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总结

2024-09-29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总结(共5篇)

1.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总结 篇一

《环境材料概论》复习思考题

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

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

2-2.在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工艺过程中,如何赋予其环境协调功能?

2-3.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2-4.什么是材料流和材料流分析?

2-5.简述4倍因子和10倍因子理论含义?

3-1.分别给出SETAC和ISO对LCA的定义。

3-2.画出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图并作简要说明。

3-3.画图说明LCIA的主要步骤。

3-4.LCA方法有那些局限性?根据LCA的原理,如何改进或避免这些不足?

3-5.选择一种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作建筑材料的实例,应用LCA方法分析这种废弃物再循环

利用的环境影响。

4-1.什么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4-2.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3.生态设计的准则与目标是什么?

4-4.金属材料再生循环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5-1.清洁生产的含义是什么?

5-2.清洁生产包括那些内容?

5-3.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工业废渣实现减少固体废物排放。

6-1.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6-2.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相比,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那些性能特征?

6-3.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那些?需采取什么措施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

7-1.什么是3R原则?

7-2.高分子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1.天然矿物环境材料具有哪些环境功能作用?

8-2.为什么说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环境友好材料?

9-1.净化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通常有哪些方法?

9-2.综述全球气候变暖的技术措施。

9-3.综述防治重金属污染有那些方法与途径。

2.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 篇二

1、根据TCP/IP协议,共有0-65535个端口,可分为私有端口、注册端口、公认端口,其中公认端口的范围为: 0——1023;私有端口的范围为: 49152——65535;注册端口的范围为: 1024——49151。

2、IPSec通过安全策略为用户提供一种描述安全需求的方法,允许用户使用安全策略来定义 保护对象、安全措施 以及 密码算法 等。3.IPsec的加密算法只用于(ESP协议)。

4.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5.特洛伊木马的特性主要有(隐蔽性、欺骗性、特殊功能性)。

6.一个典型的PKI系统组成主要有(公钥证书、证书管理机构、证书管理系统、围绕证书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法律基础)。

7.包过滤和代理是两种实现防火墙功能的常见技术,其中包过滤技术工作在(网络层)层,代理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层。

8.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依据主要有(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9.按照检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检测系统和误用检测系统),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主机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检测系统)。

10、信息安全模型P2DR模型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11、常用的服务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ftp:21〃22,http:80,telnet:23,snmp:161,SMTP:25,POP3:110

12、运行保护中各保护环对应的内涵。

(安全操作系统的运行保护是基于一种保护环的等级结构实现的,这种保护环称为运行域,一般的系统设置了不少于3—4个环,理解可答可不答)R0:操作系统,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R1:受限使用的系统应用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 R2:应用程序环,它控制计算机对应用程序的运行;

R3:受限用户的应用环,他控制各种不同用户的应用环。

13、安全策略的实施原则。

(1)最小特权原则:主体执行操作时,按照主体所需权利的最小化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利

(2)最小泄露原则:主体执行任务时,按照主体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最小化的原则给主体权利

(3)多级安全策略:指主体和客体间的数据流向和权限控制按照安全级别的绝密(TS),秘密(S),机密(C),限制(RS)和无级别(U)5级来划分。

14、朴素模式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文本串长n; 模式串长m。最坏情况下匹配搜索次数为 m*(n-m+1)。

15、KMP算法主要是消除了 主串 指针的回溯,从而使算法效率有了某种程度的提高。

1、假如你要向你的朋友发送某个信息,为了实现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完整性、机密性,你会怎样做,画图说明你的方案。

2、IPSEC安全协议中,其工作模式及其体系结构。

答:

1、隧道模式:保护整个ip数据包;传输模式:保护ip包头。

2、体系结构:ah(认证报头协议)协议、esp(封装安全负荷)协议、ike(秘钥交换)协议

3、在访问控制中,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分别举例说明。

答:主体:可导致信息在客体间流动或使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主动实体。例子:用户、进程。

客体:包含或接收信息的被动实体。例子:页面、段、文件、目录、进程、硬件设备,……

4、CA的信任模型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严格层次信任模型:优点:(1)到达一个特定最终实体只有唯一的信任路径,证书信任路径构建简单;(2)它建立在严格的层次机制之上,建立的信任关系可信度高。缺点:(1)根CA密钥的安全最重要,一旦泄漏整个信任系统瓦解;(2)根CA策略制定要考虑各个参与方,这会使策略比较混乱。

2.桥信任模型:优点:现实性强,证书路径较易发现,证书路径相对较短。缺点:证书路径的有效发现和确认不很理想,大型PKI的目录的互操作性不方便,且证书复杂。

3.网状信任模型:优点:信任关系可以传递;缺点:存在多条信任路径,要进行路径选择。

4.对等信任模型:优点:信任路径构建简单,信任关系可信度高;缺点:限制自己只允许直接信任,所以证书量大。

5、SSL握手协议过程中创建一个会话。答:(1)hello阶段;(2)加解密参数传输(3)server确认(4)会话数据传输

6、IPSec中密钥交换协议IKE主要提供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1)协商服务(2)身份认证服务(3)密钥管理(4)安全交换

2、对称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码体制下密钥数量计算问题。

n*(n-1)/2;2n

3、IPSEC中AH协议中载荷长度计算公式。

kdAkmessagesign||Z||EC||HkEPkdBDPkkeAkeBkDCZ-1DPsignA(keA,kdA)HmessageH’B(keB,kdB)k比较载荷长度 n=验证数据长度(bit)/32(bit) +1

4、门限秘密共享方案中的秘密与多项式重构计算问题。

例题:Shamir在1979年提出利用有限域GF(p)上的k-1次多项式h(x)ak1xk1a1xa0modp构造秘密共享的(k,n)门限体制。一个(3,5)门限方案,若已知随机素数p为17,当x=1,2,3,4,5时,对应的5个秘密份额为S1=

8、S2=

7、S3=

10、S4=0、S5=11,请采用LaGrange拉格朗日插值法从秘密份额中选择S1、S3、S5个重构多项式h(x)和秘密S。(15分)

解:h(x)=8(x-3)(x-5)/(1-3)(1-5)+10(x-1)(x-5)/(3-1)(3-5)+11(x-1)(x-3)/(5-1)(5-3)mod 17= x2-8x+15-5(x2-6x+5)/2+11(x2-4x+3)/8 mod 17= x2-8x+15 mod 17 +(5(x2-6x+5)/(-2))mod 17 +11(x2-4x+3)/8 mod 17 h(x)= x2-8x+15 mod 17 +(5(x2-6x+5)*8)mod 17-22(x2-4x+3)mod 17=19 x2-160x+149 mod 17=2x2+10x+13 mod 17 多项式h(x)= 2x2+10x+13

秘密S=13。

5、入侵检测模型与HIDS、NIDS的优缺点。

HIDS:基于主机的模型 优点:性价比高;更加细致,容易监测一些活动;视野集中;易于用户剪裁;有较少的主机;对网络流量不敏感。缺点:代价大;不监测网络上的情况;对入侵行为分析工作量随主机增加而增加。

NIDS:基于网络的模型 优点:侦测速度快;隐蔽性好;视野更宽;较少的监测器;占的资源少 缺点:只检查直接连接网段通信;不能监测不同网段的网络包;实现复杂,需要大量计算和分析,工作量大。

6、包过滤型防火墙的作用就是在网络中的适当位置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选择依据为系统内设置的过滤规则,只有满足过滤规则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相应的网络接口,其余数据包则被丢弃。包过滤一般要检查哪些内容,配置包过滤包括哪些步骤。

答:检查内容: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配置步骤:(1)必须知道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被允许的,必须制定一个安全策略。(2)必须正式规定允许的包类型、包字段和逻辑表达式。(3)必须用防火墙支持的语法重写表达式。

7、描述利用KMP单模匹配算法进行模式匹配过程。例如:T={ababcabcacbab};P={abcac}

8、某公司有一B类网123.45。该网的子网123.45.6.0/24,有一合作网络135.79。管理员希望:①禁止一切来自Internet的对公司内网的访问;②允许来自合作网络的所有子网135.79.0.0/16访问公司的子网123.45.6.0/24;③禁止合作网络的子网135.79.99.0/24的对123.45.0.0/16访问权。请设计合理的过滤规则。

A B C 源

目的地

123.45.6.0/24

123.45.0.0/16 0.0.0.0/0

过滤操作

允许 拒绝 拒绝

135.79.0.0/16

3.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总结 篇三

四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1、印刷媒介:优点:(1)读者拥有主动权。(2)媒介可以有效的保存,信息不易丢失,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3)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不同的印刷媒介往往具有针对性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适应专业化和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不足:(1)时效性不强,制作周期长(2)使用印刷媒介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

2、广播媒介:优点:(1)跨时空性。(2)即时性。(3)较强的亲和力。(4)他可以真实而逼真的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的声音,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的声音可以留存,也可以用或大或小的声音传播。(5)声音传比一听就懂,易于沟通,因而也就较能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受众。(6)多功能性。不足:过耳不留,稍纵即逝,无法重复,不容细想,受众较为被动。

3、电视媒介:优点:(1)声像并茂,视听兼容。(2)电视媒介的覆盖范围广,公众的接触面高。(3)画面传播,一看就懂。(4)形象生动,优美感人。缺点:不变重复,影响逻辑思维,已造成负面效果。

4、网络媒介(新媒体): 优点: 1.互动性强,受众可主动的参与到网络活动中。2.媒体个性化突出 3.受众选择性增多 4.表现形式多样 5.信息发布实时。缺点:(1)信息的选择困难。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信息多。(2)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3)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媒介发展方向

1、互联网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数字视频新媒体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空间。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包括网络视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户外显示屏在内的各种视频媒体。未来,视频新媒体的发展将催生更多的内容提供方式和信息服务形式变革,带动整个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进程。

3、媒介融合由浅入深,从“物理变化”趋向“化学变化”。注重多种传播手段并列应用的全媒体新闻将发展为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融合新闻;各种媒体机构的简单叠加、组合将发展为真正的有利于融合媒介运作的新型机构组织;全媒体记者将与细分专业记者分工合作;媒介机构也将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寻找自身新的定位和业务模式,构建适应全媒体需要的产品体系和传播平台。

4、随着全媒体进程的不断发展,在融合的同时,各种媒介形态、终端及其生产也更加专业、细分。一方面表现在媒介形态的分化。单一的印刷报纸已经分化成了印刷报纸、手机报纸、数字报纸等多种产品形态,广播电视分化成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此外,媒体终端的多样化也带来了传播网络的分化,如手机媒体、电子阅读器、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分别依赖不同的传输网络。另一方面是媒介生产流程的专业化细分。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生产复杂度的提高,更有可能导致产业流程的专业分工和再造,出现信息的包装及平台提供者走向专业化的趋向。现在,在数字报纸、电子杂志、手机媒体领域,专业化的趋向已经显现。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产生的影响

1、新媒体的开拓创新给广播电视带来压力。

2、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优势明显。

3、新媒体抢夺广播电视广告市场加剧。

4、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更能吸引投资商。

5、新媒体多方挤压迫使广播电视改革应对。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

1.发扬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

广播电视概论

2.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优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3.立足本土,发展技术,创新节目,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4.提高广播电视文化软实力。创建电视媒体品牌,提升文化吸引力。

5.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形象更亲民,影响人群大大增加,让主流的声音传得更远,传播更有效

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大;(3)声情并茂,有亲和力;(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5)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1)视听兼备、信息量大;(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腔;(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1)传播的迅速性。广播电视传播的速度之快,甚至达到报道与被报道的事件同步,即同步传播。

(2)传播的广泛性。广播电视的传播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使人类真正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使偌大的地球变成了“村庄”。广播电视的受众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等的制约。只要能听、能看,就可以从广播中获得信息。

(3)信息的容量大。广播电视由于传播迅速,节目循环周期比报刊的循环周期短得多。广播电视传播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评论、教育、体育、文娱、音乐、曲艺、文学作品演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节目,都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播出。

(4)信息的直观性。广播电视传输的是声像信号。它可以将事物以原生形态呈现于人的感官。它比文字传递的信息更为直观可感,也更具丰富的表现力。

(5)选择的被动性。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观众或听众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收看或收听一种节目,选择一个频道,并且只能顺序收听收看,不能自由选择时间收听收看自己所需要的内容。(6)接受的随意性。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电视时,如果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吸引力,大多数人都转向其他的活动,造成了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随意性。(7)音像的易逝性。由于广播电视以光速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比较深奥的问题不易及时理解,不像报纸、杂志,能够给观众以时间研读,因而从某方面加重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信息接受的负担。

广播传播的符号是什么?(结合课件)

语言符号(播音语言和现场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现场音响和音乐符号)组成。是声音的传播。

电视传播的符号是什么?(结合课件)

(1)声音符号:语言,音乐、音响(非语言)

(2)画面符号:屏幕文字语言,造型符号(非语言)

广播电视传播者:

一.作为个体的广播电视传播者:(各具备哪些素质?)记者(导演、制片人):(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广播电视概论

二.作为机构的广播电视传播者

1.国家经营型(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a、资产为国家所有;b、政府把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基本特点: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存在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有些节目说教味浓,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信息来源单一,节目更新慢等特点。2.公共机构经营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等):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的。广播电视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国家法律保护,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特点是: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3.私营商业电视体制(美国三大商业台:NBC CBS ABC):这类广播电视媒体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广播电视节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为主要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营目的,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特点:在法治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国家只是依照法律调控管理;资产为私人所有;通常以盈利为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按市场规律运作,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参照课件)广播电视受众:(参照课件)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通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广播节目中音乐音响的作用

(1)增强报道的真切感。(2)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3)刻画人物形象及心理,增强节目的感染力。(4)运用音响表现时间和空间,形成音响蒙太奇。

广播音响报道中音响的采录原则

真实、典型、自然和清晰。

广播音响报道中音响的运用原则(参考课件)电视新闻画面的特性(参考课件)广播电视的试听构成(参考课件)广播节目整体编播优化(参考课件)广播电视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及素质

作用:1.串连衔接节目内容。2.引导节目发展。3.直接表现节目内容。4.组织节目内容。素质: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2.熟悉广播电视业务,掌握采、写、编、播、评各项工作环节 3.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

4.现代科技概论前7章总结复习 篇四

1科学的含义4点,福泽谕吉,贝尔纳,丹皮尔,科学社会学家巴伯,约翰齐曼,马克思《机器,自然力,科学的应用》p1~3 2技术的含义,特性,马克思技术在本质上P1~5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P5 3西方科学技术,希腊科学,罗马,阿拉伯,欧洲,泰勒斯,阿娜克美,留基伯,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特勒密,阿里斯塔克,埃拉托色尼,盖伦,科学技术革命以哥白尼日心说开始,天文,近代物理学,生命科学,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博伊尔,拉瓦锡。维萨刘思,哈维,列文虎克,胡克p5~7 4中国古代辉煌技术成就 数学,天文,地学,农学,医学,p7~12 5中国科技新篇章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培根 p15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天文学革命:柏拉图地球中心,亚里士多德继承,托勒密地心说 近代天文学诞生的标志,p16~17 医学生理学革命:达芬奇解刨,维萨刘思人体结构,维尔赛特,哈维,血液循环理论。P18,1.2 经典力学的奠基,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定律3条,谷布拉赫

伽利略望远镜,物体运动,斜面实验,自由落体定律p18 1.3近代科学第一次大综合,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地面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天体力学p20 1.4 其他科学初步发展 笛卡尔 解析几何,耐普尔对数,牛顿与莱布尼茨 微积分学,物理学,光学及对静电,生物林奈 胡克分类,显微镜 预成论 渐成论p24 化学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波意耳微粒学说,化学元素,燃烧现象之化学革命,普利斯特咧,拉瓦锡,天文学 光学 开普勒,斯涅耳,费马,牛顿,惠更斯

电和磁,富兰克林,库伦,伏打 电池 避雷针 p22~25 1.5近代科学方法

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 《新工具》 笛卡尔 解析几何,演绎法

伽利略,近代实验科学之父,近代科学方法轮奠基人

牛顿 分析综合

形而上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25~28 第二章 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

P29 从英国开始 宗教改革 圈地运动 海上霸权

2.1 纺织:凯伊飞梭。哈格里沃斯珍妮纺车。阿科莱特水力纱厂。

钢铁:达比焦炭,科特搅式炼铁法 亨茨曼 钢,斯米顿鼓风机

蒸汽机:塞维利第一台,铁匠纽科门,斯米顿,瓦特根本改造

蒸汽革命:亨利贝尔,史蒂芬孙,贝塞麦,西门子,马丁

法国:拉瓦锡燃烧理论,库仑定律,拉普拉斯《宇宙系统论》《天体力学》 卡诺热力学 发够可以超越英国的原因p37 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 麦克斯韦

3.1天演论:康德星云假说,拉普拉斯《宇宙系统论》,威廉史密斯地质学之父,居微叶比较解刨学,灾变论,赖尔《地质学原理》打破形而上自然观重要依据,3.2物理学: 能量守恒定律 迈尔卖《论无机界的力》,焦耳实验证明能量守恒,亥姆霍兹《轮活力守恒》全面阐释,克罗修斯及汤姆孙运用于热力学 热西学基本定律,德罗夏 奥托内燃机

电磁:欧姆定律,霍夫定律,戴维电池组 电解法,焦耳,楞次

法拉第,奥斯特,安培,麦克斯韦标志电磁学的巨大综合,赫兹论证实现

光的波动说:杨,菲涅尔

3.3 化学: 原子分子:道尔顿原子论,分子论为阿伏伽德罗

有机物合成与有机结构:贝采留斯电话二元论,维勒有机尿素,弗兰克

蓝原子价,凯库勒 裤帕碳的四价学说构成有机化学基础,特列洛夫 化学结构理论

元素周期律:肖库士瓦元素螺旋图,纽兰兹元素八音律,迈耶尔 门捷列

夫元素周期表

3.4生物: 细胞学说:胡克,谢林,奥肯,布朗细胞核,蒲金野细胞质,施莱灯,施旺奠定细胞学说基础,威耳和浆细胞引入病理学

生物进化:拉马克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斯宾塞社会达尔

文主义

第四章 第二次产业革命

体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性

4.1德国崛起

李比希学派:李比希有机化学之父,三阶段《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产领域的应

用》,霍夫曼分离出机碱

德化学工业:柏琴合成染料苯胺紫,格拉伯天然染料,拜耳靛蓝,阴丹士林

内燃机:奥托活塞式内燃机,戴姆勒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煤油机,迪塞尔柴

油机 戴姆勒 卡尔本茨汽车,福特装配线,柴油驱动远洋轮船,莱特

兄弟飞机,林德伯格不着路飞行

电力技术:法拉第,奥斯特,斯特金U型电棒,亨利电动机实验模型,皮克西

脉流发电机,雅克比第一台实用电动机 乔赛尔,惠斯通,西门子自溃式发电机为真正有普遍应用价值,外耳得交流是发电机,洛契科夫,法拉第旋转磁场原理,爱迪生白炽灯。4.2美国崛起

加强农 工业联系:轧棉机成为美国发动产业革命的标志,麦考蜜克 赫西收割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铁路汽车公路

组织创新:小企业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特征,美国托拉斯首先出现在铁路部

门,1918年 美国的大企业时期,托拉斯生产力生产率

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吉森实验室有力推动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实验室建立的三个前提,引进与创新结合:美国引进新技术的两个特征(创造性,技术与人才一起引进),无线电技术起源于欧洲,形成产业于美国

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科技中心,莫尔斯电码

管理出效益:美国机械工业领先源于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

第五章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X射线,放射性物质,相对论,量子力学构成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

相对论:爱因斯坦,阿劳悖论,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p76,爱因斯坦列车实验,广义相对论p78,旋转圆盘实验,意义p81 量子力学:普朗克 量子假说;光的波粒二象性p83;原子结构问题探索,波尔量子化;布罗意物质波概念;量子力学建立,海森伯,伯恩 矩阵力学,薛定谔

5.3 现代化理论发展

元素周期理论新发展:贝莱纳 三素组,纽兰兹八音律表,揭露出元素周期表深层定律

现代化学键理论:离子 共价 金属键

第六章 宇观世界探索

6.1人类宇宙观演化:盖天,浑天,宣夜

宇宙大爆炸伽莫夫

6.2 宇宙观测与大爆炸宇宙p98 6.3 星系

5.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总结 篇五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Pl177

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a高度集中的几乎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C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2)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注意的重要特征。这样背景下,在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2、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P179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邓小平就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反映社会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理论意义P181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的丰富内涵:p181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制度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市场机制对资源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8.2 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P184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7.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P186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7、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187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8.公有制经济的范围:P189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P189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所有制基础不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

10.股份制P190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股份制是基本集中地一种形式,本身不具有制度性质。

1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P191

1)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3 12.分配制度P192

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劳分配就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声场厂房、设备、原材料)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

1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P193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195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a.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b.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是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有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200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8.4.15.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背景:P202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属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1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203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自主创新,不是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而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3、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6

1、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3、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8.三农问题:P21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220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名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P222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224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227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P230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231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名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物的权利。P231。

5、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P233

6、依法治国的意义P237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d.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0.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P251。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P252。

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10.2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P255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精髓)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P259。

10.3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P26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处于就定性和支配地位。

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是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补充: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各民族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P274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含义: P276

一般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我们所有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P277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P278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11.2 5.党中央还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281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P283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1 0.1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P296。

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P296。

1)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2)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

3)美国政府于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1

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P298 1.2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P301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P302

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5)解决台湾问题(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P309

1、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4、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5、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6、解决台湾问题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3.1 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要求实现通航、通邮、通商三通,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提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P300。3.2 1983年6月,邓小平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阐述了邓六条。P301。

4、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P302。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5.香港和澳门问题P306

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87年4月13日,中葡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P305.补充:邓小平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即: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0.1 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P318.0.2 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0.3 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1、走和平发展道路依据P325 1)2)3)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327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0.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果断提出“一条线“的外交战略。P328。

2.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P330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0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知道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其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苏联解体后,威胁中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不包含军备竞赛。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1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33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1)2)3)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P338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P339 14.2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P346。

1)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P346。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P366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有党的性质决定的,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为坚强的领导核心。P381 补充: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和本质是坚持一人为本。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辨析题:

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2、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个普遍规律,因此对东西部差距拉大问题无需特别关注。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首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4、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的作用,它是排斥计划调节的。

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6、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

7、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8、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10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就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实现“均衡“ 1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

12.民主集中制比西方民主制度更具有高效率。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14.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之处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于政治之处的”。

16、人权高于主权。

1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18、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1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0、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

2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22、稳定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4、台湾问题绝不能无限期的拖下去。

25、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稳定的主要根源。

26、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27、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8、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应以全体劳动者为基础,叫“全民党”或“人民党”。

29、现在是科教兴国时代,发展生产力主要是依靠知识分子,因而党应以知识分子为基础。30、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

31、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32、中国共产党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简答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现象进行分析。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9.

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10.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1.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12.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3.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4.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上一篇:公益拍卖活动策划书下一篇:热电公司2013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