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章程

2024-11-02

社区志愿者章程(精选8篇)

1.社区志愿者章程 篇一

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章程

社区志愿者协会章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协会性质: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社区居民、干部职工等自愿参加,并志愿为社区居民群众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2)协会宗旨:协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根据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生活需求,组织协会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倡导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五助互爱的传统美德,促进社区建设。

(3)协会职责:协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提出具体的任务和工作要求。定期对全体会员进行培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做好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络工作。组织、指导和协调志愿者,为服务对象开展以“一助一”为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

(4)会员:协会会员入会实行自愿原则。凡承认协会章程,愿意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的公民,经申请同意均可成为协会会员。会员有退会自由。

会员享有的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有权优先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有权得到协会提供的信息;有权对协会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进行监督。

会员履行的义务: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承担协会委托的工作;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

(5)协会领导机关: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协会的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若干人。理事会的职权是: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方针、任务;确定工作计划,审议协会工作报告。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6)登记管理。成立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应当依法到民间组织登记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依法成立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凡具备条件的,应当及时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海曙区望春街道春城社区志愿服务站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服务站定名为海曙区望春街道春城社区志愿服务站,是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社区弱势群体、促进社区和谐的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公益性的社区组织。

第二条 本服务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倡导“服务社群 共建和谐”的志愿精神,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服务。

第三条 本服务站的住所在宁波市海曙区望童北路45弄12号。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 本服务站的业务范围:

(一)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公益事业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二)收集志愿者和服务需求者的各种信息,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三)面向社区居民招募志愿者,为志愿者提供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四)指导、协调志愿者服务站的活动,贯彻落实上级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要求;

(五)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以及一切行之有效的形式,积极宣传志愿者精神和开展其它公益性宣传活动; 第三章 会 员

第六条 本服务站的会员分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第七条 申请加入本服务站的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团体会员

1.拥护本服务站章程;

2.有加入本服务站的意愿;

3.具有组织管理机构,能独立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

4.经本服务站负责人讨论通过。

(二)个人会员

1.承认本服务站章程;

2.有加入本服务站的意愿;

3.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志愿者活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4.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并持之以恒;

5.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6.具有一定的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善于团结他人;

7.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8.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八条 会员入服务站程序:

(一)团体会员

1.提交入服务站申请书;

2.本服务站负责人对申请组织进行资格审查;

3.填写《团体会员入服务站登记表》; 4.经本服务站负责人讨论通过;

(二)个人会员

1.提交入服务站申请,必要时提交所在单位对本人的政治、道德、业务素质等方面情况的 说明;

2.填写《个人会员入服务站登记表》;

3.本服务站负责人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本服务站组织的联谊、学术研究和其它活动权;

(二)对本服务站工作的建议、批评和监督权;

(三)获得本服务站服务的优先权;

(四)向本服务站推荐会员;

(五)请求本服务站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六)入服务站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服务站的章程,执行本服务站的决议;

(二)积极参加本服务站活动,努力完成本服务站委托的工作;

(三)向本服务站报告工作;

(四)维护本服务站的合法权益和荣誉;

(五)向本服务站反映情况,支持本服务站的各项工作。

第十一条 团体会员退会时须向本服务站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个人会员退会须向服务站提出申请。

会员一年无故不参加本服务站活动的,视为自动离会。

第十二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本服务站负责人表决通过,予以除名。振兴社区志愿者章程(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一个充满温情、爱心和相互关怀的社区,制订本章程。第二条:社区志愿者的性质:为社会、他人志愿奉献个人时间和精神,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而提供的服务。

第三条: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宗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与人方便、关爱他人。

第四条: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目的:营造相互关怀的社区,融洽社区人际关系,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宿感,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共筑共建爱的社会。

第五条:社区志愿者的意义:表达爱心、关怀的行动,体现互助互爱,互相学习的精神;人人平等参与,互相引发潜能,共同贡献社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为他人排忧解难;提供人力资源协助,加强社区建设和改善社区服务品质;协助弱势群体与社区的沟通;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发挥个人专长,体现个人价值;尽公民职责,回馈社会。

第二章 志愿者

第六条:年龄在7周岁以上,身体健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爱心、乐于助人,承认本章程,均可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

第七条:对入伍申请人的申请,社区居委会审查研究后,予以批准。并发给“社区志愿者章程”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记录册”以及“社区志愿者工作牌”。第八条:社区志愿者应享有的权利 l 了解服务的价值与成效的权力。l 选择决定参加与否的权力。l 获得合适的指导和培训的权力。l 参与筹划场面者活动,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的权力。l 在提供服务时,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力。l 请求帮助的权力。l 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力。l 申请服务记录登记的权力。l 要求相应返还时间的权力。第九条:社区志愿者应履行的义务。

l 遵守本章程,完成服务机构指引的事项。

l 用责任心、爱心、恒心履行服务承诺、坚守工作岗位。l 用平等、友善、热诚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l 主动学习、发挥所长、参与服务。

l 感同身受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尊重他们的隐私和自主权。l 尊重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遵守服务机构的工作指引、规则、虚心接受服务机构的批评。l 向服务机构主动反映、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来改善服务。l 积极参与工作交流,研讨和训练活动并做客观的检讨和反省。l 用自身的行动扩大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影响。第十条:志愿者入伍、退伍实行志愿的原则。

第三章 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结构及其职责

第十一条: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区居委会根据社区实际成立一支35人组成的灵便、高效的社区志愿者筹划协调组织指导机构。成员由社区德高望重、热心公益、有爱心、责任心、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的同志14人组成。秘书长由社区居委会成员担任,其余的14人分别担任青少年、巾帼、老年人、残疾人、治安、计生、卫生、城管督导志愿者队伍的召集人。

第十二条:社区居委会要分别成立与上述召集人相对应的志愿者队伍。第十三条: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

1、界定服务计划的目的,及要达成的目标。

2、明确志愿者工作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活泼化、趣 味化、多元化)。

3、根据特定的需求,决定志愿者队伍的人数及工作性质。

4、合理运用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尽可能地给志愿者多元化的工作。

5、确定服务活动的名称,讲明每一项活动的意义。

6、适时任命活动时志愿者的职位。

7、适时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前的必要培训。第十四条:秘书长的职责:

1、协调机构成员开会。

2、组织机构成员、筹划服务活动,确定服务名称。

3、做好活动记录和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间储蓄记录。

4、给经审批后的志愿者发放《志愿者章程》、《志愿者工作牌》、《志愿者服务记录册》。

5、负责机构的外联活动的宣传。

6、受理社区居民的各种请求并协调有关召集人组织志愿者予以解决。

7、做好各志愿者(队伍)的登记。第十五条:召集人的职责

1、根据机构的决定召集本志愿者队伍参加活动。

2、为志愿者在记录册上填写服务时间、内容、签名证明。

3、指导志愿者完成机构确定的任务。

4、负责向机构介绍、推荐志愿者。

5、督促志愿者外出服务时带上工作牌和记录册,以便区别和证明。

6、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 志愿者服务范围

第十六条: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如下:

1、文书:打字、书信整理、翻译、电脑操作等。

2、教练:协助语言、音乐、体育运动的训练项目。

3、娱乐:提供场所给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

4、护送:特别看顺和护送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无人照料的孩童,体弱的长者等。

5、探访:为缺乏关怀的病者、长者、儿童、弱智人士等做住院和家庭探访。

6、劳动:参与公益性的劳动,协助改善社区环境,家居清洁及各种维修等工作。

7、结友为伴:志愿者可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辅助儿童和青少年成长,以朋友的身份关怀有需要的人士,协助他们投入社区,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8、功课辅导: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处理功课疑难。长时限地给学生帮助。

9、调研工作:协助机构收集资料或做资料处理,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工作。

10、美术设计:设计海报,宣传指导或其他美术创作等。

11、联络与接待:协助机构筹备活动时的联络及接待工作。

12、策划大型活动:协助机构组织策划大型活动。如综合晚会、游艺晚会和志愿者服务计划。

13、专业协助:志愿者以专业知识协助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改善服务,如医疗、康复、电脑程序设计、音响制作等等。

14、管理工作:志愿者以成员的身份参与机构管理,策 划。

15、校务工作:学生以志愿者身份,为学校和同学 服务,如督导、值日、帮助同学打扫校内卫生等。

16、环境保护:绿化环境、宣传环保、打扫卫生、美化市容等。

17、其他:发挥创意做有特色和别具风格的服务事项。第五章 时间储蓄与返还

第十七条: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行服务时间储蓄和返 还机制。

第十八条:服务时间储蓄以召集人在服务记录册上登记证明的时间为准,志愿者凭记录册可到机构秘书长处进行时间储蓄登记。储蓄时间志愿者如有需求,随时可以申请返还。

第十九条:志愿者服务时间达到16小时以上,若个人有需求,可向秘书长或者召集人申请返还。秘书长、召集人应组织其他志愿者为其服务。服务完成后、其他志愿者在记录册上加上服务时间。接受服务的志愿者在其记录册上减去相应的服务时间。第六章 志愿者的福利与工作保障

第二十条:确因服务需要,机构酌情给予志愿者2元的交通费和5元的膳食费用补贴。

陌陌红包群二维码 | QQ红包群

http://wxhb.liaohuati.com/ SjjkhjH6hXqO 18

2.社区志愿者章程 篇二

1、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需要社区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社区里有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单靠街道办的力量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这就需要社区志愿者。在社区里,对志愿者的激励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产生了志愿者激励机制这个问题。

2、案例选择

本文是以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为例的,因为尖山社区成立时间较久,社区内部的群体多样,而且社区内部有志愿者组织,因此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尖山社区走访和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社区志愿者的现状,同时也了解当前社区需要帮助的群体。主要有:第一,空巢老人。他们大都是孩子不在身边,也有没有亲属的,而且数量逐年增长。近年来,空巢老人遭受伤害的案例比比皆是,呈上升趋势。第二,自闭症儿童。儿童的自闭症是发育障碍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言语发育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部分患者在智力落后的情况下某方面具有较好能力。黑石礁社区专门成立爱心孵化机构,为的是可以把社区内的自闭症儿童集合起来,定期给他们做康复活动。第三,社区矫正人员。由于矫正人员大多坐过牢,所以怎么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成为了摆在社区的一个难题。在这个背景下,讨论应该怎样更好地激励人们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并激励社区志愿者。

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1、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通过尖山社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了解现在社区志愿者的一些现状。总体上来讲现在向社区申请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长,志愿者队伍的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成立了爱心孵化基地,同时也是社区志愿者的活动基地。在这个基地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有老师、医生、律师、个体户、大学生。他们有具体的分工,抽出空余时间来到社区。主要开展以下活动:陪孤寡老人下棋,为孤寡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带自闭症儿童做游戏;对一些伤残人士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性活动;和社区矫正人员聊天,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在社区开展环保绿色活动等。

2、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问题

通过社区负责人的介绍了解到,虽然志愿服务是爱心活动,但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前尖山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具体有以下问题。

(1)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少。总体来说,尖山社区志愿者备案数量维持在50人左右。但与需要帮助的群体相比,人数还是略少。尖山社区志愿者队伍人员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但比重占得最多的是一些个体户,他们时间比较宽松,而大学生的比重所占比例很少。(2)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首先体现在广大居民对社区服务概念意识模糊,不是很了解社区志愿服务具体是做什么的。而被服务对象大都是志愿者自己选择,缺乏社区统一调度。有的居民还把志愿者看成无偿的劳动力滥用,使志愿者服务超负荷,而有的志愿服务被志愿者认为是对服务者的施舍,其主要原因居民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宣传。而且志愿者服务前没有接受培训,会出现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3)资金问题。社区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阻碍。当前尖山社区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志愿者队伍自愿资助,但既然是自愿,肯定就会有不自愿,而且这样的话经费数量具有非常大的弹性。二是街道的资助,但是街道的经费有限,而现在又没有专项资金来专门投入到志愿者当中。所以经常导致志愿活动“捉襟见肘”,仅仅靠社会慈善人士和慈善机构的捐助是远远不够的。(4)激励机制的不健全。虽然社区推出了优惠卡的活动,但是许多志愿者并不需要这种形式的鼓励,例如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社区对他们的肯定和表扬,荣誉证书对他们更具有推动力,当前尖山社区还没有相应的证书证明。所以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更不能有序快速地推进整体工作。

三、对我国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思考

1、构建文化激励机制

在西方国家,社区建设很看重志愿者服务的方面。而在我国,由于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开展较晚,而且虽然已经逐渐由社会人转型到社区人,但社区志愿活动仍然难以普及。要加强对人们志愿意识的教育,真正的从心底培养起社会责任感、社区责任感,形成“社区是我家”的正确认识,避免形式主义,培养无私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奉献的公民精神。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加强正能量的舆论宣传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此,一方面社区志愿组织及其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平台,例如微信平台,宣传目前取得的成绩,扩大社区志愿活动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地方媒体也应该加大对社区志愿者的报道力度,重视对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被更多的社会大众认同和理解,激励他们主动去做志愿活动,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人以做志愿者为荣。

2、完善队伍激励机制

首先,鼓励大学生参加到社区队伍当中。社区要与周边学校进行对接。可以在学校建立起一个专门对接社区的志愿者社团,规定固定的人数,对社团的进口和出口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社团每年要招新和换届,确保志愿者队伍可循环。同时,对于社团里表现优异的志愿者,社区会开具证明和证书,并放入学生档案。社团可以在内部成立外联组,来解决社团经费问题。要使大学生成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其次,充分发挥党团员、公务员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他们努力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成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骨干力量。并且做好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最后,完善志愿者队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使志愿者队伍成员身份合法化。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规范人员登记办法。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授课,不断提高志愿者自身的自律性和专业性,避免志愿者“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每年编制一本志愿者活动记录,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项目和方法,提高社区志愿者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3、强化法律政策激励机制

社区志愿者的自身认同性不是很高,有的志愿者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可有可无也不重要。所以,要为志愿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社区志愿者也同样需要法律上的支持。所以,需要制定关于社区志愿者组织方面的法律,一方面用法律保证志愿者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利,用法律的激励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

4、形成社会激励机制

社会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和完善对志愿者的回报机制和荣誉机制。社会回报激励机制。应当给与志愿者适当的物质奖励,这已经渐渐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桑迪豪威总结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经验时表示:要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就给志愿者像员工一样的待遇,充分与他们沟通,适时地给他们奖励以表达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在社区内部,社区志愿者的回报激励机制有许多形式和内容,有将志愿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效果在其所在社区张榜公布,让广大社区居民知道,当志愿者本人有需求时,能获得服务的回报。社会荣誉激励可以来自志愿者需求单位和政府,其主要方式包括颁发志愿服务认证书、荣誉奖状、荣誉称号等,目的是通过社会给予的精神奖励、荣誉奖励使志愿者感受自身的价值得到满足,并产生自豪感,驱使爱心和志愿意识。目前,中国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全国十佳志愿者服务集体的评选,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并根据认证服务时间的长短,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这个同样适用于社区,社区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上报上级机关,给予更高的评价和荣誉。

5、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当前社区志愿者组织比较散,不是很有凝聚力,但是要向社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必须首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富有效率和活力而且有凝聚力的组织。首先,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的社会性的满足有时候比物质上的满足激励作用更大,因此组织内部要重视志愿者们的社会需求,友好的人际关系,重视感情需求,经常组织志愿者内部活动。其次,要重视组织文化激励,组织负责人经常性的和组织成员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成员之间的矛盾需要及时处理,给大家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使组织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更好提供志愿服务。

总之,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更加应该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让志愿者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认同感和责任感,逐渐形成这个社会最具正能量的一个团体。社区作为每个家庭所在的大家庭,有理由需要咱们去爱护,在这个大家庭里有需要帮助的群体,社区成员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去更多地帮助他们。志愿者只是一个榜样示范,最终的目的是人人都是“志愿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要:之所以选择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为研究课题,是因为当前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大都生活在社区,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所以需要社区志愿者更好地完成志愿工作。本文以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的走访调查,详细地解了当前该社区志愿者的生存现状,了解到当前社区志愿者需要做什么,志愿者的来源,志愿者相关经费问题,以及志愿者服务的效果。目的是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并激励社区志愿者更好的提供服务和完成志愿工作。

关键词: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尖山社区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徐步云,贺荟中.西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3]江泽全.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9).

[4]许英,魏雁滨.志愿服务:概念和理论再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思斌.志愿组织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2007.

[6]陈少君.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6).

3.社区志愿者章程 篇三

考生李晓燕2007年参加第一次高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仓促上阵,准备不足。对所报志愿了解不够,特别是没有看《招生章程》,结果所报院校虽然总分够了投档线,档案被投进所报的招生院校但她所报的几个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分数比较高,而且所报学校在分专业时,实行志愿优先,设了专业级差。李晓燕的分数不够报考专业录取分数线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因此被退档。无奈她选择复读,2008年李晓燕在重新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吸取上一年失误的教训,对自己所选学校,认真细致地进行了解,认真阅读所选学校《招生章程》,对专业录取规则非常熟悉,并且还咨询了该校招生工作人员。在报考院校时不仅考虑了学校录取最低分,还同时考虑了专业录取的专业级差问题,结果被相对理想的高校和专业录取。

郭老师在线:

考生李晓燕的案例揭示了在填报志愿“知彼”时,需要重点研读《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当年的《招生章程》。它一般包括学校的全称、办学性质、收费标准、主管部门、录取规则等内容。它是高校向社会公布的法规性文件,学校依据事先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各级招生部门依据《招生章程》对高校进行有效监督,这样就增加了学校招生的透明度,同时也增加了考生知情权。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学校和考生之间在填报志愿时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招生章程》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武器。

考生和家长对于《招生章程》的各项要求要全面了解,尤其对其中的录取规则更要逐字逐句阅读直到弄懂弄通,如录取规则中如何分专业问题,各院校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大体有两种情况:分数优先或志愿优先。

我们先看第一种情况:分数优先

如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中,录取规则第六条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在德、智、体条件合格的前提下,优先满足高分学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录取时按考生的高考‘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优先录取‘数学’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外语’、‘语文’成绩高者优先。文科优先录取‘语文’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外语’、‘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第二种情况:志愿优先

志愿优先当中就是在录取专业时设置专业级差,不同的学校对专业级差分数的设置也各有不同。有的级差是5分,有的级差是3分或1分,有的是各个专业之间都设级差,有的则是只在部分顺序专业之间设级差。如吉林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第十条:“专业志愿级差:同批次同一院校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其专业的确定,按1、2志愿间,2、3志愿间级差各为3分,其他志愿间级差为零分的原则,根据分数和所报专业顺序进入专业。”

由于各校录取专业规则的差异,对考生的录取走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考生如果了解高校的规则就可以巧妙地利用政策有效规避志愿的风险。

下面用具体的案例来做一下说明:考生A、B、C、D均为黑龙江省理科考生,在2008年高考中同时报考了吉林大学新闻学。考生A考了609分,1志愿填报该专业;考生B的分数是611分,2志愿填报该专业,考生C是614分,3志愿填报该专业,考生D是615分,5志愿填报该专业,经过级差换算后考生D报考该专业的高考总分为:615-6=609(因为,吉林大学的招生规则是除1、2、3志愿,其他专业志愿间级差为零分的原则。5志愿相当于3志愿和2志愿差三分和1志愿差6分)而考生A为 609分,考生B 为611-3=608 ,考生C是614-6=608,均为608分。如果该专业录取一名则是考生A被录取。如录取两名时则考生A和考生D被录取。如果录取三名则考生B被录取(因为相同分数时看顺序)。这是所报院校设专业级差的录取走向。

如果报考没有设专业级差的学校,比如说报考分数优先的大连理工则录取顺序依次为D C B A(因为分数优先,在分专业时分数高的先被录)。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掌握专业录取的原则对于考生来讲是何等重要。此外,关于《招生章程》中的其他要求,考生也应当重视,如在填报顺序志愿(非平行志愿)时要从所报学校的《招生章程》中了解所报院校的院校级差情况,即招不招二志愿考生?在什么情况下招收二志愿考生?再次,享受加分照顾政策考生还必须通过《招生章程》了解学校对加分政策的表述,通过表述了解学校对待加分的态度,是投档承认,分专业时也承认;还是投档承认,分专业时按实际文化课考分分专业,同等条件下优先等等。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要关注《招生章程》中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收费标准等其他要求。总之,对《招生章程》的了解越详细越好,弄不清楚的要及时向院校招生办进行咨询,因为它是你报考院校的重要依据。

4.蒲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章程 篇四

一、总则

第1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党支部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成员的凝聚力,更好的调动和发挥社区志愿者参与和谐文明社区建设,蒲行社区党总支决定组建“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并制定本活动章程。

第2条、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3月8日,是在社区党总支的指导和领导下为辖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围绕社区日常性工作,开展各项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工作。

第3条、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的的宗旨是:奉行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社区、弘扬新风和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志愿服务;促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

第4条、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的基本任务为:

(一)适应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社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二)以社区志愿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扶贫助残、帮困助教、敬老爱幼、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培训、科学普及、医疗保健等活动,促进文明社区的创建,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开展志愿人员的招募培训,以多形式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有效深入开展,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 会员

第5条、本志愿者实行注册会员制,会员资料档案实行保密管理制度。

第6条、申请加入本志愿者会员需具备下列条件:

1、年满十六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的基本身体、技能素质。

2、承认本志愿者章程,社会责任感强,品行良好,自愿从事社会义务工作,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提供真实姓名、身份、相片、电话等相关个人资料者。

第7条、会员加入程序:

1、网络提交入会登记表或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时申请登记。

2、经志愿者服务队审查通过。

3、颁发统一制作的会员证,并制定唯一编号。

第8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根据本志愿者的决议精神,依法开展活动的权利;

3、有对本志愿者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的权利;

4、有志愿服务需求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以及所必要的物质安全保障;

5、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第9条 会员应履行的义务:

1、遵守志愿者章程,执行志愿者决议;

2、参加志愿者活动,完成交办的工作;

3、向志愿者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资料;

4、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利益及形象。

第10条、会员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志愿者章程或有损本志愿者声誉的行为,由本志愿者服务队撤销其会员资格。

四、组织

第11条、志愿者服务队经民主推荐队长,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队的日常工作。

第12条、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负责全队的协调工作。

第13条、社区应为服务队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服务条件。

第14条、志愿者服务队设立队委会,下设科普服务、民事调解、绿化美化、医疗服务、治安巡逻、家政服务、文体活动等组,分别负责社区志愿者各项工作。队委会由队长、副队长、各组组长组成。

五、制度

第15条、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实行队委会月例会制度,由队长负责召集;会议筹备及有关会务工作由副队长负责。

第16条、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以半年为基准时间,向社区党支部通报志愿者服务队半年来开展的相关活动情况;每年年终向社区党支部递交工作总结,反馈在志愿服务队里边工作表现突出、居民群众认可的同志,积极向所在单位组织反馈其现实表现。社区服务志愿者做出优异成绩的队员,要给予精神、物质鼓励并进行宣传表彰。

第17条、借助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所办的社区简报、短信平台、社区网站、社区论坛、社区在线等媒体手段不定期的编发有关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简报、信息,以此加强信息沟通,方便辖区居民群众办事,全面推动社区党建等社区建设工作深入发展。

六、附则

第18条、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必须佩带统一印制的“社区志愿者”帽子,志愿者服务活动由服务队进行日常管理和调度实施。

第19条、本章程由和谐蒲行志愿者服务队负责解释。

第20条、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蒲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5.社区“五老”志愿服务队章程 篇五

第一条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五老”志愿者队伍是创建精神文明、展示时代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发挥五老作用”示范阵地建设,推进“五老四教”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市区有关要求,结合本社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成立“五老”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是利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人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时空优势和亲情优势,发挥好示范引领、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凝心聚力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和谐共建。

第三条 “五老”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遵循自愿就近、发挥所长、量力而行、配合协作的原则,提倡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第四条 “五老”志愿服务队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以及其他老年人参加的志愿者组织。年龄55周岁以上、行动方便、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拥护本章程的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志愿者入队、退队根据身体健康状况而定,并充分尊重“五老”个人意愿。

第五条 “五老”志愿服务队实行定期碰头会议制度。碰头会议原则上每月举行一次,研究、决定有关工作的重大事项,平时联络工作由社区关工委承担。志愿服务者执行任务时使用统一的标识。

第六条 “五老”志愿服务队主要任务:

1、当好校外辅导员。组织“帮困助学”活动,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对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未成年人献爱心、送温暖,积极开展对失学、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扶。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监督。

2、当好民情联络员。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网格、楼栋内的民情联络作用,主动掌握、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每月召开一次社区民情分析会,定期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积极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当好社会宣传员。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和居民群众进行党的历史、形势政策、思想道德、公民意识、先进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代感,积极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当好矛盾调解员。积极参与社区法律宣传、治安防范、法律咨询等平安社区志愿活动,在节假日或本区域范围内重大活动期间自觉开展治安巡逻和宣传引导,积极调解信访问题、邻里矛盾、生活纠纷,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本社区生产生活稳定有序。

5、当好文明巡防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督促临街门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居民群众开展经常性的楼栋卫生大扫除活动,及时劝导社区内违章停车、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维护社区环境整洁卫生、文明平安和谐。

6、参与其他有益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七条 “五老”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与本组织的各项活动;

2、向有关部门了解和咨询与“五老”志愿服务队任务相关的事项;

3、对“五老”志愿服务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入队自愿,退队自由。

5、有权对辖区范围内的经营性场所、公共服务区域进行义务监督,同时向有关部门和驻街单位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 志愿者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按时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

2、完成“五老”志愿服务队交给的任务。

3、言行文明,遵守法纪,奉行诚信,自觉维护法律、法规、政策的严肃性和“五老”人员的崇高形象。

4、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不干预经营性场所正常的、合法的经营活动,不以志愿服务队的名义向任何单位或个人索要礼物和报酬。

5、积极向本队推荐优秀“五老”志愿者。

第九条 “五老”志愿服务队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筹集活动经费,专款专用。

第十条 “五老”志愿服务队工作接受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五老四教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

6.志愿者章程 篇六

第一条:本服务队名称:晋江市首峰中学青年志愿队(服务总队)

第二条:本服务队的性质:由志愿者从事公益活动、公共服务事业的首峰中学青少年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管理、以锻炼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提高政治素养、联合性区域性、非盈利性。为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校园学生社团。

第三条:本服务队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学校各项相关规定,面向全校师生组织、策划各项青年志愿者活动倡导“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服务社群”的文明新风、实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准则、为校园、为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三个文明建设,提高新青年下一代素质,为校园公益事业和促进社会协调与发展,努力贡献。

第四条:本服务队在共青团晋江市委,晋江青年志愿者社会以及首峰中学团委会的共同指导下、直接接受首峰中学团委会的监督和领导。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建立温馨、和谐、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为构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明环境。

第六条:调动我校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其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我校成年预备期青年学生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成长,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

第七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层次地组织、策划校园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协调。指导我校志愿者组织的工作。加强与社会的接触,进一步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习生活,扩展我校学生的知识面。

第八条:为社会发展、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生活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帮助特殊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第九条:负责我校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表彰和鼓励。

第十条:开展与校内外志愿者的组织和公益社团的交流、组织队员进行联谊交流。

第三章成员

第十一条:申请加入本服务队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各项相关规定。

⑵ 拥护本服务队章程。

⑶ 本校的在校学生。

⑷ 有加入本服务队的意愿。

⑸ 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

第十二条:成员入队程序:

⑴ 申请人提交入队申请书。

⑵ 经理事会面试通过。

第十三条:成员履行下列义务:

⑴ 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遵守本服务队的章程,执行本服务队的决议。

⑵ 维护本服务队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本服务队的声誉及形象。

⑶ 积极参加本服务队的活动,完成本服务队委托的任务。

⑷ 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第十四条:本服务队实行入队自愿退队自由的原则。

第十五条:成员一学期服务时数满20小时,将按照中国志愿者注册管理规定和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有关规定,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

第十六条:成员退队应书面通知本服务队,并交回服务证。成员如果半学期不参加本服务

队活动的视为自动退队,服务队要求取回服务证,三次会议未到为请假,也视为自动退队。第十七条:成员如有违反国家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或有损本队声誉的行为,本服务队将劝退队,严重者将直面通报取消成员资格。

第十八条:服务队可决定接纳本服务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为名誉队员。

第十九条:服务队根据队员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间,表现和成效,每评出优秀队员、十佳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服务队有特殊贡献,能够起带头模范作用的,经理事会提议,团委会通过可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第四章组织

第二十条:本服务队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部长副部长若干名。

第二十一条:理事会由队长,副队长,部长副部长组成。

第二十二条: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秘书一名。

第二十三条:理事会的职责。

⑴ 讨论和决定服务队的各项工作方针和任务。

⑵ 听取和审议各部门的工作报告。

⑶ 讨论和决定接纳和开除成员。

⑷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⑸ 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五章附则

7.社区志愿者章程 篇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阳市11个社区为主要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政府机构、铁路、邮政和社会商品房等5大类社区)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其中有效问卷77份,占82.8%,男性占25人,女性占52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且为离退休和下岗职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1.2.2 调查访问法

被调查的样本中,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0~79岁间有68人(占91%),80岁以上者有9人(占9%),剔除了50岁以下及在岗职工。问卷发放后对部分调查者进行了相关的访谈,取得了深层次的信息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咨询,从中进一步掌握第3方论证问题的思路与认识。

1.2.4 数理统计法

样本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志愿者的基本特征

2.1.1 老年志愿者持续公共体育服务的认识态度

一个人是否喜欢体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体育的认识动机,也影响到志愿者的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有37人(占48%)“很喜欢”体育活动,21人(占27.2%)“比较喜欢”体育运动。显然“不太喜欢”体育运动的老年志愿者比例较少。我们在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很喜欢”体育和“比较喜欢”体育的老年志愿者在年轻时对体育运动就有一定的兴趣,到退休后为了自己的健康,同时也是为了助人为乐,所以他们都愿意加入老年志愿者的队伍,而一小部分“不太喜欢”体育的老年志愿者他们的感受是因为年轻时没有体育基础,也有的人是因为本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人太少,出于社会责任感而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社区负责人反映,这些年由于政府及个人的原因,自愿地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老年人总体上工作是比较积极的,但持续的时间参差不齐。

2.1.2 老年志愿者的兴趣与服务的关系

我们在调查老年志愿者服务类型时发现,绝大多数的志愿者喜欢体育健康保健类的服务项目,对待其他专业的咨询、讲座、指导类的志愿服务工作不太感兴趣,所以在问卷题“您除了体育活动外,其他也乐意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有哪些”时,回答人数顺序依次为“舞蹈艺术”“音乐艺术”“书法艺术”等,其他专业服务类的志愿工作没有很多人愿意去做。在对社区负责人的访谈中得知,各个志愿服务工作岗位对老年人的参与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许多老年人不喜欢参与专业服务类的志愿工作,这主要是受到文化、健康精神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主要是对门球、太极拳、体育舞蹈、腰鼓、木兰扇舞、棋牌等项目的志愿服务特别感兴趣,有老者认为这是“为”中有“乐”,“乐”中有“为”,这在一个侧面也体现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谐社会的有机融合。

2.1.3 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具有多元性

老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关于这项研究,国外学者将参与的动机主要划分为2类,即“为己型”和“为人型”。[1]我们在调查中发现,100%的社区老年志愿者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动机属于上述2种类型兼有的心理,访谈中还发现,老年志愿者既有奉献社会的精神、志愿帮助他人的愿望,更有与社会同龄人交流、度过休闲时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还有来自社会鼓励的影响,即单位社区的号召或受家人及同事邻居的影响。所以说老年志愿者有着多元性的参与动机,无论是调查问卷结果以及访谈都显示出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具有复合性。当然在多项选 择题中, 回答频率 最高的是“ 丰富自己 生活内容 ”( 占100%),其次是“帮助社区该组织做些事情”(占97%),再次是“实现自我价值”(占95%)。这些情况充分地表现了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动机具有多元性。

2.1.4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群体

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自愿选择的,根据调查发现,老年志愿者在为某个项目群体提供服务时,他们更愿意为同龄的老年群体服务,这占100%的老年志愿者的心理想法;其次是年龄较大的下岗职工。在深入分析了解到,老年人更愿意帮助老年人和下岗职工的理由是:“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一方面互相之间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都能认同,了解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服务对象也理解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双方的包容性较强,相互之间便于沟通,共同语言比较多。另外还可以尽量消除一些合作上的障碍,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之间都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便于经验交流。

2 . 2 社区对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的作用

社区老年志愿者参与的公共体育服务通常是由组织的行为,组织化是当前志愿活动的特征之一。我们的研究认为:社区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行为一般是依托社区组织而开展的活动,社区在老年志愿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扮演着管理主体的角色。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有71人(占92.2%)回答他们主要是通过社区的宣传进一步了解了本社区的志愿者相关服务,而回答“听邻居介绍”“其他民间组织介绍”“看到有人在做,吸引了自己”的人有6人(占7.8%);另外,有72人(占93.5%)是通过正式手续办理了志愿服务,没有办理正式手续而在社区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的老年人比例较少,且均为女性,其服务的观念与能力相对比较差,持久性服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调查还发现,有65人(占84.4%)希望社区多组织一些相关的文体娱乐活动。为此,社区为当今城市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老年志愿者也依托社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 . 3 老年志愿者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自我评价

2.3.1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作用的评价

社区是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生活休息的共同家园,有着不同年龄群体的居民在此居住,自然也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对于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来说,社区有着宽广的公共服务发展空间。因此,老年志愿者从事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1)。

2.3.2 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与生活满意度

国外有人认为,老年人退休之后应尽快有新的生活活动安排,这对老年人的心理适应过渡有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益于这种活动。[2]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靠性。具体结果是:100%的老年志愿者从事公共体育服务后提高了生活满意度。以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能“促进邻里关系”来说,这是和谐社会倡导的原则,邻里互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成为了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首选内容。社区要尽量倡导并组织、鼓励与安排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其深刻的蕴涵不仅仅只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2.3.3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参与的主观感受

老年志愿者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感受如何,我们的研究发现:有55人(占71.4%)觉得自己在退休后能为社会做新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53人(占68.8%)还选择了帮助别人锻炼,“助人为乐,心里很快乐”,同时也有54人(占70.1%)认为“大家在一起锻炼,消磨了时间”;老年人也喜欢听赞美的语言,所以有69人(占89.6%)当平时“听到志愿体育服务夸奖时,心里十分高兴”,访谈中也了解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感受,是老年人持续参与志愿体育服务的心理动力之一。(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3 . 1 重视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

中国已开始逐渐地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城市老龄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3%,但可喜的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退出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后,继续保持身心活跃的状态并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益性的事业中,用自己的选择充满快乐地从事新的社会活动,以此替代他们原先的谋生事业,因此,他们的志愿服务也是他们一生所积累的才能与技能的再次释放,能实现他们老年的人生价值。

3 . 2 重塑老年人应有的社会地位

老年志愿者在社区从事力所能及的体育服务,这可以逐渐地改变社会对老年人原先的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社会应有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退休后,传统的观念是他们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原有的地位都下降了,因为原先的“权威”角色迅速地消失了,并一统归类到社会的边缘,成为了新的“弱势群体”,被社会视为负担或包袱,甚至被排斥。现实情况是许多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年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在社会上重新建立起健康、独立、自强的形象,实现了老者的人生价值,用行动纠正了原先社会的一些错误和片面的看法,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3 . 3 社区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是社区义工队伍中的最重要组织,是社会宝贵的特殊人力资源,他们与年青人一样,通过志愿服务形式为体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有着与年青人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社区要根据老年人的一系列特征组织志愿活动。

3 . 4 社会应加强老年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研究

8.社区志愿者章程 篇八

【关键字】社区;志愿者;时间银行

一、社区“时间银行”的内涵

“时间银行”是个舶来品,它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埃德加·卡恩提出的,其宗旨是用“时间币来交换服务”,即通过这种模式来积累自己的服务,在需要的时候换取所需的服务。作为激发志愿者服务潜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自实施以来就获得人们的青睐。

我国学者们对于“时间银行”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关于时间银行,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各年龄阶段的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累计服务时间,以便以后自己享受同等时长的免费服务。狭义是在人的年龄上有所限定,即相对年轻的老年志愿者参与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活动,积累服务时数,待自己需要别人提供服务时,可享受同等时数的免费服务。

志愿者服务银行的实质就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平台将自己的劳动量以时间量化,并实现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

二、建设社区“时间银行”的重要意义

作为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型模式,“时间银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对志愿者服务时间的实际记录,为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这对于志愿者服务档案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便于今后的统计查询。

第二,有助于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社会。“时间银行”不仅惠及了他人,也惠及了当事自己,利用这种有偿助人的形式可以推动助人的社会风气,满足人们在需要别人帮助时,立刻就有人去帮助的这种需求。

第三,“时间银行”激发了志愿者的服务潜力。志愿服务本就是一种无偿的、自愿的、公益性的服务。这种服务更加需要激励,通过时间银行,记录志愿者服务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回报,更能激发志愿者的服务动机与服务潜力。

第四,“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它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通道,将潜在的志愿服务资源激发出来,有助于解决整个社会慈善不足的问题。

三、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引入“时间银行”的概念较晚,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99年开始,我国上海、北京、成都、南京、广州、济南等地也先后开展时间银行社区试点工作。

2005年8月,南京建邺区滨湖街道兆园社区首当其冲建立起“时间银行”,目的是吸进更多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在帮助困难人群和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帮助。它的主要运作模式是通过银行发给每位储户一张“服务时间储蓄卡”,记录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储户也可以在卡上支取时间来获取他人的免费服务。它的运作模式和银行大体相似,只不过时间银行的经营项目是时间。到目前为止,该社区的“时间银行”已运行近20多年,已达到1000余名储户。

就目前我国时间银行的实践来看,它的服务内容比较宽广,包括专业服務和日常服务,如健康保健、心理咨询、家庭安全防范、帮困助贫、文化教育等,也包括社区内为居民巡逻,为居民修理自行车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人们发现了志愿服务对社会的价

值,时间银行开始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兴起了建设“时间银行”、“道德银行”试点的浪潮。全国超过一半的省市出台了关于时间银行的相关法律规范。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间银行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只有部分社区采用了该模式,应用范围较小,而且在实际执行中与实际构想相脱节,存在大量问题。

四、社区“时间银行”在实际运行中的困境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区时间银行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困境。

1.志愿服务量化管理的困难

“时间银行”通过对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间的记录为今后提取提供依据,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较难界定。因此,导致不少志愿者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服务方式来换取等时长的服务劳动,或者选择价值量较低的服务来换取价值量高的,这样就造成价值量不对等,长期以往这种交换可能难以维持。

2.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性问题

虽然社区的志愿者队伍是种志愿行为,但也存在志愿者专业素质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很多服务需要有相关专业知识或者经过培训的志愿者才能胜任,只有专业的服务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不能仅仅以服务时间长短来衡量。在社区的老人看护方面,仅仅需要志愿者的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在整个看护过程中需要了解和运用多种护理知识和技术,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3.社区志愿服务时间的监督困难

志愿服务时间的计算或登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再小的权力若没有人对他监督也会产生腐败。在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间的统计中,志愿者服务时数由社区管理人员进行汇总登记缺乏相关人员对服务时间的监控。这对登记服务时间的人员素质要有很高的要求。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社区志愿者服务银行,仅仅将时间银行看成是老年人的银行,许多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并非将时间记录下来为年老以后享受别人同样的服务作为唯一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学习、就业、晋升等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将时间银行狭隘化大大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降低了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每位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是不同的,并非都是出自奉献精神不图回报,也有可能是出于对未来可获得的某种回报。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才使得时间银行在运行中收效甚微,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力不足,再实践中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5.第三方权威和信誉问题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社区“时间银行”是由社区来充当第三方的角色,由它来保障“时间银行”的正常运行。居民在社区存取时间是为了以后需要的时候提取,若当他需要的时候无法提取怎么办,社区能有足够的资源可供提取吗?如果没有,又该如何对储户进行补偿。这关系到社区的信誉问题,一个权威和信誉较好的社区会吸引大量志愿者,很容易造成供大于求,而那些刚发展起来的社区很可能得不到他们的青睐。

五、完善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这些困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第一,志愿服务量化管理的困难。当前采用的单一的以时间为单位来实现各种劳动的换算,对服务的价值量不做严格的要求,但这需要志愿者有足够的奉献精神,不是每位志愿者都有足够的爱心的,而这一无法量化的指标很难衡量。因此,宜采用多种形式对志愿者的劳动进行换算,将各种劳动划分为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劳动根据价值量的大小划分不同权重,在制定统一的标准后再进行换算显得更加公平合理。

第二,针对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问题。加强对志愿者本身的培训。可以在“时间银行”这一模式下,成立志愿者服务培训机构,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志愿者专业服务水平,加强其服务技能培训。如照顾老人和看护小孩这项服务,志愿者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从事这方面的服务。这样一来,志愿者本身的素质提高了,志愿者服务的质量也就提高了,这样的高质量的服务才是“时间银行”所要吸纳的“优良资产”。

第三,针对志愿服务时间的监督困难问题。应完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各项管理制度。首先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管理规范,对时间银行的服务流程、内容、时间的登记记录等进行统一规范,实现时间银行的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时间银行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法律法规层面上来完善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为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提供法律上的保障。通过全方位的监督,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实现时间银行运作的公开透明。

第四,针对缺乏激励机制的问题。要重点加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出台一系列激励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的政策措施,以保证志愿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或优待政策,可以包括服务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可在报考公務员、招工、升学等方面有优先录取的优势;在使用政府投资主办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将享受优先或免费的待遇。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复杂动机,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鼓励各年龄阶段的志愿者都能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从而保证志愿服务的持续供给。

第五,针对“第三方”的权威和信誉问题。我国现在的“时间银行”大多数由社区来保障实施,人们参与社区银行是出于对社区的信任,储户自己存取的时间可通过社区来保证自己需要的时候领取。因此,要增强“时间银行”的权威和信誉,必须保障社区的权威,而要保障社区足够的权威又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以自身的权威和信誉来为社区“撑腰”,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社会给予社区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总之,社区“时间银行”对完善社会公益事业、营造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它的量化管理、志愿者专业性、社区权威与信誉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每个问题都亟待解决、不容忽视。在加强志愿者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发挥国家、政府、社会的积极作用,给予社区足够的支持,保证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作斌.时间银行在社区互助养老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4.

[2]夏辛萍.时间银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905-2907.

[3]王泽淮.时间银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式[J].社区,2003,12:23.[4]林欢欢.试论社区“时间银行”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社会工作,2012,12:68-70.

上一篇:有关勤奋的励志名言有哪些下一篇:溯源入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