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管理表格篇 目录
1.第三编 管理表格篇 目录 篇一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课时计划:30课时
使用教材: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第二节 曹 植
第三节 王粲、刘桢和蔡琰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第二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第四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 南朝民歌 第二节 北朝民歌
第三节 南曲与北歌的比较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及宫体诗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第二节 庾信文章老更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第三节 《世说新语》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教学设想】作为本编文学的总论,要重点搞清楚: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时代特征;本时期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文学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特征等。难点是玄学对文学的影响。计划课时:2。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196)„„„„„„„„„(约400年)„„„„„„„„„„(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它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不休,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大融合。从黄巾起义到汉末大乱,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后又是八王之乱,导致南北分裂长达二百七十多年。其间最长的朝代不过一百年(如东晋、北魏),短则二十多年。在中国这块版图上曾经一度出现过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各种力量为了争夺权力或扩大统治范围,互相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有时战争异常激烈,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乱和分裂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对应于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
2、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从东汉末年的党祸大屠杀,到西晋初司马氏政权的高压政策,许多文人都朝不保夕,惨遭杀害。如孔融、祢衡、杨修、丁仪、嵇康、张华、陆机、陆云、潘岳、刘琨、郭璞等等。难怪有的文人用酒来麻醉自己,有的人隐居山林,住洞穴,韬光遁世,养性全身。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转变是自然的。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由于战乱,儒学在汉末就已经失去了“独尊”的地位。失去了统治人心的力量,但仍然是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玄学的核心是与儒学相对立的老庄学说,但不完全等同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而是经过一些学者的补充、改造、阐释之后的一种新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抽象思辨哲学。其主要内涵是关于人和自然以及天人关系的讨论。玄学的有与
无、言与意、名教与自然等的思辨哲学的发达,动摇了两汉以来经学独尊的地位,淡化了文人以从政为人生归宿的意识,使老庄哲学第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完成了他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导致了人的自然心性的解放和文学创作的心理自由,对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乃至文学的风格,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玄学论证的另一些重要命题,如才性的离、合、异、同,声之有无哀乐等的讨论,更使文学艺术由两汉以来只注重经国治世而转向人格的内省与表现。诸如神笔、神情、神隽(juǎn)、神貌、神明、风姿、风神、风韵等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的个性气质以及与此相关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乃至遗形写神等美学要求和创作方法,已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阮籍、陶渊明的诗歌,《世说新语》对人物画龙点睛式的传神之笔,东晋绘画实践与绘画理论的突破,无不表明古代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谈由玄学而来。所谓“清谈”,即不务实际(社会、时代、时务)的谈玄论道。玄学家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举止和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旷达、清高、风度,是一种崇尚虚无,空谈玄理的风气。这种风气的产生,一是因为哲学的思辨而来,二是为了逃避杀身之祸。这种“清谈”对后世确实产生过一些消极作用,即所谓“实干兴邦,清谈误国”。但在当时,魏晋士人谈玄论道,其语言的机智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还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佛学从东汉传入中国,当时尚无多大影响。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才发展起来。佛经的翻译、洞窟的开凿达到极盛的情况。这对此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佛经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影响了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为魏晋南北朝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气氛和土壤。当时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也相当密切。许多文人或与佛教徒交往,或笃信佛教。佛学具有哲学和神学两方面的内容。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颇为精致,与老庄哲学有相通之处,因而受到士人的喜爱。东晋时,佛学与玄学相辅而行,僧人参与清谈,士子研究佛理,成为一时风尚。佛教很快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佛教的盛行,带来了它所特有的艺术。佛经中包含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对叙事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如敦煌壁画中“割肉贸鸽”的佛经故事:
一只小鸽被老鹰追得走投无路,逃到尸毗王(佛的前身)怀中求救,尸毗王对鹰说:“你不要吃这个鸽子。”鹰说:“我不吃它我就要饿死,你为何不怜惜我呢?”尸毗王于是用一杆秤,一端是鸽子,另一端是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企图用自己的血肉换取小鸽子的生命。奇怪的是,他把自己的整个股肉、臂肉都割尽了,仍没小鸽子重;当他用尽全部气力把整个自己放在秤盘上,即用自己的生命来做抵偿,结果这时大地震动,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原来这是神来试探他的。
这种佛经故事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现实社会充满着悲伤、痛苦、恐怖、牺牲,人们只能从佛教的轮回观念中去找答案。把一切美好的向往,无数悲伤的叹息,都寄托到佛教中去,努力忘却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悲伤和痛苦。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想象世界的丰富;
(二)故事性的加强;
(三)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四)词汇的扩大;
(五)文学观念的多样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原始图腾宗教崇拜。经先秦两汉的神仙方术学的培育而形成。它推崇老子和庄子,但是把他们当成神仙,这和玄学在性质上不同。道教的教义和佛教完全不同,它不否定现实生活,相反要以各种方术帮助 3
享乐,即能给与虚幻的满足,又具有实用性,因此信奉者颇多。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许多游仙诗,跟道教的影响有关。
总之,这个时期无论在思想上、文化上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的多样化,有力的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学主题,即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而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样的思想文化环境里,文学的酝酿新变就是自然的了。表现在:
(一)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二)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人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三)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从文体发展来看,五言诗得到发展并达到强盛;七言诗确立;骈文兴起;汉大赋演变为抒情小赋;出现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他所说的文章,不仅包括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文章,还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提高到“大业”、“盛事”的高度来看待。这个情况与汉代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区别。汉武帝虽然也喜欢文学,他的身边确实也聚集了一批文学家,但只不过是“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安书》)。而他的喜欢文学,更多的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作用。所以说,汉代文学还未走向自觉,还未取得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与地位。
对文学的重视还表现在一些学者文人对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如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钟嵘的《诗品》等。文学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一些文学批评家著书立说,专门对文学就行品评、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主要的贡献:
(一)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文学思潮,就是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求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及价值。《文选》列各种文体为37类,《文心雕龙》把文章分为33类,而且将这些类又归纳为两大类:文与笔。《文心雕龙》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里所说的“文”,主要指诗赋等注重文采、抒情体物的文体;“笔”,主要指论说、表章等实用的文体。虽然这样的分法只是从有韵无韵上考虑,但毕竟已经注意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性质。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曹丕《典论·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的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
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而梁元帝萧绎的《今楼子·立言》,对文笔的划分更准确了: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若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这里,他认识到“文”的特点有三:美的辞采、美的声调音律、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他是从审美特征来认识文学的,比较直接的抓住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已经跟我们今天对文学的认识几乎一致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不但表现在理论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创作实践中追求美的创造。表现在:
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谢灵运、谢朓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这些都是表现自然美的;梁代宫廷里出现了“宫体诗”,主要是表现女性美的;边塞诗也始于南北朝。
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也反映了一种对美的追求。拿诗歌来说,古体五言诗在汉代已经成熟,经过建安诗人和阮籍等人的创作,在内容、手法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和丰富;七言诗在汉代产生,但数量极少,到了曹丕的《燕歌行》,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南朝的鲍照又创立了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歌行;齐“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最美的诗歌样式——格律诗即将出现。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这与文学观的发展是一致的。曹植的诗歌开始讲究词采华美和对仗工整,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公宴》)此后太康诗人、南朝诗人大多着意于此,成为一种时尚。第四,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文学与哲学结合这一特点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比较明显,但严格讲,先秦诸子散文不是文学作品。而哲理诗在先秦两汉时较少见。到了汉末,从古诗十九首起,诗歌中已经有了哲理化的因素。到了魏晋时期,文学与哲理的结合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当时玄学有关,另方面与作家个人的经历有关。从根本上说,是作家个人意识加强,重视个体价值的结果。本时期的哲理诗,以阮籍、陶渊明的成就最高。这一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给中国古代文学的面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使文学(主要是诗歌)摆脱了简单的、就事论事的反映现实的传统,表现了作者更为深邃的心理活动,并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思考。诗歌的内涵,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深沉、厚重了。总之,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文学的各方面都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尽管这个时期的文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它为后代的文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为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课外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主要讲授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重点是“三曹”和阮籍、嵇康的作品。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和具体作品结合起来;要将本时期文学与前代(汉代)和后代(唐代)文学结合起来比照着来学习;还要了解清楚作家的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发展的线索;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
计划课时:8。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建安文学(见教材47页注释1)
2、曹操的生平。(见教材47页注释2)
3、曹操的诗歌创作。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如汉乐府《薤露》、《蒿里》本是挽歌,他却用来写政治现实;《陌上桑》本是写罗敷之事,他却改而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之事,他却用来述志。他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悲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内容上主要有二: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作品讲读】
●《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明·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
●《短歌行》 “短歌”与“长歌”相对而言,非指诗篇幅的长短,而是就歌曲唱时声调的急缓、长短而言。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全篇以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臣没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全诗八句为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反复申说,从“人生几何”发唱,以“天下归心”收结,诗中流动着一片悲凉慷慨、深沉而雄壮的情调,这正代表着建安诗歌最为感人的一面。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大海不但包容山岛树木,也吞吐日月星辰,这正是诗人胸怀博大、壮志高远的象征。以如此豪壮的笔调,写如此苍茫的大海,画如此宏大的气象,在中国诗史上,《观沧海》是可推第一篇的。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山水诗之祖。附:毛泽东《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理想和壮志是无限的。所以就应以不懈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值。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由天定,主观的“养怡”,可以长寿。这就从哲学的高度表达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精辟见解。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用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既具文学性,又富哲理性。小结: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所说的“文章”,指广义上的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
3、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它所说的“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导致作品的风格就不同。
4、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二)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比较:张衡的《四愁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独立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但不是成熟的,因为还带有楚辞的遗迹。
3、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第二节 曹 植
一、曹植生平。曹植(192—232,40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临淄侯。曹丕称帝后,杀曹植好友丁氏兄弟,曹植备受猜忌迫害。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陈王,同年病卒,谥“思”,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
“三曹”中,曹植在政治上虽然满怀抱负,然终无成就,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诗赋俱佳,尤以诗歌见长。主要原因是跟他的诗人气质有关,再者跟曹丕的嫉妒和政治陷害有关。
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
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二、曹植的创作。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如《送应氏》(略讲),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讲读】
●《白马篇》 诗中的游侠少年,实际上就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忧愤悲伤,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发生显著变化,早期的那种豪迈气概和开朗的情调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在他的后期诗文中,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充满着受压迫的苦闷与痛苦,和预感到生命即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失去其应有价值而产生的悲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的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明显不同。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讲读】
●《野田黄雀行》 建安十四年(219),曹操杀了曹植的好友杨修,次年曹丕即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己丁仪、丁廙(yì)兄弟俩,这首诗就作于此时。它通过黄雀落网和少年拔剑挑网救雀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官场上的险恶和黑暗,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自己身处险境、无力救助朋友的悲愤心情。诗中用“**”喻环境的险恶,以“利剑”喻权力,以“鹞”喻强暴,以“雀”喻弱小和无辜的生命。通篇用比喻,而通篇写心,写眼看一个个朋友被无辜的杀害而自己爱莫能助的无奈和悲愤之心。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诗人只能用比喻的手法曲折深婉的表达。
●《美女篇》 诗借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抒发有才能、有理想的志士因不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从《白马篇》到《美女篇》,可看出诗人由前期到后期的心迹。
●《赠白马王彪》 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复杂:旅途的艰辛,骨肉分离的悲伤,对人生的失望,对曹丕不敢明言的怨恨,对监视者的诅咒,兄弟之间强作达观的慰勉等等,层见错出,真切感人。而且诗中还出现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表示怀疑、否定的倾向。这是因为,曹植既不能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现实矛盾有任何解决的可能。天命可疑,神仙虚妄,人生无常,现实世界一片黑暗。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自负的基础之上的。当严酷的政治现实粉碎了这种自信自负之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由此开启了“正始诗风”。但从根本上说,曹植早期诗歌的激昂之气与后期诗歌的悲哀情调有相通之处。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对于人生自由和生命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受到打击时,他们的悲哀才如此强烈。
写法上:
1、“愤而成篇”为一篇之警策,无论写景、叙事,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悲愤感情。
2、章章蝉联,层层顶针,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遭际,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徐曲折,反复深入。
小结: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第三节 王粲、刘桢和蔡琰(本节略)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见教材41页)。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补充扩展:刘师培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方面(见《中古文学史》):
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术治理天下,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洁,词气峭厉,不傍经典,直抒胸臆,故文风清峻。
2、通脱。即随便之意。诗文的随便由思想的随便而来。这跟汉末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有关。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积极建功立业的乐观精神,也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但总的看来,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终导向及时建功立业、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壮,乃成为建安文学的又一风格特征。
3、骋词。即气盛词壮。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4、华靡。即华丽。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建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晋书·阮籍传》)。活着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祸端;或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二、“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参颜延之《五君咏》、《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见作品选。]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 9
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三、阮籍
1、生平、性格 阮籍(210-263,52岁),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人,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之子。其人“才藻艳绝,而倜傥放荡,以庄周为模则”(《三国志·阮籍传》)。为人则“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三国志·阮籍传》)。司马昭当政时,“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三国志》本传引《魏氏春秋》),遂世称“阮步兵”。阮氏对司马氏的拉拢利用虽持敷衍的态度,内心却极度痛苦,终于忧愤而卒。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作品讲读】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忧心如焚,夜不能寐;起坐弹琴,企图求得排遣和发泄。然而如水的月光、冷风瑟瑟、野外孤鸿翔鸟的哀鸣不但未能排遣作者心中的孤独,反而更加深了作者的忧思、伤心。这里写的是外在的景物,实则写作者的心境以及暗示出他未来的命运。全诗以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画出一幅凄清的夜景;无寐、弹琴、徘徊、忧思,乃是诗人在此背景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以景衬情,情又外化为人的行为。故情在景中,也在人物的行动之中。至于诗人因何忧思,缘何伤心,未经挑明,也不必挑明,因为这里所描绘的并非实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事件,而是借诗的意象,用象征手法,寄托一种孤独感,忧伤情。方东树说本诗为《咏怀》的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这首诗可以概括《咏怀》组诗的总体风格。●其三:
佳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址。一身不自保,何况怜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首二句说像东园桃与李这样的嘉树,自然会吸引许多人到它们下面来,喻盛世;次四句喻朝代也会由盛到衰、由繁花到荒芜的哲理。这是诗的第一层,暗喻魏晋易代之际险恶的政治环境。后一层表达作者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全诗以春的繁
华、秋的衰败、冬的凋零作喻,暗喻司马氏政权的黑暗和好景不长,抒写作者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的忧愤。
3、阮籍诗小结:
1、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的厚重了。
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四、嵇康
1、生平、性格 嵇康,字叔夜,正始年间诗人,竹林七贤的领袖。父早卒,依母兄长大。康风度极佳,“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引山涛对嵇康的赞誉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将崩”。魏晋人推崇形体美,嵇康又是当时的名士,故引起不少人的崇拜和追随。成年后,娶沛穆王曹林女为妻,曹林与曹丕、曹植是异母兄弟,这样,嵇康便与曹氏政权有了分割不开的关系,自然被司马氏集团划入曹氏集团之中。由于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虚伪与残忍的厌恶,决定了它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再加上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决定他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公元262年,嵇康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xun)所诬,吕巽欲夺吕安妻,反诬吕安不孝,吕安入狱,供词中涉及嵇康,康遂被捕入狱。其实,吕安事件只是一个借口,直接的导火索是他写的一篇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再加上钟会进谗言,最终为司马氏集团所害。康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环顾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传》)嵇康与吕安死后,向秀作《思旧赋》悼念他们。
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恨)之。(晋书·嵇康传)
2、嵇康诗歌创作 “使气命诗”(《文心雕龙·明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他的四言诗(如《忧愤诗》)成就较高,诗经之后,唯曹操、嵇康和此后的陶渊明,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但总的看,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如散文。
3嵇康的散文创作,最著名的是就是那篇曾经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这说明“竹林七贤”发生了分化。山涛举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后,于是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要与他绝交。这封信在中国书信史上是继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的又一篇力作。
信中反复申说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的性格、爱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为不能出仕的理由,说自己不能舍其所乐而从其“九患”。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写法上,主要用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笔调进行反语讽刺。体现在两点:
1、故意以言过其实的言词,放纵的态度,极度的丑化自己。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衬出自己的清白、山涛的堕落;二是他丑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让明眼人一看就是虚假的,自己并非没当官的素质,而是官场太腐败,太黑暗,这才是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骂槐,出语鄙俗,毫无礼节,表示出对受信者的极大不恭敬。有时用比喻愤怒的责骂对方(如“自以嗜腐臭,养鸳雏以死鼠也”)。其实,骂山涛变节只是个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马氏集团的虚伪和官场的腐败黑暗。
3、一般书信皆以言事为主,以简要为重。而此信却有多种文体风格:其犀利透辟的辨析,近似政论文;其引经据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又类小品杂文。鲁迅的杂文受魏晋散文影响很大,我们从他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嵇康散文的影子。
【思考与作业】
1、“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翻译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第二章 两晋诗坛
【教学设想】本章相对略讲。教学的重点是左思的诗歌创作;难点是“太康诗风”。对陆机、潘岳等人的作品以及兰亭诗歌只作介绍即可。计划课时:2。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64年)到“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这一时期,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学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太康诗风总的特点,用两个字可以概括:繁缛。具体说,主要体现在:(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应该说,诗歌的这个变化是从曹植开始的。太康诗歌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曹植诗“词采华茂”的特点,另方面对六朝山水诗的发展以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讲读】陆机的《赠尚书郎顾彦先》,以了解“太康诗风”的特点。这个时期,与繁缛的太康诗风不同的是左思的诗歌创作。
左思生平(见文学史67页注释8。补:出身寒们,仕途不顺,后因其妹左棻被选入宫才得以入仕,官至秘书郎)。
左思博学多才,其文学成就是赋和诗歌。其赋名作《三都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曾名震京师,一时引起“洛阳纸贵”(见注释8)。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则是他的《咏史》诗8首。
以咏史为题始于班固。班固的《咏史》就事叙事,质木无文;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也曾借史咏怀。但把历史的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之中,却自左思始。咏史诗的出现,不但是文人在专制时代讽谕现实的一种可行手段,更表明作者已经自觉的把个人命运作为普遍的历史现象来加以认识。左思的咏史诗在班固等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作品讲读】
《咏史·其一·弱冠弄柔翰》 这首诗的中心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同时也批判了士族门阀制的等级观念。诗中塑造了能文能武、才华横溢的诗人自我的英雄形象。以古人贾谊、司马相如、穰苴等历史人物自比,抒怀才不遇的心情。《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 涧底之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生于地势低下之所,竟被山顶上的小松所遮盖。社会也是这样,寒士纵有才华也只能屈沉下僚。而那些庸才仗着门第就可以世居高位。不是以才德取士而是以门第取士,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借喻说理,对士族门阀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小结: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写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其诗多引史实,不再是“就史(事)叙史(事)”。而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述怀。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第二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1、《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王羲之和朋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兰亭聚会,欣赏山水,唱和赋诗,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2、兰亭诗的主题是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兰亭诗标志着山水诗的兴起。
3、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思考与作业】
1、解释“太康诗风”。
2、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直承建安风骨?
第三章
陶渊明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是陶渊明的田园诗,难点是陶诗的哲理性。教学中要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掌握陶渊明的田园诗。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要详讲,背诵。对其散文和辞赋只作略讲或介绍。计划课时:6。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生平陶渊明的生平材料,见《宋书·陶渊明传》、萧统《陶渊明传》、颜延之《陶征士诔》、萧统《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自祭文》等。
陶渊明(365-427,62岁),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其曾祖陶侃,以军功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做过太守
之类的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陶渊明幼年丧父,家道日渐败落,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描摹家境情况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避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的少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就深好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不好荣利,热爱自然。
其仕途上“四起四落”的非凡经历尤其引人注目:
一起一落:29岁,任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的污浊而辞职。后被召江州主薄,不就。
二起二落:36岁,到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当时桓玄正阴谋篡夺晋室政权,陶渊明感到失望,第二年母亲逝世,他便趁机丁忧(旧称遭父母之丧为“丁忧”)回家,在家闲居三年,躬耕田野,写了一些田园诗。
三起三落:39岁,做了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由于时局动荡,官场险恶,他又离开了官场。
四起四落:40岁时,他又求为彭泽令,“于时**未定,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序》)。但这一次只做了八十多天县令,因“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宋书·陶渊明传》)。从此不再出仕。
陶渊明最后一次归隐后的22年间,亲自躬耕,开始几年可能生活还可以过得去,44岁时,家中遭火灾,生活境况急剧下降,有时还得向别人借贷或乞讨(读《乞食》)方能养活一家7口人。元嘉四年深秋(427),他预感到将离开人世,写了三首《挽歌诗》和一篇《自祭文》,两个月后,便与世长辞。
思想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因出身等因素,尚积极谋仕,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他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格,在他身上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面。所以,陶渊明是抱着这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积极出仕与向往隐逸——走上了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反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劣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纯的陶渊明也难以适应和忍受。所以最后“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上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的思想,而主要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合为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这在他的散文《桃花源记》和一些田园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题材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它是田园生活 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一、田园诗 【作品讲读】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 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田宅树木,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暗示;但细细体味,种种物事,无不透漏出诗人对它们的深切依恋和喜爱。似乎诗人正掰着手指,如数家珍:田地几亩,房屋几间,房前屋后种着什么树、开的什么花;再由近到远的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从远处看,整个村庄依稀可见,袅袅的炊烟升起,那大概是农家在做饭吧;那听到的鸡鸣狗吠声,衬托出农村的幽静。这是千百年来典型的又是理想的农村风光!整个画面呈现出悠远、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这正是作者心目中“樊笼”的对立面。在构图上整个画面意象纵横交错:“暧暧远人村”是横向铺开,“依依墟里烟”是纵向上升,“狗吠”二句是以声衬静。有动景,也有静景;有图像,也有声音。而用词的精确,对仗的工整,又体现出平淡中见功力的诗人风格。这里,作者似乎以纯客观的态度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其间全无情绪性的渲染。但这白描的景物,却又映衬出诗人心灵的晶莹透剔。只有人的心纯净如止水,如明镜,自然的影象、声音,才能最真实、最细致入微的为人的感官所领会。远处村落的狗吠于深巷与吠于旷野,声音自是不同;偷过薄雾,传来栖于树巅的鸡鸣声,这些细微处,诗人不仅能够感受,而且能够辨别,其心境的宁静,自不待言。这里全然没有城市尤其是官场上的那种“宾客盈座,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技,在人目前”(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精神污染,有的则是农村的淳朴、自然、平淡、宁静。也就是在这淳朴、自然、平淡、宁静的环境里,诗人参透了人生的玄机,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感受到了极大的愉悦,获得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了农业生产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有限的。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生产劳动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这首诗开头就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自我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做不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且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不是种庄稼的把式,所以他种的庄稼地里是“草盛豆苗稀”;那种披星星、戴月亮的劳作,其劳累和辛苦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身累心不累(官场上是身心俱累),所以诗人仅仅用“夕露沾我衣”五字轻轻了之。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歌咏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悦。
●自然这一哲学命题,在田园诗中是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如陶诗中最著名的《饮酒》其五。这首诗从题目看属于咏怀诗,其实是借歌咏田园生活以抒怀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四句说“心”——主观精神与“地”——客观环境的关系。“人境”,就是自然之境,这里没有“车马喧”——官场上的污浊。诗人自问:为什么能够远离官场,不享受荣华富贵,而要来到这偏远的农村受劳作之苦呢?答案在两个字:“心远”——心胸旷远。只要心胸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归园田之后,诗人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劳动之余,以酒与菊为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能给诗人带来愉悦,带来超脱;我们可以想象:傍晚时候,微醉之余,诗人到东篱采菊,“馨香盈怀袖”,在这暮霭笼罩、晚霞满天的美好时刻,不经意的一抬头,目光与南山相遇,山气的美好,飞鸟相与结伴还巢,诗人采菊时的悠然,也就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知返,也就是他的倦而知还。刹那间诗人感到,是他在看南山呢?还是南山在看他呢?此时已分不清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已经物我融合,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了(对比:“见”如果换成“望”、“看”的意境效果。苏轼评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仇池笔记》卷上))。此即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于是诗人产生一种顿悟,感受到自然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观照万物时悟到了一种“真意”。尽管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么?那么,人的短促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哲理的、诗意的向往。因为世俗社会中的人很难摆脱尘世的各种纠缠。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见文学史教材79页)
1、情、景、事、理的浑融。
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二、咏史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与咏史诗既继承了阮籍与左思诗歌的传统,又融入了自己出仕与归隐的思想,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讲读】
●《咏荆轲》 取材于《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歌咏了荆轲反抗暴秦的英勇行为。诗人对失败了的荆轲表示深深的同情,正反映了诗人对暴政的憎恨。
●《读山海经》 歌颂精卫与刑天的斗争精神。也是曲折的借古代神话表达诗人铲除强暴匡世济民的理想,抒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激愤情怀。
上面这些诗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但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这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渊明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且介亭杂文二集》)。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静穆”的背后,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散文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最著名的散文。《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世外仙界,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辞赋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著名的辞赋,写在辞彭泽令归隐之际,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第四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文学创作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诗文学价值的人。到宋以后,陶渊明真正确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1)士大夫的精神家园;(2)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3)酒与菊的象征。
【思考与作业】
1、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和《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2、课外阅读《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教学设想】南北朝民歌代表了南北文风的差异,因此,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学习《西洲曲》和《木兰诗》等作品,比较南北民歌的异同。计划课时:2。
第一节 南朝民歌
一、南朝民歌的分类: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
二、南朝民歌的内容和情调:
由于采集民歌的目的是满足声色之欲,加上统治者的提倡等原因,南朝民歌中反映男女之情的情歌特别发达。这类情歌表现的感情真挚细腻,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吴歌的产地多是长江流域商业发达之地,故其民歌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较多的市井气息,而西曲则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且能结合劳动来写,情调较吴歌开朗明快。
三、南朝民歌的特点:
1、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2、语言清新自然。
3、大量运用双关语。
四、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抒情长诗《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赏析见文学史教材95页)。第二节 北朝民歌
一、北朝民歌反映的内容和情调:
1、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少部分保存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2、北朝民歌的内容:
(1)反映了北方的景色、风俗、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和豪侠尚武的精神。(2)反映战争。
(3)反映由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而产生的怀土思乡之情。(4)反映爱情和婚姻。
二、北朝民歌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赏析见文学史教材100页)。第三节 南曲与北歌的比较
南曲与北歌内容、风格迥异。读(唱)南曲,犹听燕子的呢喃细语;而北歌犹雄鹰鸣叫,战马萧萧。具体说:
内容上,南曲几乎清一色的是情歌,写男女之事;而北歌除写男女情爱之外,还写了大漠风光,征战行役,羁旅乡思等内容。
风格上,南曲婉约旖妮,缠绵哀怨;而北歌豪放粗犷,坦率爽朗。
手法上,南曲多用双关、象征暗示等,细腻的表达情感;而北歌多坦露直率。形式上,南曲多为整齐的四言或五言的歌诗;而北歌则于四、五、七言和杂言的灵活运用。
用语上,南曲多绮丽精工,而北歌多质朴刚健。[讲以上差异,恰当引用《子夜吴歌》、《华山畿》、《读曲歌》、《陇头歌辞》、《折杨柳歌辞》等作品,以加深印象。]
南北民歌的迥异代表了南北文风的不同。《隋书·文学传序》云: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之大较也。
造成南北文风差异的原因很多,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因素(南方文人文化素质相对要比北人高),有政治环境不同的因素(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南北分裂,造成南来北往被阻断;南方相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北方则政权更迭频繁,连年征战不断),还有民族性格气质(南人含蓄,北人直露;南人深婉细腻,北人粗犷豪放;南人重文,北人尚武)、生活习俗(包括饮食习惯等)的因素,但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气质的民族。南方人生活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的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以江南采莲的盛事以及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容易陶冶青年男女浪漫怀春的情思。而北人则生活在长城、大漠、风沙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养成粗犷豪放、尚武好勇的习性。造成这种南北文风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民歌中,也表现在文人诗歌创作中。南北文风的融合,从庾信开始,一直到盛唐才基本完成。
【作业】比较赏析《西洲曲》和《木兰诗》,并进一步辨析南北诗风的区别。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教学设想】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鲍照的乐府诗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要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和对前后文学的比较,加深理解南朝文学的新变。计划课时:4。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一、山水诗(也包括田园诗)的源起、兴盛的原因:
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蒹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概括了这个时期山水诗的特点。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的原因大致是:
1、文人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南渡以后,大批文人随之南下,会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由北方随之南迁。南方的山水风貌,迥异于北方,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所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剑,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望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又如陶宏景《答谢中书书》,作品选450页】
这样的美景,在南方到处都是,令见惯了北方长城、大漠的南下士人,耳目为之一新。对自然美的领略,既已成为文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山水景物,就成了文人新的、独特的审美对象。
2、受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影响。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士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和个人的全身远害之间,持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朝隐”之风,由是盛行。“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与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乐,思想上追求玄理的需求。另外,佛教的传播,儒、释、道的融合,对于“朝隐”也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山林寺院之中,每见士人足迹。东晋高僧慧远托身庐山,所作《庐山记》,即精美的山水描绘文字。文人徘徊于出世与入世、朝廷与山林之间,或借山林写其超然世事的情趣,或借写山林化其心中郁结,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玄学的影响。魏晋以来,玄学大盛,士人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王弼《老子》第29章注)的自然美。郭象注《庄子》云:“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有此认识基础,人格之美与自然之美得以统一。人格美与自然美密切相关,能否领略山水之美,乃成为衡量人格境界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在玄学看来,自然山水又成为人借以达道的媒介。庄子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未受人世污染的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魏晋以来,这种观念更受到推崇。阮籍说:“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达庄论》)宗炳云:“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画山水序》)山水既已成为道的一种感性形式,人只有以我之自然,面对山水之自然,才能进入物道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玄学的兴盛,玄学与佛学的合流,对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谢灵运(386-433,47岁),出身东晋显赫世家(举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祖父谢玄曾是淝水之战的主将,谢家曾出现了谢混、谢惠连、谢朓等文化名人。谢灵运年青时即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当官的素质,因他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
谢灵运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起了巨大贡献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
【讲读】《登池上楼》 《石壁精舍还糊中作》
“池塘春草”句的赏析:上句写水中、写春草,横向扩大的意象中又有纵向的意象;下句写园柳、鸣禽,纵向的意象中(由水中写到岸上)又有横向的意象。两句诗自下而上,由近及远,精心选择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再加上“生”“变”两个动词,描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且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平仄相调,是谢诗中写景的名句,历来受到高度评价。宋·吴可《学诗诗》说:“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池塘春草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元好问评:“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见文学史教材117页注释10)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比较,可以看出谢诗对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写意到摹写;(见文学史教材107-108页的分析。下同)
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三、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在写作手法和艺术成就上还可看出两人诗风的区别:
1、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把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静观须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
2、谢诗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结,且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程式,往往在诗的最后拖上一个玄言的尾巴,这说明他的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仍留着玄言诗的尾巴。而陶诗的哲理则融于体物之中,故能达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
3、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刻意追求,多用深奥的书面语和典故,深涩难懂,有佳句而无佳篇。而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
四、其他山水诗诗人:
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
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南朝诗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正是随着山水诗的建立而产生的。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一、鲍照的生平。(见文学史教材118页注释18)
二、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讲读】
●《拟行路难》其四 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拟行路难》其六 首四句情绪慷慨,激愤难抑。他拔剑击柱,仰天长叹,悲愤满怀,因为有志难伸。紧接着感情又跌下来,写罢官归家,其实在轻松的背后,隐含着失志后的无奈。最后宕开一笔,引古代圣贤尽贫贱以自慰,表明自己决不降心随俗的决心。
[引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与鲍照作简要比较:唐代李白对鲍照的《拟行路难》情有独钟,他的《行路难》、《将进酒》等乐府诗也写“愁”,但感情的跌宕起伏,有愁但力图突破愁的束缚,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对鲍照诗的继承。]
三、鲍照诗的创新 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还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它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参文学史教材119页注释23,同时与曹丕的《燕歌行》作比较)
【思考与作业】
1、背诵并赏析谢诗中写景的名句;
2、从内容、题材、风格等方面将陶诗与谢诗作比较。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教学设想】本章略讲。重点是永明体。其它齐梁文学只作介绍即可。计划课时:2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483-493)。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永明体的兴起与声律的追求有关。齐、梁、陈三代是永明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诗逐渐摆脱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已成为必然的追求。随着音韵学的发展,四声的提出,在沈约等人的探索、创作中,诗歌声律的规范要求逐渐完美起来。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永明体为唐代格律诗的出现及其繁荣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二、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
沈约是著名的永明体诗人,锺嵘在《诗品》中将其诗歌风格概括为“长于清怨”,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中。谢朓是永明体诗的代表诗人,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与谢灵运并成为“二谢”,后代称他为“小谢”。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体现在:①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②在新诗体的探索方面,他将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音调和谐,体现出圆美流转的特点。谢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诗体”的特点。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及宫体诗
一、家族文学向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转变: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一些名门望族世代习文,注重家族内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而形成了诸多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王、谢可为代表。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
二、齐梁诗人集团:
齐梁时期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活动,方式大体一致,多是应制、应教、同题共赋、相互唱和的作品,视野大多停留在宫廷,题材单调狭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中心,有竟陵八友等人。
2、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萧衍喜好文学,倡导并鼓励文学创作。萧统受父亲影响和自己爱好,也召集文士进行诗赋创作和学术研讨,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成就突出,编篡了《文选》。
3、萧纲文学集团 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力创作宫体诗。
【备: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立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
三、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了宫廷——宫体诗:
南朝皇室皆行伍出生,来自社会下层,留恋、学习市井之风。南朝乐府机构曾采集大量民歌配乐演唱,满足统治者纵情声色的需要。统治者及宫廷文人也有润色或拟作新声歌曲的习惯。这样南朝民歌便从市井进入了宫廷,形成“宫体诗”。【关于宫体诗的内容及评价,见教材138-139页】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教学设想】本章略讲。重点是庾信的后期诗歌。计划课时:2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学人才分布不均衡是影响南北文化实力悬殊的基本因素,但南北朝政权的对峙并未造成文化的隔绝,这一时期南北朝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仍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在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导致人才、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
第二节
庾信文章老更成
一、庾信生平。(见教材153-154页)
二、庾信前期诗文 主要是奉和之作,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宫廷趣味浓厚。但由于这些诗在诗歌形式上的多方面探索,为庾信积累了美感形式上和美感内容上的经验,他的诗已经有了“流连哀思”的审美趣味,以绮艳之辞抒哀怨之情。这些经验结合后期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后期诗歌达到了“穷南北之胜”的高度。
三、庾信后期作品 主要抒写乡关之思,包括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和叹恨羁旅忧嗟身世两方面。内容丰富,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为成熟。其代表作是《哀江南赋》。
【讲读】《寄王琳》、《拟咏怀》其
七、其十八。
四、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他吸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教学设想】本章不作重点要求,只作介绍,几篇美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计划课时;1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建安文章:
1、建安文风“以气质为体”,影响及建安文章注重“气质”。曹丕提出“诗赋欲丽”,加速了东汉以来文章渐趋骈化的进程,推动骈文臻于成熟,建安文章“气”与“丽”的结合,为后世确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2、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其《让县自明本志令》自叙身世志愿,恳切率真。
3、曹丕、曹植的书札,能随境生趣,慷慨任气,文采焕然。曹植的表文也是情文并茂。
二、抒情小赋的繁盛:
1、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其标志是抒情小赋的涌现,从而拓展了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沿着东汉以来情理赋发展的方向,魏晋之际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这一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
2、王粲的代表作《登楼赋》将荆州的离异之感于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融为一体,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是继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思想高峰,各种思想交锋争辩,受谈辩风气的影响,论辩文出现高潮。其中嵇康的辩论文最为杰出(前面已讲过)。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1、南朝文坛沿着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继续发展,并带有阶段性的特点。刘宋时代,抒情体物的华美文章繁盛起来,至齐梁时期,变本加厉,美文的影响力还波及北方。
2、元嘉三大家的美文创作。
3、陈寿的《三国志》,叙事议论,高简有法,质而不野。范晔的《后汉书》合史职与文才于一体,尤其是纪传的论赞部分,对偶工稳,辞采润泽,声律协畅,显示出以骈文论史的高超水平。史传文学的递嬗轨迹,反映了南朝美文的衍化。
4、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深得文理”著称,但也表现出卓尔不凡的骈文才力。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更加突出,对于文章体貌深有影响,表现在:①永明声律说兴起;②文笔之辨的深入;③不拘常体的呼声增多。
5、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表现在:在题材与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奇和出现了诗体赋。这反映在江淹、任昉、庾信、徐陵等人的创作中。
6、南朝的写景文也取得很大成就,以丘迟、吴均、陶弘景为代表。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一、《水经注》:
1、《水经注》产生与北方,但对东晋以后南方地方志广泛参考和吸取,并不以南方为鸿沟,体现出大一统的理念。
2、《水经注》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3、《水经注》对山水的记叙描写尽自然之趣,文学意识浓厚,文风清朗疏朴。
二、《洛阳伽蓝记》:
1、《洛阳伽蓝记》是现存最早的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它在结构上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内容组织的有条不紊。
2、《洛阳伽蓝记》记叙塔寺,笔端带有感情,有对古都伽蓝往昔的怀念,有对北魏皇族间的豪奢与贪欲的揭露。全书善于使用整齐的笔法,以四言为主,间有四六骈句,同时又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有机结合,形成了典丽而清拔的风格。
【作业】课外阅读曹植《洛神赋》、吴均《与朱元思书》。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教学设想】本章的重点是《世说新语》,而其中的一些篇目在前面已经读过,故主要讲授第一节的内容。计划课时;2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遗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
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1、“小说”的最早出处与本义。
2、中国小说的起源:①神话传说;②寓言故事;③史传。
3、魏晋南北朝是小说的兴盛期,这一时期主要有邯郸淳《笑林》,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王琰《冥祥记》,沈约《俗说》,殷芸《小说》等作品。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一、志怪小说:
1、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遗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
2、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盛行。
3、志怪小说的内容:①地理博物;②鬼神怪异;③佛法灵异。
二、志人小说:
1、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风气盛行。
2、志人小说的内容:①笑话;②野史;③遗闻轶事。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和影响:
1、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没有艺术的想象力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但还不能展开。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
2、在小说的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一些唐传奇的故事就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
第三节 《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的编篡。
2、《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3、鲁迅概括《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写人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和幽默。《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刻,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思考与作业】
1、简述小说从先秦、两汉到魏晋的演变过程。
2、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第三编 管理表格篇 目录】推荐阅读:
房产中介管理表格06-24
五金仓库管理及表格09-21
合同档案管理表格11-05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表格07-31
工程项目管理表格全集08-08
人事管理空白简历表格09-08
万科成本管理表格资料09-19
部门主管管理常用表格10-02
行政管理求职简历表格10-04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表格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