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作品读后感(精选7篇)
1.余秋雨作品读后感 篇一
品读余秋雨作品后感
探求过巍巍的语言山峰,追求过浩浩的书海,我终于在你的笔下找到了我良久的企盼和寄托 — 余秋雨。
我曾经设想过一种美丽,美得如诗如画,如丝如绸;美得气势恢宏,宁静淡泊。终于,我找到了,在你的笔下,即使是残山剩水也有了冷冷的威严。不需要浓重的描写,只要几句白描,便勾勒一幅婉约凄美;不需华丽的词藻,只要几分厚重,便营造一片粗犷苍茫。我在难用言语表现你的胸襟与气度,只知在你的胸廓中装着千般山水,万种风情,那是对于历史的,对于文化的,对于自然的,对于疆域的以及美的阐释。阐释的如此完美,若说有几许缺陷,只是因为你的笔下多了沧桑浑厚,而少了羞涩青春;有了古典至美,少了时尚流俗的标记,让我为之一颤,又不禁感叹。你的笔调竟能如此熨帖我的心灵,让我欣喜若狂,随后又归于宁静致远。杜甫是深沉的,但也曾恣意浪漫过,还记得那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很喜欢这句诗,因为那种狂喜正和我此时一样,相遇余秋雨,就是这样,我只剩下了渺小,在你的散文中,我是侏儒,我感到自己已无尽的空虚,再无法逃离的惆怅,在无法逃避的思潮,将我包围,就如你的名字一样,秋雨几多缠绵,你便缠绕我的思绪,给我几多幻想。
你用冷峻沧桑的语句来描述一种深邃,在历史的废墟中,多的已不再是颓废,我从你的笔下看到了每一段历史的辉煌,同样在你的笔触中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衰落,带着你的黯然神伤,带着你的泪眼朦胧,我走进了时空轨道,走进了红尘喧嚣,走进了岁月氤氲。你以绝世的才华将那段千年的兴衰史注入我的.血液,我同你看它最瑰丽的洞窟— 莫高窟,让我尽在这展览千年风采;与你一起漫步在阳关的大道上,看雪花纷飞如絮,然后让我踩着唐人曾走过的脚印来细细体味那份沉重;或与你客船听雨,在三峡的奇险中感悟屈原的问天索地,再记起那雁断叫秋风的悲索。于是我想起了哀词人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你的思维中不喜欢以一个“悲”字来概括中国历史代的文人,你喜欢东坡的豪放,赞颂李白的放达,欣赏王维的洒脱。所以我总在你的散文中看到最流丽的文辞,最执着的追求,最博大的胸襟。
你用深刻通俗的语言来传承一种文明,在文明的长河中,你已不愿让思维紧锁在有限的各种古籍资料中。你拥有了对于文化遗产的各种想象,即使是立体丰盈的图片视频也远不能带给你身心的满足,那时,你终于感到被锁于大城市的悲哀,它失去了文化本有的生命,缺少了那岁月的烈烈风声,感受不到苦旅风尘的呼啸沧桑。你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他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当我看到这时,心潮的澎湃已全部被激起。我知道,中国有着无边广袤的疆域,独特传统的民俗,和清幽傲骨的气节,无论战争、政治、文明,他都有着令世界瞩目的遗产,在中原大地上,他的才情尽显无疑,半壁江山透着恒久的骄傲洒脱,半壁江山流着亘古粗犷豪迈。我们的祖国,是用山水泼墨而成的图画,用诗情冲击而成曲韵。他曾演绎过无数的精彩,无论鼓瑟悠悠、血剑长矛、诗情款款还是期期艾艾,都有它的别样风韵,就是这样的风姿,这样的气度,才让你你走出了办公室的大门,走向了真正的人文山水。在那里,即使枯枝残叶,也有了他的意义,有了他的生命,有了它的艺术。你在你的山水中寻找古代文人的隽永,追问他们的心情,渴望他们的足迹,一点点脚步已沉重,身体也疲倦,但你有了一阵感慨、喟叹。那就是你散文中的深吟啊。
你用缠绵淡雅的语言来描述一种凄婉,在自然的境遇中,你教我思人生、想荣辱。即使平凡之景你也可酝酿他的深奥,即使荒茫之色你也能浮想他的辉煌,你智哲,你惆怅,在月光下,当风飘过你的面颊,在废墟的残垣断壁中,你遥想岁月,任那一抹抹如夕阳般浓重的色彩在心中泼洒。你说你诅咒废墟,又寄情于废墟,因为岁月的巨轮在华夏的大地上辗转过无数的车辙,除了历史记录了他的风雨飘摇,就只有在废墟的荒芜中去看它的伤痕累累,即使那是一道历史的伤疤,你也不去避免的俯瞰它的面目。我曾爱过悲剧式的结局,对于废墟中的种种凄切曾是那样的迷恋,因为有了彻骨的悲痛,才拥有了深深的文化印记;因为有了沉沦的天地,才有了莽莽的华夏大地。如若失去了悲怆,又怎有红楼遗梦的刻骨铭心;若丢失了惆怅,又怎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淡雅;若失去了废墟,又怎有婉约内敛的东方文明呢?或许你在此刻心中也充满了对于这种自然的几分情愁,他有战争的惨烈,有诀别的壮怀,有国破的沉痛。因为你总有无限柔情在蠢蠢欲动。
总之你拥有魔力让无数神话在我的脑海里上演,就如你说的:“文人的魔力竟能让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目中的故乡,在他们退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法术呢?”我想这就是你的法术吧。
2.余秋雨作品读后感 篇二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日前在南京中山陵梅花谷揭幕的由余秋雨撰写的南京钟山风景区碑文接连遭到学者与网民的猛烈炮轰,被骂为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表示,“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张生说,我是读余先生文章长大的,实在不忍心先生注定不朽的文名在此留一遗憾。余秋雨才华迸发时不管是写苏东坡、海瑞的风雨家世,还是写敦煌卷子的流离沧桑,都令人过目难忘。但是,很遗憾,这篇碑文却几乎是写钟山的文章里面文心、文思最为贫乏的一篇。余秋雨撰写的钟山碑文全文如下: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其中之一,在南京钟山之麓。此地山雄水碧,古迹连绵,徜徉其间,步步皆是六朝熏风,南唐遗韵;隐隐可见大明王气,伟人身影。每当清秋时节,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山岚夕阳,明月林禽,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钟山风景,美则美矣,无奈龙虎际会,风雨苍黄,历尽浩劫,日渐颓芜。所幸得逢盛世,重新打点江山,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新建栈道,呼集物种,辟出诸多公园,重修两大陵墓,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岁月,迎迓远近;中华文明,由此增一聚气之谷,读解之门。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
3.余秋雨作品读后感 篇三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著名散文家。作品取材广泛、写法自由,语言情理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据2002年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一人独占三本。
长篇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中外,气势磅礴,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通俗体散文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为《百家讲坛》之先声。
主要作品有《千年庭院》、《小人》、《一个王朝的背影》、《书海茫茫》、《千年一叹》、《寻觅中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链接中考
江西省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闲读梧桐》。
名人故事·塞万提斯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让人连随口讲几句都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二十二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四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五年。脱离海盗后,他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宜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巨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儿良知,认真审视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大学才子”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官。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官,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五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官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旅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种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
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正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了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终于,他的抵达成了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造成的人物形象,由此证明他已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了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
堂吉诃德一起步,世界破涕为笑。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前一段时间我在马德里看到了塞万提斯的纪念雕像,雕像的前方便是堂吉诃德的骑马像,后面还跟着桑丘。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方式来纪念他,而且把这个广场以国名相称,叫做“西班牙广场”,我看在规格上已超过莎士比亚。这片土地以隆重的骄傲来洗刷以往的无知,很可理解。但遗憾的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过于写实,就像用油画的笔法描摹一幅天才的漫画,成了败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娓娓论述,由史诗转换成雕塑是一种艰难的再创造,可惜西班牙历来缺少莱辛这样等级的理论家。
西班牙广场上的这组雕塑,塞万提斯为白色,堂吉诃德和桑丘为黑色。白色的塞万提斯天天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又会暗笑,就凭你们这模样怎么还能流浪远方,把苦难流浪成寓言?
塞万提斯晚年看到了别人伪作的《堂吉诃德》第二卷,于是赶紧披挂上阵与文化盗贼搏斗,方式也就是赶写真的第二卷。真的第二卷出版次年,他因水肿病而去世。
(摘自《读者》2009年五月上,有删节)
千钧之力
“大师”的头衔常常令人羡慕,让你景仰,可余秋雨笔下的大师却让人心疼!
学生时代,他因贫困而无钱读大学;服役期间,因海战而左手致残;被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而受了整整五年的折磨;遭诬陷,先后三次入狱受审……来自不同方向的多重苦难让他无法控诉。可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沉沦,而是凌驾于苦难之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用自身的苦难铸造成了不朽的世界艺术形象——堂吉诃德,骑着瘦马,举着长矛向黑暗的现实宣战、搏击!
大师的经历令人心酸,但大师的精神却催人奋进!看来,灾难并不可怕,坎坷无须回避;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且读且思
1.塞万斯的生平为何让人随口讲几句都不忍心?
2.能否将本文的标题改换为“命运坎坷的大师”?为什么?
3.“塞万提斯”是怎样面对无尽的苦难的?
4.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心灵鸡汤·自由之歌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2期)
开启心智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无所事事而度日如年,有些人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而整天皱着眉头,还有些人因嫉妒别人的成功而白天黑夜独自煎熬……其实,人生中的许多烦恼、痛苦完全可以化解,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作者从一位朋友利用服刑的时间,苦学英语,完成了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谈起,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深刻地分析了人们烦恼、痛苦的根源,呼吁人们舒开眉头,为自己减刑。
丰富的联想、简洁的语言、精辟的议论,让读者在开启心智的同时感悟人生的哲理。
且读且思
1.一个被囚禁的人在获得一本棋谱后,为什么会由原来的度日如年而变为日子过得飞快?
2.第四节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3.说说“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一句中,没有铁窗和围墙的“监狱”所指代的内容。
4.最后一节文字有何深刻含义?
哲理美文·生命的本质
我本是树
余秋雨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每一个人的生命。
这里的孩子一出生,立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与他不离不弃,一起变老。当这个人死了,村人就把这棵树砍下,小心翼翼地取其中段剖成四瓣,保留树皮,裹着遗体埋在密林深处的泥土里,再在上面种一棵树。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只有这么一棵长青的树,象征着生命还在延续。其实不仅仅是象征,遗体很快化作了泥土,实实在在地滋养着碧绿的生命。
因此,这个万木茂盛的山头,虽然看不到一个坟头,一块墓碑,却是一个巨大的陵园。但转念一想又不是,因为这里找不到生命的终点。似乎是终点了,定睛一看怎么又变成了起点。只觉得世世代代祖辈都聚合在这里了,每一位不管年纪多老都浑身滋润,生机勃勃。
这里没有丝毫悲哀。抬头一望哪棵树长得高,身边的老人就微笑着说一声:那是小虎他爷爷,壮实着呢。
又见到一棵老树挂满了藤花,有人说了:他呀,历来有女人缘,四代了,年年挂最多的花。
这里有一棵新树还不大精神,陪我们上山的一位村民向我介绍:这是哥们儿,两个月前喝醉了再也不理大家了,现在还没有醒透呢。
面对前方那棵古树,陪着我们的村民停止了说笑。原来那是这个部落世袭苗王滚内拉的生命树,也是这个山头最尊贵的神树。
反正,不管尊卑长幼,全都在这个山头盘根错节地活在一起了。村寨里的哪一个人遇到了忧愁或是喜乐,只要在树丛中一站,立即成了祖祖辈辈的事儿,家家户户的事儿。这里是村寨的延伸,也可以反过来说,村寨从这里生成。
现在,世界各国的智者面对地球的生态危机都在重新思考与自然的关系,但在这里恰恰没有这种关系。人即是树,树即是人,全然一体,何来关系?
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死观念。既然灵魂与躯体都与树林山川全然一体了,那又何来生死?陶渊明所说的“托体同山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却实在想不出世上还有哪一种生死仪式,优于这里让人与树紧相交融的生命流程。在别的地方,“虽死犹生”、“万古长青”、“生生不息”是一种夸饰的美言,但在这里却是事实。
“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这么朴素的想法和做法,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突破性发言。世上那么多宗教团体和学术机构都在研究生命的奥秘,现在我抬头仰望,这个山头的大树,正与远处那些暮色中的教堂、日光下的穹顶、云霞中的学府,遥相呼应。
比来比去,还是这儿最为透彻,透彻到了简明。
(摘自《摩挲大地》)
人性回归
在别的地方,“虽死犹生”、“万古长青”、“生生不息”是一种夸张,而在贵州从江县岜沙苗寨却是事实。这里的村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每一个生命。出生了,为他(她)种一棵树,死了,就把这棵树砍下,用这棵树中段的树皮裹着遗体深埋,再在上面种一棵树。人与树紧密交融,躯体、灵魂与树林、山川全然一体。
从上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余秋雨历尽艰险,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的重要古文明遗址,并与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寻求中国文化的意蕴与人生真谛。古老的习俗、合理的想象、朴素的生死理念,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感悟,人类本性的回归。
且读且思
1.在从江县岜沙苗寨村民的心目中,“树”有何特殊意义?
2.第八节中,为什么说“这里是村寨的延伸,也可以反过来说,村寨从这里生成”?
3.最后一节中,“比来比去”的对象是什么?
4.余秋雨作品目录 篇四
4.中国之旅: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 [余秋雨] 5.余秋雨文集 [余秋雨] 6.可怜的正本 [余秋雨] 7.狼山脚下 [余秋雨] 8.文化苦旅 [余秋雨] 9.江南小镇 [余秋雨] 10.寂寞天柱山 [余秋雨] 11.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12.信客 [余秋雨] 13.关于友情 [余秋雨] 14.长者 [余秋雨] 15.上海人 [余秋雨]
16.中年当家的滋味 [余秋雨] 17.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 18.青年人的阅读 [余秋雨] 19.霜冷长河 [余秋雨] 20.关于名誉 [余秋雨] 21.抱愧山西 [余秋雨] 22.洞庭一角 [余秋雨] 23.流放者的土地 [余秋雨] 24.莫高窟 [余秋雨] 25.柳侯祠 [余秋雨] 26.千年庭院 [余秋雨] 27.十万进士 [余秋雨] 28.西湖梦 [余秋雨] 29.乡关何处 [余秋雨] 30.遥远的绝响 [余秋雨] 31.一个王朝的背影 [余秋雨] 32.这里真安静 [余秋雨] 33.道士塔 [余秋雨] 34.酒公墓 [余秋雨] 35.庙宇 [余秋雨] 36.阳关雪 [余秋雨] 37.夜航船 [余秋雨] 38.贵池傩 [余秋雨] 39.书海茫茫 [余秋雨] 40.小人 [余秋雨]
41.青云谱随想 [余秋雨]
5.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 篇五
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主要内容有:
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
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
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创作背景
余秋雨写作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难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其次,应该是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文化苦旅。
主题思想
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气息
《文化苦旅》虽有一“旅”字,作家在自序中也表明是漂泊旅程的感悟心得,但却与常规的“游记”大相径庭:其重心并非见闻描述,也非一般意义的借景抒情,更少游记特有的“轻快笔调”,反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苍老”是由于《文化苦旅》的起点和终点不止于地域和空间,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身体的艰难跋涉到心灵的强烈冲击,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来欣赏景物,而且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在作者心中,山水仿佛都有了灵性,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老人,“大地默默无语,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在这个人日渐物化的时代,余秋雨却在广袤的大地上找到了,自然与人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虽然,《文化苦旅》的风格并不统一,但深深思考,细细咀嚼后,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意象”“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再具体一点则是写《江南小镇》时的自白:寻求“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
“文人脚印”与“人生苦旅”仿佛镜头与滤光镜,一经重叠,登时聚现作家“文化人人生苦旅”这一“取景框”。背景(地域、景物)尽管移动变更——从文化胜地、名城到罕为人知的古人足迹,到原始洞穴、乡间小镇、海外侨居地;从牌坊、笔墨到夜雨、夜航船前景中飘然来去的却是一类人(文化人及少数与文化史有密切关系的非文化人):诗人、画家、皇帝和官员、学者、乡村教师还有一个不识字的王道士。即使有些人的行迹已被知晓了,这次却是面对面的感受他们呻吟、挣扎和深藏的哀伤和遗憾。
《莫高窟》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对于王圆篆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由一个人想到一个民族,将其视之为“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余秋雨的脑中是“一片惨白”,“想”拦住他们的车队,又怎么办?情感的痛苦变为思想的痛苦,对个人的批判,引发了对民族文化的感叹和对古代中国官僚的沉重批判。与此同时,余秋雨对莫高窟的灿烂艺术,又有着深切的热情,“它们为观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于是,他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正因为如此,余秋雨才有一种警醒:“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情感的抑扬、低落、升华,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显示出中国学者特有的文化心态和生存心态, 正因为如此,他才感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余秋雨不看北方高山大川,而专拣历史名胜,虽未脱中国文人之俗气,但毕竟体现了当代学者的几许纯情和执着。
历史背景下的审美心理
纵观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其中的抒写内容多与历史有关,从《道士塔》、《莫高窟》到《风雨天一阁》、《这里真安静》莫不如此。这决不是简单的好古激情,而是一种复杂的审美,一种从过去的岁月中寻找自己与发现现实的过程。余秋雨“谈论”昔日往事的功能是把理性的借鉴和感性的激情冲动结合起来。倘若仅作“借鉴”,那便有功利主义嫌疑;很明显,余秋雨之于历史的回忆与追踪,其中虽有提供“借鉴”或者启示的镜子意味,但绝非仅仅如此,因为从他那些数量可观的作品中,不难感悟到某种相当浓郁的展示人生或命运(包括历史命运)的思情气息:特别是那些与现实与将来相关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便是审美的冲动,而不是历史学了。余秋雨散文较少那种历史学或文学领域所有的断语与结论:“他的抒写是含蓄的、微妙的,即便是那种理论家或史学家的严谨审慎,也被悄悄地埋藏在叹息与感慨之中。”“他只是轻轻地拂去时光造就的尘埃,进而深情地抚摸历史的肌肤,或更加细致去剥落包裹于往昔身体上的坚韧外壳,从而把曾经发生过的人文变迁、人事更迭及艺术现象袒露在读者面前,并引诱读者踏进那个被牵引而至的往昔时空,去享受品味的快乐。”在这里,历史的回味与追踪,只是一处传达心灵感受的博大场所,只是文化精神、传统气韵以及种种与社会与人生与命运相关的意蕴体现的一个媒介。余秋雨散文苍老,正是由于他所描写的对象苍老、悲凉之故,而这恰恰造就了余秋雨散文不同他人的魅力。余秋雨说:“作不成现代人,是悲哀的;斩断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现代人,就更悲哀了。”所以余秋雨执着地在历史长河中找寻现代文化的出路,民族精神文明的出路。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心,他们创立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所以余秋雨在散文中更多地是对古代文人的考察、思索;妄图在这里找到一种健全的文化人格,正确的文化走向。
在考察中,余秋雨发现“在文化品位上,他们(知识分子/文人)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求仕”、“愚忠”使他们被封建专制所挟制。心中永远被“升迁”、“贬谪”的可能所囿限,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精英的处境以及心理上的两难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复杂性。
一方面,是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这是对文化事业矢志不移的灵魂支点。天一阁藏书的历史就是“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闪耀着范钦乃至范氏整个庞大藏书世家健全人格的光辉(《风雨天一阁》),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现代延续则使中国“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自信,他的人格以对自然的征服而树立(《都江堰》)。张謇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而以自己的行动昭示:“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学之外的蓬勃生命。”(《狼山脚下》)显然,在余秋雨看来,这是三种典型形式的自我选择,是传统知识分子最“健全而响亮”的人格体现。
另一方面,中国的贬官文化,包容着更复杂更多层次的内蕴。中国文人由于辞章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的零件,为官显赫时为文多不足观,而一旦罹祸,多半被贬谪流放到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对于这些文人,“灾难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并进入最佳写作状态,“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洞庭一角》)
然而,所谓宁静淡泊的孤傲,梅妻鹤子的洒脱中更多伴和着的却是知识精英自身从优选择的失误。正是,“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群体性的文化人格上趋黯淡。”(《西湖梦》)同样,这种失误也深刻地体现在文人手中的一支毛笔上。一方面,他们不断磨墨,寄情于书法;另一方面却“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使“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笔墨祭》)所以余秋雨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极大的认真伴和着极大的.不认真,文明的突进正因此被滞碍。
文化苦旅至此,余秋雨虽然无法透过文人千年的无奈指明最终的精神出路,但其批判的精神指向却是极其明确的。他力求尽可能全面地体现中华民族文人人格,并且已经在批判,比照中呼唤“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这呼唤透过精英文化失落的迷障,应和了中国自古以来学者的特有使命:启蒙人的精神。怀古伤今,谈古论今,作者的脚步到达哪里,情感与思绪就在哪里流淌。心游历史时空,与古人对话、与精灵交语,大江东去,却无法淘尽的风流人物一个个跃然纸上。眼前景物与历史时空交汇,历史获得了当代性阐释、历史事件获得了当代性评判,与此同时当代史又获得了一种历史沟通,当代文化又获得了一种历史解释。余秋雨的散文就是沉浸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和感叹中。[5]
人生背景下的沧桑慧悟
《文化苦旅》,大约是余秋雨在读书理论之中引发的对祖国山河的一种向往,在其中所表现的历史苍茫感,对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的身世忧患感源于一种生命的感喟,生命是如此博大,生命又是如此多舛;生命是如此轰轰烈烈,生命以是如此寂寞难奈。余秋雨散文有一种穿不透生命秘密的茫然感,又有一种看透生命的虚无感。人生在世不免向往轰轰烈烈,但回头发现历史一切皆枉然。微小的生命可能留下深刻和启示,伟大的生命也可能留下不尽的遗憾。生命等待启示,历史正在诉说,余秋雨散文设置了这样一种生命的历史空间。
思使人睿智、深刻;思使心灵开阔,使灵感汩汩喷发,使艺术的想象奔突倾涌,而真正的思者又必有一颗情感丰润的高尚的心灵。余秋雨就是这样心灵的激情对理性的滋润及其相生相长,成为《文化苦旅》的主要特质。他用富有个人魅力的评议使《文化苦旅》不仅闪烁着理性的光泽又浸渍着艺术想象的激情。
如《莫高窟》一文中,他写自己被莫高窟的艺术震撼后的感触,“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力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而莫高窟艺术之神奇又在于“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祖籍,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王国是自由的殿堂。”这清晰美妙的意象已经写活了千年的标本:他止不住心灵被艺术震撼的喜悦,又以捷劲飞扬的节奏释放激情。情感的飞腾与深刻的艺术感悟和生命体验浑圆一体,形成酣畅淋漓,饱满质实的抒情特质。
还有如《华语情结》中以山岳喻语言,来表现华语的博大幽深代代承传,他写道:“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去,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划泽”这都说明余秋雨把理性的思悟融入了形象中,把艺术想象中,把艺术想象融合理性的写作方式并以此表明他生命质感的充盈,情思的精湛,以意驭辞的自由。
前面已经说过,余秋雨观照的是留着中华民族苍莽步履的人文山水。这里要表明的是,他对文化人格存在内蕴的深刻探寻,已经突破了散文长期被拘禁于个人生活琐事及人生常态的狭窄视界,冲破了散文以所谓“小感触”、“小体会”、“小哲理”之精致见长的旧审美规范,而以自己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启人深思的力度实现了散文界追求多年的审美超越,开放、广博视野带来余秋雨文学视角的变换,使文思流动、开放、丰富、多向,而迥异于因袭的直线式、单向度的抒写方式,如《西湖梦》多少文人作家写过西湖,但真正从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国人文景观上独具的内蕴的又有几位,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是人对自然的浅层次情感反应,只有以这种激动为情感唤起,并能进而深刻地体悟自然独具的人文内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绿绿的西湖水涟漪阵阵,《西湖梦》便将山水的停滞,人性与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会的多重思路一一铺展,在这多向的流动中再识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复杂性.。“《西湖梦》是散文界对西湖的全部诠释。也是散文的新法度。在余秋雨笔下,山水景观,人文世态,历史变迁,自我生命体验浑然一体,行止于古今之间,盘旋于历史文化长河,而又返归于存在之境、风云舒卷、众流交汇、不拘法度,确是心游万仞而能错落铺排,舒徐自由。”余秋雨散文之所以能如此雄浑流转,潇洒畅达,全在乎作者深邃而敏锐地慧悟。
哲学背景下的审美情趣
余秋雨对本民族审美经验的认同,那就是崇尚安居乐业,质朴平和,阴柔坤静的审美趋向,他总是强调“宁静”、“宁谧”和“实在”。因为他深知人生不论如何喧嚣、奇瑰,最终总要走向平缓和实在,所以他说“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洌,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沙原隐泉》)只有在远离嘈杂的宁静中,人才能“重新凝入心灵”,才能静听自然的声音,而中国文人也多是在宁静的状态中才能有所成就。作者的这种“宁静观”在《江南小镇》最为明显:“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对那畅达平稳,淡泊安定的风貌,余秋雨颇为赞赏,他说;“像我这样的人也愿意居于这些小镇中。”“反正在我心目中,小桥流水人家,莼鲈之思,都是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他说,真要隐居,最佳的方式“莫过于躲在江南小镇中了。”
与这宁静、阴柔相一致的是中华传统艺术心理中对“苦行”的推重,艺术是精神净化的升华,必以苦行而达到内心充实,吟诗作画必以废寝忘食为取得成就的前提,孔子言“三月不知肉味。”是从艺术的沉醉角度谈到苦行的。中国传统文人习练书法,便需苦行,磨了几缸水,写坏许多笔,方可“入木三分”之妙,这都是“静心”的苦修,其实《文化苦旅》中嵌生个“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艰。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笔墨之中。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
余秋雨借助散文这种极富亲和力的文体反思文化,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生命哲理,把智性渗入景观,把学理融入世俗,以饱蘸人格情感的笔触阐释自然山水,超越了对有形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赞叹。余秋雨写历史散文,不单纯地借景抒情。而是给历史真实的形象还原。戏剧专家余秋雨的思维场中比一般文化史学家多了一个舞台或屏幕,习惯于艺术的形象思维的特殊品质产生了他独特的“历史造象”的散文风格,比一般文艺家,他又多着史学和文化学两个视角,它们同人学视角重合显现了余氏散文的特别景观:文化与历史在他眼里成为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具体的生命过程,活的历史生命的标本。用他的话可以说他给自己散文确定了如下任务:“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余秋雨用生命哲学构筑的话语“复活”了历史,与人性相通的历史景观成为其精神的依托和理想的承载,二者在互阐互释过程中彼此生成了一种以文化人格、生命价值为本位的话语,进而沟通了景和情、雅和俗等美学层面,显露出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艺术特色
内涵丰富深邃
《文化苦旅》对拓宽散文的领域有一定的贡献。以往的散文往往只是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表述,内涵不够丰富。例如说理散文,大多情况下是对某一理论观点的阐发,内容上较为单薄;比如游记,往往是对风景、人物、风俗等方面的单纯描写,内涵上较为单一。《文化苦旅》的一个创新之处就是以散文的形式融入了众多的内容,在一篇散文中囊括了思想、文化、民俗等甚至更多方面,使散文内涵更加丰富。比如在《洞庭一角》中,作者吊古思今,追想范仲淹等迁客骚人,又从古迹和历史中阐发了对于“贬官文化”的感想,向人性纵深处追寻人生真谛:“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这样的散文在《文化苦旅》中有很多,其内涵丰富而深邃,为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
语言平淡蕴藉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平淡蕴藉,这也是其创作特色之一。平淡自然是文学语言上的追求,梅尧臣就曾经说过“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雅”。《文化苦旅》如果从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就充分体现了其平淡蕴藉的语言特色。例如在《白发苏州》中作者这样写道:“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语言。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短短的语句中对事物的描述娓娓道来,虽平淡但又可以感受到一种流畅的气势,同时还耐人寻味。另外在《夜雨诗意》中,作者写道:“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寥寥几行话语却在平淡中体现出了一种浓浓的诗意,读罢这些语句,读者脑海中会浮现出夜雨沾衣、落花凋零的诗化画面。这就是其语言所具有的魅力——在平淡中蕴含无限诗意,在蕴藉中包含无限美感。
层次多重厚重
层次多而厚重是《文化苦旅》的另一创作特色。如其中的《西湖梦》,文中写景的地方不多,但却包含众多的历史内容。如果单从散文表面来看,可以起到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但是作者不仅仅是展现历史内容,而是想借此引发人们对其展开更深层的思考:西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意象,“西湖歌舞几时休”、断桥传说等使西湖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从审美角度来看,仅《西湖梦》这个标题就可以引人思考,心生遐想。《西湖梦》中关于西湖景色描写的只言片语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描述发生的众多事件更是增加了西湖的厚重感。同时也包含了作者理性的思考,文中特别批判了那种“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的消极文化人格和惰性文化。”由此可见,《文化苦旅》在文化传统的深处立定,既有充沛的人文意识、又有冷峻的理性,内涵厚重,层次丰富。
作品影响
6.余秋雨《文化苦旅》作品价值 篇六
作者简介: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
作品价值:
《文化苦旅》畅销,并且成就了“文化大散文”风潮,主要还是因为《文化苦旅》自身的文本价值:
1、摆脱了传统散文过于琐碎的写作视角,而以宏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在历史长河中,寻找到人类穿越时空的情感结合点,选取的内容题材又紧扣现代人极其关注并能建立感情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并赋予人生命运的关注和终极体验。
2、作为散文,《文化苦旅》每篇篇目都比较长,很容易产生阅读障碍和心理疲劳。但是,作者长期从事戏剧文学教学,具备很强的说故事能力。再长的篇章,读起来都很轻松,从没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关键在每一篇散文里都隐含着一个简单的故事结构,人物事件简单,脉络清晰,有的人物事件本就是读者都知道的,不过是作者以他的方式重新解读和演绎,让阅读者顺着故事脉络进入,循着故事情节展开,这恰恰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
3、讲究细节描述,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和美感,在许多篇幅里,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经历和故事,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就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
4、作者所有的写作,都建立在自身经历和体验的情感基础上,有的事件是他本人亲身经历,有的历史故事中,他会虚拟一个大“我”,从一个简单的人生经历到一个民族的大事件,都离不开写作者自己的情感对位。
5、余秋雨拥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和节奏感,他的文字非常感性,很适合他想表达的内容和想说的故事。恰恰这种语言节奏和说故事的能力,最容易打动广大的读者,尤其是大众读者。
7.余秋雨作品读后感 篇七
一、文化底蕴深厚、哲学性强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最大特点在于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性, 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和探究。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史知识, 独特的思维视角, 以宏大的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为背景, 以现实中的现象或事件为契合点, 引发世人在司空见惯中重新审视, 探究历史隧道中的尘埃。从谈山水的《文化苦旅》到谈历史的《山居笔记》, 从谈人生的《霜冷长河》到谈西方的《行者无疆》, 余秋雨用他那独特的视角, 丰富的想象, 将山水、人性、文化、哲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追寻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 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无论是对已故历史的探究, 如《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 还是对远古文明的追溯, 如《千年一叹》;无论是饱含乡土乡情的倾诉, 如《抱愧山西》、《乡关何处》, 还是对人生现象的折射, 如《历史的暗角》、《苦闷的解脱》, 他都做了一番历史与现实的比对和思考。
然而, 余秋雨先生的笔触并不仅局限于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和拷问, 还倾力于对人性鞭辟入里的探讨。对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 但又是造成社会种种弊端的人性弱点, 如“嫉妒、谣言”等并没有进行犀利的批评, 而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发展过程, 以及如何解决。这使得余的散文不仅可读性高, 而且哲学性强, 比起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论著不仅使读者易于接受, 而且容易理解。这种散文要比那些写出来没有人看, 亦或看不懂的哲学论著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题材广泛、易引起共鸣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选材宽泛, 覆盖面广。在《山居笔记》和《霜冷长河》中, 作者的手笔触及四面八方, 北到塞外长城, 南及天涯故事, 西有皋兰山月, 东则从“宁古塔”到“上海人”, 既写牌坊、庭院, 又写古墓、庙宇;既做“西湖梦”, 又遥想阳关雪;既追忆已逝的“十万进士”, 又正视历史与现实中的“暗角”。在《千年一叹》中, 世界各大古文明更是遍布了作者的足迹:埃及的法老, 希腊的石柱, 巴基斯坦的儿童, 奇怪的巴比伦, 伊朗的黑袍, 恒河的晨浴, 无所不包。虽然散文的选材历来比较宽泛, 但余秋雨先生把这种散文的平常之处做了细致特殊的处理, 即“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宽泛的题材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但如何吸引广大的读者, 余秋雨正是做到了“同中求异”。他将大众化的主题与情感以不同寻常的状态展现出来。虽然他的文化散文以游记居多, 但又不是纯粹的游记, 不是单纯得记录自己所见所闻, 而是就某一点进行描述, 继而引发深思和拷问, 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 抛弃惯有思维, 挖掘独特的想法。这也正是余秋雨的文章被大众读者所喜爱的原因之一。再具体观照每篇作品就会发现, 虽然选材涉及宽泛, 但表现手法又极其相似, 均是在历史、文化、人格、民族、政治、自然的变换交替中, 探寻文化灵魂和人格的真谛。这就是异中求同, 因此他的文章带有很明显的余式风格。
三、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
余秋雨因其深厚的戏剧文学的功底, 在行文时有意识得将散文和小说巧妙地结合起来, 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读者接受、理解、喜欢。这种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 构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还原虚拟的历史现场, 把抽象的历史材料, 予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再现, 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这一特点在《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典型。如“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 喜欢到洞窟里转转, 就像一个老农, 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 暗乎乎的, 看着有点眼花, 亮堂一点多好呢, 他找了两个帮手, 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上装上一个长把, 在石灰桶里醮一醮, 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 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 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 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 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 唐代的笑容, 宋代的衣冠, 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 顺便打听画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 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 就刷这几个吧, 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这基本上均为想象和虚构, 尤其对细节的描写不可能有史料记载。但正是这样戏剧化的想象和描写, 使得王道士这个人物个性丰满起来, 读者也仿佛看到王道士粉刷壁画的情景, 他对敦煌壁画的想法, 即“暗乎乎, 看着有点眼花”, 让人觉得可笑。就是这样可笑的想法使得王圆篆称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如果靠单纯的记叙或议论是难以与读者产生共鸣的。
在叙事上余秋雨也有自己的特点, 作为一名文化导游, 他的文章不是枯燥的文化介绍, 而是将当地的故事与自己联系起来, 用第一人称来说自己, 用第二人称来说当地的山水、历史、文化, 仿佛自己可以穿越时空, 与历史对话, 如《年老的你》、《我的大河》等。这种叙事方式使历史复活, 使文化很自然得走进读者的心里。
四、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余秋雨的作品涉及范围广, 文化底蕴深厚, 阅读他的作品对于大众来说可以视为一种“扫盲之旅”。如在《千年一叹》中, 从希腊这个与中国同样拥有灿烂悠久文明的古国开始, 一路驶向祖国。一路上带领读者边看边想。在爱琴海畔, 讲述苏格拉底、柏拉图所思考的问题, 同时又联想到了同时期的孔子、老子。走进迈锡尼, 讲述荷马的低声吟唱, 之后是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尼泊尔等, 一路走过十个国家, 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而这本书恰恰给了读者一个虚拟游览的机会, 一次心灵之旅, 恰似一堂世界文化普及课。
余的作品除了对世人文化的影响, 还带热了许多他曾走过的地方, 余秋雨本人也经常被各地邀请去考察当地的旅游文化与资源开发。如献计宜兴旅游, 被聘为江苏旅游高级顾问, 为临潼文化旅游“把脉”等, 充分展现了他对于旅游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余秋雨曾说“我是个文化人, 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 我活在世上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承文化”。正是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的文章对于大众而言更像是一种召唤、一种推动, 召唤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周围、审视现在和过去, 推动人们努力向前。
参考文献
[1]刘青云.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2) .[1]刘青云.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2) .
[2]李娟.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8, (11) .[2]李娟.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8, (11) .
【余秋雨作品读后感】推荐阅读:
余秋雨作品集读后感07-26
余秋雨作品摘抄10-06
余秋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11-18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07-02
走进余秋雨08-21
余秋雨散文风格07-25
余秋雨《三峡》教案07-30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09-08
余秋雨散文《无所求》11-09
余秋雨散文有哪些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