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共7篇)
1.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一
县奶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近三年,亚华乳业及我县奶业至今仍未走出事件“阴影”,企业发展和奶源基地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保品牌、保基地、保奶牛已成为全县上下十分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保住城步奶业,现就奶业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亚华乳业现状及对我县奶业发展的影响
亚华乳业是我县最大的龙头企业,生产高峰期2007年年产值达12个亿,上交税收达6078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4.9%,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6.5%,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占全国市场总份额的5.5%,位列全国前十强。2008年9月,河北“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暴发后,亚华乳业生产的培益婴幼儿配方奶粉发现含有三聚氰胺,致使企业退货销毁奶粉达3.2亿元,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一度停产。通过两三年的恢复整顿,全国大部分乳制品行业恢复并超过了事件之前的生产水平。但亚华因为生产管理体制不健全,销售监管措施不到位、中信股东丧失投资信心、市场占有率降低等因素,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亏损,到今年上半年止,生产断断续续,奶粉市场占有率减至3%左右,没有广告投入,没有市场营销投入,企业减员严重,下岗工人日益增多,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给我县主导产业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是基本丧失南山牌奶粉原产地优势。“三聚氰胺事件”之
前,我县两个加工厂是亚华奶粉和液态奶生产的主阵地,这也是亚华在市场占有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近两年来,亚华乳业把液态奶生产和奶粉的包装全部转移至望城,我县成了半成品加工基地,出现了城步和外宾到城步喝不上城步生产的液态奶的尴尬局面。对现有奶粉加工厂没有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日趋降低,现南山山上老厂已处于停产状态。山下工厂也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
二是严重影响我县奶牛基地的发展。受“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亚华资金周转困难,从去年下半年起就没有按月付清奶农鲜奶款,往往是拖欠了四、五个月才支付
一、两个月鲜奶款。如今年在6月底前才支付了今年3月份前的鲜奶款,7月份支付3、4月份鲜奶款,5、6、7、8月的鲜奶款至今都没有支付,欠付鲜奶款达1000万元以上,饲养30头以上的大户平均应收奶款都在10万元以上。由于鲜奶款没能及时支付,奶农生活艰难,对企业失去信心,对奶业失去信心,含泪开始卖牛维持奶业生产,从2009年至现在全县卖牛达2500余头,奶牛数量急剧减少,奶业生产形势极为严峻,基地随时有拖垮的危险。
三是乳业税收逐年递减。2007年我县奶业税收为6080万元,“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之后,2008年奶业税收为4392万元,2009年为4050万元,2010年为3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仅实现税收800万元,给我县财政任务的完成造成了极大困难。
四是存在巨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奶业是城步的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由于亚华乳业拖欠奶农鲜奶款时间长、数量大,直接影响奶农收益,企农关系难以调和,奶农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同时因为山上一厂停产,山下二厂处于半停产
状态,下岗工人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目前亚华又要取消西岩、汀坪收奶站,将会引发新一轮奶农上访。“南山”是城步老一辈创下的知名品牌,面对“南山”品牌在亚华乳业手中日益衰落,面对摇摇欲坠的奶源基地,城步的一些老同志痛心疾首,纷纷呼吁尽快解决好这一事关城步经济命脉的大事。
二、城步奶业目前脱困的出路
勿容臵疑,城步奶源基地发展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摆脱目前困境,靠亚华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乎已无可能,并且将会拖垮拖死;靠引进其他乳品企业进驻县内,可能受到政府与中信之间的协议约束,如不受约束,目前因县境内奶牛数量少,对其它乳品企业也无吸引力,短时间内招商引资很难。因此我们不能再观望,把全县奶业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亚华乳业经营形式好转上,必须当机立断,把亚华乳业当前存在的困难作为城步奶业第二次创业的机会,主动出击,挽救我们的奶业。目前,唯一可行的是唱好《国际歌》,走依托资源、依托基地、依托牧场、依托亚华、依托项目、依托市场,重起炉灶,不等不靠,自己先救自己,并逐步发展壮大之路。具体思路是:以南山牧场为主体,筹集社会资金,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成立南山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租用亚华南山品牌或亚华用场地和品牌入股的形式,建立高标准备生态牧场,新上高端液态奶生产线项目,生产巴氏液态奶,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建设更多的生态牧场,确保奶牛基地健康发展、规模发展、持续发展、稳定发展。
实施该项目,从目前来看切实可行,并且意义重大:一是亚
华乳业集团因近几年来受“三聚氰胺”等系列事件的影响,自身处境艰难,市场萎缩,开工不足,复苏乏力。在中信资金投入断续后仅靠盘活自身资产来做大做强,显然是很不够的,合资、合作、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快速增效是其被迫的选择。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立生态牧场,发展生态牧业,生产高端生态乳制品是全国奶业的发展方向。三是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巴氏奶将成为今后液态奶消费方向。纯天然、无污染、新鲜纯正的有机食奶,市场十分畅销。河北现代牧业生产有机奶四年内便成功上市。我县三年之内达到产值一个亿应该不成问题。四是有国家项目的支持。利用国家草山开发、标准化规模场建设等项目支持,可以把生态牧场创建起来,减少投入。五是可以重振牧场雄风。建立生态牧场对于打响牧场品牌、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作用十分巨大。六是可以保住全县奶源基地。七是可以加快奶业转型升级,走规模化养殖之路。公司做大做强后,在全县建设6至8个年存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将能极大推动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加强南山牧场的草山保护。八是可以帮助亚华摆脱困境,帮助亚华乳业扩大生存空间。九是投入比较少,整个项目一期投入大约2000万左右,生产线投入800万元即可。十是社会各界要求十分强烈。亚华乳业陷入困境后,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同志和广大奶农十分担忧,纷纷要求县委政府及南山牧场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拯救奶业,重振城步奶业雄风。十一是有专门的经营人才。南山做奶粉的人已全部从亚华退出,许多有实力、有管理营销才能和心系心忧城步奶业的人愿意入股共同创办生态牧业公司。十二是有利于南山牧场的草山保护。生态牧场建立后,奶牛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可以使草山得到休养生息,使
草场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生态平衡。
三、当前的主要工作
一是成立工作班子。建议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及牧场主要领导牵头,县委、县政府及牧场分管领导专抓,牧场、发改、畜牧、财政、工业等部门参加的工作班子,专抓此项工作。
二是抓紧与中信亚华乳业协商。县政府和南山牧场可以出面同中信、亚华乳业协商,以帮助亚华乳业摆脱困境的对策为切入口,商谈及建立牧业公司开展合作的具体事宜。帮助亚华乳业发展。一是商谈租赁南山子品牌进行鲜奶生产经营的问题。二是亚华乳业也可以在新成立的南山牧业股份公司投资入股,成为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蒙牛入股现代牧业的模式,即可以帮助亚华乳业发展扩张,也可以通过这种合作,解决城步奶业的出路问题,防止继续萎缩。这种方式可以不必重新申请生产许可。一旦谈成,立即就可以投入建设,投入生产,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获益的目标。同时承诺,如亚华乳业发展壮大,也可以对南山牧业公司资产和股权进行回购。
三是抓紧制订项目实施规划。请求县财政解决工作经费和项目规模编制经费,聘请专家尽快编制生态牧场及液态奶加工项目详规,确保项目尽快实施。
四是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引进经营人才。鼓励社会资金参股,经营班子和员工都必须占股,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性。
2.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二
1 垦区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现状
1.1 农机跨区作业顺利推进, 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从近年来各地场县合作共建实践来看, 共建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方面:一是通过发挥垦区农机装备、科技示范推广等现代农业发展优势, 为周边农村提供跨区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及承租农村耕地;二是农场通过广泛参与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全过程, 以整村整屯推进的方法, 将农垦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复制到农村, 将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扩展到农村, 加快了我省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1.2 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 提供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
垦区拥有健全的农业科研体系和新技术推广体系, 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国的巨大成就, 因此也就产生了垦区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引领地方农村的空间。一方面, 垦区依托农业生产科技优势, 向地方农村推广和示范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 垦区通过向地方农村出售良种、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方式, 切实提升地方农村农业生产水平。
1.3 创新机制共建园区, 深化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建
近年来, 垦地双方通过破除行政区划界限, 促进垦地基地、龙头企业成为有机整体, 农垦和地方实现了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带动项目和各类园区, 截至2013年, 垦地双方合作共建工业园区达到25个, 农业科技园区92个, 畜牧养殖小区29个, 合计投资16.1亿元, 共同招商引资项目39个, 引资合计31.3亿元。
1.4 资源共享优化配置, 农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
目前, 垦地在合作组织共建方面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主, 且运作较为成熟, 在此基础上探索农业、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建立。2013年, 共建双方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组织150个, 其中当年新增合作组织24个, 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社126个, 共建种植业合作社76个, 养殖业合作社46个, 当年共建合作组织合计投资1.57亿元。
1.5 教育、卫生、文化共建, 社会事业合作发展惠及垦地
在教育共建方面, 共建双方通过在招生不足地区合并学校, 在学校不足的地区共建学校, 以及相互放开招生地域限制、取消借读费、减免书本费等措施, 使各地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卫生共建方面, 截至2013年, 垦地双方共建或合并医院35所, 互为医保定点医院95所, 当年地方到垦区就医13.9万人次, 分别比2010年增长20.7%、6.7%和64.8%;在文化共建方面, 为进一步丰富垦地双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共建双方积极推进文体设施共享及文体活动交流。截至2013年, 垦区拥有向地方开放文体设施253处, 比2010年增加13处, 举办文体交流活动470次, 比2007年增长2.1倍。
1.6 深入整合建设资源,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为了节约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垦地双方积极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截至2013年,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垦区与地方共建通乡通村公路598公里, 共建灌区覆盖面积44万亩, 共建堤防4.4万米, 农田排水工程210公里, 旅游区22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垦地双方共建城镇道路272公里, 城镇排水工程45公里, 供热工程38公里, 环卫工程23处。
1.7 建立合作共建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案, 场县合作共建工作开展有序
开展场县合作共建, 离不开组织领导及制度、协议的规范和约束, 为了确保共建工作有序开展, 共建双方积极推进共建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的建立, 并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截至2013年, 共建双方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121个, 对接单位708个, 当年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154个。
2 进一步做好场县共建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2.1 场县共建的机制和平台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从场县共建这一理念提出以来, 虽然垦区各地和地方政府积极构建合作平台, 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沟通和指导, 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不够, 共建形式仍然以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为主, 而近年来提出的农业标准化作业、农牧产品加工、先进农业科技应用, 以及文教、卫生、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共建双方在认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各自为政思想, 另一方面是垦区和地方在体制政策上的不同, 导致共建双方无法打破各自行政区域的界限, 无法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2.2 农民陈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制约场县共建进一步深入开展
从各地共建实践来看, 我省农村农业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农民观念落后。虽然部分农民已经享受到了共建的“甜头”, 但多数农民仍然抱着“传统耕作、经验种植、靠天吃饭”的观念, 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家“小四轮”一样种地, 将其闲置并花钱请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耕作是浪费, 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场县共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共建”就是“援建”, 认为农场的农机具是政府提供的低价或免费的惠农“福利”, 主动配合农机人员实施“三代”作业的积极性不高, 这种观念给农场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 阻碍了场县共建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农村土地规模小且分散经营制约农机跨区作业大规模开展
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快速推进, 耕地流转实现了很大突破, 但总体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有的一个农户耕地就有三、四块, 条块分割种“花花田”使得农场大型农机跨区作业受到一定局限, 造成农业机械空运转时间长, 耗油量增加, 增加了作业成本, 农机户蒙受经济损失。
3 深入推进场县合作共建的对策建议
3.1 营造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环境, 构建科学共建工作机制, 推进垦地合作共建深入发展
在共建过程中, 农垦一方应摒弃以“老师”自居而高高在上的心理, 县村一方也应敞开怀抱而不把农垦当做“外人”看待, 树立共建是为了实现互利互惠的观念, 地方与农垦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通过建立日常联络、举行例会、共建情况通报、高层互访、干部兼职挂职、联合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机制, 全力推进垦地合作共建顺利深入开展。
3.2 积极推进社会事业融合, 实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加大垦地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管理体制的合作融合办法, 优化合作共建的政策环境, 力争在学校和医院等社会事业共建后的持续发展问题上实现突破。在人员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变的前提下, 重点研究探索新的管理体制, 进而实现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共建共享面进一步扩大。3.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扩大土地承包面积, 释放农业规模化经营潜力
3.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三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情况报告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县林果业发展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170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哈、维吾尔、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南部山区倚靠天山,北有低山丘陵阻隔,冬暖夏凉,光照充足,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48小时,≥10℃有效积温―3400℃,年均气温4℃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8℃,年降水量355mm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冬季处于逆温带层中,冻害轻,发展经济林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二、林业组织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县林业局下设县林业站、林业生态试验站、林业派出所等单位,各乡镇下设九个乡镇林业站。我县现在林业技术人员60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15名,林业技术人员6名,高级工9名,中级工15名,初级工5名。多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林业持续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和短期培训,同时在每年组织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聘请区、州专家讲课,加大林业技术应用,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术过硬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三、林果业发展现状(一)认真分析,找准切入点。由于我县山区特有气候优势,山区的农民历来就有栽植杏树的传统,而且也从外地引进栽培各种林果树种。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县就倡导发展林果业,主要试栽品种有仁用杏、黑加仑、鲜食杏、桃、李、苹果等,虽然早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山区独特地理位置使栽植的经济林成熟较晚,一般在8、9月份成熟,这时恰好赶上南北疆市场林果产品空白期,有些晚熟品种在9月底方能成熟,具有一定的季节差优势,加之生产的林果产品属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很大,经济效益可观。比如大有乡小份子村胡根堂种植的鲜食杏张公园,在渭户沟旅游景点,按个卖到1元钱,创下了鲜食杏产业的记录。大有乡韭菜园子村张国存种植2.5亩蟠桃,在90年代后期,每公斤7元在自家园内销售一空,亩产值约4000元。(二)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县委、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县经济林发展实际,结合经济林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林业总体规划,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发展万亩林果业的新思路,制定了《**县林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林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区域布局。在山区建设高效优质林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鲜食杏、黑加仑、海棠、桃、文冠果、沙棘等;在平原区发展以乡村品牌为重点的庭院经济林,重点发展黑加仑、葡萄、海棠、桃、李子等鲜食果品。二是结合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沙生产业。我县人工接种肉苁蓉科研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我县发展沙生产业开辟新路,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我县研究制定了肉苁蓉发展规划,大力推广人工大芸接种技术,并将其作为一项产业狠抓不放,从土地、栽培技术服务和种子纸供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肉苁蓉人工栽培,切实增强了农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兼顾了农民经济收入的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县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四荒”地拍卖中规定,确定林权70年不变,可以合法转让、租赁、继承,造林地水资源与耕地同等对待,适当减免水费等优惠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为林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切实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大林果业资金投入,扶持林果业的发展;依据各地的具体实际,选择林果业基地条件较好的村为重点村、重点户,从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并聘请我县林业专家进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林果产业的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经济林在工程建设中的比例,使林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推广。(三)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我县20开始实施万亩林果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宣传动员、组织教育培训和培养重点种植户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以工程造林为依托,大面积推广林果业和改良过去的林果业品种。是全州“经济林发展年”,明确提出以鲜食杏为重点,大力发展东三县前山逆温带林果产业的发展思路。我县根据本地实际,把鲜食杏和海棠作为重点发展品种。首先,聘请州林业局、州林科所的专家教授,对全县林业技术员、种植户及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经济林发展管理技术。其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外调优质鲜食杏接穗3万棵和种苗6万株,以及海棠种苗8万株,并及时将种苗分发到各乡镇。今年春季全县栽植优质鲜食杏张公园1486亩,野山杏5350亩,海棠2297亩、黑加仑395亩,5000多亩的野山杏以备明后两年嫁接改造。自5月1日起,聘请专业嫁接队和下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山区乡镇的老杏树进行高接换头,对前几年利用工程造林栽植的野山杏进行换种嫁接。第三,确定泉子街镇桦树园子村和新地乡六户地村为经济林发展的重点村,无偿为他们提供张公园种苗2万多株,并派技术员按技术要求及时指导栽种,从资金和技术服务上给于大力扶持,力争建成山区林果业发展的典范。目前,我县林果业尚处在基地建设阶段,现有林果业20452亩,已投产挂果面积4386.8亩,品种比较齐全,主要有鲜食杏、黑加仑、海棠、苹果、桃、李子、沙棘、文冠果等。由于大多数近几年来栽植品质优良的经济林,挂果投产面积还较小,经济效益还未充分显现。博林公司、三台酒业和小浆果协会等林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加工的果汁、果酱、果酒和果干等产品市场销售良好,但加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的占有率和拉动能力还较低。四、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一)林果业发展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确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和发展的.连续性,不随便更换改变,避免急功近利思想,确定目标,合理布局,逐年实施。(二)积极争取国家立项资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制定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高标准示范园,重点扶持,以点带面,为林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三)依靠科技带动发展。首先要加大科技宣传面,特别是加大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增收,提高科技转化率;其次要狠抓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第三要出台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引入能上能下人才竞争机制,把农民增收与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并建立林果业发展的长效监督机制。(四)加大乡镇林业站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技术服务功能,通过稳定技术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夯实林果业发展的基础。(五)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经济林苗木基地,保证特色经济林发展的苗木需求。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果业发展,坚持资源优势的转化,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企业带发展的路子。五、存在的问题(一)广大农民对发展林果业认识不足,思想还比较保守,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山区部分经济林往往种植在贫瘠的荒地中,把它当作副业来发展,并没有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基础产业而发展,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了经济林无经济效益的结果。(二)耕地向经济林地转化困难。林果业发展需要土壤肥力较高的耕地,而往往这种耕地属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土地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予以阻止,肥力低的土地栽植经济林周期长、效益低,无法突出林果业显著经济效益。(三)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林果业发展需要较高的技术队伍和大批农村林业技术能人,虽然我县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对技术队伍和农牧民的培训,但整体技术能力提高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4.县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近年来,xx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工作,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切入,以发展稀贵金属、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向纵深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增强创新意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把科技创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同部署、同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全县综合考核指标内容,不断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抓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加大财政研发投入,对创新创业给予重点保障。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xxxx年x-x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占GDP的x.xx%;地方财政科技投入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x%,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x.xx%。xxxx年全县x家企业获批研发财政奖补资金xxx.xx万元,获批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xx万元。享受xxxx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xx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xxxx万元。制定了《xx县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若干规定》《xx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xx县专利资助办法》《xx县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县里规定,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县财政分别给予xx万元、xx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认定三年有效期内且当年纳税xxx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县财政按其实际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xx%奖励给企业。
(三)抓主体培育,提高创新能力。重点抓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创新企业培育工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雄风稀贵、联合国银、惠友材料等科技企业在“首届x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回乡创业大学生李龙浩研发的新技术项目荣获“x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积极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xx多项。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县内xx多家骨干企业与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x大学、x农业大学、x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xxxx年x-xx月全县完成技术交易合同x个,成交额达x.xxxx亿元;完成专利申请量xxx件,授权xxx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x件;高新技术企业xx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占GDP比重xx.x%;完成主营业务收入xxx.x亿元。
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情况
(一)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我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稀贵金属产业走“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精深加工”之路,稀贵金属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区,为初级冶炼项目承载发展基地。xx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定位为精深加工区,重点发展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将xx家主体企业整合到xx家,已全部入园建设或原地技改x家,雄风、金润、融源已投产。众德、洪福、和盛、洪福等x家企业在原址完成技术改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中,联合国银、阳光有色、x银制品等企业稀贵金属深加工项目已投产。
(二)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形成了三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了全县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以亚氧化钛材料、新型改性聚羧酸外加剂、有机涂料等产品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产业集群。二是以晶讯光电、电子商务园等企业(平台)为龙头的电子信息领域产业集群。三是以稀贵金属综合利用、精深加工等技术为支撑的资源环境领域产业集群。目前全县纳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统计的企业xx家,其中经认定的有效高新技术企业xx家。从领域来看,资源环境领域x家、电子信息领域x家、新材料领域x家。
(三)科技助推园区发展方面:坚持“科技兴园”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发展原则,精心打造“xx经济开发区、xx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中区”二个省级园区;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柏林工业园、太和工业园”,以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为主,推进我县稀贵金属产业整合升级,实现稀贵金属工业转型升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培育稀贵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产业的集聚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实验区、生态的示范区。
三、下步工作
一是加快科技计划实施。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紧扣全县科技需求,筛选、凝练、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大的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科技项目,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推动全县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重点实施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攻关、冰糖橙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油茶种苗繁育技术研发等产业化项目。
二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认真贯彻落实《xx县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若干规定》,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企业自主研发体系,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或专利产品。重点围绕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复杂物料无害化处理、银饰品加工、冰糖橙种苗繁育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争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三是加速成果引进转化。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载体和平台,加快推进xx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xx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xx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xx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中区等科技园区建设,切实增强园区引进转化科技成果的承接能力,努力将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先进示范区。重点引进和转化一批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新材料、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5.XX县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汇报 篇五
一、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高完中3所,学校占地面积 亩,校舍建筑面积平方 米,有57个教学班,学生,共有专任教师19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2003年全县实现“两基”目标后,始终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连续快速发展。
(一)高中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2005年全县高中招生 人,在校生达 人,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 人和 人,增幅分别达 %和 %。2005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达 %,比2000年多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报名参加高考870人,其中普通高考721人,比上年增加247人。
(二)增加高中教育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借助“普九”东风,共投入资金 万元新建了董干中学实验室、综合楼、县一中综合楼及县民中科技楼,经费投入的增加,使高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5年,全县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平方米,增幅达%;图书藏量达 册,比2000年增加 册,增幅达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元,比2000年增加 元,增幅达 %。
(三)高中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县高中学校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普遍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满足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高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开展了对办学模式、课程改革、学校德育体系、人文精神培养、教材教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实验,为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广大教研人员和第一线的教师把工作的着力点和研究的视点放在教学上,对高中的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全县高中学校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今年全县的高考又有新突破。普高上线人数454人,比上年增加156人,上线率63.23%,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全县高考600分以上人数7人,比上年增加5人。
(五)信息技术建设得到加强。一是高中学校现已全部建有计算机教室,三所完全完全中学共有300余台计算机,高中生人机比为100:1;二是发展远程教育,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互享;三是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
(六)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高中教育的容量扩大和质量提升,有力的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两基”的巩固取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我县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基本走上了健康协调发展之路。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工作亟待加强。虽然全县已将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县一中、县民中两校合并扩建项目实施进展缓慢。2006年9月,按照招生计划,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200人,今年普高毕业生为721人,普通高中招生将净增479人近10个教学班,城区高中特别是县一中的校舍出现严重不足,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县一中校舍紧缺的实际问题,将直接影响今年高中新生的招录工作。
(二)教师总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骨干教师缺乏。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省定教师编制标准计算,全县缺高中教师54人;再加之高中教师的大量流动,使大部分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给高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亟需补充教师数量,调整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三)信息化设备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虽然全县三所完中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室,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由于设备老化、配置不高,人机比例过大,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要。
(四)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改造薄弱高中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校高中生贫困数量大,现在全县共有高中贫困学生2437人,占高中学生总数的87.35%,救助贫困高中辍学学生的的任务重。
(六)高中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仍滞后于急速变化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单一,亟需加快改革步伐
四、解决当前高中教育发展措施
(一)多方筹措高中建设资金,解决高中发展的“瓶颈”问题。县委、县人民政府经多次研究论证,决定将县一中与县民族中学两合并迁至独田开发片区扩建,预计投资9000余万元(其中),新建校舍()平方米。到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审工作已通过州发展和计划局的批复;环评工作、水文实测工作、征地、规划、老校区的评估等前期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中师资结构。在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关键所在,要采取加强高中学校编制管理、推进高中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的制度、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等有效措施,优化师资结构,确保高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三)坚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为高中发展提供后劲。由于麻栗坡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义务教育阶贫困学生近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巩固十分困难,我县把义务教育发展中尤为突出的救助贫困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外交部助奖学金、上海闸北区对口扶贫助奖学金以及“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切实加以解决。为高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涯保障。本文由网络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
(四)积极稳妥地搞活教育机制。在实施学校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距,不搞一刀切,实行一校一策,确保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教师安心教育事业,确保岗位竞争公平,确保收入按劳按质获取。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以县为主,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的布局设置、学籍、招生制度、教育教学服务和管理。在人事制度方面,一是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建立和推行学校办学等级制;二是校长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开招聘,建立校长和教师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任用机制;三是各校招聘教师在政策范围内有充分自主权。在分配上,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逐步试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
6.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六
在**人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实现省委提出的“两年内有大的变化”的关键时刻,尊敬的文主任一行带着对老区人民的关爱与牵挂,莅临**视察指导,让我们倍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和百万**人民,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地处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幅员1767平方公里,辖71个乡镇、875个村,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92万,是一个典型的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的老革命根据地贫困县,2001年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01年颁布实施“两纲”以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围绕贯彻落实“两纲”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被国务院妇儿工委确定为西部地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项目县,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被四川省授予两纲示范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五个纳入”“三个到位”,为“两纲”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实施“两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将“两纲”做到五个纳入,即把纲要确定的目标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有关单位的职能范围;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从而确保了“三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在制定颁发“两纲”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关于妇儿工委关于制定新“两纲”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将妇女儿童的教育、社会设施、卫生保健等重要指标列入“两纲”和有关保障妇女儿童发展的有关条款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下发了《**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措施。
第二,组织到位。为推动“两纲”的实施,我县于2003年成立了“两纲”领导小组和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在其下设监测评估专家组和监测统计组。2003年重新调整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仪府办发[2003]56号),由县政府副县长敬小娟担任主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例会、考核、检查、评估和表彰等制度,目标职责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组织工作到位。
第三、经费到位。由于我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一直都非常紧张,但政府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2004年,全县落实教育事业拨款万元,卫生经费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万元,为妇儿工委预算了3万元的工作经费,从资金上保证了“两纲”的贯彻实施。
二、实施“两纲”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两纲”的全面实施。
--开展了“两纲”宣传工作。抚州市和各县(区)围绕“两纲”的目标任务,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组织知识竞赛、开展专题宣传周等活动方式,大力宣传进步文明的性别意识、宣传先进妇女典型,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2003年全市11县(区)都组织开展了“两纲”知识竞赛活动,全市有近2千多人参加了比赛。临川区根据当地“两纲”实施情况,组织了在校学生举办两个纲要知识竞赛,并选送数篇优秀文章参加了全国征文比赛。--加强了监测评估工作。按照“两纲”评估的要求,市、县(区)妇儿工委均成立了“两纲”监测评估领导机构和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制作了详细的评估方案,编制了监测统计报告,进一步落实了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对“两纲”监测统计的指标体系,完成了指标体系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妇女发展状况和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全市11个县(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测评估组织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评估水平,今年4月底,我们还举办了一期“两纲”监测统计工作培训班,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及“两纲”示范县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二是围绕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7.县科技局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汇报 篇七
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兴起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具有一定的阶段超前性,是依托信息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是信息和知识含量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有别于传统服务业,其突出的特点是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
自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科技服务业工作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产业化”的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新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开拓进取,在科技对接、成果转化、产业延伸、网络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创业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实施江苏省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我局的科技创业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
我们坚持将招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和超值服务,积极引进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原始创新的项目。历届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严格注重“三高两低”要求,精心准备、反复筛选。我局自身几年来完成招商引资工业项目6项。其中大盛板业、东森科技是我县近几年来引进的重大工业项目,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大盛板业新投入367万元用于实施农林生物质工程项目,省配套100万元,并新投入技改和厂区固定资产工290万元;东森科技新上设备和厂区建设新上200万元。同时,大盛板业正准备投资5000万元建设留言板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调研和考察工作,东森科技准备投资万元上马绝缘板项目,目前正在考察生产线。
2、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和项目申报服务
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邀请专家为相关企业开展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协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针对企业不了解科技计划以及不知道如何申报项目的现状,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并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在内部加强团结和谐,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领导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股室之间、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通过沟通、配合与扶持,强化了科技局与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形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我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项,获得国家级立项的项目2项、省级项目8项、县级项目立项21项。围绕中药材和林木两个重点支柱产业扩大科技成果项目推广覆盖面,组织推广许多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
3、加强学习培训,构建服务平台
①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打造学习型机关。专题学习了国家和省科技大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等,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转变了观念,为迎接新任务、新挑战树立了坚定的信心。通过走出去学习考察、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形式,不断激发干部职工自学热情,使机关干部职工适时更新科技业务知识,提高驾驭科技管理工作的本领。
②加强科技信息宣传,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信息宣传队伍的学习培训,提高科技宣传队伍的素质,为科技宣传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工作,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科技工作显示度,使科技宣传向纵深化发展。止目前,县科技局网站已发布信息38条,点击率近40000次。
③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来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完善科技局网站功能,应对企业、乡镇及社会的要求,以强化信息沟通为中心,以服务基层、社会为宗旨,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推进我局信息化建设,实现从联网到办公服务平台的跨越。加强完善民营企业联系制度,科技局每个股室负责联系2家民营科技企业,从科技计划立项、新产品申报、科技成果鉴定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从而增强了广大企业职工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有问题、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供上级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二、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兴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县科技兴企的重要任务。我局以知识产权工作为抓手,以提高专利申请量为目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1、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调研,掌握各乡镇和企业科技状况及最新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由局长亲自带队深入规模以上企业对其企业发展现状、产品技术水平、项目研发情况和知识产权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撰写了我县授权专利及其实施情况、科技兴企等调研报告;
二是采取座谈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与各乡镇抓科技副职、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创新意识。一是以“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对我县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展览;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及局内有关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增强
企业负责人知识产权意识,查找企业产品与专利申请的结合点,提高我县企业专利拥有量和质量;三是召开全县知识产权工作会。会议上印发了县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从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出发,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四是为企业赠送《中国知识产权报》。止到10月份,今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20项专利,获批12项。平时经常有人打电话咨询专利如何申请,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三、加强产学研结合、引进中介服务机构
1、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扶持科技型企业方面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项目支持;加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力度,整合各项资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局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推波助澜。
2、自从政府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和资金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我县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县已有各类技术贸易机构6家,从业人员65人,近5年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达到250万元。科技中介根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进企业需求的社会优秀服务机构入住,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我们还将引进相关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管理咨询公司等多家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方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
【县餐饮业发展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在餐饮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11-23
餐饮部经营情况分析09-25
餐饮市场发展报告09-13
酒店餐饮卫生整改情况说明08-09
2018-2022年广州餐饮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目录)10-21
郑州餐饮行业发展调研报告08-06
中国首份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报告11-07
餐饮业管理11-24
餐饮业现场管理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