)关于安妮的电影、电视连续剧、玩具、纪念品也涌入市场。多年来,日本的安妮迷们还组织了名称各异的安妮俱乐部,如“安妮部落”、“安妮研究院”等,更有甚者,一些人长途跋涉从日本飞往爱德华太子岛,就只为在《绿山墙的安妮》的创作者蒙哥玛利当年结婚的地方,举行他们的婚礼。无怪乎一位加拿大官员说“对日本,爱德华太子岛开辟的主要市场便是‘安妮’市场”。(Gam-mel&Epperly, 216)

该小说在日本的风靡也并非偶然,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该现象与日本文化及日本读者的“期待视野”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首先,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国度,与安妮所在的西方国家在各方面均相距甚远,生活在东方的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极为好奇,而《绿山墙的安妮》中关于加拿大生活的描写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了解西方的窗口。那些“农庄房屋的内部结构、房屋的布置、烹饪、园艺、女性服饰的时尚和缝纫”(傅俊,435)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当然最让他们痴迷的还是书中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对于长期生活在拥挤而喧闹嘈杂的城市中的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小说中的“白色的欢乐之路”、“闪光的小湖”、“情人的小径”等描绘,勾勒出一个童话般的天地,对他们有着无穷的魅力。其次,安妮乐观、坚韧、勤奋、富有想象力的性格也极受日本读者喜爱。1952年,小说被引进日本之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正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到处是战争造成的孤儿、寡妇和失去亲人的家庭,人们经历着物质的严重匮乏和失去亲人的精神创伤,正挣扎在战争的废墟上,在为重建家园艰苦奋斗”。(同上,440)而安妮恰巧也是一个孤儿,经历过坎坷的生活,但她一直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不断进取,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得到幸福。虽然她是一个虚构人物,但她却向日本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奋斗,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最后,该小说中关于学校生活的描写也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共鸣。除了描写安妮在绿山墙农舍的生活之外,小说的大部分篇幅谈论了安妮在学校的生活———她的老师、所学课程、同学关系、课外活动、复习迎考,等等———这些描写很容易引起尊师重教的日本读者的兴趣。由此可见,当西方读者从女性主义等角度分析《绿山墙的安妮》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读者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填补了小说的“空白”,给予小说以不同的解读。

正如接受美学批评家伊瑟尔所言:“文学作品总有两极———艺术与审美:前者指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而后者指读者对文本的审美接受。因此一部文学作品并不完全等同于文本或是对文本的接受,而是包含这两者。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指文本本身,只有文本被读者阅读阐释后才拥有生命。”(Rice, 77)或许当年蒙哥玛利在写下《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时候,未曾考虑到如此多的象征意义,也未曾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改变,“安妮”会带来如此不同的影响。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期待视野”各不相同的读者在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过程中,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文本,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赋予自己的希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填写文本的“空白”之处,于是便产生了千差万别的文本意义。就如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众多的读者也创造了众多的“绿山墙的安妮”。

参考文献

[1]Gammel, Irene.MakingAvonlea:L.M.MontgomeryandPoplar Culture.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 2002.

[2]Rice, Philip, Patricia Waugh.Modern Literary Theory.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Limited, 1989.

[3]杨莉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2.

[4]A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5][加拿大]露西·蒙哥玛利著.马爱农译.绿山墙的安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6]傅俊.渊源·流变·跨越: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文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Gemmel, Irene, Elizabeth Epperly.L.M.Montgomery and Canadian Culture.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8]Milner, Andrew.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2005.

8.从美学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篇八

【关键词】中学物理;美学;学习能力

一、展示物理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可见物理美简洁,给人以简单、明了、深远、有序的美感。审美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条件下,刺激物被组织的最好、最规则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的“形”,会给人以相当愉悦的感受。物理学的美,最典型、最精粹之处,就是这种“简单明了”的简洁美。

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都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在中学阶段体现对称美最典型的就是电学和磁学,在电学中有电荷、正电荷、负电荷,而在磁学中有磁体、N极、S极。不仅在概念上有高度的对称性,在规律上也有明显的对称性,电荷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在磁学中同样类似的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此外它们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种高度的对称性表现了物理中的对称美,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主课,教学中就应更多地追求对称美,把指导学生从科学美的方面去认识物理、学习物理来作为物理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融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因素,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二、物理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學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认识到:知识的传授离开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利光.浅谈学生学习初中物理兴趣的培养.《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8)

上一篇:说唱脸谱教案下一篇:法律文秘本科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