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论文

2024-11-06

科学传播论文(精选10篇)

1.科学传播论文 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积极参与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等;种子传播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我们已经收集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3)师:种子有什么用?

小结:种子具有繁殖作用,果实里的种子种到地里,就会长出新的植物。

(1)出示农民播种的图片,讨论。

(2)师:小朋友,我们吃的`菜和米饭O等食物是农民伯伯播种种植的。野外的植物又靠谁来播种呢?

(3)幼儿讨论,论述自己的猜测。

2.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1)阅读幼儿用书p10页,请幼儿猜猜小狗、风、水、小鸟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有些种子是靠动物进行传播,如苍耳子,此外种子还有三种传播方式,分别是: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和弹射传播。

(1)教师逐一介绍种子的四种传播途径。

(2)请幼儿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小狗、风、水、小鸟分别传播了哪种植物的种子。

小结:水传播来荷花的种子,风传播了蒲公英的种子,小鸟传播了樱桃的种子,小狗传播了苍耳子的种子。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1)师:小朋友,荷花生长在哪里?樱桃有生长在哪里?

(2)师:原来荷花用水传播种子师因为荷花生长在水里,小鸟喜欢吃樱桃,吃剩的樱桃核吐在地上。所以这些植物的传播是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3)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为什么苍耳子会将动物当“马”骑?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苍耳子身上有倒勾,可以勾起动物的毛,让动物带着它到处跑。还有豆荚这类植物,是因为它们的壳成熟后会自己爆开,种子自己落到地上。

活动延伸

1.图书区投放一些关于种子传播的绘本,让幼儿阅读。

2.了解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版本2大班语言《跑跑镇》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教具图+(送PPT课件音乐)版本1中班社会《交通标志我知道》微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反思

2.科学传播论文 篇二

以物理学眼光观察时下《新民晚报》的一些文章,它存在着科学性、规范性等问题,且出现频度较大。这里是2007年笔者的部分读报手记,供参考。它从一个侧面反映某些平面媒体的科学传播水平要改进、应提高;有关方面要重视此事,不能太乐观。

1、《新民晚报》(下同,不再标明)2007年1月10日社会新闻版“卡车急刹卷钢压扁驾驶室”一文,其中“---20吨平板卡车---因车速过快,为避让前面车辆紧急刹车,车上一卷重达2吨的卷钢突然脱离向前滚动,在车辆惯性及巨大冲击力下,卷钢将驾驶室压扁---”;这段叙述不妥。紧急刹车时,车上未固定好的卷钢会因自身的惯性向前运动,不是因“车辆的惯性及巨大冲击力”而向前运动;巨大冲击力的说法也不妥,这里没有什么冲击力。

2、2007年2月1日生活之友版“水火相济陈修园参悟天地造化”一文,“---东阿地下水每50千克比一般水重1、5至2千克---”,此话不妥,难以理解。同体积的水,因密度不同其质量会不同。按照原文的意思,引文改为“同体积的水,东阿地下水比一般水重1、5至2千克---”较妥。

3、2007年3月31日(B8)“飞人”一文,其中“---水蒸气的体积是水的好几百倍”,“火箭腾飞器的功率可达800马力---”均有点问题:

(1)“水蒸气的体积是水的好几百倍”如何让人理解?其前提是什么?因此,这句话拟明确条件,比如:相同质量、相同温度下等。

(2)“马力”这个单位已不是法定的功率单位,应当废除;理当用“瓦”这个法定的功率单位。

4、2007年4月6日(B23)“电脑辐射对妇女生育无害”一文,其中“‘电脑的辐射(应为磁场,电脑不发出辐射)使妇女生育畸形儿---’”和“电脑辐射(应改为磁场)不会影响胎儿性别---而且辐射会在短期内消失”存在问题:

(1)括号中的“应为磁场”均不对,电脑工作时既辐射电场,又辐射磁场;电脑辐射的电场、磁场的频率都很低。电脑辐射属电磁辐射(电磁能量发送到周围空间的现象),电脑辐射的是低频电磁场(互为依存的电场和磁场叫做电磁场),不仅仅是磁场。

(2)有交流电就会有相应的电磁场,电脑使用市用交流电才能工作,所以括号里“电脑不发出辐射”一说是不对的,“电脑辐射”这类说法则是正确的。

(3)电脑“辐射会在短期内消失”这样的说法也不对,只要电脑在工作,它就会产生辐射,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电脑辐射包括可视屏幕和主机等的辐射。

(4)该文的“无害论”是不妥的,它会误导读者、受众。长期地在电脑前工作,电脑的电磁辐射对人肯定有害,尤其是青少年。

5、2007年4月6日(B23)“健康使用手机要领”一文,其中“---手机充电插座会产生1400毫高斯电磁波;离充电插座30厘米以上,电磁波强度则降至2毫高斯以下”和“---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电磁波密度大大超过国际安全标准”,有点问题:

(1)“毫高斯”是磁场强度的一种单位(非法定物理单位,已不再使用),不是电磁波强度的单位。电磁波中有变化的电场,也有变化的磁场,其强度不宜只用电场或磁场的大小来衡量、表示。

(2)电磁波强度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电磁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能量,即能流密度度量,它的单位是瓦每平方米。有时,电磁波强度也用电磁波的辐射功率表示,其单位是瓦(W)。

(3)“电磁波密度”用“电磁波强度”为宜。

6、2007年4月20日(B23)“正确面对电脑保健”一文,问题如下:

(1)该文的表格(电脑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发出的磁场实测值和国际标准对照表)是混乱的,应取消其第二行,并将该行后两项内容整体上移至第一行的空白处,其他再做修改;

(2)表格第一纵行的标题是“频率”,因此,该行中放入“磁通密度”是不妥的,“磁通密度”与频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3)表格第二纵行里的ELF,应放在第一纵行“极低频”的右边;

(4)第二纵行里的“100-50T”要移到第一行“50-100Hz”的右侧。

(5)“---小于100kHz者没有辐射,而称之为‘电场’和‘磁场’”,“---电脑的频率85kHz,小于100kHz,根本没有所谓的‘辐射’”。认定频率小于100kHz就没有辐射,这种观点不妥。极低频(50-100Hz)和甚低频(15—85kHz)的交流电都会产生电磁场,都有电磁辐射,只是强度不同罢了。

7、2007年5月11日(3)“合格安全帽抗冲击和抗刺穿”一文,其中“5公斤重的钢锤从1米高度自由落下,按照标准,安全帽必须能吸收4900牛顿---”,科学性上有问题:

(1)“5公斤重的钢锤”其重力为49牛顿,不是4900牛顿;

(2)“5公斤重的钢锤从1米高度自由落下”,其最大动能是49焦耳,也非4900焦耳;

(3)重力为4900牛顿的物体,其质量约是490千克(公斤),不是5千克(公斤)。

在“5公斤重的钢锤从1米高度自由落下”的前提下,“安全帽必须能吸收49焦耳的能量”才是正确的。

8、2007年5月26日(A14)“减排:‘一人一日一公斤’”一文,其中“一公斤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当于100个足球”,表述不妥:

(1)气体的体积和固体、液体不同,它和温度、压强密切相关;某气体体积的大小不是一个不变量。引文中的结论应明确其前提,即常温、常压或25℃、一个大气压下。

(2)“体积相当于100个足球”改为“体积相当于100个足球的总体积”更妥。

9、2007年6月7日(B5)“修炼是生命的力量”一文,其中“‘---太阳光的一种幻影,是太阳的反影。人们在高速公路上,太阳照射下,前面的路看上去都是水,实际上是马路对太阳的反影---’”(南怀瑾语)也有问题:

(1)“太阳光的一种幻影”拟用“太阳的一种幻影”,太阳光和太阳概念不同,影子不是光的,而是物体的;

(2)引文的第一个“反影”拟用规范的术语“倒影”;

(3)“实际上是马路对太阳的反影---”,应改用“实际上是马路对太阳光的全反射---”;这种现象是一种海市蜃楼,即“下现幻景”。

10、2007年6月9日(B12)“蝾螈舌头的力量”一文,其中“---其舌头每公斤肌肉的力量为18000瓦”不妥。力的单位是“牛顿”,不是“瓦”;后者是功率的单位。

(二)

报纸是重要的传媒和现代文明传播的主要管道,它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不小,仍有自己的优势。“报纸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是。能否继续是社会的先锋与灯塔,报纸的质量是关键。报纸的品位、品格和品牌以及报纸的亲和力、公信力、话语权和滋补力、感染力均与报纸的整体水平有关(包括科学传播的质量)。

大众传媒时代,报纸的科学传播及其质量很重要。科学是主流文化的构成,科学及其传播是主旋律的一部分。科学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气质;科学传播既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又是大科普或全面科普(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的重要渠道。

科学传播的目的是宣传、普及科学,让更多的人了解、感悟、理解和应用科学;用科学滋养国民,传递并帮助国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报纸的科学传播对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传播不能浮躁、粗糙,其质量出了问题,既有违初衷,且危害性不小。

推进科学发展,报纸的科学传播不能缺位,其水平是关键。它的任务是宣传科学思想、光大科学精神,其目标与理想是让更多的人接受科学、理解科学和推动科学发展。报纸的科学传播及其质量,关乎人的心灵和人的全面发展,关乎人类精神的素养追求。好的科学传播及质量,有助于建立人的普遍理性,有利于精神与思想发展和文明度的提升。

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报纸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报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它的传播范围广、受众面宽,且便利快捷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因此,发表相关的新闻和文章时要认真、严谨,不能出现规范性和科学性问题。否则,既会误导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受众,产生负面效果,也违背了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精神。科学传播要小心翼翼、一丝不苟;从事科学传播工作一要重视,二要仔细,三要谨慎。

科学传播无小事,理当严肃、严格、严谨,不能随便。规范性和科学性是科学传播的第一要务,认真、规范和准确对科学传播而言,对从事科学传播的人而言,非常必要、重要。一句话,科学传播不能不科学,科学传播不能不认真。报纸的科学传播质量还是一个“窗口”与标志,它折射、反映了我们的科学水平与素质。所以,记者、编辑既要对读者负责,也要对报纸和历史负责,白纸黑字应对得起历史。报纸人要用《咬文嚼字》杂志那样的态度与精神,办好每一期、每一份报。

科学传播及质量,同记者、编辑的总体水平关系密切,二者正相关。提高科学传播的质量,记者、编辑们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他们的科学修养必须不断地改善、提升。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已是写稿、审稿必须的元素。现代的记者、编辑不能是科盲或准科盲、亚科盲。否则,就会出现无意识误导读者的现象或行为。科学传播“硬伤”较多,既影响阅读及其质量,也影响科学传播者的声誉与形象;对受众来说也是一种视觉污染。

科学及其传播是现代文化的基本构成,应过得硬,经得起评头论足,空疏学风不能在科学传播里出现、蔓延;科学传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编辑,特别是科学编辑应扩展视野,具有一定的知识宽度与厚度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更要有一对科学的法眼。这样,科学传播时可能存在地问题就会在科学传播发生之前,被发现、消灭。做好科学传播工作,对记者、编辑而言这是天然的使命,而且应有一种强烈的意识与自觉。

科学传播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的渠道。它的质量存在了问题,将导致整个传播发生衰减,影响传播的效果与作用。科学传播质量存在问题既会弱化读者的科学水平,影响读者科学素质的提升,还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形象。面向普通大众和文化大众并掌握话语权的报纸,从事科学传播要倍加小心。科学传播的质量出现了问题,是事故,更是失职和文化失范。

为正确传播、普及科技知识和思想等,对刊发的有科学性等问题的文章,报纸应及时地弥补疏漏、刷新和补救,更正其中的错误等,以消除负面作用与影响,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更不能麻木或遮丑。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净化、规范报纸的语境,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也有助于文化建设和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报纸及其记者、编辑要从着力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受教育不多的国民素质,以及满足文化需要和发展文化、维护文化大厦这个高度,尽力做好科学传播工作;这既要成为记者、编辑的工作自觉,也是记者、编辑要承担的文化自觉的重务。

(三)

报纸等平面媒体既是一种特殊的教科书,也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其传播面大,影响力强。科学性、规范性是科学传播的灵魂所在,在国民科学素质普遍还不高、不理想的今天,重视、加强科学传播,注重提升科学传播的质量大有必要。为此,记者、编辑乃至大众媒体人员和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紧迫感、使命感,要有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科学记者、科学编辑的科学修养至少要和优秀的高中理科教师相当;一般记者、编辑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等,应同优秀的大学理工科毕业生相当,这是最基本和时代的要求。记者、编辑们应时时警觉,科学传播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认真学习科技知识,了解、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等,是记者、编辑们的必修课,主管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并提供条件。报纸记者、编辑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曾是文科类大学毕业生,科技知识等相对缺乏、薄弱,这会制约他们的工作、学习和发展,影响科学传播以及报纸的质量。记者、编辑队伍应有意识地吸收、使用文、理兼通的人士,要更多地选择、吸纳具有理工科或自然科学背景,且文字功力较强的优秀者;并加强现有记者、编辑们科技知识等的学习与训练。只有这样,科学传播的质量才能提升,才能不辜负广大受众的厚爱与希望,才能进一步地提高报纸等的整体水平,发挥更大和应有的作用。

爱岗、敬业的专业素质之中包括了科学素质与修养,为自己、为受众多读书、多学点科学知识,勤钻业务、练好基本功,服务好受众,这是记者、编辑们的重要功课与作业。面向大众的纸质媒体报纸,和面向小众、中众的其他媒体不同,其亲民性、导向性和教育性很强。因此,这些报纸的记者、编辑对自己或编审的文章要求应更高些,切不可轻率、马虎。

尊重、敬畏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问、学术,努力改善学风和编风,提升报纸的内在品质和服务质量;用心写稿、用心审稿、用心做事,提高科学传播的质量,把正确的东西展示给读者,以增强报纸的科学性和信誉度,这是社会转型期报纸和报人应重视和身体力行的。“办报要每个字都对读者负责”和办“绿色”报纸,应成为报人的共识,这也是报人的天职,提升科学素养,提高科学传播质量则是题中应有之意和必需的。

摘要:基于2007年XM晚报的部分问题文章及点评,表明S市著名晚报的科技传播质量仍有问题,其科技传播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推而广之,报纸都应重视并提高科技传播水平和报纸素养,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为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国家软实力以及科学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科技传播,报纸,质量,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民晚报,2007年1月—6月

[2]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M],科学普及出版社,2 007

[3]新华社,报纸读者人数在增长[N],文汇报,2008-3-1 9(7)

[4]新华社电文,网络阅读超过图书阅读,2008-4-2 3

3.传播科学知识,放飞科学梦想 篇三

活动受到了各地青少年朋友的支持和关注。据了解,第一批小记者已于2015年12月选出,并预期在2016年3月举行第一批小记者的聘请仪式。为了真实聆听同学们对小记者活动的声音,2015年11月24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与报名小记者活动的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这里,小记者招募活动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知力君也感受到了小记者们的青春与活力,目睹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小记者的播报风采。

第一批小记者招募圆满完成

截至2015年12月底,小记者招募活动启动2个月时间,共有10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参与到小记者活动中来,经过严格的筛选,组委会从提交作品的同学中筛选出61位同学受聘为“知力小记者”,圆满完成了第一批小记者的招募。

那么,成为知力大家庭的一员,小记者们怎么发挥自己的特长呢?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能传达的知识也是无限的。学校或者班级里组织的科技活动,期间有许多精彩的瞬间,同学们不妨用“小记者”的视角细致客观地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小记者们可以采访身边与科学教育(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等)有关的老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抽象、费解的科学问题,请老师们用一两个简单易做的实验来解释,而身为小记者的你,需要简单清晰地把老师的回答用文字或者图片记录下来。对于同学们成长的困惑,小记者们可以帮人所难,用“传纸条”的方式汇总给知力君,这些生理、心理上的小困惑、小问题,也许会得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专家们的解答。

小记者招募活动

走进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鉴于该校在科普教育上的超前思维和科学布局,小记者招募活动将该校作为首批定点单位之一。走进中学的一楼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张贴着该校学生为各类活动写的报道,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一直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举办杂志漂流活动,在得知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每周都会留出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读书阅读活动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漂流之旅也停靠在了这里。每周二下午,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都会开展全校性的海量阅读课,以“浩瀚书海任游弋 阅读明智启灵思”为目的,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潜心静读、畅游书海。在阅读课上,不用老师管理,每个学生都自觉地从图书馆任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老师们还为海量阅读巧妙设定了“九阶晋级制”,即学生每累计20万字的阅读量,就可以从九品一阶阶调升至七品,每累计多40万字的阅读量,就可以从六品一阶阶调升至四品,每累计多60万字的阅读量,方可从四品开始,逐步冲刺一品的桂冠。

另外,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还定期举办海量阅读大讲堂。在大讲堂中,部分学生会跟大家分享从海量阅读中形成的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以小讲师的角色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体会阅读乐趣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才华。经过海量阅读活动,学生丰富了知识面,获得了更多能力,这些平时的积累,都为同学们竞聘“知力小记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有自己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这里也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学生,他们要么文字功底了得,要么摄影技术过硬,要么二者兼具。这些小记者们,常常会对学校的重大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该校举办的机器人大赛、F1 in school科技挑战赛等活动现场,经常能看见他们踊跃的身影。当问及该校的小记者是否会走出校门,对校外的活动进行报到时,该校赵萌老师告诉我们:“学校提倡小记者走出校门,感受校外知识,让他们在与别校的小记者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知识,从而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小记者。”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小记者

有话对你说

我们有幸与该校的小记者们进行了一次畅谈,也让知力君更深入地了解到小记者的成长历程。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同学们把自身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和我们分享。走上小记者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小记者们最真实的声音。

(1)要有好的伯乐去挖掘潜在的小记者。这里说的伯乐就是引导同学们走上记者之路的前辈们,除了要有一双慧眼,在众多的学生中,能识别具有小记者潜质的同学们,进而加以培养,慢慢引导,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2)要不断增加阅读量,培养文字功底。文字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的文章创作是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前提的,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再加上勤加练习,自然而然就培养出较好的文笔。

4.科学教学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 篇四

科学概念

光是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二、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三、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提示注意用眼.书上资料的介绍.四、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5.科学传播论文 篇五

这节课主要是让在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实验之后,“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从中掌握了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当然,这只是学生接触到光学的第一个规律,但从本节实验中学生所学到的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反思、一、实验过程要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实验现象会不明显,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二、对实验现象的提问,问题不能过于泛滥,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具体的点,而且课前要先把问题的顺序列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容易造成提问的混乱;三、多就地取材制作教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四、本次探究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实验,所以要求不必过严,只要在实验中渗透探究的基本思想即可。

由于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所以我比较注重给学生的一个信息是、物理是有趣而且有用的,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一开始就消除学生害怕物理的心理。同时创设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交流讨论,也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实验,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让他们在小组中锻炼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有关光现象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领略物理的魅力蕴含于生活中,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而我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也是为了告诉学生,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尽量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最后还给学生介绍了科学家的故事,是人文教育的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成果的肯定,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此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

6.科学传播论文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能区分音乐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科学探究:

能应用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产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除噪音的科技新产品、新材料;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能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难点:探究声音和传播途径。

三、教学准备

蜡烛、火柴、打鼓、鼓槌;漏斗、橡胶管;水槽、石子;闹钟或响的玩具;锤子、纸杯、线、回形针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好的声音,你能听出老师播放的这些都是什么声音吗?(放录音,指生回答)

2、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耳朵真灵!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同门想知道关于声音的哪些知识呢?(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真多,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化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到死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今天我们就来选择这个问题来研究:14.谁能传播声音()

二、探究活动:

1、猜测声音传播途径

1)师:到底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猜错了没关系!谁愿意来发表你的看法?(这位同学认为……能传播声音,还有其它意见吗?)(指生猜测,教板书:气体?液体?固体?)

2)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下一步该怎么做?(生:做实验!)

对!用事实说话,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2、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 1)讨论实验方案:

师: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下面请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想法设计方案,并把实验步骤写下来,咱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得实验方案最好?(生讨论写出实验方案,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实验方: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及时评价)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指生汇报)3)实验验证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不仅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猜测,还能实际实验方案,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请各组的小组长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咱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学习?(小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A师: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很认真,很投入,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发现。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来说一说?其他组同学仔细听!(指生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意他们的结论吗?把掌声给他们!)哪个小组还愿意来说说你们的实验?

B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师板书:声音能在……中传播)在课本64页中间我们发现下面。

3、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老师在讲台说话,咱们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吗?这说明声音是朝哪个方向传播的呀?(生:四面八方 板书:向四面八方)

小结:其实呀,物体在震动发生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能理解吗?

4、理解音乐噪音

1)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同学们一定累了吧?

咱们听段音乐,休息一会。问:喜欢吗?听了有什么感受(指生答)师:给人以美德享受的声音叫音乐。

2)师:老师这儿还有一种声音,看你喜欢吗? 生答

师:这种声音对人造成危害,叫噪音,噪音与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5、如何降低噪音:

1)师:既然降低噪音那么让人讨厌,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控制消除噪音污染呢?(指生答)

2)师:那大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65页下面的资料卡。

6、谈收获: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谁能传播声音》,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指生答)

老师也有一些收获:

我看到了同学们合作学习得非常愉快,探究的非常认真,希

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这些好习惯继续保持!行吗?

三、拓展应用:

今天咱们共同研究了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老师还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课下探究一下:

1、有什么办法知道远方的火车正在驶

2、在月球上,宇航员为什么面对你却还要借助无限电话说话?

板书设计 14.谁能传播声音

7.科学传播论文 篇七

19世纪末, 日本人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 意为“分科之学”, 后被引进中国并沿用至今。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相关活动 ;科学还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进而, 科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科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则专指自然科学, 本文所使用的正是后者。

“人文”这一概念也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文是指一种由人类自身建造的、与自然秩序相对的文化意义秩序, 是以人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的所有理论、观点、及由此派生出的渗透于人类思想文化中的观念形态。[1]狭义的人文是指“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感性定性的方法研究为主, 以人本主义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2]这一知识体系在学科分类里主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伦理、历史等领域, 本文用到的就是这个人文概念。

二、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历史演变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 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但在学者的知识和工匠的技术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科学性的见解。特别是在古希腊时代, 科学蕴含在哲学中, 是以自然哲学形态存在的, 这时, 科学与艺术、技艺、宗教、伦理等是纯然融为一体的, 科学理性的萌芽笼罩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下。尽管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科学与人文都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 但二者并不是毫不相干的, 科学与人文在发展中不断渗透融合。漫长黑暗的中世纪, 宗教蒙昧笼罩着整个欧洲, 宗教信仰代替了科学理性, 禁锢了人性欲望。经院哲学统治了文化界, 所有学科都沦为神学的婢女。从公元11世纪开始, 西方掀起了翻译古希腊科学著作的热潮, 这极大地促进了对古代科学的研究, 对于自然的探索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身、探究人性, 进而迎来了文艺复兴和进一步的人性解放。科学探索为人性价值的回归和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反过来文艺复兴和对人的肯定又促进了对科学理性的倡导和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及其倡导的人文主义催生了近代科学, 自此, 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枷锁、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

独立出来的科学在近代初获得了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 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科学理性演变成极端的科学主义, 加之科学趋于专门化、专业化, 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知识形式的分离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划分, 并最终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对阵。C.P. 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中明确指出了这种分化, “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 另一极是科学家, 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 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4]科学与人文的这种相互拒斥一方面使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少了人本价值的约束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例如原子弹的爆炸 ;另一方面使人文朝着科学精神缺失的方向发展往往转化为反科学力量, 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泛滥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峙在“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后达到顶峰, 科学与反科学、现代与后现代的对峙将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表露无遗。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分离呢?

三、对科学与人文分裂原因的分析

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且极其深刻复杂的, 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也有来自两种思维方式差异的内部原因, 还有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科学技术极端功利应用这样的社会原因, 但在这里, 笔者想要讨论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双向误解。就像C.P. 斯诺说过的, “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 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 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则认为, 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 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 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 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5]而这种误解是由科学与人文的独断化及对彼此的不了解造成的。

科学与人文原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但随着二者从神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并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后, 二者文渐行渐远。科学走向自足之后, 理性就陷入独断, 科学主义走向了极端, 人的意义在科学理性的张扬中被埋葬 ;人文走向自足后, 价值走向了偏执, 抽象的价值尺度缺乏理性支撑, 难免沦为理想主义, 甚至是“乌托邦”。科学与人文一旦独断化, 它们就无法容忍对方的存在, 势必要发生激烈的冲突。

而这种独断化既是由双方对彼此的不理解产生的, 而又加剧了双方的不理解。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分工的日趋细密, 学科的分离及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愈发成熟。这种人为的隔绝就为科学与人文的独断化铺平了道路。这种现象在高级知识分子那里更为突出, C.P. 斯诺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中就曾描述过文学家和科学家对彼此研究领域的无知, 正是科学与人文之间对彼此的不理解, 甚至是不愿了解, 才加深了双方的独断化。使得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 并在这种独断情绪的影响下, 对彼此进行“攻击”。双方知识和情感的分裂日益加大, 最终就出现了科学大战的科学与反科学之争。

由此, 双方的理解、认同是打破这种僵局的关键。而随着经济发展需要的增强, 科学的势力越来越膨胀。科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崇拜, 大踏步且不停顿地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 ;而人文则处于被科学排挤且日益劣弱的境地。鉴于今天这种科学处于强悍之势而人文处于孱弱之势的状态, 为了使双方能够平等地沟通对话, 科学似乎有必要更为主动、宽容一些。因此, 弥合科学与人文裂痕的关键在于 :处在主动、优势地位的科学积极地向人文学家、大众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展现自身, 让人文学者乃至全人类真正地了解、理解科学, 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创建一个与科学交流的平台, 而这就是科学传播。

四、现代科学传播概要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科普”。传统的“科普”就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静态的传播。然而, 科学素养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要提高科学素养还要全面地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关系, 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现代科学传播正适应了这种需要, 它既包含传播科学技术基本知识的一阶传播, 也包括传播科学技术事物元层次内容 (如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的社会运作) 的二阶传播。[6]这样的科学传播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科普”的新特点 :

1、受众面广且具有层次性

当代的科学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向普通群众传播知识, 它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面, 在科学界内部及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也是现代科学传播的必备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指数化增长及其作用的日趋重要, 对科学的了解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 不仅是大众, 分科的细化使得科学家也成了科学传播的一大受众。在这两个受众层面外, 决策层、非政府组织、相关企业等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介入科学传播。

2、传播内容更为全面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 这就要求科学传播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即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 更重视传播与科技有关的更高层的观念性的东西, 包括科技方法、科技过程、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技社会影响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众全方位地理解科学, 达到科学传播的真正目的。

3、传播方式多样化

科学传播理念的变化, 必然会引起传播方式的革新。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 传播手段也愈发多样化, 科学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的学校教育、科普书籍、科学讲座。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广播电视逐渐成为传播的一个主要阵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其高速便捷、远程广泛、即时交互的特点为现代科学传播提供了便利。另外, 可双向交流沟通且极具针对性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传播的一种方式。

4、传播的双方处于一种平等互动的地位, 受众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传统科普是视知识为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 是建立在科学主义之上的, 是由科学团体向大众的讲授。科学传播将这种单向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和共同交流, 对话双方人格平等、机会均等, 排除了因知识占有多少而决定对话地位的情况, 受众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和传播者的互动中去。通过强调受众对科学的知情权, 使受众在获得充分信息的前提下, 可以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意见, 形成一种反馈, 从而实现一种双向的沟通。这时, 受众转变为参与科学传播实践的主体, 受众的能动性在决定科学传播成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传播的这些新特点使得它不再是单纯颂扬科学的活动, 更是如何理解科学的活动。理解不是单向的接受, 而是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体验。科学传播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文化建设活动, 不光是让受众具备现代科学的知识, 还应具备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因此, 科学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交互相容的过程。在科学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以及人性本能和直觉的今天, 科学与人文间的鸿沟日益扩大。但一个健全的社会要求两种文化的整合, 现代科学传播可以真正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实现二者的融合 ;通过科学传播, 可以破除公众对科学的盲目迷信, 揭开披在科学技术上的神秘面纱 ;也可以把科学从象牙塔中请出来, 使之走进公众, 走向社会。如此被解蔽了的科学才能被各个层次的受众, 特别是人文学者真正地理解, 才能真正地消除人们对其的误会, 实现无障碍的交流沟通, 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

摘要: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经历了从古代的自然融合到中世纪的双重“堕落”, 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携手作战”, 最终发展到分裂对峙的局面, 并随着“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的到来, 这种分裂达到了最大化。除了众多复杂深刻的原因, 导致这种分裂的还有一个现实原因——科学与人文的双向误解。鉴于时下科学占据了文化主导地位, 缓解这种局面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让人们真正地了解科学。

关键词:科学,人文,科学传播

参考文献

[1]陈俊明.科技与人文互动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3.

[2]姜相志, 魏伟.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J].学术交流, 2006 (10) :183.

[3]张纯成.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融通走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 24 (6) :8-9.

[4] (美) C.P.斯诺, 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 1994:4.

[5]同上第5页.

8.科学传播是导向刚需 篇八

杨壮:这档节目有两个不一般,一是节目团队的执着精神不一般。30多个年轻人每周制作120分钟纯自制节目,5+2、白加黑,拼出洪荒之力是工作常态;二是主持人的敬业精神不一般。一个是为观众“上刀山下火海”尝试各种危险实验的一诺,一个是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做趣味科学实验的邓男子,他们没有把华丽的演播室当成自己的逐梦舞台,而是两脚泥巴一身汗地走向孩子们,最终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科学偶像。虽千万人吾往矣。基于媒体人的责任,《新闻大求真》深耕青少年科普,这也正是节目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和情怀。

《综艺报》:如何把一档新闻科学类节目做得好看,让青少年更容易理解并喜欢?

杨壮:现在媒体都在尝试破题主流价值观传播创新。湖南卫视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精心设置议题,切中社会痛点,话题的选择性决定了新闻的立场和有没有市场;二、创新的表现手法,要用“讲故事”的方式颠覆老套路,我们是在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大胆使用“文学叙事、电影剪辑”,让“故事”有冲突、有嚼头、有反响;三、饱和攻击,在版面上不惜代价,只有做到了深度和规模兼备,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才能对抗碎片化。近三年来,湖南台推出的新闻大片例如《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等,就是因为对准风口改变画风,才被业界和受众认可。而这些试验,又为《新闻大求真》等栏目探了路。

《综艺报》:你认为现在年轻受众对科学的态度是怎样的?

杨壮:媒体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痛点在那儿,我们就不能绕着走。在过去三十年急速发展中,我们主要在解决温饱,大家都在埋头赶路,仰望星空的人少了。这是国家、民族在今后必须要补回的一课。湖南卫视矢志做青年文化的引领者、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塑造者,所以,《新闻大求真》这样一档节目,是正能量产品线的自然延伸。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种“娱乐”之外应有的视角。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湖南台作为一个影响力如此大的平台,它有责任、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9.科学传播论文 篇九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教具、学具】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 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活动一: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向

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活动二: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小结: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活动三:探究谁能传播声音

教师讲述: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那声音能不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实验一:两手分别拿一块小石头,在水中相互碰撞,观察现象。(学生进行实验)

同学们能够听到石块的碰撞声音吗?(能)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哪里传播?(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实验二:听听写字的声音

两人一组,一人写字,一人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声音。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能)

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交流发现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声音传播的方向(板书:四面八方)

3:哪些物体能够传播声音。(板书:气体,液体,固体)(学生动手做。)

4:学到这里,对于声音的传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优秀,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主评价,谈收获)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相同吗? 你能进行验证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如何的呢?(学生进行猜测。)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2:思考: 声音传播的方式是怎样的?(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3: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叔叔都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声。同学们,请你想一想,游击队员为什么不站着听,非要趴在铁轨上听呢?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的多,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在月球上,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否听到声音?为什么? 6:制作一个简易的土电话。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探究声音的传播时,要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让学生根据

10.发现影像:用摄影传播科学 篇十

除此之外,参观者还可以在展览场地内的6个影像工作站,像以上三位科技摄影专家一样拍摄照片,并能够上传、分享到社交平台,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的Flickr账号上,现在已经有两百多页的各种“牛奶皇冠”、“水波纹”、不同形态铁磁流的照片。

麻省理工大学(MIT)科研水平名冠全球,在它所属的博物馆中,陈列着学校师生当下研究的尖端科技成果,以及关于科学的各种洞见。“发现影像:用摄影传播科学”(Images of Discovery: Communicating Science through Photography)展览正在这里展出,麻省理工大学博物馆主任约翰·杜兰特这样解释展览初衷:“无论身在何处,当你探寻科学时都能发现,一直以来视觉呈现对科技发展都非常重要。”

被誉为摄影大师的科学家

展览前言这样写道:“通过科学摄影的开拓者哈罗德·艾格顿和贝伦尼斯·阿博特,以及当下的实践者菲利斯·弗兰克尔的作品,你可以有机会深入地思考照片如何将科学与技术传播给大众。”

展览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张照片可能算是哈罗德·艾格顿拍摄的《滴落的牛奶》(Milk Drop)。艾格顿于1931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同时他也是一位发明家兼摄影师,并于1966年成为MIT的电机工程学院教授。

如今,艾格顿也被誉为高速摄影的大师,而他在摄影领域最杰出的成就便是发明了高速闪光灯。在他的发明之前,摄影闪光灯使用镁、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发光材料,在通电之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强光,因此亦称作镁光灯。而艾格顿发明的灯管内充氮气或氙气,通过高压电场使其电离而发光,闪光的速度达到了百万分之一秒。可以说,作为一名研究电机工程的学者,艾格顿重新定义了视觉的极限,得以让人们通过照相机看到双眼所不曾看见的事物,并使科学现象成为普通人可以看到并感到有意思的事情。

仅仅是为了拍摄展出的这滴牛奶,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发明,艾格顿一共花费了22年的时间。借助他发明的电子闪光灯,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牛奶滴落的瞬间,也陆续让人看到子弹是如何穿透苹果、蜂鸟如何飞翔,以及原子弹爆炸时充满超现实感的奇异画面。

与MIT的科学家合作

在展览中,观众还可以看到两位女摄影师的作品。一位是美国女摄影师贝伦尼斯·阿博特,她早期在巴黎学艺,1920年代担任摄影师曼·雷的助手,并为当时较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拍摄人物肖像。

1929年,阿博特回到纽约,工作兴趣开始转向科学摄影。“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科学构成,但数以百万的门外汉却对其一无所知。”阿博特在当时的一本著作中写道:“在科学和科学门外汉之间需要一种友好的渠道,而我认为摄影可以充当这个角色。”

阿博特所拍摄的科学实验现象多是1958年在麻省理工大学(MIT)“物理科学学习委员会”(PSSC: Physical Science Study Committee)工作时拍摄的。这个机构的建立是为了革新当时美国高中生的科学学习方式,阿博特通过摄影将物理现象可视化,方便了成千上万学生直观地学习。

MIT实验室优越的实验条件为阿博特的创作提供了便利。许多照片的拍摄都需要她先自学科学原理、设计实验展示装置、再配合布光进行拍摄。而她的工作所涉及的实验现象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运动,还涉及光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最终,阿博特所有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摄影作品被收录在《纪录科学》(Documenting Science)一书中。

另一位女摄影师菲利斯·弗兰克尔则是当下科学摄影的实践者。除了摄影师身份,她还是麻省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的科学家,科学实验和摄影都是她的专长。她教学生在科学和工程实验中使用摄影作为辅助手段,并帮助科学家把他们的实验成果用视觉的方式介绍给公众。她的不少作品都发表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等顶尖科技核心期刊上。

致敬科学好奇心

从伽利略通过自己手工制作的望远镜向世人解释地球和其它行星的运行方式,到运用于纳米科技、神经科学等最新图像技术,运用图像探索新事物一直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麻省理工大学的展览中,我们也看到这一传统,和摄影在其中的作用。运用闪光灯、放大镜,以及其他光线捕捉设备,这三位摄影师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好奇,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热情。他们的作品共同表达了一个洞见:摄影能带着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好奇心,” 麻省理工大学博物馆主任约翰·杜兰特说:“我们为参观者们提供了这三位杰出摄影师拍摄时可能会使用到的工具和设备。展览现场一共有六处拍照点及图片处理站,在每一处,观众都能用这些设备记录下从未看见过的事物或现象。而拍下的这些照片,观众也可以当即分享到社交网络平台上。”

互动部分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切实体验的机会。在这里,摄影是一种可以与科技交互影响的工具,而历史上那些有真知灼见的摄影师也用此表达了他们对科学的致敬。

上一篇:xx镇生态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