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08

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精选9篇)

1.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时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这种与海鸥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情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让人动容,也为第二课时,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

(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

(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

(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

(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

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

(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

(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

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

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生想象写话:(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2.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1.揣摩有关描写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2.体会作者是如何调动感官, 抒发人鸥之间的浓浓亲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了解故事明结构

想一想, 课文围绕着“老人与海鸥”,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聚焦老人, 抓住形象悟节俭

1. 这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人!作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 你觉得容易吗?

出示: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 作者寥寥几笔就将老人的形象勾勒出来。好好读读这句话, 你眼前出现一位怎样的老人的形象?

3. 结合句子中的三个“褪色”, 再读读下面的材料, 你对这位老人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出示: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是一位退休工人, 生前孤身一人。每月工资只有308元, 他对自己的生活极为苛刻, 可是每天却会花9元左右为海鸥买饼干, 一个月就是270元哪!钱不够了, 他就干脆买了面粉、鸡蛋, 亲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 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4. 老人的这幅肖像不仅能在我们眼前定格, 我想, 十多年如一日地喂食, 老人的身影也深深地刻在了那些海鸥的脑海里, 以至于当老人故去, 人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食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上时, 海鸥竟认出了他老人家。

5. 小结:外貌描写不在多, 抓住特点是关键。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读《老人与海鸥》, 必读老人的形象。作者在开篇不久就将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笔法精当, 寥寥几笔极似绘画中的速写。反复研读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可让学生体会出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妙处所在。】

三、调动感官, 品评语言察真情

1. 让我们走进那些个普通的冬日吧!自读第3—13自然段, 边读边圈点批注, 读出最令你感动的画面。

2. 在个人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四人小组交流阅读体会, 互相补充, 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先自读自悟, 独立思考, 得出自己的看法与体验;而后再小组合作, 在交流中互动, 在互动中升华;最后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如此几个环节, 不仅突出了个体的自学, 更突出了团队的合作, 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也有利于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3. 结合学生的汇报, 紧扣语言品评重点。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 多种形式诵读这段话。

(2) 抽出句中动词进行填空练习, 体会这些动词运用之精妙, 感受作者真实记录自己所见, 采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写法。

出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 (放) 在湖边的围栏上, (退开) 一步, (撮) 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 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 (顺) 着栏杆 (边走边放) ,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3) 老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丝毫也没有距离感。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如此亲密?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4) 再次深情诵读这段话。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 读这个语段, 你发现老人喂海鸥和其他人相比, 还有什么不同?透过这种不同, 你体会到什么?

(2) 假如你就是海鸥老人, 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

(3) 除了以上亲昵的称呼, 老人还可能怎样称呼其他海鸥?为什么文中不把这些个称呼一一写出?

(4) 再读这个语段, 把这动人的一幕留在心里。

▲海鸥最重情义, 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1) 自读这个语段, 在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上做上记号, 仔细地读一读, 品一品。

(2) 从老人夸海鸥的语言及其神情中, 你读出了什么?

(3) 指导朗读, 读出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由衷的喜爱、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三个语段, 是对老人喂海鸥的细致描写———那娴熟的动作、亲昵的呼唤, 还有深情的讲述, 无不极生动地反映出了老人对海鸥的关爱。研读这些语段, 才能更深入地走进海鸥老人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情感。同时, 研读这些语段, 细致地揣摩那些有生命、有温度的语言, 才能更真切地把握海鸥老人的形象, 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四、回顾学法, 自学后文习表达

1. (课件呈现老人喂海鸥的画面)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 更是一个特殊的老人, 他爱海鸥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海鸥身上。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当这张照片出现在湖边时,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是一件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部分内容。

2. 汇报交流。

(1) 交流自学的方法及其学习收获。

(2) 结合具体的词语、句子, 说一说, 海鸥们是怎样用特殊的方式送老人的, 从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

(3) 作者是如何调动感官, 将所见、所闻、所感, 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的?

(4)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由于有前一部分“老人喂海鸥”的精读准备, 这部分内容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一则因为这两部分内容前后有关联, 且都是写作者的见闻感受;二则因为学生已有前一部分的学习体验, 放手让其独立去学, 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这样扶、放结合, 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练笔表达, 真情追忆巧升华

1. 老人辞世, 鸥群哀鸣翻飞, 海鸥用它们独有的方式祭奠老人, 多么令人感动的场景, 真是人鸥情未了啊!老人的义举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 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 以示纪念。如果要在铜像的底座上刻上一段话, 你会写些什么呢?

2. 学生练习写话。

3. 交流分享。

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2. 收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3.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今天,我们到昆明翠湖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海鸥老人”和他的“儿女”之间的事情。(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出示词语,读准字音,体会意思。)

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感情。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2.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想一想文章写了老人與海鸥的哪些事?(抽生回答,教师板书。)先写老人喂海鸥,再写海鸥送老人。这两个场景中,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预设:海鸥送老人)

二、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

1.老师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我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默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主学习后汇报: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抓住“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抓住“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3)“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师:海鸥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是吧?竟在遗像前站成了两行,甚至不准我们拿走老人的遗像,这样的情形平常生活中你见过吗?

三、品重点句,感悟“情理之中”

1.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预设:为什么海鸥会扑到老人的遗像前?为什么海鸥会为老人守灵?)。2.这群海鸥为什么会这样做,知道吗?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他与一般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1至13自然段,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3.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抓住三处“褪色”,勤俭的老人,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4.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5.在老人喂海鸥的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对小海鸥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对与自己相伴的老人说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写完后,分别抽扮演老人和海鸥的学生进行交流。注意指导学生要说得有感情。)

四、总结全文

是啊,动物和我们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关爱它们,它们会加倍的回报我们。所以,我们从小要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五、课后拓展

4.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和描写海鸥动作的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结合本组主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去感受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2、课件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3、介绍海鸥。让我们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思考在老人与海鸥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4、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师板书:送餐相伴,相依相随;肃立

不动,悼念老人。

5、介绍 ‚海鸥老人‛吴庆恒。

被称为‚海鸥老人‛的昆明人吴庆恒,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五角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来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2006年,在昆明的翠湖公园,老人的塑像落成。

抓住重点句,体会深厚感情

1、师: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他们之间的真情。

2、自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3、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理解。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感情: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比较句子。

(2)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来……海鸥是吉祥鸟、幸

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3)‚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

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4)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 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5)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海鸥悼念老人部分:

(1)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

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三、总结课文,完成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外拓展

5.《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五

一﹑解读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每一个单元之前,都要先了解单元导读,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学习这个单元有哪些具体要求。今天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也先来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看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请翻开课本113页。

1、生齐读

2、师:读过之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3、师:很好,把握住了单元主题.那么学习这单元应注意哪些要求呢?(生2: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4、师:本课的学习就要注意到单元导读中提到的要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生齐读课题: 《老人与海鸥》。)

5、师:走进发生在昆明翠湖畔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真挚的情谊。二 ﹑汇报预习收获,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有一位老人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到翠湖边去喂海鸥,他对海鸥非常好,他死后,海鸥在他的遗像前的一些表现.)

2、师:你很会预习,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就是写了老人生前天天给海鸥送食,和海鸥相依相随,以及老人死后海鸥为老人送行的感人事情.3、师:课文里面的词语掌握得怎样?一起来看,谁来读?(课件)(个别读、齐读)

4、师: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幅画面?(生1: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是老人在翠湖边喂海鸥的情景.)(生2:第二组写的是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上时海鸥的一些表现.)

5、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文章就是写了这样两个场景,一是老人喂海鸥,一是海鸥送老人。(板书喂、送)

6、师: 当我们拿到比较长的文章时,就是要这样先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三﹑ 聚焦送别画面,入情入境

1、师:两个场景中,让你们意想不到的、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

(生:是海鸥送别老人)

2、师:第二个场景让你意想不到,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请举手。

3、师:同学们把手放下,老师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感受和你们一样,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5——17自然段,然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4、师:读了文段,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恋恋不舍、难舍难分„„)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因为老人十多年来,一到冬天就„„,因为老人把海鸥动作亲人)

5、师:亲人?说说谁是你的亲人?(爸爸、妈妈„„)也就是说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6、师:海鸥和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系吗?(没有)但是海鸥把老人当作了亲人,哪句话直接点出来了?(课件)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7、从“瞻仰”你感受到什么?(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吧,读-----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轮流”,很有秩序,好象有谁在指挥似的,“急促”写出了海鸥急切的心情。这就是尊敬啊,读------

8、你还从哪句话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课件)

(过了一会儿,一群白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肃立不动”(课件)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带着这份尊敬,读----你还从那些词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纷纷、白翼天使)(课件)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尊敬、爱戴和浓浓深情,读-----(课件)

9、这些都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当我们把老人的照片带到湖边时-----(课件)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课件)(解释说明)“盘旋”是什么意思?(环绕着飞)

海鸥的这些举动真是意想不到呀,可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课件)-----鸥群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0、师:海鸥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是吧?是啊,但是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课件)---过了一会儿,一群白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1、师:竟在遗像前站成了两行,这样的情形平常生活中你见过吗?没有,但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课件)

当人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2、师:(课件)这里两次用了“扑”字,为什么不用“飞”呢?(更能体现海鸥悲痛、急切的心情)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当人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师:这里还两次写到了海鸥的鸣叫,海鸥似乎在说什么?(别走„„)带着悲痛和不舍,读-----“旋涡”(课件)一词让你感受到什么?(一种速度、感觉到海鸥很多)

这么多的海鸥快速扑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啊!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这场面是多么悲壮啊!读-----当人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3、师: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课件)

(生1:为什么海鸥会扑到老人的遗像前?为什么海鸥会为老人守灵?)(生2:海鸥是动物啊,怎么会也象人一样呢?)

14、师:是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海鸥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这些问题我们留在第二节课里解决。

15、课堂作业:《七彩课堂》实战总动员

第二课时

四、回顾老人生前,品读感悟

1、师: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老人的生前,看看他的做法和常人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到13自然段。用波浪线划下来老人喂食海鸥的句子,可以边读边作批注,写下你的感受,待会儿交流。(生默读课文,进行批注)

2、师:老人是怎样喂海鸥的?谁来读你划的句子?(课件)

句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把饼干丁扫得干干净净。

3、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我看很多同学也画了这部分。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老人和其他人的不同? 生1:我从小心一词中看出老人很细心.4、师:他为什么这么小心呢? 生1:怕把饼干丁弄脏.5、师:一个小心使我们看到了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关爱.生2:从“围栏”这个词中我感受到了老人和其他人不一样.6、师:其他人都是怎样喂的呢? 生2:他们都是这样随手扔.(动作)

7、师:细心的孩子才会发现这样的细节,放到围栏上是方便海鸥来吃呀!生3:我还注意到了“饼干丁”这个词.8、师:你认为为什么要弄成饼干丁呢? 生3:弄块的话海鸥吃不下.9、师:多么细致,又是多么周到呀!

生4:我从“退开一步”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心.10、师:退开一步是要干什么? 生4:给海鸥让出吃食的地方,不打扰它.

11、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老人喂海鸥的与众不同。

(生读)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把饼干丁扫得干干净净。

12、师:这是一种怎样无私的爱呀!有了这份关爱,只要老人一撮嘴呼唤,海鸥就会-------生:应声而来.13、师:这是何等的熟悉和信任!正是因为这熟悉和信任,才有了翠湖边这独特的风景.(课件)

句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4、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音的长短、强弱、快慢)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我想问问,老人什么时候会快?什么时候又会慢呢?(海鸥多的时候,老人就快。海鸥吃得快的时候,老人就快。)

师:什么时候又会慢呢?(海鸥吃得有些饱的时候就慢)

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边走边放。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师创设情境,指名读:)

师: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谁能欢快地来读读?

(生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快了,谁能更欢快地来读读?(生读)

师:海鸥吃得心满意足,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师:无论是快还是慢,他们总能理解对方的意思,总是配合得那么默契,这不正是一幅灵动的画吗?想像着这样的画面,再来读读这道独特的风景。(生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孩子们,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想像,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1:海鸥的鸣叫。

生2:海鸥扑翅膀的声音。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

15、师:他是怎样叫海鸥的,谁来读一读相关的段落?(课件)句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生读4段)

师: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自己的──

生:子女;

师:每一只海鸥都有自己的──

生:名字。

师:平时,谁会亲昵地喊你的名字呀?

生: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师:也就是说,只有亲人才会这么亲昵,我们也学着老人来 亲昵地喊一喊这些海鸥的名字吧!

(一排生喊,每人喊一个)

师:怎么理解抑扬顿挫?

生:声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

师:谁能抑扬顿挫地喊?

生:独脚

灰头

红嘴

老沙

公主

师:这哪是在叫啊,这分明是在呼唤,在吟唱,正是因为这亲昵,才有了翠湖边这奇妙的风景。

(出示重点句读)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你还划出了那些句子?

师:老人会对独脚说些什么?

生1:多吃点,别饿着。

生2:你的脚好些了吗?我很担心你。

师:这是何等的关爱,正是因为这份关爱,所以才形成了翠湖边这生动的风景。(出示重点句子读)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谢谢你用朗读为我们再现了老人喂海鸥时的情景。学习品味重点句段,反复诵读,抓重点字词体会,想象等都是一些不错的方法。

师:这独特奇妙生动的风景汇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构成了一首清新自然的诗。(点击课件重点句变诗)(课件)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您,放心吧!一路走好。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师:这正是书上写的那句诗——白鸥飞处带诗来,此时,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你最想说

生:亲人(师板书:亲人)

五、回扣主要画面,品味“送别”

1、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就这样与海鸥相依相随,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十天的时候,代替老人来到

翠湖边的是这张无声的照片。(课件)

2、师:当我们把照片放到翠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课件)

生: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3、师: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上方,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课件)

4、师: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十多个冬天的儿女们-----(课件)

生: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5、师: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读----(课件)

生齐: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离我们很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6、师:鸟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就是那悲壮的一幕!(课件: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遗像上的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还是那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还是那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褪(课件)是个生字,左边是个衣字旁,右边是个退字,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根据这个特点,能说说褪色的意思吗? 生:表示颜色从衣服上褪掉了。

7、师:能换个词吗? 生1:脱色

生2:掉色

8、师:既然可以换词,为什么文中却连用三个褪色?(课件)生:表现老人清贫。

生:老人对自己非常节俭,对海鸥却毫不吝啬。

9、师:现在怎么理解这三个褪色?

生:老人为海鸥付出了一切。

10、师:作者连用三个褪色正是为了表现老人对海鸥无私地爱啊!你们读懂了作者的心,只有父母为子女才能做到这一切呀!老人与海鸥之间那无私的爱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来读这句话,记住这三个褪色。(生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11、师:褪色的是老人的衣着,永不褪色的是老人对海鸥那亲如儿女的爱啊!

六 ﹑回归文本整体,升华情感

1、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现在弄明白了吗?

生: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

2、师: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人类只要善待了他们,他们也必将给予回报。十几年过去了,在热心市民的倡导下,如今的翠湖畔已立起了“海鸥老人”吴庆恒的塑像,(课件)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深情地望着空中,红嘴鸥在他身边飞舞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喂鸥的——

生:老人。

3、师:记住这样一群懂得报恩的——

生:海鸥。

4、师:这就是老人与海鸥的动人故事。这篇文章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启耀的《寂寞鸥灵》改编的,感动了无数人。我想我们在被感动的同时,还应该记住他的这句话。(课件:像海鸥老人这样的人才可能学会包容, 学会和他人、和万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样,人和动物才能---(板书:和谐共处)

5、师: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

6.《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六

浠水县清泉镇余堰小学 谢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塑料,饼干,节奏,抑扬顿挫”等词语。2 能有感情地读文,从中感受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过程与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4通过合作读,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写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养成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怀。教学重难点:同上234 教法:引导法

学法:朗读体会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这样的一首古诗《赠汪伦》。(生背)是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多么深厚啊,可是你知道吗?人与动物之间也会有这样深厚的情谊。今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一起去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动人情谊。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放声读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 边读边思考:初次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预设 生甲 读懂了老人很关心海鸥,十几年如一日给他们送吃的。

生乙 读出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感情很深厚。出示“海鸥老人” 吴庆恒的资料,让学生有所触动。三 抓住重点字词,精读课文。1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对海鸥的关爱之情。2 请学生自由读1—1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老人对海鸥关爱的词句,画出来,并写上你的体会。

3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预设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跟海鸥相伴。” 生一:从三个“褪色”,体会到老人并不富有,但是十多年坚持给海鸥送食,体会到他对海鸥无私的爱。

师: 你说得很好,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句话吗? 生二:“步行二十余里”体会到老人为了给海鸥送食不辞辛苦,体会到他是真的很爱海鸥。师:你说得真好,请也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吧。

预设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生一:我从老人的几个动作描写中体会到老人的动作很娴熟,说明他和海鸥相处的时间久,配合默契。

师:你真会读书,你愿意把你的体会带到文中,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二:我从“很小心”,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无微不至,细心周到。师:说得真好,也请你把老人的无微不至和细心周到读出来吧。

生三:海鸥依节奏起起落落,翻飞白色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我看得出,老人和海鸥相处的融洽快乐,师:老师不由得想为你鼓掌了,你体会得太好了,你能把他们相处的那种快乐读出来吗? 预设三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老沙”“公主”.....生一:老人给海鸥起了那么多可爱的名字,体会到老人真的喜欢海鸥。师:谁能来读出这种喜欢呢?

生二:从“亲昵”这个词,我读出了老人呼唤海鸥如同呼唤自己的孩子一样。师:你愿意像老人一样亲昵地呼唤这群海鸥吗?读读这一段吧。四 升华情感 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来这里喂海鸥吗?投影“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来,无论天气怎样恶劣,老人————每天必来.....无论路途怎样遥远,老人————每天必来......3师小结: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老人风雨不改,与海鸥相依相伴,在老人心里,海鸥就是他的(儿女),在海鸥心里,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五 小结 同学们,学习完了这一部分,你懂得了什么呢?(爱护动物)2 写下你想对老人说的话吧!

7.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 篇七

现阶段, 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是全体语文老师的共识。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都非常注重“读书”形式的多样化, 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让我困惑的是, 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 为什么学生读起来会味同嚼蜡, 莫说是有感情, 有时连起码的流利与准确都达不到。朗读的外在形式大于实质收获。

[情景描述]

在诸暨市“百家论坛”暨第九届特级教师观摩会上, 我执教了《老人与海鸥》。在磨课过程中, 我逐渐领悟到进行有效朗读的一些途径, 那就是要学会抓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钻研与揣摩, 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努力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对文字感悟越深, 对文字蕴藏的内涵挖掘得越深, 朗读越能入情入境。现在我结合自己执教的一些片段, 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重点词句, 从而实现朗读增量的体会。

一、联系上下文的学习体会, 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师: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动?

生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 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师:这句话既让我们意外, 也让我们感动。 (出示句子) 。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特意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这个词语最让你感动, 对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谁能强调词语, 用朗读告诉我, 是海鸥的什么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叫声和姿势。

师:哦, 是叫声与姿势。那么, 谁又能以同样的方法告诉我, 海鸥的叫声与姿势和什么时候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平时。

师:平时指什么时候?

生:老人去世前。

生: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时候。

生:遗像没有放在翠湖边的时候。

师:平时海鸥的叫声是怎样的,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的叫声是动听的。

生:悦耳的。

生:舒适的。

师:平时海鸥的姿势是怎样的, 你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飞翔的姿势是优美的。

生:优雅的。

生:轻快的。

生:是开心、愉悦的。

师:是呀, 因为有老人, 海鸥奏出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因为有老人, 海鸥尽情享受着人间的天堂;因为有老人, 海鸥和老人展示了一幅人鸥和谐的画卷。可是现在, 海鸥的叫声和姿势变成怎样了呢?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

生: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师:你还能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叫声?

生:声音是尖锐的。

生:悲伤的。

生:凄惨的。

师:你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姿势?

生:急速飞动。

生:非常沉重, 甚至是跌跌撞撞的。

师:的确是大不一样。为什么会大不一样?你读懂了海鸥的内心了吗?

生:因为海鸥舍不得老人。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万分悲痛。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意外。

(学生的个别读、齐读都更加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反思]

从一开始学生强调读“大不一样”到后来全班同学都强调读“大不一样”这个词语, 我想留在学生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最初的朗读是学生的直觉, 那么最后的朗读是理解基础上的强调。而且, 最初也许只有几位语感不错的学生领悟到了朗读的方法, 最后却是全班同学的共同领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离不开老师的引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 实现朗读增量的,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感受。

老人爱海鸥, 海鸥也同样热爱着老人。前文的学习中, 学生体会过海鸥因为有老人的照顾, 所以飞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那时的声音与姿势是欢快、愉悦的。可是现在, 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不正体现了海鸥面对老人去世的意外之痛吗?抓住“大不一样”这个词, 及时联系上文的学习体会, 既理解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又走进了海鸥的内心世界, 感悟了文本内涵, 学生的朗读自然就有了增量。

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 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 海鸥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 请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中表示海鸥动作的哪个词感动了他?

生:我觉得是肃立不动这个词感动了他。

师:你在什么时候会肃立不动?

生:升国旗时面对国旗会肃立不动。

生:参加葬礼时面对去世的亲人遗像会肃立不动。

生:扫墓时面对革命英雄纪念碑会肃立不动。

师:海鸥面对什么肃立不动?

生: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肃立不动。

师:是啊, 这原本只有我们人类才有的表现, 却发生在这些海鸥身上,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海鸥十分尊敬老人。

生:海鸥十分重情义。

生:老人对海鸥有付出, 海鸥也知道感恩图报。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这些句子。穿插范读并提醒:停顿和重音轻读可以表达内心的敬意。学生读出了“肃立不动”的增量。)

[反思]

面对老人的去世, 海鸥竟然会有如此出乎意料的表现, 这的确值得我们回味。学生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肃立不动”这个词, 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是, 为什么这个词让我们感动?学生可能就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 理解这个词语蕴含的意思, 对理解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显得非常重要。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 实现朗读增量的,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另一种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同时,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去体会“肃立不动”是我们对眼前事物满怀尊敬的外在表现, 又通过对比, 感受海鸥与我们人类一样的情感世界, 感悟海鸥超越我们人类情怀的一种境界,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敬、对老人的情和对老人的爱。这时的朗读就是理解层面上的朗读, 就是有深刻感悟的朗读。

三、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辨析, 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师:是呀, 面对老人的去世, 海鸥竟会如此悲痛欲绝, 这的确是一处最让我们感动的句子。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表示海鸥动作的字反复出现,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鸥伤心欲绝的内心世界, 是哪个字?

生:是扑字。

师:扑和飞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扑比飞速度更快。

生:扑比飞力量更大。

生:扑比飞心情更急切, 用在这里更加说明海鸥伤心的程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 为了体现海鸥伤心的程度, 应该强调这个扑字。

(生读“扑”更加急切, 有了提升。)

[反思]

在遗像即将收起的那一刻, 海鸥竟会“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悲痛欲绝的亲人才有的表现。这里不管是作者把海鸥当成了人, 还是此时的海鸥就是有与人一样表现, 我在引领孩子学习的时候, 牢牢抓住“扑”这个动作去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因为这个字是这个句子的“眼”, 只要把它体会到位了, 那么整个句子也就领悟了, 朗读也就到位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 实现朗读增量的,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还有一种方法: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

如果教师过多地运用范读, 引领孩子, 就会致使孩子一味地“鹦鹉学舌”而缺失了自主的感悟;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孩子的自主感悟朗读, 对于孩子的朗读, 缺乏引领和指导, 也很难达成增量。在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中, 进行读悟结合, 效果就非常明显。

[感悟与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笔者在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感悟到: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 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 也只有把握了这份情, 才能进行有效朗读。这一切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引领, 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何才能实现正确的引领, 我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正确解读文本, 才能抓住重点词句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人境始与亲。”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 有着明确而又多元的价值取向。要让学生正确抓重点词句, 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文本, 充分发挥文本潜在的教学价值。

《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第二课时的目标我定位在“抓重点词句, 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是因为我在阅读时被海鸥对老人的那份情震撼了。老人死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在我脑海里久久地挥之不去。我逐字逐句地品读文本, 又收集了许多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海鸥的形象。在作者笔下, 我读出了海鸥是有情有义的动物, 他们对老人的去世带有惊讶、着急、紧张、悲伤等许多感情。作者除了对海鸥动作进行细致描绘, 还有许多想象的句子来表达对海鸥的敬意。如“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所以, “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是符合文本折射的价值的。

虽然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只有短短的三段话, 但是, 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很多, 每一个都抓显然是不符合课堂实效的。怎么办?我再细细揣摩之后, 抓住了“大不一样”“肃立不动”“扑”这几个在每一段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来理解感悟, 发现可行性较好。

所以, 教师正确解读文本, 抓住文脉, 才能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走进文本。

二、正确解读学生, 才能实施恰当引领

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 我体会到的怎样让学生也能领悟到, 这是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考虑比较多的问题。六年级的学生, 对词语的领悟能力强了许多, 但是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比如说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能自然重读“大不一样”这个词, 为什么会大不一样, 怎样大不一样, 很多学生就无法说出来。我认识到学生学习的难点, 给学生铺设理解词语的阶梯, 把上下文学习体会结合起来理解, 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又如理解“肃立不动”这个词, 我曾经尝试着把这个词从句子中割裂出来读, 先学习用低沉的语调读好这个词。结果, 单个词语学生能模仿老师的语调读出“肃立不动”的意境, 放到句子中马上又找不到感觉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课后我找来学生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学生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我们不知道海鸥为什么会肃立不动?肃立不动为什么要这样读?我们体会不到, 也就读不出来。”首先要让学生有体会, 才能让学生读出感受。为此, 我想到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肃立不动”, 再联系句子体会海鸥的肃立不动源自于对老人的敬和爱。学生的朗读增量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 抓重点词句, 以悟促读, 以情促读, 读悟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朗读增量。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节奏这种枯燥的朗读技巧的指导, 要高明许多。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怎样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我们需要摸索更多的方法, 寻求更多的途径。

8.老人与海鸥的不了情 篇八

一、遵路,追求高效设计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长文,长课文的教学设计讲究艺术、高效,如此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演绎出长文的精彩。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不可忽视“课后思考题”的价值,因为这往往是文本的重难点所在。《老人与海鸥》课后一道思考题: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如若将其作为第二课时的切入点,便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可直奔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我们可这样展开:请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在有感受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换意见。在有效的小组交流后,学生很容易找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①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②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③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映出以上语句,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尚未沉浸其中,自然读不出个中滋味,我们可将“意想不到的事情”暂搁置,转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什么?能概括地说吗?”学生不难发现: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作伴。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我们可追问:“老人具体做了些什么?”然后通过朗读、品味、想象、对话等形式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至真情义。如此,“遵路识斯真”,自然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品味,感悟老人之爱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课文第1~13自然段的基调无疑是欢快的。在翠湖边,老人唤海鸥、喂海鸥、亲昵地和海鸥说话,鸥群围着老人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奏响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旋律,令人怦然心动。在教学时,我们可围绕“老人具体为海鸥做了些什么?”将这部分内容组成四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第一板块:讲到第3自然段时,可以多媒体映出该段,接着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从“呼唤”、“立刻应声而来”看出他们之间很熟悉、相互信赖。教师可因势利导:“真是一呼百应,还有哪里写到了呼唤?”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第8、9、11自然段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可能从“扫得干干净净”品出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活了,还可能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一句发表感想。我们可这样引导:

①“节奏”指音的长短、强弱,它是音乐的灵魂。想想,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有时快有时慢。)

②海鸥吃得快,老人放得快;海鸥吃得慢,老人——(学生接说。)

多有意思呀!表面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其实是老人跟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的地读——(指名读语句。)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放慢了速度,你来读——(指名读语句。)

③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指名说。)(那是多么动听的音乐呀!)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那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呀!)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配乐朗读。)

④这有声有色的乐谱哇,演奏了十多年——读屏幕出示的句子: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在这一过程中,有配乐朗读,有想象画面,语文味充溢其间,学生徜徉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第二板块:讲到第4自然段时,可映出该自然段,接着引导学生:“谁再来读这两句?你为什么这样读?”然后分角色读第5~8自然段。引导:听听,他们在亲昵地说什么呢?朗读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在读中触发情感,更可在读中发展思维。

第三板块:当讲到第10自然段时,相机映出:“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可这样引导: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那“生动的眼睛”里,我们分明看到了——

学生可能会说“喜爱”。这时可追问:老人怎么说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海鸥最重情意……跟我告别”、“海鸥是吉祥鸟……啧啧……”两句。

学生可能会说“思念、牵挂”。这时可追问:从哪里读到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让学生接着把省略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企盼”。可引导读第12自然段,并追问:老人在企盼什么呢?

以这样的读和说,引导学生走入老人内心,进而体悟老人对海鸥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四板块:引读:这十多年来的冬天,老人——读:(映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十多年来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映示“老人”图片)再引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接着,教师深情叙述:“他每月有308元的退休工资,而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了。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啊,老人就这么走着来,走着去,只为了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是他的——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至此,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已深深打动学生。

三、对话,体验海鸥之情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课文第14自然段至结尾段的基调无疑是伤感的。翠湖边,遗像旁,鸥群在翻飞、盘旋、肃立、大声鸣叫,犹如“飞动的白色旋涡”,令人动容。教学这部分,可选择适宜的音乐,设计这样的导语: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必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也没来,第三天,他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坐在地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这几天,他只吃了碗面条,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哪,竟成永别了。他的家小啊,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是打算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的。老人去世了,朋友们把他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接着将前面暂搁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重新呈现:

①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②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③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④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这回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入情地读,仿佛自己就是鸥群中的一只,走进海鸥的内心深处。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生细心品读“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四句话后,我们可为学生构建对话的平台,让他们进到特定的情境中。如:

①海鸥哇,你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究竟为何?

②海鸥哇,你们为什么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③海鸥哇,你们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在想什么呢?

④海鸥哇,你为什么要扑过来,扑得那样近?你大声鸣叫着,在呼唤什么?

这一情境体验,能使学生与海鸥合为一体,在体验中发展思维,在感动中润泽心灵。教师则作如下小结:

哦,海鸥,我品到了你的焦虑,你的悲痛,你的无奈,你对老人无限的敬爱,你的万般不舍!

啊,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意想不到”,缘于老人对海鸥的倾情付出;这样的“意想不到”,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四、练笔,抒写感动之情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与文中人物合一的情感体验中,感动之情会在心间不断地升腾,此时,是引导学生练笔,将个性化的感悟记录下来的好时机。教师可这样深情地引导:

老人走了,可他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让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湖畔。(映示老人与海鸥相伴的画面。)这儿有老人的笑容,有飞翔的海鸥。相信这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在所有人的心中。如果请你在塑像底座上写一句话,你想写什么呢?(学生练笔。)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9.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九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学生参与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组课文,请同学们翻开书131页。提问读———总结本单元主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读给我们提了哪些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圈一圈二给标注出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 板书:老人与海鸥(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一)字词教学 大屏幕出示本课生词

字音:(1)学生自读生词——(2)提问领读——(3)指名读——(4)同桌检查 字形:(1)观察生字,练习写生字(1分钟)——(2)听写其中部分生词——(3)同桌对照大屏幕批改(评分)——(4)询问批改中的错误——(5)纠正共性错误,板书强化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座落在昆明翠湖公园里老人的塑像。在你的心目中中塑像的主人公应该是些什么人? ——————

师:故事里的老人和你们大家想的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像这样全体市民自发捐款给一个普通人塑像在我们中国那是破天荒头一回,那么这位特殊的老人和这群特别的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打开课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口头导学:小声快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可以把课文分成那两个部分?

(1)学生自读(2)提问:概括文章大意(评一评、比一比)(3)划分部分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2、提问朗读课文

再提问朗读过程中,要认真听字音是否准确;想想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师生交流 读出疑惑,板书

老师觉得真正的问题都是从问题开始,边学边问才能有最后的学问。孩子们想想看,在刚才读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特别想问的?来,你说。

师:同学们,珍视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才是你们学习中的真正的收获。老师试着把你们刚才的问题梳理一下:那就是海鸥为什么有那些不同寻常的举动?

师:读懂了老人我们就也最终读懂了海鸥。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深入来体悟文章。

三、精读课文

1、导学提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5分钟)

用较快的语速默读描写老人的1-13自然段,批画出感动你,感动海鸥的句子,并把作者描写方法及感受批注在句子旁。合作学习(3分钟)

组内按顺序读句子,谈体会;互相补充,组长总结。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啊?(通过学生回答总结板书 老人喂海鸥

海鸥送老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来体悟这种真挚的情感。

二、读思结合,体会情感 第一部分

(一)、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1——13段)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那些地方最感动你?

(二)、全班交流 1.(1)谁来说说你发现的第一处是哪里?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补充(谁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理解?谁对这句话还有更深入的体悟?谁来补充?)(2)朗读(读出你的这种感动,请你入情入境的读出这段话)

师讲故事:这位老人是昆明大工厂的一位退休工人,每个月只有308块钱收入,老人平时最大的开销就是两毛钱一包的烟(听不清烟的名字),出门绝不坐公交汽车,因为他舍不得花那5角钱车费,为了节省钱,一碗干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身体不舒服了也绝不会去医院看病,能挺就挺过去实在不行也只是买一些草药,但是这位老人却舍得每天买四块五毛钱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做饼干的吃。老人去世了,人们发现他家里最值钱东西竟然只是是6个鸡蛋,而这6个鸡蛋也只是他给海鸥做饼干的配料(听不清这个词语)。

。听着听着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神情变了,老师相信,故事里的每一个数字一定都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想说点什么吗?(3)指导朗读

师:如果我们带着理解的时候能够借助我们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老师相信我们大家的理解一定会更加地深入。读得一定会更加地入情。(借资料)

2.(1)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发现?你觉得老人的哪样举动,也可能打动海鸥的心。读给大家听。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位女同学找到的其实是作者对老人喂海鸥的一处细节描写。是吧?你仔细地再读这句话,当你读到哪个小细节的,你最激动?你来说。(2)朗读

师;同学们,老人的这份细心,打动了我们,也一定打动了海鸥,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3)指导朗读 师:你们看,我们就是抓住了这一个个细节,去深入地体会,才读懂了老人的心。谁还有新的发现。好,孩子。(抓细节)

3.(1)谁还有新的发现。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是呀,每只海鸥都有名字,而且叫他们的时候都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2)朗读

师:孩子们,独脚曾经受过伤,平时它最受老人的关爱,有一天老人正亲昵地跟独脚说:

师:你要再晚就没食吃了。话虽这样说,老人还是掏出了一把饼干丁。老沙的头上有一个金属光,它可是鸥群里的老大哥,吃东西的时候老是让着弟弟妹妹。老人把它叫过来,心疼地对它说

师:哦,要注意身体呀。公主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一位大小姐,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不紧不慢,连吃东西的时候也是如此。老人就假装生气地跟他说,好请你。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留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想象空间,只要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我们就能悟中中间蕴涵的真情。(想画面)(3)指导朗读

师:老人的声声呼唤,全是为了海鸥,你们说,这怎么能让那些海鸥们不心动呢?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副如诗般美好的画面。孩子们自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意境美。读吧。推荐一位同学读的最棒的?

师:读得真美,你们从他的读中有没有听出些什么?

师:是呀,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细腻传神的动作向我们传递着款款深情。下面就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一起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中去。——————

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

这样和谐美好的画面就要永远消失了,慈爱的老人离开了人事,海鸥们却并不知道这几天不见竟是永别。

请同学们告诉我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上一篇:小学数学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元宵节初一优秀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