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2024-08-27

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精选8篇)

1.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一

消防部队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安全工作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工作,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消防部队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前提,是维护部队内部稳定的必要条件。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新形势下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着力点,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从而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这对于提升部队形象,提高部队战斗力,更好地完成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下面笔者结合黔东南支队近年来抓部队安全防事故的经验谈谈几看法。

一、消防部队各类事故的原因及一般规律

事故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总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分析和把握事故发生的因果联系,是有效防止事故的重要前提,也是正确处理事故的基本依据。从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实践看,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事故是很具体、很细致的工作,领导干部和机关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组织计划工作必须想的很细,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有时甚至每辆车、每个人都得考虑周全,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领导和机关责任心不强,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不深入,不细致,该交待的不交待,该检查的不检查,该到场的不到场,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有时忽视了一个环节,忽视了一辆车或一个人,都有可能出“纰漏”。

(二)忽视以情带兵,思想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导致矛盾激化

部队在训练、工作和生活中,官兵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是正常的,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领导干部之间产生矛盾也是不足为怪的。作为领导干部,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部署的思想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解开疙瘩,化解矛盾。如果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或工作草率,简单粗暴,部署的思想问题就会愈益严重,矛盾就会逐步激化,从而导致私自离队、自杀甚至凶杀等事故、案件的发生。

(三)法制意识淡薄,违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建军治军规律的科学总结,其中饱含着过去的实践经验和血的教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维护、保养、使用器材装备,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官兵法制意识淡薄,违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私自派车、无照开车、随意外出、打骂体罚战士、违章操作器材装备等现象,事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样潜伏其中,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无数血的教训告诉

我们,很多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都与违反条令条例和操作规程有关。

(四)官兵缺乏训练,军事素质不过硬

邓小平早就指出过:军队“不苦练不仅不能提高本领,还会出事故。”有的部队由于消极保安全,没有按纲施训,擅自减少训练时间,降低训练难度,导致官兵军事素质不过硬,结果导致事故发生。“艺高人胆大”,事故往往发生不了;而“艺低人胆小”,遇到复杂情况两手发抖,战战兢兢,就难免出事故。

(五)官兵缺乏预防事故的经验和常识

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官兵必须具有必要的防事故经验和常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知道部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容易出事故。因此,在这些时机和场合特别注意深入进行思想教育,严密组织部队行动,预先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预防事故案件维护内部稳定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依据部队条令条例和有关安全制度,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官兵的思想引导,严格落实和执行安全工作制度,深入研判和准确掌控安全形势,及时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努力减少和避免事故案件的发生,2、要突出车辆安全,切实把车管好。车辆事故在消防部队行政责任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要在强化车辆装

备管理上狠下功夫,要经常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考核,对所有执勤车进行检查,要认真贯彻《公安消防部队预防行政责任事故工作若干规定》,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车辆派遣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派车谁负责”的用车责任制。严格派车手续,严把派车关、带车关、行车关、管车关,坚持计划用车,能合用的不重派,可派可不派的坚决不派,减少出车量,坚决杜绝私自动用执勤车辆;坚持执勤车干部带车制度,谁用谁管谁负责,让带车人当好驾驶员的安全监督员;车辆外出实行人车不分离,确保牌证安全;同时,要加强驾驶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对思想、技术不过硬的要坚决予以撤换,要严格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经常组织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严禁官兵驾驶地方车辆。教育广大官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五条禁令”,不开特权车、英雄车,不违章、不闯红灯。

(四)掌握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预防事故发生在防事故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以下时机:年终和春节期间,补兵退伍阶段,战士容易考虑一年来个人的得失,思想比较活跃;每年补兵退伍期间,往往老兵工作热情下降,不负责任的现象增多,容易发生事故;双休、节假日和课余闲暇时,分散执行任务时,失去了制度、纪律、集体的控制约束,往往自控能力减弱,易发生事故;个人进步受挫,人格受辱时,往往自控能力减弱,并会做出平常做不出的事情。

这些时机,往往是诱发事故的“催化剂”。各类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这就要求管理者细心观察,敏感地抓住这些征兆,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五)未雨绸缪,提高预见性

消防部队执勤灭火任务重,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提高预见性是十分重要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对于抓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也同样适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具有预见性,根据对部队状况的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的谋划,前瞻性地预测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安全防事故工作直接关系部队的安全稳定,关系广大官兵的生命安全。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把提高预见性作为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重要一环,事事想在前、做在前,否则,就是不负责任,是失职。

(六)细致谋划,力求全面

安全防事故工作事无巨细、事事重大。抓安全防事故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要怕事小,事小关系重大,不要怕唠叨,唠叨才能长记性,事事要想得细、说得勤。抓安全防事故工作中,要力戒自以为是,抓“大”漏“小”。安全防事故工作无小事,管好车辆和做好官兵的吃、喝、拉、撒同样重要,没有什么主次、大小之分。因此,制定措施时,必须做到全面谋划,把措施细化到官兵工作、生活、执勤、训练的各个环节。

(七)狠抓安全防事故工作措施的落实

1、结合实际及早抓。作为防范措施,必须要早预见、早动手、早整改。要结合部队灭火、执勤和官兵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突出一个“早”字,早敲响警钟,早发现隐患,早动手整改。天气炎热高温时,要及早做好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事故的教育整顿工作;选拔士官前,要做好未选取人员的思想开导工作。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各级党委(支部)在安全防事故工作中,要早谋划、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安全防事故工作的主动权。

2、找准问题专门抓。本单位存在哪些问题、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作为单位的主官应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要结合当前开展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专题教育,认真进行自查,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预防好。首先,抓好相关人员。既要盯住“问题”人员,又要盯住责任人员,既要让问题人员始终纳入监督管理的有效范围,又要使责任人员时刻担负起应有的管理监督职能;其次,抓好关键部位。对重点岗位人员要加强监督检查,不能“制度上墙,高高挂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各级领导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持之以恒的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

3、营造氛围全员抓。安全防事故工作如果只停留在领导提要求,官兵搞查摆,“一推一动”的被动工作层面,那么,安全防事故工作很难保证不出漏洞。要切实增强广大官兵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广大官兵人人自律,相互监督的主动性,使安全防事故工作成为全体官兵齐抓共管的一项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和集体活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防事故工作氛围。首先,坚持经常性的安全防事故教育。坚持每月学习条令条例、安全工作规定、典型案例等,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官兵遵纪守法意识。其次,强化官兵荣誉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融洽官兵关系,帮助官兵解决实际困难,为官兵营造发展空间,使广大官兵热爱部队、珍视集体,以确保安全稳定为荣,以影响安全稳定为耻。再次,活跃警营文化生活。适时组织官兵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如组织晚饭后球赛、乘凉晚会等形式,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安防工作氛围。

2.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二

1 正确对待人为事故

有些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的信号指示,无法找到故障原因,或者断路器跳闸后没有信号指示,无法界定是人为事故或是设备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等原因有关。人为事故必须如实反映,以便分析事故原因和避免浪费时间。变电站的全站失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变电站有一条进线,进线开关也作为主变高压侧开关,当时一次系统运行。值班人员汇报场房1#主变差动跳闸,接到事故报告后,保护维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经过对主变本身进行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然后,对主变保护装置和后台机的查看(保护综自系统采用许继电气CBZ8000系列),保护人员对变压器主保护装置(WBH-812)查看时并没有事故记录;对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WBH-812)查看时,也没有查到事故记录;当对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WBH-822)查看时,发现15:34:33油位高跳闸报告,同时15:34:33 110kV进线保护装置(WXH-813)也报出差动电流突变启动,但没有量值。值班人员只看到差动电流突变启动,误认为是主变差动跳闸。这明显是值班人员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系统知识不了解造成的,影响了事故的判断和处理。

2 充分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

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有用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通过一、二次系统的全面检查,发现一次系统故障使继电保护正确动作,则不存在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问题;若判断故障出在继电保护上,应尽量维持原状,做好记录,做出故障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以避免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充分利用站内的设备功能,综合分析事故现场,然后再做出判断。其实,每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厂家,把各自的软件系统都做得非常完善,每一次的事故信息和告警信息,也都在SOE信息中体现出来,包括图形信息也能在后台系统中查看得到,值班人员要学会看各种信息表。在线路发生短路跳闸的同时,站内交流电源也瞬间失压,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主机也瞬间全部断电,当监控主机重新上电后,监控画面显示平月2的电流一直稳定在73A没有发生变化(其实这个电流值是主机断电前1s的量值),值班人员既没有到保护单元查看装置运行信息,也没有到一次设备进行验电确认,误认为平月2线路一直在带负荷运行,直到系统一直把35kV两个电厂回路拖跨,造成全站失压。这次事故告诉我们,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值班人员要全面查看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3 检查方法

3.1 逆序检查法。

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要充分利用站内的设备各种信息综合判断分析,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3.2 顺序检查法。

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特别注意微机装置的逻辑判断关系,以及软、硬压板、控制字和出口矩阵的投退情况。

3.3 运用整组试验法。

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设备的二次回路是否有异常,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3.4 注意对试验电源的要求。

在进行微机保护试验时,要求使用单独的供电电源,并核实用电试验电源是否满足三相为正序和对称的电压,并检查其正弦波及中性线是否良好,电源容量是否足够等要素。对仪器仪表的要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取电压信号的仪器,必须选用具有高输入阻抗者。继电保护测试仪、移相器、三相调压器,应注意其性能稳定。

4 方法分类小结

在经历的微机保护事故案例中,自己总结到:处理掌握和了解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的基本类型和思路,是提高继电保护故障和事故处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要加强下述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4.1 掌握足够必要的理论知识。

(1)电子技术知识———由于电网中微机保护的使用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继电保护工作者,学好电子技术及微机保护知识是当务之急。(2)微机保护的原理和组成———为了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产生的现象及时分析故障或事故发生的原因,迅速确定故障部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微机保护的基本知识,必须全面掌握和了解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熟记微机保护的逻辑框图,熟悉电路原理和元件功能。

4.2 具备相关技术资料。

要顺利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离不开诸如检修规程、装置使用与技术说明书、调试大纲和调试记录、定值通知单、整组调试记录、二次回路接线图等技术资料。

4.3 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

一般继电保护事故往往经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够被查出,如果经过一些常规的检查仍未发现故障元件,说明该故障较为隐蔽,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特别是直流接地故障)。此时可采用逐级逆向检查法,即从故障现象的暴露点入手去分析原因,由故障原因判别故障范围。如果仍不能确定故障原因,就采用顺序检查法,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

4.4 掌握微机保护事故处理技巧。

在事故处理中,以往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消除重复发生的故障。但技能更为重要,现针对微机保护的特点总结如下:(1)替代法———是指用规格相同、版本型号相同、功能相同、性能良好的插件或元件,替代被怀疑而不便测量的插件或元件。(2)对比法——是将故障装置的各种参数或以前的检验报告进行比较,差别较大的部位就是故障点。(3)模拟检查法———是指在良好的装置上根据原理图(一般由厂家配合)对其部位进行脱焊、开路或改变相应元件参数,观察装置有无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若有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则故障部位或损坏的元件被确认。

5 结语

根据电力系统自现场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处理继电保护事故和故障的经验和方法,对微机保护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共性原因进行了一般性分类,并在一定范围内总结了处理事故的思路及方法,介绍了提高处理事故和故障能力的基本途径,仅供同行参考使用。

摘要:根据中平能化集团近年来微机保护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对少数凭经验难以排除的故障,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予以解决。

关键词:微机保护,绝缘检测,调压器,后台监控

参考文献

[1]于群,曹娜.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火灾 调查 目的任务 问题 对策

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火、电、气、车的用量迅速增加,相应的火灾隐患也明显增多,起火因素也日趋复杂,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显得越发重要。

1、火灾调查工作现状

在阅读文献和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就目前火灾调查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下面从仪器情况、人员结构、人员素质、技术鉴定、责任处理、档案建设等几方面就火灾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基本装备缺乏,设备陈旧落后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基本装备包括摄像、录音、物证采集、分析检测、现场绘图、挖扒、个人防护、交通、文字图象处理、通讯等仪器工具。目前,先进国家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除了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物证的分析和技术鉴定外,还开始用计算机三维图象模拟火灾的发生蔓延经过,从而准确及时地认定火灾原因。而我们相当多的基层单位在火灾现场勘查中,由于缺少装备或者有的仪器装备不会使用,还停留在用锄头、铲子扒火场定结论的层次上。不少火调人员在调查火灾时,只能凭经验、凭主观意愿办事,造成有的痕迹物证无法在火灾勘查现场进行分析,拖延了调查时间,错过了调查最佳时机,或造成火灾事故调查中断,影响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机构配备不足,专业人员缺失

火灾调查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而目前,我国火灾事故调查的专门科研机构也很少。火灾事故调查的特殊性,要求现场勘查和现场询问互相印证。现场勘查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因而要求火调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运用,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火灾调查的经验,才能真正适应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能接受院校的系统业务培训,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提高,因此,培养一名胜任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人员需要的周期较长。

3)专业素质不高,工作不够严谨

火灾原因认定准确与否,与调查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和工作作风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在市、县一级的公安消防机构,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系统学习火灾事故调查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一些新同志虽然有专业知识,但在本岗位上工作的时间短,也缺乏对火灾勘查实践经验的积累,业务水平提高慢,长期不能独立工作;一些老同志不注意知识更新,凭经验办事,导致了火灾原因认定依据不科学、不充分,定论不准确。在火灾调查工作中遇到一些重、特大或疑难复杂火灾时,部分火调人员往往产生畏难厌战情绪,致使一些火灾调查工作失去了时机,给火灾原因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2、火灾事故调查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1)火灾事故调查目的就是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依法处理责任者;并总结消防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预防对策,减少或避免同类火灾事故重复发生。

2)火灾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火灾经过和火灾原因;发现、搜集和保全火灾有关的痕迹和物证;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查清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总结防火和灭火方面的经验教训。

3、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火调人员少。根据调查,全省专职火调人员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虽然目前全省各个基层大队都配有一名防火参谋,但是火调人员都是兼职的,平时还从事着建审、执法、通讯报道等多个消防监督岗位。支队机关虽然配有一名专职火调人员,但事实上从事其它工作的时间比从事火调工作的时间多的多。

2)火调从业人员素质低。大多数火调人员

未经过正规院校火调专业学习,没有系统学习火灾事故调查专业知识,只是自己通过书本和实践中学习了一些火调知识,边学习边运用,磕磕绊绊的从事火调工作,加上目前干部交流快,岗位调整频繁,一些未取得岗位资格的监督人员也调整到火调队伍中来,导致目前这只火调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4、做好火災事故调查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火灾调查工作。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一项重要的任务,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是为消防工作做好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执法为民的一种体现。因此公安消防部队应高度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分析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加强和改进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新措施。

2)健全机构,加强火灾调查队伍建设。公安消防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火灾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建立火调部门和人员编制,配备必要的火调器材和设备。目前省级消防总队已成立火调处,负责全省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组织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并成立了火灾鉴定中心,负责对重特大火灾事故现场提取物证的分析处理工作;市级消防支队也应成立火调科,负责辖区火调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组织重特大火灾的调查工作;基层消防大队应确定1名兼职火调员,负责辖区内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并参加支队组织的全市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火调人员素质。应建立火调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为火调人员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传授火调知识和技能,使其能熟练掌握各类火灾特点、燃烧规律、现场勘查、火灾痕迹的提取、技术鉴定等,不断提高火调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5、结束语

火灾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公安消防机构认真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相互探讨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集思广益,不仅是查明火灾原因,依法追究事故责任,维护消防法制的必要前提,还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研究火灾发生规律和特点,有效防止火灾危害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4.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四

盐城市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 石卫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学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社会分工、不同经济收入人们的评价和质疑。近年来,学校似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焦点的内容不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文化,而是收费、有偿家教、变相体罚、同学纠纷、校园伤害等,校长和老师们在家长审视的目光中像被剥去外衣的演员确依然要将演出进行下去,那份悲哀、那份苍凉但又仍然坚持的责任,是否能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许多校长的工作重点永远都放在安全上面,但往往事与愿违,校园伤害事故确频频发生,校长有时就在这不断的调查、解释、劝说、协调、出庭中耗费了热情,消弭了梦想。北师大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余雅凤教授在全国的校园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中小学的发生率为5.5%,但她又指出,这是学校办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但确已成为当前困扰学校办学的难题,也是产生法律纠纷不可忽视的领域。

分析当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有这样几种类型: 学校管理不严造成的事故;

学校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 学校设施陈旧造成的事故; 体育课和运动会上出现的事故; 文化课和实验课时出现的事故; 劳动和卫生扫除时出现的事故;

在自由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出现的事故; 食物中毒造成的事故; 校内车辆行驶造成的事故;

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出现的事故等。

这些事故往往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环境多样化(2)大多是由于过失

(3)某些事故中受害者本人往往也有责任(4)侵害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5)案情一般比较复杂(6)处理涉及多方利益

作为学校,即使制定再多的制度,组织再多的演练,进行再多的教育,伤害事故也是防不胜防,许多伤害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先将伤害事故略作分类,一类是不可预测的伤害:

游戏活动:

1、课间同学之间的嬉戏,由于肢体的接触,造成无意的损伤。

2、午间自由活动期间奔跑、追逐导致的碰撞、跌倒造成的伤害。

3、个人自主活动时的玩具、学具由于使用不慎对同学无意间的伤害。

体育运动:

1、体育课上的球类、田径等运动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即使老师有再多的指导和提醒,有时也不可避免发生伤害。

2、学生自由组织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等由于现场无老师的管理,在激烈的比赛中难免发生伤害。

3、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由于竞技性较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会让他奋力拼搏,甚至超出本人的运动极限而导致伤害。

4、学校的运动设施如单双杠、软梯、爬杆、秋千等无老师在场学生玩耍也可能造成伤害。教育活动:

1、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接触社会,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伤害。

2、在教学中一些“熊”孩子的言行会导致教师情绪失控,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伤害。

3、实验课、美术课、电脑课、劳技课等需要用到器材的有时不小心会造成伤害。

4、有些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不能接受教师的正常教育,会发生自我伤害的现象。

5、整理清洁区和教室的环境过程中因使用工具不小心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另一类是人为疏忽的伤害。

硬件设施:由于房屋、围墙倒塌、花池失修、树木枯萎、桌凳榫头松动、地面楼梯不平或湿滑、体育设施锈蚀、文化设施的边角、玻璃橱窗摇晃等隐患,学校未及时发现和整改,导致学生受到伤害。

安保问题:

1、学生到校后未经老师允许私自离开学校,保安和门卫未尽到职责,致使在校外发生伤害。

2、保安和门卫对外来人员疏于检查,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发生伤害事故。

3、值班教师未在岗或在岗但管理不力造成学生受到意外伤害。

4、学生发生伤害后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饮食问题:

1、校园商店出售“三无”食品导致学生受到伤害。

2、食堂采购了不合格食物致使学生食物中毒造成伤害。

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无论做了怎样的补救措施,都会遭到部分家长的责难,这些家长并不理会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接认为只要是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就应该学校负责,如果学校解释家长要么到校闹事,要么见诸媒体,再遇不良记者,混淆视听,学校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也给主管部门造成被动,受到上级的拷问。

面对学校遇到的校园伤害事件,作为管理者,必须积极思考对策,防微杜渐,将事故引起的反响降低到最小。

一、依法治校。聘请学校的法律顾问和法制校长,经常性的组织安全法制讲座,对象可以是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并留下相关的影像,这既是对参加人员的教育培训,也是让社会理解学校、尊重教育的渠道。遇到伤害事故第一时间要告知法律顾问并报险,让处理手段符合法律的要求和学校的责任。加强师德建设,杜绝人为的伤害事故,重视课堂安全教育与防范,从一年级就要让学生正确使用文具,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并明确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二、完善制度。按照《学校安全指南》要求,完善所有的制度,宁可制度交叉,也不能存在真空,比较容易忽略的制度有《提前到校学生管理制度》、《体育活动器材使用制度》、《玩具、学具使用管理制度》、《学生体检制度》、《家长接送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

三、安全管理。学校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安全无盲区,所有人的安全责任明确,对于校园安保更应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保安要做好上放学的持械站岗、课间夜间的检查与巡逻、进出校门人员和学生的身份原因甄别、对社会闲杂人员的无理取闹的处理,完整记载专用记录薄。值班老师则要按照分工在岗在位,履行职责,实行“首遇责任制”,课堂巡查、课间监督、活动指导、事故处置、调查记载等应面面俱到,宁可多跑百步,不做甩手掌柜。定期组织人员按分工进行安全检查,校舍、设施、教学器材、地面、食堂、校园商店等一块都不能少,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校长一定要亲自过问,坚决消除隐患。

四、安全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活动、家长会、校园广播、板报橱窗、校讯通等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留下详细的影像和记录。发放关于安全方面的告家长书一定要交到十岁以下的学生家长手中,十岁以上的学生必须让其签字收到告家长书。学校值班人员的职责必须明确,该有的巡查一次都不能少,而且做好详细的记载。正常组织安全演练,包括疏散、消防、交通、急救、食物中毒、恐怖袭击、台风雷电甚至性侵害,一定要留下影像资料。注重科学实验的指导,对电、毒、蚀等有知识介绍和预防提醒。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发生校园伤害最不可预测的风险,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专职的老师,无条件的也要安排老师参加上级的培训,已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服务。

五、学习急救技能,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急救知识辅导,这是对学校师生生存风险的关切和生存安全的支撑。

5.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五

摘要:文中分析了建筑工程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建筑工程火灾需要未雨绸缪,把好十关的对策.作 者:李滨 张延祥 刘福存 LI Bin ZHANG Yan-xiang LIU Fu-cun 作者单位:李滨,张延祥,LI Bin,ZHANG Yan-xiang(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泰安,271000)

刘福存,LIU Fu-cun(泰安市商会,山东,泰安,271000)

6.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六

同志们,应中队的邀请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车辆安全及乘车安全知识。近年来,部队车辆装备不断更新、性能不断提高,一方面,给部队执勤执法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运输保障,另一方面,因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得法、维修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给部队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那么,如何加强车辆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止车辆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执勤、执法、训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边防部队车辆事故规律的发展、变化入手,切实加强车辆管理,才能有效地做好安全行车工作。

一、车辆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

有人认为车辆事故是随机性的偶然事件,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从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客观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车辆事故同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是由于其内部系统的人、车、路的不协调造成的。分析边防部队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存在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

(一)主观方面因素

一是思想麻痹松懈。边防执勤车辆驾驶员由武警官兵担任,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路线方向和指挥信号等限制。车辆驾驶人员受特权思想支配,在行驶中常常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交通安全法规,容易出现开“特权车、英雄车、超速车”的错误思想。二是心理素质存在偏差。驾驶员由于年轻好胜,思想情绪容易波动,驾车时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受到刺激不够冷静。出警途中,有时与其他车辆比速度,加上是执行公务,更不把其它车辆、行人放在眼中,容易发生车辆事故。三是教育管理不力。基层单位在业务执勤工作上抓得比较严格,对车辆安全管理认识不够统一。安全教育存在不能经常化、制度化,走过场等情况,有的存在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等情况。四是管理规定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重用轻管”,车辆维修保养制度落实不好,平时对车辆疏于保养,遇有接警便出动,车辆带故障行驶,容易造成车辆事故。

(二)客观方面因素

一是道路状况较差。边防部队大部分处于边境偏远地区,驻地交通道路普遍较差。农牧区道路狭窄弯曲,沙石路多、柏油路少;支道多、直行道少;沟渠多、平坦地少;小道多、大路少,又缺乏交通标志,给驾车行驶造成困难。二是车辆状况不良。受自然环境和道路影响,边防部队车辆磨损老化加快,基层部队大多缺少懂车辆维护的人员,车辆技术状况不能得到保证时,容易造成车辆事故。三是驾驶技术存在不足。由于基层驾驶员流动快、驾龄短,对车辆原理、结构等不熟悉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基层道路差异较大,从森林草原到戈壁沙漠,加之业务执勤工作全天候的特殊性,驾驶员在应对各类道路、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

二、预防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车辆事故是由人、车、道路和环境在某一时刻构成劣性组合发生的,在这些因素中,人的因素是主要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车辆事故规律预防车辆事故时,必须以加强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和心理训练为重点,完善各种制度,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和驾驶员做好车辆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消除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堵住形成事故的漏洞,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

(一)管理制度是预防车辆事故的保障,应当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工作要求加强教育管理,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车辆防事故工作也是如此。发生事故,往往是肇事者违反规章制度,无视制度的管理约束,不听从劝阻,履行职责不严格,不能正确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要严格学兵的选拔制度。在选拔驾驶员培养对象时,要对其平时工作表现,身体健康状况、本人志愿、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考核,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选拔。对不符合条件的不迁就、不照顾,确实把政治思想好、作风纪律好,身体素质好的战士选上来,保证驾驶培训对象质量。二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要加强对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党委要坚持把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预防车辆事故作为部队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车辆安全 防事故工作汇报总结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三要严格落实用车制度。车辆用车管理必须坚持车辆派遣“一支笔”和“三证一令”制度。要严格按程序办理派车手续,采取主官审批,车管人员把关、值班员监控,营门设卡等措施控制车辆。对执行抢险救灾、长途等任务的执勤车辆应派具有一定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随车出行。

(二)有效监督是车辆安全关键所在,应当多渠道设置监督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机关车辆多用于公务,而基层车辆多用于警务。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要强调对外出行驶车辆的监督作用。一要增强责任意识。车管干部要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全面了解掌握部队车辆管理的相关规定和交通规则。出车前,要查询出车的起点、往返路线、道路状况等基本情况,督促驾驶员进行车辆检查和保养,绝不带故障出车。二要实施有效监督。带车干部要对驾驶员大胆管理,全程监督。首先要保证自己不开车,不喝酒、不催促驾驶员开快车;其次要管住驾驶员,监督驾驶员遵章行驶,发现违章行为,及时阻止;再次要管住车,严禁非驾驶员开车,控制行车路线,车速车距,积极协助驾驶员观察道路、行车和来往车辆情况,观察及时,提醒及时。三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与地方交警部门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落实抄告制度,借助地方交警部门对外出车辆进行全程监控,每月互通一次情况。设立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监督,一旦发现违纪违规现象,严肃查处,使开特权车,英雄车、斗气车,酒后驾车等违章驾驶现象得到有效根治。

(三)驾驶员是预防车辆事故的根本,应当做好人的预防工作。驾驶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基本技能。预防车辆事故要从驾驶员培训开始。一要把好选拔关。虽然经过培训,但驾驶员专业技能仍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在选拔驾驶员时,要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把专业技能、政治、文化、身体、心理各方面素质均过硬的学兵选拔出来从事驾驶员工作。二要把好培训关。目前,边防部队的驾驶员队伍多为一期、二期士官,驾龄相对比较短,存在着与车辆驾驶需要一定经验积累的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驾驶员队伍的驾驶技能。在参加培训班取得驾驶资格的基础上,要加强岗位练兵,认真做好驾驶员复训工作,通过理论考试、实际考核、经验积累等方式方法从外因上推动他们不断提高驾驶技能。三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考核标准细化到车辆管理的每个环节中。结合年终总结,对驾驶员队伍进行量化考核,落实奖惩规定,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同时,要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开展争当“红旗车 驾驶员”活动,提高驾驶员队伍安全行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按章办事,严守法规,树立良好的军人、军车形象。

7.浅析煤矿电气设备事故与对策分析 篇七

1 煤矿生产中发生电气事故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煤矿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已经引起各个矿业集团的重视, 也充分意识到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因此也积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实际工作中, 依然存在一些有待于在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 存在不合理的设备造型。针对质量比较差、品种比较少的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设备的特点, 要想满足我国煤矿企业生产需求, 基础产品和高新产品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同时, 在煤矿设备的配套选型方面, 还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 要求必须配套使用设备, 也就相应提出对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较高要求, 但是, 实际生产中, 往往这种适应性问题则大大折扣, 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期, 电气设备事故的高发期则是存在于这段磨合期中。 (2) 存在设备老化陈旧的问题。建井到投产使用, 在煤矿建设初期就应该要求使用成套的各种机电设备, 只有在相互配套的各个设备中, 才能保证有效的生产。但是, 这样就需要比较大一次性投入资金, 对于任何企业都存在一定困难, 设备更新换代比较慢也是由于资金投入上的不足, 这必然导致存在大部分设备的超负荷运行情况, 明显加速了设备老化速度。 (3) 存在不过关的配件质量和规格问题。煤矿各种机电设备的相应配件也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增加, 而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 我国生产煤矿机电设备配件大都为小企业, 存在着管理混乱,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造成生产出来的配件, 在材料、规格、尺寸等方面, 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内容。 (4) 存在不到位的设备检修问题。整套的先进设备应用在大中型煤矿中, 包括一系列的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 都存在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的趋势, 但是, 由于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的操作, 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造成设备损坏, 这就应要求煤矿检修人员具备负责、认真和细心的工作态度。根据相关资料, 检修不到位、人工操作不当则是引起煤矿发生煤矿机电事故的主要因素。

2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探讨

进行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能够有效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正常运行, 另外, 还能有效避免出现煤矿中的人身伤亡事故以及设备事故。在煤矿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对于电气安全管理这个系统工程来说, 始终贯穿其中, 为了更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触电事故的避免。人员生命的安全事故直接受到触电事故发生的影响。由于大量的电缆在自动挖掘时都需要, 往往触电事故都是由粗心大意所致。所以, 应该严格按照各项规定来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带电体需要进行安装栅栏门或者闭锁机构来实现隔离, 防止工作人员接近带电体。另外, 接地保护的可靠应在安装井下电气设备过程中注意, 为了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还应该进行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 (2) 电网漏电事故的避免。分散性漏电和集中型漏电则是常见的两种电网漏电形式, 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引发火灾。所以, 保证可靠的绝缘措施则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 这样能够使得漏电有效减少。 (3) 火灾事故的避免。火灾事故则常常发生在煤矿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 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这是由于超负荷、过长时间的电气设备运行, 这样会存在接触不良的导体问题, 造成增大的接触面电阻问题。火灾则是在局部高温情况下容易发生。所以, 应该对于易燃气体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 应该合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修工作, 并且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4) 电气设备短路故障的避免。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防止电火花的相关规定, 比如, 严禁带电搬迁电气设备以及相应电缆, 严禁进行相关的井下带电检修作业, 隔爆间隙检查应该落实在隔爆型的电气设备中, 保证能够有效落实好所有的规章制度。

3 对策分析与探讨

在煤矿安全工作中, 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在这个系统工作中, 应该合理配置各方面的人、物、财等资源, 切实做好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并有效建立机电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制定合理的措施和手段,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 进行电气设备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包括相关的安装调试、监测、采购、维修、检修等人员, 保证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使得机电安全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整体文化和工作水平能够全面提高。 (2) 在该单位实际情况基础上, 建立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的采购标准、卡片、设备台账、检修、维修、安装调试、出入库等相关规章制度, 应该从基础管理做好, 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的执行, 抓好制度方面的落实。 (3) 保证电气设备采购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执行, 通过必要的监测, 保证能够投入使用合格的产品。应该单独组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人员, 在进行人员配置时, 需要考虑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另外, 还应该注意厂家的软件升级、售后服务等方面。保证日常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能够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争取在萌芽状态消灭重大事故隐患。 (4)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还应该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仪表、检测仪器以及相关备件等, 另外, 还应该组件专门的机电安全监察人员, 保证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这样能够避免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失控和失效问题。 (5) 应急预案应该制定较为详细, 并且进行演练的加强则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在煤矿用电的实际基础上, 详细的应急预案应该编制, 还包括处理程序和事故汇报等, 定期开展配电工、电工和相关人员的实地演练, 力争能够有效提高配电工、电工等相关人员的应对实际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4 结语

可以看出,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中, 应该充分重视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力争能够在萌芽状态就消灭煤矿机电事故, 这样才能使得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效避免或者降低, 更好保证煤矿生产。

摘要:该文在分析煤矿生产中发生电气事故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最后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希望对于避免发生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煤矿生产,电气设备,事故,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岩.浅谈煤矿电气设备管理要点[J].煤炭技术, 2011, 30 (9) :281-283.

[2]张东旭.浅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J].科技风, 2013 (16) :273.

8.浅谈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类别;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日渐兴旺,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和贸易之后居第四位的支柱产业。但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我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据统计,全国建筑施工事故在各行业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三位,建筑安全愈来愈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和分析建筑施工多发性安全事故的成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建筑企业施工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类别及原因分析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类别

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类别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和触电。这五类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占因工死亡总数的90%以上,其中高处坠落占46%左右,坍塌占19%左右,物体打击占12%左右,机械伤害占7%左右,触电占6%左右,这五类事故被称之为建筑施工中的五大伤害。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任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械、设备、用电线路老化不良,材料质量不合格,安全保险防护设施缺乏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等等。它们构成了施工中的隐患和危险源,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2.人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状态通常是指工人生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病理状态,也包括工人的知识水平不够、技能不熟练、操作错误、忽视安全警告、手工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甚至还包括工人的性格不适合本职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工人大脑意识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他的正常反应,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3.建筑安全管理缺陷

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目前部分建筑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意识错位、重视不够,粗放的“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时松时紧,治标不治本,加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懈,使安全事故有了可乘之机;有些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高,借口工程造价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压缩安全支出,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没有得到具体落实;有些建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减少部门和人员,盲目撤并安全管理部门,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上下断档,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以上管理体系的原因造成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职工安全教育跟不上导致企业职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这些因素均为建筑施工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对策研究

为了有效预防及减少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针对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特提出如下对策。

1.隔离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首要工作就是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隔离。比如:建筑企业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电器)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资料档案,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废;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杜绝违规操作;现场安全检查人员要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密切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要加强用电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护,严禁一箱多机,电工每天认真记录《电工巡视记录》,不能记流水账;要确保企业安全资金及时到位,不得随意挪作他用;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工具、服装等,并简化安全防护工具和服装的领取手续。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人性化原则。建筑企业要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将安全人本管理意识辐射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实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做出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要进行必要的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团体要坚决处以罚款。

其次要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这是减少“人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职工的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建筑企业要经常性的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劳务队伍和新入场工人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筑企业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决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实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人员入场施工。使安全教育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要实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制度化,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另外要尽量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避免在施工后期为赶工期而延长劳动时间,造成工人身心极度疲惫,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要实行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制度,避免技术不熟练的新工人独自上场操作。对于工作中危险性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序,安排工人时要综合考虑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因素。要尽量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做好通风、照明、除湿度、减噪声等工作,在现场提供开水、洗浴、卫生间等生活必需设施。要经常了解工人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及时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使他们摆脱忧郁、焦急的困境,专心从事工作。

3.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具体说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定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在企业中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的制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培训体系;企业内部成立检查小组,经常性进行现场检查,并自觉接受行业专门检查机构检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稽查体系。

三 结语

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有着其偶然性,不可以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完全有能力去预防去控制它的发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消除其对人身安全的伤害,降低事故发生造成的各种损失。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可顾此失彼,要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不断增强实现施工企业的本质安全,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永华.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探究与思考[J] .中国房地产业,2012,(01).

[2] 涂向阳.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J] .陕西建筑,2011,(03).

[3] 王保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 .建筑与发展,2010,(04).

[4] 李娇,丁增会.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之我见 [J] .建筑安全,2009,(06).

作者简介:潘毅,男,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三处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工作。

上一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下一篇:妇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