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2024-11-07

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精选13篇)

1.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一

淡雅、诱人的芳香扑鼻而来,它是从院子里的一棵树身上散发出来的,我不知道这棵树的名字,只觉得这阵阵香气仿佛是来自树生命中的阵痛。

久居乡村,与树木为伍,我很惭愧叫不出许多树的名字,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们的热爱,如同小时侯不知道亲人的名字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尊敬一样。一棵树令人肃然起敬,每次从它身下经过,我都要端详片刻,沉思良久,一次又一次记下思想的片段,仿佛从枝头采摘的新鲜叶片。

这是一棵四季长青树,树叶终年婆娑着,当许多事物随风而去时,它们将风霜雨雪挡在门外,一直坚守到来年的春天,待新生的叶芽在本属于自己的枝头渐渐舒展之后,它们才悄然离开,默默飘坠。这是大自然无私的母爱,我在感动中真正领悟什么叫生生不息。树在春天不是披上绿装,而是脱去了外衣,那新生的树叶是树的肌肤,在阳光下发亮、颤栗,仿佛一位裸体女神临风而舞,在旋转中接受阳光全方位的解读。

树其实是孤独的,即使置身于一片森林,一棵树也永远是一个孤独者。但它一旦遇见另一位孤独者———诗人,它就兴奋不已,充满活力并通体燃烧。诗人说:“一棵树远不止一棵树。”“它向着自身存在的最珍贵的生命升高着,挂满果实的树就是挂满灯的树。”在无边的暗夜里,巴什拉向我们阐释火的精神,并指给我们看树如何将生命的汁液改造成为火苗的实体。一棵树就是一簇燃烧的绿色火焰,它照亮我在尘世中迷蒙的双眼,拯救一颗因凡俗的现实生活逐渐委靡的心灵。与一棵树相生相伴,我感谢它对我的日常提拔,它永远是我的精神导师和伴侣。

人生拥有一棵树足矣!假如有来世,我愿成为一棵树,长在山坡上,阳光静静地照耀着,鸟儿站在我头颅上唱歌,风在我骨子里吹,如果遇见路过的巴什拉,我就不再空虚和寂寞,我就开始燃烧,香气是我身上散发的光。

2.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二

一、窥一斑而见全豹———紧扣题眼

抒情散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阅读时要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 首先应从标题入手, 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抓住标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 《白杨礼赞》一文中, 通过对 “白杨”进行 “礼赞”, 借白杨树高大的形象, 赞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 歌颂他们坚强、质朴、力求上进的精神。《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 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 朝夕相处, 息息相关。被囚的常春藤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作者借助绿色的生命, 意在当时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 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 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 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双针竞引双丝缕———穿针引线

线索是贯穿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 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 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抒情散文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 全文将是一盘散沙。找准文章的线索, 就可以理清它的结构。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以“游踪”为线索, 如《绿》, 作者的三个观察点是坐在亭边、走到山边、站在水边, 观察的视角分别是由远及近, 由低到高, 再由高到低;以 “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 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顺着线索读下去, 可以提炼出文章的纲要, 为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奠定基础。。

三、中心有朵耍花儿———慧识文眼

抒情散文大都采用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文章的中心, 而文眼就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 反映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主旨, 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济南的冬天》以“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为文眼, 写出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 中心明确清楚。

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 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有时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 有时还可能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如《鼎湖山听泉》的文眼在结尾几段。作者在听完鼎湖山的泉水后写道:“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 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 历史的变迁, 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 新陈代谢的声部, 由弱到强, 渐渐展开, 升腾而成为主旋律。”这里通过听泉, 从而透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 表现了对山泉的喜爱之情, 并不断升华, 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美是无处不在的, 是充满生机的, 历史是向前发展, 生生不息的这一主题。

四、刻样衣裳巧刻绘———由文生画

抒情散文的阅读, 需要仔细品味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朱自清的《春》一文, 作者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五幅图画。第一幅是春草图, 描写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它的色彩、质感、覆盖面在描绘中具体可感。 第二幅是春花图, 树上———树间———树下, 动静结合, 色味结合, 虚实结合, 高低结合, 明暗结合, 绘出了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春景图景。第三幅是春风图, 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绘。第四幅是春雨图, 着力描写春雨的多和细密, 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展示了春雨的特点和人们对春雨的喜爱。第五幅是迎春图, 作者着力写春早人勤。最后赞美春天,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鼎湖山听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来写鼎湖山的泉水, 来到不同的地点, 描绘不同的图景, 文章描绘了鼎湖山四幅图画。第一幅图是初闻泉声图。作者下了江轮过了寒翠桥时就听到了泠泠淙淙的泉声, 泉声非常清朗、悦耳动听, 使人的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顿生雀跃之心”。第二幅图是初见泉影图。顺着行踪来到山中, 由于到达山间树林茂密, 泉水隐入其中, 有时在林木疏朗之中隐约可见, 一闪而过, 再去寻找时却不可得。此时作者把它形象地比喻为 “膝下的爱女”, 当“我”伸手欲揽时, 她却远远的跑开;当“我”假装不顾时, 却悄悄跑近, 依偎在“我”的身边“好一个调皮的孩子”。第三幅图是近听泉声图。依山拾级而上, 来到补山亭, 越是向山的高处攀登, 树木越茂盛, 绿意就越浓, 但泉影就越不可寻, 而泉声却越发悦耳, 写出了山泉青春的气息。第四幅图是倾听泉声图。听到钟声, 依山而上, 来到庆云寺。借宿寺旁客房, 如枕泉而眠, 倾听鼎湖山的泉声, 表达听泉的感悟。

五、品味语言———闲境总能精妙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它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 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 赏析文章的语言有效地进行积累, 可以开阔视野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提高文学素养。抒情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优美凝练, 富有音乐美, 简洁准确, 质朴自然。例如朱自清的《春》中,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一个“闹”字用得很传神, 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特点, 蜜蜂赶来采蜜, 也写出了花的清香、浓郁、醉人。又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春天“新”的特点, 具有生命力、活力,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作者的行文方式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语句组织形式。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夸张等。例如借景抒情的手法, 《夏》通过对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暑气蒸腾、农民辛勤劳作几幅画面的描写, 写出了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表达了对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白杨礼赞》文中茅盾用尽笔墨描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笔直挺立的干, 紧紧靠拢的枝, 片片向上的叶, 光滑淡青色的皮, 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树, 着重写它的神采、姿态、精神和品格, 给予它激情的讴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是把它当做一个象征体, 象征着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着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每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都寄托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 凝聚着作者的深情。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 读懂是前提。读懂这类散文的最大技巧就是整体感知全文, 把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抒情散文。

摘要:初中生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 要抓住标题,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准线索, 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文眼, 把握文章中心;描绘画面, 明确景物特点;品味语言, 感悟散文语言之精妙;分析手法, 领悟写作技巧。

3.我教西部散文《一棵树》 篇三

前一阵子,我们学习了一篇散文《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两只鸟”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拒绝啃老,学会自立自强;人类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学会跟大自然和谐共处。

在春天里,我们观察两只鸟;在四季里,我们继续仰望天空,不只是观察两只鸟,还要观察两只鸟栖息的那棵树。

二、授课流程

师:尚建荣的《一棵树》如此简短并且看似简单,它凭什么获取西部散文“新锐奖”?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它的手法丰富,运用了对比、拟人、夸张等手法。

生:它的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生:它的立意高尚,批判深刻。

师:显而易见,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本文属于哪一种类型?

生:借物抒情。

师:借物抒情的文章的基本手法是托物言志。那么本文“托何物?何以托”?

师:“树”是如何向四季表白的?作者又是如何概述“人”的?

生:本文是托“树”喻“人”,描摹了“树”用花朵、叶子、果实、根部等形式对四季的“沉默”的表白方式,鞭笞了“人”的撒谎、自私、势利、浅薄等劣根性。

师:这篇散文“言何志”?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文眼。

生:本文的文眼是“人是该学一学树了”。

师:人应该学习树的哪些品质呢?

生:低调,深沉,谦恭,奉献,坦诚,包容,团结。

师:本文的作者就是借“树”抒情,赞美了“一棵差一点儿就完美”的树(一片森林),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攻击、伤害、捉弄等不健康现象。

师:张志公先生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刚才我们整体感知了《一棵树》,下面我们来细细品味这篇散文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师:那么,这篇散文又是“如何言”的呢?请大家一起来研读课文第1、2、3、6、13—20等段落。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1段。

师:第1段的语言倒不见得如何美,有两个词语倒是值得咀嚼一下。“永远”?“的确”?

生:说明毫无例外,千真万确。

师:树用沉默的方式告诉人类什么做人的道理?

生:沉默是金。

师:老师还想到了“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字眼。

师:现在老师来范读一下第2段,请同学们准备鉴赏相关的字、词、句。

师:“你能像一棵树那样用甜美而馨香的语言”中“甜美而馨香”指的是什么?

生:梦幻一般的花朵。

师:人能不能“使季节陶醉或让鸟儿唱个不休”?

生:不能。

师:请同学们齐诵第3段,继续赏鉴相关的文字。

生:“对于一棵大树,你看,我们往往只注视它顶天立地的英姿,而忽略它一片叶一根枝慢慢长大的过程。”这句话说明人类往往只重视事情的结果,轻视事情发展的过程。

师:是啊,我们现在的社会太急功近利了,人们都想坐享其成,名利双收。

生:“有一天,当你背过身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而感受到身心疲惫时,在你随意间的回头一望中,你终于看清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追名逐利,随波逐流,要及时“回头”。

师:是的。辛弃疾有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的一生中,要追逐的东西很多。其实,有许多东西并不在人堆里,而是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人类要学会树的静默和冷凝的精神,不要一味地逐大流。

师:作者喜欢用“在晚霞中”“在晚风中”等修饰性词语,想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生:凄凉,凄美,以此表达作者失落和失望的心态。

生:人不仅要学树的静默,还要学会思考。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假如只是静默而不作思考,也于事无补。

师:同学们看老师站在这里像一棵树吗?(笑)我自己看着不像,倒像“一棵草”。但是老师虽然没有树的挺拔,却有着树的精神。(笑)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诵读第6段,大家一起个性解读这段文字中的精彩语言以及蕴含的做人的道理。

生:“透过一片树叶的脉络,你可以看到江湖河海”,夸张手法,告诉人们“以小见大”的道理。

师:老师送你们一个词语“见微知著”。

生:“我们就能让黑夜之梦在天亮前找到回家的路。”“黑夜之梦”指人在生活中的忧郁和沧桑;“天亮前”写出了黑夜之梦的特性;“找到回家的路”是指人找到了归宿,找到了精神家园。

生:“一棵树,一片森林,它的静默足以让一个人听见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喧嚣和轰鸣。”“喧嚣和轰鸣”是指人的种种急功近利式的想法和行动。

师:老师范读13—20段,请同学们体悟第14、15、16段三个“一字短语”,讨论“似乎可能又似乎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鼓掌?(笑)(学生鼓掌)

生:可能,这要看不同人的心态。

生:既可能也不可能,要看具体的情形。

生:既可能也不可能,要看具体的人。

师:可能;不可能;既可能也不可能。分析都对,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会害死人的。(笑)

师:这组短句,“我”扪心自问,“你”追逼责问,“他”疑虑重重。我们的人类太可悲了,让我们自己心生太多的悲凉。

师:至此,我们完成了本文“如何言”的问题。老师再追问一下本文是“如何言”的?

生:生动的语言;对比、拟人等手法;托物寓理的深度思考。

师: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为何言”的问题了。通俗地讲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现实社会令人失望。

生:呼唤人类像树一样接纳,团结。

师:我们中学生朋友写作文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师: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本文凭什么获西部散文“新锐奖”?

生:托物言志的写法;深刻的哲理;生动流畅的语言。

4.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四

烟花飞得太高,便会冷却火星的温度,那么即使是属于她生命中一瞬间的美丽,也在这样的高度中冷却沉寂了。

因为如此,她很知足。她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留给世人精彩。

人生如烟花,飞得太高,也会失去温度。

这温度来自微小的快乐,某一滴纯洁的眼泪,单纯的小幸福,甚至微暖的掌心。

然而世事变迁,大家真的越飞越高了。

小时候的快乐也许只是一支香甜的棒棒糖,或者用沙子砌成的一个小城堡。现在的快乐却换成一双双油腻的手,看不清真事的眼睛,歆享不完的灯红酒绿。

有时候世间甚至充满搏杀,你争我夺,血窗冲天。

我们飞得太高了。

风吹乱了头发,雨打湿了翅膀。离太阳越近,翅膀就越被炽热得越痛。我们已经看不井房屋的炊烟,也闻不花香了。

我觉得很不快乐。我多么怀念那些单纯的小幸福。因为那才是我的高度。那高度贮存着最真挚的快乐,也盛开着属于那一朵花。

所以,请我们不要飞得太高。知足的快乐也许会让人忍受心痛,但是更给予我们缝隙中的慰藉。

演化最终都会落成冰冷的尘埃,但至少在属于她自己的高度盛开过。我们也许有一天也会化为世间的虚无,所以我们也要快乐地生活着。

走得再远,也远不过远方;飞得再高,也高不过蓝天;征服了子民,却不一定看到他们怨恨的眼神;满足的欲望,却又有更大的欲望在等待。

5.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五

在我至今所崇拜的女性*歌手中,除了邓丽君恐怕就是李娜了。如果说邓丽君的歌给我的是开天辟地的温柔,那么李娜的歌给我的则是惊天动地的雄厚!李娜的声音浓郁、高一亢、清越,有韧性*,有力度,有感染,自一由境地会直接注入你的心灵与血液中,让你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使你在纯静广袤的蓬勃旋律中,受到骤然迸出的巨大艺术冲击波。而后也有更多的歌手演绎这首歌,但是,那怕是跺烂舞台、摇碎灯光、喊破天灵再也唤不回那境界苍茫神奥的内涵了。

李娜那种纯质无瑕、真朴相宜的歌声在中国歌坛独树一帜。李娜歌艺达到了一种自一由王国的领域,她能纵横无碍地将声乐艺术、词曲涵意发挥得淋一漓尽致。李娜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已经无法从声乐涅槃中超越,她选择了她自己认为最清澈的方向飘然而去(一曲惊天动地的《青藏高原》之后,那年她三十四岁,在山西五台山佛学院剃度受戒,法号释昌圣),没有回首,没有告别,只有无数歌迷的泪水、叹息、遗憾与不舍。也许李娜断发为尼,是佛缘,也许是她至真至纯性*格发展的终极境界,也许是她歌声与情怀升华的趋然。但是李娜在中国歌坛留下了惊世骇俗的绝唱,给人们留下了一注永恒的怀念。

★ 会飞的小木屋作文

★ 听,寂寞在唱歌散文

★ 秋日听雨抒情散文

★ 会唱歌的白骨的故事

★ 会唱歌的猫读后感

★ 会唱歌的猫读书笔记

★ 写听雨的抒情散文

★ 会唱歌的同桌作文450字

★ 音乐教案-会唱歌的乐

6.小学生抒情作文:我是一棵树 篇六

每天,阳光如同浪花一般拍打着我那浅灰色的影子常常谢谢地拉着,拉到了小池中,拉到了我的心里。而我也有保暖的绿叶。晚上,温度下降,我穿着绿色的“羽绒服”,与路过的旅人数星星,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单一却乐在其中的生活。

我在沙漠中被磨炼着。沙漠中,沙尘暴是很大的威胁,使许多沙子附着在我身上,让我的根裸露在沙地上,这必须等待,等待能有小股的风和沙漠中少见的动物一点一点地将我根须旁的沙土盖住,将令我痛痒难耐的沙子吹去。

这里的许多小动物都在这附近筑巢,而且喜欢在我的树荫下,喝着池中清澈的水。饿了,就在我的枝干上蹦来蹦去,衔去我身上那藏在叶子后面,那一粒粒酸酸甜甜的小浆果吃。尽管有时它们会不小心弄断我的枝条,产生一些痛楚,但我却不会责怪它们。有时看着它们开心地在池中玩耍,我也想把我的根从沙土中拔出,与它们一起玩耍。

而我也有凋零的时候,每当我凋零时,落叶飘入池中,沉没。而光秃秃的我在几个月后,又会长出新的枝条,而绿叶和浆果还没有长大,于是动物们十分友好地没有再爬上树来,它们会先到其它地方筑巢,而我再次长出新的果子与叶片时,又会有其它的动物围在我周围打闹、嬉戏。在这段时间里,我是寂寞的,是孤独的。只有一汪河塘伴着我,不离不弃。

可我的生活也是有悲痛的。在沙漠里,有两种事会让我伤痛。第一种事我看到了动物们失望的目光,第二种事我会被人涂刻。那次,我的绿叶刚落不久,附近就来了大耳狐一家。我摇了摇枝干,表示我无法给予它们庇护所。但它们久久不肯离去,看得出来,它们已经流浪很久了。我望着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们只好带着失望的目光离开了。我的身上有两道伤疤,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正午。一队旅人在我的树荫下休息了许久,在离开时,一个旅人为了标记路线,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一个“X”。我的汁液从里面流了出来,如同眼泪和鲜血一般。

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快乐,我的叶子有时会吹到很远,为旅人和动物提供一个休息乘凉解渴的地方。但有时我也会做些“坏事”。由于“海市蜃楼”的原因,远方许多的旅人会产生虚无缥缈的希望,可我并无恶意。

7.写景抒情散文专题教学初探 篇七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类散文,三篇选文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从专题教学上考虑,《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是借景抒情类,《囚绿记》是托物言志类。因此,将《囚绿记》抽出来,另与其他托物言志类散文组成专题进行教学,将《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进行专题组构上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自己的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读者阅读此类散文的关键就是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

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因此,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可能会有多个。当一篇散文中出现多幅图景来展现情思时,文中描摹的几幅风景像展板一样,孤立地为读者奉献出几张旖旎风光,还是这一片片风景中“埋藏”着一条连续的“情脉”,“潜伏”着万千情思?毫无疑问是后者。然而对学生来说,解读一幅图景感悟作者情思都很难,把握多幅图景中寄寓的情思就更难。更值得关注的是,某些教师在分析此类散文时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将散文中描写的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活生生地割裂开来,“单摆浮搁”地一幅一幅解读、赏析,这样就无情地斩断了贯穿于散文整体的“情脉”。故此,笔者试图通过专题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教给学生解读这类散文的一些方法。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教学《荷塘月色》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两段的赏析上。因为这两段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写景段落,修辞、写景角度、写景手法等等,有着不少可以赏析的地方。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就直接简化为对这两段的赏析上。如此阅读,缺乏文本整体阅读意识,没有把文中的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于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于是,学过后学生脑中就只留下了优美的写景段落,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理解浮泛,仅停留在作者借景传达出对“荷塘”和“月色”的喜爱这一肤浅的理解上。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整合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在表达情感上均是借景抒情,以景显情。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两篇有个共同的特点—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等三幅图景,作者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来展现自己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它们代表着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类散文中景与情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可谓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类。荷塘散步,朱自清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他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不宁静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平复,“荷香月色图”就显示出作者暂时摆脱了白天的不自由后获得了片刻宁静的心里感受。然而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了不宁静的现实,但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中,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说笑打闹。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江南采莲图”传达出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话把作者的情绪又重新拉回了不宁静。荷塘抬抬脚还可以去,且能让自己从不宁静中暂时抽出身,而欢乐热闹的六朝时代却是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去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图景。其实,作者借之表达的也是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追寻自由而不得的他此时的灵魂是痛苦的,这份痛苦恰借《西洲曲》中的“采莲图”传达给了读者。总之,作者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出了情感的起伏波动,真可谓是“景异情移”。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类。五幅秋景——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之意,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即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郁达夫对故都的喜爱与眷恋,他的感伤与落寞,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想,会看出作者的情感非但不移,反而是借一幅幅秋景图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

如此引导学生阅读后,可再提供几篇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试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8.他是男神言情散文 篇八

我和他,一切安好。

--记

他是我男神,从初中到大学的男神。他陪我走过我的青春,我的岁月。我们有过亲昵,有过暧昧,却唯独没有成为男女朋友。我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成熟,他看着我一点点变美。

我的朋友乃至我的父母都曾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和你的男神没有走到一起?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那种揪心的感觉,让我心里很难受,很压抑。

我记得,我和他告白的那天晚上下着雨,他在外面参加同学聚会,喝醉了。他的朋友打电话叫我去接他,我去了。其实我挺胆小的,我怕在他清醒的时候跟他表白,所以我趁着他喝醉,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声我爱你。我从不曾想,他竟也回了我一句,爱你。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世界亮了,美丽的烟火在我的.世界里绽放。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喝醉了酒说的胡话,但我宁愿自己就这样沉沦。

那时我们已经毕业,我把他带回了我家。并不是我想,而是我不知道他家在哪。我把他拖回了房间,自己睡在了沙发上。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我只知道,我醒时,他已经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我原以为,我们就这样老死不相往来了。只那一秒,他从门口进来,手里还提着早餐的画面就此被我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时至今日,想起也是满满的不可思议。

他将早餐放下,对我说了一句谢谢。我摇了摇头,尽管他没有看到,但我知道他知道我摇了头。我们之间有一种默契,那种默契是我们一路培养来的,他不是爱情的默契,也不是友谊的默契,更像是一种家人之间的默契。但我们从不去点破什么,就这样静静的陪着对方就好了。我没有问他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他也没有问我为什么会在我家。我们不去触摸彼此之间的那丝秘密,就让他这样静静的绽放,凋零。

吃完早饭后,他走了,我也走了。他去了城市的另一边,而我则是去公司上班。在那之后的一年里,我们没有再见面,但我们互相联系着。元旦前的一个晚上,他说,元旦有惊喜给我。我笑着应了下来,因为我想他因该是要回来了。是的,他回来了,但惊喜却是他交了女朋友。很不巧,他的女朋友我还认识,我高中时的校花。他的品味一直都不错,这点我毋庸置疑。可我从未想过,当初他叫我好好保养,是因为他喜欢我。其实我一直都挺怀疑的,为什么一个品味如此好的人,会对我关注过甚,原来是因为爱情的萌芽。

他最后和那个校花分手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始终都不是他爱的。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他喜欢的人是我,我还傻乎乎的和他说,来日方长。他就笑了笑,没有说话。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成熟,只是太过于害怕失去,就两个人一块犯傻,什么也不说,就默默的陪着,陪着。

他和我表白的那一天,是我要他假装成我的男朋友陪我去参加我闺蜜的婚礼。这次的我们没有喝酒,我抱着他痛苦,看着自己的闺蜜出嫁,心里特别不好受,想到日后又只有我一人买单,逛街,吃饭,八卦,AA了,心里就特别不好受。最重要的一点吧,就是人家都有好的归宿了,而我还是单身一人。他就这样抱着我,看着我哭,对我很严肃的说,我们去领证吧!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整个脑子是懵的。我男神和我表白了,我男神和我表白了,我男神和我表白了。

9.一棵树的写景散文 篇九

这是一棵长在桂畔海边的树,它挺直脊梁站在时光里,不依靠也不寻找,那么沉默和骄傲。风来时,才会在风中飞扬,雨来时,才会拥抱下雨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它多大了,以前没怎么在意,去年我开始跑步了,每天早晨从它旁边经过,看着它那么漂亮,我就会停下来,多看它几眼。

它是一棵树,没有伟岸的身子,反而有点内秀,它每天静静地站在海岸边,看着海面,海鸟在海面上飞过,在空中舞蹈,不知道它羡慕小鸟的自由不?它不言不语,只会倔强的向上生长。每天在它身旁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它可能也不会寂寞。

春天来了,树上的枝桠吐出新芽,由一棵树上的点点绿,慢慢变成满树绿,叶子由小变大,由鹅黄变嫩绿再变深绿,满树枝桠慢慢变得丰满,叶子一天天繁茂起来,看着满眼的绿,心情越来越好,像心中的希望在萌芽,长大,开花。

它就这样站着,头上是蓝天,脚下是土,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叶子绿了又黄,花儿开了又开,它只是沉默的站着,努力的生长。一年年迎着阳光,微风,雨露,有时是大风冷雨,它就这样慢慢长高长大,阳光照在它的叶子上,绿得可爱又闪亮,那是生命的力量和坚强。它不说话,有时风吹拂它,抚起它的叶子沙沙响,似它的声音,在和风说话。有时小鸟在它枝头唱歌,像是它的.朋友,叽叽喳喳。有时孩子们在它身边嬉闹,淘气时还会拽拽它的头发,它也不说话,始终那样温柔典雅。大风刮来时,才会看到它在风中枝叶乱舞,顽强的与风战斗。它是一棵树,一棵在阳光风雨中慢慢成长的树。

经过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成熟,迎来了冬天,它开出了满树的繁花,吸引很多人观赏,人们赞叹它的朦胧,夸奖它的漂亮,它用它的美丽点缀着不太寒冷的南方冬季,温暖着喜欢它的人们的心。从远处望去,它像穿着粉色纱裙的羞涩少女,那么浪漫,那么美丽。一阵阵轻风吹来,它洒下花瓣在风中飞舞,舞姿翩翩,让人流恋。

它是一棵树,一棵很普通的树,没有人会太在意它。它沉默而又坚强的生长着,它的绿叶给别人闪亮,它的花给别人芬芳,它是海岸边的一道风景,它只知道给予而从不知道索取,它是那么平凡而又是那么伟大。经历着风霜,丰富着阅历,阅过着沧桑,从容着心境,触摸着岁月,丰富着底蕴。

10.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十

关键词:即景,散文,形,神

抒情散文在表现方法上, 可以即事抒情、即景抒情、即理抒情。《荷塘月色》就是一篇优美的即景抒情散文, 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朱自清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夜, 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 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 所见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3]2。其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意与境达到了和谐统一。作者具体细腻地描述出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月色, 展示了偷得片刻自由的淡淡喜悦, 流露出终究无法摆脱的隐隐哀愁, 抒发了不满黑暗社会现实, 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就《荷塘月色》而言, “形”即“景”——“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神”即“情”——“心里颇不宁静”。前者是作者抒发感情, 表明愿望的凭借和依托, 后者是“枝繁叶茂”的景物的“根系”和“营养”, 景物的色彩正是由它润泽的,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即景的目的是在于抒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非说教式的一吐为快, 而是寓情于景, 此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然而,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作为教学者, 就应该透视景物, 挖掘情结。

因此, 教学这一篇, 必须将以下两点作为重点:

首先, 揭示作者直接表露的感情和愿望, 把握主题。文章一开头便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的心情的表露, 这种心绪贯穿全文, 作为抒情的基调。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 此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 许多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 一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于是寄情山水风月, 以排遣那无可名状的“颇不宁静”的心情。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 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 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 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 “乐得暂时忘记, 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 (《那里走》)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 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 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 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 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1]124。于是独步月夜, 浏览荷塘, 借景浇愁, 超然自况。教学时, 首先把握住“颇不宁静”这一感情脉络为全局的纲领, 围绕这一脉络对作者笔下景物进行分析, 文章的思想内容便不难为学生理解掌握了。

其次, 紧扣抒情“线索”, 分析景物“色谱”。线索属于形式的范畴, 是文章结构的主要脉络, 是组织材料的艺术手段,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抒情散文中, 线索是抒情寄意的纽带。本文采用了间接抒情, 寄意于“荷塘”、“月色”, 这正是“设情以体位, 举正于中”的体现。这些景色是作者情感的“物化”, “意”的抽象由“物化”而具体可感。显然, 要下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景物和景物的转移及作者的感情与感情变化的内在联系。讲好了这一点, 作者融入景物的情感便会像七彩光一样映射出来, 读者定会与之戚戚然。本文的教学成功与否, 其关键就在于此。在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中, 我首先给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 (1) 作者为何层次鲜明地描绘月下的荷叶、荷花的形、色、香? (2) 作者在描写月色时, 为何先写月光, 后写月影, 再写光和影的和谐统一? (3) 作者写荷塘四周的月色, 为何从近写到远, 从上写到下, 从“树”写到“蝉声”、“蛙声”?我并未让学生立即回答, 而让一位同学回答我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假若上周班主任老师狠狠批评了你, 你委屈地流下眼泪, 一个人跑到操场上, 心里难受极了, 在操场上,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唉!啥也没有看到, 啥也没有听到……”我又问大家:“她真的什么也没看到, 什么也没有听到?”我环顾全班, 同学们在细语, 但听得清一位同学的话:“她还有心思去看去听哩, 心里不难受成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她沉浸在极其痛苦之中。”抛砖引玉, 契机来临, 认识由此步入“快车道”——我便一字一板地给同学们讲:“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主观意识指导下来观察世界的, 客观景物本无意识, 一经观察便赋予它以感情和思想, 此所谓“境由心造, 物随意迁”。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 不是抄袭而成的。作家 (注:原为诗人) 从心坎里复制大自然的景象, 或是把它看到的东西加以恢复,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 这美隐藏在创造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作家 (注:原为诗人) 用自己的感情, 自己的思想, 给大自然的景象加添生气…… (《别林斯基选集》一卷, 221页) 听罢我的这番讲述, 同学们点头微笑, 问题迎刃而解。

文章随作者的足迹或行止, 视线的远近高低, 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景物。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 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 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 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 加上一首一尾, 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布局上严谨精美, 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练的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荷塘月色》里的“爱群居, 也爱独处”, “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等等, 使人感觉得到, 他是在跟你促膝谈心, 既显得娓娓动听, 真气照人, 又往往妙语解颐, 横生逸趣, 真是文如其人, “包蕴着个人的性格”[4] 。

文章先写荷塘, 后写月色, 这是观察景物的推移。结构上它界定了层次, 但更重要的是显现了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而“荷塘”、“月色”正是“设情”的“体位”, 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应作具体分析:

(1) 月下的荷塘

首先大笔涂抹, 概略地写荷塘的环境。接着工笔细描, 细致地描写荷塘内部的景色。写荷塘内部, 先写它的静态美:从田田的荷叶写到层层荷叶中点缀着的白花;后写它的动态美:从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 写到花与叶在微风吹动下的优美风姿, 还写到了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突出了荷塘的优美景色——月下特有的一种素淡和柔美, 淡淡的喜悦之情寓于景中。

(2) 荷塘上的月色

首先写荷塘的月光:先写月光, 再写月影, 再写光和影的和谐统一。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荷花上, 杨柳的倩影映在荷叶上, 构成了美的统一体。这朦胧的月色, 与荷塘的优美景色, 共同形成一种“静穆美”。然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从近到远, 从上到下, 从“树”写到“蝉声”、“蛙声”。这部分的写法与前面的精雕细刻不同, 它是简单勾勒。你看, 那近处的树, 只“像一团烟雾”, 远处的山也“只是一些大意”。这些景物较之花、叶及树影模糊多了, 仍然带有一种朦胧美, 但显得冷清, 再衬以树上的蝉声、水中的蛙声, 显现出了环境的寂寞, 流露作者在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隐隐的哀愁。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 语言清新秀丽, 特别工细, 除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运用想象、联想、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外, 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形容词和传神的动词, 把一个平凡的荷塘和一个日常习见的月色给写活了。那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那隐隐约约的远山, 那曲曲折折的荷搪,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 那缕缕清香, 那静静的花, 那薄薄的雾, 读来使人如历其境。作者写荷叶用“挨”;写月光用“泻”, 写灯光用“漏”, 绣织佳字, 很见功力, 统观全文, 我们感觉作者巧于炼字, 精于炼意[2] 。文章作者不像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 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 拆穿来看”, 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月色下的荷塘, 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 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 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 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 这种描写, 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 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 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 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 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 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 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 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 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3] 。

作者选择并精心描绘这些景物,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化”, 寄意于斯, 设情于斯, 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抒情线索的“情网”所织。同学们“披文入情”于“荷塘月色”之中,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了。

过去, 了解散文的特征, 让我记得最牢的一句话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今, 我讲这篇文章, 索性掂来一条成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权做教学一得。因为“披文入情”后, 那“荷塘”仿佛我的心田, 那“月色”犹如我的情思。

参考文献

[1]陈孝全, 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2]范乡之, 王牧天.通脱明净历历如画——浅谈《荷塘月色》[J].山东文艺, 1979, (5) .

[3]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11.一棵树的红楼梦爱情散文 篇十一

我素未与她说过一句话。也不是因为不喜欢,只是缘来的太浅,彼此都还陌生,总感觉得爱不能长存,亦或是自己无能为力,这份浅缘只是一种羁绊,让我情多难考,意多绝。

她长的也有书中的几分窈窕淑女姿色,我总是看得眼慌心乱,第一次看到时,我紧张又迫切。她看我瞅她,特意得机取会。郁郁葱葱的走到我跟前,娉婷含笑,落落清仪,自有几分出尘之美。

她越如此,我越发感觉窘迫,也不是因为羞怯,而是无话成说。我笑自己是这样的可讽,又不是第一次见到美人,就落得如此狼狈,于是深感惭愧。回过头来,我于她细润了一首诗,赞许了此人此景:

天生丽质好容貌,

我心忧喜叹孤鸟。

一点情节为红发,

飘渺仙景赞歌邀。

呈然,我像个的诗人,却不是个能说会道的诗人。如果诗人也能爱到无为,那我就应该是那种称作情场高手了。我喜欢她,只不过是爱于美,爱于德,她身上的美德是我生之少见,我想一定是出自大德之家,才能培养出这般秀丽之女。

情能深刻。与她一起的`时候很少,工作中的三五次碰面,午饭时的一刻钟相处,都使我倍感欣慰。偶尔瞅瞅,她似乎也有所回应,可我就是不能对她说出来一个字来。我怕动情,怕她动心,怕短暂之后的好感让我无力维持下去,也是因为我们都不是想象中的完美,需要的只是简单而非深邃。于情不做雀纷飞。

12.窗外一棵树 散文 篇十二

顶着天 立着地

不用看 早已被风涨满……

在一棵树身边

希望

午后,蝉鸣不绝,我静静地躺在树上,看天空云卷云舒,树叶摇曳,微风轻抚脸庞,眼皮渐渐沉了下来……

“小文,把水拎过来,当心点,别摔倒了。”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沉重的水桶一点一点向爷爷拖去。即使爷爷千叮万嘱,年幼的我,难免有些笨拙,这不,一不小心,谁翻在地上,我也随之翻了个跟斗,手撞在了水桶上,划出一道伤口。鲜红的血从指间流出,爷爷见状扔掉铲子跑来我身边,把我带到卧室,拿药酒为我处理伤口,然后背着仍在狼哭鬼嚎的我继续种门前的这棵树。

“唧唧—唧唧—”,归巢的鸟儿把我从梦中惊醒,碧蓝的晴空变得火红,夕阳挂在山的一边,我伸出手掌,指间仍有一天浅浅的伤疤。

夜幕四合,奶白的月光,轻纱似的笼罩着世界。我坐在阳台上,注视着这棵树,梦中的情景不断再现在脑海中。爷爷为我种下的这棵树,像另一种形式的爱,种在这一寸方土中,在岁月里充盈我的心。心有所寄,使我在那段岁月里,与自然为伍,接受岁月的洗涤。

窗外凉风习习,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声响,远处传来微弱的嬉闹声,定是弟弟于邻家的`朋友在打闹,心中如涟漪般荡动。脑海里孩时的记忆渐渐浮现。依然记得被同伴欺负时,我躲在树上偷偷的哭泣,父母还在外面奔东奔西地找我时,爷爷听闻此事,来到树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我,每当此时,他总能讲一些故事给我安慰,给我鼓励,树荫下,爷爷总有讲不完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流去,树长得越来越茂密粗壮,爷爷也一天天老去,便放下农活,买了张摇椅,整天坐在树下。每次我在树上玩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别爬太高了,掉下来我这老骨头就接不住你了。”从那以后,树下便多了一位守护天使,每天都在树下,不知道守护着什么,我也经常躺在树上,看这云朵流过树梢。

许多年后的今天,回望窗外,明月的清辉依旧,想必以往,它已经长成一棵茂密的老树,而树下的了老人,已经不再。如今我已经远离这棵老树,只是偶尔回家几次,而它一如既往地立在那里,如同天使守候着这老屋,如同当年守护它的那位老人。一次偶然的谈话,我从父母那里得知,当年村里盗贼疯狂,专偷砍一些老树谋取利益,邻家果园的几棵老树不幸遭光顾,爷爷知道我最喜欢这树,便提前放下农活,每天在树下等我放学。我突然释怀,才懂得爷爷守护的,是对孙子的爱,不容许他人夺取,其实,又何曾被夺去过。

13.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十三

一、以抒情议论为经纬结构而成的叙事精品

1. 主导法

即以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 间杂一些记叙内容, 这类作品就时间而言大多是靠前的。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 纵横捭阖, 不惜笔墨地旁征博引, 在滔滔雄辩中点缀着幼时不灭的记忆。笔法很接近于杂文。

2. 穿插法

即在传述主题过程中, 分散布列着议论抒情的语句, 抒写一地一时或片言只语的心领神会。这种方法, 并非局限在某篇文章当中, 而几乎每篇必备的, 例如《藤野先生》中叙述从东京转到仙台后, 就发出了“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的感慨, 表达了当时十分微妙复杂的心理。

3. 总结法

即在叙事结束后, 做一总结性的议论或抒情。既是压轴之笔, 也是全篇情感精华的浓缩。鲁迅算得上中国杂文的鼻祖和集成者, 但也不乏一些几乎是纯叙述性的散文佳作, 语言平缓流畅, 情感清晰深沉。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当长妈妈为他买回了插图《山海经》后, 久集于胸的情感终于在文末迸发出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 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不枝不蔓, 情深意挚。

4. 呼应法

则在叙事前后或是文章首尾, 安插议论抒情, 深化内容和主题且呼应一致, 相成相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四季生气盎然, 充满童心野趣, 难怪作者开始就称为“我的乐园”, 离别前还留恋不舍地边呼“Ade……Ade……”。这样写出来, 让人清晰地体会到作者情感流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二、抒情议论形式下的精神家园的崩毁与构建

1. 直面现实的悲剧

作为民族文化精英的鲁迅, 其文笔刀枪也是世所共知的。面对风雨如磐的黑暗现实, 作者一方面在理清自己的思想, 思考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 也未忘给黑暗的社会以痛击。《二十四孝图》中, 作者引述“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后, 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做法“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辛辣地嘲讽和批判了封建教育的虚伪本质。

2. 理想中精神家园的构建

在颓败轰毁的同时, 鲁迅也为他所爱的营构永恒的家园。鲁迅行文虽变化多姿, 常常含沙射影, 但当他面对自己敬重的保姆、恩师、挚友, 却毫不隐讳自己的情感, 直接抒写出来:在现实世界上连姓名都无人记起的长妈妈, 作者却深情地呼吁要在宽厚仁慈的地母的怀里, 为她营建一座魂灵永安的殿堂;对异族恩师藤野先生, 鲁迅认为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

三、摇曳多姿的议论抒情方式

1. 喷发式倾吐

这种方式是指文章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 不得不发, 找到一个突破口, 像火山熔岩一样喷发而出, 不可阻挡。例如在《藤野先生》中, 通过批改讲义, 再到“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逐渐升华, 于是便出现了别后那段直抒胸臆式的情感告白:“我总还时时记起他, 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作者毫不掩饰地倾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 迸发式乍现

这种方式指在行文流程中, 突然跳出一两句 (或段) 精辟深刻的见解, 发人深省, 而与主旨的关联又不是太大。《范爱农》中, 鲁迅说王金发是“绿林大学出身, 而杀人却不很轻易”, 既点出了他的不学无术, 又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 连发式的过渡

指某些议论抒情手段, 前引后连, 自然过渡, 共同构成叙述整体。鲁迅的散文有波澜壮阔、峰回路转之趣, 但同时也不失平实流畅、自然清纯之味, 尤其在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 有很好的体现。

四、内敛与进攻

作为一名战士, 鲁迅是注重自己的策略方式的。《朝花夕拾》里的抒情议论, 其实就是鲁迅这种策略的外化表现, 就其作用, 首先是用来固守心灵的净土。在举世皆浊的困境中与回忆同行, 和心灵对话;在理想中, 用议论抒情的刀剑劈出一小块世外桃源。其次是一往无前的进击。因其深知:等待、停顿就是死亡, 已立足悬崖, 没有退路, 因而他把这两种手法作“一点闲静”中的出击利器。第三, 议论, 抒情也是鲁迅韧性战斗精神的外化手段, 在黑暗年代里, 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 为了保存实力, 使战斗持久下去, 鲁迅往往借助曲折含蓄的手段, 以投枪匕首的形式投诸敌人。

上一篇:企业元宵祝福语下一篇:党十九次代表大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