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2024-10-20

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11篇)

1.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一

根深方成参天树

——对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的思考

海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廖基任

一、部分乡镇安监机构建设趋向弱化的情况应引起注意

有份材料表明,2006年7月,我省某县级市全市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共49人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领取了安全生产检查员证,其中专职人员31人占63.2%,兼职与挂靠人员18人占36.8%;事业编制27人占55.1%,行政编制5人占10.2%,合同工17人占34.7%;到2008年8月,上述人员转岗(含挂靠)数达20人占40.8%。2008年4月1日,全市共24人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领取了安监执法证,其中事业编制20人占83.3%,行政编制4人占16.7%;到2008年8月底,上述人员转岗(含挂靠)数达10人占41.7%。这一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严重流失现象,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能保证乡镇安监队伍的稳定,推行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不过是一句海市蜃楼般的空话。

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存在流失和不稳定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这是部分地区存在着乡镇安监机构建设总体上趋于弱化或边缘化的一个反映。根据我的了解和观察,这个趋向的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点:

1、主管领导边缘化、上级监督弱化。由于安全生产监管风险大、专业性强,管安全的不“安全”,很多领导不愿意和安全生产沾边。近来,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稍有所好转,主管工业副乡镇长便不再分管安全,轮到年纪轻、排位靠后、资历浅的副乡镇长主管安全。这和国家一再强调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规定不符。

乡镇政府执掌着机构的“人、财、物”大权,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的任命与调离,日常工作的内容通常都由乡镇政府说了算。乡镇安监机构负责人岗位出现空缺也由本级政府自行安排。这样有时也导致一些人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片面认为乡镇政府比县级安监部门“说话”更为管用。

2、机构设置虚拟化。虽然乡镇安监机构大多已挂牌,但是名称五花八门,有安监所、安监站、安监办、安管办、安办等不同名称。除了极少数为单独设立 外,大多挂靠在企业服务中心、经济办、综治办、综合办等机构内,“挂安监部门牌子,干其他部门的活”,专职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甚少。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乡镇安监机构相当形象。机构里就那么几个人,却承担着联系安监、质监、消防、劳动、统计、经贸、工会等十多个上级部门的职能,还要兼管环保、交通、拆迁等其他工作,无法做到专职专能,乡镇安监机构难符其名。前不久,一位拥有五个头衔(危险化学品安全专管员、消防“三合一”整治专管员、污染源普查专管员、劳动纠纷协管员、经贸协管员)的乡镇安监员告诉笔者,2008年污染源普查花去了他半年时间,“三合一”整治又花去了他几个月时间,而真正花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上的时间却令人惭愧。

3、乡镇安监员工作力不从心,工作不安心。乡镇安监员多为兼职,分管条线多,各个职能部门都在“抢”人,和“安全”沾边的事要管,和“安全”不沾边的事也要管,乡镇安监员疲于应付,根本无力对辖区内单位实施现场日常监管,基层安监工作重形式、轻落实现象比较突出。高层往下的文件精神和基层单位向上的反馈信息,往往都会在乡镇一级形成“肠梗阻”。另外,乡镇安监员无独立执法权,乡镇安监机构在监督、指导、协调辖区安全生产工作时常常力不从心,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现在给人们的印象是,乡镇安监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较以往有所增加。但具体分析一下,他们中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调整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的,本身素质参差不一。加之在实际工作中有责无权,还有如前所说存在“点多、面广、任务重”的工作压力,让一部分人一有机会就选择调离安监岗位,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流失率远远超过其他部门。乡镇安监员的不断流失严重影响了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管理体制上的“脱节”还造成县乡之间、乡镇之间安监员不能交流,乡镇安监机构工作人员知识、年龄、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也影响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

二、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乡镇安监机构是我们安监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这个阵地的建设只能不断加强而不能丝毫有所削弱。因此,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并积极研究采取相关对策措施。以我之见,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努力去改进和加强工作。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首先,乡镇主要领导要提高认识,自觉地树立安 2 全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和改进乡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规定,让乡镇主管领导在做决策时,优先想到安全;在上新项目时,优先考虑安全;在考核政绩时,优先考核安全。其次,要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落实责任、健全制度,保障乡镇安监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的乡镇予以告诫甚至一票否决制,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监管不力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2、加大投入,提高素质。要切实加强乡镇安监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优化工作环境,落实机构、人员、职能、责任、装备、经费,做到“有机构、有人员、硬件达标、软件合格”。适当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可参照其他部门,给予一线安监人员必要的岗位补贴。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好乡镇安监机构的作用,促使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

3、拓展思路,落实措施。近年来,部分地区尝试使用政府工作雇员制来加强安监队伍力量,借智专家参与事故查处、隐患排查,破解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拓展了基层安全监管思路,创新了基层监管手段,提高了安监队伍战斗力,值得借鉴。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当地政府先后出资请两家不同的安全评价机构对辖区内高危企业集体“体检”,然后对症下药,开展安全检查与整治,2008年又聘请安评机构专家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巧妙化解了自身专业知识、精力不足的难题,效果明显。

4、改革体制,稳定队伍。稳定的乡镇安监员队伍是实施基层安全监管的人力资源保障,这支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基层监管的效果。在不断加大安全投入的同时,还要有效改善县级安监部门对乡镇安监机构的业务监督现状。一是要加强各相关部门沟通,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考核机制,确保乡镇安监员专职专能。二是对关键岗位要有话语权。乡镇安监机构主要负责人与技术骨干岗位变动需事先应与县安监局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再作变动。三是允许市县与乡镇、乡镇之间安监人员的相互交流,以促进乡镇安监队伍的良性发展。

今年是“基层基础年”,如果说安全生产事业是棵“树”,那么乡镇安监机构就是“根”。“根深方成参天树”,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一定要把“根”呵护好!

2.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二

一、绥滨县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1. 农机维修点情况

目前, 绥滨县的农机维修网点共有91个农机维修网点, 44个农机销售网点, 大部有维修技术合格证。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电器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

2. 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情况

绥滨县共有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52人, 其中持证人员96人。由于大多农机维修网点经营规模较小, 因此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只有1~2人, 规模稍大的能够达到3~4人。

3. 收入情况

农机维修效益低下, 维修网点的修理收入维持在人均1.5左右, 维修网点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

4. 配件供应情况

目前, 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整个农机配件供应量的80%以上。由于个体农机配件供应点进货渠道乱, 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 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使一些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 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二、绥滨县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 维修设施简陋、设备陈旧

农机维修服务网点设备简陋、规模小、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 大部分的维修点是以搞焊接、换件、小件机加工为主, 不能从事大型农业机械的大修保养。仅有简单拆卸工具的综合性摊点, 修理工变成了“换手”;真正学过修理的工人很少, 却从事比较复杂的维修。这样修理保养就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 导致农机具维修周期短、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2. 农机维修行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知识陈旧

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 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技术人员占90%左右, 有的连小学文化程度都达不到, 高级维修工大都年龄偏大, 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从事农机维修行业。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维修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排除机械故障的能力不强。

3. 农机维修点干预太多, 困扰农机维修的发展

现在有交通、农机、工商、税收、物价等部门一齐抓维修点, 多头管理互相制约, 致使出现某些维修点无证无业现象。另外对农机维修网点监管力度不够, 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业的监管缺乏应有的工作协调机制, 使得假冒伪劣维修配件充斥维修市场, 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

4. 农机依法管理不能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虽然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 但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目前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执法力度小, 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致使无证“维修网点”存在, 有些挂着汽车维修的牌子干着维修农机具的业务, 拒绝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违法经营。

三、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及对策

1. 利用农机政策补贴, 完善维修设备

制订农机维修设备购置补贴政策, 安排对农机维修行业的财政补贴, 逐步给农机维修点配备先进适用的高性能维修设备, 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大力扶持一批重点维修企业, 提高维修质量,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尽快完成一批农机维修网点的升级改造;发展一批有先进维修设备、有掌握专业维修人员的维修企业。

2.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农村农机维修服务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利用农机阳光工程免费培训的规定, 在农闲季节, 进村入户, 采取校训、乡训、村训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利用每年的复训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培训, 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收割机维修人员的培训, 尽早解决无专门的收割机维修点, 无收割机维修人员的问题。要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做到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边操作。

3. 加强农机维修服务工作

一是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修理设备和仪器。二是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更新农机维修技术, 帮助解决维修中的难题。农忙时随同他们一起, 巡回田间地头维修机具。三是推广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制度, 即推广季节性检修制度, 对投入“三夏”“三秋”的农机提前进行检修, 把农机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确保技术状况良好。

4. 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执法力度

3.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基本走向分析 篇三

关键词:乡镇统计机构;基本走向;独立性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群众生活、科技、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都涌现出很多新问题和新事物,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乡镇统计机构必须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资料,作为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依据。作为我国农村统计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乡镇统计的质量对我国三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乡镇统计机构要把握正确的发展走向。

一、继续保持乡镇统计机构的独立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乡镇统计作为国家统计基础的地位并未改变。乡镇统计机构不仅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承担乡镇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日常统计业务和临时统计业务,而且还必须承担重大事件、政权建设方面的日常和临时统计业务,以及乡镇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各项统计业务,例如社会保障、治安、人口等等。乡镇统计机构不仅要负责日常的全面报表性统计调查业务,而且还承担着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工作。其不仅必须对统计资料、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进行上报,还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乡镇统计机构还承担着对村组户、乡镇企业和其他单位进行统计执法、统计检查、统计培训和统计指导的功能[1]。

乡镇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统计资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技术性工作。由于统计资料、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展的,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日常性,必须以上一级统计为基础来开展工作,对统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乡镇统计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该项工作。而且乡镇统计与上级统计部门具有紧密的联系,乡镇统计人员要与县级统计部门、企业、站所和基层村组进行广泛的联系,包括应接检查、业务指导、学习培训、报表领送等等。

乡镇统计机构的业务和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该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乡镇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从而保障乡镇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工作的连续性和业务技能的连贯性,保障乡镇统计机构与上下级的贯通性。

二、积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建设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着繁重的统计任务,不仅要承担日常统计业务,还要承担很多临时性的统计业务,例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全省百村调查、农村低收户调查、农村社情调查、百岁老人调查、土地流转调查、劳务输出调查等等。这些临时性统计业务大多要靠乡镇统计机构来完成。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调查任务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业务调查职能,巩固政府统计的管理职能,积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建设,强化乡镇统计机构的职能,使乡镇统计机构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统计业务[2]。

三、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

乡镇统计机构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县级及以上政府对乡镇统计的需求程度大于乡镇政府,统计数据对乡镇政府的影响作用较小,乡镇政府的决策参考数据则往往来源于调度检查和日常检查,这也导致乡镇政府对乡镇统计机构的重视程度不足,乡镇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得不到乡镇政府的重视,工资标准较低,甚至存在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乡镇政府往往抽调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去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乡镇统计机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乡镇政府要进行科学决策,开展战略性的思考规划,就必须掌握详实、真实的统计数据,这就对乡镇统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乡镇统计机构要保障统计资料分析的科学性、统计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计体系建设的规范性等等。乡镇统计机构是县级统计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对乡镇统计机构的重视,从全县的长远发展角度推动乡镇统计建设[3]。

四、不断加强乡镇统计力量

正是由于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着非常繁重的统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强化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乡镇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乡镇统计机构工作规范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乡镇统计机构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统计项目和统计内容也在不断出现,乡镇统计机构面临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必须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

近年来,我国乡镇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统计数据的质量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这也说明乡镇统计机构本身以及上级部门对乡镇统计机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没有对我国统计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贯彻。

五、结语

在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能力,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胡荣华,刘光平,李红.江苏昆山市乡镇统计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2).

[2]杨立勋,申思.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0(23).

4.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四

作情况汇报

一、现行乡镇或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的现状。

1、机构设置情况。

全市17个镇于2009年已经全部撤销七所八站,成立农业服务中心,隶属镇政府,机构定性为事业性单位,主要职能是承担基层农业公共服务,包括农业、畜牧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2、经费投入情况。各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全部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已由市财政供养。

3、能力建设情况。全市17个镇除了排浦、峨蔓2个镇没有固定资产和办公场所外,其它15个镇原畜牧兽医站固定资产、办公场所全部保留,根据儋府[2010]53号《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意见》的要求,全部财产归市畜牧兽医局所有。

4、管理体制情况。目前镇农业服务中心“三权”归镇政府管理。

二、近年来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

1、落实中央及各有关文件情况,重点是出台的相关政策、改革方案及采取的主要措施。2009年全省基层农业“七所八站”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撤销合并农业服务中心,为顺应机构改革,确保畜牧兽医站撤销后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不削减,市政府于2010年及时出台儋府[2010]53号《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镇政府一是要设置畜牧兽医站岗位,配备专职人员。人数按大、中、小镇配备,大镇配备6人以上,中等镇配备4人以上,小镇配备3人以上,畜牧兽医业务工作受市畜牧兽医局指导。二是财产处置,原畜牧兽医站固定资产(即房产权)及仪器设备归畜牧兽医局所有。三是畜牧兽医岗位职责包括动物免疫、疫病诊断、诊疗、技术推广等畜牧兽医工作。另外,为了做好乡镇畜牧兽医站机构改革后,基层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不能丢,我局在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同意下,在全市17个镇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14个,聘任镇级畜牧兽医人员44人,负责动物检疫工作并将动物检疫工作委托给各镇农业服务中心承担,并承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负责辖区依法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等工作。

2、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镇级畜牧兽医员的工资全部由市财政供养,待遇提高,收入稳定,队伍人员都能安心基层工作。二是做到了全市279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聘用1个村级防疫员,以及5个地方农(林)场的8个村级防疫员,其工资待遇每人每月444元已纳入市财政预算。

3、开展公共服务情况。重点服务内容和效果:主要是负责辖区内动物免疫、疫病防控、诊疗、技术推广、动物检疫等畜牧兽医工作。总的来说,工作效果相对减弱。如有大部分镇出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投入的人员、经费、时间相对少,出现疫情无人管,检疫监督人员、工作不到位等。

4、今后改革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一是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及海南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的要求,要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要建立和完善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二是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捍卫无疫区品牌。三是努力提高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四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五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三、存在问题

1、市(县)级畜牧兽医机构人员编制少。

市畜牧兽医局,为副处级参照公务员单位,内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畜牧科、兽医科三个副科级机构,局核定编制10人。下属机构分别有:(1)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8人。(2)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自筹经费编制81人。

我市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又是畜牧生产大市,年生猪出栏100万头,禽类出栏1500万只,市畜牧兽医局担负全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推广、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动物检疫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市畜牧兽医局及下属机构疫控中心、动物所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没有纳入市财政预算。

多年来,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人员编制81人,其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没有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被纳入市财政预算,全部靠自筹自支解决,经费收入困难,单位仅靠一些微薄的检疫费每人每月发放工资1000元,维持生活,职工工资收入低,待遇差,生活困难,工作不安心。

3、动物防疫经费、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经费不足。一是防控物资,主要疫苗和应急物资贮备经费不足,每年至少缺口约60万元。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经费目前投入为零,按照检测要求所需要至少经费要60万元。

4、乡镇畜牧兽医站撤销合并农业服务中心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明显削弱。

主要表现:一是没有正式的专职畜牧兽医员,即使市政府下午儋府[2010]53号《儋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意见》,但绝大部分镇是以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人员和工作都服从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出现:一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注射工作人员不到位,工作难于落实;发生疫情无人管;养殖户特别是农村散养动物发生疫病到当地农业服务中心要求诊疗无人管等。各镇政府指定的动物兽医员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或从事其他工作。二是农业服务中心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大多数机构负责人业务不熟悉。三是畜牧兽医站“三权”归镇政府后,业务工作与市畜牧兽医局几乎脱钩,工作很难理顺。四是村级防疫员待遇偏低,虽然现在低到每人每月444元,但根据目前工作任务、职责及生活等情况,待遇还是较低。

四、对策建议

要继续深化兽医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稳定队伍,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增加市畜牧兽医局及市预控中心、动卫所人员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增拨工作经费。

2、按照《动物防疫法》、《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3、加大动物防疫经费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经费投入。

4、尽快恢复设立乡镇畜牧兽医站,落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为做到工作业务上统一管理,建议在镇级单独成立畜牧兽医站,其“三权”直接归市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

5、村级防疫员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五

农质发[20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结合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弱、建设步伐严重滞后,目前大多数乡镇仍处于“缺机构、缺人员、缺手段”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支持,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其作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任务,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监管服务职责正常履行、监管服务工作明确到位为检验标准,切实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条件、运行机制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11年底,在“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基本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到2012年底,完成全国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通过加强建设、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使其有明确的公益性单位性质和职责任务,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备的工作条件,有稳定的工作经费和规范的工作机制,切实全面提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

三、建设方式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主要依托现有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通过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实施联合建设。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单独规划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也可以跨乡镇建立区域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具体建设方式由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确定。鼓励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点,作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四、职责任务

主要承担农民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各项监管措施的督促落实等任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二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三是承担对种植、养殖过程的督导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

四是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导农资经营门店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完成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五、建设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编办、人事、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食品安全保障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程。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加强综合协调和业务工作指导。地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细化建设方案,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强化能力建设。各地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必要的人员编制,配备必要的工作条件。每个乡镇至少要有2-3名专业技术人员、2-3套速测仪器、1间检测用房以及督导、巡查、抽样、办公的设施设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编制不足的,要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工作。要加快建立日常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有关人员基本支出和业务工作所需经费要依法统一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规范机构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实施联合建设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统一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或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的管理;独立建设的,要参照农业技术推广或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的管理模式,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特点,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省(区、市)实际,抓紧制定本省(区、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规范。

(四)强化监督检查。农业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加强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将适时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地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管理的考评、日常检查和业务指导。对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成绩突出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人员,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6.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六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公正、公平、及时、准确、服务、便民

淮滨县国家税务局2010年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

索 引 号: QG630-0202-2010-0001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发布日期: 2010-5-27 分 类: 规范性文件 成文时间: 2010-5-27 地 区: 淮滨县 单 位: 国税局

淮滨县国家税务局2010年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国税系统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干部职工队伍,更好地履行税收职能,保证“优质服务创一流,文明创建争A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建设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河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我局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任务,今年我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省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重在建设,重视创建过程,注重创建实效”的创建方针和原则,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加强“两权”监督,突出三项重点,着力四个提高。进一步创新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营造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实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新突破,为开创淮滨国税工作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创建目标做全县执法系统文明单位建设排头兵,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实现“优质服务创一流,文明创建争A级”的工作目标。进一步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国税队伍,在贯彻执行税收政策上有新作为,在维护纳税秩序上有新办法,在优质服务上有新突破,在内部管理上无差错,各项工作再创新的佳绩。

三、保障措施创建文明单位建设先进系统活动是一项全面、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税收业务工作和创建工作作为统一的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为了建立完善“文明系统”创建活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创建文明系统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 马其福 党组书记、局长副组长: 张 勇 党组成员、副局长高 磊 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少桥 党组成员、副局长刘 畅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赵晓峰 工会主席成 员:

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办,黄淮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四、创建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建优秀班子。结合市局创建“优秀领导班子”活动的开展,认真落实“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中的各项计划和学习任务,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果。整个活动要突出一个“实”字,要落实到人,更要落实到成果上。要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等规范化制度,建立和完善学习监督考核机制。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带头参加调查活动,切实加强对调查研究的督促、指导,班子成员全年提交调研报告不少于两篇。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有明显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形成,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税风税貌进一步改善,依法行政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在学习、勤政、团结、廉洁方面的表率作用,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勤奋中抓落实,在勤政中树形象,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县局领导班子要树立团结兴局、实干兴局、事业兴局的理念,不断找准团结的基点,防止矛盾和隔阂,使团结出成绩、出干部成为共识。要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制作风,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成为一个最富有战斗力的班子集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紧紧抓住用事业引导人、激励人这个主线,注重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励干部职工走一步踏实一步,干一事成一事,支持他们干事、干成事。要用实干来树干部形象,用业绩支撑家和万事兴,把环境营造与工作部署统筹起来,建设和谐单位。要多说团结的话,多做有益的事,要关心同志,为全局建设尽职尽力,不断为淮滨国税事业凝聚动力、增光添彩。要构建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开展教育、健全监督,促进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要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落实。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真正把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防止各类腐败现象发生。要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政令畅通,纪律严明。

(二)开展党性教育,深化党建工作。在党组织建设上,抓住改革的新契机,树立新观念,落实新举措。首先,在党员中间开展“请向我看齐”活动。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处处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接受纳税人及社会监督。其次,利用每周学习日,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党员干部学习十六大报告讲座》、《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文献。第三,为求得学习时效,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的四讲活动。用正面的焦裕录、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的生动事例弘扬风范,用反面的李真、肖占武警戒党员,好事不计平凡,坏事不为微纤。通过学习和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团员真正明确“物质文明在党,精神文明也在党”。

(三)狠抓全员学习,提升队伍素质。

结合我县税收工作实际,立足全面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解决当前税收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强学习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深化“五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五种意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结合“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能力大提高”活动的开展,采取集中上课、分散作业、互帮互学、能者为师的方法,加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税收概论》、《财务会计知识》、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全体同志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提高同志们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在重要位置上。要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权利观入手,把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作为重点:一是抓理论学习。利用学习日,集中学习《十七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文献,使同志们懂得伟大出于平凡,长堤溃于蚁穴的哲理。二是开展卓有成效的作风教育。长期开展廉政教育和“三纪”、“五关”和“十二个不许”教育,举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讲座。三是开展“三爱一树立”和“双争双创”活动,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家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意识。

(四)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要在县局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与组织收入三条主线,突出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在基层单位建设上狠下工夫。继续严格遵守县局制定的《考勤签到及请销假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政务值班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税务人员着装挂牌上岗制度》、《财务管理及公开制度》、《伙食管理制度》、《综合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制度与办法,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工作。严格机关管理,要使机关的各项工作出现勃勃生机,同志们纪律严明,着装整齐,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在政治制度建设上,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支部工作要开展的井然有序,有声有色,党员、青年团员都要严格对照党章、团章要求,时时检查自己的不足与失误。

(五)建设税务文化,弘扬国税精神通过集思广益,总结升华,着意培育以管理理念、国税精神、外部形象为核心的国税文化。一是要通过规范管理量化考核,逐步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公正、严谨、规范、服务”的管理理念。二是通过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和载体活动,大力弘扬“诚信自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廉政为民”的河南国税精神,以此激励干部队伍奋发向上的团队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三是要通过严格执法,优化纳税服务,以及广泛参与扶贫济困、爱心助残、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四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扬国税文化,使之得到系统全体人员的共同认识和自觉维护,并且与时俱进,形成独树一帜的国税形象,一个声名响亮的国税品牌。五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生活。组织开展全系统运动会、税收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在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参与面广、注重效果上下工夫。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提高修养,健强身心。

(六)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创建领域。为进一步拓宽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为文明创建工作开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新颖的载体形式,要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工作保证、支持和促进税收工作这条主线,以强化宣传教育,巩固思想阵地,倡导道德新风,塑造文明形象为宗旨,继续开设淮滨国税内联网上的《税务文化》窗口——“税苑明星”、“党建之窗”、“完美人生”、“活动视窗”、“经验交流”、“税收三人谈”等栏目。要围绕《税务文化》窗口,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和国税文化建设,体现时代性,突出创新性,使我局文明创建工作搭上网络快车,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的“五大突破”:一是政治理论教育实现突破。要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资源共享程度高的优势,在网上开展“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家及省市领导讲话”等学习活动,着重对干部职工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二是要在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上实现突破。要将干部职工的心得体会、思想汇报、调研文章刊登在网上,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政治思想工作实现突破。干部职工撰写的大量文章有助于政工部门从中发现基层干部的思想波动和情绪变化,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解决大家思想上的实际问题,使干部职工思想上舒心,工作上顺心,生活上开心,从根本上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四是道德教育实现突破。要在网上突出税务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系统内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对干部职工加强热爱税收的事业观教育,依法治税的法制观教育,廉洁奉公的廉政观教育,文明征税的公德观教育。五是在先进典型的培育上实现突破。要对系统内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网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刊发,促进和加快精神文明良好风气的形成,引导干部职工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立足本职,奉献税收。

(七)创新工作方法,营造争创氛围。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创建县局浓厚的税务文化氛围为重点,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税风税貌建设,营造浓厚的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氛围。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争创学习型科室、争做学习型个人、争当学习型家庭”活动;在税收服务岗位开展“与时俱进强素质、建功立业当先锋”竞赛活动,倡导全体干部职工为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作贡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先进党小组”、“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使党员成为工作中的先锋,生活中的楷模;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公务员、文明家庭、文明居民”四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办公区的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明单位创建的硬件建设,继续发挥淮滨县局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的整体工作优势,切实把文明单位创建的整体推进和广泛参与性、创建措施的针对性和新颖性、创建活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创建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文明创建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创建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充分体现既开花又结果这一基本要求,使上级党组满意、干部职工欢迎、社会群众推崇。

五、创建要求

(一)正视自己,以求实的精神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淮滨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外部环境、经济基础差。但是,全局上下要形成一种共识,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要凭借一种团结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状态,实现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需求,加强宣传的针对性,树立创建的前瞻性,争取创建的有效性。通过加强文明单位创建的硬件建设,继续发挥淮滨国税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的整体工作优势,正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纪律观念”,切实营造“团结和谐的环境、干事创业的环境、与时俱进的环境”,努力建设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税务文化。充分发挥全局每位同志的细胞作用,以创新的意识,用创新的精神,做创新的工作,实现创建文明单位成效与时俱进。

(二)完善自己,以务实的态度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10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县局党组将坚持以学习促工作、以规范促安全、以制度促创新,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履行税收职责。继续带领国税人员适应新形势、新职责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以管理和服务为主线,不断提高征纳服务水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全面推动班子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促进淮滨税收持续增长,协调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保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高效运行一是完善健全组织。及时调整和制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责任制,各科室围绕县局创建计划制定科室创建计划。二是实施目标管理。党组书记、局长与班子成员、主管领导与分管科室要层层签订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到人。三是加大考核力度。通过加强文明创建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坚持创建工作自查和检查,坚持激励约束机制与严格管理结合运用,保障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四是发挥整体合力。政工科室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督导、检查、协调、宣传等作用,各科室、机关党支部、机关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立足于自身职能,结合实际为县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优势,献计献策,团结协助,保证县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标的实现。

7.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七

一、基本情况

(一) 机构设置。

在2002年机构改革中, 全市各乡镇农机站进行了调整, 实行农技、农机、水果、农经、水利等多站合一, 全部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目前, 全市共有22个镇, 农机共设53个编制, 现有49名农机管理员。

(二) 经费来源。

乡镇农机站经费拨款形式主要是财政全额拨款, 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有保障, 但业务工作开展经费难以落实到位。

(三) 管理体制。

自2002年机构改革后, 乡镇农机站合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原农机员继续从事农机管理工作, 管理体制为市和镇共管, 以镇政府为主, 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农机化业务工作指导。

(四) 人员结构。

目前, 全市乡镇共有农机员49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12人、初级技术人员35人。

二、存在问题

(一) 编制不够合理。

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主要部门。但是, 自乡镇农机站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后, 人员缩减。目前, 全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共202名编制, 农技占103名、水利占77名、农机仅有22名。也就是说, 每个乡镇农机员编制只有1名了。而且兼职工作多, 不仅要负责该镇的农机化工作, 还要承担常年驻村包片、森林防火、计划生育、社会稳定、新农合等非农机行政事业管理的其他工作, 全年用于开展农机化业务工作的时间占20%。即使是农机专职人员, 也经常被乡镇政府临时抽调承担其他任务, 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农机管理业务工作, 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农机化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出现“梗塞”, 难以传达落实到农村、农民和机手, 给全市的农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 管理职能缺位。

农机站管理体制为市和乡镇共管, 以乡镇政府为主, 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农机化业务工作指导。在这种推广体系中, 从事推广的人员结构复杂, 具有农机推广专业知识者较少, 且管理不规范。很多乡镇的农机推广专项经费被大量占用, 在很多地方推广计划难以落实, 严重影响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 经费投入不足。

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办公条件简陋, 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 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都是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 普遍存在推广经费不足, 示范基地缺乏, 使公益性培训、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受到了严重制约。

三、主要建议

(一) 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根据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点以及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和任务, 科学安排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编制, 确保乡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在职在岗。

(二) 合理设置机构。

按照科学合理、统一高效和利于业务指导以及公益性职能履行的原则, 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 明确职能优化设置, 独立设置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确保“六有” (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能、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 。

(三) 理顺管理体制。

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在市农机局管理为主的原则下, 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市农机局管理, 乡镇政府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 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机推广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 落实经费保障。

8.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八

一、目前我省乡镇行政机构所存在的弊端

从实践中来看,当前的乡镇行政机构的确比以前的体制要优越的多,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政治体系等方方面面都有了一些与以前不同的方面,这样已有的乡镇行政机构的一些弊端就不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1、乡镇数量偏多,分布过于分散。以我省为例:河南省现有9400多万人口,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大,人口多,截止2010年底,全省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48个市辖区,88个县,1892个乡镇,47556个村委会。在过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多設置乡镇是必要的。而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种布点分散机构的设置完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为尽管乡镇的规模很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将不可避免造成乡镇组织的机构臃肿,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会使优秀人才资源无法集中利用。这一切都使国家背负起沉重的包袱,大大地降低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效率。

2、乡镇机构设置政、企、事不分,职能错位,领导职数过多。据统计,每个乡镇的在职人员都达到三十至五十人。乡级领导职数平均二十位。乡镇政府吃“皇粮”人员过多,不仅造成财政和农民负担加重,而且会造成指挥员多,战斗员少的不良后果,这将严重削弱乡镇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而且乡镇机构的领导职位政、企、事不分,职责不清,干部管理混乱,影响乡镇机构集体服务效率和职能。

3、临时机构设置过于繁多,缺乏效率和合理性。上级主管部门每抓一件事,往往要求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并且不考虑实际情况,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人来负责。乡镇为了在上级主管部门面前好好表现,就会不切实际去设置一些臃肿机构,既增加了乡镇机构的财政负担,又冲淡和削弱了原有机构的职能,导致机构管理的交叉重复,浪费大量人财物。

二、机构改革要求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转变职能,首先,要明确乡镇政府的角色定位,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指挥一切、照顾一切的家长形象,以及没有政府行为约束的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和依法行政方面,在市场主体中起到“调控管理者”的作用,不断提高宏观经济调控和依法行政能力。其次,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搞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强化为农村、农民和农业服务的功能上,发展公共福利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行机制。第三,乡镇政府要把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作为转变职能的核心,要把不该办的事坚决减下来,做到不“越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做到不“缺位”;把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责分离开来,做到不“错位”,从而使政府职能该弱化的弱化,该强化的强化,该转移的转移。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社会管理的水平。第四,乡镇政府要由一靠红头文件、二靠政策倾斜、三靠政府保护的行政支配型行为模式,转变为靠市场、靠规则、靠信息、靠创新、靠信用的市场导向型行为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高效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通过提供体制改革、法律、筹融资咨询服务以及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服务,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职能涉及到对乡镇政治经济和社会事物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财政、民主建设、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这些同时构成了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具体地说:

1、政治职能

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生产的安定,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巩固、支持、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执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积极支持代表的活动并保证他们能履行职能;加强乡镇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管理自己事物的机构,成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2、经济职能

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统筹和规划乡镇经济发展的布局;宣传并实施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资源利用政策等;提供信息指导,通过各方面的渠道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经济信息;还肩负着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等功能。

3、文化职能

主要是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宣传和大力提高乡镇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大力发展体育、卫生、广播和影视事业,把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以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此外乡镇政府还担负着优抚工作、救灾工作、社会福利和人口控制等其他职能。这种多职能为一体的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与其相应的行政机构体系。

四、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

对于河南这个拥有9400多万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66%以上的农业大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乡镇政府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要基于河南省情,走符合本省实际的改革道路。在改革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新界定乡镇政府的地位和作用,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

1、乡镇政府职能逐步从“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

由于受长期封建专制和人治传统思想的影响,“政府至上”、“政府高明”的观念根深蒂固,使乡镇政府在决策上带有很浓的个人主义色彩。如在城镇规划中,有些乡镇政府领导往往随自己的意图而人为地改变规划或制定规划。有的甚至出现城镇规划随企业厂长(经理)走的奇怪现象,他们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任由厂长(经理)的喜好而随意改变规划,究其原因:这些所谓的“领导规划”、“老板规划”的背后是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的因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必须是负责任、讲法治的政府,应该变“政府至上”为公民至上,法律至上,即要通过责任和法治政府新理念的确立,使“治国者先受治于法”,从而真正做到行政行为的实质合法、程序合法和内容合法。

2、乡镇政府的职能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是“领导型”和“统治型”的管理模式,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要求政府是“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鼓励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乡镇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础设施、文化体育、基础教育和扩大就业等方面上来。

3、乡镇政府的职能逐步从“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

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乡镇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大多是属于直接管理,在乡镇政府经营机制转换前,政府以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直接介入对企业的管理,导致政企不分,使企业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逐步从“直接型”向“间接型”管理方式转变,政府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政府部门则坚决“退位”。

参考文献:

[1]徐湘邻.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李观虎. 河南省小城镇建设中乡镇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J].平原大学学报,2005,(4).

[3]宋慧芳. 乡镇政府职能二维度解读———基于职能嬗变的动因及价值定位的思考 [J].桂海论丛,2006,(2).

[4]贾振民.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

[5] 李建光.推进城市化必须完善乡镇政府职能[J].行政与法,2001,(5).

[6] 王勇.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决策体制的创新[J].农村经济,

2005,(1).

[7]赵敬锋. 转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之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4).

[8]赵新晓. 关于乡镇政府转变职能问题的哲学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

9.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九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农机农艺;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88-1

隨着乡镇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所的改革工作已步入深层次阶段。根据中发[2011]5号《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吉办发[2012]5号《关于进一步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意见》精神,乡镇站所的改革工作已势在必行。

1 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乡镇站所也经历过几次机构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注入了新的内涵,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就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而言,八十年代初,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生产责任的需要,原乡镇农机站更名为农机管理服务站,机构职能着重强调了管理和服务。随着各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不断弱化,许多地方将农机管理服务站下放到乡镇,有的实行县乡双重管理(人员编制归县主管部门管,人员经费由乡镇财政负责)。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农业,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丧失了行政管理职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又更名为农机服务中心(或农机技术推广站),主要作用是技术推广、培训、指导和服务。总之,乡镇农技推广站通过多次机构改革后,机构的工作效能不但没得到整体提升,相反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环境保障不足等因素,造成人心涣散、队伍不稳,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犹如纸上谈兵,效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 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就是现代科技协作的农业,各部门的协作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全局。现代农业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两项基本要素:一是农艺;二是农机。现代农业注重农艺与农机的协同发展,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要有系统规范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机械新技术的跟进。现代农艺技术的发展是以“操作简便、节省成本、稳产高产”为目标,而现代农机技术的发展是为作物生长、收获及加工等提供所需的生产机具,是以“满足农艺要求,因地制宜使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切入点的,二者有着很强的互补作用。只有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让农业机械发挥更好地的效能,才能使农艺技术得到有效的实施、延伸,农业效益得到提升。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农业设备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高效、服务体系完美等。因此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产能,增加效益。如果没有现代农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就无法实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践证明,农机农艺相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者的结合应该是客观的、科学的、规范的。农机与农艺不仅是理论上的结合,更需要农机与农艺科研部门及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结合,也是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结合。只有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益,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是人口多,耕地少的农业人口大国,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推动乡镇农机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现行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已经适应不了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人站或两人站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事双重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弊端,这种管理制度既缺乏科学性,又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困难的乡镇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十分简陋,既没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又没有常规的试验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加之农机农业两个部门,势单力薄,各自为战,难免给人们留下无所作为,形同虚设的印象。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机农艺结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和农技示范户等独有的实验基地做支撑,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机农艺结合上大有作为,前景十分广阔。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区域整合工作,既有利于规范乡镇站所小而乱等问题,又能激发和提高站所的工作效能,推动乡镇农机农艺的结合十分必要。

10.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十

|问:请介绍一下宜宾市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情况。

|答:目前, 宜宾全市乡镇公益性农技术推广站共有181个, 核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编制11200名, 配备农技人员11158人, 人均工作经费21500元左右, “川委办[2011]29号”文件出台后, 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宜委办[2012]1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 已印发各区县实施。目前全市10区县都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要求, 出台了健全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

|问:目前宜宾市乡镇公益性推广机构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

|答: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全市10个县 (区) , 除高县外, 其余都实行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人员被其他工作占用达55%。二是专编不专用。宜宾市核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编制1 200名, 实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只有672人, 而且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只有65%, 远远低于国家规定不低于80%的要求。三是经费保障不足。目前, 全市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年人均工作经费只能维持日常办公开支。而且, 全市绝大多数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经费由乡镇政府统筹开支。四是推广工作条件差。目前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80%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 90%没有试验示范基地, 70%没有专用电话和计算机, 95%没有交通工具和仪器设备。

|问:2012年宜宾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 请介绍一个这个文件出台背影和主要特点。

|答:“川委办[2011]29号”文件出台后, 我们向宜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 而且由我们宜宾市农业避牵头, 与农办、发展改革、编办、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由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宜委办[2012]1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 该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规范机构设置, 将独立设置的乡镇农技、农机推广机构整合, 统筹建立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 实行一乡镇一农技推广机构模式;二是彻底理顺管理体制, 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由乡镇管理为主调整为县级农业部门管理为主,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三是严把人员进口关, 将乡镇农技人员编制由乡镇事业编制调整为县级派驻编制管理;四是切实强化岗位管理, 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 解决编制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五是加强经费投入保障, 将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六是持续开展人员培训, 制定了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中长期规划, 并设立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财政专项资金。

|问:宜宾市农业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答:我们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下5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推广机构建设。督促指导全市各区县做好乡镇农技、农机推广机构整合, 统筹建立乡镇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 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牌子。

二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细化岗位职责, 确定岗位数量、实行定岗、定员、定责, 确保专编专用。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加强聘用人员管理, 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农技人员培训制度,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分层次、分产业类别开展农技人员培训, 创新推广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业推广骨干力量。

三是加强工作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资金支持, 认真落实条件建设的配套政策和资金, 按照“有办公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交通、服务手段”的要求, 配备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办公室、会议和培训室、档案资料室、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室、检测室、器械保管室等基础设施, 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经费投入保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 将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抓紧落实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倾斜政策, 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 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 调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围绕乡镇公益性职能的发挥, 指导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立起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职责任务明确、方式方法先进、反应灵敏、服务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注入生机与活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功能作用,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

11.绥滨县乡镇机构建设规划 篇十一

一、选准品种, 精选药剂拌种

选择生育期适宜、抗倒伏、增产潜力大、抗病虫、亚有限半矮秆耐密类型中熟品种。目前比较适宜的品种有红丰11、黑农35、垦丰16等, 早熟品种可选用北丰11。品种选好后应进行精选。用6毫米和8毫米两次筛选后, 再用皮带或螺旋式选种机具进行豆粒精选。精选后要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 荫干后待播, 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

二、选准地块, 及时翻松整地

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 应选择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平川地草甸土。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 条件不允许时可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整地时间和质量是“大豆45厘米双条播”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 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 不宜进行春翻、深松整地作业。旋后耕层土壤无大坷垃, 地面平整, 无漏耕和拖堆, 达到播种状态。

三、增施农肥, 合理利用化肥

增施农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 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 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公顷施优质农肥25平方米, 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 公顷可施尿素80~100千克, 二铵175~225千克, 50%硫酸钾75~100千克。利用“大豆45厘米双条播”播种机进行两次施肥, 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种前把施肥总量70%的化肥施入种下15厘米处。第二次除公顷预留20千克尿素做叶面追肥外, 其余化肥全部做种肥随播种施入双行间的种下5~7厘米处。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料的需求。

四、合理密植, 保证播种质量

大豆密植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肥沃地块宜稀植, 贫瘠地块宜密植;早熟品种宜密植, 中熟品种宜稀植;主茎结荚型品种宜密植, 分枝结荚品种宜稀植。根据试验示范结果, 选用垦丰16、红丰11、黑农35等耐密品种, 公顷保苗应在35万株左右, 北丰11等早熟耐密品种公顷保苗应在40万株左右。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在播种时期上, 以地表面5厘米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 本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 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 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 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 做到秋霜春防。可选用2BJ-3型王中王精密播种机, 在播种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 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 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五、及时灭草, 中耕促控到位

灭草是“大豆45厘米双条播”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每公顷土壤封闭除草药剂一般为90%的乙草胺1.8~2.2千克加70%的赛克津可湿性粉剂0.4~0.6千克, 或加48%的广灭灵乳油0.8~1.0升, 混配后对水300~500千克进行土壤喷洒。封闭除草效果不好时, 还应及时配以茎叶处理。茎叶处理应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4叶时, 用25%的虎威水剂1~1.5千克加10%的禾草克乳油0.75~1.2升混配后对水300~500千克, 防除杂草。

中耕可在分枝期、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逐垄中耕培土形成45厘米小垄, 培土以不压苗为原则。分枝期叶面追肥公顷用菌克毒克1千克加尿素6千克对水500千克叶面喷洒, 用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叶面追肥。始花期追肥, 公顷用尿素7千克加硼钼微复肥0.2千克或钼酸铵23克, 再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对水500千克进行根外追肥。大豆鼓粒期追肥, 根据大豆长势, 公顷可用7千克尿素加惠满丰、金牌655等叶面肥, 对水500千克喷洒, 确保大豆后期不脱肥。如果大豆前期生长旺盛, 为防止倒伏, 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 每公顷可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毫克/千克水溶液750千克进行叶喷。

六、预防病虫, 适时收获

目前大豆生产上病虫害较重的是灰斑病、霜霉病和蚜虫、食心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当田间20%的大豆有蚜虫时, 每公顷可用2.5%的敌杀死乳油, 或10%的灭百可乳油, 或者40%的氧化乐果等药剂500毫升, 对水500千克进行喷洒防治, 并可兼治红蜘蛛。7月下旬, 每公顷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对水500千克预防灰斑病。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归纳思想方法的渗透下一篇: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012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