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4-07-1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14篇)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嫦娥奔月、玉兔东升、月下老、吴刚砍桂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抽读、齐读,初步体会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可提示注意“小序”中的“兼”字以及联系自己在外所查询的资料。)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后再齐读全首词。

(三)深入理解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五)拓展延伸,畅谈感受。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中结束上。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

(八)板书设计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 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那么, 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 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 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醉眼朦胧中, 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 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 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 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 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 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 所以他才会“欢饮达旦”, 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 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 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 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 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 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 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 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 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 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 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 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 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 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 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 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 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 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 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 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自然规律是也, 何须怨天尤人, 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 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 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 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 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 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 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 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 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 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 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 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 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 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 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 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 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 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 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 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望着那轮皓月, 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 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 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 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 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 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 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 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 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 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 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 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 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词作的句意, 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 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 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大醉。醉眼朦胧中, 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 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 读对字音, 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 自己默读, 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 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 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 (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 提醒他们看注释 (3) )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 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 在文学上珠联璧合, 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 苏辙马上上书皇帝, 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 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 有130首。

明确:兄弟情深, 七年未见, 所以在月圆的中秋, 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 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 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 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 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 读出漫漫长夜, 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未圆, 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 “何事”读得要短, “长向”读得应长, “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 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从小序知道, 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 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 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 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 (由京官降为地方官) , 但心情还不错, 毕竟“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 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 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 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 还想表达什么? (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 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 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 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 天上一天, 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 人间起码要几百年, 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 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 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 “是何年”用拖音, 读得缓慢低沉, 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 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 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其实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 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 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 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 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 (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 仰望明月, 不禁婆娑起舞, 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 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不必怨天尤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 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 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 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 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 多少不如意, 多少遗憾, 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 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 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 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 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 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 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 (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 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 苏轼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 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 因作诗讽刺新法, 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下狱, 坐牢103天,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 谪居黄州, 任团练副使, 职位相当低微, 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 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 幼儿夭折, 路费已尽, 不得已上书朝廷, 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 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 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 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时年66岁, 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 你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 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 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 他毕竟是豁达的, 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 自然规律是也, 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 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 没有阳光, 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 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花褪残红》) 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 (老师说前面的话, 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

处变不惊, 坦然行世,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三

大多数八年级学生对苏轼屡遣排挤,仕途坎坷,宦海飘摇的情形所知甚少,对苏家二兄弟从小一起读书长大的手足之情一概不知,因此理解这首词的感情并准确恰当地朗读这首词并非易事。基于这一认识,我设计了“五读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诗意导入一初读课文,原始体验一合作学习,读懂词意一快速跳读,概括画面一感情美读,再现画面一玩味赏读,串写诗歌。

第一环节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氛围中,使他们初步了解苏轼创作此词的背景,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美学诗歌。第二环节让学生自己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读这首词,读得不好没关系,因为朗读中缺陷暴露得越多,这节课中朗读方面的收获就将越大。这样才能体现这堂课从“不会读”到“会读”到“读得好”的过程,实现古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第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理解促进朗读,以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第四环节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水调歌头》,然后让他们设想,如果让他们为这段音频配上合适的画面,制作四张幻灯片的话,会以什么为内容。培养学生从诗歌中筛选信息、锤炼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味到诗歌的抒情是要有所依托的。第五环节,在学生概括出“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的几个画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假想自己就是此情此景中的苏轼,不受拘束心无旁骛地美读这首词,既为背诵这首词作准备,又让学生在美读中展开想象。第六环节,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串写诗歌”,写毕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二、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

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山东密州,皓月当空,银辉遍地。北宋中期文坛上最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苏轼正面对这一轮多情的圆月,心潮起伏。他想起了小自己三岁,自幼与自己一同读书,一同成长的弟弟苏辙。他喝了整整一夜的酒,在酩酊大醉中,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咏中秋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苏轼,去感受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原始体验

词又称曲子词,在古代每首词都配有相应的乐曲,是可以唱的。今天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暂且先不唱这首词,我们还是先来读一读吧。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在小组中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自由放声朗读。其中一人朗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到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就指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也混在学生中间出声朗读。

2学生齐读并请学生自己点评他们的朗读。

3教师说出自己的听后感受,必要时举一些例子和学生一同讨论哪些句子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合作学习,读懂词意

其实,要想准确把握一首词的朗读基调,首先要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词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教师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熙宁四年,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于是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刚刚在杭州任通判期满的苏轼,为了能与从小与自己一同读书一同长大一同成名的弟弟苏辙(时任职于山东济南)近一点,主动要求调往青岛附近的密州。直到熙宁九年,这对离别七年之久手足情深的兄弟仍未能见上一面。

而后形成较为一致的答案,大致如下:

上片:望月问天,抒发词人的身世之感和矛盾心理。

下片:写月的移动,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四)快速跳读,概括画面

刚才老师曾经提到,在古代词是可以用来唱的。2008年由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的《水调歌头》伴随着“神舟七号”飞上太空。现在我们再次来聆听这首美妙的歌曲。另外,如果今天你学了这首词,爱上了这首歌,准备去参加市里的演唱赛,要给这首歌配上四张幻灯片作为背景,你们觉得该选些什么画面呢?你们可以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这四个画面的内容吗?

教师预设: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这四个画面都可以从苏轼的角度,以苏轼为主体加以概括。

(五)感情美读,再现画面

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成功地概括了这四个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一边想象这些画面的内容,一边无拘无束地再读这首词。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美读这首词。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作适当引导,如:整首词是“兼怀子由”的,所以语速要慢一些,感情要深沉一些,读到“何似在人间”时要读出对人间的喜爱和内心的释然。

(六)玩味赏读,串写诗歌

读得真棒!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觉得我们大家似乎都成了九百年前月光下的苏轼,正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回到现实中来吧。还记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个将圆未圆的月亮吗?也就是在“丙辰中秋”——七年之后,苏轼被贬至更远的黄州。虽然此时子由仍不在身旁,但是就在不远处的承天寺,有一个和他一样被贬的闲人张怀民,于是他写下了另一篇与月有关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在理解欣赏这篇文章之后,以“心情”为话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作者“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欣然起行”。在兴奋愉悦之中,又“念”及“无与为乐者”,表现出孤寂之感。在“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之后,知道“怀民亦未寝”,这让作者心中更加高兴。于是两人“相与步于中庭”,在月光下漫步,心情是多么的恬静愉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作者笔下的月夜美景,也是作者宁静美好心情的写照。然后作者轻轻地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寥寥数语意味深长: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

同学们,像这样用“写”的方式,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简洁地串讲、介绍、评说、欣赏课文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串写课文”。一个人如果有了“串写”文章内容的能力,就有了高层次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今天,我们就试着用“串写”的方式,来欣赏这首词。如果你觉得全篇串写有一定的难度,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两个画面来写。

学生在课前发放的备用纸上串写,然后交流。

教师展示自己的串写。

教师小结,全班再次吟咏这首词。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把课堂上串写的内容修改后整理到自己的作文集中。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下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虽然本地区划分为农村学校,但是如今的网络资源丰富,我结合大学的知识和上班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七年和八年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过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3.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探讨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引入。由“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4.2朗读。首先由我进行范读,强调朗读的要领,如停顿、重音、平翘舌、语速、情绪等。然后请举手的同学分别朗读,合作朗读。并请学生指出朗读的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和充分朗读,这是理解的前提,面对参次不齐的朗读水平,指出缺点,及时改正,指出优点,符合课改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4.3解读字词。请各小组学生分别讲解课文出现的实词。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其他文言文打好基础。

4.4翻译。请各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自己承担的段落内容。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句子,我做相应的指导。我想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要重视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古典诗词离我们和久远,任何一篇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结构和思想上的分析。因此,翻译课文无论难易,都要当作一个重点的步骤进行。

4.5具体的教学分析。首先,我出示问题,由各组学生合作研究,汇总信息。如A本文的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上下阙都写到了一个事物是什么?用了哪些句子来进行描写?其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着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处不胜寒“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不停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连续的思考当中,问题的答案也从开始的文中可寻到后来的结合背景方可解释。在上课的前半程没有把介绍北京单独拿出,其目的就是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文中结合背景更显出背景对于分析诗词的重要价值。

其次,对于下阙内容。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描写什么事物的?或者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接下来,承接着这个景物,深入分析作者为何无眠?无眠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诗词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纵观整个诗词。作者借月要表达的主要是思想什么?通过层层的深入分析,由景入情,不仅指导了学生写作上的层次和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诗词的能力。

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抛给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的。如遇到难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再予以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诗词能力是自己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因此,相信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很好。

4.6总结全文,说出体会(可作为作业在自习课检查)。总结的内容一方面是诗词写作思路的分析,还有思想的深刻,即苏轼在被贬官的时候保持的旷达胸襟和寄情兄弟,期盼团圆的心情。课后我的个性理解更多的是侧重这个方向写作的。

5.及时反馈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篇五

现在许多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在概括这首词的主题时都是这样表述的:这首词通过作者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乐观旷达的情绪。对这样的表述,我在教授这首词时,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提出来供各位同仁商榷。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首先要做到知人论诗,知事论诗。从词前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宋神宗即位后,由于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便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实际上是遭改革派的打击排挤,贬出京城。在杭州待了三年,苏轼又自请到密州做太守。那么苏轼为什么要抛掉湖山秀丽的人间天堂,由南往北到密州去呢?原来苏轼自遭贬后,有七年与弟弟苏辙没有见过面,当时苏辙在济南,为了兄弟之情,所以苏轼自请到密州。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弟经常见面,对弟弟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在中秋之夜发酵到了极点,故小序最后说“兼怀子由”,这就构成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词的上片借问天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篇“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连续发问,笔力奇崛,排空直入,这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脉相承,唯东坡才有此问,正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但问天天不语,于是乎,作者想到天上看个究竟,又恐“高处不胜寒”,只好在月光下顾影自怜,翩翩起舞。这里的“天”和“琼楼玉宇”的月宫不就是天子和朝廷的标志么?自古以来,天意难测,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党争激烈,象东坡这样清静如水的文人,又怎能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存呢?一想到这些,作者只能退一步以求自慰,“何似在人间”,这里的“人间”可以比作地方,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只要奋发有为,在地方上同样可以效忠君王,报效国家。这样一想,不也就“柳暗花明”了吗?

词的下片借问月探索人生的真谛。夜深人静,面对西沉的圆月,作者不禁对月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明月有情,不会对人有怨恨之意,作者进一步想开去,原来这是自然法则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由大自然的变化,想到了人生的坎坷经历,每个人的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就没有必要面对圆月产生无谓的怅恨。到这里,作者的感情转为理智,从而化悲怨为旷达。既然如此,作者就从自然和人生的法则中找到了慰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人平平安安,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美好的明月。这样一想,不又是“峰回路转”了吗?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测评”。)

二:前提测评

①请一位同学回答。

②范读(点击开关)。

③学生齐读。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好,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四:朗读训练

①播放一遍。

②学生齐读。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

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

③讲解“想象”的定义。

④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从“天河现水牛”图创造出“牛郎织女”图。

(好,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五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将会请同学们回答。)

(一)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五)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六:能力训练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二,说说自己的联想。)

2、看图三,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四,展开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今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七:音乐欣赏

①播放一次。

②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环节,通过“导学达标”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导学达标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四)联想:菏叶上的水珠象(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此图,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九: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十: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辽宁教师招聘网:ln.zgjsks.com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七

一、理论框架:及物系统分析

及物系统分析源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据此理论,语言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分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这三者构成了语言的意义潜势。其中的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概念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其作用在于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为若干个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从而研究小句如何表达概念意义,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 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s)。

二、及物系统分析

1.过程类型分析。本文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语料,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将其划分为19个小句,并进行及物性过程分析。以下是经过标记的语篇:

明月几时有?(关系)/把酒问青天。(物质、言语)

不知天上宫阙,(心理)/今夕是何年?(关系)

我欲乘风归去,(心理、物质、物质)

唯恐琼楼玉宇,(心理)/高处不胜寒 (物质)

起舞弄清影,(物质、物质)/何似在人间?(关系)

转朱阁,(物质)/ 低绮户,(物质)/照无眠(物质)

不应有恨,(关系)/何事长向别时圆?(物质)

人有悲欢离合,(关系)/月有阴晴圆缺,(关系)/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心理)/千里共婵娟。(物质)

由分析结果可见,物质过程占总过程的50%,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占总过程的45.5%。由此可见,苏轼的这首词的语篇特点是叙事型为主,描述性为辅,体现了其客观性,也符合词的文体特征。以下将对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这三个主要过程进行分析。

(1)物质过程分析。在11个物质过程中,7个过程的动作者是人,也就是词人本身,另外4个过程的施动者都是月亮,再现了词人中秋赏月, 奇想天上仙境的景象。

词的上阕以“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两句话表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整首词的上阕以“把、乘、归、不胜、起舞、弄、”等动词表现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下阕由人望月转为月照人,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借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描述了夜深月移,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团圆难以入眠的离人。“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又加重了离人的愁苦。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的“共”字寄予词人的希望,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2)关系过程分析。关系过程在语篇中出现的数量占据第二,表示事物处于某种状态的过程,描述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物体所处的环境。整首词共出现6个关系过程,集中于“有、是、似”这三个动词。“今夕是何年”一句中的“是”表达了词人对月宫的遐想,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何似在人间”这一句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词人正是借助关系过程小句的细微描写,传达了自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同时也体现了整首词意境豪放而阔大,词人情怀乐观而旷达。

(3)心理过程分析。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表达参与者的感情、想法、和感知等心理活动,涉及两个参与者,即感知者和现象。全词出现了4个心理过程,分别是“不知、欲、恐、但愿”。这四个心理过程的感知者都是词人本身,感知的现象分别是天上的宫阙,乘风归去,琼楼玉宇,以及人长久。词人的思绪在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最终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将豁达的胸襟与乐观的情调相结合,体现其清雄旷达的风格。

2 . 参与者分析。参与者是及物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与者的类型、出现的频率以及顺序,我们可以探析其核心内容以及情感变化。分析可知参与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我和月光。结合词的主题与背景可知,词人在中秋之夜,喝得酩酊大醉,望着明月,思绪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一会失意怅惘而问月,一会豁达开朗而懂月,一会描述月光,一会感慨人世,这首词仿佛是词人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可见参与者的出现频率恰好与主题相印证。

总之,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诗词,既可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框架,又可从微观上了解叙事方式,还可深刻地挖掘其内涵。同时,本文证实了及物性理论在分析中国文化典籍方面是有可操作性。

摘要:及物性系统用于不同类型语篇、文体分析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在古诗词鉴赏中的应用却不是很多。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角度出发,试图对苏轼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及物系统分析,体会词人的思想观点,探讨其可行性。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八

作者长年积郁难发之气,才有了词作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直干云霄的一“问”,作者积怨而发,可以说是“问”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气势悲愤而恢宏,作者仕途多桀,人生失意,对影自怜,对月把酒,酒入愁肠而愁肠百结,沉郁激愤何能喻之于怀?再想想自己,看看冷月,自己今时今日的处境与月中的嫦娥是何其相似啊!因而,触景生情,这一问之气足可贯穿苍宇,上通九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此时虽是中秋,浩月当空,亦或有三五文朋诗友作伴,欢饮通宵,然而,表面上的欢娱又怎能抵得消心中的寂寞愁苦!故而,此时的欢乐是属于别人的,作者的心中则只有“愁苦郁闷。”作者借酒浇愁却愁思不断,故而大醉,其时,作者即便不饮也早已醉而愁乡里了。而作者大气长出的一问,由此看来不仅是问天,更可设想是问月中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诗)作者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在这人间已是万家团圆之时,对影自怜,形影相吊。相同的境况,相同的遭遇。想想自己七年不见面的弟弟,十年的亡妻,郁愤之气不可遏止,故而又继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而这一问较之前一问,气势上虽有不及,然而其中之心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说是痛彻肺腑,几可喷血!“人间现在已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了,嫦娥,你的月宫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了?”

至此,作者多年胸中的郁闷之气得已全然发泄,但发泄了又能怎样?想起自己仕途坎坷,亲人亡散,失意怅惘之情顿生。雄胸中之气由悲愤而哀伤而失落,于是心中便萌生出超脱尘世之意“我欲乘风归去”。

然而,作者又是一个用世之人,毕竟不能全然超以象外,心中自有一种不甘之气流于笔端。但是,不甘又能怎样?想想月中的嫦娥,这千百年来不是一样的孑然而居,广寒宫的寂寞非常难耐,常年只有那一只不通人情世故的玉兔作伴,归去又能怎样?更何况“高处不胜寒!”不管是别人的排挤也好,还是耐不住月宫的冷清也好,总之,此时作者的心绪忧愤交加。由于内心的煎熬无法排解,致使作者心力憔悴,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欲哭无泪,而又无处乐意倾诉。至此,作者就犹如一个病人由原来的外伤进而转为内伤,情感之气韵由悲愤到哀伤到沉痛而几近癫狂了。于是作者发出了一声沉痛的幽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这还是在人间吗?简直是在炼狱之中啊!

心灵上长年的煎熬,亲人离散的悲切,仕途失意的伤痛,以及一切的一切的不幸,作者此时已是心神俱疲,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作者在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下,开始了梦游一般的在房子的里里外外寻寻觅觅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凭窗望月,睹物思人,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在寻无踪迹之后,不由得黯然神伤。

但是,作者从小毕竟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品格和修养自非常人能及,中国传统文人的“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此时充分体现出来。素有大志而又不能申的人,往往容易在失意受挫之后,走上心灵的自我解脱之路。苏轼也不能例外。“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适应环境。”徒然神伤又有何用?心中块垒已开始冰消雪化了。“不应有恨”。词作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由个人的情怀中解脱了出来。神气也清爽了许多,心灵也空明了许多。因而,此时的作者由个人的“小我”开始蜕变了。词作之中原来的那一股悲愤、郁闷、哀伤、失意乃至十年里心神俱疲之气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宽博之气了。

文章开头是带怨气的一问,紧接着是痛心疾首的“何似在人间”一叹,而此时作者由于积怨一竟消,所以,“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便变得心平气和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这之中还是稍带有一些无奈和无助的:既然你嫦娥与“我”同病相怜,你为什么还要让月亮在别人不能团圆的时候圆呢?但是,由于作者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超然出世,使作者在自己这一问之后便番然醒悟了,心底不由一阵释然。同时,心理不觉自嘲起来:惭愧!惭愧!枉我自称豁达开朗,洒脱不羁,怎么如今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么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执迷不悟了呢?

至此,作者的心灵终于清明如水了。由于作者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眼前的中天之月一样,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因而,在心中生出了悲哀无奈的同时,迅即便顿悟了。而心灵经过了一个由炼狱到地狱到人间再到天堂的全程的洗涤和锤炼,从而完成了心灵的蜕变,自我的形象也由一个“小我”完成了到“大我”升华。同时的气韵也开阔豁达了。最后,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祝天下的人们平安如意,今晚共享这美好月色的由衷的祈愿,成就了自己完美的形象。

综观全词,作者由悲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直干云霄的一问,到“何似在人间”这痛心疾首的一叹,紧接着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无可奈何的一问,继之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心灵解脱的一释,最后以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包容天下的宏愿结句。情感峰谷相间,情节曲折多致,气韵跌宕起伏,摇曳生姿;读来着实令人移神动性,荡气回肠,自有一语结而味无穷的神韵!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9.《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能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词。

2、能体会并用简要的语言说出月亮在词中的意蕴。

3、能探究月亮在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二)、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45分钟

(五)、教学思路:

看图联想——品读透悟——拓展探究——音乐回想

(六)、教学过程:

一、月之妙语

导入语:请观察下列图片,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你所看到的内容。

要求:

1、可以用自己最喜爱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句话等。

2、一定要包含“月”的意思。

二、书读百遍

(提示语:这唯美的画面,空灵的意境,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来形容它是最合适的了。这首词它借助的是中秋的圆月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深情。请看课文《水调歌头》。)

1、自读课文(提示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2、用文中语句概括画面内容。(提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假如画面上的人物是你,在画面情景下,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文中的那个语句?)

3、听范读。

(提示语:如果你能学会用心聆听别人的深情,你会离诗歌最近。请闭上眼睛,倾听名家的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他是如何把语调、重音等朗读要素完美结合起来的。)

4、模仿表演。(对刚才的朗读,你感觉象不象在听一首歌?其实,诗歌就具有这种音乐美的特点。下面,你能否模仿刚才的朗读,上台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5、全体大声朗读课文。

三、诗中有情

1、(提示语:对对子能用最凝练的语言涵盖内容,你能尝试完成下列对上下阕内容概括的对子吗?)

把酒弄清影 望月

2、(提示语:曾经有歌词这样唱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你知道中秋的圆月在苏轼的心中代表了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或提供的背景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要言之有理。)

月是 的代表

四、我说月亮

(提示语:我们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难忘苏轼他对弟弟的那一份真情,更难忘他那 “千里共婵娟”,对天下游子的殷殷祝福。所以,月亮是情思。在古代的诗歌中,不仅是苏轼,在中国其他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文章中,月亮是心中的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月亮在古诗中代表了什么。)合作探究

话题:月亮在古诗中的形象。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2、整理资料,形成观点。

3、用规定的句式回答。

4、每组可推选代表发言。

五、妙言生花

为某月饼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月饼盒广告封面,从画面和内容上提供创意。(可以是本堂课涉及的内容,也可以是围绕主题自创的)

六、诗歌共色

(提示语:同学们,诗中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播放flash《水调歌头》,全体合唱。

10.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篇十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写于北宋熙宁九年。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时因为思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而做的词。当时苏轼正当壮年,四十岁,在官场上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者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苏轼流连在各地期间,历经六七年未曾与弟弟苏辙团聚,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愿望一直到调任密州时仍未实现。当时的苏轼,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在官场上不得意心情沮丧,却又心怀壮志期待未来能有一天能重返汴京,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长期分离,期待相聚却又不能如意。在中秋夜这个应该是“月圆人团圆”的美景良辰,苏轼只能孤身面对着一轮明月,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情绪惹得他心绪激荡,导致抑郁惆怅齐爆发,当晚就率性“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乘着酒兴催生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夜孤独一人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想象力丰富的苏轼把“青天”当作是自己的好友,豪放地拿着酒与它对话,问着青天种种话题。青天呀!“你知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存在的?”,“月宫上的生活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这儿是熙宁九年,不知月宫里是什么时代?”又像是和好友吐苦水一般,说是想要乘着风飞到月宫去,过过那神话里的仙人生活,顺便摆脱掉目前的烦恼,那不知该有多好。 但是,话锋一转,又怕月宫寒冷的环境自己住不习惯,肯定住不了多久。又像是为自己留在人间找说法一样,说是与其孤独的住在寒冷的月宫里,还不如留在人间生活更加有趣。生活在人间虽然也是孤单一人,但是当在月下起舞时,还能有影子与自己作伴。还是留在人间吧!

本词的上半段中,从“欲...去”到“又恐...寒”到“何似...人间”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轼的的心理转折,也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生活的抑郁惆怅使之想要“离开人间”,个性的豪放洒脱使之想要“留在人间”,这两种思绪不断交替地在心中搏斗,最后终于由“离”和“留”的矛盾思想中脱离出来,做出了抉择,认定了还是生活在人间较适合他。

皎洁的月光掠过朱红阁楼,穿过雕花门窗,照着那些思念着亲人而迟迟未能入眠的人们。月亮呀!月亮!今晚是中秋夜,不是应该月圆人团圆吗?月圆而人不能团圆那是多么不幸,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啊! 想象力丰富的苏轼又将明月当作是“友人”,想到多年未见的弟弟,心中思念亲人悲伤不已,所以对着“友人—明月”连连抱怨。问其是否心中对人们怀着怨恨,所以在世人不能与家人团圆时才故意出现月圆,使得悲伤的人们更加伤感。苏轼抱怨过后,又觉得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不起“友人”,随后添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段话来为友人脱罪。如同天上的月亮不能控制自己的圆、缺和天气的阴、晴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一定会遇到无数次的不能掌控的悲、欢、离、合,世间上的事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就连月亮也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圆缺,既然如此,它怎能控制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所以在中秋的夜里照着悲伤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更加悲伤,它也是很无奈的。观点改变心态也跟着转,个性乐观开朗的苏轼想到既然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原是人世间不能避免的,那么既然有“离”就会有“合”,现在何必特意为了此时的别离而伤感呢?他心态一转,洒脱的以一句对众人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结尾词。他祝愿这些中秋月圆夜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们,祝愿这些和亲人们千里相隔,异地相思的人们都能同时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都能够活得长长久久、健健康康,一直坚持到与亲人相聚。

下半段的词中,从“照无眠”到“不应...狠”到“月有阴晴圆缺”,这个过程里的思想转变,清楚地展现了苏轼个性的`乐观开朗,最后对世人的祝愿更是将他个性中的浪漫凸显出来。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范文] 篇十一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朱惠静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哪些节日的名称?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你能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吗?

二、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苏轼(1037 -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时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这首词写的是他41岁被贬谪到任山东诸城知州时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的词句既表现了他的旷达情怀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祝愿,因此流传千古。《七律 东坡吟》

苏子风流御马前,锦心绣口冠先贤。仕途有梦书当枕,宦海无情诗入眠。笔蘸大江歌日月,兴乘玉宇吟婵娟。抚琴最喜朝云曲,不系之舟任雨烟。

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三、初读全诗

自由朗读诗歌,借助页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的地方请求同学和老师帮助。补充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不胜(shēng):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四、感知内容

听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说说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阕: 月下饮酒

下阕: 对月怀人

五、品味佳句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示例:

1、我喜欢“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六、深情吟唱。

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思小结 篇十二

古代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活的素材,中国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她是描写中秋的一朵奇葩,通过学习她,可以让学生重新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这节课,应该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荟萃,可以培养他们学习我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在课下,我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上网、查工具书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后的诗词阅读和鉴赏中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因为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要做”和“要我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后,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十三

(1)能依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

(2)能说出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虚构之笔;

(3)能依据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对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

(4)能简要地指出诗词中的意象的含义;

(5)能简单地评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篇十四

教学重点:

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欣赏《水调歌头》

1、对照小序部分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1)学生读书下注释。(2)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

(3)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4)全班齐读

3、疏通全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5)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4、能力训练 / 5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5、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总结

(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上一篇:纪检案件移送登记表下一篇:大学毕业后五年职业规划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