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

2024-07-19

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通用7篇)

1.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 篇一

《资产评估学》实验报告(模板)

最终的实验报告成果必须用A4纸双面打印!

姓 名:专 业:

学 号:地 点:实验楼 708? 606?

实验项目二:房地产评估(宋体小四)

一、实验目的(任选两种)(宋体小四)

1、理解和掌握收益法评估房地产的步骤和特点(宋体五号)

2、理解和掌握重置成本法评估房地产的步骤和特点

3.理解和掌握市场法评估房地产的步骤和特点

二、实验要求(任选两种)

根据江城资产评估系统Ver4.0及补充软件中所列关于房地产评估不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利用实验室和指导老师提供的帮助,认真完成指定实验内容,真实记录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1、学习和掌握收益法评估房地产

2、学习和掌握重置成本法评估房地产

3、学习和掌握市场法评估房地产

三、实验内容及具体步骤(任选两种)

(一)收益法评估房地产(宋体小四)

实验数据:演示案例及补充材料,或自选数据但要注明数据来源

(二)重置成本法评估房地产

实验数据:演示案例及补充材料,或自选数据但要注明数据来源

(三)市场法评估房地产

实验数据:演示案例及补充材料,或自选数据但要注明数据来源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心得

注:段落1.5倍行距

2.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 篇二

近日参观学习了邮政中心局的工作环境极其工作模式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老式的带领,讲解下了解了有关通信工程实验室的一些概况。

我们一共参观了3个实验室,实验室里的老师们都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各实验室的作用及其机器等的功能等概况,耐心的解答我们的疑问,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主要了解的有三个方面。包括: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交换机有关的知识。

(1)移动通信技术(2)计算机网络

21世纪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三网的融合,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更是显现出了计算机网络在这个信息时代的作用之大。

首先,其 连通性:所谓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上使用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 其次,其具有共享性:共享指的是资源共享。可以使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使硬件共享。

总体来讲,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总之,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那么,计算机网络究竟是什么呢?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资源。

(3)交换机

我们平常在宿舍等常会用到交换机或路由器来将我们的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连接起来。那么我们对交换机到底了解多少呢?

交换机相对于路由器功能较弱一点,速率比路由器高。而路由器常用于不同区域内的连接交换机则常应用于同一区域。

: 交换机就控制方式而论,主要分为布线逻辑控制和存储程序控制两大类:

前者是通过布线方式实现交换机的逻辑控制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仍使用机电接线器而将控制部分更新成电子器件,因此称它为布控半电子式交换机,这种交换机相对于机电交换机来说,虽然在器件与技术上向电子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它基本上继承与保留了纵横制交换机布控方式的弊端,体积大,业务与维护功能低,缺乏灵活性,因此它只是机电式向电子式演变历程中的过度性产物; 后者它是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变成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监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属于全电子型,采用程序控制方式,因此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或简称为程控交换机。

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观察能力,让我收获颇多。

3.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 篇三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0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对外开放。主管部门为国家科技部,现任实验室名誉主任为哈佛大学Charles M.Lieber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顾秉林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张清杰教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领域为:

(1)原位复合技术与精细复合材料:采用燃烧反应合成、反应聚合、反应烧结等原位复合技术,制备力学性能和物理功能优异的精细复合材料;

(2)梯度复合技术与梯度功能材料:采用梯度复合技术,制备组分、结构、功能呈梯度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3)纳米复合技术与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金属—陶瓷、有机与无机纳米复合技术,分子、离子、纳米粒子自组技术,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复合结构与材料;

(4)材料复合原理与材料设计:在不同尺度上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包括:量子化学在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结构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定量描述,梯度材料设计等。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1989 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吉林大学建设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11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崔田教授任实验室主任,邹广田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超硬材料和新型多功能高压相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技术;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超硬材料的物理基础和应用。实验室始终坚持材料研究与物理研究相结合,基础问题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高温高压合成机制与触媒机理、金刚石薄膜和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及应用、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高压物理和超高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光电信息领域的发光显示、光纤通信与传感、节能照明等方面的重大需求,瞄准发光学的国际研究前沿,围绕发光动力学过程、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发光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开展四个方向的研究:(1)发光与光伏物理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有载流子输运、激发态过程、能级匹配、电子跃迁等基本科学问题等;(2)材料的分子凝聚态结构与光电性能,主要研究分子设计与合成、溶液流变性质及相结构调控、发光薄膜结构调控与机制、研究发光分子结构、光伏器件薄膜结构调控等;(3)发光与光伏器件,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发光器件、掺稀土光学功能材料结构与发光性能、太阳电池、传感器和探测器、全印刷制备光电器件等;(4)发光显示、照明、光纤激光器与光伏器件系统集成,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发光显示与系统集成、OLED大尺寸TFT面板及专用OLED驱动IC研究、OLED显示屏图像校正研究、OLED应用研究、有机/高分子白光照明器件、基于新型衬底的GaN基蓝光和白光LED、光伏器件、光纤激光器等。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进行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左铁镛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黄伯云院士。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粉末冶金过程理论与模拟;制粉、成形、烧结与全致密化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原理与性能;先进航空刹车副用复合材料;纳米粉末及纳米晶块状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四川大学,1989年9月批准建设,1995年4月通过了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曹镛院士,实验室主任为王琪教授。

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是: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新技术和新原理的研究;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科学原理的研究;聚合物成型理论和技术研究;油田开发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近期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外场作用下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的变化,采用辐照技术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开辟辐照增容新途径;研究聚合物及其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和制备技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问题、力化学反应和化学流变学,研制新型聚合物加工设备;研制具有独特的多元结构和超分子结构的油田开发用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为促进我国高性能陶瓷的研究和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高性能陶瓷研究领域中的影响,1988年4月,经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198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9年,实验室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地——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发展基地。2001年,实验室与原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开放实验室整合。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严东生研究员任实验室名誉主任,陈立东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先生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以高性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多孔及层状材料、功能薄膜和功能晶体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材料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光声成像学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探索新材料及开辟其应用领域奠定基础。立足于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发展的前沿领域,发挥本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1)先进陶瓷材料多层次结构设计与性能、结构研究;(2)无机纳米材料研究;(3)无机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工艺研究;(4)无机新材料探索与计算材料科学研究。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基础上,经连续两次(1992和1997年)被国家评为优秀实验室后,通过专家论证,国家科学技术部于1999年10月批准组建的。2001年4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并对外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严东生院士;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副主任阎逢元研究员、周峰研究员和王立平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院士,副主任张嗣伟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党鸿辛院士。

针对摩擦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实验室确定的研究方向为: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防护材料及减摩抗磨技术。实验室重点开展(1)摩擦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2)极端条件下的摩擦学;(3)材料磨损失效与摩擦学表面工程;(4)纳米摩擦学与摩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年批准筹建,1988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广东省科技厅批准,在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显示材料与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现任实验室主任是许宁生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徐至展院士。

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是:

(1)超快科学研究:亚10飞秒脉冲的产生与诊断技术;超快量子光子开关与量子光子管研究;超快速激光光谱研究;光子晶体研究等;

(2)光信息传输与处理研究:量子光学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字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与全光计算机;光纤通信系统与集成研究等;

(3)显示材料与技术研究:大面积冷阴极电子发射材料及其在平板显示器等的应用;场致电子发射理论和新型冷阴极材料的物理机制等;

(4)光电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光电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研究;椭偏光谱和凝聚态物质共振吸收谱学的研究及谱仪的研制等;(5)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组装、纳米器件及应用;纳米材料的表征、加工;纳米技术在能源、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纳米功能材料及应用等;

(6)光电材料物理理论:光折变效应研究;弱光空间孤子研究;低维系统量子性质研究;一级相变标度性和普适性研究;临界动力学的短时标度行为相变理论研究等。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5年由国家计委批准投资建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88年对外开放。目前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在硅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的科学研究与创新、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1986年,实验室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半导体材料工学博士点,并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褚君浩院士,杨志德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l)大直径硅单晶生长及硅中微杂质、微缺陷基础研究;(2)半导体薄膜生长、物性评价及器件应用研究;(3)复合半导体光功能材料研究;(4)复合信息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5)半导体材料性质、分析测试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是赵修建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徐德龙院士。

实验室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其硅酸盐材料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建设历史。1992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硅酸盐材料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39个工程与材料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取得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实验室拥有超过6000万元和10400 m2的专业研究设备和实验室。形成了以8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公共服务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平台,可支撑热工、水泥与胶凝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薄膜与涂层、墙体以及道路材料的科学技术研究。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系1963年成立的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1986年为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由世行贷款150万美元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4年验收通过并对外开放。学术委员会由国内材料学界15名著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廉院士,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长江特聘教授孙军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金属为主的材料在服役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着重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制备工艺、成分、结构、性能等的相互关系,并根据材料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性能要求,研究其合理的性能评价指标和判据。并用于指导成分设计和制备工艺,取得最佳的服役效果。实验室的近期研究目标包括:材料在各种服役条件下机械性能的基本规律;表面强度与界面强度;先进材料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组建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3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5年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王福会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恩厚研究员。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是开展腐蚀与防护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围绕腐蚀科学前沿,针对石油、化工、煤炭、核能、海洋开发、交通、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重要腐蚀与防护问题,研究材料的腐蚀规律和控制方法、材料和表面防护层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腐蚀失效机理、材料腐蚀寿命预测方法及理论,发展腐蚀监/检测技术。

实验室设立的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1)腐蚀电化学与自然环境腐蚀。电化学腐蚀机理与控制策略;腐蚀监检测理论与技术;化学/电化学防护膜/层技术与理论;自然环境腐蚀的模拟研究;(2)高温腐蚀与防护。合金的氧化机理;氧化膜的形成、破裂、修复规律及表征;高温混合气氛腐蚀与防护;防护涂层的形成与失效;束流表面改性;(3)力学—化学腐蚀与防护。应力腐蚀开裂;环境因素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氢脆损伤与规律;多相流中材料的腐蚀、冲蚀和空蚀破坏机理与防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张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叶恒强院士。

实验室坚持以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目标,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结构型、功能型和复合型复合材料为重点,以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复合材料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新型复合材料,加速复合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主要研究项目涉及复合材料制备科学、特种能源材料、环境材料、新型电子封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隐声复合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混杂复合材料等。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实验室之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1987年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从事人工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组成、基团、结构和功能性质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设计和制备新的功能材料;重视材料制备基本过程的研究,改进现有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特性,以制备和利用综合性能优越,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开展功能晶体器件的设计、制备和应用;逐步扩展和功能晶体相关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以功能晶体为核心的功能材料科学技术新科学。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的功能晶体的设计和探索,实用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表征及其应用;低维晶体材料包括半导体薄膜、铁电薄膜、纤维、微纳材料及其相关原型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晶体生长及材料制备过程的基础研究等。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座落于古都西安,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5所重点大学之一。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的基础上,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10月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黄卫东教授担任。黄伯云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前校长傅恒志教授任实验室顾问。

实验室设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凝固理论,先进凝固技术,先进材料制备。主要研究内容有:(1)现代凝固理论。包括:凝固界面形态学;金属凝固组织形成原理;凝固过程中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熔体处理对凝固行为的影响。(2)先进凝固技术。包括:高性能复杂薄壁铸件的精密铸造;金属熔体电磁约束定向凝固;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的激光快速成形;深过冷快速凝固;单晶连铸;半固态铸造。(3)先进材料制备。包括:超高温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块状纳米软磁材料;超高内耗阻尼结构材料;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特种玻璃陶瓷材料;钒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国家教育部委及原冶金工业部于1991年11月批准筹建,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是本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物理等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年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于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进入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1998年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吕昭平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C.T.Liu教授。本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方向是:研究金属材料科学的前沿问题和我国四化建设中的重大金属材料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问题。重点目标是发展以新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与新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研究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发展新材料。具体内容如下:新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新金属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制造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基础研究;新一代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基础研究和新材料的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研究等等。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经国家计委批准于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1992年12月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科研、边开放,1995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在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曹俊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杰院士。

实验室主要围绕信息的获取、转换、处理和存储等高科技前沿领域,研究并发展新型信息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信息功能薄膜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和结构特性等基本问题及其器件应用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包括光通信用量子阱激光器和探测器材料与器件,中远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与器件,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用异质结构材料,光电集成材料与器件,高效太阳电池等;(2)硅基及新型信息功能薄膜材料:包括SOI材料制备新技术,微电子用SOI材料,光子集成用SOI材料,新型SOI材料,光子晶体材料等;(3)太赫兹光电子学:包括太赫兹光电子器件与物理,太赫兹低维半导体振荡器设计与模拟等。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新型陶瓷科学与技术事业,开拓新材料领域的学科前沿。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国家计委支持下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开始筹建于1991年,并于1995年11月正式通过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潘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龙土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有包括五位院士在内的16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实验室以高温结构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信息功能陶瓷及生物医用陶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内容包括:(1)高温、高强度、高硬度、抗腐蚀的氧化物与非氧化物的结构陶瓷;(2)能量转换的耦合、信息的传递、处理与存贮以及环境敏感响应为特征的铁电、压电、介电、半导体、光子带隙等信息功能陶瓷;(3)以陶瓷的增强增韧和功能耦合为目的的高性能复相陶瓷及陶瓷复合材料;(4)新型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基础研究。(5)新型陶瓷的显微结构、断裂力学及其可靠性、以及无损检测等;(6)生物陶瓷;(7)陶瓷纳米复合材料与超细粉体。

实验室目前共有14个研究组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开展工作。实验室在陶瓷材料增韧机理、陶瓷胶态成型技术、介电老化、铁电疲劳、结构相变、缺陷化学、纳米陶瓷材料、陶瓷表面与界面、智能材料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于1992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纤维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该实验室是在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和化纤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创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化纤专家季国标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顾利霞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彦模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方向是应用现代化科技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化学纤维的改性研究,重点在化学纤维材料自身的改性,着眼于对成纤高聚物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的理论研究;应用高分子共混、共聚等手段制备新型改性高聚物原料的研究;采用复合、混纤、异形、液晶纺丝和冻胶纺丝、环境无害化加工等新型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等。实验室致力于将这三方面的研究相结合,以制取多种具有优异服用性能和其它不同特性的纤维材料,满足民用和其它产业部门的迫切需求。

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仿真与超真纤维的研究;(2)功能型纤维材料的研究;(3)新型纺丝成型理论和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研究;(4)环保型无害化新型纤维与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是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材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为河北省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以地方重点实验室身份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认可,取得了良好成绩。2008年,正处于建设期的实验室再次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估为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为主题,立足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注重向应用开发延伸,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牵引,以亚稳材料基础科学问题、制备技术和服役为主线。在基础研究方面注重亚稳材料成分设计、形成理论、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注重亚稳材料制备技术基础、加工工艺和工业性开发。目前已形成了亚稳材料理论设计与性能预测、亚稳结构材料、亚稳功能材料、亚稳材料特种制备技术、材料超常规服役特性这5个较成熟的科研方向。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以创新型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高水平队伍的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为核心,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形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针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大主题,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和学科发展趋势,形成“材料分子设计与界面科学”、“先进无机相和有机相材料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三大研究方向。

方向1:材料分子设计与界面科学

方向2:先进无机相和有机相材料制备

方向3: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进入建设阶段,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由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润仓教授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4.22 涉密测绘成果保密自查报告 篇四

市南国土资源分局:

按照《2015年市南区地理信息保密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公司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保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为认真做好保密工作,公司结合实际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了保密工作专项会议,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以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同时在平时的例会中也多次强调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对公司档案管理员、保密员等加强保密教育,切实做好保密工作的检查督促,促进全体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涉密人员各工作环节的职能,使保密工作真正做到有规章、有依据、有准则,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密化。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为严格保密纪律,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加强公司的保密工作,我公司成立了以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同时,制定了保密工作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制定了专门的保密工作制度规章,要求所有员工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严格做到不把涉密文件带回家,不向无关人员透漏保密的内容,不在公司互联网计算机上操作与工作无关的事项。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格制度、严密措施、严明纪律,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是制定了文书管理制度,对涉密文件的处理、传阅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三是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尤其是密级文件的管理以及文印保密、计算机保密作了严格规定。办公室定期对各项保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公司保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

三、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机密安全

为切实落实保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公司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严格计算机管理。目前公司所有电脑都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对每台电脑的软件进行清理,删除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和软件,尤其游戏软件。

2,严格文件资料管理。档案室是文件资料储存场所,为确保文件不随意外流,公司聘请了一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所有文件资料的管理。具体做好文件资料的收发、分放、整理、归档、销毁等,对涉密的文件资料,只准在办公室传阅,未经批准,不得带出办公室;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确保电子文档安全。同时加大对档案室的日常管理,非档案室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准进入档案室,防止机密外泄。

3,建立防范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强化日常安全防范措施,安排部署对保密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把保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

四、自查结论

通过此次对公司保密工作的全面自查,使我们极大的提高了对测绘成果保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对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度,使公司保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做好我公司的保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5.高二(22)班小高考总结报告 篇五

一、制定计划

明确目标

2010年元月在年级小高考工作计划和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的班级小高考前工作计划,计划将每一周要做的事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并按照计划开展各方面工作,另外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即班级小高考目标:4A数及总A数列同类班级前列。在小高考中我们班实现了目标,取得了4A数列所有普通班第一的好成绩,为整个年级小高考取得的辉煌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积极引导

认真准备

坚持在舆论上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小高考,班级先后共召开了四次小高考动员及冲刺主题班会,四次班会的时间分别考前100天,60天,28天和12天,主题分别是“冲刺小高考,力夺4A”、“挑战自我”、“如何安排考前28天”、“顽强拼搏,勇创佳绩”,特别是第二学期开学后到考前的28天时间非常关键,我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每次对学生提出要求后,我就将相应的标语用大字写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标语分别是:刚开学时为“迅速调整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投入学习”,第二、三周为“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查漏补缺,实现飞跃”,最后一周为“沉着冷静,从容面对”。让学生时时能知道自己这一阶段应该做什么,另外每天课间或自习课背书时间,除了遇到特殊情况,我都要到教室去督促他们背书,要求学生要大声朗读或者我称为“狂读”,告诉他们这样能加强刺激,容易记住所读的内容,而且我还经常表扬他们说“你们的读书声很大,我离很远就能听到”,学生受到鼓励后读书则更卖力。还有就是通过宣传班级已经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营造浓烈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的以前不怎么背的同学也能放声背书了,有的同学很少得到A的也有A了。

三、既有竞争

又有合作

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机会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争取,成功是要靠自己的付出才能获得,鼓励学生要勇于超越他人,小高考就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竞争,有时候关键的一个A(1分)说不定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在第一次动员会后,就在班级后面的“展示风采”栏中贴出每名同学的名单,名单下方列出四门必修学科,然后将每次练习中考到A写到上面,这样就能让每位同学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哪一门学科有优势,要继续保持,哪一门学科还有待提高,还需多花一点时间,同时让部分不太认真的同学能看出与别人的差距,增强危机感,激发他们的斗志。另一方面还加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参加工作以后,有时候取得成功并不能靠一个人奋斗,而要一个团队进行合作,例如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相互抽背书,这样成绩都能得到提高。

四、注意协调

重视平衡

第一要协调和平衡好四门学科的时间,在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门学科中,政治和历史相对来说有部分内容比较难,因此在背书及自习时间安排上适当向这两门学科倾斜,同时根据每周的练习情况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学科进行强化,在小高考中这政治和历史学科的难度确实较大,但我们班的政治和历史成绩都非常好,为班级4A数领先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协调和平衡好几门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每次练习成绩出来后,我会在第一时间将成绩发到各位教师手中,让教师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让他们能理解我进行学科的时间分配调整,我班的几位教师没有出现抢时间的现象,最后四门学科的成绩比较均衡,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班4A数比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协调和平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部分学生对年轻教师不太信任,几名学生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了一些合理地建议,教师及时进行了调整,成绩明显有了提高,我及时在班级对教师取得的成绩进行宣传,这样学生对教师信任度大大提高,最终这门学科在小高考中取得了同类班级第一的好成绩,第四协调和平衡好教师与课代表之间的关系,我班的必修学科教师带的班级都比较多,课也比较多,非常忙,就需要课代表能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工作,每天就要课代表多到教师那里看看,有没有讲义或作业要发,但偶尔也会出现课代表忘记的现象,教师向我反映后,我及时找他们进行沟通,消除师生之间的误会;第五协调和平衡好课代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四门课代表的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但部分同学可能不太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给同学们宣传课代表工作,主要就是为大家服务,大家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这样就不会造成课代表与同学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另外班级某一门学科取得好成绩,我就对这门学科的课代表进行表扬,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成就感,课代表就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班级取得的好成绩与四门学科课代表认真工作是分不开的。

五、认真总结

不断提高

在迎接小高考的学习过程中,班级的四门必修学科成绩总体上(总A数)一直在同类班级中保持领先,但个别学科有时候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出现问题后我就及时从学生、课代表、教师等多渠道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例如政治学科在期中考试中的A数与同类班级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经调查了解得知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政治学科上用的时间不够,后来我就对政治学科在时间给予倾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A数就变为同类班级第一;每次练习结束后我都及时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进行表扬,让他们继续保持,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坚定信心,特别是经常强调小高考难度不大,只要多记忆适当加强理解,最终就能取得好成绩,因为有很多同学虽然没得到A,其实就差一两分,一方面要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另一方面就是一直坚持不能放松,经过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的4A数和各学科的总A数不断增多,最终在2010年的小高考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6.外国语学院学风品牌建设报告22 篇六

为认真贯彻全院教学工作中关于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有关精神,使我院乃至全校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英语和日语学习活动中。我院学风品牌建设围绕“语言·文化”主题展开活动。现对本学年我院学风品牌建设情况做出以下总结:

结合外国语学院的实际与特色,我院开展以“外语沙龙”为主的学习活动,主打这个特色品牌,下设两个活动:“英语沙龙”和“雪の樱”。

一.“英语沙龙”主要通过举办一系列英语学习性活动,主要活动有: 1.2014年4月举办的首届英美文化交流节,活动在毕业大厅举办,全院600余人多数参与其中,活动过程中有英语歌曲演唱,外国风情舞蹈表演,英语国家文化介绍等具有英语特色的节目形式。

2.2014年12月22日晚在1号教学楼举办英语特色活动——圣诞晚会。活动内容包括: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歌曲演唱、与外教面对面交流等。吸引数百名各系学生一起欢度节日。

3.英语专业的四级、八级的考前培训,由英语专业教研室老师组成培训小组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专业培训。

4.每个学期末我院英语专业学生以英语电影配音,英语话剧表演这两项进行专业考核。5.我院特色社团--英语广角举办的系列特色活动,其中有外教亲自教授的语音语调课Free talk、Speech craft、以及每月例行活动“英语岛”。

二.“雪の樱”主要通过举办一系列日语学习性活动,主要活动有: 1.2014年12月19日在学校的毕业大厅由外国语学院主办,日语社团樱花社承办的“中日文化交流节”是一场大型的日语交流学习型晚会,是我院最大的日语特色活动。每年一届。

2.2014年5月9日在3号楼3103教室举办日语动漫配音大赛。参与其中的有我院日语专业教师及学生。

3.每年10月份的日语演讲比赛是针对日语专业学生专业性技能比赛,比赛选出多名优秀选手参与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

4.每学期的日语能力等级测试二级、一级考前培训,由日语专业教研室老师组成培训小组对我院日语专业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专业培训。

5.樱花社主办,每月一办的日语岛活动,组织一些趣味的日语学习性活动,让同学们有一个锻炼日语口语的机会,营造轻松真实的日语学习环境。

7.固定资产实验报告22 篇七

2015年03月06日 14:25

上午9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5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行业他具体谈到了些什么?又该如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提到了什么?

李克强强调,稳定住房消费,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李克强指出,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另外,李克强表示,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他着重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能感觉到变化吧?

没有了“抑制”、“投机”、“调控”等词汇,取而代之的是“稳定”、“支持”和“促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定调是相对平稳和积极的。同时,房地产税和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进入立法和试点通道,报告中并未专门提及。在这一基调下,我们注意到,总理报告中针对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七大关键词。

逐一解读:总理报告中的房地产七大关键词

1,稳定住房消费

报告原文: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经观地产解读:再一次明确了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不会再出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措施。但同2013年相比,去掉了“抑

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提法,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调整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将“稳定住房消费”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

可以预见,2015年,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稳定住房消费需求提供支持,将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2,存量房转保障房

报告原文: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经观地产解读:2014年底,住建部开始推广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新模式。本届政府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将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该举措既着眼于住房保障,同时也兼顾了目前市场库存量巨大的现实。

3,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报告原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经观地产解读:报告首次提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年9月30日央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发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投放,旨在增强房贷资产的流动性以增加金融机构对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能力,它给盘活房地产融资市场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4,推进住房公积金改革

报告原文: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经观地产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推进公积金改革列入改革重点。去年底今年初,官方陆续发布多条针对公积金改革的通知和规定,在公积金异地贷款、探索政策性住房金融形态、放宽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条件等方面对既往政策进行调整,住房公积金的利用效率有望提高。

5,危房改造纳入棚改

报告原文: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经观地产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住房保障工作更为细致、全面和针对性,也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特点。2014年6月,中央明确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今年,该项工作首度出现在本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并将农户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到366万套。另外,城

市危房改造首度被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将享受棚改的政策资金支持。

6,新土改路径明晰

报告原文: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改革中,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

经观地产解读:同去年“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简短提法相比,今年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具体分类和要求,加之近期北京大兴区在内的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新土改路径在2015年将逐渐明晰。

7,特大镇扩权增能

报告原文: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

经观地产解读:特大镇扩权增能,意味着这类行政区域未来将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会获得更多的倾斜,其行政规格、级别会有相应的变化,功能、产业定位也会改变,产业政策等会更有利于发展和进行招商引资,尤其是改变目前到了镇一级无土地指标可用的状况。今年2月,国家同意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多家房企已在这一领域挖掘发展红利。

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22个亮点

经济观察网 两会报道组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都有哪些亮点?经济观察报网为您逐个解读。

既反腐,也追究“为官不为”

报告原文:

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 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经观说: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已经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在风气明显好转的同时,一些政府和官员不作为、怠政懈政的现象明显抬头。治国先治官,应对新形势,亟需对症下药,在持续反腐之下,推动政府高效运转,追究官员“为政不为”的责任。

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

报告原文: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经观说:

李克强总理推进简政放权的决心再次彰显无疑。这两年,政府一直在做减法,但“放的仍然不够”的声音始终存在,要全面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政府转型的路还任重 道远。在放下不该管的事儿之外,政府应该管的事儿还有很多,厘清该管那些事儿,怎么管事儿,恐怕还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

“有权不可任性”

报告原文: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

经观说:

近两年,随着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大,一些地方和部门少数人表现出了“懒政”、“怠政”的情况,“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这些观念仍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后对干部的考核与以往不一样,原来是靠审批来管,简政放权之后怎么审,不审批了怎么办。总体来说,这是政府放权后如何管,怎样履行政府职责的问题。

7%

报告原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经观说:

经济增长目标从7.5%降至7%,是一个完全主动降速的过程,在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的同时,经济的“底线思维”更加清晰,就是要保证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也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并且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经济在7%左右出现波动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出现过于猛烈的下行,就应该都是一个“合理”的增速。

“双引擎”

报告原文:

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经观说:

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路考察足迹遍布各地创业企业和组织,通过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激活了这些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同时,按照国务院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的部署,各地完成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对中国经济的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双引擎”的启动,表明本届政府在促发展和惠民生之间的平衡选择和有为担当。

三张“清单”

报告原文:

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经观说:

简政放权与规范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有明确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布局下,依法行政就有一个规范性的问题。“权力清单”相对来说推进的比较快,负面清单首先是上海自贸区一些外资企业在做,现在其他地方也在学习。“责任清单”在今年总理明确提出要求后,无论对中央部委还是地方,都会是一个重点。

大规模价改

报告原文:

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

经观说:

这将是一场自1988年价格闯关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价格改革。价格改革要触碰的或将是最后的关卡,本轮价格改革的核心是,下放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对普通百姓生活不造成负担,兼顾保护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这一次,将会如何“闯关”,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如何部署,民众将拭目以待。

政府不唱“独角戏”

报告原文: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经观说:

今年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与此同时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但财政资金有限,如何用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关键。在公共产品领域推广PPP,能够提高投资效率,也能缓解投资压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现在政府跳出了这种模式,挑选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现。

有序“混改”

报告原文:

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

经观说:

混合所有制不是要卖国有资产,也不是为了单纯的降低国有资产的比重。比如,垄断企业涉及垄断利益,无论是搞混合所有制试点还是搞员工持股,在没有破除垄断 前,都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因此,垄断性行业企业纳入试点,会被放在后面一点。而相对于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央企做混合所有制的 首选合作对象会是社会资本。

从“四大板块”到“三个支撑带”

报告原文:

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

合。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加强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建设,深化泛珠等区域合作。

经观说:

从“四大板块”到“三个支撑带”,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再升级:在传统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将“三个支撑带”提升为区域战略组合的一部分,所谓“三个支撑带”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三个合作区域,这也意味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和延伸,从原来粗放的以地域为主划分,向更注重地域之间联系、更注重区域均衡、多点支撑的发展理念的转变。

法治政府

报告原文: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经观说:

作为中国最高行政机关的“年报”,尽管对另一分支的司法改革鲜有着墨,但法治精神 贯串全篇,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到“把信访纳入法制轨道”,从“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到“加强行政监察”,都在强调建设法治政府。今后,各级政府不仅要面 临廉政监察(整顿乱作为),还要面临效能监察(整顿不作为)。各级官员不仅不能“以权压(司)法”,也不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搞“立法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了。

稳定住房消费

报告原文:

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经观说:

再一次明确了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是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强调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不会再出现全国一刀切的调控措施。但同2013年相比,去掉了“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提法,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调整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将“稳定住房消费”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

可以预见,2015年,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稳定住房消费需求提供支持,将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创新保障房供给

报告原文:

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经观说:

2014年底,住建部开始推广地方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新模式。本届政府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将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该举措既着眼于住房保障,同时也兼顾了目前市场库存量巨大的现实。

审慎开展农地土改试点

报告原文:

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改革中,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

经观说:

同去年“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简短提法相比,今年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具体分类和要求,加之近期北京大兴区在内的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新土改路径在2015年将逐渐明晰。

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化时代到来

报告原文:

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经观说:

继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建设在2014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以公开征求意见稿形式给大家见面,而今年提出的“推出”意味着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化时代即将到来,这也为民营银行建立及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个人境外投资更自由

报告原文:

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经观说:

作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步骤,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放开一直很谨慎,此前温州2011年提出的个人境外直投也因资本外流担忧而不了了之;继“沪港通”破题之后,今年的首次提出试点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正在走向深水区,这也符合“藏汇于民”。

多元化融资服务实体经济

报告原文: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经观说: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提法从去年的“推进”到今年的“实施”,表明了政府今年让注册制落地的决心和信心;而首次提及“区域性股权市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系政府喊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加强”之音。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及企业债券,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衍

生品市场创新融资模式,让融资开出多样之花,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也正彰显政府从去年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到今年的“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民营银行设立不设限额

报告原文: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经观说: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随后银监会允许五家民营银行试点,而今年不设限额,意味着民间资本如果有意愿参与设立民营银行都可以申请试点,金融领域国有垄断的局面也将加速打破,同时,这将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及服务层次,对金融改革起到探路作用。

环保与循环经济

报告原文:

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经观说:

2014年两会提到核电出口、投资节能环保领域等,但没有像今年这样将把清洁与能源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并列体现为中国新能源的四大抓手,直接提出了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可见,2015年国家加强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决心,并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几大新能源战略互为支撑,共同发力。

草根创业

报告原文: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经观说: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又一次明确和重申了这一概念。2014年两会提创业重在化解“就业”难题,而今年两会重在释放全体人民的无穷创造力,使“大众创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2015年可以预见的是,与大众创业相关联的“众创空间”“创客孵化器”等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推动草根创业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

报告原文: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经观说:

在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明确提出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当时的用词仅仅为“培育”。而今年的报告中,“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则是首次提出,并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等等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更快的与传统产业相融相生,PC互联网时代将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大消费引擎

报告原文:

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经观说:

2014年,我国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效进一步显现。依靠内需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坚定不移的转型发展方向。其中,养老、信息、旅游休闲、绿色消费、住房、教育文化这六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必将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外商投资环境优化

报告原文:“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 预期的营商环境。”

经观说:

政府利用和引进外资的态度仍然积极,但更有选择、更重监管,也更讲究公平。在此之前,发改委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意见稿被认为是是历次修订中幅度和开放性最大的一次。相比此前的2011版,新《目录》里的鼓励类的清单目录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放宽了造纸、汽车电子、名优白酒、地铁、电子商务、财务公司、连锁店、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条目从79条大幅缩减到35条,外资股比限制中,要求“合资、合作”的限制条目由原来的43条减少到了11条,有“中方控股”要求的条目从44条缩减到了32条。这不仅向市场释放积极对外自主开放的信号。也将使“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这种管理模式更加有序和有针对性,为创造内资、外资监管一致的更公平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

解读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掘金2015三大热词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汪威 初日 陈玺宇 丁玲娜 成书丽)据经济之声《天

下财经》报道,2015年,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将怎样“出招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务实、全面、充满正能量的回答。总理的表述是: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从何处掘金?

为什么是7%?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比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为什么是7%?

李克强总理说: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实现7%的经济增长没问题,调低增长速度背后有更深的含义。“百分之七是强调结构和质量,而不是速度,百分之七本身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关键是百分之七背后的质量和结构,还有百分之七的背后是否能够营造出未来增长空间。”

正如李稻葵委员所说,7%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空间从何而来?在约一万八千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答案,我们发现,里面有不少提法首次写入,有不少金句引爆网络。比如,有权不可任性、责任清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社会信用代码、创客、智慧城市等等。在这些新提法之下,中国经济走向将出现哪些变化?2015哪些领域将成为掘金大热?

报告金句: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我们先从两会最火的一句话——“有权不可任性”说起。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总理这段话赢得了会场里一片掌声,也成为昨天无数人点赞和转发的两会金句。据报告起草组负责人透露,这句表述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加入的。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这是一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更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宣言:

“有权任性,就会偏离国家的政策,偏离这种市场的轨迹,有的就是显得特别任性。你要怎么样,我就不这样,你把我怎么办?国家给你的权利,在你这个部门,你要任性那是不行的。”

有权不可任性,其实就是要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长曲福田说,这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简政放权,目的是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意跟创造力,使它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有权不可任性,关键在于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截止去年底,国务院已取消下放审批事项538项,初步实现了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标。而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这可不是说虚的,在昨天下午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明确表示,今年审批制度改革将会迎来重大变革:“现在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精简审批、规范中介、并联核准,准备在今年年底实现。同时我们要把中介服务也拿到网上来公开,哪些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费是多少、时限是多少,如果今年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那这是一次重大的革命,这是核准制度的审批。”

掘金热词,“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昨天李克强总理报告中的这段话,不但给中国制造的升级指明了方向,也点燃了很多来自制造业的代表委员的雄心。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说:“这一次工业时代的巨变,超乎所有人想象,和以往完全不同,去年美的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建立世界级中央研究院,自动化专门小组,推进适应时代变革的东西。”

“中国制造2025”,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中国需要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而在全国人大代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看来,“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融合:“生产过程不能是小作坊的,不能是人力密集、有毒、有害,又有安全风险、环保风险,靠人海战术,这是不行的。要靠工业化提升,通俗一点儿讲,就是能机器干的不要人去干,能自动化的不手动。”

“互联网+”时代滚滚而来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一个行业热词“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呢?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解释,就是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一种新的业态,比如我们已经熟悉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打车、互联网医疗。“这是我觉得一个比较合理的、合法的生态发展。我相信甚至以后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甚至农业都有可能,现在还比较遥远。但是我想每个行业、每个产业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为他所用。”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两会代表委员也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百度公司CEO李彦宏建议设立“中国大脑”计划。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则建议唤醒“沉睡”的政府数据,积极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用好大数据。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则认为,报告中的新词“互联网+”将成为带动我国传统产业根本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互联网+,显然也是对应各个领域的需求。比如过去讲‘标准化’,必须是成规模、大批量的生产,而现在需求是越来越个性化的,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之下,这个生产过

上一篇:员工入职程序下一篇: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个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