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答辩

2024-08-17

科学论文答辩(精选8篇)

1.科学论文答辩 篇一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答辩提纲

一、立论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1、对基础研究,着重结合国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

2、对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结合学科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论述其应用前景。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预期成果的应用开发前景和效益、风险预测

4、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5、预期研究成果

三、研究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开放实验室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业务简历

2.科学论文答辩 篇二

应诉337调查的第一步就是针对起诉状和立案公告准备和提交正式的书面答辩状。答辩状需依照ITC的程序要求, 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和立案公告起20日内向ITC提交并送达, 但在立案公告中另有指定或行政法官另有要求的除外。答辩状既可以书面形式提交, 也可以通过http://edis.usitc.gov网站按照《委员会手册》中关于电子提交程序的规定以电子形式提交。

答辩状必须遵守以下格式要求:

>答辩应在白色纸上采用黑色书写, 字迹应清晰;

>版面大小不应超过6×9英寸, 字号不小于11号字, 采用两倍行间距, 以每英寸6行为标准;·

>正文与脚注须采用相同大小的字号;

>正文中超过两行的引用和脚注可采用缩进格式, 单倍行距;

>标题和脚注可采用单倍行距。答辩状的目录不是必须的。答辩状的首页须包括以下信息;

>委员会名称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

>调查的名称 (如:关于xxx产品的调查) ;

>调查编号 (如果有指定的话, 如调查No.337-TA-123) ;

>被告以及在答辩状上签字的负责人、律师或代理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

答辩状的第一部分须使用标题, 如“针对起诉状的具体答辩”。本部分应针对起诉状中的每一项指控一一作答, 通常使用与起诉状的各标题和编号相对应的子标题和编号, 并在脚注中声明:标题仅作结构划分之用, 不代表被告承认原告所指控的内容。被告针对起诉状的每一项指控必须逐一认真回答, 未作回答的指控将被视为成立。通常涉及事实的事项, 如被告公司注册地、营业地址等, 被告都会予以承认, 但在进行承认的时候要注意指明具体承认的内容, 以避免被视作普遍承认。对涉及根本法律问题的指控进行答辩时, 例如原告确信自己的产品没有侵权, 没有非法进口行为, 或者被告的专利无效、不可执行, 那被告就应该明确地对这些指控进行否认。此外, 对起诉状中的段落中有多个指控的, 无论对具体指控承认与否, 被告都应该先作出普遍否认的陈述, 对于可承认的指控再单独承认。如果被告缺乏足够的信息而不能判读某项指控是否正确 (例如, 原告的专利是否在美国存在国内产业) , 则应该明确声明因被告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否认此指控。在此给出几个示例, 对起诉状进行答辩时可采用类似语句。

>被告承认其为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业地址位于________________。除了所承认的事项外, 被告否认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

>被告否认侵犯了美国专利第xx号的任何有效的、可执行的专利权利要求。被告进一步否认其存在任何非法进口、为进口而销售和 (或) 进口后再美国销售的行为。除了所承认的事项, 被告否认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

>被告无法获知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是否真实, 因而否认各项指控。

第二部分是“针对立案通知的具体答辩”部分。本部分通常对违反337条款予以否认。在立案通知书中会有这样的例行的段落:“本委员会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 (b) 条规定, 决定发起调查以确定……”。被告在答辩中可以采用与此段类似的措辞。

下一部分, 答辩状中应该提供根据“ITC规则”要求的附加信息, 可以冠以标题“根据ITC规则第210条13 (b) 款的声明”。这部分应包括被控产品进入美国的“进口数量和价值”的统计数据, 对于被告为进口商的, 被告还应提供“被控进口商品的美国协调关税表 (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代码”。美国协调关税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每种进入美国的商品都分配有一个10位分类编码, 以及对应的当前关税, 该表可在网站http://www.usitc.gov/tata/hts查询。“ITC规则”进一步要求“每一项答辩还需包括关于被告对该项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对该产品的重要性响的声明。如所控进口产品不是被告生产的, 需指出其供应商的名称和地址”。

被告不可以在同一个337调查中提起反诉。除非在另一个针对原告的337调查中提出, 否则被告所提起的反诉会被移送至平行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不过被告可以提起抗辩理由, 以“抗辩”作为标题。常见的抗辩理由举例如下:

(1) 被告不侵权-被控商品没有实施涉案专利;

(2) 涉案专利不具新颖性 (obviousness) -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其对于“发明技术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基于现有技术 (如该发明之前的公开出版物或其他公众已获知的技术) 是不具新颖性的。

(3) 涉案专利不具创造性 (anticipation) -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其相同主题已经被其他的单独在先技术显式地或隐含地公开。要成功建立新颖性或创造性的抗辩理由, 被告要证明专利审查员在基于其所参考的现有技术资料授予该项专利时审查有错误, 或者找出审查员未考虑到的当时现有技术。

(4) 涉案专利缺少书面描述-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说明书的描述不足以表明发明者在专利申请时就实际拥有该专利的技术。

(5) 涉案专利不可实施-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说明书中的相关描述不足以让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该专利。

(6) 涉案专利缺少最佳模式-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中没有公开发明者使用该发明的最佳模式。

(7) 专利权人滥用专利-该专利不应被执行, 因为专利权人以非法打压竞争者的方式滥用该专利。

(8) 专利权人申请专利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该专利不应该被执行, 因为该专利是通过欺诈手段从专利局获得的, 例如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 专利权人向专利局隐瞒实验结果或与专利性有关的重要的现有技术。

(9) 被告是授权使用-被告对涉案专利的使用经过了原告授权, 例如之前的授权书或和解协议;

(10) 涉案专利没有形成美国国内产业-专利权人没有在美国自己实施该专利, 也没有授权他人使用该专利, 因此涉案专利在美国没有形成国内产业, 因而不符合ITC的337条款的起诉要求。

在答辩状中, 被告应该尽可能地明确这些抗辩理由。换句话说, 被告应该指明抗辩理由的具体的事实基础。例如, 当做不侵权抗辩时, 如果有充足的信息, 被告最好提供涉案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或其生产过程进行比对的“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产品对照表”, 并附以相关的被控产品的图片、照片, 或清晰标注的产品生产过程。不过, 由于“ITC规则”并不要求被告必须在答辩状中提供上述对照表, 因此在实践中,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 被告通常并不都会在答辩状中提供上述对照表。而在调查进入证据交换 (discovery) 阶段时, 被告在答复原告的有关侵权的争议质询时, 也会最终提供此对照表。对于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抗辩, 被告应提供所基于的现有技术的复印件, 并说明该现有技术如何使得涉案权利要求无效。此外, “ITC规则”指明, 如果可行的话, 每个被告都应在提交答辩状时提供其进口或销售的被控产品以作展示, 除非该产品原告已提供。大型或有毒产品除外。但在实践中, 很少有被告会提供被控产品的样品。

答辩状至少应当由一位诉讼律师签名;或者, 如果被告没有委托律师, 由授权负责人或代表签名, 并注明签字人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如果有的话) 。答辩状一定要真实无误, 否则ITC会对相关律师、律师事务所或被告本身执行制裁。

提交答辩状时, 被告必须做出四项陈述, 该陈述通常放在答辩状附属的“举证声明”页, 由被告的负责人签字。“举证声明”的格式如下:

举证声明

我, [负责人姓名], 声明以下陈述属实, 如有不实依照“联邦法规”第19卷第210.4 (c) 条和第210.13 (b) 条受伪证之罚。

1、我已阅读前述“起诉状和立案通知的答辩状” (“答辩状”) ;

2、答辩状并无基于不当目的, 如对该调查或相关进程造成扰乱或不必要的拖延, 或增加不必要的调查成本。

3、据我所知、所获悉且所相信, 并且基于合理的询问的基础上, 答辩状中的主张、辩护及其他法律论点是基于现存有效的法律之上, 或者是基于现存法律的合理的引申、变更、反对或者变更的论述;

4、答辩状中的主张及其他事实论点都有证据支持;如果需要在进一步的调查或证据交换中会通过合理的机会获得证据支持的话, 答辩状中也已经说明;

5、答辩状中对事实争辩事项的否认是有证据基础的;如果对事实争辩事项的否认是基于不知情或不确信, 答辩状中也已经说明。

日期:___________

[负责人姓名]

[负责人职位]

[被告名称]

此外, 被告还需为答辩状准备一份送达证明, 明确答辩状送达至ITC秘书处、本案行政法官、本案ITC调查法律顾问、原告或原告的律师, 送达证明还需列明以上人员的相应邮寄地址、送达方式 (如联邦快递、美国邮政等) 和送达日期。行政法官通常会在“本案基本规则”中规定原告、被告和行政法官之间的可允许的和送达方式。

有时答辩状中会包含商业秘密、客户信息、营业收入、利润、损失、开销等商业机密。这些商业机密具有商业价值, 如透露给对方会对自己的竞争地位带来损害。例如, 前面讨论过的“ITC规则”第210条13 (b) 款要求提供的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就可能属于商业机密。通常, 行政法官会在调查开始的时候签署一个“保护令”, 要求采取特定的程序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商业机密, 并指定有权获取商业机密的人员。一般来说, 律师有权看到对方的商业机密, 但公司内部法律顾问无权看到对方的商业机密。如果在提交答辩状之前行政法官还没有签署保护令, 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时, 可以向ITC提出保密申请, 在答辩状首页注明“本文书包含商业机密”, 并覆盖答辩状中需要保密处理的内容, 此外当事人要另附一份无覆盖保密内容版本的答辩状。在向ITC提交保密版答辩状后10个自然日内, 被告应将无需保密版本的答辩状送达其他当事人。

3.论量刑答辩程序 篇三

一、量刑答辩程序的特征

当前,我国司法实务中量刑程序的运作方式是:关于量刑的事实、证据与定罪的事实、证据均在法庭调查阶段,由公诉机关出示,辩护人也可在此阶段提出有利于被告的事实证据。之后控辩双方在法庭辩论阶段可以就量刑问题发表意见并辩论。法庭审理后,合议庭对被告人的量刑进行评议,重大疑难案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之后就定罪量刑一并形成判决并向当事人公开宣判。这种运作方式造成了司法实务中普遍存在重定罪、轻量刑以及同案不同判等现象。相对于这种量刑方式,量刑答辩程序具有相对独立性、公开性和对抗性三个特征。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分离,成为刑事审判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所谓公开性是指量刑过程应当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保持必要的透明度,使诉讼当事人更为充分有效地参与。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量刑的程序公开,量刑的理由公开和量刑的标准公开。对抗性则表现为在量刑阶段,控辩双方集中就与量刑有影响的证据进行质证辩论,量刑结论以经过质证的证据为基础。

二、量刑答辩程序的正当性

量刑答辩程序的正当性体现为必须符合诉讼和审判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量刑答辩程序符合量刑公正原则

量刑公正既包括量刑结果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

一方面,量刑答辩程序有利于实现量刑结果公正。比起在法庭调查中一并提出定罪和量刑证据的做法,独立的量刑答辩程序可以使与量刑有关的证据和情节集中在这一阶段呈现于裁判者面前,使得裁判者心中形成比较明晰的、有条理的印象,有利于正确认定案件事实、情节。而控辩双方基于不同的立场会积极地搜集有关量刑的证据,这一方面可以使量刑裁判建立在更全面可靠的证据根据上,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控辩双方举证不足,法官对量刑情节进行庭外调查时,形成内心的预断和偏见。另一方面,量刑答辩程序符合量刑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一般认为,公正量刑程序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量刑公开,二是量刑程序合理。而量刑答辩程序,无疑是符合这两条要求的。

(二) 建立量刑答辩程序,有利于增強对当事人人权的保障

与定罪相比,量刑会直接影响到被告人的生命、财产、人身自由或民主权利。所以,在实践中,当事人对量刑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定罪,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申诉、信访案件均是对量刑不服的原因。因此,量刑程序的设计要符合体现加强人权保障的理念,最主要的是对被告人人权的保障。河南省高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在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实行“量刑辩论”的实施办法》,之后,在审理死刑二审案件时,审判长总要对被告人郑重的说一句“你有权对自己的量刑当庭发表意见,也就是说,你对自己该不该被判处死刑有发言权。”而在以前,对死刑被告人如何量刑,如果公诉人不提较为具体的量刑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无权就此发表意见。这是量刑答辩程序增强对被告人人权保障的鲜活实例。

(三) 建立量刑答辩程序有利于对法官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限制

我国刑事立法采用的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法官具有在法定刑幅度内的量刑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既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也可能偏离法律规定,给司法腐败留下了空间。因此,法官自由裁量权必须存在,也必须被约束。而量刑答辩程序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的程序,量刑决定受制于控辩双方举证的证据和事实,而且,法官必须在裁判文书中写明量刑标准和量刑理由,这就便于社会各界对量刑的监督,从而对法官形成制约。

(四)建立量刑辩论程序有利于增强裁判的可接受性,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权威

量刑辩论程序保障了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的充分参与,他们可以了解程序的进程、判决的结果及理由,并且可以对这种结果施加一定的影响,这样,就能使当事人更容易接受量刑决定。由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申诉、上诉,防止没有意义的重复处理,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同时,当事人及公众亲眼见证量刑过程,进而对量刑结论产生信服,司法的权威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来。

综上所述,建立量刑答辩程序有利于实现量刑结论的实体公正,符合公正量刑程序的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权,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机关权威,量刑答辩程序具有正当的法理基础,可以被普遍适用。

三、量刑答辩程序的制度构建

通过对我国量刑程序现状的考察和对量刑答辩程序的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测:量刑答辩程序,可以成为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一条路径。

(一)在立法上区分定罪与量刑,确立量刑答辩程序的相对独立地位

建议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可做如下调整:分别情况,对于被告人做有罪答辩的,规定在法庭辩论程序中,就定罪问题进行辩论后开始量刑答辩程序。对于被告人做无罪答辩的,在定罪判决宣告以后,如果法院作出无罪判决,则一审程序终结,如果法院判决被告有罪,则另行开启量刑答辩程序。这种对于被告做有罪答辩和无罪答辩的区分更加科学,是综合考虑正当程序的要求与司法资源的限制得出的结论。

(二)细化量刑答辩的具体程序

在量刑答辩的具体程序设计上,司法机关的尝试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

1.量刑答辩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综合看来,在试行了量刑答辩程序的各法院,除了河南高院将量刑答辩程序限定在开庭审理的死刑二审案件外,北京、广州的一些法院都未限制量刑答辩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笔者认为,刑事案件,不只是死刑案件,都会对被告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产生重大影响,这远非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所能比拟,故而,量刑答辩程序应存在于所有开庭审理的刑事案件中,不论是一审还是二审,也不论是公诉还是自诉。

2.量刑答辩的流程

总结各地法院的操作经验,在进入量刑答辩程序后,一般由控方先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然后由辩方针对上述建议进行答辩,并提出辩方认为合理的量刑请求。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上诉并参加庭审的,其本人及代理人可以在控方提出量刑建议后,对量刑发表意见。法官就控方、辩方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方在量刑意见上存在的差异,组织三方在法庭上进行充分的辩论,必要时可进行二轮答辩。

控辩双方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方可以放弃量刑建议或请求权,也可以对原告提出的量刑建议或请求在量刑辩论终结前进行修正,但最多不得超过两次。

3.量刑答辩程序中的法官的职权

法官享有的审判权可以分为三部分:庭审主持权,案件审理权,裁判权。据此,法官在量刑答辩程序中的职责主要有:宣布进入量刑答辩程序,告知被告人有权就量刑发表意见,主持答辩,作出量刑决定,宣告量刑决定。在量刑答辩中,就有关事实、证据有疑问的,法官可以对控辩双方和有关证人发问,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庭外证据调查。

4.量刑答辩程序中量刑结论的作出与宣告

4.科学论文答辩 篇四

(试行稿)

项目评 分 内 容 及 标 准 分 选题的先进性(新颖性5,合理性5)实验设计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5,针对性5)

实验设计方法的先进性(创新5,改进5)实验材料的正确性5 论文的规范性5,条理性5,逻辑性5,数据处理的科

学性5,相关图表的正确运用3,参考文献2论文陈述及答辩情况(分析、归纳、总结能力10,语

言严谨性5,表达流畅性5,条理性5,清晰程度10,能正确回答问题5)总计100分 40 25 20 合计 10 5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5.科学论文答辩 篇五

组长:银山

成员:海春兴、呼格吉勒图、郝润梅、宝力高

地理科学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

组长:银山

蒙班:

第一小组成员:银山、其其格、乌兰图雅、赛西雅拉图、巴特尔;秘书: 第二小组成员:呼格吉勒图、阿拉腾图雅、满都呼、雷军、乌敦;秘书:

汉班:

第三小组成员:海春兴、李百岁、于红博、海山、杨根祥;秘书:

第四小组成员:周瑞平、春喜、包慧娟、张卫青、佟宝泉、魏智勇;秘书:

答辩时间: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答辩地点: 101(第一组)、124(第二组)、125(第三组)、126(第四组);

学生于上午8:00、下午14:00在答辩地点集中。

答辩程序:

1. 答辩小组长主持(审核材料);

2. 学生汇报论文概况,可以使用Powerpoint.(10分钟);

3. 各位评委提出相关的问题、建议;(每组提3-5个问题)(5分钟);

4. 根据答辩情况,答辩小组成员讨论、评议;(学生离场)

5. 表决 ;

6. 各组组长统计答辩结果(秘书协助),并请各位评委签字;秘书最后将答辩结果(总评表一式两份)送交各系负责人处;

要求:

1.答辩组评委要公平、公正,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纪律;

2.答辩组评委要按时出席论文答辩,不得迟到、早退;

3.每小组由五人构成,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法;

4.提问问题要与论文有关,避免提问论文之外的问题;

5.遇有争议的问题时,由小组长及时将问题提交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解决;

6.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论文答辩的评委,要直接向院长请假。

7.当天有课的老师,要设法提前做好调课工作。

评分和登记要求:

答辩组评委各自根据学生的表述和回答进行评分,并在各自记录表上签字;秘书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并在答辩总评表上做好登记;汇总成绩后在总评表上答辩小组长签字,然后将本组所有答辩资料上交学院答辩领导小组审阅。最终学院各系负责人将有关材料存档并向学生反馈结果。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学生须知

为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控制,根据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 的相关规定,学院决定对2009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答辩学生人数:全体毕业学生均参加答辩。

2.答辩时间: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3.答辩地点: 101(第一组)、124(第二组)、125(第三组)、126(第四组); 学生于上午8:00、下午14:00在答辩地点集中。

4.答辩程序:

1)答辩小组组长主持,根据答辩定序安排组织答辩。

2)学生表述:每位学生用10分钟表述论文主要内容,可使用多媒体技术

(Powerpoint)展现(学院安排设备);表述内容包括:概述你的研究课

题:a.你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理论或实践意义;b.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是什么;你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依据。

3)回答问题(5分钟):答辩组评委根据论文内容提3-5个问题,学生回答。

5.注意事项:

(1)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外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

(2)要有自信心。

(3)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4)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5)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6)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答辩会后可以与之展开讨论。

(7)要讲文明礼貌。

地理科学学院

6.科学论文答辩 篇六

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一章 论文答辩的资格

申请论文答辩的资格:

一、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环节,课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学位论文经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开题至答辩原则上应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果中途因故换题,应组织参与首次论文开题的专家进行重新开题,并经导师、学科点负责人、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在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备案。

三、向学院提交经导师签字认可的原始试验记录材料。

四、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英语和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一)英语要求:

自然科学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三年或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355分(含355分)以上;

人文社科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三年或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400分(含400分)以上;

自然科学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320分以上;人文社科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达365分以上,如果在国外学术期刊(指SCI、EI、SSCI、A&HCI收录源刊物)上用英文以第一作者且石河子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1篇与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内容一致的研究论文,也可通过。

(二)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见《石河子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五、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

第二章 论文答辩的准备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组织,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者,由本人申请,经导师、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批准,报送研究生处审批。

二、研究生完成论文后,应及时送导师审阅,论文初稿经导师审定后,研究生需做以下工作:

1、将已通过导师审定的论文初稿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做成电子文档并打印一份,提交所在学院进行论文形式审查,并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论文必须经过学院资格审查后,方能提交,论文资格审查小组一般要求至少有两名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参加。论文按照《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2、论文形式审查合格后,学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交由学院进行资格审查, 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该生是否已按培养计划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学位论文是否按开题时进行、归档材料是否齐全、学费是否交齐、论文发表情

况、原始试验记录材料是否完备、CET六级成绩等。

3、资格审查通过者,由学院将其所有审查材料(包括成绩单、发表学术论文原件、资格审查结果等)交研究生处进行进一步审核。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安排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评阅。

4、研究生可在研究生处网页上下载学位论文答辩审批材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并送导师审查。

三、论文评阅

1、论文评审专家应是责任心强、学术严谨、作风正派、在相关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符合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要求的同行专家。评阅人信息应对申请人和导师保密,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2、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一定比例对申请答辩的研究生进行论文抽查,抽查方法参照《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办法》执行。

3、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人由2人组成,其中校内1名研究生导师,校外1名同行专家研究生指导教师。

4、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人由5人组成,且均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5、论文评阅工作的具体要求见《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办法》。

第三章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一、答辩委员会是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托对学位申请人

进行学术考查的临时机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成员应由副高以上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名校外专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7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应为该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博导;校外专家至少2位,不少于1位博导,提倡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两方面的专家。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主持答辩会各项议程。答辩委员会名单由学院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提出,报研究生处备案。

二、导师和论文评阅人不能做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三、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协助组织答辩事宜。答辩委员会秘书应为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

1、填写和寄送答辩委员聘书,将学位论文于答辩前一周送交答辩委员。

2、收集论文评阅人的论文评阅书,复印发送给答辩委员,并将评阅人质询的问题,提前通知学位申请人。

3、协助学院做好答辩会务和接待组织工作。

4、答辩时负责做好记录,起草答辩委员会决议。

5、填写论文答辩人的有关表格和需要上报的有关材料。

6、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整理归纳答辩记录,并填写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审批材料,及时将整理好的学位申请材料交学院汇总。

7、答辩委员会主席委托的其他有关事宜。

第四章 答辩程序

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一、论文答辩前,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等。

二、答辩委员会秘书将《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定表》、《投票表》分发给每位委员。《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记录》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填写。

三、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正式开始。

四、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学位申请人资格审查情况(包括完成培养计划情况、中期考核情况等)。

五、学位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研究生为二十分钟, 博士研究生为三十分钟。

六、答辩委员会和列席答辩的会议领导、专家提问。申请人可稍作准备后进行答辩,也可即席答辩。提问与答辩的时间,硕士研究生合计为三十分钟,博士研究生合计为五十分钟。

七、提问与答辩结束后,即行休会。

八、答辩委员会进行评议。先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介绍论文评阅人的意见,答辩委员会根据上述介绍,结合论文答辩的实际情况,就论文是否达到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评议。评议结束后就是否同意申请人毕业和是否建议授予硕(博)士研究生学位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

九、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当众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

十、答辩委员会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博)士学位水平所作的

决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学位论文水平的综合叙述;

2、对申请人答辩的评价;

3、论文答辩是否通过;

4、论文答辩的成绩;

5、是否同意授予硕(博)士学位;

6、其它意见。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应由全体委员签字后报送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审核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第五章 答辩要求和成绩评定

一、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学术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审论文时,应公正评审、严格把关、坚持标准,答辩前每个委员必须预先审阅论文内容,作好提问准备。答辩时,要坚持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一般应以公开方式进行(须保密的例外)。论文答辩过程和答辩委员会会议,均应有详细纪录。

二、论文答辩成绩的确定: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评价确定学位论文的答辩成绩(90-10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并提出建议优秀的评定意见。

三、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将答辩人的学位申请书、论文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和决议书等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由学院汇总,送校研究生处存档;其余的答辩原始记录、投票表等由学院存档。

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允许申请人在一年内修改其学位论文后,按程序重新申请答辩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按程序重新申请答辩一次;重新申请答辩的时间应在首次参加答辩的三个月后进行。学籍学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研究生处作出相应的处理。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达不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可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而且申请人尚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可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第六章 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一、学位申请人必须经审查符合以下条件,方能获得申请硕(博)士学位的资格: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完成学位论文,达到学位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三)学位申请人没有同时向其它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凡符合申请学位资格的研究生,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硕(博)士学位并提交有关申请材料,报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硕(博)士学位:

(一)学习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毕业前尚未撤销的;

(二)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

(四)其它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三、学位授予

1、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提交学部委员会进行审核,由学部委员会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未通过审查者,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其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2、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位条例进行审议。举行会议(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部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须有全体委员的2/3(含)以上委员出席方为有效。作出授予硕(博)士学位的决定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授予学位人员名单须经过公示,硕士公示期为一周,博士公示期为三个月。未通过审查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议,就是否同意其重新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3、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硕(博)士学位者,学位证书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颁发。自授予学位决定公布之日起,学位证书即行生效。

4、对有舞弊行为或其它违反学位条例规定的行为,他人有权提出质疑,进行监督,学位评定委员会应予认真对待,有权做出是否复议或撤销已公布的决议。

第七章 其 它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凡已发相关文件中与本规定内容相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解释权归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主题词:研究生 学位申请 细则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 2011年10月18日印发

责任校对:邵永斌

7.科学论文答辩 篇七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培育、企业创新、产学研结合已成为中国特色的科研模式。建设创新型社会、提高我国科研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同目标。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将涌现更多的科研领军人才、更多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及更多闪耀全球的尖端产品。

政府培育、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政府的科研项目。每年, 国家科技部、各省科技厅和各市科技局都会公布各级政府的科研项目指南, 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及各种产学研实体可申报指南中的项目, 竞争获得相关项目经费。政府的项目经费投入带动更多社会经费的投入, 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虽然各级政府在科研项目上的投入逐年增加, 总量毕竟是有限的。择优支持是必须的。择优过程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兼顾各地区间的差距和平衡。

答辩是择优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通过召集各行业专家, 根据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现场质询式答辩、打分,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答辩一般由专家、申报单位面对面进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项目数量的增加, 出现了采用网络视频进行答辩的形式。如国家科技部的视频答辩已进行了2年, 效果很好。

1 视频答辩的组成和答辩过程

视频答辩一般有2个场地。一个是由受邀专家组成的评审主会场, 专家按专业分成若干组, 在多个会议室同时进行。一个是由项目申报单位组成的评审分会场。主会场和分会场之间通过互联网传送视频图像、声音和PPT文档等。

以科技部视频答辩为例, 主会场在北京科技部信息中心, 分会场分布在全国各地指定的地点。

项目答辩的流程一般为:首先专家组验证答辩人身份, 答辩人介绍项目申报的理由和现有工作基础, 同时用PPT展示, 介绍完毕后, 专家提问, 答辩人回答。在此过程中, 由于申报材料准备时间较长, 讲解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提问环节是由专家现场随机提问, 申报人完全靠临场发挥, 回答往往不够精确、不够简练, 对答辩效果影响较大。如何高质量完成一次项目评审答辩, 笔者觉得下列几方面考虑。

(1) 申报材料的细节要精准, 应避免使用估算、猜测、逻辑自相矛盾的数据。专家的问题往往来自于申报材料的这些瑕疵。专家对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的状况是非常熟悉清楚的, 很容易从申报材料发现问题。申报材料要全面、充分、实事求是。

(2) 幻灯片 (PPT) 演示要精简。多用图片、图表表述, 少用大段的文字。评审专家对PPT中大段的文字来不及看, 也看不清。公式、图表更能清晰表述, 效果好。如果没有特别要求, 最好不要在PPT中插入视频, 视频文件格式较多, 网络流量较大, 往往效果不甚理想, 影响答辩效果。

(3) 听清专家所提问题, 简明扼要回答。有些申报人喜爱从不同侧面展开回答问题, 往往时间不够, 被专家打断, 意犹未尽。其实, 专家可能希望听到的回答仅仅是“是”和“否”。

(4) 稳定情绪, 克服紧张。答辩时的莫名紧张几乎是所有申报人都会出现的。尤其被问到一些不是自己研究范围的问题时, 更是如此。西装领带, 适当装扮, 有利于提高信心。开始前聊一聊、走一走可缓解紧张情绪。控制紧张情绪因人而异。

2 视频答辩系统和答辩流程

视频答辩涉及视频图像、声音的传送, 涉及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诸多领域。系统的组成还是比较复杂的。

视频答辩 (或视频会议) 系统目前有许多品牌。产品在音频、视频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在会议过程控制方面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兼容性也不够好。搭建视频会议平台时, 主会场和各分会场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 这样, 易于管理和控制。

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视频终端, 全向麦克风、高清摄像头、扩音设备、高清显示器、PPT演示计算机、网络线均与之相连接。通过遥控器或计算机可在视频终端设定各项参数、测试音视频设备状况、实现视频答辩过程的控制。

全向麦克风、高清摄像头一般随视频终端配套购买, 高清显示器、扩音设备可根据会场面积、布置的情况自行购买。高清显示器可选用液晶电视机或投影机。

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采用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协议。同时双向传输音频、视频及PPT数据所需网络带宽不超过2~3M。虽然对网络带宽要求不高, 对网络的时延、丢包率有较高要求。主会场和分会场之间如果使用专线, 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 如果采用现有的办公网络, 需预留网络带宽并监视网络的丢包率。

管理人员也是视频答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答辩时项目较多、时间安排紧凑, 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答辩效果。

管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对各种设备应有深刻的研究。如扩音设备、投影机的操作、音视频格式转换、显示器的设定、网络状态的判断。一旦出现不正常事件要能准确判断, 及时排除。

视频答辩时出故障较多的是网络部分。因为网络是共享的, 中间环节很多。实际开会时, 应在防火墙上给视频终端预留带宽, 实时监控网络的流量、丢包率。如果有备用网络出口是最有保障的。

视频答辩的流程要做到紧张有序: (1) 项目申报人到达会场时, 要进行登记, 核实身份。未按时到场的, 要主动电话联系, 了解原因, 进行引导。 (2) 等待时, 要进行PPT拷贝, 并告知答辩注意事项。如:讲解时不能拖时, 回答问题时不要私下讨论, 翻动讲稿要轻, 不然噪声大, 影响主会场效果等。 (3) 答辩结束后, 要让答辩人带走全部随身物品, 迅速离开会场, 同时, 请下一场答辩人上场准备。

3 视频答辩的发展展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沟通交流都通过网络进行。科技项目的答辩也不例外, 并且有新的发展趋势。

(1) 问答式的答辩形式将由实时的、主会场、分会场间面对面的集中模式向虚拟的、分散的模式转变。每个项目答辩的参与人员组建一个项目答辩群, 群内可自由交流, 交流时间随答辩进展情况变化, 不设固定时长。

(2) 答辩过程由实时参与变为非实时参与。申报人可将项目讲解的视频文件放在网络上, 参与评审的专家可以在方便、有空的时候观看, 发表意见, 进行提问。专家的视频也放在网络上, 供申报人和其他专家观看。

8.小论文答辩会之 篇八

前些日子,学校举办了少科院研究院科技论文答辩会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的自由提问环节让我感受到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人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惊喜。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我发现提问的孩子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孩子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与主题无关或者说不切实际,这些孩子大多集中在中低年级,第二种孩子提出的问题则足见他对问题的思考,这些孩子大部分为中高年级同学,从中也足见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也让人感受到孩子对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注。例如,下面的几个提问让我印象深刻:

1.在一组同学做完缓冲装置试验成果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个设计在生活中哪些领域有所运用?

2.在一位同学做完吸烟调查报告的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项措施在实际运用中成功率会怎样呢?

3.一位创造发明研究所的同学做完自己小发明的回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觉得你的这个小发明存在缺陷吗?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有些孩子的问题却不着边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孩子眼中的科学”这个字眼,所以我想就孩子们眼中的科学,以及如何改善科学课堂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作个人的初步认识和看法。

一、孩子眼中的科学

1.为什么有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让人匪夷所思?

前些日子刚开始看一本书,书名叫做 《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书中笔者认为,这本书之所以称为“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主要是因为孩子和科学家存在共同的特点:1).都有好奇心,2).都喜欢对事物不停地探索。如果从结果上来看,孩子的科学是“不科学的”,受其思维发展水平和对世界认知的程度的限制,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化的,肤浅的思考,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是主观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盲目的,得出的结论也经常与事实有偏差甚至错误。但是作为同一种过程,儿童和成年科学家是大致相同的,他们都是一种探索与求知,都是对未来世界寻求解释的过程。所以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想要探索的好奇心。

儿童科学不仅局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而且还带着主观的色彩。儿童往往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而是从主观的意愿出发。因为他们不能分清主观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有人曾经说过“儿童所选择的是自己所相信的现实”。孩子相信自己的想象,就认为它们是真实的,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更多的猜测。

我认为,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孩子眼中的科学”更加具有主观色彩,着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它的独特之处,科学发展至今,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人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眼中的科学恰恰弥补了现代唯理论科学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在假象中探索自然,以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对话,用诗意的想象解释自然,也许,孩子眼中的科学也反映了科学的意义。

2.以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它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学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受到思维的束缚。成人往往用理论化,概念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却常常忽视了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无法把握这个世界很多的细节性问题。孩子的眼光没有概念化的束缚,这反而使他们的观点更接近现实。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在做中学的课堂上,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导我说,孩子的思考和老师的思考不同,我们不能在一堂课上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一个活动学到一个固定的知识,这样的教育也会是没有创新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老师应该是一个指导的角色。

二、现实课活动辅导的实施

1.把学生引入社会环境中去寻求课题

我校学生经常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论文比赛,“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等各种科技竞赛。我在指导学生科技创作时主要是启发青少年认识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科学的美好情感。既然是这样,我就定一些与环境有关、与关爱大自然有关、与热爱祖国和当前提倡的低碳生活等有关的选题。

科学研究中选题很重要,我在辅导学生前首先收集各种资料,告诉学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件,特别是现在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环境问题,告诉学生在参观和考察中仔细寻找问题,引领着学生去发现,为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有一次,我家乡的一条小河污染情况拍摄了下来:河边堆满了生活垃圾,有的直接漂浮在河面上,看上去很不美观,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水面上大多数的废物可以打捞上来,但是对河水造成污染的油污和泡沫就没法打捞了。不过,我们真的就没办法了吗?此时,我作为科技辅导员的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授意同学们,能不能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告诉他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将对这条河和它相联系的河流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就为部分同学想要研究“如何避免向河流中扔垃圾”这个问题,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点明了方向。

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在学生发现了问题时辅导教师的做法是“引而不发”只是给学生以启发,这样的指给学生方向的做法能够培养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继续思考,最终形成科研课题。

2.研讨课题,为科技发明、科学实验的成功打好基础

小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有时想得比较简单,随意性较强,有时还凭兴趣,往往仓促上马就干起来,这样,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打退堂鼓,甚至于不干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就因这些原因半途而废。endprint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一开始我就让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以水面污染为例,首先我请几个同学坐下来,认真分析:1、我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2、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清理水污染问题。3、查询资料,了解以前人们有没有清理油污和泡沫的好方法;如果有的话,这种方需要不需要改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每次的创造发明选修课大家都聚在一起探讨,有时争论得很厉害,此时科技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聆听大家的意见,帮助其中的领袖人物也就是课题主持人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把研究课题确定下来。大家认为用行动找到清理水面油污、泡沫的办法,来直接保护环境更有价值。研讨进行了一段时间,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要发明一艘“垃圾自动清理船”。此时的决定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已经为发明做好了理论分析和实践设计的充分准备。

作为科技辅导员,回忆一项成功的经验时我认为,由问题导出的课题决定了科技发明的意义,而对课题认真的研讨为课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研讨课题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环节,但是科技辅导员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

3.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对科学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科技发明的实施重要的是做好科学试验。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就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科学试验计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由于没有发明的经历,甚至于连制作的经历也没有,更甚者连使用工具的经历也没有,所以科技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制定计划。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提出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去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针对自己的问题设计出试验方法和步骤,选择观察的对象和实验的器材等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做学生的助手作用,包括:帮学生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好方案,进行创造发明和探索研究。

例如,我们在实验前经常会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来进行活动?

(2)你们需要哪些器材?

(3)活动如何分工?

(4)动手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确定时间分配和实验草图。

每一小组都制定了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明确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每个人的分工,这样每个人都成了小组的主人,都成了学习的主人。以上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这样的一份实验计划才能保证发明实践的顺利进行,发明的成功。

三、小结和感想

科技创作源自生活,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创作,我们的少科院才能越办越好。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去提问,而且要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实践。

首先,学生需要一个自由探讨问题的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的、无价值的,有的甚至是明显的错误观点,但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无需急于纠正,允许学生慢慢思考,逐步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探讨,与人分享。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甚至包括他们的失策之处,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鼓励学生向教材挑战,不要认为教材上的观点、教师的讲解就是“最终真理”,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教育。

其次,学生要有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各种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技巧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质疑法:有的问题明摆在那里的,稍加留心即可以发现。有些以隐性状态存在的,我们必须思考得多一点,深一些。不仅要去努力质疑,更要学会去寻找疑问。

辩论法:学生在讨论时经常出现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提出批驳型问题,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思维的批评性和严谨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关于妇女节的日记500字下一篇:基于东风二汽生产运作技术与物料控制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