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2024-07-14

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共8篇)

1.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篇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刚才,会议全面总结了全县**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安排部署了**年度重点工作,我完全同意。会上对**年度涌现出的34个先进调委会和30名优秀调解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人民调解第一线并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县广大人民调解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各级各部门要相互学习借鉴,发扬成绩,巩固成果,不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县的人民调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能力为主线,健全完善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为核心,加强排查调处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为载体,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纠纷调解领域不断扩大,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安置补偿、企业改制、劳动纠纷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表现多样化等新特点。许多看似普通的矛盾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案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已成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因此,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创新调解方法,完善调解手段,提高调解水平,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各方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

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按照人民调解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建设。一要下力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的成因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认真分析形势,准确掌握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既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传统的邻里、家庭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非传统的土地承包、劳动争议、医患医疗、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巩固规范提高村(社区)调解组织建设的同时,大力建设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逐步在人口密集场所、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行业及领域建立调解组织,进一步扩大调解工作覆盖面,努力消除调解工作的死角和盲区,真正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二要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要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坚持人民调解员的选任条件,把懂法律、懂政策、有经验、办事公道且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同志选聘到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来,聘请德高望重、公道正派、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担任义务调解员。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经常性地对调解员进行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不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制意识、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三要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提高纠纷调解率、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和社会公信力。要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调解、回访等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二)加大法制宣传。当前,在我县农村中一些农民缺乏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很少将法律与自己的切身生活、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出现矛盾纠纷时,不是通过正常、合法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而是到党委政府非正常上访,恶意缠访、闹访,甚至有的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使用极端行为诉求利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各乡镇、村社人民调解组织要把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作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新形势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普法宣传,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了解法律,知道法律,依法信访,理性维权,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内容上,要针对农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传,深入普及与农民生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不求系统性,但求针对性,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在方式上,要采取群众喜乐见闻的宣传方式,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信访条例》和依法信访工作要求,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重复访、越级访和异常访。

(三)深化工作机制。一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调处制度、回访制度、统计分析制度、预警预防五项制度,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解决在当时当地,实现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二要坚持矛盾纠纷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矛盾纠纷特点规律的研判和预警,努力把人民调解工作做在前面,从而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委会主任会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形势,并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分管领导;司法行政部门每月要对全县矛盾纠纷进行一次分析,提出预警预防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维稳工作提供参考。三要坚持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在做好日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适时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努力维护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要部位的社会稳定。四要坚持矛盾纠纷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在坚持按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表的同时,要随时掌握和上报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纠纷信息和重大突发事件。五要深化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坚持把调解、和解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司法审判、处置治安案件和行政裁决的各环节,贯穿于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减少对抗、增进和谐,最大限度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建立和完善“三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夯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干部包村联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制和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定期排查矛盾纠纷责任制,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包联干部是直接责任人。对情况复杂、易激化、后果严重的重点矛盾,要落实包案领导,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要重视矛盾纠纷调解后的回访工作,防止因履约不到位、处置不完全而导致矛盾激化。要严格责任追究,对乡镇、部门因未按要求排查到位或因未及时调处而引发上访或激化成刑事案件的实行责任倒查,严格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包联干部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加强领导,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稳定大局,各乡镇、各部门务必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把人民调解工作放在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位置来抓,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作为综治维稳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定期分析研究,协助解决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保证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信访、公安、人社等部门要树立“大调解”意识,加强与人民调解的衔接配合,运用人民调解化解行政纠纷。二是各乡镇(社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三是县调委会要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协调、督促抓好人民调解各项工作。要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使人民调解工作始终坚持强劲发展和高效运行的良好态势。四是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工作中,要侧重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发生,防止矛盾激化。要加强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地位、作用和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坚持每年对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影响面。

同志们,开展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平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篇二

一、2008年度《兰台世界》发行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经验

2008年,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从巩固和扩大档案宣传、促进档案学术研究、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克服重重困难, 认真做好《兰台世界》发行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订阅份数达到9000余份。沈阳、大连两地订刊数均超过千份, 处于领先地位;丹东、营口、铁岭、葫芦岛一直保持较多的发行数量;鞍山今年增加较多;抚顺、阜新、辽阳略有增加;锦州、朝阳略有下降。县 (市) 区的发行情况与上一年相比, 订刊数量有升有降, 东港市档案局连续三年订阅数量居全省县区第一;海城市档案局订阅238份排在第二位, 这是近年来海城市《兰台世界》发行工作最好的一年;大洼县档案局摘掉了零份的帽子, 2008年订阅56份, 进入受表扬单位行列;鞍钢集团档案处、沈飞集团档案馆、辽河油田档案馆这两年做了大量工作, 发行量都在百份以上。作为一个专业刊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 这是全省各级档案部门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的结果, 特别是与在座同志们的努力分不开的。你们为这项工作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历历在目, 你们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近几年来, 报刊杂志种类繁多, 数量过大的问题, 确实给基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如此,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 特别是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工作的同志, 克服重重困难, 为《兰台世界》的发行做出了贡献, 在这里, 我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获得2008年度发行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发行员表示祝贺。

回顾2008年《兰台世界》的发行工作, 我认为有几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各级档案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各级档案局 (馆) 按作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二是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新情况、新困难, 不断总结新经验, 探索新路子, 采取新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对《兰台世界》的发行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考核, 形成了整体合力。三是各部门积极配合, 全员参与。在征订工作中, 充分发挥行业优势, 条块结合, 上下结合, 在档案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下, 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我们拥有一支经过长期磨练、富有经验、勇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档案专业期刊发行队伍。

二、客观公正地评估《兰台世界》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对发行工作的认识

《兰台世界》杂志发行工作是一个年年都要强调的老话题, 大家抓这方面工作的经验、体会很多, 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都有, 难度很大, 尽管如此, 我们还要强调, 要进一步提高对发行工作的认识, 就是用什么眼光看待《兰台世界》, 也就是如何认识《兰台世界》生存和发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谈三点认识:

一是《兰台世界》是开展档案宣传的有效途径和工具。档案宣传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档案部门采取有特色、有成效的宣传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对于全面提升档案部门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档案报纸、期刊正是开展档案宣传行之有效的工具。《兰台世界》是我省唯一的档案专业刊物, 作用不可低估。可以说《兰台世界》对于促进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 很好把握。

二是《兰台世界》是开展档案工作指导、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最佳平台和阵地。《兰台世界》创刊22年, 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逐渐成为在全国档案界颇有影响的核心期刊, 为我省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 开展档案工作经验交流、宣传, 提供了平台。《兰台世界》是宣传档案法规、创新档案科学理"论、传播档案文化、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阵地, 是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的指导工具。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工具不断扩大《兰台世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兰台世界》是全省档案人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的园地。全省档案人员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做好档案工作的同时, 从没有放弃对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学术研究蔚然成风, 在《兰台世界》这个园地里辛勤地耕耘。毋庸讳言, 在个人职称评定中, 《兰台世界》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当然这种帮助不可能是无私的, 《兰台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也需要大家的帮助。正因为《兰台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建设好、利用好《兰台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只有做好发行工作, 才能使这个家园更加美好。

三、正确评估《兰台世界》办刊情况, 全面提高杂志质量

杂志的质量无时不在影响着读者群的扩大, 制约着《兰台世界》的发行量。作为全国档案学术核心期刊, 《兰台世界》在省档案局领导的重视下, 在全省档案部门的支持下, 在有关部门的参与配合下, 经过杂志社的全体同志的努力, 发展壮大到今天的程度, 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们切不可沾沾自喜, 固步自封, 要看到我们的刊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 信息咨讯量小, 基本是省内信息;版式呆板, 缺乏美感等。文章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差。全省乃至全国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由两种编制向公务员制度改革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对因职称评定而发表文章的需求势头, 客观上明显减弱。另外,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 大家欢迎信息量大、简明扼要的短小文章或报道。

针对这些问题, 今年5月, 省档案局领导要求《兰台世界》进行改版, 要求刊物在保持指导性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增强新闻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并在省档案局乃至全省档案部门开展了调查研究, 征询意见。《兰台世界》改版工作总的想法是:工作版要放眼全国, 及时刊登国家档案局和各省档案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消息;立足本省, 反映省内外各地区档案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增加刊物文摘版面, 加强对各地档案工作情况的消息报道, 扩大信息量, 不登或少登没有新意的长篇论文, 增加与档案文化有关的研究性文章, 努力使杂志更好地服务于我省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理论版仍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 为档案工作者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从目前的情况看, 改版的思路、做法已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集中大家意见的基础上, 杂志社在10月将再出一期增刊, 继续征求意见, 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支持我们把刊物办好。明年1月, 改版后的《兰台世界》将正式出刊。我相信它会给大家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在这里强调一下, 报道各地档案工作的文章, 杂志社将无条件刊登, 希望各市组织稿件, 及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交流出去。

四、加强领导, 明确任务, 努力做好2009年《兰台世界》的发行工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档案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 需要依托《兰台世界》这样的专业宣传工具, 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动员和激励广大档案干部积极投身档案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 做好《兰台世界》发行工作意义重大。为确保完成2009年度《兰台世界》征订发行工作, 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形成合力。《兰台世界》发行是一项复杂工作, 涉及方方面面, 不但需要全体档案人的理解和共同努力, 更需要分管档案工作领导的爱护和支持。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引起重视, 一如既往地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分管领导要全力抓, 要指定专人具体抓, 力争2009年度发行征订时间不延期, 范围不缩小, 覆盖面不降低, 数量不下降。

二是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这次会议之后, 各市、县 (市) 区档案局和省直有关单位档案部门要尽快做好征订的准备工作, 要多途径、灵活多样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把做好《兰台世界》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讲充分,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工作到位。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在刊物发行期间, 杂志社同志要和各地发行站以及相关单位加强联系, 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简化订阅手续, 为订刊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细致做好订单的录入, 以确保投递无差错, 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效发行率。

3.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篇三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完成了会议安排的各项议程。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时机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职业教育战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教育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前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适逢其时,非常重要。二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贵仁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的讨论。上海市教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全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此外,还组织考察了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节观摩课,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创新展示活动和辽宁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是工作高效、覆盖面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了43个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仪式、职业教育集团签约仪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授牌仪式,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高效率完成了多项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有关活动,通过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进行了视频直播,全国各地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收看。从与会人员构成上看,不仅有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有利于增进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地概括了大家讨论的成果。下面我对会议做个简要总结。

一、回应需求,承载使命,新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会、部署会,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第一,现代化进程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从宏观领域看,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步入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时代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人口大流动、职业大迁徙已成大趋势,特别是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从低端制造产业时代进入高端制造产业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新挑战,高端制造产业替代或淘汰低端制造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全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五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从教育领域看,我国面临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性文盲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性文盲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才时代进入多元化成才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其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顺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五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三是肩负着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五是肩负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完成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在保证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级各类教育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五个“坚持”不仅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而且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专章阐述了今后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把大力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作为核心任务。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上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870万,在校生近2200万,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力大与质量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有些地方和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推进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缺乏条件和机制保障。二是素质教育还没有很好地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只注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或是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技能;或者只培养简单技能、“黑板上的技能”等现象,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不强,继续学习能力不强。三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地对接,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没有很好地衔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四是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育人过程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五是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应用,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规划纲要》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强化教学保障,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六是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基础,对教学改革的新政策、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纲要引领,凝聚共识,明确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总结归纳大家达成的共识,会议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

第一,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

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贵仁同志的讲话,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五是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导的讲话,大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改革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重点做好保证规模、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四项工作。要转变职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要求我们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由比较多地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抓手,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加快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改革四个模式。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改革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2.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四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五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三、创新载体,重在行动,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近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的经常性对话协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部门协调、行业指导。今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次会上又成立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以全指委为载体,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对话和协作,充分发挥行指委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一系列教育与行业的主题对话活动。今年,教育部举办了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的5个对话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分行业的对话。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全过程工学结合。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学校和3000家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和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企业实习的教育功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深入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三是按照《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五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完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科学设置专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全面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二是开发专业设置标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的所有专业,开发321个指导性专业设置标准。三是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发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四是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点。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点,作为国家示范专业点。五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全国遴选500个专业点,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五)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是指导开展课程创新实践。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是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探索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四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专业课程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课程教材;以推动民族传统技艺教育专业化为重点,开发相关课程教材;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七)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教育”,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三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四是探索中职招生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服务面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五是探索学分积累的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开发3个信息化系统。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开发面向中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面向中职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设4个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建设300个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

推进上述8项工作,3个方面的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教科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二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学校等建设计划,建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新任教师先完成企业实践再上岗任教的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出台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完善教师资格、职务等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扩大培养培训规模。这次会上教育部为10个企业挂牌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就是吸引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近期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积极推动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和调动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三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四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另外,《行动计划》针对10大计划、30个项目,提出了45个科研选题,即将组织实施,大家要积极参与。

4.公司大会上的领导总结讲话 篇四

我们今天会议进行了三大议程,首先回顾了我党的**年光辉历史,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其次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新党员做了入党宣誓,使我们巩固了对党的庄严承诺;第三是总结了中能公司党委成立5年来的工作业绩,表彰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明确了今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临的光荣任务。这次大会,是一次对全体党员进行党史教育的大会,是一次激发广大党员高举绿色开采旗帜实现二次创业的誓师动员大会,是一次重拾信心,明确中心,痛下决心,顺应人心的大会。

今天党委书记吴群英同志做了一个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第一是高屋建瓴,体现了对大局的把握。他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陕北煤炭发展的广度,总揽和部署了中能公司的发展格局,以继往开来和承前启后的创新思想,勾勒出了一个中能公司发展的前景,重拾和增强了对中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信心。第二是重点明晰,体现了对关键的把握。吴书记明确提出了中能公司正处在经营调整期、充填开采试生产期、基本建设期。要把榆阳矿充填开采,长草滩矿建设,元大滩矿作为发展的三大重点,以专项专人实现重点突破,为中能公司创出一条生路。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过渡期生产筹划应对,煤炭销售,生态农业园,小区建设等四项攸关的工作。这三大重点和四项攸关,是抓住了中能命脉所在,是关键之关键,是重点之重点。第三是措施得力,体现了对务实的把握。吴书记提出了六项具体管理措施,一是三个重点工程责任目标管理,(这就是充填开采、长草滩、袁大滩实行目标责任制),二是岗位关键业务月度绩效考核(安全、经济、基础工作、创先四个指标),三是基础工作红线管理(安全、成本优化、销售应对、基础工作、作风廉洁十条红线),四是信息流程效率管理(人财物信息沟通、处理流程、时效),五是工作作风自律管理(下井制度、值班制度、请假制度),六是内部风险预控管理(预想预控影响任务完成的障碍)。这六项措施基本包含了我们的日常工作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强,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必将形成我们新的管理风格。第四作风鲜明,体现了对为民的把握。吴书记提出的六个坚定,坚定团队理念,坚定安全发展,坚定作风建设,坚定现场管理,坚定风险预控,坚定纯洁建设,这六个坚定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作风,就是执政为民的思想,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的位置,把广大员工的利益放在了重要位置,努力保证员工收入不降低,努力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努力促进员工在中能的成长长才,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个人的发展越来越高。

吴书记的这个重要讲话,将会对中能公司的当前工作和今后发展,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学习贯彻这个讲话精神,第一,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来领会和贯彻这个讲话精神。我们常说战略决定未来,我们常说你能站多高就能把事做多大,这个讲话贯穿着一条战略思想,那就是绿色发展的思想。我们处在榆林城边开煤矿,没有绿色的战略,迟早是要关闭的。所以我们必须举绿色旗,走绿色路。而且吴书记也提出了品类管理的思想,这就是在绿色开采这个品类里,我们要做到顶尖,因为第一和第二的差别很大。把绿色开采做成品牌,做成王牌。第二,我们要以执行力和复命制,来领会和贯彻这个讲话精神。吴书记的讲话精神不仅有高度,而且很具体,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管理举措,我们就要吃透这些内容,以复命精神来贯彻执行,我们贯彻的怎么样,我们执行是否到位,这就要以复命来做出回答。再好的讲话如果没有行动的执行,那将失去所有的光华。第三,我们要以合作与团队的理念,来领会和贯彻这个讲话精神。企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重要的角色都不能离开这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也不可能一个人就能唱好一台大戏。我们必须是一个团队,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一定能唱好这台大戏。我们来到这里都是中能人,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中能公司的事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需要的是具有合作精神的团队。第四,我们要以新思想,快节奏,高效率的作风,来领会和贯彻这个讲话精神。我们必须意识到,慢慢腾腾不行,拖拖拉拉不行,随随便便不行。我们必须加快脑子转动,加快双腿迈步,加快手下出活,把布置的任务高效高质的完成。

同志们,吴书记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了要求,就是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服务中心,以公司目标任务为标杆,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纯洁性,做好抓苗头、推典型工作,带领党员队伍攻难克坚,践行党的先进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发展黑色煤炭,就必须走绿色开采之路,要走绿色开采之路,必须抓好红色党建,把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打造成先锋队和最优秀人力资源。所以,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这个讲话精神时,要在带头上起到作用。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是党员,我们的中层99%都是党员,我们生产和业务上的骨干都是党员,有这样一支党员队伍,一定能把吴书记的提出的要求带头贯彻到底,执行到位,一定会实现中能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5.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篇五

今天我们召开20xx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刚才,会议表彰了20xx年度文明科室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文明科室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代表局党组报告去年的主要工作。

1总体评价

20xx年年初,我们确立的工作思路是以服务群众、创造价值为本,紧紧围绕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坚持依法治水、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建管并举,加快转型发展,着力提质增效,全力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工作目标是七项:

(一)创先争优再出佳绩。争创全市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档案管理工作省一级(复核)、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省文明单位。

(二)防汛抗旱保障安全。努力避免因洪涝灾害出现人员死亡,努力保障城乡抗旱用水需求。

(三)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达到控制指标,江河湖库水质保持稳定;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与生产安全事故;法制水利建设稳步启动;水利改革深入推进。

(四)城市水利实现破题。健全和完善城区水利管理体制;编制完成城区现代水利发展规划;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五)农村水利持续改善。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

(六)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市直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能力和素质持续提升,局属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七)廉政建设抓牢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落实,工作作风持续好转,不发生腐败案件。

20xx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我们工作艰难转型、初步实现、创造新业绩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指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标实现情况如下:

我们荣获第七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市目标考评优胜单位、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党建先进单位和群众满意机关、档案目标(规范)管理省一级。河道采砂管理在省政府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水利建设质量工作、水利规费征收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水库水雨情遥测系统、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河道堤防、农村饮水、水利综合执法、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阳光信访、政务信息、工会工作等多项工作均在全省水利工作会上进行典型交流发言。

2主要成绩

总结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的显著成绩,实现了新作为:

(一)重大项目谋划成效显著。宜昌长江岸坡及支流整治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大重点项目范围予以推进,目前全市共谋划24个子项目,规划总投资达到344亿元,“十三五”期间予以实施。成功构建新的城区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体制,组建水务投资公司,盘活水利资产,发展城市水务,切实推动市局机关政府职能转变。

(二)农村饮水安全强力攻坚。提请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会,督促县市区按1000元/人的标准落实建设补助。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精准管理,督促各县市区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安装消毒净化设施,水质合格率逐步提升。全市农村饮水实现了“村村通”,枝江市、伍家岗区农村饮水全覆盖,城郊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起步。省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获得第二名,并作为全省现场接受国家考核。建立了黄柏河流域开发建设项目水资源、水保、涉河、防汛联审机制。提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湖库养殖行为规范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的意见》,全面改善水质,保护江河湖库生态环境。清江高坝洲水库网箱养殖取缔工作开始研究推进。

(四)水利综合执法顺利开展。出台了《宜昌市水利水电局水利综合执法工作方案》,理顺水利综合执法体制,实行“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窗口收费”。成立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组建综合执法支队,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开始启动。

(五)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成绩喜人。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强化防汛的预报、预警和转移工作,健全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及预警转移责任体系。全年堤防无一溃口,水库无一垮坝,全市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因洪涝灾害死亡的事件,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持稳定,全市水利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

(六)建议提案办理实效显著。全年共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2件,其中人大建议17件,政协提案15件,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扎实开展政协提案办理“回头看”,先后两次接受市政协专项评议组的现场视察,在市政协提案办理集中评议中,以96.65分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七)市县水利服务体系显著完善。市委对局领导班子进行了适当调整,团结战斗力明显增强。协调市委编办批复黄管局、东风渠 “三定”方案,促进两单位转变职能、转型发展,妥善解决两单位三百名职工在2004年改革中长期遗留的事业身份问题。协调10个县市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机构,9个县市区成立水政监察大队,8个县市区成立水利质量监督机构,3个县市成立河道管理机构,市县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印发《群众投诉举报办理工作制度》,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

(八)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良好。“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党组民主生活会受到督导组充分肯定。学习型机关创建扎实,组织开展“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沟通协调”、“执行力”、“依法行政”、“城市水系整治”、“公文写作”等专题讲座,提升干部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全面落实,实施政务督查办法、工作计划管理办法、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和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对机关4名干部因违反工作纪律、不作为、慢作为等分别给予辞职、免职、停职检查的处理。

(九)考核考察活动顺利通过。顺利通过了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市委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查、县级干部专项考察、部门预算执行及水利专项资金审计、人大专题询问、政协提案办理等多项考核评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履职尽责督促检查活动荣获优秀等次。

(十)干部队伍壮大。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配合组织部选拔配备县级领导干部5名,其中调整任职2人,提拔3人。选拔配备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中层干部16名,其中提拔任用科级干部9名。

这些成绩有目共睹,是在座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大家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的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

3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多工作任务没有完成。从年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来看,每个科室都有未完成任务,有的甚至未启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坚持不拔的良好工作习惯还未全面养成。

1、完善工作任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政务督查,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效能;修编市级水利信息化规划,对各类水利信息系统进行整合;组织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编制《局机关工作手册》;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创建机关服务品牌。

2、编制实施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计划;研究黄柏河东支流域水库底泥清理研究未启动,流域纳污总量控制未推动实施;开展农村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工作,研究推进停止审批新建引水式电站;开展柏临河、桥边河等河流纳污总量研究。

3、出台全市水利质量监督管理意见(办法);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组建调研,建立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项目建设与监管分离的管理体制;开展全市优质水利工程评选工作;出台市级招标评标办法。

4、出台市水利水电局法治水利建设意见;修订《宜昌市中小河流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办法。

虽然我们努了力,在家里感觉也还不错,但走出去一看,我们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别人也在努力,甚至加速奔跑。在前不久的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各市州千帆竞发、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态势,我局按部就班,一些工作本来就落后,一些工作原先走在全省前列,但缺乏创新,正在落后。特色亮点工作很少,特色不特、亮点不亮,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特色亮点基本没有,直接影响到20xx年我局目标考核成绩。

(二)农村饮水安全任务仍然艰巨。全市1367个村,虽然实现村村通水,但离“户户通”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部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管护主体不明、管护经费不足、管护不到位,难以保障工程长久运行。建设投资补助标准低,工程建设未达到标准;农民自筹负担过重,部分群众建设意愿低,特困群众望而却步,未能全面覆盖。水质全面达标任务艰巨。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尚未落实到水利建设、管理和保护中。生态用水受到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挤占,河道生态用水保障机制以及监督机制未予建立。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库网箱养殖现象较为严重,小型水库投肥养殖比较普遍,湖库水质恶化。河道管理薄弱,乱排乱放、乱采乱挖、乱倾乱倒现象严重。部分中小河流过度采砂,导致河流千疮百孔。大量建设引水式电站,过度引水导致部分河段干涸。开发建设项目导致人为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不足。

(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仍然薄弱。我市水利在建工程多,县市监管力量薄弱,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部分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项目法人,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工程前期时间短,设计质量不高;围标串标、小型工程质量低劣、监管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工程建后管护主体、管护责任不明,没有充分发挥效益。县市区水利部门履职能力薄弱,对群众反映投诉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没有达到满意标准。对县市区工作考核督查制度没有建立。

(五)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与新常态不相适应。部分干部转目标、转思路、转职能、转重点、转手段、转作风不够,还没有转型发展。有的干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缺乏激情,不适应新常态。有的习惯讲客观原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不愿主动研究问题。工作职责不明、工作目的不知、工作目标不清、工作任务不详、工作方案不会;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吃不了苦,缺乏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克难攻坚的勇气;有的应付交差了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较多的干部在规划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不适应新常态制定方面能力不足,与懂业务、善管理、会协调的综合素质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局机关及局内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严格、奖惩机制缺乏,对充分发挥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深入研究探讨。好人主义思想和作法普遍浓厚。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二传手,上传下达,动动嘴皮,自己去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管理不会。

同志们,20xx年是“十三五”深化改革、法治引领、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转型之年,也是腾飞之年,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总体要求。对于20xx年没有完成的工作目标将继续去实现、未完的任务继续去完成,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去解决。希望全局干部职工围绕目标和任务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克难攻坚、乘势而上,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新业绩。

6.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篇六

第一个感受是我们财政局党委包括局行政班子在贯彻落实工(区)委重大决策方面有很强的坚定性和执行力。昨天工(区)委召开了全区的党政干部大会,会上京文书记就如何做好今年的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姜书记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围绕着招商引资、城市建设、财源经济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的部署。今天这个会上我们原原本本地传达了京文书记的讲话精神,同时在明局长的报告里面也把姜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做了一个全面的贯彻落实,我觉得我们财政局党政班子在认真贯彻执行工(区)委的决定方面、重大决策方面保持了高度一致,体现了很强的执行力。

第二个感受是我们财政局的广大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节后上班第二天我看到同志们保持一种很昂扬的、向上的、有一种进取的这样精神,通过这个会场我们可以感受出来,特别是我们表彰了一部分2005年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这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我们整个队伍的集中体现,所以同志们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很令人振奋,很令人鼓舞,这也是过去我们做好财政工作最可靠的基础,也是今后我们最需要发挥的优势。

第三个感受就是我们财政局党政班子在总结工作、研究部署工作方面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很扎实。刚才明局长对前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我觉得非常的实事求是。去年确实是我们在很大的困难之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财政工作得到了工(区)委、管委(区政府)的肯定。年前我们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同志们、代表们对我们的财政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大家是满意的,都觉得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去年我们增收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成绩也可以说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年初我们预计增长点不多,财政组织收入的困难和压力很大,所以说,今天我这三个感受是基于在过去的一年我们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做出了辛勤的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祝贺和慰问。

今天这个会上我想谈两个意见,一个就是对我们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的一个基本评价,也是对这几年财政工作的一个评价;第二个就是对我们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提几点要求,因为今天是我们过节后的第二天,也是第一次大会,特别是结合昨天全区党政干部大会的精神做一些新的要求。

2004年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在姜书记的主要领导之下,形成了京文书记主管,我和王谊主任参与,组成了集体领导的财政工作领导小组,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我们财政局的一些干部和领导。这两年期间,特别是节前这段时间,明局长也不断的到工(区)委的常委会、行政办公会,包括其他的一些会议上去汇报我们的财政工作,我也接触我们财政工作的同志。我有这么几个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财政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什么说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呢,同志们会说我们天天在参与,我说的这个参与是参与到全区的中心工作里面去,主动的参与,以主人翁的意识来参与,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作用、杠杆作用,这个意识进一步增强。过去我们往往可能就是停留在就财政论财政、就财政来理财。财政工作在全区的中心工作当中发挥着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大规模的招商引资,财政游离在招商的过程之外,一个项目引进来,谈了多少优惠政策,能给我们形成多大的财政收入,很少有人去问对这些问题财政是什么意见和看法。这两年我觉得财政是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进去,特别是建立了项目的财政评价机制,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们开发区今后发展的、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最近我们在研究招商引资的问题上,还要突出财政是重心、是关键,上一次的招商引资会上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将来我们不能脱节,不能两张皮,财政部门在这里自己理自己的财,招商部门在招自己的项目,项目招进来后是赔钱还是挣钱,没有人去管这个事情。所以,我的一个感受就是财政的参与意识、中心意识凸现出来了。第二个感受就是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应该说这两年我们开发区非常大的骨干企业进入税收期的不多,主要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部分建设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新的税源不是很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财政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在以明局长为班长的一班人的领导之下,克服困难、自我加压,组织全区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在税源建设上,我们探索出了一些路子。大家已经尝到了我们在财源建设方面的甜头,2004年我们起了步,2005年在面上已经全面铺开了,从我们财政局作为一个主体,或者是一个中枢来往外发散,我们各个系统、各个局、各个办事处都明显的增强了意识。去年我们区域以外的税源组织进来的也有将近2个亿,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这就是靠我们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工作。如果说我们沿用过去那种老的模式的话,就在家里拨拉财政的账,那是做不到的。两个亿的收入在我们一个区域里边把它新增进来,非常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可贵的是我们探索出一些路子,在这方面我们想出了一些新的点子,探索出了新的门道,大家有了这种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显的特点。第三个感受就是我觉得财政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工作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现在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大监管的力度,我们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包括对村一级的财务管理、办事处的财务管理,部门的预算以及工程项目的审减,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这些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而且能力、水平和力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第四个感受就是财政的协调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的上升。因为财政在我们区里处于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非常枢纽的这样的地位,财政工作能不能协调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对我们区里边的整体工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几年我们协调国地税,协调人民银行,还要协调驻区的其他大的企业、大的单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在来说国地税配合的比较默契了,从我们去年年底走访,包括从我们组织税收的情况来看,都还是不错的。今年从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国税地税都反映出了围绕区里的中心工作、围绕着组织财政收入,形成了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过去我们可能还有这方面那方面的小的摩擦和不和谐的地方,现在我觉得协调的很好。对上我们争取市里边的,包括财政部门的支持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再一个我们主动协调一些银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我2004年分管的时候涉及到区里的一些国有公司、历史上遗留的一些官司,同志们不畏难发愁,积极的、主动的去做,跑市中院、省高院,甚至跑北京。我觉得同志们的协调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和提高。

这是我过去一年接触财政工作这段时间我的一个感受,而且我这种感受也同样是我们区里边的领导,包括几大班子成员的一个共同的感受。有时候坐下来大家就会很多的关注财政,议论财政,同时也在感悟财政。我不知道我们财政的同志有没有这四个方面的感受,可能同志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抛去日常的工作,我就觉得我们在这四个方面是有明显的特点,明显的提高。

关于对我们财政干部队伍的要求,刚才明局长也做了很多的部署和要求,我完全同意,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姜书记和京文书记的讲话精神。财政这支队伍非常可贵、非常难得,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很多同志是默默地奉献,无私地工作。我说句实在话,如果从干部个人进步来讲,我们财政系统的同志不是很快,政治待遇各方面也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这里工作。毕竟我们有局限性,一个是我们在外边办公,另一方面是具体工作人员接触到领导不是那么方便。在大楼里面,像组、宣、纪、党办等这些部门很容易跟领导接触,领导很容易认识和了解,很容易发现你,也很容易提拔你。所以在这个地方大家就要有一种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工作,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当然了,随着我们下一步机构整体的调整,局里面也有一些考虑,同志们一定得安心、踏实地做好我们的本职业务。提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和奉献的精神。财政工作不同于一般的部门工作,因为你是个枢纽性的,是一个中心性的,千条大河都汇到这个地方来,所有的部门,不管是收入也好,不管是支出也好,都在我们财政这个地方,可以说既是“守财奴”,又是“看家狗”,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有主人翁的精神。我们在这个地方,既是为工委管委、区委区政府来当家理财,也是为全区的人民当家理财,这个财能不能理好,跟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要以为我们的岗位不显著,不要因为我们的职位不是很高,每一个同志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要有积极负责的精神。我几次也和明局长提过,财政的同志参加我组织的协调会也好,其他会也好,都是非常负责任的。要站在管委区政府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不能站在某一个团体,某一个个人、某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有好几次我们协调会要研究一些事,我觉得我们财政的同志都是秉公说话,仗义执言,这就体现了一种很好的作风,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志都有这种意识,主人翁的意识,负责任的意识,一定得负责任。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所有的部门、所有的机关、所有的企业,往往都盯着我们财政,财政工作的同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全区的机关、部门,甚至在企业或者社会上,产生或是好的影响,或是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端正服务态度,以优质服务取信于我们的组织,取信于我们的企业,取信于我们的社会。这方面财政一直做的不错,但要继续发扬,要光大。从去年的测评也好,业务工作的考核也好,我们财政一直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位次。虽然今年考核的结果还未完全出来,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不管是行风评议也好,还是组织的明查暗访也好,现在来说我们还是一个很好的情况。所以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好的作风、好的荣誉,需要同志们努力。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昨天的大会上姜书记和王书记都做了反复的强调,希望我们各个处室回去以后,认真的按照明局长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同志、每一个岗位,体现在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当中。第三个要求就是要增强创新的意识。财政工作既是一项一成不变的老的业务,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区域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都对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这个学习需要我们从领导班子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下一步还有一些新东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主动地抓紧、自觉地去学习。同时,在工作中要有创新发展的意识,把我们的财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真正的在我们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我就讲这么多,有的地方也不一定对,在这里也代表工(区)委、管委(区政府)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业有成!

7.领导总结会上的讲话稿 篇七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15~2016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 感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教育工作, 感谢周岚副区长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

刚才四个单位介绍了成绩、经验, 陈琪、张惠君两位副局长也对过去一学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总结, 2016年中高考成绩十大亮点精彩纷呈、十大突破振奋人心, 许多关键指标创历史新高, 部分指标居全市领先地位, 更令人欣喜的是优质均衡发展的成绩斐然, 各初中、高中各校多样化发展取得突破。同时, 以“诵习练”小学生素养提升工程为代表的小学本色教育研究、以“普优行动”为引领的幼儿园幸福教育研究、以“三技”为特色的职业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以现代互联网为依托的社区成人教育正吸引着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年来, 我们面对区委、区政府的殷切期望, 面对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热切关注, 全系统人心思进、争创一流, 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对江汉区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年的奋斗充满艰辛,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 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更离不开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苦干实干。这一切, 凝结着大家的辛劳和汗水!在此, 我谨代表区教育局党委、区教育局, 再次向关心支持江汉区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学校全体干部、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昨天, 浓墨重彩的是江汉区教育发展的新成就、新作为;展望明天, 蓝图绘就的是江汉教育发展的新观念、新高度。今年9月13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这个成果的公布只是开端,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指标遴选到实践落地,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我们教育系统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从“人”出发的核心素养顶层设计才能最终回归到“人”———培养出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一场奔向“核心素养”的新的教育改革发展旅程已然起跑, 面对新常态、新标准、新任务, 我们不能沉醉于旧岁之功, 惟有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推动新举措, 方能砥砺前行, 迎来江汉区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年度工作的要求, 开学的工作会上分管领导都已做具体布置, 我不赘述。今天, 我想和大家谈谈“更美好的教育”。

一、更美好的教育, 必然是更有人性温度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需要一大批好教师。要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精心从教。”怎样让老师们安心、热心、舒心、精心?前不久, 我听说了这样一件事:红领巾学校有几位教师每天中午要请一会儿假, 为读中学的孩子送饭, 李艳梅校长得知后, 为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 专门安排后勤人员每天将饭菜用保温盒装好, 送到孩子们手中。我想, 这个小小的保温盒, 保的不仅是饭菜的温度, 保的更是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心的热度!平时, 我们总觉得“高大上”的红领巾学校在信息化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但是, 这件小事中反映出来的学校管理者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教职员工, 才是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所以, 校长在关注“事”的同时, 更要关注“事”背后的人, 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及价值体现。只有校长关注“人”, 我们的干部才会关注教师, 教师才会关注学生, 教育才真正是以人为本的。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 要让每一位师生遇见最美的自己。关注人的情绪, 满足人的需要, 尊重人的价值, 才能引领人的发展。由此, 我想到了我们的绩效管理。绩效的确提高了我们教职工的收入。一年来, 我们在绩效管理方面做出了有力的探索, 正在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但是, 好事办好还有难度, 特别是绩效管理, 我们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 我们更要有诗和远方, 我们要以思想启迪思想, 以价值引领价值, 以情怀带动情怀!这样, 即使在前面的路途上, 有风、有浪, 有不知道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但是, 我们心里想的是一样的, 所以, 我们也会充满着温暖, 并彼此温暖!

二、更美好的教育, 必然是质量更优的教育

第一, 适合的教育规模是确保质量的前提。小班化教学更能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2015年底, 经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 武汉市有30所学校被评为小班化教学市级实验校, 其中, 有江汉区2所中学、3所小学, 占全市总数六分之一。这6所学校同时作为市级小班化共同体的牵头校, 指导和引领新洲、青山、硚口等兄弟学校共同提高。可以说, 目前江汉区小班化教学整体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从管理层面来说, 各小班实验校还要坚定信心、开拓资源、激发创造, 在坚持中突破, 在坚持中超越!

第二, 基于大数据的质量监测是促进质量的法宝。“让数字好好说话”, 借助教育质量监测, 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科学有效地提升区域教育管理水平, 是江汉区教育人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 幼儿园的《五星班级评价标准》、小学的EQA平台、初高中的线上诊断与线下辅导, 都已趋于成熟, 那么, 如何通过数据改进课堂, 如何通过数据提升管理, 如何实现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融入到社会评价的大系统中, 是每所学校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 务实的学科基地建设是提升质量的保障。学科基地校的建设在我区已经开展多年, 各中小学通过基地校建设, 成功探寻了高效课堂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提高了课程育人水平。在基地校建设时还要考虑, 优化师资队伍, 整合全区学科名优教师资源, 最大化地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致力于促进全区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现全区学科教育共同发展和整体提升。

三、更美好的教育, 必然是特色更鲜明的教育

中小学、幼儿园是一个人习惯养成、道德涵养、精神发育、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以一日活动为主线实施“养成教育”, 为孩子们打好道德、精神的底子, 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诵习练”小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启动以来, 富有韵律的吟诵、整洁漂亮的书写、快速正确的计算成为校园新景。传统文化的精髓正以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形式落地生根。一年来, 学生不仅积累了文化经典, 提升了文学修养, 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严谨、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这才是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这项工程一定要坚持下去!

谈到坚持, 就要谈到江汉区的校园足球。外界不重视时, 我们重视;外界重视了, 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正因为坚持, 我们成绩斐然:辅仁小学、万松园路小学、12初中、12高中在全国多场赛事中勇摘桂冠, 2016年中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花落江汉区, 全国最会踢球的高中生逐鹿江汉。我们不仅坚持, 还有创新。今年, 江汉区的十二星空足球俱乐部成立, 开校园足球俱乐部先河。除了足球, 我们还要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让全方位、多形式的特色项目遍地开花, 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五彩缤纷。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美好了, 我们的教育才会美好。

各位书记、校长、园长、老师们, 当前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升级换代, 必须聚焦于培育“核心素养”, 只有如此, 江汉教育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为此, 我们要满怀激情、高位再起跳。“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教育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来不得半点敷衍和应付。对工作高点定位, 才可能有事业的突出业绩。要把崇尚完美、追求卓越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使其成为习惯、融入性格、化为素质。对日常工作要自我加压, 精益求精;对重点工作要倾心尽力, 深谋远虑;所有工作都要不满足于一般, 不流于平庸。

同志们,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昨日荣光已刻写在年轮深处。“志行万里者, 不中道而辍足。”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也。新征程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共怀教育之志, 同尽担当之责, 让我们共同实现江汉区教育梦的新抵达!

8.张玉柱:讲台上的“领导者” 篇八

“鲤跃龙门”成英才

1956年11月,张玉柱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能够走上科学求索之路,并能够有所作为,张玉柱十分感念父母的启蒙教育。虽时过境迁,但小时候受教育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小时候,父亲常给他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和“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道理。在父母的启发下,他从小立志要做光明正大、坦坦荡荡的栋梁之才。

作为一名农村孩子,要想让心中理想变为现实,读书无疑是主要的出路。怀揣着这样的抱负,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在求学的道路上,张玉柱一向刻苦,终于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年代挤进了大学的校门。在那样一个年代,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已是万分的荣耀,而在张玉柱心中,这关键的一步,只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而已。

1982年2月,张玉柱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冶金系炼铁专业,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班。而他一踏入工作岗位,便开始承担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直至成为学校主要管理者。不过,张玉柱却有一颗不曾泯灭的学术之心,始终在学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能让自己的学业有所精进,并让自己的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宽阔,张玉柱始终没有将英语这一重要工具扔下。工作之余,他常常翻看外文科技期刊,特别是专业外文期刊。在他看来,只有外语过硬,才能保证自己始终处于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在高校,学术地位高比政治地位高更能服人。对此,张玉柱坦言:“我的学位必须和我的职位相称,不能让人说外行领导内行。一专多能,是我的人生目标。”

为了让自己能够站得更高,尽管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并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张玉柱依然选择了进修学习。通过勤奋学习,他终于在2002年6月拿到了燕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一身担数职,却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不禁让人钦佩他管理时间的才能。对此,张玉柱给出了“艺术”的答案。他认为生活是一种艺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一种快乐,只要学会统筹兼顾,就能忙而不乱,两者兼得。

比如,读博期间,唐山与秦皇岛来回跑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上了火车,他先告诉乘务员到站提醒他下车,为了双保险,他还按到站时间设定了闹钟,然后就安坐无忧地专心学习或者批阅文件。“人到中年万事忙,学业、事业、家庭等,我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是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必要时加班加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充实在工作中,快乐在探索中,幸福在收获中。每当千头万绪的时候,他就是利用时间的高手;每当一人独处的时候,他就是钻研学术的能手;每当驾驭课堂的时侯,他就是栽培桃李的老手。

“守望”三尺讲台

从最初的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副处长到如今的河北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无论担任何种职位,张玉柱最在意的还是他的教师身份,在承担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始终担负着一线教学任务,并且卓有成就。

作为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刚刚分配到矿院(河北理工大学的俗称)时,张玉柱为了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主动拜几位富有经验的同行为师,事先问他们要讲什么内容,然后自己备好课,再去课堂观摩师傅怎么授课。在他看来,“比较见异同、比较分优劣、比较出真知!”此外,他还约请师傅跟踪指导自己讲课。课间他也尽量多与学生们谈心,征求他们的意见。

“懂得移情,才能师生共鸣。学生是我的上帝,学生的满意就是我的惬意!”如果第二天的课是第一节,他时常备课到深夜,唯恐有什么疏漏。“唯有研究一个透,才能表现一个够!”有备而来,方才底气十足;有的放矢,才能满载而归。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年内他由初执教鞭的学徒一跃成为业务娴熟的名师,在全校教师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每年都被邀请给新任教师讲示范课。

工科本身很枯燥,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张玉柱巧立知识台阶,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教学模式十分有效,教学成果也相当突出。由此他被同行推举为教学标兵,被学生评选为优秀教师。“知识渊博、机智幽默、生动有趣、关心学生”,这是学生们对张教授不约而同的评价。当了元帅的士兵还是好士兵,如今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仍然留恋三尺讲台。站在那里热情洋溢地与年轻人和谐互动,他感到自己跟大学生们一样富有青春活力。

除了在河北联合大学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张玉柱还兼任东北大学和燕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对所带的研究生,不管是联大的硕士,还是东大、燕大的博士,他都一视同仁,一样地严格要求:专心学习、细心观察、潜心研究;论文严禁抄袭,成果要有创意。只要有幸成为张玉柱的门生,就不得不置身于一种甘于吃苦、勤于实验、善于钻研的学术氛围,否则就难以顺利毕业。在他看来:“人的资质不同,水平的高低无法苛求,但是对待科研的态度都必须端正!”

近年来,张玉柱领导的课题组在铁矿粉造块、冶金数模、节能减排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及省攻关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多数被企业采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也先后获河北省省长特别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4部,在各种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三大索引检索。

“掌舵”学校发展

一校发展,重在科学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张玉柱和学校领导班子一起,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河北联大确立了科学发展之路:抓住特色重点学科作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快速发展。张玉柱认为,河北联大要谋发展,整体赶超是不可能的,局部突破是有希望的。

在管理工作中,他也逐渐勾勒出心目中理想大学的面貌。在张玉柱看来,一所优秀的大学,需要“学术并举,崇术重用,守成创新,服务地方”。一所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高地、道德高地、精神高地、创新高地;应该引领潮流,统帅时尚;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大师们各领风骚的学术领地,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学术互动。

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研究无疆界。河北联大茅以升实验班就是传承这种文化功能的杰出的典范。张玉柱认为,高等学校之所以不同于科研院所,教授不同于研究员,原因就在于尽管高校同时担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但终究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大学要以学生教师为本,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玉柱还强调: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应立足于应用,同时也为基础研究开辟路径。高校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而且还要不断加大科研的力度,实际上科研对人才培养是有很大的带动作用的。高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融为一体的。

提到教学、科研、行政三者的关系,张玉柱说:“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行政,我觉得领导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在他看来,“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策,管理是护校之盾。”河北联大作为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学校,应该以教学和科研为两大中心,而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又是教学与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的强有力的保证。

无论当校长还是书记,张玉柱一贯主张“广开财源,厉行节约”。他曾参加过英国剑桥大学的校长班,目睹的一个实例给他以很大的启发:“剑桥大学的图书馆世界英文杂志都能检索,其他语种的主要期刊杂志也能检索。但它的检索终端寒酸得不得了,就是20多年前12英寸的小黑白显示屏。”他将这个实例带给了河北联大师生,勉励大家厉行节约。在2008年原河北理工大学校庆之际,他身体力行、带队“化缘”,为学校拉来1000多万资金。

张玉柱认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干成大事必须靠集体作业,仅靠他一个“光杆司令”是远远不行的。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领导的课题组是一个庞大的梯队,涉及研究所、导师、博士生、硕士生还有本科生。他只有善于导航、知人善任、关爱成员,才能提高所辖课题组的团队精神。

作为一校之长,在深造期间,不是很重要的公事,他都放心交给职能部门去办理。结果证明,他越放权,手下的人就越能干,这使他体会到了“垂拱而治”的妙趣。后来他当了党委书记,权力更是尽可能地往下放,管理效率十分理想。

在张玉柱倡导下,学校党委任用干部的原则是竞争上岗,要有创新力、有高學历、有亲和力。学校的管理实行“层层责任制”。学校哪个责任区出了问题,他首先批评第一负责人。有一次,他去轻工学院视察学生公寓,看到对着楼梯口的一间宿舍很乱,就说:“这个宿舍所在班的辅导员、团支部书记、班长先停职查看,以观后效!”没过多久,这个混合宿舍在团支书、班长等带动下由环境最差改造为全院测评最好的标兵宿舍。事实证明,无论是哪一级管理者,只有其表率作用落实到行动,才能得到属下的拥护和爱戴,工作也才能顺利地展开。

在学校管理中,他的治校之道可以归结为“上层决策调控,中层创新变通,基层体验成功”。学校规划做得好,关键要靠人去落实,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为此,他精心打造好四支队伍:一是精明强干、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干部管理队伍;二是懂得教学规律、有爱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学骨干队伍;三是有创新意识、有吃苦精神、有动手能力的科研骨干队伍;四是外联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事业心、闯劲十足的外联队伍。

这几支队伍当中,其核心要素是中层干部队伍。学院级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着本学院的发展速度,也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景。对每一个学院,他都给予一个宽松的自我发展空间,“当一任院长,其责任不亚于当一任校长。院长应该是所属学科团队的领头羊,无论是教学艺术、科研水平还是领导才能都应该具备令人崇拜的人格魅力。”

为官者德厚,民助之;为师者学高,生爱之;研究者心灵,人慕之。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大学领导,应该成为一名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而这也是他会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换证申请表下一篇:中学教育三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